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浪网:《华裔数学家IQ超爱因斯坦,成史上最聪明的人(图)》
rongqiaohe 2016-2-3 12:49
主流媒体“新浪网”的“国际新闻中心”报道: 《华裔数学家IQ超爱因斯坦,成史上最聪明的人(图)》 http://news.sina.com.cn/c/2016-02-03/doc-ifxnzanh0629704.shtml 面对这一则消息,从内心发出感叹:真厉害啊!
个人分类: 评论|2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战纪念或许被遗忘的人-海外华人 华裔 华侨
热度 1 whoiswho 2015-8-30 09:07
科学网上很多海外华人在默默关注着中国科技发展, 有的直接投身其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虽然不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工作,但聚沙成塔,对我国的科技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也许70年后更能评估海外力量的贡献.最近纪念70周年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正在逐渐展开,有国共战场的纪念,有各种影视剧在反映这些情况,但有一部分或许也要多加以纪念和铭记.在我们一穷二白科技国防等落后的情况下,海外华人捐款捐物或者投入其中,为我们的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 知道有这样的事情,但典型的案例所知不多,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纪念,也算对他们的铭记,同时也能团结目前世界各地华人及其后裔的认可,至少是了解,激起他们的.....心.
个人分类: 评论感想|2997 次阅读|1 个评论
Amy的Alan在英国的故事
热度 6 laserdai 2015-5-9 20:21
关注英国2015大选(5)。 2015年英国大选5月7日星期四晚上10点投票结束, 5月8日星期五中午揭晓。结果如此清晰简单明了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立竿见影,选前预测的各种可能的复杂性都不存在。 现在执政的保守党轻松拿下331张 议会 席位,超过了半数325张(总数650张),得以继续成为执政党,首相也连任,四位原来的部长继续连任。 在野党工党失去了很多席位,共得到232张,丢失席位的地区在苏格兰。还好, 工党领袖艾德·米利班德 在其选区保住了议席的 席位,下届议会上还有他的身影,但是已经辞任工党主席。 苏格兰地区59个议席,56个都被 苏格兰民族党SNP 获得,上次该党只有7个席位。 工党和保守党在苏格兰各自仅保住一个议席。这一结果,显然是上次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直接结果,必然会进一步推动苏格兰独立。 上届大选中牛起来的柿油民主党大败,原来57个席位,现在只有8个席位, 2015年大选的最大输家 。万幸的是, 自民党的克莱格 在其选区保住了议席的 席位,下届议会上还有他的身影,但是已经辞任党主席。 小丑的英国独立党,只保住一个席位,参加电视辩论的党魁在其选区没有当选,已经下台。 英国首位华人议员出现,Amy的Alan在英国的故事 这次一个很大的喜讯是,英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选举出来的华人议员,标志英国华人进入英国政治圈的开始。 英国首位华裔议会下议院议员Alan Mak在刚刚结束的汉文特区(Havant)大选中击败了来自工党、绿党、自民党以及英国独立党的四位候选人,获得51.66%的选票(23,159张),领先第二位英国独立党9,239票,大获全胜。 该区过去二十多年来,一直由保守党担任议员,被视为保守党非常安全的选区。很显然,这次Alan Mak的当选是党认真栽培的表现。哈西方民主的人士应该认真看看Alan Mak的故事。 在竞选前,Alan Mak说:“我的父母多年前(70年代从香港)移民至英国,现在已退休。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终身受用的精神:一生勤劳、正直并且谦虚,辛苦工作,抚养家人,缴纳税金,遵纪守法。我亦愿以这样的价值观服务我的选区。”Alan在约克(York)出生长大,父母在当地经营小商店长达25年,而Alan从小就帮助父母打理生意,后来还成为全家第一个入读大学的人,进入剑桥大学 Peterhouse学院攻读法律,并荣获行政法ECS Wade奖。随后他又进入牛津大学研习法律与商业,获得了牛津领导力(the Oxford Leadership Prize) 奖项的第二名。 2000年,Alan加入保守党,协助黑格(英国前外相)竞选,并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该党竞选、募捐及政策制定。他还是科宁斯比俱乐部(Coningsby Club)的前主席。该私人俱乐部的成员都是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内支持保守党的学生。Alan曾是伦敦2012年奥运会火炬手。 Alan Mak在进入点票会场时候,面色严肃。他是典型广东人面容,中等身材。 记者与其交谈,问他的中文名字是否叫麦大粒(香港多家媒体均使用此名)?他告诉记者,他从不使用中文名字,名字就是Alan Mak。他一直住在英格兰北部的约克,去年被保守党选为南部海边的汉文特( Havant )选区议会议员候选人后,便搬来此区居住。Alan Mak不会讲广东话。看到得票数 成功胜选后,Alan Mak面容轻松,略带微笑。 除了Alan Mak之外,其余10名华裔候选人都铩羽而归,包括保守党的林程远、何易、王鑫刚、黄精明;工党的丽贝卡·布莱克、莎拉·欧文;绿党的陈俭明;自民党的凌家辉、李沛腾、张敬龙。 党的培养: 英国最年轻国会议员——美女 Amy 一位年仅20岁的姑娘——金发的玛丽·布莱克(Mhairi Black),藉其所属苏格兰民族党的强势,在大选中轻易获胜,击败超级重量级对手——工党重员影子内阁外相道格拉斯·亚历山大(Douglas Alexander),5684票超过对手,成为英国350年来最年轻的议会议员。 20岁妙龄,刚离开大学校门就得以晋身英国议会,首份工作就是议会下议院议员!前途无量!!!来张写真。 英国法律在2006年经过修改,把参选议会议员的年龄限制从21岁降到18岁。远在布莱克之前,最年轻的英国议会议员是13岁的克里斯托弗·蒙克(Christopher Monck),在1667年晋身议会下议院。 以前相关博文: 关注英国2015大选(3):华裔候选人命运分析 2015-05-01 关注英国2015大选(1): 英国华人一盘散沙极不团结,靠中餐统一 2015-2-2 关注英国2015大选(2):根据地堡垒的重要性 关注英国2015大选(4): 科学网上的摄影迷,请看过来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356 次阅读|12 个评论
第一位来自越南的美国华裔宇航员郑有州
热度 3 jiangxun 2014-10-22 08:45
作者:蒋迅 也许有人会说,第一位升入太空的华人是NASA宇航员王赣骏。其实严格地说还另有其人。这就是在越南出生的NASA宇航员郑有州。当然这样说有点勉强,他的祖籍高建,但他的曾祖父移居越南。所以他更应该算是一位越南人。他是第二位升入太空的越南人 (第一位亚洲宇航员是乘坐苏联“联盟37号”飞船升空的越南人 范遵 )。 华裔宇航员郑有州 Source: NASA 郑有州 ( Eugene H. Trinh ),男,1950年9月14日在越南的西贡 (今胡志民市) 出生,在他2岁时又随父母移民法国。 1968年,他从法国巴黎的“米舍莱公学”(Lycee Michelet)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费全免奖学金。1972年获得机械工程-应用物理学硕士,加邙转到耶鲁大学,获得谢菲尔德奖学金(Sheffield Fellowship),并在1974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75年,他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1979年到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 Source: MemReg 1992年6月25日,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STS-50 航次升空飞行,历时14天,打破了1990年历时10天21日的太空飞行纪录。他主要负责两项液体流体物理实验,研究失重条件下声波对液滴的控制,这些实验为未来生化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在轨道上,当他看到了越南的时候激动地说:“这是越南!我已经看到了我的家乡。”除了在航天飞机上做实验外,他还在NASA的KC-135飞机上做第一手实验。他负责设计和操作了低重力(0.05 G)实验装置。 在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20年后,1999年郑有州转到NASA总部任高级研究科学家,并继续从事流体力学、基础材料科学和磁悬浮技术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参加STS-50任务的七位宇航员 Source: NASA Source: NASA 他获得过:NASA飞行实验杰出成就集体奖(Group Achievement award NASA for flight experiments),首席NASA团队科学成就奖(Science Achievement award for Principal Investigator team NASA),NASA特殊科学成就奖章(NASA Exception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 Medal)和NASA飞行奖章(NASA Flight Medal)。2004年,他在华盛顿特区被越裔美国人节日授予“金火炬奖”(Golden Torch Award)。2009年在越裔美国人律师协会特邀发言。他担任越裔美国人全国大会共同主席,并是台裔美国人航空航天协会会员。 这是笔者【 NASA人的故事 】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个人分类: 航天人|13539 次阅读|5 个评论
第一位进驻空间站的华裔宇航员卢杰
热度 10 jiangxun 2013-11-7 09:17
作者:蒋迅 本文已发表在《航天员》杂志2014年第2期上,标题是“卢杰 不知不觉摘到星星的华 裔航天员”。 华裔宇航员 卢杰 ( Edward Tsang Lu ) 成长经历 1963年7月1日,卢杰在麻州斯普林菲尔德市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出生,卢杰的父亲卢景辉来自广州,毕业于广西大学,在美取得化学博士学位;母亲臧雪莲是辽宁人,是抗战时期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的女儿,专业电脑程序设计师。双亲是1949年从大陆迁至台湾的知识分子,后赴美留学而安家落户。夫妇两人现在都已退休,目前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佛里蒙市(Fremont, CA)。 卢杰和母亲臧雪莲一起参加臧启芳先生追思会 卢杰自小就十分聪明,小学三年级时智商测试就超过了150,因而跳级念五年级,初中时年年考第一。在纽约韦伯斯特的托马斯高中学习期间,他是学校摔跤队的成员。1980年,他从托马斯高中毕业。 1984年卢杰毕业于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电机系。在大学里,他还当了摔跤教练。1989年他获得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卢杰在科罗拉多州包德市的高海拔天文观察台担任“访问科学家”。他在许多学术专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研究论文,涉及面极为广泛,涵盖了太阳耀斑、宇宙生成学、太阳系的振动、数据机械学和等离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1992年前往夏威夷火奴鲁鲁天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段期间对於太阳焰物理的原理发表了先进的理论,同时也对宇宙学、统计力学、太阳振荡及电浆物理学发表多篇论文。同年,他还到北京参加了一个天文物理方面的学术会议。 卢杰标准像 申请宇航员 1992年,一个偶然机会听身边的同事说起申请当宇航员的事情,卢杰突然觉得自己特别适合去做这项工作,甚至没有片刻犹豫,立即与美国宇航局取得了联系,然后很快递上了自己的申请。1994年夏天,美国宇航局的通知不期而至,他已经通过初选,进入复试。12月9日,专攻物理的卢杰就是从数千名申请当宇航员的高手中脱颖而出,膺选为美国宇航员候备队员,1995年3月进入约翰逊航天中心工作的。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航天物理学界从事研究并担任宇航员,作为一位美籍华人,卢杰是否要面对比别人更多的挑战呢? 他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 “我不认为作为美籍华人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在这里,尤其是美国航空航天总局,一切都是按照工作表现来决定的,你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工作是否出色,而不是其他因素。”完成了为期1年的训练后,卢杰顺利通过了NASA宇航员评估,首先获得登上航天飞机派遣资格。 不久,他被分配到宇航员办公室的计算机辅助分部从事技术工作。 卢杰即将进入航天飞机前做准备工作 进入太空 1997年5月15至24日,卢杰曾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STS-84飞行任务中担任任务专家,这是NASA与俄罗斯的“ 和平号空间站 ”( MIR )进行会合与对接的第六次太空之行。在完成此次为期9天的太空任务后,卢共绕轨道飞行144次,总计旅行360万英里,累计在太空度过221个小时20分钟。 2000年9月8日,卢杰又参加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STS-106任务,为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而卢杰和马林申科的的一项任务,则是安装接驳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及俄罗斯太空舱的电缆。他们这项工作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这是人类太空计划中最困难的一种工作。因为他们要随身背负著所有设备和所需要的全部东西,卢杰戏称:“就像骡子一样。”此外,在沿著美国太空舱“团结”号、俄罗斯服务舱“星辰”号和“曙光”号功能货物舱攀登前行时,两名太空人需要越过无数林立的天线和各种对接的装置,且不能碰触,才能顺利完成任务。那天,卢杰和他的同伴身穿装有小型迷你推进器的太空衣,背负著成捆电缆线、吊杆和工具“飘出”航天飞机,步入茫茫宇宙之中。两人身系安全缆绳,像爬山一样沿著耸立的国际空间站向上“攀登”,并在“太空工地”上从事安装作业。对於卢杰和马林申科的“空中漫步”,另一位宇航员海斯形容道:“这就像在一座13层楼建筑物的第11层楼外工作,只不过脚底下看到的是水蓝色的地球”。第一次在太空行走的卢杰则不禁赞叹:“风景棒极了。”在花费了长达6小时14分后,卢杰和马林申科最终提前15分钟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据美国太空总署官员统计,卢杰当天在太空的行走距离长达30.58米,这个距离已经是太空漫步的极限,行动可谓是“太空远足”。