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青年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博士招生难 生源紧张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转自青年报)
热度 1 zhangslvip 2012-4-7 09:43
博士招生难 生源紧张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青年报讯 本月上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沪上高校纷纷举行了 博士生入学考试。记者从各校了解到,今年不少高校的博士生报名人数较去年有10%左 右的增长,但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类院校的招生负责人仍然感叹,"优质博士生生源 不足,已成世界性难题。 现状 生源不佳 高校博导BBS发帖招博士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院新引进的老师章XX,刚刚回到学校工作。现有2012年博士 生名额2名,不需要考试,欢迎有兴趣的同学联系我。以下是我的招生启事帖。"去年年 底,沪上某知名高校一名刚从美国归来的博士生导师章教授在该校BBS上发出了自己的 招生帖。 BBS发帖招博士生并非个案 记者发现,这个帖子详细介绍了这位博导的个人简历、研究方向、招生要求、申请方 式、联系方式及提供给博士生的薪酬待遇情况。然而,遗憾的是,网上给予回帖的寥寥 无几。一位学生回帖称,"做这种人的博士,除非和他差不多牛,要不然还想毕业吗?" 当然,章教授并不是第一位在高校BBS上发帖招博士的博导。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该校 另一名导师也在BBS上由其学生代为发出招生帖。“我导师有几个硕士、博士名额,欲 找显示半导体相关的学生,主要是驱动电路、微电子、半导体薄膜器件、半导体物理等 相关方面,请感兴趣的同学积极联系。”在这则帖子的后面,链接了这位导师及其带领 的实验室的相关网页,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位导师的个人经历和科研方向。 招到合适的博士非常难 记者调查发现,在沪上高校的BBS中,每逢博士生考试报名时间,不乏一些博士生导师 发出的招生帖。一位在网上代博士生导师发出招生帖的助理告诉记者,当下博士生招生 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招到合适的博士生非常难。" “一般情况下,导师所从事的科研范围相对较窄,要招到和他专业相匹配的硕士生并不 容易。”这位助理介绍,相对硕士生的招生工作,招收博士生更强调与导师研究方向 的"对口"。以此道理来说,本校尤其是本导师"带出来"的硕士生也许最符合导师的博士 生招生需求。但实际情况却是:愿意在国内读博士的硕士生并不多。"以我所在的环境 科学与工程系为例,我们每年约招收40名左右的硕士生,15-20名博士生,也就是说, 硕士生的规模是博士生的2倍。但是,在这三四十名硕士生中,愿意在国内攻读博士的 硕士生通常每年只有两三个。一些非常优秀的硕士生,要么出国读博,要么直接就业。 "这位助理告诉记者。 分析1 读博待遇差 就业预期低 读博,还是就业,对于一部分硕士生来说,这道选择题很早就有了答案。同济大学土木 工程专业的研三男生小王就是这样一位。他告诉记者,自己早就做好了毕业即就业的打 算。“作为一名工科生,读博士有两个明显的劣势。一是拿到学位不容易,读到博士阶 段,要想有所成就更难,没有点自己独特的东西很难拿到学位;二是就业面过窄,前期 投入较大,后期收益不高。” 就业前景与学历高低并不成正比 小王从他从师兄、师姐那里获取的信息是,喜欢招博士的公司并不多,很多公司觉得博 士做的课题华而不实,与实际距离很远,而工资要求却高,常常眼高手低。小王 说,"原因很简单,有些事情硕士生也可以做,又为什么非要招聘博士呢?" 小王告诉记者,愿意招聘博士的企业通常只有两种,一类是出于"充门面"的目的,另一 类是大型研究型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博士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才能。“但前者是陷阱,后 者数量少,且对博士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海归或名校博士,不会有面试机会。”小王 说,博士的就业前景与其学历的高低并不成正比。绝大多数博士都会选择到事业单位和 高校就业。但是如今博士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的企事业单位来吸纳博士,而吸纳博士 的大户——各地高校也基本处于教师饱和状态。 博士在就业中没有很大优势 另一个令人尴尬的难题在于,“除了硕博连读的外,一般博士的毕业年龄在28岁左右。 这个年纪,该结婚了,结婚就要买房,买房就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小王告诉记者, 最近几年博士生就业的境况大不如前。5年前,经常有企业招聘博士时会配车配房,但 现在,这种特殊待遇减少了许多,甚至海归博士的优势也不再体现。 同济大学研招办一位老师持相同意见:“在上海,一个热门专业的工科硕士生工作5年 后,基本上就可以‘有房有车’了。但是一个博士通常也要读4到5年,毕业出来后却什 么也没有。30岁左右的年纪,就算是学历很高,但是进入企业后,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所以通常只能接受他以前同学的领导。”于是,很多硕士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就选择 先早早占住,"如果真的要读博士,可以选择工作几年之后再读在职博士。" 分析2 跨国打响博士生源争夺战 “其实,单从数字上是看不出问题的。”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高校研招办的 负责人都说,近年来高校博士生的报考数量逐年上升。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同济大学今年的博士生报考人数都较去年增加了10%左右。同时,大多数高校认为 优质博士生生源严重不足。其中,文科专业相对较好,理工科博士生源更为紧张,而医 科博士生优质生源则最为严峻。 “生源紧张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上海交大研招办的吴老师说,优质生源不足的情况一直存在,尤其是最近几年,各高校 都致力于提高博士生的质量,生源问题更显突出。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以一则在一次媒体 见面会上感叹,"博士生生源紧张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近年来报考博士班人数有下降趋势,台大甚至出现“系所录取名 额比报名人数多,录取率百分之百,考进博士班比硕士班还容易”的现象。 美国的大学瞄准各国优质生源 “海归”章教授告诉记者,在美国,只有真正对科研感兴趣的人才会攻读博士,所以美 国本国人攻读博士的也不多。因此美国的大学就瞄准各国的优质生源,其中中国是输送 大户。 “英语国家以及日本、德国、法国等非英语国家以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大批中国留 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净购买国(净输入国),优秀生源流失严 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表示,美国、欧盟等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制度 来吸引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到美国学习和研究。据调查,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近四 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留日学生数量占在日外国留学生的60%以上,在美国留学的中国 学生更多。 国内攻读博士受量化指标限制 反观国内大学,还有不少"软档"。那位代博导发招生帖的助理告诉记者,很多硕士生选 择出国攻读博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国内作科研,会受到很多量化指标的限制,如 要发表一定数量、质量的论文。而在国内,要发表一篇真正有质量的论文并不容易。 “如果到国外去,相对来说会更为容易些。”另一个原因,则是国内的博士生待遇太 低。 章教授告诉记者,在美国,博士生基本上都可以拿到全额奖学金,约为每年2万-3万美 元。而在国内,博士生每个月的补贴约为1000-2000元钱,相差7-10倍。"在国外,理工 科、医科博士生待遇很高,在读期间基本都可以买车。" 》背景 “‘博士生源尤其是优质博士生源不足’这一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开始出现, 最近10年这个问题日趋严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向记者介绍,与发达 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1981年,我国产生了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共151个,涵盖了8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此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 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成规模期(1981-1992年)、平稳增长期(1993-1998年)、快速 增长期(1999-2004年)和稳定发展期(2005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通过30年的努 力,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博 士生教育的发展战略重点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也正因此,优质博士生源不足的情 况尤显严重。 要留住优秀博士生源,压力大 周光礼教授认为,当下我国存在的博士生源不足问题应该是阶段性的,但是,这种状态 还将延续很多年。“应该承认中国博士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对全球性 竞争,我国要留住优秀博士生源,压力空前。” 对此,周光礼建议采取一些策略,如采取“本-硕-博”连读的方式稳定一部分优秀生 源,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在全球范围内招收优秀 国外生源等,从而提高中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业内建议:提高博士生的待遇,增强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 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 题。 建议 采取硕博连读的方式 稳定一部分优秀生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通过30年的努力,博士生教育的发展 战略重点已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也正因此,优质博士生源不足的情况尤显严重。 提高硕博连读的比例 不少高校采取了相应对策。据复旦大学研招办主任吴宏翔介绍,该校从2000年开始采取 两院院士、杰出教授自主招收博士生制度,2007年起试行申请制,强化对博士候选人的 科研潜质和科研能力的考核。从去年开始,该校又启动了长学制改革,实行硕士、博士 培养完全贯通。上海交大也出台了类似的措施,如提高硕博连读的比例和直博生的比 例,并增加入学申请制的招考比例。 在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的同时,高校普遍认为应提高博士生的待遇。同济大学研招办的 一位老师建议,将博士生的待遇提高到和硕士生毕业工作后的收入差不多。“其实,我 们国家一年只培养5万名博士,总投入并不太高。而一个好的博士生,可以在科研项目 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增强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 章教授则认为,只有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增强,博士毕业后的出路好一些,才能从源头 上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们国内企业做研发的这一块相对较弱,可以说还没有形成系 统的研发体系。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对博士生的需求较少。”另一方面,只有企业有自 己的创新研发需求,才会和高校的合作更为密切,对高校科研的支持也会越多,从而改 变目前我国只有国家出资支持基础性研究的现状,并进而提高博士生的待遇。 》记者调查 面对生活成本高涨的城市 大龄博士们该何去何从?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朱文娟 实习生 周胜洁 张秋珏 博士生招优质生源难,博士生毕业 后,就业也是一个难题,他们是应聘队伍中年龄最大、学历最高、也有可能是要求最高 的一群人,再过两三个月就要毕业,进入最后的求职季,这些高学历人才将何去何从? 上海这座正在构筑人才高地的城市,又是否留得住他们的脚步?日前,记者走访了复旦 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几所高校的数十名博士生,了解他们在求 职路上的喜怒哀乐。 40名博士中36人希望进事业单位 为了更深入了解当前沪上高校在读博士的生存状态及留沪意愿,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复 旦、交大、同济、上大等四所高校的40名博士。在被访的40名博士中,27人表示愿意留 沪,7人表示目前没有留沪打算,6人表示将会根据毕业时的情况决定是否留沪。 博士的未来就业之路看上去有点窄,在被访的40名博士中,只有两人考虑做公务员,一 人想要进国企,一人想要进外企,其余36名博士均表示希望自己能够进入高校等事业单 位。不同高校的博士对于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要求不一,其中名校博士的期望值明显更 高。在被访的40名博士中,1人月薪期望值为3000-5000元,12人期望在5000-8000元之 间;19人期望收入在月入8000-1万元之间,7人希望自己的月收入在1万—2万元之间,1 人希望自己的月收入能够达2万元以上。 多数博士仍想留沪 到底要不要留沪,这对于即将就业的博士生而言,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上海拥有 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化的生存环境,但同时也拥有拥挤的人流和高昂的房价。在生活 成本日趋高涨的今天,到底,这座城市对博士生的吸引力有没有下降?在记者随机采访 的40名来自复旦、交大、同济以及上大的博士生中,约有29名博士生明确表示想要留在 上海,7名博士生明确表示会离开上海,其余的6人,仍在去留之间纠结着。调查中,记 者了解到,上大某经管学院的一位博士,已经利用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上海买了房 子,表明了坚定不移的留沪信念。而对于绝大多数想要留沪的博士生来说,上海机会 多、学术氛围好成为他们想要留沪的主要原因。记者调查中发现,"工作有明显的发展 空间"是八成博士想要留沪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愿意留沪的博士生们有着同样的理由,那么不愿意留沪的博士生们则各有各的原 因。这座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的高成本生活令不少已经年近而立甚至“奔四”的“大 龄博士”们望而却步。这样的个案,在记者的调查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生活成本 太高”成为70%接受调查的博士生们放弃留沪的首要原因。 压力大 想要留在高校非常难 进入最后的求职季,这些拥有了最高学历的博士生们,又是否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呢? 不少被访问的在读博士都表示,自己的就业方向相对比较窄,"都已经读博了,以后更 倾向于从事科研研发,或留在高校当老师。"在复旦研修物理的小何如是说。据小何介 绍,现在很多高校尤其是沪上高校,要引入青年教师,不少都需要海归学历,所以如果 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生,想要留在上海的高校非常难。 在同济攻读化学专业的小罗今年已经读博士三年级,目前他正在积极找工作中。他是接 受问卷的同济博士生中唯一一位想去外企工作的。说起找工作的现状,高高壮壮的他一 脸无奈:现在的工作真是不好找!他告诉记者,他心仪的工作方向是日化或是制药类的 企业,但此类企业如果招收博士的话,企业的薪资成本也就会相应的增加。 外有海归的竞争,内有硕士的挤压,希望针对博士推出一些专业性强的、适合博士生的 职位,成为不少在读博士的期望。 》个案 “我是安静地走开,还是勇敢留下来?” “最近心情黯淡。我们俩都是北方人,一个学文,一个学工。现在就要毕业了,想进高 校,却一直比较迷茫,不知该选择经济发达的上海,还是物价、房价相对便宜的中小城 市。权衡了无数次了,始终下不了决心。”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博三女生小张(化名)面 对记者,道出了自己最近的纠结心情。 小张说,“我男朋友的人生哲学是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他觉得我们应该回老家,去一 个重视自己的地方可能对自己发展更有利。上海房价这么高,我们读书这么多年已经花 了家里不少钱,实在不好意思再让家里出钱买房子。以我们俩现在的经济情况,几年内 肯定买不起房子。可是我们现在的年龄,又肯定得马上结婚生孩子了,没有房子很不方 便。"小张告诉记者,她男朋友认为,不安居,何谈乐业?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给博士生 的待遇非常好,分配房子,还有安家经费。这样的话,他们在短期内结婚生孩子都是有 保障的。小张说,让她感到纠结的是,她的室友却劝她一定要留沪。"当然要留上海。 上海机会多,有利于将来的发展;小城市只是现时安逸些,你的单位可能把你的问题都 解决,比如房子、爱人安置、待遇等,看上去很美很诱人。可是,那里的发展空间毕竟 有限,你现在一去的样子基本上就是你工作多少年后的样子了。大城市顶多苦那么几年 吧,挺住,就过来了。” 小张说,她也想过,博士刚毕业,未来路很长,还不到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时候,应多考 虑考虑将来的发展。好在现在还不到最后关头,所以她还一时不需要做决定,"我现在 最重要的是把毕业论文写好,要发表的文章写好,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啦!
