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贵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遭遇封印的贵族
crossludo 2012-9-10 22:16
遭遇封印的贵族 欧洲传说会将利器插于吸血鬼尸体上 保加利亚的"吸血鬼"墓地   北京时间6月7日消息,吸血鬼向来只是传说,不过近日在保加利亚发现了两具上世界的骸骨,他们的胸部有被铁棍插上的痕迹,这与传说中的吸血鬼极为相似。   这样的情况在欧洲引起了轰动,根据介绍,这两具骸骨大约800岁左右,是在保加利亚黑海市附近发现的,他们胸部的伤口与传说中杀死吸血鬼的方法相似,众多考古学家对他们产生了兴趣。   保加利亚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季米特洛夫表示:“这两具骨架保存的很完整,他们是保加利亚20世纪流传的传统,人们认为人死后会变成吸血鬼,许多用铁棍扎在胸口,防止夜里离开墓穴。”   同时季米特洛夫还表示 :“一般只有富有的人才会享受这样的待遇,这样的准吸血鬼都是贵族成员,而这其中也没有女人。现在我们也在奇怪这个问题,不知道她们与巫婆有没有联系。”
个人分类: 科研考古|1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同学写的博文[7]: 贵族精神和审美定位
热度 4 xuyingxiao 2012-9-1 13:43
老同学这篇博文只开头一段感想,后面几段全部是摘抄,担心作为博文是否太长了、大家是否有耐心读下去。不管如何,原样贴上来: ================================== ( 读过很多关于解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书籍,《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是其中的一本,很多年以前读了它。该书不仅让我对鸿篇巨著《红楼梦》有了全新的阅读和理解,而且影响了我对精神审美价值的重新判断。作者 从历史文化和生命美学的高度重新解读《红楼梦》,广阔的历史视野,极端的人文激情,不羁的想象力,觉对值得一读。摘抄片段如下 :) 以往所谓红学研究之所以总是流于肤浅甚至庸俗,我以为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贵族精神作为阅读前提的严重阙如。在一部题为《豹》的意大利影片中,一位行将就木的公爵沉痛地感叹,豹子 ( 贵族 ) 消失以后的世界,将为走狗和绵羊所替代。这种感叹几可令人联想起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对历史命运的领悟。在文化的鼎盛时期,人们感受到的是豹的强劲和豹的高贵;及至其衰落,则是一片狗的粗鄙和羊的平庸。如果可以把人类的基本处境划分出生存 —— 创造 —— 审美三个层面的话,那么与此相应,在其生存层面上呈现的是走狗和绵羊的世界,在其创造层面上体现的是进取性极强的豹的世界,而在其审美层面上展现的则是具有崇高意味的豹的精神世界。如果说歌德的《浮士德》讲述的是一个创造的世界,或曰豹的世界,那么曹雪芹的《红楼梦》呈现的则是一个审美的世界,或曰贵族的精神世界;而那个以所谓红学为标记的《红楼梦》的阅读历史所隶属的恰好是很不幸的生存的世界,亦即走狗和绵羊的世界。或者是走狗的居心,或者是绵羊的道德,阅读前提的这种低贱决定了人们对《红楼梦》的先天误读。也许这本身就是历史,这本身就意味着命运;但这样的命运一旦获得揭示,那么这种不幸的阅读历史就应该结束。作为《红楼梦》的阅读前提,人们要摒弃的不仅是走狗的动机和绵羊的道德判断,而且还包括豹子的进取。也即是说,只有当读者具备了对豹的精神的领略,或者说具备了贵族的审美的精神素质,才能真正进入《红楼梦》所展现的世界。 这样的阅读前提显然与历史截然相悖,因为无论就《红楼梦》的问世不是其被阅读的背景而言,人们所看到的都是走狗和绵羊的历史。且不说豹的精神,即便是有关豹子本身的时代,也成了遥远的历史回忆。春秋战国几乎作为一场最后的创造性的博弈,给整个文化留下了一个辉煌的高潮性的终结。周秦以降,历史与其说是创造性的,不如说是延续性的。汉不如周秦,唐不如汉魏,宋明又不如汉唐,如此等等;文化气脉一代比一代衰微,历史精神一朝比一朝灰暗,以致于儒家学说竟然作为一种绵羊的道德主宰了整个文化的历程。而所谓绵羊道德,不是旨在创造,而是张扬功名,表彰忠臣节妇。在此,道德楷模如同坟地里的墓碑一样,比比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有了关公、岳飞,诸如此类典型的人物。在这样的历史上,王权与宗教是同一的,暴力和道德是互补的,顺民和痞子是同构的。 ? 在走狗和绵羊的历史结构中,社会形态是奴隶性的。奴役者和被奴役者构成其基本成份,而奴役和顺从则是人际间的关系原则。就奴役者而言,成功与失败乃是奴役技巧和运气好坏的问题;就被奴役者而言,顺民和痞子的区别则在于顺从不顺从,或者听话不听话。生存是这种社会所遵行的最高原则,而竞争则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竞争所必需具备的平等前提,就好比赛跑没有起跑线一样。本着这种生存原则,对奴役者而言是尽可能满足其物质欲望,对被奴役者而言则是只要活下去就行。对生命中的欲望成份和物质追求的满足,构成整个社会成员的基本信仰;如果说这种社会也有宗教意识的话,那么不过是生存愿望的凝聚和物质欲望的渴求,诸如金钱至上,唯物主义,恭喜发财,保佑得子等等。人们烧香磕头不是因为精神需要,而是出于物质动机。宗教意识在这种社会里完全堕落为物的迷信。与这种唯物主义宗教相应的,则是绵羊的道德准则。听话和服从,是这种绵羊道德的核心。当年孔子定下的具有贵族气息的仁义礼智信,在这种道德社会中被全然曲解驯顺和监视,驯顺是被奴役者对奴役者的道德准则,监视是被奴役者之间的督察规则。也即是说,一方面是听话;一方面是互相揭发,构成这种社会道德的明暗部分。公开宣扬和灌输的是听话,暗地里提倡和鼓励的是揭发。听话者将揭发看作理所当然的义务,揭发者促使听话者更听话。听话者所基于的是绵羊本性,揭发者则缘自狗的忠诚。这样的道德准则和社会形态,人们可以在《红楼梦》中看到其生动的预告,我指的是袭人形象。 作为晴雯形象的反比,袭人形象的象征意味在于对以往历史的揭示和对未来世界的预告。她凝聚了一个生存社会的全部道德,概括了一部走狗和绵羊历史的全部黑暗。她对贾宝玉的规劝和对林黛玉的告发,与其说是出于一种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如说是源自绵羊之于贵族的恐惧和反感。作为一只典型的绵羊,袭人的所作所为是朴素的自然的合乎其心理逻辑的,因为这基于绵羊的本能。她本能地向王夫人告密,本能地向薛宝钗效忠,本能地向贾宝玉进言,本能地对林黛玉反感,如此等等。如果说,大观园的女儿世界是对昔日的贵族时代的追忆和对历史回光反照式的眷顾的话,那么大观园中这只惟一的绵羊所意味和暗示着的则正好是失落了贵族精神的历史和社会道德。在此值得指出的是,当这种绵羊道德变成一种生存的游戏规则时,这种道德的末日也就来临了。也即是说,听话和揭发在人们心目中不再作为朴素的本能和神圣的准则,而只不过是一种达到生存目的的有效手段和互相残杀的人际关系武器时,这种道德在袭人那里的坚定性也就被自然瓦解了。 ? 在论说《红楼梦》所揭示的走狗绵羊历史时,必须提及的还有与袭人形象对称的奴役者形象王夫人。这个女人虽然身为贵族,但却没有丝毫贵族的文化气息和审美精神。她是走狗绵羊历史的另一种概括。在老太太跟前,她扮演的是孝顺的媳妇;在其丈夫跟前她所遵行的是传统的妇德;而面对那个大观园世界,她则既具备狗的凶残又善于使用绵羊的道德。王道和霸道在这个女人身上有着如此完美的结合,以致于人们在她那里读到的只有那样的历史而没有丝毫女人的意味。从她不屈不挠的念佛和对女孩子尤其是美丽出众的女孩子的嫉恨和歹毒,人们完全可以揣度她和她那个迂腐的男人在一起的性生活的贫困。这种贫困导致她在对被奴役者的施虐时放纵和无法节制。她几乎集中了一部奴役和被奴役的历史的全部阴柔和全部暴虐,从而以一个柔软而狰狞的形象不声不响地站在大观园世界的对立面。 作为与大观园世界对立的走狗绵羊世界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象征性形象便是薛宝钗。这个少女介于王夫人和花袭人之间,既没有达到极端的伪善和暴虐如王夫人,也不致于落入极端的可怜和顺从如花袭人,从而得以将绵羊道德本身推向极端。并且像王夫人和花袭人一样,把生存作为其生活信念和最高原则。所谓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之类的权术原则,在薛宝钗手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样,后人所谓和风细雨式的政治思想工作方式,在这个少女那里也已经有了十分经典的示范。她不仅以此获得了贾府中所有当家人的信任,而且也同样征服了贾府中所有浑浑噩噩的人,甚至连她的天敌林黛玉也被她的一番谈心谈得晕头转向。除了那个鹤立鸡群般的贵族少妇王熙凤,几乎没有人能够洞悉她的真实面目。这个形象在绵羊道德上的完美无缺,致使一代一代的阅读者都为之走火入魔,倾心不已,从而掉入这个温柔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在一个走狗和绵羊的世界里,没有文化的被奴役者扮演的是袭人角色,有文化的则学习薛宝钗,而一旦大权在握,则效法王夫人。这三个形象构成了一部完整的生存历史,既蕴含着史前的愚昧,又具有来日的平庸。而且十分不幸的是,这部历史又正好与《红楼梦》的阅读历程全然同构,我指的是王国维、胡适以降的红学,以越来越红的形象步入走狗和绵羊的粗俗。 ? 《红楼梦》所展示的那种人类处境的第二个层面,是以王熙凤和探春为象征的创造世界,遗憾的只是,她们实在生不逢时,所以作者痛心疾首地告诉人们,一个是“凡鸟偏从末世来”,一个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尤其是在奴役者和被奴役者、王夫人之类的庸人专制和美丽柔弱的大观园世界之间的巧妙周旋,以令人联想到“ Gonewiththewind ”中的思嘉莱。同样的个性,同样的好强,同样的锋芒毕露,同样的利己主义,同样的不择手段,同样的不信上帝不信来世只相信此时此刻的现实争夺和当下创造;不同的只是,与思嘉莱适逢其时相反,王熙凤正好降生在行将没落的世界,致使她的所有创造性努力都不过是办饭家家式的儿戏,徒然地消耗在处于海市蜃楼幻觉中的历史沙漠里。饶有意味的是,作者不是在小说中的任何一个男人身上而恰恰是在这个少妇身上倾注了如此强劲的创造精神,从而作为一种对豹的时代的飘忽不定的追忆。这种追忆虽然不无惆怅,但却历历在目。王熙凤不仅具有豹的敏捷行走如风,而且具有豹的尖锐和洞若观火;无论谁的言行心计,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即便深藏不露如薛宝钗者,其城府也被她一眼见底。相反,对一些举止不凡的出众丫环如鸳鸯、睛雯者,她则抱有为她所独有的敬意和赏识。在整个死气沉沉的深宅大院内,王熙凤形象一反芸芸众生的庸庸碌碌,显示出惊人的勃勃生机,她毫不留情地打击甚至消灭任何对她构成威胁的敌手,哪怕是忠厚善良但又软弱无能的尤二姐也不例外。她也肆无忌惮地积攒自己的私房钱财,并且同样肆无忌惮地与小叔子同车共行,与青年公子打情骂俏,将绵羊道德踩在脚底下。正因如此的出类拔萃,她在小说中的出场亮相才被写得那么的先声夺人、气势非凡,如同豹子出林,给整个世界平添一股生气,陡增 一道亮色。相形之下,思嘉莱虽然鸿运在身,吉星高照,但在气概和声势上比之王熙凤,毕竟稍逊一筹。 似乎是对王熙凤虎虎生气的一种衬托,读者可以在探春形象上看到另一种豹的敏锐和凶猛。探春是在众姐妹中惟一一个具有王熙凤气质的强者,也是惟一一个敢于与王熙凤公开抗衡的贵族小姐。只是她的遗憾不仅在于生于末世,而且在于连成为王熙凤的机会都没得到。相比于作为贾府总管的王熙凤,探春只是在王熙凤生病期间行使过一阵代总管的职权。但即便是出任这一临时的权位,她也施展了一番兴利除弊的身手。并且同样的不把绵羊道德放在眼里;不仅冒犯王熙凤那样的权贵,而且抵制亲生母亲的无理取闹,义正辞严,不避亲、不让人,其风度一如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贤相清官然而,在那样一个末日世界里,《红楼梦》出示王熙凤和探春那样的贵族形象虽然声势夺人,但终究是哀歌唱挽。人们在此读到的只不过是创造能力,而没有任何创造结果。创造者本身的才能似乎全都具备,但她们失落的却是一个创造的时代。她们的时代既没有浮士德时代那样的明快节奏,也没有思嘉莱社会的青春气息。这种历史性的悲哀就好比凶猛的豹子虽然威武高贵,但它们生存的前提 —— 森林却已经消失了。在此,所谓森林,象征着一种平民社会。 ? 在人类历史上,使具有贵族意味或者说文化意味精神意味的历史进取成为可能的,既不是走狗绵羊的奴隶社会,也不是只剩下豹的审美精神的贵族社会,而恰好就是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平民社会。这种等价交换不仅是商品经济的流通尺度,同样也是人际关系的平等准则,它使竞争有了必需具备的起跑线。就此而言,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与其说是一幕喜剧,不如说是一出悲剧。它以对贵族风度的审美践踏了商业社会的原则,这种不公平表明,作者在面对历史的时候,宁愿选择美学,而不愿赞扬进取以求与历史同步。相比之下 “GonewiththeWind” 似乎在审美和历史的天平上比较平衡,那部小说虽然也感慨南方贵族的随风而去,落花流水,但终同样正视北方社会所代表的历史潮流,并且让一位南方贵族小姐扮演了浮士德式的角色。在此,思嘉莱的贵族意味与其说在于昔日的荣耀,不如说在于重建家园、振兴经济的骄傲。南方的荣耀也许不无审美价值,但北方的进取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精神。正是这种历史精神而不是那样的荣耀构成了以后的美国社会,一个典型的平民社会,一块典型的自由国土;创造,而不是生存成为这个社会的最高原则。人性的全部高贵都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不在于玩弄昔日的家族风度。只要具备豹的精神和豹的意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贵族。 由此可见,贵族一词,在我的字典里并不是意指身份而是强调精神,并且与人性相关。它有时诉诸创造的意志,有时诉诸历史的灵魂。它在其本质上与其说诉诸创造的意志,不如说诉诸历史的灵魂。它在其本质上与其说是进取的,不如说是审美的。尤其是当它全然以灵魂的形象体现出来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清澈晶莹的艺术世界,而这正是一部《红楼梦》所叙述的主体形象——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们。 撇开走狗绵羊的道德准则,甚至扬弃豹子形象的进取心理,我们就可以在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纯粹的审美观照上,进入《红楼梦》展示的大观园世界。在这里,豹不是作为威武的形象,而是作为高贵的灵魂出现的。