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校扩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路径选择
热度 3 idmresearch 2016-1-29 15:37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引领高校转型发展 在考生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观念中职业技术类院校总是“低人一等”,这是一直以来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困境,如今也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应用技术类转型的思想障碍。由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基于高校扩招需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本转变而来,所以在许多教师甚至管理者眼中,学校要继续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冲刺才是不断“进步”的表现,转型后还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太丢人”。当然,也有一些高校管理者对此看法不以为然,甚至对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升本后纷纷改校名、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的做法不敢苟同。河南某地方本科院校副校长在接受笔者访谈时就指出,“在发达国家,职业技术类学校就是职业技术学校,相当于工厂里车工就是车工,钳工就是钳工,什么学校就要培养什么人才。若把中国高等教育比作一部好手机,大家都知道手机的芯片很重要,芯片相当于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如果大家都去做芯片,手机是出不来的。除了芯片,一部好的手机还需要有好的屏幕玻璃,好的外观设计,好的制造工艺,四者缺一不可。我国高等教育亦是如此,既要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要有一线的职业技术类院校,自然也离不开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技术类高校”。可见,如何逐步扭转观念不适应的现象使之与教育改革同步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的关键。尤其要注重转变高校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使之加强对转型重要性的认识,方能引领转型发展。 二、增强教师实务技能 带动师资队伍转型 教师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变归根结底要靠教师的教学。地方本科院校现有教师大多由传统学术型高校培养,接受的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偏理论教育,尤其是伴随社会整体学历上移而来的地方高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新聘教师多以博士学历为基准,致使青年教师多是刚从一个学校毕业就走向另一个学校就业,毫无实践经验可言,根本无法满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对偏向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因此,加强对现有教师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与大陆地区类似,台湾地区近年来为满足高等技职院校转型升级需要,新聘大量拥有博士学位却未具业界实务经验的教师加入,也同样面临师资实务能力不足的困境。从“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到“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台湾当局无不做着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的不懈努力,其中有关教师实务增能的诸多策略能为大陆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转型提供一定借鉴。一是遴聘业界人士到校协同教学。国家可以资助地方高校聘任业界专家到校协同教育教学;二是新聘具有业界经验的专职教师入职任教。地方本科院校在今后人才引进中须要求新聘专业科目教师需具有与任教领域相关的工作经验;三是调整专业教师评鉴考核指标。对教师评价偏重于学术研究是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地方本科院校需通过调整绩效考核指标的方式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觉提升实务教学技能。 三、调整学科课程设置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学科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需调整以往过于偏重理论的课程设置,转向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注重应用实践的学科课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规格的人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湖北省武汉科技大学为例,“企业每年向该校本科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和毕业生数的比例达到6∶1,该校也连续10年保持高就业率” 。优化课程体系是武汉科技大学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的重要经验。面对普通本科教育兼具通识性与基础性,专业性与学术型并存的多元特征,武汉科技大学选择以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定位的主要标尺,建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规格信息数据库,全国相同专业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信息数据库,并据此对每年的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和培养方案做出适当调整,“现在的本科教育没必要端着精英的架子,地方高校就是要培养企业能用、好用的人才。专业设置要紧跟业内前沿 ”。尽管由于人才培养成效具有滞后性这一不可回避的现实可能会对专业调整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诸如武汉科技大学这一紧跟市场需要适时动态调整学科课程和专业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实用的课程。当然,实践课程成本高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调整课程设置面临的现实难题,武汉科技大学成功转型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作支撑,因此,在转型进程中国家也应在资金上给予地方本科院校更多的支持和投入。 四、强化产学合作融合 助推高校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转型成效与企业作用密切相关。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应用型大学发展便不难发现,“面向行业、产教融合、强调应用”是其共同的特征。