22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你轻松一下,开心一刻
热度 1 lzxun123 2011-7-16 12:41
让你轻松一下,开心一刻
时代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在我看来,人们就活得越累。你不要看那些表现风光无限的人,他们也往往心累。不说奥巴马,不说我们国家日理万机的领导人,就说那些耀眼的明星,常常要为亮相春晚而牺牲与家人与情人共度美好时光,就像我们许多人为生存为发展而常常无法尽我们想要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常常不是自由自主地说笑……也许这是我们喜欢搞笑的一个原因,我们实在缺乏可以放松自己的机会、条件、空间和时间。下面转帖一些让我们可以放松的东西。 据说一张人民币够几个人花,上面就印几个人 (见下图) “混搭”诗句 笑料百出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古时文人有一种风雅的文字游戏,即选取前人不同的诗文中的句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对联或诗句,称作“集句”。近来网络风行“混搭”“百搭”诗句帖,不为集句的风雅,却与解构重组、逗趣恶搞有关。“混搭”诗句多半始于无意中背串的诗句,两句原不相干的诗混作一处,表达出的意思让人啼笑皆非;而“百搭”诗句则是有意而为的总结,结果令人狂汗。此游戏对于有一定文学修养的人,止一笑尔,若是初学者,万望谨慎,莫要耽误了对古典诗文的正解。   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苦命的人儿,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真顺,真有意境,)   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跟此人有仇啊?)   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不许瞎说!)   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欠人钱了?跑得够快的啊!)   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位姑娘,你人品真差)   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俩真配……)   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两岸猿声啼不住,惊起蛙声一片。(这还是美人吗?!)   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么绝情?)   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装病?回光返照?)   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贾府组织春游?)   满堂花醉三千客,更无一人是知音。(天才都是孤独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究竟是不是原配啊?)   醒时同交欢,儿女忽成行。(因果关系)   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有JQ)   仰天大笑出门去,无人知是荔枝来。(爱吃成狂啊!)   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春光乍泄……)   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呃,这个……)   ■百搭诗句之君王不早朝的N种原因   身无彩凤双飞翼,从此君王不早朝。(臭美的君王)   黄鹤一去不复返,从此君王不早朝。(找鹤去了?)   花径未曾缘客扫,从此君王不早朝。(邪恶……)   停车坐爱枫林晚,从此君王不早朝。(看晚了回不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从此君王不早朝。(老大回来了,老大来早朝吧)   人生在世不称意,从此君王不早朝。(朝得不爽,咋地吧)   玉盘珍馐值万钱,从此君王不早朝。(吃东西去)   且就洞庭赊月色,从此君王不早朝。(欠债了不敢上朝)   醉卧沙场君莫笑,从此君王不早朝。(估计也早朝不了了)   冬雷震震夏雨雪,从此君王不早朝。(气候恶劣影响君王心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从此君王不早朝。(迷路了)   昨夜寒蛩不住鸣,从此君王不早朝。(没睡好)   白首相知犹按剑,从此君王不早朝。(有刺客……)   人面不知何处去,从此君王不早朝。(恐怖片啊)
个人分类: 天南地北|3199 次阅读|3 个评论
爸爸,为石瓶梅和高君宇的鹦鹉冢,你可以安心了
热度 4 liweiyin2009 2011-6-7 13:16
今天早上从报箱里取出北京青年报后,打开翻了一下, A6 版鲜红的版面上,大大的一行 “陶然湖畔红色恋人终化蝶” 一下子越入眼帘:陶然亭,不会是别人,肯定是高君宇烈士和他的恋人:石瓶梅。果不其然,在大标题上方的文字就是石瓶梅女士镌刻在高君宇墓碑上的话: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鸳鸯冢居然在 1987 年给复建了。在我父亲突然病逝前的一个月,他还在写就的《《石瓶梅选集》序》中抒发了他的感慨: “陶然亭一直在我的梦里、心上。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地野坟,是诗人吟诗赏月之处,是戏班子对着城墙练功吊嗓子的地方。我住在粉房琉璃街、离南下洼子很近,星期天,这里是我独自散步的所在,我对它很熟,一向对它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里有我的自己,也有鹦鹉冢,有高君宇、石瓶梅的坟墓和诗碑。 解放后,我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故地。故地依然,只是戏班子和孩子们不见了,我恋旧的心情油然而生。彼情彼景,好像在我面前都活了过来,自从陶然亭辟为公园后,我再也没进去过。前些日子、我兴匆匆地乘车来到陶然亭,想再重游一次故地,凭吊一下高君宇和石瓶梅的遗迹。可是我向售票员打听他们的坟墓时,他却冷漠地回答说:“那坟文化大革命时全叫人给挖了,尸首也不知扔到哪儿去了,你还找什么?”听了这话,我发了愣,眼睛一红,眼眶的泪水险些流出来。我茫然站在门口,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像背负着半个世纪的重量,压得我喘不过起来。” 其实我父亲对高君宇并不不熟悉,因为他去世得太早,我父亲还只是个中学生。高君宇烈士是在 1919 年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亲身参与者,因为劳累,患上了肺病,病未痊愈,时常咳血,却又于 1920 年在李大钊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成为山西省第一名共产党员, 1923 年他又按照党的指示和孙中山联系,发展国共合作,其间还参加了山西省的工人运动,并和张国涛一起发展山西的共产党。 1925 年因病情愈加严重,并突发阑尾炎而不幸离世。可是我父亲却有缘结识了高君宇的恋人石瓶梅,并且成了她的学生和知己。 1923 年,她从北师大毕业,也就是那年,北师大开始招收女生,石瓶梅女士在女附中担任班主任、体育老师兼教国文,在男附中任体育老师。我父亲曾写道: “ 那时,我正在男附中念书,知道她教学得法……,学生们都很喜欢她。而她当时才 21 岁。那时,我和四位爱好文学的同学组成了一个曦社”,办了个《烛火旬刊》。我是一个活跃分子,爱打排球,常参加校外比赛。她也喜欢文学和体育,我们又是同乡,所以我们在课外晤谈的机会比较多。…………。她了解了我的家庭,我的爱好,可是她对自己却闭口不谈。我年纪小,就像一个小弟弟,事无巨细,一片真心,全对她讲。后来我考上清华大学( 1925 年——笔者注),她带着女学生春游来到清华大学,夜晚在荷花池畔,听她的谈话口气,才稍稍体察到她那孤寂之苦。 她的心犹如一池平静的死水,水面结着一层薄冰,很少几个人了解她。可能只有她的同学卢隐、陆晶清……才了解她。我得知她不幸的恋爱已经十多年以后。那是在她去世之后,由于人们作为美好的事例,才传说开来,她喜欢梅花,正如她取的名字一样,开在百花聚敛的冬天;她的性格,有如石头一样坚硬。她像一座修吧听力的的孤石,独自立在山顶,承受着风吹雨晒,却怀着一片温存,抚慰所有不幸的受难者;她的心地善良、慷慨;他悲观,但也乐观。 ………………………… 她的哀痛隐含着一种抗议人世不公平的勇气,她自己的生活,一半是政治生活,一般是爱情生活,是政治和爱情融合而为一。…………。但她的绝望也是一种力量,她不沉沦,她敢于战斗;…………。尽管她不明白革命的真谛和内容,但是中华民族必须从帝国主义强加给它的耻辱中解放出来,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这是她意会得了的。” (石瓶梅 女士在高君宇入葬后时时到墓前悼念。五年之后她因患脑炎去世,朋友们理解她的心情,把她的墓建在高君宇的墓边,随有了鸳鸯冢的来历——笔者加注。) 我父亲对石瓶梅老师的理解和尊敬在这段文字中表达得淋漓尽致。遗憾的是他在生前能寄托哀思的地方没有了: “ 如今不但沦为废墟,就连这对鹦鹉尸骸也不知去向了。痛哉! ” 今天,如果我父亲知道他们的墓碑和石瓶梅老师的题诗在世间重现了,可以让更多的后来者了解过去人的奋斗,了解他们为理想而献身,还有那忠贞的爱情,我相信他会是多么高兴,爸爸,你真是可以为此安心了。当然,我知道,这是复建,遗骸已经不存在了,如果真有灵魂的话,也许高君宇和石瓶梅在天上成为了一家子,而我父亲也会和他喜欢的老师在一起打排球和议论文稿了。 我的这段小文写到这里,我真是希望我们对我们的历史和古迹再也不要破坏了,复建的东西里没有灵魂,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却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历史是十分可悲的。 我还希望在执政岗位上的共产党员们,今天在铭记当年的烈士时,应该真诚地扪心自检一下,你们是在延续着烈士们用鲜血踏出来的道路,坚持着为了人民,毫无私利地坚守着为人民打天下的信念吗?所有那些损害民利、贪污腐败、变为人民的安康奋斗而成了为儿女谋官位的罪犯们实在是应该跪在烈士墓前终身忏悔。我想这绝不是言重了。 补充:今晨 5 点我就醒了,突发奇想,想着报上新建的华丽的鸳鸯冢,和当时两个并无钱财的年青人来讲,简直无法联想。如果真是尊重历史,我倒主张不新建,那是虚伪、做戏,不如把原来的地方圈起来,加上说明烈士的事迹和鸳鸯冢的来历(我相信原来的墓冢连照片也不会存在),并且说明后来的文革的破坏。这就是历史,历史是必须真实地保留的,丢掉了任何一个阶段都是虚假,违背历史的真相。我想我的父亲会同意我的观点。
6134 次阅读|4 个评论
河北青年报:寻找有意义的争论
热度 1 viclee 2011-5-28 19:12
河北青年报:寻找有意义的争论
李银生:寻找有意义的争论 ·2011-05-26 22:04:34·来源: 河北青年报 为了迎接记者的来访,李银生在办公室匆匆刮了刮胡子,然后找了颗口香糖扔进嘴里,见到记者后,他问的是“喝咖啡吗”,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大杯刚刚冲好的雀巢。 两年海外生活的经历除了让46岁的李银生拥有了一些西化的观念和生活习惯外,最重要的是让他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见证者。在李银生十几年的网络生活中,博客成为绕不过去的话题。 ■ 人物介绍姓名:李银生 年龄:46岁 身份:河北省博客圈创立者、名誉圈主 ■ 作为石家庄最早一批上网的人,李银生依然见证着互联网的发展 石家庄最早一批上网的人 “网络只是一种工具,博客也只是工具的一种功能而已”,因为需要,所以就用了。 “我接触网络是非常早的,1993到1995年我在美国读书已经利用互联网和同学交流,回国后,成为石家庄最早开通个人互联网的一批人,当时电话拨号上网,每小时上网费30块钱。” 当时李银生三十多岁,国内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猫儿”,李银生已经用ICQ和国外的同学聊天了。从那时起,李银生成为互联网的见证者。 “记忆中,我写第一篇博客的时间是2005年12月18日,发在微软的LIVE空间中。无法想象当时的动机,但是从那时开始了,一直走到现在,写到今天。这是一个人生的MOMENT(瞬间),我在我的签名后写到:人生能有几回‘博’?现在不‘博’何时‘博’?” 李银生说,成为最早一批上网、开博客的人并不是因为赶时髦,“网络只是一种工具,博客也只是工具的一种功能而已”,因为需要,所以就用了,仅此而已。 “博客坚持写下来并不难” “如果你有博大的胸怀和视野,就不愁没有写的。” 几年间,李银生在不同的网站开了六七个博客,其中有几个因为网站关闭而终止,而在那个时刻,李银生难免失落。 “刚开始博客主要是作为存储工具,一些可能需要的资料就放到博客中容易查找;后来博客开始流行了起来,成为交流的工具,慢慢形成圈子,也就在里面写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是看得多写得少了。” 尽管李银生认为自己现在不常写了,可记者发现他的新浪博客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刷新率,基本上隔几天就有新的博文发表,在目前全民微博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写博客的人已经不多了。在李银生的新浪博客中,有他关于博客圈的研究文章,也有他关注的全国大案的报道,还有正在上大二的女儿拍的照片。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里,李银生必定要在博客中留下印记,他称这叫“记录生活”。 很多人有了微博,就放弃了博客。而李银生认为博客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方,而且坚持下来也并不难。“如果你有博大的胸怀和视野,就不愁没有写的。所有坚持写博客的人都是我最尊敬的人。” 在学术争论中和稀泥 大家争论很多,最后都有人要退出,但过几天又上来继续争。 2005年,李银生和留美的海归朋友一起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一个博客圈,叫MENTOR100百人导师网。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异常兴奋。