它不是进攻的,而是无为的;不是侵略的,而是恪守的;不是获取的,而是拒绝的;不是历史的,而是命运的;不是文明的高蹈,而文化的灵光。魏晋风度,陶令归隐,超凡出俗的仙风道骨,苇川渡江的达摩神韵,诸如引类,大凡曹雪芹所能领略的全部灵气和全部感悟,都被修炼得炉火纯青之后,被不动声色地注入这一神奇晶莹的女儿世界。 ? 这种高贵的精神风貌以强烈的个性形象呈现出来的,是晴雯这个首屈一指的俏丫环。所谓 “ 身为下贱,心比天高 ” ,一语道出这个少女形象的精神底蕴。这是一个没有丝毫奴才气息或绵羊腔调的奴隶,她敢对贾宝玉任性撒娇,也敢对王夫人冒犯撒野;无拘无束,敢做敢当,从而成为大观园内最为自由的灵魂。或许正因为如此,她的屈死才值得贾宝玉为她专门撰写了那篇哀婉凄楚的绝唱《芙蓉女儿诔》。多情公子在诔文中长歌当哭,极尽唱赞,诸如: ??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体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化月不足喻其色。 ? 相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消;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腰俱绝。 ? 高标见嫉,闺闱恨比长沙;贞烈遭危,巾帼惨于雁塞。 ? 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 ! 汝南斑斑血泪,洒向西风;梓泽默默余哀,诉凭冷月。 ?? 小说不惜倾注如许笔墨,引经据典,畅诉悲怀,使这个少女形象光芒四射,使这颗高贵的灵魂在那个女儿世界上空尽情飞翔。同时,水涨船高,烘云托月,将另一个少女的灵魂衬托得更为高洁,更为光芒照人。这里指的是林黛玉。 ? 这位贵族少女以惊人的才华照亮了整个大观园世界。且不说她的人生姿态,她的这种存在本身就是对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的绵羊道德的蔑视和嘲讽。相对于薛宝钗 “ 停机德 ” ,她所拥有的是 “ 咏絮才 ” ,相对于虚伪肮脏的家族世界,她所倾心的是至死不渝的爱情追求;也正因为这样的才情并茂,才得以成为贾宝玉的惟一知己。而且,与她的多才相应,还有她特有的敏感锐利,正如王熙凤对薛宝钗的城府洞若观火,林黛玉对王熙凤的种种即兴表演全都明察秋毫。凤姐的翻云覆雨,在林妹妹眼中不过一套 “ 花胡哨 ” 而已。这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较量,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高下。或许正因如此,她才会被薛宝钗的 “ 攻心战术 ” 所制服。心气高傲者,以善良为本;故狡猾的薛宝钗虽然在才智上不及林黛玉,但她能抓住对方心地善良的特点,耍弄绵羊道德的技巧击中豹子的高贵心胸。这似乎是一种有趣的人性链环,并且依照五行相克的规则。王熙凤克薛宝钗,薛宝钗克林黛玉,而林黛玉又克王熙凤。豹胜羊,羊胜豹之精神,豹之精神又胜豹本身。或者说,平民社会胜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胜贵族社会,贵族社会又胜平民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轮回的。平民是奴隶的克星,奴隶是贵族的克星,而贵族又是平民的克星。奴隶渴望成为平民,平民希望成为贵族,而贵族可为奴隶革命所消灭。当然,革命以后的历史,则又是向平民社会的缓慢过渡。人类总是在这种生存 —— 创造 —— 审美的三维历史层面上滑动和轮回。 ? 正如从袭人到薛宝钗,从探春到王熙凤,乃是大观园世界的两个参照面一样,从晴雯到林黛玉呈现的是这个世界的主体造型的精神线索。在这条精神线索的横断面上,人们可以看到海棠诗社那样才情盎然的小姐世界,可以看到一批诸如晴雯、鸳鸯、司棋、金钏乃至香菱、平儿等等有心胸有见识的少女群芳,还可以看到诸如妙玉、尤三姐、芳官、龄官等等更外围的女儿风貌;这群美妙的少女,林林总总,层次分明地组成了既实在又梦幻的大观园世界,而这个世界的重心则着落在晴雯 —— 林黛玉线索的纵深所指 —— 那块顽石,神奇的贾宝玉形象上。 …………
个人分类: 老同学写的博文|3357 次阅读|8 个评论
培养科研工作者的“贵族”气质
ScienceNews 2012-7-18 10:25
“ 当我们想到 ‘ 科学 ’ ,并把它与唯一的真实等同起来的时候,必然会想起我们的世俗文化中的种种。 ” 美国史学大师雅克 · 巴尔赞在其著作《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中这样写道。 一位智者说过: “ 文化是你忘掉一切过去刻意学习过的东西之后剩下来的。 ” 文化决定思维,思维决定习惯,习惯演变为常识,做科研工作有两种诉求:一是兴趣,一是生活。 兴趣所致从事科研工作是一种理想的诉求和实现。 生活所致从事科研工作是一种手段。 生活离不开金钱,离不开各种物质欲求。因此,以生活为目的的科研工作中应用的各种常识,实质上是以世俗文化为背景的常识:拿钱做事,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纯粹以一种生活的模式和思维方式来评价科研工作、甚至科研问题。 这对于科研活动来说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问题。但是这种问题不是一个或几个科学家的问题,其实质是社会文化的问题,是科研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文化缺失。 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来自多方面,当他接受的文化仅仅是世俗的文化时,他无论做任何事、从事任何工作,其行事原则无疑全部来自世俗文化的背景。对于科研工作者,如果被灌输的是世俗文化,其工作的时候运用的常识和习惯、甚至思维,则会充斥利益、金钱、欲望、社会地位等世俗生活文化的典型特征,而不是科研文化所特有的兴趣、冲动、好奇心、笃守、对未知事物的探根溯源等素质。 所以科研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应努力构建一套独立于、不同于世俗生活文化的科研文化。 让每位科研工作者,不管其科研工作起源于兴趣还是生活,都首先受到科研文化的教育、熏陶和感染;在其以世俗生活为背景的文化素养外,增加新的具有鲜明特质的科研文化素养。因为这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首要前提,就像我们需要空气、水分一样。 目前,我们的社会以物质利益为先导的思想越来越强化,而与此相关的文化更加肆无忌惮地充斥到各个领域,对科研工作者本来就很淡化甚至不存在的科研文化空间更是被挤压、清空。每位科研工作者都不自觉地被世俗文化引导、牵引。 即使对于一些虚妄的追求投机的个人英雄主义科研工作者来说,深层次的促进动力也是来自世俗文化的冲动,而不是独特的科研文化的推动。 用科研文化背景的思维关注与用世俗文化背景的思维关注,其重点是不同的,前者可形成视金钱和物质条件为基础,不奢求,不过度索求,甚至 “ 视金钱为粪土 ” 的素质,仅仅把物质条件作为达到科研和认识等目标的手段。后者则以获取金钱和充裕的物质条件为终极目标,仅仅把科研活动作为敛财的工具和手段,其实质是为了生存,通过一项项课题任务的完成,实现生活的方便、职称的晋升、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课题资金的积累,这些成了科研工作的全部;而不是通过一项项课题的完成,发现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或者对某一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或者问题的深度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从而有更大的冲动去解决这些问题。 科研文化的构建是当前甚至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科研工作者所致力的目标。 让自己在从事科研工作时 “ 特立独行 ” 于世俗文化之外。大到国家,小至课题组或者具体的科研工作者,构建科研文化是实现科研进步的真正原动力。 当一件事不能靠个人的力量或者强制的约束条例来很好完成的时候,文化的构建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即使我们不能真正分清在进行科研工作时,所享用的是世俗文化的底蕴还是科研文化的底蕴,但至少应该构建一种文化,并熏陶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让他们感知这种特有科研文化的影响力,培养出科研工作者的 “ 贵族 ” 气质。 ■ (作者刘长华 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
2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龌龊的中国院士终身制到改革中的英国上议院世袭制
热度 4 laserdai 2012-6-12 19:40
欣闻新闻中国院士大会召开, 两院院士大会将于6月11日开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384.shtm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开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24.shtm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38.shtm 看到一些鼓噪的声音: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4.aspx?id=1087 白春礼:院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37.shtm 中国科学报:院士当为国家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389.shtm 中国院士群像扫描:挺起共和国科技脊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388.shtm 我国已有723名中科院院士和7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21.shtm 其实认真看一看,这1500名院士当中,毫无疑问,应该能很容易找出15位真正的在科技领域的开创者与先驱者,吃了第一只螃蟹的,不管是科学上还是高技术领域。但是,要找出150位恐怕就很困难了,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其它的,就只能是中国特色的院士了,用饶毅的话说,外国的东西被拿来微调、山寨、克隆一番,就成了中国的院士。院士们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技能,已经讨论太多了,其中的水分大家心里头很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提一提院士终身制的问题: 五千年的优秀中华文明,走到今天,达到了空前的光辉灿烂,现在连国家最高层的领导人都很好得推行了任期制,已经完全没有了终身制,唯独中国的院士,还在实行终身制,这是我们光荣灿烂伟大的历史上的大笑话。 由于国家对院士的推崇,院士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跟民族的进布、发展和富强是格格不入的 : 院士一般都超过了50岁,然而,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经验表明,需要的是20,30甚至40多岁的年纪,这些超过了50岁人物,充当的都是拦路虎,让他们还呆在关键岗位上,不但弄不出创新的东西,反倒会压制创新性的出生与发展。 院士是国家学阀学霸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国家的科技发展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严重问题,就是特别信赖和依靠院士,也就是说,上了院士,就把持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命脉,科技项目的制定和科研项目的决定权就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敢挑战院士,挑战当代(这里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院士一小指头就把你压下去,永远别想翻身。这不是学阀学霸是什么? 院士当为国家谋,打着这个旗号,多少院士只为自己谋福利?建立裙带关系,扶持自己的人和势力。 蛋蛋火箭卫星航天,对中华之立国有着巨大 的贡献,可是这里面 才占了1500人中的几员? 当然,个别院士当上以后,还作出了和院士身份十分不相称的出格的事情,身兼数职,学术造假,玩弄项目和国家基金等等,所以,为了国家的利益, 取消院士终身制,能上能下是最好的选择 。 再说多了估计编辑就要考虑删除了 这里就把话题转一转,看一看 英国上议院 的改革。 英国上院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议员人数最多的上院。上院议员包括王室后裔、 世袭 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 不经过选举 。 上院议员们享有的诸多特权在英国始终是饱受争议的话题。 2006,英国上议院改革抢走贵族最后的奶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1113/13/7579_258314.shtml 2006年,英国首位选举产生的上议院议长,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2/4565726.html 今年的7月4日成为英国宪政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英国上议院(又称贵族院)第一次用选举的方式产生了一位新议长,同时废除了有1400年历史的大法官职务(LordChancellor,该职务由首相提名、国王任命,一直兼任上院议长一职)。原工党政府卫生大臣,现为上院议员的女男爵海琳·海曼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选举产生的上院议长,这标志着英国贵族制度的改革又前进了一步。 2007年,英国议会同意改革上议院 上院成员可由选举产生, http://news.sohu.com/20070308/n248580695.shtml 2009年:英国上院改革的背景与走向 ,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whig/archives/311325.aspx 2010年,英国拟改革议会上院 废除世袭席位减半,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10-03/15/content_9589459.htm 2011年,英国政府提出上议院改革方案, http://news.cjn.cn/gjxw/201105/t1359622.htm 其目标是将上院议员人数从目前的789人减少到300人,并且其中80%的议员由选举产生。 为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期待着顺应现代文明的潮流,中国的院士终身制能够仿照英国的上议院进行改革。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339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从贵族到平民:你不知道的温室故事
