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减肥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基因的减肥药,反转的胖子们,吃么?
irisamor 2015-4-2 16:19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iaid/16598492368/ 通过肠道菌减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自从科学家们意识到我们肠道中的细菌数量庞大到足以被看做是一个辅助的“消化器官”开始 ,如何利用这些寄宿在我们肠道中的小居民达到减肥的目的,就牵动着无数学者、商人和胖子的心。 “不运动,不打针,无需配合仪器。轻松降低食欲,消除饥饿痛苦。绿色无公害,瘦身更自然……”。毫无新意的虚假广告,有经验的胖子一定会这么说。如果我告诉你,这广告一般的美好,在不久的将来真有可能会成为现实了呢?最近,由美国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University)Sean Davies教授的团队完成的一项研究工作 ,就给胖子们带来了更多这样美好的希望。 从前的研究发现,简单粗暴地先消灭掉胖子的肠道菌,再把瘦子的肠道菌挪进胖子的身体里并不一定有效。原因可能是瘦子肠道内的细菌不喜欢胖子身体里的生活环境 。于是,Davies教授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条更加狡猾的策略——用转基因技术直接改造胖子肠道内的细菌,赐予这些原住民们减肥的力量。 Davies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赐予肠道菌的,是分泌NAPEs(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的能力。NAPEs是我们的身体中天然存在的一种荷尔蒙 。我们的小肠在消化脂肪的时候就会分泌NAPEs。这些NAPEs在身体中很快会被转化成另外一种叫做NAEs(N-酰基-乙醇胺)的荷尔蒙,告诉大脑,“食物已经到位,可以控制一下食欲了” 。所以,简单地说,Davies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制造”出来的细菌,能够“天然”有效的控制胖子们的食欲,达到节食减肥的目的。 Davies教授和同事们在老鼠身上试验了这种转基因细菌的减肥效果。他们把老鼠分成两组,给它们喂相同的高脂肪食物。不同的是,一组老鼠的饮用水里添加了转基因细菌,而另一组只喝普通的饮用水作为对照。经过8个星期的暴饮暴食,喝了转基因细菌的老鼠与只喝普通水的老鼠相比,体重轻了15%,连血糖和脂肪肝这些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指标都相对更低一些。甚至在试验结束12周之后,喝了转基因细菌的老鼠都还要比只喝普通水的老鼠更轻、更瘦 。 当然,胖子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科学家们还需要再通过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去做探寻转基因肠道菌节食减肥的作用机理,才能研制出稳定可靠的长效减肥药物。还有,可别忘了,这还是个转基因食品哦。转基因细菌能不能当药吃?该如何管理?这些都是需要首先妥善解决的问题。不过 Davies教授和他的团队对这项工作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在将来的人体临床试验中,如何防止实验对象体内的转基因细菌通过粪便传染给无辜瘦子的情况发生。万一破坏了他们的食欲,“饿”得瘦子们营养不良可就坏了 。 【参考文献】 Bäckhed, F., Ding, H., Wang, T.,Hooper, L. V., Koh, G. Y., Nagy, A., et al. The gut microbiota as an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regulates fat storag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101:15718-23. Chen, Z., Guo, L., Zhang, Y., L. Walzem, R., Pendergast, J. S., Printz, R. L.,et al. Incorporation of therapeutically modified bacteria into gut microbiotainhibits obesity. J Clin Invest. 2014,124:3391-406. Ley, R. E., Turnbaugh, P. J., Klein, S., Gordon, J. I. Microbial ecology: Humangut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Nature. 2006,444:1022-3. Gillum, M. P., Zhang, D., Zhang, X. M., Erion, D. M., Jamison, R. A., Choi, C.,et al. N-ac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a Gut-Derived Circulating Factor Inducedby Fat Ingestion, Inhibits Food Intake. Cell. 2008,135:813-24. McKinney, M. K., Cravatt, B. 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atty acid amidehydrolase. Annual Review ofBiochemistry. Palo Alto: Annual Reviews; 2005. p. 411-3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Special microbesmake anti-obesity molecule in the gut.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22 March 2015.
1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知道维生素D还能减肥和降血糖吗?