如,“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的普遍原则 ;澳大利亚的应用型大学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紧扣企业需求,其授课的师资也大多来自企业现任或曾任职的管理者;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大学更是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范。近年来,福建省借助地缘优势与台湾地区开展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初步积累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经验 ,可供我国其他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提供参考。其中,强化产学合作是福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突出亮点之一,也是各高校共同选择的路径。在福州,福建工程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平台、与企业达成战略联盟、与知名企业共建实验室等方式拓展了产学合作领域,把产学合作贯穿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始终;在漳州,闽南师范大学专门规划建设应用技术学院以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以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在厦门,厦门理工学院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并努力推进与企业行业的协同合作,在积极探索与境外应用技术大学及企业的合作路径中加快高校转型发展。 杨宁,程毓. 应用型人才,该怎么培养 .人民日报,2014-04-10(12). 董大奎. 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 . 上海市: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02):64. 王新民,蒋新华,李泽彧等.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推动福建高校转型发展 .中国教育报,2014-07-15(7) (李玲玲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个人分类: 规划参考|2759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方大学面临的困境
热度 42 gfcao 2011-8-25 15:00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变化不可谓不大,期间经历了若干次不亚于 8 级地震般的变迁。高校扩招带来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极度膨胀,中专改大专,大专改本科,学院改大学,好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据说是为了强化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与互补,高校合并之风又席卷全国,由此诞生了若干个超级航空母舰式的巨无霸大学。如今“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又一次如狂风般席卷中国重点高校。所有这些变化无不打上了官方烙印,换句话说,带有浓烈的行政色彩。当然,中国高校是政府办的,政府希望大学办成什么样,大学就该办成什么样,我相信政府与全国人民的愿望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把中国的教育办成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问题在于负责管理教育的官员却未见得具有达成这个愿望的执行水平。 就说一流大学吧,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分层次的,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教学型大学,两者的定位完全不同。研究型大学可能是一流的,教学型大学也可能是一流的,关键看你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你的定位,在社会上最出色地扮演了他应扮演的角色。在一个举国上下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潮中,地方大学进入了两难的境地,甚至可以说有点迷失了自我。我们一度创造了“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等新鲜的名词,可学校与人一样总是有上进心的。当初的大专改本科、学院改大学不就是大学上进心的具体体现么?更何况在一个全社会迷信 985 、 211 的时代,谁不希望自己的学校也能跻身其中?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学校也一样,你太差了,谁也不会正眼看你。私企、国企、事业单位的大门上就差挂上“地方大学毕业生与狗不得入内”的牌牌了。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方大学争相提高自己在高校中的地位,这与重点高校争创世界一流是一个道理,地方高校的学生争相报考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从而摆脱“地方”的帽子。无论是争创世界一流的 985 、 211 ,还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地方高校,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经费。于是高校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作为投资人的政府的意愿。如前所说,假若真是政府的意愿未必不是件好事,因为政府作为人民的代表,也是希望学校越办越好的,遗憾的是,代表政府的官员却未见得能真正按照政府的意志去做,或者根本不具备完成政府意愿的能力。与其把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失败归咎于政府,不如归咎于主管教育的某些官员,这样不仅容易与政府达成共识,也比较符合实情。 政府官员毕竟不是教育家,他也许并不真正了解教育规律,关心教育是件好事,但如果不懂教育,最好不要对教育指手划脚、发号司令,有句老话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把教育交给教授们去办,就应该相信教授们能把学校办好,政府做宏观或目标管理就够了。如果觉得教授不足信,那你在做一个决策前,至少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并进行局部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再决定是否推广。可叹的是,也许是求胜心切,中国的事往往是某个人拍拍脑袋便全面推广,大家伙一窝蜂一拥而上。也难怪,资源毕竟有限,你不跟着变革就意味着落伍,落伍就意味着墨守成规,墨守成规就意味着喝西北风。 记得江先生讲过这样一句话:“你不懂,老百姓为你交点学费没关系,但你不能总是留在小学一年级”。卓越,是每一所高校追求的目标,但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卓越,为什么大家都在奔着同一个目标?都是指标惹的祸。放眼各种评价体系,有多少真正反映了人才培养质量?各级各类奖项、各级各类项目、各种类型的检索、各级各类重大重点项目,还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等不一而足。不可否认,这些指标的确代表了某种水平,但这些东西应该是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不应该是争抢来的。 高校应该是个无为而治的场所,每一所高校都有它与众不同的追求,只有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里,教师们才能充分挖掘并发挥出聪明才智从而逐渐形成高校各自特有的大学文化。
