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城市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转)堵车 上学难 就医难 还真不是人太多造成的
lpy19862006 2016-11-27 09:01
上海人口从1990年的1283万增长到2015年的2415万人(这里没有适龄儿童的数据,恐怕适龄儿童只会多不会少),但是上海市普通小学招生数在1990年是18.3万,2013年依旧是18.1万,2014年之后上海采取史上最严入学政策,导致2015年招生数锐减至15.6万。是不是还觉得医院排队排得心累?中国特大城市“看病难”问题一时半会说不清,但翻看统计局数据就发现,1990年上海执业(助理)医师就已经有5.8万人,结果到了2015年这一数量竟然只缓慢爬升到6.3万人。2015年的医院床位数虽然比1990年翻了一倍,但每万人床位数反而减少了5张,下降到42张/万人。“城市病”到底是谁造成的,不言自明。 http://view.163.com/16/1126/00/C6OPKCEK00018ASD.html#f=www_news_attr 人数全球第一,但现在中国的问题不是人太多,而是太少
1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治理城市病需要以供给侧改革引导需求端管控
baocunkuan 2016-1-26 15:26
许多 城市 “患” 上 了住房拥挤、 交通拥堵 、环境恶化 等 城市病。 较为流行的观点 是 将城市病归咎于城市规模过大、人口密度过高 等 方面 ,由此提出了控制城市规模、疏散中心城区人口的政策措施,但是实践效果被公众戏称为“堵城的挣扎”。 什么是城市病?为什么出现了城市病?认清这些问题是解决城市病的前提。 从经济 学 上 讲 ,城市病 实为 城市化进程中的拥挤效应 , 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供给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市需求,此时一个新进入的人会引起整个社会效率的下降,社会成本高于个人成本的拥挤或排队现象。 造成城市拥挤的主要原因在于供不应求,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供不应求、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以及相关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 制度供不应求 3 个方面。以交通拥堵为例,其一,基础设施的供给是按照历史预测人口确定的, 一方面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被普遍低估,另一方面传 统思维定势或 “ 小农意识 ” 下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对象往往局限于户籍人口, 导致大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规模被低估, 基础设施供给 水平出现 短缺;其二,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方主要是区级政府,城市内部区县之间的财政能力差异导致优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居住向外迁移,职-居分离以及职居与公共服务的空间失衡造成通勤需求越来越高;其三,过去 很长一段时间过于强调功能分区 而 忽视 一 些相容的功能复 合 ,再加上 交通规划与产业 与空间布局规划等 缺乏协同 无法 有效减少通勤需求 。 规划之间的不协调、缺乏顶层设计的局部规划以及有规划而执行失真等问题反映了包括制度借给 不足在内的诸多 软条件在应对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上 “力不从心”。 毋庸置疑,治理城市病的关键在于协调供需关系。表面上看,可以通过减少需求缩小供需之间的差距,这也正是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等政策的理论原点。但是,从城市尺度上看,需求由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决定,与城市的吸引和辐射水平有关,人为控制集聚规模相对于市场 力量 “微不足道”,这也正是人们一边抱怨大城市拥挤,一边不断向大城市集聚的主要原因;从城市内部区域尺度上看,居住区位可以被疏散到新城、新区,就业、公共服务仍然停留在中心城区,疏散只会拉长通勤距离,导致城市“越疏散越拥挤”。 因此,城市病 治理 还应在供给侧“下功夫”。供给-需求作为天平的两端,责任主体分别 对应 政府—市场。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责任主体,从供给侧入手协调供需矛盾是政府力所能及的,同样也是责无旁贷的,“单刀直入” 仅为 对需求端控制显然也有“越俎代庖”之嫌。 需要注意的是 ,城市拥挤效应产生的负外部成本不完全由个人承担,个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会导致城市规模过度膨胀,超出理论范围,因此供给侧改革不能脱离于需求端管控单独存在。 治理城市病要走一条“供给侧改革 引导 需求侧管控”的路径,着重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尊重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作用下,人口会在规模效应和拥挤效应的权衡下选择进入或迁出一个区域,最终形成社会效率最优的城市规模与城市体系。宏观调控应顺应市场规律,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作为 供给侧 的责任主体,政府需要 按照人口流动方向协调人居环境的软件、硬件建设, 注重弥补市场失灵, 引导人口按照生态空间管控预期长效、合理流动。 第二,需要 数量 和 结构 “ 两手抓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供给侧”和“结构性改革”两个关键词,要通过供给水平提升 , 带动供给结构优化 ,引导城市需求优化, 最终 实现 空间格局优化。 在人口导入型城市要 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的供给,在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应注重公共品供给的均等化;同时,作为硬币的正反面,人口导出型地区或是人口导入乏力的新城、新区,需要 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 ,实现 同步 “精明收缩”。通过供给水平、供给结构的引导,促进城市之间、城市内部 实现 功能与功能、 结构与功能的紧密 复合。 第三,体现顶层设计与局部管控相结合。需求端由市场决定,不仅具有多变性、多样性,有时还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相对而言,供给侧 应体现长效性、稳定性和精准性。 政府供给公共品一方面应尊重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需要识别不合理需求并引导城市需求优化,在顶层设计与局部管控上“同时出招”, 坚持重顶层与抓重点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确保公共品供给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平衡好充分性和必要性 之间的矛盾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服务周期相对较长,政府在规划公共品的供给时应按照城市自身发展规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注重预见性和充分性,但又不能因主观臆断夸大预测、过度规划造成资源能源浪费,需要平衡好“长效”和“ 求全 贪大”之间的矛盾,体现公共品供给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第 五 , 注重 “预警 + 保障”机制 的建设 。 作为城市运营的软条件, 规划在供给侧调控中应发挥政府供给公共品的“载体”作用,为确保供需平衡在规划中“转译”的准确性 , 可以通过环境规划、规划环境评价甚至是政策环境评价建立“预警 + 保障”机制。 识别并 调整可能会产生重大城市问题的规划内容,监管规划实施的失真问题 , 确保 宏观决策和具体实践始终以 “ 供给和需求平衡”、“ 保护和发展协同 ” 为核心价值。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李月寒 包存宽】 本文以《 “城市病”该怎么治 》为题刊于2016年1月26日《解放日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1/26/content_168364.htm
