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反义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自负的反义词是什么?【回答问题】
ggjjhh 2017-12-3 18:13
自负的反义词 高金华 一、自负的两种常见词义 1、自以为了不起:这个人很~。(个人心理方面的含义) 2、自己负责:~盈亏|文责~。(社会关系方面的含义) 二、自负的两种反义词 1、个人心理方面的反义词 ①相对反义词(异质反义词):自信 【自信】相信自己:~心|他~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自负是高估自己;自信是相信自己,以自知之明为基础。 ②绝对反义词(两极反义词):自卑 【自卑】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感|不自满,也不~。 自负是高估自己;自卑是低估自己,以自我贬低为特征。 人们在使用自负一词时,一般是相对于(自知之明的)自信而言的。正常人贬斥自负的人,褒扬自信的人,怜悯自卑的人。 2、社会关系方面的反义词 自负有一个不常见的反义词:他保 他保是由他人提供保障,当事人自己免责。 例句:海运货物保险单中的他保条款(Other Insurance)规定,如果存在其他保险,各保险人一般按照保险单出立的日期依次承担赔偿责任。 备注:带【】符号的释义引自《现代汉语词典》。 2017-12-02 19:28回答
个人分类: 回答问题|5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英语论文的利器:一个同义词反义词网站
热度 5 huiee 2014-4-29 22:25
写英语论文的一个难题就是要不停的换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重复,就需要用尽可能多的同义词或者反义词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我一直用的是这个网站 http://www.synonyms.net/ 比如说 use,可以根据词性(名词或者动词)的不同,以及意思(细微意义)的不同分别给出同义词和反义词。 而且还有可视图: 快速方便好用!
个人分类: 分享搬运|1926 次阅读|7 个评论
真理的反义词是什么?
热度 5 heitiedan2012 2013-3-30 19:10
3 月 27 日的《中华读书报》有一篇田松的文章,谈的是戈革翻译的玻尔全集。其中提到玻尔对真理的一些看法。有人问起真理的反义词是什么?玻尔的回答是“清楚”。这个回答有点意思。根据一般人的看法,真理的反义词应该是谬误。这似乎已经是常识了。但是如果仔细追究起来。这也不是绝对的。根据辩证法的观点,真理本身就不是绝对的,真理中包含着谬误,反过来也是一样,谬误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谬误里也包括着真理的成分。所以,虽然也可以说真理的反义词是谬误,但这似乎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玻尔说真理的反义词是“清楚”,田松的文章说,记录了这个故事的邦尼森评论道,在玻尔看来,“简单、过分的清楚,反而是可疑的”。 这个评论也有点意思。其实,所谓“简单、过分的清楚”,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过吗?当然,相对于量子力学的理论,很多东西是比较“简单、过分的清楚”。但是,量子力学的理论是真理,而那些对量子力学质疑的“简单、过分的清楚”也许站不住脚。 只是,“简单、过分的清楚”本身也是需要讨论的。“人不吃饭会饿死”,这个道理够简单,也够清楚的了。但是算不算“过分的清楚”,却也不太好说。老百姓都知道这个道理,它应该算是真理了吧?但是四人帮却不知道,不管是装不知道,还是真不知道,反正四人帮的政策与这个真理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激起人民对他们的反感,以至愤怒。这种反感和愤怒的原因,就在于四人帮并不在乎这个真理。当然,如果直接问起四人帮来,他们不可能不承认这是个真理,但是在他们的政策里,确实没有把这种简单的清楚看作是真理。所以,所谓“简单、过分的清楚”有时候也并不简单,也并不过分。 只是,在有些场合,人们很少质疑的东西,往往被看成是简单的、过分的清楚,但在这个东西的背后,的确可以提出很多疑问,最终有可能导致这里面并不清楚,甚至有可能是不正确的。在这个意义上,玻尔把“清楚”作为真理的反义词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对这些人们很少质疑的东西,可能只是出于某种习惯,或者出于舆论的天天重复,或者出于所谓名人或权威的口中,使人们很少对其提出质疑。但它可能禁不起人们对它的深究。如果有谁在哪一天叫起真来,这个很少被质疑的东西就可能真的站不住脚了。 玻尔的量子力量从一问世就遭到人们的质疑。