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俯冲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学笑话 - 板块俯冲时冷的板片在俯冲带可冷却地幔
maoxp9 2020-8-2 18:31
摘要:板块学说最基本的俯冲带的温度场很重要,它涉及到俯冲带内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但它长期存在问题,于是以最近刊出的一篇文章为引子,作一个阐述。 正文:现在很多学者为了给板块理论找依据,在模拟俯冲带时,按需设计模型-这里面“学问”可大了;或毫无顾及地修改参数,使模拟结果看起来真象俯冲带,满足预期,这里是否正确,符合实际,只有天知道,在此不估评述。里面有一观点,较冷的俯冲板片,在俯冲后能冷却地幔,却有些搞笑,但不准笑,除非忍不住。 起因:最近《某某科学》刊发了颜博士的文章:平板俯冲xxx模拟,勾起了我一直想呼吁的一件事情,本想写成文章,但自已耐性不够,只好作罢,写成博文(注明,并非针对颜博士个人,作者可能也是以讹传论的受害者)。为此查了一堆相关论文,浪费了我一天半时间。温度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涉及俯冲带各种矿物相变,温压条件,矿物来源地或埋深的标定,是灰常重要的物理量,如果它是错的,或误差大,这事儿就麻烦大了。玄武岩脱水到榴辉岩等一大堆(搞不懂)都要参照温度。 结果是酱紫的。如下图所示,为Hunen(2002)年文章里模拟的结果:文献来源是,The impact of the South-American plate motion and the Nazca Ridge subduction on the flat subduction below South Peru,下载地址是 On the role of subducting oceanic plateaus 。经过了他的精细模拟,得到结论如下。 图1 Hunen2002b模拟的板块俯冲后的地温场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刚开始俯冲,冷板片斜插下去,凉凉的,这已经很玄了,估且当作初始条件,就不计较了;经过了14.4Ma,冷板片温度还没怎么变暖和,只是象马尾辫一样甩了甩,神了!热不会传导?想查查他的原理、公式,但此文没有。于是找到了他的一本书的第6章(2002a-On the role of subducting oceanic platea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llow flat subduction,下载地址 The impact of the South-American plate motion and the Nazca Ridg ),英文看着费劲,但我想找热传导系数,找不到。岩石热传导系数 K 是传热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居然没有。于是找到是否有更老的文献,于是找到了他老人家2000年的一篇文章(2000-A thermo-mechanical model of horizontal subduction below an overriding plate,下载地址 A thermo-mechanical model of horizontal subduction ),提到了一个公式: 没有引文,说明是他自已推导的。公式名称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能量守恒由无量纲热方程描述”,便列出上述公式。即认为它是一个温度的无量纲热方程,并由此求得地温场的分布。其中的参数如下: █Di 耗散数 █Ra瑞利数 █H无量纲放射生热 显然,作者未考虑热会传导,热会对流,对流需要流体运动速度,从公式也看不出哪一项表达板块运动速度。 除此外,还有一篇Manea,也是类似模拟的(2012-Chilean flat slab subduction controlled by overriding plate thickness and trench rollback,下载地址 Chilean flat slab subduction ),作者文中也没提到了热传导率 K 。燃鹅,他的结果更神奇了!如下图所示,为俯冲过程不同时间的5个剖面图,时间分别为0,5,10,15,20Ma。不同时间,俯冲带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俯冲带的形态变弯了,其温度几乎没降低,一直有代表低温的浅蓝和绿色,围岩红色未变。最右上角剖面图中,较冷板片插下1000公里时间长达20Ma,居然还能保持500 ℃以下 。这是什么金刚不坏之身?温度就是一种分子的振动状态,热的传递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好象哪一种都看不出来。在深部地幔“水深火热”之中,冷板片居然能置身事外,英,怕,塞,波,儿! 图2不同时间俯冲带的温度场(Manea,2012) 此时,有点晕。我想在其文章里看能否找到热传导方程、热对流方程、热传导率 K 之类的东西,但一无所获。其致谢里提到了Hunen,似乎漏了底,好象利用了Hunen所推的公式,即同一个来源。这难道是经典版的以讹传讹?当错误的数据能支持自已观点时,我们就会失去判断力,这是科学的悲哀。 理论底气不足时,就上常识了,于是支持者们说,“这有如油炸冰淇淋,外焦里冰“。但他们不想、也不愿提及的是,油炸过程仅几秒钟就得捞起来,外面包了一层隔热的湿的搅和好的面粉,多炸几秒钟试试?冰肯定全都化了。试想一下,我们生活中,将一个火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注意,不是每秒,是每年,缓慢地插进温度大于1000 ℃ 的铁锅里,里面有熔化的铁水,它会保持它原来的温度吗?即使将火 钳包上 消防队员的热防护服。 就是因为有Hunen的错误公式,导致很多学者认为俯冲板片能将低温带进俯冲带,板片还能维持刚性。这是不是天大的笑话? 提过热导率的有 Gerya( 2002): Exhumation of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in a subduction channel,下载连接是 2002- Gerya- Exhumation of high-pressure 。 作者模拟了一个不太夸张的结果,似乎是正确的,如下图所示: 图3在持续俯冲过程中物质楔形循环模式的演化(140x100km 2 ) 猛一看,坏了,是不是我错了?俯冲板片的确可以冷却至地幔?真的怀疑人生了。毕竟一些大咔多次引用他的成果,如今年8月1日海洋国家实验室“鳌山论坛“系列讲座邀请的加拿大地质调查局资深研究员王克林教授,在他的演讲PPT中多次引用上述图件,似乎得到业界完全认可。再一看其参数,原来热导率取得很低,仅为2.0w/mk,如下表所示: 很显然,这也太低了,若用我的模拟软件,也可能得到类似的结果。熊亮萍(1994)测到的中国东南地区岩石热导率值,砂岩平均为3.41士1.22w/mk,泥岩岩3.59士1.19w/mk (文献来源: 中国东南地区岩石热导率值的分析 ) ,显然,为了让俯冲带凉一点儿,Geyra的参数取值要比正常值低近1倍,即根本不想让热会传导,这样,俯冲板片所携带的冷源就会直插深部,然后一大波儿专家引用这样的严重歪曲的结论 。下面是熊亮萍文章中的部分数据: 表1福建大田和建宁部分孔岩样热导率测试结果 言归正传,说说我的想法。 正确的既考虑热传导,又考虑热对流的公式如下: θ 就是温度场, K 为热导率, C 为热容, ρ 为密度, Vx,Vy,Vz 为流体流动的三个方向的速度, S 为热源。 为此,今天早上,我自已“亲手”制作了一个热传导模拟,没考虑放射性和对流。模型是,长100km,厚度40km,顶部有3公里厚的热盖层,热导率为1w/mk(一般第四系约为0.6-1 w/mk ),深部按基岩算3.5w/mk,俯冲带用普通沉积岩的热导率1.5w/mk。温度梯度按28℃/km,俯冲带在0时刻温度为400 ℃ ,然后底部热流密度为65mw/m 2 。