2934 次阅读|1 个评论
根治城市病要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lijushizao 2015-12-28 17:01
根治城市病要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余池明 城市病是指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贫富两极分化、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突出的城市病问题包括:“ 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 ”12月20日至21日,建国以来规格最高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今后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会议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治本之策在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一、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 自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模式以来, 城市思想家和实践者在不断探索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 1930年,柯布西埃在布鲁塞尔展出的“光明城”规划中首次提出“绿色城市”(Green City)概念。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保护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兴起,人们对城市绿色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所谓城市绿色发展就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发展。换句话说,绿色发展可视为是一种低碳、资源高效型和社会包容型的发展。城市绿色发展要实现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空间均衡和特色鲜明五大目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的要求体现了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后面又从空间均衡角度强调了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即“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其中优良的人居环境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核心目标,会议指出:“ 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 二、城市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 城市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城市绿色发展的目的。二是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这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手段。在城市绿色发展的范式下,生态文明给城市发展确定最终目标,五大发展理念为城市确定发展模式,集约发展、紧凑发展为城市确定具体发展手段,生态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最终支撑。 三、推进 城市绿色发展的措施 1、以空间均衡发展治理城市无序开发和人口过度聚集。 空间均衡发展包括区域之间的均衡、城乡之间均衡、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均衡和城市内部空间的均衡。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均衡。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等主要用地要有适宜的比例,促进城市内部空间的优化布局。 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采用美国式的大城市无序蔓延发展就会成倍增加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反之采取德国城市均衡布局的发展模式就会成倍节约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压力。在规划管理体制上,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为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以绿色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活力和竞争力。 绿色经济发展政策主要包括可持续规模政策和有效配置政策。可持续规模政策就是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建成区规模控制在城市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之内、环境容量之内,即 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 。实行土地、水、能源总量控制政策,以地定城,以水定城,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有效配置政策就是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能源能源发挥成倍的产出效果。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和建筑三大领域的节能减排。同时,给自然资产定价,向自然资产再投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3、 以共享发展促进城市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 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 4、 以环境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 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二是 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 城市 “摊大饼”式扩张 。三是 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四是加强和完善 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建设 , 提高大气、固废和污水治理能力 。 5、以文化可持续发展治理千城一面和促进城市特色。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二加强规划和设计管控,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安全地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治理城市病,需要攻坚克难,转向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共同努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需要扎扎实实把绿色发展措施落到实处。 ( 2015年12月23日) 作者单位: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个人分类: 生态文明|4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的城市病主要是由高房价造成的
jiangming800403 2015-2-16 11:32
当然,解决城市病的主要途径——城市轨道交通也只能依靠高房价。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2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末闲话-24:我们能不能少付一点学费?
