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简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乙烯信号转导简史:前言
热度 2 yjjh143 2017-8-8 23:49
最近,准备为自己挖一个大坑,把乙烯信号转导的研究历史总结一下。 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是水稻乙烯的信号转导,入行一年多了,文献也看了一些,可是对整个领域的把握还不深入,许多东西理解得仍不透彻。有句话不是这么说么: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索性就趁此机会,静下心来,把乙烯信号转导的研究历史好好研究总结一下,以文字的呈现出来。一方面希望能促进自己思考,加深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和相似研究领域的同行们有交流的机会。 说是简史,其实也就是自己的学习笔记,如果能对其他人有所帮助,或者对刚入行的师弟师妹们有所启发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由于自己白天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也只有晚上能抽出一些时间看文献写东西,为了给自己点压力和动力,不妨先设定个小目标,争取两到三天能更新一次。 好长时间没有坚持写东西了,知道坚持如一的不易,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有句鸡汤说得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O( ∩ _ ∩ )O~ 生命很短,世界太大,目标还在。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彼此祝福。 共勉! 是为前言! 2017.08.08
个人分类: 乙烯信号转导简史|465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科普哲学】【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美]玛丽·伊万丝】
lcj2212916 2014-7-8 21:12
【名稱】: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 【作者】: 玛丽·伊万丝 【大小】:606KB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的封面再现的是西班牙艺术家委拉斯贵兹(Velazquz,1599-1660)在1656年创作的《宫廷侍女图》。这幅绘画的内容远非用任何语言可表述:它刻画了我们居住的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对多样性的承认,我们对自己的社会和个体存在的自我意识。但是,考虑到其完成的时间,这一绘画还刻画了不同时代的延续:我们可以在《宫廷侍女图》这幅画中发现我们自己,并且让我们明白,我们与17世纪的人们共享历史。《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就是以这种关系的重要性为前提的。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8040025
1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空气污染事件”简史参考资料
热度 1 Talky 2013-12-30 09:56
空气污染不等于霾污染,人类抵抗空气污染的历史,不能更名为 “ 抗霾史 ” 。 “1955 年 9 月,洛杉矶又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两天内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的 65 岁以上老人达 400 多人。 ” 完全不靠谱。我们要为美国的空气污染创造历史吗? 查了好几本原版书,网上也用关键词查找,没有见到光化学烟雾急性致死的案例。 例如: AIR POLLUTION EVENTS IN HISTORY http://www.extraordinaryroadtrip.org/research-library/air-pollution/history/default.asp 1955 年美国发生的事情是: 1955: Congress passes Air Pollution Research Act. AIR POLLUTION EVENTS IN HISTORY http://www.extraordinaryroadtrip.org/research-library/air-pollution/history/default.asp 1820s-1920s 1827: French scientist J.B. Fourier outlines atmospheric process by which earth’s temperature is altered, using a hothouse analogy. 1880s: First U.S. municipal smoke abatement laws aimed at reducing black smoke and ash from factories, railroads, and ships. Regulation under local boards of health. 1909: Glasgow, Scotland, winter inversions and smoke accumulations kill over 1,000 people. Preparing a report about the incidents, Dr. Harold Antoine Des Voeux coins term “smog” as a contraction for smoke-fog. 1921: General Motors' researchers discover tetraethyl lead as an anti-knock gasoline additive. Despite warnings about its danger, the new gasoline goes on sale without safety tests within 14 months. 1926: First large-scale survey of air pollution in U.S., in Salt Lake City. 1928: PHS begins checking air pollution in eastern U.S. cities, reporting sunlight cut by 20 to 50 percent in New York City. 1940s-1950s 1947: Los Angeles Air Pollution Control District formed; first air pollution control bureau in the nation. 1948: Air pollution inversion episode in Donora, Pennsylvania, kills 20 people and makes 40 percent of the town’s 14,000 inhabitants ill. 1948: 600 deaths in London due to smog. 1949: Public Health Service sponsors 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r pollution. 1950s: Dr. Haagen-Smit identifies the photochemical nature of smog. 1952: Sulfur-laden smog covers London and is responsible for 4,000 deaths over a two-week period. 1953: New York smog incident kills between 170 and 260 in November. 1955: Congress passes Air Pollution Research Act. 1960s 1963: Air pollution inversion in New York leads to 405 deaths. 1963: Clean Air Act of 1963 – beginning of federal government's influence over mobile source emissions.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emission control devices. 1963: California Motor Vehicle Pollution Control Act required manufacturers to install exhaust emissions control equipment on all new cars sold in California after the state had certified that feasible technology existed at reasonable cost. This led to exhaust emission equipment being installed on California vehicles during the 1966 model year. 1965: Clean Air Act amended to set hydrocarbon and carbon monoxide standards for passenger cars and light duty trucks produced for 1968 model year. 1966: Air pollution inversion in New York leads to 168 deaths. 1967: Air Quality Control Act passed by Congress, setting timetable for states to establish their own air quality standards. 1967: California Legislature establishes the Air Resources Board (ARB). Its duties include: • Attain and maintain healthy air quality • Conduct research into causes of and solution to air pollution • Systematically attack the serious pollution caused by motor vehicles, which (the State believes) are the cause of air pollution in California. 1970s-1980s 1970: First Earth Day celebration. 1970: Congress passes the Clean Air Act, allowing the newly crea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 set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s. Also allowed states to establish their own stricter standards, which California was the first state to take such action. 1975: Catalytic converter developed and used on auto emissions systems. This development cuts hydrocarbon and carbon monoxide emissions by 96 percent and nitrogen oxides by 75 percent. 1977: Revised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passed by Congress, providing more time for areas with more serious air quality problems to comply with standards. Vehicle evaporative emissions standards created. 1980: With phase out of lead in gasoline, blood-lead levels drop by 50%. 1981: Federal Tier 0 emission standards implemented. 1984: Methyl isocyanate gas release from Union Carbide plant kills 16,000 people. 1987: Indoor Air Quality Act first introduced into Congress to address the pervasive problem of indoor air pollution. 1989: EPA publishes first Toxic Release Inventory. 1990s 1990: National ban on smoking aboard domestic flights enacted, protecting passengers from the dangers of secondhand smoke. 