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影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12
kyotosizumoto 2017-3-29 10:22
12、《西清古鑒》解題 (清)梁詩正撰。 梁詩正,1697~1763,浙江錢塘人,字養仲,號薌林。曾任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 四函二十四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2103/18。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539482~539505。雙魚尾。版心上部刻書名。四周雙邊。白口。寬15.4釐米,高25.5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普301306-329、線普301330-353。 書名頁題字用篆文:“欽定西清古鑒四十卷,附:錢錄十六卷”,無落款,有私印一枚。有書牌頁:“光緒十四年秋,上海鴻文書局印行”。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奉上旨而作。文中言道: 爰命尚書梁詩正、蔣溥、汪由敦,率同內廷翰林仿《博古圖》遺式,精繪形模,備摹款識,為《西清古鑒》一編。 此書在《諸臣職名》後有 “鐘寶泉印”和“養止” 兩枚印,或系收藏者之印。所收多為三代青銅器銘文。有器形圖,有尺寸說明,有釋文,有簡單考證文字。卷二第十七頁有半頁缺損。卷五第六頁上部有“同典榮”三字硃砂印,系造紙作坊名號。 林鈞《石廬金石書志》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案器為圖,因圖系說,詳其方圓、圍徑之制,高廣、輕重之等,並鉤勒款識,各為釋文。據《四庫提要》載其體例。雖仿《考古》《博古》二圖,而摹繪精審,毫釐不差則非二圖所及。其考證雖兼取歐陽修、董逌、黃伯思、宋代薛尚功諸家之說,而援據經史正誤析疑,亦非修等所及。 此書另有乾隆十六年武英殿內府刻本、光緒十四年邁宋書館銅版本、以及光緒三十四年集成圖書公司石印本、民國十五年雲華居廬石印小本。 所謂“西清四鑒”是指清代乾隆時期由官方主持編纂的四部著錄內府藏器的著作,即《西清古鑒》四十卷(收唐以前青銅器1529器)、《甯壽鑒古》十六卷(收唐以前青銅器600器)、《西清續鑒甲編》二十卷(收唐以前青銅器944器)與《西清續鑒乙編》二十卷(收唐以前青銅器900器),合計四部書,舊稱“西清四鑒”,因為全部編纂於乾隆朝,故此也可以稱為“乾隆四鑒”。 “西清四鑒”的重要參與人中就有彭元瑞,見《清史稿•彭元瑞》中的記載: 內廷著錄藏書及書畫、彝鼎,輯《秘殿珠林》、《石渠寶笈》、《西清古鑒》、《甯壽鑒古》、《天祿琳琅》諸書,元瑞無役不與。 另一個就是金德瑛。根據陸心源《金石學錄補》的記載: 敕修《西清古鑒》,其間鼎、彝、尊、卣各銅器,德瑛援據經、史、百家文集,訂正為多。 還有一個是陳孝泳。根據陸心源《金石學錄補》的記載: 陳孝泳,字賡言。江蘇婁縣人。博雅工篆隸,長於鑒別。……乾隆十年,詔修《西清古鑒》,求能識古文奇字者參與討論。吏部尚書汪由敦以孝泳名薦入齋宮,校閱昕暮,趨直鉤考,審視不爽毫髮。 而且,根據該書的記載,到了後來,則是“內廷儲藏法書、名畫、鐘鼎、法物,詔下詞臣審複者,皆得孝泳一言為定論者。謂其考訂之精可與郭恕先、黃長睿相伯仲”。 根據《西清古鑒》卷前的提示,可以知道實際參與編篡此書的人有梁詩正、蔣溥、汪由敦、嵇璜、裘月修、金德瑛、觀保、於敏中、董邦達、王際華、錢維城十一人。但是,顧頡剛在《當代中國史學》中評述說: 其所著錄的銅器固甚豐富,然刻則頗失真,在考古學上的價值不高 。 在“西清四鑒”中,涉及到每部書的分類方法是一定的,全以《西清古鑒》為核心。即有如下: 鼎、尊、彝、舟、卣、瓶、壺、爵、斝、觚、觶、角、勺、敦、簠、簋、豆、鋪、 金石書志》卷八如是評價《西清古鑒》一書: 案器為圖,因圖系說,詳其方圓、圍徑之制,高廣、輕重之等,並鉤勒款識,各為釋文。