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东德士兵和一个小孩
热度 5 jiangxun 2015-6-3 06:57
作者:蒋迅 图片来自网络 这张照片显示的是一个东德士兵偷偷给小孩放行,让他和家人团聚。照片中身穿着前东德军服,背着枪的士兵,睁大双眼紧张地向旁边张望,身体向前倾,双手小心地扶着铁丝网。而这名士兵的前面、铁丝网的另一边站著一名只有几岁的小男孩,向前张开双手,看着这名士兵,像在等着这名士兵抱他越过铁丝网的样子。据说这是1961年一名前东德士兵偷偷给小孩放行,让他和家人团聚。 在东德成立初期大量人口外逃,在1950年代就有270万东德居民越境到西德。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围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 东西德统一后,法院重判了一批前东德开枪射伤、射杀企图翻墙逃亡民众的官兵。在审判中,东德士兵的辩护律师以士兵只是服从命令、遵从东德的法律为由进行辩护,主审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当庭指出:当法律与良心发生冲突时,良心是更高的准则,作为士兵,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1961年,在柏林墙还是铁丝网的时候,一位东德妇女挥泪向丈夫和儿子告别
个人分类: 天下|1174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剧情][共产小子西游记.Friendship][HR-HDTV][中德双语字幕]
lcj2212916 2014-3-12 22:16
◎译  名 共产小子西游记 ◎片  名 Friendship! ◎年  代 2010 ◎国  家 德国 ◎类  别 喜剧 ◎语  言 德语 ◎字  幕 原创翻译中德双语字幕 ◎IMDB评分 (6.7/10 from 3,423 user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247657/ ◎文件格式 X264 + AC3/MP4 ◎视频尺寸 1024X576/720X400 ◎文件大小 1.66G/624M ◎片  长 110 min ◎导  演 马库斯·高勒 ◎主  演 马提亚斯·施维赫夫 Matthias Schweigh?fer ....Tom       艾丽卡·巴赫蕾达-库鲁斯 Alicja Bachleda-Curus ....Zoey (as Alicja Bachleda-Curus)       托德·斯塔什维克 Todd Stashwick ....Darryl       弗莱德里奇·穆克 Friedrich Mücke ....Veit Jagoda       科斯腾·布劳克 Kirsten Block ....Ursel       Kimberly J. Brown ....Dorothee       卡梅隆·古德曼 Cameron Goodman       Chris Browning ....Jonathan       凯文·兰金 Kevin Rankin ....Marvin       Dwayne Adway ....Hunter ◎简  介  两 个东德小子在柏林墙倒下后携带着简单行李、少的可怜的盘缠、及更屈指可数的英语词汇量来到美国,从纽约一路费尽周折前往旧金山,一个是为了寻父,一个 为了一睹金门大桥。受共产主义的影响,他们最喜欢的英语口头禅就是friendship,于是一路上他们逢凶化吉、奇遇无数,friendship让他们 由头至尾不离不弃。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9746519
4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东德人为什么要跑?
dongping2009 2013-2-28 16:53
东德人为什么要跑? 作者: 程映虹 一个社会的普通百姓有汽车,有乡间木屋,享受度假津贴,基本生活物资受政府物价补贴,教育和医疗有保障。这样的制度为什么不能维持下去呢? 这是参观德国柏林的东德社会展览馆(DDRMuseum)后的感想。 这个博物馆坐落在柏林的李卜克内西大街一号。李卜克内西是德国共产党的领导人,1919年被右派暴徒杀害。两德统一后,很多由原东德沿袭的反映了社会主义历史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地名都没有改变,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广场,罗莎卢森堡广场等等,体现了统一国家对历史的尊重。中国网上有一篇德国游记,作者根据一本旧的柏林介绍就这些街名议论道:“书上写的这些当然是东西德合并前的名称,我估计现在大街依旧,但名称大致都改了。