“我们当时有一个想法,把世界五百强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海外著名大学的教授这些资源拉到网上来,通过发博客,留言评论去做中国年轻人在教育、就业过程中的人生导师,把他们的人生经验传达给年轻人。” 讲述那段时光的时候,李银生带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有创业的激情,也有后来无奈关闭网站的失落,更有怀念,在讲述的时候,他不断变换着坐姿。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那里,学生可以是老师,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我们搭了这样一个平台,找来了各个领域的牛人,有做金融的,做证券的,做企业管理的等,大家经常会就一些问题争论不休,几乎每一篇文章下面的评论都是可以独立成文的。这种争论很激烈,大家不是现实中的朋友,所以辩起来没有顾虑。大家就中国的文化、中医、教育理念、中国的房价、美国的经济危机争论最多,最后都有人要退出,但过几天又上来继续争。我就在中间和稀泥。那是段快乐的时光,大家分享知识,分享思想,分享友谊。” 让李银生对这个圈子产生依赖,是因为他父亲住院的时候,圈子里很多人都发来祝福。“那种感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看到那些祝福语,非常感动。”李银生几乎每天都泡在上面,成了一种精神寄托。 三年前,这个博客圈因故不得不关闭,从此成为李银生最好的回忆。 博客圈应该担当社会责任 李银生将整个河北博客圈的发展历程都记录下来,他认为自己在记录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自己参与的时代。 石家庄博客圈是李银生最早参与的博客圈之一,他很喜欢里面的气氛。“很随意化的,管理员不是把谁删掉或把谁踢掉,而是无为而治,这样反而更像一个博客圈。我们组织过一次聚会,几个写博客比较多的人相约在一个书屋,大家一人一杯茶,聊聊天,那种气氛是非常好的。”李银生说相似的人会相逢,这是网络的魅力。 2009年1月18日,河北省博客圈、太行博风博客圈、媒体一家亲博客圈、石家庄博客圈和搜狐石家庄博客圈共同举办了河北省首届博友新春联欢会,这次晚会也被新闻界称为国内首次博客春晚。会后,李银生作为河北省博客圈的创立者和圈主发表了感言: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博客时代,一起分享博客人生,共同呼唤博客春天。 2009年,河北博客圈风生水起,迅猛发展,形成了河北省博客圈、燕赵时评博客圈和太行博风博客圈“三圈鼎立”的局面,在年底的聚会上,李银生感慨“今年是博客的春天”。之后,他辞去圈主,把河北省博客圈转给东方可可。 2010年1月30日,“河北省第二届博友新春联欢会”上,河北省博客圈、太行博风博客圈、燕赵时评博客圈等5个博客圈圈主在石家庄签署了国内首个《博客圈自律公约》。2010年6月6日,在石家庄小壁林场,河北省博客圈66位代表,代表河北省博客圈1400多位博友,发表对环境资源生态问题的立场和关注,表达对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决心和行动,并正式启动河北省博客圈“绿色生态行”活动。 “我觉得博客圈应该收拢五湖四海的人。我对圈子是抱很大希望的,里面有这么多的文化人,应该对本地的文化负有一定责任,对石家庄的建设、环保、文化保护,能发挥些作用。” 李银生将整个河北博客圈的发展历程都记录下来,他认为自己在记录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自己参与的时代。 ■文/本报记者赵丽肖 ■摄/本报记者张雅琳 他的生活 ■07:00起床,然后上网收邮件 ■08:00上班,通过QQ工作群向员工交待工作,听取汇报;浏览《纽约时报》等报刊新闻 ■10:00外出见客户 ■14:00回到公司处理邮件,浏览河北省博客圈等网站 ■20:00在家陪太太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写博客;收邮件 ■00:00睡觉 记者感悟 找有意义的争论 不久前,李银生又在科学网新开了一个博客,在那里开博的人都是一些理工科的博士和教授,他每天都去浏览一下上面又有什么人“吵”起来了。李银生最早喜欢“和稀泥”。因为他找到了他认为有意义的争论。 记者问李银生有什么爱好,他想了想说跟我走就是了。然后他开上道奇车,上了石家庄的二环路。路上,他打开天窗,音响里传来美国经典乡村音乐“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到了高潮部分,李银生轻声和了起来,夕阳照进车里,李银生说,这种感觉真好。
个人分类: 生活情趣|397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古玉价值千万
胡业生 2011-5-9 21:07
小小古玉,何以价值千万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1-05-02 15:50:00 中国青年网 近日,在淮河岸边的一座小城--安徽五河县,惊现神秘远古古玉。古玉高约32mm,长度约58mm,据专家估价,这件古玉价值上千万元。这不仅创造了玉器收藏价值的最好记录,也为玉器的价值认识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使得艺术界、收藏界以及玉文化爱好者们对玉器艺术的内在价值和市场空间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但是,也有人不禁要问:一件小小的古玉何以价值千万?其它古玉和少数有影响力的玉器,价格也基本就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左右,为什么安徽五河县的这件古玉可以超过千万? 实际上,人们对古玉价值的认可和尊崇由来已久,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在古代,玉器曾经是被古代政治、帝王放在第一位,老百姓根本不能用;在文化上,整个玉器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会把最好的东西献给神、祭祀天地,也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孙。在道德上,玉器所代表的文化同样深厚……这些都足以见得,在历史上玉器就是尊贵之物。 但是,要解答“小小古玉,何以价值千万”的问题,还要从它所承载的历史说起。安徽五河县这件古玉为史前文化形成初期的早期器物,其造型极为罕见奇异,玉质为地方软玉质地,所雕为人形,是罕有的远古玉神人,应是红山文化时期的早期玉器。从工艺看,年代下限不晚于距今6千年前。目前,从全国的考古发现,红山古玉的数量也是罕见的。 红山文化是中华远古文明的一个重要而又极富神秘色彩的文化类型,距今6000年,上限可达8千——1万年,内涵接近仰韶文化。根据近十几年考古发掘,一些考古界人士认为,红山文化比仰韶文化等中原远古文化要早,并提出据此将中华文明史提前2000年,同时提出红山文化孕育中华文明的新曙光,红山文化区域是中华玉龙的故乡。   编辑: 尹伊 来源: 千龙网
个人分类: 理论思考|5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地方军”生存空间渐窄
tangminqian 2011-3-22 13:09
作者: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3-22 11:39:26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5295.shtm 一位大学校长的“良心债” 高校“地方军”“游击队”生存空间渐窄 期待更多机会 “学生平均占地60平方米、教学实验行政用房人均20平方米、住宿生人均7.5平方米,每个学生100册图书……这是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标准,达不到就不合格。按照这种标准,现在每招进来一个学生,我都得算算学校会赔多少钱。”日前,在全国政协民盟界别联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给在座的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算了一笔账。 事实上,对他来说,这样一串数字早就烂熟于心,每次碰到省政府、教育厅,还有教育部的领导,他都会把这本账翻出来诉苦。“很无奈。”他坦言。 娄源功说的情况是现在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娄源功把高校分成三类,一类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他称之为中央军;一类是地方高校,在当地实力还算不错,他称之为地方军;还有一类是市级财政拿钱,他则称之为游击队。现在的他自嘲自己的学校为地方军,而在此前,他也曾有过游击队的经历,在他看来,这两支“队伍”日子都不好过。 对于娄源功的“苦水”,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副院长韦苇有着同样的感受。在他所在的陕西省,部属和省属高校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生存状态,前一种是发愁怎么花掉自己的科研经费,而后一种则是学校经费捉襟见肘。 “就像刚才算的,学校要支出那么多钱,但是我们又没有财政补贴,学费标准也不高,这样学校怎么能不负债呢。”在娄源功看来,自己这个地方军还不如有些民办学校。“他们学费高啊,每个学生每年1万~1.5万元,而我们则是3300~4000元。” 这样一本账让娄源功觉得每天都在背负着一笔良心债。“本来应该实行小班的大学教育,现在只能上大班课,一个班动辄就几百人。”对他来说,这是教育的一种缺斤短两。当然,他也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但是我们也没办法,老师不够,我们也想多引进点人才,可是缺钱啊。”这样的状态又让他觉得有点无可奈何,有时候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来维持学校的运营。 娄源功希望教育部门对这些非重点高校多一些扶持。 在他看来,现在的制度仍然有些不合理,有些非重点学校在办学实力和教学科研方面并不弱,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和其他“地方军”不能有机会享受到和“中央军”一样的待遇和支持。而更让他觉得无奈的是,自己的学生也要背着“地方军”的印记,在就业时受到“牵连”。“我总觉得对不起学生。”他说。 “希望教育部门能给我们一些机会,让我们公平地获取一些教育支援和财政支持。”他说。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也注意到了地方院校的生存困境,“这也是我们极力想解决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经将这方面的内容包含进去了。” “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这样的内容,娄源功只有期待。 更多阅读 高校间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二本院校同样不可替代 光明日报:地方高校勿成人才洼地
1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吸走国家财富的黑洞就是这样形成的
xscjack 2011-3-21 10:49
作者:雷宇 庄郑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3-21 9:56:41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武大长江特聘学者违规兼职曝灰色利益链 称系普遍现象 岁末年初,新语丝网站上的一篇举报文章把48岁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长江特聘学者、副院长 刘泉声 教授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篇题为《关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乱象的一个例子——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泉声》的网帖,直指刘泉声教授违规兼职,同时担任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全职岗位工作。 举报者“不得不说”在帖子中称,“自己也算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深恶痛绝,尤其对一些所谓的学霸到处兼职,侵吞国家科技资源非常不满。” 根据“不得不说”举报中的提示,中国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却发现人才争夺背后隐现一条多方受惠的灰色利益链。 一个兼职时代的典型样本 在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网页中,刘泉声出现在专任教师一栏中:2009年7月起,刘成为该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二级教授;2009年11月,刘就任该院副院长。 与此同时,在山东科技大学网站上,刘泉声又作为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出现。 匪夷所思的是,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网站上,在研究队伍研究员一栏中,他的身份则是该所二级研究员。 资料显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要求: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相关文件同时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工作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受聘高校工作9个月以上。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的意见》中也明确规定:“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每年须在岗工作9个月以上。 