热度 25 sqdai 2014-4-12 05:58
近年来,国人饱受两大“城市病”之苦: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铺天盖地的雾霾不时相伴,车水马龙的堵塞令人难堪。每逢这种情况,我会自我解嘲:别人也这样污染过,也这样拥堵过。 可不是吗?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英国,曾造就名噪一时的“雾都”——伦敦;纽约之类的国际大都市也曾以驾车寸步难行而名扬天下。记得五十多年前我在中学里读书,政治老师在讲授“垄断资本主义的腐朽性”时曾列举过一些实例,有两个例子我至今还记得。一是纽约的交通拥堵,从曼哈顿市中心漫步到联合国总部,只需要五分钟,而驾车前往却要十五分钟;二是日本的“水俣病”,这是由化工厂的污染物(汞化合物)泄漏造成的严重污染事件,导致日本水俣镇的居民深受其害。(近日读报,见到水俣病的患者至今还有严重的后遗症)。现在看起来,近来我们的报上的新闻中不是经常有类似的报道吗? 从中可见,两种“城市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罗致的痼疾,想躲也躲不开。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拥堵后疏堵”的痛苦过程之后,它们的“城市病”症状已经缓解了许多,君不见,“雾都”伦敦已摘掉“帽子”了吗?到发达国家大城市观光,会发现,那里的交通井然有序,拥堵程度怎么也比不上“首堵”北京。 笔者想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为什么不借鉴他国他人的经验,而不走它们走过的曲折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少付一点学费?可惜的是,有些困局已经造成,我们已不得不走它们“先污染后治理”、“先拥堵后疏堵”的老路。然当务之急是用心借鉴它们治理城市污染、治理交通拥堵的成功经验。对于城市污染,未经深入研究,不敢多说;关于交通拥堵可以说上几句。这些年我参与了两个研究大城市拥堵的“ 973 ”课题,这些课题取得了相当有效的成果,但推广起来却很困难,其中的症结是老也解决不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总体而言,交通建设仍处于“大经验,小科学”的状态,要发挥科研成果在疏堵中的作用尚需待以时日。 上面只不过举了两个例子。我认为,要实现“凡事预则立”的古训,我们处于目前的发展阶段,应认真比照他国在同一阶段所遇到的情况,努力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次来京出差,顺道参加了我的师母李佩教授组织的自由讨论会,知道了我国有很多美国史、欧洲史、美洲史的专家,例如令人敬仰的资中筠先生。这些学者满腹经纶,著作等身。我想,可以从他们的著述中体会发达国家曾经历的各种事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样,不就可以少付学费了吗? 写于 2014 年 4 月 12 日晨,北京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5841 次阅读|36 个评论
恐龙城市的形成初探
gzchengzhi 2012-5-4 11:02
  最近从网上看了一些有关南雄盆地白垩纪末期恐龙化石的相关资料,特别是中科院赵资奎教授的分析,深有感触。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位于韶关一带的方圆1800多平方千米的南雄盆地在白垩纪晚期,居住着一群恐龙。这群恐龙也许是白垩纪恐龙大灭绝以后的“遗龙​”。   虽然这些恐龙可能是恐龙时代的最后一批,同恐龙全盛时期相比,数量也不多,活动范围不够大,但可以证实的是,这群恐龙在广东等地还是幸福地生活了几十万年。如果同人类有史料记载的历史相比,确实是太长了一些。   尽管我们目前还不太清楚在这群恐龙之前遍布全球的恐龙的生活方式,但从南雄盆地以及河源等地发掘出来的化石资料还是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批最后的恐龙是如何生活的。以下几点基本可以确定:   第一、这群恐龙可能不存在远距离迁徙的问题。从南雄盆地以及河源发现的化石情况来看,两地有一些较明显的区别 ,说明这是两个不同恐龙种群。而与更早时期的化石的区别则在于,这里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是同时存在的。说明绝大部分的恐龙都是同一地区生老病死的。   第二、恐龙的居住地相对比较集中。这可以从发掘出的恐龙蛋化石和恐龙骨骼化石比较集中这一点看出。既然恐龙不存在迁徙的问题,那它们生出了蛋以后,就会聚集在这里,否则其他恐龙的频繁活动,可能造成恐龙蛋就被其他的动物或恐龙吃掉了。因此这里便成为了恐龙的永久的家。   第三、恐龙数量庞大。一下子出土那么多的恐龙蛋,且经历几千万年还能够保存完整,说明这一地区一直有数量非常庞大的恐龙个体聚集在一起。而恐龙的身体非常巨大,为了能够有效繁殖,且香火延续几十万年之久,恐龙个体的数量必须足够。   第四、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完成的生态链。