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时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闲谈做学术时间
热度 15 After50 2020-6-21 07:49
闲谈做学术时间 这学期非常特殊,从元月到四月份,由于国内的疫情风声很紧,因此俺遵守规定自觉呆在家里;另外,恰好这学期只有一门本科生的网络课,一门研究生课选课学生不够不用开了,其它教学工作就是远程指导几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论文,总的教学工作不多。 因此,元月到四月俺有大块连续的时间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那段时间不算写博文和杂谈类短文,自己执笔写成了6篇在期刊上投稿的中文理论文章,也完成了一部书稿的编撰工作,自己感觉那时的写作效率特别高,且能够静心干成自己想做的事。 可到了五六月份这段时间,由于国内疫情缓和了,单位的事务和外面的事务增多了,特别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与答辩以及期末各种事情多了起来,尽管在家里呆的时间总和也还算比较长,但能够给自己连续做事的大块时间没了。相比之下,此时感觉自己比前几个月的状态大不同了,心里惦念着有两篇理论文章要写,但总静不下心来写。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年纪大了毅力和压力不够,而更主要的是要完成一篇理论文章的撰写,的确需要很安静的心境和有大块连续的时间,才能喷发出智慧的想象力和一气呵成把文章写出来。 其实,这种体会多年来一直都有(也写过相关的博文,如科学网—“配套时间” - 吴超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22628.html 科学网—学科建设能增加一栏“时间投入的经费预算”吗? - 吴超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133103.html ,只是这学期体会更加深刻。 科研人员缺乏大块连续的时间,除了教学和指导学生及日常事务等会中断科技工作者的大块连续时间之外,开会、申请项目、谈合同、人际关系等,都是主要的影响原因;特别是搞项目弄大笔经费,更是会剥夺科技工作者拥有大块连续时间亲自做研究和写作。 俺这几年为了争取能有比较多的时间亲自做研究和写作,俺放弃了不少拿项目搞钱的机会。尽管五年前申请获批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但两三百万元分解成五年,还有合作单位,每年的科研进账在一个工科学科里显然是不及格的水平。怎办?俺还是选择了以放弃拿项目换时间的方式,这也是兑现俺申请那项重点基金项目时的承诺,俺一定要用十足的时间投身到该项目的研究之中。 说到这,俺非常佩服现在一些能人,他们既当领导,每年又不断拿下大项目和大笔科研经费、还带领一大批人马、还出一大批成果、还有各种帽子和兼职于一身。不过,俺也完全想象得到,他们的时间放在具体做研究和写文章恐怕就难了,当然他们更不可能像我一样偶尔还写篇博文什么的。 如今科研团队的一些分工方式也无可非议,有的负责拿项目搞经费、有的负责写标书和写文章、有的负责做具体事、有的负责公关、有的负责报奖等,这种分工方式显然比较接近于建设工程或企业生产方式,对出产品是比较高效的。但从上述分工也可以看出,团队成果的创新及其实现和水平到底取决于谁?领军人物?还是做具体事的?还是写标书的?还是写文章的?还是写成果申报书的?还是?这就要看情况了,大家都可以猜猜。另方面,这种团队获得的成果一般都是团队共享,只是排名顺序不同而已;一般的成果这种共享方式还是挺不错的。但当某人做出有价值的成果,拿来团队共享,就可能会影响发明人的积极性;反过来说,上述这种大团队分工组织方式,在某种程度会影响个人的创新积极性,也会埋没或浪费某些人的创新能力。 个人体会,要做出自己认可的学术还是需要亲力亲为的,因为 很多创新和有用的结果是在研究过程中萌发和获得的,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有此灵感 。如果是实验研究,到底数据是否可靠、结论是否可靠、推论是否正确,只有具体做事的人才最清楚;负责人对此如果一概不清楚,说起话来也会底气不足甚至心虚。 以前在博文说过的几句老话又说一下。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范式影响下,许多刚刚崭露头角的优秀人才马上就被当了各级领导,他们做的行政工作占用了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有现象是:越是优秀的人,拿的项目越多,帐上经费的数字越大,可他们亲自投入研究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为了完成任务和出成果,往往需要拉人组大团队,或是将项目分解和转包给下面的人,实际上这些负责许多大项目的人是充当一个“领导”的角色。 现在科研管理部门不是不知道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时间投入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在申请国家项目时总有一个选项,你一年承诺投入多少的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投入是做不出成果的,包括看似无事的思维时间。 最后小结一下,让科研人员有大块连续时间做科研是出好成果的重要基础,写成好论文更需要大块连续的时间。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很多好的新点子是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团队的灵魂人物亲力亲为做科研才能很好把握住上述难得的机会。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7711 次阅读|32 个评论
你花在科研上的时间有多少?(科学网调查结果)
热度 15 book 2013-3-19 22:35
科学网群组有开展调查问卷的功能,设计多层关联的复杂问卷或许不行,但简单的调查还是可以很方便做的。前段时间看某个新闻有感,随手在科研经验讨论区弄了一个“ 你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有多少? ”的调查,主要是想看看大家如何看待科研和生活的平衡。到目前为止共有 162 人参与了该调查,虽然这个数字并不算大,但或许也有点意义:一方面,被调查者主要是科学网用户,可以被认为是活跃的科研人员;另一方面,统计数字反应出来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起码在我看来)。 该调查实际上包含了 5 个问题,在下图中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示。虽然 162 人参与了调查,但并非每个人都回答了所有问题。有的问题为多个选项,但对于被调查者来说,这些选项之间互有排他性,也就是说,每个回答者只可能选择其中一种答案。因此,对于多选项的问题,在计算每个选项的百分比时,应该用“选择该选项的人数”除以“回答该问题的总人数”(而非除以 162 )。对于单一选项问题,只能用回答数除以参与调查的总人数( 162 )。这样才能比较客观的反应群体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 从上图统计结果来看,只有 10 人( 6.17% )赞同一些科学家所倡导的“每周至少工作 100 小时科研才能成功”的所谓科研成功定律。说实话,一周七天,每天平均超过 14 小时的工作时间,是绝大部分人很难做到的一个负荷。 104 人当中只有 3 人( 2.88% )周一至周五的科研时间大于 14 小时,也反映了这点。 第一个让我觉得有点意外但又算不上意外的结果是, 56.36% 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为了科研可以减少休闲及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少数( 43.64% )则认为科研不能影响生活。