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带头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连续11年指导了1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年轻教授
热度 13 xupeiyang 2012-3-1 08:13
曹雪涛 26岁时因硕士论文优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27岁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28岁当上医学教授 32岁做博导 33岁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 主任 40岁任第二军医大学 副校长、少将军衔 41岁当选工程院 院士 47岁任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长 年份 论文作者指导 老师 论文题目 单位 2001 章卫平 曹雪涛 第二军医 大学 2002 黄欣 曹雪涛 第二军医大学 2003 王青青 曹雪涛、余海 浙江大学 2004 李楠 曹雪涛 人树突状细胞来源的新分子Siglec–10和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新分子PHDP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2005 张明徽 曹雪涛 脾基质细胞对造血前体细胞的定向诱导作用及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第二军医大学 2006 陈涛涌 曹雪涛 来源于人树突状细胞的新型癌基因样小G蛋白RabJ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2007 郭振红 曹雪涛 凋亡信号和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8 史丽云 曹雪涛 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新型免疫抑制性受体DIgR2的功能研究浙江大学 2009 韩岩梅 曹雪涛 新型免疫抑制性细胞亚群(dMSC)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2010 钱程 曹雪涛 Fas信号和TLR信号促进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负向调控CD4+ T细胞反应及相关机制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2011 刘星光 曹雪涛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和MHCII类分子对TLR触发的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反应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简称“全国百篇”)是在 教育部 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的直接领导下,由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的新院长,28岁当教授,41岁当院士,47岁当院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542550 “successful scientist”需要机遇,不单靠努力追求就可以得到。我们要努力做“great scientist”,纵观科学发展史,有很多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工作同样激动人心。――摘自《中华儿女》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13342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丰硕成果来自师生的共同奋斗
dygnuist 2012-2-27 10:44
其实 , 在当前的科技发展进程中 , 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由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尽管有一些关键的学术或技术难题是由某个学术带头人或权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解决的,但全部成果是依靠团体的力量或团队的力量完成的,这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状况,也是必然趋势 , 不能否认。因此,在科技成果的评价中既要恰当地表述个人所起的作用,更要注重每个人的具体贡献 , 我主张无论是哪一级领导或学术权威都应当为年轻人 , 特别是为那些无职无权的学术精英们说说公道话。 我的切身体会是:尽管我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探求学问,研究气候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 200 多篇,专著近 10 部,但对个人而言,在该领域的贡献是极其微小的,这仿佛是在一座高山面前 , 我们往往只看到一棵大树 , 而不看那棵树后比之高大无数倍的大山一样。况且,个人的渺小还在于许多学术上的思想是通过指导学生而完成的。所以,多年以来,我虽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也得到过一些丰硕成果,但是 , 说实在的 , 这些成果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它更应当归功于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青年后生们,他(她)们才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并不能逃脱大自然的规律 , 人类只有这样才能代代传承 , 永无休止。 所以我历来认为:师生的共同奋斗,造就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个人分类: 科学散文|3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恭喜导师赖仞研究员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热度 2 yxncas 2011-12-22 10:18
12月15日,中国科协会员日暨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本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共有211个单位推荐了730名候选人,经评审、公示、审批,100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我所赖仞研究员获得了该奖项,特致以热烈祝贺!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举办,每两年评选一次,男性候选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女性候选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每届获奖者不超过100人。该奖项是1987年由钱学森提议设立,此前已颁发了11届,共有1098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1个集体获奖。获奖者分布在理、工、农、医等各个学科领域和科研、开发、生产各条战线,绝大部分已成长为各个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带头人。
4424 次阅读|2 个评论
某高校评选“教学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评选办法
热度 1 wangzl1928 2011-10-18 15:01
不经意看到某高校评选“教学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评选办法,摘录其中一段贴出来大家发表下意见: 在SCI(含SCIE)、SSCI、AHCI刊物上每发表论文1篇或被《新华文摘》转载学术论文1/2以上,计25分;在EI、CSCD、CSSCI期刊每发表学术论文1篇, 计15分;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版)收录的核心期刊、ISTP上每发表学术论文(摘要除外)1篇,计10分;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期刊每发表学术论文1篇, 计5分(最多计6篇)。
44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读博期间还需要自己申请课题吗?
