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长生不老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喜劇] [猛鬼吹灯之寻龙决(2015)][1080p][中国大陆][主演:刘卓]
lcj2212916 2015-12-11 16:34
片  名 猛鬼吹灯之寻龙决 年  代 2015 国  家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5-09-11 片  长 63分钟 导  演 王子 主  演 刘卓       刘依桐 简  介   相传秦始皇寻找的长生不老药被藏于“龙蛋“之内,流传于世,被后人称其为“龙决”。有业内消息“龙决”现世,大批盗墓者慕名寻宝...小龙和喜子多年的好兄弟,倒卖古董为生,对盗墓挖宝略有研究....小龙得知秘密消息“龙决”的位置,小龙与女友迷子约喜子三人寻找“龙决”,喜子却带了陌生人。小龙十分不满,挖掘过程中不断试探陌生人,并让迷子扮鬼吓倒陌生人夺回“龙决”。其后一系列神秘诡异事情在他们身边发生。后由于小龙喜子各有私心彼此背叛,小龙遭绑架,后兄弟决裂,其实小龙身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7388574
2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Hello锦衣卫 (2015)][高清720p][中国大陆][主演: 谭渤霖]
lcj2212916 2015-3-10 11:42
导演: 秦教授 主演: 谭渤霖 / 于菲菲 / 张斯斯 类型: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58分钟 影片《Hello锦衣卫》是一部穿越都市爱情电影。讲述的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派锦衣卫(谭渤霖饰)穿越到现在为其寻求长生不老药,锦衣卫从天而降偶遇正在被流氓欺负的都市小白领若林(于菲菲饰)。从此两人上演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古今之旅。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7403937
4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转换成激素的就是相对长生不老药
热度 1 zhngshai 2013-4-9 06:42
​ ​ 能转换成激素的就是相对长生不老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8766542Key=77118863BlogID=238139PostID=49995878 作者: 什么是科学的医学 提交日期:2013-3-1914:09:00 |分类:|    人吃的食物主要有米、面、肉、蛋。米、面主要是糖,糖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的物质,如果不能保持正常的进食,就低血糖,恢复了正常的进食,也就不低血糖了,由此可以得出米、面等食物也就是定时吃的药。所以中医说的‘药食同源’,肉、蛋乃是血肉有情之品,是大补药。肉、蛋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那为什么肉、蛋是大补药呢?大补药是理论上的长生不老药吗? 两位美国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结论是:当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每升高1mg,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就会下降4%。认为能延长人类的寿命。可有研究发现有些基因突变会提高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并增加患心脏病的几率,但似乎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的基因突变并不会降低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因此,研究结果可能使医药界重新考虑HDL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为什么这样呢?到底谁错了? 辉瑞对Torcertrapib研究:同时提高了HDL(平均提高72%),同时降低了LDL(平均约25%)并没有消除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为什么这样呢?到底谁错了? 徐超说:以目前的视野来看,人类不可能在抗衰老研究上很快取得“通行证”。更确切地说,科学家需要把研究的动力放在对一些重要的基础问题解答上,这些问题包括对衰老机制的理解以及衰老机制与疾病的关系。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有能力通过精确而经得住考验的技术来增长人类的健康和寿命。 英国神经学家沃基特克?拉克威茨(WojtekRakowicz)的研究成果是:大脑细胞之间缝隙的功能退化对人体造成的冲击最大。