dongzg101 2012-4-20 17:49
从贵族到平民:你不知道的温室故事 已有 29 次阅读 2012-4-20 17:33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贵族 温室 hidden 故事 使寒冬成为酷暑,使黑夜成为白昼。强大的现代化“植物工厂”,能轻易地实现这一切。但你可知道,最早的温室设施,不过是古罗马皇帝钟爱“黄瓜”的产物,而在发展盛行以前,温室其实只是富人的专利? 坐火车时,经常能看到窗边一闪而过的一排排大玻璃房子,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大玻璃房子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历程?穿越时空的限制,一起来看看“那些年,我们不知道的温室”。 爱“黄瓜”,也爱温室 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帝国有一个爱吃蛇瓜(American cucumber,一种长相酷似黄瓜的东西)的男人,他热爱蛇瓜到了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吃的程度。要知道,蛇瓜原产热带,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在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的古代,要保证一年四季都能获得这种作物实在是很困难。然而,这个男人做到了,只因为他是提比略(Tiberius)——古罗马帝国的皇帝。 在罗马农学家科拉姆莱(Columella)和诗人马泰阿(Martial)等人的记载中,古罗马人为了满足皇帝的愿望,在世界上创造性地率先应用类似现代温室的概念。在蛇瓜可以正常生长的季节结束以后,他们往木箱中装上土,在里面种上蛇瓜,然后把木箱放进一个房间里,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玻璃,于是他们给房间装上云母薄片,既能使阳光透进室内,让蛇瓜吸收利用太阳光热,还能保持室内温度。现在看来,原理与现代温室无异。 富人的专利 温室在出现后的一千多年里,基本上都是富人专有。想想也是,如果不是有钱有势的人,谁会像提比略那样,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专门修个房子?即使是如今看起来简单的温室,其建设费用也不会很便宜,并没有广泛运用于生产,因此温室变成富人的玩具也就不足为奇。但富人们在“炫富”的同时,无疑也推动了温室的发展。 建于19世纪的比利时皇家温室花园(Royal Greenhouse in Laeken),最初为皇家专用,现在已成为著名景点。 图:Wiki Commons 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有权有势的法国王室就在现代温室发展史上留下了鲜亮的印记。法王亨利四世曾经建造了向阳的拱形房屋来种植豌豆,以促进豌豆早熟;路易十四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最早将玻璃窗引入温室的建设中,建成了有简单玻璃屋顶的温室。十六七世纪的法国人热爱橘子,为了在冬天也能保护好橘树,他们专门有一种“橘子温室”(Orangery),在彼时的欧洲,拥有橘子温室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凡尔赛宫中就建有一座150多米长、13米宽、15米高的橘子温室。 除了橘子温室,凤梨也是那时温室里主要种植的作物。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除了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成就以外,还是一位富翁兼凤梨爱好者。他曾经花钱在自己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维农山庄(Mount Vernon)建了一个凤梨温室,用来招待自己的客人。 温室成就史 如果追溯现代化温室的起源,还得回到13世纪的意大利。早期的温室主要是用于存放一些从热带地区带来的植物,由于技术的缺乏,早期温室往往都会面对保温的难题,温室的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对温室加温设备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历史。古罗马人在温室地板下建设管道来传递热气,法国人曾燃烧粪便来给加温,英国人则在17世纪动用过木炭和热水。 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已经配上各种设施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图:新浪网 在加温设备得到充分发展后,现代化的温室已经不再担心保温问题,既可以用热水管道也可以用热风炉;多年实践中探索出的温室建造方式和新的薄膜覆盖材料也提高了温室的保温能力。现代温室不仅可以加温,还可以通过帘幕系统对温室遮阴,或者使用可以循环水的湿帘和风机来给温室降温,真正做到冬暖夏凉。 在温室的发展过程中,玻璃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安装有玻璃的温室可以利用太阳辐射的热量来升温,既节能保温,又便于通风排湿。17世纪温室发展以英国和荷兰尤为兴盛,英王威廉三世曾在英国征收窗税,大大限制温室中玻璃的应用,直到1851年该税废除之后,伴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温室建设才进入真正的黄金时期,很多大型的温室就是从那时留下来的。 植物学的进步在历史上也促使温室从富人家里走向了大学这样的机构。1599年,法国植物学家朱尔斯•查尔斯(Jules Charls)设计制造了第一座实用玻璃温室,当时就是用来种植药用植物。 值得一提的是,被尊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的温室。在著名的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当时所在的圣托马斯修道院中的温室,对实验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功不可没。图:Mendel and the laws of genetics 现代温室,“植物工厂” 现代化温室面积能够覆盖1公顷的土地,其内部环境可以做到自动化调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荷兰是现代的设施园艺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玻璃温室,对当今世界设施园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1750年法国博物学家Adanson的记述中,就已经记载了16世纪荷兰国父威廉一世在位时期,荷兰人用栎木建造加温温室的事情。 近几十年来,温室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在寒冷冬季为植物提供温暖环境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发出了穴盘育苗技术,后来人们又在温室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如计算机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行走式喷灌系统等,做到对温室中的环境条件进行精确调控,其生产自动化程度堪比工业品的加工,这样的设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工厂”。植物工厂的育苗效率相比传统手段提高了七到十倍,节能三分之二以上,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产业龙头。 21世纪初,英国人建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它位于英格兰的康沃尔郡,是英国庆祝千禧年的一项工程。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它,那就是一座大型植物园,两个大型温室分别为热带植物区和地中海植物区,还有一个露天植物区。尤为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景点,还是建自一个废弃的矿坑! 现代温室,“植物工厂” 现代化温室面积能够覆盖1公顷的土地,其内部环境可以做到自动化调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荷兰是现代的设施园艺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玻璃温室,对当今世界设施园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1750年法国博物学家Adanson的记述中,就已经记载了16世纪荷兰国父威廉一世在位时期,荷兰人用栎木建造加温温室的事情。 近几十年来,温室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在寒冷冬季为植物提供温暖环境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发出了穴盘育苗技术,后来人们又在温室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如计算机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行走式喷灌系统等,做到对温室中的环境条件进行精确调控,其生产自动化程度堪比工业品的加工,这样的设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工厂”。植物工厂的育苗效率相比传统手段提高了七到十倍,节能三分之二以上,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产业龙头。 21世纪初,英国人建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它位于英格兰的康沃尔郡,是英国庆祝千禧年的一项工程。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它,那就是一座大型植物园,两个大型温室分别为热带植物区和地中海植物区,还有一个露天植物区。尤为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景点,还是建自一个废弃的矿坑! 史无前例的英国伊甸园工程,在巨大的多穹隆温室里,种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植物。从古罗马皇帝的木箱到现代的伊甸园,温室发展的过程漫长而卓越。图:Wiki Commons 史无前例的英国伊甸园工程,在巨大的多穹隆温室里,种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植物。从古罗马皇帝的木箱到现代的伊甸园,温室发展的过程漫长而卓越。图:Wiki Commons 参考资料: http://www.hobby-greenhouse.com/history_of_greenhouses.htm http://www.gabrielash.com/a-history-of-greenhouses.html http://www.oakconservatories.co.uk/conservatory_glass.htm http://faculty.caes.uga.edu/pthomas/hort4050.web/hort4050/op/op1/ghhistory.html Mendel and the laws of genetics,Heather Hasan,2005,Rosen Publishing Group.Inc 孤独的天才, 饶毅 设施园艺学, 张福墁主编, 2008,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http://www.guokr.com/article/12541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 guokr.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联系果壳网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7287do=blogid=561755 本文为博客大赛参赛博文 点击进入博客大赛
个人分类: 科研应用|1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贵族到平民:你不知道的温室故事
热度 1 qmjx 2012-4-20 17:33
