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文奖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学术奖励制度的真相:发一篇论文给16万美元,到底合不合理?
热度 36 SciLondon 2017-7-18 14:45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这次为大家带来一个科研相关话题。 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就能得到国家的现金奖励 - 这在中国学术界是心照不宣的事。然而,西方学术界却无法理解这件事。 多数国外科学家都认为,科学是一种崇高的自我奉献,来探索世界的真理,而不是出于利己之心。科学和金钱挂钩,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质。中国的学术奖励制度是不是合理?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议。 那么,中国学术奖励制度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到底发一篇论文能收到多少奖金? 近日,三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详细调查了国内学术奖励机制,展现了学术奖励的真实图景 -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期刊《arXiv》上。在本篇文章里,我就与大家一起深入了解这项调查的成果。 中国大学一共有1000多所,“211工程”划定了116所顶尖大学,而“985工程”又从211大学中挑选出39所最顶尖的。最终, 国内的大学分为了三个等级 - 第一级:39所985+211大学,第二级:73所211非985大学,第三级:其余1000多所非985非211的大学。 学校这么多,也不可能挨个去访问(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学校对奖励机制是保密的)。因此,他们从每个等级的大学里,按比例各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进行调查: 25个一等大学,33个二等大学,以及42个三等大学,共100所大学。随后,他们研究了这些大学内部的政策文件 - 总计168份。 因为这些大学的奖励机制都是公开的,所以他们进行调查的方法也很简单 -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直接用百度去搜索相关文件,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他们总共分析统计了1990年至今中国学术奖励的颁发情况。 下图展示了在不同类型的期刊发表论文所对应的奖金: 可以看出,期刊的影响因子(IF)越高,发表论文能够得到的奖金就越多。发布论文的奖金,也在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众所周知,《Nature》和《Science》拥有最高的影响因子,因此, 2016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平均奖金高达44000美元 - 最高奖励甚至达到了16万美元! 接下来是影响因子低一些的期刊,比如《PNAS》(3513美元),《JAIST》(2488美元),《PLoS One》(984美元)。 另外,调查的作者提到, 这些数据只是“明面”上公布出来的,很多传言说实际到手的奖金还要高。 这种额度的奖励意味着什么?大家来看看中国高校教授的平均工资就知道了: (来源:青塔)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顶的上一个普通教授好几年的收入! 同时,该调查还给出了浙江大学的奖励制度: 对于名牌大学来说,在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布论文,给到的奖励更多。但是,对于其它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来说,奖励很少。还有一点,除了《Nature》和《Science》,只有第一作者的身份可以领取奖金。 那么,普通大学和211、985等名牌大学在奖励政策上有什么区别呢?下图对比了3种等级的大学在学术奖励政策上的区别(2016年): 我们可以发现, 第三等(普通大学)给出的论文奖金,比985和211大学(第一第二等)高很多。在《Nature》上发布一篇论文,普通大学竟然能给到63000美元的奖金!而985、211名校只能给出38000美元(低于平均的45000美元)。 为什么名校给出的奖金反而不如普通的大学?这种看似奇怪的现象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 比起名校,普通大学更重视知名度,而且渴望更多科研成果来提升本校的地位。因此,它们更鼓励科学家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会感叹:搞学术原来也能挣这么多钱!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种高额的奖励机制,到底合不合理? 很多人可能会说: 科学家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更何况他们做出了那么重要的贡献!的确,让科学家摆脱经济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能够让他们更专注于科研。 