热度 9 qpzeng 2014-6-24 10:44
由国际内分泌学会与美国内分泌学会 联合举行的ICE/ENDO 2014国际会议上,美国贝勒医学院的S. Sisley在会上报告称:“维生素D缺乏在肥胖者及2型糖尿病人中很常见,但人们并不知道维生素D缺乏是否会引起这些疾病”。 人和大鼠等啮齿动物一样,大脑中的下丘脑区域掌管着体重与血糖,而维生素D受体就位于此处。研究人员在肥胖大鼠中分别进行了维生素D活化及强效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短期给药和长期给药的药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体重、血糖、葡萄糖耐量等。 在短期试验中,先让大鼠禁食4小时,再测定禁食血糖含量,然后给12只处理组肥胖大鼠下丘脑部位导入维生素D,而给14只对照组肥胖大鼠下丘脑部位仅导入溶剂。结果显示,维生素D能使肥胖大鼠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提高,也就是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不再出现血糖过度升高现象。 在长期试验中,通过4周给药发现,用药肥胖大鼠的食量和体重双双下降。在第28天测量时,肥胖大鼠的食量降低了3倍,而体重 减少了24%。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维生素D可以 抑制食欲、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其机理是 通过结合 下丘脑控制中枢的 维生素D受体,增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提高葡萄糖耐受性, 保持相对恒定的血糖水平。 因此,那些经常服用多种维生素的人,补充维生素D不仅是补钙的辅助手段,无意中还能减肥和降血糖,应该是一举两得!不过,这还是动物实验结果,尚无人体试验数据,使用常规剂量是否有上述效果尚不得而知,有心者可以继续跟踪这个研究结果。 Vitamin D can lower weight, blood sugar via the brain, study finds Date: June 23, 2014 Source: Endocrine Society Summary: Vitamin D treatment acts in the brain to improve weight and blood glucose (sugar) control in obese rat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Vitamin D deficiency occurs often in obese people an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yet no one understands if it contributes to these diseases, said the study'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A region of the brain called the hypothalamus controls both weight and glucose, and has vitamin D receptors there. Vitamin D treatment acts in the brain to improve weight and blood glucose (sugar) control in obese rat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being presented Saturday at the joint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and the Endocrine Society: ICE/ENDO 2014 in Chicago. Vitamin D deficiency occurs often in obese people an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yet no one understands if it contributes to these diseases, said Stephanie Sisley, MD, the study'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and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vitamin D may play a role in the onset of both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by its action in the brain. The brain is the master regulator of weight, Sisley said. A region of the brain called the hypothalamus controls both weight and glucose, and has vitamin D receptors there. In this study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isley and partn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delivered vitamin D directly to the hypothalamus. The investigators administered the active, potent form of vitamin D -- called 1,25-dihydroxyvitamin D3 -- to obese male rats through a cannula (thin tube) surgically inserted using anesthesia into the brain's third ventricle. This narrow cavity lies within the hypothalamus. Rats recovered their presurgery body weight, and the researchers verified the correct cannula placement. The animals received nothing to eat for four hours, so they could have a fasting blood sugar measurement. Afterward, 12 rats received vitamin D dissolved