(本篇与另一篇《 大波棒子来袭:餐桌上的玉米家族》 都已经发表在果壳网的自然控主题站,经过该站编辑帮助修改,特此感谢。) 使寒冬成为酷暑,使黑夜成为白昼。强大的现代化“植物工厂”,能轻易地实现这一切。但你可知道,最早的温室设施,不过是古罗马皇帝钟爱“黄瓜”的产物,而在发展盛行以前,温室其实只是富人的专利? 坐火车时,经常能看到窗边一闪而过的一排排大玻璃房子,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大玻璃房子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历程?穿越时空的限制,一起来看看“那些年,我们不知道的温室”。 爱“黄瓜”,也爱温室 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帝国有一个爱吃蛇瓜(American cucumber,一种长相酷似黄瓜的东西)的男人,他热爱蛇瓜到了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吃的程度。要知道,蛇瓜原产热带,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在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的古代,要保证一年四季都能获得这种作物实在是很困难。然而,这个男人做到了,只因为他是提比略(Tiberius)——古罗马帝国的皇帝。 在罗马农学家科拉姆莱(Columella)和诗人马泰阿(Martial)等人的记载中,古罗马人为了满足皇帝的愿望,在世界上创造性地率先应用类似现代温室的概念。在蛇瓜可以正常生长的季节结束以后,他们往木箱中装上土,在里面种上蛇瓜,然后把木箱放进一个房间里,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玻璃,于是他们给房间装上云母薄片,既能使阳光透进室内,让蛇瓜吸收利用太阳光热,还能保持室内温度。现在看来,原理与现代温室无异。 富人的专利 温室在出现后的一千多年里,基本上都是富人专有。想想也是,如果不是有钱有势的人,谁会像提比略那样,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专门修个房子?即使是如今看起来简单的温室,其建设费用也不会很便宜,并没有广泛运用于生产,因此温室变成富人的玩具也就不足为奇。但富人们在“炫富”的同时,无疑也推动了温室的发展。 建于19世纪的比利时皇家温室花园(Royal Greenhouse in Laeken),最初为皇家专用,现在已成为著名景点。 图:Wiki Commons 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有权有势的法国王室就在现代温室发展史上留下了鲜亮的印记。法王亨利四世曾经建造了向阳的拱形房屋来种植豌豆,以促进豌豆早熟;路易十四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最早将玻璃窗引入温室的建设中,建成了有简单玻璃屋顶的温室。十六七世纪的法国人热爱橘子,为了在冬天也能保护好橘树,他们专门有一种“橘子温室”(Orangery),在彼时的欧洲,拥有橘子温室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凡尔赛宫中就建有一座150多米长、13米宽、15米高的橘子温室。 除了橘子温室,凤梨也是那时温室里主要种植的作物。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除了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成就以外,还是一位富翁兼凤梨爱好者。他曾经花钱在自己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维农山庄(Mount Vernon)建了一个凤梨温室,用来招待自己的客人。 温室成就史 如果追溯现代化温室的起源,还得回到13世纪的意大利。早期的温室主要是用于存放一些从热带地区带来的植物,由于技术的缺乏,早期温室往往都会面对保温的难题,温室的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对温室加温设备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历史。古罗马人在温室地板下建设管道来传递热气,法国人曾燃烧粪便来给加温,英国人则在17世纪动用过木炭和热水。 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已经配上各种设施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图:新浪网 在加温设备得到充分发展后,现代化的温室已经不再担心保温问题,既可以用热水管道也可以用热风炉;多年实践中探索出的温室建造方式和新的薄膜覆盖材料也提高了温室的保温能力。现代温室不仅可以加温,还可以通过帘幕系统对温室遮阴,或者使用可以循环水的湿帘和风机来给温室降温,真正做到冬暖夏凉。 在温室的发展过程中,玻璃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安装有玻璃的温室可以利用太阳辐射的热量来升温,既节能保温,又便于通风排湿。17世纪温室发展以英国和荷兰尤为兴盛,英王威廉三世曾在英国征收窗税,大大限制温室中玻璃的应用,直到1851年该税废除之后,伴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温室建设才进入真正的黄金时期,很多大型的温室就是从那时留下来的。 植物学的进步在历史上也促使温室从富人家里走向了大学这样的机构。1599年,法国植物学家朱尔斯•查尔斯(Jules Charls)设计制造了第一座实用玻璃温室,当时就是用来种植药用植物。 值得一提的是,被尊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的温室。在著名的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当时所在的圣托马斯修道院中的温室,对实验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功不可没。图:Mendel and the laws of genetics 现代温室,“植物工厂” 现代化温室面积能够覆盖1公顷的土地,其内部环境可以做到自动化调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荷兰是现代的设施园艺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玻璃温室,对当今世界设施园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1750年法国博物学家Adanson的记述中,就已经记载了16世纪荷兰国父威廉一世在位时期,荷兰人用栎木建造加温温室的事情。 近几十年来,温室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在寒冷冬季为植物提供温暖环境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发出了穴盘育苗技术,后来人们又在温室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如计算机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行走式喷灌系统等,做到对温室中的环境条件进行精确调控,其生产自动化程度堪比工业品的加工,这样的设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工厂”。植物工厂的育苗效率相比传统手段提高了七到十倍,节能三分之二以上,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产业龙头。 21世纪初,英国人建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它位于英格兰的康沃尔郡,是英国庆祝千禧年的一项工程。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它,那就是一座大型植物园,两个大型温室分别为热带植物区和地中海植物区,还有一个露天植物区。尤为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景点,还是建自一个废弃的矿坑! 现代温室,“植物工厂” 现代化温室面积能够覆盖1公顷的土地,其内部环境可以做到自动化调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荷兰是现代的设施园艺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玻璃温室,对当今世界设施园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1750年法国博物学家Adanson的记述中,就已经记载了16世纪荷兰国父威廉一世在位时期,荷兰人用栎木建造加温温室的事情。 近几十年来,温室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在寒冷冬季为植物提供温暖环境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发出了穴盘育苗技术,后来人们又在温室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如计算机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行走式喷灌系统等,做到对温室中的环境条件进行精确调控,其生产自动化程度堪比工业品的加工,这样的设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工厂”。植物工厂的育苗效率相比传统手段提高了七到十倍,节能三分之二以上,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产业龙头。 21世纪初,英国人建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它位于英格兰的康沃尔郡,是英国庆祝千禧年的一项工程。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它,那就是一座大型植物园,两个大型温室分别为热带植物区和地中海植物区,还有一个露天植物区。尤为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景点,还是建自一个废弃的矿坑! 史无前例的英国伊甸园工程,在巨大的多穹隆温室里,种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植物。从古罗马皇帝的木箱到现代的伊甸园,温室发展的过程漫长而卓越。图:Wiki Commons 史无前例的英国伊甸园工程,在巨大的多穹隆温室里,种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植物。从古罗马皇帝的木箱到现代的伊甸园,温室发展的过程漫长而卓越。图:Wiki Commons 参考资料: http://www.hobby-greenhouse.com/history_of_greenhouses.htm http://www.gabrielash.com/a-history-of-greenhouses.html http://www.oakconservatories.co.uk/conservatory_glass.htm http://faculty.caes.uga.edu/pthomas/hort4050.web/hort4050/op/op1/ghhistory.html Mendel and the laws of genetics,Heather Hasan,2005,Rosen Publishing Group.Inc 孤独的天才, 饶毅 设施园艺学, 张福墁主编, 2008,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http://www.guokr.com/article/12541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 guokr.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联系果壳网 。
4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Alluvion 2012-4-7 17:47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Lou Andreas-Salomé),一位征服天才的女性。她是俄罗斯流亡贵族的掌上明珠,有怀疑上帝的叛逆,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她为尼采所深爱、受弗洛伊德赏识、与里尔克同居同游。 中文名: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外文名: Lou Andreas-Salomé 国籍: 俄罗斯 出生地: 俄罗斯圣彼得堡 出生日期: 1861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37年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不详 目录 个人简介 他人纪念 情 史 哲人的假面舞——与尼采的情史 诗人的华尔兹——与里尔克的情史 心理学家的探戈——泽尔曼 个人简介 他人纪念 情 史 哲人的假面舞——与尼采的情史 诗人的华尔兹——与里尔克的情史 心理学家的探戈——泽尔曼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莎乐美(1861—1937)是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知识沙龙所共享的“玫瑰”,她把自己人生最后的25年都献给了精神分析;她不仅给精神分析贡献了许多价值非凡的论文,而且还进行了具体运用。   1861年1月12日,露·莎乐美降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座将军府邸里,由于家族声名显赫,连沙皇也亲自写信祝贺。   这位千金小姐童年时,有点孤僻、落落寡合,但心智非常早熟。在莎乐美的青少年时代,对她帮助最大、影响最大的男人是基洛特。从1878年冬到1879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两人过从甚密,莎乐美从基洛特那里学习了宗教史、宗教比较学、宗教社会学、宗教教义、哲学、逻辑学、文学、戏剧等课程,并广泛阅读了笛卡儿、帕斯卡、席勒、歌德、康德、克尔凯郭尔、卢梭、伏尔泰、费希特、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她在这几个月里所学到的东西相当于一般大学生几年的所得,为她在宗教和哲学方面的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为了能够亲眼见识浪漫主义的法国和理性主义的德国,莎乐美在父亲病故后,以陪母亲散心的名义,踏上了出游的行程。   在罗马,莎乐美与尼采第一次见面,尼采对莎乐美一见倾心。莎乐美欣赏甚至崇拜尼采无与伦比的才华。但是,谈婚论嫁时,莎乐美却拒绝了这个亦师亦兄的怪杰。在遭到拒绝之后,尼采本来就有的偏头痛连连发作,开始患上了仇女情结。   1897年的一个傍晚,莎乐美和里尔克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尽管莎乐美大里尔克14岁,但她的魅力还是征服了这位青年诗人。