此次飞行持续11天19小时10分钟,至20日结束。期间,共绕地球185圈,共飞行490万英里,太空行走6个多小时。 进驻国际空间站 2003年4月卢杰与俄罗斯宇航员尤里·马连琴科(Yuri Malenchenko)乘俄罗斯“联盟─TMA2”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执行“远征七号”( Expedition 7 ) 任务。这是他第三次登上太空,并且是第一位华裔进驻国际空间站,而且要在那里住六个月。当时美国已有两架航天飞机失事。为纪念7位战友,卢杰特意将上次“哥伦比亚”号的行动代码STS-107做成一块小布牌,缝在袖口上。卢杰说:“我在未来几个月里,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我的朋友们,就不会感到孤单寂寞。” 在国际空间站,他们一起接受了多次的大中小学生的提问,并在太空中用电子钢琴为当天过生日的学生弹奏了“祝你生日快乐”。卢杰在空间站里还和在地面上的魔术师 表演了扑克牌魔术 。 当10月15日中国宇航员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时,卢杰正在国际空间站上。他用汉语通过美国有线新闻网向杨利伟致以问候:“欢迎到太空来!”,“一路平安、愿你成功!”。作为炎黄子孙,卢杰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感到自豪。“杨利伟上天时,太空有2/3是中国人。”,卢杰来华后在多种场合这样风趣地说。马连琴科也表示:“我很高兴,太空中除了我和爱德华(卢杰的英文名)之外又多了其他的人。我知道中国有长城,我向所有中国人道贺。” 卢杰在国际空间站里观察一个漂浮的水珠 他们共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185天,进行了近30项生物实验、生物技术实验及防辐射实验后,于10月28日返回地面。卢杰说,他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每天的工作都忙得不可开交,一点也不觉得寂寞和孤独,何况还可以经常和家人通话、发E-mail、听CD盘等。做一名宇航员要具备应变能力,临危不具的能力,还要具有单打独斗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太空生活要处理好合作关系,选择好夥伴,和平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卢杰在国际空间站里手拿一个照相机正准备对地球拍照 2004年9月12日,卢杰在休斯敦太空中心接受美国宇航局局长亲自颁赠的“杰出服务勋章”。局长致词表示,卢杰在2003年所执行的“探险七号”,发生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创下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搭乘俄罗斯宇宙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的例子,很多地方无规章可循,必须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并且在原订三人减裁至两人的情况下,维持国际空间站的正常运作,十分难能可贵。他还获得过休斯飞机公司大师称号,NASA卓越服务奖,加加林勋章,科马洛夫勋章,贝雷戈瓦勋章和三次NASA飞行奖章。 他的爱好广泛得惊人,更难得是文武全才:特技飞行、当摔跤教练、弹钢琴、打网球、冲浪、滑雪样样都行。平时喜欢旅行。在空间站里,他为大家表演过弹钢琴。他还拥有商业驾驶员飞行证书,累计飞行时间已经超过1000 小时。卢杰的语言能力也很强,会说汉语和俄语,曾专门在台湾学习过两个月的中文,1997 年进太空前闭门修习俄语速成班。 卢杰还是美国天文学协会、美国飞机拥有者和飞行员协会及实验飞机协会的会员。 卢杰和俄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里进餐。 中国情 作为一名中国人,卢杰在太空中一直想拍北京的照片,但由於云层、灰尘和天气的缘故,非常难拍到。在太空中工作了近4个月的时候,遇到了好天气,飞过北京上空时,他兴奋地拍下了一组弥足珍贵的镜头:故宫、天安门、八达岭长城……。他说还看到了上海和广州,以及黄褐色的黄河入海口,他试图找到长城, 但来自北部的沙尘和雾气很重。 卢杰手持筷子。 虽然出生在美国,但卢杰中国食物情有独钟,而且中国读者对宇航员的吃也特别感兴趣,所以他对在太空中的吃有很长的介绍。空间站上的食物务法跟他母亲做的相比。但他说还是不错的。他希望在太空之旅中吃到了广式早茶糯米基,於是他就对负责太空食物的工作人员讲,能否将糯米基进行处理,带上太空呢?她进行了试验,将包糯米基的外皮去掉, 进行特殊处理,终於将糯米基带上太空。他还挑选了一些中国食品(像一种放入甜豆酱的糯米饭)、夏威夷牛肉干、罐装法国食物(豆焖肉鸭、加勃艮第沙司的牛肉)和一些袋装即食糯米饭(比那些禽类食品味道好多了)。他的妈妈将自己亲手做的中国“八宝饭”,让他带上太空享用。在太空中,美国宇航员分享时,都连称太好吃了,问还有没有。卢杰说,他在家都是吃母亲做的中国菜,连他的菲裔妻子也在积极地学做中国菜。 卢杰访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年秋,作为当时唯一的在役华裔宇航员,卢杰专程访问了中国,为推动中美两国航天学术的交流而奔忙。身在卫星发射场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专门委托副总经理马兴瑞会见卢杰一行,并代表他向卢杰颁发了中国宇航学会授予的“国际航天交流奖”,马兴瑞对卢杰说:“你是第四位获得该奖的外籍航天员。”10月27日,卢杰访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受聘为北航顾问教授。随后,卢杰博士作题为“太空的生活和经历”的演讲。虽然他的中文说得不够流利,但挡不住卢杰对中国强烈的“多了解”的愿望,他甚至想“摆脱”陪同,独自“闯荡”各大城市,以体验更加地道的中国味。 B612基金会的筹建者拉塞尔·施威卡特、卢杰和斯科特·哈伯德 转战小行星 2007年8月10日卢杰宣布 从NASA辞职 ,从此以后他一直在不同的地方跳动:先是 加盟Google 。2010年6月,卢杰离开Google,加入“Sunfire Offices”。2011年11月,他转到“ Liquid Robotics ”。2012年2月当上了“Hover Inc.”的首席科技执行官。2012年6月28日,卢杰与阿波罗9号宇航员 拉塞尔·施威卡特 ( Rusty Schweickart ) 及斯坦福大学教授斯科特·哈伯德 ( G. Scott Hubbard ) 成立了“ B612基金会 ”( B612 Foundation )。 卢杰应邀在国家峰会 (National Summit) 演讲时指出小行星入侵的危险性 “ B612基金会 ”的核心课题就是研究如何对付小行星入侵的危险。小行星阿波菲斯预计将于2029年和地球擦身而过,卢杰提出了以宇宙飞船拖走小行星的方案。兴建一艘核子推动的宇宙飞船,盘旋在阿波菲斯的上空,利用它的引力稳定宇宙飞船轨道,然后宇宙飞船便可倒过来把阿波菲斯拖离轨道,作用犹如“地心吸力拖船”。卢杰计算后指出,如果有20年时间准备,重约20吨的宇宙飞船只需利用推进器,一年内可将一个长约200米的小行星改变轨道。事实上,卢杰在NASA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这个想法。这是他下决心离开NASA专心搞这个项目的主要动力。有些人提议可以轰炸入侵小行星,但他认为那样的话,大大小小的行星碎块会落入地球,增加对地球的威胁。近年来,新发现的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接连不断。卢杰等人的声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2013年, 联合国将建立小行星防御组织 。NASA今天(2013年11月6日)说,可能的小行星撞击可能比以前预计的要早。相信卢杰他们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卢杰决心面对宇宙中的小行星入侵 “我认为,我们被授予了一个主动改变人类进程的机会。怎么可以拒绝这个机会呢?”他说。此时此刻,卢杰想到的不是成功率,不是自己的名誉。他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他决心接受这个史无前例的挑战。为了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让我们祝福卢杰和他的战友们。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已经有很多关于卢杰的文章了。我在本文里部分采用了这些文章中的文字。下面给出参考过的中文文章。 互动百科:卢杰 美籍华裔宇航员卢杰 防小行星撞地球 美华裔航天员卢杰献策 卢杰在太空中不忘战友 华裔航天员卢杰获NASA最高荣誉奖章 NASA 华裔宇航员卢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问教授受聘仪式暨“太空的生活和经历”演讲会 美籍华裔航天科学家漫步太空 应中国宇航学会之邀 华裔航天员卢杰一行访华 华裔航天员卢杰的太空日记 马兴瑞会见美国华裔航天员卢杰 创太空行走纪录的卢杰 美国现役宇航员卢杰博士访华 华裔宇航员卢杰在美接受训练准备赴太空站 华裔航天员卢杰谈在国际空间站就餐 美宇航员卢杰在国际空间站上汉语问候杨利伟 美国现役宇航员卢杰博士访华 文武全才的华裔宇航员卢杰
个人分类: 航天人|14369 次阅读|16 个评论
海外华人整体上算不算成功呢?
热度 21 youxue 2012-8-21 10:56
新加坡随想 张有学 第一次到新加坡。 这是海外 唯一一块 以华人为主的领土,而且1965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没有经过战争。这样看来, 马来人不是战争狂。也许是因为 新加坡比 马 来西 亚 好得多,而且 对马 来西 亚 人来 说 就是一大玩 乐场甚至有点像天堂,就舍不得用战争来破坏了。 抽空到了新加坡圣淘沙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的东南端)。对出租车司机说要去那时,司机说那里不是旅游区,没什么好看的。我说没关系,只要不禁止游人,我就去领略大海与马六甲海峡。到了那,确实不是旅游区,人车罕见,大概是一高档居民区,景色优美,安静祥和,不同于新加坡大部分地区的拥挤。虽然宽敞,也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每栋房子的占地面积还是小得可怜,尤其因为我看多了美国的占地广阔的房子。但房子都显然是精心设计的,各式各样,别出心裁,争奇斗胜,在巴掌大的地方竞豪奢。这些富人们为什么不去闯荡外面的大世界呢? 坐在海边,望着马六甲海峡, 想像了当年郑和率 2 万 7 千人的庞大舰队下西洋的壮观。 红压压一片,无边无际,肯定完全镇慑了当地土人, 大大炫耀了明帝国的国威。但也就是留下了一些可以吹嘘的记忆,并没有为中华民族添加生存繁衍的土地和环境。连新加坡都不是郑和下西洋时为华人开辟的一块领土。 欧洲面积与中国面积相差不大。现在欧裔(包括印欧混血人 ,Hispanics , 以下称为西裔 )总人口也与华裔总人口差不多,但分布完全不同。 海外欧裔 人口与欧洲本土人口比例大概为 9 亿比 7 亿(我只是做大概估计,没有准确数据)。而海外华裔与中国本土人口比例大约为 0.4 亿比 13.7 亿。如此看来,华人很不喜欢冒险闯荡海外。 按领土面积比较, 4 千万海外华裔开疆辟土的成果就更渺小了。海外欧裔创建了北美南美和澳洲的国家,占领了相当于欧洲 5 倍面积的领土,让欧洲语言和制度风行世界。而海外华裔国家只有新加坡,其领土只相当于中国本土面积的万分之 0.7, 太小得可怜了。因此海外华裔整体来看可以说很失败,虽然海外华裔个体还算成功(例如美国学术界华人的比例很高;美国华人家庭的中位数收入比美国白人家庭高 30 %) 。这种失败是不是与华裔不好战有关呢?历史上华人在外统治尤其是以少博多的好像只有班超带领的小队伍。 欧人大量移居海外,开疆辟土,将本土的语言和典章带到全球,建立起了现代世界体系(连中国现在的政体也是从欧人学来的),也降低了欧洲本土的人口压力。因此欧人不需要强行计划生育,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当欧洲遇到麻烦时(两次世界大战),是海外欧裔(主要是美国)拯救了欧洲。 而华人只有少数移居海外,基本没有在海外开疆辟土(但对东方文明如日本朝鲜越南文明还是有一些影响,虽然我不太相信日本是徐福征服和建立的国家,否则汉字那时就传入日本并成为了日本的官方语言),因此华人生活的土地有限,常常有大饥荒(如明末的大饥荒),引起内乱,甚至外族入侵。而海外华人没有能力拯救中国。 不是历史没给华人机会。历史对华人和欧人还是公平的,甚至偏向华人。当年郑和率领 2 万 7 千人的庞大舰队遨游大洋,比欧洲哥伦布率领 90 名船员探险早了 87 年。郑和舰队竟然没有征服几块人烟稀少的土地并留下一些人在那建立讲中文和用中国制度的国家。只要华人思想里有大格局大战略,当时的南洋澳洲美洲都可以是中国的。而且华人总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么就没有开发这些原始荒芜之地成为王土呢? 当然以明朝的制度为基础建立现代社会是不是一件好事,就另当别论了。 华人既然没有把握这次机会,就时不再来了。历史给欧人机会时很苛刻,但欧人把握了机会,用几十人或几百人的小船队,成就了华人几万人都没有达到的功业,从此欧人主宰世界,建立了现代世界体系。当现代世界体系建立以后,再要开疆拓土就不行了,过于强求还可能引发核大战毁灭人类。 以后的机会只有月球或火星了。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我坐在圣淘沙最南端还是冥想了许多如果和问了一些为什么: 为什么当时中国舰队的统帅是一位太监呢?如果是有远见卓识的将领,会不会在各地建立中华属国呢?至少可以将中文介绍给没有文字的原住民。那么我们现在旅行就方便多了。 假如当初大明帝国在海外建立了领地,到明朝末年有 200 多年。经过那么长时间的繁衍生息以及从中国本土移民,大概会发展成人口众多的强大国家,可能附属于明帝国,也可能改进体制(就像美国体制不同于英国体制)而独立。明末大饥荒时海外华人是否有能力向明帝国出口粮食解缓饥荒?当满清侵略中国时,有没有可能由海外华人来拯救中国呢,就像美国两次拯救欧洲一样?这样中国就不至于遭殃到人口减少一半了。 为什么海外华人尤其是南洋华人热衷于致富而不是把握当地政局以及多造人呢?须知没有实力(人数和权利)基础的财富是很容易丢失的,甚至连生命一起丢失。 以前读过文章,说华人与犹太人智商最高,但世界大局为什么不是由智商最高的人群掌握呢? 是不是 华人(还有犹太人)只有小聪明,但缺乏大智慧呢? 大智慧不一定需要聪明,有时其实就是本能。开疆拓土就是一种连一些动物都有的本能。生儿育女也是连动物都有的本能。现代世界不能开疆了,对海外华裔而言生儿育女繁衍不息是增加话语权的方法。我参加过密大组织的 Road Scholar Tour (“马路学者之旅”;主要目的是希望教授能与社区相结合,做一些 make a difference 的事。我参加该活动后有那么几年热衷于在华人社区做了一些事。但后来发现太耽误科研,就淡出了)。在某个城市(好像是 GrandRapids) 听其市长讲述他的先祖到美国创业的艰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先祖到美国后,男耕女育,留下了十几个孩子,以后代代繁衍,人丁兴旺。我看这是美国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近年来,欧裔中的大部分都生育欲望低,只有西裔生育力强,因此,美国西裔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海外华人虽然不受计划生育的限制,但大都不愿多养育后代。在美国如此,在新加坡也如此。而新加坡的马来人很能生育。据说新加坡政府只有靠从中国输入人口来维持华人的数量比例。可能以后美国华裔人口的增长也还是只能靠从中国“出口”到美国。 是不是我们都太聪明了,以至于丧失了本能呢?