1990: Congress passes further revisions to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this time providing more time to comply with standards but requiring that cities implement specific air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1990: California Low Emissions Vehicle Program established with implementation in 2003 model year. 1992: The Energy Policy Act (Epact) was passed by Congress to reduce our nations dependence on imported petroleum. The law requires certain fleets (Federal, State, and Alternative Fuel Providers) to purchase a specified percent of their new vehicle purchases as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FV’s). Alternative Fuels covered by the act include: Methanol and Ethanol in blends of 85% or more with gasoline Natural Gas, and liquefied fuels domestically produced from Natural Gas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or Propane) Coal-derived liquid fuels Hydrogen and electricity Biodiesel (B100)—added in 2001 1993: EPA reviews ozone standard, but chooses not to revise it. 1994: DOE establishes the Clean Cities Program. This program is a voluntary,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designed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n improving air quality, strengthening the local economy, and enhancing appreciation for alternative fuels. Presently, there are about 80 Clean Cities coalitions in the US. 1994: Ford Motor Company, working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sells over 2000 Taurus Flexible Fuel Vehicles (FFV’s) that operate on M85 in the state, mostly to private individuals. The State supports the effor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ethanol refueling stations. 1994: Federal Tier I emissions standards implemented. 1996: California clean burning reformulated gasoline implemented. 1997: EPA strengthens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for particulate matter and ozone air pollution. 1999: Clinton Administration announces federal plan that would for the first time require all private passenger vehicles – including sport-utility vehicles and diesel-powered vehicles – to meet the same tough clean air standards. 1999: Auto manufacturers, EPA, and some Northeast states enter into voluntary agreement to offer National Low Emission Vehicles. 1999: California Fuel Cell Partnership established. Auto manufacturers, energy companies, fuel cell and technology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collaborate to advance new vehicle technology. 2000s 2000: EPA passes new rule for diesel, capping sulfur levels in diesel fuel at 15 parts per million by 2007. 2001: Biodiesel (B100) designated an alternative fuel by DOE, and added to Epact. 2002: DOE announces the Freedom CAR Program—a Federal/private industry project with Ford, GM, and DaimlerChrysler to fund research into advanced Hydrogen technologies, such as Fuel Cell development. 2003: EPA proposes new non-road diesel emissions reduction plan. 2004: The EPA Tier II new vehicle emission regulations take effect, reducing smog-forming emissions by over 99% compared to pre-control levels. 2004: California Low Emission Vehicle-2 program takes effect. 2004: DOE launches a series of Hydrogen Education Workshops in Lansing, Mi—the first of six. These events are designed to educate State governments on Hydrogen Power—“The Promise, The Challenge”. 2004: DOE releases long-term Hydrogen research plan 2004: California ARB reports that pollution in the Los Angles area (considered by the State to be the most seriously polluted region in the US) has dropped by 25% since 1980, and that exposure to LA smog has decreased by 50%.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严重,如1957年其日报展示了臭氧监测数据。1955年9月13日曾有严重污染,臭氧浓度峰值到达0.90(估计是毫克/立方米),很高,但峰值是在部分地区达到,持续3小时。没看到急性死亡报道。 http://latimesblogs.latimes.com/thedailymirror/2007/06/smog-alert.html
个人分类: 科普|5551 次阅读|3 个评论
史海钩沉:《科学网》傻帮简史
热度 8 zlyang 2012-6-12 14:52
史海钩沉:《科学网》傻帮简史
史海钩沉:《科学网》傻帮简史 《科学网》傻帮于 2009-10-5 9:45:42 成立,从 2009-11-30 起,正式解除傻帮。《傻帮章程》,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800 。一共存在 56 天。 其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好人难做,傻子成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2676 。 其间有人受到惩罚《 第一次执行傻帮帮规 --- 对发发和上帝老哥的处罚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237 。由于 发发叛帮,经申请,真傻兼任“傻帮八帮主”。 傻帮帮主的论证, 《 2009 年年终总结之一二三四五》,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775 。“现在看来,及时地解散傻帮是非常正确的明智的决定。傻帮一干人等都是些乌合之众,并且大都是些亡命之徒、恐怖分子。不旦内讧不断,而且动不动就以自杀行为威胁科学网的正常运行。具体事例有:杨玲休博、傻二小姐发狂、鬼王触电、发发自杀、重发自杀、真傻犯禁、。。。”。 嘻嘻。多么有趣的事情! 特别声明,真傻曾经任“ 傻帮十二帮主:真傻杨正瓴 兼傻帮临时八帮主 ’”、“ 傻帮八帮主: ( 真傻杨正瓴兼 ) ”。有下面两幅图片为证。 傻帮在黄老邪《 科网人名无情对 》成立,下面排名按入帮顺序和各人自愿排名,有些排名有多人竞争,暂时并列,用ABCD 区分(排名将随时更新): 傻帮大帮主:大呆 张志东 傻帮二帮主:二傻 鲍得海 傻帮三 A 帮主:无趣男 杨玲 傻帮三 B 帮主:三傻 祖乃甡 傻帮三 C 帮主:三痴 曹广福 傻帮三 D 帮主:大笨笨 迟菲 傻帮三 E 帮主:一根筋 王志明 傻帮三 F 帮主:反面教材 吴宝俊 傻帮四帮主:四狂 李亚辉 傻帮五帮主:傻傻笑 肖重发 傻帮六帮主:土著 刘全慧 傻帮七帮主:傻猴 刘畅 傻帮八帮主:八狂发发 杨秀海 傻帮九帮主:我傻故我在 xiumianxiumi 傻帮十帮主:傻人有傻福 刘玉平 傻帮十一帮主:反科學老蔣 蔣勁松 傻帮十二帮主:真傻 杨正瓴 傻帮十三帮主:三袋长老 老于 傻帮十四帮主:傻郎中 雷钧涛 傻帮十五帮主:非常傻 王号 傻帮十六帮主:傻肘子 王坤杰 傻帮十七帮主:常犯傻 scnet 傻帮十八帮主:傻 roman 傻帮十九帮主: 韩湘子 饶海 傻帮二十帮主:大笨傻 刘立 傻帮二十一帮主:雷神 丛远新 傻帮二十二帮主:三傻 鲍海飞 傻帮二十三帮主:癫狂小青年罗淼: moshell 傻帮二十四帮主:傻家 论语 傻帮倒第六帮主: 无知女 吴渝 傻帮倒第五帮主:傻 YC 傻帮倒第四帮主: 霞山居姥姥 马丽丹 傻帮倒第三帮主:呆头鹅 梁进 傻帮倒第二帮主:傻二小姐 FloatingRose 傻帮倒第一帮主:傻姑 陈国文 注 : 根据发发的提议 , 从 2009-11-30 起 , 正式解除傻帮 , 今后谁再提傻帮两个字 , 与傻帮无关 . 《发扬傻帮精神,将科学网的黑社会进行到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44do=blogid=273453 昔日 傻 YC 者, 今日 曾泳春 ( YC2011 )也。 真傻 者, 未成立之“狂帮”之 不狂 ; 科学网左中右派别之 无派 。 真傻 = 不狂 = 无派 。 相关链接 : 科学网新闻《揭秘美国国家科学院:影响美国的强大力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8/267779.shtm 张志东,2012-10-31,《重组傻帮,快乐科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628011.html 张志东,2012-11-04,《傻帮的理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629127.html 张志东,2009-10-05,《傻帮章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44do=blogid=259800
609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免疫预防的黎明(疫苗接种史之一)
yanjx45 2012-5-9 23:50
第一章:疫苗及疫苗接种简史 Chapter 1 Vaccines and Vaccin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 译自《新一代疫苗 ( New Generation Vaccines ) 》 ( 主编: Myron M. Levine ,第 4 版, 2010 年 ) 前言 疫苗免疫接种的历史,从最初的尝试到现代的基因工程疫苗,是一条以众多里程碑为标志的漫长道路。大量的历史文件记录了这些主要的成绩 。本章将简要提及其中一些关键的里程碑事件,譬如天花接种,即琴纳用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以及最早的活的、灭活的细菌和病毒类疫苗和类毒素。另一方面,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要强调,疫苗学某些方面的历史描述不是很完备。其中包括某些早期通过口服疫苗诱导局部免疫的尝试,在数个世纪里在候选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就如何解决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问题所作的尝试,以及现场对照试验方法学的演变。 免疫预防的黎明 首次尝试免疫预防的方法是采用“天花接种”或“人痘接种”来预传染病,其中涉及天花的囊泡、脓疱和痂的内含物被用来接种先前没有感染此病的个体 。此过程的记录出现在大约公元 1000 年的中国 。轻度感染的天花患者结痂大约保持一个月(冬季更久),用植物花属玉兰按 4:1 的比例研磨,之后鼻内接种。免疫接种之后,预计 6 天之后出现轻度发烧,第 7 天明显上升,第 9 天或第 10 天出现皮疹。与自然感染天花的受害者相比,罕见死亡报道。据说,“在 10 个人里面 ,甚至 100 个人里面也没有 1 个人不恢复”。 16 世纪和 17 世纪印度半岛、西南亚和北非实行肠道外天花免疫。直到 18 世纪,约瑟夫 · 利斯特 (Joseph Lister) ,一个供职于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工作的英国人,写信给英国皇家学会,天花免疫的报告才到达英国 。在随后的 15 年,后续的报告有许多来源, 1713 年希腊内科医师伊曼纽尔 (Emmanuel Timonis) 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天花免疫的著作 。许多人赞颂玛丽·沃特利·蒙塔古 (Mary Wortley Montagu) 夫人,感谢她在 1721 年将天花免疫引入大不列颠 。 1715 年玛丽夫人自己患有天花,留下了麻子。作为英国大使的妻子居住在君士坦丁堡,她了解天花免疫,因为技术熟练的土耳其妇女在每年秋天都进行接种。在 1718 年,她 5 岁的儿子在英国大使馆医生的指导下接种了天花疫苗 。 蒙塔古夫人写信给英格兰的朋友莎拉 · 克里斯威尔 (Sarah Criswell) ,赞美天花免疫接种,并且发誓回到英格兰后,要使这种接种程序流行。 1721 年,蒙塔古夫人回到英格兰后 3 年,伦敦天花疫情肆虐。玛丽夫人联系当时也在大不列颠的梅特兰 (Maitland) ,并且说服他给她四岁的女儿接种人痘。梅特兰同意了,但是要求有 2 名证人在场,其中一位就是詹姆斯 · 凯斯 (James Keith) 博士 。凯斯对结果非常感动,以至于给他六岁儿子也接种了天花。由于初次天花接种是在皇家法院及医学院的大量关注下完成的,一般都认为正是由于玛丽夫人的坚持才有了初次的天花接种,从而将天花免疫接种引入大不列颠。然而,米勒 (Miller) 认为,玛丽夫人对天花接种在英格兰得到认可和广泛实行做出的贡献是相当少的,英伦三岛引进天花接种的真正动力是汉斯 · 斯隆 (Hans Sloane) ,英格兰国王的医生和皇家学会会长。 1721 年波士顿天花流行期间,撒巴第业 · 波斯顿 (Zabdiel Boylston) 在美国首次使用天花接种,。牧师科顿 · 马瑟 (Cotton Mather) 提出了新的免疫程序,据报道是从他的非洲奴隶阿尼西母 (Onesimus) 学来 。在拉丁美洲, 1765 年第一次天花接种可能是由另一位牧师,神父 佩德罗·曼努埃尔·查帕罗 (Pedro Manuel Chaparro ) 首次引进智利。 重要的是要强调,虽然天花免疫是当时一项有用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但并非没有风险。早期天花免疫导致受试者的死亡率大概为 1%-2% ,考虑到天花(当时常见的疾病)在自然状态传播极可能致命的后果,这种风险是可接受的。其他主要的弊端就是天花免疫的受试者自身可能向易感人群传播天花病毒。所以很清楚,天花的控制需要有更好的预防性干预。