據《四庫提要》載其體例。雖仿《考古》《博古》二圖,而摹繪精審,毫釐不差則非二圖所及。其考證雖兼取歐陽修、董逌、黃伯思、薛尚功諸家之說,而援據經史正誤析疑,亦非修等所及。 有的銅器,宋人定為商器,而《西清古鑒》卻定為周器。如,《周亥鼎》銘文中有“用之協相”一語,薛尚功在《歷代鐘鼎彝器款識》一書中以為是商器,而《西清古鑒》針對“協相”一語考證說: 按《周書》、《洪範》有“協相厥居”語,銘曰“協相”,應與《書》詞同義,此語出武王,亦未見必為商器也。 可見,《西清古鑒》的作者有著比較成熟的以對銘文的文字考證來進行青銅器斷代的研究方法。 近現代金文學界有些學者對西清四鑒非議頗多。這是有些言重的。吳大澂在《說文古籀補》序中就指出:“我朝乾隆以後,士大夫詁經之學兼及鐘鼎彝器款識,考文辨俗,引義博聞。”因此,它的開創意義和史料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西清四鑒對銅器有詳細很直觀的考古繪圖。並且配備了銘文拓片和釋文。甚至蓋和器分開繪圖,十分形象。這應該說是它的獨到之處。見如下: 其次,西清四鑒對於收集的每一件銅器力求說明其詳細尺寸,雖然缺乏對銘文的精湛和詳細的考證,但是它所提供的考古學資料是非常有意義的。如,該書對《周師寏敦》及其銘文的介紹和考證如下: 蓋:師寏父乍叔 姞寶尊敦。 器:師寏父乍叔 姞寶尊敦。 右通蓋高六寸五分,深三寸一分,口徑五寸四分,腹圍二尺二寸六分,重一百二十九兩。兩耳有珥,《博古圖》有《師寏父鼎》,《鐘鼎款識》有《師寏父簋》。舊說具以師為官名、姞為姓。而鼎銘所載曰“季姞”、此曰“叔姞”,殆一時器也。 這裡,可貴的只是銅器的尺寸:“通蓋高六寸五分,深三寸一分,口徑五寸四分,腹圍二尺二寸六分,重一百二十九兩。”而且也考慮到了著錄問題:“《博古圖》有《師寏父鼎》,《鐘鼎款識》有《師寏父簋》”。但是,對於這裡出現的“叔姞”和別處的“季姞”,作者並沒有給出合理而清晰的解釋和考證。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11
kyotosizumoto 2017-3-29 10:20
11、《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解題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宋)薛尚功撰。 薛尚功,字用敏,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紹興中,以通直郎僉定江軍節度判官廳事。通古文字,善古篆,尤長鐘鼎文字。著錄考證其所見商、周、秦、漢金石文字,成《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二十卷。收商周至秦漢青銅器銘五百零四件。又著有《廣鐘鼎篆韻》七卷。此書臨摹古器物之銘辭,逐加箋釋,大抵以《考古》、《博古》二圖為主。後世考釋金文之書,多仿其體例。《書史會要》中記載他:“善古篆,尤好鐘鼎。”張雨天曾經評價他為“尚功摹集三代彝器款識,較其器之墨蹟,筆精墨妙過之”。 一函四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2102/60。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323689~323692。無魚尾。無版心。無邊。白口。寬17.5釐米,高29.5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普長019797、線普長5876-79、線普長311540-43、線普長479565-68、線普344143-48、線普434931-34、線普434324-27、線普344149-52、線普長437557-60、線普長001159、線普316805-08、線普長409622。 