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乔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绿萼梅
热度 1 njzhaoxm 2013-3-10 13:31
绿萼梅
绿萼梅,别名白梅花 、 绿梅花。梅花的一种,落叶小乔木 蔷薇科植物。 树干紫褐色,多纵驳纹。常有枝刺,小枝绿色或以绿色为底色。 叶广 卵形至卵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早春 2 至 3 月先叶开花,花着生于一年生枝的叶腋, 单生 或两朵簇生,单瓣或重瓣,有暗香。核果球形,一侧有浅槽,被毛, 6 月果熟,熟时黄色。小枝青绿无紫晕。 原产我国西南及台湾,主产江苏,浙江。现在四川、湖北、江西等多地均有。 绿萼梅花色洁白,香味极浓,有 “ 花中君子 ” 的美称。 1 2 3 4
个人分类: 摄影集锦|11981 次阅读|1 个评论
鬼见愁——栓翅卫矛
flly 2012-12-25 10:10
鬼见愁——栓翅卫矛
这是一种小灌木,特点就是茎上长长的栓翅。有的地方叫鬼见愁,似乎说这个东西能克制鬼,大概觉得这个家伙有点像一个天然的箭吧。嘿嘿。 没想到秋天的叶子红的也是这么可爱,如果不是红色叶子,我也不一定能从这一堆灌木中找出它来。
个人分类: 植物|6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在的气象理论根本是错误的(完善中。。。)
热度 2 zhouqiang15898 2012-5-19 20:40
现在的气象理论根本是错误的 周强 研究气候必须从宏观,局部,微观来研究,而不是单单研究宏观! 1。而 局部研究 就必须研究 地表物 ! 地表物: 原始森林,大乔木,小乔木,普通树木,原始灌木,人工林,藤本植物,灌木,树下植物,草地,农作物,湿地,农田,江河面,湖面,海洋面,雪山,山地,荒漠,沙地,沙漠,石漠,盐碱地等等,都是地表物的一种! 地表物的不同,对气候影响是不一样,正如新疆这位网友提供的证据就说明这个问题!(网友 socoolsohot 提供 :同样是新疆,在不同的地方,在同样的水汽条件下,降雨也是不同的,前一段时间看到过一个新疆博友的文章,言及在新疆的沙漠地区,降水是很快蒸发掉了,但是在靠近山区的地方地面蒸发掉的水汽很容易形成降雨,所以他说现在新疆就把水引导靠近山区的地方进行灌溉,并说新疆的降雨实际上是增加了的。) 新疆的谚语你不是不知道“早穿棉袄,中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 ,就知道极温的厉害!白天高温(没有森林的地表急剧升温,据报道沙漠记录达到有80度高温,什么水汽也跑了)造成热空气,晚上低温造成冷空气,而热空气和冷空气都是阻碍水汽和水汽输送的! 如果地表物是森林,那就完全不同了!随便打开一个风云二号的水汽云图看看! 看看没有森林的地表上空有多少水汽云! 而光秃秃的地表物水汽是完全被阻的! 看看下图: 水汽几乎不经过没有植被的地方(因为没有植被极容易造成热空气(白天)和冷空气(晚上),而冷空气和热空气都是阻碍水汽输送的,被阻水汽要么就地解决造成被阻区暴雨,甚至台风而形成洪涝灾害,甚至泥石流等灾害,而水汽过不去的地方自然就干旱,甚至沙尘!)详情看《物体的流动力在气象上的应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1772do=blogid=544376 研究气候不研究地表物,等于不懂气候! 我那篇 《如何解决各种沙尘,干旱,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最好救灾恢复森林》 就是讲地表物影响气候的,可惜没几个人能看明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1772do=blogid=551805 2。研究气候还必须 从微观 来研究,必须了解水分子是如何结合的,为什么需要 凝结核 ,达到什么条件 水汽才能降雨 等等《水分子是如何结合的》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1772do=blogid=551805 已经讲的很清楚,也可惜没几个人关注他! 3。 现在研究气候根本就忽视对地表物和微观的研究,而在宏观研究也找不到北,只好借一个现象解释另一个现象,什么全球变暖,什么气候变化,什么拉尼那,什么厄尔尼诺,逼急了来个什么自然现象,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可笑之极! 研究气候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灾难,可研究气象的有几个从研究灾难来研究的?研究台风,就不知道沙漠,研究沙漠的就没研究台风,那么怎么研究气候?一个研究者连自己的目标也不知道,谈什么研究? 其实,所有 灾难 说穿了(从整体考虑)他们就是一个问题: 水多水少 的问题!水多就 暴雨 ,水太多就 台风 ,水少就 干旱 ,水太少就 沙尘 !而造成这个根本原因,就是失去森林,导致水汽通道完全发生了改变,造成水汽极度的不平衡,分配极不均匀! 没有森林的地表容易造成极温(白天高温形成热空气,晚上低温形成冷空气),而热空气和冷空气都是阻碍水汽和水汽输送的!