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抱不平
龚胜生 2009-10-17 22:26
中国地理学会的百年庆典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举行。会议很隆重。回顾百年来中国地理学会的发展和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地理工作者,不管承不承认我的地理学会会员资格,还是有一种自豪感。下午人文经济地理分会许学强先生、樊杰先生、史培军先生的报告都十分精彩,感到很有启迪,很受教益。 但是,自豪和受益之余,我又感到十分的遗憾和失落,因为在回顾地理学会百年历程及其贡献时,对李四光的贡献并未加以评论,仅仅只是提到李四光的名字而已。我知道学术界对于庐山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有争议,但不管庐山是不是存在冰川痕迹,对于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总不至于可以不值一提吧。 都知道竺可桢先生对于中国气候变迁的贡献,在百年庆典的序片里,竺老的贡献得到了应有的反映。可是,李四光被完全忽略了。殊不知,李四光并非只是地质学研究,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经利用大量史料对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进行了总体研究,他的论文和竺可桢先生的论文同时被陈高佣先生作为附录收录到了他的《中国历代之天灾人祸》一书中,而且文中的结论现在看来也是有科学价值的。显然,在陈高佣先生看来,李四光和竺可桢两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我不知道李四光是否加入过中国地理学会,但中国百年地理学发展不提李四光怎么也是说不过去的。 我为李四光先生打抱不平。
个人分类: 流年往事|44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庆典之前
龚胜生 2009-10-16 19:29
今日来北京参加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大会。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本来不拟参加这次会议,但人生百年,能碰到这样的庆典,恐怕也就只有一次;加之,我们单位又是会议的赞助单位,而其他教授们都决定不参加这次会议,我只好带着两位老师和一位博士生来赴会。 庆典是明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可是,今天的感觉是真不该来参加这次会议。原来我还纳闷那些最应该来的同志为什么不来参加会议,今天的遭遇我算是明白了。自从2003年地理年会在武汉举行后,我就只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年会,别人说会议如何如何,我的感觉还可以。可今天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了:会议规模越来越大,会议味道越来越少,中国地理学会成了中国地理商会。 昨晚坐夕发朝至的Z38次列车,早上7点到北京西客站,快九点抵达注册地点,被告知下午2点后才报到注册。悻悻的丛北京大学的英杰交流中心出来,拖着行李转了一圈好不容易才找到入住的地方。还没有洗刷和吃早点,很想赶快到客房里去,可被告知,房客退房要到十二点后。好不容易找到领班,调了一个房子,到快十一点的时候才算是安顿了下来。 因为要下午两点以后才注册,所以中午我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拿了20本我最近出版的个人文集《天人集》的样书,准备在会上送给老师和友人。捱到两点一刻我去英杰中心报到,发现报到的人群已经排起了两条长龙。轮到我报到时,工作人员查到我的地理学会会员资格已经在2008年12月31日终止了,也就是说我不是地理学会的会员了!我解释道,我不仅是地理学会会员,而且还是理事,我交的100元地理学会会员费可能在2008年底就到期了,可是我交的500元地理学会理事费还要到2010年才到期,怎么能说我不是地理学会会员,而要我多交100元注册费呢?工作人员说,她不是地理学会的,是地理学会给的名单,没有办法,必须多收100元。本想理论一番,但看到后面还有长龙在等,只好作罢,按照要求交了900元注册费,但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不爽,心想这样的会议以后不参加便罢了。 会议发了一个包(每次年会都是这样的包),一个会议摘要,一个会议指南,一本充斥商业广告的国家地理杂志,一个优盘和一个木质纪念笔筒,还有一张价值50元的就餐卡。不说这价值几何,可就餐成了大问题,住的地方没有餐厅,要来回走半个小时的路程到北京大学寻找食堂,然后拿着卡去和学生挤食堂,着实很不爽,今天晚上我就准备饿了,因为住的地方连方便面都没有卖的,外面又人生地不熟,而且风还大。饿一顿我自觉不会有太大问题,可明天早上七点就要赶到北大注册处去坐车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庆典。没有会议叫醒,没有会务人员引导,我怀疑我明天早上能不能赶到,能不能吃到早饭。只好这样想:人民大会堂我又不是没有去过,如果起晚了,正好就不去了。过去是旅游看人头,现在开会也是看人头了,1600人的会议,而且是学术会议,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这家伙,怎么就那么聪明呢?!
个人分类: 流年往事|3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總理的“糾錯”與出版社的“力爭”
LEOLAND 2009-9-25 20:09
曲津華 日前有一件事關總理的新聞廣受關注。 前半段的大意是,總理在教師節之際到某小學聽了幾堂課,發現了地理教材中關于陜甘二省的歸屬錯為華北的問題,指出該二省應屬西部。總理以研究生的學歷、學地質的資歷和長期工作於甘肅的經歷,按說這樣的糾錯是令人信服的。于是,各媒體一起開始炮轟出版了該教材14年之久的某出版社,并說了很多不負責任、誤人子弟等批評之語。 然后面的半段新聞卻是有點出人意料之外。該出版社不甘受此貶損,通過某渠道發布了逆總理思路而行的解釋:大意是,二省的歸屬之爭是采用不同的標準所致。通常人們把陜甘二省看作西部,是從經濟和行政慣例的角度而言;但從地理上看,二省屬于華北并不荒謬。 有外電評論,出版社的如此解釋,說明了中國的一種進步,就是人們并不只唯上了,并不只看領導的眼色行事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出版社的一番解釋之后,輿論一下就安靜了。似乎人們也認識到出版社的道理所在,也似乎高者如總理,也能認真對待以科學態度所進行的討論,并無以權壓人的現象發生。 講評一下。從這件事來看,我們的媒體其實扮演了一個不太敬業的角色。媒體是公器,要有自己的中立性和思考能力。總理說過的糾錯的話,本不需以頭版頭條般地大肆渲染,以及眾口一詞般地大批人家出版社。這事,只需有關的學校及其上級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再與出版社及編寫者溝通就可以了。如此,不管是對是錯,也有個回旋的余地。在情況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媒體的大肆參與和一通炮轟,其實是給總理幫了倒忙。科學,應該允許討論,應該允許質疑,應該允許保留意見,也應該允許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我們的媒體,是否應該從這個CASE學到一些教訓,發現自己的職業操守的不足?但愿吧。 2009-9-25
个人分类: 闲读偶得|4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点评温家宝总理出错
antiscience 2009-9-21 10:19
点评:总理这次错了,很正常,官大未必学问大;我们也不应当借此事而嘲笑我们的总理,除了上帝,谁不曾犯错误?温总理还是学地学出身的,自以为对华北概念比较了解,于是才指正别人。推想开来,其他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不知做过多少类似的事。这也没什么,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头的倒是媒体的起哄。媒体本来可以做得好一些,比如借机采访一些地理学家,普及一下相关地理学知识。而事实上,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媒体想当然地以为总理的观点是对的。人们也应当感谢温总理,他提供了一个好的话题!其实甘肃算不算华北在结论上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搞清各种划界的标准是什么。科学是人的科学,科学是建构的。--HJ 地理学根据: http://www.chinamap.com/HTML/wen.yiweihang.htm 关于最近媒体对我社地理教材有关报道的情况说明 http://www.chinamap.com/HTML/baodaoshuoming.htm   最近,个别报纸和网站等媒体,对我社出版的一套地方用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了不实报道。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在中国地理研究中,有关区域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指标体系,例如自然的、经济的、行政的、综合的等。如大家通常理解的原行政、经济区域划分,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而目前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中国地理分区普遍采用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进行表述,即全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大区。其中北方地区的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个亚区。   二、我社出版的该地理教材,其讲述的华北地区范围在课文中的表述为北界是长城一线,南界是秦岭淮河一线,西界是青藏高原东缘,东临渤海和黄海,很明确是自然地理概念的分区,而非行政或经济概念的分区。自然地理概念的北方地区及所含华北地区实际都包括黄土高原地形区太行山以西,伏牛山、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乌鞘岭以东地区,涉及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等地区。同样,自然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仅包括甘肃西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端以及内蒙古和新疆大部;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被划入南方地区。   由此看出,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含了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它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个省级行政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自然地理概念中的西北地区,也并非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整个省级行政区域,它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上述中国自然地理划分方案的基本依据,一是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权威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二是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三是根据《辞海》中相关词条的解释,四是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中形成的共识。   特此说明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9-9-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60 次阅读|5 个评论
研究揭开地球持续发出“嗡嗡之音”来源谜团(转)
maokebiao 2009-8-15 08:42
2009/08/11 10:10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54903442 方向相反、频率相近的两海浪相撞,就会产生特别的压力波。当这种压力波撞击海床时,能够产生持续的震动,这就是地球嗡嗡之音的来源。   据美国连线网站报道,1998年科学家发现地球持续发出完全不被人耳所查觉的嗡嗡响声,而且地球上某些地区的嗡鸣声比其他地区大。近日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这种嗡嗡声音来自于海浪同海床的碰撞,而且还对这种声响精确定位,认为主要来源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   据悉,研究人员是在1998年通过一种叫做地震检波器的科学仪表首次发现这种地球的神秘嗡嗡声,当时他们称这是地球的嗡嗡之音。 自发现之日起,这种嗡嗡声音的来源就是一个谜团。通过不断的观测研究,科研人员排除了声响来自于地震或者大气湍流的可能性,认定海浪冲撞海床产生了这种声响。   科学家认为,当方向相反、频率相近的两海浪相撞时,就会产生特别的压力波,将能量传递到海床。当这种压力波撞击海床时,能够产生持续的震动,频率大约为10毫赫。由于频率过低人耳无法听到,但是地震检波器能轻易检测到。通过比对嗡嗡声的强度和世界上各个海域海浪的高度,科学家就能定位这些声响来自于哪里。   先前的研究认为,较浅的大陆架海域以及深海的海浪都对产生这种嗡嗡声响发挥了作用,但是最新的数据推翻了这一观点。科学家通过一个名叫美国台阵地球透镜(USArray EarthScope)的地震观测台发现,大部分的嗡嗡声来自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欧洲的西海岸海域也产生了一小部分地球的'嗡嗡之音。而深海的海浪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嗡嗡声音。科学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3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最后一位私塾先生走了
kingstar 2009-7-3 14:49
近日看到一则网摘:6月8日,朱夫子走了。享年86岁的他,留下了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五角村的五峰私塾。中国最原始的启蒙教育方式,或许也已被执教70余年的这位中国最后的私塾先生带走。 这个朱夫子本名朱执中,夫子是乡人们对他的尊称。他总是戴着一顶帽子,架着一副眼镜。天冷的时候,穿袄子,系围巾;到了夏天,就是一身素色长衫。永远是一副质朴考究的学者风范。   而作为初学者的课本是《幼学琼林》,那是一本集天文、地理等各项知识的古代百科全书。学完此书,朱夫子才会教学生学习四书五经等。背书、练字、对对联、写文章、练珠算,都是五峰私塾的必修课。一张朱漆桌,先生与弟子们坐在一起,对照课本教大家学问。下课后,先生把弟子们叫过来,一起作赋吟唱。每年清明、重阳等日子,先生会带弟子去登高,之后布置作业,用文言文写游记。   朱夫子教学非常严厉。只要弟子不认真,或是背不全古文,他都要实施惩罚,很多弟子都挨过他的戒尺。不过,力度不大,纯属告诫。   现在且不说私塾文化的传播,是怎样在悄然改变一个村落的风化,也不说私塾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的结构层次的问题,我关注的是朱夫子必先授课的教材 《幼学琼林》 ,它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后有邹圣脉增补,全书共分四卷,用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我尤其注意到该书卷一前三章就是天文、地舆、岁时,分明就是关于天文、地理以及历法的内容。倒是值得我们科学老师的暑假必读书目了。具体文摘课件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0088.htm 启蒙书目 幼学琼林 程登吉 (字允升,西昌人) 卷一 天文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 卷二 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 叔侄 师生 朋友宾主 婚姻 女子 外戚 老幼寿诞 身体 衣服 卷三 人事 饮食 宫室 器用 珍宝 贫富 疾病死丧           卷四 文事 科第 制作 技艺 讼狱 释道鬼神 鸟兽 花木        
个人分类: 人文思考|4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学人是不是可以提高下自己的地理学常识再来做科研?
热度 1 hszdj 2009-4-17 12:57
有感而发,看文章经常看到很多啼笑皆非的学术论文,如去年一篇发在核心期刊《经济地理》上南京大学地理学院某硕士(导师Zjx赫赫有名)发的研究江苏外资空间流向的文章,其上江苏县域的边界图(估计是GIS格式转出来的)居然把南京最北部的六合给丢了,更更难以接受的是这样大的一幅图居然还躲过了审稿者和编辑部的眼睛,堂而皇之的发在了中文核心期刊、专门研究区域经济的《经济地理》上! 如下:缺失的六合 昨天又无意中看到一文,是遥感、自然地理方面的,我没看全文仅看了摘要 洪泽湖区的Landsat TM6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和空间差异分析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triev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alysis Using Landsat TM6 in Hongze Lake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 ***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文摘要】 洪泽湖是江苏省第一大淡水湖,对其周边农业和生态环境具重要意义.LST(地表温度)是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选择Landsat TM6数据来分析洪泽湖地区地表温度空间差异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将TM6数据的DN值转换成亮度温度.在确定了比辐射率、大气透过率和大气平均作用温度之后,就可用单窗算法来计算像元尺度的LST.获得研究区地表温度图像后,接着进行地表温度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洪泽湖区陆地与水体温度空间差异明显,而且水体及陆地内部差异同样明显.湿地在水体温度中较低,上游河流注入区水体温度较高.陆地表面温度差异源于地表覆盖类型的差异. 第一句话就错了,洪泽湖是江苏第一大淡水湖,那太湖呢,但凡学过初中地理的人都该有我国几大淡水湖的常识! 十分不幸的是,似乎这个现象在地学不管是学生中还是老师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连普通人或者论坛BBS上很多门外汉都晓得的区域常识,可是专门以区域为立足点开展研究的地学人却糊里糊涂,可能后边你的数据你的模型是科学的、是门外汉看不懂的,但是这样的论文写出来究竟具有多大的可信度和意义呢?一句话,个人觉得地学人要加强对所研究区域的了解程度,尤其是很多地理常识,如果这都做不到,科学、科研都无从谈起。 ps:又想起我们出去做横向的规划实践,往往就是到所在地调研,短则几天长则一个多礼拜,往往对那个区域的认识连感性认识都达不到(连有几个县区,哪条路哪条河都搞不清楚),更不用提对当地一些制度、组织、文化等深层次的东西了(而这又是对区域发展和规划可行性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及当地生活了几年有经验的老百姓,回来就闭门造车写上厚厚百页的本子,这究竟是拍脑袋还是鬼话?