書名頁題字用篆文:“景刊雜鈔宋代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二十卷”,無落款,但是書名頁後另有一頁文字如下: 鐘鼎款識臨宋寫本廿卷,嘉慶丁卯平津館開彫,嚴鐵橋孝廉為五松老人臨影是書,並作封面。在嘉慶丁卯。當時未開彫。今年鋟版□手,已在一百一年以後。五松老人,其亦懽慰於九泉耶。仍用原題刻是書,首是存舊觀之意耳。光緒丁未臈八日書於漢口,貴池劉世珩記。 有書牌頁:“光緒癸卯嘉平月,貴池劉氏玉海堂校刊於武昌”。卷前有孫星衍序。 孫氏序中言及此版本之由來: 曩客中州時,見薛氏鐘鼎款識石刻本於歸河丞朝煦處。未及細閱。後至京師,得明刻佳本,旋為友人取去。阮中丞開府浙中,既以宋刻板本校梓行世,視舊本精善。及余再官東省,得見舊寫本,多元明印章。或題為繭紙宋代薛尚功手書者,未知是非。然紙色舊而篆文極工,檢之阮氏刻本及近時本,篆體審正,釋文字句增多,可以訂別本誤改篆文及脫落釋文共若干處。記所見法帖本,式樣正與此相似,雖不敢定為薛氏手跡,其為宋寫本無疑矣。 所收為三代青銅器,多有銘文,有部分秦漢器。有器形圖,有尺寸說明,有釋文,有考證文字,有搨片或摹寫。該書對銘文中的史事和禮治問題的考證,頗為詳細,開後代治金著作之體例。孫怡讓《薛尚功鐘鼎款識跋》:“惟石本題‘法帖’,而手跡本則無此二字”。則書名當為“歷代鐘鼎彝器款識”。《郡齋讀書志》中收錄此書時書名為“鐘鼎款識”而已。 此書另有多種版本存世。見容媛《金石書錄目》卷二·五: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二十卷,宋錢塘薛尚功著。明萬曆十六年萬 在《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一書中,薛尚功將青銅器分為鐘、鼎、尊、彝、卣、壺、罍、爵、觚、舉、觶、敦、 之。’韋昭以謂嫡入於室,媵禦奉匜盥。”是器銘曰:“仲姞義母作旅匜”者,蓋晉文公重耳娶齊女姜為正嫡,次杜祁,次偪姞,次季隗。然杜祁以姞生襄公,故巽而上之居第二,是為仲姞。以隗在狄所娶,故巽而已次之,是為季隗。而祁自居第四。昔趙孟嘗曰:‘母義子愛,足以威民’。則義母者,杜祁也。《禮》曰:“銘者,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則所謂仲姞者,自名也。義母者,襄公,謂杜祁也。按《通禮義纂》以謂媵禦交盥,蓋媵送女之從者,禦壻之從者,夫婦禮始相接,廉恥有閑,故媵禦交相為洗,以通其志。彼其婚姻與此稱義母,則非初嫁之時,其子職在焉故也。 最後,薛氏此書在對商周氏族研究上和同時代學者保持一致。在《敆姬壺》銘文考證中,他主張: 古之氏族,或以王父字,或以世系所封之地,於是後世子孫以之女子,皆得稱之。君曰有氏之君,蓋以國為言也。若曰孟姜者,蓋以姜姓為言也。若曰女者,蓋以公之諡為言也。此曰敆姬,凡此類耳。 類似的觀點還可以在《博古錄》和《考古圖》 中找到,可以發現這已經是宋代金文學者的集體認可的觀念。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10
kyotosizumoto 2017-3-15 11:03
10、《 金石書志》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是書固真贗雜糅,然所采摭尚足資鑒,不能一二疵累費之。蓋居千百年下而辨別千百年之上遺器,其物或真或不真,其說或亦確或不確。自考古以下,大勢類然亦,不單此書也。 此書另有版本多種存世。見容媛《金石書錄目》卷二·五: 《 金石叢書石印明刻本。振新書社翻明刻本。嘉慶十六年夗湖張氏醉經堂校刻本。 《 有考證文字,這就降低了其學術價值和學術影響力,只是銘文集成性質的史料彙編著作而已。它和《鐘鼎款識》的區別,只是多了釋文。 該書的分類是:鼎、尊、彝、卣、壺、爵、斝、觚、卮、觶、角、敦、簠、簋、豆、鋪、 一文中曾考證: 全書只有釋文而無考證。續錄銘文釋文間有刪節,缺釋。如《齊侯盤》銘文十七字,只錄七字,釋文只有四字。《齊侯匜》銘文十七字,只錄六字,釋文只有三字。《谷口甬》銘文四十五字,只錄三十二字,又無釋文。 此書也對當時銅器的出土地點有準確的交代。