田松的这篇文章说,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在物理学界的待遇有所不同。“相对论更符合经典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理解,可谓出生高贵、血统纯正,一出世就口吐莲花,万人瞩目。 但在量子力学的建构过程中,则充满着猜测和拼凑,头绪繁杂,线索混乱,没有清楚的逻辑,其整体结构长年笼罩在迷雾深处。” 爱因斯坦和玻尔在量子力学上争论了几十年。真到后来,一些人做出了实验,验证了玻尔的量子力学的正确性。但即使如此,在一些人们的眼中,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相比,似乎还是略输一筹。主要是用经典物理学的眼光来看量子力学,总觉得它在哪儿有点别扭,不自在,充满了疑虑。或者换句话说,量子力学远不够“清楚”。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个意义上,玻尔才把真理的反义词说成是“清楚”。量子力学是真理,但它不够“清楚”,那些对量子力学提出怀疑的理论,也许是“清楚”的,但那不是“真理”。 其实,在一个真正进行严肃思考的人看来,不存在所谓绝对简单的清楚。假如我们再回到“人不吃饭会饿死”这个命题上来看,人不吃饭就一定会饿死吗?医院里有的病人不能正常进食,就需要给他们输液,维系他们生命的存在。这种方式,和我们理解的“吃饭”概念是有区别的,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他们没有“吃饭”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不被饿死。当然,这里吃饭与输液的作用有共同点,就是都在向人体供应营养,来维持生命的延续。所以如此简单的清楚,也未必就一定简单、一定清楚。 玻尔对真理反义词的回答,也许会让我们进行更深刻的思考。至少对于那些表面上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命题,我们还是要打个问号。在人们的头脑里,不存在绝对清楚的东西,因为在这个客观世界上,也不存在能让我们绝对清楚的东西。 歌的名字虽然叫候鸟,但歌词却是把候鸟作为一个反面的东西。歌词说,战士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不能像候鸟那样来回迁移。 候鸟.MP3
14488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诚实的尺度
clhaaa 2013-3-4 12:20
有许多和道德相关的词语好像是专为圣人和儿童设计的,在残酷世界中谋生的成人眼里它们只能用来写写官样文章,比如“拾金不昧”,比如“舍己为人”,比如“诚实守信”。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叫做商品社会,大多数或实或虚的事物都可以变成商品,最终转化成财富。财富和获取财富的能力是一个成年人在社会立足的资本。而对于增加这种资本而言,上面所列的那些优良品质的作用似乎都不如它们的反义词。 古谚有云: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商业活动有许多盈利的方法,做生意就是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使财富倾进自己的腰包,而美德从来不是必杀技。相反的,一定程度的圆滑狡诈才是生存之策。著名的Borland(宝蓝)公司以提供软件开发所需的各种工具闻名于世,它的创始人之一Kahn先生曾向外界讲述过他们赚到第一桶金的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Borland还只是个皮包公司,他们想在杂志上打广告拉生意,却没有足够的钱预付广告费。杂志社派人来洽谈的那天,Kahn雇了许多闲人充当假员工,把办公室弄得一派忙碌。他自己装作很大牌的样子,在洽谈中显得意兴阑珊,其间电话铃声不停响起,Kahn当着对方的 面在电话上大声讨价还价,而电话那头是他找来冒充其他杂志邀约广告的员工。那人一看这架势,还以为这家公司是众多杂志的抢手货,连忙百般巴结,几乎是哀求着要给Kahn打折。最后他开出了一整页的广告位,并且同意先出刊后付款。Borland靠广告卖掉的软件赚了15万,还完2万广告债之后还剩了一大笔, 一家未来的行业领袖就靠着第一桶金开始飞跃式的发展。 很明显Kahn耍了手段,他这是欺诈。如果他实力平平,出的软件卖不好,那家小杂志的2万块就打了水漂。让别人白白为自己的创业风险买单,这不厚道。可话说回来,Kahn最终是个实力不凡的家伙。如果没有这耍滑头得来的广告位,也就没有那笔丰厚的起步资金,世界上也许就少了一家伟大企业。Borland对软件业的贡献不是几百个2万块就能简单衡量的。 如此我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守诚信的行为本身是有害的,它打破了游戏的公平性,扰乱了游戏秩序。