为保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全身心地进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该《意见》甚至专门作出要求,“受聘人员聘期内不得担任校级领导职务。” “不得不说”称,网上找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对二级研究员的要求, 但作为正式在册职工,似乎每年在岗工作时间也要9个月以上。 他就此推算,“这个刘泉声教授一年在三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是,9+9+9=27,也就是工作时间至少是27个月,可是1年只有12个月,那么这个刘泉声教授是会分身吗?” 当事人反应淡然:兼职的确存在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致电刘泉声。电话中,刘泉声表示自己现在不在武汉,也不愿意见面采访,“我不希望媒体来报道。之前我们获奖时也有很多媒体要来采访,我们同样拒绝了。” 对于新语丝上以刘泉声教授名义出现的答复,他表示,“我不评论。我不知道。” 刘泉声称,“这件事情我也不想多说,当时双方单位都是知道的。通过评审之后,包括(山东方面)用人单位,包括省里的相关职能部门,都来做过调查、考察,也专门开过座谈会。作为兼职应该是双方认可的。” 他表示,自己2007年受聘为“泰山学者”,因为本身是兼职,一直拿的是补贴,没有拿山东科技大学的全额工资,“如果是全职过去就是拿全额工资。全额工资一个普通的四级教授,一个月也得有七八千块钱。我从来也没有全额拿过他们的工资,拿的是补贴。” 刘泉声称,2009年自己帮山东科技大学申报了一个山东省的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之后就再没有去过,不久申请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被武汉大学聘任,因此多次口头上向山东科技大学提出过辞职,而且此后没有再去领补贴,也不知道是否还在发放,“因为他是存折不是卡,如果是卡的话异地是可以查询的。如果他们是存在存折上,到时我会全额退给他们。” 刘泉声还表示,自己同时仍在帮山东科技大学做一些远程的推动,比如科研项目的争取,把学生带到武汉来培养,还有给本科生研究生做讲座。但他也坦言,至今没有收到过山东省政府相关部门或者是山东科技大学的正式解聘通知。 至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网上的简介,则是很早就有,自己离开的手续没有办完。 山东科技大学宣传部负责人3月3日下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学校聘请刘泉声教授做‘泰山学者’在前,学校没有过失。”该负责人还证实,刘泉声教授仍然是该校“泰山学者”,“在学校比较尽职尽责,个人品质、敬业精神都不错。” 千里兼职只为钱? 在帖子中,“不得不说”把刘泉声多方兼职的原因归结为,“为了岗位津贴”。 “长江学者”的待遇有明文规定,特聘教授奖金为每人每年人民币10万元,同时享受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此外,高等学校必须为聘任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配套必要的科研经费,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 “泰山学者”的待遇也有类似规定:在第一期工程实施中,省财政每年给予每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0万元、所带学术团队5万元岗位津贴,每年为每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提供5万元科研补助经费。获准设置“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的高等学校每年为每位自然科学类特聘教授提供15万元科研配套经费,5年间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所在的自然科学类学科提供20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 针对兼职挣钱的质疑,刘泉声回应,“我从来没有这个本意。如果我要赚钱,我这个学科现在处于国家大规模建设的时期,单纯想赚钱的话是很容易的,而且比这个赚得多的多。” 他举例说明,“比如我们注册的岩土工程师,这几年很多人找我们,个人的资质证书挂号,3年24万元一次性付清,或者1年给10万元,这些我都没有去做。” 灰色利益链悄然凸显 多赢的“潜规则”中谁是输家 对于记者的致电,刘泉声在电话中很惊讶,“这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关注?(兼职)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知道有人兼职十多家单位的都有。也有人所在多个单位要求全职。这是制度性问题。” 他还表示,“就是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也有这个问题”,只是自己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不便透露具体案例。 这的确已不是个案。 “国内知名学者兼职之多、之滥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知名高教研究学者、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对此有过专门研究,他介绍了一个典型的讽刺细节:把每个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外宣称的院士数相加,肯定远远大于两院公布的院士数额。 熊丙奇教授说,“泰山学者”一类特评岗位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全职的工作,但是现在各个省都有各自的人才计划,这些引进人才计划,主要都是为了带动学科的发展。 其中存在一个两难:通过评审能符合岗位要求的人相对来说都是在学术方面做得比较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在原来的单位做得比较好的。但在原来的单位做得比较好,你让他放弃原来的单位,完全百分之百的过来,一般来说都不太能够实现。 在熊丙奇教授看来,政府部门设置这些人才系统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目前符合需求的中高端人才数和岗位是不对等的。” 颇有意味的是,在山东科技大学网站中对刘泉声的简介似乎对这一“潜规则”给予了“认可”和佐证:刘泉声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地下工程学科方向责任研究员,山东科技大学岩土工程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而紧随其后的一篇原创新闻的标题似乎更为滑稽:土建学院(该校下属二级学院)岩土工程学科“泰山学者”刘泉声教授来校交流工作。 既然各类文件对特聘教授的考核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不到岗学校为何会答应? 按照“不得不说”的解释,其背后是一条灰色的“生态链”:“这个钱一个是教育部出,一个是省财政出,不加重学校负担,两个学校还可以以有个特聘教授为荣,增加单位学术考评的力度,这样的话,只有傻瓜才会认真考核特聘教授的到岗时间,大家各取所需,国家出钱,绝对是双赢啊。” 熊丙奇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 在他看来,这样一个网络事件的出现,教授在其中固然存在职业操守问题,但最大的问题不在教授,而在于各级监管的缺位,学校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并且和政府有关部门成为利益共同体,其目的不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原创成果,而在于利用知名教授的头衔和人脉资源攫取更多资源,“从性质上讲属于欺诈”。 “知名教授兼职乱象背后是一种扭曲的暴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说,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是对这些教授乱兼职没有一个制约的规则,结果是个人得利,实际在职学校手软,特聘教授学校又不愿意放弃。这个多方共赢的“潜规则”,造成了学术培养与竞争的不公平,严重伤害了年轻科研人员,最终损失的还是国家利益。 更多阅读 院士兼职过多 61.5%的人归因社会迷信专家名号 中国规范院士学术兼职 注重“精神激励”作用 官员高校兼职现象日趋普遍 被疑与高校“利益互换”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级领导必须撤出在校企不合规兼职
个人分类: 按类别|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抄公报关于退烧药的垃圾科普
热度 2 fs007 2011-3-13 11:52
寻正 在2011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方舟子的《退烧药是怎么发现的》一文,该文抄袭了方舟子2009年5月18日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的《科学史上著名公案——谁发明了阿司匹林?》一文,抄袭部分见附件一。《中国青年报》经常登载方舟子的抄袭剽窃文章,故而戏谑之为《中国报公报》,因为方舟子曾经自嘘为文抄公。 方舟子自夸为“生物医学专家”,然而,他的科普错误成堆,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科学爱好者稍加考量即可识别的错误。《退烧药》一文存在大量的科学错误,有的是常识性的,有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显然,这些错误都不是一个生物化学博士应该犯的错误。常识性的错误则不是《中国抄公报》的科学编辑应该忽略的。我在此一一揭露,帮助科学爱好者学习批判性思维,也警示媒体从业者需要更多的专业精神,不然,就成了科学上的笑话。 基本知识:发热(Fever),又称发烧(Pyrexia, Controlled hyperthermia, Febris)指人体在外源性或者内源性的致热原(Pyrogen)的作用下,将体温调至正常范围 以上(腋温37.2 ℃,口温37.7 ℃,肛温37.5 ℃)。人体调节体温的控制中心在下丘脑前部(Anterior Hypothalamus,AH)的视前区(Preoptic Area,PO/POA)。外源性致热原是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成份直接刺激到体温调节中枢,当然,这样的成份也可以直接摄入,透过血脑屏障而起作用。内源性的致热原则是机体在针对病原进行免疫反应时产生的,有增强免疫反应的作用,但也未必总是如此。与发热相关的,是过热(Hyperthermia),这时机体温度超过体温调控设定状态,比如你机体设定为37 ℃,但你体温却有37.3 ℃,那么你就过热。过热最常见的是中署(Heat Stroke),机体有热排不出去,造成生理功能障碍。 错误列举: 1. 发烧都是有原因的 ,最常见的原因是病菌、病毒感染。在病原体入侵时,体温升高能加速某些免疫反应,反而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所以应该是找出发烧的病因,消除病原,而不是简单地强行退烧。 发烧当然是有原因,从理论上说。但在实际工作中,未必发烧总能找出原因来,很多的发烧找不出原因来。体温升高超过41℃就称为高热(Hyperpyrexia),有生命危险。方舟子作为科学爱好者,跟医学执业人员讲发烧都是有原因的,未免是鸡同鸭讲。 2. 很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都能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发烧一两天 ,免疫系统把病毒杀得差不多了,体温也就降下来了。 诚然多数成年人感冒发烧只有两天就会退烧,但若是患流感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发烧时间可以显著延长,即使是感冒,儿童也可以超过4天。免疫系统一两天就把病毒杀得差不多了?方舟子家的基因与众不同。即使是感冒,发生感染后一周之内都可能在排病毒。人体体温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调动信号,如果免疫系统占上风,不必要继续调动,体温就会下降,否则,体温会处于持续调动状态。免疫系统的调动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病毒感染大多数需要数周,慢性病毒感染需要数月才产生有效的免疫力或让免疫力达到高峰。 3. 但人们总是觉得一旦发烧就不得了,即使还没到高烧的地步也总想马上就把烧退下来。古人对发烧更是如临大敌 ,毕竟他们已见过太多的病人是在发烧中去世的,不知道是病菌、病毒杀人,而以为是“不明高热”杀人。 方舟子在这里想像古人实在是让人笑掉牙。引用一句据说是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让我拥有让人发烧的能力,我会治愈任何疾病!”跟另一个历史狂人说给我一根杆,我要挠动地球有得一比。热疗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即使是中国普通人,就没听说过发汗或者捂汗法么?如临大敌?缺乏生活常识。 4. 找来找去,发现吃柳树皮退烧最有效,吃了以后往往烧很快就退了,真是立竿见影,用不着等第二天。 这是方舟子缺乏生活常识的又一例证。柳树皮有那么好吃吗?如果吃了就退了,立根竿竿就见影影,哪还用得着人类历史上不停地重复发现它的作用?我敢打赌,下次方舟子感染流感,吃上一框柳树皮未必有效。麦克拉根(Maclagan)的时代,发表文章多是案例,而他就提供了八个案例作用他推介水杨苷的基础。猜猜高度纯化的水杨苷几天能退烧?起码三天。在1884年,纽约的麦(Charles H. May)医生针对水杨酸等药品临床研究,病人多达271位(其中用水杨酸者110位),猜猜几天退烧?五天。柳树皮用不着等第二天?生活中试用过阿司匹林的就写不出这么愚蠢的科普。 5. 这是西方人发现的。 方舟子写乙酰水杨酸,自己都装腔作势地称水杨酸是柳酸,难道不会查查水杨究竟是什么意思?