热度 3 pinjianlu 2011-9-28 17:50
昨天老板说在他这里读博需要自己看文献,然后自己申请到课题,这才算合格的博士,否则都是不合格的。 但是这样读博不知道需要好多年啊?这年头毕业晚了工作都不好找,高校招聘嘛,一般有年龄限制,而且好点儿的大学的招聘简章里,最后面才是博士,前面依次是院士、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一般要海龟,最好是在海外拿到终生教职的大牛。现在土鳖博士已经成了高端人才的毛胚人才了。多呆几年又有何用? 其实学生申请课题的话还是要靠导师的面子,完全靠自己就算申请书写得再好,都有可能是申请不到的。 真的很迷惑现在国产博士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层次,高端人才吗?不太像!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4678 次阅读|8 个评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院长
talentblog 2011-5-18 09:35
  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启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是全国重点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85年创办的校区,坐落在山东半岛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秉承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科学研究工作坚持民用科研与国防科研并举,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凸显哈工大办学特色,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是一所充满生机活力的花园式大学,是理想的治学之所。目前,学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万余人。 招聘院长: 岗位设置: 船舶工程学院院长、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学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理学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外国语学院院长。 岗位要求: 具有博士学位,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较高成就;具有引领本学科发展的办学思路,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报名时间: 截止至2011年5月20日。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 哈工大(威海)组织部 邮编:264209 联系人:黄美香 电话:0631-5687127 电子邮箱:zzb@hitwh.edu.cn 网址: http://www.hitwh.edu.cn/jigou/zuzhi 招聘学科带头人 岗位要求: 在本专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学术声望;与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界有广泛联系;具有主持国家项目经验和带领团队申请国家级项目的能力。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季刚 通信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 哈工大(威海)人事处 邮编:264209 电话:0631-5687318 电子信箱: hitwhrsc@sina.com hitwhrsc@gmail.com 网址: http://rsc.hitwh.edu.cn
3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文环境与引才用才
hxgwzu 2011-4-20 15:52
大学引才用才首先需要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 古人云“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经济投资要产生回报需要好的经济环境,人才投资要产生效益同样需要好的人才环境。除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外,人才环境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恐怕还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对人才的引力作用更大更具根本性。对大学而言,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人文环境包括各级学术共同体内部人们的思想观念、学术风气、学术氛围、人际关系等。 