如下图4幅,分别为初始模型温度,经历了1万年后的温度,10万年和40万年后的温度场。可以看出,在40万年后,俯冲带冷板块的温度扰动就慢慢消失了。 图3初始温度场 图4一万年后的温度场 图5十万年后的温度场 图6四十万年后的温度场 上面模拟只考虑了热传导,若考虑热对流,温度的均化速度会更快! 有关地温场的分布,异常温度的冷却时间等信息请参阅我地球学报和地球科学两篇文章,链接如下,在此就不罗索了: 地球学报: 2018-地热田高地温异常成因机理及温度分布特征 地球科学: 2018-地热田热量来源及形成主控因素 一些质疑及回复: 问1 中科院地质所陈教授:若考虑热对流,热辐射是不是复杂得多?且金属的热扩散率很高? 回复1:是的,纯金属很高,如铝的导热系数是238w/mk,普通沉积岩是1-3w/mk。热扩散率和热导率相近。热扩散率越大,温度均匀化更快。我昨天模拟了一个结果,只需要40万年,冷板片的低温扰动就几乎消失了,这还只考虑热传导,而热传导在三个传热中,应该是最慢的。有人将冷板片俯冲会保持其低温用油炸冰淇淋来比喻,但他们没想过,这油炸时间几有几秒,长了就化了;若将沉积岩放进1000 ℃ 的铁水里,按每年5厘米慢速度插入,不管哪种传热机制,它难道就不会化成铁水吗? 问2 中科院地质所陈教授 :1)我们模拟的温度结构和前人(比如 van Hunen,2002;Manea et al, 2012 等等)是一致的。发生平板俯冲时,冷的下覆板块平躺在上覆板块的底部,二者接触面的温度差异可达数百度,这与陡俯冲板片与周围地幔存在温度差异是一样,只不过平板俯冲的接触面积更大。2)温度的传递不仅取决于热传导,还取决于热对流,后者效率更高,我们这里上覆和下覆板片是以2cm/yr相向运动的,冷的物质可以持续进入深部。另外,仅从热传导角度来看,一个温度异常存在的时间尺度(McKenzie, 1978):tau=L^2/kappa/pi,例如对于50 km厚的冷异常,可以存在25 Myr。 回复 2:前述博文已谈了二人的文章。若考虑热对流,则上述模拟图3-6随时间变化,温度均一化程度更快,可能低于40万年;McKenzie的公式很粗略,从图6看出,30公里厚的冷异常,只能存在40万年。 问3 中科院地质所陈教授 :不了解你的计算过程,有一个热扰动衰减的小程序,计算underplating的冷却过程,设计150公里厚的岩石圈,在35-55公里共计有20公里厚的800 ℃ 的岩体侵入,大约需要20个百万年才冷却。 回复 3:你的一维热传导其实是X,Y方向无限的,本身热量大;另外,从深处35公里传至地表,且基本降至正常温度,这一过程的确漫长,但它不能和深部任一低温或高温异常体的温度均匀化过程时间相比,后者要快1个数量级。我试了一下我的模拟程序,结果如下: 图7不同时间的温度场(无基底热流) 该模型初始温度为0,在35-55km处为800℃,基底无热流,顶部即地面为年平均气温15℃,内部无放射性热源,看其温度衰减情况,从图7看出,即使在4Ma时,其温度仍有360℃, 8Ma时降至263 ℃, 按此趋势,要降至0℃,估计20Ma也不一定能完成,但温度的均匀化-温差变小很快,这与一维的解析解是一致的。从4Ma的温度分布图看,80km厚的俯冲带 冰块 (假设有),外部无热源进入,俯冲4Ma后,其内部的20km的800 ℃ 高温岩体,因热传导使它与外界的温差会小于360℃。图3-图6是根据同一套程度所模拟的,因此,认为模拟结果是无误的。加一个基底热流65mw/m2,可以看一下效果如下图所示,明显能看出基底热流的贡献。 图8不同时间的温度场(加基底热流) 问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邓教授:这里面考虑的因素也不够全面,海水是不是沿俯冲带下渗?这个因素应该影响巨大,再者,我认为俯冲应该首先是个力学问题,如果力学机制都没弄清楚,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就有点想当然了 回复4:很多学者在NS文章里发过文,说海水可以润滑俯冲带,不太认同,我有空还真想喷一喷这个观点。温度场的变化时间是0.1MA计,构造变动是10MA计,二者不同量级,即温度场的变化,相对于构造运动而言,是一瞬间完成的。 2020年8月2日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1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俯冲带地震诱发机制的综述文章
热度 8 Majorite 2015-3-24 05:49
《地质论评》2015年第61卷第2期245-268页 文章在此下载: www.geojournals.cn/georev 俯冲带地震诱发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邵同宾 ,嵇少丞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蒙特利尔, H3C 3A7 摘要 :俯冲带作为地球循环体系的关键部位,具有构造活跃、地震多发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等特征。基于震源位置, 俯冲带地震 既可划分为板间和板内地震,也可分为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俯冲带内的浅源地震包括板间地震和浅源板内地震,而中源和深源地震皆属于板内地震。在地球浅部,温度与压力低,浅源地震是由岩石发生脆性破裂或沿着先存断层发生不稳定摩擦滑移造成的。随着深度增加,温度与压力的增加使得流行于浅部的脆性与摩擦行为在无水条件下被强烈抑制,岩石从而表现为可抑制地震的韧性行为,使得中 — 深源地震的诱发机制有别于常规的脆性行为。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了解到中源地震的诱发机制主要是脱水或与流体相关的致脆以及塑性剪切失稳,而深源地震的成因主要是相变致裂。然而,中 — 深源地震很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在中源深度要么流体相关的致脆导致脱水源区的脆性围岩产生地震,要么脱水的蛇纹岩本身可能在流体孔隙压的作用下作粘滑滑移,而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孕震带宽度大于“反裂隙模型”预测的亚稳态橄榄石冷核宽度的深源地震可能是由第一阶段的相变致裂和第二阶段的塑性剪切失稳诱发,而孕震带的实际宽度与预测宽度相当的深源地震则可能仅由相变致裂引起。只要过渡带内名义无水矿物中的结构水能释放出来,脱水致脆同样可能触发一些深源地震;而塑性剪切失稳不仅能在中 — 深源地震触发后的扩展阶段起着主导作用, 而且还能单独触发一些中—深源地震,因此能够解释大多数反复发生的中—深源地震活动。 关键词 :俯冲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粘滑,脱水致脆,塑性剪切失稳,相变致裂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1411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对俯冲带的困惑与解脱
seisman 2011-11-6 09:54