in a solution acting as a vehicle for drug delivery. Another 14 rats, matched in body weight to the first group, received only the vehicle, thus serving as controls. One hour later, all rats had a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n which they received an injection of dextrose, a sugar, in their abdomen, followed by measurement of their blood sugar levels agai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rats, animals that received vitamin D had improved glucose tolerance, which is how the body responds to sugar. In a separate experiment, these treated rats also had greatly improved insulin sensitivity, the body's ability to successfully respond to glucose. When this ability decreases -- called insulin resistance -- it eventually leads to high blood sugar levels. Two of insulin's main effects are to clear glucose from the bloodstream and decrease glucose production in the liver. In this study, vitamin D in the brain decreased the glucose created by the liver. In a separate experiment of long-term vitamin D treatment, the researchers gave three rats vitamin D and four rats vehicle alone for four weeks. They observed a large decrease in food intake and weight in rats receiving vitamin D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that did not get vitamin D. Over 28 days, the treated group ate nearly three times less food and lost 24 percent of their weight despite not changing the way they burned calories, study data showed.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lose any weight. Vitamin D is never going to be the silver bullet for weight loss, but it may work in combination with strategies we know work, like diet and exercise, Sisley commented. She said more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if obesity alters vitamin D transport into the brain or its action in the brain. Story Source: The above story is based on materials provided by Endocrine Society . 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追梦人(阿木)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740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胖人关心胖事——新药研发委实不易
zcgweb 2013-3-4 01:35
虽然是旧闻,但对于我们科研工作者来说,如果没有安全、管用、好用的减肥药,俺就打算学习‘神农尝百草’,自己研究并推广之! CZ @ 2013.03.04 01:34:16 http://news.sohu.com/20101101/n276866523.shtml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国内要闻 时事 曲美退市:减肥药原来是“兴奋剂”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11月01日05:50 我来说两句 ( 0 )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曲美退市:处方药为何畅销十年   王慰佳 马晓华   历经十多年的争议,减肥“神药”西布曲明终被叫停。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紧急公告,宣布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根据评估,药监局认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属于处方药,但曲美等西布曲明类减肥药能很方便从药店购买,而且药店是此类药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减肥药原来是“兴奋剂”   事实上,二十余天前,西布曲明的全球代表品种诺美婷(Meridia)就已经宣布退市。   10月8日,西布曲明原研药厂美国雅培公司发布声明,出于对心脏安全性损害等因素考虑,主动撤回其减肥药诺美婷(通用名为西布曲明)在美国和香港地区的销售和注册,正式退市。   据了解,盐酸西布曲明最早用于治疗抑郁症,但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其减轻体重的作用明显强于其抗抑郁作用。   雅培诺美婷1997年获FDA批准推向市场,2000年获准在我国上市。   由于减肥市场巨大,诺美婷上市后的市场表现迅速引起国内厂家仿制的热潮,太极集团的曲美、南京长澳制药的澳曲轻、西安圣威制药的曲婷等盐酸西布曲明口服制剂的代表产品都在这一时期推向市场。   记者昨天在药监局网站查询西布曲明的国产药(包括原料药),共出现45个品种,制剂则达到29种。