在河源还发掘出了现在还没有灭绝的乌龟化石,证明当年恐龙的生存环境中,物种的多样性是能够保证的,生态平衡也得以维持。   第五、恐龙的重金属中毒现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续时间达到15万年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慢性中毒过程。   第六、不同地点的恐龙之间有交流。比如研究发现尽管南雄盆地的恐龙蛋与河源盆地的恐龙蛋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 ,甚至二者可能是同源的。这可以证明两地的恐龙之间始终保持有比较密切的交流。​   综合以上几个特点,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现代的城市。在现代人类居住的城市中,人类是城市中数量最为庞大的生命体。人类一旦进入城市,通常就会定居下来,定期迁徙的机会就比较少了。人类城市实施完善,有完整的能量循环系统,包括能量、水的供应,废气、废水的排放等。现代城市中人受到城市污染的中毒是一个慢性过程,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儿童出现血铅等现象、城市生育率严重下降等问题。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能历经几代人才能显现效应的过程。如果马上能够产生问题的,如毒奶粉等,就可以及时制止住了。   将恐龙当年的生活情景与现代人类的城市相比,我想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就是恐龙当年在南雄盆地、河源盆地的生活方式,已经有点类似于我们人类的城市生活。我在这里暂且将这种恐龙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恐龙城市”。当然,如果存在恐龙城市,自然就存在“乡村恐龙”。   按照已经发掘的化石来看,在白垩纪晚期,在广东一带有两个特大型的恐龙城市,分别是“南雄市”和“河源市”。而广州、湛江等地只是零星发现了一些恐龙和恐龙蛋化石,这些地区则相当于当年的“恐龙乡村”,那些化石,自然就是乡村恐龙的遗骨。   经历过城市生活的人类自然知道城市的好处,但是相信也熟知各种城市病。   比如城市的环境污染,各种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城市污浊不堪。而城市产生的垃圾则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尽管人类花了相当多的精力进行处理,问题都还是层出不穷。城市居民之间关系紧张,生活节奏快,很多居民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城市居民生育率低到不可持续发展,如同上海千分之0.7的超低生育率,似乎可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以此类推,如果当年也存在“恐龙城市”,则这个恐龙城市给恐龙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恐龙城市病。   首先环境污染,随着恐龙出外觅食并带回家好吃的东西的同时,也将环境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带了回来。​这些微量重金属元素经过恐龙排泄以后累计在恐龙城市中,历经几十万年,最终造成这一地层重金属超标。   其次是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恐龙的生育能力下降。生出的恐龙蛋质量低下,无法孵化。这在白垩纪晚期已经得到很多证据支持。并最终导致这些大型恐龙的灭亡。   参考文献:    方晓思, 张志军, 张显球, et al. 广东河源盆地蛋化石 . 地质通报, 2005, 24(7): 6826–6826.    赵资奎, 毛雪瑛, 柴之芳, 等.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K/T)交界恐龙蛋壳的铱丰度异常.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1998, 28: 425-430 .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3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市病”解读——再读《城记》
adamliu800 2010-11-29 09:38