并不是每个故事都像Borland公司这样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守诚信导致的损失往往殃及无辜。举个非常简化的例子,2008年以前的美国经济政策鼓励消费,贷款的人很多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到期无法还清。最终这些填不上的赤字引发经济危机,苦果分给全民大众一起来尝。可是另一方面,无商不奸也是商业博弈的特点之一。生产商、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运营商……每方都是一盘棋,关系错综,局面复杂,丝毫不算计的老实人永远要亏本。限制了商业的灵活性,可能就会扼杀许多未来的Kahn和他们的Borland。 那怎么办呢?长远的发展需要诚信来维持整体稳定,个体却受利益驱使无法保证整体稳定,而我们又没有办法在他们成功或失败之前辨别出谁是精英谁是孬种,来决定每个人可以信任的程度。 那用宏观的经济政策来对个体进行约束如何?比如惩罚那些可能对市场产生长远危害的行为,大家同时让一步,为整体发展腾出空间。就好比庙里的和尚谁都不挑水,宁愿大家渴着也不愿自己吃亏,这时出台一条庙规说“不去挑水的不许吃晚饭”,大概就解了困局。 经济政策当然比庙规的难度高得多,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而言,还因为掺入了更复杂的人性因素在里面。非常非常简化地看,如果欺诈对市场整体是有害的,那么用严刑峻法来杜绝欺诈是政策之一。然而严刑峻法下的社会大家由于受到很紧的约束,行为步调会趋于一致,渐渐地文化观念上也会趋于一致。过于统一的社会由于缺乏多样性,对外来事物的接受能力会下降,继而变得不开放,这对自由市场的发展是有害的。严刑峻法看起来在一定时间内整顿了市场秩序,但在更大的尺度上,对具有文化的人类社会是弊大于利。 因此有人提出,政策的尺度要和人性的尺度匹配。人性的弹性有多大,政策的松紧程度就有多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学的“理性行为人”假设在很多情况下实在是过于理想了,人的行为很少是非黑即白的简单数字可以模拟的。要了解现实中的人性有什么特点,恐怕得求助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 还真有人研究过人性在诚信这件事上的弹性有多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个叫DanAriely 的教授用他们学校的本科生做了个实验。学生宿舍的过道里有个公用冰箱,Ariely 在冰箱里放了一排罐装可乐,又在旁边放了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几张一元钞票。宿舍门口的自动售卖机里也有可乐,每听一元。过了几天,教授放在冰箱里的可乐少了好几罐,盘子里的钱却没动。拿可乐的学生明显知道这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原则上算偷,可他们只偷可乐不偷钱。乍一看很奇怪,一听可乐和一元钱的价值不是相等的吗?正是这点小蹊跷,说明人们在衡量价值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在金钱价值之上再附加一个“道德价值”。偷可乐没什么大不了,偷钱就是道德问题了。 那 么欺诈呢?也有不由自主的道德界限么?Ariely为此设计了一个“作弊测验”。他让受试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做20道难题,到时间后报告自己做完了几题。他故意制造了一些条件让他们有机会作弊,并且把机会创造得很“安全”,作弊的人以为自己不会被抓到而谎报做完的题数。这些人都不知道别人完成的情况。Ariely统计了一下,在严格监视的条件下,大家平均能完成的题数是4道,而谎报的人平均在6道左右。多数谎报者都只往上加了两三道,没有一个人谎报 20道的。这个结果也很有趣,有机可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撒点小谎,但也都会自我约束,不把谎撒得太离谱。 看来我们确实容易受各种诱惑,但也不轻易越界。也许这两个例子还没法直接证明那些偷可乐和谎报成绩的人是在遵守道德底线,而不是因为一元钱和做完全部题目的诱惑力不够。难说这些人在面对更多金钱和更大奖励的情况下不会做出什么丢脸的事来呢? 正巧有另外两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 Greene 和 Paxton 做了一组脑成像实验,看看受试者在有机会撒谎的时候,大脑活动有什么特点。人大脑靠近前额的部位有几个脑区主管“自我控制”,分别叫做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皮质和腹内侧前额皮质,它们通常在人要做一些比较困难的决定时被激活。