马克思、列宁、‘解放’、李卜克内西对西德一些人不是太刺激了吗?”事实上,这些地方地名依旧,而且就在作者的脚下。 东德社会展览馆有两个特色。第一是它主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介绍那个已经消失的制度,第二是它的多数展品都可以和观众互动,人们可以通过触摸展品和启动电子装置来让展品“复活”,从而对那个时代获得更真实的感受。 进入这个展览馆后,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一辆东德生产的家用汽车。东德家用汽车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当时东德党的一位政治局委员提议:西德大众汽车公司生产了甲壳虫小型家用汽车,东德也要拿出类似的产品。1958年东德的这个叫做Trabi的产品投产,很快就上市。这个Trabi非常小,很难想象平均身材都很高大的德国人如何能舒服地坐进去。 但空间狭小并不是问题,真正成问题的一是汽车的售后服务。修理非常昂贵,零部件极端短缺,修车铺如果要换零部件,常常要车主自己去想办法。为了省钱,很多德国人自己动手修车,用展出说明中的话:很多德国人家中的餐桌就是修车的工作台。二是车的价格,对于多数东德人来说汽车是奢侈品。最后是排队等候购买证,一般要十六年(这是展出说明中的,令人难以置信)。但尽管如此,令人惊奇的是,很多东德家庭还是想方设法存了钱耐心地等上十多年去买车。到1985年,东德一半家庭有了汽车。这个比例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也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的水平。 其实,就满足日常交通来说,东德人没有必要购车。东德的铁路公路和城市公交发达,由于国家补贴,费用非常便宜,有时甚至免费。虽然火车陈旧,行驶缓慢,汽车也是如此,经常误点;但和世界上很多交通工具不足的地方相比,东德人的条件应该是不错的。 东德人应该感到满足的还有很多东西。最基本的食品,主要是面包,价格低到一些人拿来喂狗的地步。虽然其他商品,尤其是肉类和水果还是非常短缺。教育和医疗都是免费的,虽然设施和服务并不理想。东德人普遍享受每年外出度假的福利,度假地可以远到波罗的海的沿岸地区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甚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如果在国内度假,政府向度假者发放度假优惠券,在交通和住宿上提供很大的折扣,低工资者甚至只要付三分之一的费用。1982年时,德国工会在全东德有六百九十五所度假村,向工人兄弟提供度假服务。东德的工会不是只管理度假、单位食堂和发电影票这些福利,它们在工资待遇上也和政府或者工厂领导有一点讨价还价的权利,虽然基本上是配合而不是为难领导。就业机会是公开的,工厂招人都直接在厂门口贴出告示公之于众,中国人在“文革”后期渐渐习惯的走后门和顶替这些途径,在东德似乎并不常见。劳动局和人事局这些政府部门对就业的掌控和名额的分配看来或者不存在,或者不重要。 此外,东德很多城里人在郊外和乡下有自己的度假小屋,和苏联一样,叫dacha.他们在那里不但过假日和周末,而且开派对,吃烧烤。东德人普遍奉行天体主义,很多海滨河滩和公园在周末和假日熙熙攘攘地都是一丝不挂的人群,这方面比西方还自由。展览馆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照片。对此政府开始是反对的,后来也就容忍了。东德青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使用的收录机和照相机品种很多,都是本国生产的,质量很不错,比苏联的要好多了。 如果拿东德和西德在物质生活上相比,就所谓硬件来说,上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其实差别不大。当时东西德家庭的陈设,如果只看家具和电器,双方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差异。展览中有两张照片,一张是东德家庭的起居室,另一张是厨房,其设备和布局,用今天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水平来衡量,可能也不见得差吧? 那么,为什么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后,数百万东德人要开着他们的汽车——这曾经是他们在社会主义体系内比其他国家要优越的象征——越过边界去西德呢?和其他一些前东欧国家不一样,东德的体制不是被革命革掉的,也不是被改革慢慢腐蚀掉的,而是被去国的洪流冲垮的。