大脑细胞末端之间的这些微小缝隙被称为突触。突触的职责是在细胞数量随我们年龄变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在细胞之间正常流动。 由此可见衰老是因‘信息’的丢失而造成的。那‘信息’是什么呢?‘信息’就是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可见它是什么决定人体疾病、衰老与否的。现在的生理学内分泌章第一句话:“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它是对正常人体认识的阐述。也是对治疗人体疾病总的方向性的指导。这就是机体生理医药学的理念。 治疗疾病就必须遵循人体生理功能规律。 如果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不正常,指挥人体的激素就逐渐减少,就不能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正常,就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人就走向了生病、衰老、死亡之路。这就是衰老的理论。反之则是长生不老的理论。显然理论上恢复、保持激素的正常就能长生不老。肉、蛋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是转化合成激素的物质,如果吃的肉、蛋能转化、合成激素,那肉、蛋就是理论上的大补药。就是理论上的长生不老药。 胰岛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相反,促进脂肪的分解。此效产生自肝脏,肝脏是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身体正常,内分泌系统功能正常,就能正常的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身体内的糖、蛋白质、脂肪也就能随着身体的需要而相互转化。如果吃过多的肉、蛋,也会随着身体的需要而相互转化,除了加工成足够的激素,显然肉、蛋就是可转化成激素的食物,所以是大补药,其余的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就导致血液中的血脂开始生高。显然肝脏对脂肪进行分解处理的功能是由内分泌系统所决定的。所以两位美国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结论是肝脏对脂肪进行分解处理的表面现象。辉瑞对Torcertrapib的研究和小威廉姆斯Sanna、安妮üJackson等17所机构的研究同样证明提高了HDL,同时降低了LDL并没有消除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所以提高HDL,同时降低了LDL是没有消除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的。证明两位美国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结论是肝脏对脂肪进行分解处理的现象。人吃的过多的食物,不再能随着身体的需要而相互转化,也不再能加工成足够的激素,而导致血液中的血脂高,也就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而激素越来越少,人体功能开始退化,就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人则开始衰老。所以血脂高也就是身体衰老的证据。 现在的高血压基本是血液中的脂肪高、胆固醇高造成的。只有把脂肪、胆固醇合成转化成激素,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才能不高,血管内也就不高脂肪、高胆固醇了,血压才能降下来了,这才是从根本上治疗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血压的方法。如果能恢复体质,使人精力充沛,老年男子恢复性功能,需要转化激素的脂肪、胆固醇就多;血液中的脂肪不高、胆固醇就不高,就说明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功能正常,能调节身体内的糖、蛋白质、脂肪、胆固醇,能随着身体的需要而相互转化。吃过多的肉、蛋,也会随着身体的需要而相互转化,能把脂肪、胆固醇合成转化成激素,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就不高,因此血管内也就不高脂肪、高胆固醇了。这就清除了血管里的脂肪、胆固醇,血管里的血液达到正常的状态了,血压也就降下来了,这样高血压才能不再复发了。这才是从根本上治疗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血压的方法。人也就长寿了。所以食物就是药,能转换成激素或恢复性功能的就是相对长生不老药。 《揭秘人体各器官衰老时间表》,“大脑20岁开始衰老,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我们降临人世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大脑细胞之间缝隙的功能退化对人体造成的冲击最大。