Greene和 Paxton 想要验证的假说是这样的:当人有机会撒谎并且撒谎比诚实有利时,撒谎就成了一种诱惑,而拒绝这种诱惑的过程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会引起“自我控制”区域的激活。相对地,那些撒谎的人接受了诱惑,“自我控制”区域不用那么努力去做决定,激活的程度就会轻很多。 实验结果让两人吃了一惊,跟他们预想的刚好相反。 那些“自我控制”区域在坚持诚实的人脑中激活度完全不显著,反而在撒谎的人脑中高度显著。 他们由此提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假说: 有没有可能保持诚实是人的一种天性呢?因为撒谎违反了这种天性,才需要“自我控制”的区域做出抉择;保持诚实的人表面上是放弃了有可能得到的利益,但行为和大脑的自然反应没有矛盾,所以不需要“自我控制”区域的干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良心不安”这种用来谴责撒谎者的话,其实是有据可依的。 看来在普罗大众身上,人性也许没那么极端,诚实守信可能和趋利避害一样有天性的成分,而不仅仅是道德和环境的外在约束使然。我们爱贪小便宜,但也不唯利是图;有机可乘的时候撒像Kahn先生那样个小谎,但并不意味着内心就没有犹豫。也许未来的经济模型中可以有不那么绝对的变量,它们指导的经济政策能把人性的善恶两面都纳入考虑。 经济学家 Bhide 和Stevenson 在他们著名的《如果诚实没好处,还要诚实干什么》一文中说得好:“唯有每个人心中坚持做正确之事的决心能拯救我们(的经济)于混乱和停滞的境地,不管这样做带来利润与否。”他们下此结论的信心来自于文中一些受访商人对自己道德信条的忠实不移。如果看到他们的理论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实验的受试者身上得到了行为学和神经生理学的验证,这些乐观的经济学家们大概会更受鼓舞吧。 关于本文 本文已发表于《时间线》2013年2月刊 题图来自tumblr.com 图2来自Greene, Joshua D., and Joseph M. Paxton. "Patterns of neur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honest and dishonest moral deci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30 (2009): 12506-12511. Fig 3.
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长能做科研
热度 2 longfo 2011-12-7 19:29
校长能不能搞科研呢?恐怕,很多人说,校长不该搞科研,而不敢说,不能搞科研。我觉得谁都能搞科研嘛,为啥校长就不能搞科研呢? 很多人说,校长搞科研,那就是以权谋私啊,用权力去搞项目。 有人说,权力和科研要分开,你做科研,就不能当官,你当官就别做科研。 但是我查了查字典,好像当官和搞科研这两个词也不是反义词啊,怎么就搞的水火不容了嫩?很多人就拿出美国的例子来,说美国的校长就不搞科研,人家就是系主任也就做一点点科研,一门心思做官去了。 我暂且不去管美国,咱就分析一下,到底为什么做官的就不能搞科研? 我看很多评论说,校长做科研霸占优势学生自愿,霸占各项荣誉,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校长就是个恶霸,比汉奸都恶心。共产党的校长就这么无耻吗?我看未必吧。 为什么校长一当校长就无法无天了呀。我看这是强权政治搞的鬼。校长放屁都要拿个罐子存着,校长说句话,都要用笔记着,校长就是权力呀,你不谄媚他,他那天不高兴,就整死你。在金字塔的顶上,谁也拿他没办法啊。 校长不搞科研了,他还干其他的啊,比如他起码还要吃饭吧,不评科研了,送送礼还是可以的嘛,他子女总要找工作,上学什么的吧,安排一下,高高关系总是可以吧。根上的问题不解决,啥也解决不了。根在哪里,就在大学的去自由化上,没了自由,大学也就完蛋了。 前面,我有一篇博客讲到,一个人做科研的有什么能力呢:创造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执行力,我看怎么这人一有了管理能力,其他的几个能力就不要了啊,那可真是浪费啊。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怎么做的皇帝,据说是被部下强推上去的。我觉得吧,这个土壤不搞搞好,你这个种子再好,也没用。 有人说,校长能不能搞科研,我举双手说:能,一定能。从科研上走出来的大牛,做了校长就成了虫,那还是别做校长了吧。
2039 次阅读|2 个评论
童年拾趣——忆童年
jerrycueb 2011-11-16 18:28
童年拾趣——忆童年
