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到哪里去?》
liuyu2205 2020-10-4 17:17
画作《我们从哪里来 ? 我们是谁 ? 我们到哪里去?》( D'où venons-nous? Que sommes-nous? Où allons-nous? ),是法国画家高更( Paul Gauguin , 1848 - 1903 )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于 1897 年在南太平洋大溪地( Tahiti )完成。 据画家所言,此画具有人生总结性的意味,同年 3 月画家刚刚经历了丧女之痛,之后又一直受着梅毒和眼病的折磨,贫病交加的画家起意自尽,临死前完成了这幅画作,因此这部作品集中表现了他对人生和艺术的见解。然而其后画家自杀未遂,得以继续创作另外一些最后的作品。 该画从右到左看,最右边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婴儿,最左边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中间是一个摘芒果的人,象征人世的欢乐,整个画面代表了人的一生。画中还有一个人惊讶看着两个穿长衫者谈论自己的命运。左上方一座暗蓝色雕像举起双手,暗示死亡的不可避免,也似乎在指引着来世,。。。 以对生命的提问来命名他的毕生结晶,本身就是一种感悟,。。 参考资料: https://fr.wikipedia.org/wiki/D%27où_venons-nous_%3F_Que_sommes-nous_%3F_Où_allons-nous_%3F
个人分类: 在中法文化之间流连|4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更:后期印象派,终老大洋洲
热度 3 gaoguanzhong 2019-1-15 05:19
7817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到何处去?》局部 7818 高更画的梵高, 7821 高更自画像 7801 黄颜色的基督 7814 阿望桥画派作品 7799 《塔希提妇女》 7816 市场, 7810 《手捧水果的女人》 7805 《讲道以后的幻景》 7806 雅各与天使的格斗 7808 海滨骑手 高更:后期印象派,终老大洋洲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1/13 我们都知道梵高,他有一位朋友,也是有名的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叫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又译高庚 )。高更的经历也很坎坷,但他的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绘画史上留下了地位。高更与梵高和塞尚一起成为后期印象派的代表。 半路出家学画,曾与梵高结交 高更1848年6月7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来自法国奥尔良的报社主编,母亲出生在南美,是法国人和秘鲁混血人的后代。1851年路易·拿破仑(即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要当皇帝。高更就随家逃往南美洲的秘鲁,在那里度过了幼年。高更早年丧父,直到7岁才回到法国,其南美口音时常遭到同伴嘲笑。17岁起他当了6年水手,远航到世界各地,异国的风情开拓了他的眼界,海洋的风暴锻炼了他的性格。1871年,他回到法国,在一家证券交易所里做经纪人,生活得很不错,两年后娶了一个丹麦女子为妻,夫妻感情也很好,后来有了4个孩子。可是,这种平静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就出现动荡了。有一天,他在街上的橱窗里看到了印象派画家毕沙罗的一幅风景画,使他回忆起过去海上的生活,于是,他开始去学画,这时已年近三十岁。1876年,他画的作品《费罗弗莱的景色》(Landscape at Viroflay)送到沙龙去,居然入选官方年度画展,这一偶然的成功促使他更加努力画画。之后连续几次入围画展。这时期,他开始结交印象派的画家,如马奈、塞尚、莫奈等,特别是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 )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1883 年经济危机,股票市场狂跌,高更丢掉了原来的职位,改当职业画家。