个人分类: 有时一本正经,有时乱糟糟|4773 次阅读|2 个评论
时空研究之2:地理时空观
sheep021 2009-4-13 15:21
任何数据模型的建立都与世界观、方法论等密切相关。时空数据模型的建立与时空观、方法论和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息息相关。 本章深入总结了时空观、思维方法、时空思维、时空数据仓库等相关理论的已有成果,将这些理论与时空数据建模目前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从而确立一种时空数据整体建模的指导框架。 1.1 地理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的矛盾是宇宙固有的矛盾。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对时间与空间及其关系不断认识的历史。迄今为止,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在哲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领域里仍是个需要探索的课题。目前,时态( TGIS)已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对时空地理实体进行科学认知和表达时,还存在着重要的概念差异,导致对现实世界抽象方式、计算机组织和结构化数据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而现有时空数据模型多是从物理、几何和计算机表达的角度出发,不是面向地理实体的动态发展过程,所以缺少对地理实体或现象的显式定义和整体性表达,不能真正体现时间的内涵。本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初步研究了地理时空认知问题。 1.1.1 地理时空认知方法 1 )时空认知方法概述 对时空的认知和运用,受思维方式和具体历史条件,特别是科学技术状况制约,反过来又对文化形态特征发生重要影响(王树人,2005)。比较中西文化(表2-1)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明显的,但二者是互补的。因此,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以空间为主的还原论方法和以时间为主的整体论方法两种时空认知方法。 时间和空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不能同时被看到。对时空的认知或偏重于时间或偏重于空间,不可能时空并重。空间在本质上是分析的,时间在本质上是综合的(戴汝为,2007;刘长林,2007)。通过分析方可显示事物的并存关系和广延属性。空间可以分割,可以独占,从空间看事物,整体由部分组成,是部分决定整体,将事物视为合成的整体,进而形成还原论的认知方法。 综合的结果必定显示事物的整体性变易,即自然的时间流程。整体在本性上是一种生命过程,时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被视为一维。偏重时间性的思考会自然地倾向与综合,倾向于整体(刘长林,2007),进而形成整体论的认知方法。 同一件事物,如果认知的层面、认知的方法不同,认知的结果就会不同。反过来说,认知目的、研究性质不同也需要选择不同的时空观和方法论。成语“盲人摸象”和“曹冲称象”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知方法和认知结果。 表 2-1 中西文化比较(据(马蔼乃, 2007 ),阴影部分为本文所加) 比较项目 西方文化特点 中国文化特点 原始思维 一义序 是、非;真、假, 对立、相反 二极序 阴、阳 互补、相成 思维逻辑 以形式逻辑为主 演绎逻辑、归纳逻辑 抽象思维为主 讲究理性 实体性 以辨证逻辑为主 类比逻辑、辨证逻辑 形象思维为主 讲究悟性 非实体性 宇宙观 主客二分(主客对立) 主客一元(主客相融) 世界观 物质、精神 天人合一 方法论 还原论为主 整体论为主 时空观 以空间为主,以空间统摄时间 以时间为主,时间统摄空间 2 )地理时空认知方法 地理科学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1994;马蔼乃,2002,2007)。地理现象是复杂的现象,具有非线性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似性、区域性和时序性的特点(马蔼乃,2007)。由此造成了地理时空认知和表达的复杂性。对复杂现象的认知,一般应遵从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的认知路线,因此,地理时空认知需要自始至终贯彻“突破还原论,发展整体论,达到还原与整体辨证统一的系统论”的哲学思想。即坚持以时间为主,以时间统摄空间的整体认知方法。
个人分类: 时间空间|2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9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emlyn 2009-4-7 16:51
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室2009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发布处室:科技信息与学会部发布日期:2009-4-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室的学科目标是:以发展资源经济学及区域生态经济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建立和完善资源经济学学科体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进资源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主要研究方向:(1)刻画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过程,揭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和一般规律;(2)探索中国和世界资源时空组合规律、资源消费格局、资源流动过程与资源优化配置机理和途径;(3)研究资源-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互动机理、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格局及调控模式。 目前研究室有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1人,博士后、项目聘用人员和研究生近30名。研究室目前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主持973计划课题1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中国科学院重点咨询课题2项,以及国际合作、部门与地方委托项目若干项,课题任务充足,研究领域集中。 因研究室发展和科研工作需要,现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3-5名,其中资源安全与亚洲及非洲国家资源战略方向1-2人(合作导师:沈镭研究员吕耀副研究员),能源安全与能源经济模拟方向1-2人(合作导师:沈镭研究员),资源经济方向1人(合作导师:谷树忠研究员);生物能源与资源地缘政治方向1人(合作导师:沈镭研究员王礼茂研究员)。 申请人面试后一经录用,享受中国科学院规定的博士后工资和生活待遇,全日制参加本室的研究工作,时间为2年,也可根据科研工作需要适当延长。 工作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招聘条件:2009年春季与夏季应届博士毕业生,往届博士毕业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英语读写、综合分析和论文写作能力;具有相近专业工作经验,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学风严谨,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应聘者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信(重点说明申请方向、申请理由、未来科研计划) 2.个人简历 3.发表论文清单、代表论文首页、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4.两封推荐信(其中1封为博士学位导师的) 申请截止日期:2009年4月31日 联系人:吕耀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室 邮编:100101电话:010-64888196E-mail:luy@igsnrr.ac.cn
个人分类: 资源环境|8533 次阅读|1 个评论
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完全名单:中学地理教科书该更新了
李万春 2009-3-5 15:17
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了2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这些资源除森林资源外,几乎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枯竭,说明这些资源所剩无几。 小统计了一下,其中21个都是煤枯竭,近50%。看来中学地理教科书该更新了 安徽淮北:淮南淮北都是中国12大煤矿基地之一 安徽铜陵:当然是铜矿。号称铜都 甘肃玉门:玉门油田 甘肃白银:白银铜矿 广西合山:广西煤都,中国三大钒矿之一 贵州铜仁万山: 汞矿全国第一,还有磷矿 河北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又是煤 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煤啊煤 河南焦作:焦作煤矿,曾经的优质无烟煤基地 河南灵宝: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黑龙江大兴安岭区:不用说,1987年那场大火+多年的木材输出 黑龙江七台河:据说是中国三大稀有煤田之一。那里的焦煤、无烟煤很有名。 黑龙江五大连池:天然林开采全面禁止,森林资源 黑龙江伊春:曾经的中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 湖北大冶:大冶铁矿,那可是教科书津津乐道的中国n大铁矿之一;还有钨矿 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黄石。 湖北潜江:岩盐,还有石油 湖北钟祥:中原磷都 湖南耒阳:又是煤矿 湖南冷水江:世界锑都、江南煤海 湖南资兴:煤;2007年煤矿实现税收3.5亿元,占全市当年财政总收入的54% 吉林白山:曾经的长白林海 吉林敦化:森林 吉林九台:煤、非金属矿 吉林辽源:曾经的煤城,吉林煤都 吉林舒兰:褐煤基地 江西景德镇:中国瓷都,高岭土 江西萍乡:江南煤都 辽宁阜新:曾经的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所在地 辽宁北票:因煤矿开发而得名;还有贫铁矿、金、沸石;当然,还有古生物化石。 辽宁抚顺:煤矿、油页岩、铁矿都是响当当的 辽宁葫芦岛市南票区:煤、B石 辽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区:我国重要的钼矿生产基地,曾是世界第三大钼矿 辽宁辽阳市弓长岭区:铁矿石的储量大,是鞍钢主要原料供给地 辽宁盘锦:曾经的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田 内蒙古阿尔山:大兴安岭另一侧;森林资源、火山 宁夏石嘴山:煤矿、非金属矿产,在西北还是非常重要的 山东枣庄:日本鬼子那时就挖了很多煤。终于快挖光了。 山西孝义:中国第一批50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 陕西铜川:煤、油页岩、粘土矿 四川华蓥:煤、石灰石 云南个旧:个旧锡矿,中国锡矿列入教科书的很少 云南昆明市东川区:曾经是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 重庆万盛:非金属矿产密集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610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9年9月,维也纳将举办国际地理科学大会
schuetzenhof 2009-2-25 06:05
2009 年 9 月,维也纳作为一个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会议城市,将迎来世界各国的地理科学专家和学者. 奥地利地理学会和维也纳大学地理系是此次会议的实质性主办单位。 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大变革的时期,今日之世界在呈现出全球一体化、人文社会经济化趋势的同时更加强调人类行为回归自然,尤其把生态保护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面。这些都为地理学扩展了研究空间,也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可以说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今重新成为了一个既新兴又时髦,即有趣又实用的学科。伴随着地理制图学的计算机化,地理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正在引领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国际地理科学大会的召开将为地理学界同仁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将促进各国地理科学家之间的学术切磋和信息共享,也将增进各国地理学研究机构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对共同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个人分类: 维也纳写真|4167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理信息系统专家-Peter Burrough (1944-2009)
shanggv 2009-1-20 12:09
Prof. Peter Burrough passed away on 9 January 2009 in Leiden. A well known pedometrician and GIS expert that has pioneered and advanced pedometrics research. Peter Burrough is best known for his landmark book Principle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Land Resources Assessment, which he wrote during his first years at Utrecht University. This book, first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1986, was the first complete textbook about GIS. Peters contributions to pedometrics and the field of GIScience are reflected in more than 130 peer-reviewed papers and books, and numerous keynote lectures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cross the world. In 1981, Peter had his first publication in Nature on the presence of fractals, scale invariance, in landscapes and in environmental shapes and processes, subjects that still reverberate around the literature today. He also brought novel thinking on concepts such as natural variability, error propagation in spatial modelling, and fuzzy logic for landscape analysis into the geographical literature. Peter has also made immense contributions in recognizing and developing concepts in modelling both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omains of the environment. For more options,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 group/pedometrics?hl=en
个人分类: 地球系统科学|6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SSCI收录期刊——地理学科
wanyuehua 2008-12-19 20:07
SCI、SSCI均收录地理期刊,截至到2008年10月SSCI收录地理学科期刊58种,SCI、SSCI共同收录地理期刊3种,其中出版地为英国的地理期刊41种,美国4种,德国3种,荷兰、法国、丹麦、捷克、奥地利、挪威、西班牙、南非各1种。 2000-2008年12月18日SSCI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论文17491篇,其中地理学科论文315篇(1.8009 %),2008年48篇、2007年54篇、2006年42篇、2005年35篇、2004年为34篇、2003年25篇、2002年27篇、2001年26篇、2000年23篇,见图1 2000-2008年SSCI收录地理期刊中国作者发文量。 图 1 2000-2008 年 SSCI 收录 地理期刊 中国作者发文量 315 篇论文包括学术论文 262 篇、会议论文 20 篇、书评 19 篇、评论 7 篇、社论 5 篇、更正 2 篇。 315 篇论文共被引用 1730 次 , 平均引用 5.49 次 , 平均引用次数/年192.22, H 指数为 20 ( 有 20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20 次 ), 引用最多的论文为非第一作者单位的国际合作论文(引用为 199 次), Univ Hong Kong 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Volume: 14 Issue: 2 Pages: 131-152 Published: MAR 2000 的 Modell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by the integration of 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 and GIS该文被引用68次,平均引用次数/年 7.56 。见图 2 2000-2008 年 SSCI收录地理期刊 中国作者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 图 2 2000-2008 年 SSCI收录地理期刊 中国作者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 2000-2008年中国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40种SSCI收录的地理学科期刊上,其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50篇(15.8730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园林与城市规划》43篇(13.6508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环境与规划A辑》37篇(11.7460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欧亚地理学与经济学》26篇(8.2540 %),URBAN GEOGRAPHY《城市地理学》16篇(5.0794 %),CARTOGRAPHIC JOURNAL《制图杂志》11篇(3.4921 %),GEOFORUM《地球论坛》11篇(3.4921 %),REGIONAL STUDIES《区域研究》10篇(3.1746 %)。 主要研究单位有香港大学(UNIV HONG KONG)74篇(23.4921 %),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 HONG KONG)42篇(13.3333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 SCI)38篇(12.0635 %),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 UNIV)32篇(10.1587 %),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28篇(8.8889 %),北京大学(PEKING UNIV)21篇(6.6667 %),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 SCI TECHNOL)9篇(2.8571 %),武汉大学(WUHAN UNIV)9篇(2.8571 %)。 2008 年 SSCI 收录地理学科期刊 58 种( 注: ★ 为SCI、SSCI共同收录期刊): 1.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纪事》英国 Quarterly ISSN: 0004-5608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2. ANTIPODE 《对极》英国 Bimonthly ISSN: 0066-4812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3. APPLIED GEOGRAPHY 《应用地理学》英国 Quarterly ISSN: 0143-6228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ON, OX5 1GB 4. AREA 《地域》英国 Quarterly ISSN: 0004-0894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5. ASIA PACIFIC VIEWPOINT 《亚太视点》英国 Tri-annual ISSN: 1360-7456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6. AUSTRALIAN GEOGRAPHER 《澳大利亚地理学家》英国 Tri-annual ISSN: 0004-9182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7. BOLETIN DE LA ASOCIACION DE GEOGRAFOS ESPANOLES Semiannual ISSN: 0212-9426 ASOCIACION GEOGRAFOS ESPANOLES, PINAR 25, MADRID, SPAIN, 28006 8. CANADIAN GEOGRAPHER-GEOGRAPHE CANADIEN 《加拿大地理学家》英国 Quarterly ISSN: 0008-3658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9. CARTOGRAPHIC JOURNAL 《制图杂志》英国 Semiannual ISSN: 0008-7041 MANEY PUBLISHING, STE 1C, JOSEPHS WELL, HANOVER WALK, LEEDS, ENGLAND, W YORKS, LS3 1AB 10.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计算机、环境与城市系统》英国 Bimonthly ISSN: 0198-9715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ON, OX5 1GB 11. CULTURAL GEOGRAPHIES 《文化地理》英国 Quarterly ISSN: 1474-4740 SAGE PUBLICATIONS LTD, 1 OLIVERS YARD, 55 CITY ROAD, LONDON, ENGLAND, EC1Y 1SP 12. ECONOMIC GEOGRAPHY 《经济地理学》美国 Quarterly ISSN: 0013-0095 ECONOMIC GEOGRAPHY, CLARK UNIV, WORCESTER, USA, MA, 01610 13.