个人分类: 生物制品|6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狂犬病流行简史
yanjx45 2011-6-23 14:51
按语: 本文曾于 20 年前刊登于《中华医史杂志》( 1994,14(4):196-199 ),其中包括对若干原始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根据现代病毒学观点进行的评述。此文后来曾被国内出版的大量论文、专著甚至教材引用(但多半都未注明出处)。此文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少数内容和观点已显陈旧甚至有误(其中部分修正已在文内的括号内注明)。 摘要 有关病毒病的历史记载以狂犬病的记载为最早,也最可靠。本文对中外有关史料进行评述,勾画出狂犬病从古至今流行的基本轮廓。 目前狂犬病在中国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应借鉴已消灭了狂犬病国家的经验。 关键詞  狂犬病 流行病学 人类对比细菌更小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的现代研究尚不足一百年的历史,但人类罹患某些病毒性疾病的历史却可能与人类本身的历史同样悠久。世界上有关病毒病在历史上发生情况的最明确可靠的记载以有关狂犬病的为最早 。由于狂犬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特别典型,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可以较有把握地根据历史记载来考察狂犬病在历史上的流行情况。 国外关于狂犬病的早期历史记载 世界上关于狂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前 2300 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 ( 古王国,在今伊拉克境内 ) 的埃什努纳 (Eshnunna) 法典,其中有关于狂犬病的条款:“如果狗疯了,而且当局已将有关事实告诉其主人,但他却不将狗关在家里,以致狗咬伤一个人并引起死亡,则狗的主人应赔偿 27 个锡克尔 ( 古银币,重约 16 克 ) 。如果狗咬了一名奴隶并引起死亡,则狗的主人应赔偿 15 个锡克尔。” 在希腊神话中有两位司狂犬病之神,其一是阿里斯泰伊斯 (Aristaeus) ,他有能力抵消狂犬病的悲惨后果;其二是阿耳有忒弥斯 ( 即狩猎女神兼月亮女神 ) ,她可治愈狂犬病 。这反映当时已认识到狂犬病的存在。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公元前 400 年的著作中曾提到狂犬病是犬和其他家养动物中的一种“不可治疗”的疾病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 322 年的著作《动物史》中曾写道:“狂犬病能使动物发疯。除了人以外,无论什么动物,只要被患狂犬病的疯狗咬伤后,都会患这种病。对疯狗本身及对任何被它咬伤的动物,这种病都是致命的。” 。他关于狂犬病传播特点和预后的记述与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狂犬病的认识竟完全相同,但他认为人属例外,却是错误的。 对狂犬病特征的更详细更精确的记述是一世纪 ( 罗马帝国鼎盛时期 ) 的名医塞尔萨斯提供的。他最早用了 Virus( 病毒 ) 一词,该词的拉丁文原义是粘液,与现代“病毒”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他已认识到狂犬病的致病因子是经疯狗的唾液腺传播的。但当时还不可能将非传染性的毒液如蛇毒等与传染性因子引起的疾病加以区别。直到 18 世纪后才明确地将 Virus 一词专门用于感染性因子,不再与 Venom( 毒液 ) 作同义词混用 。 塞尔萨斯还在实践中对被疯狗咬伤的伤口用腐蚀剂、拔火罐、烧灼和吮吸等方法来进行处治。随后古希腊名医盖仑 ( 约 130 ~ 200) 还用截肢术治疗狂犬病 。按现代的观点,对被狂犬咬伤的伤口及时进行冲洗、清创和消毒是减少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狂犬病毒从伤口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较慢。动物实验证明,在小鼠足垫接种病毒后, 4 小时内切断接种肢,可使动物存活,时间长了就不行了 。由于狂犬病是一种极致命的疾病,在将近两千年前无有效的特异治疗的情况下,以截肢的高昂代价来换取无价的生命,仍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欧洲的历史记载中,曾有不少学者对这种病作过研究 。 中国古籍中关于狂犬病的记载 中国古籍中有关狂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其中记有“ ( 鲁 ) 襄公十七年 ( 即公元前 556 年 ) 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瘈狗。” 说明我国在 2500 年前就已有疯狗 ( 即狂犬病 ) 存在,而且当时已认识到这种疯狗对人危害极大,并采取了措施,驱逐疯狗。按现代的观点,人的狂犬病 95 %以上由狂犬引起,驱逐狂犬可显著降低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有治“狂犬齧人”和“犬齧人”各三方 。将狂犬与犬齧人分列,说明当时对狂犬病已有一定认识。不过按现代的观点,外观正常的犬也可能正处于狂犬病的潜伏期,因而仍可能传播狂犬病,所以被犬啮伤应和被狂犬啮伤作相似的处治。具体考察治疗这“两类”病症的各三种处方,其中各有两种内服方和一种外治方。其中“犬所齧,令毋痛及易瘳方”是一种外治方,具体治法是“令 ( 齧 ) 者卧,而令人以酒财沃其伤,已沃而口越之。尝试。毋禁。”即被狗咬伤后,为了止痛和早愈的目的,采用酒剂冲洗伤口。按现代的观点,预防狂犬病的三项关键措施——伤口处理、注射疫苗和注射抗血清的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据此推断,当时的任何内服方剂都不可能有疗效,而及时用酒剂冲洗伤口则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据考证《五十二病方》成书年代当在公元前 5~6 世纪 ,所以中国为预防狂犬病而采用基本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比欧洲可能要早 500 年以上。 在《汉书》的《五行志》中也曾记载:“宋国人逐猘狗” ( 猘,狂也 ) 。《晋书》的《五行志》中也载有:“旱岁,犬多狂死。” 我国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肘后方》卷七谈到识别狂犬病的方法,认为该病“过三七日不发则免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这与现代的统计资料大体相符,不过狂犬病的潜伏期有约 10 %超过百日,有约 1 %甚至在 1 年以上。该书中还提到以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作为防治措施,虽未具体指明对狂犬脑组织如何减毒,其疗效也无从肯定,但这种基于“以毒攻毒”思想的疗法,已具有主动免疫思想的萌芽,对后世“人痘法”的产生可能有影响 。 葛洪对狂犬病的认识在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在其“备急、蛇毒、猘狗毒”一节中载有:“凡猘犬咬人,七日辄应一发,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得免耳。”“若初见疮瘥痛定,即言平复者,此最可畏,大祸即至,死在旦夕。”预防方法是“必诫小弱,持杖以防之。”其中开出的治方不下 30 余,能“根治”的方法是“取猘犬脑傅上,后不复发。” 在宋代医书《太平圣惠方》中关于狂犬病也有类似的记述 。 狂犬病在历史上的流行概况 狂犬病原本是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在多种脊椎动物中发生周期性的流行,仅在偶然的情况下才会从动物传染给人,人通常不能连续传播该病,因而不能维持该病毒的循环。从早期的零星记载中可见,本病在亚洲、欧洲或非洲已经以固定的形式存在了至少几千年,而近一千多年来有关狂犬病的记载则越来越详细。 法国有记载的狂犬病最早发生于公元 900 年。在里昂一只狂熊一次咬伤 20 人,使其中 6 人后来因狂犬病死亡。 1271 年在西欧狼群中曾发生狂犬病。在法国还曾发生疯狼进村攻击人畜,使至少 30 人死于狂犬病的事件。西班牙于 1500 年受疯犬侵犯。 1586 年疯犬发生于奥地利。 1604 年巴黎狂犬病广为传播,形成恐怖气氛。 首次记载的一次规模相当大的家犬狂犬病 1708 年暴发在意大利。英国在 1734 — 1735 年也曾出现许多疯犬。 在 19 世纪几乎整个欧洲各国均有狂犬病流行,在人群中造成莫大的恐惧。 1803 ~ 1925 年间在西欧曾记录了七次狐狸中的狂犬病流行。 1851 年法国曾发生一疯狼一天咬伤 46 人和 82 只牛的事件, 1851 — 1877 年法国共有 776 人死于狂犬病。英国仅在 1866 年就有 36 人死于狂犬病。 亚洲的狂犬病一向甚为普遍,特别是在印、中、菲、泰、缅、越、印尼、老挝、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诸国。 非洲有明确记载的狂犬病可追溯到 1772 年,系由英国传人,逐步发展到整个非洲,以北非、东非较多,而西非较少。 综合各国的历史资料看,狂犬病的发源地可能在东半球的亚洲或欧洲。而西半球的狂犬病很可能是在 18 世纪由欧洲传入的。北美直到 1753 年才首次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的犬中发现狂犬病, 1768 年首先在波士顿发现人狂犬病。至 1785 年整个美国北部都有狂犬病。在南美直到 1803 年才在秘鲁发现犬狂犬病,而阿根廷的狂犬病可追溯到 1806 年,由一名英国官员带入的犬传入。 尽管在非洲有关狂犬病的明确记载出现较晚,但这并不能证明狂犬病 ( 特别是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 ) 在非洲出现较晚。特别是在 70 年代初在非洲发现了至少五种病毒在血清学上与狂犬病毒相关,这些病毒只感染几种特殊的动物和昆虫 ( 包括蚊子 ) ,偶尔也可感染人,而且目前使用的狂犬病毒疫苗对这几种病毒(可能)无效。这些病毒的存在目前还只局限于非洲。因此有人提出假说:狂犬病毒起源于非洲并和有关的几种病毒相伴发展。笔者认为此说也甚有道理。 一向无狂犬病的有澳洲各国和南极洲(注:澳洲后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蝙蝠狂犬病毒, 死了 2 个人 )。早期消灭了狂犬病的国家有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如挪威自 1815 年,瑞典自 1879 年先后消灭了狂犬病。较晚消灭狂犬病的国家有英、日、新加坡、马尔他、牙买加和塞浦路斯等国,如英国于 1831 年由议会提出防止疯狗蔓延的法案, 1897 年形成法律, 1903 年消灭了狂犬病。日本曾于 1932 年基本消灭狂犬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失控,战后由于重新严格执行控制狂犬病法,于 1957 年消灭了狂犬病。到 1988 年世界上总共约有 60 个国家没有狂犬病。 美国自 60 年代起每年的狂犬病人数都控制在 3 例以下。 当前狂犬病在全世界 2 / 3 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都有流行,不过全世界人狂犬病例的 98 %以上都集中在亚洲,每年估计共有约 6 万例,其中印度就占约 5 万例( 注 :非洲多年几乎无狂犬病监测报告,但后来有若干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非洲是按人口比例全球狂犬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估计每年狂犬病死亡总人数仅次于亚洲 )。全世界年发病率在 100 例以上的国家共有 8 个,其中 6 个在亚洲, 1 个在非洲, 1 个在南美。估计非洲每年共有 500 例.,拉丁美洲每年共有 300 例;而西欧、北美每年仅有极个别病例。 我国在 1949 年前各地皆有狂犬病流行,很多地区还很严重,但文献记载很不完整。 1949 年后把狂犬病列为 2 类传染病加以管理。 1951 年曾开展过一次全国性灭狗活动,使狂犬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国只有 5 个省市自治区有狂犬病,每年生产人用狂犬疫苗只 3 000 多人份,从 1949 年至 1970 年总发病数不足 1 000 例。到 70 年代病例数逐渐上升, 1979 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达 4 227 。 80 年代以来每年病死人数在 4006~8 000 之间, 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现在每年狂犬病毒疫苗使用量达 400 万人份,超过全世界用量的一半,居世界第一位。 