里尔克在莎乐美身边也享受到了别的任何男人所享受不到的关爱。两人曾同居过许多时日,同游过许多地方。1926年深秋,里尔克因为玫瑰花刺伤了手指而染上败血症,不久一命归西,莎乐美痛心不已,写过许多动人心魂、催人泪下的悼念文字。   莎乐美身上最闪光的,是她永远不知疲倦的学习精神。为了学习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她到处拜师。哪位大师的思想最前沿,她就去哪儿程门立雪。 1911年秋天,在魏玛举行的精神分析学大会上,她与弗洛伊德谋面。靠着超群的悟性,她花了六个月,居然学完了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课程。1912年春天,她去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再次提出拜师的要求。弗洛伊德把莎乐美收做了及门弟子。 编辑本段 他人纪念    和经典舞剧无关;和王尔德的戏剧无关;和天才尼采、弗洛伊德、里尔克有关。   弄瞎我的眼睛:我还能看见你,   塞住我的耳朵:我还能听到你,   没有双足,我还能走到你那里,   没有嘴,我也还能对你宣誓。   打断我的臂膀,我还能用我的心,   象用我的手一样,把你抓劳,   揿住我的心,额上的脉管还会跳,   你如果放火烧毁我的额头,   我就用我的血液将年承受。   --诗人里尔克为莎乐美而作.   纵使我们已经在两艘不同的船上,我们仍然会在同一条河上航行—因为同一个源头在等着我们;里尔克对她说。   “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失去莎乐美后,尼采愤懑而作。据说尼采见到莎乐美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是从哪颗星球上一起掉到这里的?   在她的老师弗洛伊德的书架上,摆放的是莎乐美的照片。 编辑本段 情 史 哲人的假面舞——与尼采的情史   少女的祈祷总是虔诚的,少女的梦想总是热烈的。莎乐美渴望什么?她渴望有朝一日能与伟大的心灵当面对话,从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琼浆玉液。弗罗琳·冯·梅森伯格是莎乐美的知音,也是莎乐美的引导者,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犹豫的只是该让谁来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颗最闪亮的星,也是一颗最孤独的星吸引了,他就是伟大而又可怜的弗莱德里希·尼采。弗罗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颇为圆熟,她先给莎乐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剧的诞生》,然后又写了一封长信讲述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笔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独立不羁,他剑锋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师瓦格纳无地自容,大有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和憨劲。然而,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却萍踪浪迹,孤身漂泊,而且与病魔长年周旋。莎乐美读了尼采的著作,不禁为他横空绝地的智慧所震撼,读了弗罗琳的长信,又不禁为哲人孤苦悲凉的身世而感伤。震撼加感伤这难道还不够吗?她直觉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伟大的心灵,她渴望尽快见到他。   帷幕徐徐拉开,导演弗罗琳·冯·梅森伯格已退到舞台之后,她正指点欧洲最伟大的哲人去约会欧洲最聪明的闺秀,地点选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弗罗琳急于将此剧导演成千古佳话。可奇怪的副导演则是保尔·李,尽管他内心狂热地迷恋莎乐美,却愿意退避三舍,为朋友让路。至于最迟登场的男主角尼采,经弗罗琳和保尔·李两人从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团烈火已由深红而趋于纯青了。他甚至飘飘然,有点盲目乐观,在写给保尔·李的信中,跳闪着下面的语句:“请您代我问候那位俄罗斯女郎,如果这样做有意义的话。我正需要此种类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开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两年的婚姻,不过这也必须考虑到我今后十年内将做些什么而定。”这话说得过于托大了,他以为局势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乐美则未能征得兄长罗伯特的同意,因为罗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对尼采这种饱学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会上当受骗;此外,他还告诫妹妹,作为大家闺秀,须知形象第一,名誉第一,人言可畏,浪漫无异于玩火自焚。向来特立独行的莎乐美自然很反感这样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显带着几分火气:   我既不追随典范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为谁的典范,我只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没有不可逾越的规则,而是有太多不可言传的美妙的感受——它们蕴含于我自身,在喧闹的生活中越受压抑越要呼喊出来。   “一个真正的男子需要两种不同的东西:危险和游戏。因而他需要女人,当作最危险的玩物。”这是尼采的语录。那么,在罗马的圣彼得教堂他与莎乐美的约会是该算危险,还是游戏,抑或是危险的游戏?   尼采未及躲闪,便遭到了爱神的当胸一箭。当见到莎乐美金黄色的卷发、优美绝伦的面部轮廓、丰满鲜艳的嘴唇、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扑面而至的青春气息,他就无可救药地爱上她了。这位二十一岁的妙龄女郎举止娴雅,气质高华,思维敏捷,要言不烦,这些都是尼采欣赏的。当弗罗琳问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评价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灵魂的人!”与尼采相比,莎乐美则要冷静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显然不是什么白马王子的形象,与那些自己常见的华服盛装丰神秀貌的贵族青年相比,尼采简直无异于山野狂夫。她在回忆录中用了以下这些词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几乎一目了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没什么惊人之处;朴素——尼采的衣着十分整洁;慎重——尼采的言行节制而略显拘谨;优美——尼采的双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视;笨拙——尼采的客套仿佛是一个假面具。   这七个关健词串联在一起,将构成怎样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毕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此,她并没有感到失望和怀疑。但敬重是一回事,爱慕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一位比自己大十七岁的病夫,莎乐美的心扉欲开还闭。这时,她母亲——一位糖厂老板的女儿开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财产还不够养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风?”她真的不了解女儿,受穷,这是莎乐美最不介意的一点。莎乐美只担心尼采伟大的心灵是一个风暴眼,除了填没俗世的幸福,自己还将牺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么说,尼采和莎乐美的旅行还是愉快的,另一护花使者(保尔·李)则未必有此同感。这无疑是全新的体验,尼采仿佛扮演着疯骑士堂吉诃德的角色,护卫着自己的心上人杜尔西内娅。更妙的是,他与莎乐美单独去了一趟海滨城市蒙特卡洛(现为摩纳哥的赌城)。在那里,尼采是否把握了机遇?仅作哲学的玄谈?仅有思想的共鸣?莎乐美透出的口风是:“至于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过我,我已经不记得了。”恐怕连傻瓜都能猜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保尔·李见到尼采的“震颤”和莎乐美的神采飞扬,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胜券在握,便假装大方,怂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乐美。保尔·李很清楚自己处在下风,便再次摆出高姿态:“我是一个厌世者,一想到生儿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厌恶。还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侣。”其实,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恋爱时的近视只需一副眼镜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则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间没有那样的神医和良药。然而莎乐美该是一个例外,世间还哪有这样秀色可餐的解语花?她善于倾听,无论尼采谈到多么玄奥的问题,她全都听得懂。又岂止听得懂,她还能恰如其分地补充几句,仿佛画龙点睛。为这样的女子动心,为这样的女子销魂,尼采一点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决意为莎乐美而改变自己对女性不甚乐观的看法。幸福本来是可以这样成全尼采的,将他身上屡屡抬头的那股愤愤不平的戾气化为无形,如此一来,作为哲人的尼采也许会受损,然而作为常人的尼采则必定会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盘:“莎乐美具备高贵而睿智的心灵,而且有鹰的视觉,有狮子的勇气,她一定愿与我一道肩负起人类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条上升之路!”他反复思虑,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么,事不宜迟,他决定向莎乐美求婚,毕其功于一役。可怜的哲人,在思想领域他敢于冲锋陷阵,在感情的后花园则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懦夫,他让道友和情敌保尔·李相机行事,代为操持,自己则一溜烟逃回了瑞士的巴塞尔,静候远方的佳音。   你不妨猜猜看,陷于恋爱迷狂状态的尼采此时满脑袋都蹦跳着怎样的念头?他想入非非:娶莎乐美为妻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恋爱,对肉欲是排斥和鄙视的,但为了她的名誉不遭外界的恶意中伤,将彼此的姓名联为一体仍属必要。他甚至考虑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财产,即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获得最划算的版税?也许该去大学里谋得一席教职,因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损于家庭的稳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灵伴侣,就必定有许多元气充盈的精神之子将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犹如精美的瓷器,被莎乐美的当头一棒击得粉碎。莎乐美的回答很简单,正因为简单,便愈加残忍。总之一句话:莎乐美不想结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济罗牧师更为明智,但他们都无可救药地将心灵生活与世俗生活混为一谈,纠缠不清。说到底,尼采和济罗都没有看出,莎乐美是一位奇异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游戏,她欣然入局,并不意味着她要找一位游戏伙伴做自己的丈夫。为此,莎乐美毅然决然地将十九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哲人的求婚挡了回去。   哲人毕竟是哲人,尼采的绮梦破灭了,并不意味着他就颓唐了,就完蛋了。尼采决意向古希腊的哲人学习,舍弃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乐美依然是心灵的朋友,依然可以诞生他们的精神之子——查拉图斯特拉。莎乐美也不愿看到这位伟大而可怜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伤心,她给尼采寄去了诗篇。这的确不失为一帖良药,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抚慰:   谁一旦被你逮住还能逃脱?   要是他感觉你注视着他那双庄严的眼睛。   我无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将我获取,   除了摧毁你还能做什么?我永远不会相信。   是啊,你必定会光顾尘世上的每一个生灵,   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你的掌心:   生活没有你——依然美丽,   ——你也同样值得生活下去。   有人说,尼采便是古罗马暴君尼禄精神上的兄弟。关于尼禄,普鲁东有一个精辟的论断:“尼禄是一位艺术家,一位抒情戏剧的崇拜者、奖章的收集家、旅游家、剑客;他是唐璜,也是登徒子;他还是一位充满机智、幻想和同情心的高尚的人,在他身上洋溢着对生活和享乐的热爱。这就是为什么他成为尼禄的原因。”应该说,尼禄的某些特性尼采并不具有,但某些特性则在他身上得以强化,内心的风暴肯定是一致的,即尼禄擅长于破坏,尼采则除此之外,还擅长于创造。