9003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英国华裔灭门案嫌犯中医师杜安翔摩洛哥被捕
laserdai 2012-7-17 18:03
作者: 《华商报》, 2012-07-13 2012年7月9日下午,摩洛哥北部城市丹吉尔刑事法院,一位50多岁,带着手铐脚镣的华人男子被带上5号法庭。他面对法官承认自己名叫杜安翔,是英国警方正在通缉的杀人疑犯。法官宣布将他无限期收押。至此,2011年北安普顿华人灭门惨案终于告破,在逃14个月的犯罪嫌疑人杜安翔抓捕归案。据悉,英国内政部已经着手要摩洛哥引渡杜安翔到北安普顿接受审判。惨案的女事主崔鸽的父亲对杜安翔被抓获感到欣慰。不过有法律专家指出,英国与摩洛哥没有引渡条约,过去二十年两国在引渡犯罪分子方面有过多次不合作的记录,杜安翔何时能被引渡还是一个未知数。 涉嫌四条人命 中医师杜安翔逃离英国 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大婚,英国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全球20亿人观看电视直播。当天在英国北安普顿市发生一起灭门惨案,一家华人四口在家中被杀。四名遇害人分别是男主人丁继峰,46岁,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系高级教师;女事主崔鸽,47岁,曾在英国经营中药店;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分别是18岁和11岁。 警方验尸报告显示,四人全都被利刃刺死,死亡时间大约在4月29日下午三点半至傍晚五时。据警方掌握的信息,行凶疑犯是52岁的中医师杜安翔。杜曾经与女被害人崔鸽一同开中药店,后因利益矛盾一直纠缠不清。 案发后,北安普顿警方成立专案组负责侦破此案,但是前三周没有任何进展,直到5月13日丁继峰生前租用的小车在伦敦被发现。这辆Vauxhall Corsa5座小车自4月30日一直停在北伦敦的Edgware地铁站附近,车上有9张乱停车的罚单,每天一张。警方随即调阅周围一带的录像记录,最终发现杜安翔在4月30日凌晨2时驾车到达伦敦,随后去向不明。曾有消息指杜安翔可能持中国护照逃离英国,北安普顿警员调看各大机场的录像,没有发现杜的行踪。 直布罗陀电话 缩小包围圈 去年十月初,北安普顿警方曾披露,有人举报在西班牙南端的直布罗陀见到杜安翔。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灭门惨案后,杜安翔的太太、儿子和其它亲友仍然生活在英国,他们的行动受到警方的监视。据可靠消息,发现杜安翔在直布罗陀的并不是来自当地的举报,而是杜往英国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他不知道亲友已被“监控”。 直布罗陀目前仍属于英国。杜安翔早在2003年就已加入英籍,持英国护照。他从法国进入西班牙,再出入直布罗陀不受任何限制,甚至不经过任何边防检查。极有可能是杜安翔在去年9月底往英国打了电话,他当天就离开了直布罗陀,等警员赶到时,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今年7月5日北安普顿警方证实,杜安翔是在案发后乘坐大巴,从伦敦维多利亚长途汽车站逃往欧洲大陆。 直布罗陀是地中海的一个港口,每天有世界各地的邮轮在此停靠,英国警方曾一度怀疑杜安翔会不会搭邮轮逃回中国。今年3月北安普顿警察局高级警官戴维斯率专案组到访北京,中国公安部官员明确告诉他们:没有在中国的领土上见过杜安翔的行迹。 与此同时,英国有关方面调查发现,过去几年杜安翔曾经数次到过西班牙和直布罗陀。据一位在英国行医的中医师向有关方面透露,一些医术较好的在英中医生常被请到北非、中东等国家帮助当地的显贵看病。透露此消息的中医生目前在伦敦行医,他本人就多次被请到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给王室权贵们看病。据他介绍,杜安翔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懂外语,业务精通。 本报记者据来自中国的消息,英国警长3月到访中国时,虽然没发现杜安翔的踪迹,但从中国获取了极为珍贵的资料,为此案的突破迈出了一大步。 杜安翔曾参加援非医疗队 据中方提供的信息,杜安翔早在80年代初曾在摩洛哥工作。中国卫生部介绍,自1975年起中国就向摩洛哥派出医疗队,至今有120支医疗队,近1500名中国医生先后到摩洛哥免费为当地民众治病,杜安翔就是当年的一名医疗队员。估计,他对当地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相当熟悉,他也可能十分清楚摩洛哥人对中国人较为友好。 据警方调查,杜安翔在2011年4月29日上午10点离开自己的住处,到中药店取走几千镑现金,留下一张便条,然后从伯明翰坐火车到北安普顿,再改乘公共汽车到被害人家里行凶。他在给家人的便条上留言: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他带了几千镑的现金,显然他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案发前的20天内,杜安翔除了把自己名下药店的股份转让。还在4月13日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售出的价格比当时的市场价便宜30%,无疑,他已经安排好了后事。 杜安翔被锁定在摩洛哥 综合中方提供的信息和去年10月来自直布罗陀的电话,英国有关方面基本上认定杜安翔已逃往摩洛哥。摩洛哥与直布罗陀只隔一个海峡,每天有几十班渡轮往返两地,杜安翔可能利用西班牙、直布罗陀这两地作为对外联系的地方。而他略懂法语,使他很容易在摩洛哥找到工作,生存下去。 4月中, 北安普顿警局突然逮捕了杜安翔在英国的太太,儿子和另二位家人。两天后均获保释。他们的逮捕在报纸和网上都有广泛的报道。有消息指出,警方的行动就是为了“激”杜安翔。他看到报道后,一定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打电话来了解详情。 据悉,4月底,北安普顿警方就与西班牙、摩洛哥以及国际刑警组织联系搜寻杜安翔。两个月后,杜安翔的行踪明朗化,国际刑警确定他就在摩洛哥的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 抓捕行动未遇任何反抗 7月7日晚,摩洛哥正式开始围捕行动,当地警察在杜安翔的住处蹲守,8日下午目标出现,杜一度想跑,逃出几条街后束手就擒,没有作任何反抗。 7月9日星期一,杜安翔被押到丹吉尔市刑事法院,法庭仅核对杜的身份、名字和年龄后,决定正式逮捕,等待英国的引渡申请。 7月9日下午,北安普顿高级警官戴维斯表示,杜安翔身份已经明确,接下来将由英国内政部与摩洛哥方面交涉引渡事宜,但他没法确认引渡将需要多长时间。据本报记者了解,英国与摩洛哥没有引渡条约,两国在司法警务上有些合作,但在过去近二十年成功的引渡案例几乎没有。据查,英国从摩洛哥引渡的最后一名罪犯是在1995年。2006年英国发生一起超级金库大盗案,主谋逃往摩洛哥,至今没有归案。 遇害者家属感到欣慰 据英国的引渡专家向本报记者介绍,引渡环节比较复杂,案件如果发生在西方国家,当事人如果要“耍心机”,拒绝引渡,走法律程序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眼下最具争议的引渡案就发生在英国。2010年英国警方应瑞典政府要求以强奸罪逮捕了世界著名的维基百科网创始人阿桑基(澳大利亚人),瑞典要求将他引渡,但阿桑基一直拒绝被引渡,官司从基层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历时两年多,阿桑基仍然在英国。 也有法律专家指出,杜安翔涉嫌四条人命,摩洛哥可能会顾及国际名声尽快将他遣返。当然,还要看杜安翔有啥“花招”,他是否有理由拒绝引渡? 本报记者向英国内政部查询,内政部发言人表示不方便就引渡时间作出猜测,一切取决于摩洛哥方面的司法程序。一般估计引渡完成要数月。北安普顿警察局7月9日已表示,暂时无计划派警员到摩洛哥讯问杜安翔。 本报记者7月10日电话采访在中国杭州的遇害人崔鸽的父亲崔祖尧先生。崔先生表示,对警方终于抓到杜安翔感到欣慰,他对英国警方的努力表示感谢。他透露,北安普顿警官戴维斯7月5日给他发了电邮,确认杜安翔在摩洛哥。崔先生希望摩洛哥方面能积极配合英方,尽快将杜安翔送回英国,接受法律的制裁。 http://news.shangdu.com/301/20120712/12_5666143.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当代生物学》杂志对詹裕农的专访
热度 1 chile 2011-1-11 17:19
Current Biology, Vol 13, R378-R379, 13 May 2003 问:你为什么要从物理转行到生物? 詹:那是 1970 年吧,我还是一个物理研究中心的学生,可是已经 23 岁了,对理论物理一行来说,应该达到自己研究的巅峰了(这个倒是很奇怪,怎么理论物理学家都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作出他们最好的工作)。如果我在物理上能作出点成就的话,那时候早该有些兆头了,可惜什么都没有。同时,我对生物也很感兴趣。真是命运的安排,我去了 caltech 最牛的物理系,却在那里接触到了现代生物学。在 70 年代早期,生物学是很激动人心的,于是我就决定转行了。 问:转行困难吗 ? 詹:也没那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博士导师, Delbr^^^ ,也是从物理转过来的,他对我的转行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还是有很多关键时刻。比如我刚开始对生物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就被分配作一门本科生课程的助教。呵呵,那时候我算是 Caltech 最差的生物助教了吧。为了给那些比我知道更多而且很聪明的本科生解释清楚问题,我得尽快充电。 问:你曾经受到的最好建议是什么? 詹:是 Max Del^^ 给的,他说,不要去追逐热点。 问:那么你会给一个生物学家什么建议? 詹:嗯,还是 Del^^ 的那个建议吧。一个 gedanken 功能缺失实验会很有用的,可以帮助你来评价一个科学家(似乎 HHMI 就是这么来判断他们的调查对象的)。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不去作生物去作律师或者法学家,那么生物学进展会受什么影响?如果没什么特别的后果,那么可以说明这个人的工作是不必需或者说冗余的。同时,在热闹的领域很难做出杰出的贡献。还有,如果你有某个发现同时却发现还有几个实验室也有这个发现,这个是很没劲的。 问:你喜欢哪篇论文吗? 詹: Mapping of behavior in Drosophila mosaics 1972 Nature Hotta and Benzer 。我浏览期刊想看看可以在博士读完后作些什么,然后就碰到了这篇文章。它启发我跟 Benzer 合作,因为他做的,肯定的,既不是主流课题也不是时髦课题。 问:你喜欢哪次会议? 詹:和别人一样,我喜欢那些高品质的科学会议,在优美的地点,有愉快的散步的。嗯,我最喜欢的会议地点是 Madrid ,会议期间,我可以去 Prodo 欣赏 Velasquez, Goya and Bosch 的经典绘画作品。 问:哪次是你错过的最好会议? 詹:有一次在法国的一个会议,我在临开会前几分钟去不了,于是就让一个博士后代替我。 幸运降临给他,那儿,他结识了他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呵呵,那次相见一定很辉煌 。接着,他们在九个月后有了可爱的女儿。如果我去开会的话,他就没有这么可爱的女 儿了。我没有去,很值得的。 问:你在科学上崇拜谁吗?有的话,是谁,为什么? 詹:很幸运我在 Caltech 度过了我的成型期,在那个时候的导 师和 教授都是我崇拜的人。 Max Del^^ ,独特综合了智慧,正直,领袖气质,是一个神奇的导师。 Richard Feynman ,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我还记得上过他的高等物理课程,那课上的,简直像是幻觉一样美妙。他讲的主题,看似浅显,可是你自己去勾勒一下的话,就知道难度了。他属于那种思维高于我们常人的那种。 Seymour Benzer ,他生活的态度,他的创造性,他的六十年如一日的工作,都使我仰慕。 81 岁高龄了,他仍旧工作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对于我们这些儿孙成群的老科学家,他是榜样。不过这些人都完成了难以想像的高度成就。 问:你对期刊和同行综述系统有什么看法? 詹:我对那些在不正常的超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现象感到困惑。有一次我碰到一个科学家,他记得期刊影响因子的千分位是多少,后者其实没有多少统计意义的。来想想吧,影响因子只不过是个平均数,怎么就没有标准偏差呢?某个期刊怎么能够不经对比其它期刊就说它在这个领域有最高的影响因子呢?还有,影响因子也可能会误导我们。在某个领域开发前,一篇很前沿的论文可能引用率不高(至少在刚开始),另一方面,某篇主流课题的论文会因为这方面论文很多而拥有很高的引用率。一般的,高级期刊会发表更多重要的文章,可是那只是一种关联。最后,论文不应该根据它发表在哪个期刊,而应该是它写了些什么。对同行综述的一个建议:通常越是有名望的期刊,综述人和编辑对文章见地的要求就越系统化,不过这种系统的标准也是有很大主观性的。我曾经谈过我们领域内的一个基因的命名,综述人或编辑都不敢说我们的见地不系统。 问:在研究上你最大的雄心是什么? 詹:我们希望我们最好的工作仍然是领先的。现在我的热情是树枝状发展的,这个现象我觉得在审美角度上是很令人愉快的。我们希望通过一些进步在不久的几年内,可以像 Cajal 的美图一样,揭示不同神经元如何获取其不同的形状。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3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夫妇詹裕农和叶公杼
chile 2011-1-11 17:16
在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上,有一对夫妇同时走上了主席台。他们是惟一的一对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夫妇:旧金山加州大学教授詹裕农和叶公杼。 1995年,妻子叶公杼(Lily Yeh Jan)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但因丈夫未获提名而婉拒,美国科学院特地为她保留一年资格。次年,詹裕农(Yuh-Nung Jan)也获得提名,夫妇俩遂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们的故事也被生物学界传为佳话。 我的年龄对物理学而言太老了 詹裕农和叶公杼都是台湾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当时,受到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和杨振宁,以及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影响,物理是一个热门专业。而叶公杼选择物理还有一层原因,她在念女中时,一位同学的哥哥说,大学中的物理系和电机系不适合女生,她听了很不服气。 1967年,20岁的叶公杼参加了比她大一个月、高一个年级的詹裕农的毕业旅行,爱情在这对年轻人的心中生长。 1968年,叶公杼毕业,詹裕农服完了一年兵役,他们同时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 1970年,对生物学产生兴趣的他们双双转到196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生物系教授戴尔布鲁克(Max Delbruck)门下。戴尔布鲁克早期也是搞物理的,对半路出家的这对年轻人给予了很大支持。物理系的指导教授曾问叶公杼:为什么转系?她回答说,我的年龄对物理学而言太老了。詹裕农也提到,搞理论物理的通常在20多岁时创造力最强,而他23岁了还没有将在物理学上有所建树的迹象。 1971年,詹裕农和叶公杼结为百年之好。 1974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夫妇俩在生物系另一位搞物理出身的著名教授班瑟(Seymour Benzer)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这一年,他们再一次结合:成了科学研究上的合作伙伴。 1977年,夫妇俩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库夫勒(Stephen Kuffler)教授实验室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们一路由西海岸的加州开车到东海岸的波士顿,车上带着的除了刚出生的女儿之外,还有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突变种果蝇和培养皿。大家都还记得这件事情。 在他们的学术生涯中,夫妇俩惊人地合拍。1979年,他们同时被旧金山加州大学聘为助理教授。1983年,同时晋升为副教授。1984年,同时被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院聘为研究员。1985年,同时晋升为教授。1998年,同时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初,又同时获得了生物物理学会颁发的Cole奖。 1986年,他们抢在其他实验室之前,在世界上率先克隆出一种钾离子通道(钾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基因---Shaker基因。 院士意味着什么 1995年,叶公杼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但因詹裕农未获提名而婉拒,直到第二年詹裕农也获得提名后才接受。 事情都是一起做的,不应该一个人(获得荣誉)。叶公杼说。 当选院士无疑是一种荣誉,但在夫妇俩看来,院士也是一种责任,主要是做服务的。叶公杼举例说,院士有义务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刊《PNAS》编辑和审阅稿件,她本人就做过这份学术期刊的两任编委。此外,院士也有责任为政府和公众服务,比如参加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组织的相关领域的咨询工作等。 夫妻档的甘苦 在科学界,夫妻档并不少见,但像詹裕农和叶公杼那样,在研究中紧密合作,并且双双当选为院士的并不多见。 詹裕农和叶公杼的一双儿女小时候都喜欢画他们研究的果蝇。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好几年了,成了一名艺术家。儿子即将在普林斯顿大学升入二年级,还没有决定今后是不是要做科学,因为他对法律也很有兴趣。对于孩子们的职业选择,夫妇俩并不强求。 在这两个孩子长大之前,夫妻俩吃了不少苦头。孩子还小的时候,夫妇俩必须轮班做实验,一大早就要到实验室做解剖晚上走路回家吃晚饭,之后裕农再走回实验室继续做实验,制备物能撑多久就做多久的实验,两个人彼此支援,同时在家的时候很少。所幸叶公杼的母亲在他们博士毕业后来到美国,给了他们许多帮助。 为了照看孩子,夫妇俩约定好不同时出门开会,通常还自我限制每个月最多出门一次。由于他们的实验室有离子通道和果蝇发育两个研究方向,到后来慢慢变成叶公杼只去有关离子通道的会议,詹裕农只去有关神经发育的会议。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3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求真知,废偶像
热度 1 chenfap 2010-9-17 06:59
