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群体心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以群分
beech 2013-7-25 00:58
我有一个阴性结果的重复性实验。 该实验意图重现研究国人心理的一项发现。先是用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没有出现他人报告的结果。于是又换教师和警察为研究对象,这两个群体应该更具国人的特点!这次,期望的结果没有出现,数据完全没有显示规律。由于实在对这项研究发现好奇,恰这研究在与西方对比的时候还开发了英文版研究工具,就找来英文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来参与研究,结果如故。 经许久困惑,最近看一篇文献后,觉得更多理解了自己得到的结果。 该篇文献( Chen 等 )的研究对象是自主赴美留学生,问题是其自我参照效应的特点。该主题的众多研究表明,国人不但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具有记忆优势,会记的更好,还有母亲参照效应,即与母亲有关的信息也一样记得好(有人戏称为恋母情节)。该文章中的结果却是赴美留学生对自己有关的信息要优于与母亲有关的信息,这与国人具有母亲参照效应的结果不同。对此结果解释,作者认为自主留学者具有更多的独立自我,而东亚人群被认为是互依自我类型的(关系型),换言之,自主赴欧美留学的人和未有外出留学者本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反观自己的研究,虽然用的大学生跟原研究相同,他们却可能不是同一类人,都城的大学生的精致自是省城大学生所比不上的,估计钱理群也是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的大学生,得出了他们对人情世故理解更透彻的断语。 看来不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也倾向于聚类而去,都城有都城的特征,乡野有乡野的气象,产生东西南北的差别。反过来,即便一国一城之内,貌似同一类的人,其心理机制可能有很大差别,甚至主导的部分完全不同。如此,去广场、剧院、长城的时候,安心守秩序,既不要轻易认为那衣着与自己迥异的路人甲心怀敌意,也不随便认为那举止与自己相近的路人乙就与自己同情、同理。 (云遮楼影)
个人分类: 边看边思|3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披萨中的经济——再告诉你一点经济真相(38)
newniu 2010-10-27 23:41
我有一位非常理智的女朋友,在一所名牌理科大学上学。前一些时间,我与她一起去吃披萨,不小心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我们先点了一个9寸的批萨,过了一会,服务员没有了,希望用两个6寸的来抵换。我觉得还好了,6加6等于12,12总比9大。还没等我说同意,女朋友大喊抗议,要求服务员拿一个7寸和一个 6寸的来换。拿起随身的笔在纸上计算起来。一个9寸的披萨的面积等于63.62平方寸;一个6寸的披萨的面积等于28.274平方寸。两个6寸的远不及一个9寸的大,吃亏了。 我从感觉上认为两个6寸的显然要大过一个九寸的,然而结果表明我的感觉完全错误。在经济活动中,人的感觉会出错,当凭借感觉做决定时,错误也避免不了。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专门研究感觉与决策的问题,提出前景理论,其根据即是人们的感觉会出错,经济中的理性是有限的。 卡尼曼在做诺贝尔演讲时,曾经提到过一位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他就是奚恺元教授。奚教授用心理学来研究经济学、市场学、决策学等学科的问题,是这个领域的重要学者。奚教授在他的著作里采用大量的实例阐释了前景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以及心理学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奚教授曾经做过餐具实验。北京某家具店正在清仓大甩卖,其中一套餐具有 8 个菜碟、 8 个汤碗和 8 个点心碟,共 24 件,每件都是完好无损的;另外一套餐具有 40 件,其中24 件和刚刚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完好无损,另外这套餐具中还有 8 个杯子和 8 个茶托,其中 2 个杯子和 7 个茶托都已经破损了。在消费者心中,这两套餐具应该值多少钱?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第一套餐具付 33元,却只愿意为第二套餐具支付 24元。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杯子和1个好茶托,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反而少了。到底 24 件和 31 件算是多,还是少,如果不互相比较是很难引起注意的,但是整套餐具到底完好无缺还是已经破损,却是很容易判断的。在这里,人们还是依据比较容易判断的线索做出判断的,尽管在这个例子里并不划算。在没有比较之前,我们并没有任何信息可供借鉴。 面对着客观世界,人们往往是非理性的。面对着风险,我们同样处于非理性状态。比如我们先看看下面的问题: 下面两个选择,您老更喜欢哪个呀? 选择A:33% 机会赢2500块,66%机会赢2400块,1%机会啥也不赢。 选择B:给你2400块。 研究表明,18%的人选A,82%的人选B,风险回避在这里起了主要作用。 问题改一改:下面两个选择,您老更喜欢哪个呀? 选择A:80% 机会损失4000块,20%机会不损失。 选择B:肯定损失你3000块。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选A。当涉及到损失时,大家反而变得追逐风险了。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一个现象:人们做决策时不仅考虑最终结果,还考虑现状,并以现状(不赢不输)为参照点来决定赢或者输,更简单说,人们喜欢保持现状。由于此类现象广泛存在,在竞争中,有一些企业拼血本降价,就是为了先占市场后收钱。先拉住客户比什么都重要,人们喜欢保持现状,只要客户先用了你家的东西,以后买东西还是会选你家的。 