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现代主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Klein VS Mehrtens:重塑一个伟大现代主义者的声誉
skywalkon 2019-12-1 19:37
KLEIN VS MEHRTENS: RESTORING THE REPUTATION OF A GREAT MODERN JACQUES BAIR, PIOTR BL ASZCZYK, PETER HEINIG, MIKHAIL G. KATZ, JAN PETER SCH¨AFERMEYER, AND DAVID SHERRY 【摘要】历史学家赫伯特·梅尔滕斯(Herbert Mehrtens)试图将世纪之交的数学史描绘成一场现代与反现代的斗争,这两阵营分别由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领导的现代和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Klein)领导。Mehrtens的一些结论被历史学家(杰里米•格雷饰)和数学家(弗兰克•奎因饰)采纳。 我们认为,同在哥廷根的克莱因和希尔伯特并不是对手,而是现代主义的盟友,他们的目的是拓宽数学的范围,而不是像柏林学派那样仅仅关注算术化分析。 克莱因的Gottingen讲座和其他文本阐明了克莱因的现代主义。希尔伯特对直觉的看法比梅尔滕斯愿意接受的更接近克莱恩的观点。克莱因和希尔伯特对物理学的公理化同样感兴趣。Klein的功劳包括帮助开启了亚伯拉罕•弗伦克尔(Abraham Fraenkel)的职业生涯,并推动了索菲斯•利(Sophus Lie)、埃米•诺特(Emmy Noether)和恩斯特•泽梅洛(Ernst Zermelo)的职业生涯,这四个人无疑都是无可挑剔的现代主义者。 梅尔滕斯声称希尔伯特的兴趣在生产而不是意义上,这一未经证实的说法似乎源于梅尔滕斯的马克思主义倾向。梅尔滕斯声称 “Theodor Vahlen……引用克莱因在数学上的种族主义区别,并将其激化为公开的反犹主义”,这伪造了在提到的克莱因和Theodor Vahlen这两个人物之间虚假的连续性,因此是对克莱因立场的不当误读。” 【Abstract】 Historian Herbert Mehrtens sought to portray the history of turn-of-the-century mathematics as a struggle of modern vs countermodern, led respectively by David Hilbert and Felix Klein. Some of Mehrtens’ conclusions have been picked up by both historians (Jeremy Gray) and mathematicians (Frank Quinn). We argue that Klein and Hilbert, both at G¨ottingen, were not adversaries but rather modernist allies in a bid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mathematics beyond a narrow focus on arithmetized analysis as practiced by the Berlin school. Klein’s G¨ottingen lecture and other texts shed light on Klein’s modernism. Hilbert’s views on intuition are closer to Klein’s views than Mehrtens is willing to allow. Klein and Hilbert were equally interested in the axiomatisation of physics. Among Klein’s credits is helping launch the career of Abraham Fraenkel, and advancing the careers of Sophus Lie, Emmy Noether, and Ernst Zermelo, all four surely of impeccable modernist credentials. Mehrtens’ unsourced claim that Hilbert was interested in production rather than meaning appears to stem from Mehrtens’ marxist leanings. Mehrtens’ claim that “Theodor Vahlen ...cited Klein’s racist distinctions within mathematics, and sharpened them into open antisemitism” fabricates a spurious continuity between the two figures mentioned and is thus an odious misrepresentation of Klein’s position. Klein vs Mehrtens: restoring the reputation of a great modern ​ arxiv.org Matches for: MR=3819950 ​ mathscinet.ams.org http://dx.doi.org/10.15330/ms.48.2.189-219 ​ dx.doi.org