水汽被阻,要么改道,要么 就地解决 形成暴雨,造成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而水汽输送下风处没有水汽过去,就容易干旱,特别是水汽输送的末端就很容易形成沙漠,如内蒙西部和新疆的塔里木盘地! 有关 水汽通道 我已经在 《如何解决各种沙尘,干旱,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最好救灾恢复森林》文章讲的很清楚,这里就不再复述! 4。研究气候还必须研究降水,这样才能解决干旱等灾难 我在〈物体的流动力在气象上的应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1772do=blogid=544376 已经讲的很清楚: 降水有三种方式: 1.第一种暴雨或台风式降雨 2。第二种冷热空气交汇式降雨 3。第三种森林式降雨(凝结核式降雨) 要分析一个地区的降水情况,必须要分析三种降雨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水汽通道是否畅通,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当地的灾害问题! 5。 而现在大家有一种错误的观念,总认为保护森林就是单单保护环境而已! 而实际上保护森林不单单是保护环境,保护森林最大的意义在于 解决 各种灾难! 政府最大最好最简单的救灾是 保护和恢复 森林!所有的灾难都跟森林有关,不管是干旱沙尘和台风暴雨,就连地震也一样!地震区如果有森林,地震过后的二次灾害的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基本就不会出现! 所以保护和 恢复森林就是 解决灾难 ,同时也保护环境! 总结: 正因为全球气象理论是建立在错误的研究方向上,没有从根本的宏观,局部和微观来综合研究,也没有从解决灾害的目的来研究,所以他的理论根本就是错误的! 出现各种灾害几乎用现在的气象理论是说不明白,也解释不清楚,最多的解释要么就是全球变暖,要么就是气候变化,要么就是 厄尔尼诺,反正出现什么问题, 一箩筐 全装到这里,不理智气象者还给个百年一遇,千年一遇,这也叫解释,实在是搞气象的悲哀!搞研究搞到这个份上是多么的无奈啊! 研究气象的只研究宏观大气和大气科学,研究林业只研究森林,研究农业的只研究农作物,研究灾害的只研究台风或沙漠,研究物理化学的只研究水分子,研究人文历史考古只研究考古证据等等各个学科各自为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摸到一点大象,但都不全面! 而更扯淡的研究地理也来参忽气象,他们只怕连大象也没摸着,但却占了上风,如竺可桢、黄秉维在气象界是有相当话言权的! 研究气象理论没有从宏观,局部和微观来研究,都是不全面的,所以我才会说气象理论根本就是错误的!
个人分类: 灾难治理|213 次阅读|3 个评论
“水泥丛林”里顽强的生命
热度 1 蒋高明 2010-10-13 22:47
蒋高明 在马路边拍到下面的照片。从这些照片里可以分析出,假设这些植物尤其乔木的种子是落到城市里的土壤里,再假如城市的管理者给这些生命以生长的机会,而不是命令园林工人 不断拔掉这些植物,城市里肯定会出现许多由种子而繁殖出来的树木,减少大量的绿化费用。 以北京为例,只要给点土壤,能够自我更新,借助风力和动物,通过种子繁殖的乔木树种就有榆树、构树、旱柳、垂柳、枫杨、臭椿、朴树等;灌木就有荆条、酸枣、胡枝子等; 草本植物就多去了。 这样的假设在圆明园里得到了验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00多年后,圆明园里自然生长了很多树木,且能够自我更新,形成了郁郁葱葱的本地树木群落。遗憾的是,许多本地树被圆明园管理者以杂木的名义除掉了 。 再假设,有一天,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即使用水泥沥青铺的地面,最终也会成长为森林的。植物们知道,在水泥丛林下面,是它们最希望安家的土壤。没有了人类的粗暴干涉,大自然会更好。 不信您看下面的照片,便可体会到城市生命的顽强一面来。注意,这些植物是从水泥缝隙里,砖头缝隙里,甚至是屋顶上长出来的,那里人类原本没有给它们留下任何土壤。 图1 从水泥缝隙里长出来的臭椿 图2 铺地砖缝隙里的马唐群落 图3 这株反枝苋竟然是长在墙壁上的,一点土也没有,它是怎么定居的呢? 图4 行道树坑里榆树的实生苗。北京有很多榆树是自己繁殖的,它要躲过园林管理者的多种劫难后才能够长大 图5 这株臭椿想必是根扎透了水泥路面,木质化已经非常明显了 图6 最奇怪的是这一张城市乔木难兄难弟的合影:家榆、旱柳、构树是在水泥灰里长出来的 图7 楼角的构树 图8 北大东门铁栏杆的臭椿。以兼容并蓄闻名天下的北大能够容忍这株小小的生命吗? 图9 上海世博会里的大树,肯定是大树进城的产物 图10 被园林管理者暴尸街头的臭椿树苗 图11 假如种子落到土上,一样可成材。这几棵旱柳是2008年才落到地里的种子萌发的,是实生苗。它们在我们的生态农场,受到了保护得以长成树木。 图12 上海的水泥丛林 图13 纽约的水泥丛林,天还是亮的,但地面已经快黑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92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