古典经济学家假设人完全理性,显然人不是如此理性,有一种现象叫做沉没成本。比如说男女朋友马上要谈婚论嫁了,可是却发现结婚根本不合适,性格不合。朋友可能会劝他们不要伤心,好聚好散。外人的思维就是典型的理性特征,也是经济学家所认可的观点。不过,理性遇到感性,立刻出现火花我在她身上花了好多钱呀,青春都花在他身上了,我们有四年的感情呀!从感性来看,人们还会考虑自己过去付出过的东西因为付出了很多,所以要坚持。从理性角度来说,人们在考虑问题时当然是按照未来最优考虑,因为对我有利,所以要坚持。 我们再把这个事情放到股票市场上。有句古语叫做痛苦才能带来智慧。上证指数已经跌去了70%,不知多少人的血汗钱灰飞烟灭,当然也总结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其中一条名言是:买股票的价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股票涨还是跌。这句话涉及到沉没成本,它指没有可能收回的先期投入。类似于木已成舟,生米已成熟饭。我们现在已经投入了,后面就是产出。在产出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决策?投入的已经失去了,我们似乎应该忘记历史,着眼于未来。不过,只有计算机能理性到这个程度,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有一种回本心态,幻想着自己能解套。从巴林银行的里森到中国航油的陈久霖,同样的开端,同样的轨迹,同样的结局。当价格狂跌时惜售,心里指望哪天能涨回来,甚至还追加投入,结果被牢牢套住,还安慰自己,账面损失不大。这回本作用就如一把不见血的刀,干掉了多少英雄好汉!股票证卷以及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采用止损策略,反而执意要弥补无可弥补的损失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陈久霖和里森。 此外,企业投资大项目通常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理性,而常常被沉没作用给抓住。有好多研究关于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都是项目开始后发现不对头,但是只能追加投资硬着头皮走到黑了。比如说协和号飞机,开始研究后就发现商业化成本太高,但是没办法,最后飞机还是上天了。不过,也有很多人利用这个特点。比如在项目评估时,故意把投资额写得很低,当真正开工后,发现资金不够了,再想法去要资金,要政策等等。由于已经投入很多,大家没有选择,只有追加投入。 单个人会存在着非理性行为,那么当有更多的时候,是不是会更理性一些?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许多人在一起会更容易识别出真相,从感觉上来看,人多更易于理性。要不然也不会存在着民主决策,选举制。从历史来看,这只是一美好的假设。大多数情况下,群体的智慧要低于个体。古斯塔夫.勒庞在19世纪就写了一本书《乌合之众》。在19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中,一群靴匠、锁匠、理发师、泥瓦匠、店员、邮差攻占了巴士底狱,像小朋友过家家一样处死了3000多名犯人。法国政坛的更迭变幻使他认识到群体的行为往往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一个人不会随便去杀人、放火,制造动乱,然而一群人却什么事都会做得出来。他们会破坏公物,甚至无理由地杀人。因此说,群体性心理往往与个人心理有很大区别。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各种大事都离不开群体性行为,例如二战中希特勒能够使全德国人对他如痴如狂,崇拜有加。很长时间以来,现代社会受到许多邪教的影响,各种乱子也是层出不穷。无论我们是否了解群体性,至少应该把个体与群体行为分开来看。 人的经济活动完全处于社会之中,不得不把经济与群体性现象联想起来。现在,各企业要在人群中建立品牌,建立良好的口碑。最常使用广告手段,那么我们很想知道群体对广告的反应,以及品牌口碑相传的过程,以及消费文化,比如奢侈品,时尚品等。 谈到群体现象,也不能不谈到股票市场。在经典经济学中,股票价格有一套标准的估值理论来定价。然而在现实中,实际价格却偏差很大,这就涉及到群体现象。最近的研究表明,股票价格对信号的反应表现为短期反应不足,长期反应过度。在一二天之内,价格对信号似乎没有太多的感觉,然而在几个月、甚至一年来看,价格对信号又表现出过度反应。可以认为价格对信号的反应有一个延迟过程。这种现象完全可以从群体心理来看待。 最后,谈谈企业等组织现象。企业是一类群体,同样存在着群体现象,如企业文化、氛围等。企业等组织的变革也是一类很重要的现象。我们知道许多企业很不喜欢改变自己,坐等着机会失去,那么改革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将会怎么样?当我们考虑以上问题时,群体现象必须被着重考虑。 附: 鳄鱼原则  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员有一个有用且简单的交易法则鳄鱼原则。该法则源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越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越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臂试图挣脱脚,则它的嘴巴便会同时咬你的脚与手臂。你越挣扎,便陷得越深。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务必记住:你惟一的生存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若以期货市场的语言表达,这项原则就是:当你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时,立即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理由或有所期待,赶紧离场!   止损的必要性   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市场最根本的特征,这是市场存在的基础,也是交易中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特征。