个人分类: 异类微积分|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迷失的建筑帝国
newlight 2014-8-29 06:30
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 几个月前有事去伦敦,在市中心的肯辛顿花园走了走,主要是想看一下重新开放不久的蛇形画廊萨克勒馆(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不巧当天闭馆,只能在外面欣赏了一下这座原来是火药库的建筑,据说内部的修复改建工作做得不错,但是大部分人大概只看到了加建在原建筑外的咖啡馆,由著名女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咖啡馆的外墙是目前流行的玻璃幕墙,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顶,像是一个折叠扭曲的巨大白布,或者是一顶“被风吹坏的雨伞”(《卫报》上一位评论人的说法)。 书名:《迷失的建筑帝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辉煌与悲剧》 作者:迈尔斯•格伦迪宁(Miles Glendinning) 译者:朱珠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这个设计让我想起《迷失的建筑帝国》一书中提到的美国阿克伦艺术博物馆(Akron Art Museum)的改建工程,在原有的经典风格红砖楼上方,悬空建起一个钢梁玻璃混合的奇异结构,由奥地利的蓝天组设计所(这个设计所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Himmelb(l)au,显然括弧是名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人讥讽为是“一本正经地杂乱、随意的细致、即刻就过时”。哈迪德的设计给我的感觉一样,一个古怪而张扬的大顶,很不协调地贴在经典风格的建筑上,与其说是“呵护”,不如说是“强迫”。 《迷失的建筑帝国》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格伦迪宁(Miles Glendinning)是爱丁堡大学的建筑保护学教授,他对近十几年来由“明星建筑设计师”(starchitect)设计的“名片式”、“地标式”建筑的泛滥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在书中他对建筑中的现代主义(Modernism)、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在建筑设计中这个概念所指的与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不同)、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后结构主义以及更为极端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的起源和发展做了简明的解释,对了解现代建筑设计史很有帮助。在他看来,荷兰建筑设计师和记者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1995年出版的《S, M, L, XL》是全球“新现代主义”(New Modernism)的理论基础,也是这一新“建筑帝国”的奠基石,像所有帝国一样,这一理论不断扩张吞蚀,蔓延全球。在这一理论下,建筑成为设计师的艺术作品,仿佛是设计师创作的雕塑,盲目地“求异”,在许多情况下罔顾城市的文化脉络割裂,造成与周围环境的疏离。 格伦迪宁强调,这一现象的产生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奢华贪婪的结果,因为许多“地标式”建筑是由政府或是公共机构出资,出于地区重建(regeneration)、树立地域形象的目的,陷入了“品牌经营”的误区,或是被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冲昏了头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本书一开始提到的英国西布罗米奇(West Bromwich)建起来的一座名叫“公众”(The Public)的建筑,充满了新现代主义建筑的种种花哨玩意,由当地政府和英格兰文化委员会(Arts Council of England)出资兴建,不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而且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用途,内部的装置和展览刚一开始就已过时。在这本书出版之后,实在无法维持“公众”的地方政府把这座建筑交给了一家社区学院当做了教学楼。 另一个例子是苏格兰议会大厦,这是一个“反标志性的标志性建筑”(anti-icon icon)。1998年,苏格兰议会刚刚重建,苏格兰人被西班牙建筑设计师埃里克•米拉莱斯(Enic Miralles)的说辞所吸引,要建一处“可供聚会之处……建筑就是土地……在原有地形上飘浮……不仅仅是个影像,而是对参与、团聚精神的物质体现。”但是建成后的议会大厦就如何一座城堡一般,完全不是什么“公众聚会之处”,当然最成问题的是米拉莱斯对建筑的诗化理解是“建筑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结果工程延期4年,造价是原来的10倍。 对于兴建标志性建筑,最为狂热的是亚洲和中东国家。在《迷失的建筑帝国》中,作者认为“新现代主义”地标式建筑的极端是被称为“大裤衩”的中央电视台新楼,以及迪拜塔(Burj Dubai)。 格伦迪宁推崇的是渐进式的改造修复,融入当地原有的地标文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和“新现代主义”对“规划”的痛恨相反,他认为良好的规划才是现代都市的出路。在香港新界几乎最北端的和合山上,他感叹到:一边是井然有序的政府公屋,另一边是爆炸式的塔楼群;一边是资本主义世界,另一边是社会主义国家。