能与这位伟大的创造者结为知己,莎乐美感到十分欣慰,1882年8月14日,她在尼采的居处陶顿堡写信给保尔·李,即表明了这一点:   总体上说尼采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然单方面看,他又是个极其情绪化的人。同尼采谈话是十分惬意的事情——你一定也知道这一点,在这种有共同理想、共同感觉的交谈中,常常会心有灵犀一点通。尼采本人也这样说:“我相信,我们之间唯一区别就是年龄。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是多么的一致。”   对于这种“一致性”,保尔·李无疑是吃醋的,而另一位以尼采的保护神和知己自居的女人则感到异常妒忌,她就是哲学家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伊丽莎白·尼采心胸狭隘,眼看着莎乐美的锋头处处盖过自己,让哥哥像傻瓜似的意乱情迷,令自己遭到日甚一日的冷落,因此对莎乐美抱有深刻的敌意。女人之间的怨恨如同死结,是很难解开的,她们会挖空心思去中伤自己的对手或假想敌。伊丽莎白便找准哥哥的软肋猛力捶打,讽刺他的哲学越来越带有莎乐美的色彩,认定那位俄国女子的个性在左右一切。尼采几乎立刻就鬼上身了,他向来就以君临思想界的哲王自居,不容许有异样的声音响在耳畔。莎乐美虽然是尼采的知己,在许多方面能与他共鸣,但莎乐美决不盲从,也不愿成为别人的附庸,她有自己的立场。有时她会置疑,有时她会坚持相反的意见。每当这种时候,尼采就怒火中烧,甚至拂袖而去。这对性格古怪的兄妹终于迫使莎乐美踏上了归程。这是富丽的九月,尚未剥蚀光彩的仲秋,但一股萧瑟的别情已萦绕在尼采和莎乐美的心间,久久挥之不散。   莎乐美走了,尼采仿佛脱水的鱼,一时间,茫然无主,连思考和写作都丧失了原有的动力。莎乐美则再次听到了老妈的唠叨:“和弗莱德里希在一起你是不会幸福的,不错不错,我指的是世俗的幸福,也许他是一位圣人,可是失去世俗的幸福,做个圣人又怎样呢?上帝原谅我说这样的话,可这就是我的观点。这位尼采先生不仅渎神,而且全身是病,虚弱不堪,你怎么可以嫁给他?除非你疯了,想做一个终身制的护士或大夫。还有他的母亲和妹妹,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赶走你的,别傻了,我的孩子。”莎乐美没疯,也不傻,此时,她身体内似乎有两个自己,一个是虚荣的,以驾驭和支配两位哲人(尼采和保尔·李)的感情为快,使两位哲人竞相博取她的欢心为荣;另一个则是冷静的,看到尼采生出妒忌心,听他中伤保尔·李是个时刻准备服毒自杀的胆小鬼,她便心生轻蔑。当莎乐美再次遭到伊丽莎白的恶语中伤(称莎乐美与弗莱德里希交往,纯粹出于卑劣的虚荣心,而哲学家从未爱过她),人格上受到莫大的侮辱,一气之下,她便与这对兄妹恩断义绝了。其后不久,莎乐美与保尔·李在柏林同居,尼采永远失去了能减轻其孤独与痛楚、赋予其勇气和希望的天使。尼采对莎乐美的谴责再次暴露了他受到刺激之后的偏激:“我以为我已经找到了一位能帮助我的人;当然,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智力,而且还要有第一流的道德,但是相反的,我却发现了一位只想娱乐自己的人物。她不害臊的是,梦想把地球上最伟大的天才作为她玩弄的对象。”保尔·李读了道友尼采的这封信,是否也有同感?莎乐美与保尔·李同居不到一年,就因为他坚持学医,彼此意气不投而分道扬镳了。也许保尔·李更有资格说莎乐美玩弄了自己的感情。十八年后,一直抑郁寡欢的保尔·李最终选择了自杀。对此,莎乐美并未感到良心不安,她认为良心不安是软弱的表现。   告别了天使,尼采只好与自己最新创造的精神之子查拉图斯特拉组成“单亲家庭”,独自走完生命最后阶段疯狂的黑洞。他冲到大街上,抱着被鞭打的骏马的脖子,热泪迸涌地高呼“我的兄弟”。那一刻,他疯狂得极为美丽,也极为善良。   也许,在尼采的脑海中,有一首歌的词曲仍如佛殿的长明灯一样闪烁不灭。词作者是莎乐美,曲作者是尼采,《赞美生活》是他们唯一的“私生子”:   像朋友那样   真诚地爱着一位朋友,   就如我爱你一样。   呵,我的内心翻卷着怎样的波浪?   如果你为我带来喜悦或忧伤,   如果我低声啜泣或纵情欢唱,   那就是以不同的面孔   倾诉着对于你的爱的衷肠。   你的别离   为我留下深深的绝望,   而你的拥抱   又使我抹去眼角的泪光。   让我们像知己一样心心相印,   并且在寂静中   倾听着它们的碰撞。   如果你仍旧不曾使我狂喜,   那就努力吧,   因为同样的悲戚也在折磨着你的心房。   哲人的假面舞曲终人散了,原本心心相印的舞伴以快乐始,却以痛苦终。然而,正是这种精神的痛苦化为酒药,使尼采酿出了最醇香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超人哲学得以功德圆满。另一方面,这种精神的苦痛也充分凸显了其负作用,尼采对女性的仇视和轻蔑在生命的最后七年达于极致:“你到女人那儿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这无疑是泄愤之语,尽管他心底下针对的只是某个人——露·莎乐美,仍然不足为训。   莎乐美以不爱为大爱,这原本是尼采的思路,尼采是不该抱怨的。莎乐美毕竟没有砍下这位先知的头颅,给尼采最残忍的一吻。何况,在尼采辞世后四年,莎乐美出版了自己的精心之作《尼采评传》,这本书足以纪念他们心灵相拥相握的那些美好时光。 诗人的华尔兹——与里尔克的情史   离开尼采后,作为才女的莎乐美已逐渐浮出海面。她先后创作了思想录《与上帝之争》和小说《露特》,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她独立了,不再只是作为尼采和保尔·李的不光彩的“情人”被长舌妇们挂在嘴上,嚼在牙间。谁也不能否认,昔日那位善解人意的漂亮小姐露·莎乐美现在已是富有魅力和才情的女士。但二十六岁的她再次做出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她曾逃脱了一位弗莱德里希,现在却嫁给了另一位弗莱德里希——柏林的西亚语言学教授弗莱德里希·卡尔·安德列亚斯。这位比莎乐美大了整整十五岁的老书生有何绝招赢取美人心?说出来,却十分可笑,他竟是以自杀相威胁而夺取了芳标。尼采的想象力太超迈了,像这样下三滥的招法他是既想不到也做不到的。此亦弗莱德里希,彼亦弗莱德里希,用招却是天差地别,胜负也是判然两极。不过,这位枯燥的语言学教授也有一宗不易有的好处,即他不干涉莎乐美的自由,莎乐美从此有了婚姻的保护伞,更可以天马行空。   勒内·马利亚·里尔克是幸运的,他二十二岁时在舞会上遇见了三十六岁的莎乐美。莎乐美不仅魅力四射,才华一流,而且具有极高的眼界和洞察力,在不多的几次交往后,她便看出身形瘦小、体质羸弱、性格腼腆的里尔克是一块非凡的璞玉,假以时日,经过精心雕琢,必能光耀欧洲,成为伟大的诗国之雄和诗国之王。尼采曾是她的引路人,现在,她便是里尔克的明灯,且乐意扮演这个角色。里尔克生长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二十一岁时彻底逃离了那个小市民家庭,走向西方,宣称:“我是我自己的立法者和国王,在我之上别无他人,连上帝也没有。”如今置身于西方世界里,其敏感的心灵渴求许多东西——母爱、恋情、学识和荣誉,这四项,他从莎乐美那里都可以获得。这太神奇了。里尔克从未遇见过这样优异的女性,智慧、大度,而且极具理解力和包容性。他明白了,为什么连最高傲的哲人之王尼采都曾拜倒在莎乐美的石榴裙下。于是,莎乐美很快就收到了里尔克的情书。而对于这样的“刺激-反应”,她见惯不惊,但还是发出了一句感叹:“多么细腻而内敛的灵魂,他会大有作为的!”只挑选天才作为自己心灵的舞伴,这是莎乐美的原则。里尔克的幸运正是天才的幸运,尽管他既不伟岸,也不雄健,但具有尼采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和能穿透时空的敏锐性。这就够了。依照尼采永劫轮回的定律,里尔克也许就是另一个尼采?莎乐美昔日不能给予尼采的爱情,今日尽可给予里尔克,这仿佛是命运之神的旨意。   里尔克的告白异常热烈:   我要通过你看世界,因为这样我看到的就不是世界,而永远只是你、你、你!……只要见到你的身影,我就愿向你祈祷。只要听到你说话,我就对你深信不疑。只要盼望你,我就愿为你受苦。只要追求你,我就想跪在你面前。   面对这般如火如荼的爱的告白,只有盲目盲心的女人才能无动于衷,莎乐美又怎会是那样的女人?她无愧于最高的礼赞——里尔克在信中有所保留,而在诗中则无所保留那种最高的礼赞:   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   堵住我的耳朵,我仍能听见你,   没有脚,我能够走到你身旁,   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   折断我的双臂,我仍能拥抱你——   用我的心,像手一样。   钳住我的心,我的脑子不会停息,   你放火烧我的脑子,   我仍将托举你,用我的血液。   若非情热到极限,向来以冷静平和著称的里尔克是写不出这样灼人胸臆的诗句的。这深度的迷恋打开了莎乐美心灵中久已扃闭的那扇门,促成了她身上母爱的觉醒。这种感觉简直太新奇了,太美好了。莎乐美带着里尔克漫游欧洲,讨论哲学,写诗,唱歌,会友,闲聊,野餐,打猎,在月光下漫游,在花丛中拥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的母亲是大地之神盖娅,只要安泰身不离地,便能源源不绝地吸取母亲的力量。莎乐美便是里尔克的大地,是他精神的母亲。在莎乐美身边,里尔克的创造力空前饱满,诗的灵感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而一旦莎乐美回到丈夫的身边,里尔克就会深陷于孤独和相思之苦,完全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这时,莎乐美便会写信安抚他:   不要着急,我的孩子。真正的艺术家总是要经历无限的孤独和漫长的痛苦,你必须在安静中等待回应。忍耐,忍耐,再忍耐,终有一天你将脱颖而出,展翅高飞。正如总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到你的身边。   这便是寓教于爱的指点,如同母亲的叮咛。里尔克是受益者,他从双份的爱意——母爱与情爱、精神和肉体中体验了人生的幸福。莎乐美担心里尔克的天才会在误打误撞的野路上迷失,又建议他去大学听课,弥补知识的缺陷,以加强其理论修养,增厚其文化底蕴。她还劝导里尔克从相对空洞的内宇宙转向自然和真实,从抒写主观的“我”转向精细地观察和刻画大千世界。这些适时适地的点拨都收到了奇效,但丝毫也未扰乱里尔克敏感而丰富的内心天地。莎乐美给里尔克自由和恰如其分的孤独,是必要的,对一位正在蓬勃上升的天才,不能听任情爱的烈火烧坏脑子,里尔克必须拥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莎乐美对这位诗歌王子的改造无微不至,甚至包括他的大名,莎乐美打趣说“勒内”有脂粉气,里尔克便将它改为“莱纳”,这也可见出里尔克对自己的女友和“母亲”是如何的尊敬,莎乐美的话就是圣旨。   三十八岁的莎乐美决定回返阔别了二十年的故国俄罗斯,去找回自己少女时代的感觉。陪同她前往的有里尔克,也有她的丈夫安德列亚斯。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三人行也许有点尴尬,但换个角度看,一位女王配上两位侍卫,却又非常正常。毕竟一切都由莎乐美作主,她便是女王。这趟俄罗斯之行,莎乐美和里尔克都有很大的收获:里尔克的收获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那片广袤土地上纯朴的民情民风都是西方世界里找不到的最鲜活的素材;莎乐美的收获则主要是生命意义上的,她找到了故乡,找到了久违的亲人,找到了儿时的伙伴,找到了记忆的源头,内心激情澎湃,再次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翌年(1900年),莎乐美和里尔克又作了第二度俄罗斯之行,拜访了契诃夫和高尔基,还去图拉的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拜访了七十二岁的列夫·托尔斯泰。在芳香弥漫的花园里,他们聆听托翁畅谈福音和改造俄国乡村的计划,批评西方文明的虚伪和浅薄,还亲眼见证了托翁的夫人索尼娅的阴郁脾气。   两次俄罗斯之行结束了,莎乐美与里尔克的爱情也结束了。莎乐美认为里尔克已到了“心理断奶期”,必须从恋母情结中解脱出去,正如小袋鼠最后一次从母亲的胸袋中跳出一样,才能宣告独立和成熟。这个决定是痛苦的,但是必要的,诗人的心灵需要痛苦的淬炼,里尔克为此陷入了迷惘,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一年后,他与罗丹的女弟子、画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仓促结婚,仍带有负气的成分。这桩婚姻显然是失败的,但里尔克一旦走出痛苦的阴影,重新开始漫游和等待,他的创作便达到了崭新的境界。里尔克写于1903年的那首名诗《豹——在巴黎植物园》便将现代诗歌“思想知觉化”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令读者耳目一新。   这对天才恋人分手二十六年后,里尔克去世了。莎乐美一生阅人多矣,却在其回忆录《生命的回顾》中宣称:“我是里尔克的妻子。”这一大胆告白说明莎乐美对这段爱情格外看重。正如她当初预言的那样,此时的里尔克成了欧洲的诗人之王。这再次证明,莎乐美与天才共舞,既充满了激情之美,也充满了智慧之美。 心理学家的探戈——泽尔曼   1902年,莎乐美出版了较为成熟的心理小说《中途降落》,涉及的主题是乱伦和不贞、性欲的倒错和癫狂。此外,对于性饥渴这个女性作家的禁区,她也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写了一本名为《性爱》的书,探讨性与爱的融合与分离的过程。在这本书里,莎乐美将一个离经叛道的观点推到了卫道士们的鼻尖下:婚姻和爱情可以并行不悖,从婚姻中能获得安慰和支持,从爱情中则可以汲取力量和快乐。在她看来,性爱是人类生活的动力源泉,它最能显示人性的本质,所以是高贵而圣洁的,践踏它的人即践踏人性本身,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但莎乐美并非一味地贪求床笫之欢,却看重性与爱的水乳交融。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回,莎乐美已入住某家旅馆,约好与男友共度良宵,可突然感到忐忑不安,也许这一切都搞错了,自己并非真心实意地爱他。怎么办?莎乐美赶紧一走了之,乘车去邻近的城市,入住另一家旅馆。然而,下榻伊始,喘息未定,她却又强烈地意识到此举的荒唐可笑,觉得自己百分之百地爱着那位朋友。可现在遥隔两地,如何慰解相思?她想起手头有那位朋友的一封信,好,就吃了它,味道还真不赖。   这样的浪漫,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一次,而对于莎乐美来说,这只不过是她的日常功课。   离开里尔克后,私人医生泽克曼成了莎乐美的情人,这段感情既开了花,也结了果,尽管谈不上美满温馨。