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审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您的帖子正在审核中,请耐心等待
skylark1981 2012-5-19 07:18
您的帖子正在审核中,请耐心等待
什么都不说了,你们懂的,立此存照。
5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页
yqiang530 2012-3-12 11:57
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科学网,今天终于收到科学网的审核邮件,没想到我的博客通过了审核,实属意外,终于可以在科学网上认识很多的老师和朋友了,非常高兴,开始了我的科学博客之行,加油了!
个人分类: 原创心情|2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留学基金申请:通过学校审核了。
cosismine 2012-2-27 10:23
next?......pray...ing
2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刘岩先生探讨:什么是数据说话?
dongzg101 2012-1-3 06:37
jRtdUch7 2012-1-3 06:33 与刘岩先生探讨:什么是数据说话?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09212page=3#comment zy880931392011-1-31 06:26 数据造就了循证医学这个草包科学 方舟子说:“西医”,其实是指现代医学,也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特别是生物学基础上的医学科学。 循症医学是草包族科学,草包族科学的意思是做的一切都与科学相似,而没有实质的东西. 循症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它所做的那些实验得出的科学证据和最佳证据都不是对本身功能规律探索的结论。循症医学只是与科学相似的草包族科学而已。 西医名人Sir William Osler - Jan van Gijn说:Medicine is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 , 营养学家为何让大众无所适从?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18 (作者:高翔哈佛大学)。 方舟子还说:‘科学精神的另一个方面:怀疑。怀疑意味着科学绝不相信权威’。 奥卡姆剃刀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应选择最简单的那种。那我们就应选择最简单的那种’。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是对本身规律的探所。那医学科学的定义就应是:对人机体生理功能规律探讨的理论,因此医学科学的理论是:人‘机体生理功能’医学的理论。 科学的医学应该是对本身功能规律探索的医学结论,即科学的医学是对人体功能规律探索的医学。达尔文下的是科学生出的现代循症医学这个跳蚤。 博主回复(2011-1-31 07:12):有意思。
1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的审核终于通过了!
热度 2 bluelaser 2011-12-17 17:52
今天偶尔打开信箱,才发现科学网的审核通过邮件,被过于灵敏的反垃圾过滤功能放在了垃圾邮件一列了!终于不是黑户了!
23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客开张,欢迎各位博友光临!
热度 2 nihaolife 2011-12-13 17:27
知道科学网可以开博客已经好久了,但是种种原因没有注册,前几天填了一下注册信息,今天通过了审核! 哈哈,我也终于有自己的博客了! 今后还望各位好友多多光临,多多关照!
个人分类: 穷开心|2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值得纪念的日子!!
热度 1 angelkisspjf 2011-12-8 09:25
今天一早,查看邮箱,看到申请的博客通过了审核, ,高兴啊。多年前,歪打正着地步入科研这条路,虽谈不上艰辛,也算是步履蹒跚的走到现在,敲开我真正的梦想之门。我会坚持下去!加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审核情况公布
tangminqian 2011-12-2 12:14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通知公告 http://www.sinoss.net/2011/1202/38212.html 教 育 部 司 局 函 件 教社科司函 295号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重大项目审核情况公布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审核,共有4项不符合申报条件(名单见附件),现予公布。   附件: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审核未通过一览表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0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审核未通过一览表.pdf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1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言和语的形式与言义和语义的内涵或内容之间存在:反变关系。