个人分类: 建筑|3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科学的性别文化到科学文化的多样性
yxfyxf 2012-3-15 11:37
传统女性主义从性别维度分析传统科学文化,揭示出传统科学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科学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受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新时期女性主义解构传统科学文化的一元结构,从阶级、民族、地域等方面坚持科学文化的多元立场,女性主义科学文化观从科学的性别文化转向了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女性身份的消解与后殖民主义对差异性与多元性的强调为女性主义多元文化发展带来新动力。然而后现代女性主义消解女性主体的主张使女性主义失去其奋斗目标而陷入尴尬境地;后殖民女性主义主张以尊重与宽容面对多元与差异也不能保证其所追求的社会公正性。女性主义多元文化研究面临巨大挑战。但值得庆幸的是女性主义多元文化研究并未停滞不前。女性主义性别研究新进展对多元文化面临的挑战作出了回应:避免陷入后现代消解的漩涡,坚持将文本与历史文化语境相联,建立一种使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多元主义的差异与女性主义批判完美结合的女性主义文化,使我们既能从性别视域对科学文化与性别歧视达成有力的批判,又能对性别内部的差异性与变动性加以分析,从而使女性主义多元文化继续发展。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科技新闻传播
wanzhoufeng 2011-4-30 10:04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科技新闻传播 ——以东日本大地震微博传播为例 一、东日本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日本发生 9 级地震,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尤其是地震海啸引发的 7 级核危机,不仅对日本国内产生巨大的动荡,中国作为邻国也受到巨大的影响。 3 月底,百度百科公布了 2011 年 3 月十大网络热词,和日本 3 · 11 地震有关的网络热词:日本地震、超级月亮、福岛核电站、盐王爷四个搜索, 体现了人们对日本大地震相关科学知识的迫切需求。造成巨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发生时,急需要新闻媒体传播科学知识,正确引导舆论,解除社会慌恐,科技新闻传播的科普作用凸显。对此次东日本大地震,各大媒体都做了及时快速的反应,其中,微博作为一种刚刚崛起的新兴媒介,其科技新闻传播更为引人关注。 二、微博的后现代主义趋向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概念,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法国,之后迅速波及全球。现代主义主要指自从西方资本主义诞生以来所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追求理性、真理、稳定性、规律等。现代主义认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基于人的理性就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人们发现资本主义并非想象中的美好,此时,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解构理性,颠覆传统,反对绝对的权威和和中心主义,通过对语言的拆解,冲击中心话语权,批判理性,秩序、逻辑等现代文明秩序。中国接受后现代主义是在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微博是最新兴起的自媒体,其注册用户将互联网的自媒体延伸到手机上,最大的特征是信息的碎片化。微博传播更加的零散化、个人化,去中心化,冲击权威人物的话语权,充分体现后现代主义偏向。 三、日本大地震中科技新闻传播和微博的博弈 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作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都对东日本大地震做了科技新闻专题报道,并且都设有微博播报专栏。在微博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微博和科技新闻的传播需求存在共鸣的同时,更多的是博弈。 1 、消解主体性,反权威主义:传播主体的博弈 四大门户网站的日本地震报道中,只有腾讯微博设有专家意见一个小的专栏,新浪微博设有前方记者微博汇总专栏,其他的微博都是普通的博友。微博庞大的注册用户遍布世界各地,随时播发新闻尤其是突发事件具有天然的优势,微博刷新的速度以秒来计。 