大脑细胞末端之间的这些微小缝隙被称为突触。突触的职责是在细胞数量随我们年龄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在细胞之间正常流动’。可见衰老到死亡的这个过程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大脑的各种老化疾病:老年痴呆症是不可治疗的疾病。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由此可见信息(激素)是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信号。就是人的相对长生不老的指挥者。 生育能力:35岁开始衰退由于卵巢中卵的数量和质量开始下降,女性的生育能力到35岁以后开始衰退。子宫内膜可能会变薄,使得受精卵难以着床,也造成了一种抵抗精子的环境。男性的生育能力也在这个年龄开始下降。40岁以后结婚的男人由于精子的质量下降其配偶流产的可能性更大。即令二、三十岁的男人,任何疾病都可导致一时的阳痿,哪怕是最轻的如腹泻、感冒、疲劳也是如此。三、四十岁的女人任何重病都可导致月经减少,甚至更年期、决经期提前到来。说明人体所分泌性激素的多少是身体强壮与否的证明。人是精(激素)尽人亡,这就是衰老的理论。反之恢复、保持激素的正常,就是长生不老的理论。显然尽量保持激素的数量不减少,人就可相对的长生不老。可见激素就是人体分泌的长生不老的药。 人到老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激素越来越少,人体功能开始退化衰老,就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吃的肉、蛋不能加工转化成足够的激素,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存在血液中,就导致血液中的血脂高等心脑血管疾病了。因此医生让这类患者少吃肉、蛋。显然血脂高也就是身体衰老的证据。显然肉、蛋就是理论上的长生不老药。 用中药把血液中多余的脂肪、胆固醇都合成转化成激素,人体有足够的激素了,就能精确的分泌激素了,人才能精力充沛;人体精力充沛了,满则溢,老年男子也就可恢复性功能了;脂肪、胆固醇合成转化成激素了,血液中的脂肪就不高了,这才是从根本上治疗高血脂导致的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因此恢复体质,使人精力充沛;老年男子也就恢复了性功能;血液中的脂肪不高,能达到这三点的药方,才是相对的长生不老药方。
137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生不老药】,这个可以有
热度 6 qsqhopeiggcas 2013-2-7 12:27
【长生不老药】,这个可以有
从科学层面看这个药有木有?或有多大作用?可参考印大中老师博文: 世上真有 “ 长生不老药 ” 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05-660240.html 名著《西游记》中妖怪们的崇高理想,就是想吃到一块唐憎肉以求长生不老,但由于猴哥仨和菩萨们的保驾护航,妖怪们的梦想始终未能成真。 现在不知道唐哥逃离到哪里去了?再者蒋科学肯定反对。想吃唐僧肉的童鞋们,在晚上做梦的时候可以过过梦瘾。 记得毛主席曾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只要在世的时候,为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做过有益的事情,就足够了,死而何憾!人生存的时间与有益的贡献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俺觉得,人能否长寿,与啥药的关系不大。 那么,到底有木有【长生不老药】呢?这个可以有,俺的药方是: 营养搭配的合理饮食; 适量的运动; 阳光幽默的心态。 谁若不信?可以试试看嘛。 春节即将到来,祝各位童鞋们: 春节快乐,身体健康 !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
个人分类: 生活感受|3787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
热度 17 qpzeng 2013-2-6 08:02
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
“长生不老药”一直都只是个神话,但刚刚发表在《细胞—报告》的一篇论文有可能让这个神话变成现实。不过,这个“药”并非野外出产,而是存在于人体细胞内,它的名字叫SIRT3,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统称sirtuins)的成员之一。 这个酶最早在酵母中被发现,称为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2(简称Sir2)。小鼠中有Sirt1-7,人体中则有SIRT1-7。SIRT1、2、6、7分布在细胞核;SIRT1、2也分布在细胞质;SIRT3、4、5分布在线粒体。 人们对Sir2及SIRT1并不陌生,因为早就知道它们能被能量限制(限食)或白藜芦醇激活而延长酵母和小鼠寿命,素有“长寿基因”之称。同时,也了解到SIRT1在阿尔茨海默病、II型糖尿病及衰老中的意义。