我对俯冲带的 困 惑 与 解 脱 Seisman 声明 1 :从本文开始,将以前定义的“地震地幔柱”( seismic mantle plume )更名为 “ 地震柱 ” ( seismic cylinder ),即用地震资料所画出来的深部地震圆锥体,以免与传统地幔柱概念混淆。 在审稿过程中,有专家告诉我俯冲带是存在的。鉴于我所定义的 24 个地震柱及其所组成的热机带很靠近俯冲带,因此不得不面对。 我花了将近 20 天的时间,收集了有关俯冲带的国内资料 200 余篇,国外资料 70 余篇。详细阅读,发现近 90% 的资料都是几十公里深度内的地震层析结果,也称为俯冲带,深部的地震层析结果不多,精度较高的结果更少。读完这些资料,我充满以下几点疑惑: 1. 深部的地震层析结果都将俯冲带的深度假定在 600km 以上,即所谓本尼奥夫带,没有限定它的宽度。由地震柱概念的定义可知,所谓本尼奥夫剖面只能存在于地震柱之内,横向无法扩展或者沟通。当然地震柱的概念只依据近 50 年来的地震资料,所谓本尼奥夫带在地质史上是否可以横扫环太平洋,作者不知道。 2. 众所周知,海底扩张的速度大多定为每年几厘米, GPS 所观测到的地表位移速度也是每年几厘米,俯冲带的俯冲速度大多假定为每年几厘米是有依据的。但是,每年几厘米的速率何以曰“冲”。某人/某物一年移动了2~7厘米,能说“某人/某物在冲”吗? 3. 俯冲带内物质的温度假定为 500 ℃(外国)或 800 ℃(中国),外围温度在 1000 ℃以上,是依据一些模型计算出来的,当然不可能实测。但是,这种假定似乎是指瞬间模式,并没有考虑到时间的效应。我们估算一下。按照 GPS 资料每年 2 ~ 7 厘米的速率,地表某一质点温度为 500 ℃,沿俯冲带冲到 600km 深度,需要 1千 万年或几 千 万年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地质时代里,在周边 1000 ℃以上温度的环境中,该质点依然能保持原来在地表的温度 500 ℃?假如这种俯冲是在 1 秒钟之内或者 1 天之内完成的,或许还可以接受。 4. 如果海底扩张的物质又像大气对流一样在俯冲带冲回地幔,好像“大陆漂移说”就无法成立了。 因此, 声明 2 :鉴于本人知识的局限性,不想对俯冲带再做更多的深究,只想沿着地震地热说的设想继续探索前进。 当然,深部地震层析结果中也不乏精度较高的资料,而且似乎可以为地震柱的概念提供有力的支撑,我会尽量加以收集和整理。 本文所提到的参考文献不便一一列举,谨向作者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 2011.11.6 初稿)
3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2大陆 The Second Continent
热度 1 chunyinzhou 2011-3-19 13:33
第2大陆 The Second Continent
第2大陆 The Second Continent 上一篇博客文章《洋壳和陆壳的深俯冲命运:来自地幔相变研究的观点》,从地幔相变研究方面,根据岩石和矿物密度关系,对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深俯冲命运进行了介绍。其中曾提到Komabayashi等(2009)的密度关系计算表明,代表性大陆地壳岩石TTG有可能俯冲到转换带底部。本文将参考最新的研究结果作一扩展阅读,探讨TTG(大陆地壳)俯冲至地幔转换带中并稳定存在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第2大陆》(The Second Continent)发表在日本《地学雑誌》(Journal of Geography)上,三位作者均为著名地球科学家 河合研志、 土屋卓久 、丸山茂徳 (Kenji KAWAI, Taku TSUCHIYA and Shigenori MARUYAMA)。所谓“ 第2大陆 ”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由深俯冲作用带入到地幔中的大陆地壳物质的集合体,下文将详细介绍。而存在于地表的大陆则可以相对称为“第1大陆”。原文为日文,所以我将部分翻译理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原文摘要如下: --------------------------------------------------------------------------------------------------------------------------------- Abstract Recent progres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uming plate boundary indicates the ubiquitous occurrence of tectonic erosion of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sediment-trapped subduction, and direct subduction of immature oceanic arcs into deep mantle. Geological studies have estimated the volume of subducted 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 (TTG)materials to about seven times the surface total volume of continental crust. To reveal the fate of subducted crusts and how they recycle within the Earth, we studied high-pressure densities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TTG by means of the first principles computation method and compared them to those of peridotite. We found that TTG is gravitationally stable and its seismic velocities are remarkably faster than peridotite in the depth range from 300 to 800 km, especially from 300 to 670 km. We, therefore, propose SiO2-rich second continents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which used to form the TTG crust on the Earth’s surface. Our proposed model may provide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s such as the splitting of the 670 km discontinuity and seismic scatterers in the uppermost part of the lower mantle. The difference in seismic velocities between PREM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ansition zone can be explained by 25 volumetric% of TTG, which would correspond to about six times the present volume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Formation and dynamics of those second continents would have controlled the Earth's thermal history over geologic time. Key words: granite, subduction, second continent, density,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TG crust in the mantle, tectonic erosion --------------------------------------------------------------------------------------------------------------------------------- 大陆占据了地球表面大约1/3的面积,大陆地壳(平均35km厚)是由上部大约15-20km厚的以花岗岩为主体的上地壳和基性下地壳(15-20km厚)所组成。