求真知,废偶像 许靖华著 陈道元译 许靖华简介: 华裔瑞士籍地质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8年任国际沉积学协会会长   1980年任国际海洋地质学委员会主席   1984年荣获了伦敦地质学会乌拉斯坦勋章(地质学界的相当于诺贝尔奖)   1988年任联合国海底核废料处理研究小组专家   2001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彭罗斯地质奖 成长 1929年6月28日,我出生于南京。父亲在国民党政府里工作,负责江苏北部的一个大工程,工作地点在淮阴,我们很少见他。母亲带着我们孩子住在扬州,她常出去串门或打牌,让我总想她。 1933年我入小学。每天放学后,我感受不到感情的温暖。我的几个姐姐有自己的天地,不管我,我又不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玩。只有一个同学曾来我家找我玩过一次。我实在非常孤独。 父亲回来的一个星期天,带着我们和他的朋友一起去扬州瘦西湖玩。大人们谈论着西班牙的内战,但他们一点儿也不给我们说什么。看来父亲想把孩子们保留在纯真状态,少知道一些当时的事情,除了要我们痛恨日本鬼子以外。 抗日战争改变了我。我们的将士在上海对那些野蛮的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抵抗。我每天在家里给不识字的仆人们读报。当时我们很乐观,其实是无知。不久,日本军队就要占领南京,我们必须背井离乡。我们溯江而上来到武汉,后来又去了重庆。 和我们一起同行的有五个家庭,其中小孩有15个。我必须为社交而调整自己心态,这是一场令人很不愉快的经历。我不善于说话,这对我有些困难,因为我说的话是扬州口音。在上海,扬州话是从苏北过去的劳动者江北佬说的话,就象一个英国工人的小孩说伦敦土话一样。我被那些孩子们瞧不起,被他们拒绝,我简直无可奈何。但是,这场孩提时代的噩梦使我清醒起来。 我曾是学校中一个不怎么样的学生,因为我连家庭作业都不作。小学四年级时,我考试不及格。1937年底,我们到了重庆。那时没有学校可去,只有姐姐丽霞在家里为姐姐丽雯和我补习一些功课。第二年秋天。我们都考取了巴蜀学校。我惊奇地发现,我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中的一个。从那时起,我一直受到父母、亲戚和朋友们的赞扬。我保持着明星学生的荣誉直到我获得博士学位。 我在年轻时代读过很多书,包括中国和欧洲的文学作品。我信守的是传统的准则,例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本身并不是快乐。我完全相信斯宾诺莎(Spinosa)的话:幸福不是一种稳定状态,而只是暂时没有痛苦。作为一个孩子,或一个井底之蛙,当时我还不懂得伟大的意义。老师说,科学是最高尚的事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科学家中最高尚的人。这种说法决定了我当时的唯一目标:要学物理,要获得诺贝尔奖。父亲不同意我这些出于虚荣心的观点,他认为我应该作些有用的事,要我去学地质,成为一名地质学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去探寻需要的自然资源。于是,作为一个不违父命的儿子,我成了一名地质系的学生。 地质学曾起过重要作用,它把欧洲的知识分子从关于人类起源和诺亚洪水的圣经式迷信里解放出来。赫顿(Scott James Hutton, 地质学创建者之一)取得了突破,他用常识来解释自然现象。但是,在地质学家开始只用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语言说话时,地质学就停滞不前了。他们成为特殊学科的教首,不和别人交流。他们沉迷于无关紧要的学究式争论中,就象争论在钢笔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一样。我对地质学习不感兴趣,我将大学几年里绝大部分时间用在看小说和打扑克上。我成了国立中央大学当时最年轻、分数又很高的毕业生。我掌握了这样的诀窍:我的记忆力很好,可以将教授们在课堂上讲的逐字逐句地写下来。1950年我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发现我在大学学得实在不够。面对着学了地质就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现实,自杀的念头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后来我没有干这样的傻事,只因为我不想给我深爱着的母亲带来永远的痛苦。 我在孤独与追寻中失落了。在我研究生学习的第三年,我没有作别的事,只是一本一本地读完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里所有的欧洲文学作品。最后我发现了自己痛苦的根源:即使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也有很多阴暗小人的一面。1)生命的本质是由爱和同情组成的。突然间,我觉得我长大了。我开始结交朋友,不再感到孤独。有了全新的精神面貌,我发现了地质学大师们教义中精髓。我对学习着迷了,我开始了野外工作,并仔细进行观测。 写学位论文的一个目的是证实自己独立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我努力去做,但这种努力更象是在集邮,而不是在搞科学研究。如果说科学的进步就在于修正谬误的话,那我的确是取得了进步。我发现了在传统的构造地质学中的一个错误,即往往把复杂的构造归因于一组应力作用的结果;我在野外的研究中发现,那些复杂的构造形态是几期变形叠加的结果(op. 3)。物理学可以不考虑时间因素,但地质学者却不能忽视它。 学习要适应工业需求 1952年春天,朝鲜战争白热化,美国总统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在美国的我们这些中国科学家不能离开美国。那时我已写完博士论文,这项命令使得我必须在美国找工作。我不是美国公民,不能在美国政府所属单位工作。由于一口外国口音,我又不可能在大学里当教师。作为一个亚洲人,我也不能在工业部门找到工作。那时还没有颁布机会均等法案(Equal Opportunity Act),象我这样资质的人总被告知没有适合的职务。最后,我的导师建议我不忙完成博士论文,这样我就可以保留研究生资格,继续拿半工的职位工资。他还为我申请到一笔研究经费,对圣伯纳迪诺山区(San Bernardino Mountains)基底岩石填图。我在那里工作了6个月。11月,那里下雪了,我在圣伯纳迪诺国家森林里找到一个空的小木屋,借住在那里躲避风寒。由于年轻,粗心大意,发生了一场火灾,小木屋烧光了,我失去全部家当,包括半年心血的结晶我画的所有地质图。我意志消沉,失魂落魄,甚至不想干地质了。我想或许我应该去一边写作,当个作家,一边去找个洗碗工的差事,挣一点生活费。但是,奇迹出现了。纽法曼先生(Leo Newfarmer)为我在休士顿的壳牌石油开发公司找到一个实习岗位。这样,我开始了一个职业的地质学者的生涯。 我的第一项任务是研究墨西湾海岸的全新世沙。这是个理论问题:研究沙子的矿物成分究竟是反映了它的源区性质抑或是它的沉积环境。我的研究表明,它与源区的气候状况相关(op. 8)。这一结论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它是一幅地质宏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的第二个项目是研究文图拉盆地(Ventura Basin)的含油砂岩。一种新的理论说这些砂岩是由深海里的浊流(turbidity current)沉积的。我的任务是确定砂岩的几何形状。人们本来都认为该砂岩应是席状体(sheet-like body),而我却发现它们是线状几何体,大家都惊奇了(op. 127)。其实这不值得惊奇。我们应该明白,浊流从一个发源点向下流出,应能产生鞋带状的砂体。这属于常识范畴。 为不让它的雇员向它讨价还价,壳牌公司不大允许它的科学家发表研究结果。因为发表了论文就会使他们进入学术研究者的行列。我在业余时间里尽情地进行着理论研究。一个我很喜欢的消遣是探讨地槽的起源。地质学者发现了古代沉积形成了很厚的堆积层,但不明白为什么堆积层这样厚。为了掩盖无知,他们采取创造新名词的方法,术语地槽就这样产生了。我采用赫顿的常识方式将这问题明白地说出来。我写了一系列论文,用地壳均衡理论,也就是地壳各部分因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均衡,去解释那些不同的沉积层序 (op. 4, 12, 18)。我加入了使地质学成为物理科学的同时代学者的行列。1970年发生地球科学革命以后,地槽概念终于不再必要了。 1957年秋天,壳牌公司准许我留职停薪一年,去瑞士见我的未婚妻露芙(Ruth)。她是一个小学教师。每天她去学校后,我在那里就没有什么事情做。阿尔卑斯山下雪了,而我只能在山脚下研究复理石。复理石这个词又是一个代替无知的创造。其实很简单,这些复理石就是深海盆底的浊流沉积(op. 7)。 结婚以后,我们回到休士顿,公司让我进行白云岩形成过程的化学研究。白云岩是多孔隙的,在很多地方含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壳牌公司的地质学者的任务是预测它们的分布。对石灰岩转变为白云岩的过程已经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到底白云岩化的原因是什么还在争论中,因为地质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化学范畴的问题。是的,白云岩是通过对碳酸钙的化学交代形成的,水溶液中的镁取代了岩石中的钙。这里有化学问题。但是即使有了化学方面的知识,也不能帮助我们预测白云岩的分布。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水溶液的性质以及它的流动路径。这方面的问题没有人注意,因为很多地质学者是地球化学的专家,但他们对地下水却知之甚少。我在这方面也懂得不多,但我不怕学习。经过一年的理论分析,我建议应着力寻找白云岩化过程与地下水循环的水动力学之间的关系(op. 14)。我的同事不赞成我的看法,有人诋毁我的努力。这是我一生中很不愉快的时期。终于,壳牌公司给我换了任务。不过,在我后来去苏黎世后,又回过头来解决了这个白云岩化问题(op. 25, 121, 169)。 我在壳牌公司的工作受到赞赏。管理层相信我总能作一些有用的工作,给了我一张可以自选研究题目的空白支票。我选择了研究加州海岸山脉的弗兰西斯科(Franciscan)岩石,因为露芙喜欢那里的美丽山景。人们告诉我这个题目不好干,因为野外填图的标准方法在这里用不上。作为一个填图单位的岩石地层组,它必须是侧向连续的(op. 311),但显然那里没有这种连续性。各种岩石都破碎成大块小块,混杂在一起,而这些岩块的分布又无法在地质图中表示。当地质专业的学生对无法填图的弗兰西斯科杂岩进行填图时,他们必须假装没有看见他们实际看到的东西。他们假定那里有实际不存在的侧向连续性,画出的是与实际不同的地质图。这次我又成功了。因为我不回避现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见到混杂岩就叫它混杂岩。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不再进行不可能完成的地质填图工作,而努力寻找产生这种混杂岩的原因。常识告诉我们,这样的混杂只能在巨大的剪切作用下才能形成(op. 19),这样巨大的剪切力量是在地球上一个板块逆冲到另一个板块上面时产生的。我对混杂岩的鉴别为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地质学的实证(op. 20)。我的诚实使我在1984年获得伦敦地质学会授予的乌拉斯坦勋章(Wollaston Modal)。 不做只会从研究资助中拿钱的职业科学家 1963年的秋天。我的妻子因车祸在美国去世了。她生前一直希望将孩子们带回瑞士,现在我应该实现她的遗愿。在瑞士,地质学者难以找到工作,我打算开一家中国人的洗衣店。又一个奇迹发生了。杜伦佩(Rudolf Trumpy)写信告诉我,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新设立了一个教授职位。我说我可以讲授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构造学或地球物理,但他们希望要一个实验地质的教授。我急于拿到这个职位,就告诉他们,我会努力教好实验地质的。我曾在格里格斯(Dave Griggs)教授门下学过实验地质学,也曾在壳牌公司作过一台高压溶解性的实验设备。现在,我可以在一个博士后的协助下建一个高压岩石变形实验室。我请美国的朋友们帮助。有人向我推荐日本星野(Hoshino)先生。他很愿意来瑞士,以两年时间建立实验室。因为在日本不象在美国、欧洲那样,面对发表论文的巨大压力。后来,布里格(Ueli Briegel)和缪勒(Walter Muller)在星野研制的三轴设备上进行了蠕变实验,我们首次发现了岩石的超塑性(op. 123)。 在苏黎世的第一年,我参加了一次构造地质学的讨论会。我们讨论了休伯特(M. King Hubbert)和鲁贝(William Rubey)在1959年发表的有关重力滑动的论文。两位备受尊敬的地质学家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如果滑动面上的流体压力等于静岩压力,岩层就可以在几乎水平的坡面上滑动。这篇文章刚好发表在地球科学革命的前夕,那时重力被认为是唯一能使岩石变形的动力。他们的观点很快被大家接受了。我需要在课堂上介绍这一观点,因此不得不仔细地去阅读该文。但我惊奇地发现,两位伟大的科学家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忽略了岩石的内聚强度(op. 20, 24, 68)。在我进入壳牌公司实习时休伯特已经是那里的首席科学家,是一个能给人以鼓舞的伟大人物,没有他的教导就没有我的现在。即使我发现他的这个错误,我也不认为他这个偶像倒下了。但是,这件事让我清醒,使我认识到即使伟大的科学家也不是圣人。休伯特出了错,鲁贝出了同样的错,可能连爱因斯坦也会出错。 到苏黎世以后,我知道了在苏黎世理工大学里没有开设沉积学课程。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见到埃默里(Ken Emery)。他建议我研究瑞士湖(Swiss Lakes)的沉积物,以了解进行中的地质过程。这样,我开始了一项湖泊学研究计划。凯茨(Kerry Kelts)是从加州来的研究生,他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位,成为湖泊地质学研究的先行者和他的同代学者们的老师。另一个美国人克西(Dave Kersey)做了一个水槽,我们用它进行浊流的水动力学的研究(op. 81)。第三个美国人麦肯绮(Judith McKenzie)在大学时学习地球化学,她建起了质谱实验室,去研究同位素沉积学(op. 191)。瑞士籍研究生希根撒勒(Christoph Siegenthaler)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证实由于蒸发引起的水力运动(op. 25)。另一个瑞士籍研究生施奈德(John Schneider)完成了他的论文研究,说明近代潮坪上的白云岩是由蒸发泵作用形成的。 苏黎世的头几年使我很高兴。我刚刚三十几岁,年轻,有理想。学生到我这里来是因为他们希望学习新东西。学校的管理部门支持我的工作,我要求什么他们就给我什么。我们是理想主义者,虽不确切地知道我们做的是否恰当,但我们确信我们干的是好科学,是有用的科学,而不是只会拿钱。当然,有时我们也产生过一些疑惑。那是1969年圣诞节假期中,凯茨、施奈德和我聚在一起商定一项研究计划,准备向美国石油研究所申请一大笔研究经费。大楼里空无一人,只有我们三个人。我们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似乎我们是聚在阴暗角落里阴谋策划去抢劫银行。当然,事实并非如此,那不是抢劫银行,而是一项我从没有干过的非常有用的研究项目(op. 121),我从中获得了有关地下水文学的知识,我在过去十年中的创造发明就来自于这些知识的启发(op. 412, 413, 414)。 伟大科学的业余爱好者 感谢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工作的朋友温特勒(Jerry Winterer),他邀请我参加深海钻探远征的第三航次。这工作对我是全新的,我是队长,而我的研究队只有两名航海地质学家。当工作重负不堪忍受时,我的队友罢工了。首席科学家麦克斯威(Art Maxwell)不得不来帮我处理岩心。这些岩心很重要,它为证实海底扩张理论(Seafloor Spreading Theory)提供了证据。我们在一次地球科学革命的决定性战役中赢得了胜利(op. 28)。我们的报告将成为经典,但我在阐述深海海底方解石溶解时犯了一个错误。几年以后,人们问我在发表的文章里是否有过错误,我回想到这个错误。我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因为我随从了当时已有的看法。对我说来这个错误当时难以避免,因为我必须交出并发表我们的航行报告,而当时在这领域我还是一个新手。 海洋学者常将地质学者比作海军舰艇上的骑兵军官,意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外行。但麦克斯威同意我的观点,认为在海上的钻探航行中很多事都需要地质学者和海洋学者结合在一起。麦克斯威是联合海洋机构地球深部采样计划(JOIDES乔地斯)的主席。这个计划成立了一个地中海小组。小组主席赫希(Brackett Hersey)太忙,就让雷恩(William B.F. Ryan)和我担任深海钻探计划的共同主持人。那时,乔地斯还是一项美国计划,但地中海的探测工作主要是在欧洲做。在欧洲同事们的帮助下,雷恩和我召集了两次乔地斯之友会议。 1970年8月,第13航次由里斯本出发,领队的是学生雷恩和业余爱好者我。在格洛玛挑战者号钻探船上共有69人,要共度两个月时间。我们来自各行各业,我们都为伟大的科学工作着。船上有钻机工、水手、航海技师、业务经理和船长。他们要干的工作都不容易,他们以此自豪,但他们不管工作是否有用。其次,还有随船的科学家。我们中几个解码的人不时地为我们的工作而激动,常发生意见不同、妥协、抱怨以及误解等各种情况,也常流露出一些幽默。在激烈的战斗中,我在钻探船的船舱里随手写下《古海荒漠》(op.145)的初稿,记下我们瞬间的喜悦、恼怒乃至没能实现的雄心壮志。我们的感情激动看来远不如钻探工作重要。实在的,多少年来,我在分享他们的智慧中成长。我们有些争论没有什么关系,而挑战者号船上那段生活仍然保持为美好的记忆。在那里,我们都那么富有同情心,那么平常,成为远离现实和疯狂人群的一小块绿洲上的一个快乐的、争论的大家庭。有时,空闲时候,我想起父亲,感谢他让我作了一个地质专业的学生。 地中海曾是干涸的荒漠!这成了轰动公众的大事。雷恩和我在纽约、巴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我们的发现成了报纸上的头条新闻,拍电视、拍照片。人们请我写文章挑战者号在海上地球科学的革命,这倒不单是为宣传深海钻探计划,更多的是在讲水手的故事,记录下我们与无知的战斗经历 (op. 140. 140a, 140b, 140c)。 我们大胆冒险的描述并不到处受到欢迎。1972年我在耶鲁大学讲演,一个年轻人站起来抗议道: 你在胡说!你的说法违背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 我胡说?年轻人提到莱伊尔(Charles Lyell,1797-1875,英国地质学家)的假设。莱伊尔认为巨大的岩盐层是由小型泻湖沉积物合并形成的。莱伊尔是地质学之父,当我年青时,他在我心中是个英雄。但是莱伊尔也会有错,或者我们应该重新看看他的基本假设吧。于是,我去研究了有关盐的成因,发现莱伊尔的均变论确实是错的(op.44, 47),他认为是内陆海的重复干枯形成了巨大岩盐层(op. 428)。莱伊尔错了。 作为一个海洋研究的业余爱好者,在后来二十多年里我成了一个科学政客。我担任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海洋地质委员会的主席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在乔地斯的专门小组和委员会中担任了几项职务,还担任了深海钻探计划另外三个航次的首席科学家:第42A航次赴地中海,第42B航次赴黑海,第73航次赴南大西洋。在晚期的航次中,我们勤奋工作,一如既往(op. 99A, 118A, 161)。 在我不围着乔地斯转的时候,我还要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工作。那时正赶上1968年学生革命。我们教授被称为傻瓜专家,面临着地球科学研究所课程的改革和重组。我们参加很多会议。事情在逐渐改变着,但当时的印象是令人沮丧的。 我在夏季学期开了一门两个学分的课程-沉积学中的物理学原理(op. 265),在冬季学期我选择了其他题目进行讨论。流言很快传开了,说我是个坏老师。我问我的学生凯茨,为什么我的名声不好。他开导我说: 这里的学生到班上上课是为了考试。好教授会让他们抄好课堂笔记,为考试作准备。学生不上你的课,因为你讲的不是要考的。此外,你还是一个出了名的让人迷糊的老师。学生听你讲课可能很着迷,但是,一下课,他们发现什么也没写下来,这课就白上了。 我到底是好老师还是坏老师,这无关紧要,问题是学生不愿为选修课花时间。在学期开始时可能有十几二十个学生来上课,最后听课的可能只有几位助教,或什么人都没有。我不是牛顿,我不愿对着空教室讲课。一次,这门课的助教病了,教室里空无一人。我决定停课,以后几年不再开沉积学课程。过了一些日子,大学生们体会到他们为写论文需要有关知识,他们去巴塞尔我过去的学生那里听课。于是,有人向管理部门抱怨说,国际沉积学协会的主席太傲慢,连自己的学生都不愿教。我解释说,两个学分的课程对我说来是义不容辞的,但是我不愿在空着的教室里讲课。从这以后,我就不缺学生了,虽然我还是一个让人迷糊的老师: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如何,而是启发他们如何如何。我的同事杜伦佩(Trmpy)1987年退休后,我开了课程瑞士地质(op. 305. 338),我很高兴有好多人来听课。有个说法教室应该小一些,这说法其实是个迷信。 我将阿尔卑斯-地中海的构造和古海洋学选择为讨论会的题目(op. 37, 74, 250, 338)。学生们完成了有关复理石、磨拉石,白云岩化、混杂岩成因的论文。他们研究第四纪地质学和古气候学。他们通过研究意大利、西班牙、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的地中海蒸发岩说明墨西拿期盐化危机的历史。他们在岩石变形实验室或质谱仪实验室里工作。我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的28年活跃的教学工作中,给学生和助教面对面地讲授,担任了许多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导师。 故国之行 我的同事杜伦佩在25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主席。在那次会上接受北京的中国地质学会参加这个联盟。其中,我起了建立联系的桥梁作用,并作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十人代表团的一个成员,于1977年访问了中国,回到长期离别的生养我的土地。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我得以为国效力,例如,以大地构造相的新概念和造山作用的多岛海模型重新解释中国的地质(op. 240, 253, 410)。 1979年我在中国休假。此前,沙克顿(Nick Shackleton)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作了一个讲演,说到大洋温度在第三纪持续下降,终于导致最后那次冰期来临。他偶然地提到在6500万年前第三纪开始时,曾出现异常现象:在白垩纪-第三纪界线时期海洋的温度高了5度,而恐龙突然灭绝。在我的记忆里有类似的印象。我回想起劳本费尔(De Laubenfels)的文章,他好象写过一篇讽刺作品,说恐龙是死于彗星撞击地球时引发的热空气。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尤里(Harold Urey)也同意这个观点。这样,这说法就不显得滑稽可笑了。我在中国空闲时想到这些事,但没有为此干点什么。那年11月,我看到克鲁布(Vic Clubb)和纳皮尔(Bill Napier)关于彗星撞击的文章。我随便地写个稿子寄给《自然》杂志,推测恐龙是在彗星撞击后因心力衰竭死亡的,菊石是因彗星的毒性消失的。没想到,编辑居然告诉我接受这篇稿子,还要我等着和另一篇由史密特(Jan Smit)和赫脱庚(Jan Hertogen)合写的文章一起发表。大约同时,阿佛雷兹(Walter Alvarez)寄给我一篇印好的《科学》杂志的关于白垩纪-第三纪界线时期铱的异常现象文章,是他与父亲路易(Luis)及其他人合写的。 1980年4月,《自然》杂志发表了我的文章(op. 132)。我将复制的校样带到格洛玛挑战者号船上,并说服了我的船友和乔地斯管理者把第一候选的南大西洋钻探场地换成第三候选场地,以便研究白垩纪-第三纪界线。