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都江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深淘滩低作堰
热度 5 yonglie 2013-10-28 08:51
去过都江堰的同学,大概都记得这个“治水六字诀”——如果没记住,最好再回去看看。 “深淘滩”是说宝瓶口的水道要深挖,保证内江的流量足够大;“低作堰”是说飞沙堰不能太高,以免内江水大,危害下游。这个平面的二分工程,起着如今三维大坝的作用。今天觉得那思想了不起,而在当年却是最自然的想法——所以,同样的工程应该很多,只是没能留下来。(郑国渠好像也是那样的思路。) 其实,从民间传说,也能看到那种“疏凿”的工程思想。《水经注》卷三十三引来敏《本蜀论》: 荊人鄨令死,其屍隨水上,荊人求之不得,令至汶山下複生,起,見望帝,望帝者,杜宇也。從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為宇妻,遂王於蜀,號曰望帝,望帝立以為相。時巫山峽而蜀水不流,帝使令鑿巫峽通水,蜀得陸處。 类似的故事,也见《 华阳国志 》:“望帝之时,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这个玉垒山,正是李冰开凿宝瓶口的玉垒山,也是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后面的那个玉垒山。 老杜《瞿唐怀古》说得好:“ 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疏凿之功虽伟,自然之力更大。疏凿正是借了自然力,就是“顺道”,而不是“逆天”。古人没有想过逆天,是因为敬畏;敬畏老天,是因为对老天还不熟悉。如今我们认识了老天并不神秘,所以很多时候“自然”会想着“胜天”,于是做出逆天的勾当来。这是科学——更多是技术——带来的结果,与基因突变一样,我们只能欣然接受,它们也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呀。
个人分类: 随想|124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四川行之八 都江堰
sqzhang 2013-7-14 21:46
都江堰的大名早已经如雷贯耳。我以前去过,但5.12地震后还没有去过。从西昌返回成都后,企业的首脑比较忙,过些日子才能商议下一步的工作,于是我们就直奔都江堰而去。 本以为一个小时一趟的动车,可以很方便的买到票,结果到了火车站才知道,当天的票早已经售罄。没办法,只好改乘长途汽车,这样一折腾,将近中午才到达都江堰,也就只好取消计划中的青城山之行。 游过都江堰,家人都大呼过瘾。地震破坏的二王庙也已经修复后向游人开放了。 都江堰入口 世界遗产 5A景区 伏龙观 离堆 宝瓶口 索桥 泰堰楼 从泰堰楼远眺都江堰工程上游 从泰堰楼远眺都江堰工程下游 鱼嘴 二王庙 南桥桥头的维族烤羊肉串摊。注意,食客可以亲眼看着从挂着的整只羊身上切下羊肉、串好肉串后去烤。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家园
gardening 2013-4-23 22:16
在汶川地震2年半后,曾经亲眼目睹灾区重建的成就,看到劫后余生人们的生活状态,重建后的家园也会美丽,活着的人们都会过上好日子。 以下照片是当年拍摄的四川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学校、农村住区、福利院、小城镇。 抗震救灾精神(映秀地震遗址) 灾后重建的小学 未来的希望 灾后重建的小学校园 灾后重建的中学 灾后重建的中学 地震灾后新建的社会福利院 地震灾后新建的社会福利院 灾后重建的农村住区 灾后重建的农村住区 灾后重建的农村住区 重建中的小镇居民住宅 重建中的小城街区一角 新建的农业园区
个人分类: 美丽中国|4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城山之道
热度 4 yonglie 2012-12-31 08:49
青城山之道
青城山 -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那文化当然就是“道”了。这儿的口号是“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虽然词儿听起来很俗(至少不是好诗句或好对联),但意思到了,也好。如果说青城山是道源(至少是之一),那么都江堰是它的流。两家组合成一个文化,是天然互补的。 杜甫来过青城山,也是为着它的“幽”:“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传说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至于它的道,在瞿塘峡那儿写出来了:“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瞿塘怀古》),而这句话恰好可以用来说都江堰工程:疏凿之功是借自然之力,借力之法恰是自然之功。所以,从这块土地生出的 道,与我们今天追求的“自然法则”是一样的。
个人分类: 随想|4367 次阅读|8 个评论
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眼中的都江堰的传说
热度 4 zbt92 2012-11-18 06:05
作者:张博庭 (本文为作者在长沙举办的《水电人的梦想》演讲大赛所做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公元前 3 世纪中叶蜀郡太守李冰负责承建都江堰,受到极高的赞誉。 “ 深淘滩、低作堰 ” , “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 ,安全运行 2 千多年经久不衰。以及《史记》记载的 “ 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 “ 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 天府 ’ 也 ” 。这评价几乎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我们不能否认古代的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工程的时候,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智慧的亮点,非常值得世人称颂。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现在我们所看的和使用着的都江堰早已经不是二千多年以前建造的那个都江堰了。 当年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虽然在当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但是,如果拿今天的观点看,那只不过是用石头和竹筐组合起来的分水闸和引水渠道。由于建筑材料落后,都江堰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每年进行 “ 岁守 ” ,而且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大修。飞沙堰的飞沙,其实并不能自动地解决泥沙的问题,必须每年组织人清理,一年不清理,下一年就不能用。 关于维护都江堰的重要性,互动百科记录的都江堰的大事记中,就有: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194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确定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 12 月 29 日 ,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 3 万银元作抢修经费。