花岗岩地壳是在板块汇聚处产生,例如现在日本东北岛弧火山作用,岩浆由太平洋板块脱水所产生的部分熔融作用所形成。酸性岩浆固化后形成的岩石密度约为2.8 g/cm3,比地幔平均值(3.5 g/cm3)小,所以大陆能够“漂浮”在地球表面。 但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大陆并不是一直都稳定存在的,在俯冲带由于构造侵蚀(tectonic erosion)作用(参考 山本,2010),大陆物质被不断地被洋壳“刮削”到地球深部,而且被“刮削”到地球深部的大陆地壳物质总量是现今地表大陆地壳物质总量的几倍。在俯冲带大陆地壳物质进入地幔中,按照5km3/yr的速率(Clift and Hartley,2007),在过去的40亿年中俯冲下去的总量大约为地表大陆地壳总量的3倍。 Fig.1 Schematic image of mechanism by which granite is transported from the Earth's surface to the deep mantle. 花岗岩石大陆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主要由正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化学组成非常近似的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 (TTG)岩石,Komabayashi等(2009)曾按照12.5%钠长石和87.5%石英比例近似计算花岗岩物质在地幔中的密度。实验研究表明,NaAlSi3O8钠长石在2-3 GPa、1300K分解为NaAlSi2O6硬玉+SiO2石英(Birch and Cecomte,1960)。NaAlSi2O6硬玉在大约23GPa、1300-1500K条件下分解为NaAlSiO4 CF相和SiO2斯石英(Liu,1978; Yagi et al.,1994)。 NaAlSi3O8(Ab)= NaAlSi2O6(Jd)+SiO2(Qtz) (1) NaAlSi2O6(Jd)= NaAlSiO4(CF)+SiO2(St) (2) 本研究中对硬玉、CF相和斯石英三种矿物的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硬玉和CF相的相关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如图2a所示。图2b展示了硬玉、CF相以及斯石英的晶格体积压缩曲线,相关参数利用三阶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硬玉拟合结果与实验值比较一致,而CF相比实验值略低(见Table 1)。CF相+斯石英组合与硬玉的相对焓值(enthalpy)比较见图2c,用来界定硬玉的分解条件,图中显示硬玉在大约18 GPa会分解为CF相+斯石英。考虑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该分解反应具有正当克拉伯龙斜率(Clapeyron Slope),与实验结果一直。以3.1±1.0 MPa/K (Akaogi et al.,2002) 来计算,在1500K条件下该分解反应压力为22.5±1.5 GPa (638 ± 30 km),与660 km不连续面深度压力非常接近。 Fig.2 (a) Crystal structures of NaAlSi2O6 jadeite and NaAlSiO4 CF-type phase. Yellow, light blue, dark blue and red spheres are Na, Al, Si, and O atoms, respectively. (b)Volumes calculated within LDA (bold lines). Triangles indicat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jadeite(red)(Zhao et al., 1997) and stishovite(green)(Ross et al., 1990; Hemley et al., 1994). Experimental volumes of the CF-type phase are computed using a third order Birch-Murnaghan equation of state with parameters proposed by Akaogi et al.(2002) (blue dotted line). (c)The enthalpy difference of the CF-type phase and stishovite mixture relative to the jadeit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GGA. 图3展示了硬玉、CF相和斯石英在50 GPa以内压力条件下弹性常数的计算值,其中硬玉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见Table 2)。 Fig 3. Elastic constants as a function of pressure. (a)-(c)show longitudinal, off-diagonal, and shear elastic constants for monoclinic jadeite, respectively. Open circles and squares indicate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0 GPa of Kandelin and Weidner (1988). (d)-(f)show the same groups for orthorhombic CF-type phase. (g)-(i)show the same groups for stishovite(or CaCl2 at 50 GPa). 硬玉、CF相和斯石英(以及CF相+斯石英)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P波和S波速度、密度关系如图4所示。CF相和斯石英比硬玉的密度分别高13.8%和18.3%,硬玉分解为CF相和斯石英组合后密度增加15.1%,P波、S波以及bulk sound velocity 分别增加17.3%、25.0%和12.0%。 Fig. 4 (a) Aggregate bulk and shear moduli of jadeite, CF-type phase and stishovite in the pressure range from 0 to 50 GPa. Open circles indicat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jadeite at 0 GPa of Kandelin and Weidner (1988). (b) Longitudinal, bulk and shear wave velocities and densities of jadeite, CF-type phase, and stishovite. (c) Velocities and densities of jadeite and an assemblage of CF-type phase and stishovite. 根据以上这些数据就可以求得TTG的密度和速度。在大约300km深度柯石英向斯石英转变,TTG的组成为硬玉和斯石英(1:8比例)(Komabayashi et al.,2009)。在大约640km深度硬玉分解,CF相和斯石英组成比例为1:9。分解前后TTG的密度和速度见图5,在大约660km深度TTG中硬玉分解后,密度增加4.4%,P波速度增大6.1%,S波速度增大8.3%。 