学前班的第一节课 那时称为小班,我们那时候上学时卡年龄的。运气不好还得上中班,大班。记得第一节课上课之前发了书,大家都很高兴。但是我和另外一个男同学把书放学就在路上撕了。叠成了我们小时候都玩的 “ 包 ” ,而且我运气还是很好,一个下午就把那哥们的书赢了过来。他自然回家遭批,我呢第二天上课直接就背着一书包的成果去上课了。老师问我们书在那里,我们就把书包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了,老师都无语了。 数学课(小学一年级左右) 数学课上老师开始教我们认钟表了,在课上每次我似乎反应都是最慢的。原因是我在试图找到准确的时间。更有意思的是回家妈妈让我帮忙看看时间,我看了好久。等到表针停在刻度上才敢判断真正现在时几点了。 语文课(小学二年级)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老师给大家讲反义词 . 什么长对短,高对矮一两串的口诀似的东西让背。期中考试到了,出了很多这样的题目。由于自认为掌握了反义词的诀窍,结果全班只有我分最低。 那是因为我在所有让填反义词的词语前面只加了一个 “ 不 ” 字。 自然课(小学三年级) 自然课上老师讲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自己突然想到水是不是个特例呢?直到高三才真正清楚到底为什么 考试(小学四年级) 四年级的时候考试总是有附加题,我总是喜欢做附加题,结果每次附加题的成绩都不参与到总分中,结果成绩甚低。 四年级的每个下午放学后,老师要求我们在操场地上写字,用粉笔或者电池芯。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很多同学从操场写到了学校外面然后自己回家了,还有的朝厕所的方向写到了厕所里面。老实的同学在操场写了好几周,第二天上早操操场上都是字。很怀念! 第二课堂(五年级) 五年级是素质教育很火的一年吧,学校在每天下午安排我们学习毛线画,书法,中国画等等。记得一次两同学闹别扭拿墨汁互泼,在中间的我便遭遇了墨汁的袭击。不过在那年我喜欢上了书法,爱上了中国画。 第一次游戏通关(小学六年级) 一个夏天,在晒麦场的草垛旁边打游戏。似乎还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游戏。从中午一直玩到下午上课,从下午上课一直玩到放学,终于通关了。那是第一个我通关的游戏。 童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事情,现在想想只是那么的一瞬间。 小学毕业照(11年前的我们)
个人分类: 生活|3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者的反义词是甚?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1-4-30 21:34
  这个世界,凡事好像都有反面。   比如,有质子,就有反质子。有物质,就有反物质。男人是女人的反义词,光明是黑暗的反义词。   可爱的,请告诉我,学者的反义词是甚?   学者的基本品格应该是批判,从人云亦云里发现一些不同来,甚至,要吹着浮土找裂缝。   学者总认为现在的状况不是世界的真实,一定还有更多的真相隐藏在目前所发现现象的背后。   学者们赖以生存的工具就是具备发现不同的能力。   您老人家见过一个永远只会歌颂的学者吗?   您老人家认为那些只会歌颂某人顶礼膜拜的人,还是学者吗?   哦,是的,那是粉丝。   粉丝是学者的反义词。
个人分类: 人论|629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由史学大家老无所依想到的
热度 34 lzxun123 2011-3-2 14:34
由史学大家老无所依想到的
在谈到我们国家现时的经济现状时,我喜欢用“穷”和“富”这一组反义词来概括。我们还穷,你看,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底层百姓的温饱有待解决,时至今日我们绝大多数九十岁(不说八十岁)老人的晚年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我们不差钱,甚至可以说很富,你看日渐豪华、日渐贵族的城市建设,你看那些哪怕只有一点点权力的人动则数以百万计甚至千万乃至亿的贪污受贿的阔绰出手,就知道我们不差钱。同样,在谈到我们的人才时,我也喜欢用“乏”和“足”来进行简单的评判。你看,我们缺少很有影响力的成就和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到处都是人才,你看一个很平常的养老院里竟然都有史学大家(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所以,有时我不相信我们缺少人才。我更相信我们大量的优秀人才被人和体制所漠视,或被人或体制挤压,而无法进入公众的视野。即便侥幸进入公众视野,还是无法登上施展才华的舞台。 下面刘波的这首诗可 以看做是对 刘起釪 先生的写照。 一个历史学者的悲哀 从傍晚开始 他就坐在灯下回忆 与所有的死人共享秘密 几万年前的琐碎悲哀 他欣然承受,乐此不疲 就像他年轻时曾说过 我的工作就是杞人忧天 或者是,替古人担忧 这样的自我决策,令学者忘乎所以 他怎么能想到平淡的俗世 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下一顿晚饭还没有着落 妻子的离去也已经成为历史 但这不是历史学者的研究范围 一生研究大人物的吃喝拉撒 唯有自己的身世 却永远成了不解之谜 我不相信下面这篇文章所披露的只是个别现象。