在那次远征中我们获得了很好的岩心,发现了铱的异常(op. 164)。彗星是撞击了地球,但真正的灾难是全球性的动植物栖息地的毁坏。沙克顿注意到的温度升高不是星体落下时与空气摩擦发热的结果,而是与喜光生物和其他含碳生物灭绝引起的温室效应的改变(op. 151)。我给由于浮游生物消失而几乎没有生命的海洋造了一个戏剧化名字:绝命洋(Strangelove Ocean)(op. 182)。 学习原著 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最后几年里,我和古生物学家来往。我得知过去有过的99.9 %以上的物种现在已经灭绝了。进化是生命的历史。有生就有死,有关进化的理论不应该只解释物种的起源,也应该说明物种灭亡的原因。关于生物灭绝达尔文向我们说了些什么?通过阅读原著我得知他没有谈到这个问题。他没有考虑地质记录,因为他认为记录不完备。他凭直觉结论说,在激烈的竞争中不适应者要被与它最接近的种族灭亡,适应者可以保存下来。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理论没有对灭绝加以解释(op. 212, 304, 318, 321, 326)。现代生态学家根本不理睬达尔文。他们都认为种族的灭绝来自原来生存环境的消失,不论生存环境是由于什么原因被破坏的。 1990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Advancement of Sciences)要我讲一次地球生命的历史。要作这样需要实际数据和有意义的45分钟讲演,我必须有个好主题。由于没有达尔文教条的束缚,我可以畅谈生物进化和气候改变的关系。这种气候改变是生存环境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地球上没有象金星那样失去温室效应,也没有象火星那样被深度冰冻。地球的气候显然被生物进化过程改善了。占优势的生命群体起着加热器或空调降温的作用,它们的生态耐受程度就是盖娅女神的自动调温器(op. 314, 407)。地球过热时,生物就从大气抽出一些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使其降温。地球太冷时,空调生物就灭绝了,让位于那些加热物种。盖娅似乎具有超凡的力量。当然,她只是一个象征,用以借喻生物适应性的自然规律。 我对温室加热效应的认识使我赢得了新朋友,但当我大肆宣传核工业会带来温室灾难时,我遭到了反对(op. 406, 409)。我反对燃烧矿物燃料,因为这是在浪费自然资源;我反对大气污染,因为它对人体有害。但是,我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我不愿为政治原因放弃真理。温室效应带来的是地质上的长周期的改变,不是历史上的千年间的变化(op. 411, 421)。最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变暖,可能是一种自然变化趋势,但也可能不是。因此,它可能是一场灾难,但也不一定((op. 394)。 探索时间的物理意义时的偶然发现 当我第一次提出白垩纪-第三纪界线时期的流星可与哈雷彗星相比拟时,一位天文学家生气了。他肯定哈雷彗星从没有撞击过地球。 从来没有过? 小行星的撞击约每千万年一次,彗星的撞击约每亿年一次。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了,类似彗星的撞击的痕迹是会有的。 我们谈论这十年里的最大风暴,谈论这世纪的最大地震。时间是事件发生频度的量度。非常事件不以它的种类为特征,而以它的规模巨大为特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每种可能发生的事件都会发生。画出自然事件发生的频度(f)和事件的规模大小(M)的曲线,我发现f与M的d次方之间有反比关系(op. 163): f = c / Md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个式子是时间在分形几何中的表达式。c是常数,d是分数维。 1991年.我被邀请去加州技术学院讲沉积学,但只有一个学生注册我的课。我不愿在一个空的教室里讲课,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有关时间的物理意义的研讨会。 李白,中国的大诗人,将时间的消逝比作水的流淌。牛顿(Issac Newton)也有类似的看法。水流是水分子的流动。时间的消逝是否也是一种时间的基本粒子的流动?希腊的原子(atom)学家这样想过。他们用原子(atom)这个字表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时间单位,后来这个字被近代物理学的原子占用了。我建议以chronon作为时间的最小单元,可将它译为时子2)。时间是时子的流动,而时子只能向前不能向后流动。 牛顿学说中的时间概念与现代物理中的时间概念是不同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在通常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中,时间的视在的向前流逝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 我尊敬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物理学界的英雄。如果说他们中只有一位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谁错了呢?我向我的数学朋友恩格勒(Erwin Engeler)请教这个问题。 恩格勒的高中物理教师是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他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时是爱因斯坦的好朋友。老师教育恩格勒要从基本原理上分析问题。在物理中,真理是用最完美的数学式表述的。但,数学是什么?数学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据说记载着上帝智慧的金片是史密斯(Joseph Smith)在他的花园中发现的。凡人往往认为摩门教的经书(Book of Mormon)是史密斯的创造性天才的产物。爱因斯坦是有关空间-时间和质量-能量转换的相对论的发现者或发明者吗? 有的物理学家认为真理只能用数学式表达,是爱因斯坦发现了真理。但恩格勒不这样想。他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光辉的、了不起的、有用的创造,但数学概念可能却不一定对应于物理事实。例如。虚数i在实用电工计算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很难说清楚它的物理概念是什么。 数学是一种符号语言。著名的爱因斯坦公式E = mc2用这种语言表述了一个真理。爱因斯坦提出了理论推导,而原子弹提供了实证。这种符号关系翻译成日常生活语言是表述质量和能量的互换性。在原子裂变时,非常少的质量的消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这是一种正确的翻译吗?我们是否能不用牛顿的表述方式来说明爱因斯坦的公式?为什么我们能说原子能是由微小质量的分解而产生的光子的动能呢?如能这样,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就可以保住了。 不,质量还是不守恒的,因为光子没有质量。 这是不是将符号语言译成英文时发生的问题?符号0既表示zero(零)也表示nothing(无,什么都没有)。光子的质量是0,但零并不是无,零是一个定数,只是它很小,小到用目前的技术无法测量的程度。实验的结果也可以被解释为,光子的质量等于可测量到的消失的质量除以在原子裂变中产生的光子的总数。事实上,以无代替零是物理中极常见的错误。这也导致了数学中的一种病态性质――奇点,将一个特殊变量的值称为无穷。 从1968年起,我就成了一个传统叛逆者。那时我发现我心目中的英雄休伯特(M. King Hubbert)由于忽略了岩石表面看来很小的内聚强度这样一个小错导致一个很错误的观念:重力滑动能够是一种重要的岩石变形过程。我们在地中海发现很厚的岩盐层以后,莱伊尔(Charles Lyell)这个偶像也倒下了。达尔文也有错误。我还能肯定爱因斯坦一贯正确吗? 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现象,这是天才的杰作。但是,他的相对论也许出于对光的本性的一种误解。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基于以下的假设:如果光由行进着的移动物体上发出,将它看作粒子,它的速度是光速与移动物体的速度的和: c' = c + v 现代实验已确立了波和粒子的二象性。如光是作为移动物体产生的波的能量传播的,则它的速度等于波长(?)和频率(?r)的乘积,在各方向都是常数,不论移动物体的速度如何。 c = c' = ?r?r = ?b?b 麦克斯威(Maxwell)考虑过光作为电磁波在以太里传播。据说以太的存在已被迈克逊-摩勒(Michelson-Morley)的实验所证伪,但这一证伪只是假设光子在空间平移的一种解释而已。光是光子产生的波的能量,就象地震波那样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如果弹性介质以太只是光子的一个点阵,迈克逊-摩勒实验就无关紧要了。引发了光波运动的那个光子与后来产生光电现象的那个光子并不是同一个粒子(op. 401)。光子传播的麦克斯威模型可以解释哈勃效应(Hubbler Effect)。这里并不是象爱因斯坦假设的那样,时间在膨胀,而是空间在缩短。无论是由于弹性压缩的原因致使空间缩短,从而产生趋近光源时的蓝移现象,抑或是空间伸长,从而使膨胀宇宙中的一个后退的星体产生红移现象,光的速度都是不变的。 c = c' = ?r?r = ?b?b 这样,我可以放弃时间-空间的现代教条了。时间的视在的向前流逝不是没有意义的概念。我继续进行我对时子的物理意义的探索。 地质学者用视自发放射现象,或、、放射性的衰变来量度地质时间。衰变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作用,或动能的时间积分。例如,衰变的动能的时间积分是量子作用的倍数。光电的动能是量子作用的另一种时间积分。如果说所有作用都是量子作用的时间积分,那只是同义的重复。宇宙的历史是由作用组成的,或由量子作用的时间积分组成的。物理学家曾建议用quanton表述量子作用。我选择时子(chronon)作为其缩略语。时子是作用的最小单位。放射由时子组成,光子引发的电由时子组成,视觉行为由时子组成,宇宙的每种作用都由时子组成。因此,可以认为时子是空间及时间的基本组成成分。 在唯物世界中,基本粒子是没有时间性的物体。但在现实的有活力的世界里,没有时间性的实体是找不到的。宇宙的历史是事件。宇宙是作用的连续序列。粒子作用不仅可以用质量、电荷和自旋定义,也可以用有时间性的术语定义。量子作用代表的时间是量子能量被普朗克常数h去除。时间不仅是用以平衡能量、动量等等的数学约定,而且是作用的真实的分量。正像中国谚语所说: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对于一个作用有它的等待时间。时间可以用放射现象量度,因为在连续的放射性衰变的等待时间中有其规律性。 为什么放射性原子会衰变? 自发放射性衰变的概念是一种假设,已成为一种让人们想起完美观念的天主教教条的神话。有思想的物理学家,追随着笛卡尔,相信所有力量以及所有作用都是交互的。如果这样,什么样的作用会导致放射性衰变? 作为地质学者,我们知道埋藏在深部的放射性矿物有衰变。换句话说,引发衰变的粒子必然具有穿透很深地层的能力。 为什么它们会这样? 我们知道中微子可以从地球的这一边进去,那一边出来。中微子的作用可以是引发放射性的时子吗?我以下面的式子向一位微中子的国际专家请教, no + ?????? p+ + e-?? 他看不出这式子有什么错,但建议考虑到由衰变引起的反中微子的放射,将式子改写为 no + ?????? p+ + e- + 2? 如果一个中微子可以产生两个,或两个可以产生四个,就可能发生中微子的连锁反应。回想到地震与由中微子连锁反应引发的原子裂变的相似性,我推测了中微子连锁反应的后果(op. 376)。我向美国地质勘测局局长伊顿(Gordon Eaton)建议进行含钾的岩石暴露在强微中子束中浓度减少的实验。伊顿让我给地震学家们讲一讲,但我这想法看来还远没有被认真接受。后来,我又建议进行衰变与微中子流量的关系的实验。陈明鹏(译音)和我发现了衰变率与宇宙线强度的确切关系。这个实验结果与衰变由宇宙射线中的中微子激发的假设是一致的(op. 430)。 奋斗中的发明家 在我退休的前一年,获得想得到的所有荣誉后,一天,我感到气愤和焦虑,在家里抱怨道: 我们的科学处于十分槽糕的境地。地质学曾经是绅士们和业余爱好者的工作。当前为研究经费的竞争将年轻的愚人变成恶意的坏人。他们刚刚又拒绝了我写的关于察尔汗盐湖的稿子。 这又怎么样呢?我的儿子彼得(Peter)说。 这是我的中国学生Y.C.从中国带来的一个问题。中国需要钾肥。唯一的一家商业生产的钾来自西北青海的一个盐湖。Y.C.从他们30年的研究中带来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我研究了这些数据,得出的意见是这些含钾的卤水是昆仑山上融化的冰水经过化学变化形成的。 你已证明你的理论吗? 科学理论不是证明的,它们解释现象。我解释了所有内容,包括每一个科学数据。 你怎么会认为这些卤水来自冰川水? 中国西北地下水来自冰川融化的水。地下水流经沙漠,经过稳定的蒸发。在钙、钠、重碳酸盐和硫酸盐等成分沉淀后,剩下的就是氯化钾和氯化镁的卤水了。 但是,地下水和地下卤水怎么会向上流入湖里呢?由于重力的作用,水不都是向下流吗? 你问这样的错误问题是因为你是学法律而不是学地质的学生,地质学者是应该知道的。不幸的是,近来过于专业化,有些年轻人自称为地球化学家,却也会问同样的错误问题。 地下水怎么会上升呢?彼得希望能知道。 地下水并不总向下流。水的势能有两种,一种来自重力,一种来自压力。喷泉的水向上喷出,因为它受到来自山上的地下水的压力。 哦,我明白了。为什么编者不将你的稿子给一些水文学家看看呢? 是的,他给他们看了。在我告诉他有的地球化学家不懂多少后,他将稿子给两位水文学家看了。他们知道地下水可以向上流,但不相信可以饮用的地下水会变成苦的卤水。 你将Y.C.的化学数据写在稿子里了吗? 当然我写了。但那些人是另一个专业的专家,他们不懂化学。 彼得想了一会,然后脱口而出: 发表这稿子有什么用呢? 我完全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我的职责是教学和研究。我们的研究项目得到批准,我们培养学生。我们收集数据,写文章,发表文章,然后,不断重复地这样做。 写这些稿子有什么用?彼得不想放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察尔汗盐湖的卤水来自昆仑山脉还是来自地球的中心?这样的知识有实用价值吗? 当然可能有点用。如果我们正确地了解了自然过程,我们可以模拟自然,从地下水或海水中生产更多卤水,为中国农业制造更多的钾肥。 如果你认为可以这样做,你应该申请专利。为什么你们教授就不作一些有用的事呢? 我面临着挑战。在彼得的帮助下,找到一个专利律师。经过几次商讨,他为我起草了专利申请。那是1994年。到现在,我申请了16项专利,其中有几项已获得批准(412, 413, 414, 415, 417)。 我着手研究一种方法利用太阳能和重力从卤水中提取金属。然后我致力于复杂的溶液采矿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我认为工业会对新技术感兴趣,然而我错了。我转而进行拯救行星和与水有关的技术研究工作。在以色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孟加拉、香港、台湾等地受到一些挫折后,我来到中国。2001年3月,国务院参事室请我在院士和总工程师参加的一个座谈会上介绍我发明的集成水路(integrated hydrologic circuit)。专家们一致同意我的理论和我的水转换器(aquitransistors)发明。参事室的王秉成(译音)教授陪我去拜访几个省市的政府部门。我了解了实际问题,有了想法: 解决城市里用水危机问题,防止过分开采地下水; 防止半干旱的中国西北荒漠化; 通过抽取地下水发电; 研制控制洪水的措施; 使污染的湖水净化,并恢复向城市供水。 感谢在中国的同事们和很多热心的志愿者们的帮助,2003年在中国的进展很好。为了帮助我那有点唐吉诃德式的努力,熟悉的和陌生的朋友们不仅付出了他们的时间,甚至有时还付出了他们的积蓄。 唐吉诃德式的改革者 我在退休前醒悟了。瑞士不是一个由明白人管理的国家。我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付出了很多。但我的理想被当作妄想。25年以后,我渐渐放弃了,我也开始问自己,我这样作为了什么。 我在工业行业里工作的时候,我常想我为壳牌公司找到了多少桶石油。我加入学术行业后,享受到新贵族阶层的特权。我们的教学任务可以少到每周只上两小时的课。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里有些教授就是这样作的,但更多人是进行研究工作。科学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去为社会做好事。我在一生为基础研究工作花了不知多少百万美元。但是,儿子问我是否作了些有用的事,我简直难以回答。是的,发表文章可以让我保持职位,得到提升,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当选为院士等等,但是,那些纳税的老百姓能为此得到什么? 1997年.我给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新闻通讯投寄了一篇文章,建议进行地质教育改革,要培养出更多的地质工程师来(op. 398)。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样的改革已经开始了。地质工程系、环境科学系等象雨后春笋一般地建立了起来。但是,事物本身并没有多少变化。研究经费花掉了,解决的问题并不多。看来在当前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组织体制上还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项目经过同行评议(peer reviews)后发给经费。但这样的办法却阻碍科学进步。因为所谓同行评议实际上常压制了好的创意。真正的创新者,顾名思义,是同行所不及(peerless)的。这样的体制以花钱买成果为前提,鼓励那些值得资助的研究工作。工程题目,例如制造原子弹,确实需要财力和人力资源的高度结合。科学题目,例如癌症治疗、爱滋病疫苗则需要好的科学假设,或 诸事通理(a theory of everything)。但是,现代科学培养出来的专家却是诸事不通,他们只知道要钱买仪器,供养研究生,挣差旅费,还要出名。往往是钱花了,却没有人问为什么要花这些钱。 几年前我介入与湖水污染的斗争,我面临了挑战。一位同事带我去昆明,看那里的滇池的污染。象其它温带湖泊一样,滇池被绿藻的生长严重污染。十多年的努力来已花了几十亿元,主导理论认为污染主要来自湖水的过营养化,已有千百篇文章发表,但没有文章提出如何有效治理绿藻的侵入。看来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研究馅饼,甚至有人靠它去昆明旅游,发国难财。 我过去没有研究过湖水污染问题,在这方面是外行。但我想起20年前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告诉我的情况:营养物使浮游生物得到养分而生长,浮游生物有好的(对人有益的),也有坏的(对人有害的)。硅藻是好的浮游生物,因为它是鱼的食物。波罗的海的污染是由于海中硅藻停止生长了。硅藻所以停止生长是因为挪威和瑞典之间的水电站大坝在春天阻挡河水下流,而那时硅藻正需要营养。8月河水带着营养物流下时,已经太迟,硅藻已经不能再生,腰鞭毛虫得到这些营养而生长起来。它们死亡后腐烂,使波罗的海营养过于丰富。情况清楚了,营养物不是主要问题,滇池的污染来自有害的浮游生物,即绿藻的生长。绿藻所以在滇池里生长与那里的pH值过高有关。只要找到一种方法能消灭有害的、培养有益的浮游生物,就可以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退休教授。我有主意,但没有实验室,没有人,也没有资金。我的一个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从前的学生给了我一万美元经费和一个年轻人作助手。我用二氧化碳中和湖水,使pH值降到6.5以下。绿藻死亡了,不再生长了。他们死亡后的残渣可以用我发明的水转换器滤除。我的实验证实,我的方法是经济可行的,可以将污染的滇池改变为清洁的滇池,每天向市区供水150万吨。目前我们正在协商签定合同并将实施承诺。政府愿意这样作,因为这是一项值得投资的事业。在恢复了滇池生态,昆明有了清洁的湖水和空气后,可以获得上百亿元的效益。 英国议会在辩论大学教授的最高薪金,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在试图平衡教育预算。问题不在于短缺资金,而在于用过多的钱喂养了过多肥猫。用了很多钱又没有治好滇池也是一个例子。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这话常是骗纳税人的。科学研究成了一只圣牛,不会遭到主流政治新闻媒体或学术机构的批评。科学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成了有特权者保持职位、获得提升、荣誉和奖金的机构。我们现在已进入一个新世纪,应该重新审视一下目前科学家的自我满足状况,制止一下公众不加区别的英雄崇拜行为了。 许靖华著作 地质 3. 1955 Granulites and Mylonites of the Region about Cucamonga and S. Antonio Canyons, San Gabriel Mountains, Cal., UC. Publ. Geology, v. 30. 129pp. 5. 1958 Isostasy and a theory for the origin of geosynclines.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v. 256, p. 305-327. 7. 1960 Paleocurrent structures and paleogeography of the Ultrahelvetic Flysch Basi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v. 71, p. 577-610. 