橄榄岩中的主要矿物目前已经比较清楚,大约15-20 GPa压力范围内为瓦兹利石(wadsleyite),20-23.5 GPa为林伍德石(ringwoodite),在23.5 GPa(约660km深度)林伍德石分解为钙钛矿(perovskite)和铁方镁石(ferropericlase)。橄榄岩中橄榄石中Fe的含量简化为大约10 mol%,其弹性随Fe变化。钙钛矿和铁方镁石之间Fe的分配系数为大约0.3(钙钛矿5 mol%,铁方镁石15 mol%)。瓦兹利石-林伍德石相变(大约520km深度)所伴随的P波和S波速度分别增大1.9%和2.4%。后尖晶石相变(大约660km深度)所伴随的P波和S波速度分别增大5.9%和13.2%。 如图5,通过比较橄榄岩和TTG的密度发现,地幔转换带中TTG比橄榄岩密度大,在大约28 GPa(750 km)密度倒转。TTG在300-750 km深度范围内重力稳定,即300 km以下TTG将有可能继续俯冲至转换带深度。波速比较:TTG在15-20 GPa范围内P波和S波速度比橄榄岩分别高8.2%和12.3%,23.5-28 GPa P波和S波速度比橄榄岩分别高5%和1.8%。TTG会滞留在28 GPa(750 km),此时P波和S波速度不连续,分别降低6.2%和4.4%。 Fig. 5 Densities (a) and velocities (b) of peridotite and TTG. 橄榄岩中橄榄石-瓦兹利石-林伍德石相变以及后尖晶石相变分别对应410、520和660 km不连续面,密度也随之而产生突变。计算结果发现,在300 km深度范围内,花岗岩比橄榄岩密度低很多,而在300-660 km之间,花岗岩比橄榄岩密度高,直到750 km两者密度相近。这一结果表明,在到达300 km深度以后,由于相变作用,花岗岩地壳将产生负浮力,密度比地幔岩石高。在1500 K条件下花岗岩在640 km深度密度再次突变上升,由4.3g/cm3突变为4.5g/cm3。300 km深度负浮力作用将使花岗岩地壳物质沉入地幔并聚集在转换带底部。 上世纪80年代变质岩中柯石英的发现,证明地表大陆地壳物质可以俯冲至100 km深度并折返回地表。地质学家随后在超高压变质岩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最大深度约200 km(~7 GPa),这与柯石英-斯石英相变深度300 km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果能突破300 km,那么花岗岩产生的负浮力将使其难于折返回地表(depth of no return)。 在pyrolite地幔模型中,其上地幔地震波速与地球物理模型PREM (Dziewonski and Anderson,1981)比较一致,但是在转换带下部波速与PREM等模型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e.g. Irifune et al.,2008; Cobden et al.,2008)。根据转换带下部波速与PREM等模型的差异 (Irifune et al.,2008),来推算转换带下部可能存在的花岗岩的含量。如图6所示,当花岗岩体积含量占25%时,P波和S波两者差异较为一致。考虑到温度影响,Irifune et al.(2008)指出pyrolite和PREM波速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滞留在转换带中的俯冲板块(stagnant slab)里含有温度相对低400K的方辉橄榄岩。但是,整个转换带温度相对低400K是难于相信的,而且在转换带中方辉橄榄岩也比地幔密度小,所以方辉橄榄岩能否在转换带下部稳定存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现在,如果地幔转换带下部520-660 km之间140 km厚的部分含有1/4的花岗岩物质,那么这一总量大约为由花岗岩构成的上中地壳的~6倍(整个大陆体积的3倍),这是根据Rino (2007)推算的结果。实际上如下文所讨论的,花岗岩物质在下地幔顶部滞留的可能性更大。但是这种估计忽略了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作用,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研究表明环太平洋地区660 km不连续面存在着分裂,如Deuss and Woodhouse (2001)的报道。根据以上的讨论,可以用地幔中的后尖晶石相变和花岗岩中的硬玉分解反应来解释。推测转换带下部温度为1800 K,这时地幔中后尖晶石相变和硬玉分解反应相变压力非常接近。但是需要注意硬玉分解反应相变和后尖晶石相变分别具有正和负的克拉伯龙斜率,而如环太平洋俯冲带温度较低,该相变应可以通过地震波观测到。因此Deuss and Woodhouse (2001)观测到的660 km不连续面的分裂或许可以用这两个相变来解释。 Kaneshima (2009)在环太平洋地区海沟下地幔顶部800-1000 km深度观测到地震波散射,并认为是洋壳物质(basaltic crust)所形成的。但是在深俯冲过程中由于脱水变质作用以及部分熔融作用会使SiO2成分流失,而洋壳中SiO2相含量不到10%,因此用洋壳物质来解释下地幔顶部的地震波散射是比较困难的,实际上可能的解释是深俯冲的花岗岩物质。 Fig. 6 Difference of P and S wave velocities from the mantle average composition in the depth range from 520 to 670 km. The green dots indicate the volumetric% of TTG. The red dot indic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Irifune et al. (2008) and the PREM model (Dziewonski and Anderson, 1981). 全球花岗质地壳的可能分布见图7,详细的解释请参考原文和该图说明。 Fig. 7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irst and Second Continents of the Earth, which was partly modified after Fig. 7 of Maruyama et al. (2007). Second Continents are compiled from P-wave mantle tomography of Huang and Zhao (2006) and subduction history of the Earth during the past 200 Ma. The lower figure is a cross section of the Earth along the line XY in the upper figure. Second continents could occur predominantly under Asia. Under the eastern margin of Asia it is underlain by the stagnant slab. The eastern part is locally separated into two by the penetrating slab. On the contrary, under Africa, second continents occur selectively above 660 km depth, presumably due to the absence of subduction underneath since 540 Ma. Plate subduction causes tectonic erosion at the trench to transport TTG materials into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as well as direct arc subduction. These transport processes developed the Second Continents over geologic time. 