但运气不佳的是,美术市场也受经济不景气拖累,画卖不出去,生活不稳定。1884年全家搬到诺曼底的鲁昂,虽然生活费用比巴黎低,但收入仍然是个问题。他的妻子对他的所作所为很不满意,劝说他到丹麦去,为的是转移一下他学画的注意力。可是到了丹麦后,他还是一心一意想着画画,甚至在哥本哈根办画展,但由于作品太新潮,不被人们理解,刚办了一天就搞砸了。 在丹麦住了不久,他与妻子分手,带着一个孩子又回到了巴黎。他对绘画的热情很高,总想摸索出一条不同于印象派的新道路。终于不顾一切,把孩子留在巴黎寄宿学校,一个人出发到布列塔尼西南部的阿望桥(Pont-Aven,音译蓬塔旺)。这是一个滨海渔村,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使他特别感兴趣,他蓄起长胡子,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贫苦的渔夫,每天出去作画。他对当地的风物、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逐渐放弃原来的印象派写实手法。 高更是一个难以安静的人。1887年春天,他又乘船到了巴拿马和法属马提尼克,打工、作画一段时间。发现了热带风景灿烂的色彩和动人的光,享受到原生态大自然的妩媚景色。他要通过绘画寻找感情的解放。但因病回到了法国。 1888 年,他得知梵高想办一个贫苦艺术家的互助组织,于是动身到南部的阿尔勒(Arles)去找梵高。两人很亲热地住在一起,高更还给梵高画了像。但是没过多久,有一天,他俩因为艺术上的问题争论起来,高更为了平静一下风波,暂时走出屋外,没想到梵高手持剃刀,大喝一声追了出来。高更只好逃走,夜里在一个旅馆住下。没想到,就在他离开后,神经质的梵高竟切掉了自己的一个耳朵。第二天,高更回来,见他已经卧倒在床上。高更只好写信把梵高的弟弟叫来,并把梵高送进医院。从此两个朋友就永远分手了。 以后高更又回到阿望桥。他在这里吸引了一些年轻的画家,形成了阿望桥画派。《讲道以后的幻景》(1888)就是那一时期的作品。画作突破印象派手法,把人物安排在一个不大真实的,但生动的深红色背景之上。《黄颜色的基督》也创作于这一时期。 居住塔希提岛,凸显绘画特色 不过,在巴黎他的画卖不出去,愤懑之余,好动的高更又想到更加遥远和荒凉的地方去,远离欧洲的都市文明,找一块富有异国情调的乐土。1891年经过63天的海上旅程,绕过半个世界,来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 Tahiti ,又译大溪地 )。这是典型的热带岛屿,由两座火山连成葫芦形,充沛的雨水把疏松的火山坡冲出很多沟壑,峭壁高耸,瀑布挂满山腰。岛上森林蓊郁,动植物种类繁多。美丽的热带风光举世闻名,被誉为“最后的乐园”。高更不愿意待在十分欧化的首府帕皮提,于是在其南45公里的玛泰亚村( Mataiea )住了下来。现在那里辟有高更博物馆(Museum Gauguin )。高更在这块原始的土地上,脱下了文明社会的西服,也像当地土人一样,身上只缠着一块布,开始过起半原始的生活来。后来他在当地土人中另娶了一个妻子。他的画作《游魂》中画的就是土人妻子的形象。其他作品还有《塔希提妇女》《市场》《手捧水果的女人》等。 高更在这里创作的作品和印象派的画完全不同,有的批评家对他作品中野性的追求提出批评,高更对这类意见不予理睬。他驳斥道:“文明使你痛苦,野蛮却使我返老还童。” 1893 年高更回到巴黎举办了一个画展,展出在塔希提创作的画。人们对这次画展的意见褒贬不一,不少人对他的作品不满,也有人表示欢迎。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德加( Edgar Degas ,1834-1917 )看了他的展出就感到很高兴,认为他富有成果。高更受到鼓励,又在巴黎画了一幅表现岛上生活的作品《 神日 》,描绘了那里的宗教仪式。在这幅画中人和自然都像美丽的图案,他画的人就和植物一样。他说这是为了表达“人类生活和动物、植物生活的协调”。 1895 年高更又回到了塔希提,重新过起土著人的生活。在岛上有一次发着高烧画了一幅《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到何处去?》。这是他生平最大的一幅作品,高1.39米,宽3.75米。他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一幅画,“这幅画胜过以前的作品,这是我从未达到过比这更好,更有意义的作品,我把一切生命都投入进去了。”从这幅画的题目就可以看出,他是在追求一种哲学的思想,探求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过他所提出的问题,恐怕连他自己也回答不上来。这幅画只不过表达了作者苦闷、悲怆、茫然的心情。 