近年来中国家犬数量估计已猛增到将近 2 亿只,防治狂犬病的形势十分严峻。 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 人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历史还只有一百多年,这段历史主要包括以下 六件大事 : 1 . 1885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在对狂犬病毒的本质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生产狂犬病疫苗的方法,为从根本上解决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基础。用疫苗来预防病毒性疾病,除了天花疫苗外,狂犬病疫苗是最早成功应用的一种。巴斯德等发明的狂犬病疫苗在作了一些小的改进后,至今仍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应用。( 注 :到本世纪 WHO 要求各国都用细胞培养疫苗全面取代脑组织疫苗。 ) 2 . 1903 年,意大利的内基在感染神经细胞内发现狂犬病毒包涵体——内基氏体,可用于狂犬病的早期诊断研究(注:目前此方法大部分被荧光抗体试验,即 FAT 所取代)。 3 . 1940 年代开始将有效的狂犬疫苗大量应用于狗,从而显著降低了人狂犬病的发病率,促进了更多的无狂犬病国家和地区的产生。 4 . 1954 年在人的狂犬病免疫程序中增加超免疫抗血清(免疫球蛋白),可进一步提高被狂犬严重咬伤者的存活率。 5 . 1958 年成功地使狂犬病毒适应于在细胞培养中增殖。随后利用该技术生产的细胞培养疫苗在安全性和效力上都更日臻完善,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普及 ( 成本仍较高 ) 。 6 .近年来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口服重组疫苗 ( 如痘苗——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疫苗 ) 已在实验动物中证明是极有效和方便的疫苗,并且已在欧美的野生动物中大规模试用。这类新型疫苗可望为彻底根除狂犬病提供新的有力武器。 由于人的狂犬病 95 %以上与狗有关,许多已经消灭了狂犬病的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只要控制住狗和其他家养宠物中的狂犬病,就能大大降低人狂犬病的发病率。中国目前养狗全面失控的严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当然,,要在象中国这样地理和生态环境都很复杂的国家或地区彻底根除狂犬病,还有赖于对野生动物的有效免疫或监控。 参 考 文 献 l WatersonAP , et al.An Introductionto the History of Vir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iv. Press,1978: 1~3, 53~59 . 2 Evans AS. Viral Infection of Humans . New York : PlenumMedical Company , 1989: 509 ~ 524. 3 SellersT F. Rabies. In HarrisonTR, ed. Principle of Internal Medicine. New York: McGraw-Hill,1954: 1006~1109. 4 Steele JH. History ofRabies. In Bear GM, ed. The Natural History ofRabi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1~29. 5 NotkinsAL, et al. Concepts inViral Pathogenesi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1:344~349. 6 BearGM, et al. Amodel in mice for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rabies. JInfect Dis, 1972,125: 520~527. 7 林放涛,等.狂犬病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颤社, 1992 : 98 ~ 120 . 8 Kurstak E . AppliedVirology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84 : 148 ~ 152 . 9 Acha PN, et al. Rabies inthe Tropics. New York : Springe-Verlay, 1985: 343 ~ 359. 10 刘永纯,瘈狗病之史观及其诊治法的初步探讨,医史杂志, l947 , 1 : 2. 1 1 范行准. 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l954, 7l8. l 2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 五十二病方.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79 , 43 ~ 45 . 1 3 傅芳.关于《五十二病方》的书名及其外科成就的讨论,中华医史杂志, 1981 , 11 : 19 ~ 24 . 1 4  陈纪煌,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学报, l985 , 5 : 75 . ( 1994 - 01 - l2 收稿 )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5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平发明简史
xbyang 2011-1-4 16:42
1 早在公元前1500多年,埃及人就已经使用天平。这种天平是用一根竖棍中间钻个孔,再横穿一根直棍,在棍的两端各用绳子挂上一个盘子。古埃及的天平虽然做的很粗糙,但是已经具有现代天平的基本结构。 2 公元前500年,古罗马帝国出现杆秤。杆称靠移动秤砣的位置来保持与被称物品重量的平衡,实际上是将天平的一端(放砝码端)由固定式变成活动式,其好处是只要配上一个秤砣就可以了,而天平的砝码要好几个。 3 人们在使用天平和杆秤过程中,感到用绳子吊一个盘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17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洛贝尔巴尔发明了摆动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发明被认为是对古老的吊式天平的重大改进。至今,托盘天平仍在被广泛使用。 4 在18世纪的法国,天平比较普及,有许多小店铺就出售天平,这促进了当时法国化学的发展。在18世纪末的英国,已经出现了一种精密的托盘天平,横梁中央嵌上一个钢质的刀口。把它放在玛瑙盘中,大大提高了精密度和灵敏度。 5 19世纪20年代,英国伦敦有一位仪器设计家叫罗宾逊,他开始设计和制造高精度的分析天平。罗宾逊用空心材料做横梁,把横梁做成三角形,竖梁中部有指针。由于这种仪器灵敏度很高,成为各国化学实验室里的常用称量仪器。 6 托盘天平的发明并没有使吊式天平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吊式天平不仅为人们继续使用,特别是科学家们仍继续使用着,而且在使用中不断改进,现代广泛应用的精密天平大都是吊式的,而托盘天平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用的较多,在科学实验中大多在精确性要求不太高的称量中使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西医治疗ED的发展简史
andrologist 2010-12-22 13:20
本世纪50-60年代,人们对男性勃起的生理过程认识非常有限。一般认为ED主要是精神因素引起的。 60年代以前,在心理治疗上的主要是运用精神分析法来治疗ED。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直至60年代末,心理分析是性功能障碍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创始人是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理论依据是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发表于1912年的著名文章Uber die allgemeinste Erniedrigung des Liebeslebens (性生活中退化的最普遍形式),是当时有关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为数不多的论著之一,在文章中,弗洛伊德对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给予直接论述。 1952年,为帮助ED患者在性交过程中能够成功进入,医生们用条状丙稀酸材料植入阴茎。 Behri首次将两根杆状聚乙烯棒分别植入双侧阴茎海绵体勃起组织内,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使阴茎接近生理勃起和较好的外观。这一尝试为现代阴茎假体植入术奠定了基础。 在1965年的泌尿学教科书中,关于ED的说明不超过半页纸。泌尿科医生认为ED是心理医生的事。当时主要的疗法也是心理行为疗法为主。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治疗。 1966年,医生们在文献中小心翼翼地指出,手术并不能带来满意的效果。ED的成因仍然是个谜。一些文章指出,过度手淫、长期禁欲、性交中断、夫妻的情趣单调、同性恋及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等都可能导致ED。 60年代中后期,马斯特斯(Masters)和约翰逊(Johnson)创立了ED的行为疗法。后来,卡普兰(Kplan)继承了前人的工作,把精神分析治疗和行为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了性治疗的新局面. 马斯特斯(William H. Masters)和约翰逊(Virginia E. Johnson)夫妇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开始研究正常人的性反应的解剖学与生理学,采用了临床访问、直接观察摄影和生理测量等方法,取得了大量可靠的数据。于1966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人类性反应》》(Human Sexual Response),成为现代性科学的经典著作。该书概括了315名男性和390名女性的性反应的实验研究结果,首次详尽地描述了整个性反应过程的各个阶段男女身体的变化。从1959年开始,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又对人类性反应的异常进行研究,1979年出版了专著《人类性功能失调》(Human Sexual Inadequacy),开创了性治疗的新阶段。 70年代,对勃起的生理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泌尿科医生开始关注ED,ED的生理因素开始受到重视。生理因素越来越被关注。 1973年,《世界外科杂志》发表了第一个用组织植入手术来恢复勃起的报告,在ED治疗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1978年,多摩(Domer)等给猫阴茎海绵体注射酚妥拉明诱发阴茎勃起。 80年代,大量的物理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1982年,Geddings Osbon 设计开发的真空窄缩装置(Vacuum Constriction Device,简称VCD)获FDA批准,此后,各种负压吸引装置相继问世,并广泛应用。 1874年,美国医生John King首先提出,通过使用一种真空负压装置持续、反复作用于阴茎,以达到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目的。1917年,维也纳医生Otto Lederer(1872-1944)在使用真空负压装置时率先加用了一个收缩环,当阴茎在负压作用下达到勃起状态时,在阴茎根部套上一个收缩环,从而阻止了静脉的回流,很好的维持了阴茎的勃起状态。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阴茎负压吸引装置。但这一发明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60年Geddings Osbon设计开发了更加完善的负压吸引缩窄装置(vacuum constriction device, VCD),并于1982年获FDA认证,此后,各种负压吸引装置相继问世,并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最新的ED治疗指南中仍将其作为二线治疗的选择。 80年代初,Virag和Brindly相继发现阴茎海绵体注射罂粟碱(Papaverine)或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数分钟后,可引起阴茎勃起。该方法很快被世界各地泌尿外科医师所引用,为相当数量的病人找到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ED治疗史上的革 命。 80年代中期,发现超过90%的ED是由于勃起组织中的血流不足造成的。治疗便改为直接向阴茎部位注射药物,以松弛平滑肌,增加血流量。 90年代是突飞猛进的年代,阳痿的机理越来越清楚,有效的药物如前列腺素E1等特效药开始出现。 前列腺素E1 1992年,在全美健康研究大会上,医生及研究人员最终对ED作出了统一的定义:持续性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以至于不能满足性活动的需要。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开始进行西地那非(即万艾可)的研究。 1994年马萨诸塞男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及糖尿病,往往预示着ED,男子吸烟大大增加患ED的机会。 90年代,性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负压吸引装置、海绵体注射疗法、尿道给药以及包括假体植入、阴茎血管重建、阴茎静脉手术等在内的外科治疗手段均获得较大的发展。但许多治疗方式仍有明显的缺陷。如一种是前列腺素E1注射法,病人必须在其阴茎根部直接注射,往往因疼痛难忍而不能长期坚持;另一种称为妙士(Muse),是用一种栓剂塞入阴茎头部的尿道内,也很难为患者接受。 而1998年,美国FDA批准万艾可(VIAGRA)上市,世界一下为之疯狂。万艾可(VIAGRA)以其简便、快捷和高效,成为ED治疗又一次突破性的革 命。 万艾可(VIAGRA)