如,《毛伯敦銘》中就直接說明瞭“此敦原父得其蓋於扶風而有此銘”,《韓城鼎銘》中記載“原父既得鼎韓城”,等等。 關於《 金石書志》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是書固真贗雜糅,然所采摭尚足資鑒,不能一二疵累費之。蓋居千百年下而辨別千百年之上遺器,其物或真或不真,其說或亦確或不確。自考古以下,大勢類然亦,不但此書也。 著名的《籀史》一書中居然沒有對此書的任何介紹和評價。 在編排體例上,本著先鼎的原則,反映了當時對鼎器的價值功能的注重。其次,全部銘文採用摩本而不是拓本,擴大了金文著作的出版和著述模式,至今,拓本或者摩本,成為著錄金文的兩大重要模式。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7
kyotosizumoto 2017-3-10 17:38
7、《籀史》解題 《籀史》,(元)翟耆年撰。 翟耆年,生卒年不詳,湖北丹陽人,字伯濤,號黃鶴山人。 一函一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51/3。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95328。無魚尾。版心中部刻書名。上下單邊,左右雙邊。上下粗黑口。寬16.5釐米,高10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善798829、線善T11930-45、線普長333409-535、 此書系守山閣叢書之一。無書名頁。有書牌頁:“光緒己丑年壽平月,鴻文書局石印”。所收為宋代研究青銅器銘文書目題要。其中,缺此書下卷。無器形圖,無尺寸說明,無釋文,對書目有考證文字。 據李遇孫《金石學錄》中的記載:“具採金石遺文,各種之下,皆附論說,括其梗概,其書不能如薛尚功之備載篆文,而考述原委,較薛為詳”。 林鈞《石廬金石書志》卷十九如是評價此書: 蓋南宋初所作,本上下二卷,歲久散佚。惟嘉興曹溶家尚有抄本,然已僅存上卷,今藏弆家所著錄,皆自曹本傳寫者也。王士禎嘗載其目于《居易錄》,欲以訪其下卷。卒未之獲。知無完本久矣。其以籀名史,特因所載多金石款識篆隸之體為多,實非專述籀文。所錄各種之後,皆附論說,括其梗概。 此書另有靜圓叢書本、西泠印社本。 此書實際上是元明之間最重要的一部專題學術史性質的著作。林鈞所謂“蓋南宋初所作”之說,不知所本。 又見李遇孫《金石學錄》中的有關評價: 其書不能如宋代薛尚功之備。載篆文而考述原委,較薛為詳。惟于歧陽石鼓,不深信為史籀作。則其識見不如尚功耳。 翟氏此書,在保存宋代金文學術研究文獻史料上貢獻頗大,雖然該書的下卷早已經失傳,但是僅就上卷,依然可以看出此書的見識和學術品位。 從現存的上下兩卷目錄來看,作者收錄了對以下各書的述評和介紹: 上卷十九種:《徽宗聖文仁德顯孝皇帝宣和博古圖》三十卷、《徽宗皇帝祀圜丘方澤太廟明堂禮器款識》三卷、《徽宗皇帝政和四年夏祭方澤禮器款識》一卷、《比干墓銅盤記》、《周穆王東巡題名》一卷、《周宣王吉日癸巳碑》一卷、《石鼓碑》一卷、《先聖篆延陵季子墓碑》一卷、《徐鉉古鉦銘碑》一卷、《皇佑三館古器圖》、《胡俛古器圖》、《李伯時考古圖》五卷、《李伯時周鑒圖》一卷、《呂與叔考古圖》二十卷、《劉原父先秦古器圖碑》一卷、《周秦古器銘碑》一卷、《朱氏史章訓古》一卷、《趙明誠古器物銘碑》十五卷、《晏氏鼎彝譜》一卷。 下卷十五種:《安州古器圖》一卷、《趙九成著呂氏考古圖釋》、《石公弼維揚燕衎堂古器銘》一卷、《黃氏古器款字》一卷、《廣川董氏古文集類》十卷、《趙氏獲古厴記》一卷、《洛陽安氏牧敦圖》一卷、《趙州刻漏銘》一卷、《梓州蜼彝記》、《青州古器古五圖》一卷、《嚴真觀古器圖》一卷、《蔡氏古器款識》三卷、《榮氏考古錄》十五卷、《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二十卷、《翟氏三代鐘鼎款識》三卷。 其中上卷中《皇佑三館古器圖》、《胡俛古器圖》、《李伯時考古圖》、《呂與叔考古圖》、《劉原父先秦古器圖碑》等書都是宋代金文學術研究的名著。