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当他们把SIRT3导入老龄小鼠造血干细胞后,其体内可产生大量新的血细胞,逆转了干细胞功能随衰老而下降的趋势,其机理源于SIRT3的抗氧化作用。这种处理让衰老干细胞“焕发青春”,被形象地称为“分子钟反转”,SIRT3则获得“青春分子之泉”的美誉。 这是首次发现sirtuins可以逆转衰老性退化现象,由此可能打开一扇通往医治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大门。SIRT3还具有肿瘤抑制功能,也就是说SIRT3的高表达并不致癌。更重要的是,人们从此将不再认为衰老是一种不可控的随机过程,而是完全可以人为操纵的。 原载《中国科学报》2013年2月6日6版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9149 次阅读|50 个评论
β羟丁酸是长生不老药
热度 3 孙学军 2012-12-21 21:56
Science-2012-Shimazu-science.1227166.pdf 关于本文章更详细的论文介绍和点评请 看后续介绍. 人体在禁食饥饿或运动过程中都可以产生一定水平的酮体,酮体其实也是机体非常重要的能量代谢物质,特别是对大脑,由于血脑屏障限制脂肪酸进入脑组织,因此大脑只能利用葡萄糖和酮体作为能量物质,当血糖不足时,通过肝脏利用脂肪合成酮体成为大脑能量物质的重要来源。酮体过高也会导致机体发生功能紊乱,例如严重糖尿病晚期可以发生酮症酸中毒。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种治疗严重癫痫的饮食疗法,称为生酮饮食,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是明确的,后来随着有效药物的发现,逐渐被淘汰,人们一直并不十分清楚生酮饮食“治疗”严重癫痫的机制。对各种酮体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比较深入的是 β-羟丁酸 ,例如 过去曾有人证明这种物质可以治疗巴金森病,甚至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并不了解。 最近来自 Gladstone 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证明这种 β- 羟丁酸是内源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阻断剂,并提出生酮饮食的作用机制可能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或有一天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利用这种手段治疗衰老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脏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多种类型的癌症。 Verdin 博士及其研究小组检测了化合物 β- 羟丁酸的作用。尽管 β- 羟丁酸等酮体在 I 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体内以极高浓度存在时可能是有毒的。 Verdin 等发现 β- 羟丁酸在较低浓度时可帮助保护细胞免遭 “ 氧化应激 ” 损害。当氧化应激发生时,机体内的某些分子会累积到有毒水平,促进衰老过程。 当细胞利用氧来生成能量,这一活动也会释放一些自由基。人体内存在清除自由基的系统,但随着细胞衰老,自由基清除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自由基增加导致细胞损伤、氧化应激和衰老。 Verdin 和研究团队发现, β- 羟丁酸帮助延迟了这一过程。首先是在培养皿的人类细胞中,随后在小鼠组织中,在长期热量限制过程中同时给予 β- 羟丁酸,并检测相应的生物化学变化。研究人员发现,热量限制刺激 β- 羟丁酸生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作用是使基因 Foxo3a 和 Mt2 维持在关闭状态, β- 羟丁酸可阻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就会使基因 Foxo3a 和 Mt2 激活。一旦 Foxo3a 和 Mt2 被激活,可提高细胞抵御氧化应激的能力。 这一发现不仅确定了 β- 羟丁酸的新作用,还提供了一条减缓细胞的衰老的可能途径。将来或许通过生酮饮食或直接使用 β- 羟丁酸用于治疗疾病或延缓衰老。 什么是生酮饮食 正常情况下,人体从普通饮食中得到三大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大约占人体平均每日摄入热量的 65% 左右。机体将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然后通过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当葡萄糖的供给受到限制的时候,身体就通过燃烧脂肪来供应能量;如果没有足够的脂肪,肌肉等蛋白质就会被燃烧,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一般情况下,人体内仅储存有大约 24 小时使用的葡萄糖,当葡萄糖缺乏的时候,机体就会自动地转向储存的脂肪。 