最近,某地方大学某学院的一位颇具发展潜力的年轻骨干教师突然提出要离开,准备跳到另一地区的一所大学任职。他要去的这所大学也属地方性大学,与这位年轻骨干教师研究方向相关的学科总体实力并不太强,甚至还不如他想离开的那所学校。他在目前这所大学已经打拼了7-8年,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的学术业绩也相当不错,可他还是决定要离去。无独有偶,在此之前,该学科的一位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也跑了。该学科的带头人是学校前些年花了较大代价引进的,也是省部级层次的高级人才,可惜种种原因呆不下去,貌似被“985”类型的高校“吸引”走了。 短短半年时间,一个发展中地方大学的重点学科出现这样的变故,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行政对学术的干预太过分了。打着管理的幌子折腾学术,变着诡秘的戏法排斥异己。听话的就捧,不听话的就压,一副霸道、欺软作风,全然不顾学术的神圣。为达一己之私,抓辫子,扣帽子,什么都干得出来。这种思想及其行为的根源,就是害怕人才拔尖进步,怕自己的权位受到威胁,怕既得利益不再保有,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为了满足私欲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在上级领导面前的话语权给别人抹黑,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学科人文环境已“污染”如斯,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学科发展离不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因此需要树立尚贤之风、鼓励创新之风。学科带头人是一定范围内的战略科学家,是帅才;学科骨干是一定范围内的学术尖子,是将才,也是潜在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学术影响力、谋划能力、亲和力、外交能力等),而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术管理的体制机制,尤其是人文环境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术单位,无论大小,都需要大公无私、具有战略思维的领导者来积极推动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奋进的学术发展氛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性发展(Extensive Development)才是一个学科的“科学发展观”。不论大学科还是小学科,建(带)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带)一个一定规模的团队,不仅需要团队精神,有时甚至需要个体为集体、局部为整体作出必要的牺牲,而且需要团队集体的EQ和领导个人的EQ都较高。自私者只能为自己谋事,而不能为大家谋事;只为自己谋事者虽有一时之利,到头来也必然被大家所唾弃。在学术界,拥有“权位”只占一时之利,不能成永恒之功。利用裙带关系缔结的小利益集团也只是昙花一现的“事功”行为(“事功”是一种地方特色的“文化”,造就了无数的地区富翁,也拉大了基尼指数),吹吹打打的渲染也只能造就一个个的超级学术气泡。 人才要以用为本,惜其材而用其人。小平同志不是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吗?学科带头人也好,学术骨干也罢,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人才,理应高看一眼,多扶一把,多看一眼人家的优点,少挑一点人家的毛病,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吹毛求疵。鼓励竞争,包容失败,扶持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既能使“近者悦”,又能使“远者来”,才是大学引才用才的要义。
个人分类: 杂谈|26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者为何不可从政
热度 7 zhang8999 2011-4-20 08:37
长期以来这个题目是领导和长者不断告诫的话题,的确二者有些冲突,毕竟人精力有限,难以鱼与熊掌兼得。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在科研是个人行为的领域,或者是小团体的领域,不具很强社会性的领域,个人精力有限,干一件事必然耽误做另一件事。但科研的发展越来越社会化,团队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的今天,在一个群体中的领头者本身就应该具有行政领导才能。尤其在大的团队,在一个需要大量人协作的集体,没有领导才能,其肯定是无法取得很好的成果。所以这些人之后进入领导阶层,从而转而做行政领导是顺利成章的。 在一个科研单位或高校,在单位的业务部门,需要科研工作者做领导,因为从其从事的研究,从事的具体工作,他们对业务很熟悉,业务也做的很好,更能起到指导作用。作为团队带头人如果人员调配好,根本不会影响到其科学研究。 