这样,莎乐美有了做母亲的欣喜,也有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安德列亚斯不肯离婚,泽克曼的母亲则将她轰出家门。更伤心的是,她因采摘苹果不慎跌倒而流产。   泽克曼的出现曾使里尔克嫉妒得发狂,但这位医生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在他之后,另一位同行,瑞典的精神疗法医生希尔·比耶尔接管了莎乐美的感情领地,正是他将莎乐美引领到精神分析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座前。   莎乐美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无意识学说、本能学说、梦的解析学说和人格学说)充满好奇和兴趣。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不枯燥,他的比喻异常生动:“无意识”好比一个宽敞的门厅,其中拥挤着各种各样的冲动,都想闯入“前意识”控管的一小间会客厅,得到那位雄居其中的“意识”先生的青睐。可是接待室外门口(学名为“意识阀”)站着警卫,将那些硬往里闯的欲念一一挡驾。然而,那些被拦阻在“无意识”大厅里的冲动贼心不死,倘若乘乱过了玄关,为“意识”所接纳,则万事大吉;倘若一再遭到压制,就可能酿成危险的变态心理。精神分析学要做的就是撤除那些“警卫”,使“无意识”与“意识”会晤。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尖新,研究的又是人类以往欲说还休的性意识,自不免被人骂成“一心要败坏公众道德的淫棍”,但他在莎乐美的眼中则是学术界大智大勇的普罗米修斯。何况,莎乐美曾撰写过《性爱》那样的著作和《物质的爱情》那样的文章,探讨的同是人类共有的心魔——性意识。当时她掘进得不够深,只能说是浅尝辄止,现在她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则可以钻探到真正的“矿层”。   1912年秋天,莎乐美正式决定赴维也纳在弗洛伊德的手下受训。应该说,他们并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作为朋友,两人的理论观点也不无分歧,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但他们彼此尊重。其实,弗洛伊德和莎乐美在智力游戏中是同一类型的天才,同样罕逢对手,同样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同样因为离经叛道而树敌多多,同样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但他们在情场上则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弗洛伊德从不寻求爱情的确定性,只寻求知识的确定性,他悲天悯人,也害怕在不确定的情感状况中遭受痛苦,因此尊崇的是意志和理性这两位铁面门神,为此宁肯回避和舍弃生命中某些强烈的欢愉和喜悦。莎乐美则是一个在感情和理智中都能得到快乐的冒险家,她对多变情感和欲望的驾驭得心应手,堪称最好的驯马师,尽管也有痛苦,也有别离,也有忧伤,但正是这些负面的深切的感受构成了她生命中另一道奇异的风景。   在精神分析学专家的圈子里,是没有任何禁区的,或者说,常人的那些禁区恰恰是他们的花园,对于性欲冲动的形象化比喻更是信手拈来。有一次,莎乐美一边听着那些专家谈话,一边织毛衣,竟有人脑袋里灵光一闪,指着莎乐美调侃道,她通过织毛衣的动作表现出了女性潜意识中对不间断性交的渴望。这当然不会惹莎乐美生气。在她看来,这并非冒犯和侮辱,而是不拘一格的论学。   专家也是正常的人,有正常的七情六欲,追求莎乐美的男士有一大把,夺得芳标的却只有一个,他就是维克多·陶斯克——弗洛伊德门下最有才华的弟子之一。此时莎乐美已五十一岁,仍有十足的魅力捕获这位三十五岁的英俊男子。陶斯克原本喜欢的是莎乐美的朋友、妩媚多情的爱伦·德尔普,但莎乐美横刀夺爱,使陶斯克投入了她的怀抱。这无疑又是一段“母子恋”的翻版,外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莎乐美给陶斯克的精神安抚多过性满足。事实却恰恰相反。她正是有感于陶斯克身上“人类创造力的斗争”过于酷烈,遂决定用自己的爱使他体内猛兽一般的原始力量得到纾解。实际上,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是完全歧异的,陶斯克向往稳定和永恒,莎乐美则喜欢变数和短暂,她认为女人只须对自己保持忠诚,女性对男人“不忠”恰恰是为了回归自我,并非欺骗和淫荡。恋爱中的女人仿佛是“一棵等待闪电将其劈开的树”,它或者内心分裂,或者发出新芽长出新枝;也就是说她要么牺牲自我,要么对男人“不忠”。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在莎乐美看来,爱情只是风暴,只是彩虹,只是海市蜃楼,想把它固定在婚姻的框架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因此,陶斯克的出局早已注定,当莎乐美离开奥地利维也纳返回德国哥廷根时已成事实。十五年后,陶斯克——这位历经战争磨难的精神分析专家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的诊所,有了心爱的女人(一位音乐家),却在结婚的日子里,将脖子伸进窗帘的拉绳套,开枪自杀了。猝闻噩耗,莎乐美写信给弗洛伊德,感慨系之:“可怜的陶斯克,我曾爱过他,认为了解他,却从未想过他会自杀。这种死亡的方式既是一种暴力行为,同时也是一个承受过巨大痛苦的人的最佳选择。”她此时已了生断死,并未使用人们惯用的那种怜悯痛惜的陈词滥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屠戮使莎乐美看清人类欲望中最卑劣最阴暗的一面——魔鬼一样的嗜血如狂。这不只是某个军事集团的罪责,而是人类全体的罪责。她在自己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表明自己有“反对普遍犯罪的感情倾向”,因此决定拿起精神分析疗法为患者服务。从1921年起,作为心理医生,莎乐美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这远远超过了弗洛伊德忠告的极限,但她乐此不疲。她使不少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病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的确是神奇的绩效、非凡的功德。   临到晚年,莎乐美身患糖尿病,还因为胸部肿瘤切除了乳房,但她从未抱怨过什么,也从不接受同情,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37年2月5日的夜晚。她是作为一位严谨的学者和一位本色的女人而告别人世的。   希尔·比耶尔在风烛残年之际回忆莎乐美,眼神中仍闪烁出朝霞之光,他的描绘值得留意:“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人们立刻就会发觉这一点。她具有能够直接切入到他人思想世界深处的天赋,尤其是当她爱那个人时,她那巨大的精神专注力仿佛点燃了她爱人的精神之火……”莎乐美无疑是一位决定命运的女人,天生具有一种本事,让命运老老实实地跟着自己的节奏亦步亦趋。她不是那种紧跟在天才身后“拾麦穗”的安琪儿,却与天才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他们。这才是她奇特的地方。   莎乐美一生风流韵事不断,但她只与天才的心灵共舞。诚然,爱过她的男人多半没有幸福的结局,三位终身未娶(尼采、保尔·李、泽克曼),两位自杀身亡(保尔·李和陶斯克),这更证明了她的爱情让那些男人刻骨铭心,曾经沧海难为水。客观地说,她的自然力和爱情风暴并非全是毁人不倦,还使那些天才的鹰翼得到强力的鼓荡,将那些天才托举到更高的海拔,尼采的哲学和里尔克的诗歌中便包含了许多由她激发出来的灵感。即便是号称“定海神针”的弗洛伊德,也险些被莎乐美的风暴卷走,她和煦的微风(友情)同样使那位精神分析学大师受益无穷。绝顶智慧的莎乐美堪称二十世纪欧洲不可多得的自由的女人和自足的女人,是欧洲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亮点和奇迹——称她为尼采的“曙光”,里尔克的“圣母”,弗洛伊德的“吉兆”,可算是毫不夸张。作为天才心灵的最佳舞伴,她的表现无可挑剔。   爱伦·德尔普曾指出,她在莎乐美身上看到了饱满充实的人生所必备的三种激情:对爱情不可遏止的追求,对真理不可遏止的探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悲悯。正是这三种不可遏止的激情使她成为魅力无穷个性独具的尤物,那些傲睨人间不可一世的天才也只得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她迷狂,为她痛苦。但希尔·比耶尔也曾特别指出:“莎乐美可以在精神上对一位天才全神贯注,却不能彻底与之融合。这或许是她生命中真正的悲剧。她渴望从自己强烈的个性中解放出来,却得不到拯救。从某种深层意义上说,莎乐美是一位未曾获救的女人。” 引用地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3962.htm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0 个评论
西南联大:遗忘的贵族
热度 10 jove20020 2012-4-3 21:14
西南联大:遗忘的贵族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
个人分类: 社会现象|120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当被压迫的人有了金钱或权力的时候……
热度 24 cutefay 2012-3-18 19:57
最近看的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某个穷苦且被压迫的人突然有一天翻身了,有了钱和权力,结果他不像当年受压迫的时候那么善良和真诚了,反而跟当年欺负他的人一样的嘴脸,去欺负和算计别人。反而是一些大家贵族的人,在落魄之后仍然乐观、坚强、善良。 虽然这些电影和电视剧的情节都是瞎编的,但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有不少。例如,农民起义成功,成为皇帝之后,就立刻变了一副嘴脸,成为压迫农民的统治阶级;有些媳妇忍气吞声终于熬成了婆婆,成为婆婆之后就立刻欺压媳妇。 为何会如此?大概这是暴发户思想的深刻反映吧!人在穷苦的时候,心理受到压迫,这个时候人的目光往往只关注于如何翻身(例如如何多赚钱,如何向上爬),而忽略了其他优良品质的培养,并且长期受压迫容易产生强烈的报复心,所以在成为暴发户之后,就一副丑恶的嘴脸。这样的人想当贵族,但却不是贵族。什么称得上贵族?我认为除了在具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和很高的社会地位之外,最重要的是有比较好的家风,宽厚待人,懂得关心穷苦人。记得以前在天涯上有个自称自己是贵族的炫富女,总是鄙视农民工和其他穷苦的人,结果有另外一个自称为是贵族的人说她只是个暴发户,说真正的贵族是不会鄙视贫困的人,反而会经常做一些慈善的事情。 中国祖祖辈辈都一直受暴发户思想的熏陶,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775 次阅读|29 个评论
论论中国的贵族精神
热度 3 wgfking2003 2012-2-21 14:39
今日看到一位老师再谈西方的贵族精神:贵族精神,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则是一种担当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当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担当精神。再回到现实,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培养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你要改变你家庭环境、改变社会,没有这种担当精神是不行的。说了那么多有关贵族精神的东西,还是继续想说。当西方贵族社会转入到平民社会之后,他们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却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目的就是培养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说了那么多,归结到一点,其实只要我们去努力,有一天都可以成为贵族,但你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培养贵族精神开始。可以说,父母的付出把我们送上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你的付出,可以为你的下一代搭建更好的平台,经过一代代的不懈努力,未来的家族不会不可能成为贵族。。 我回复他说:林文正公曾言: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何用?愚且多财,愈增其过;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何用?贤而多财,徒损其志。中国的大多有钱人留给后代的大多是身外之物,真正能留下优良传统的不多。但凡有家族优良文化传承的,后代必多人才,如范公、林公、曾公等。这大概就是王老师所说的贵族精神吧。 其实中国的大环境和国外的大环境有些大同,但是还是有很多差异的。但是上层社会在每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已经存在这个范围里的人当然是要通过保持各种方式继续保持住这种地位。没有在这个层次的人当然是想通过各种努力加入到这个层次中。特别是中国的读书人,总想通过读书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地位。但是更多的人觉得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是乎把自己定位在为下一辈人打下基础。但是大多人的人给后代留下的仅仅是财物或者某种方便而已,真正能在后代传承中留下来家族文化的却不多。所以后代中自然而然就不会继续奋斗下去,而是寄生在上一代的金山银山中,甚至是铜山铁山中。所以中国才有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4115 次阅读|4 个评论
高贵蓝血之秘——为什么静脉呈蓝色?
热度 9 fs007 2011-11-29 13:30
高贵蓝血之秘——为什么静脉呈蓝色?