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环境与规划 A 辑》英国 Monthly ISSN: 0308-518X PION LTD, 207 BRONDESBURY PARK, LONDON, ENGLAND, NW2 5JN 14.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SPACE 《环境与规划 D 辑:社会与空间》英国 Bimonthly ISSN: 0263-7758 PION LTD, 207 BRONDESBURY PARK, LONDON, ENGLAND, NW2 5JN 15. ERDKUNDE 《地理学》德国 Quarterly ISSN: 0014-0015 BOSS DRUCK MEDIEN GMBH, POSTFACH 10 01 54, GOCH, GERMANY, 47561 16.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欧亚地理学与经济学》美国 Bimonthly ISSN: 1538-7216 BELLWETHER PUBL LTD, 8640 GUILFORD RD, STE 200, COLUMBIA, USA, MD, 21046 17.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性、环境与文化》英国 Quarterly ISSN: 0966-369X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18. GEOFORUM 《地球论坛》英国 Quarterly ISSN: 0016-7185 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19. GEOGRAFIE 《地理》捷克 Quarterly ISSN: 1212-0014 CZECH GEOGRAPHIC SOC, CHARLES UNIV, DEPT SOC GEOGRAPHY REGIONAL DEV, FAC SCIENCE, ALBERTOV 6, PRAGUE 2, CZECH REPUBLIC, 128 43 20. GEOGRAFISK TIDSSKRIFT-DANISH JOURNAL OF GEOGRAPHY 《地理学杂志》丹麦 Semiannual ISSN: 0016-7223 ROYAL DANISH GEOGRAPHICAL SOC, OSTER VOLDGADE 10, COPENHAGEN K, DENMARK, DK 1350 21.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HUMAN GEOGRAPHY 《地理学纪事, B 辑:人文地理》英国 Quarterly ISSN: 0435-3684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22. GEOGRAPHICAL ANALYSIS 《地理分析》英国 Quarterly ISSN: 0016-7363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23. GEOGRAPHICAL JOURNAL 《地理学杂志》英国 Quarterly ISSN: 0016-7398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24. GEOGRAPHICAL RESEARCH 《地理展望》英国 Quarterly ISSN: 1745-5863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25. GEOGRAPHICAL REVIEW 《地理评论》美国 Quarterly ISSN: 0016-7428 AMER GEOGRAPHICAL SOC, 120 WALL ST, STE 100, NEW YORK, USA, NY, 10005 26. GEOGRAPHISCHE ZEITSCHRIFT 《地理杂志》德国 Quarterly ISSN: 0016-7479 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 BIRKENWALDSTRABE 44, STUTTGART, GERMANY, D-70191 27. GEOGRAPHY 《地理学》英国 Tri-annual ISSN: 0016-7487 GEOGRAPHICAL ASSOC, 160 SOLLY ST, SHEFFIELD, ENGLAND, S YORKSHIRE, S1 4BF 28. GEOPOLITICS 《地缘政治学》英国 Quarterly ISSN: 1465-0045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29.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地球环境变化》英国 ★ Quarterly ISSN: 0959-3780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ON, OX5 1GB 30. GLOBAL NETWORKS-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FFAIRS 《全球网:跨国事务杂志》英国 Quarterly ISSN: 1470-2266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英国 ★ Bimonthly ISSN: 1365-8816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ON, OX14 4RN 3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国际城市与地区研究杂志》英国 Quarterly ISSN: 0309-1317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33.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经济地理杂志》英国 Quarterly ISSN: 1468-2702 OXFORD UNIV PRESS, GREAT CLARENDON ST, OXFORD, ENGLAND, OX2 6DP 34.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地理系统杂志》德国 Quarterly ISSN: 1435-5930 SPRINGER HEIDELBERG, TIERGARTENSTRASSE 17, HEIDELBERG, GERMANY, D-69121 35. JOURNAL OF GEOGRAPHY 《地理杂志》美国 Bimonthly ISSN: 0022-1341 TAYLOR FRANCIS INC, 325 CHESTNUT S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 36.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地理学杂志》英国 Tri-annual ISSN: 0309-8265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37.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历史地理学杂志》英国 Quarterly ISSN: 0305-7488 ACADEMIC PRESS LTD ELSEVIER SCIENCE LTD, 24-28 OVAL RD, LONDON, ENGLAND, NW1 7DX 38.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运输地理学杂志》英国 Bimonthly ISSN: 0966-6923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ON, OX5 1GB 39.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园林与城市规划》荷兰 ★ Bimonthly ISSN: 0169-2046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 40. LANDSCAPE RESEARCH 《景观研究》英国 Quarterly ISSN: 0142-6397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41. MITTEILUNGEN DER OSTERREICHISCHEN GEOGRAPHISCHEN GESELLSCHAFT 《奥地利地理学会通报》奥地利 Annual ISSN: 0029-9138 OSTERR GEOGRAPH GESELLSCHAFT, KARL-SCHWEIGHOFER-GASSE 3, VIENNA, AUSTRIA, A-1071 42. NEW ZEALAND GEOGRAPHER 《新西兰地理学家》英国 Tri-annual ISSN: 0028-8144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43. NORSK GEOGRAFISK TIDSSKRIFT-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 《挪威地理杂志》挪威 Quarterly ISSN: 0029-1951 TAYLOR FRANCIS AS, PO BOX 12 POSTHUSET, OSLO, NORWAY, NO-0051 44.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地区科学论文》英国 Quarterly ISSN: 1056-8190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45. POLITICAL GEOGRAPHY 《政治地理学》英国 Bimonthly ISSN: 0962-6298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ON, OX5 1GB 46.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人口空间与居所》英国 Bimonthly ISSN: 1544-8444 JOHN WILEY SONS LTD, THE ATRIUM, SOUTHERN GATE, CHICHESTER, ENGLAND, W SUSSEX, PO19 8SQ 47.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专业地理学家》英国 Quarterly ISSN: 0033-0124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48.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人文地理学进展》英国 Quarterly ISSN: 0309-1325 SAGE PUBLICATIONS LTD, 1 OLIVERS YARD, 55 CITY ROAD, LONDON, ENGLAND, EC1Y 1SP 49. REGIONAL STUDIES 《区域研究》英国 Monthly ISSN: 0034-3404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50. REVUE DE GEOGRAPHIE ALPINE-JOURNAL OF ALPINE RESEARCH 《阿尔卑斯地理杂志》法国 Quarterly ISSN: 0035-1121 ARMAN COLIN, 21, RUE DU MONTPARNASSE, PARIS CEDEX 6, FRANCE, 75283 51.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 《苏格兰地理学杂志》英国 Quarterly ISSN: 1470-2541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52. SCRIPTA NOVA-REVISTA ELECTRONICA DE GEOGRAFIA Y CIENCIAS SOCIALES 《地理与社会科学电子杂志》西班牙 Irregular ISSN: 1138-9788 UNIV BARCELONA, DEPT GEOGRAFIA HUMANA, CALLE BALDIRI REIXACH S/N, BARCELONA, SPAIN, 08028 53.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新加坡热带地理学杂志》英国 Tri-annual ISSN: 0129-7619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54. SOCIAL CULTURAL GEOGRAPHY 《社会与文化地理》英国 Quarterly ISSN: 1464-9365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55. SOUTH AFRICAN GEOGRAPHICAL JOURNAL 《南非地理杂志》南非 Irregular ISSN: 0373-6245 UNIV CAPE TOWN, RONDEBOSCH, SOUTH AFRICA, 7701 56.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经济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杂志》英国 Bimonthly ISSN: 0040-747X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57.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英国地理学家协会汇刊》英国 Quarterly ISSN: 0020-2754 BLACKWELL PUBLISHING, 9600 GARSINGTON RD, OXFORD, ENGLAND, OXON, OX4 2DQ 58. URBAN GEOGRAPHY 《城市地理学》美国 Bimonthly ISSN: 0272-3638 BELLWETHER PUBL LTD, 8640 GUILFORD RD, STE 200, COLUMBIA, USA, MD, 21046
个人分类: SSCI投稿|13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贯中:中国自陷于农本社会怪圈的经济地理学析解
fuqisi 2008-12-16 19:37
摘要 工业革命并非任何社会的自觉选择,而是人类面对人口压力,在所有必要条件正好同时出现于英国的情况下另劈蹊径的结果。之前,基于农业的社会发展主要受制于地理禀赋,可以中东古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超前性,以及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策源地等为证。在分析中国的地理禀赋条件及其影响后,本文发现中国难以主动获得工业革命的所有必要条件。中国主要朝代中,虽然宋朝的地理禀赋条件对农本社会最为不利,宋朝反以城市工商业和民间海外贸易的繁荣,以及技术创新的频繁著称于世,有走出农本社会的强烈冲动。元朝后中国疆域相对人口获得周期性扩大,使经济向农本社会倒退,城市化和分工水平下降,技术发明日趋沉寂。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地理禀赋农本社会内生型城市化 1引言 1.1李约瑟之谜的完整表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李约瑟提出的有关中国文明的两大不解之谜近年来再次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兴趣。他在传统中国的科学一书的引言中提出两个千古之迷。之一是,为何现代科学,即伽利略时代的'新的,或者说实验性的'哲学只兴起于欧洲文化,却不见于中国或印度文化呢?之二是,为何在科学革命前的大约14个世纪中,中国文明在发现自然,并将自然知识造福于人类方面比西方有成效得多?(李约瑟1981第3页)。李约瑟的千古之问其实还暗含一层往往为中国人忽略的意思,即在他看来,由科学革命(一般以16世纪的哥白尼革命为其发端)上朔14世纪,即公元2世纪之前,中国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造福人类方面并没有领先西方。所以,要回答他提出的有关中国之谜,我们不能回避这个千古之谜天然包含的三个部分:一,为何在公元2世纪之前,中国并未领先西方;二,为何在其后的14世纪期间中国走到了西方的前面;三,为何从16世纪起,中国又再度落后。在研究李约瑟之谜的众多文章中,大多忽视了,或者回避了李约瑟之谜的第一部分,因而将李约瑟之谜理解为中国自古以来就领先世界,只是近代(1500年)以后才落后了。其实,忽视了李约瑟之谜的第一部分,也就无法回答第三部分,甚至连第二部分的答案也有可能误入歧路。 李约瑟终其一生,未能找出令人满意的谜底,却向世人证明了在长达1400多年间,中国的确拥有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傲世的科技发明。鉴于直至19世纪初中国的经济总量仍一直领先世界各国(Maddison2001表B-18),人们自然提出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发生在中国的疑问。 科学革命之谜和工业革命之谜有联系,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但产生科学革命的地方并不一定产生工业革命。反过来,后来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近代以前并非科技发明的重镇。例如,科学革命中作出革命性贡献的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和牛顿等巨星中,只有牛顿是英国人,并且出现于科学革命的末期。开科学革命先河的哥白尼,其祖国波兰在欧洲一直不算先进国家。文艺复兴时期意气风发的意大利,启蒙运动时期人才辈出的法国,在出了许多令人眩目的科学,哲学巨人后,也都长期沉寂,并未发生本土性的工业革命。显然,工业革命较之科学革命需要不同的必要条件 工业革命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工业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自觉选择和设计的结果,而是由于工业革命所需的各种必要条件正好汇集于当年的英国而触发的结果。各种文明和各个民族,包括中国在内,对这场革命的发生都作出了或多或少的直接和间接的贡献。然而,来自各个民族的贡献并非出自它们的初衷,工业革命的后果更出乎它们的意料。 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初看起来带有偶然因素。为何到了18世纪下半叶,地处欧洲边陲,被乾隆皇帝斥之为蛮夷之国而不屑与之交往的英国,正好能提供工业革命的所有必要条件,而不是拥有灿烂古代文明的希腊,中国,或印度,也不是首先带领欧洲走出中世纪黑暗的意大利,或籍哥伦布发现美洲而一度称霸全球的西班牙,或首先将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带给世界的法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2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要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所需的必要条件自然要比继起的工业革命发生地所需条件强得多,因为工业革命具有全球性影响,迫使各民族结束自在状态,使它们或自愿,或被迫地走上工业化道路。既然1776年英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生了工业革命,这表明,单以当时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和科学知识计,已能支撑工业革命之发生。由于本文旨在讨论工业革命,所以本文以科学革命的成果为给定前提,提出以下五项工业革命发源地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1)良好地理禀赋条件;2)自由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条件;3)较高的工商型城市化水平的条件;4)与其他文明有民间经济交流的条件;5)安全保障的条件。 以下简单解释这五个条件。一,地理禀赋条件指的是适当的地理位置,地表和地下的自然资源,以及由地理位置而来的气候条件。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的地理位置离主要文明的距离必须适中,既能容易地吸收主要文明的已有成果,又能保持相对独立。煤,铁矿藏存在于交通容易达到的本土之内。耕地和气候所能支撑的人口能达到一定规模,但又存在较强的人口压力。二,城市化的条件不但指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也指城市是开放性的,并以工商活动,而不是官僚机构为城市生活的中心。三,和其他文明有民间经济交流的条件指的是民众有经营外贸的自由和航海传统,因而有内在动力源源不断地输入外界的信息,技术和知识。四,经济制度的条件指的是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及其自由交易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有相应的比较自由的政治制度作配合,既能保护私有财产,又能避免专制引起的对经济活动的任意干预。五,安全保障的条件指的是在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具备免于被异族征服的能力,甚至有征服异族的能力,以免文明因蛮族的入侵而大幅倒退或湮灭。 这些条件的出现可以有先后,但是,只有当这些条件同时汇集到某一地点,才有可能在该处发生工业革命。地理禀赋的条件之所以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影响古代文明出现的早晚和所取形态的主要因素。从遗传基因理论可知,现代人类的祖先均起源于非洲中南部。他们走出非洲丛林和草原时,尚未形成社会,也无后来才有的语言,肤色,文化,制度,和行为上的差别,平均潜在智力也应基本一样。他们逐渐散往几乎所有适宜居住的陆地和海岛,以追逐生存所必须的土地。显然,他们其后发展出不同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所面对的不同的地理环境。 1.3本文假设 本文的假设为,工业革命之前,各民族处于自在状态,影响他们走上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主要因素为他们各自所处的地理禀赋及其变化的不同。本文用以下两项似乎矛盾的事实验证上述假设。第一,宋朝的疆域剧烈减少,城市化水平却空前提高,工商活动与海外联系变得活跃,并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著称于世。第二,元朝以后中国疆域相对人口获得周期性扩大,中国反向农本社会倒退,创造,发明日趋沉寂。 1.4本文结构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对有关中国为何未能自发走上工业革命道路的文献作一简单回顾。第三节以古代中东,古希腊和英国为重点,介绍地理禀赋对工业革命之前的各个民族的发展路径的重大影响。第四节介绍赫克谢-俄林理论与内生型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第五节介绍宋朝及继起各朝的疆域相对人口的变化。第六节用上节列举的历史事实,验证用地理禀赋及其变化的假设来解释中国社会长期自陷于农本社会的原因的有效性。第七节为结束语。 2有关中国错失工业革命良机的文献回顾 2.1宋朝之迷 中国未能自发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已是历史事实。究竟原因何在?见仁见智。哪个朝代与工业革命的诸必要条件最为接近?也是众说纷纭。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最早在明清时候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许涤新和吴承明1985)或'早期工业化'(李伯重2000)。国际上有些研究中国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专家则认为较之明清,宋朝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黄仁宇1997第456页),甚至是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费正请1994第90页)。这些问题代表了极为有趣的学术挑战。