当年,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就因为忍受不了多年的清贫生活,与爱因斯坦离婚。 但是, “搞科研”和“发论文”并不等效。批评者普遍认为,把科研与金钱划上等号,是一种牺牲长期效益来追求眼前成果的行为,无异于拔苗助长。 短时间内,这的确能提高中国论文的数量,扩大中国学术的影响力。但站在长远的角度,过度追求“速度”和“数量”,必然牺牲了论文质量。 在金钱的诱惑下,人性很容易被扭曲。这种高额的奖励机制,催生了一大批抄袭、作假、代写论文、伪造同行评议等现象 - 某些人就是冲着奖金去的。 同时,匆忙去发表论文,也造成论文中的错误越来越多,质量下降 - 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科研的声誉。 这些不良行为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但“用钱买论文”的现象无异于加剧了学术不端的产生。 著名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对本次调查的作者Wei Quan进行了采访。Wei Quan表示,1996年的时候,只有2篇中国作者的论文由于出现错误被撤回修改。而到了2016年,这个数量达到了1234篇,创历史新高。 Wei Quan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黑龙江大学的一位材料学家在2004-2009发表了279篇论文,而且都是在同一个期刊上!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竟然一个人拿到了整个大学一半的论文奖金! 事实上,20年前中国是没有这种奖励机制的。在1990年,南京大学物理系最先提出了论文奖励措施 - 每发表一篇论文,给予25美元奖励(几年后上涨到了120美元)。这在90年代可谓是一笔巨款了,肯定是大大激发了科学家们的积极性。没过多久,南京大学就成为中国发表论文最多的大学了(Web of Science统计)!其它的大学看到这个“招数”如此有效,纷纷开始效仿 - 论文奖励制度也由此在全国蔓延开来。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也对这项调查的结果发表了看法: 如果给科学家更多的钱,就能取得学术论文上的成绩,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大学会不会纷纷来效仿呢?这对科研的危害可想而知。 要想切断论文与金钱的联系,各个出版社就必须采用透明的系统:即要求作者声明该论文不牵扯任何金钱利益,如有违反就进行撤稿等严肃处理。 最后,你认为是否应该对论文作者进行金钱奖励呢?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未止科技,为大家带来更多科研前沿资讯。 (原文: 发一篇论文有多少奖金? ) 参考资料: arxiv.org/abs/1707.01162 《MIT Technology Review》 www.sohu.com/a/143486935_232611
28815 次阅读|43 个评论
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越远
热度 74 SoSoliton 2017-3-10 09:17
读媒体对张杰院士卸任上海交大校长的 报道 ,印象最深的是“动刀论文奖励,排名不降反升”:“很多教师记得,他担任校长对科研政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取消对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有人担心这会影响教授们的科研积极性。可张杰认为,学术追求是大学灵魂,必须无功利目的,‘我们不能为发表论文而做研究,而是应该出于探求未知,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必须还科研的学术追求本质。’” 大学奖励论文的目的,笼统说是激励科研,具体说是激励老师们多发论文、多发好论文。在全国高校都在重奖论文时,上海交大反其道而行之,实践证明不仅没有出现许多人担心的情况,反而“排名不降反升”,说明现金奖励在科研领域不仅失灵,其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这令人好奇又生疑,值得探究和反思。 国外对金钱能激励什么、不能激励什么一直有研究。最著名的成果如趋势专家平克(Daniel Pink)的著作《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About What Motivates Us》(中文版《驱动力》),它颠覆了传统的给我奖励我就更努力的激励理念。平克把驱动力分成三个层次,认为 个人和组织提高绩效、焕发工作热情的秘诀,不是我们的生物性驱动力或者追求奖励、逃避惩罚的第二种驱动力,而是我们的第三种驱动力,即 我们想要主导生活、延展能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深层欲望。他通过考察facebook、google等公司的大量创新例子,发现最好的创新成果都不是在金钱激励下完成的,相反,“如果你使用金钱激励,让人去执行你想要的方式,这些奖励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成绩下降,扼杀创造力,抑制善行,鼓励走捷径及欺诈等不道德行为,使人上瘾以及滋生短视思维等。”我们通常认为金钱是最灵光的激励因素——所谓“金钱万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也——实际上它可能是一种很糟糕的激励。 世界领先的创造力研究者之一阿玛贝尔(Teresa Amabile)发现了类似现象:当人们不为金钱而工作时更富有创造性。