个人分类: 科学奇观|7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雨伞发明简史
xbyang 2010-10-21 15:01
1 我国是最早发明伞的国家。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当时的官员使用了装在车上的伞,这些伞是用丝帛制成的。到了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能工巧匠鲁班发明了可以握在手里的雨伞。 2 伞在其他国家也出现很早。在现存的艺术品中可以看到,古代埃及法老在阳伞下举行即位仪式;公主们在古都底比斯驾着装有阳伞的战车。在中世纪的欧洲,伞成了天主教堂里一种权威的象征。 3 由于伞开始为丝帛制成,价格昂贵,百姓难以买起,雨天只能戴斗笠或穿蓑衣。汉代后,人们采用较为廉价的涂上桐油的纸来制雨伞。约在唐宋时,纸制油伞开始普及民间。到清代,出现了精工彩绘的花伞。 4 到了唐朝,我国的伞便传到了日本,被称为唐伞。欧洲普通人使用手提雨伞的历史很短。在17世纪,有一位叫德热那斯海努艾的旅行家把伞带回欧洲。当他打着伞漫步在英国伦敦街头时,行人都非常惊奇,妇女们为之发出尖叫,年轻人竟用石块打击怪物,使他险些丧命。到 19 世纪中叶,雨伞才成为欧洲人的生活必备品,然后从欧洲传到美洲。 5 早期的雨伞的伞架是固定的,携带起来很不方便。1897年,德国一家公司制造出全球第一把伞架可以收起来和弹开的雨伞。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从人体肘关节能屈能伸受到启发,制造一种伸缩自如的折叠伞。折叠伞因其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没过多久便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 6 到了20世纪,世界各地伞的品种、式样也越来越多,香味伞、灯伞、音乐伞等不断发明出来了。比如,日本现在已出现了一种十分别致的伞,伞柄上装有收音机,伞一撑开,就可以听到优美的音乐。美国出现了一种顶部装有一个小灯泡的伞,当雨伞张开时,电路畅通,灯泡发出亮光,从而在繁华拥挤的都市能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个人分类: 未分类|6053 次阅读|3 个评论
太阳能利用简史
xbyang 2010-8-9 09:28
1 人类利用太阳能加热食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考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 2 从 1900年开始,科学家广泛展开了太阳能动力装置的研究。1901年,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1908年,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1913年,埃及开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 3 从1940年开始,科学家展开了太阳能电池的研究。194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4 从1950年开始,科学家展开了利用太阳能集热的研究。1955年,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出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千瓦的太阳炉。1960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热空调。 5 太阳热水器、太阳电池等产品实现商业化后,进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1891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太阳能热水器。1996年,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相机日。2008年,所罗门群岛的居民用上了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自动提款机。 6 1978年,世界上第一辆太阳能汽车便在英国研制成功,时速达到13公里。1982年,墨西哥研制出三轮太阳能车,速度达到每小时40公里。1999年5月,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太阳能汽车,最高时速超过100公里。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6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假如给你3个有电的晚上(选摘《漫画发明简史》)
yangzx1999 2010-7-22 10:43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的代表作散文《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Three Days to See ),很多人读过或者听说过。对于健全人来说,每天睁开眼睛都能看到光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就像呼吸和吃饭一样自然;而对于一个自小就失去光明,生活在黑暗的聋哑世界中的海伦凯勒来说,假如一生获得三天的光明,就非常满足了。同样,现代社会,特别是都市的夜晚,如果没有了电,没有了电带来的光明,照亮人们的生活,那会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呢? 假如给你三个有电照明的晚上,你会做些什么?看书、上网、给能充电的电器充电?还是最后疯狂地彻夜娱乐呢? 在 19 世纪早期,煤气灯得到推广之前,夜晚的城市街道一直是黑暗且危险的地方。过去的人们想让家里变得明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蜡烛太贵,油灯会发出臭味,而煤气灯会释放浓烟,污染家具并杀死盆栽植物! 19 世纪 70 年代,有两个人分别开始着手发明一种廉价、清洁、可通过轻按开关控制的照明工具电灯泡由此出现了。 精明的人 虽然斯旺在几个月之前已抢先发明了灯泡,但是两人很快便在争夺专利权的法律战争中不相上下。然而到了 1883 年,他们已经将力量联合起来,开始设计并生产爱迪生斯旺牌电灯泡! 灯泡是怎么工作的 爱迪生和斯旺的灯泡是利用白炽原理工作的。白炽的意思是当电流流过灯丝时,灯丝会发热发光。现代白炽灯泡以一种类似的方式工作,但是现在的灯泡以钨丝代替了碳丝。钨丝使用寿命更长,发出的光更亮。 电灯泡 1879 年,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斯旺和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各自展示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泡。灯泡主要由一根在真空中发光的灯丝组成。关键问题在于找出一种不会在数分钟内就烧掉的灯丝。在使用了包括钓鱼线和椰绒在内的各种材料进行了 1200 次实验之后,爱迪生发现了碳化后的缝纫线制成的灯丝是最好的。 发电机 如果没有为家庭供电的方法,那么电灯泡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是爱迪生设计了一整套的电力供应系统,从高压发电机、绝缘电缆到螺口灯座和电灯开关都包含在内,从而使得灯泡有了实际的用途。 1882 年,他在纽约皮埃尔大街启动了第一个民用发电站,这个发电站使用蒸汽驱动的发电机点亮了分布于几个城市街区的家庭和办公室内的 13000 盏灯。 发电机工作原理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也就是说,在磁场中移动一个线圈,会在线圈中感应出流动的电流。在这幅图中,线圈的运动是通过转动手柄产生的;爱迪生使用蒸汽机完成同样的工作。因为发电机产生的是交流电(会来回流动的电流),爱迪生使用一种被称作换向器的装置将其转化成直流电(只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的电流)输送到家庭和办公室中。 煤气灯 威廉默多克成为了第一个安装煤气灯的人。他于 1792 年将灯装在了他在英国康沃尔的家中。到了 19 世纪中期,整个欧洲和美国的城市街道都用了煤气照明。 伏打电池 第一个电池由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大伏打发明。由一堆金属片和盐水浸泡过的纸板组成的伏打电池第一次产生了稳定电流,使得制造电流的实验变得更加容易。 弧光灯 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使用一个电池给他的发明弧光灯提供能量。但是直到 19 世纪 70 年代,一种实用供电方式出现以后,弧光灯才开始用于街道照明。但即使在那个时候,在家里使用弧光灯也会觉得太亮了。 发电机 1831 年,当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在金属圈中移动磁铁,可以制造或者说感应出电流后,历史的进程发生了变化。正是根据这个发现,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 勒克朗谢电池 法国工程师乔治勒克朗谢在 1866 年使用一个装有化学溶液的玻璃罐,将锌棒和碳棒浸入其中,发明了一种新的电池。它是现代干电池的雏形。干电池为现代生活中从玩具到手电筒的无数物品供电。 销售灯泡 在发明白炽灯泡的一年时间里,托马斯爱迪生一直在销售电灯泡。他新改进的设计使用了碳化竹作为灯丝,能够工作 1100 小时以上。 为皮埃尔大街供电 1882 年爱迪生修建的皮埃尔大街发电站开辟了电力时代先河。很快,其他使用与它相竞争的系统的发电站纷纷在西方世界建立起来。爱迪生最大的对手是乔治威斯汀豪斯,他提供的是交流电。 蒸汽涡轮发电 爱尔兰人查尔斯帕森斯发明了一种新型蒸汽机蒸汽涡轮机。到了 1888 年,它已经被用于驱动发电机。直到今天,现代的发电站和诸如巡洋舰之类的大型船只还在使用蒸汽涡轮机。 荧光照明 1901 年,美国电机工程师彼得古柏海卫特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灯丝的电灯泡。它被称为汞蒸汽灯,而且备受推崇。这种灯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到了 1935 年,这种创意又出现在管状荧光灯中。 霓虹灯 法国物理学家乔治克劳德发现,当电流通过一个充满了氖气的玻璃管时,会产生明亮的红光。到 1912 年,他已经将他的发明应用于实际并发明了霓虹灯。 (摘编 杨朝旭) 《漫画发明简史》/【英】麦克里德 著;祺瑞等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 ISBN 978-7-110-05993-7. 787*1092,,1/8,印张8。定价39.80. (封面) (扉页)
个人分类: 赖以糊口|6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锁的发明简史
xbyang 2010-7-15 13:15
1 世界最早的锁具源于中国的木质锁。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早期的木质锁。在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的一些历史文献中,已经出现了有关仓库的锁和钥匙的记载。早期的木质锁结构简单、形体笨重,多采用竹竿、木棍作钥匙,容易开启。 2 由于木锁不够结实,后来改用青铜制成,但结构简单。汉朝(公元前206年220年)出现铜质簧片结构锁,它利用两三片板状铜片的弹力来达到封关和开启作用,安全性能、保密性较木质锁前进了一大步。 3 公元8世纪,古罗马人制成叶片锁,利用钥匙牙花拨动锁内与之吻合的叶片缺口进行开关。公元18世纪,英国人丹尼克波特发明出凸轮转片锁,锁内金属叶片利用弹簧控制转动,钥匙插入锁内必须先转动叶片接触到锁舌缺口才开启。19世纪,欧洲制造商发明出高级凸轮转片锁,钥匙的牙花增到1600种。 4 1848年,美国人耶尔发明了弹子锁,该锁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锁。弹子锁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锁簧、弹子或珠),锁住锁芯。现代弹子锁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出现双向、三向、四向弹子结构,大大提高锁的保密性能。 5 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研制出磁性锁,奥地利设计出了磁性编码锁,日本发明了带有磁盘旋转机构的磁性锁。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陆续研制出电子卡片锁、电子遥控锁、光控锁、声控锁、安全报警锁等多功能的新式锁具。 6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出现了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智能锁。生物识别智能锁是将声音、指纹、眼睛虹膜、脸像等人体生物特征作为密码输入,由计算机进行识别控。生物识别依据人类自身所固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脸像识别、掌纹识别、声音识别等。比如,利用虹膜识别技术,人们回家时既不用带钥匙,也无需动口和动手,只需对锁看一眼,家门即可打开。
个人分类: 未分类|8808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提要
黄安年 2010-5-24 21:55