现在,很多人强调做业务的不能做行政职务,实际上很多说这种的话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自己就是从业务兼顾行政职务。我曾遇到一位校长,不断告诫属下要有科研方向,要沉得住气,要能吃苦,而自己做着校长,还要做书记,做完书记快到年龄高限时候,还要活动者做校长,最后在任职中间被上级免掉,由于年龄超限。科研上从工科做到生命科学,实际上他自己对所作领域也不清楚,指导的博士生,从工学、农学到化学。 做业务完全可以做行政,有领导能力,科研做的好,对后来者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和指导作用,说话有力度,能让大家服气,完全可以去做行政。 不能简单地说做业务的不能从政,不能把二者搞成对立的关系。有些人在计算行政人员获得大项目资助时甚至把室主任、教研室主任都算成有行政资源的,有些过于牵强。 在行政化的中国,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科研能做好吗?在国际化越来越显著的今天,没有合作交流能力,做好科研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何海归们能占些先机呢?无非是有国际背景,在国外多认识一些人,回国后有行政资源支持,这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由于长期在高校,不断看到听到这样一些议论,所以写出自己的看法。 声明:本人没有做什么行政工作,也无意在这放面发展,纯碎是发议论而已。
477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搞笑】相对论、量子力学与爱情
JingweiPeng 2011-4-15 21:18
原编者按:原文由爱情物理学家排骨教主在买卖提首届爱情物理学国际会议上宣读,本文为爱情物理学之开创性研究,参与本项工作的是排骨教主领导下的排骨灌水协会,其主要学术带头人除排骨教主外,还有教主夫人排嫂…… 爱情物理学简史 排骨教主、排嫂 (一)   伟大的Bohr对gal心事的不可预测性给出了量子化描述。他指出,女孩的心事是阶跃的,不是连续的。这些心事的不连续台阶叫作量子态。究竟处于哪个态,那必须作统计描述。云云。   Bohr指出了这一物理本质后,作了大量的唯象研究。他发现,gal的这种心理复杂现象,其实是自然界一个普遍现象,有微观机理。比如他发现,氢原子的光谱,竟然可以用同样一套量子化规则来说明。最后Bohr因此获了Nobel奖。   Bohr的工作,大大的得罪了一个同样是女孩心理学方面的大权威——Einstein。Einstein在女孩心理学学方面的成就,是指出女孩心理的虚伪性——噢,失言了,是相对性。   本世纪初期,他在一个小破专利局当工人的时候,相信考虑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女同志对恋爱的投入程度会那样高,以至于寻死觅活?又为什么一旦女同志陷入一段新爱情时,又会如此决断抛弃旧情,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得出结论——一定有深刻的理论原因在背后。1905年他生小孩后,突然开悟,发表了无理学史上的里程碑论文:狭义相对论。   这狭义相对论(以后简单称SPR)里面只有两个基本原理:   1、所有同年纪女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   2、爱情对所有同年纪的女人的诱惑以及程度,速度都是一样的。并且不依赖于爱情的来源;   同样,最后他发现女孩心理的这种相对性原理竟然暗和宇宙的道理,立刻解决了电磁学的困难,还发现许多别的新用处。可惜由于纳粹的捣乱,他没有Bohr的运气好,没有因此得Nobel奖。他很不服气,继续研究。后来他发现,其实相对论条件1可以改为:   3、所有女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广义相对论了。这个理论再次被证明同样是关于宇宙的正确描述。如今的宇宙学就建立在这上面说。由于他的这些大大的贡献,后来获得Nobel奖,用他一个小工作的名义给的。   量子力学,相对论的成功表明,宇宙的奥秘,就是女人的奥秘。所以研究物理学,可以另辟蹊径,多多和mm来往就行。如此便可得到物理规律,同时又可以避免传统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枯燥无味,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为什么Bohr的量子无理学会气坏了老爱的相对论无理学呢?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两个童年经历不一样,道德观念不一样,以及对未来的乐关程度不一样导致的。这个爱因斯坦,从小比较坎坷,老师都说他笨。在苏黎寺上大学的时候,他的本科老师叫责慢,还是个Nobel奖获得者,就说老爱是不行的。老爱毕业了,老师都不给些推荐信,只好去专利局当工人。幸好这样,他才有机会研究无理学,从而最终解决物理学问题。可惜这样的生世是他这个人很保守——他心中希望女孩能够被看透,这样就好研究一些。而且作为男人来说,信心也会足一些。他不能想象,一个女孩心事本质上不可琢磨的世界,是多么的一团乱麻啊…… (二)   量子力学无理学主要历史和结论简介   但是抛开这两大爱情无理学理论祖师爷的哲学观点不谈,近百年的人类实践表明,它们都正确描述了女孩爱情规律的两大不同方面:   量子无理学:心事是小脾气不可预测,大方向可以把握;   相对论:女孩心理规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不管她们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还有外部表现有多么的不同。   