意外的地方,在于我期望大家能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要随便忽视家人的需要,但看来更多人并非这么看;不意外的地方,在于科研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而且中国科研人员可能更不在意与家人一起的时间。 第二个让我确实有点意外的结果是, 76% 的人认为他们“还不够努力,应该将更多时间放在科研上”。这个比例有点高,比较难解读。从正面可以解读为很多被调查者不满足于现状,有献身科研的精神;从另一面解读则可能反映了相当部分人确实工作还不够努力?但这个问题或许更应该从参与调查者的背景来看:比如参与这个调查的一部分人是低年级在读研究生,他们一些人要花一部分时间来上课(比如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比如一些年轻教师也需要授课及处理科研之外的事务等。也不排除使用网络社区较多(假定活跃用户更容易看到该调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时间。如果更多的研究生参与了该调查,导师们或许该感到高兴:研究生们觉得自己应该将更多时间放在科研上。 在现有的被调查者中, 32.7% 的人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科研时间少于 6 小时, 24% 的人为 8-10 小时,差不多各有 18% 的人为 6-8 小时或 10-12 小时;总共约 49% 的人周中每天的科研时间大于 8 小时,这也算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仍有 43% 的人周末平均每天科研时间大于 6 小时,这是另一个积极的数字。不过,对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来说,大多人每天平均科研时间可能都会在 8 小时以上。 考虑到科学网群组使用者群体主要为研究生和年轻科研人员,该调查结果是有偏差的,比如或许并不能反应中年研究人员(研究员、教授们)群体对于工作时间的看法,再加上参与调查者人数并不算多,大家应该批判性的看待这些结果。不过,起码可以当好玩看看。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16537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报告称超七成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时间不够
redtree 2013-1-29 11:47
报告称超七成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时间不够 http://www.netbig.com 2013年01月29日 08:52 京华时报 近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出炉,其中,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收入的调查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收入偏低,“月光族” 偏多。但尽管如此,高校青年教师依然是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首选。过来人表示,任何行业刚起步都是如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更应该理性面对投入与产出 的时间差,将教学和科研工作放在首位。 □相关调查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存悬殊 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发布。蓝皮书研究人员对11所北京市属院校、7所部属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高校召开多场座谈会,对高校教师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报告显示,“教授2010年的总收入最低的为4.95万元,最高者为79.7万元;副教授2010年的年收入最低者只有2.8万元,最高者为67.1万 元;讲师最低者只有2.2万元,最高者为57万元。”并且,由于高校教师收入受市场化影响较深,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个人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千差万 别。报告指出,“市场化”收入体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就容易忽视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影响到了其工作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在“科技人员收入和积极性调查”一项中,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比处于第一位的医生低大约10个百分点。 大学教授调研青年教师 据统计,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目前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3.3%。 近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领衔的《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也公开发布。这份报告由廉思的30人研究团队历时一年多完成。廉思介 绍,该报告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5个城市取样,对供职于包括985、211、普通高校、大专院校和成人/民办高校在内高校的5138名青年教 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参与式观察等调查方法完成。 超三成认为科研教学压力大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青年教师也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 报告指出,受访者表示,其压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科研任务重、教学任务多和经济收入少。“科研任务是最大压力源。” 廉思表示,“调查发现,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78.1%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用’。” 超六成受访者看重工作稳定 高校教师一直是不少求职者的首选,也是家长眼中稳定、体面的工作。廉思的团队在调查中发现,仅有13.4%的受访者是由于“收入高”而选择当高校老 师,64.6%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稳定性高”是当前工作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廉思分析,虽然高校青年教师的整体收入偏低,平均一年只有大约5万元,但多数 选择高校青年教师作为职业的,都是看重其隐藏的无形资本。 廉思介绍,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刚入职不久,工资和职称相对较低,申请课题经费难度较大,而结婚、买房、买车、子女升学、赡养老人等经济压力又集中涌现,以致 不少人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甚至有14.2%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调查显示,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是月光族,每月能有结余的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前几年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 □过来人经验 入职便制订5年规划 胡建国本科毕业后就进入高校做了一名大学教师。