柳树皮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几乎各个文化都独立地发现过它的作用。 6. 10年后,意大利化学家发现,水杨苷水解、氧化变成水杨酸,药效要比水杨苷强很多。 方舟子写科普只能照着原文译,尽管有时还会译错,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一旦方舟子为掩盖自己抄的痕迹来点创造,他就满嘴胡说八道。水杨酸与水杨苷同质,水杨苷是前体药,在体内仍然会分解为水杨酸起作用,二者药效一样。事实上当年麦克拉根医生就只推介水杨苷,认为水杨苷更好。他后来做过实验,不喜欢水杨酸是因为杂质太多。 7. 1859年,德国化学家发明合成水杨酸的廉价方法。此后,水杨酸开始被广泛使用。 方舟子的恶习是抹煞前辈们的历史贡献,有姓有名的人,在他的臭嘴中变成了模糊的人影——这是当初他抄袭科学杂志时,科学杂志捏着鼻子说他的写作根本不符合科学规范的根本,可惜方抄公见识有限,永远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老外对着他的科普捏鼻子。这里他说的是科尔勃(Hermann Kolbe)。科尔勃虽然在1860年人工合成了水杨酸,科尔勃在等到1874年才有机会在自己较为有余钱的学生家中发明可大规模生产水杨酸的办法,据说实验是在这位同学家里的厨房中做的。这位同学叫冯埃登(Friedrich von Heyden),他办的厂也是首次对阿司匹林进行商业开发的,可惜只喝了汤,肉都被后来居上的贝尔(Bayer)公司吃了。方舟子大嘴一张,水杨酸广泛使用提前了20年。 8. 但水杨酸是一种中强酸,会使口腔感到灼痛。 “中强酸”又似乎是中国人的发明——没有道理的发明。水杨酸pKa为3,也就是说只有千分之一的电离水平,是名符其实的弱酸。在化学中有近强酸的概念(Almost Strong Acid),指那些接近强酸电离程度的酸(pKa接近-2,多小于-1,也就是十有八九要电离的酸),有时可以把它们当强酸。酸的腐蚀能力并不完全跟酸性强弱相关。 9. 而且口服水杨酸会导致胃痛,当时也以为这是由于其酸性引起的。因此就想到要如何避免水杨酸的酸性。为此,德国拜尔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酯化反应,把水杨酸变成乙酰水杨酸。 瞎扯。当时多用水杨酸钠,水杨酸是弱酸,那么水杨酸钠就是碱性。避免水杨酸的酸性纯属方舟子化学常识欠缺的想当然。事实上当时针对已知物质或药品进行乙酰化是一种发明新药的常规途径,贝尔公司的大部分药就是这么搞出来的,阿兴格林这个化工发明家就是乙酰化寻求新药新材料的高手。 10. 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染料业开始衰落,拜尔公司转而研究化学制药。 又一让人暴笑的无稽之语。德国的染料业还没怎么开张,居然开始衰落,方舟子对历史的无知,让他不抄就错。1856年柏金(William H. Perkin)才发现一种紫色染料,命名为锦葵精(Mauveine,又译作一品葡萄青),他开创了合成染料工业,到19世纪80年代,仅仅20多年就衰了?德国染料工业发达,到一战时,美国人还依赖于德国染料,合成染料业到现在恐怕都没衰,方舟子的学识与脸皮倒是衰得快。合成染料与现代制药是同时发展起来的,贝尔公司可不存在转向的问题。 11. 拜尔公司因此成功转型,演变到现在,竟成了德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 方舟子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这么一句话。贝尔公司离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还差得远呢,它也算不上德国第一大的制药公司。德国还有一家叫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的公司比贝尔的药业发达,贝尔只有一半的业务在制药,因此它比不过这一家公司。全球来排,贝尔排十几位去了。 12. 其中一种是前列腺素E2,它能影响大脑中体温调控中心(位于一个叫视丘下部的区域 ),把“正常体温”的设定值给调高了,这样我们就发烧了。 方“生物医学专家”又缺乏医学常识了。在人体,有一个叫视丘的结构,就是丘脑,在历史上,著名医家盖伦将之命名为Thalamus,取内室储存室之意,认为其中储存了生命精华,这个结构与视神经相连,故而又称Optic Thalamus,即视丘,隐约有生命精华通于眼的意思。体温调控中心在下丘脑(Hypothalamus,即丘脑下部结构的意思)的视前区。视前区估计是根据与视神经束的关系来命名的。 13. 其他前列腺素能传递疼痛和引起炎症。 呵呵,很想向方舟子讨教一番,哪种前列腺素能传递疼痛?怎么个传递法?前列腺素能使痛觉感受器更加敏感。 14. cox1平时在各种细胞中就很活跃,它催化合成的是“好”前列腺素 ,促进胃粘膜保护层的形成。……只有cox2才在病原的刺激下合成那些与发烧、疼痛和发炎有关的“坏”前列腺素。 方舟子的瞎扯很搞笑,作为生化博士,懂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么?哪些前列腺素是“好”前列腺素啊?哪些又是“坏”的?能不能列举一下?Cox1是机体的基本的前列腺素的合成酶,而Cox2多为炎症激活,两种酶产生的前列腺素都差不多。前列腺素种类繁多,而且概念混淆复杂。最严格的说法前列腺素指Prostaglandins,更进一步的指Prostanoids,甚至可以代指所有花生酸类物质(Eicosanoids)。学界谈“坏”前列腺素,多指环氧合酶途径合成的广义的前列腺素,而“好”前列腺素则指经脂肪氧化酶途径产生的脂氧素(Lipoxins)。在大类的“坏”前列腺素中有好的前列腺素,在大类的“好”前列腺素中也有坏的前列腺素,起决定作用的是相对含量。 15. 但是对乙酰氨基酚有一个缺点,在周围有过氧化物时会失效,而在发炎的组织恰恰有很多过氧化物,所以对乙酰氨基酚只能用来退烧镇痛,不能用来消炎,无法用来治疗关节炎。 方“生物医学专家”再次地表现出极度地缺乏生活常识与医学常识。关节炎90%以上是骨关节炎,又称退化性关节炎,是关节劳损与消耗的后果。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线药物,首选药物。关节炎太常见了,所以我说方舟子缺乏生活常识。 16. 在1969年面世的另一种著名镇痛解热药布洛芬和阿司匹林一样可以消炎,也同时抑制cox1和cox2,只不过它抑制cox2的能力比抑制cox1强得多 ,所以在小剂量时没有胃痛副作用,但剂量大了就不行了。 方舟子把生物化学博士的脸都丢尽了,你再无知,也不能表现得对生物学知识很无知呀!布洛芬之所以胃肠道反应小,因为它是布洛芬,你方舟子把机理搞清楚了,还用得着抄科普换生活?我举一篇专业文献,16年前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姜*文(John Vane)大师等人对阿司匹林与布洛芬等药品抗环氧合酶的测定,其结果如下: 环境_______________阿司匹林___________布洛芬(敏感度之比Cox1/Cox2) 破坏细胞__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_53 纯酶__________________42_______________46 50%全抑制浓度________166______________15 17. 其实这种药物早就有了,那就是在1953年上市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它只抑制cox2的活性而不影响cox1的活性,所以没有胃痛的副作用,由于有这个优势,它逐渐取代了阿司匹林成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一个更让方舟子支持者脸红而不烫的事实是,所谓的对乙酰氨基酚只抑制Cox2而不抑制Cox1也是瞎扯。在姜*文等人一文中,他们测过该药对Cox1与Cox2的全抑制能力,居然测不到Cox2的50%的全抑制浓度,只有30%的全抑制浓度,用这一浓度比,Cox1的敏感度是Cox2的7.4倍。即使是另有研究表明Cox2对对乙酰氨基酚更敏感,Cox1仍然是要受它抑制的。稍有生物化学常识就知道针对两种结构相近的酶一种不起作用,另一种起强烈作用是不可能的。 18. 所以人们还是希望能找到只对cox2起作用的药物,也陆续找到了一些。但是它们没有胃痛的副作用,却可能有别的副作用…… 有了前面的讨论,就知道方舟子在这里的发挥不靠谱得很,几乎不可能找到只对Cox2起作用而不对Cox1起作用的物质。事实上,在选择性Cox2抑制剂中,也只有罗非柯克西布(Rofecoxib)被确切证实在胃肠道副作用上低于其它环氧合酶抑制剂,但不表明没有胃肠道的副作用。 后记:环氧合酶机制只能部分地解释这些药物的作用,许多的理论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科普作者急于把待证实的理论当成事实“科普”给民众,是浮躁的,有违科学精神,这种做法结合常识性的错误,就成了科普作品的致命伤,成了科学笑话。科学爱好者都应当极力避免,更不要说有关专业人员了。 附:抄公报方舟子原文(自我抄袭部分染成脸红的红色) 退烧药是怎么发现的 方舟子 我曾经和一位名老中医的儿子在电视上就如何验证药物的疗效做过辩论。据他说,他家祖传的绝招是治疗“不明高热”:“有不明高热的病人送到我家来,包你第二天就退烧。”中医并不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对他们来说发烧都属于“不明高热”。事实上,发烧本身并不是病,而是生病的症状。发烧都是有原因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菌、病毒感染。在病原体入侵时,体温升高能加速某些免疫反应,反而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所以应该是找出发烧的病因,消除病原,而不是简单地强行退烧。很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都能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发烧一两天,免疫系统把病毒杀得差不多了,体温也就降下来了。此前如果碰巧服用了某种药物,当然就觉得其退烧效果非常灵。 当然,如果体温过高对身体也是有害的,高烧(肛门温度高于41摄氏度)会很危险,必须立即采取手段让体温下降。但人们总是觉得一旦发烧就不得了,即使还没到高烧的地步也总想马上就把烧退下来。古人对发烧更是如临大敌,毕竟他们已见过太多的病人是在发烧中去世的,不知道是病菌、病毒杀人,而以为是“不明高热”杀人。所以,大概自有文明以来,人类寻找退烧药的努力就开始了。 以前只能从植物里找。找来找去,发现吃柳树皮退烧最有效,吃了以后往往烧很快就退了,真是立竿见影,用不着等第二天。这是西方人发现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记载从柳树皮提取的苦味粉末可用来镇痛、退烧。此后柳树提取物一直被收入西方药典。到了19世纪,随着有机化学的建立,科学家们试图从植物药物中纯化出有效成分。1827年,柳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水杨苷被分离、纯化了出来。10年后,意大利化学家发现,水杨苷水解、氧化变成水杨酸,药效要比水杨苷强很多。1859年,德国化学家发明合成水杨酸的廉价方法。此后,水杨酸开始被广泛使用。 但水杨酸是一种中强酸,会使口腔感到灼痛。而且口服水杨酸会导致胃痛,当时也以为这是由于其酸性引起的。因此就想到要如何避免水杨酸的酸性。为此,德国拜尔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酯化反应,把水杨酸变成乙酰水杨酸。拜尔公司是建于1863年的一家化工小公司,原来主要是生产染料。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染料业开始衰落 ,拜尔公司转而研究化学制药。它将乙酰水杨酸命名为阿司匹林,于1899年上市。虽然阿司匹林仍然有导致胃痛的副作用,但是退烧、镇痛、消炎的效果非常好,很快风靡全世界,成了最著名的化学药物。拜尔公司因此成功转型,演变到现在,竟成了德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 阿司匹林在体内是怎么起作用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原来,病原体进入体内后,遇到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一种白细胞),会刺激它释放白细胞介素之类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又进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其中一个反应是环氧合酶(简称cox)催化细胞膜中的花生四烯酸生成各种前列腺素,其中一种是前列腺素E2,它能影响大脑中体温调控中心(位于一个叫视丘下部的区域),把“正常体温”的设定值给调高了,这样我们就发烧了。其他前列腺素能传递疼痛和引起炎症 。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阻止前列腺素的生成,相应地就起到了退烧、镇痛和消炎的作用了。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人约翰•维恩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 后来发现环氧合酶至少有两种,分别称为cox1和cox2。cox1平时在各种细胞中就很活跃,它催化合成的是“好”前列腺素,促进胃粘膜保护层的形成。阿司匹林阻止了这些“好”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了胃粘膜保护层,导致胃出血,所以才会造成胃痛。这样阿司匹林副作用的真实原因也找到了。只有cox2才在病原的刺激下合成那些与发烧、疼痛和发炎有关的“坏”前列腺素。于是人们就想,如果能找到一种药物,它只抑制cox2的活性,但不影响cox1的活性,这样不就是一种不会有胃痛副作用的理想的退烧、镇痛、消炎药吗? 其实这种药物早就有了,那就是在1953年上市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它只抑制cox2的活性而不影响cox1的活性,所以没有胃痛的副作用,由于有这个优势,它逐渐取代了阿司匹林成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是对乙酰氨基酚有一个缺点,在周围有过氧化物时会失效,而在发炎的组织恰恰有很多过氧化物,所以对乙酰氨基酚只能用来退烧镇痛,不能用来消炎,无法用来治疗关节炎 。在1969年面世的另一种著名镇痛解热药布洛芬和阿司匹林一样可以消炎,也同时抑制cox1和cox2,只不过它抑制cox2的能力比抑制cox1强得多,所以在小剂量时没有胃痛副作用,但剂量大了就不行了。 所以人们还是希望能找到只对cox2起作用的药物,也陆续找到了一些。但是它们没有胃痛的副作用,却可能有别的副作用,甚至是更严重的副作用,例如由于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而退市的罗非昔布,以及由于有肝毒性最近在国内引起风波的尼美舒利 ,就都是如此。要找到一种有效而副作用小的完美药物,是一项艰难的使命。 2011.2.28 (中国青年报》2011.3.2)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434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院士可怜年青老师(我们年青老师的处境教育部知道吗?)