寻正 【按:本文于多年前写成,现修改重发】 普通人日战炎阳夜战霜,皮黑肉厚,生起气来都看不出脸色变化;贵族精英们把一张脸爱护得跟精致的蛋膜一样,又滑又嫩,不要说生气,撒个娇都有三十六种变化,当然,生气还是主要的,于是乎Sangre Azul,也就是英文中的Blue Blood,翻译成中文,叫蓝色血统,成为贵族精英的社会标志。 图一、常常看到的蓝色静脉 为什么人脸充血就变蓝了呢?为什么在脸皮薄的人看得见蓝色的静脉血管呢?是因为静脉是蓝色的么?不是。难道说是因为血管中的血液是蓝色的?也不是。在医学教科书的插图上,习惯性地把动脉静脉分别标示为红色与蓝色,那是为了给医学生增加印象。曾经是做过不少血管方面的手术,在困难的时候倒很是希望人的血管就天然是红蓝两色,可惜造物主不予方便。 图一、医学著作此后需要注明,着色是为醒目需要,免得科普作者误读(源: http://www.abpischools.org.uk ) 游离的血管在没有内容物时是苍白乏色的,即使在充盈状态也难以透过管壁看见内容物的颜色,除非是很薄的血管。人及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在充分与氧或者一氧化碳结合时,呈鲜红色,如果处于脱氧状态,呈暗红色。人的皮下静脉血管呈蓝色,源于两个效应,一是背景效应,二是光效应。 背景效应是我的翻译,在英文中叫Retinex Theory(视觉理论),是讲为什么我们在强光,或者弱光,或者滤掉部分波长的光下看到的同一物体呈同一颜色,而不是随物体反射及发射的光的特点而改变。如果你把装红色染料或者血液的玻璃管放入牛奶中,到一定深度,你看到的那根“血管”就是蓝色的。换个方法,你用一张纸,挖个洞,把周围视野挡住去看静脉血管,它就不那么蓝了。其光学原理是,人类靠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跟背景相比较而确定其颜色,血管周围组织反射散射后,发回的红光多于血管发回的红光,红光的相对强弱决定了血管看起来蓝。 光效应跟直接跟光在组织中的反射与散射相关。红蓝光在可见光谱的两极,它们穿透组织的能力有差别,尽管血液更易反射与散射红光,但红光的穿透能力超过蓝光,蓝光在浅表即反射散射了,而红光会深入更多的距离,其结果是从血管区域反射与散射发出的光中,红光并不显著或者弱于蓝光,尤其是血管较深时更是如此。这个特点可以从越是浅表的血管越是可能看起来是红色的上得到印证,耳朵、小孩的脚掌甚至其它部位皮下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观察。 研究者通过模拟实验证实了上述两种效应,如图二所示,静脉周围组织散光能力较强,而静脉较弱,导致了光线散射的不均匀分布,红光穿透能力强,在静脉处损失相对较多。实验所示蓝光虚线表示血氧饱和度为100%,而实线为50%,一般静脉血氧饱和度在70%左右。所以散射蓝光相对较强,而周围组织散射红光相对较多,导致了静脉呈蓝色的印象。由于光学效应,静脉埋得越深,还显得越大,比如直径为0.5毫米的静脉,在0.5毫米的深度看起来有1.7毫米粗,而在0.2毫米深则显得只有1.0毫米粗,在0.04毫米深时,则看起来只有0.7毫米粗。所以不要轻易怪护士扎静脉不准确,那是有光学假相在做怪的。 图二、静脉及周围组织散射率(源:Kienle等1996) 说到底,在人类中以蓝色血统而自豪不过是一种视觉假象,大家的血,都是一样地红。那么在自然界是否所有的血液都是红色的呢?究竟有没有蓝色血液呢?面对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血液,又是一个崇尚上帝要赞美造物主,而信奉科学者要探讨进化论的好时机,纵观生物体的血液,真的是多姿多彩,它们有时无色,有时红,有时蓝,有时绿,还有时呈褐色等等,取决于不同的物种与血液的状态。 在生物进化中,有氧呼吸才能更有效地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否则就只有做低等生物的资格。原始的生命由于体积小,可以从环境中摄取游离的氧,依赖的是氧气分子的自由运动与扩散,其结果是体积增长受到极大限制,生物体除了氧需要运送,还有营养与废物需要及时搬运,显然,进化出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物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把竞争对手淘汰出局。 在动物中,最常见的三种血蛋白是血红蛋白,血蓝蛋白,与蚯蚓血红蛋白。血红蛋白颜色如前述,血蓝蛋白与氧结合时呈蓝色,脱氧时无色,蚯蚓血红蛋白结合氧时为紫红色,脱氧时无色。后二者都是大分子,游离在血液中,不象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蚯蚓血红蛋白不能望文生义,蚯蚓本身使用的是血绿蛋白,氧合时呈玫瑰红色,脱氧时呈绿色。这些血色蛋白中血蓝蛋白使用的是铜离子,其它则使用的是铁离子。此外还有使用钒与锰离子的,其颜色又有不同。 图三、真正的蓝色血液——鲎血(含血蓝蛋白,鲎血因与内毒素迅速反应而成为现代食品检验的常用工具) 在肢端缺氧时,可以看见紫绀,也就是氧饱和度低的血液颜色,在这种情况下,是苍白多于发蓝发紫。在摄相过程中,上述两个效应都得到抑制,大家见到下图手背上的静脉,即使在紫绀、氧饱和度低的情况下,也不发蓝,而指甲显示更多的是苍白,不是发蓝,跟在直视下所见有很大不同。 图四、缺血引起的紫绀
个人分类: 医学普及|24937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贵族的责任:哆啦在英国9
热度 1 王铮 2011-11-13 11:12
[转载]贵族的责任:哆啦在英国9
今天是一年一度伦敦 LORD MAYOR ‘ S SHOW ,最简单的直译就是“市长大人表演”。 每年的十一月第二个周六,就会有欢迎伦敦市长的街头表演巡游,这个活动已持续了八百年。 伦敦自从 1189 年就有市长 , 当时是亨利一世执政。后来到 1213 年 , 约翰国王授予宪章允许全市公民选出自己的市长,新市长必须向宗主审批宣誓主权,所以每年新当选的市长要前往西敏寺宣誓向全市效忠,因而也有了现在的每年一次的欢迎伦敦市长的街头表演。( 这个伦敦仅指 CITY OF LONDON ,也就是最古老的伦敦城那个小区域,并非今日我们所说的大伦敦,所以这个市长其实也就相当于大伦敦的“区长”。) 今年的巡游有 6000 人参加,包括有几百年历史的伦敦商业协会( LIVERY COMPANIES ),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军队、警察、普通市民以及皇室贵族等。虽然现在已进入航空时代,但是为了表达对皇室的效忠,因而也保留了很多传统习俗,尤其是贵族们坐着马车,穿着传统服饰行过街头时,这种交错时空的感觉真让人叹为观止。当然,这个巡游不仅要表示传统,还要代表当代和未来,所以当一队漂亮的各种肤色的小姑娘们在 BEYONCE 的那首红遍全球的“ GIRLS AROUND THE WORLD ”伴乐中,载歌载舞走过来时,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 还有那些帅气的士兵,高贵的绅士名媛,都让人十分的赏心悦目。我也才知道在英国为什么贵族受人尊敬,原来不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或是他们的财富,更是因为这个头衔本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和平时期,他们要承担维护领地和平和发展的责任,在非和平时期,则要第一个冲上前线为保卫领地的安全而效忠。所以即使是今天,英国与智利的马岛战争女皇也必须让自已的儿子冲上前线,这就是皇室的使命。所以经常听说贵族学校的孩子们其实过得更为保守和艰苦,因为这个“贵族”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富贵,而是指承担着树立社会品德和价值方向的高贵人格。这个“贵”是 NOBLE ,而不是 RICH ! 这个以正义、忠诚和高尚主题的巡游历经八百年的浸染对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意义我想已不言而喻了。主流价值观的方向就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或许今天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了该思考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了。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29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爱尔兰诗人叶芝
dongzg101 2011-9-28 11:23
爱尔兰诗人叶芝 2011年09月27日 11:51 来源: 凤凰网文化综合 【 叶芝,W.B .】(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爱尔兰诗人和剧作家。192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都柏林画师家庭,政治上属贵族主义者。早期作品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90年代后,因支持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诗风逐渐走向坚实明朗和接近现实。代表作有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1916年的复活节》(1921)等。20世纪20年代中期后,因接近人民生活和热心玄学派诗歌研究,作品融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哲理思考为一体,以洗练的口语和含义丰富的象征手法,表现善恶、生死、美丑、灵肉的矛盾统一,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突出诗作有《钟楼》(1928)、《盘旋的楼梯》(1929)及《驶向拜占庭》等。 白鸟 亲爱的,但愿我们是浪尖上一双白鸟! 流星尚未陨逝,我们已厌倦了它的闪耀; 天边低悬,晨光里那颗蓝星的幽光 唤醒了你我心中,一缕不死的忧伤。 露湿的百合、玫瑰梦里逸出一丝困倦; 呵,亲爱的,可别梦那流星的闪耀, 也别梦那蓝星的幽光在滴露中低徊: 但愿我们化作浪尖上的白鸟:我和你! 我心头萦绕着无数岛屿和丹南湖滨, 在那里岁月会以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 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 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 傅浩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袁可嘉译 致他的心,叫它别害怕 静一静,静一静,颤栗的心; 且记住古时的智慧: 让巨风、大火和洪水 掩藏起那个人,他面对 刮过星群的狂风, 大火洪水而颤栗,因他 不属于孤寂、雄伟的一群。 袁可嘉译 他诉说十全的美 呵,白皙的眼睑,迷惘的眼, 为了用韵文塑出十全的美, 诗人们终生辛劳不停, 却别一个女人的注视而毁。 也被天空逍遥的部族所毁; 因此当露水撒下睡意,我的心 愿向你和自在的星星致敬, 直到上帝把时间烧尽。 袁可嘉译 箭 我想到你的美,而这支箭 由狂想构成,落在我骨髓间。 没哪个男人敢看她,没有人, 当她刚成长为一个女人 颀长人崇高,脸和胸膛 色泽柔和如苹果花一样。 这种美更善良,但我有道理 哀哭那昔日之美的谢去。 袁可嘉译 相关新闻: 叶草胜北极熊 爱尔兰个人得分榜榜首易主 叶草胜北极熊 爱尔兰个人得分榜榜首易主 杨程 标签: 爱尔兰诗人 十全 别梦
1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贵族的兴起靠教育的革新
热度 1 zls111 2011-8-9 22:20
刚才看了 周海华 的文章《 从寒门走向成功——论中国贵族的兴起 》有些心动。我们的贵族要从寒门里出现,我真是太激动了。只有出现大量的“贵族"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只有出现一大批能承担起责任的贵族,才能负担起现行的各种问题,就不担心各种问题解决不掉,你还能希望谁来解决眼前各种问题,如周老师说的《 禽兽不如的生活 》。之前总是听王鸿飞老师说中国的希望在于出现能够当家作主的地主和资本家,还蛮疑惑的,现在总是明白了,这些人不就是敢于承担责任的”贵族“。 周海华 最后提到寒门是最有可能成为贵族的,我心里蛮失落的,贵族总不能自然的就能形成。寒门没有物质财富,不经历良好的教育,或者还被这种垃圾教育所腐败还能成为吗?我也不抱希望我们的这种教育能自动的完美起来,哪怕是国家定向培养N多师范生也是枉然,因为高校里就不是一方净土。 最后的突破在哪里呢?我觉得在我们的家庭,作为父母们应该早就明白我们的教育是破败的,就不要去相信,拿出自己的判断甩开公立教育,自己来,请家庭教师。如果作为父母们不能有坚定的立场,你还能保证孩子以后有坚定的立场吗?这个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再教会孩子良好的习惯,完整的人格等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11 次阅读|2 个评论
英国怀特岛偶遇 经典跑车大聚会,赏心悦目饱眼福长见识
JRoy 2011-7-21 05:48
下午前去怀特岛 Isle of Wight 的 Cowes ,时而小雨蒙蒙,时而一缕挂晴,心情不错。碰上皇家帆船挑战赛 --Royal Yachts Challenge ,港口上挤了一大堆的帆船,快艇等,煞有活力。对于我来说,吸引眼球的确实旁边的一些经典跑车大聚会 ---MG , JACUAR , TRIUMPH , AUSTIN , PORSCHE.... 虽然大多数不认识,也没见过,但美得东西总是看着心里那个兴奋啊(一下午的时间都花在这个上面了,可怜了急着去 shopping 的老婆)。 同样是上年代的东西,要比 Castle, Palace 等有活力的多,毕竟这些车子虽有年数,但是还能跑动。想想,平时在大街上看到那么一辆就够拉风的啦,结果今天他们一个个的开进这么不起眼的小场地,跑来跑去的,这辈子估计也就这么一次有这眼福了。 闲话少说,赏图吧: 1 ,MG 家族          MG: Loio Jiana 这两个 MG 的 GT 很像哦 再来两个 MG 不同颜色的,但是仍是 “ 大头脸 ” 风格。 2 JACUAR家族 这个JACUAR应该很老 JACUAR相比MG更有圆润的元素,包括后面的车 这个和MG风格很像,属于GT那号,动力大,跑的远 这三个不同颜色啦,鸭舌流线前脸,速度更快? 3 TRIUMPH家族 4 AUSTIN AUSTIN Cooper 两个AUSTIN HEALEY 5 RILEY 6 PORSCHE 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保时捷 7 FIAT 8ALFA ROMEO 9 LANCIA 10 LOTUS 11 BENZ  奔驰还靠边站了,没进场,也没人理睬,在场边上呆着。听着几个英国佬在那嘟囔着,哪个上了年头,哪个保养怎么个好。人家炫的根本不是富,而是贵(当然也许不是在炫)。这个贵是贵族的贵,不是金钱。有人说,文革之后大陆不存在贵族,只有富人。 12 后补----还有两个没记下名字的,只知好看,所知太浅啦.... 每辆车子一发动,都很拉风,即使边上很多经典老车,相互观摩
个人分类: 娱乐新闻|4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