本讲座之第一讲,现谈量子无理学Female心理现象。   继大思想家Bohr发现Female心理不连续台阶取的重大成功之后,有一个严肃的物理学家,许丁格,受到触动。他认为,Bohr的发现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刻基本的东西。他不禁要问:就算你知道女孩的心理是不连续的台阶,那你怎么判断一个女孩究竟她的心理在特定时刻,特定环境下面处在什么状态?她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会高兴?什么时候又会生气?   在许丁格发问之下,很多实验爱情无理学家就纠集了一大批相同年龄,相同环境的female分成小组作实验。实验结果令人惊讶:   1、同一个小组内的female心理状态并不相同,有一个概率分布;   2、这概率分布随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还有不同;   有这些数据之后,许丁格就开始考虑下述研究的可能性:   有没有办法研究一个特定环境下的female的心理状态随时间演化的规律? (三)   经过极其艰难、曲折、天才的思考,许丁格熬白了头发,终于写出来一个方程:     O Y(x,t;P)=0      (1)   这个方程,就是著名的许丁格方程。其中:   O 代表一个依赖于环境影响P的偏微分算子;x代表female的心理状态;t是时间;Y(x,t)就代表处于环境影响P下的一个female在时刻t处在心理状态x的概率!那环境P就代表,比如,她的老师好不好压,她的朋友是不是坏蛋拉,她的相貌如何压,是否双亲具在啊,小时候经历文革没有啊,是不是四环素中过毒,等等。   呵呵……复杂吧?可怕吧?服气吧?   从此以后,你只要告诉我一个相同group里面女孩们的初始心理状态分布,根据许方程,偶就能计算出未来任何时刻这个group里面女孩们的心理状态分布! (四)   上节讲到许丁格方程:   O Y(x,t;P)=0   其实里面的x只是mm可能有的很多状态中其中一个的标志。别的所有状态都可以计算出来。这节专门讲mm的“能量”问题,顺便解释“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现象”。   mm的能量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mm的心情状态。这能量越高,就表示越高兴。低,就表示情绪不好。所以了解这个理论很重要-——你去找mm,就可以对症下药,在不用到dreamer版去抱怨:怎么约她出来看电影,她会拒绝呢?等等。   许丁格在一次婚外恋期间,灵感大发:他发现他的方程的解,时间和空间可以分开。而空间部分有另外一个算子Oe确定:     Oe Y(x;P,E)=0     (2)   这个方程里面的E,就是mm心情指标。对特定的心情E,方程(2)就被叫做定态许丁格方程。 (五)白马王子问题。   许丁格作的第一个研究就是白马王子问题。   理想的白马王子,在女孩心中,那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数学理想抽象的情况下,就假设任何一个女孩,绝对没有希望嫁给一个白马王子的,于是这就变成一个俗称的“无穷深势井”问题,表示女孩深深的处于绝望之中。这情形下,方程(2)的解会有什么特征呢?   许发现,满足(2)任何解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心情指标是分离的,不连续的:     {E1,E2,……,En,……}    (3)     E1O1   O2测量值比如是“结婚成功”,你就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当你是朋友。这就是为什么包办婚姻的很多家庭最后要解体的原因,因为他们最后也没交上朋友;   现代社会,自由恋爱,就是O1-O2。   比如O1成功,你有了gf;可是你就不知道人家当时心里是不是考虑以后嫁给你——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恋爱7,8年,gf还要跟别人跑去结婚的原因。   真是左右为难啊。这样的结果,我们虽然不高兴。但这是理论的结果,描述的是female天性,只好接受。今后碰到打击,就不要太难受——只要想到这原来是无理规律,不是你的错误,就不要自责,自卑了,hehe…… (六)库仑场中的老婆   前面的结论对光光们固然很有好处。但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实是家庭。家庭的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密切相关。而家庭稳定性问题,主要就是夫妻关系稳定性问题。所以我们这节专门讨论夫妻关系问题。   丈夫对老婆的吸引力,百年前有个情圣,叫做库仑,他就测量出来了,现叫库仑定律:          F=(z*qh)*qw/r2   其中,qh是丈夫天生气质魅力。但是生活的奔波劳累,使得这鬼力受到了一些影响。z就是这个影响,z属于 这个区间。z=1表示先天鬼力全发出来;z=0表示这男人已经被生活压垮,没有鬼力了。我们无理学上,把z的突变z-z-n叫做贝塔衰变——这是很常见的。有些男人昨天还意气风发,今天就要死不活,就是贝塔衰变。   