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自从上世纪90年代面世之后,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布曲明可以抑制食欲,但确实存在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可能。   资料显示,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它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危害严重的副作用,含西布曲明药品属处方药,应凭处方购买。   争议十多年终退市   尽管学术界一直对此类药物的风险效益存在异议,却由于一直缺乏针对该类药品的大样本权威试验数据作为支持,而西布曲明随后也始终在市场和学术界的争议中存在。   此次西布曲明的退市,缘于欧洲药监局开始了一个被称为“西布曲明心血管终点事件研究”(SCOUT)的项目。在1万多人参加的这项试验当中,经过试验,服用“西布曲明”3年平均减重仅为约2.7公斤,而由此引发的死亡和心血管事件上升了约16%,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这也直接促成了欧美随后对西布曲明的退市限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2008年开始关注西布曲明等减肥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也发布了西布曲明的安全性信息,提示这一药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建议必须严格按适应证用药,控制用法用量,并要求企业修改完善说明书,警示用药风险。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对这个药物的研究结果出现之后,中国也对这个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评估之后,认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所以决定全面停止使用。”国家药监局一位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今年10月,基于国际上对该品种的最新评估结果,国家药监局再次组织了对西布曲明的评估工作,综合对国内外监测和研究资料的评估结果以及国内临床专家的意见,认为西布曲明目前在市场上按照适应证使用的患者较少,停药后体重减轻持续效果较差,且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   曾经是只下金蛋的鸡   几乎是在国家药监局下退市令的同时,太极集团董事会发布公告,从即日起,公司停止减肥药曲美在中国的销售。   作为西布曲明在国内最著名的仿制品种,2000年问世以来,曲美不但一度占据了这一市场的大半份额,更成为太极集团的利润和品牌代表。   资料显示,曲美正式上市前,太极集团就通过“拍卖区域经销权”的方式迅速地占领终端市场。2001年,曲美销售额为3981.76万元,一年之后的2002年,在“黄色风暴行动”等市场营销拉动下,销量迅速攀上4亿,几乎把持国内减肥药市场的一半份额。   业内一位知名医药营销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在一段时间,曲美是被太极集团放在第一位的产品。太极集团投入巨额科研费用在全国50家大型医院的内分泌科研究曲美疗效,“甚至搬出了国内最权威的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顶级学术权威。”他说。   而尽管一路争议不断,但在近10年的时间里,曲美对太极的贡献却始终浓墨重彩。   但由于全球对西布曲明不良反应的重视,曲美的销量也开始经历下滑,2007年前10个月,曲美销售额为3.1亿元,而当年太极集团为曲美投入的广告费为1.5亿元。市场拓展的收效日渐式微,加上质疑声音不断,让曲美变得“食之无味”。   “这些年国际上西布曲明的不良反应声音越来越大,企业心里也明白政策早晚是要收紧的,一些企业已经在产品线上有所调整了,但是这一天真到的时候,短期的影响还是很难消除的。”前述营销专家告诉记者。   昨天,记者在太极集团网站的产品目录中已找不到曲美。   处方药被忽悠成保健品   自上市之日起,曲美就将医院市场和终端零售连锁药店作为主要的两个渠道,但尽管作为处方药物,从市场表现来看,其药店终端的表现一直都好于医院市场。   “药店销售好的原因,一方面是它的短期疗效确实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和他们一直坚持的广告营销投入有很大关系。”昨日,曲美某省的总代理商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在上市的前几年,曲美大部分的销售收入都来自零售终端。   “尽管有药监局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的规定,但是在药店购买其实都很顺畅,不仅如此,还有买一送一等大幅度的优惠活动,还会根据时令赠送不同的赠品,比如夏天时候送的天堂遮阳伞等等,促销效果非常好。”上述代理商告诉记者。   太极集团还进行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攻势,其中不少被曝违法。   2007年6月4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3月份13种违法药品广告包括,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的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曲美)广告,禁止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2010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印发第四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盐酸西布曲明胶囊”虚假宣传也被曝光。   正是在这样的营销策略下,不少人以为曲美是一种保健品,而非处方药。如果急于减肥的人过量用药,就会导致精神异常等严重后果。   目前相关药企进行了药品的召回和退售,但是针对药品带来的已经发病的患者的赔偿,目前仍然是一个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马涛)
个人分类: 科学观察|28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减肥药Qsymia近期获批
rantingjing 2012-7-20 10:27