《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5 日发布 杨生茂教授领衔的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是 1964 年成立的我国仅有的两个专门研究美国历史的研究机构另一个是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本书是我国学者和出版的第一部论述黑人运动的著作。尽管署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二九七七部队理论组、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及七二级部分工农兵学员为联合作者,但是在学术内容上起着主要作用的还是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在这以前的 1973 年 , 杨生茂主编的《美国黑人运动大事记( 1719-1963 )》由南开大学油印稿出版。 本书按照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至南北战争、南北战争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个历史时期进行叙述。战后黑人运动又 1955-1963 , 1964-1968 , 1968 年以后三个阶段。虽然该书反映了当时的国内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但就黑人运动的一个方面仍有其历史地位和参考价值。 书名 : 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二九七七部队理论组 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及七二级部分工农兵学员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发行: 新华书店 印刷 : 山东新华印刷厂 出版时间: 1977 年 11 月第 1 版 印刷时间: 1977 年 11 月北京第 1 次印刷 版式: 787 X 1052 毫米 1/32 印张: 13.25 印张 字数: 267 000 字 书号: 11001.331 页码: 414 页 定价: 0.80 元 附图 20 幅是从该书影印照片的。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13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显微镜发明简史
xbyang 2010-1-14 16:37
1 早在公元前 1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2 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和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两人的研究推动了显微镜的发展,当时的光学工匠开始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3 17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胡克和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胡克利用显微镜掀开了显微生物学研究的序幕。1665年前后,英国生物学家胡克发明了比较类似我们现在学校实验室里用的显微镜,并通过这台显微镜发现了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4 1673~1677年期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9台保存至今。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的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5 19世纪,磨玻璃机械的出现使透镜的质量大大提高和光学的发展使显微镜的结构更加符合光学原理。此时,人们制造出了没有色差和像差的高质量显微镜以及分辨率极高的暗视野显微镜,从而带来了生物学和显微科学的革命,为包括巴斯德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6 20世纪初叶以来,人们在物理、数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显微镜的质量大大提高,各种新型的显微镜也应运而生,比如偏振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114 次阅读|3 个评论
[宅专题]宅人简史之有图有真相
songshuhui 2009-11-9 18:20
红猪 发表于 2009-11-09 7:40 作者 R.J.Evans 译 红猪 原文: http://purpleslinky.com/humor/computer/a-short-illustrated-history-of-the-nerd/ 译者按:本文写的是nerd的历史,为配合主题,文中的nerd一律翻译成宅。两者的意思其实不尽相同,至于具体如何不同,还要请教资深宅人(或nerd)也~ 编者按:该文概述了在堕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宅人群体从弱小逐渐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悲痛地回顾了万恶的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对宅人这一光辉的新生力量的打击和压迫,歌颂了宅人们不屈不挠的奋斗,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是,作者做为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公民之一,出于阶级局限性,必然不能深刻地意识到宅人这一代表了全民进化方向的伟大群体的伟大之处,因此在行文中有不少揶揄讽刺之语,这是不正确的。永远十八岁的红猪大人愤而出手翻译的这篇文章仅仅做为参考使用,并非代表我们认同作者的所有观点。另外,本文并非严肃的科学文章,不喜者请绕行。宅人满塞。 宅之作为字,作为人,作为物种,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社会大众起初对宅人持有什么看法?这些看法又在近几十年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且进入宅的世界,自己探索这部神奇而轻松的插图版御宅起源史。达尔文大人,你就瞧好吧。 乔布斯之末日 图中墓碑上文字:史蒂夫乔布斯致命错误产生 首先说说宅这个字。所谓宅者到底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宅字的意义通常是负面的(这一点已有所改观,见下文宅之骄傲节)。一般而言,宅人指生命中的激情未被人口中的多数分享的个人,他们心目中的大神也不为芸芸众生所仰慕敬拜(非宅对上图中的笑点根本无法理解)。坦白地说,宅人所爱者在传统上一向被大众视为奇怪且略带诡异。但随着因特网的诞生,宅的规模正呈指数规模增加。御宅族已大驾光临。 拖动,放下 宅人们在上中学时多少因为两大特征而被归为异类:一、对运动不屑一顾;二、掌握了某种在同学们眼中具有智力性的、多少带些神秘的知识(凡人其实对智力性和神秘的意义理解不能随便说说)。不同于积极投身社交活动的同窗,宅人往往独来独往。有幸者偶尔能遇上同种同属――智人属宅人种――的个体,从而得到在食堂占领一张餐桌的机会。有人可能会将其视作主流对少数御宅族的大方接纳;但就事实而言,这只不过是一种阴险且蓄意的社交排斥而已。 对宅之不敬 广告文字:爱犬,但讨厌清理犬之遗溺?敬请拨打米田共宅株式会社热线2087132198。 米田共宅,犬辈所弃,我辈所取。大号产业中的超大号 就根本而言,宅人常被社会之主流成员视为敝屣;宅字也往往被当作侮辱性字眼使用。公众对于宅的汹涌敌意导致对这一族群的蔑视常被用作廉价的营销策略(见上图)。将上面广告中的宅字替换为针对性别、肤色、或信仰的贬低性标签,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强烈冒犯意味。 宅之推与被推 鉴于上述原因,宅们不得不开发唯有群内成员方能理解的独特语言(见上图)。上图公式可理解为 一旦进入芝加哥大学,推与被推的几率即下降为零。(欲知真相请咨询芝加哥大学资深学员之桔子同学――译注)见到公式后未科科窃笑者,或需等候旁人翻译后方能理解者,大概都不能归入宅的类别。宅们同样投身孟浪事的真理令许多人难以接受,不久之前,宅人还被视作贞洁程度堪比基督教义中某位神圣人物的纯洁群体。 七月之宅 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宅们也会庆祝某些场合。他们的确下了功夫让自己的节日显得与众不同,但他们对自身这个族群的由来往往理解错误乃至彻底无知。为了对宅字正本清源,必须向字匠中的字匠苏伊斯(Dr Seuss)博士致以敬意。他在1950年的神作《要是动物园归我管》(If I ran the Zoo)中第一次白纸黑字地使用了宅字。书中的叙述者杰拉德麦轱辘(Gerald McGrew)打定主意要在自己臆想的动物园中收入圣诞控(nerkle)一枚,宅(nerd)一枚,外加泡泡纱(seersucker)一匹。《动物园》成书于1950年,因此可视作宅界创世纪。 宅之盥洗室 大多宅人昧于自身历史的事实并不出人意料。毕竟,他们的强迫性行为(读作强迫性/行为――译注)已经严重到了要将住处的房间根据兴趣改造成在旁人看来有违常理乃至令人担忧的地步。苏伊斯博士在无意中开创了一股潮流;他发明的字眼迅速流传到了更加广阔的(成人)社会。 宅军来袭 上图文字:长官淡定,在下是从网上来的。 自此,宅作为一个独立物种登上了地球进化史。这个词没有早被发现实在是怪事一件(该物种的雌性成员早在18世纪就获得了蓝袜娘 的称号。)(此说源于由18世纪文艺女青年组成的蓝袜团――译注)然而根据《新闻周刊》杂志于1951年的报道,宅的说法当时已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的密歇根地区广为流传。此时,宅的大军已经开始壮大起来。 先天宅抑或后天宅? 图中幼齿正在阅读弗郎字卡夫卡的《变形记》 关于宅是先天形成还是在成长过程中为某种因素调教而成,这方面的辩论依旧如火如荼。许多产下了宅向后裔的文盲父母对子女何以成宅莫衷一是。自责者不乏其人,还在诸如纽约和旧金山之类的地方成立了受害者互助会。但这还是应该视作社会风尚的一点小小跃进。到了60年代初,宅字开始如病毒一般席卷全美的电视、广播、及其他媒体,乃至在爱尔兰这样的偏远角落都见了报(就是国民长红发、说鸟语的神奇国度)。宅品牌的全球化已经指日可待。 宅之骄傲 图中文字:我宅,我骄傲 但傲宅(pride of nerd)一说在此时尚未诞生。骄傲和权力要到20世纪80年代末方才进入宅人的语汇,而傲宅庆贺运动则是新世纪以后的事了。宅字在60年代的意义和今天还是有着些许差异;宅人们也尚未如羞涩而紧张的羚羊一般踏入大众视野。彼时,宅的意思仅限于沉闷无聊者,同义词有drip或square。orz 宅日蛋糕 直到优雅、细腻、斯文的七十年代,宅才算真正赶上了好时候。这是在电视屏幕上奉献了《奥斯蒙现象》和《神奇女侠》,在政坛上奉献了杰拉德福特总统的十年,也是将宅字催熟的十年。不擅社交、书呆气息、对《星际迷航》的大爱,这些都成了宅的标志;或者反过来说也未尝不可。总之那是奇怪的十年。 宅人亮出中指 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宅都不是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称呼――即便是真正的宅也不例外。其时傲宅运动尚未起步,敢于亮出中指的宅人则数量零星,戴着眼睛,呆头呆脑。七十年代是刻板印象的十年,电视剧《快乐生活》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将宅字推而广之,尽管其用法和剧情设定的五十年代并不相同。亨利闻可乐(Henry Winkler)所饰演的疯子(Fonz)对宅字的滥用负有责任;愿他堕入污浊的三次元世界中不得好死。 宅之励志招贴 图中文字:宅,沉迷于他人的幻想 今天的宅们应对围绕宅字起源仍在进行中的辩论有所觉悟。许多人宣称自己是首创者,各种说法真真假假。SF作者菲力普迪克自称于1973年首创该字,尽管他所使用的是拼法不同的nurd。这种说法后被证伪,因为nurd一说早在1965年纽约州特洛伊市的一本学生杂志中就已登场。这对宅文化而言堪称耻辱,因为就术语创始人而言,能在名望上超越苏伊斯博士者唯迪克先生一人。 宅之文身 尽管从未找到白纸黑字的记录(纸,老派教育媒介),许多人还是认定宅(nerd)字源于醉(drunk)字的倒转拼写。knurd指的是热爱研究,对学术成就孜孜以求的读书人,狂饮啤酒的长毛兄贵则不在其列(后者若出没于学术研究场所,其言行都足以构成矛盾)。这个字的另一个版本gnurd于上世纪70年代的麻省理工学院蔚为风行。麻省理工常被流落全球的宅们视作一盏明灯,因此这种说法也可能道出了局部真理。 宅之宠物 关于宅之字源的探讨可谓卷帙浩繁。有人认为,宅字之源起与20世纪30至50年代红极一时的腹语表演者艾德加伯根(Edgar Bergen)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伯根的人偶之一名为摸他妹死纳德(Mortimer Snerd),极尽呆板之能事。这的确和宅的原始意义接近,但宅的意思偏向沉闷而非愚蠢。另有人提出,宅(nerd)字乃由40年代广为流传的nert一词演化而来。而nert源自nut,意为或蠢或疯、或两者皆备之人。但这种说法也不大可能成立。 宅之大声说出来 感谢七十年代的渲染,对于宅之刻板描绘近年来甚嚣尘上。在电视和电影中,宅们主要表现为皮肤惨白、着蓬松背带裤、戴啤酒瓶底镜片的白人男性(英国宅剧《IT群英》则将主角之一设定为英籍黑人)。由于对宅的描绘经常涉及其神秘老派的语言风格,有语言学家遂将其属性认定为超白。以近乎语言法西斯主义的态度将美籍非洲裔人士的口头文化排除在外,这种倾向已经在有色宅强力崛起的九十年代和新世纪遭到痛斥。彩虹宅的世界已经到来。 宅之艺术 对于他人负面看法的无视是宅的典型态度。由于宅们将热情倾注在别人视作神秘或没有爱的领域,这种态度往往转化为对他们的厌恶以及将其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举动。但随着宅族于90年代形成规模,社会的厌恶情绪也发生了180度逆转。随着数学和科技对智人的存活发挥日益强大的作用,宅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自身在社会的持续和构成方面的重要角色。于是,傲宅诞生了!宅人满塞! 宅与爱 图中糖果上文字:欢迎试用,推我,推我的博,我心换行 如果未能涉及《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及《神秘博士》这些重要作品,那么任何宅研究都将是流于疏忽。上述三者是宅人生活的圣杯,想要对宅人群体有透彻理解,就应花点时间对这些剧集进行研究。第二级研究可以在RPG游戏中进行,尤以《龙与地下城》为重点。而旨在理解宅族的第三级学术研究,则必然要包含漫画书研究入门及卡片交换入门。