qw是女人的鬼力值。由于女人们很会享受,欣赏生活,所以她们是不存在贝塔衰变的。   在我们这个问题中,由于男人质量比较大,所以女人就是一个生活在丈夫鬼力值笼罩之下的小鸟。如果丈夫的鬼力降的太多,小鸟就会飞走的。在数学上我们无理学家说这就是一个库仑场中的妻子问题。   前面讲了库仑场中妻子运动的问题的一般概貌。这节就要具体解许丁格方程看看会有什么更细致的结论。经过特别复杂的数学物理运算,前辈情圣得到下述理论结论:   库仑场中妻子的一切心理指标可以被一个底拉客(本世纪著名英国情圣)矢量确定:      |n,l,m   其中n叫做主要量子数,代表老婆主流心情E(n)。结论是发现,主体上老婆心情和白马王子条件下的女孩一样,都比较沮丧不高兴!这个看起来骇人听闻的结论其实是对的。同志们好好想想,为什么你老婆常常给你莫名其妙的气受?为什么你老婆经常不明原因的对着墙壁流眼泪?为什么她经常看琼瑶小说?前几天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受害者,说他老婆迷上了肋昂那多他很烦恼。   这一切的背後,就是我们库仑场下妻子理论的自然结论。其实想想也很好理解嘛——你想,她跟你结婚了,就没有机会跟别人好了。在物理上,等于所有别的男人都变的遥不可及——以前的癞蛤蟆现在就等价为一个白马王子。这就是为什么库仑场中妻子主要心情指标和白马王子条件下的小女孩这样相似的原因。   但是,与少女不同的地方是,作为妻子,她们的心理结构更加复杂细致,所以还有另外两个量子数来确定。其中l这个量子数代表她愿意待在家里操劳的愿意程度,无理学中叫作脚动量指标。如果l很小,说明你的老婆很懒;l很大,说明她勤快。但是本工作的一个巨大发现就是,l是有上界的——这说明你不要指望找到一个无穷勤快的老婆!对给定的心情好坏量子数n,妻子的勤快量子数是如下可能值:        0,1,2,……,n-1   所以,趋势就是,如果她很不高兴,她就很不勤快;她很高兴(n很大),她还是可能不勤快,当然也很可能勤快。具体究竟勤快不勤快,什么时候勤快,who knows?所以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啊。   到现在还没有完。请注意,我们还有一个量子数m。这个m是什么呢?它在无理学中叫做“刺”量子数,可以说明老婆莫名其妙给人气受这种常见现象。这个m越大,老婆刺就越多,你就越可能被欺负冤枉。幸好这个刺量子数也是有上界的,否则大家就不要活了。它的规律是,对给定的脚动量指标l,m可以取值:    -l,-(l-1),-(l-2),……,0,1,2,……,l   共2l+1个可能状态。负号代表“负刺”状态,就是反过来要你欺负她——这可能和精神病中的受虐狂有关;正号代表她要欺负你,这时是施虐倾向。而且大家可以看出,叫动量越大,妻子这个“刺”量子数就可能越高——这很好理解:谁作了那么多家务事,脾气都不会好。如果脚动量很小,我们的公式表明,她一般不会刺你的。这点很有指导意义——要想不被刺,抢着作家务! (七)--诱惑导致老婆之相变现象 (a)跃迁   上节对家庭问题的研究,大家已经看到女人心理的复杂精细结构。在一夫一妻制度的情况下,妇女在特定心情量子数n下,还有n中可能的勤快量子数l,在特定勤快状态下,她又还有2l+1种可能的发脾气量子数。这个发脾气,既可能是要欺负你,也可能是要你去欺负他。所以在给定心情下,女人还有n2种细微心理状态,我们无理学中叫做:   家庭妇女的心理精细结构。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这些品质优秀的男人,在大的苦也能吃,再多的气也可以受,只要她高兴就谢天谢地。所以对优秀不精精计较的男人来说,还是主心情量子数n最重要。然而,爱妻的心情,有如芝加哥的天气,说变就变,毫无预兆,这可就急坏了象排骨这样的优秀男同志。幸好排骨乃是无理学方向之一大宗师,近来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成就。这里就是要把其中若干理论结果公布出来,解放白色恐怖之下的男同胞们。以后请偶喝酒就可以乐。   理论框架是这样的:   无论如何,女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变心情的。肯定有外界影响;我们把女人心情的操作算子叫做H,把外界的影响叫做H1。既然我们常误以为老婆心情是无缘无故变化的,就表明H1相比H是很小的。实际上,H就集中体现了丈夫之鬼力,而H1就是外界的诱惑。于是就有下面三个自然结论:   1、H1H:铁定要和你分手。你就不要做梦留人家下来了。   不得不提的是,有个变态情圣,叫不乐哈,他曾经研究过这么一类女人——对她们来说,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没有差别。这种女人的运动被不乐哈解许丁格方程研究出来:她们会随机的暂时与某个男人形成紧束缚状态;又随机的翩然而去,如此往复不绝。后来他把这个思想用到金属之中,发现在那里,原子核就是男人,电子就是女人。那些金属中的男人就规则的排列在三维空间,等待随机游动的女人。真是手猪待兔啊。不乐哈发现,在金属男人这种极端被动条件下,金属女人呈现完全自由之运动,叫做不乐哈波。不乐哈也因此获得Nobel奖励。我们现实社会中的男人,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千万不要当金属男人。   我在下节只专门对情况1解方程,看看弱外界诱惑条件下,老婆的心情活动是怎么样的。如此大家就可以对症下药,调理让你心烦意乱的老婆了。 (八)排骨无理学补——牛顿无理学的错误   这个牛顿无理学,建立于300年前,曾经具有很大革命意义,可惜其中错误多多。