参考文献: 河合研志, 土屋卓久, 丸山茂徳(2010): 第2大陸, 地学雑誌, 119(6), 1197-1214. 山本伸次(2010): 構造浸食作用—太平洋型造山運動論と大陸成長モデルへの新視点—.地学雑誌,119 (6) , 963-998. Akaogi, M., Tanaka, A., Kobayashi, M., Fukushima, N. and Suzuki, T. (2002): High-pressure transformations in NaAlSiO4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jadeite, nepheline, and calcium ferrite-type phase.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130, 49-58. Andrault, D., Fiquet, G., Guyot, F. and Hanfland, M.(1998): Pressure-induced Landau-type transition in stishovite. Science, 282, 720-724. Birch, F. and LeComte, P. (1960): Temperature-pressure plane for albite compos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258, 209-217. Clift, P.D. and Hartley, A.J.(2007): Slow rates of subduction erosion and coastal underplating along the Andean margin of Chile and Peru. Geology, 35, 503-506. Cobden, L., Goes, S., Cammarano, F. and Connolly, J.A.D. (2008): Thermochemical interpretation of one-dimensional seismic reference models for the upper mantle: Evidence for bias due to heterogeneity.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75, 627-648. Deuss, A. and Woodhouse, J.H.(2001): Seismic observations of splitting of the mid-transition zone discontinuity in Earth's mantle. Science, 294, 354-357. Dziewonski, A.M. and Anderson, D.L.(1981): 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5, 297-356. Huang, J. and Zhao, D.(2006): High-resolution mantle tomography of China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1, B09305, doi:10.1029/2005JB004066 Irifune, T., Higo, Y., Inoue, T., Kono, Y., Ohfuji, H. and Funakoshi, K. (2008): Sound velocities of majorite garnet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region. Nature, 451, 814-817. Kandelin, J. and Weidner, D.J. (1988): The singlecrystal elastic properties of jadeite.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50, 251-260. Kaneshima, S.(2009): Seismic scatterers at the shallowest lower mantle beneath subducted slab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6, 304-315. Komabayashi, T., Maruyama, S. and Rino, S., 2009. A specul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D'' layer: The growth of anti-crust at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through the subduction history of the Earth. Gondwana Research, 15(3-4): 342-353. Liu, L.G. (1978): High-pressure phase transformations of albite, jadeite and nephelin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7, 438-444. Maruyama, S., Santosh, M. and Zhao, D.(2007): Superplume, supercontinent, and post-perovskite: Mantle dynamics and anti-plate tectonics on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Gondwana Research, 11, 7-37. Robie, R.A. and Hemingway, B.S.(1995):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mineral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at 298.15 K and 1 bar(105 Pa) pressure an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USGS 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2131, 461. Yagi, A., Suzuki, T. and Akaogi, M.(1994): High-pressure transitions in the system KAlSi3O8-NaAlSi3O8.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21, 12-17. Zhao, Y., Von Dreele, R.B., Shankland, T.J., Weidner, D.J., Zhang, J., Wang, Y. and Gasparik, T. (1997): Thermoelastic equation of state of jadeite NaAlSi2O6: An energy-dispersive Rietveld refinement study of low symmetry and multiple phases diffract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4, 5-8.