8. 1961 Texture and mineralogy of the Recent Sands of the Gulf Coast,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v. 30, p. 380-403. 12. 1965 Isostasy, crustal thinning, mantle change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ancient land masses.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v. 263, p. 97-109 14. 1966 Origin of dolomite in sedimentary sequences : A critical analysis, Mineralium Deposits, v. 2, p. 133-138. 18. 1968 (with S. Schlanger) 1968, Thermal history of the upper mantle and its relation to crustal history of the Pacific Basin. XXIII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1968. Proceedings, Section 1, p. 91-105. I 19. 1968, Principles of mlanges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 Franciscan-Knoxville paradox.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v. 79, p. 1063-1074. 20. 1969, Role of cohesive strength in the mechanics of overthrust faulting and of land-sliding.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v. 80, p. 927-952. 24. 1969,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statics and kinetics of the Glarus Overthrust. Ecologae Geologicae Helvetiae, v. 62, p. 143-154. I 25. 1969 (with C. Siegenthaler) 1969,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on hydrodynamic movement induced by evaporation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 dolomite problem. Sedimentology, v. 12, p. 11-25. 28. 1970 (with A.E. Maxwell and others), 1970, Deep Sea Drilling in the South Atlantic, Science, v. 168, p. 1049-1059. 35. 1971 Franciscan Mlanges as a Model for Eugeosynclinal Sedimentation and Under-thrusting Tectonic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 76, p. 1162-1170. 37. 1971 Origin of the Alps and Western Mediterranean. Nature, v. 233, p. 44-48. 44. 1972 Origin of Saline Giants: A Critical Review after the Discovery of the Mediterranean Evaporite. Earth Science Rev., v. 8, p. 371-396. 47. 1973 (with W.B.F. Ryan and M.B. Cita) 1973, Late Miocene Desicca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Nature, v. 242, p. 240-244. 49. 1973 (with Scientific Staff Leg 13), 1973, 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vol. 13, Washington (U.S.Gov't Printing Office), 514 pp. 68. 1975 Catastrophic Debris streams generated by rock falls. Geol. Soc. Am. Bull., v. 86, pp. 129-140. 74. 1975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Mesozoic Alpine Tethys. Geol. Soc. Am. Bull., Special Paper 170, 44 pp. 81. 1976 (with D. Kersey), Energy relations of density current flow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edimentology 23, p. 761-789. 99.A 1976 (with Scientific Staff Leg 42A) 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vol. 42A, Part 1, Washington (U.S. Gov't Printing Office), 1140 pp. 118.A 1973 (with Scientific Staff Leg 42B) 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vol. 42A, Part 2, Washington DC (U.S. Gov't Printing Office) 534 pp. 121. 1980 (with McKenzie, J. J. Schneider), Movement of subsurface water under the sabkha, Abu Dhabi, UAE and its relation to evaporite dolomite genesis, SEPM Spec. Publ., no. 28, p. 11-30. 123. 1980 (with Mller, W.H.), Stress Distribution in overthrusting slabs and mechanics of Jura deformation. Rock Mechanics, Suppl. 9, p. 219-232, IX 127. 1980 (with Kelts, K. and Valentine, J.W.), Resedimented facies in Ventura Basin and a model of longitudinal transport of turbidity currents. AAPG Bull. vol. 64, p.1034-1051. 132. 1980 Terrestrial catastrophe caused by cometary impact at the end of Cretaceous. Nature, 285, p. 201-203. 140. 1982 Ein Schiff revolutioniert die Wissenschaft. Hamburg, Hoffmann Campe Verlag, 304 pp. 140b. 1992 Challenger at Sea, A Ship that revolu-tionized Earth Sci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418 pp. 145. 1983 The Mediterranean was a Desert: A Voyage of Discove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197 pp. 151. 1982 (with Q. He and others ), Mass Mortality and Its Environment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Science, Vol. 216, p. 249-256. 161. 1984 (with Scientific Staff Leg 73.), 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v. 73, Washington, D.C., (U.S. Gov't Printing Office), 798 pp. 163. 1983 Actualistic Catastrophism. Address of the retiring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 Sedimentology, v. 30, p. 3-9. 164. 1984 A Scenario for the Terminal Cretaceous Event. In: Hs, K.J. et al., Inititial Reports of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v. 73, p. 755-763. 182. 1986 The Great Dying,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292 pp. 190. 1985 (with Kelts, K.), Swiss Lakes as Geological Laboratory: Part I, Turbidity Currents, Naturwissenschaften, v. 72, p. 315-321. 191. 1985 (with McKenzie, J.A.), Swiss Lakes as Geological Laboratory: Part II, Varves, Natur-wissenschaften, v. 72, p. 365-371. 200. 1984 (with Kelts, K. F. Giovanoli), Quaternary geology of the Lake Zrich region. Contr. to Sedimentology, v. 13, p. 187-203. 240. 1988 Relict Back-Arc Basins: Principles of Recognition and Possible New Examples from China (Frontiers in Sed. Geol., New Perspectives in Basin Analysis), Springer Verlag, p. 245-263. 250. 1989 Time and place in Alpine orogenesis - The Fermor Lecture.In: M.P. Coward D. Dietrich, Alpine Tectonics. Geol. Soc. Spec. Publ. No. 45, pp. 421-443. 253. 1989 Origin of Sedimentary Basins of China In: X. Zhu, Chinese Sedimentary Basins, chapter 17, Elsevier, Amsterdam, pp. 207-227. 265. 1989 Physical Principles of Sedimentology, Springer, Heidelberg, 233 pp. 305. 1991 (with Briegel, U.), Geologie der Schweiz, Basel: Birkhuser, 219 pp. 338. 1995 Geology of Switzerl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ctonic fac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250 pp. 310. 1990 Melanges and Non-Smithian Stratigraphy Current Contents, No. 26, p. 24. 410. 1999 (with Chen Haihong), Geologic Atlas of China. Amsterdam: Elsevier, 24 plates and 362 pp. 古生物学和古气候学 212. 1986 Darwins three mistakes, Geology, v. 14, p. 532-534. 304. 1990 What Has Survived of Darwin's Theory ? Evol. Trends in Plants, v. 4, p. 1-3. 314. 1992 Is Gaia endothermic ? Geological Magazine, v.129, p. 129-141, 318. 1989 Is Darwinism Science ? Earth Watch, March 1989, p. 15-17. 321. 1990 (with others). Biotic systems and diversity.Report of Working Group 4, Interlaken Workshop for Past Global Changes. In: Hs, K.J. and Henken- Mellies W.U. (editors). Earth Processes and Global Changes.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s, v. 82, p. 159-174. 326. 1994 Uniformitarianism vs. Catastrophism in Extinction Debate. In W. Glen (ed.) The Extinc- tion Debate. Standord Univ. Press, Stanford. P. 216-229. 375. 1994 From The Great Dying to the Mutual Aid (in Chinese), Global Views Monthly, Taipei, Taiwan, No. 95, May 1994, pp. 114-118 394. 1996 Could Global Warming be a Blessing for Mankind ?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Taipei, Taiwan, v. 7, p. 375-392. 407. 1996 Gaia and the Cambrian Explosion, A short history (for Everyone) of the Life on Earth, in Chinese, Taichung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51 pp. 408. 1998 The mortality of the Planet. in S. Fresne and N. Lash (eds) Is the World Ending, London:SCM Press.pp. 63-73. 409. 1998 Is Greenhouse Catastrophe a Hoax? Global Views Monthly, April, p. 194-197. 411. 2000 Klima macht Geschichte. Zrich: Orell Fssli, 334 pp. 421, 2000. (with C.A.Perry) Geophysical,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support a solar output model for climate change. PNAS, v. 97, pp. 12433-12438. 428. 2001 Gaia and the Mediterranean Sea. Scientia Marina, v. 65 (Suppl. 2), p.133-140. 时间的物理学 339. 1992 In search of a physical theory of tim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Vol. 89, No. 21, pp. 10222-10226. 376. 1994 An atomistic approach to study earthquakes, Bull. Tech. Univ. Istanbul, v.47, p. 281-293 380. 1994 Why Isaac Newton was not a Chinese? Abschiedsvorlesung, 17 pp. 393. 1996 Are Chronons the Elementary Particles in Space and Time ?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Taipei, v. 7, p. 235-255. 397. 1996 In Search of a Common Language, Arbeitsberichte in Wissenschaftskolleg, Jahrbuch 1995/96, p. 87-95 401. 1997 Ether can be a Superplastic Solid, Trans-figural Mathematics, Vol. 3, No. 3, 1997/'98, Research Frontiers, p. 73-80. 415. 2000 In search of a common language: What does modern physics have in comm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ene. Ashby Lecture, Cam-bridge. Zurich Tarim Misc.Publ. no. 12, 16 pp. 430. 2003 Origin of Natural Radioactivity. Geoi. Jour. China Univ., v. 9, p-. 1-20. 专利及社会改革 412. 2000. In-situ chemical reactor for recovery of metals or purification of salts. US Patent 6,030.048, February 29, 2000. 413. 2000. Use of porous medium in an integrated hydrologic circuit for water storage and trans-port in land reclamation, agriculture and urban consumptions. US Patent 6,120,210, September 10, 2000. 414. 2000. Artificial aquiferss in hydrologic cells for primary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ies, for explioia-tion of heavy oil, tar sands and gas hydrates. US Patent 6,158,517, December 12, 2000. 416. 2001. In-situ chemical reactor for recovery of metals or purification of salts (Continuation-in-Part). US Patent 6,193,881 B1, February 27, 2001. 417. 2001.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y of lithium in a Helminthoid Evaporator. US Patent 6,197,152 B1, March 6, 2001. 247. 1987 Hs, K.J. Evaluation of Nuclear Risks 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Nature, v. 328, p. 22. 398. 1997 A reform in earth science education after a revolution in earth science. Episodes, v. 20, p. 151-157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47 次阅读|2 个评论
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skyclub2008 2010-1-13 12:12