在对宅文化的这三种神器做出全面恰当的认识之前,就永远谈不上对宅的恰当理解及欣赏。 宅属性 新世纪提出新要求,对应对的准备最充分的人就是宅们。宅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一般特征是欢聚一堂(大体而言)而非驱逐出境。这是天宅座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这股潮流中助了一臂之力,不少宅人也因此积累了超乎贪欲的财富。多数父母已经不会在发现孩子身上展现宅属性的端倪时感到绝望;在许多人眼中,宅成为了聪明、有趣、在社会上混得开的角色。许多女性将宅男视作优质的结婚对象,半是因其遗传物质,半是因其滚滚财源。随着态度的进化,社会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泥于宅界的负面特征。诸如《丑女贝蒂》和《超市特工》等剧集都将宅表现得颇为正面――即便在表现其萌属性方面也是如此。 宅人进化之时间线 就这样,我们进入了宅的时代。达尔文对垒圣经的战争对多数宅人而言无关痛痒,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另外一种进化。(见上图)(上图展示了由旧到新的一系列电子产品,看图即可明了十之八九,故不一一译出――译注)整个社会逐渐明白聪明毕竟不是坏事。电视节目也常常鼓励年轻观众无视反智主义的同辈压力。Slashdot 网站甚至打出了面向这个群体的标签行宅人新闻,只报道重要事件。(Slashdot,美国IT技术网站――译注)被错误地归于比尔盖茨名下的引语善待宅人,日后为他工作也未可知已经广为流传。西班牙甚至出现了货真价实的傲宅庆贺活动,活动始于2006年,于每年5月25日举行。 宅之厨房 当然,上述一切意味着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冒充宅人的非宅。从所谓宅核嘻哈的兴起即可见一斑。(nerdcore hip hop,以宅文化为主题的嘻哈音乐――译注)对于伪宅要提醒一句:真宅能识别冒牌货于一瞥之间。请记住:若想借用宅的形象、概念、及文化以标榜特立独行,那就违背了宅的真正精神。一旦被识破,别人就会避之不及! 总而言之,宅人已经在宅字初登历史舞台后的一个甲子左右走过了漫漫长路。将来六十年的发展只能诉诸想象,但一定非常有趣。宅一族在日后的走势极有可能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如何,唯有时间――或互联网――才能知晓吧。
个人分类: 其他|1846 次阅读|1 个评论
渗流力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热度 1 jjsun123 2009-8-1 20:30
渗流力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引言 渗流是指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所谓多孔介质通俗地说即是含有大量孔隙、裂缝和(或)孔洞的固体材料,但是要求多孔材料中的大多数孔隙必须是连通的。渗流力学即是研究流体(液体或气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当然广义的渗流力学概念应该还包括研究渗流过程中流体和固体各自的性质以及这两种不同相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学科上看,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但同时它又是一门与岩石力学、固体力学、多孔介质理论、表面理论、物理化学和热力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边缘学科。应该说对于渗流力学及其研究范围的准确定义是比较困难的。 渗流一词是我国学者的创新性发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渗流被描述为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 ,即是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有时也简称为 porous flow 或 seepage 。而俄文中渗流的对应词意思为过滤器中的流动,例如在阿列文的《渗滤理论》的译文中称渗流理论为渗滤理论,在卡佳霍夫的《油层物理》译文中也将渗流理论称为渗滤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我国学者给出了多孔介质流动的汉语定义:渗流。如此准确恰当的定义也许只有博大精华的汉语才能给出! 目前关于渗流力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渗流力学根据渗流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三大类:地下渗流,工程渗流和生物渗流。地下渗流是最普遍的渗流现象,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下水和地热等在地层中的流动都属于地下渗流力学研究的范畴,渗流力学也是由研究地下渗流发展起来的。工程渗流是指流体在人造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比如工业上各种过滤器中的流动、流体通过流化床的流动等等。生物渗流从广义上说是指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内的生物流体以及非生物多孔介质内的含有微生物的流体的渗流,比如血液、淋巴液在人体内的运动,水分和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输运等等。目前生物渗流重点是在生命科学上,这个研究课题是在我国首先开始的,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郭尚平院士首先倡导研究的。目前国内的渗流力学研究机构主要是一些石油院校以及研究地下资源开发的科研机构,比如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渗流力学专业研究机构,已建成渗流力学方面的多个实验室,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力学所和武汉岩土力学所也进行许多渗流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1 渗流力学的发展简史 从渗流力学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来看,可分为创立阶段、发展阶段和现代渗流力学形成阶段。 1.1 渗流力学的创立阶段 渗流力学的最先发展是从研究地下水的开采开始的。 1856 年法国水利工程师亨利达西( Henri Darcy )为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而提出的。当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了满足城市用水水利部门应该怎么优化设计供水设施。达西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沙土等孔隙介质单位面积的水流量与水力梯度成线性正比关系。在以水流速度为纵轴,水力梯度为横轴的坐标轴上达西定律即为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所以达西定律也成为线性渗流定律。达西渗流定律由于其基本原理简单所以很快变发展的比较成熟,广泛应用于水利建筑和地下油气资源开采方面,尤其是成为指导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理论基础。此时研究的主要是单相液体在稳定状态下的渗流规律,即在研究渗流规律时仅认为各种物理和力学参数是空间的参数,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显然这是一种对实际情况的简化与近似,因此一般称以达西线性定律为基础的渗流理论为经典渗流理论。 1.2 渗流力学的发展阶段 由于经典渗流定律的缺陷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入研究,线性达西定律已经不能解决实际工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渗流力学的发展必须是面向两个方面:其一是拓宽达西线性定律的范围,向非线性方面发展以及考虑非稳定问题。其二是渗流力学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很快发现达西定律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超过了这些范围,渗流规律就会变为非线性的。这主要表现在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一是低速渗流。低速渗流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流体渗流开始阶段需要一定的启动压力梯度,类似于固体材料中塑性材料,并不是施加压力梯度的同时随即会产生渗流速度。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于低速渗流都已经给出了比较明确的流动规律,取得了比较准确的结论。第二种非线性渗流即是高速非达西渗流,这种情况在自然界的渗流现象中不是很常见,一般是在高产油气井近井筒附近和地下大的溶洞、暗河中地下河流动中会发生高速非达西渗流现象。这时候就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某些情况下还得使用湍流的研究结果考虑渗流问题。非稳定渗流的研究成果是由齐斯 (C.V.Theis) 于 1935 年首先发表的,这一成果也使得渗流力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际中稳定渗流只是一种近似假设,自然界中渗流都可以说是非稳定的,只是随时间变化的快慢不同而已。非稳定渗流理论到 20 实际 50 年代发展的就比较完整了,在油气开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诸如解决井群干扰和边界影响等问题。 1.3 现代渗流力学阶段 现代渗流力学的形成以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为标志:非牛顿流体渗流、非等温渗流、物理化学渗流、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微观渗流、流固耦合渗流等等。 达西渗流定律包括后来发展的非线性渗流规律多是以水、天然气为研究对象的,这些流体从力学性质来说总的特点是分子结构简单、易于流动和粘性比较小等,称为牛顿流体。而对于一些稠油和高粘度石油、石油水力压裂中使用的各种压裂液(诸如乳状压裂液、泡沫压裂液等)等分子结构复杂、流动性差和粘度比较大的流体,他们的渗流规律完全不能使用达西定律进行描述的。这些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虽然人们对于非牛顿流体渗流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于非牛顿流体的一些基本性质还尚待研究。 传统的渗流力学都是把渗流过程或渗流场看作是等温的情况,即在研究渗流规律时不考虑温度对力学参数和渗流过程的影响。非等温是指除了考虑压力场和速度场以外还要考虑温度场。尤其是在三次采油地热开发以及某些工程渗流中都必须考虑温度分布以及流体和固体力学性质、力学参数随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 20 世纪 80 年代稠油热采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均已成熟,我国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和辽河油田等已进行了多年的热采工作。 物理化学渗流是指含有复杂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的渗流,这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有对流、扩散、弥散、吸附、解吸、浓缩、分离、相变以及乳化等等。经典渗流理论是不考虑这些因素的,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渗流中外界情况的变化参与渗流的流体肯定要发生理化作用。 微观渗流是指在孔隙尺度上、微米量级尺度上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的规律与性状。传统的渗流是研究宏观特性即统计平均特性,而不能确切了解多孔介质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及渗流机理。微观与宏观研究相互补充,可对渗流的认识更加透彻,微观渗流研究的内容包括多孔介质本身的特性如介质的拓扑结构、孔隙和裂缝的分布情况(一种观点是否有分形的特征,尤其是裂缝的分布)、孔隙表明粗糙度。多孔介质与流体之间的关系如表面湿润性、饱和度分布和各相之间的分布细节等等。微观渗流实验力学及其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的发展方向。 流固耦合研究通常是将渗流力学与岩石力学、固体力学结合起来。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振动采油、水库诱发地震、地面沉降和煤层气渗流、油气开采水力压裂等等。振动采油是利用外力作用来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表明在交变在和作用下多孔介质和流通处于膨胀和收缩的交替过程,应力应变关系是瞬间状态。水力压裂更是流固耦合作用的典型例子,渗流场很变形场是时刻互相影响的。煤层气渗流与煤岩的耦合是采煤和采气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2 渗流力学的工程应用及展望 正如引言中所简要叙述的,渗流力学目前应用的大体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地下渗流力学、工程渗流力学和生物渗流力学。 2.1 地下渗流 渗流力学是地下流体资源 ( 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下水和地热等 ) 开发的理论基础。总体来看地下流体资源的单相渗流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描述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可归结为数学上的拉普拉斯方程和热传导方程或波松方程,借助于数学研究成果,这些比较简单的方程已经能够得到解析解。