1901 年高更移居马克萨斯群岛( Marquesas ),1903年5月8日在阿图阿纳(Atuana)去世,终年55岁。墓地在希瓦瓦岛(Hiva Oa)上,至今每年都有美术发烧友前往吊祭。 高更画作的风格特点 高更早期作品的手法接近毕沙罗的风格,注重外光的表现。但自1885年之后,特别是在塔希提岛之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反对那种认为绘画是真实景物在镜子里反映的观点,而是要表现心灵深处的感觉,让主观感觉控制画面。他的画作含有浓厚的象征性,追求艺术表现的原始性(质朴天真),追求色彩的平涂法。他不再追求外光,而是强调色彩的平涂。在这里,透视远近法没有了,色彩是经过整理和简略了的,人物也缺乏立体感。但用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的画幅具有装饰风味和东方色彩,带有粗犷的部落生活气息。他的艺术对后来法国的象征派和野兽派有颇大影响。他在世时,作品不大被人理解,死后才开始名声大噪。这样的命运与梵高一样。身前受冷落,死后享哀荣。令人叹息不已。 正是看了Arte台的法国电视传记片(2016), Gauguin-Ich bin ein Wilder , (直译,高更:我是一个野人),使我比较详细地了解了高更的人生,结合相关资料,写下了这篇短文,与读者分享。
个人分类: 外国人物|2662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最喜欢的小说家:毛姆
yanjundu 2014-7-5 21:41
毛姆,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家,应该没有 “ 之一 ” 。我读毛姆的书,始于 2010 年,包括《 月亮和六便士 》、《 刀锋 》、《 人生的枷锁 》 和《毛姆读书随笔》这几本能在国内找到的书。《刀锋》,毛姆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生的枷锁》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主要说的是,主人公菲利普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他,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我最喜欢的还是《月亮和六便士》,小说取材于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高更原本过着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突然有一天,舍弃一切独自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这部小说表现的是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就书名而言,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现实,满地的六便士,有些人像 “ 高更 ” 一样,选择了抬头看月亮,追逐自己的理想。正像毛姆小说中所言 “ 追逐梦想的人就是在追逐他的噩运 ” 。是的,有时候,追逐梦想,就是在追逐噩运。小说最后定格在 “ 高更 ” 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 —— 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但是,这对于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来说,这又算什么呢?!这阻挡不了他们前进中的坚定。 因为对《月亮和六便士》的喜欢,我后来在北京买了《高更艺术书简》,这是一本高更的画册和介绍。 2012 年我在华盛顿大学书店看了《高更画册全集》, 2013 年在美国国家画廊,看到了高更的 8 幅真迹。高更与梵高和塞尚被称为法国印象派三杰,但是,我更喜欢高更那充满南太平洋风的画作,每当看到他的画作,就好像自己到了南太平洋某一个小岛。
个人分类: 文化感悟|4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疯子的正常,正常人的疯狂-谈梵高和高更
热度 2 baidawei 2011-7-24 00:21
疯子的正常,正常人的疯狂-谈梵高和高更