金钱只对单调工作(boring jobs,如计件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而对于需要思考、创造力或解决问题的活动,金钱是与人的内在动机作斗争并减少这种动机的因素。她做了个试验,请一些艺术生针对某个主题分别创作一幅画,告诉其中部分学生画作完成后会获得奖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知情。结果表明,明显缺乏创造性的作品均出自那些知道画作完成后可拿奖励的学生之手。阿玛贝尔指出,那些纯粹为艺术本身的愉悦而追求自己的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家比外在奖励激励的艺术家被公认为优秀,正是那些最没有动力去追求外在回报的人最终取得最高成就。 毋庸置疑,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一样,不是单调工作或简单劳动,而是创造性活动,其驱动力是兴趣或好奇心,即属于第三种驱动力。金钱之所以不能激励科研工作,在于外部激励与内在动机之间的差异,导致奖励只会更加激励人们得到奖励,而不是做好事情。上海交大“动刀论文奖励,排名不降反升”,其中道理也许就在这里。 其实,论文奖励一直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诟病。最狠的要数2013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谢克曼对《自然》、《科学》等所谓的奢华刊物的抨击,他认为科学研究正在因“最奢华而不是最好的研究获得了最大回报”的不恰当激励措施而受到损害。特别是一些学术机构给在这些奢华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作者以重奖,他认为这是一种“贿赂”,正如华尔街需要破除红利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对个人有利而对金融系统有害的冒险行为)一样,科学必须破除奢华刊物的暴行。说句公道话,《自然》等奢华刊物是躺着中枪,真正的暴行源于重奖论文的机构,道理类似于“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尽管认识到金钱不仅不能激励反而可能毒害科研的行内人很多,遗憾的是,像张杰那样敢动刀论文奖励的校长实在太少。反观身边,一些高校或院系一直在调整论文奖励政策,有些要减少甚至取消奖励,有些则要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不难发现,真正喜欢科研的老师对奖励政策真的很麻木——有没有奖励都一如既往地做研究。不排除少数老师对牵涉到金钱的事情动辄锱铢必较,他们往往是反对动刀论文奖励的主力军。从“学术追求是大学灵魂,必须无功利目的”看,这些少数老师如果因对金钱不满而离开学校,对学校的发展其实更有利。科研就像爱情,如果冲着金钱而去,不会有好结局,即使勉强维持,也很难从中得到快乐。 中国的大学正在奔“双一流”,谁是“一流”,论文奖励也许是把好尺子: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越远。首先,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很少有用现金奖励论文的,即使有教授得诺贝尔奖,充其量奖励一个停车位。其次,根据“缺啥补啥”原则,大学重奖论文,表明该大学论文稀缺,总体学术水平远未达到一流。第三,从关于奖励的研究看,大学奖励论文,反映出该大学如果不是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就是老师们的科研动机或境界跟一流大学至少还有层级上的差距。论文不存在该不该奖励的问题,要紧的是如何奖励。世界一流大学奖励论文,往往是从驱动科学研究的内在动机入手,例如认可老师们的成就,给老师们提供有帮助的反馈、充裕的时间、充分的自由,以及追求激动人心想法的必要资源。 (发表于《 中 国 科学 报 》 2017 年 3 月 17 日第 2 版、《湖南大学报》总第 1395 期第 2 版) 大学的层次: 大学能否一流看教授追求什么 大学里哪些老师暑假不放假? 校长是神仙,教授愿当狗 学院层次论:谈分配还是谈科研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 只求声在最高层 如何快速提升大学排名? 不差钱才能到一流大学当老师?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6495 次阅读|83 个评论
研究生发表论文奖励
热度 72 zyxkgq 2014-6-8 22:42
下列文件来自国内某高校对研究生发论文的奖励政策,查到以前的文件是奖励导师不奖励学生(无论学生第一作者还是导师第一作者,一般由导师 奖励学生),现在可喜的是学校直接奖励学生,并要求学生第1作者(而且对找工作有利),真是可喜可贺。6月是研究生收获的黄金月,优秀研究生可以告别出去做兼职的念头而潜心科研。祝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取得丰硕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多出创新性成果, 形成有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学校决定对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予以奖励。 一、论文奖励范围 我校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并以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具备本论文奖励申请资格。 