这是我转帖此文的一个原因。 老无所依的史学大家 http://zqb.cyol.com/html/2011-03/02/nw.D110000zgqnb_20110302_1-10.htm?div=-1 刘起釪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相关的报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史学界顶尖的学者之一。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中,刘起釪是唯一一位先秦史研究专家。 他主要研究上古史,专攻中国最早一部古史《尚书》的校、释、译、论,而这早已成为“绝学”。 早在1942年师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顾颉刚期间,这个湖南安化人就显露出极佳的史学天赋。 因为家学渊源,刘起釪自幼熟读古籍,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文言文。当年,他用精炼的古文记录顾颉刚讲授春秋战国史的课堂笔记,顾看后大为惊奇,随后结集出版,成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顾颉刚最为器重这个弟子。1962年,顾将刘起釪从南京调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协助其进行研究工作。此后,弟子就住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老师家中,与其共同研究《尚书》。1980年,老师去世之后,刘起釪又独立承担起整理《尚书》的工作。 “ 如果说中国几百年出一位博通古史经籍学的大家顾颉刚,那么顾辞世之后,只有刘起釪可以领军了。”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古代思想史研究员吴锐说。 台湾与日本等地研究《尚书》的学者,都将刘起釪奉为“一面大旗”。1992年,日本18所大学的20位教授联名写信,邀请刘前往日本讲学。一些日本学者为了弄清某个问题,常专程到北京拜访刘起釪。吴锐至今还记得,一个日本学者委托他引荐时,“脸上那种诚惶诚恐,就怕我不答应他的神情”。 作为顾、刘之后研究《尚书》的第三代学者,吴锐被刘起釪视为自己的“忘年交”。很少有人像吴锐这样清楚地知道,“刘先生是在什么样一种困顿的情景下,一次次地创造出史学界的辉煌”。 社科院曾分给刘起釪一套60多平方米的住房。房子位于一层,昏暗寒冷,而且无法洗澡。狭小的房间放不下大书柜,刘起釪的藏书只能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 刘起釪有过两次不成功的婚姻,长期孤身一人生活。直到2000年,以普通研究员身份退休的刘起釪,工资只有1900元,还要分出一部分去接济湖南乡下老家的亲戚。他没有钱买新书,只能到图书馆一部部地抄回来。 吴锐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去看望刘先生,在他家中吃饭,吃到一半,破旧的桌子突然断了一条腿,饭菜撒了一地。 在吴锐眼中,刘先生有着“传统文人的傲气”。尽管生活颇为艰难,但他从不和外人说。尽管与吴锐素来交好,但遇见不同的观点,刘先生总是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大声争辩,不明内情的外人,总以为他们两个是在吵架。 2004年,年过八旬的刘起釪双耳已经完全失聪。他的女儿女婿都在南京工作,于是,老先生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前往南京定居。据说,那一次仅仅为运回古籍与研究资料,刘起釪就租用了一个10吨重的集装箱。 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学术使命。在吴锐的手中,保留着刘先生到南京后与他的20多封通信,每封信都厚达10余页纸,数万字。在信中,刘起釪依然与吴锐探讨着各种学术问题,也会偶尔聊些生活现状。 在其中一封信里,刘起釪这样写道:“……在女儿家,终于可以洗上热水澡了,我已经十多年没洗过了,没想到是这么舒服……” 但这样的快乐,这个历史学家却没能享受太久。 2006年,刘起釪的女儿突患高血压、糖尿病,紧接着,他的女婿又得了重症肌无力,两场大病,耗光了刘家几乎所有的积蓄。这对夫妻不得不遵照医嘱,投奔深圳的亲戚,借南方温暖的气候养病。 从那时起,刘起釪便被家人送到了这家养老院,并从此困在这里,再也没有离开过。 在护工毛志芳眼中,刚来的时候,刘起釪和别的老人“不太一样”。