驻灌县解放军 184 师 1500 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整个岁修工程于 1950 年 3 月底全部完工。 4 月 2 日 按照都江堰传统习惯举行了开水典礼。 这说明现代化改造之前的都江堰,维修的工作量非常大。 ? 即便维修频繁,都江堰也没有能逃脱多次被洪水冲垮、溃决的命运。只不过由于都江堰工程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引水用的渠道,结构简单,水毁之后很容易被修复,所以,溃决之后,影响不大,而且很快就能被修复。 直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我们使用现代的混凝土材料对都江堰进行了彻底的修复改造之后,都江堰才彻底摆脱年年损坏、年年维修的命运,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水利工程。此外,都江堰毕竟只是一个引水工程,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人们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矛盾的解决无能为力。也许正是因为此,人们在建造都江堰之后还建造了祈求神灵保佑的二王庙。寄希望用迷信的的办法解决洪水和旱灾的根本问题。 世界上从来也没有一个工程就能完全、彻底的解决所有洪涝灾害问题的好事。更何况都江堰工程本质上只是一个分水、引水的设施,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四、六分水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水量,但是,对于较大的洪水和干旱,都江堰的分水装置和引水渠道,不具备任何调节能力。 因此,所谓都江堰: “ 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 天府 ’ 也 ” 的传说,根本就不符合事实。从成都地方志中查阅都江堰渠首的灌县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都江堰建成之后,灌县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彻底的摆脱了洪涝灾害。而只不过是相对原来的每年都遭灾的情况有所好转。灌县志中有明确资料记载的洪涝灾害,仍然非常频繁。仅仅自 1881 年至 1986 年的 105 年当中,发生洪涝灾害的就有 43 次。并且多次发生都江堰溃决和水淹成都的惨剧。对于缺水干旱,分水、引水工程的作用更是无米之炊。据灌县志记载平均每十年都江堰就要遭遇一次干旱。有文字记载的严重干旱分别发生在: 1095 、 1136 、 1173 、 1201 、 1488 、 1495 、 1806 、 1929 等年份。近代的 1940 、 1949 、 1963 、 1972 、 1978 、 1980 年也都发生了较严重的干旱。 也许是因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开展旅游的需要压倒了一切。所以,某些宣传不免会言过其实。不过,面对四川成都地区如此严重的水资源问题,我们如此大力宣传的都江堰神话,一些公众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定还要在岷江上修建紫萍铺等一系列水库。在都江堰神话的掩盖下,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如果没有紫萍铺等现代水库的调节,成都平原几年一淹的命运不可能避免,像 2006 年的川渝大旱可能又是一场横尸遍野、赤地千里的严重灾难。因为,在大旱之年只有二王庙没有水库水源的都江堰,引水作用等于零。真正能够代替都江堰二王庙里的神灵的,是用科学方法调节水资源的紫坪铺等水库。然而,它却身背骂名。就连我们的某些环保官员,也因为不了解情况,公开批评紫坪铺水库的修建 “ 让世界文化遗产死掉了 ” 。 相对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古代的都江堰工程确实非常伟大,也是我们国家古代文明和水利工程史的骄傲。但是,我们不能把一个传说过于神化,更不能把一些虚构的事实,作为一个反对现代文明的 “ 典范 ” 。 都江堰灌渠由初创时的七十万亩、明清时的 300 万亩,建国初期的 282 万亩,至今天已经增加到 1000 万亩以上。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灌面积突破千万亩的特大型灌区。其工程体系包括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型水库。现有干渠 55 条 2437km ,水闸 998 座,隧洞 334 座,大、中、小水库 337 座,总蓄水能力已达 15 亿 m3 。可见古代文明的延续,正是由于一系列现代工程的保障。单独的都江堰一个灌渠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需要有大量的其它工程(特别是储水工程等)的配合,才能发挥出作用。例如,紫坪铺水库建成之前,成都市的府南河臭气熏天,现在经过改造,再加上有了水库的供水保障,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并不是想要否定古代文明的伟大成果,而是要求我们自己能保持清醒的科学头脑,秉承实事求是精神,不惟上,不唯书。只惟实。否则的话,你很可能会得到今不如昔,甚至要反对现代文明的错误结论。
4134 次阅读|6 个评论
2009中国行观感其二:都江堰
GongChen 2011-11-26 12:42
站在都江堰俯瞰滔滔江水,听着导游介绍李冰父子精心设计鱼嘴分水,烧山炸石,以离堆和飞沙堰泄洪排沙,感叹 2 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和技艺之余,不禁有所惭愧。 惭愧的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们有多少发明创造是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的?如今的科学研究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地花费老百姓的钱,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要扪心自问,我对得起人民给我的钱吗? 一个普通农民的年收入可能也就一万元,那么一个科研项目可能就可以养活几百个农民。是不是就应该把科研砍了呢?不然。农民的生活是应该得到保障和提高的,但科学研究关乎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长远利益,关乎到现在农民的子孙万代。李冰父子造都江堰一定也是耗费了巨资才得以完成,甚至包括许多工匠的生命,但它为后代造福,减免了年复一年的水患,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今日中国国力上升,对教育和科技投入巨资是非常必要的。但如何用这笔钱,需要有明确的规范与监督。一方面要避免购置大型仪器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又要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心。既要努力把投资转化为成果,又要避免急功近利,让一批真才实学之士在平和的环境里成长为国际大师。这些人不一定需要什么官衔,但需要稳固的支持与合作。当官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可惜了。但话又说回来,今日之中国也确实需要一大批有科研领导才能的人来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院所。也许将来的回国之士就可以有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进行潜心研究了吧。 我敢断言李冰父子一定是杰出的科学家兼工程师。为建鱼嘴和离堆及飞沙堰,他们一定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模拟工程。如果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能去都江堰考察,并感悟古人的智慧与献身精神,中国科技兴盛或可大大加快。 2009 年 9 月 12 日 宾州陈功 该文最初于2009年发表于新浪网