2012年7月17日,FDA批准减肥药Qsymia的上市申请书,它将成为市场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临床减肥药物。 在此之前,由于减肥药sibutramine 和 rimonabant均因为严重的安全问题被撤出市场,因此Qsymia估计 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该药伴有便秘、口干,皮肤感觉异常等副作用症状,在3期临床中出现了抑郁症状。以上症状均可通过停 药得到逆转。在使用该药的第一年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检测,防止因抑郁造成的自杀等不良 行为的出现。高剂量服用该药还可能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和认知障碍。除此之外,在临床研究中,心率加 快显著。心血管方面的安全问题也值得引起警惕,长期的心血管风险仍有待评估。对孕妇来说,服用该 药还可能引起畸胎的形成。
个人分类: 数据调研|5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瘦素不为人知的秘密
热度 5 flamety 2011-10-9 10:10
瘦素不为人知的秘密
减肥药还能让人更聪明? 有⼀一种叫立普婷的减肥药,吃了后让人食欲下降从达到减肥效果,而其主要成分就是瘦素。 瘦素(Lep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下丘脑,作为饱感 信号抑制食欲并调节能量平衡 。然而除此减肥之外,瘦素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功能。 最重要的发现在海马中发现了大量的leptin受体,而海马是学 习记忆的重要脑区,这里瘦素显然不是调节体重食欲,那究 竟是发挥何种功能? 有文献报道瘦素介导了NMDA受体的激 活,而后者是学习记忆中的关键 。不是吧,为何减肥产品 还有聪明药作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你得知道身体和脑之间是张相互沟通的 网络,快速通讯依靠神经电信号传导,长距离慢调节则依靠 内分泌系统。瘦素作为能量平衡调控环路中的内分泌信号, 在脑内发挥长时程的调节作用。瘦素信号能穿越血脑屏障直 接作用于下丘脑弓状核的AgRP神经元与POMC神经元上的瘦 素受体参予摄食调节,同时又经过第三脑室间接扩散广泛作 用于全脑,而瘦素受体在脑内主要表达在下丘脑、海马、杏 仁核、脑干和黑质。 瘦素通过激活特殊钾离子通道而影响各脑区的神经元兴奋 性。瘦素诱导的神经元兴奋与食物摄取、奖励获取和抗惊厥 作用相关。很多研究表明瘦素在边缘系统中激活瘦素受体从 而参与认知过程,比如海马中。实际上,瘦素确能影响海马 依赖的学习和记忆。 图1 海马与下丘脑中瘦素受体 集中表达 瘦素助记忆 众所周知海马体的最重要功能是学习与记 忆。突触可塑性形式之⼀一LTP就是最早在海 马中发现的,这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细胞学 机制。在海马的CA1区域,NMDA受体依赖 的LTP主要介导空间记忆的形成。 . 最 近,多个研究指出瘦素能对海马突触可塑性 进行调节。若敲除瘦素受体,LTP/LTD受损 ,小鼠就不能很好完成空间学习任务 。 把瘦素注射到海马能改善学习记忆表现 ] 并恢复海马LTP 。而且甚至瘦素 还能促进STP转化为LTP 并增强CA1突 触上的LTP强度 。(促进记忆的形成) 突触上NMDA受体激活伴随突触后胞内钙离 子水平升高是CA1区域LTP诱导的先备条 件。 很多生长因子和激素都可以影响海马的LTP,普遍通过调节NMDA受体实现, 瘦素也不例外。 Box 1 OB受体是瘦素的作用靶点 瘦素受体基因(OB-R)又称为糖尿病基因(db) 。 属 gp130家族的I型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瘦素受体有两 种主要形式,短受体亚型(Ob-Rs)和长受体亚型(Ob- RL)。前者主要分布在肾脏、肺、大脑脉络丛及血脑屏 障的大脑微血管丛中,表明他们在血脑屏障的转运中起 作用。长受体亚型Ob-RL是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受体 亚型,主要表达于下丘脑,可能与其信号传导功能相 关。ob-Rb是leptin作用的主要受体,其胞浆区含304个 氨基酸,主要通过潜在的motif与Janus蛋白激酶-信号传 导及转录激活蛋白(JAK- STATs)途径发挥作用。 瘦素迅速易化海马区NMDA受体依赖的突触电流 和NMDA介导的钙内流,其机制是通过PI3激酶和 MAPK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不仅如 此,瘦素还能增加有功能的NMDA受体密度 。然而,瘦素对NMDA受体调节功能却是因 年龄而不同的,幼年时期瘦素表现为抑制而不是 增强NMDA依赖的电流 .(成人用品,少儿不 宜?) 瘦素快速重塑大脑? 最近科学家证实了瘦素促进海马树突的快速重组 ,这个过程需要突触上含NR2A亚基的NMDA 受体激活并通过MAPK(ERK)信号转导途径。瘦素 的这种作用与新突触形成和突触强突快速增加密 切相关。先前研究说明树突形态是受神经营养因子调 控而生成的,如BDNF几小时内出现。相比之下,瘦 素诱导的树突重塑可在几分钟内发生远比神经营养因子快得多。而且瘦塑诱导的突触改变与 报道的LTP产生后的突触结构变化时间点上是⼀一致的。这些发现不仅更进⼀一步支持瘦塑在海 马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并表明瘦素有能力快速重塑神经元的树突而对海马LTP进行调制。 在另⼀一篇文献中指出, leptin能让下丘脑弓状核神 经元快速重新连接,在6小 时内恢复受损的环路 , 这似乎在暗示leptin还有⼀一 种神经发育的功能 其 机制已有⼀一些候选分子,比 如⼀一种在弓状核最丰富的细 胞粘连分子(PSA-NCAM) ,在胚胎脑中广泛表 达,但在成年脑只选择在那 些保留突触可塑性区域表 达,比如下丘脑和海马。瘦 素可能象雌激素那样改变 PSA-NCAM而快速重塑抑 制性突触 图2 NMDA依赖的海马LTP诱导 图3 瘦素对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的快速重塑作用 瘦素抗抑郁, 苗条好心情 另有报道称瘦素有抗抑郁作用。在诱导出抑郁行为后,小鼠体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 。系 统性的注射瘦素能恢复长期处于紧张状小鼠的奖励行为,这于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是相同的。 海马的瘦素受体可能就是瘦素抗抑郁作用的作用靶点,而不是下丘脑,在强迫游泳试验中也 证明瘦素有抗抑郁作用。瘦素可能是⼀一种新的抗抑郁物质,扰乱体内瘦素系统可能就会造成 抑郁症状(胖子容易抑郁?) 瘦素与奖赏系统亦有关联。