而下卷的《趙九成著呂氏考古圖釋》和《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二書也宋代名著,《廣川董氏古文集類》不知道是否就是《廣川書跋》?實際上,翟氏此書上卷就已經是該書學術精華所在了。 《四庫全書總目》中評價說: 耆年字伯壽,參政汝文之子,別號黃鶴山人。是書首載《宣和博古圖》,有“紹興十有二年二月帝命臣耆年”云云,蓋南宋初所作。本上下二卷,歲久散佚。惟嘉興曹溶家尚有鈔本,然巳僅存上卷。今藏弆家所著錄,皆自曹本傳寫者也。王士禎嘗載其目于《居易錄》,欲以訪求其下卷,卒未之獲,知無完本久矣。其以籀名史,特因所載多金石款識,篆隸之體為多,實非專述籀文。所錄各種之後,皆附論說,括其梗概。于岐陽石鼓,不深信為史籀之作,與唐代所傳特異。亦各存所見,然未至如金馬定國堅執為宇文周所作也。所錄不及薛尚功《鐘鼎彝器款識》備載篆文,而所述源委則較薛為詳。二書相輔而行,固未可以偏廢。其中所雲趙明誠《古器物銘碑》十五卷,稱“商器三卷,周器十卷,秦漢器二卷。河間劉跂序,洛陽王壽卿篆。”據其所說,則十五卷皆古器物銘,而無石刻。當于《金石錄》之外別為一書。而士禎以為即《金石錄》者,其說殊誤。豈士禎偶未檢《金石錄》歟? 《籀史》一書,寫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因為該書中翟耆年曾感歎趙明誠“無子能保其遺餘,每為之歎息也”。該書準確地記載了宋代金文學術研究的歷史,具有很高的、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根據《籀史》中的所載,宋代著錄金文學術研究著作,已經多達三十幾家,而南宋以後各家之作,尚未計算在內。由此可以知道宋代金文學術研究的大盛。 他的書中關於呂大臨的文字最多,可見他對此書的重視。在文章一開始,他先對呂氏金文學術研究的學術價值進行了總結:“其辯證字學,用意深遠”。並引用了呂氏對“宣榭”、對《散季肇敦》、對爵等銘文和功能的考證,他都給予了呂氏的觀點以極高的評價:“其討論深遠,博而合經,非寡聞淺學所能窺識”。 他在對《劉原父先秦古器圖碑》一書的考證中,引用劉敞對曆法問題進行的解說: 按《商已酉尊》云“十九月”者,《兄癸酉卣》云“十九月”,《南宮鼎》云“十有三月”,《周牧敦》云“惟王十年十有四月既生霸”,《上雝鼎》云“十有四月”,古者,嗣君繼世,踰年行繼位之禮,然後改元。今曰十有三月、十有四月、十有九月者,疑嗣王繼世雖踰年,未及改元,但以月數也。 此書的錯誤之處也不少。如《考古圖》一書,《籀史》中目錄和標題皆作“呂與叔《考古圖》二十卷”,而該書內容則作“《考古圖》三十卷”,如此不一,殊為可笑。今案《考古圖》當以十卷為准。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4
kyotosizumoto 2017-3-8 16:23
4、《宋王復齋鐘鼎款識》解題 《宋王復齋鐘鼎款識》,又稱《鐘鼎款識》,(宋)王厚之撰。 王厚之,1131~1204,字順伯,號複齋。其先乃臨川(今屬江西)人。著名銅器收藏家和金石學家。曾高祖為王安石之弟王安禮,曾祖為金紫光祿大夫王防,祖父王榕知諸暨縣,父王咸,知通州。故此徙諸暨(今屬浙江)當從其祖父始。 王安禮,1034~1095,字和甫,安石之弟,曾任著作佐郎,後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又歷任尚書左丞、端明殿學士、資政殿學士等職,卒贈右銀青光祿大夫,封魏公。為人正直,以詩詞見稱,著有《王魏公集》。 王氏遠祖是周靈王長子晉。根據江西東鄉《上池王氏族譜》中的記載,由太子晉至王安禮的傳承如下: 周靈王太子晉→王敬→王綱→王鋮→王清→王美→王從→王佑→王 入太學。為學好古,深通籀篆。對三代彝器及漢唐石刻拓本,搜求頗多。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淳熙十二年,監都進奏院。十五年,為秘書郎兼權倉部郎官。十六年,除淮南路轉運判官。