可叹众生当他是经典,死报不放,指导自己恋爱问题。这里就要直接指出他的错误与危害,为众光光做点贡献。   牛顿第一定律说:   *如果没人对美眉施加压力,美眉就会在那等着。   这是大错的!因为现代mm会反过来追ggdd。很可能追的不是你。所以必须主动出击才有收获。不知道已有多少英雄吃了这大亏。   牛顿第二定律说:   *如果ggdd们对某mm施加的压力越大,她变化越快。   这也是错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大批ggdd同时追一个mm,她通常有被宠坏的现象发生,形成超稳结构,谁也追不到。所以大家追mm,一定要在下面商量分配好作战方案。   牛顿第三定律说:   *如果你喜欢一个mm,她就一定同样喜欢你。   牛顿真是发疯,居然有这样愚蠢的想法。我就不多加说明了这里。   牛顿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万有引力公式,正确描述了男女相互作用强度。但是他居然没有在公式中分清性别,同样公式也可以用于男-男,或者女-女相互作用作用。这就表明他是个同性恋宽容主义者。   后来正确的公式由库仑提出,弥补了这个缺陷。   最近要考试。闲下来就可以写相对论无理学和混沌无理学乐
3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生如何尽快实现心理断乳
热度 3 kejidaobao 2011-3-28 11:08
文/王 进 近来,不时听到毕业生抱怨工作后遭遇到不公平待遇,例如与老员工同工不同酬、超负荷工作、打杂跑腿的琐碎事务缠身等。有些研究生进入科研单位工作后抱怨升职慢、工作职责多、终日为学术带头人打工等。类似的抱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帆风顺的成长历程,使得不少毕业生自我感觉良好。待走上工作岗位后,猛然发觉现实并不等同于理想,鲜有成就感与荣誉感,甚至连生存权益也未必能得到起码的尊重和保障,深感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绝对性和公平的相对性。 这种对“不公平”的抱怨,大多与是否获得别人的“尊重”无甚关联,而是毕业生面对责任担当的一种逃避性反应。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对自尊维护的过分强调,直接影响到心理情绪的调节和独立内省的培养,进而诱发一系列“心理性断乳综合症”,表现为狂妄自大、妄自菲薄、逃避责任等。 “心理性断乳”是相对儿童的“生理性断乳”而言的,指子代在发育成长中要求摆脱父母的监护而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心理性断乳通常发生在青年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青年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随之增长,开始以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的目光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强烈要求挣脱父母的保护链,在家庭乃至社会中占有平等和独立自主的地位。 心理断乳通常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客观条件造成形式上的心理断乳,指脱离父母、减弱依赖性、增强独立意向的过程;第二阶段则为主观意识下实质性心理断乳,是指第一阶段结束后逐渐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日本心理学家西平直喜认为:诸多社会因素的叠加,使得青年要完成心理断乳所需的时间比以往更长。毕业生如若迟迟不能完成心理断乳,极易深陷职场泥潭,工作热情下降,合作意识淡薄,成为部门正常运转的“负阻尼”和团队绩效降低的主要诱因,严重者甚至会因工作压力过大或人际关系紧张而患上“上班厌倦症”。 心理性断乳第二阶段之所以难以结束,关键在于独立人格的缺失。笔者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总结的健康人格6大特点,提出实现人格独立的6条途径。 1) 增强自我扩展意识。不少毕业生对陌生环境比较敏感,不知该如何行事,自我拓展意识相对较弱。若能保持开放心态,有意识地多与身边同事接触,积极参加所在单位的活动,尽快融入新的工作场所,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是增强自我扩展意识的有效方式。强化自我扩展意识不仅能逐步淡化唯我独尊的狭隘成见,培养心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更可以激励自己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中的诸多困顿,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大大提升自信心。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扩展意识仅是立足之本,前行之路是否顺畅,则需良好的人际关系全程辅佐。部分毕业生因在校期间过早且过于片面地接受了世俗观念,习惯于用“成本与利益”的功利性核算方式处理身边的一切问题,迷信于借助利益交换的威力拓展人际关系,甚至将“丰富”的人脉资源视为炫耀的资本。