二、奖励标准 (一)在《 Science 》或《 Nature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 5 0 万元。 (二)在 SCI 期刊源上发表的 学术 论文依据 JCR最新 SCI学术论文大类分区标准 奖励。具体规定如下: 一区内影响因子在前1/3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5万元,其他一区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2万元;二区内影响因子在前 1/3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1.5万元,其他二区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1万元;三区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0.5万元;三区以下 的 影响因子在1.0以上 SCI 学术 论文 每篇奖励 0.2 万元 。影响因子低于1.0的 SCI学术论文按自然科学类中文一级学术刊物学术论文奖励。 (三)在SSCI期刊源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按 SCI学术论文二区标准奖励,即每篇奖励 1万元;在 EI(美国《工程索引》)期刊源(外文非会议论文)、 AHCI(《艺术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源(外文非会议论文)、人文社科类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按 SCI三区学术论文标准奖励,即每篇奖励 0.5万元。 (四)在中文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0.1万元。 三、奖励时间及审查办法 (一) 每年 6月中旬 进行奖励。 (二)申请者 需填写《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申请表》;并由导师、学科、学院审查认定签字后连同发表论文原件、复印件和收录证明等材料一并交到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组织审查小组进行审查确认签字后,编制奖励人员名单,报学校批准后形成奖励文件; 财务处依据奖励文件将奖金存入学生本人账号。 (三)期刊影响因子审查以论文发表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准,暂无当年影响因子的以前一年影响因子为准; 一级学术刊物界定按学校职称评定条例中的标准执行。 --------------------------------- 奖励政策是否影响导师与学生论文第一作者署名?
个人分类: 科研信息|39338 次阅读|69 个评论
学校科研奖励建议
热度 1 hahasalon 2012-12-18 19:29
因为前些年在帮学校几个部门审核相关论文资格,对其他高校政策以及同行做法有些了解,对期刊变化情况也略知一二,所以提出了以下见解。今年学校奖励金额提高了,那么学校更应该严格把关。 1. SCI 、 SSCI 、 AHCI ,尤其是 SCI 论文, ① 根据最近 2 年 JCR 分区制定奖励政策,而不沿用 2004 年标准,因为每一年 Web of Science 期刊收录情况都有增减,如今 2004 年标准,明显不能跟上学科发展趋势,不能客观评价教师学生科研能力,也给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图书馆带来许多纠纷;而用最近 2 年,而非最新的 JCR 分区,一来给予教师学生以缓冲,二来符合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国际化大学的发展方向。 ②勿以影响因子论英雄,一律以分区为标准,分区的标准更公正、更公平;对于一本杂志有 2 个或 3 个分区情况,采用 “就高不就低”原则鼓励教师学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也减少纠纷。 2. SCI 的分区,可以直接使用 ISI 公司的 JCR ,而不是国产的分区表,一来他们有时滞,二来中科院系统的标准未必适合我们学校,也容易造成老师的纠纷。 3. EI 论文,可以区分会议论文还是期刊论文决定是否奖励,检索报告中有 Conference Article( 会议论文 ) 、 Journal Article( 期刊论文 ) 。 EI 期刊论文确实较有价值,而会议论文,尤其最近 3 年的泛滥,对学校学科发展及教师能力提升所具备的价值有待商榷。事实上,武书连的大学排名就不采用 EI 数据,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会议论文。 4. ISTP (现在叫 CPCI )等会议论文 ( 含 EI 会议论文 ) ,如果今后还要奖励,可以奖励一直有历史沿革的会议,比如 2006 年之前即存在的会议,这些会议大部分都是行业的翘楚。而自 2008 年始,会议大量泛滥。或者再放宽条件,奖励会议地点在国外、会议论文在国外的会议,这样可以保证会议质量。 5. 购买 JCR 数据库,方便教师学生及时掌握期刊发展变化,便于投稿决策;该平台也能给予情报学等专业开展计量学研究。 6. 对于学校及各二级单位名称的书写,进行统一规范,利于数据库中一次性“检索”数据,减轻相关部门审核压力,也利于“教育部”等各级单位统计我校成果。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90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