www053991 2011-3-10 12:35
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堪忧 老院士不好意思争抢讲台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青年人才成长环境令人忧虑   老院士不好意思跟年轻人抢讲台   本报记者 张 国 原春琳   最初到北京大学兼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陈运泰的热情很高。他给学生们开了选修课,很受欢迎。   可是讲了两年以后,这位老科学家决定不再授课了。原因很简单——“我不能去跟年轻老师争饭碗,我很可怜他们”。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张伟平委员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不给本科学生开课的。虽然学生们都盼望着听院士的课,教育部也一再提倡“名师上讲台”,但对于这两位院士来说,开课令他们有负疚感。   “我是一片好心,但是影响了年轻老师的成长。”陈运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我们都想办法尽量不上课。我们去学校里上课,学生都被吸引到我们这儿来了,就没有时间去选年轻老师的课了。”   他说,按照如今的评价办法,大学老师又要教书,又要做科研,两方面都有考评指标。年轻教师只有完成课时数量和研究成果数量,才有希望晋级。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评估体系。   张伟平院士还指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顾虑:年轻教师待遇较低,没课上就意味着没有课时费。   但是,名师不上课无疑会造成教育质量的损伤。3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委员就当面向参加教育界别联组会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反映了高校里的另一个现象:有时明明该上课的是教授,站在讲台上的却是教授的研究生。   刘经南还说,现在年轻老师的压力太大,忙着教学、科研,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在一些新建的校区,下午课程结束以后,整个校园静悄悄的,像个“鬼城”。学生们也不怎么运动,躲在宿舍里上网。   李未明委员曾经在高校任教。他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学校有一位引进的博士,无论是学术、人品还是教学水平都很好,结果自杀了,让人非常痛心。这样的情况在全国高校不时发生。   “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实在令人万分忧虑。”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玉凤委员说。她认为,住房问题是年轻老师们面临的首要困难。   王玉凤以本校情况举例说,在20世纪90年代,一名博士后入校后,可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博士是一居室。后来,博士后分一居室,博士只能住周转房。再后来,一律住周转房。开始还能“周转”两年,后来改为一年。现在,连周转房也没了。面对北京动辄每平方米3万元的房价,很多人想都不敢想买房的事情。   “他们读了20多年书,也要结婚、生子、赡养老人。在重压下,有人选择了离开,另谋高就。有人选择了第二职业,创收自救。当然,也有相当多年轻教师在忍耐中奋斗,非常悲壮。”王玉凤说。   年轻老师要想申请科研课题资助,成功率极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丁伟岳委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项目不愿冒险,所以不肯资助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更愿意把钱投到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身上。   王玉凤说,没有仪器,没有经费,没有职称,发表论文还要交版面费,国家设置了各种人才计划,跟多数年轻教师无关。在创造力的高峰期,他们却迫于生活压力,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委员也持相同的观点。她说,如今关于人才的政策很多,各种计划都是吸引和支持高端人才成长的。虽然在一些重点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有改善,但是近几年来,鼓励青年脱颖而出的人才计划,其效应和支持力度正在衰减。   “我们国家现在特别重视人才。”中国气象局原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委员说。他指出,现在最受重视的好像是“外来的和尚”。   秦大河说,自己很支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但是,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要有机结合起来。不要亏待那些长期立足国内老老实实工作的群体。除了引进之外,如何使国内的科学家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应当是人才计划的重要内容。   秦大河接触了一些从外国引进的人才。他发现很多人做着兼职工作,拿着比全职还要高的薪酬。还有人号称是全职回国,实际根本没有做到。“这个事情我觉得不利于调动国内科学家的积极性。”   另一位政协委员在两会上说,现在引进人才的待遇给得很高,动辄“百万年薪”。如果引来水平很高的领军人才,当然是值得的。但是千万要警惕,不要形式化,造成人们心理的不平衡,这是在一些人才项目上“容易犯的毛病”。   张伟平委员连续几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呼吁,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本土杰出人才,不能盲目信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防止“请来女婿气走儿子”。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朱鸿民委员承认,尖端的人才计划可以带动顶尖人才的加盟。但是对国家而言,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是靠真正基础队伍的提高,光靠几个人带是带不起来的。   清华大学教授邢新会委员发现,很多年轻人,刚刚博士毕业,就没时间老老实实地呆在实验室了。他说:“还没找到科研感觉的时候就不做实验了,这是很危险的。怎么让一些有竞争潜力的年轻人,更好地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职业上面,政策上面值得关注,否则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就是空话。”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2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95岁学者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 曾是中国最顶尖历史学家
tangminqian 2011-3-3 10: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3-2 17:39:15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518-1.shtm 95岁学者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 曾是中国最顶尖历史学家 刘起釪 刘起釪 刘起釪 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相关的报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史学界顶尖的学者之一。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中,刘起釪是唯一一位先秦史研究专家。他主要研究上古史,专攻中国最早一部古史《尚书》的校、释、译、论,而这早已成为“绝学”。 早在1942年师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顾颉刚期间,这个湖南安化人就显露出极佳的史学天赋。 因为家学渊源,刘起釪自幼熟读古籍,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文言文。当年,他用精炼的古文记录顾颉刚讲授春秋战国史的课堂笔记,顾看后大为惊奇,随后结集出版,成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顾颉刚最为器重这个弟子。1962年,顾将刘起釪从南京调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协助其进行研究工作。此后,弟子就住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老师家中,与其共同研究《尚书》。1980年,老师去世之后,刘起釪又独立承担起整理《尚书》的工作。 “如果说中国几百年出一位博通古史经籍学的大家顾颉刚,那么顾辞世之后,只有刘起釪可以领军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古代思想史研究员吴锐说。 台湾与日本等地研究《尚书》的学者,都将刘起釪奉为“一面大旗”。1992年,日本18所大学的20位教授联名写信,邀请刘前往日本讲学。一些日本学者为了弄清某个问题,常专程到北京拜访刘起釪。吴锐至今还记得,一个日本学者委托他引荐时,“脸上那种诚惶诚恐,就怕我不答应他的神情”。 作为顾、刘之后研究《尚书》的第三代学者,吴锐被刘起釪视为自己的“忘年交”。很少有人像吴锐这样清楚地知道,“刘先生是在什么样一种困顿的情景下,一次次地创造出史学界的辉煌”。 社科院曾分给刘起釪一套60多平方米的住房。房子位于一层,昏暗寒冷,而且无法洗澡。狭小的房间放不下大书柜,刘起釪的藏书只能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 刘起釪有过两次不成功的婚姻,长期孤身一人生活。直到2000年,以普通研究员身份退休的刘起釪,工资只有1900元,还要分出一部分去接济湖南乡下老家的亲戚。他没有钱买新书,只能到图书馆一部部地抄回来。 吴锐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去看望刘先生,在他家中吃饭,吃到一半,破旧的桌子突然断了一条腿,饭菜撒了一地。 在吴锐眼中,刘先生有着“传统文人的傲气”。尽管生活颇为艰难,但他从不和外人说。尽管与吴锐素来交好,但遇见不同的观点,刘先生总是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大声争辩,不明内情的外人,总以为他们两个是在吵架。 2004年,年过八旬的刘起釪双耳已经完全失聪。他的女儿女婿都在南京工作,于是,老先生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前往南京定居。据说,那一次仅仅为运回古籍与研究资料,刘起釪就租用了一个10吨重的集装箱。 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学术使命。在吴锐的手中,保留着刘先生到南京后与他的20多封通信,每封信都厚达10余页纸,数万字。在信中,刘起釪依然与吴锐探讨着各种学术问题,也会偶尔聊些生活现状。 在其中一封信里,刘起釪这样写道:“……在女儿家,终于可以洗上热水澡了,我已经十多年没洗过了,没想到是这么舒服……” 但这样的快乐,这个历史学家却没能享受太久。 2006年,刘起釪的女儿突患高血压、糖尿病,紧接着,他的女婿又得了重症肌无力,两场大病,耗光了刘家几乎所有的积蓄。这对夫妻不得不遵照医嘱,投奔深圳的亲戚,借南方温暖的气候养病。 从那时起,刘起釪便被家人送到了这家养老院,并从此困在这里,再也没有离开过。 在护工毛志芳眼中,刚来的时候,刘起釪和别的老人“不太一样”。他总捧着一套《尚书校释译论》,这是刘起釪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他片刻不肯离手,总拿着笔,在书上写着什么。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套书不知去向,老人翻床倒柜苦苦寻找,仍不见踪影。刘起釪大发了一通脾气,从此终日坐在床上对着墙壁,喃喃自语,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 有一次,毛志芳在老人的床头柜里抽取一件换洗衣服时,无意中抽出了压在最底层的几张信纸。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因为老人无法出门,这些信也没能寄出。 事实上,这是刘起釪为了延续自己的学术生命而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信是写给中央高层领导的,老人用流利的文言写道:“……小小浅才薄学之小小读书人刘生起釪,只最向明公尊前简单敬献一乞求之语,那就是不知明公能俯赐一援手否?目前全国熟研古学如浅才者,确实恐怕只有几个人。那么敬待一援手切盼之至!钎待覆示。专此奉肯,切盼德音!” 