个人分类: SEDI|67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西兰的俯冲带:动摇地球只需加水
pony1984621 2009-8-7 10:48
ScienceDaily (Aug. 5, 2009) 编译 / 马志飞 (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俯冲带之一,在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澳洲板块之下。现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地下深处的水是如何促使俯冲带发展并为强烈地震的产生创造条件的。 这项发表于 8 月 6 日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地震的起因的理解。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犹他大学能源和地球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 Phil Wannamaker 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液体就在我们脚下制造破坏, 他补充道。 搞清楚运动的构造板块是如何俯冲到另外一块板块之下并造成了地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俯冲带和断层是世界上的主要运动过程,特别是在环太平洋火山带, Phil Wannamaker 先生说。 新西兰包括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人口稀少的南岛,即太平洋中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一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其他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国家一样(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新西兰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的边界上,因此,这里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两个板块,约有 100 英里厚,包括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地壳下方的岩石层。由于大洋中脊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新的构造板块,不断增加的新岩石就像孪生传送带一样逐渐远离大洋中脊。在这些传送带的另一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底板块俯冲,或者说是以向下约 45 度角的方向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新西兰的俯冲带 -Hikurangi 俯冲带 - 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因为太平洋板块碰撞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相撞的边界只有两亿年的历史。 该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引发地震的运动。因为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的碰撞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不是正面对撞。因此,太平洋板块不仅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同时它也在向澳洲板块西南方向下滑。 所以,碰撞的版块产生了地震的力量,就像其他地方的俯冲带一样,比如说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这种斜向运动同样也有类似的 走滑 压力,造成了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斜向压力产生了四条主要的走滑断层,沿着新西兰南岛从东北一直延伸至西南方向。在这里,过去的 200 年里曾发生过接近 8 级的大地震,这些地震都与这些断层有关。( 2009 年 7 月 15 日,新西兰南岛发生 7.8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地震使新西兰向澳大利亚靠近了约 30 厘米。 15 日的地震是新西兰 78 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 1931 年 2 月 2 日,新西兰北岛东部城市内皮尔曾发生里氏 7 . 8 级地震,造成 256 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俯冲带俯冲之前的古岩石和目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都伴随有水的释放。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查明水在俯冲带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对病人进行 CT 扫描使用的 X 射线,也类似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使用的地震波。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太阳和闪电产生的天然电磁波,这类波一部分穿透空气,进入地球,在岩石界面上散射,并返回到地表,在地表我们可以用专门的电仪器测量。由于电磁波在地球内部穿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岩石和其他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探测出来。 在 2006 年和 2007 年, Phil Wannamaker 先生和他的同事在新西兰南岛北端 125 英里长的线上做了 67 个探测点。然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整条线的电磁场分布断面图展现出来。 图片显示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存在有大量的水,而且反过来又表明:流体的作用使得地壳变形,并为地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下面,太平洋板块开始潜入澳洲板块之下,大概在地下 10 英里处,水被释放出来。它来自海底沉积物的挤压,大部分的水向上上升到澳洲板块的地壳以上,进一步破坏岩石,扩大裂缝。这种断层破裂的网格状结构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促进新的走滑断层的形成。 再西边,水从水合岩(一种含有化学结合水的岩石)中释放出来,这种水合岩分布在正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中。然后,水在地壳的软弱部分(就像太妃糖一样,距离地表约 6 到 20 英里)形成的裂缝中不断聚集。 这种液体促进了新西兰地下的太平洋板块的斜向运动,也就是向西南方向的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新西兰南岛的走滑断层。 当然这些液体也可能会向上爆发冲到走滑带里,并引发大地震 , Wannamaker 先生说, 在这些小型水库一样的聚集体周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小的地震。 在俯冲带的下方,水源的最大聚集处也就在新西兰岛的最西面的最深处。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合矿物里所含的水释放,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柱,在 60 英里或者更深的地方扩散。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在一个更老、更成熟的俯冲带里出现。好像是液体引发了大地震, 20 世纪初,新西兰的默奇森区发生的 7 级和更大的地震就像是这种情况。 这些区域的断层都是冲断层,也就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冲断层一边的地面会上升,超过另外一边。岩石力学的规律表明,当很陡峭的时候,这种断层不会破裂,因为在夹角超过 30 度的时候,它就很难将一块地面推覆到另外一块之上,除非有水存在。然而,发生新西兰默奇森地区附近的大地震的断层倾角角度远超过了 55 度, Wannamaker 先生说。 这就说明了,是水促进了地震在这么陡峭的断层带上发生。 在一些更老的俯冲带上(包括新西兰北岛的闭合带),水从很深的地下冲到上地幔的热点,降低岩石的熔融温度,并最终导致火山在地表形成。在新西兰南岛,含有大量水的俯冲带还没有冲入到上地幔里,还不足以引起火山的爆发, Wannamaker 先生说。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650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对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简单评论