而在柏林墙垮掉以前,匈牙利的自由化已经造成了东德人涌去匈牙利的奇观。在后冷战的叙述中,柏林墙的垮掉常常被误以为是东欧革命的标志,其实它不是,东德人被过奖了。历史就是这样夸大象征性标志的意义。真正的革命发生在罗马尼亚和波兰这些国家。东德发生的是墙倒众人推,墙倒大伙走,胜利大逃亡。 物质生活的很多方面可以说还不错的东德为什么垮掉。这个问题很大,今天的人可能也都会有一个很抽象的答案,但这个展出馆的内容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线索。例如,在一个角落有一个关押政治犯的囚室,说明文字中提到从1949年到1985年,东德一共关押了二十五万政治犯,平均每年将近七千人。东德从建立到瓦解,人口一直没有超过两千万,那这个比例是很惊人的了。大量关押政治犯一直是封闭国家得以维持的主要方法,东德看来不但不例外,而且很突出,也可能是它没有发生激烈革命和顽强的反抗运动的原因。与此相比,西德就没有政治犯。不但没有,六十年代还闹过轰轰烈烈的新左派运动,中心就在被东德包围的西柏林。当时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和格瓦拉,这些革命家都曾经是青年的偶像。对比之下,那些新左派,没有一个由于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思想问题被关进过监狱。 又如,一个依靠国家补贴基本生活物资的社会,其内里也很可能是一个特权横行的制度,而不会像表面上那么平均主义。展览馆里有一个冰箱,是东德高级干部家庭的,里面放的是各式名酒和新鲜水果,这是生活在短缺经济和配给制度下的一般东德人无法想象的,尽管他们每天的面包非常便宜。有人可能会问:这个冰箱会不会是虚构的,目的是抹黑东德的红色政党呢?可以肯定,和其他展品不一样,这个冰箱不可能是从哪个干部家中抄家搬来的原件,那些水果都是蜡制的。但是你可以这么想:如果在一些物资丰富,消费品的供应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特供的话,那么,在一个物资短缺的配给制下的消费品特权难道不是更不可避免的吗?苏联东欧历史上的“小白桦商店”就是那些特供品的发放地。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东德建立后的四十年中,尤其是柏林墙建立后的近三十年中,无数人甘愿冒坐牢甚至生命的危险企图逃离这个地方前往西德。从他们逃离的方法中,今天的人们也可以看到当年东德的一般生活水平其实要高出很多国家。例如,把汽车的后备箱甚至座椅加以改装,把人藏进去;自制人力飞机和热气球;自制简易潜水艇和划艇(有人从波罗的海漂去北欧国家);挖地道(最成功的逃亡方式,有一条从东柏林到西柏林的地下通道曾经在两个晚上让五十七个人逃走)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当程度的机械工具、设备和其他条件,而它们多半是由这些逃亡者在他们自己家中完成的。虽然在逃亡者中,多数没有达到目的,而是被送进了监狱,成为每年平均七千名政治犯的重要来源,但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如愿以偿,来到西柏林或者西德。 可以想象,在一个物资极端贫乏,人民家中四壁空空的社会,一个老百姓家中最多只有榔头和老虎钳这些最基本工具的社会,一个一举一动都被邻居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隐私的社会,这样的逃亡只能是奢侈的空想甚至神话。这些逃亡者除了靠长途跋涉和游泳这些最原始的手段,恐怕没有其他的办法。用这些社会的标准来衡量,东德已经是发达社会主义(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话)的天堂而不是初级阶段的小康了,除了那些国家福利,这些自制的逃亡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技术和材料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对东德人的拼死逃亡可能会这么想:住在这样一个天堂里还不满意,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往外跑,除了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相反,在东德人的眼中,和那些认为他们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去解释“自由”这两个字,可能就像夏虫不可语冰吧?
个人分类: 分享图文|2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柏林墙今安在?
热度 13 Namychan 2012-8-17 11:35
柏林墙今安在?