对此加以研究,一定能提供许多今天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值得回味的教训。 宋朝以活跃的商品经济和繁华的城市生活,比较自由的市场制度和对外贸易政策,影响深远的科技发明而著称于世界。火药、罗盘、活字印刷术以及胆铜法、火柴等等,大都是10世纪末到11世纪发明创造的。这些发明创造是宋手工业生产发展极为显著的标志。(漆侠1999年第32页)。这使人不禁发问,一个面对外族的连年入侵而不能自保的朝代,为何在经济、技术、文化和制度创新上却有如此的成就?是什麽原因导致宋朝在逐渐丧失大片成熟的耕地的不利条件下,获得空前的经济繁荣和技术突破?宋之后中国是否仅有经济总量的增长,还是有质的提高? 2.2泾渭分明的两派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其实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解答李约瑟之迷的一部分。黄宗智在他的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1994第2-6页)中指出,在中国国内比较典型的看法有循环停滞论和资本主义萌芽论,相对应的在西方则有冲击-反应论和近代早期论。在循环停滞论者看来,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种超稳态(金观涛1984)。原因有种种,限于篇幅,仅列举几个。其一为,单一经济结构的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自给自足性(陈平2000)。其二为,自古以来中国正常的制度和生产力的演进经常因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中断,甚至倒退,出现周而复始的循环(刘昶1980)。其三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投资的回报率高于对工商业的回报率,因而工商业无从发展(姚洋2003)。其四为,中国的文字和语法结构束缚了中国人对法理社会的思考和探索,使中国长期停滞于礼俗社会(李韦森2004)。 与这些观点对立的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者。在他们看来,中国最早在明朝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先后受阻于满族的入侵,以及后来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入侵(许涤新吴承明1985)。但是如果将满族入侵和后来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相提并论,不区分它们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生产力,会难以说明同样一种生产模式,为何在欧洲大大促进了英国之外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在当年的中国却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窒息性的阻碍,这与后来上海等中国近代城市的快速崛起的经验也是不相吻合的。 冲击-反应论是海外的主流看法。持这种论点的学者认为,中国本身并不能进步到工业社会,但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费正请1994第8-9章)。中国不能自发进展到工业革命的原因,在明清两朝人口急剧繁殖,使社会剩余几乎丧失殆尽,处于一种高水平的马尔萨斯人口陷井之中,因而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资本来源(Perkins1968;Elvin即伊懋可1973)。没有来自西方的刺激,中国会继续自锁于马尔萨斯的人口陷井而不能自拔。艾德荣(Edwards2005)的最近研究则认为,明以后的政治制度的变迁使中国的产权体系退化,创造、发明动力消退,使中国无法发生本土性的工业革命。 近代早期论者从国外呼应中国国内的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中国在明清两代并未自锁于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陷阱之中(LavelyandWong1998;LeeandWang1999),或认为至少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人均收入和经济活动水平和西欧发达地区如伦敦一带旗鼓相当(Pomeranz2000)。这种观点认为,若无后来的西方的冲击,中国有自发走上工业革命的可能。 当然,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观点。例如,李伯重既支持中国在明清两朝的江南地区出现早期工业化的观点,又认为江南的早期工业化属于劳动密集型,演变为英国式重型结构的工业化的可能性不高(2000,第11章)。 2.3内卷化论和发明模式论 黄宗智(1994第16-18页)则认为以往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理论都不能圆满解释中国的特殊国情。他一方面认为明清时代中国的确存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否认循环停滞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当时已经出现人口过剩,农业劳动的每日边际产品递减与城市中工商业的繁荣同时存在。他甚至认为后者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所谓的'内卷化'或'过密化'。由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动力不是来自厂家的唯利是图,而是来自农村剩余人口在土地之外寻找出路的企图,因而中国的早期工业化并不一定会在中国出现西欧意义上的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在观察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早期乡镇企业的经验之后他又得出结论,工业化并不一定非在城市中进行,因而提出要寻找第三种理论和第三种发展道路(黄宗智第36页)。 林毅夫(1995)则探讨了人口与实用技术的关系。据他研究,在基于经验的发明模式盛行的年代里,中国自古以来便拥有的庞大人口使中国在创造、发明上有人口优势。但是,15世纪之后,欧洲采用重复试验的模式从事创造、发明,使发明、创造取决于试验的频率,与人口规模无关。中国庞大人口不再有发明的优势,因而逐渐落后。不过,林的理论不能解释以下事实。根据Maddison(2001表B-10),公元元年至16世纪的长时期中,印度的人口规模大于中国,因而难以解释为何正是这段时期中国在实用技术上领先世界。其次,林的理论虽能解释为什麽中国在15世纪时开始落后于欧洲,但没有解释为什麽欧洲忽然于15世纪后找到了新的发明模式。最后,林的理论无法回答为何在明、清两朝,特别是清朝中期之后,在人口几倍于宋朝的情况下,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即使不和欧洲相比,仅和宋朝之前的年代相比,也显得十分萧条。 综上所述,各种理论、观点或者认为直到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为止,中国并没有出现自发的现代化迹象;或者认为中国最早在明清两朝的中晚期才开始出现商品经济的发育和早期工业化的痕迹,但为外来势力所中断;或者将中国近代落后归因于中国发明模式的落伍,特殊国情引起的内卷化,语言结构的缺陷,或不利于产权保护的政治制度等。这些假设无疑都有一定的解释力量,但是它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原始人类走出非洲丛林时,并无发明模式,国情,语言结构,文化,或政治制度等的不同,为何他们会分化出不同的文明形态,取得不同的进步速度呢?显然,造成他们后来在种种差距和不同,最主要在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 3近代以前地理秉赋对文明演变的影响 3.1地理禀赋和最早崛起的农业文明之间的关系 上文指出,李约瑟之谜暗含为何公元2世纪之前中国并未领先西方的问题。五大洲中,农业文明最早崛起于今天的中东一带,是和当地的特别的地理位置有关的。这一地区正位于人类祖先走出非洲的第一站,又正好有尼罗河,幼发拉第河和底格里斯河等大河所形成的大片平原。因临近地中海,该地夏季干旱,冬季湿润,容易繁殖籽多而大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并支撑较易驯养的大型食草类动物,却使森林难以蔓延(Diamond1997)。 这种生态环境使在此生存的人类较他处更快地驯服象马、羊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以作挽重或肉食之用,由多籽的草本植物培育出今日所知的大麦,小麦等重要农作物,又因无需砍伐森林,在没有金属利器的条件下便能开垦出大片耕地。定居的农耕生活必定导致人口的繁衍。较大的人口必定产生沟通的内在要求,于是较精密的语言和文字应运而生。人口压力也导致政治组织的产生以协调人群关系和防御边敌。人口规模并导致有关农牧业,灌溉工程,天文星象等知识和技术的较快积累和改进(林毅夫1995)。随着农业剩余的增多,居民中得以游离出脱离农牧业的阶层,分工负责社会管理,知识整理,手工业生产,和贸易。由于集聚效应,他们必定形成城市。这样,最早的以城市为核心,拥有文字和社会组织的苏美尔(Sumer)文明便在7千年前的两河流域产生,比其他文明早了起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Grove28-31页1997)。 地理位置在文明的传递上也起了决定性作用。苏美尔文明的成果不但为继起的巴比伦文明所吸收,而且对临近的埃及文明,腓尼基文明和波斯文明等也曾有渗透。埃及文明对离它不远,位于东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发生影响,后者的精华又被邻近的希腊本土文明吸收和发扬光大。这是文明由南向北的传递路线。古希腊还从由东往西的文明传递中获益。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文明对地中海的贸易,航海和殖民作出杰出贡献。波斯文明则对小亚细亚半岛,包括爱琴海东岸发生深刻影响。腓尼基和波斯后来均与古希腊有许多互动。这些来自南边和东边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早期文明在历法,天文,数学,建筑,公共工程,社会制度等方面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为古希腊的迅速发育提供及时的营养。难怪希腊本土在天文,数学,航海,贸易,殖民,哲学,艺术和社会组织方面的进步特别神速。由此看,正是中东和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孵育出一系列的灿烂而异质的文明。古希腊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得以站在这些邻近的早期文明巨人的肩上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文明(参见孙道天2004第一章)。古希腊的文明成果又为罗马文明所吸收,使之最后得以建立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延续上千年的空前帝国。相比之下,中国位于资源优裕,却与世隔绝的东亚地理环境中,远离其他古文明中心,自然很难借鉴这些优秀文明的成果。这部分解释了为何李约瑟认为公元2世纪之前中国在科技发明上并没有领先西方。 3.2地理秉赋和社会-经济形态 地理位置对古文明所取的社会-经济形态也起了主要作用。例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国的华北平原,和印度恒河流域必然孕育出庞大的农业人口。由于缺乏天然屏障,这些古文明必然以大一统的专制王朝为长期均衡的社会形态。例如,最早出现的苏美尔文明同样具有原始军事民主制的特征,但在两河流域的一马平川的地理形势下无法长期维持小而自由的城邦形态,最后难逃为巴比伦王国取代的命运(崔连仲古代卷89页)。 古希腊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多山的地形加小而靠海的冲击平原,以及虽然靠近中东古文明,却又有爱琴海和地中海与之相隔的地理位置,使它获得不受专制王国的干预,自由地走上由雅利安人的部落军事民主制飞跃进入城邦文明的独特道路。可是,由于印度的广大平原能够支撑庞大的君主国,同样由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建立的自由城邦,无法长期存在,不久都遭并吞(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年中译本第211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异数。当时中原诸国都以各自的都城为中心,互相竞争。这种局面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古典希腊的城邦国家间的竞争。诸子百家可以林立的都城中自由选择一处作为著书立说,招纳弟子的立足之地,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然而,除秦国之外,这些国家之间并无天然屏障。这说明华北平原的地理环境能够支撑一个庞大的统一帝国。群雄并立的局面是无法长期维持稳态的。果然,秦以其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优势,各个击破,灭掉六国,又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统一民众的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嘎然而止。 3.3超前的古希腊城邦 尽管每个古代文明都拥有自己的城市,但不同类型的古文明中城市的功能和人际关系可以十分不同,因而对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有非常不同的影响。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国家,在公元前的短短几百年间的所谓古典时期,在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领域都处于领先水平,留下令现代人也叹为观止的灿烂遗产。 古典时期的希腊文明的主要特征便是其市民所享受的自由、民主和世俗型的城市生活,以及与外部世界高度互动的经贸关系。每个城邦的幅员其实不大,一般建于沿海的小块冲积平原上。城邦间为巴尔干半岛的崇山峻岭所阻隔。古希腊的城邦不但生产农产品,更生产各种手工产品,用于交换。由于城邦大多无法实现粮食的自给,它们必须输出手工产品或文化产品,从海外,特别是黑海沿岸输入粮食。 这种地形对希腊城邦的发展影响深远。各城邦能借助周边的高山自卫,由于腹地有限,没有一个城邦可籍以崛起而抑制其他城市的自由发展,并必须和外界发展贸易联系(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年中译本第202页)。大部分居民住在四周的城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居于城中从事工商活动的居民的比例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也很高。例如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的雅典总人口40万,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于城中(崔连仲1997古代卷第214页)。另据Bairoch(1988第6页)估计,希腊全境的城市化水平在古典时期高达20-30%之间。这意味希腊的城市化水平在两千多年的古代,便达到了中国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才分别达到的水平。 希腊城邦国家所提供的都市环境和海外联系,使居民变得见多识广,目光犀利。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又使他们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很少束缚和禁区。古希腊哲人养成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各类问题追根刨底。可贵的是,他们并非胡思乱想,而是遵循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的形式逻辑作严格的推理和归纳。古希腊的民主体制下,公民崇尚的是以理服人,不接受绝对的权威。提出理论的人要经得起别人的反复诘难,甚至否定。这种争辩会迅速暴露谬误,较快接近真理,使古希腊的科学思想进步特别快。 例如,生活于公元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提出球形大地说,并非凭空猜想,而是基于对几何现象,力学现象和热力现象的反复观察和论证。据此,公元前3世纪的埃拉托色尼用几何的方法巧妙地算出地球的周长,并提出地球表面充满大部分是水面,创立经纬网,绘制出基于大地球形说和经纬网原理的世界地图(张箭2002第一章)。又如,科学家和发明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理,计算球体,园锥体和其他立体的计算公式,并在深刻理解杠杆原理的基础上,发明螺旋提水机械和使罗马海军溃不成军的撼船机械(詹姆斯和索1999第页)。古希腊的哲人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涉及了物理,数学,天文,几何,逻辑和政治学等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形成一个科学思维的传统。他们实际上已经初步懂得用试验的办法从事发明创造。这样,希腊人就创造了一整套锐利无比和确切严密的批判方法。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思维创造力,始终同他们的哲学发展紧密相关,而它们的原创基因不在别处,就在希腊哲学。(杨适2003前言第3页)显然,古希腊文明所取的社会形态会促使公民之间发生平等而密切的人际互动,对周边国家的经济动态和政治动态出于商贸利益有密切注视的动力,并使他们富于进取心,不懈地追求事物的本原。建立于这种工商、海外贸易和科学思辨之上的古希腊文明,在短短几百年间便较同期其他文明更快地建立一个科学传统,并首次接近一些重要的科学真理。 所以,古希腊文明和被动、孤立,静止,人口高度分散而缺乏互动的农业文明有天壤之别。在农业文明中,城市往往只是政治控制和传播官方钦定的意识形态的中心。这些中心追求的是大一统,秩序,稳定,服从和思想的同质化。因而农业文明所孵育的城市很难成为思想活跃,标新立异,努力探索未知世界的中心。 生气勃勃的希腊城邦制度在文化、科学上的进步后来为罗马文明所继承。西罗马帝国遭蛮族入侵灭亡后,古希腊的文明成果为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所保存。奥斯曼帝国攻克拜占庭前夕,大批难民携带古希腊的抄本和知识逃往意大利城市(詹姆斯和索1999前言第10页)。后来以威尼斯为代表的一些自由工商贸易城市在15世纪末以重新发现古典希腊、罗马为号召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工业革命最后得以在英国出现的包括科学革命在内的许多早期条件。究其原因,威尼斯等城市在制度和功能方面和古希腊的城邦十分相象,并得益于古希腊的哲人智慧和科学传统。它们多是高度自治,工商发达,外贸兴旺,市民和外界的联系频繁的港口城市(黄仁宇1997第2章)。 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例子说明用人口和疆域的大小抽象解释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原因有其局限性。人口的空间分布形式(即取农村形式还是城市形式)以及人际互动的制度形式(专制还是民主体制),也许更能说明技术进步的速度。城市的积聚效应,民主制度下公民享受的广泛自由,使希腊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它得以通过参加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分工和贸易,迅速占据分工链的上端。难怪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国家以不大的人口规模,在知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许多领域取得和同期拥有上千万人口的文明相比毫不逊色的成就。这是一种超前的文明,其内核之合理,优美和高尚,令人折服。 3.4英国的地理秉赋与工业革命的发端 工业革命既然首先发生在英国,表明当时的英国同时具备了工业革命所需的所有必要条件。英国虽长期处于欧洲边陲,其实和欧洲仅隔一条狭窄的海峡,并是古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便和欧亚大陆有交往。英国后来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全面吸收了希腊城邦文明及其派生的罗马文明的精华,而且发扬岛国航海的悠久传统,通过全球性的直接贸易有机会接触世界各个民族,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成为一个领先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民族。英国具有的比较自由的经济制度和比较开放的社会体系,加上地理大发现后方兴未艾的大西洋贸易和海外殖民带来的黄金机会,终于造就了工业革命的伟业。 这里,英国的地理位置和要素禀赋对英国后来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工业革命的其他四个条件都可从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要素禀赋派生而来。如果英国位于非洲,亚洲或美洲的边陲,就难以自古代起便受到古希腊文明及其派生的罗马文明的熏陶,难以迅速分享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大陆的近代科学和文化成果。古希腊文明采取城邦形式,并在殖民,航海,贸易,科学思辨等领域卓有成效,积累丰富的知识,这对英国从事工商,航海,殖民,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发展城市化是很大的启发和引导。英国作为岛国,不能象传统的大陆型强国借助蚕食邻国领土扩大疆域,只能鼓励民间自由经营海外贸易和殖民开拓,才能减轻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口压力。民间自发的航海贸易和殖民活动,使英国社会能源源不断吸收外来的信息,知识,技术,使社会日益开放。也正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在一般情况下,有天然的安全保障,社会形态比较自由、宽松。如果其领土和欧洲直接相连,为了巩固边防,就必须发展强大的陆军,对社会也有严密控制的必要。如此,便容易产生军事寡头,或专制政权,使经济自由受阻,市场机制难于发育。如果英国本土没有容易采掘和运输的煤,铁矿藏等工业革命的重要原料,工业革命会无从发动。最后,英国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当时方兴未艾的大西洋贸易的航线上,使有悠久的民间航海贸易传统的英国获得经济发展的黄金机会和强劲动力。因此,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策源地决非偶然。 无论是古希腊城邦文明的崛起,其文化、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短期内即飞升到人类前所未有的高度,还是英国自发踏上工业革命的不归路,地理禀赋都起了主要作用。由此可见,当各个民族还处于自在状态时,地理禀赋对每个民族的局限也好,恩宠也好,是极为深刻的。对中国为何陷于农本社会,没有自发走上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显然不能离开对中国的地理禀赋及其变化的分析。 4要素禀赋理论和内生型城市化 4.1赫克谢-俄林理论的启示 经济学中,对地理秉赋的影响十分重视。例如,赫克谢和俄林用两种要素,两种产品,和两个部门的模型,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推出以下结论:各国的产品构成,分工和贸易格局主要由本国的要素禀赋的比例所决定(Krugman和Obstfeld2000第4章)。例如,在只有土地和劳动两大要素,两个生产部门,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了追求本民族福利的极大化,相对劳动来说土地更为丰富的民族会生产和输出更多的土地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土地来说劳动比较丰富的民族,则会生产和输出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判断某一产品是劳动密集型还是土地密集型的标准,主要看每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土地要素的量相对劳动要素的量何者更为密集。 