个人分类: 杂文|17678 次阅读|111 个评论
高校扩招、学生作弊、就业困难和评估受诟病的必然联系
ChinaAbel 2009-2-17 15:44
本文转自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147526fpage=4 ,仅代表原作者观点! 1.高校扩招,让原本不具备高校学习的认知能力和德行修养的人进入高校。注意高等教育的课程不是任何人都能上的,没有足够专业基础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听不懂,成不了材。原因呢?很简单,就因为这是高等教育,不是初等教育。很多人天真地以为,在大学添几张桌子、增几个床位就可从容招生,万事大吉。以此,可以多招人,招有钱人来上学,进而刺激经济。大学里有多少学生,不取决于大学里有多少大楼,而取决于这个国度里有多少知书达理、勤奋好学的年轻人。打个比方,某一年,我国真正健康的树苗只有一万株,即使你有再大的林场,再肥沃的土地,有培育两万植株的规模,也在这一批里育不出两万棵参天大树来。所以,一个根本性的定律是,学苗数量决定大学规模。换句话说,行政措施错误地干预了教育发展,蹂躏了教育发展规律。 2.以上述分析作基础,不难推导以下结论。首先,学生大量作弊是一种必然。作弊队伍庞大,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作弊者心安理得。为什么是必然呢?因为被扩招扩进来的20%,不具备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大学课程,他们学不了。学不了,还必须毕业,不然高额的学费白交了,前期的12年书白念了。怎么办?途径是唯一的:抄。越差越抄,越抄越差。由此带来的,不仅是考核体系的失灵,还有整个学风的败坏。 3.一个猪,你再怎么培养,也长不成大象。虎崽可以养成老虎,但是猫不行。所以,在盲目扩招前提下,高校应该具有极高的淘汰率。这才正常。就是说,每年应该有两位数比率的学生无法按时毕业。 可是,奇怪的是,学生都毕业了。原因有三。1.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拿了学生的钱搞基建,那就乖乖地让人家毕业。当学生成为老师财源的时候,斯文扫地,师道不存,大学精神也就完蛋了。2.人人爱面子,大学也是。12%的淘汰率,说明我这学校不能教(就没人说这是因为学生不能学),那不让人看扁了?再说,12%的淘汰率,谁还敢报考俺这学校?没人报考,财源不进,大学贷款咋还? 3.没毕业,咋就业?在全社会要求保持和谐、稳定就业的情况下,就业是大事,教学的严与宽,你就自己把握吧! 于是,上课听不懂、考试答不上、啥事做不了的大学生,声势浩大地进的大学校,有声势浩大地出了大学校,留下一地垃圾,带走一纸文凭。本节结论:大学现实应该淘汰不愿淘汰、不能淘汰、不敢淘汰。学生缴纳学费、老师宽松考核、学校如约发证,这已经是教育产业化旗帜下的一种契约,得到实际执行。 4.大学里的仇恨。学生恨。学生恨大学,教不出什么实际本领,学些没有用的课程,搞些没有用的活动,挣了我们四年钱,发个证就把我们推向社会。上了16年学,每年交上万学费,然后出门就挣500-600,本都收不回,还让我们调整心态,降低标准,这是人说的话么?所以学生弑师。老师恨。老师恨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骂老师,考试抄纸条,毕业靠父母。大学生流氓化,还是流氓大学生化?象牙塔不复存在,大学成了游乐宣泄的乐园。大学恨。大学恨什么呢?不扩招,没钱换贷款利息。不贷款,搞不了校园基础建设。不建设,不能升格,不能扩张,不能改名,就落后,就低人一等,就招不来学生,就被高等教育市场淘汰。 5.回归本题。评估其实很美妙的活动,我从来不怀疑教育部的美好初衷。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正确。评价是必要的,合格或不合格,优秀或不优秀。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是,在扩招驱使下,大学已经学坏了,你还用好人的标准去衡量他。普遍性的教学质量下滑是学苗下降的必然,不规范的成绩考核是放学生大爷毕业的唯一手段,一切都已成事实,可是这个事实不能说,只能暗地这么做。不这样,大学就没法养活自身,就没法换地更名,就没法升格申博。大学已经不可避免学坏了,你还要用阳光下的师道标准和大学精神考核我,你说我能合格么?我不改卷子、作样子、设圈套、说假话对付评估,我还能有别的选择么?! 6. 再说了,谁让大学学坏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高校扩招的两条新闻
westman 2008-10-14 12:37
最近有两则消息引人关注, 一是:教育部坦诚扩招太急。 http://news.e21.cn/html/2008/zsks/413/20081011092203_12236881231641364826.htm ; 二是:教育部称所谓承认高校扩招太急报道实事。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10/13/content_10190265.htm 两则消息的前后间隔不超过4天。1999年的扩招太急,地球人都知道,只有教育部一直没有公开承认。2008年10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只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在公开场合官方表达了这一信息。仔细查看两条信息不难看出,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在发布会上确实说,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在大规模扩招的决定出台前,本来已经有一个扩招计划,即增扩普通高校22万人,但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 上述这些信息来自媒体报道的直接引语,曲解和误传的可能性较小。而下面的信息,可能是部分媒体的过度阐释(也有可能是教育部负责人的直接表述),但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媒体对发布会不构成误读误传,从不同角度发布消息是媒体履行社会功能的需要,也是不同媒体的定位使然(如都市报和晚报适应市民需求,党报传递政府声音等)。 10月13日教育部发言人出面公开辟谣。辟什么谣?教育部是否承认扩招太急。扩招太急本来是全国人民的一个共识,只是教育部没有承认而已。在一个公开的发布会上,媒体把有关负责人的表述解读为教育部对扩招太急的承认,相当于给教育部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媒体,教育部和老百姓在扩招太急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可是,13日教育部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等同于拒绝这样的机会。 或许,出于行政层面的压力,教育部的新闻发布总是这样捉摸不定。看看媒体对发布会的报道,负责人透露,1999年的扩招,不仅仅是教育部作出决策,而是国务院立足于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才做出的重大决策。相当于,如果教育部承认了扩招太急,而责任不在于自己,而在于更高的决策层面。 就在人们看到教育部承认扩招太急的新闻后,网友和媒体评论家们发出感叹和呼吁:教育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而当人们看到教育部的辟谣时,有人评论说,他为教育部的姿态而失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1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