生酮饮食( Ketogenic diet )是一种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 它将身体的主要代谢能源从利用葡萄糖转变为利用脂肪,通过机体的脂肪分解代谢产生酮体模拟身体对饥饿的反应治疗癫痫等疾病的方法。酮体包括 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 ,可能是酮体对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因而保持酮症状态是生酮饮食治疗的关键。 生酮饮食要求的构成比: 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4 : 1 (重量比)。由于每克脂肪能提供 9 大卡的热量,而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仅提供 4 大卡热量,所以在 4 : 1 的生酮饮食中 90 %的热量将由脂肪提供。偏离这个比值就可能破坏酮症状态。适量蛋白质足够生长发育,确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生酮饮食不是高脂肪 - 高热卡饮食,是高比例脂肪-低热卡饮食。显然这种生酮饮食,绝对不符合现代所谓健康饮食的标准,甚至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垃圾饮食。 酮体( ketone body ):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 - 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酮体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体外的物质无法进入脑为脑组织提供能量。饥饿时酮体可占脑能量来源的 25%-75% 。 酮体的合成。 1. 两个乙酰辅酶 A 被硫解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 A 。β - 氧化的最后一轮也生成乙酰乙酰辅酶 A 。 2. 在乙酰乙酰 CoA 再与第三个乙酰 CoA 分子结合,形成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 CoA 。由 HMG CoA 合成酶催化。 3.HMG CoA 被 HMG CoA 裂解酶( HMG CoA lyase )裂解,形成乙酰乙酸和乙酰 CoA 。 4. 乙酰乙酸在β - 羟丁酸脱氢酶(β -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的催化下,用 NADH 还原生成β羟丁酸,反应可逆,注意此处为 D- β - 羟丁酸脱氢酶催化,不催化 L- 型底物。 5. 乙酰乙酸自发或由乙酰乙酸脱羧酶催化脱羧,生成丙酮。乙酰乙酸和β - 羟丁酸都可以被转运出线粒体膜和肝细胞质膜,进入血液后被其它细胞用作燃料。在血液中少量的乙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22697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本应该属于中国,为中国的一个省,应该命名(改名)为东瀛省
physics100 2012-10-9 16:25
据历史记载,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秦始皇期间,曾派500童男500童女,从秦皇岛出发,到东海为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这些人到达日本后,建立了日本。据说,日本历史是公元57年以后才有的。秦始皇派人过去后250-270年后,日本才有历史记载。 为此,日本应该属于中国,为中国的一个省,应该命名(改名)为东瀛省。
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经络专家”与秦朝“术士”
热度 1 wliming 2012-1-3 21:16
博主评:谁找到经络,一定可以得诺贝尔医学奖!发现经络的 祝总骧院士怎么悄无声息呢?至少可以得一个拉斯克奖吧? “经络专家”与秦朝“术士”   作者:王献章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自封为“始皇帝”,至高至上至尊至圣的心理无限 膨胀,于是就导演了一幕人可以长生不老的闹剧,成为千古笑柄。   故事的起因是秦始皇巡游到泰山遇见一个叫徐福的人,他告诉秦始皇人们在 山东半岛的蓬莱与长岛之间的海域看到了(当时人们还无法理解的光学现象的) “海市蜃楼”,并以此说服了秦始皇相信人间仙境的存在。并许诺为秦始皇寻找 长生不老药,服用后就能长生不老成为神仙。这正迎合了秦始皇长生不老、长期 统治天下的愿望和心理。于是,徐福在秦始皇手中淘到了第一桶金……直到九年 后,怕死的秦始皇仍执迷不悟,又被徐福忽悠成功淘到了政府资助的“科研”经 费——第二桶金。一瞬间,咸阳城内搞长生不老药靠此维持生计的“术士”比比 皆是。谎言早晚会被揭穿。秦始皇多年见不到长生不老药,并日渐衰老,终于悟 出了其中的端倪。