根据赫克谢-俄林理论,如果一个民族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例如土地这种要素突然变多,假定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各部门要素比例不变,不但新增土地的全部会进入土地密集型生产,而且本来用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的一部分土地和劳动此时也会流向土地密集型生产。所以按照这个理论,一个本来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的民族,在获得新的土地之后,不但会将所获得的土地全部投入到土地密集型的生产部门,而且会将原来用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一部分劳动和土地转而投入到土地密集型的生产部门中去。 赫克谢-俄林理论对内生型城市化这一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他们的理论,一国疆域的扩大,会造成农业这一典型的土地密集型部门的扩张,使人口分布变得分散,使城市化水平停滞甚至下降。恰成对比的是,由于劳动密集型部门所需土地很少,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便可容纳较多的劳动。所以,如果一国疆域缩小,劳动密集型部门相对农业部门会获得扩张,造成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出现。手工业和商业在近代以前的社会里,便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因而集中于城市。由于这类城市的人口来源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集中和扩大,所以,是分工和经济利益驱动的产物,必然是面向贸易的工商型城市。 4.2制度创新,内生型城市化和增长 经济增长的终极源泉只有三个。它们分别为投入的简单增长,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第一种增长源泉有其局限性。地球上任何民族都没有无穷无尽而种类齐全的资源。因此,单靠投入的简单增长,经济的增长是无法持续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更有效的两种增长途径。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力边界的向上外移,因而用同量的投入可得到更多的产出。制度创新表现为产出由生产力边界之内移向边界。因而用同量的投入也可获得更多的产出。其中制度创新的意义更为深远,因为良好的制度环境不但能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而且会提供技术进步的强大诱因,间接地将边界外推。所以,制度创新是使技术进步内生化的主要途径. 在人类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城市化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题目。一个外向型的,由市场机制引导的,以工商业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是使希腊迅速取得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因。这是一种内生型的增长过程。所谓内生型增长指的是通过不断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达到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依靠已有的技术,制度和单纯增加各种投入,或通过外来财政的转移达到本地经济总量的增长。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因为它不依赖于疆域的大小,自然资源的丰饶,而是通过自愿互利的交换获得自身增长所要的投入。内生型的城市必定是工商型城市。外生型的城市化主要通过政治或军事渠道由他处获得财政转移,因而其主要功能不是政治控制便是军事防御。一旦失去这种功能,或政府的财政来源枯竭,城市便会萎缩。 具体来讲,内生型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优良环境的原因如下。首先,以Lucas(1988;1993)为代表经济学家所推动的内生增长理论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因为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效应。他的近作更进一步指出,城市通过吸引农村移民,使他们在都市的环境中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而达到促进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从而获得经济的内生增长(2002)。在城市的环境中,由于各种生产要素集中在相对狭小的空间之内,大大提高它们相互碰撞和结合的机会,因而不但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也使已经积累的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外溢效应。例如,工商型的城市环境会聚集大批的能工巧匠,专家学者。城市比较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便于他们的接触,来往,交流,切磋,因而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导致技术进步或制度创新。 内生增长理论中强调的外溢效应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还取决于居民吸收知识的能力(潘士远和史晋川2001)。谬误和落后的东西在城市的环境中比之在农村更容易被识别、鉴定。先进的和科学的东西也更容易为教育水平较高,见多识广的城市居民所欣赏、传播。这是因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容易通过书报、杂志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因而知识的积累和转播的速度因人口的密集而大大加速。 Barro(1990)指出生产性的公共财对经济中的私人厂商产生正的外部性而成为内生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城市中的基础设施是这方面的最好例子。各行各业的相对集中,使它们能通过分摊耗资巨大的基础设施的成本,使城市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对企业来说,由于可以分享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因而可以带来平均生产成本的剧降。 人口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的高度密集,大大有利于劳动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城市的环境里生存的人口,由于离开了耕地,每个人都要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糊口。所以,密集的人口不但为广泛的分工提供客观环境,而且逼迫着大部分人走向分工和专业化的道路。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家一直十分强调分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近年来,以杨小凯(1991;1999)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劳动分工和内生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把分工的意义上升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的高度。而城市这种人口的空间密集分布形式向不断细化的分工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和动力。 同时城市环境中人口和企业的密集使企业得以就近获得现成的大市场。由于市场往往大到足以允许许多同类企业的并存,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免被淘汰出局。这种环境有利于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脱颖而出,新的技术和新的制度容易得到模仿和推广。 内生型的城市由于依靠工商业得以繁荣,因而比较愿意支持有利于产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安排,比较愿意给市民经济活动的自由空间。反过来,制度、法规的完善又大大促进技术进步。可见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对内生型城市化的好处的认识,只是由于现代经济学的发达才完成的。历史上,城市化只是人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产生的自发的社会形式,并非自觉的选择。因此,这种自发的社会形式往往受到种种的外界影响而变形。如果说巴尔干的地形对古希腊城邦文明的形成发生极大的作用的话,那么宋以来中国疆域的变化对中国的城市化和早期工业化则发生相反的影响。 5宋元明清四朝的疆域和人口的逆向变化 5.1历代疆域和耕地的变化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中,疆域最小的是宋朝,最大的是紧接着的元朝。北宋在西夏和辽(后来的金)的逼迫之下,丧失了部分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国界被推到长城以内。到了南宋,更丢失了位于淮诃以北的所有平原以及号称富甲天下的关中平原。北宋和南宋也都未能控制今日四川、贵州的部分和云南的全部。这些地区当时在吐蕃或大理国的控制之下(谭其骧1996年第六册第3-4页和44-45页)。 宋朝丧失的疆土例如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都是相对来说最容易开发的,也是汉晋以前中国的人口重心之所在(表一)。长江以南地区毕竟没有华北和淮北那样延绵千里,天然适宜农耕的大片平原。江南虽然有一些冲积平原,但多为丘陵和高山相隔,每块面积与华北平原和淮北平原不可相比。江南多山,多沼泽,耕地面积无法迅速扩大。梯田的修建,沼泽的开渠排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规划。可想而知,宋朝面临的人口压力要超过前朝。 表1 中国历代人口的地理分布(%) 年代北方南方 12AD(汉朝)65.9022.7 282(西晋)45.430.2 813(唐)27.545.9 1079(北宋)30.348.4 1290(元)11.262.9 1724(清)43.536.8 1790(清)30.448.4 1840(清)2553.7 出处: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第604-606页。本文转引自赵岗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17页。 可惜,中国并没有可靠的耕地统计。先看中国的耕地面积。表二根据的是赵岗的研究结果(1982);表三根据的是梁方仲(1980)的研究结果。比较两者的数字,10世纪以前赵岗的数字小于梁方仲的数字;10世纪以后,赵的数字大于梁的数字。有些年代中国的耕地面积起伏很大。例如,由汉朝到隋朝,耕地面积扩大两倍多,接近今日中国的总耕地面积。但到了疆域广大的唐朝,耕地面积反而缩小(表三)。有时仅仅十几年内便见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例如,明朝初年由3.67亿亩扩大到8.51亿亩只用了12年(表三)。显然,增加的耕地大部分是曾经耕种过,后来因为战乱而抛荒的土地。要特别指出的是,土地一经开垦,很难彻底破坏。一旦需要,抛荒的土地可以很快恢复生产。于是我们可以推测,明初的12年里一定有大量的人口从劳动密集型部门流向这些一度抛荒的土地。这正是赫克谢-俄林模型所预言的。 表2 历代耕地面积 年代(公元)耕地(修正值)百万亩 2汉朝506 105汉朝535 146汉朝506 976北宋255 1072北宋晚期660 1393明早期522 1581明晚期793 1662清早期713 1784清中期989 1887清晚期1202 出处:赵岗陈钟毅1982 历代耕地面积 年代(公元)朝代耕地(百万亩) 2汉朝827 105汉朝732 589隋朝1940 726唐朝1440 976北宋早期295 1021北宋早期524 1066北宋中期440 1085北宋晚期248 1381明早期367 1393明早期851 1426明中期412 1502明中期623 1578明晚期701 1602明晚期744 1655清早期388 1661清早期527 1701清早期599 1734清中期890 1887清晚期912 出处:梁方仲(1980)甲表1的数字四舍五入而来。 我们还可作如下的推理。如果较早的朝代已经达到某一耕地面积(例如汉隋唐),而后来的朝代的耕地面积减少许多,要麽这个朝代的实际疆域减少许多(例如宋朝),要麽这个朝代的人口减少,因此实际利用的耕地减少(例如元、明、清的早期)。鉴于历代的耕地数字出入较大,所以,本文用历代的疆域变化来近似中国可耕地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唐和元虽然将中国的疆域扩大很多,但新的疆域的可耕地的含量大大低于宋朝丧失的疆域的可耕地含量。明朝保有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要的农耕地区,因而明朝的可耕地面积应远远在宋之上。而清朝的可耕地又远远超过明朝,应该是无疑问的。(http://www.tecn.cn) 5.2历代的人口变化 图一由AlbertFeuerwerker绘制,引自Ropp(1990第227页)。由該图可以看出中国从9世纪初(唐朝)的5千万人口增加为13世纪初(相当于南宋中期)的1亿1千5百万。对南北宋历史的初步回顾可看出,宋朝的人口总的趋势是稳步而比较迅速地向上,和唐朝相比有较大的增长。从唐到宋的整个历史期间,人口都是向上的。即使唐之后中国分裂,出现所谓的五代,但很快又由北宋统一。期间中国总体的人口并没有下降。这和后来的元灭宋,明灭元,以及清灭明时北方人口锐减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http://www.tecn.cn) 由于北宋的疆域一开始便比唐朝减小很多,处于北宋控制之下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一带又正处于前线,受到辽、金和西夏的骚扰和入侵,生产备受威胁、破坏,当地人口不断南迁到淮河以南。到了南宋时,疆域进一步缩小,连原来在黄、淮之间定居的汉人也有迁到长江以南避难的。由于华北和淮北与江南之间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并有连接南北的大运河的舟楫之便。交通的便利使南迁的路线一般是先向集中,再向南,向西迁徙。因此当时江浙一带的人口特别密集(漆侠1999第77页)。江南的农村毕竟无法完全吸收北方不断迁入的人口,他们便在江浙一带的城市中寻找工作,促进了城市人口的上升(赵冈1995第61-68页)。(http://www.tecn.cn) 5.3历代人均耕地的变化 表四和表五显示历代的人均耕地的变化情况。表四引自赵岗和陈钟毅(1982),表五引自梁方仲(1980)。由表四看出,宋朝的人均耕地,特别是晚宋的人均耕地既低于宋朝以前,也低于明早期和清早期。由表五看,宋的人均耕地,特别是北宋中期以后,已经远远低于唐朝。从图一看出,1200年(南宋中期)之后,中国的人口再次出现下降,直至1500年(明朝中期)才大体恢复到南宋中期的水平。梁方仲没有给出南宋时的人均耕地,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南宋的人均耕地一定比北宋还要低。原因如下。北宋全期以及南宋大部分时期南方尚未受到战乱的影响,本地人口仍在增長,加上北方避难而来的移民,人口密度一定不减反增。而江南地形决定,新耕地的开发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关于南宋的人均耕地一定比北宋还低的推断应该可以成立。(http://www.tecn.cn) 然而继起的元、明、清三朝的疆域相对北宋,特别是相对南宋,是大大扩大了。上文指出,宋朝失去的是久经开发,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和淮北平原。这部分土地在元、明、清三朝的早期虽一度荒芜,但不难得到迅速开发。所以,元、明、清三朝的早期,人口会流向这些地方。(http://www.tecn.cn) 由此可见,与元、明、清三朝相比,第一,宋朝的疆域在開國時就較小,以后中原岌岌可危,最后則大部丧失。第二,宋朝的人口在开国时就较前朝为大,到了北宋晚年,人口已为盛唐人口的两倍(图一)。宋朝在其存在的300年间,一方面北方领土不断遭蚕食,最后连首都也被迫自开封迁往杭州;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科技发明出现高峰,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如何解读这幅十分矛盾的图画呢?答案在于疆域改变引起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显著变化。(http://www.tecn.cn) 表四历代耕地面积 年代(公元)耕地(百万亩)人均耕地(亩) 2汉朝5068.57 105汉朝53510.09 146汉朝50610.76 976北宋早期2557.96 1072北宋晚期6605.45 1393明早期5228.7 1581明晚期7933.96 1662清早期7138.59 1784清中期9893.69 1812清晚中期10253.47 1887清晚期12022.82 出处:赵岗,1995。 表五历代耕地面积 年代(公元)耕地(百万亩)人均耕地(亩) 2汉朝82713.88 105汉朝73213.74 589隋朝1940 726唐朝144034.78 976北宋早期295 1021北宋早期52426.33 1066北宋中期44015.12 1083北宋晚期46218.49 1381明早期3676.13 1393明早期85114.05 1426明中期4127.94 1502明中期62312.23 1578明晚期70111.56 1602明晚期74420.64 1655清早期38827.63 1661清早期52727.51 1701清早期59929.33 1734清中期89032.54 1887清晚期9122.41 出处:梁方仲1980。 六.中国的疆域变化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6.1中国历代城市化水平的变迁 疆域相对人口的显著变化必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发生的深刻的影响。从表六看,南宋达到中国历代最高的城市化水平。宋朝以拥有规模宏大的都市闻名,例如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人口均在百万以上,名列世界首位。长江下游地区和浙江,福建沿海出现许多繁华城市(Gernet1962;斯波义信1975),苏州,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都是闻名中外的贸易城市或活跃的国际港口。比较表六和表七,当时中国的城市化指标也领先欧洲主要国家。(http://www.tecn.cn) 然而1500年以后,正当西欧各国,特别是意大利和荷兰两国的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的时候,中国却重返农本社会。由表六和表七看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到1820年时已经降为6.9%,相当于欧洲1300年的水平。另外,1500年直至1700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十大城市例如后来成为科技发明重镇的巴黎、伦敦、威尼斯、米兰等,均位于西欧。中国以世界第一的人口,自1500年起,4百年期间竟然未有任何城市位列其中(LoandYeung1998)。  (http://www.tecn.cn) 赵岗指出(1995第165页),在中国自宋代以后城市人口出现一种离心现象,集中程度减弱,大中城市停止扩充,而市镇则大量增加,整个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向农村靠拢。宋朝之后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渐倒退,人口的多数重新流向农村,自然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http://www.tecn.cn) 表六中国历代城市化水平 战国(300BC)15.90% 西汉(2AD)17.50% 唐(745AD)20.80% 南宋(1200AD左右)22.00% 清(1820AD〕6.90% 清(1893AD)7.70% 近代(1949)10.60% 近代(1957)15.40% 出处:赵岗(1995)第76页。 表七欧洲各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1300-1700) 130015001700 英国6-97-913-16 法国9-119-1211-15 德国5-87-98-11 意大利15-2115-2014-19 荷兰8-1220-2638-49 波兰8-1111-1318-23 俄国3-63-64-7 欧洲整体7-97-99-12 出处:Bairoch(1999表11.2)。 表八16世纪以来世界最大的10个城市的排名变化 150017001900前后1980年代中期 巴黎伦敦伦敦东京 那不勒斯巴黎纽约纽约 威尼斯里斯本巴黎墨西哥城 里昂阿姆斯特丹柏林大阪 格拉那达罗马芝加哥圣保罗 塞维尔马德里费拉德尔菲亚汉城 米兰那不勒斯东京伦敦 里斯本威尼斯维也纳加尔各达 伦敦米兰圣彼得堡布谊诺斯艾里斯 安特华普巴勒莫曼彻斯特洛杉矶 出处:LoandYeung(1998)表3.1。 6.2城市形态的显著变化 宋朝的城市形态与汉唐时相比,也有极大的区别。汉唐时城市主要为政治控制或军事防御而设,因此一切制度规则的设计都为确保城市的安全。商业活动从属于政治或军事的需要,必须在官方设置的坊市内进行。坊市四周有围墙,大门可以锁闭,有市吏把守和军兵巡逻,定时开闭。坊市关闭之后,商人和顾客要等下一天再得进内(陈智超乔幼梅1998)。入夜城门紧闭,实行宵禁。闲散人员夜行可以判刑。坊市之外的街道不准开设面向大街的门窗。一般居民住宅的大门必须开设在大街两边的小巷里,称为里或坊,也有围墙,大门,和专门的官吏把守,按时开闭。坊里仅为居住之地,不得经商(杨宽2003第237-238页)。可想而知,这种内向型的城市设制对工商繁荣,物资交换,信息的流通,人际的互动必定造成严重障碍。宋朝取消了对商业活动的地点和时间限制。城市出现许多繁华的大街,沿街的住户可以开设面向大街的门窗。例如,北宋都城汴京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虚空之屋。(http://www.tecn.cn) 宋朝的城市相互间发展出密切的商业来往和生产合作,和全国各地农村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活跃的城市商品经济必然波及广大农村。许多农户成为面向市场的专业户,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宋朝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当时的矿冶、军工、造船、陶瓷、制盐、纺织、造纸、印刷、建筑等行业的成就最为显著。例如,宋朝的金银铜铁的产量不但远远超过唐朝,而且明清两代也无法望其项背(陈智超乔幼梅1998)。(http://www.tecn.cn) 虽然宋朝在城市形态上对汉唐有很大的突破,明清的城市却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反而有倒退的迹象。首先,象赵冈指出的,中国的大城市停止扩大。第二,随着中国人口的大部分流往农村,流往陆路交通十分不便的西部,西北和西南,当地人口只能选择自给自足。这使中国的社会分工下降。第三,由于明清两代的海禁,宋朝时一度因国际贸易而繁荣的港口城市失去了内在的活力。第四,明清时的京城如南京和北京,其城市设计风格更接近汉唐时追求的等级和威严,而不是宋朝时的世俗和便民。(http://www.tecn.cn) 6.3纳贡体系的变化 中国自古以来将国际贸易置于纳贡体系之内,华而不实。宋朝虽然疆域狭小,强敌压境,出于对关税收入的重视,十分鼓励国际贸易,只是严格限制朝贡贸易(黄纯艳2003第77页),以减小损失。宋和辽、金、西夏有权场边境贸易,和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等地有海上贸易。