近期在黑 质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元上发现有 瘦素受体的表达 注射瘦素, VTA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放电频率显 著改变 ,暗示瘦素可能调节中脑 边缘多巴胺能系统。瘦素缺陷同样造 成中突触胞体囊泡内储存多巴胺的下 降 ,表明瘦素强力抑制了VTA的 多巴胺能神经元。虽然有证据表明瘦 素促进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内STAT3 磷酸化 ],但瘦素对中脑边缘 系统神经元的兴奋性调制的精确细胞 机制还有待研究。 宁 缺毋滥,瘦素多了有抗性 虽然好,但是也不可乱用。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瘦素产生了抗性,导致大脑无法调节体重 失控,从而更进⼀一步恶化。那么这种瘦素抗性是如何产生的? 临床上肥胖症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瘦素水平上升。由于瘦素的正常生理功能主要是通 过瘦素受体介导的,肥胖症 中瘦素水平的上升直接造成了瘦素受体水平的反馈性下调或是受 体后信号转导受阻,这就是瘦素抵抗(LeptinResistance)。 瘦素抵抗的出现是直接由循环中瘦素水平上升而引起的。作⼀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瘦素抵抗 在肥胖症中的地位类似于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中的角色。生理水平的瘦素可引起血管舒 张,对心肌功能无明显影响,而病理水平的瘦素可促进大量氧化自由基的产生,进而产生明 显的负性心肌肌力作用。有证据表明,病理水平的瘦素引起的负性心肌肌力作用可能是通过 内皮素受体(ET-1Receptor)及其下游的还原型辅酶II(NAPDH)氧化酶的激活来实现的。 NAPDH氧化酶的激活直接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这些结果在瘦素过剩的db/db小鼠模型中已 获得证实。 健康饮食,天然瘦素来源 维生素D是生成瘦素必不可少的成分,补充维生素D也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 改善饮食或者维生素D剂来补充。也 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生活方式激发我们的瘦素。比方说减压,满足欲望,降低饥饿感 (少吃多餐)、选择低脂食品、禁酒、丰富的早餐、充足的睡眠、减重、运动等。 还 通过食用富含瘦素食品补充瘦素,乳制品、苦瓜、鸡蛋、杏仁、苹果醋等。 主要译自: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1489207001774#bib11 Jenni Harvey Leptin regulation of neuronal excitabili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 Volume 7, Issue 6, December 2007, Pages 643-647 参考文献: 1 Zhang Y, Proenca R, Maffei M, Barone M, Leopold L, Friedman JM "Positional cloning of the mouse obese gene and its human homologue". Nature (December 1994) 2 L J Shanley et al. Leptin enhances NMDA receptor function and modulates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J Neurosci 2001 vol. 21 (24) 3 J. Harvey, Leptin: a diverse regulator of neuronal function, J Neurochem 100 (2007), pp. 307–313 4 Chen H, Charlat O,Tartaglia LA et al.(1996)Evidence that the diabetes gene encodes the leptin receptor:identification of a mutation in the leptin receptor gene in db/db mice .Cell 84:491-495. 5 Tamas L. Horvath1,2 Sabrina DianoThe floating blueprint of hypothalamic feeding circuit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5, 662-667 (August 2004) 6 31 T.V. Bliss and G.L. Collingridge, A synaptic model of memory: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the hippocampus, Nature 361 (1993), pp. 31–39. 7 32 X.L. Li, S. Aou, Y. Oomura, N. Hori, K. Fukunaga and T. Hori, Impairment of long-term potentiation and spatial memory in leptin receptor-deficient rodents, Neuroscience 113 (2002), pp. 607–615 8 33 G. Winocur, C.E. Greenwood, G.G. Piroli, C.A. Grillo, L.R. Reznikov, L.P. Reagan and B.S. McEwen, Memory impairment in obese Zucker rats: an investigati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an animal model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Behav Neurosci 119 (2005), pp. 1389–1395. 9 34 S.A. Farr, W.A. Banks and J.E. Morley, Effects of leptin on memory processing, Peptides 27 (2006), pp. 1420–1425. 10 35 Y. Oomura, N. Hori, T. Shiraishi, K. Fukunaga, H. Takeda, M. Tsuji, T. Matsumiya, M. Ishibashi, S. Aou and X.L. Li et al., Leptin facilitates learning and memory performance and enhances hippocampal CA1 long- term potentiation and CaMK II phosphorylation in rats, Peptides 27 (2006), pp. 2738–2749. 