几百位靠招摇撞骗的“术士”被秦始皇活埋成为了历史事实。 从中我们看到了秦始皇的残暴和愚昧,也看到了秦朝“术士”的可憎、可悲和可 怜。   那么,2200年以后,这样的历史悲剧还会在中华大地上重演吗?我郑重的告 诉大家,人物虽然没有了,故事还在上演着,只是几处的名目要修正一下:秦朝 “术士”应该改为“现代经络专家”;长生不老药应该换成可以医治百病的“经 络”;寻找长生不老药就是寻找“十二经络”;他们一个是去海外找,一个是在 人体内找,都总是找不到;虽然他们都淘到了金,得到了政府的资助,“经络专 家”的淘金能力显然是比古人略胜一筹。   秦朝“术士”的结局是被秦始皇“坑”了,那么“现代经络专家”的结局应 该如何呢?大家拭目以待——当然我们期待的不是悲剧,至少也应该是一个悲喜 剧。不管如何,前景不容乐观,因为“经络专家”的致命要害是“经络”永远也 找不到,而结局迟早要发生。 (XYS20120101)
个人分类: 伪科学|151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长生不老药
fuchengcaiyun 2011-12-19 00:33
据香港《文汇报》11月30日报道,哈佛科学家最近破天荒地令年老的老鼠器官获得新生,成功逆转衰老过程,这项突破成果或有望防治脑退化症(老人痴呆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甚至有望打开永恒青春的奥秘,进一步迈向研制“长生不老药”。 科学杂志《自然》网站28日刊登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研报告,研究员饲养了一些经基因改造的老鼠,令它们因缺乏“端粒”(telomerase)而未老先衰,出现嗅觉衰退、脑部缩小、不育、肠部和脾脏受损等疾病,使它们皮肤、大脑、内脏和其它器官老化。 所谓“端粒”,是指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端粒”的长度反映着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 雄鼠恢复生育能力 报道称,科研人员将这些老鼠分为两组,把一种名为“TERT”的定时释放药物,植入其中一组老鼠的皮下,重启它们体内休眠的“端粒”基因。 结果在短短2个月内,有注射TERT的老鼠体内长出许多新的细胞,主要器官运作功能改善,身体差不多完全“返老还童”,当中雄性的老鼠更恢复生育功能。实验鼠最终活到正常鼠的寿命,但并不比普通鼠寿命长。 进行研究的德皮尼奥博士表示,实验鼠对人类而言,就像一个40岁的人,身体未老先衰像80多岁的老人,而这项实验逆转衰老过程,把他变回50岁一般。 德皮尼奥说:“这些是严重衰老的动物,但经过一个月治疗后,它们已有具体康复迹象,包括脑部长出新的细胞。”他指出,这是首次有老鼠实验成功把衰老过程逆转,意味着一些老化的器官也有“重生”的可能。 提升“端粒”水平人类患癌风险或增加 不过,要把这一科技应用于人体身上将会较为困难,老鼠一生中都能制造端粒,但是人类到成年后便会自动“关掉”这种,从而阻止细胞增长失控,以免转化成癌症。因此,提升人体的“端粒”水平虽然或有助减缓衰老速度,但同时增加患癌的风险。 德皮尼奥认为,“TERT”疗法如果是分阶段进行,和只用于身体没有癌细胞及较为年青的人身上,疗法或对人体安全。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考克斯认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证明原则上短期恢复成人体内的“端粒”,能令年老的组织重生和恢复生理功能。(来源:中国新闻网)
0 个评论
服用精液,可以“延年益寿”?
songshuhui 2010-10-27 12:54
游识猷 发表于 2010-10-27 10:02 导语: 这是最近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颇广的一则流言,它描述说,人类精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外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很多动物的食物中添加了这种化合物之后,它们的寿命大大延长了。精液居然是延年益寿的宝物!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流言: 精液其实是一种长生不老药。奥地利科学家发现,人类精液中的亚精胺具有抗细胞衰老的作用,能够延长生命。吃了这种化合物之后,动物们的寿命都大大延长了! 精液最新发现的长生不老药! 奥地利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精液中的一种化合物亚精胺(spermidine)具有抗细胞衰老的作用,能够延长生命。 真相: 1.真的有这项研究吗? 奥地利研究人员这项传说中的研究真实存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研究者马代奥(Frank Madeo)与艾森伯格(Tobias Eisenberg)主持了这项研究,研究题为《亚精胺诱导的自体吞噬促进了长寿(Induction of autophagy by spermidine promotes longevity)》,发表在2009年10月的《自然细胞生物学》上 。 