宋进出口的商品达400多种。从史料来看,宋进口的大多为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弥补土地和资源的不足;出口的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品,例如茶,瓷,丝,手工产品,及文化产品等。所以宋的国际经济交往十分符合现代贸易理论所示的方向。(http://www.tecn.cn) 宋政府对民间商人经营外贸则持鼓励态度。民间商人只要按规定领取公凭,交纳关税,不往禁区贸易,不贩禁物,便是合法的贸易者。宋政府对贸易成绩显著者给予奖励,直至授予官职。对外商的待遇更为优厚,他们有在中国的居住权和贸易权,并有入学,入仕的机会,其财产和习俗也能得到尊重(黄纯艳2003第85页)。(http://www.tecn.cn) 宋朝政府由于自身比较虚弱,对城市工商业的控制和海外贸易的管制采取的形式和汉唐以及明清相比,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例如,宋政府对工商和外贸的管理主要出于征税的动机。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宋政府给予民间更多的自由从事国内外的贸易。由于严格限制得不偿失的纳贡贸易,宋朝政府实际上将对外贸易的空间的相当部分让渡给民间。这就给民间自发推动市场制度的演进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例如,当时参与外贸的阶层不但有商人,还包括官吏,军人,僧道人员,和一般的寻常人家,可谓十分广泛。他们或兼业性参与海外贸易,或因生意做大,不再出海而采用雇人贸易,或因资金有限而采用合资经营,几人同租一船,或干脆租大商海船的舱位,出海贸易(黄纯艳2003第103页)。(http://www.tecn.cn) 这些做法表明,民间的各行各业不但对海外贸易抱有极大兴趣,而且正在探索集资和股份的渠道。若能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也许会导致融资和集资的新制度。然而明清两朝至少中期之前都有大片荒芜的土地急等重新开垦,人口有极大的回旋空间,政府可以全面实行海禁,并将国际贸易置于纳贡体系之内而不会有严重后果。郑和虽七次率领庞大船队访问西洋,名扬四海,然而代表的只是一种政府的垄断行为,因而并未找到任何商机,得不偿失。郑和的财政和政治后台明成祖去世后,这种违反商业原则的远洋因失去政府的资助而寿终正寝(费正请1994第142-143页)。这场早于西欧的远洋对明朝的市场制度,商业制度,金融制度,和明朝的科技发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清朝同样实行海禁和垄断性的纳贡制度,民间难以探索新的金融制度,也无法开拓新的贸易机会。(http://www.tecn.cn) 6.4元朝后中国地理禀赋的变化与农本社会的自我延续惯性 宋朝以后中国的疆域都较宋时的中国大大拓广,可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同时,人口经历锐减再恢复的漫长时期。例如,元朝终其全期人口未见恢复到宋的历史高度。明朝中期之后中国的人口才重新超过南宋时的规模(图一)。由于明的疆域大大超过南宋,所以,人均的可耕地一般而言应大大高于南宋。而且,明朝中期时,土豆,玉米,红薯,花生等土地节省型(land-saving)作物已在中国普遍栽种,有助于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http://www.tecn.cn) 公正地说,与明清两朝的统治者不同,元朝统治者承继的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帝国,因而主观上不但重视陆上贸易和海外贸易,而且重视手工业生产。但是从要素禀赋的变化看,元朝的人口锐减和土地锐增这种逆向变化会使土地和劳动反而从劳动密集型部门流向土地密集型部门,使中国很难自发向工商社会演进。难怪元朝统治者需要掠夺工匠,将他们当奴隶使用,或强迫他们轮流到官府服役。相对于宋朝基于自愿和商品经济原则之上的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元朝要靠对工匠的强制来发展工商业,自然是一种大倒退(陈智超乔幼梅1998第696-697页;漆侠1999上册第34页)。同时,鉴于存在大批因长期战乱而荒芜废耕的土地,元统治者执行一条重农主义政策(黄仁宇2002第174页),用军屯和民屯的办法恢复农业生产。军屯的用意在于能迅速将大批年富力强的兵士转化为农业劳动力。民屯的劳动力一部分来自招募,一部分来自移民;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强制编为'屯田人户'的'中产之民(陈智超乔幼梅1998地614页)。这样作,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却导致人口,特别是作为城市中坚的中产之民流向农村,流向商品经济落后的北方。元统治者对民间经济的剥削和恐怖统治也是历代少见的(黄仁宇2002第179页)。所以,尽管元朝统治者在主观上没有限制海外贸易,对城市的工商业也是鼓励的,但是元朝的要素秉赋和由此形成的社会-经济制度都十分不利于中国走出农本社会。(http://www.tecn.cn) 明朝的要素秉赋使人口有极大的回旋余地,同样十分不利于中国社会向工商社会演进,而且政府的政策对工商城市的进一步发育也十分不利。例如,明初曾由政府组织迁民。从苏、松、嘉、湖、杭前往临濠,从山西迁民于北直隶、山东、河南等,是几次最大的行动。尔后官方移民渐少,人口自发流动依然继续,犹以'人稠地狭'的江西、浙江、福建以及苏、松等地区输出人口为多(陈智超乔幼梅1998第25页)。尤其是江南居民或强迁,或自愿迁往农村,必然推延中国这块最富庶,最有活力的地区向工商社会演进。虽然明朝中期后随着人口的增长,江南一带人口压力上升,中国社会再次产生向工商社会过渡的内在冲动。然而,明朝长期实行海禁,社会-经济体系十分封闭,海外贸易重新纳入了朝贡体系,使明朝向工商社会演变的条件要较宋朝更为欠缺。 海外贸易是由政府垄断还是有民间参与,决定了为何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海洋霸主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走向没落,最终为英国取而代之。这是因为海外贸易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和高回报率的经济活动,需要很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例如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必须有重大的突破才能克服远洋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另外,海外贸易所需资金十分庞大,周转的速度十分缓幔,有时长达几年,而且包含极大的自然或人为的风险。为了解决融资的困难,并帮助化解投资风险,股份制和股份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并带动其他金融制度的诞生和完善。这种股份有限制度正是市场机制的重要内核。如果没有海外贸易巨额利润的刺激和各行各业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无法持续的。工业革命在市场机制能自由运转的英国发生,而不是在王权高于市场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发生,并不是偶然的。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外贸易由王室垄断,既无助于市场机制的发育,特别是金融制度的演进,又无助于民间经济力量的培植。一旦王室对外贸失去兴趣,外贸因无成熟的民间力量的支撑而很快凋零(陈志武2003)。所以,在实行海禁的条件下,中国向工商社会的演进是走不多远的。 到了明朝中期后,虽然人口稠密,耕地稀缺的江南一带又有向工商社会演变的内在压力,但是这种人口压力会不会最后冲破海禁,使中国融入当时方兴未艾的早期全球化进程,今天已不得而知。因为这个过程再次为中国地理禀赋的巨大变化而中断。满族入关使中国人口再次锐减的同时,极大地开拓和巩固了中国的北方、西北和西南疆域,特别是农耕条件良好的东北疆域,并巩固了对台湾的主权。这种人地比例的变化使重农主义有了再次实行的客观基础和内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中国最有希望向工商社会演进的江南一带,清朝的统治遇到最激烈的抵抗。例如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对昆山,江阴,苏州,嘉兴,宁都,海宁的屠杀,总数达几十万之多。对江南这块土地的元气是极大摧残。 由此可见,宋朝之后,中国的许多历史名城仍在,然而它们逐渐退化,既失去国际贸易的机会,又因全国分工水平的下降而失去发展工商的机会。即使宋朝时一度成为工商兼外贸型的城市,例如开封,杭州,此时已经退化成地方行政中心,并不能为中国社会提供内生增长所需的新思想、新制度和新技术。中国社会丧失了内生增长的重要源泉。 清朝早期的几个皇帝虽然被不少人歌颂为明君,其实他们并没有远见卓识为中国带来新的制度和思想,也没有敏锐的目光看到主动参与全球化浪潮的必要性。他们的千秋功业只是使中国的疆域大为扩大,并将北方的蛮族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消除了中国北疆威胁,使中华帝国在垂死之前获得一次难得的回光返照。清朝后期人口压力再次升高时,世界的格局已经俨然形成,中国和欧洲先进国家的差距也已显著拉大。等到1840年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时,中国社会已经烂熟,全国上下对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的外部世界几乎失去辨识和沟通的能力。 7 结束语 由于华北平原的存在,中原一带自古便能支撑巨大的人口。所以中国虽较中东为晚,但比起较不利于农耕的周边地区来,还是更早地出现了有文字,城市等为特征的农业文明。这种较先进的文明一直成功地控制中原这一核心农业区。人口压力一般通过向西,向北,向东北,特别是向南的周边地区的迁移获得舒解。这种周边存在广大未开发土地以供移民的地理环境,既使中国的文明日益壮大,又使这一文明容易产生内在的惰性,不需太多的社会变革便能延续。同时,这种地理环境形成的皇权至上的政治结构,也十分不利于对真理的彻底探索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中国的主要各朝中,唯有宋朝面临北方蛮族,既未能象汉朝之驱走匈奴,唐朝之降服突厥,又不象清兵入关,短时间便征服明朝,使明朝的中国无从获得制度创新的机会。南北宋与辽,金,西夏,以及蒙古等国前后对峙将近300年之久。这些所谓'蛮族'建立的国家,其实早已吸收汉族文明中的许多东西,与匈奴,突厥相比,自然更为先进。这种长期而旗鼓相当的南北对峙,既给宋朝带来严重的挑战,也带来探索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发展途径的机会,使地理禀赋的改变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刻影响有时间比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果然,宋朝不但达到历代最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形态也有很大的突破,由军事-政治中心演变为工商和外贸中心。市民的人身自由,迁徙自由,经商自由,和外贸自由也较前朝为高。期间中国出现和农业并无直接关系,但对工商,军事和外贸的发展至关重要的科学发明高潮。疆域相对人口的不利变化,使宋朝更有内在的压力和动力寻找农业之外的谋生手段,特别是寻找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机会。 然而毕竟这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社会试验,并不能象今天的发展中国家那样,有工业革命以后发达国家现成的榜样和启示,因而可以自觉地作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以克服地理环境的限制。所以,尽管宋朝比中国的其他朝代更有机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但实际上宋朝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便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主要原因之一竟是因为拥有先进武器的宋朝统治者未能找出防止北部游牧民族南侵的有效方法。 和后代,或和世界同期国家相比,宋朝确实代表中国在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时期。但是,宋朝离开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否仍很远呢?我在引言中曾指出,除科学革命外,还要有五大条件。对比这些条件,可以说,宋朝的地理禀赋较不利于中国继续因循守旧地走农本道路。当时中国也在形成以工商和外贸为导向的城市体系,政府给予民间较大的海外贸易的空间。在这三个条件上,宋朝似乎比后来的几个朝代更接近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但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宋朝仍面临许多障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问题上,则存在致命的问题。例如,对逐渐勃兴的市民文化,传统儒学以禁锢人性的理学作回答。对日益壮大的民间经济力量,宋朝政府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强调法家的富国强兵理想,采取的措施重在恢复农本社会和建立政府对经济的垄断。这说明,即使宋朝能确保自己的安全,要冲出农本社会还面临传统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许多阻力。然而,最主要的是,当时的欧洲尚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之中,科学革命尚未开始。即使宋朝有通过外贸吸收外来知识的愿望和动力,也无从分享科学革命的成果。地理禀赋使中国自古以来没有机会分享古希腊的科学传统。所以,要宋朝独立地发生科学革命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没有发生。宋朝发生的是实用技术的突飞猛进。难怪李约瑟要感慨,为何科学革命只发生于欧洲,而不是中国或印度。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那是因为地理禀赋的原因,使古希腊文明正好发生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而不是其他的大陆的缘故。 继宋而起的朝代正好使土地和人口的比例发生极大的逆转,结果是人口的空间分布由宋朝比较发达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带来的相对集中退化为宋朝以后由于土地密集型部门的再次崛起必然造成的相对广布。成为对比的是,1500年后,缺乏腹地的西欧国家只能将眼光转向海洋和新大陆,以寻求新的生存空间。面对陌生的海洋,陌生的大陆,陌生的文明,这种开拓面临暴利,也面临风险,需要新的知识,新的技术,而且必须有求真的精神,才能征服未知的世界。中国却因获得广大的新边疆而重新回到传统的沿陆路扩散人口的老路上去。这条老路中国几千年来已经驾轻就熟,对社会组织和技术并不构成太多的挑战,却造成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越来越散。在当时的基础设施下,日益散布的人口之间的社会联系必然削弱,导致社会分工和城市化水平的日益下降,使中国严重丧失城市的积聚效应和内生增长的源泉。 发生于1776年的工业革命引起全球化的大大加速。全球化的实质是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用专业化带来的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民族,在亚当.斯密,李嘉图等杰出的经济学家的指引下,比较自觉地遵从这种发展模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发明层出不穷,影响遍及全球。这说明,这场革命后地理秉赋对社会形态的演进的影响大大减小,因为再没有一个民族能继续传统的生产方式而不受惩罚。然而,由于惯性的原因,至今囿于地理环境而不能自拔的民族处处皆是。 令人高兴的是,自1978年来,中国主动通过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使经济和社会日益变得自由,开放,充满活力,并使中国的东部沿海成为世界分工链的重要部分。然而,对中国通过什麽途径实现现代化仍存在不同的观点。中国因此面临如下的两难问题。是进一步改革社会-经济制度,以便让东部沿海获得更多的制度创新空间,使之更快地攀登全球分工链的较高部位;还是出于对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等等的过多忧虑,对进一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疑虑重重。换言之,究竟是通过彻底融入世界经济,在社会-经济体制上和世界全面接轨,以求实现自身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是拒绝彻底走出农本社会,限制农民进城定居,力保粮食自给,以发展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化为途径,力求避免彻底融入全球经济的争论并没有结束。 在笔者看来,前者不但能使东部地区沿着世界分工链更快上升,还能使中西部分享东部繁荣;后者只会使中国重陷低水平的,重复的分工怪圈。这一争论对中国能否顺利完成赶超世界先进民族的任务,并在完成赶超任务之后能否再次象宋朝那样成为具有原创能力,并能占据世界分工链上端的民族,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研究宋朝社会转型失败的历史教训,对有悠久的自给自足和孤立,清高传统的中国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献 Bairoch,Paul.CitiesandEconomicDevelopment.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9. Barro,RobertJ.,1990.GovernmentSpendinginaSimpleModelofEndogenousGrow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8,s103-s125.(http://www.tecn.cn) 陈平,1981。社会经济结构的规律和社会演化的模式,刊于学习和探索,No.1 陈智超、乔幼梅主编,1998。中国历代经济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陈志武,2003。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新财富,11月号。 崔连仲等编,1997。世界通史,古代卷,第2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费正清,1994。费正清论中国(China,aNewHistory),中译本,台北:正中书局。 GaredDiamond,1997.Guns,Germs,andSteel,NewYork:WWNorton. 艾智荣(RonaldEdwards)2005,即将发表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季刊。 Elvin,Mark(伊懋可)1973,ThePatternoftheChinesePast,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Feuerwerker,A.,1990.ChineseEconomicHistroyinComparativePerspective,inHeritageofChina,ed.PaulS.Ropp,Berkeleyan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p227.(http://www.tecn.cn) 傅筑夫,1980。中国经济史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Gernet,Jacques1962,DailyLifeinChinaontheEveoftheMongolInvasion1250-1276,London:RuskinHouse.(http://www.tecn.cn) 顾准,2002。顾准文稿。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Grove,Noel,1997.NationalGeographicAtlasofWorldHistory.Washington,D.C.:NationalGeographicSociety.(http://www.tecn.cn) 顾朝林等著,1999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纯艳,2003。宋代海外贸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三联书店,1999。 黄宗智,1994。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彼得.詹姆斯和尼克.索(PeterJamesandNickThorpe)1999。世界古代发明。颜可维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http://www.tecn.cn) 金观涛和刘青峰,1984。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Krugman,PaulR.andObstfeld,Maurice2002.InternationalEconomics,TheoryandPolicy,5thedition.NewYork:Addison-Wesley.(http://www.tecn.cn) Lavely,WilliamandWong,R.Bin1998.RevisingtheMalthusianNarrative:TheComparativeStudyofPopulationDynamicsinLateImperialChina.TheJournalofAsianStudies,Vol.57,Issue3(Aug..,1998),714-748.(http://www.tecn.cn) Lee,JamesandWang,Feng1999.OneQuarterofHumanity,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 李伯重,2000。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剑农,1957。宋元明经济史稿,北京:文心图书公司。 利马窦(MattewRicci),2001.利马窦中国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韦森,2004。从语言特征看西方现代社会的法理社会生成与传统中国礼俗社会的维系。未发表的工作论文。(http://www.tecn.cn) 梁方仲,1980。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毅夫(Lin,YifuJustin),1995。TheNeedhamPuzzle:WhytheIndustrialRevolutionDidnotOriginateinChina,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Vol.43,Jan.(http://www.tecn.cn) 刘昶,1980。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上海师范学院学报No.4。 Lo,Fu-chenandYeung,Yue-maned,1998.GlobalizationandtheWorldofLargeCities,UnitedNationsUniversityPress.(http://www.tecn.cn) Lucas,RobertJ.,1988.OntheMechanismof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22,3-22.(http://www.tecn.cn) Lucas,RobertJ.,1993.MakingaMiracle,Econometric,61,251-271. Lucas,RobertJ.,2002.LifeEarningsandRural-UrbanMigration.Workingpaper,June2002,UniversityofChicago.(http://www.tecn.cn) 潘士远和史晋川,2001。知识吸收能力与内生经济增长,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No11,第82-85。 Perkins,DwightH.1968.