有一天我说要去看高更的画展,一个同事说:“David是去比较高更和梵高,因为他喜欢的是梵高,他对高更有偏见,是高更伤害了他喜欢的画家。” 我大吃一惊,他怎么知道,莫非我说了梦话不成。也许什么时候说过,即便如此,当时我也一定是在梦中。 是的,我喜欢梵高,因为他的画都是一个瞬间的印象:一个向日葵,一个布满星斗的夜空,一个走了样子的教堂,一群从麦地里飞起来的鸟。那是我 瞬间即为永恒 的审美观念。高更不同,他大部分的画里有众多的人和灵,有太多的含义。 而且,我觉得这两个人,一个是真诚的疯子力图正常,一个是不真诚的正常人试图疯狂。 梵高的精神疾病,是与生俱来的。在给弟弟的信中,他说:我们的神经问题,一定和我们的艺术家生活方式有关,但也是由于躲不过的遗传。看看我们的妹妹维尔,她从不喝酒,生活也很检点,可是你记得她的一个画照,脸上的表情完全是疯癫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家的过去,精神疾病延续很深。 后来,疾病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可是,梵高从不抱怨。他留下的书信都非常沉着冷静,好像生病受伤的不是他。有一天我读劳拉卡明的《面向世界的脸-关于自画像》一书,她说:不论忍受多少痛苦,赤贫和孤独,梵高就是没有抱怨,甚至不在他的自画像中表现出来。他的自画像里没有自怜。她的话,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使得我不得不把她的一些话译出来。她说: “这似乎不可思议。文森,我们这样亲切称呼的这个人,可以说是艺术史上最不幸,最冤枉,最可怜的艺术家。这个孤独的家伙每次挣扎着想如小鸟那样唱唱歌,可是环境和病症,都像个流氓孩子一样,一个弹弓就把他击落下来。做传教士不成,做艺术销售员不成,谈恋爱也不成。据说生前一幅画也没卖出去。生了病伤了自己却被视为危险人物。最后,在生命的最低点,没有任何朋友,在一片乌鸦的叫声当中开枪自杀。可以说,在所有的画家当中,梵高最接近于为艺术献身的烈士。如果他选择发点牢骚,说点伤心话什么的,我们都会理解。 可是他没有。梵高不想在他的艺术里表现出这个不幸。他的自画像里显出的一点忧伤和不正常是我们根据所了解的背景而想像而知的,他本人则是要把忧伤留给自己,而让作品只有刚强的一面-那力度是可见可碰可感的。虽然越如此,人们越感伤。 看看那幅《一只耳朵有包扎的自画像》:很自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幅画表现的是最痛苦的梵高。他表现了伤残,梵高那著名的,或者说最臭名昭著的自残。那画的题目似乎浓缩了他所有的悲剧,可是这题目不是他自己起的,他无非就是画了张画。在给他弟弟利奥的信中,他仅仅是说:四分之三长度,背景较淡,脸较白,一些头发有点黄,好让它有些颜色的效果。 梵高不经意的这样说,其实那颜色的效果是相当大的!大衣是绿色的,扣系得紧是为避寒,眼睛水绿,墙是黄的,因为那是在阿尔,我们熟知的那个黄房子里画的。“黄色”,梵高说,“是希望的颜色“。所以黄色总是出现在他的画中。在这幅画里,他虽然缠着绷带,可是他的面容是安详的,那是在他熟悉的屋里,所有的东西都在,他很自如。绝对没有去表现他的不幸。 那幅画应当是在1889年的一月画的。在那不久前的圣诞夜,他和高更去看一个画展,然后对伦勃朗的画开始了争议。火气一大,病症一发,梵高把自个的右耳唇割了下来,送给他认识的一个女子。在医院住了些日子才回来。这一段时间里,他给弟弟写了很多信,不光是谈对艺术的梦想和追求,还有他如何希望能得到安宁。可是,事与愿违,房东想把他赶出去,邻里在抱怨,警察在监视,钱在用光,高更还在催着要梵高答应给他的一幅向日葵画。他应当是生活在极其困难当中。 对于那些把梵高看成艺术圣人或烈士的人,这幅画如同是耶稣见证。后来模仿他的现代画,甚至恶作剧似的把他画成血淋淋的样子。但那不是梵高所要表达的。他的画笔比往常要慢,很小心的放上颜色,好像病还没完全好,试着让画板不要抖。没有平常的漩涡,长有力的笔锋。耳朵上的绷带纯属偶然,或者只是个道具,和帽子,衣服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我觉得,和人们想像的正相反,梵高的画其震撼性不是源于那神经质的成份,而是那疯者偷来的片刻安宁。他告诉弟弟:在那频繁的疾病之间,我是绝对的正常,但是那病一复发,实在是可怕,什么也做不了。不过那让我工作更加努力和认真,就如矿工在井下,时时有危险,所以要赶紧做完。 他的书信永远是清楚的和安静的。直到自杀,口袋里给利奥的信还在鼓励弟弟。他是个真诚的精神病人力图能够正常。 读他的书信,我同意很多人的说法,那就是:即使梵高把他所有的画都打烂,他的信也足够奠定他的历史地位。我们说,克利斯朵夫表现了人类对艺术创造的那种强烈的渴望,那毕竟是小说里的人物。可是梵高:他生动,真诚;境况虽然惨淡,内心仍存希望;他的目光和心力敏捷,造物主呈现给他的一切都能成为创作材料。“Find things beautiful as much as you can, most people find too little beautiful," he wrote to Leo. 