第一位美国科学院华裔院士-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无疑,王晓东已经成为 中国 生物学 研究 实力的象征。转贴者读 硕士 时曾经有幸现场聆听晓东 博士 的讲课。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晓东博士的博士经历非常非常的一般,他的成功完全来自于他博士后所取得的成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原作者一开始就从晓东博士的博士后经历开始讲起的原因吧!今天看到一篇帖子,觉得对所有的研究生的弄清楚怎样做研究是非常有用的。 启示: 由于王晓东的研究逻辑清晰,方法简单明了,在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通过预 测文献的内容以及当年王晓东即将开展的工作,我得到了象看推理小说一样的乐趣。而 预测之外的许多工作都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正是这些乐趣与受益支撑我花很多时 间和努力看完文献并写下此文。 这种受益是全面的:不同assay的微小差别决定了纯化得到的蛋白的不同;体外重建的 清晰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发现有几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都远远超出所发表杂志 的要求,而国内实验室肯定会牺牲竞争需要的时间往高分杂志投,或者将文章拆成几篇 ;文章文字的简洁;通过突变分辨是自剪切还是其它蛋白的剪切;体外实验应该取得体 内实验的支持;为了确证最好用不同的细胞株不同的调亡刺激重复实验;对于王晓东为 何在高度竞争的领域能一直处于领先,我有了自己的一些猜测;对于调亡的研究,我有 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正文 本文是我在博士阶段写的基础综述。这篇综述花了我相当长的时间,我看了王晓东实 验室所有的文章,甚至将他讲课的故事和他E-mail给我的essay都揉了进来,思路是理 清楚了,语言却还是晦涩的,有些甚至是卖弄的和夸张的。本来想着有时间再整理润色 一下,然而交差之后一年过去了,这篇文章却仍然躺在电脑的某个角落。 我相信对王晓东感兴趣的人很多,却少有人真正去研究他的文献,理解他的工作思 路。尽管文字晦涩,相信感兴趣的人还是能从这篇综述中获得某些信息。物该尽其用, 把它贴出来,权当献给Biology板的圣诞礼物吧。 故事外的故事 四年前,我在走进教室的时候碰到了风尘仆仆的王晓东。王穿着灰色调的衣裤,背着一 个很土的绿包,身体不是很挺拔,脸宽大且棱角分明,要不是走路的时候有一些坚定, 很容易被别人当作进城的打工汉。他从最简单的开始讲起,科研需要三板斧,要是能掌 握两板也不错渐渐地教室的气氛有点反常,好像大家都在屏息一样:他在讲他和学 生刘雪松进行纯化蛋白比赛的故事及至他用漂亮的数据图将结果展现给我们的时候 ,我们才象听了一次武侠传奇一样如梦方醒。 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讲故事般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加深这种印 象,两年之后我又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再次听了他的课。而当时我刚好有纯化一个未知因 子的打算,于是我浏览了他的实验室主页。在我粗粗翻阅了他发表的文献之后,我惊奇 地发现他的重要发现基本上都是用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进行的 。我对这一模式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我在博士三年级被要求写综述的时候, 我决定研究他的 论文 ,把这一模式彻底搞清楚 凋亡的线粒体途径 -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关键词:调亡、程序性死亡、线粒体、caspase、王晓东 摘要: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是生物学界阐明得最为明确的信号通路之一,是发展最为迅速 的领域之一。在此领域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华人 科学家 王晓东。他利用经典的生化技术无 可辩驳地发现并梳理了这一通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王晓东的论文,试图追踪王晓东的 科研思路,并以此为主,再现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现历程。 从博士后研究开始-技术训练与选题的由来 1991-1995年,王晓东在 美国 德克萨斯 大学 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训练,师从诺贝尔 奖获得者Joseph L. Goldstein 和 Michael S. Brown教授,从事胆固醇调节基因的表 达调控的研究。1993年,王和他的同事利用gel shift assay跟踪纯化,从Hela细胞核 中分离出了与低密度脂蛋白promotor的调控序列相结合的蛋白SREBPs1,2。这是王最早 操练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的方法,王正是利用这种方法随后在凋亡领域做出了 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实验。 SREBPs是膜定位蛋白,它的膜结合域被蛋白酶切除后,才能进入核内,调控低密度脂蛋 白的表达。基于SREBPs被细胞裂解液中的蛋白酶活性切为两个片断的现象,王晓东建立 了体外assay,跟踪活性,通过不同性质的一系列纯化柱,部分(partially)纯化到了 这个蛋白。对蛋白的两个片断序列分析表明它与后来统一命名的Caspase 3 (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spicific protease)同源3。而之后的实验表明Caspase 3本身 在细胞凋亡中也能够剪切SREBPs,凋亡通路通过这种方式干扰膜蛋白的代谢,从而导致 细胞膜泡状化(blebbing)4。研究的不断深入将王晓东的目光从胆固醇调节基因转向 了凋亡。 传奇的前奏-细胞调亡的研究背景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编码控制的程序化死亡。凋亡的细胞形态上发生很大的改变:胞体变 小,胞浆浓缩,核染色质密度增高,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等。最后凋亡的细胞被巨 噬细胞吞噬而消亡。细胞凋亡在胚胎发生过程负责清除多余的细胞。在当时,人们用遗 传学的方法鉴定了三个控制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基因:ced-9 ,ced-3和ced-4。 基因ced-9编码的蛋白抑制细胞凋亡,已知它在人中对应的蛋白是bcl-2;而ced-3和ced -4编码的蛋白则促进细胞凋亡。其中ced-3基因编码一种富含丝氨酸的蛋白酶。1993年 ,复旦毕业的华人学生袁钧英用蛋白序列分段检索的办法巧妙地找到了ced-3蛋白在人 中的同源蛋白:它们隶属于ICE(interleukin-1-converting enzyme)蛋白酶家族5。 其中caspase 3 的序列和功能与ced-3最为接近。Caspase 3特异地在天冬氨酸残基的位 置剪切底物蛋白(比如前面说的SREBPs),而自己本身在细胞凋亡中也在天冬氨酸的位 置被剪切为两个片断。人们推断有一个caspase级联(cascade)放大的过程控制凋亡的 发生。当时生物学界蓄势待发,很多生物学家都酝酿着回答这个问题:细胞是通过什么 途径执行凋亡程序的6。 核心故事-凋亡体(apoptosome)的发现 1995年王晓东完成博士后训练,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他显然已经决定将寻找凋亡通路 中的蛋白定为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 顺着以前的研究而上,他首先想鉴定直接剪切caspase 3的蛋白酶究竟是什么。当仓鼠 肝细胞组织匀浆液与caspase 3温育后,caspase 3被其中的蛋白酶剪切成两个片断。追 踪这个活性,他实验室纯化得到了这个蛋白,测序结果显示它也是一个ICE蛋白酶的成 员,与人的caspase 2高度同源7。仍然是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这一套,王已经 掌握程咬金的三板斧了。 王晓东意识到caspase 3的剪切是凋亡的一个简单的检测指标,通过它建立体外assay, 跟踪活性,可能可以找出细胞凋亡的通路。首先他想找到在体外能刺激启动凋亡的小分 子。他把手头有的激酶、去磷酸酶抑制剂、核苷酸等,加入到未启动凋亡的Hela细胞质 裂解液中。非常幸运地,他筛选到ATP或dATP能够激活细胞裂解液的凋亡反应:1、 caspase 3 被剪切激活,2、下游分子PARP和SREBP能被激活的caspase 3剪切,3,当用 激活的细胞质裂解液与仓鼠肝细胞的细胞核温育,细胞核的DNA被分解成核小体片断大 小的DNA,这是细胞凋亡的经典指标。 借助于caspase 3被剪切和细胞核DNA分解这两个assay,王对细胞质裂解液进行分级纯 化,跟踪引起凋亡的活性组分。当他们过第一个纯化柱后,发现结合在柱子上的蛋白和 通过柱子的蛋白只有重新混和在一起后,才能对dATP有凋亡反应。这表明两个组分可能 分别代表一个凋亡反应蛋白。通过固定一个组分跟踪另一个组分的方法,王和他的第一 个学生刘雪松展开了竞赛:看谁先纯化到其中的一个蛋白。但是******被新兵打败了。 刘雪松发现用50%(90%?)硫酸铵沉淀组分后,活性成分仍然处在上清中,而此时的 上清其它蛋白已经很少了,很快地,刘雪松把组分纯化到了一条带。 传奇有时候是由巧合加运气造就的。这条带在PAGE胶上竟然是紫色的。王对它的光谱进 行分析,发现它的光谱与细胞色素C一样,而蛋白测序的结果也确证了这个结论。王对 于花这么大功夫纯化到在公司可以轻易买到的蛋白感到万分沮丧,而细胞色素C是线粒 体电子传递链中的组分,它本不应该分布在细胞质裂解液中,另外对于线粒体在凋亡中 有什么作用,王是没有一点头绪。 慢着!前面提到的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就是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的。当用细胞色素C的 抗体特异地除掉细胞色素c后,细胞质裂解液也不对dATP反应。进一步地,王证明是因 为破碎细胞的时候过于粗暴,线粒体在制备细胞质裂解液中被破坏了,如果加入蔗糖保 护线粒体,裂解液将不再对dATP起凋亡反应(错误造就了发现!)。最后,如果用凋亡 分子刺激细胞,王发现细胞色素c的确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这些实验无可辩驳地 证明了线粒体参与了凋亡的反应6。 王晓东纯化的那个组分在过另外一个纯化柱后又分成了两个必需组分,顺理成章地,这 两个组分最后被纯化并命名为Apaf-1和caspase 98,9。谜底揭开了:Apaf-1正是线虫 ced-4在人中的同源蛋白,而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细胞色素c在凋亡中的作用无可置疑。 王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阐述这三个蛋白的相互关系上。 Apaf-1通过N端的CARD结构域与caspase 9相互结合,通过C端的WD结构域与细胞色素c相 互结合,通过Walkers结构域与ATP/dATP相互作用。因为与Apaf-1共沉淀的多为ADP而 非ATP形式,加之不能水解的ATP类似物AMP-PNP或者ATP--s不能导致caspase 3剪切, 王当时推测ATP的水解是必需的。但是同期与其他科学家合作的发现让王重新审视了这 一设想:通过比较Apaf-1和在果蝇中的同源蛋DARK的序列发现,原先被认为负责ATP/ dATP降解的两个氨基酸在DARK中并不保守,这提示ATP/dATP的降解在凋亡反应中也许并 不是必须的。进一步的实验结果验证后者才是正确的:与纯度更高的Apaf-1/caspase 9 /cytochrome c复合体结合的主要形式是dATP而不是dADP;复合体在凋亡前后结合的 dATP并没有被降解为dADP;ATP的另外一个非降解类似物ADPCP同ATP一样可以启动凋亡。 通过重组表达蛋白的体外重建系统,以及后来与其它实验室合作对复合体结构的研究结 果,王的实验室清晰地描绘了这些蛋白在凋亡中相互作用的情景:细胞收到凋亡信号刺 激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它与Apaf-1作用增进了与ATP/dATP的结合 ,与ATP/dATP的结合使Apaf-1蛋白CARD结构域相互作用多聚化,形成的含有7轴对称的 蛋白和核苷酸的复合体被命名为凋亡体。凋亡体中的Apaf-1结构发生改变,招募 caspase 9并导致caspase 9被剪切成两段,从而被激活。激活了的caspase 9进一步地 剪切caspase 38-12。 王的以上发现在生物界扔了一颗重磅炸弹,很多科学家参与到细胞凋亡的领域中来,竞 争开始变得非常激烈,而凋亡的研究也在飞速发展。 乘胜追击-凋亡体上游与下游执行蛋白的发现 顺流而下,capspase 3的激活导致了细胞核DNA被剪切成核小体DNA大小的片断,那么中 间的执行者是什么蛋白呢?如果将激活的caspase 3加入Hela细胞裂解液并与仓鼠肝细 胞核温育,细胞核内的DNA被剪切成片断。这说明裂解液中存在执行蛋白。通过以上的 体外assay,跟踪裂解液纯化的过程,鉴定出两个异源二聚体蛋白:DFF45和DFF4013。 DFF40是其中的活性蛋白,DFF45是DFF40的伴娘分子(chaperone),如果没有DFF45共 表达帮助折叠,单独表达的DFF40没有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同时DFF45抑制DFF40的活 性,DFF复合体本身没有活性,激活的caspase 3把DFF45剪切成片断后,DFF40才从复合 体中释放出来行使功能13-16。 在纯化DFF的时候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激活的DFF与细胞核温育可以剪切染色质 DNA,但是基本上不剪切裸露的DNA。这促使王考虑到可能在核内存在着另外的因子介导 或者帮助DFF40切割染色质DNA。DFF40本身有剪切裸露DNA的微量活性,但是当加入细胞 核裂解液后这种活性得到了提高。据此建立assay,对细胞核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鉴 定出这个蛋白是HMG-217。相似地,HMG-1和histone可能通过招募的方式也能提高DFF40 切割裸露DNA的活性15。 DFF敲除的老鼠细胞仍然在调亡刺激后有残余的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表明除了DFF以 外有其它因子负责剪切染色质DNA。当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发现AIF能从线粒体中释放并能 直接导致细胞核染色质的片断化。王想系统筛选出另外的从线粒体释放并直接导致细胞 核染色质DNA片断化的因子。它将线粒体和细胞核温育,当加入刺激线粒体释放 cytochrome c(认为此时其它因子也一起从线粒体释放)的因子后,细胞核染色质DNA 发生片断化。据此建立assay,将处理后的线粒体上清蛋白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了 endonuclease G蛋白。endonuclease G是线粒体特异的核酸酶,它单独就能够剪切细胞 核染色质DNA和降解裸露的DNA。Edonuclease G 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线粒体能存在一种 途径不依赖于caspase而导致调亡事件的发生18。 逆流而上,王想知道什么因子影响了线粒体cytochrome c的释放。早在发现cytochrome c在凋亡的作用后,本能的反应也应该是另外一个分布在线粒体外膜的凋亡蛋白bcl2与 cytochrome c有没有什么关系。王找到两个细胞株:bcl2低表达的HL-60 neo和bcl2高 表达的Bcl-2。用调亡刺激物刺激后,前者启动了调亡,cytochrome c释放,而后者则 启动调亡,也没有cytochrome c的释放。这个结果表明bcl2可能通过抑制cytochrome c 从线粒体的释放来抑制调亡的19。 进一步地,王建立了以下assay鉴定刺激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加活性形式的caspase 8到细胞质裂解液,与线粒体温育,cytochrome c释放。据此,对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 ,鉴定出蛋白tbid。Caspase 8剪切tbid,tbid的C端片断从细胞质中转位到线粒体,引 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Bcl2可以与tBid结合并拮抗它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的功能20。 对实验现象的敏锐观察往往能有新的发现。王在实验中发现,在体内,2小时UV照射后 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才能观察到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Bak的寡聚化(Bak寡聚化后被 认为在线粒体膜上形成了孔道供蛋白通过,Bak的寡聚化是调亡的另一个指标)。在体 外,30分钟UV照射后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在37度温育30分钟后即可以看到等量 Bak寡聚化以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体内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相比于体外至少被延迟了一 个小时。这进一步肯定了体内存在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将UV照射1小时后分离的 线粒体与未照射的细胞质裂解液混和,发现后者具有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活力。跟踪 这个活力对裂解液进行半纯化,用已知的Bcl-2家族蛋白的抗体发现活性成分包括Mcl-1 和Bcl-XL。进一步的实验发现,UV照射导致Mcl-1蛋白合成的停顿以及Bcl-XL从细胞质 中转位到线粒体。前者是后者的上游事件21。 Smac的发现是另外又一个小现象大发现的例子。在研究apoptosome过程中,王发现如果 在制备细胞裂解液的溶液中加入去垢剂,caspase 3的被剪切活性会增加,而制备了裂 解液后再加入等量去垢剂则不具有这种效应。很显然的一个推断是去垢剂增加了膜蛋白 的溶解,即某种膜蛋白能提高这种活性。果然,细胞膜沉淀后用去垢剂重新溶解的样品 具有提高这种活性的能力。依此建立assay,对细胞膜样品分级纯化,得到了Smac蛋白 。通过生化实验以及与华人施一功实验室解晶体结构的合作研究,王得到了一系列重要 发现。在调亡过程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通过与IAP(caspase的一类抑制蛋白 )相互作用,释放出与IAP结合的caspase,从而解除了IAP对caspase的抑制。在研究中 ,王偶然发现GST融合表达的Smac完全没有活性,这提示Smac的N端是极其重要的。Smac N端的四个氨基酸与它在果蝇中的同源蛋白非常保守。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外合成的这 四个氨基酸就有拮抗IAP的功能。Smac发现之后,其它实验室发现了另外一个拮抗IAP的 蛋白Omi/protein22-24。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的科学家的发现完善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由于该领域激烈竞争 ,王对Smac以及之前的endonuclease G研究的结果都是和其它科学家的结果同时发表在 一个期刊上。而更多的蛋白纯化鉴定出来之后发现别人已经对它有研究了。不过王的结 果都是用体外重建的方式清晰阐明的,这些结果进一步梳理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图二 )。 超越-新的视角,新的起点 以上的重要发现让王晓东获得了荣誉,也使他有能力重新审视这一切,决定新一轮的研 究方向。 早在2000年,王晓东就曾雄心勃勃地想通过体人工脂质体体外重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 中释放的过程。这表明他的雄心早已超越他的成就。尽管这一计划没有实现,但他因此 而发现了磷脂Cardiolipin能帮助活化的tBid定位到线粒体25。 王晓东回溯过去最开始对cytochrome c的研究,难道当初筛选到dATP就是运气吗?筛选 几个区区的分子竟然就筛到了,那么体内应该有和dATP类似功能的能启动细胞质裂解液 调亡程序的小分子吧?这种小分子还有可能用于开发药物。通过检测caspase 3的活性 ,王筛选了2万中细胞成分,结果发现小分子PETCM能够象dATP激活caspase 3。跟踪活 性分级纯化,活性成分分成三组Q-ft(包含cytochrome c),Q30(包含Apaf-1和 caspase 9),Q100。这三个组分重新组合后加入PETCM并不能激活caspase 3,而需要微 量的dATP。这表示在总裂解液中内源的微量dATP支持PETCM激活caspase 3的活性。对 Q100进行纯化后发现活性组分是三个相互间高度同源相互结合的PHAP蛋白。但是纯化后 发现单独的PHAP与Q-ft和Q100就能激活caspase 3,并不需要PETCM。但是如果再加入 Q100,PHAP就失去这种能力,需要PETCM加入才能激活caspase 3。这表明Q100中有PHAP 的抑制蛋白。对这种抑制活性进行跟踪纯化,发现它是Pro T蛋白。进一步的体内体外 实验表明:PHAP促进caspase 9的激活,ProT抑制调亡体的形成,而PETCM则解除ProT的 抑制效应。这些发现也帮助解释了以前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什么当初dATP需要加超过生 理浓度很多时才能激活调亡反应26。 细胞调亡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也为应用做好了准备。例如Smac的N端氨基酸促进调亡的 作用有可能用于开发治疗癌症。王与其他人合作,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7。 此外王晓东还将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用于研究RNAi的机理,从 果蝇中纯化到了R2D2,它与Dicer 2形成的复合体能够与siRNA结合并加强指向的mRNA的 降解28。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高锟获诺奖的思考