有位美国科学家 曾 说了几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前西方人知道世界上有两个著名的墙,第一是柏林墙( Berlin Wall ),其次才是长城 ( Great Wall) 。”没容得我反驳他马上接着说,“现在他们知道世界上著名的墙只有一个--叫 Great Wall,另一个已经微不足道了。” 柏林墙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物,它建于 1961 年。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柏林墙印象不那么深,仅限于知道这是东西德分裂的标志, 1989 东西德合并前被拆除了。柏林墙长百公里,曾将柏林人为的一份为二,两方相互为敌不准往来, 它的存在就是一个历史的悲剧。 建柏林墙,是冷战的高峰之时;拆柏林墙,是冷战结束之日。如今 20 多年过去了,柏林墙今安在?先借两张历史照片回顾一下吧。 这是一张有关柏林墙的著名照片,一个年轻东德士兵在柏林墙修建时跳跃铁丝网跑到西柏林一边情景(照片来自于网络)。 冷战时的柏林墙,彩色漫画这边是西柏林,另一边有很宽的隔离带,曾经是可怕的死亡带,有岗哨,有巡逻,有猎犬严加看守。据记录20多年里,先后有一百多人为越 过 此墙而丢了生命。(照片选自网络) ==========回忆结束,从过去穿越回到现在。=========== 大部分柏林墙已彻底从地面上抹去不见踪影了。现在以当年原始状态残存的仅有小部分片段,这一处断墙已被柏林政府保护起来不让人靠近触摸。 当年西德认为柏林墙太丑陋,因此鼓励画家在此涂鸦作画。这里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的漫画,可惜年代久了未加保护已破损不堪,仅上方留少许原画痕迹,过去貌似坚固可怕的围墙现在也裸露出虚弱的内在了。 穿过残存柏林墙,游客们忙着拍照,但经过的德国大叔压根不看它一眼。 曾经的死亡带,现在是宝贵的土地资源,正在修地基盖新楼。 修缮后的一片柏林墙,过去的东德一侧现在成了新的画廊,这里涌现出现了一批新的著名漫画,也成了柏林墙主要旅游景点。这位妈妈在告诉女儿什么是莫斯科红场,哪里是中国长城等等。 猜猜,这付著名漫画 含义是什么? 阳光下,德国的年轻一代轻松地经过柏林墙。 几代人的梦想--和平。 可怕的围墙如今威风不再,远处的新电视塔在过去的东德一边,西边是风景如画的河堤。 当年这个跳跃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尽管如此,仍然有几千人 翻墙 成功。 翻墙失败者留下的是带血的脚印,触目惊心。 生活在没有恐惧的土地上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远远地还看到了一幅典型日本风格的画,上面还有日语(箭头处)?...... 走近一看是日英文指路牌??? ...... 哈哈,亮点在这儿。中国来的涂鸦者,牛! (除了注明的前两张历史回顾照片来自网络外,其它均为手机所拍)
11226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被勇敢改变了的人生
wrc218 2010-11-26 21:15
邢志忠: 被勇敢改变了的人生 昨晚读完了Harald Fritzsch的自传体畅销书《Flucht aus Leipzig》的英文版《Escape from Leipzig》(《逃离莱比锡》),感慨良多。本来Harald很早就送过我这本书的德文版,但是我的德文不足以在不花很多工夫查字典的情况下通读全书,所以就始终没有认真读过。这次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发行该书的英文版,Harald近水楼台地送我一本,并且大笔一挥在书上签下了他的大名。出版社计划请他做一个关于这本书的演讲,本来定好在我离开新加坡之前举办,后来由于什么原因改为十二月初,我走后的下一个星期。好在Harald把他的演讲PPT文件拷给了我,其中一些照片显得弥足珍贵。 每天他从NTU-IAS的杨振宁办公室出来,都会在我的办公室门口停留一会儿,煞有介事地打招呼,Hallo, T.D. Lee!。 除了开玩笑,他老人家还不时地到楼下帮我搞来别人会议的茶歇点心和水果,然后很独裁地声称我可以不用再去吃午饭了。老年智者的幽默、顽皮和可爱,由此可见一斑。 Harald曾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索莫菲Chair)教授,几年前退休了。他老人家对科学最重要的贡献包括和盖尔曼一同建立了量子色动力学的基本框架、和闽科夫斯基最先提出了SO(10)大统一理论、单独做出了Fritzsch质量矩阵等开创性工作,是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的世界级理论物理学家。我是在1993年秋天以博士后身份加入Harald的课题组,成为他50岁之后最重要的合作者。我们两人近二十年来共合作了约20篇学术论文,有力推动了夸克和轻子质量起源、味混合与CP对称性破坏问题的研究,目前这些论文共获得了约1500次的引用。 Harald对社会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他的十多本科普畅销书,其中最著名的当属《Quarks》(《夸克》),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其版税帮助他在慕尼黑郊外买了一栋别墅。 2005年我曾经参与把他的另一本科普书《An Equati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改变世界的方程》)译成中文,获得了三个中文科普图书奖。