但是低于饱和压力下开发油气资源以及注水或注气驱油涉及的多相流问题目前尚在研究当中。多相流的研究自 20 世纪 30 年代已经开始,由于多相流流动中涉及传热、传质、物理化学反应等复杂因素,所以对于多相流数学模型,除了简单条件下可以获得解析解和相似性解之外,一般都需要数值求解。 地下水渗流是渗流力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国民经济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地下水渗流力学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越来越多,促进了地下水渗流的发展。利用渗流力学理论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地下含水层的物理参数,对于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具有很大指导意义。 与水工建筑有关的渗流力学问题从来都是受到重视的。例如渗流过程中对水工建筑有破坏作用,对渗流过程进行预测并据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就有可能延长水工建筑的有效使用年限甚至避免可能出现的事故。 除了上述问题,像地热开发、盐水层开发、地下储气库工程、城市地面沉降、污水地下处理、地下核爆炸、地震预报等问题都要求加速渗流力学的力量研究和应用研究。、 2.2 工程渗流 化学工业中存在许多渗流过程,如过滤、洗涤、浓缩、分离以及充填床内的具有复杂化学反应的流体流动等,其中有些是利用多孔介质作为流体进行反应的场所,有些是将多孔介质作为滤流的填料。硅酸盐工业和冶金工业中也有很多的渗流问题,像耐火材料、陶瓷和金属陶瓷等人造多孔介质中进行的各种物化反应等,都得研究材料的渗透性质、孔隙结构、比面和热传导性等等。总之工业渗流中的问题一般都是相当复杂的涉及物理化学反应的多相非稳定渗流问题,甚至还得考虑分子渗流以及超微孔隙渗流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不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渗流力学的发展。 2.3 生物渗流 生物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的交叉学科,生物渗流力学的研究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初,著名渗流力学专家郭尚平院士等人证明了生物体内有关租住和脏器内大量存在多孔介质,这为生物渗流力学的建立确立了理论基础。现在已经研究证明,与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淋巴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气体运动以及植物体内的水分、糖分输送等有关的渗流问题均属生物渗流。由于生物渗流力学与人体健康、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植物生长、农业和林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近二十年来受到重视。 2.4 展望 根据目前渗流力学研究的现状和其理论本身发展的特点及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需要,渗流力学在以后的研究中以下问题当是研究的重点与前沿问题: (1). 深入考虑固体性质与流体性质的渗流问题; (2). 考虑温度因素的渗流问题; (3). 考虑复杂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渗流问题; (4). 微观渗流与生物渗流。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6094 次阅读|6 个评论
自行车发明简史
xbyang 2009-6-12 13:26
1 1791年,法国人西弗拉克发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车。它只有两个轮子而没传动装置,人骑在上面,需用两脚蹬地驱车向前滚动,这有些像现在的滑板车。 2 1801年,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踏板踩动的自行车。他骑着自己制造的这辆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 3 1817年,德国人德雷电斯在自行车上安装了方向舵,使其能改变行驶方向。1865年,法国人米乔克斯开始大规模生产脚踏自行车,他经营的马车店一年中销售出了400辆自行车。这时的自行车还是被人称为颠散骨头的车子,减震功能还差得多。 4 1869年,在法国举行的第一届自行车展上,出现了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1871年,英格兰考文垂市的詹姆士斯塔雷造出了第一辆名为Ariel的大小轮自行车。这种车子特别轻,斯塔雷也被人们称之为自行车工业之父。大小轮自行车是第一种在世界主要工业国流行的自行车。 5 1885年,苏格兰人邓禄普研制成功充气轮胎自行车,这大大加快了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减少了骑车时的震荡。 6 1881年,由法国人古斯塔夫发明了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后来这一技术应用于汽车,电动自行车并没有流行。近10年来,用电池供电的自行车开始流行起来,用的却是100多年前的设计理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83 次阅读|1 个评论
显微镜简史
onexf 2009-3-10 17:01
题图注:体视镜(stereoscope) 无式镜 在从未被文字记录下来的那段历史中的某一天,一个腰上挂着树叶串、头上长发飘飘的人一脚飞起一块石子。他用类似于尖叫的语言说:咦,这是什么东西亮闪闪在地下?他捡起这块大致像颗棋子的透明石头瞅瞅,石子对面的世界放大啦~他的同类还试着用透明圆石头在炎炎烈日下长时间凝视地上一些烂草棍,结果草棍呼的一下烧着了!对大自然打磨的奇妙石头的记忆一直延续到公元1世纪初,在罗马哲学家的笔记中,它们被称为放大器(magnifier)或点火石(burning glasses);直到13世纪,这些石头终于从脚下一路登鼻子上脸,被赐名透镜(lense),因为它们长得好像一颗小扁豆(lentil)。 随后,小扁豆又被人们粘进一根细长筒里。人们就像看万花筒一样,举着这个小筒偷看跳蚤打架,所以这只筒名叫跳蚤镜(flea glasses)。它就像眼镜的衍生物,然而已从人脸向前迈出一大步,是未来单式显微镜的雏形。谓之单式,因为它不同于你生物课上用过的显微镜,没有目镜、物镜之分,放大多少只由一颗小扁豆决定。 单式镜 现代实验室显微镜即使配以雕梁画栋,也未必可以卖得更贵,因为雕梁画栋违背了现代人讲究目的和实用的原则。因此我们常常难以理解为什么历史上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想不到用这些发明改变世界,却只把它们当成丰富视觉享受、甚至象征贵族生活的道具。当我看到十七世纪初那做工精美的单式镜,真想搞一个来摆在家里纯装饰。当时,人们却可以用它来观察桔子表皮,具体做法是:取一只桔子,噗地一声扎在针尖一样的载物台上,从直立的单片镜片背后即可观看一只疼痛的桔子。前后移动桔子可以改变放大倍率,只是她挺沉的,晃晃悠悠地不太稳当。(图一) 单式显微镜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是在列文虎克。如果我没有记错,中学的生物是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开始的。其实,不论单式还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复式(即多个镜片前后排列,如目镜+物镜),发明者都不是他。只是这一点损失对于列文虎克作出的贡献无伤大雅。前边提到,单式显微镜的放大本领只能依靠一颗小扁豆来实现,要想让镜片放大率增大,镜片焦距必须很短,扁豆必须很小,这就需要很高的打磨工艺如果你是用打磨的方法。一般人能磨出放大率几十倍的镜片已经很了不起,于是列文虎克来了。 插曲:人物传 作为一个篮子手工业者的儿子,列文虎克从父亲那里遗传了心灵手巧的基因。只有他才能做出直径为2-4毫米、放大率100-300倍的镜片,能分辨出一丁点桔子皮上1m大的细节。但是手工艺人精神大放光芒,他说:有些秘密手段我得自己留着。他在这一点上非常成功。直到250年后(上世纪五十年代)真正的列文虎克镜片才通过美国人之手再次人间显现。其实,在当年众人都以为列文虎克没日没夜磨镜片时,他只是取了一根细玻璃,把中部在火焰上烤软了,两头一拉拉成两半,再将拉出的细长一端倾斜着放在火上烤化,这个时候在细尖端便会逐渐凝出一小滴小扁豆,如同你把冰棍头朝下凝出一滴水一样,这便是他的镜片了。看到今日的人们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列文虎克倚在天堂的栏杆上得意地笑了。 用这种方法,列文虎克一生一共做了500多架单式镜,可惜他太讲求完美,镜身全是货真价实的金和银(也有人说有黄铜的),在他死后,这些宝贝被卖了好价钱,流落民间再不见踪影。(图二:可以看出这种单式镜有多小,小孔内有镜片。具体用法是将物体扎在小孔一侧,人从小孔另一端观看。) 世界上那么多手工艺人,为什么列文虎克如此出名?这是因为他拥有全地球第一只观察到细菌的人类眼睛。实验初衷本是寻找辣椒中的辣成分,结果不知是成心还是忘记,一小片辣椒竟被他泡了3星期之久。没有持家经验的列文虎克非常单纯地取出一滴进行了观察,却看到一系列在水里忙碌跑动的小动物粒(animalcule)(图三,可见行动轨迹)。通过计算,他说:在一粒沙子这么大的空间能容得下一亿个小动物粒。从这句话,我们不仅知道列文虎克懂得体积的计算以及简单除法,而且能推测出他看到的就是细菌。另一位微生物学家胡克尝试了用水泡其它瓜果蔬菜,证实了以上结果是可重复的。 除了辣椒水,列文虎克还观察了从下水道水到精液,从头发到昆虫脚的几乎所有能找到的东西;人们看到原来竟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小世界同我们的生存空间并行不悖,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列文虎克尤其对牙垢不离不弃,在以身试法之后,还将牙签对准了妻子和女儿的牙缝。最后一次问候牙齿是在第一次揭示人口腔细菌的14年后,取样对象是自己一颗残存臼齿的中空牙根。又过了10年,七十岁的列文虎克已没有牙缝,于是他坚毅地将关怀对象转向了发烧时舌头上厚厚的白色的发出腐败味道的物质。几十年屡屡探寻,他对人口腔的好奇心是否得到满足了呢?上帝与人类牙垢的比较研究进行得如何了呢?也许对于列文虎克来说,这些都是不存在终极解答的问题吧。 复式显微镜 对于手笨而无法制出2毫米小扁豆的人,也有迂回之计早在列文虎克诞生之前40年,荷兰眼镜制造商已发明出用两片镜片排成一列,逐次放大物体的方法,因为用到多个透镜,所以叫复式。然而列文虎克可以无视这种复式镜的发明,因为联手的双镜片足足花了150年才赶上他单镜片的水准。当然其中仍有佼佼者,那就是前边提到同样泡过蔬菜水的胡克和大名鼎鼎的伽利略(图四:伽利略显微镜)。为了与望远镜那看得更远(tele+scope)的梦想对仗,人们将伽利略的复式镜起名为看得更小(micro+scope)直到今天,看得更远和看得更小仍在向两个极端推广人类视野。 那时的显微镜情趣十足,有金色、银色和实木的镜身,最豪华的有小银人雕像,好像一个八音盒;下边常常自带杂物抽屉,可以装一些小手饰和小零件,有的甚至可以把自身都装进去(图五)。 后来水族馆一族想到把镜片安在水盆里看水下生物;机械能手开发出齿轮调焦;摄影爱好者给小巧的显微镜安上硕大如手风琴风箱一般的相机(图六)大家各设所需。目镜多数仍是单目,这种传统被保留至今在我大学生物课上一项必需的技能就是一只眼观察镜筒,另一只眼盯住桌上的纸,看着铅笔把镜筒中的花花世界画出来。 现代科研中最常用到的显微镜将明视场和荧光显微镜合二为一,简而言之,前者用全色的白光照亮被观察的细胞或组织,看它们本原的颜色,分辨其边界和起伏;后者用单色光照射观察对象内部或表面的荧光蛋白,再看荧光蛋白在细胞何处发光。结果,一个像是打着手电在黑屋子里找一根霓虹灯管,另一个像是把霓虹灯打开,在黑暗里看它(图七,左边为荧光,右边为明视场)。具体图像请见《美的眼睛和显微镜》一文,那里是光学显微镜的天下。 而放大倍数也已达到了理论的极限,因为不论镜片弧度多么精准无误,透镜组合多么完美,显微镜分辨率最多也只能达到光波长的一半自然光的平均波长为0.55m,所以分辨率能达到0.275 m,最好的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2000倍,这是细菌的量级。要想继续看小下去,必需质的飞跃。 最后值得一提的一种光学显微镜名叫解剖镜,即体视镜(stereoscope)(题图),通常用它观察有一定厚度的物体;放大率不到100倍,但已经能让你清楚地看清果蝇的眼睛和花药里一粒粒的花粉。不同于一般复式显微镜,它用两套光路分别向人的两只眼睛成像,就像双目的延伸,因此在《美的眼睛和显微镜》一文中出镜的小鸡胚胎和采采蝇头都是立体的。 待续,转自: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http://img.blog.163.com/photo/_9rI12_mE6hWlnVE-Bk5CQ%3D%3D/894808950964319341.jpgimgrefurl=http://blog.163.com/qiyunq%40126/blog/static/5413617620081121111221778/usg=__bgRLNGb5aK4SB76EdgAnPQDRuPI=h=296w=400sz=34hl=zh-CNstart=122um=1tbnid=Nx8eGwbQWeJ3NM:tbnh=92tbnw=124prev=/images%3Fq%3D%25E6%2598%25BE%25E5%25BE%25AE%25E9%2595% 259C %2B%25E5% 258F %2591%25E5%25B1%2595%25E5%258E%2586%25E5% 258F %25B2%26start%3D105%26ndsp%3D21%26um%3D1%26hl%3Dzh-CN%26newwindow%3D1%26sa%3DN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催化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Catalysis
djwang 2008-10-10 22:09
一篇介绍催化发展的文章,不错。 催化简史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88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