他逐渐变得和其他老人一样——易怒,烦躁,衣裤越来越破旧,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也渐渐缠上了他。大小便开始失禁,为了护工照顾方便,他的裤子没有拉链,长期套着塑料的尿袋。 在养老院里,一个护工要照顾10多个老人,常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刘起釪嗜辣,有一次,护工不在身边,他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辣椒酱,因为手抖得厉害,瓶子失手掉在了地上,摔碎了,他就用手抓地上的辣酱吃。 2010年年底,南京《金陵晚报》的一个文化记者,偶然得知了刘起釪的近况,并将此事告诉了副总编辑丁邦杰。 作为一个长期跑文化口的新闻工作者,丁邦杰很清楚刘起釪在现代史学界中的地位,这个副总编辑亲自带着记者,去养老院看望刘起釪。 “我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位大家居然到了这步田地,太不可思议了。”他说。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这个老报人感到震惊。刘起釪误将他们当做北京来的记者,原本卧床不起的老人,仿佛爆发出全身的能量,翻身下床扑过来,紧紧抓住他的手高声尖叫:“带我回北京!带我回北京啊!” 丁邦杰连忙将老人扶回了床上。老人的双耳已经失聪,他们只能通过笔纸来交谈。丁邦杰惊讶地发现,老人对身边的事情已经糊涂了,但只要谈起学术,他的思路却异常清晰,甚至还能写出自己尚未完成的那几部著作的题目。 2011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丁邦杰又来到养老院看望老人。老人已经不清楚这天是什么日子了。这天晚上,养老院的晚餐是一碗水饺和一盘大白菜炒肉片,老人用颤抖的右手夹起水饺,低着头往嘴里送。 在翻检老人的随身物品时,丁邦杰还发现了一张老人亲手写的未能送出的借条,上书:“夏老师:请您借人民币100元给我一用。非常感谢!学生刘起釪敬请。” “这样一位大家,何以至此啊?”丁邦杰难过地说,“要是我们早几年知道,好好照顾老人,再给他配个助手,他还能留下多少宝贵的史学财富?这恐怕永远都是个未知数了。” 其实,吴锐早就向组织上提过类似的建议。 2007年,吴锐就意识到不对劲。不但收不到刘起釪的信,连他给刘写的数封信件,也仿佛石沉大海。2009年,他借来南京出差的机会,到养老院看望刘起釪,他悲哀地发现,原本如亲人般的刘先生,竟然已经认不出他是谁了。 回去后,他向院里提出建议,希望能给刘起釪配个助手,为他整理相关的资料。但这个建议未被采纳。 “刘先生的级别,不够配助手。”一个领导告诉他。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因为丁邦杰的报道,刘起釪的境遇发生了一些改变。 南京的市长与市委书记都前来看望了这个历史学家,养老院的领导也专门为刘起釪开了一个单间,为他配备了专门的护工。 “您在生活上还有什么要求吗?给您配个轮椅,您需要吗?”本报记者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问题。 “不要了。花国家的钱。”他颤抖地写道。 “您还有什么心愿吗?” “我希望回北京教书。一个课一个课地教下去。”他又写道。 这些天,还有许多南京的读者,也带着鲜花水果和一些生活用品前来拜访。但老人最珍惜的,是一个读者送来的一本用A4纸打印的文稿,上面是一份出土的战国竹简《保训》的注释。 “这是好东西,我(看完)要写份读后心得。”老人发出微弱而尖细的声音。他望着那份文稿的眼神,如同一个疲惫不堪的旅人,终于见到了满是食物和饮水的庇护所一样。
个人分类: 社会思想文化|13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神奇赋—读《老无所依的史学大家》有感!
热度 7 QFL 2011-3-2 12:38
神奇赋—读《老无所依的史学大家》有感!
我看到杨学祥先生的博文《95岁学者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尊重人才还是尊重钱财》,颇为震惊;于是赶紧打开此博文中提供链接的 中国青年报 文章 《老无所依的史学大家》 ,读后心情愈加感到悲愤和凄凉。 另,从原新闻中的几句话,即:“ 刘先生(史学大家)的级别,不够配助手 。”一个领导告诉他。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因为丁邦杰的报道,刘起釪的境遇发生了一些改变。 南京的市长与市委书记都前来看望了这个历史学家,养老院的领导也专门为刘起釪开了一个单间,为他配备了专门的护工 。”我们可以十分清醒地看出来: 中国的平民养老真是难以“启齿”呀;相反,中国有级别公仆的养老则真是难以“悲观”呀! ~~~~(_)~~~~ 这真是神奇的社会! 笔者不才,效颦《桃花赋》而作《神奇赋》,兼唱和杨先生之诗! 《神奇赋》 神奇社会神奇世,神奇世里神奇仕; 神奇仕人作神事,又将神事神奇饰。 酒醒眼观神奇世,酒醉入梦花酒诗; 半醒半醉年复年,事旧事新日复日。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媚笑仕人前; 谐和天朝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逝。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作神事一作诗; 若将世事比酒花,彼自碌碌我自适。 仕人笑我太愚痴,我笑显者太利势; 不见历代秀政绩,无花无酒笔作诗。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1766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记者付雁南:把甲骨文搬上网络的美国老头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2-20 08:32
《把甲骨文搬上网络的美国老头》 《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26日报道。 记者付雁南 在家乡美国田纳西州,理查德·希尔斯(Richard Sears)是个完完全全的 小人物。离婚、失业、独居,甚至过去的一个月里,因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他 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 可在过去的半个月,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这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突然 成为被网友们讨论的热门人物。他所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在这个界面简陋的网站上,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汉字,人们都能找到它的字形 在历史上如何演变——小篆、金文,甚至还包括回溯几千年,它被刻在甲骨上的 模样。 “这个外国人的工作让每个中国人汗颜。”一位网友评价说。 60岁的希尔斯可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名人”,事实上,尽管为了创建 那个网站,他花费了20年的时间和全部的存款,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却几乎没有 人觉得,那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38年前,当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时,这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只是希望了 解,那些说别的语言的人会如何思考、交流。他来到了台湾,在街头拼命跟人聊 天,并且在那里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 口语练好了,希尔斯又开始张罗着学认字。可是那些毫无逻辑的汉字笔画总 是让他一头雾水。于是,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人再一次“突发奇想”,研究起 了古汉字。 可在英文书籍里,关于汉字古文字的书籍只有一本。并且,关于词源的解释, 不同的书籍也不相同。希尔斯又琢磨着把不同的解释都输入电脑,这样自己就可 以很方便地从中挑选出最符合自己的词源。为此,他先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到了 2003年,又把它们搬上了互联网。 几十年过去了,这位美国人已经能够顺利地用中文阅读、写作,可关于说中 文的人“如何思考、交流”,他仍然没有完全理解。 希尔斯曾经向中国的朋友展示自己的网站,可很少有人真的感兴趣。有些人 会“出于礼貌”地赞扬几句,还有人直截了当地评价他“浪费时间”。15年前, 当他来到中国拜访一些古文专家时,这些专家甚至觉得,眼前的这位美国人在 “异想天开”。 “那些古旧、愚蠢的甲骨文,我们早就不用了。”一位中国朋友告诉他, “这个网站根本挣不来钱的。” 希尔斯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金钱似乎才是人们的兴趣所在。这让这个美国老 人在十几年后还连连叹气:“中国人总是忙着挣钱,可总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加重 要。” 现实里的希尔斯,是一位电脑工程师。年轻的时候,他在硅谷的一家IT公司 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也就是那个时候,他雇用了一位中国妇女,教她用电脑, 并且从几百本书里把汉字不同的字形扫描到电脑里。 但现在,这个曾经满身黝黑肌肉的帅小伙儿,已经身材发福、头发花白,失 业三年。 “也许是因为那些公司不想雇用一个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何况,我也并 没有那么认真地去找工作。”希尔斯笑了笑说,“我喜欢学习,我觉得这比工作 有趣多了。” 为了寻找那些古代的汉字字形,他跑遍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大学的图 书馆,查阅了几百本书。看得多了,他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的解释。比如汉字 “金”,说文解字形容它字形的来源是“金在土中”,可希尔斯觉得,它的象形 文字应该来源于“钟”的形状,因为这样才能让人立刻明白“金属”的概念。 身边的人们几乎没人能理解他的坚持,其中也包括他最终选择离婚的妻子。 只有网上一些学习中文的人会写信给他,夸赞他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这些 人并不知道,希尔斯已经连租用服务器所需要的每年47美元都快付不出来了。 但现在,来自中国的关注总算给他带来了一点好消息。当来自中国网友的鼓 励和赞扬突然间蜂拥而至的时候,希尔斯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给自己92岁的母亲过 生日。这个两年前才退休的中学数学老师,是唯一没有抱怨过希尔斯工作的家人。 1月24日,坐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自己租来的小房间里,这位美国老人 觉得内心又一次充满了希望。“感谢上帝。这么多年过后,那些中国的朋友终于 让我的母亲相信,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他笑着说。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取消奥数,瞎扯淡,引入数学家主持和公益机制方是正途
热度 5 arithwsun 2011-2-15 17:05
奥数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都可以喊打。可是,临到真正的选择,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报道表明: 『29.8%的人学过奥数,26.6%的人打算让自己的孩子学奥数。』 这么多老百姓为自己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背后肯定有其合理的地方,升学还是出国,其实都是表象。 学到硬功夫,才是真的。用这个观点来看,老百姓们将注意力放到英语和数学这两个学科,是中华民族这几百年历史的经验教训所得。 奥数,如果从真正的定义来看,是国际IMO组织办的,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无权取消。那些新闻报道,概念不清,其实都是瞎扯。 把注意力放到批评上,还不如为了自己的孩子,想好怎么建设。 引入数学家主持和公益机制方是正途。 中国数学家,据我所知,已经退出了奥数培训领域,只有最高端的国家队(冬令营),还在由数学家们做。 匈牙利的数学,非常有名,它们的奥数培训,采用的公益机制,老师们都是无偿在做,学生们不用花钱。 数学家和公益机制,这两件事情是二合一的,为什么数学家们退出了,就是因为里面水太混,数学家们顾忌名誉所致。 那么,跟取消奥数相比,另外一个策略就是,取消商业化奥数培训,可以奥数培训,但不可以商业化营利,必须用公益机制。 这是不是就更好呢,我也并不是很清楚,目前的情况是,公益性奥数培训机构,一个也没有,即使不去取消商业化奥数培训,也应该由政府给出优惠政策,支持公益性奥数培训。
个人分类: Book-W|570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支持取消奥数
热度 4 xupeiyang 2011-2-15 10:30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1050名公众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8.1%的公众表示身边普遍存在“奥数热”,其中45.1%的人表示“非常普遍”。受访者中,29.8%的人学过奥数,26.6%的人打算让自己的孩子学奥数。 83.6%的公众支持改革或取消奥数,其中43.8%的人主张“不应该取消,但一定要改革”,另有39.8%的人主张“完全取消”。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07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2-10 16:41