今天再次翻阅了那本令我又爱又痛的书《城记》。书中的文字与图片又把我拉回了一周前曾驻足过的祖国首都。 十一月是北京最好的深秋时节,传说这时香山的枫叶都红了。我开会的地点在北五环东南侧,从火车西站出来我选择坐公交车到东单再乘地铁的线路,我想多看一看熟悉的首都,熟悉的长安街,熟悉的建筑。公交车自西向东行驶,首先看到的是革命军事博物馆,建筑顶端巨大的五角星熠熠生辉。过复兴门站时,我意识到我们的脚下就是昔日的皇城根儿,虽然复兴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北京城门(是日伪时期开的交通门洞),但它仍是内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顺着复兴门南、北大街望去,总感觉路很宽,就是少了些什么,少了巍巍城墙。脑海中一下子闪现出今夏在古城西安看到的情景:城墙、城门、箭楼、瓮城、护城河保存完整,它们成了西安最好的名片和历史的见证。北京虽贵为首都,但也有它的辛酸,如今正罹患着城市病,苦不堪言。进入复兴门内大街,路两边多为著名建筑。比如位列十大建筑的民族文化宫、电报大厦、广播大楼、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按照自西向东先后出现的顺序排列。当然,前面提到的军事博物馆也是十大建筑之一)。这些凝固的诗篇的展现了上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们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而新的思想,既有中国风的飞檐又有简练耐用的整体结构;它们与首都的气质相符,有巨大的空间体量,也有顶天立地的标志性象征(在限高的情况下通过细长的避雷针刺破蓝天)。 大前门和正阳门留下了古老城门的最后身影 车过了西单,开始进入祖国的政治中心,红墙是最醒目的标志。新华门外两句大大标语多少还带有些革命色彩,为人民服务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从正门中显现出来。刚过北京音乐厅,几幢粉饰过的四合院矮墙匆匆而过,一个巨蛋闯入我的视野,我不愿多看,扭过头等待着天安门的到来。广场上人依旧很多,天安门在蓝天(虽然算不上蓝)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庄重,之后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北京饭店,再没太多美的收获。 从东单乘地铁一路向北,当我出地铁站时,外面已是另一番景象,天色是灰灰的,路边的高楼显得呆板而缺乏变化,北方干冷的风令人不愿在户外久留。此时我已出四环,离传统意义上的北京城(老城区)已经比较远了。甚至可以说我已经到了城外,这就是巨大城市带来的地域差异。后来与师兄见面时,他打趣地说:你住北五环,我在南五环,咱俩之间的距离比从长沙到株洲都远。是啊!我们如同一个城市中的异乡人,这就是今日北京。 北京拥堵的交通 北京,一个患病的城市。房价高得离谱,不足百平米的房子动辄几百万;交通不堪重负,机动车保有量超460万,节前全城大拥堵;环境质量不敢恭维,与08奥运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个人亲身体验);最头疼还是人口控制,落户虽难,但仍有数不尽的北漂一族涌入首都。这一次北京之行体验得真切,拥挤的地铁与缓慢的公交促使我必须提前2个小时赴约,返回时甚至差点误了地铁。一个城市成为今天这副病态,我们城市的规划者与建设者应该负主要责任。一味盲目地摊大饼,解决不了城市用地与人口增长的矛盾;100多座立交桥也缓解不了拥堵的交通;赤巨资打造的公交地铁系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还古都秀水蓝天只不过是绿色奥运的口号;马路越来越宽,车也越来越多,汽车尾气危害更甚工业废气;一部分胡同老街换上了新颜,但更多者则成了在墙角哭泣的瓦砾。这个城市拥有一切属于首都的功能性设施,也拥有许多足以支撑古都门面的名胜古迹,更不缺乏令世界羡慕的超高人气,但它就是缺乏一种味道,一种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味,一种老舍茶馆中的市井气味,一种梨园行中的京腔韵味,一种古老会所中传达的历史况味。留下的是光怪陆离与朴素老旧的视觉冲击以及古老建筑渐渐凋零地无限怅然。 这样的老街留下了多少京都记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欣赏,谢谢!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5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十二五规划建议: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yanxiaoyong 2010-10-28 11:10
  中新网10月27日电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今日公布。《建议》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   《建议》强调,要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 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 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   《建议》指出,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 ,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个人分类: 交通规划|3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