geneculture 2011-11-23 13:26
geneculture 2011-11-23 13:21 记得有一个时期国内流行一句话“理解万岁!” 现在我也要再重新启用这一句话“理解万岁!” 就因为嘉文的以下这段归纳总结: 【按照晓辉的说法,单字为“言”,( 双字和 )多字为“语”。言语言语,“ 言 ” 不等于 “ 语 ”,言是语的基本单位;( 晓辉加注:从形式上说“言是语的基本单位”;从内容上说“言义”——言的一个一个的“义项”则是由一条一条具体的“语义”来呈现的!因此,不能说 :)“言义”,就是“语义”的基本单位(, 而要说“离散的言义”是由无数“线条一样的具体的语义”集合来描述或呈现的,因为,“言”和“语”的形式与“言义”和“语义”的内涵或内容之间存在:反变关系 !)。这是晓辉继 发现“意”不等于“义” 之后的 又一个重要的不等式的发现 。】 fro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510808 博主回复(2011-11-23 16:58) : 我查看了《字本位与汉语形式化》全文,看到相关的字义的解释是:字的释义,是需要另外的一些语言来解释该字的含义。也就是晓辉说字义的内容,是吧?因为字义的内容是多个语句解释的,所以,晓辉,晓辉就说,““离散的言义”是由无数“线条一样的具体的语义”集合来描述或呈现的,”,是吗? 博主回复(2011-11-23 13:41) : 晓辉能否指引一下你之前说到如下含义的语言的出处吗? 而要说“离散的言义”是由无数“线条一样的具体的语义”集合来描述或呈现的,因为,“言”和“语”的形式与“言义”和“语义”的内涵或内容之间存在:反变关系! 在我印象中之前我没有看到过你以前有类似的表述,所以,我需要你指引一下,我可以再深入学习一下。 geneculture 2011-11-23 15:44 http://survivor99.com/pscience/2008_4jidu/zxh_paper_18.htm 字本位与汉语形式化(本章全文超级连接) (作者:广东珠海 邹晓辉)《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全书总目录超级连接)》第252-284页 博主回复(2011-11-23 17:01) : 查看了《字本位与汉语形式化》全文,看到相关的字义的解释是:字的释义,是需要另外的一些语言来解释该字的含义。也就是晓辉说字义的内容,是吧?因为字义的内容是多个语句解释的,所以,晓辉,晓辉就说,““离散的言义”是由无数“线条一样的具体的语义”集合来描述或呈现的,”,是吗? geneculture 2011-11-23 17:02 是的。不过请嘉文要注意(义项的两类呈现方式!): 8.3.4 义项呈现字组化 8.3.4.1 字的义项 义项的直接呈现 图7是“直接呈现”原理及实例的示意图。 义项的间接呈现 图8是“间接呈现(标注)”原理及实施例的示意图。 8.3.4.2 组字公式与字组方阵 8.3.5 实例解析 博主回复(2011-11-23 17:12) : 我感觉字本位理论讨论的“义”基本上没有超出“字”本身的义的范围。包括晓辉所谈及的“义”也是如此。 这和本文的观点是不同的,本文的观点是:“义”是脱离于字的存在,字,之所以有“义”,只是因为字,是对脱离其存在的连续的义本身的一个离散采样值。我没有看到字本位理论中有类似的理解,也没有看到晓辉有类似的理解。而且,我的这个理解本身已经超出了字本位的层次,不是就字论义,而是就义论字。 不知道我的这些理解是否符合字本为理论的实际,或者是我对字本位理解不够全面? geneculture 2011-11-23 18:17 提示一个新的区分(希望嘉文注意!): 取值与置信 两类问题的区分。 语言的取值与置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0tvz6.html geneculture 2011-11-23 18:12 "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 http://www.docin.com/p-246503309.html 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 ——解析“字与字组的关系”探索“汉语形式化”新路 (典型实例:由“一字精解”到“字字精解”) 邹晓辉著 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基金会 2006年度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基金资助出版 专家推荐意见(1-5)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9 geneculture 2011-11-23 18:08 关注邹晓辉先生的研究 http://www.tech110.net/bbs/viewthread.php?tid=10228highlight geneculture 2011-11-23 18:03 顺告:仅就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机器翻译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就已经有多位学术领军人物在2004-2005年期间审订“字本位与汉语形式化”以及“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的稿件了。 http://survivor99.com/entropy/2006entropy/3-4/2006-4-8.htm 博主回复(2011-11-23 17:32):我现在在这里,对是否有人能理解本文的意思抱有浓厚的兴趣中,暂时把对相关的其他理论的兴趣放下来了 。 