然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本质源于诚挚的人际互动,须与他人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生”。人脉资源不求丰富,但求可信与可靠,否则,终究难逃“树倒猢狲散”的尴尬。 3) 尽快赢得情绪上的安全感。毕业生初入职场,面对陌生环境和未知世界,脸上写满紧张无助,心中充满犹豫彷徨,此时,尽快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尤为重要。情绪上的安全感,源于自身对生活与工作的掌控力度,而非父母、同事或领导的安慰。人生只能由自己来负责。大学毕业生若能正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并凭借勤奋与智慧克服困难,将会逐渐找到得心应手之感,人生目标也会更明确,做事益发有条不紊。同时,由此展示出来的阳光心态和积极形象,将进一步增强同事间的信任程度。 4) 正确认知现实。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乐于依靠个人主观意愿来看待事物发展,而忽略现实社会的复杂性。然而,现实如同爱神维纳斯的雕塑,总以断臂的残缺,来激发人们做出调整,适应变化,重新审视美的存在。毕业生应正确认知现实,遇到问题不慌乱、不迷茫;处理问题时随事态变化相机而动;取得成效时及时激励自己,激发出更高自我效能;问题解决后及时做好总结,作为日后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指导。 5) 客观地看待自己。古希腊先哲2000多年前就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人啊!认识你自己!”的警告,呼吁人类要理性认识自我。这是所有人难解的人生命题,已然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更应该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以便在人生旅途中扬长避短,少走弯路。 6) 有意识地培育正确的价值体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指南针,但囿于人生阅历的匮乏,年轻人易受他人思潮的影响,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之下。通过培育正确的价值体系,在工作中不断检验、校核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让行为模式具有更加清晰的自我意向和价值准则,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度而不左右摇摆,这对新晋员工尤为困难,也尤为重要。 除了自我调节外,毕业生入职后还应主动向部门领导和同事寻求帮助。他们作为经历“断乳阵痛”的过来人,能帮助职场新人理解工作中“不公平是绝对的”这一事实,打破不切实际的空想,面对真实的人生。对既有的不公平现状,初入职场者在短时间内无力改变,但通过调整心态,学会接受现实世界的不公平,这是实现真正的人格独立、尽快摆脱“心理断乳”这一尴尬境地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3682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校科研与教学孰重孰轻?
热度 7 fdzjkyck 2011-3-22 00:52
谈起这个话题,甚是尴尬。因为自己这两方面都很欠缺,所谓半斤对八两。但既然是一份子,总是无法回避,甚至更该直面。所幸说说这个话题,也算是科学网上朋友们学习交流的机会。既便菜鸟一个,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在时下中国高校,无疑科研份量比较重。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跨世纪优秀人才等等,不一而论,自国家到地方再到高校,头衔高高、光环夺目的大多是科研实力表现出众者,而这些“拔尖”往往把教学名师之类“优秀”盖帽了。须知,高校中科研巨头总是对各类资源拥有天然的话语权,这导致越富有的越容易获得,哪怕拿上以后转交(包)给别人做!推及学校,重点高校与普通院校情景也类似!所以有了研究型与教学型的分类。 其实,在高校,科学与教学的关系本应相辅相成,教学是本份;而科研则是助力。教育学生、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三者的关系也应是良性促进的关系。现状却早走了样,GDP增长需求与科技创新的牌子导向下,高校科研自然被拔高显亮,而人才教育和服务社会不幸沦为背景。个人的成长与命运难以离开大环境,于是从教师也都在不断的锐变。适者生存!可是这样的导向结局却是很糟糕的。既然资源配置在教育教学中的投入严重滞后,高校的产出品也难勉出现次品、半成品甚至需要召回的危险品! 高校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呢?我不由想起很多人做得一个比较来,以前的大学生很厉害的,现在嘛。。。找找究竟,那个时候的老师或许对教学倾注的心血也更多吧,可这种结果是谁造成的呢?
个人分类: 随笔|327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