2011 年 13 : :46 分,上海网友“总裁家的亚历山大帝”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第一条地震微博:“又地震了,祈福!”, 几乎和日本有震感的时间是同步的。发生后的 4 个小时内,新浪微博上发布日本地震相关的微博近 450 万条,其中在日本的微博用户发出了 30 万条。 截止 4 月 22 日 ,新浪有两千多万条微博讨论日本地震,搜狐有四十多万人参与。在这些发帖的用户中,虽然不能具体统计原创帖子的数量,但是因为是在日本发生的地震,可以判断,在日微博用户的原创性是极高的,普通用户是主导力量。可见从第一时间报道者,发博者以及博文原创者都在消解科技新闻传播者权威的主体性。 根据湖南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研究所李浩鸣教授的定义,科技新闻是以新闻采编人员为传播主体,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以报道科技事件为特色的新闻宣传活动。 可见,在传统科技新闻传播中,新闻工作者是绝对的权威主体。但是微博正是消解科技新闻传播的主体性,受众对信息内容的自主权使得受众摆脱对大众传播信息被动的批判性解码,让人们自助组织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传播平台。 一方面,消解权威主体性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和科技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只要有一个微博账号,一个终端,普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微博,高度的用户参与性、提供信息时用户身份的平等性,使得科技信息有了更多的发布者,并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但是,另一方面,消解权威主体性大大增加了非理性群体性事件的危险。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发生日本地震尤其是引发核危机的时候,迫切的希望外来传播者的信息,微博扮演重要的传播者角色。微博兼具单项与双向传播的特征。在传播地震新闻以及相关知识的过称中,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高比率重合,通过博文的大量转发,人际传播转化为大众传播。但是如果对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不加分辨的发布或者转发,就会表现出集体无意识迷失,无法克服群体的非理性。这次的日本大地震期间抢盐恐慌,微博一定程度上都加剧了群体的无理性和群体冲动行为 。 有人指出 “ 谣盐 ”=( 福岛核泄漏、核污染可能随风播散到日本以外 )×( 广大普通人对气象学、核工业、核医学的不了解 ) , 但是却忽视了其中重要的传播媒介,除了手机短信转发,微博的转帖也促进了谣言的产生。本来没有谣言,转帖多了,也就真的产生了谣言。 人们对日本地震造成巨大影响的遐想以及对核辐射的恐惧,加上一些商家操纵舆论,谣言发展成为抢盐风波也就顺理成章。 近几年,在科学传播的过称中,强调科学普及要从单向的普及科学到双向的公众理解科学,但是微博的传播机制并不健全,公民辨别科学信息真伪的能力有限,怎样保证发挥受众的自主性又不在群体舆论的信息冲击下被操纵,值得相关监管部门思考。 2 、解构统一性,反理性主义:传播内容的困境 “微”是微博的致命武器,但既克敌又自伤。在四大门户网站中,除了搜狐对微博的字数没有限制之外(实际上没有了微博的特色),新浪和腾讯字数限制为 140 ,网易设置为 163 。“微”让发博者可以迅速的完成博文,快速发布,在时效上占得先机,但也正是由于字数限制,微博文本碎片化,内容松散,解构统一性造成的大量垃圾信息以及真假难辨的信息是其现在难以克服的弱点。同时,也有一些专家表示出担忧:微博的只言片语加剧了信息文本的碎片化,它是否会带来语言和思维的碎片化?整个社会在往碎片化的方向上发展,微博加剧了这种倾向。新浪微博的在日网友播报,直击日本地震专栏中,也充斥着闲言碎语,例如“已经吃完了,太饱了”或者是“先吃点,嘻嘻”。整个专栏,虽然标题是直击日本地震,但是却被其他的内容占据。 4 月 23 日 ,轰动一时的药家鑫被判死刑,这件事成了当天微博的热点,而并非是日本地震。用户在发布信息时,没有丝毫的过滤程序,所以,要在其中关注日本地震的消息,就要花费时间去过滤大量无关联的消息。在微博主页直接进行关键词搜索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关联性,但是微博的特性,还是为科技新闻的专题报道提出了挑战。 此外,微博中怎样平衡科学传播多媒体效果和文本信息的比重,也是值得注意的。科学传播怎样做到声情并茂一直是困扰科学传播工作者的问题,网络的多媒体特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学传播的效果。而微博更是融合了手机移动和网络超链接两大新媒体的优点,将网络的多媒体特点,与手机的 5A 优势 -Anyone 、 Anywhere 、 Anything 、 Anytime 、 Anyway- 结合,人们对世界的感受越来越视听全方位,感知更加丰富充满。例如, 3 月 11 日 15:18 来自新浪微博,视频:航拍日本发生 8.8 级地震引发海啸 北京时间今日中午 13 时 46 分,日本本州岛东海岸发生 8.9 级地震。现场画面显示,此次地震引发海啸。 3 月 11 日 14:48 来自新浪微博 组图:日本东海岸发生 8.8 级地震 人们涌上街道 北京时间今日中午 13 时 46 分,日本本州岛东海岸发生 8.8 级地震。