geneculture 2011-11-23 17:57 是的, 嘉文一直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理解晓辉第一个不等式所提出的“意与义的区别”的观点 (这是晓辉十年前遇见“字本位”提出者徐通锵教授之前 就公开发表了的理论融智学通论的观点,它本身就已经超出了“字本位”涉及的范围 ——对此徐老曾今书面和口头均明确说过)。 因此,嘉文现在说它“不是就字论义,而是就义论字”,我是可以给予明确答复的。 至于,嘉文对“意和义的区分”尤其是对“义” 有自己的理解或解说,晓辉也不反对——因为 在晓辉看来: 只要承认“意和义的区分”就已经与不区分的“意义混合说”的各种观点不同了 ,至于,对“义”任然在用“意”来拥有自己的理解或解说, 那是另一个问题。火候不到或条件不具备,还不如暂时不说——或另外开辟专栏来系统论说! geneculture 2011-11-23 17:44 嘉文,我在看你的回复,问题要一个一个地回答。 geneculture 2011-11-23 17:39 因为, “有概念的思想意识活动和尚未形成概念的思想意识活动” 这“两种思想意识活动”不仅均属于我说的“意”的范畴, 【提示:这在维特根斯坦论著中早就说了并被引用泛滥了】 而且,也是我所说的可“置之不理”的那一个大类的问题。 【注:原因是维氏之后各种观点恰似盲人摸象吵个不停!】 请见: geneculture2011-11-23 16:37 最关键的是以往几乎所有的“语义”或“语意”研究的歧途, geneculture 2011-11-23 17:27 提示:书中该篇所论及的“三化”和“三注”及其相互关系 “三化”是形式信息处理的步骤,其特点: 不仅是文本数字化而且是“第三脑智”的“协同智能观”(最抽象的信息类的宏观划分)和“协同智能计算系统”方法(最具体的信息系列亚类的微观划分——为处理和计算奠定基础); “三注”是内容信息处理的步骤,其特点: 在“字(言)与字组(语)的关系”这一严格的可间接形式化并可间接计算的大环境或大背景之中来谈具体的意义乃至意和义的一系列问题; 上述两方面结合,就是标准化与个性化融通融合的“第三脑智”的体现。 博主回复(2011-11-23 17:32) : 我现在在这里,对是否有人能理解本文的意思抱有浓厚的兴趣中,暂时把对相关的其他理论的兴趣放下来了。 博主回复(2011-11-23 17:29) : 晓辉能按文中的请求提供几个参考的候选填字吗? geneculture 2011-11-23 17:11 当然,也要注意(尤其是要注意其中字与词的关系!): 8.3.1.2 字与字组的关系——兼谈“字”与“词”的区分 “三化”(由8.3.2,8.3.3,8.3.4三节分别逐一介绍) “三注”( 由8.3.4节后半部分介绍) 奠定“语言文字系统工程”的基础 发现与记录 区分“字”与“词”的必要性 (1) 汉语的字与字组的关系(涉及字之间“接续”的问题) (2) 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结合(涉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8.3.1.3 “五个限制” geneculture 2011-11-23 17:08 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反变关系。这是一条形式逻辑法则。 博主回复(2011-11-23 17:20) : 我在本文中谈到的字义,是尚未涉及概念表达层次的思想意识活动,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暂时还挂不上钩。也就是是说,我认为存在有概念的思想意识活动和尚未形成概念的思想意识活动两种思想意识活动,有概念的就是能用语言表达的,没有概念的,就是尚未能用语言表达的,而且,概念本身,也是对连续思维的离散采样。 这是我本文的核心观点之一 geneculture 2011-11-23 17:07 还要注意(其中所说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反变关系”): 8.3.3 字组划分数字化 8.3.3.1 展示汉语语汇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是由理想模型转化而来的应用模型 图6是字组划分数字化模型的示意图。 认知科学原理 逻辑学原理 数学原理 计算机科学原理 geneculture 2011-11-23 17:02 是的。不过请嘉文要注意(义项的两类呈现方式!): 8.3.4 义项呈现字组化 8.3.4.1 字的义项 义项的直接呈现 图7是“直接呈现”原理及实例的示意图。 义项的间接呈现 图8是“间接呈现(标注)”原理及实施例的示意图。 8.3.4.2 组字公式与字组方阵 8.3.5 实例解析 博主回复(2011-11-23 17:12) : 我感觉字本位理论讨论的“义”基本上没有超出“字”本身的义的范围。包括晓辉所谈及的“义”也是如此。 这和本文的观点是不同的,本文的观点是:“义”是脱离于字的存在,字,之所以有“义”,只是因为字,是对脱离其存在的连续的义本身的一个离散采样值。我没有看到字本位理论中有类似的理解,也没有看到晓辉有类似的理解。而且,我的这个理解本身已经超出了字本位的层次,不是就字论义,而是就义论字。 不知道我的这些理解是否符合字本为理论的实际,或者是我对字本位理解不够全面? 博主回复(2011-11-23 17:01) : 查看了《字本位与汉语形式化》全文,看到相关的字义的解释是:字的释义,是需要另外的一些语言来解释该字的含义。也就是晓辉说字义的内容,是吧?因为字义的内容是多个语句解释的,所以,晓辉,晓辉就说,““离散的言义”是由无数“线条一样的具体的语义”集合来描述或呈现的,”,是吗? geneculture 2011-11-23 17:01 无论是几何学的演绎推理体系还是抽象代数学的演绎推理体系, 甚至是涉及数学基础的数理逻辑的演绎推理体系及其软件模拟, 本质上都是同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体系之间具有等价性的体系。 