11 36 M.J. Wayner, D.L. Armstrong, C.F. Phelix and Y. Oomura, Orexin-A (Hypocretin-1) and leptin enhance LTP in the dentate gyrus of rats in vivo, Peptides 25 (2004), pp. 991–996. 12 37 L.J. Shanley, A.J. Irving and J. Harvey, Leptin enhances NMDA receptor function and modulates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J Neurosci 21 (2001), p. RC186. 13 38 J. Harvey, L.J. Shanley, D. O’Malley and A.J. Irving, Leptin: a potential cognitive enhancer?, Biochem Soc Trans 33 (2005), pp. 1029–1032. 14 39• D. O’Malley, N. Macdonald, S. Mizielinska, C.N. Connolly, A.J. Irving and J. Harvey, Leptin promotes rapid dynamic changes in hippocampal dendritic morphology, Mol Cell Neurosci 35 (2007), pp. 559–572. 15 S. G. Bouret and R. B. Simerly Development of Leptin-Sensitive Circuits 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 2007 16 Pinto, S. et al. Rapid re-wiring of arcuate nucleus feeding circuits by leptin. Science 304, 110–115 (2004). 17 R.L. Leshan, M. Björnholm, H. Münzberg and M.G. Myers Jr., Leptin receptor signaling and ac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besity (Silver Spring) 14 (2006), pp. 208S–212S. Full Text via CrossRef 18 Bouret et al..Development of Leptin-Sensitive Circuits 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 19, 575–582 2007 19 Fernandez, J. R. Allison, D. B. Rimonabant Sanofi-Synthelabo. Curr. Opin. Investig. Drugs. 5, 430–435 (2004). 20 82 Soares, S., von Boxberg, Y., Ravaille-Veron, M., Vincent, J. D. Nothias, F. Morphofunctional plasticity in the adult hypothalamus induces regulation of polysialic acid-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through changing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polysialyltransferases. J. Neurosci. 20, 2551–2557 (2000). 21 83 Hoyk, Z., Parducz, A. Theodosis, D. T. The highly sialylated isoform of the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is required for estradiol-induced morphological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adult arcuate nucleus. Eur. J. Neurosci. 13, 649–656 (2001). 22 84 Parducz, A., Perez, J. Garcia-Segura, L. M. Estradiol induces plasticity of GABAergic synapses in the hypothalamus. Neuroscience 53, 395–401 (1993) 23 D.P. Figlewicz, S.B. Evans, J. Murphy, M. Hoen and D.G. Baskin, Expression of receptors for insulin and leptin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substantia nigra (VTA/SN) of the rat, Brain Res 964 (2003), pp. 107–115. 24•• J.D. Hommel, R. Trinko, R.M. Sears, D. Georgescu, Z.W. Liu, X.B. Gao, J.J. Thurmon, M. Marinelli and R.J. DiLeone, Leptin receptor signaling in midbrain dopamine neurons regulates feeding, Neuron 51 (2006), pp. 801–810. 25 A.G. Roseberry, T. Painter, G.P. Mark and J.T. Williams, Decreased vesicular somatodendritic dopamine stores in leptin-deficient mice, J Neurosci 27 (2007), pp. 7021–7027. 26 S. Fulton, P. Pissios, R.P. Manchon, L. Stiles, L. Frank, E.N. Pothos, E. Maratos-Flier and J.S. Flier, Leptin regulation of the mesoaccumbens dopamine pathway, Neuron 51 (2006), pp. 811–822.