现场图片显示,东京市内超市物品散落一地,人们涌上街道躲避地震。在这些新闻中,伴随大量的视频、图片内容,突出释放感性、欲望,反对理性主义,提供给受众清晰的看到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情景,比单纯的文本信息要生动活泼,受众更加容易接受理解。但是,科学本身的复杂性和先进性,科学知识需要受众投入大量的认知努力,泛滥的视听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 科技新闻传播对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众如果倾向于接受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思维也会潜移默化的形成,并且将注意力更多的移向感观享受,科技新闻的深度报道变得艰巨,不仅是科学知识本身,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就更为困难。 此次对东日本大地震的微博直播报道,一方面显示了微博对于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科技新闻传播也凸显了微博的某些劣势。第三方调研机构 DCCI 数据显示, 2010 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突破 6500 万个, 2011 年中将突破 1 亿; 2011 年底、 2012 年底、 2013 年底,这一数字将分别有望突破 1.5 亿、 2.8 亿、 4.6 亿。 日前,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表示 2011 年要继续发力微博。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介兴起和发展,一方面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媒介平台支持,另一方面使后现代文化和后现代理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媒介的发展的多元化、开放性,后现代化是其发展趋向,科学传播怎么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又在博弈中坚守自己新闻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百度百科公布了 2011 年 3 月十大网络热词 http://baike.baidu.com/view/5472680.htm#sub5509519 新浪微博日本用户发布量增 10 倍 成灾区沟通纽带 http://finance.ifeng.com/usstock/mgggpj/20110312/3646035.shtml 新浪微博日本用户发布量增 10 倍 成灾区沟通纽带 http://finance.ifeng.com/usstock/mgggpj/20110312/3646035.shtml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 李浩鸣 陶贤都 p282 日本核辐射引发我国抢盐始末:心理 http://news.sina.com.cn/c/2011-03-27/170922189785_9.shtml 微博热的发烫 门户网站展开“贴身肉搏” 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104/t20110427_7148385.htm
个人分类: 课程小论文|3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建筑”能否引入“坏城市”___拉斯维加斯的建筑进行时
yaoyaxin 2010-10-8 11:32
作者: Paul Goldberger ( New Yorker,2010.10.4 ) 1965年,美国酒店业主杰萨诺(Jay Sarno)开始在拉斯维加斯城市带上建设一座新酒店,并且决定建筑创意不落当时竞相争攀的罗马宫殿式建筑之俗套。的确,凯撒宫与其他大型酒店没什么不同,只是立面嵌着罗马式拱券和立柱,姑且忽略内部身着束腰燕尾服的女服务生,对于生出建筑模仿的一代、以超越眼下流行新奢华为目标的地方,凯撒宫可谓致命一击。拉斯维加斯已变成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这里的酒店着意使人仿佛置身威尼斯、巴黎、埃及、纽约、贝拉吉奥,或在一个海盗岛上,或在亚瑟王与骑士的领地中。这些不可思议的膺品如果以其存在变得著名,那么很简单,这是在拉斯维加斯。萨诺的酒店风格粗野天然,但是,他定义了一座城市的风格,他的业绩甚至令成就斐然的建筑师也难免生忌。 事实表明,拉斯维加斯完全依赖令人目眩、超巨构的建筑营造城市效果,这种手法很快过时,主题式建筑随之开始退出历史舞台,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此意义上,可以建造一座酒店,以复原柬埔寨吴哥窟或墨西哥阿兹台克城市,但是没人为此感到惊异。拉斯维加斯由盛而衰的扩张型发展,助力内华达州成为全美发展速度最快的州,开发商纷纷斥资数百亿美元建设娱乐性建筑,对于由此带来的发展与声誉,城市管理者开始感到些许不适。近年来,关于拉斯维加斯能否解决类似其他城市的真建筑问题,争论颇多。2004年,MGM国际度假酒店公司为填充位于城市带西部贝拉吉奥与蒙特卡洛之间的66英亩土地寻求解决之道,这正中将地块变成现代建筑展廊的想法。 