geneculture 2011-11-23 16:57 也就是说: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通种论建立了后来一直为逻辑学描述的“概念”这个基础,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则把概念、判断、推理(尤其是演绎推理)整个地贯通了, 从而也就为建立形式逻辑严密的演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了一个头。 geneculture 2011-11-23 16:52 2006年本人应邀出席西班牙国际本体大会的发言和论文 就特别提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通种论建立了逻辑学概念,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把概念、判断、(演绎)推理连通后, 从而为建立形式逻辑严密的演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geneculture 2011-11-23 16:45 日常语言的多义性或歧义性是一把双刃剑。 当年柏拉图之所以被难倒就是这把双刃剑。 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才建立了形式逻辑。 geneculture 2011-11-23 16:41 一锤定音 ! 也就是说,站在“第三脑智”的立场或角度看, 它“无容置疑”的“本质特征”是很好理解的。 geneculture 2011-11-23 16:37 最关键的是以往几乎所有的“语义”或“语意”研究的歧途, 在这种“间接形式化方法和间接计算模型”的严格限定之下, 都将可“置之不理”甚至还可“不削一顾”地“我行我素”! 这些如果仅站在“第一脑智”和“第二脑智”的立场或角度, 那么,真可谓是“不可思议”或“难以置信”的事情或结论。 然而事实上,它“无容置疑”的“本质特征”让我确信无疑。 geneculture 2011-11-23 16:26 因此, 从“孪生图灵机”到“天平原理”再到“广义双语信息处理的双列表” 这一收敛过程不仅类似“图灵机”和“克莱尼星号表示的字符串形式” 那样 建立了“计算理论”和“形式理论” 而且 还推广到了“内容计算” geneculture 2011-11-23 16:18 由此可见,晓辉 提出这两个“孪生”的不等式 , 其中涵盖限定条件下的方程式及其解的恒等式, 对于形式信息处理和内容信息处理均具革命性。 尤其是它们所具有的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特征! geneculture 2011-11-23 16:12 进一步可以肯定的是: 由于言和语在形式上可区分、可识别、可计算、可重用的特征, 不仅适合于中文(汉语或中文的英文表示均为一个词)的处理, 而且还适合于数(二进制或十进制既其它的数均适合)的处理, 因此晓辉才可能 把言和语的关系这一原理推广到广义双语处理。 geneculture 2011-11-23 16:03 也就是说, 本真信息(义) 文本信息(文) 意念信息(意) 不仅(在宏观上)可定性区分, 而且(在微观上)可定量计算。 geneculture 2011-11-23 16:00 在内容信息计量处理方面, 晓辉强调(可间接计算的):{义}≥{意} 并指出(可细分区别对待):{言义}≥{语义};{言义}≥{言意};{语义}≥{语意};{言意}≥{言意} geneculture 2011-11-23 15:54 在形式信息计量处理方面, 晓辉强调(可间接计算的):{言}≤{语} 并指出(不可精准计算的):{语言}≤{言语} geneculture 2011-11-23 15:48 小结 : 以汉语为例描述内容信息不等式:义≠意 (这是晓辉2000年发明公报说明书对“意义”解析的结果及结论) 以中文为例描述形式信息不等式:言≠语 (这是晓辉2009年上海会议论文集对“语言”和“言语”解析的结果及结论)
个人分类: 语言学基础研究|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审核情况公布
tangminqian 2011-11-16 16:47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http://www.sinoss.net/2011/1115/37659.html 教 育 部 司 局 函 件 教社科司函 282号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审核情况公布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共申报33957项,经审核,共有397项不符合申报条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教育廉政理论研究共申报1469项,经审核,共有9项不符合申报条件。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附件: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审核未通过一览表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审核未通过一览表 http://www.sinoss.net/uploadfile/2011/1115/20111115124109876.pdf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审核未通过一览表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审核未通过一览表.pdf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2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可能而布局?