中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 2011年02月10日 07: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雷 宇 岁末年初科学界的盘点不断展开,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事件屡被提及。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销。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舆论哗然。 实际上,即便在我国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还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发现,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就被国内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他一直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持“慢”的理念。 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其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记者:在国内的学术圈中,您的论文数量似乎并不多? 饶毅:论文是发表你的科学发现。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 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其中,两篇是神经发育:2005年《细胞》报道GSK参与极性形成,2007年《发育生物学》报道ILK参与极性形成;一篇是行为,2008年《自然神经科学》报道鱆胺参与争斗。 另外2005年我应邀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过一篇述评,评论同期一篇文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但我挺喜欢这篇文章,它对原研究者的结果提出不同的解释。而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慢的活标本,可供批判。 记者:我发现有个很矛盾的现象,您经常在中国报刊写文章,好像不低调,但对科学却很有耐心,又很低调。 饶毅:不矛盾。我写的中文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为了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无需在公众中谈。我自然有我的科学交流对象,而且我主张研究过程中积极交流,而不仅限于交流已经发表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对您个人实验室的情况也很好奇? 饶毅:我的实验室,无论是以前在美国的实验室,还是后来在北京的实验室,迄今为止,速度都不算很快。 在我的实验室,做实验完全取决于做实验者的喜好和自身动力,学生、技术员都有很大余地,而且他们多半很有主见。前不久的组会上,一个学生在回答我建议时说“好”,实验室其他人员惊讶了半天:好像是第一次听学生说“好”而不是反驳我。 一般来说,我的实验室不依赖速度的竞争,而是需要多想,多探讨,选择别人不太做的领域。 在美国时,我实验室做得最多的是神经导向分子,特别是1999年发现Slit蛋白质是神经纤维排斥性导向分子。这是我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orey Goodman、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arc Tessier-Lavigne同时发现的。 他们都是比我年资高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Goodman的年资可以做我老师,Tessier-Lavigne是新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因为1994年证明第一个导向分子的工作闻名于世。1999年我们三个实验室的论文发表在同一期《细胞》杂志上。 我的实验室当年还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自然》和《神经元》,报道Slit参与神经细胞迁移的导向作用。因为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才能在该领域做下去。后来,从1999~2009年十年,我们共发表约20篇论文,全部集中在神经导向,以Slit为主,也做过其他两个分子,所有这些都集中理解一个问题:导向的分子机理。 记者:回国以后呢? 饶毅:我希望在中国的工作和我在美国的工作一样。我回国的时候,估计能做到这点。但是,从发表的论文看,我在中国的实验室,论文数量特别少。即使如此,我现在也有信心把国内的工作做得比美国的好。 这几年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从发育转到行为。实验室一些学生探讨和摸索了不同的行为范式,最后我们决定做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途径,剖析动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种转型,本身需要时间。我们进入新领域,行为领域的人不熟悉我们。行为和发育不同,有很多人工观察的部分。我不放心,重要实验,我都至少看两个以上学生重复的结果,不能出纰漏,必须严谨。所以,对于自己实验室的“慢”,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是必需的。 记者:如何解读这种“慢的标本”? 饶毅:科学研究的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推进研究。 是否慢与个人风格和特色有关,也和研究的性质和领域有关。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综合因素,不可能快。我们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做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在科学界,有少数科学家个人的产出可以既快又好。或许可以说,这是学术界都喜欢的“西施”,我们实验室很尊重和羡慕做得既快又好的科学家。 但是,我自知不是“西施”,而是有很多缺陷的研究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不可能很快,也就不宜“东施效颦”。 记者:论文发表的杂志好像大家觉得很重要,您如何看? 饶毅:在哪个杂志发表,说明当时一些同行对论文质量和重要性的看法。但是,它并非所有同行的看法,而是几个审稿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出现偏颇,而且有时间问题。所以,虽然发表的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但是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时候。 比如,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就是用光来操纵分子,发明技术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 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重要性,所以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而不能单纯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记者:您是否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饶毅: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 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研,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研成果才谈政策……不一而足。 也有人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实验室的学生也有善意的担心。我不愿骚扰实验室学生,不会经常催结果,而是有问题就讨论。但我不可能做到又快又好,只能有选择。 好在我已有工作基础,而且2005年在中国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得到的支持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转而追求急功近利,还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 记者: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您有哪些建议? 饶毅: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目前比较难,如果做得慢的,在国内压力会比较大。 我现在愿意出来讲这些不是我自己需要特别支持。我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就是想提供一个标本,希望国内多一些单位能选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积极工作的人,即使他们“慢”,也支持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支持快的人,支持错了,也没人责怪。而支持慢的人,也可能有搞错的时候,作为各级资源掌握者、决策者,这很不容易。 但是,世界科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既可能出自快的途径,也可能出自慢的方面。因此,不同的科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特点,有所选择,有得有失。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166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你信么?
热度 13 mazheng 2011-2-10 15:58
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你信么?
今天早上收到的手机报里转载了《中国青年报》的一条消息:“ 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在科学网博客上,又看到一些博主在评论中国论文数量与质量这个事。其实明摆着的事,再讨论也没什么意思。我倒是对这个“世界第一”的数据有点怀疑。 最近这些年,美国一年的SCI论文大概在40万左右,中国大约有10几万。中国排名虽然仅次于美国,但是差距如此之大,能一下就超过去了,你信么? 再看数据的出处:“媒体数据”是什么?“据统计”是据谁统计?《中国青年报》这位撰文的作者为啥不写清楚呢?
个人分类: 杂议|3624 次阅读|26 个评论
明星当教授,有何不可?
qpzeng 2010-10-14 05:22
继《中国青年报》发表“ 超女快男当上高校副教授引质疑——大学需要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师 ”后,科学网搞了个网络调查:明星当大学教授,你怎么看?截至今早5:00的统计结果,可以接受94票,无所谓62票,反对692票,可见反对声成为最强音! 这个调查是针对最近四川音乐学院聘请“超女”、“快男”担任副教授一事而展开的!如果让我投票,我肯定投赞成票,即使我是少数派!为什么呢? 第一,教授只是一种专业职称,说白了就是一个老师,任何先学者都可以当后学者的老师,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既然超女、快男都是音乐学院的往届毕业生,而且还经过舞台实战演练多年,无论知名度还是影响力都是超一流的,请他们回校担任专业导师有何不可?我看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绝对在那些直接从学校毕业后留校的青年教师之上!看不惯“专才”越过助教、讲师职称而破格提拔为副教授,说到底还是满脑子“论资排辈”的保守思维在作怪! 第二,如果教授是大师,大腕就不能成为大师吗?所谓“大腕”就是某个专业领域的“牛人”!冠军不是牛人,还有谁是牛人?优胜奖获得者不是大师,还有谁是大师?事实上,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 教授跟教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中国的很多教练都是运动员出身,如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刘国梁、中国游泳队领队周继红等。我还觉得刘翔、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去体育大学担任相应运动项目的导师应该是很合适的。 第三,专业人才也可以一专多能。像袁伟民、蔡振华都能做到部级体育高官;邓亚萍也可以当好团委书记和人民日报部门主管;许多退役运动员完全胜任各级体育领导岗位的管理工作。一个专业人士(包括歌唱家、运动员、演员等)去高等学校当一名导师算是什么难事呢? 最后,我要强调“明星效应”!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高校教授,基本上没有什么知名度,连普通学生都招不到,根本就谈不上优中选优了!相反,明星头上的光环和高人气就决定了他们有众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仅凭这个优势,他们就能吸引到无数有潜质的优秀学生。 因此,明星当教授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应当予以鼓励!
个人分类: 名人轶事|449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