2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尽可能避让,才能真正减少自然灾害--以汶川地震重灾区龙池为例
热度 2 dkysdc 2011-6-12 05:22
尽可能避让,才能真正减少自然灾害--以汶川地震重灾区龙池为例
地震也好,泥石流也罢,如果没有带给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都称不上灾害。减少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最有效途径不是与天斗的豪情,而是科学合理的避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减少灾害。 汶川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的龙池在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短短3年时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震后重建(2009-2010)——遭超强泥石流重创,为世人上了一堂震撼的一课:尽可能避让,才能真正减少地质灾害。 以下图片是本人亲自经拍摄的龙池地区地震后的惨状、震后重建短暂的繁荣、特大泥石流肆虐后三个阶段沧桑巨变的场景。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能够引起社会的警醒。 地震后的照片拍摄于2008年6月15日,重建后的照片拍摄于2010年4月23日,泥石流之后的照片拍摄于2011年2月2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2010年8月13日,四川龙池等地突发泥石流,左上角为2010年4月泥石流前的照片,右下为2011年2月所拍。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图中的小姑娘不知道现在何处。 地震后的场景,2008年6月15日。 震后重建的场景,2009年4月23日。 震后重建的龙池镇,2009年4月23日。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后面的照片对比。 震后滑坡面上已经长了绿草,2009年4月23日。注意与前面(08.6.15)的照片对比。 震后滑坡体上建成了公园,2009年4月23日。 震后整个龙池沟都成了公园,地震时崩塌的巨石成了公园景观,到处都在建设中,2009年4月23日。 龙池公园景区大门。2009年4月23日。 震后重建的农家院,就建在龙池公园大门的左边,2009年4月23日。泥石流后被彻底夷平,踪迹皆无。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公园大门。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公园大门左侧农家院的女主人在讲述泥石流的经历。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2010年8月13日超强泥石流后的场景。2011年2月摄。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732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周世界遗产秀】【四】青城山和都江堰
menglingzong 2011-3-21 21:26
【一周世界遗产秀】【四】青城山和都江堰
评价: 【一】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天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 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 夔门 之雄齐名,有“ 青城天下幽 ”之美誉 2008年 汶川地震 中青城山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古称丈人山。 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栈道通幽 林间飞瀑 古木森森 飞瀑流水 猴趣,正所谓:有山有水有猴子 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 名人篇: 【1】 张天师,张陵( 34-156 ),五斗米道创立者,尊老子为教主。 青城山做为我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不仅在历朝历代都受到重视,不论是在皇家还是在道家都居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山中道教宫观建筑群,不仅集中体现了历朝代以来的道教建筑特色,而且还保有西南地方建筑的独有风格,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宗教意义和建筑内涵。 青城山作为我国著名道教名山,其道教宫观建筑群,以及各类造像、雕塑、文物、碑刻等等也保存完好。 青城山道教的历代教派,从张天师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源于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龙门派;清代末年的青城派。 青城派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后一直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 1957 年 “ 中国道教协会 ” 正北京成立,青城山道长易心莹山席大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当年又被推选为四川道教协会会长。 1986 年,在中国道协第四届代表会议上,傅元天道长当选副会长, 1992 年 3 月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 【2】 唐代 “诗圣” 杜甫 来到青城山写下了“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3】 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 张大千 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六十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 巴西 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传说: 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庙”,供奉的是蓥华祖师,是由一座家族弃祠改建而成的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普照寺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据估算,这段时间普照寺修建费用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这便是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兴旺之谜。 