所谓自体吞噬是细胞内形成溶酶体自我消化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生物体用来回收再利用损坏的细胞器、细胞膜、蛋白、其他细胞部件甚至整个细胞的机制。举例而言,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下,酵母就会利用自体吞噬,利用消化非必须的细胞部件所释出的养分,来维持自身必须的生命活动。而小鼠的肝细胞也会不断依靠自体吞噬细胞内消化超过10天的线粒体。自体吞噬还是细胞抵御外来感染的重要机制。此外,虽然尚无定论,但学界高度怀疑自体吞噬导致的整个细胞的解体属于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 总之,自体吞噬对维持细胞生长与再生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亚精胺(spermidine)是种多聚胺,分子式为C7H19N3,分子量也不过145。但这个小分子可以引发细胞的自体吞噬(autophagy)作用。 而此前的研究显示,随着细胞老去,细胞内的亚精胺浓度逐渐下降。但这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并未确立。 虽然亚精胺最早确实是从精液中分离而被发现的,但它实际上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用精液做卖点,有哗众取宠标题党之嫌。 2.这项研究都做了些什么? 研究者感兴趣的就是亚精胺对生物体的衰老与寿命的具体影响。为此他们用酵母、果蝇、线虫,人类细胞与小鼠设计了如下实验,每个实验均设有用于对比的不加亚精胺的对照组。结果如下 加入4毫摩尔亚精胺组的酵母寿命是对照组酵母寿命的四倍。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亚精胺组的饮食中分别加入0.01毫摩尔、0.1毫摩尔、1毫摩尔亚精胺。结果:掺入的亚精胺浓度越高,果蝇预期寿命越长,最长亚精胺组果蝇寿命比起对照组延长了30%。 饮食中加入0.2毫摩尔亚精胺的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寿命比起对照组延长了15%。 人类血细胞中加入最高浓度2毫摩尔的亚精胺培养,12天后,亚精胺组有50%的细胞依然存活,而对照组仅有12%依然存活。 亚精胺组小鼠的饮用水连续200天加入3毫摩尔亚精胺。生化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小鼠肝细胞的组蛋白H3显示出与衰老关联的酶解加工现象。亚精胺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种酶解。但亚精胺组小鼠的寿命变化则没有研究。 3.这项研究能理解成服用精液延年益寿吗? 不能。 虽然这项研究非常有趣也很有启发性,但它依然是一个很初步的研究。从研究结果就可以看成,亚精胺对单细胞酵母效果最显著,但随着生物体越来越高等,直接服用亚精胺的效果一直在下降。同时,对人类最有参考意义的小鼠寿命数据也依然缺乏。 要知道亚精胺这个化合物在人类身上效果如何,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更多的人类细胞研究,更全面的动物实验,如果数据合理,此后还要进行期限长短不一,规模从小到大的各期临床试验。如此,我们对亚精胺的有效剂量,毒副作用,有无其他安全隐患,整个疗程收益与花费又如何?在这些数据出来之前,过多的臆测并无益处,而短时间内要说亚精胺已经是可以应用于临床的长生不老药是非常不负责的断言。 关于亚精胺研究的一些延伸阅读: 进一步研究显示亚精胺没有减少程序性细胞死亡,但减少了外伤性细胞坏死(necrosis)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对于基因变异导致 自体吞噬机制有问题的酵母或果蝇,加入亚精胺的延长寿命作用就不明显。 此外,外加亚精胺后,细胞内的亚精胺水平也显示升高。而当细胞缺乏亚精胺时,酵母平均寿命缩短,自由基累积。目前有种假说认为,自由基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正是衰老的起因。 总而言之,研究者认为,亚精胺对细胞和生物体有广泛作用,它抑制了许多已知与衰老相关联的过程,减少了自由基,延长了平均寿命。细胞内外的亚精胺均可促进自体吞噬作用,而缺乏亚精胺的细胞会发生一些与衰老相关的进程。 参考资料: Eisenberg T, Knauer H, Schauer A, et al. Induction of autophagy by spermidine promotes longevity. Nature Cell 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4 2009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topha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ermidine http://www.nhs.uk/news/2009/10October/Pages/long-life-pill-claim.aspx 文字编辑:拇姬
个人分类: 健康|230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