从教十余载的他,在最初的困难时期选择静心充电,又通过自己一系列的“5年规划”,如今已被北京工业大学破 格聘为见习教授,并任学院院长助理、社会学系主任。现在回想刚工作时的情境,再比照现在的大学老师,让胡老师感触最深的同样是面对生活压力。 从收入上看,胡老师工作第一年的月工资只有270元左右,房租大概是150元,压力挺大。现在大学青年教师收入也不高,“我刚来北京工作时,原来单位的人 都不相信北京高校教师的收入这么低,以为我开玩笑。我申请限价房时,街道同志看我收入不高,还怀疑我的收入证明是假的。”他感慨地说。 虽然生活压力大,但胡建国还是很珍惜教师这份工作,他给自己制订了“5年规划”:第一个5年完成硕士学业,第二个5年完成博士学业。按照这份职业规划蓝 图,胡建国在教师这条路上,每一步走得很踏实,在做了一年大学政治课老师后,便考取政治学研究生。由于一直抱着不计较的平常心,一路走来还收获了不少惊 喜。 □过来人建议 淡定面对投入产出时间差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不高,但是工作压力并不小,现在高校科研、教学、职称晋升竞争都很激烈。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要想静心做学问、搞教学,对年青老师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是需要淡定面对的。 胡建国坦言,他博士毕业刚工作时,工资每月不到3000元。好在单位提供了两年的过渡房,让他暂时有栖息之地。刚工作,也没能力与途径改善自己的经济条 件,自己倒也开脱,没事时就呆在家里看书搞科研。现在想想,工作最初两年的充电,给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作为过来人,有两点心得,希望和青年教师分享。 第一,如果暂时改变不了外部环境,那么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让自己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很重要。现在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是存在的,有些人在就业时,过于执 着于某些地域、某个部门甚至是某种物质,比如房子等。胡建国认为,避免这种风气的干扰太重要了,因为高校老师的科研教学投入与产出存在一个时间差,这个时 间差有时还不短。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心态的安静从容很重要。 第二,搞好工作积累,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现在高校发展形势变化很快,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搞好本职工作,当机会出现时,积累与付出是会得到承认的。 第三,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时的,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按着这个目标向前走,避免迷失方向。 □专家分析 应建立统一工资标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告诉记者,自己也关注到了这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的一些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没那么严重”。 这位教授表示,为了保证教师潜心教研,高校教师应该得到社会中上水平的收入。并且,应该建立统一的工资标准,使得同一职位水平的教师收入基本相同。他举例 称,现在不少教育部直属的院校,北京市属的院校之间收入水平就差距不小。他认为,北京市属各高校之间、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之间,同样级别教师的收入应该基 本持平。 此外,他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教学、科研工作相对突出,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提供特殊的物质奖励和津贴。 面对如今高校教师“市场化”的现象,这位教授表示,应该对高校教师提供合理保护,应该为教师提供最起码和较为充分的福利,比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等。 他也坦言,如今高校教师在外兼职的不在少数。“我认为应当限制教师在外兼职或者全职,禁止高校教师开办公司,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给这些市场化经营一些可乘之机,比如利用自己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他建议。 □青年教师案例 放弃高薪工作做高校老师 研二上学期,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学生石晨旭就收到了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offer,专业对口,解决户口,待遇不错,领导又特别看好,但她仍然选择了回到自己本科的母校青岛科技大学做了一名大学老师,教广告学概论。这位85后,是典型的高校青年教师代表。 在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让她有许多体会想与师弟师妹们分享,而她自己也希望师弟师妹们在本科教育阶段的成长起步早一些,多一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2010年7月,石晨旭走上了工作岗位。与其他高校青年教师一样,石晨旭信心满满。课堂上的她,是学生们眼中的“魔力女教师”,课下的她是潜心教研的“学术女”,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超过14个小时,甚至比在学校读书时更累。 石晨旭说,她之前就预期到了这份工作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压力大、收入低,都在我的预料范围之内,但我选择这份工作本来就不是冲钱来的。”她说,每份工 作刚起步都非常不易。虽然这份工作不轻松,但比许多广告圈的同学来说,已经好太多了。“他们没日没夜地想创意,做方案,被客户催,被领导骂,我已经很幸福 了。”选择这份工作,石晨旭并不后悔。 石晨旭也知道大学教师的“5年定律”。她笑着说,现在已经过了两年半了,争取在5年内实现一个飞跃,希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忧心科研时间不足 自嘲为兼职科学家
metanb 2010-10-14 09:04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 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 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缩水现象让李邦河院士忧心不已,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宝贵的科研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占。 一天24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科研? 中国青年报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得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 这不是少数人的看法。 更多
个人分类: Today's selection|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