dongping2009 2009-3-29 22:55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地球科学原理之19 板块假说的问题及人类对岛弧的认识   评论内容: 廖兄,您好:据我所知,您对板块边界中,关于俯冲带(消减带)的5个问题,现在基本上都已经不成为主要问题,并且陆续被地球动力学家们逐步解决的过程中。照我看来,板块学说最为成功的地方,便是对于消减带很多地质与地球物理(包括地震)观测现象,进行了非常成功的解释,事实上,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其他地学理论,能够象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理论这样,统一地并且非常完美地解释了关于地球动力过程中,如此之多的观测现象,包括您认为有问题的俯冲带地方。 板块理论当然还存在问题,但我认为,主要不在于您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出现在消减带(俯冲带),而是出现板块内部,例如在欧亚(包括中国大陆)板块内部,一些地质过程与地震发生的机理等等,尚存在一些说不清楚的地方。但无论如何,我们能够明确一点的就是,板块理论不能够解释的一些观测现象,其它任何理论解释起来,也不会比板块理论更好。 博主回复:东平兄:谢谢您的光临! 当然,我说过,板块学说是20世纪地球科学最成功的学说。所以,板块学说相对以前提出的地球学说,肯定有更多正确的地方,就好象每个地球演化学说都有其正确的地方一样。 我博文提出的5个问题,其实目前地学界一个也没有解决,只是在尽力解释而已,很多解释都自相矛盾。东平兄,您若有时间,可以就每一个具体问题我们进行交流。我给您指出其的错误(或不可能)之处。 其实,若真要解释板块内问题,只需将板再细分,无限分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其实现在板块学说也正是这么做的,板块越来越多就是证据)。板块学说一个最重要之点就是将地震作为板块的分界线。这样,将中国按地震带分为很多个微板块,中国很多地震的问题就简单多了。 板块学说,不存在错误的问题,板块学说说的板块,只是说明了地球演化的一个阶段,一个现在我们能看得见的地壳或岩石圈运动现状。地球以前不可能这样,今后也不可能这样。所以,我说,板块学说,肯定是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发展阶段,就像地槽学说一样(当然,地槽学说远比不上板块学说,因为地槽学说只就局部问题而论,而板块学说是整体看说地球)。当然,板块学说会不会有地槽学说那样的统治地学界100多年的生命力,我看比较难。这一点,大家肯定会在将来的30年内知道结果。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地球科学原理之19 板块假说的问题及人类对岛弧的认识   评论内容: 另:关于俯冲带内的双地震带现象,我与张克亮有一篇综述论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得到。 博主回复:东平兄,看了您的文章,的确是双层地震的研究现状.相关问题,我下一回会详细回答,若您看了我下一回的博文,仍有问题,欢迎拍砖.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地球科学原理之19 板块假说的问题及人类对岛弧的认识   评论内容: 廖兄,谢谢对我评论的回复。板块运动问题不是一句话,一两段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也许,以后有时间,我会专门就此问题撰文,在科学网上科普一番。谢谢廖兄 博主回复:谢谢魏兄的评论。 欢迎您在科学网撰写有关板块学说的博文。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地震研究方面的专家,您有这个基础,您有这个资格,您也能代表这方面的权威性。若您来写板块学说的科普博文,让大家来评论评论,会让科学网的网友们对板块学说理解得更深该。这,也许对板块学说的完善或修正会有好处。 东平兄,您最好能搞个板块学说科普系列,这样,能将板块假说的具体问题讨论得清楚些。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地球科学原理之19 板块假说的问题及人类对岛弧的认识   评论内容: 呵呵,廖兄的这个有,有,能的排比,抬举我了。看来,我还真的需要努力,以不负廖兄厚望。 博主回复:看了您发表论文的目录及论文,看了您的地震PPT,知道您有这个能力,也知道您有这个权力和资源支配力.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地球科学原理之19 板块假说的问题及人类对岛弧的认识   评论内容: 呵呵,目前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小发发身上,以前欠小发发的帐太多,这两天还账来了;板块运动问题,可以往后面推一推,再等等。 博主回复:行,魏兄,您尽管忙您的,像板块运动这一类费力不讨好的科普事,我来做.若怕我将这科普歪了,您有空常来拍拍砖就行。:)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对牛弹琴 ip:59.42.4.* 删除 回复 估计你跟rock6783要对牛弹琴了,你觉得他写的东西有意思吗??有价值吗?? 博主回复: 对牛弹琴同志,您好: 也许我对博客功能的定位与您有差别,通过近两个月我对网络博客的实践与认识,对我而言,博客就是一个我用来休闲与唔友的场所而已;我并不指望在博客上将学术问题辩论得一清二楚,那自有学术渠道可以去走。我觉得,对于一些基本性的学术问题,在我能够理解与确定的情况下,我会表明我本人的态度,这篇对话即是一个例子,我并不打算试图改变廖永岩教授的学术观点,事实上,从廖教授所列出的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参考文献来看,我与廖教授对该学说的理解应该具有很好的共同基础,因而进行相关的对话还是有可能的。 顺便说一声题外话,即使关于板块学说的东西我们谈崩了,但据我所知,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都喜欢围棋,可以继续通过下围棋进行手谈呀,您说是不是?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msel 删除 回复 to楼下魏教授回复:问句题外话,如果他那本书让你给写序,你写不写? 如果你认为他的那些东西很荒唐,你会不会劝他不要展览了?当然这是区别诤友和泛泛网友的标准。 博主回复:Amsel,你好: 我一直是将你当成一位实名网友看待的,我的回答如下: 每年年末,我们学院都会出一本年报,而且这年报还越来越厚,我的关于年报的序也写得越来越长。不过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对任何学术性文集或书籍写过你说的序。事实上,我与廖教授的专业相差很多,你说的题外话基本不可能实现;不过,如果真要我来写廖教授那本书的序言,我倒是认为,关于书中板块构造学术的部分,可以对本篇的对话略加编辑,即可成为序言的一部分。 但说句老实话,廖教授书中,还是有其它一些内容,超出了我能够写序的范围。所以基本上,这个序要我来写,有点勉为其难。 最后,我认为,能够成为一个人一辈子诤友的人,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并且有时候要随缘,甚至还要共同经受刻骨铭心的磨难才行,你觉得是否如此?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8430 次阅读|4 个评论
海平面上升引发的球面地壳均衡运动
杨学祥 2008-10-13 09:05
图1 海平面上升洋壳下降形成的球面地壳均衡运动 图2 两极冰盖形成后压裂地壳使两极地壳下降赤道地壳张裂 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期与温暖期交替,形成地表巨量海水(大约 100 -200 米 深海水层变化)在两极冰盖、大陆冰川和大洋海盆之间往返转移,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迫使地下软流层发生反向流动,推动地壳运动,达到地壳重力均衡。就像海轮的加载下沉和卸载上升一样 。在地球的球面上,地壳均衡不仅能产生地壳的垂直运动,而且能产生地壳水平运动 。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两极生成的巨厚冰盖可以压裂地壳,形成两极地壳下沉和赤道地区的最大张裂;冰盖消失后,形成两极地壳的上升和赤道地区的挤压。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 AB 弧下降到 CD 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 其一、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象楔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由 AB 弧扩张到 AE 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气候变化能否引发地震火山活动?本文可能提供一个更清晰的答案:尽管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但潮汐的 1800 年大周期表明,全球变暖将持续到 24 世纪,海平面上升不仅能造成沿海地区的沉没,而且能引起地震火山活动。由于人为作用的加剧,由冰川融化引起的地壳均衡和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水均衡会造成超常规的更加剧烈的地震火山活动 。海平面快速上升的趋势值得警惕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构造运动中的天文因素 两极冰盖融化的威胁 . 发表于 2008-10-13 6:41: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439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