做了这么多铺垫,这里我要说的是他的《逃离莱比锡》,描述一个科学家被勇敢改变的人生。 《逃离莱比锡》写于柏林墙倒塌之后的1990年,记录了Harald在1968年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从东德成功逃往西德的传奇经历。这本书的情节和侦探小说有一拼,语言简朴却动人心弦。 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当时的莱比锡市政当局为了建造一个欧洲最雄伟的广场,决定炸毁有600多年历史的St Paul大教堂。这座教堂是莱比锡大学的一部分,也是莱比锡市民的精神圣殿。作为莱比锡大学的学生,Harald对当局的所作所为十分愤慨。目睹了教堂被毁的全过程之后,Harald决定和两个朋友报复一下这种野蛮行径。其中一个朋友用布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标语,上面画着教堂的原貌,写着Wir Fordern Wiederaufbau(我们会重建教堂)。学物理出身的Harald将标语和一个大钟连接起来,制作出一个定时标语炸弹。另外一个朋友在1968年6月20日把定时炸弹成功地安装在市政厅舞台的顶部,当晚那里将举办音乐会和颁奖仪式。混在观众人群中的Harald目睹了他们的杰作在预定的时间从舞台顶部垂下,震惊了全场,引发了欢呼。毫无疑问,当局官员的鼻子都被气歪了,秘密警察包围了会场,点点点。 这件事情之后,Harald意识到自身的危险性,决定和其中的一个朋友逃走。他们先坐火车来到保加利亚海滨。在确信可以躲开海岸警备队之后,他们乘坐自己的可折叠独木舟横穿黑海,奔向土耳其边境。Harald作为未来的物理学家,再一次展现了他的科学本事。他们的小舟装上了发动机,从夜幕到朝阳,克服惊涛骇浪,胆战心惊地行驶33小时之后,到达彼岸。在土耳其,他们被警察逮捕,经过轮番审讯之后,送往首都伊斯坦布尔。在那里他们和西德驻土耳其大使馆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保护,然后乘坐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班机,成功抵达西德南部城市慕尼黑。 一个追求自由民主的愤青,以自己的勇敢和科学本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这份勇敢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作为已知的唯一成功驾小舟从保加利亚横跨黑海逃到土耳其的案例,Harald和他的朋友可谓死里逃生,不能不在历史留下一笔。 在慕尼黑,作为从东德铁幕下逃离出来的年轻人,Harald成了媒体追捧的对象。 向往科学的Harald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他投奔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海森堡学习粒子物理,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与加州理工的盖尔曼合作。包括随后两人在西欧核子中心CERN的合作,奠定了量子色动力学QCD的基础。 Harald一夜成名。在四十岁左右,他获得了慕尼黑大学著名的索莫菲chair终身教授。 柏林墙倒塌之后,东西德统一,Harald协助西德总理科尔处理前东德的科教转型问题。在这个问题上Harald展示了自己的决断。 他力主将那些前东德靠政治表现当上教授的人踢出大学和科研机构,以纯学术的标准重建那里的科学教育环境。 的确,在前东德,你如果不是党员的话几乎没有机会当正教授。这种又红又专、以红为主的现象,相信中国科教界曾经也绝不陌生。 如今的Harald,仍旧处处表现出性格之中的不循规蹈矩。他勇敢,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热爱体育运动,喜欢周游世界,很难在家里静静地待上超过两周。 他很会写书,天天炒股,在世事的有所谓与无所谓之间,我行我素。 他的朋友很多,他愿意帮助朋友,也不介意打扰朋友。 一切的一切,都有什么呀?都怕什么呀? 一个被勇敢改变了的人生,充满了勇敢和豪气。 所以我愿意向所有的年轻人,推荐《逃离莱比锡》。我推荐的其实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科学家的情怀,一个年轻人的勇气,一段历史的真实,一种荡气回肠的人生! 邢志忠2010年11月20日于新加坡。(所附照片为Harald和我在2001年纪念海森堡诞辰一百周年的国际会议上,由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 Veltman拍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柏林的痕迹
harveyho 2010-10-15 20:12
柏林墙89年被推倒后,资本主义的西德在经济,意识形态上全面地吞噬了原东德。 但,五十年的历史哪有那么容易一笔勾销?在柏林,我留意东柏林的痕迹。 有,亦成为展览品,似乎在说: 看,原来是这个样子,现在你们明白了吧? 这些集体生产的图画,与我幼时耳濡目染的宣传是如何相似! 历史需要审视。角度不妨多设。 几块柏林墙成为购物广场的装饰: 原东德的军装,旗帜则成了招揽游客的噱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又如何?败又如何?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