smallgrass 2011-11-6 16:27
“为可能而布局”,这是我听一位专利代理人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意思是说如果你头脑中有想法设计某项新产品或者新装置时,即使你没有动手去做,也可以根据设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这样做的目的,这位专利代理人说在于抢先一步,保住自己构想的专利不被别人先申请; 可是对科研工作者,如果这样做,不言自明的 另一个目的就不厚道了,就是想获得专利证书,作为评职称、聘岗位的一个条件。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感到很惊讶,产品或装置没有实物,没有实际使用或应用,只是头脑中的一个空想构架,就可以报专利?而在实际的情况中,我们的一位资深专家在查专利资料时,看到已经公布的一些获专利的装置机械设计图,因为他是行家,里面存在什么问题当然能看出来,叹息有些专利可能是杜撰出来的。而这些专利或许也是“为可能而布局”的结果。 这种“为可能而布局”对于搞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相当不可取的。个人感觉有违诚信的学术道德,就象是《皇帝新装》中不存在的衣服,骗子说存在,大家都随声附和,只有一位小孩站出来说“他根本什么都没穿”。也有些类似于学术论文中的数据造假,如本来什么实验都没做或做的实验不能支持自己的结论,却弄出一些数据证明了想要的观点。 一个专利的申请,应该是从设计到研制,再到应用完成之后再来申请,这样才有意义。对于专利的审核,国家专利局应该组织有关懂行的专家进行严格审核、评审,而不是靠检索员检索来下结论,其实对于专业的东西,检索员由于知识面有限,有很多不懂之处,如果说专利的获得相对较容易,只能说专利局在审核机制这一块还很不完善。 专利申请,不要“为可能而布局”。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1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一百岁的你——仿刘若英写给陈升
热度 3 cosismine 2011-10-31 20:42
我在肖重发老师的博文刘若英写给陈升 的九十岁 后面的评论中说, cosismine 2011-10-29 21:51 因了这篇博文,看了刘若英的故事,才知道这么一个嵌入灵魂的故事,给九十岁的你,为什么不是一百岁呢? 博主回复(2011-10-30 11:42) : 看来我错了。 我想,不说100岁,那是100岁一般是指死亡。她要活着的陈升。 博主回复(2011-10-30 11:34) : 给九十岁的你,为什么不是一百岁呢? ————大概是十全九美吧。 一直喜欢写些风华雪月的故事,那篇有关师生恋的小说,写到半截,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事情要应付而暂时停顿。但一直没有忘了去积累有关的片段。刘若英和陈升的故事,大概也属于师生恋的范畴。很早以前,没有开始科研生活之前,最大的享受,也就是躺在床上,拿起遥控,一个频道一个频道地换过去,看看什么故事能够停留下来,然后在第二天便心有所属地等着那个故事的续集。后来,就不再敢这么过,偶尔拾起一个故事,便赶紧地在网上找剧情简介,看完后便把整个故事都放下,以便把心思放在那看不完的文献和想不完的概念上。对各种故事,和扮演故事的人物是越来越远了。而对刘若英,我还是有些印象里,她扮演过的那个结婚狂,是我看得比较多的,都忘了当时为什么坚持看下来的,那似乎不是我的口味。我一直喜欢那种坚守的感觉,而那个是个人就想嫁的人,怎么也不会让我坚持着看下去,也确乎,有一搭没一搭的,有些情节一直没有衔接上,能看下去,大概是当时太过无聊了吧。 而没有想到那个扮演着随波逐流的人,却那么固执地坚守一份无望而圣洁的情感。我确乎是因为肖老师的博文而知道这个故事的,也顺着肖老师的链接,看了那个有关桃色蛋白质的故事,看到那份凝聚着灵魂和生命的礼物被一份良好的愿望推送了回来,心里便痛着,凝聚在刘若英眼睫毛上的那粒泪珠,也终于滑落在她的心头,于是问肖老师,为什么不写给一百岁的陈升? 为什么不?肖老师按照他的理解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我只是想知道,等一百岁,一些都酿得纯粹,刘若英会给这份坚守下什么样的定义?我代她写吧。朋友们先帮我看看这份调查表设计得如何?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非常感谢。 