交易中永远没有确定性,所有的分析预测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根据这种可能性而进行的交易自然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行为必须得有措施来控制其风险的扩大,止损就这样产生了。   止损是人类在交易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非刻意制作,是投资者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市场的不确定性造就了止损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功的投资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交易方式,但止损却是保障他们获取成功的共同特征。世界投资大师索罗斯说过,投资本身没有风险,失控的投资才有风险。学会止损,千万别和亏损谈恋爱。止损远比盈利重要,因为任何时候保本都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建立合理的止损原则相当有效,谨慎的止损原则的核心在于不让亏损持续扩大。   为什么止损如此之难   明白止损的意义固然重要,然而,这并非最终的结果。事实上,投资者设置了止损而没有执行的例子比比皆是,市场上,被扫地出门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止损为何如此艰难?原因有三:其一,侥幸的心理作祟。某些投资者尽管也知道趋势上已经破位,但由于过于犹豫,总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导致自己错过止损的大好时机;其二,价格频繁的波动会让投资者犹豫不决,经常性错误的止损会给投资者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从而动摇投资者下次止损的决心;其三,执行止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个血淋淋的过程,是对人性弱点的挑战和考验。   事实上,每次交易我们都无法确定是正确状态还是错误状态,即便盈利了,我们也难以决定是立即出场还是持有观望,更何况是处于被套状态下。人性追求贪婪的本能会使每一位投资者不愿意少赢几个点,更不愿意多亏几个点。   程序化止损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当价格到达止损位时,有的投资者错失方寸,患得患失,止损位置一改再改;有的投资者临时变卦,逆势加仓,企图孤注一掷,以挽回损失;有的投资者在亏损扩大之后,干脆采取鸵鸟政策,听之任之。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笔者以为可以采取程序化的止损策略。   国际上大的期货交易所通常都会提供止损指令。交易者可以预先设定一个价位,当市场价格达到这个价位时,止损指令立即自动生效。而国内期货交易所目前还没有止损指令,但可以借助先进的期货交易工具,这是目前帮助投资者严格执行止损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目前,国内有的交易系统可以提供市价止损和限价止损两种止损指令。市价止损是指市场价格一触及到预设的止损价位,立刻以市价发送止损委托;限价止损则是在市场价格一触及到预设的止损价位时以限价发送委托。市价止损指令能确保止损成功,而限价止损指令则可以避免在价格不连续时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两者各有利弊。通常,在成交活跃的品种上使用市价止损指令,而在成交不活跃的品种上使用限价止损指令。   这种交易系统有助于投资者养成良好的止损习惯,从而规避市场中的风险,使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使之化被动为主动,在期货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正确理解止损   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波动性决定了止损常常会是错误的。事实上,在每次交易中,我们也搞不清该不该止损,如果止损对了也许会窃喜,止损错了,则不仅会有资金减少的痛苦,更会有一种被愚弄的痛苦,心灵上的打击才是投资者最难以承受的痛苦。   因此,理解止损本质上就是如何正确理解错误的止损。错误的止损我们也应坦然接受,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交易中你的止损都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你的每次交易都是正确的,而你的交易如果都是正确的,那又为什么要止损呢?所以,止损是一种成本,是寻找获利机会的成本,是交易获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只有大小之分,难有对错之分,你要获利,就必须付出代价,包括错误止损所造成的代价。   坦然面对错误的止损,不要回避,更不必恐惧,只有这样,才能正常地交易下去,并且最终获利,这就是笔者对止损的理解,包括对错误止损的理解。   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有的止损必须在进场之前设定。做期货投资,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是在开仓的时候就设置好止损,而在亏损出现时再考虑使用什么标准常为时已晚。   其二,止损要与趋势相结合。趋势有三种:上涨、下跌和盘整。在盘整阶段,价格在某一范围内止损的错误性的概率要大,因此,止损的执行要和趋势相结合。在实践中,笔者以为盘整可视作看不懂的趋势,投资者可以休养生息。   其三,选择交易工具来把握止损点位。这要因人而异,可以是均线、趋势线、形态及其他工具,但必须是适合自己的,不要因为别人用得好你就盲目拿来用。交易工具的确定非常重要,而运用交易工具的能力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交易结果。   总之,期货交易注重健全的交易策略,其中资金管理可视为其核心,而止损可视为资金管理的灵魂。惟有作好资金管理、严格止损,才能细水长流,成为期货市场的常胜将军。
个人分类: 经济真相|2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