他总捧着一套《尚书校释译论》,这是刘起釪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他片刻不肯离手,总拿着笔,在书上写着什么。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套书不知去向,老人翻床倒柜苦苦寻找,仍不见踪影。刘起釪大发了一通脾气,从此终日坐在床上对着墙壁,喃喃自语,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 有一次,毛志芳在老人的床头柜里抽取一件换洗衣服时,无意中抽出了压在最底层的几张信纸。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因为老人无法出门,这些信也没能寄出。 事实上,这是刘起釪为了延续自己的学术生命而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信是写给中央高层领导的,老人用流利的文言写道:“……小小浅才薄学之小小读书人刘生起釪,只最向明公尊前简单敬献一乞求之语,那就是不知明公能俯赐一援手否?目前全国熟研古学如浅才者,确实恐怕只有几个人。那么敬待一援手切盼之至!钎待覆示。专此奉肯,切盼德音!” 他逐渐变得和其他老人一样——易怒,烦躁,衣裤越来越破旧,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也渐渐缠上了他。大小便开始失禁,为了护工照顾方便,他的裤子没有拉链,长期套着塑料的尿袋。 在养老院里,一个护工要照顾10多个老人,常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刘起釪嗜辣,有一次,护工不在身边,他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辣椒酱,因为手抖得厉害,瓶子失手掉在了地上,摔碎了,他就用手抓地上的辣酱吃。 2010年年底,南京《金陵晚报》的一个文化记者,偶然得知了刘起釪的近况,并将此事告诉了副总编辑丁邦杰。 作为一个长期跑文化口的新闻工作者,丁邦杰很清楚刘起釪在现代史学界中的地位,这个副总编辑亲自带着记者,去养老院看望刘起釪。 “我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位大家居然到了这步田地,太不可思议了。”他说。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这个老报人感到震惊。刘起釪误将他们当做北京来的记者,原本卧床不起的老人,仿佛爆发出全身的能量,翻身下床扑过来,紧紧抓住他的手高声尖叫:“带我回北京!带我回北京啊!” 丁邦杰连忙将老人扶回了床上。老人的双耳已经失聪,他们只能通过笔纸来交谈。丁邦杰惊讶地发现,老人对身边的事情已经糊涂了,但只要谈起学术,他的思路却异常清晰,甚至还能写出自己尚未完成的那几部著作的题目。 2011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丁邦杰又来到养老院看望老人。老人已经不清楚这天是什么日子了。这天晚上,养老院的晚餐是一碗水饺和一盘大白菜炒肉片,老人用颤抖的右手夹起水饺,低着头往嘴里送。 在翻检老人的随身物品时,丁邦杰还发现了一张老人亲手写的未能送出的借条,上书:“夏老师:请您借人民币100元给我一用。非常感谢!学生刘起釪敬请。” “这样一位大家,何以至此啊?”丁邦杰难过地说,“要是我们早几年知道,好好照顾老人,再给他配个助手,他还能留下多少宝贵的史学财富?这恐怕永远都是个未知数了。” 其实,吴锐早就向组织上提过类似的建议。 2007年,吴锐就意识到不对劲。不但收不到刘起釪的信,连他给刘写的数封信件,也仿佛石沉大海。2009年,他借来南京出差的机会,到养老院看望刘起釪,他悲哀地发现,原本如亲人般的刘先生,竟然已经认不出他是谁了。 回去后,他向院里提出建议,希望能给刘起釪配个助手,为他整理相关的资料。但这个建议未被采纳。 “刘先生的级别,不够配助手。”一个领导告诉他。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因为丁邦杰的报道,刘起釪的境遇发生了一些改变。 南京的市长与市委书记都前来看望了这个历史学家,养老院的领导也专门为刘起釪开了一个单间,为他配备了专门的护工。 “您在生活上还有什么要求吗?给您配个轮椅,您需要吗?”本报记者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问题。 “不要了。花国家的钱。”他颤抖地写道。 “您还有什么心愿吗?” “我希望回北京教书。一个课一个课地教下去。”他又写道。 这些天,还有许多南京的读者,也带着鲜花水果和一些生活用品前来拜访。但老人最珍惜的,是一个读者送来的一本用A4纸打印的文稿,上面是一份出土的战国竹简《保训》的注释。 “这是好东西,我(看完)要写份读后心得。”老人发出微弱而尖细的声音。他望着那份文稿的眼神,如同一个疲惫不堪的旅人,终于见到了满是食物和饮水的庇护所一样。 刘起釪 刘起釪
个人分类: 天南地北|9419 次阅读|5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