在阿尔的一年里,据载他画了200张画,我难以想像。画布还尚未干,他又坐下来写那些极富内容的信。如果再加上疾病拖延的时间,这家伙如果不是铁了心,就一定是个疯子。1883年给利奥的信中说:”我不能奢望活很多年,可是我确信我的责任-我已经在这地球上走了30年,为感谢这一点,我要用我的画留个纪念。” “Man is not placed on this earth merely to be happy; nor is he placed here merely to be honest. He is here to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through society...to outgrow the vulgarity in which the existence of all individuals drags on." 2010年夏天,我来到法国南部。在圣瑞米(St Remy),我减慢车速,打量着那些建筑和树木,试图感觉梵高在精神病院里写他那些书信时的心情。在阿尔(Arles),我在一个小饭店里一边吃中饭,一边看着对面的那个小旅馆。然后走进去,看那旅馆内院的黄色,那被梵高加重了色度的黄色。那是梵高到南部的第一个住处,他的心情是好的: “太阳泼洒着鲜艳的黄色,像纯金色的雨,所有的线条都很可爱。” 现在看高更。 高更和梵高一样,也是很晚才入道。原来是个银行家,干得相当不错,很快娶了能干的妻子,置了地产,生了五个可爱的孩子。可是他忽然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才(我想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有写作天才的时候,哼!)于是离家出走。而且他认为西方世界都已被金钱和现代文明所污染,所以一定要到遥远的塔希提群岛去找到原始的东西才行。在那里他给自己建了个号称天堂乐园的房子,找了个当地十三岁的女孩做玩物,画了那些塔希提女子丰满的侗体还有那些神秘的东西。 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没有高更,就没有这些画,艺术实在是少了一笔东西。他的东西还是很震撼人的。所以他是著名的画家之一,当之无愧。 只是,他的东西与我的审美观念完全相悖。他震撼我的东西完全是那些神秘性的东西,而且是拐弯抹角的干:一个女人躺在那,旁边画个死神,或者一只狐狸。他画个自画像,背后还要有个基督像,或者干脆把自己弄成基督。 我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一个不真诚的正常人在试图疯狂。
544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睹高更绘画真迹
harveyho 2010-10-25 05:06
余昕先生对高更的一幅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往哪里去 (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 有着精彩的 评论 .说实话,虽然我自少就知道这位后印象派大画家( 因家庭关系 ),却一直对他的画远不如对他的好友凡高那么热衷,觉得他画里的人土里土气的(因画的人很多是太平洋小岛的土著). 这当然是少不更事.其实高更这些以当地原居民为题材的画是另辟蹊径, 开绘画史上的一个门派(原始主义派Primitivism) .因为他画的是他周边的人,是他们的生活,风俗, 以富有想象力的笔,反映当地人的 生,老,病,... 国内类型的例子是陈丹青三十年前的西藏组画,那可是在当时的中国画坛的一股旋风. 读书,对高更的故事略知一二.如他与凡高共处期间,两人性格都忧郁。因什么事争执,凡高拿起一把刮胡刀,高更吓得夺门而出(从此没回来)。凡高平静下来后懊悔不已,竟然把自己的耳朵的耳垂割下来,还为受伤的自己画了自画像。 高更生活一直很贫困。也厌世。所以特想象那种捕鱼吃野果(live on fish and fruit),没有勾心斗角的生活.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那么热衷太平洋的小岛的安静生活。 在慕尼黑现代美术馆幸运一睹高更绘画真迹。下图名 The Birth,一岛民生完小孩,一仆人抱着小孩。是否与那副名画相通? 把画的铭牌也照下来: 下图Four Breton Women作于1886年。 、 下图Landscape on Martinique作于1887年。 高更的图在世上极少有出售,有也是天价(几千万美元),尤其是他画作中的精品。 再附两幅网上下载的高更作品:
个人分类: 绘画|789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