1503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2010:全球获批新药21只,略低于前两年
热度 1 Lincbacon 2011-2-14 19:06
2010年,FDA共批准21只新药,是近年来批准新药较少的年份。虽然有几只具有“重磅炸弹”潜力的新药获批,但一些被寄予高度厚望的新药被推迟到2011年。反映出FDA批准新药的门槛越来越高,如基于安全考虑被拒或延迟批准的减肥药、糖尿病药和其他一些类别药物。   根据FDA批准新药报告,2010年共有21只新药获得FDA批准(不包括新组分和新适应症),比2009年的25只和2004年的24只略低,高于2007年的18只。   新批准药物包括一些重要的生物制剂,如安进一年2次治疗绝经后妇女注射型的骨质疏松药物狄诺塞麦(Prolia),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静脉给药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药物炎药物Actemra。   2010年4月,曾被拒批过的Dendreon公司的前列腺癌药物Provenge获批,该药可调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症,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   8月,FDA批准一种新的紧急避孕药ella,该避孕药可以在无保护性交之后5日内服用,以避免意外怀孕,该药由法国HRA Pharma制造,在美国由Watson制药代销。   勃林格殷格翰的心节律不规律患者卒中预防的血液稀释剂达比加群酯胶囊(Pradaxa)于去年10月19日获得FDA批准,成为大型制药公司中华法林替代药物领域的领跑者。而阿斯利康的抗凝血药物Brilinta在2010年最后一个月遭遇挫折,FDA要求提供更详细的研究信息,Brilinta的推迟使阿斯利康的股票下跌5%。   10月,首只多发性硬化症口服药物诺华的Gilenya获FDA批准,而在年初,FDA还批准Acorda公司的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Ampyra。   不过,2010年还有一些被看好的药物被FDA拒绝,也有一些被要求退市。   FDA推迟了安进和礼来的糖尿病药Byetta的长效新剂型Brilinta,要求提供更多临床数据以消除心血管安全方面的担忧。   2010年10月,FDA再次拒绝了Arena制药公司和Vivus公司的两只减肥药。   由于担心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9月,FDA宣布极大程度限制葛兰素史克文迪雅的临床使用范围。   10月,雅培的减肥药西布曲明因心脏病发作和卒中不良反应增加而被要求退市。而止痛药Darvon和Darvocet也因增加心脏节律异常风险退市。   同样在10月份,由于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并不能超过其潜在的用药风险,FDA撤销了罗氏的安维汀在晚期乳腺癌的应用并要求罗氏修改处方药标签信息。   最近,FDA称需要更多时间对MannKind吸入式胰岛素Afrezza进行评价,还需要在3月对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和葛兰素史克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Benlysta再次裁决。   在2011年,将有20多只新药(或器械)等待FDA批准。    相关 预测:2011年EMA新药数量与2010年持平      2010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新药仅为14只,创历年来新低。不过EMA预计,2011年将会收到97只药物上市申请,与2010年的95只基本持平。   EMA管理委员会预计,2011年药物上市申请包括40例人用新药(2010年为38例),12例罕见病新药(2010年为14例),42例仿制药(2010年为41例)。   2011年EMA批准的预算达2.089亿欧元,比2010年增加0.23%,包括费用收入1.61亿欧元(2010年为1.528亿欧元)和欧盟捐赠的3350万欧元(2010年为3910万欧元)。欧盟提供的罕见病药物特别基金有所下降,从去年的820万欧元降至2011年的490万欧元。   EMA预计在今年不会增加工作人员,稳定在2010年567名“暂时代理人”的水平。   EMA管理委员会放弃了到2015年新的战略,并表示:“首先稳固2005~2010年的路线图,新的战略是重点关注EMA核心业务,还有未来加强EMA对公众健康需求作用的3只优先领域,促进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个人分类: 博客和科研|55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费城妇女因被查处进口非法减肥药而认罪
chemicalbond 2010-12-23 06:23
http://www.fda.gov/ICECI/CriminalInvestigations/ucm237407.htm http://www.justice.gov/usao/pae/News/Pr/2010/may/trieu,m_indictment.pdf Mimi Trieu Zhao ( pinyin : zho , Wade-Giles : Chao , simplified Chinese : 赵 , traditional Chinese : 趙 , Vietnamese Tri?u , Hangul ? ) is a common Chinese family name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0 个评论
雅培减肥药诺美婷有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XUPEIYANG 2010-10-10 07:27
  诺美婷的学名是--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 monohydrate,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传导物质重吸收的抑制剂(neurotransmitter reuptake inhibitor)。可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血清胺素(serotonin)及正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重吸收,因而增加这两神经传导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使用者因此较快达到进食时的饱足感,同时增加基础代谢率,而达到减低食欲,控制体重的目的。  诺美婷(Reductil)   诺美婷继PPA及罗氏鲜之后,成为台湾第三个合法的减肥药。其实,诺美婷早在1998年即已在欧美上巿,在国外已有三、四年的使用经验了。它是由德国BASF药厂所研发出来的。诺美婷 在美国的商品名叫Meridia,在其他国家叫作Reductil。 上市10多年的 雅培 减肥药诺美婷于近日在美国下架。前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文称,因诺美婷会给服用者带来患心脏病和中风风险,该药被责令撤出美国市场。昨天,雅培制药公司同意召回诺美婷。 诺美婷中所含的西布曲明是一种强力兴奋类药物,使用时必须遵照医嘱。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服用后患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疾病风险升高,健康人服用后则可出现焦虑、恶心、心慌、心跳加速、失眠、血压升高等症状。目前国内市场在售含西布曲明的减肥药有多种。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3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