电子阅览室读者需求调查表 1 您是学生? A 本科生 B 硕士生 C 博士生 2 您是教工? A 助教 B 讲师 C 副教授 D 教授 E 其他 3 您认为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A 娱乐休闲 B 完成选课等任务 C 查找资料 D 学习 E 学术研究 4 您认为在电子阅览室同时进行娱乐活动和学术研究矛盾吗 ? A 矛盾 B, 不矛盾 5 别人娱乐时 , 什么影响我 ? A 娱乐画面 B 声响 C 被诱惑而不能集中思考 6 如果您认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主要是学术研究场所,那么你认为电子阅览室应该: A 完全封杀娱乐休闲功能 B 有限开放休闲娱乐功能(比方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 C 完全开放 7 为了有效进行视听资料学术资料的阅览,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应该提供 A 耳机等独享和消音设备 B 半独立半封闭的阅读空间 C 娱乐视听空间和学术研读空间的彻底划分 D 娱乐视听空间和学术研读空间的融合 8 图书馆应该提供电子材料和纸本材料的转化设备 A 只需提供从电子材料转化为纸本材料的设备 B 只需提供从纸本材料转化为电子材料的设备 C 只需提供从纸本材料转化为纸本材料的设备 9 使用这些设备的费用 A 图书馆全额负担 B 读者负担起设备耗费费用 C 愿意给图书馆这项服务付酬 10 您对图书馆按照读者的阅览特点来组织特定主题的阅览活动,怎么看? A 这是妨碍我们阅读,坚决抵制这样的活动 B 如果图书馆员能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组织起有共同兴趣的阅览者,并能够提供高屋建瓴的分析和判断,我愿意参加这些类型的阅览活动 11 你对图书馆员所提供的什么信息比较信任 A 数据库知识 B 图书馆资源 C 开放获取的资源 D 专业发展梳理 E 前沿分析报告 F 其他 12 在以往利用图书馆的活动中,您那些方面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A 时间太短 B 软件 C 数据库利用方面的指导 D 具体的文献需求 E 专题文献 F 岁数光盘 G 其他 13 对电子阅览室电脑软件的配备,您认为您更倾向: A 保护电脑安全 B 使用方便 C 为了保护电脑,读者不应该有任何权限使用软件和储存文件 D 除了一定的浏览软件,电子阅览室的电脑不应该配备编程软件 E 图书馆应该配备一定的商业化软件 F 为了增强电脑的功能,读者应该可以下载安装一定的开源软件,并具有编程权限。 G 你认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最应该配备什么软件? 写给一百岁的你
4179 次阅读|5 个评论
感情我这辈子都登陆不了了!
热度 3 runrun 2011-10-23 22:35
尊敬的读者: 您好!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数据库商合法权益,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本平台只对广东地区用户开放注册,其中来源于NSTL和CSDL的资源只针对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研究机构以及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分馆的用户提供服务。如果您填写了真实完整的注册信息并符合上述条件,请等待管理员审核开通后再登录,审核时间为2个工作日。 感情我这辈子都登陆不了了!
3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博客通过审核,博客第一篇,自己庆祝下!
热度 2 forsimplelife 2011-10-10 13:22
很久以来都希望在网上找一个合适的博客网页,找一个网上心灵的家园。至今,我试过很多个网站,首先是最希望用Google的bloger,无奈被墙;用过微软的windowslivespace用了一段时间,感觉很好,但是现在给关了 ,貌似转让给了worldpress,这个虽然很不错,但是在国内只能打开,但无法登录;真要感谢GFW,给了我用新浪和网易博客的机会,无奈这里面有太多的广告,而且充斥着各种粗俗的语言和人身攻击;对于QQ空间,因为国内朋友都用QQ,着实没办法,有时会在上面唠叨几句,希望马化腾有一天能够以停止无休止的山寨,把精力用在创新上。 最后见丁男人经常活动于科学网,自己也不妨尝试下,希望能在科学网上找到一片没有各种广告和没有人身攻击的和谐空间 。 求是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3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连市农村循环经济规划报告审核
shdalzjckjbk 2010-10-15 19:57
嗨,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忙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的审核、修改工作。太忙、太累了。
个人分类: 环境保护规划报告审核|315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