这组建筑名为城市中心(CityCenter),是拉斯维加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包括三个酒店、两座独立产权公寓、一个购物中心、一个会议中心、一对主题餐厅、一条私人单轨铁路和一个娱乐场。本来还有一座四层酒店,可能由于推迟开工,未将其计算在内。这项工程建筑面积近1800万平方英尺,规模相当于6座帝国大厦。MGM公司项目经理吉姆墨林说:我们想创造一个城市空间,它将扩大我们的吸引力中心。墨林是一位艺术和建筑爱好者,大学曾修读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论文是关于小型城市公园的设计。他在公司监督建筑师的选择,建筑成果是大门社区住宅,闪现着明星建筑师的理想。 城市中心的主要建筑由丹尼利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犹太裔波兰建筑师)、拉斐尔维霍利、科恩福克斯、诺曼福斯特(设计了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等多位建筑师设计,内部装修由彼德马里诺、LTL、AvroKO等设计,还有来自林璎、南茜拉宾、克雷西奥登伯格、冯布鲁根的著名雕塑。墨林表示:我们希望将更精明的规划引入拉斯维加斯的发展,以此扩张我们的知识领域。拉斯维加斯的鄙俗艺术经常受到轻视,我们希望,城市中心成为这种鄙俗艺术的拐点。 不过,拉斯维加斯是否希望从鄙俗艺术中得到拯救仍拭目以待,城市中心自开工以来的几个月却一直努力改变现状。对于拉斯维加斯而言,过去几年并非辉煌岁月。城市中心是美国号称规模最大的私人地产开发项目,开工之际,美国的房地产繁荣正趋巅峰,从事这项工程也看似并不愚蠢。项目由MGM与迪拜世界两个集团联合投资,美国经济崩溃之际,该工程建设正酣,竣工前城市中心工程被迫取消,由此致使MGM公司濒于破产。 不同于大型主题酒店,城市中心的造型独特,但建筑不很高大,还被规模更大的几座建筑围在中央,因此从远处并不容易将它分辨出来。从城市带向后退,是出自著名后现代建筑师佩里手笔的Aria酒店,一系列形式优美的曲板柔和地相互延伸,似乎以一种方式环绕着场地中心,让人联想到圆形剧场。这座严肃、细致的建筑,以锯齿形构图与优雅的铁艺形成折曲的立面,营造出沙漠折光的效果,由此增强了建筑质感。(类似拉斯维加斯的遮光板,阿拉斯加有超过4000个房间对遮光进行了内部设计)Aria酒店的一面被维霍利设计的维达拉酒店侧向环绕,靠近城市带的另一面为折板式立面,由科恩福克斯设计的东方酒店环绕。 如果所开发地块仅由这三座建筑组成,显然太束缚手脚了。场地前部为建筑设计带来兴奋之处,随即有两个激动人心的设计:一个是赫尔默特詹恩设计的一对独立产权公寓转向塔,两座建筑各自逆向倾斜5度,仿佛彼此急速交错,形象恰如其名;另一个是利伯斯金设计的水晶购物中心,由对角形式构成。利伯斯金善用蝶形与水晶造型,他设计的一些博物馆建筑已证明这种设计存在问题,但是仍以此失误为购物中心典型的沉闷的管理区注入兴奋剂;还创造了一些超乎意料的大空间,建筑内部设计由戴维洛克维尔完成。城市中心唯一明确的失望之笔是困扰建筑的结构难题诺曼福斯特的哈蒙酒店(Harmon Hotel)。这座高楼开工后遇到的结构与商业问题,使建筑必须减到28层以下,即降低工程设计高度的一半,但这还不是建筑的主要问题。福斯特这位最优雅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似乎并不知晓如何应对拉斯维加斯的环境,他会为形式乏味的方形建筑覆以反射玻璃的几层光影,追求华丽的建筑本意,实际呈现世人的却是敷衍草率的建筑形态。 拉斯维加斯的游客习惯于从令人确信的历史建筑或王者风范的光辉中得到收获,开发商期望这些现代建筑具有同样的内在影响力,不过,此念难矣!某种程度上,这个期望有其弥补缺陷的可取之处,因为无论城市中心是否成功地吸引游客以远离主题公园式酒店,人们至少可以想象每天看到城市中心而不致生厌。此外,城市中心项目最潜在的风险,是这座毗邻各种异邦建筑的好建筑,给人以宁静温和的观感。凯撒宫及其后续建筑风格朴厚而具有象征性,城市中心建筑十分精细,但你终究想知道它们是否都值得铭记。 无论城市中心建筑本身是否给予拉斯维加斯的俗鄙之风成功一击,它显然未及如其名字暗示的寓意带给拉斯维加斯这座终极蔓延之城真正的城市聚集的希望。城市中心建筑作为城市规划,并未比凯撒宫走出多远。MGM开发商竭力指出规划的极端重要性,即使在项目建筑师选定之前,仍邀请三家建筑公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Ehrenkrantz, Eckstut and Kuhn 的联合设计方案被选中,但落成的建筑仅貌似方案)。城市中心的规划并非为了步行者,而是作为供大量轿车高效移动的一架机器。宽阔的坡道自拉斯维加斯城市带而出,回车道、停车门廊,都极适用于汽车交通,然其难称作城市开放空间。他们曾试图将建筑场地的大量车库仅雇员机动车数量就数以千计隐于视线之外,尽管如此,仍不比其他大酒店的汽车看上去更少。城市中心与其竞争对象一样,缺少真正的街道,人们可以乘单轨车穿过城市中心建筑,但是没有令人愉悦的地方可供步行,建筑内部的行走除外。 与拉斯维加斯的其他建筑相比,即使为城市中心留有更高的密度,建筑更加精致,仍难以营造出城市感。城市中心的规划者不遗余力地向已经密不透风的空间充塞面积,毫不逊色于拉斯维加斯的其他设计者。城市中心看似城市扩张的解毒剂,但它仍不太象一个中心或城市。的确,若驾车绕场地一行,你会霎时好奇城市中心是否只看似不同于城市带上的其他城市?毕竟,类似利伯斯金、福斯特的当代先锋建筑,近年正稳步转移并向主流文化渗透,作为当前可模仿的另类风格,像金字塔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一样,或许已经达到足够熟识与可能的程度。经过几代(后)现代主义者拉扯之下的拉斯维加斯,正是人们已知的城市中心。 (姚雅欣译)
个人分类: 过眼译|5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