xu782219 2009-10-15 20:03
对高锟获诺奖的思考 瑞典时间 10 月 6 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英籍华裔高锟获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美籍华裔杨振宁、李政道( 1957 )、丁肇中( 1976 )、李远哲( 1986 )、朱棣文( 1997 )、崔琦( 1998 )、钱永健( 2008 )之后,获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第八位华裔科学家。 已有八位华裔科学家获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足以说明中国人的天分和勤劳并不比外国人差。但是,在国内的具有中国户口的自然科学家很多,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获得诺奖的呢?值得深思。 1989 年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授予达赖 1989 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对达赖和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活动的公然支持,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这也是直接背离了该委员会关于民族间的和睦亲善作出努力和贡献的颁奖宗旨 。这说明 诺贝尔奖至迟在 1989 年就失去了公正,有良知的中国科学家不要诺奖也罢,正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1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华裔高锟获诺奖的思考
xu782219 2009-10-15 20:00
华裔高锟获诺奖的思考 瑞典时间 10 月 6 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英籍华裔高锟获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美籍华裔杨振宁、李政道( 1957 )、丁肇中( 1976 )、李远哲( 1986 )、朱棣文( 1997 )、崔琦( 1998 )、钱永健( 2008 )之后,获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第八位华裔科学家。 已有八位华裔科学家获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足以说明中国人的天分和勤劳并不比外国人差。但是,在国内的具有中国户口的自然科学家很多,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获得诺奖的呢?值得深思。 1989 年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授予达赖 1989 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对达赖和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活动的公然支持,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这也是直接背离了该委员会关于民族间的和睦亲善作出努力和贡献的颁奖宗旨 。这说明 诺贝尔奖至迟在 1989 年就失去了公正,有良知的中国科学家不要诺奖也罢,正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说明“政治正确”是决定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的重要因子?
entomology 2009-10-8 21:15
如题。 我总有这样的疑惑:这两个奖是为西方的政治服务的?谁能解惑? 给出几个国家例子( 注:没有逐个核实是否与政治有关,仅统计一下表面数据 ): sour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obel_laureates_by_country#Russia Poland:波兰:12位获奖者,其中文学奖5个,和平奖1个 Wis?awa Szymborska , Literature, 1996 Joseph Rotblat *, Peace, 1995 Georges Charpak *, Physics, 1992 Lech Wa??sa , Peace, 1983 Roald Hoffmann *, Chemistry, 1981 Czes?aw Mi?osz , Literature, 1980 Isaac Bashevis Singer *, Literature, 1978 Tadeus Reichstein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50 W?adys?aw Reymont , Literature, 1924 Marie Sk?odowska-Curie *, Chemistry, 1911 Henryk Sienkiewicz , Literature, 1905 Marie Sk?odowska-Curie *, Physics, 1903 Russia 俄罗斯:23位,其中文学奖5个,和平奖1个 Leonid Hurwicz *, Economics, 2007 Alexei A. Abrikosov , Physics, 2003 Vitaly Ginzburg , Physics, 2003 Zhores I. Alferov , Physics, 2000 Mikhail Gorbachev , Peace, 1990 Iosif Aleksandrovich Brodsky *, Literature, 1987 Pyotr Leonidovich Kapitsa , Physics, 1978 Ilya Prigogine *, Chemistry, 1977 Andrei Dmitrievich Sakharov , Peace, 1975 Leonid Kantorovich , Economics, 1975 Aleksandr Solzhenitsyn , Literature, 1970 Michail Sholokhov , Literature, 1965 Nicolay G. Basov , Physics, 1964 Aleksandr M. Prokhorov , Australia , Physics, 1964 Lev Landau , Physics, 1962 Boris Pasternak , Literature, 1958 (forced to decline) Pavel Alekseyevich Cherenkov , Physics, 1958 Igor Yevgenyevich Tamm , Physics, 1958 Ilya Mikhailovich Frank , Physics, 1958 Nikolay Semyonov , Chemistry, 1956 Ivan Bunin *, Literature, 1933 Ilya Mechnikov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8 Ivan Pavlov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4 Romania 罗马尼亚:3位,其中文学奖1位,和平奖1位 Herta Mller *, Literature, 2009 Elie Wiesel *, Peace, 1986 George E. Palade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4 Iran 伊朗:2位,其中文学奖1位,和平奖1位 Doris Lessing *, Literature, 2007 Shirin Ebadi , Peace, 2003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3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一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转载】
entomology 2009-10-6 19:54
O(_)O~把去年的题目拿来重新用了。 http://news.ifeng.com/world/200910/1006_16_1377662.shtml 一名华人科学家以及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华人科学家高锟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博伊尔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史密斯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69年博伊尔和史密斯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 与去年相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 1000 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依然将在今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一天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将获得一半的奖金,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将分享剩下的一半奖金。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3061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小硕如何评价“黑体辐射定律”[转载]
maczone 2009-8-16 09:41
原文标题 :对华裔科学家陈刚突破百年黑体辐射定律的一些粗浅介绍和认识 近百年来,几乎未有重大进展的传热学终于在新世纪初萌发了新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已于 7 月 30 日 宣布 ,该校动力工程学 华裔教授陈刚及其团队用实验证实了物体极度近距时的热力传导能力,打破了辐射传热的基本法则 普朗克 黑体辐射定律。该成果发布在 Nano letters 上,题名为 Surface Phonon Polaritons Mediated Energy Transfer betweenNano scale Gaps 。 背景介绍 黑体辐射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 普朗克于 1900 年提出的,描述辐射传热的基本法则。为解决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普朗克在提出这一定律时把电磁波量子化。受其启发,爱因斯坦后来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因此,可以说普朗克定律为现代物理学打开了大门。不过科学界一直怀疑此定律在物体极度接近时并不成立。普朗克本人曾于 1905 年表示,在 物体距离与波长处于同一量级 时,该定律可能并不适用。 此后建立波动电动力学理论基础上的近场辐射理论预测,支持 表面声子极化激元( surface phonon polariton, 不知我的中文翻译合适否,工科的理论物理基础还是差些 )的介电材料间的近场辐射,可能会比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所预测的高出几个数量级。几十年来,不少科学家力图通过实验证实普朗克定律的局限性,但一直未取得突破。 早期实验设计及难点 实验中设置两个平行 板,使它们的间距为纳米级是非常困难的。 陈刚团队实验设计及创新 在陈刚团队设计的实验中,使用了微球 (SiO 2 ) 和衬底平板,这样,即便微球与平板接触,也只有一个接触点,从这一点开始,微球与平板分开,从而构成所需的纳米级间距。 微球直径为 50 或 100 微米。选择二氧化硅制作微球的原因有两点: 1. 可以在较大直径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球状; 2. 它支持表面声子极化激元。 衬底平板被平整地固定在压电式运动控制器上,能使微球和衬底平板的间距降至 10 nm 以下。 测量技术、装置创新应用 陈刚团队改进了双金属 (Si 3 N 4 /Au) 原子力显微镜 (AFM) 悬臂梁技术,用来测量微球和 衬底 平板间的近场辐射传热,这种技术非常灵敏和新颖。 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梁有两层,一层是金属,另一层是氮化硅薄膜。即使温度变化轻微,二者的热膨胀和所产生的应力也不一样,悬臂梁就会偏转,此时利用激光测试偏转的角度,便可测算出辐射的大小。 A diagram of the setup, including a cantilever from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used to measure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objects separated by nanoscale distances.(转自MIT网站) 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1) 安装方式 :微球被连接在双金属 AFM 悬臂梁的一端。悬臂梁垂直于衬底平板安装,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 Casimir 力和静电力造成的悬臂梁弯曲。 2) 空气传热 :整个核心实验装置被放置于真空室内,当真空室内气压低于 10 -3 Pa 时,可忽略微球与衬底平板间的空气导热。 Professor Gang Chen with the vacuum chamber used in this research.(转自MIT网站) 3) 远场热辐射 :实验中,由于微球处于很大的真空室,且真空室的温度维持恒温,所以微球的远场热辐射损失是一常数。当微球温度改变 10 -2 K 时,测量的近场热辐射量约改变 100 nW ,而相应的远场热辐射量约改变 1 nW 。因此,这种测温技术只对近场热辐射灵敏有效。 4) 激光功率: 为定量测量和修正 Casimir 力和静电力效应对测量的影响,实验中使用了一个低功率非常的激光,从而最小化微球和衬底平板间的温差 (1 K) 和近场热辐射。 实验巧妙的创造了当前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纳米间距;新测量技术和装置以及四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保证了整个实验的完整、严谨和精确。我认为以上此文的精髓。陈刚团队的实验结果表明: The correspond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t nanoscale gaps are 3 orders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lackbody radiation limit ! 我对这篇文章非常欣赏,一方面,它的巧妙设计和技术集成都非常优秀;另一方面,虽然它几乎未涉及一点所谓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技术或装置的发明和改进,仅仅是一个实验报道,但却正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实验报道,将扎实、实在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实在,在当前我国所发文章中,太稀罕了! 此文刊登于 Nano Letters. 2009,Vol.9,No.8 MIT 网站的相关报道链接: 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09/heat-0729.html 中文较好的报道链接: 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90806/t20090806_396650.shtml http://news.hustonline.net/html/2009-8-2/64483.shtml 陈刚简历 1984年 华中工学院学士 ( 现华中科技大学 ) 1985年 华中工学院硕士 ( 现华中科技大学 ) 1987年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导师田甘霖 ( 美国名校中的第一任华裔校长 ) 先后任美国杜克大学和普渡大学教授, 2000 年起任 MIT 教授。现担任 ASME 先进纳米协会主席,数十次担任美国权威刊物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在纳米热发电、制冷材料和太阳能发电材料方面获得美国专利多项,先后获美国国家和宇宙航行局, ASME 最佳论文奖,学术成果卓著。 个人主页 http://meche.mit.edu/people/?id=15 关于近场辐射等方面的研究可参见: Polder, D.; Van Hove, M. Phys. Re V . B 1971 , 4 , 3303. Mulet, J. P.; Joulain, K.; Carminati, R.; Greffet, J. J. MicroscaleThermophys. Eng. 2002 , 6 , 209. Volokitin, A. I.; Persson, B. N. Re V . Mod. Phys. 2007 , 79 , 1291. Pendry, J. B. J. Phys.: Condens. Matte r 1999 , 11 , 6621. Fu, C. J.; Zhang, Z. M. 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2006 , 49 , 1703. 关于双金属原子力显微镜悬臂梁的研究可参见: Barnes, J. R.; Stephenson, R. J.; Welland, M. E.; Gerber, C.; Gimzewski, J. K. Nature 1994 , 372 , 79. Majumdar, A. Annu. Re V . Mater. Sci. 1999 , 29 , 505. 关于陈刚团队的实验装置的报道可参见: Narayanaswamy, A.; Shen, S.; Chen, G. Phys. Re V . B 2008 , 78 ,115303. Shen, S.; Narayanaswamy, A.; Goh, S.; Chen, G. Appl. Phys. Lett. 2008 , 92 , 63509. 以上内容为转载: http://user.qzone.qq.com/342421061/blog/1250345330
个人分类: 研究|5977 次阅读|1 个评论
钱永键:很多中国人可能因为我是华裔而受到很大鼓舞
麦立强 2008-10-8 22:22
org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日本科学家小泉修(Osamu Shimomura ),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和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键(Roger Y. Tsien)三人因发现和应用荧光蛋白而共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虽然早有传言说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键因其利用水母发出绿光的能量用在实验中有望获得诺奖化学奖,钱永键在回答人民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还是觉得有些惊讶。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 虽然有谣传和预测,但我还是没有想到真的能获奖。钱说。 可能因为我是华裔,很多中国人可能受到很大鼓舞,希望更多的中国年轻人也投身到基础理论研究中来。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234796r=0v=0
个人分类: 学术快讯|5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一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转载】
entomology 2008-10-8 18:34
【转载】钱学森堂侄与两位美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网10月8日电 综合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Osamu Shimomura 和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 钱永健是华裔化学家,1952年出生于纽约,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原文链接: http://news.qq.com/a/20081008/002654.htm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2780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