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PublishingCompany.(http://www.tecn.cn) Pomeranz,Kenneth,2000.TheGreatDivergence.Princeton,NewJerse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漆侠,1999。中国经济通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Ropp,PaulS.,1990.HeritageofChina,Berkeleyan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鲁布金斯基(T.M.Rybczynski1955).FactorEndowmentsandRelativeCommodityPrices,Economica22,pp.336-341.(http://www.tecn.cn) 斯波义信(YoshinobuShiba),1975。UrbanizationandtheDevelopmentofMarketsintheLowerYangtzeValley,inCrisisandProsperityinSungChina,ed.ByJohnWinthropHaeger,Tucson,Arizona:TheUniversityofArizonePress,pp13-48.(http://www.tecn.cn) 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anos,L.S.)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http://www.tecn.cn) 孙道天,2004。古希腊的历史遗产。上海辞书出版社。 谭其骧,1982。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第七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1985。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文贯中,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就业与城市化,收于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陈甬军,陈爱民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http://www.tecn.cn) 文贯中、新望,农村工业化的路还能走多远?,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夏季号。 杨宽,2003。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适,2003。古希腊哲学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小凯和黄有光,1999。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张玉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姚洋,2003。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经济研究,No.1. 张箭,2002。地理大发现。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岗和陈钟毅,1982。中国土地制度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赵冈,1995。赵冈城市发展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文贯中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
个人分类: 伦理-价值-观念|2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所不知道的地球:七大未解之谜
eloa 2008-11-20 12:13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2008-11-20 星期四 1:18 《新科学家》2008年9月27日,封面文章。 译者: Topaz 虽然我们称之为我们的家园,但是我们依然对它知之甚少。它是怎么在一团尘雾中形成的 ? 它是怎样驾驭自然界生命的?深入它的内核,那里又是怎么运转的?关于这个美丽而又迷幻的世界,《新科学家》会对这些基本问题做出解答。 1. 地球是怎样把所有好东西尽收囊中的?( by Stuart Clark ) 环顾我们的太阳系,大部分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它的八颗行星不过是漂浮其间的八个截然不同的个体罢了。然而在比 45 亿年前更远的过去,它们都是由一些环绕太阳的星云所构成的。这些星云由星际气体和尘埃所组成,在引力作用下围绕着太阳的中心旋转。灰尘碰撞并互相粘在一起形成一些碎块,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同时也形成越来越大的引力场。这些碎块之间进一步碰撞并结合,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行星。 上面说的仅仅是个概况,而在地球生命形成的早期阶段究竟发生了什么,依然是个谜。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就在于理解地球为什么适合生命存活?我们都了解,与太阳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地球获得了恰到好处的光和热,这就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可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够的,假如没有碳、氢、氮、氧、磷和硫这些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假如地球表面没有液态的水,生命如何能够最初形成并发展演化呢?这么看来,地球不过是在化学成分上比它的其他行星邻居更适合形成生命。那么,地球是怎么把这些所有的好东西尽收囊中? 因为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会导致星云内部温度差异,这些差异使不同的元素分别富集起来。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些元素是怎么进一步聚集形成了行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最初形成行星时的证据。地球上的岩石在久远的历史年代中被多次挤压、熔融和风化,我们现在看到岩石的已经不是其最初产生的样子;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距离太远,很难取到合适的岩石样品;因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陨石。这些陨石与太阳系的行星同时形成,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基本没有被改造,所以它保持了行星最初形成时候的信息。可惜的是,我们只能被动地等待它从天而降。 有一种陨石被称为球粒陨石,它们的组成成分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的地球非常相似,这表明最初它们可能与地球是由相同的物质构成的。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差别无法解释。比如,球粒陨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地球就差别很大,这个问题就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是因为氧元素作为地壳含量最高的元素,占了地壳质量的一半左右,所以我们无法忽视它。 另一个未知问题是,地球是怎么获得了生命赖以生存的水?因为距离太阳很近温度较高,所以水分很容易在行星形成的时候被浓缩分异出去;再则,在形成月球的那一场大碰撞中,地球上的水也很容易被蒸发干的(见地球的未知年代发生了什么?一节)。目前主流的解释是,地球上的水来自太阳系外的冰彗星,这颗冰彗星在后重轰炸期撞击地球,携带的水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球上。但是,实际上并也没有真正确凿的证据表明,地球上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很显然,我们需要对行星的形成有一些新的认识。欧洲航天局的赫谢尔( Herschel )太空望远镜今年晚一些时间就会升空,它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新的答案。利用它那几乎相当于半个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巨大镜头,赫谢尔( Herschel )可以窥探到更遥远的宇宙;而它的红外探测仪则可以让我们首次看见那些正在形成中的行星,而这些可能正是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所经历的。 2. 在地球的未知年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by Stuart Clark ) 大概在 45.3 亿年以前,还处于婴儿期的地球刚刚稳定在它的轨道上,灾难却发生了。一个相当于火星大小的天体擦过地球,碰撞产生的碎片被甩入地球的轨道形成了月球;同时,碰撞产生巨大的热量融化了地球的表面,这样一来此前关于早期地球的地质记录就被完全抹掉。这就给我们地球最早的 5 亿年留下了巨大的空白,我们几乎了解不到当时的任何情况。 通常认为太阳系的形成时间是 45.67 亿年前,而到了 45.5 亿年前, 65% 的地球已经汇聚成型。又过了 2000 万年,上面所说的那次肆意妄为的大碰撞就发生了。这次碰撞同时向地球的大气输送了大量气态的硅。这些硅凝聚并且以岩浆雨的形式落下,以每天一米的速度沉积成一片岩浆海;而地球也因此整个被熔融,包括地核。等这一切结束后,地球再慢慢冷却,重新形成了固体的表面。 这次碰撞使冥古代的地球环境犹如炼狱般恶劣,我们今天所见到地壳中的岩石基本上都年轻于 36 亿年,所以对于当时的环境记录非常少。还有极少的更古的老岩石,它们大概只占地壳的百万分之一,也在长久的地质历史中因为温度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变质而无法记录当时的信息。幸运的是,还有一种叫做锆石的晶体,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地球早期的线索。 在西澳大利亚的杰克山( Jack Hills )的岩石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锆石,这是已知的地球上最古老的矿物。这些锆石由一些异常稳定的硅酸锆晶体组成,并且含有高浓度的铀,放射性的铀可以用来测定锆石的年龄。虽然发现这些锆石的岩石都很年轻,但是这些锆石却显示出它们有超过 40 亿年的历史。 (译者注:根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原理,根据放射性元素衰变前后的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衰变时间,进而获得矿物的年龄) 虽然这些锆石不能确切地告诉我们当熔融的地球冷却下来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它们的氧元素含量却显示出它们是在水中形成的。这就暗示我们早在 40 亿年前,地球上的海洋就已经存在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海洋的存在需要一个固体的表面,那么这个地壳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很好的答案。而关于冥古代地壳最显著的观察结果是,当时地壳并不存在。这样矛盾的结果无疑叫人很失望,但是它为我们指出了另一种可能:当时的板块运动异常剧烈,导致地壳的更新换代极为频繁。 现在还有两种途径来了解冥古代的地球。综合多种微区分析手段,对地球上更多的古老的岩石矿物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更多当时地球的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对月球和火星的矿物进行勘察研究。因为碰撞产生的岩石碎片结合形成了月球,所以它上面可能残留了地球在被撞击前的一些信息。与地球不同,月球和火星上的岩石都没有被再次熔融,所以有更大的可能性在它们表面寻找到真正古老的岩石。假如我们运气足够好的话,没准会找到那么一两块碎片,它们出生在冥古代,因为大冲撞而被甩入太空,然后降落在月球或者火星上。事实上,关于那个未知年代的研究,我们只能乐观对待。 3. 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by Stuart Clark ) 有人想象生命是通过一个陨石从外太空某处飞到地球上来的,这当然可以。但是那种可能性实在是太渺茫了,所以我们还是从早期地球的物理化学环境的研究开始,获得生命形成的基本条件。但是研究地球早期的物理化学环境是个很难的问题,因为今天的地球基本没有留下任何当时的痕迹。 目前所了解到的,在沉积岩中记录下来的地球上最早生命的证据出现在 38 亿年前。这些岩石是 1990 年在西格陵兰岛上发现的,它们具有很低的碳同位素组成。低的碳同位素组成通常被认为是微生物活动的一个标志,因为轻的碳同位素更容易穿过细胞壁而聚集在微生物体内。 (译者注:碳同位素组成是指碳 -13 和碳 -12 的比值,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中,碳 -12 更容易进入微生物体,导致碳 -13 和碳 -12 比值偏低) 这些记录最早生命证据的岩石形成于那次制造出月球的大冲撞之后。当时原始的海洋和陆地正在形成中,可是又一个小行星撞了过来(属于后重轰炸期),结果海洋再次沸腾了。达尔文曾假想生命起源于一个温暖的小池塘中;实际上看来,它更像是一个灼热的、咸水的大锅炉。 这与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很可能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因为现在并没有任何关于生命起源事件记录,所以也有可能早就不存在当时那种合适的环境了,或者这个事件转瞬即逝,而我们无法抓住。 尽管有那么多的可能,我们还是能够在现在的地球上找到类似的环境。在大洋底部有很多出口,滚烫的热液通过这些出口输送进海洋,而这些热液出口的周围的环境,就很像早期地球的那种灼热的、咸水的大锅炉。在这些地区,广泛地生活着一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最原始的结构,并且都不需要阳光提供能量。但是还没有人知道,这些热液出口究竟是生命起源之地呢,还仅仅是原始生命的一个避难港。 另一个难题是,最早的那些无机化学成分是怎样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生命的组织的?这里我们就遇到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窘境: DNA 要发挥作用需要蛋白质,而合成蛋白质又受到 DNA 的控制。那么究竟哪个最早出现呢?目前最合理的认识是,它们是简单的化学成分通过复杂的反应同时产生的。而这也大大增加了研究生命形成具体时间的难度。 地质学家转向火星寻找答案。火星上没有板块运动的破坏,有可能找到地球生命起源时期的沉积岩。科学家希望这些岩石保存了一些生命起源前的化学信息。虽然是一项巨大的赌注,但是运气足够好的话,没准还能在这个红色的星球表面找到一些最早的生命形式。这些前后的证据集合起来就能够记录整个下来整个生命的起源事件。 4. 为什么地球会有板块运动? (by Kate Ravilious) 如果没有板块运动,我们的地球会是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持续不变的地壳循环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气候、矿产和油藏,同时令海洋保持化学平衡。它甚至会每隔几亿年就会推动生命实现一次飞跃式的进化。 地球是我们所了解到唯一有板块运动的行星。那么什么令板块运动?通过模拟我们得到,要使一个行星具有板块运动,必须要有非常恰当的尺寸。如果个头太小,它的岩石圈包括固体的地壳和上地幔就显得太厚了。如果个头太大,巨大的引力场就会把各个板块牢牢压在一起,固定着不让其运动。同时环境也必须恰到好处,不能太热,不能太冷,不能太干,不能太湿。 除了满足上面的条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需要注意。岩石圈在碰撞时,总是有一个板块会冲到另一个板块的下面,我们称这个过程为俯冲。在很多深海盆地的边缘,低温而且高密度的洋壳经常会俯冲到那些浮力更大的陆壳之下,这些洋壳在陆壳下继续滑行并最终俯冲进入地幔。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地壳是脆性易破裂的,但是早期的地球比现在的温度要高,它的地壳是有一定粘性的。这样的地球如何破裂出它的第一个板块?大量的计算机模型试图模拟出能够自然发生破裂的条件,但是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获得成功。 有可能是在地壳下面有一个炙热的地幔柱爆发,在地球上凿出来了第一个孔。也有可能是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的到来,穿过地球粘性的表面,并引发一系列链式反应而制造出了第一块活动板块(如图)。 另一个巨大未知之谜就是,这些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当一个新的大洋中脊出现后,因为洋壳俯冲的缘故,经过 2 亿年左右的时间,洋中脊周围的洋壳就会被破坏,所以现在很少见到古老的洋壳记录。尽管如此,还是有极少量的洋壳躲过了俯冲的破坏而成为我们研究的线索。蛇绿岩带是古洋壳上的一个狭长条带,它在俯冲区中并不像大部分洋壳那样俯冲到陆壳之下,而是经常被推覆到陆壳的上方,这样它就躲过了俯冲进地幔的命运而保留下来。最近的一个研究结果显示,在格陵兰岛的一个蛇绿岩带出现在 38 亿年之前,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板块移动的证据。 关于最初板块的形成,即便获得再精确的数据,它也仅仅是再次展示我们地球的过去。它的现实意义则更重要。板块运动带动了水、碳和氮的循环,正是这些共同创造了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板块运动也在合适的温度压力下,通过挤压和烘烤岩石创造出许多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床。火山作用向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而板块运动又将这些二氧化碳带回地幔,二者共同作用使地球的气候保持稳定(见为什么地球的气候会保持稳定一节)。 板块的运动也会导致海洋的开和闭;山脉的升和降;陆地的汇聚和开裂。每隔 5~7 亿年,板块运动都会使大陆重新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大陆。距离现在最近的超级大陆盘古大陆 (Pangaea) ,出现在 2.5 亿年之前,而从现在起大概再过 2.5 亿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大陆可能会再次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超级大陆。 当这些超级大陆慢慢裂解的时候,会产生新的不同大陆和大陆之间的浅海。而此时生物进化就会进入快车道,形成无数新的物种,这些新的物种也同时占据了这些新出现的聚居地。 事实上,当地球变冷,地幔对流变弱到不能推动板块运动的时候,岩石圈的循环作用就会停止。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板块运动已经运行了多久,也没有人知道它是否会在太阳毁灭地球前停止。但是我们不必担心这个问题:等它发生的时候,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早就变成很遥远的记忆了。 5. 地球的中心是什么? (by Kate Ravilious) 一个字:铁。但是并不是知道这样就完了,关于地核还有很多需要了解,比如地核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知道,地核是从距离地表 2890 千米的地方往下到地球的中心,直径大概有 6800 千米。地核由两层组成,一个是熔融的铁的外核,一个是固态的内核。内核主要由镍和铁组成,大概跟月球的大小相当。 最早期的地球并没有一个很有秩序的结构,它只是一团混沌的物质。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分异和浓缩,渐渐地分离出一些最重的元素,主要是铁,还有一小部分的镍,这些元素聚集到地球的中心形成了地核。 而具体的这些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怎么发生的依然有很大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这些事情是瞬间发生的,大量物质一下子聚集到地球的中心。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铁是缓缓地聚集到一起的。通过对来自地球深处的火山岩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发现,地核大概形成于地球形成之后 3000 万到 1 亿年之间。熔融的铁内核进行旋涡式的转动,到大概 35 亿年前,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同时地核中心不断降温,到了大概 15 亿年前,地核的中心开始结晶,形成了 一个固体的内核。 有一个关于地核的谜直到最近才被解决。一直以来,人们发现地震波穿过地核的时候,穿过东半核比穿过西半核要快,但是长久以来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液态的外核在旋转时,会从接触的地幔中拖曳一些温度较低的物质站在地核的内核上。而在过去 3 亿年间,大部分铁漩涡都出现在亚洲的下面,这就导致内核的东半边比西半边厚了 100 多公里。 ( 译者注:这里不是简单的厚度大,传播所需的时间就长,否则应该是西边比东边快。 地球内核最上面的 100 公里受一条东 - 西分界线的影响:地震波在东半球比在西半球传播更快,衰减更严重,西半球比东半球更为多向异性(即地震波在不同方向上以不同速度传播)。现在, Aubert 等人发现,一个将热化学对流和发电机作用( dynamo action )考虑进去的模型,能够通过生成一个大尺度的、长期的外核流(这个外核流将内核的异质性与低层地幔的异质性耦合在了一起)来解释这些效应。 ) 因为地球的磁场是地核外核的对流所产生的,所以这些变化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磁场的一些异常现象。一些科学家认为,就是因为地核内核的不正常的增长,导致了地磁场的不稳定,发生磁场紊乱、地磁南北极调换等现象。而这些地磁异常现象在地球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一旦发生,我们的地球会处在一个完全不受保护的危险境地。大量由太阳发射的高能粒子风暴(例如太阳风)会极大地影响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轻的会影响我们的电子设备、通讯系统等,严重的会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那么,这些事情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呢?无人知晓。 6. 地球的气候为什么能保持稳定? (by Richard Lovett) 最初,地球并不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水的星球。火星和金星都显示出它们曾经有过湿润的年代,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它们失去了自己的海洋。那么地球是怎样摆脱了类似的命运呢? 我们地球上的气候非常稳定,在过去的 40 亿年间,一直适宜生存并且变化不大。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关键就在于板块运动、二氧化碳和海洋的相互作用(见下文关于地球的空调内容)。 地球的水气循环从火山活动开始,火山向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有助于我们的地球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得不感谢温室效应。温暖的气候会使海水蒸发,形成云和雨。