移兩浙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五年,由知臨安府以事放罷。有《鐘鼎款識》和《複齋金石錄》等,《複齋金石錄》已佚。全祖望《答臨川雜問帖》云:“宋人言金石之學者,歐、劉、趙、洪四家而外,首推順伯”。 一函一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2102/87。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3396304。無魚尾。版心上部刻書名,下部刻“積古齋藏宋榻摹刻”。無邊。白口。寬28.8釐米,高40.1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普長019814、線普長20054、線普394306。 書衣頁右側有題字:“宋王復齋鐘鼎款識。匽盦珍玩”,有私印“樊”一枚。右下角有“一恕堂”印一枚。書名頁左側題字用篆文:“鐘鼎款識”,落款用篆文:“天 太傅話舊,以原刻初印本,囑為重鋟。 清代查慎行題識曰: 此冊自南宋至今六易主,乃歸衎齋馬氏。展玩之餘,覺古色古香,流矑觸鼻,不無好古生晚之歎。 有宋以來為此書作跋者甚眾。清代《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和《越縵堂讀書記》等皆盡道其詳。然於收藏者秦伯陽和此書初版本之關係上議論頗多。 《鐘鼎款識》一書所收集的銅器分為鐘、鼎、爵、鬲、卣(以上商器),以及鼎、鐘、敦、簠、 一文中曾考證: 翁方綱謂此書銘文皆就原器拓得者,余不然。《季鼎》“錫貝錫馬兩”,貝錫二字誤書作鼎,與《 金石書志》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宋人著錄金石,如《考古》、《博古》、薛尚功《款識》等書,皆屬摹刻,獨此為原器搨片。數百年來,屢經名人收藏題跋,尤為足矣。 此書另有嘉慶二年儀徵阮氏刻本、百一廬金石叢刻本。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8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万心蕙教授纪念文集》提要(影印版)
黄安年 2010-10-17 08:21
《万心蕙教授纪念文集》提要(影印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17 日发布 书名: 万心蕙教授纪念文集 主编: 陈忠、李 融 封面设计 : 龚晓天 封面题字: 崔廷瑶 出版 : 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 : 1997 年 5 月 印刷厂: 江西九江县印刷厂 开本 : 787X 1092 毫米 字数: 180000 字 印数: 800 册 书号 : 赣出内浔壹字( 1997 )第 19 号 今年 10 月 11 日 , 是热心祖国教育和学术事业的美籍华裔教授万心蕙先生 14 周年忌日。她和丈夫王霈先生一起以自己的工薪积蓄为我国设立了多个奖学金 , 泽福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今天我们纪念这位万心蕙老人就是要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心蕙精神,就是要尊师重教、切实管好、用好万心蕙和王霈先生设立的多个奖学金。 本书汇集了怀念 万心蕙教授五篇 , 万心蕙教授文集( 1988-1997 )十五篇 , 九江师专校长张乐天博士撰写了序,书后附万心蕙教授英文著作目录索引,陈忠所撰《 68-78 她人生的黄金时代》作为后记。 本文附两篇纪念文章(见) 附照片 28 张是笔者翻拍自该书的。 **********************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3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