而雨水会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使它具有一定的酸性,当雨水落下时会和地球表面的岩石发生反应而溶解一部分含碳矿物。 这些溶解有矿物质的水通过河流等流入海洋,在海洋中这些矿物重新结合并沉积在海床上形成新的含碳岩类。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板块运动会通过俯冲把这些岩石带入地幔,而二氧化碳会重新从岩石中分异出来,并再次通过火山作用进入大气。 这样的一个循环对地球来说是一个相当有用的空调。当地球温度高了,降雨就会增加,那么就会更快地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转移到海洋中,从而减弱温室效应,为地球起到降温的作用。如果地球温度低了,降雨就会减少,更多火山带来的二氧化碳就会留在大气中,加强温室效应,为地球起到升温的作用。 金星和火星在其早期阶段可能有类似的空调。金星距离太阳太近,所以太多的热量会使它的空调超负荷。高的温度使金星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高,而水蒸气作为另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必然导致金星的温度进一步升高。这些因素叠加使得金星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结果把它的海洋给蒸干了。同时,太阳的强辐射会把金星大气中的水分解成氢和氧,而质量很轻的氢原子很容易逃逸到太空中。最终,金星彻底失去了对空调的控制。 火星则是另一种情况,因为它太小了,所以无法维持其空调的运行。首先,相对较小的引力导致它很难留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其次,跟地球相比火星的表面积相对于它的体积而言过大,这就导致它的地核很快就冷却下来。这么一来,板块运动就无从谈起,进而失去了最重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冷却的地核使火星也失去了磁场只有活动的地核才能产生。没有磁场保护,火星完全处在太阳射线之中。就像在金星上发生的那样,水被分解成氢和氧,氢逃逸到太空中,于是火星也失去了自己的水。 月球的存在也为地球的气候保持宜居起到了重要作用。地轴小范围的摆动都有可能导致形成冰期,而月球恰恰减弱了地轴的摆动。因此,地球上的任何一次冰期都无法和火星相比因为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火星经常猛地改变自己的倾斜方向。 地球上的生命也参与其中。很多海洋生物都能利用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形成自己的骨骼或者碳酸钙外壳。等它们死后,这些骨骼和外壳会沉到海底形成新的含碳岩类。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这一过程也会加快,把新增的二氧化碳转入海洋。这样就可以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并降低温度。 当然,现在人类也在中间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这对地球气候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好几百万年,或许到最后,地球的空调能够把一切恢复。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行。金星和火星也都曾经宜居过,但它们现在却回不到那种状态了。也许我们应该留心它们留给我们的警示,珍视并善待地球对我们的慷慨赠予。 7. 我们能够预报地震和火山爆发吗? (by Kate Ravilious) 火山爆发和地震让我们更加确信地球是由一些躁动的运动板块所构成的。因为大部分的断层和火山都出现在板块边缘,所以预测出他们会在哪里发生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对于那些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来说,很不幸的是,想知道地震和火山什么时候发生,还是很复杂的。 根据过去所发生的事件,科学家预测未来长期一段时间内某地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概率,并没有太大问题。比如,居住在洛杉矶湾地区的人都知道,在未来 30 年内,他们有 62% 的可能会遇到一次大的地震。而提前几秒的短期预警,现在也变得可能。日本最近开发了一套这样的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一点点时间以便跑到外面或者钻到桌子下面。 显然,提前几秒钟都可以拯救不少生命。那么如果能够提前几天或者几周预警,让人们有时间撤离危险区域,岂不是更加有效?当然,前提是地球能够提前几天或者几周给出地震的先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人能够找到这些信息。 关于地震预报的主要潮流包括:模拟特定断层的挤压和拉张,通过断层最近的移动预计下一次移动,卫星监测地面运动等。此外,一些研究者相信一些大的地震前夕,大气边缘会产生电流扰动,而这可以作为一种预测地震的手段。这个观点认为,因为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地震会导致岩石的压力增加,压力的增加就会诱导大气中电流的出现。还有一些人提出地震前会释放一定的氡气,利用捕捉氡气可以预报地震。也有人认为可以利用卫星监测地表温度变化,以及电磁场变化来预报地震。更有人建议利用观察断层出现的奇怪形状的云来预报地震。 精确预报地震依然有很大距离,但是预报火山爆发已经变得可能。最近,对火山爆发前兆的破译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已经成功地指导了几次成功的撤离。比如,在 1991 年 6 月菲律宾宾那杜部火山 (Pinatubo) 喷发前三个月,科学家已经探测到它侧面的颤动。紧接着,火山开始蒸发水汽并向外喷发尘云。当火山活动进一步加剧的时候,政府命令约 6 万人进行了撤离,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火山都能表现出这么明显的前兆,所以即便是很小的征兆也能够为我们所用。海洋中细微的声音变化就被成功地用于预测 2006 年 7 月和 2007 年 4 月印度洋上留尼旺岛( Runion )上 Piton de la Fournais 火山的爆发。海洋拍击海底会产生一种低频的地震波,一些负责监听这种地震波的科学家发现,当火山即将爆发的时候,声波穿过岩浆房的速度会减慢。基于这种观察,当地的人可以提前几天得知火山即将爆发,并及时撤离。 留心天气变化同样可以获得火山爆发的预警信息。巴普洛夫( Pavlof )是阿拉斯加半岛的一座活火山,每年的秋天和冬天它都活动得很剧烈。一种解释认为,每年的这个时候,风暴导致水面上涨到火山周围,这些水就会像挤牙膏那样把岩浆挤压出通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融化的冰水层和上升的海平面会改变地震断层和沿海火山侧部的负载,从而引发地震或者火山爆发。 比较严重的潜在威胁是超级火山的爆发。最近一次超级火山爆发出现在 7 万 5 千年前,这次爆发把地球带入了持续数百年的火山严冬,直接导致地球上人口锐减了 60% (译者注:超级火山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这些二氧化硫被氧化,并与空气中水结合成硫酸小液滴,这些硫酸小液滴会阻碍阳光照射,因此地球会大幅降温,进入火山严冬) 。 超级火山每隔数十万年就会爆发一次,所以下一次的爆发也正在到来。在怀俄明的黄石公园和意大利南部的 Campi Flegrei 有两个监测点负责监测它,但是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到来。这可能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即使我们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我们对它也束手无策。(科学松鼠会出品 Topaz 译) 原文链接: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19926751.300-unknown-earth-our-planets-seven-biggest-mysteries.html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433.html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2252 次阅读|6 个评论
某地理老师经典语录,巨雷!非一般的经典!(转载)
newniu 2008-11-4 19:48
1:你这种人天理地理都难容。(他就是这么骂人的)              2:存在即合理。              3:某些同学考试时脑袋偏转的角度不要超过黄赤交角。(监考时说的)              4:这位同学,你的灵魂现在比大西洋还遥远。              5:这个题目不知道,你该下19层地狱,不是一般的地狱。              6:到现在你们对气候还一窍不通,你们死有余辜,这种东西烧成灰你们都要记得。              7:很多题目真是只有不知廉耻的同学才会做错(极言题目简单)              8:两艘船一艘在热带一艘在温带捕鱼,哪艘船更容易沉掉?温带的,为什么,温带鱼多,船装不下就沉了(万式无厘头)              9:开小差的同学,争取误差在8秒之内。              10:太阳耀斑爆发是很可怕的,但我要是被惹火了的话,会比耀斑还可怕数万倍。(所以他有个外号叫万耀斑) (耀平)是他原名              11:有些登峰造极的同学现在彗星还写成慧星,真是充满智慧的扫把星。              12:今天地理课上我发了火,头上出了汗,太阳一出来蒸发了,在太仓南部上空形成了水汽,下了场雨,碰巧有几滴又落回我头上,这就是一个水循环。(如此举例)              13:这位同学站在悬崖上面对著大海,反思他刚才在地理课上的所作所为,如果这时是白天,那么他是安全的,如果是晚上,吹起一阵风,他就会感觉到一双罪恶的手在把他往悬崖下推。(水的海陆间循环那节课上,他这样解释海风和陆风)              14:请那些在下面面无表情的女同学注视著我,虽然我知道我的形象不怎么光辉。              15:我这个人饭量很大,一顿要吃5碗饭,但是我脑力体力消耗得大,那位同学一顿只吃一碗,但他一天到晚做著不动,两年下来,他成了只肉球,而我变成了木乃伊。(用比喻手法解释径流量和蒸发量)              16:这个纸不是给你做草稿的,更不是给你做草纸的。              17:山上积了很多雪,就想冰激凌一样,对不对。(有人说这个比喻很可爱)              18:海沟听说过吗?海底下有阴沟啊?              19:中国十二点,日本就是十三点(讲时区的时候说的)              20:有的同学让我有犯罪感,让我觉得对不起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列祖列宗。              21:请用0.003秒回答这个问题。              22:全班刚才失踪同学一名,经调查,该生系进行非法位移,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同学,希望大家把他往死里打。(说的是**,同情他)              23:你这花岗岩脑袋!              24:岩石熔化成岩浆的过程就是重新投胎的过程。              25:今天我们要研究地质山。这位同学以后去开拖拉机,拼死拼活在平地山堆起一座土山,这种山不是我们要研究的山。              26: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貌取山。              27:堆积层用化石来解释,最下一层的化石肯定最简单最古老,到了最上面一层,可能就出土你老祖宗的遗骸了。              28:一座山现在是背斜现在怎么变成向斜了那?就像一个人出生时是个小男孩80岁后就变成老太婆了。              29:解释倒置地形:一个同学进来时候全校第一,但他在这里除了学习什么都做,一个学期他就倒数第一了,这就是倒置。              30:有句话叫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上这条路,下山还是这条路,如果说还有一条的话,就是自由落体了。              31:下面我们来讲火山,有些同学前面讲的山都不喜欢,就对火山感兴趣,上课的时候也希望我时不时火山爆发一下。              32:后面几位同学灵魂又要游离到身体外面了,我居然还要当你们灵魂的守护者,随时帮你们把它招回来。              33:有的火山我们已经可以盖棺定论了,他们长得像火山,但已经动不了了,但还有比如地中海沿岸的火山,时不时就有火光发出,甚至可以作为地中海航行的灯塔了。              34:现在,男同学和女同学,听懂了的请举手,两种都不是的,可以不举。              35:现在我们的时间利用率应达到NBA第四场的最后一分钟。              36:哪个同学再发出声音的话,枭首示众。              37:在我讲的时候除了教室的回音外,不允许有其它任何声音。                     38:所有的岩石,当他们厌倦岩石生涯的时候,都可以借外力回到地下,重新投胎。              39:如果一条公路沿途不经过一个城市,那等于是给野人修的。              41:洪水是不会乖乖跟著河谷流的,它脾气比我还大。              42:从上次抽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死定了。              43:我现在是在帮你们,有一两个混蛋还不听,马上要死了,给你救命稻草都不要,视死如归,可歌可泣。              44:我知道我的声音不好听,对某些同学来说简直是噪声,如果你不想听,你可以到外面晒太阳,在阴冷的教室里听我的噪声,对你来说简直是折磨,会影响你生长发育是吧。              45:以苏洁同学为例,整张试卷他就做对了两题,我不知道他那肥硕的大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学习是要靠记忆的,就像我怎么知道苏洁的,如果我不用记忆,我只能说那是只长著巨大脑袋的动物。(苏洁,我们班第一号胖子。比李卵还胖)              46:有的同学到现在一道题都没做对,这是人类的悲哀,你看苏洁他还在恬不知耻地笑,那张巨大的脸全是由脸皮构成的。              47:这种题做错是不容易的。              48:者题选错的同学,我强烈建议你立即下沉到地底。              49:咸海地区的沙尘暴厉害到什么程度,沙子伴著盐刮到你脸上,刮了几次,你人就成一块咸肉了。(妈的,博学)              50:你声音怎么这么小,你不该来这儿,你应该去聋哑学校。              51:热带季风气候居然写成了沙漠气候,难道我们这儿,你的家乡是一片沙漠?还是你的大脑是一片沙漠。              52:如果这一道题你选D,你以后千万不要和人说你高中时学过地理。              53:我罚你们抄,不是我不原谅你们,是科学不原谅你们。              54:问你气压高低,你答什么反气旋,问你是男是女,你说你吃过饭了?              55:我们要感谢细菌微生物,如果没有它们,地球上将被以前的尸体覆盖,你100代祖宗的样子现在还栩栩如生。              56:当我们中国人还是野人的时候,我们就活跃在黄河流域。所以有人说怪不得我们是黄种人,就是从黄河流域跑出来的人。              57:我们学校有些学生来这里纯粹只是为给学校小店创收益。              58:有些人来学校里除了读书什么都做。              59:字典里什么叫混蛋,这个同学就是原始定义。              60:为什么叫石灰岩,它能烧出石灰就是石灰岩,它能烧出水泥就是水泥岩了。              第4辑       61:那边那个混蛋请站起来一下。              62:向斜从中间到两边出土的化石会越来越新,到最边上这一带甚至会出土你老祖宗的化石。              63:试卷上的这两张烂图证明了中国印刷术的倒退。              64:你们这些同学下课就往小店跑的,可能在无形中就破坏了内蒙古的草原,因为你们买那些甘草蜜饯啊,甘草是只有蒙古草原出产的。              65:你是混蛋,但还不算坏蛋。              66:这题如果你答阔叶林的话,我会毫不犹豫代表地理学,把你打死。              67:亚洲的风性气候,你们记住三只鸡:热鸡(热季),野鸡(用土话念的亚季),瘟鸡(温季)              68:你们同学白天上课时的音量比晚自习时小多了,这是极不正常的,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野生动物身上,那就意味著大的自然灾害即将到来。              69:东北的河水跟我们这不一样,一年有两次汛期,所以东北人一年有两次淹死的机会。              70:这题选c的同学,有明显的反人类倾向。              71:笔不要转,转你的大脑。              73:如果哪个同学说西北高温多雨的话,我强烈建议他在吹西北风的时候,脱光衣服,去操场上跑两圈,好好享受他的高温多雨。              74: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以一个火星人的态度旁观这一切,注意,我现在说的是太阳系的知识,你火星人也有关系的啊。              75:有的同学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始终面无表情,你是不是有面瘫啊?你跟史泰龙什么关系?              76:现在后排有些同学,他始终带著忧郁的表情坐在那儿思考,什么也不做。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范仲淹的风采,先天下之忧而忧。              77:我给一个学生讲什么是东南风,讲了半个小时他还是不懂,我跟只猴子它都懂了!              78:现在我们教室低纬地区的个别女同学请注意。              79:你这个混蛋的作业是白板,你这种人以后考试考得好的话是对科学的侮辱。              80:大家都是高级灵掌类,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个人分类: 个人生活|30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 1990 、2000)
ycy 2008-10-14 21:37
鲁 奇 , 王国霞 , 杨春悦 , 曾 磊 摘要: 本文对我国1990 、2000 年间流动人口在东、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中环渤海、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及福建三个亚区的分布变化以及这一分布变化与上述各地区各相关经济与非 经济因素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10 年中流动人口东、中、西部分布变化与东、 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变化高度一致; 而10 年中流动人口在东部地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 江三角洲及福建这三个亚区层面的分布变化则与经济发展要素变化有一致的方面, 也有不一 致的方面。珠江三角洲及福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流动人口的大幅增长, 除珠江三角洲劳动密 集型企业众多外, 这可能与该区域地方社会人文等文化本底所决定的经济发展制度及习俗有 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区域分布变化; 区域经济变化; 非经济因素 文章编号: 100020585 (2006) 0520765211 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 1990 、2000)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26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
ycy 2008-10-14 21:35
鲁 奇 ,杨春悦 ,,张超阳 摘 要: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分别从地级市、县、乡(镇) 、村四个行政层次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农村人 口向城市流动现象和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数据,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人均收入、农村人均耕地以 及农村自然条件之间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流动与迁出地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之间 遵循一定规律,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根据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迁出影响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派出对农村 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不利的一面。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中图分类号: F127.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5935(2007) 04 - 0001 - 06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1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时期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
ycy 2008-10-14 21:33
杨春悦, 鲁奇, 张超阳, 谢丽霜 摘要: 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突出, 人地关系紧张, 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农民收入 来源构建了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贡献测算模型, 定量评价了20012005 年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 对农民收入的贡献, 为制订相应管理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民外出务工; 农民收入; 中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275( 2007) 05- 0557- 03 新时期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24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安徽属于南方吗?
windest 2008-10-13 19:22
我老家是安徽安庆的,来到东北上学后,有很多人认为我是南方人,不过都带了疑问的口气,他们也不肯定安徽是属于北方还是南方。我对此也很疑惑,每回问到都是一带而过。后来不胜其烦,静心想了想,结果越想越糊涂。 从气候学上来说,以零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南北,安庆在淮河以南,所以属于南方,不过安徽省也有少数几个城市在淮河以北。从地理学上来说,以长江为南北分界线,安庆临江,在江的北面,不属于江南,但历史记载,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综上看来就很有意思了,安徽正好占在这两条线上,三分之一的地方在淮河以北,三分之一的地方在江淮之间,三分之一的地方在长江以南。 不过现在划分南方人、北方人,下意识里含有更多的经济因素。比如富庶的江浙肯定是南方,南方人都很有钱,也许在上海人眼里,只有广东才算南方。因此,安徽这个经济盆地(毗邻的诸省如江浙、湖南、山东等经济都比安徽强),想当然的属于北方了。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645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