按正规渠道的说法,是因为有神相助。(别逗了,都马上共产主义社会了) 张献忠的藏宝。(有点靠谱,张献忠的藏宝至今未曾挖掘出来) 【二】都江堰 评价: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200 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位于 四川 省 都江堰市 城西,是 中国 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战国版图 1、岷江 鱼嘴分水工程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3、宝瓶口引水工程 “ 鱼嘴 ” 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 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 “ 金马河 ” ,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地方,有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行道的坦途,洪水季节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泄洪道,唐朝名 “ 侍郎堰 ” 、 “ 金提 ” ,后又名 “ 减水河 ” ,它固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 “ 飞沙堰 ” 。 宝瓶口,是前山 ( 今名灌口山、玉垒山 ) 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 “ 水 ” ,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个人分类: 一周世界遗产秀|2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柳传志: 诸葛亮的失误与启示
tzwu 2011-3-3 23:18
2006年年中,我应邀参加公司退休老总们的旅游活动,第1站是到成都,然后从成都驱车去都江堰。到成都自然必去武侯祠祭祀诸葛亮,当时正是春和景明,到处郁郁葱葱,然而瞻仰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在清人赵藩撰书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名联前,我和几位创业老伙伴们对诸葛亮一生的成败得失不禁感慨系之。回想起幼时,我熟读《三国演义》,也是诸葛亮的一个忠实“粉丝”:想当年,诸葛亮计出奇谋,三分天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百年来,他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然而,他不仅没能实现匡复汉室的理想,而且蜀国还是三国中最先亡国的一个。为什么他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在成都去都江堰的车上,我一路都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诸葛亮之败,固然有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很多因素,但我认为他本人培养人才不力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他用兵点将的时候,一般我们很难看到核心团队成员的决策参与,更多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葛亮的绝对依赖,广大谋臣及将领缺乏决策的实际锻炼。后来他身居丞相高位,工作多亲历亲为,没有放手着力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以致造成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他最后选定姜维做接班人,也主要还是让姜维任事,对姜维如何定战略、如何处理内政尤其是处理与成都朝廷集团的关系等方面缺乏悉心培养指导。他这么干不行,连他的对手司马懿也看出来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每次吃得那么少,事务繁杂又事必躬亲,肯定活不长了。果然不久诸葛亮就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了人世。 我没有半点亵渎诸葛亮的意思,主要是哀其不幸,也感叹其误己,竟至于最后也耽误了蜀国的大业。回想到我们搞企业的人中,有不少人立意都很高远,也不乏雄才大略,过程也很精彩,但企业最终却失败了,我们从诸葛亮身上要吸取什么教训? 以我办联想的体会,最重要的一个启示是,除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的判断力外,培养人才,选好接替自己的人,恐怕是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了。 在联想的早期,首要的是求生存,我比创业伙伴们对企业的认识要深一些,市场感觉要好一点,因此,那个时期我个人拍板决断的情况要多一些。后来,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了,企业要求发展,这时我就开始注意培养接班人问题。 我培养杨元庆、郭为的做法,第1要点是让他们逐渐参与决策,参与管理。一方面我们在价值观、思想方法甚至工作技巧等诸方面求得一致;另一方面要求他们不能做被动式接受、传递的“齿轮”,而是要当主动思考,创造执行的“发动机”,我可以指导,但绝不代替他们。第2要点就是先把责权利说清楚,然后放手给他们以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工作中锻炼成长。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群策群力,企业能避免大的决策失误和经营震荡;二是他们有职有权,积极性能调动起来;三是他们独当一面后,我能腾出时间和精力思考一些关乎公司发展的更重大、更长远的问题。 目前看来,联想的接班人问题还是解决得比较好的,先有杨元庆、郭为,后有朱立南、陈国栋、赵令欢,他们的背后又有一批能人,这样整个联想大家庭的人才队伍就非常有厚度,把联想办成百年老店的事业就有了比较好的保证。 联想控股旗下的5家企业,我最牵挂的,应该说还是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对联想集团是巨大的挑战,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向世界市场,全体民营企业都在看着我们。毕竟,企业搞多元化,目前中国成功案例很少。我认为,搞多元化必须放权,人是第1位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在多元化前必须自问,是否有足够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果没有,放权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目前的状态实际上还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还未达到我想要的状态。联想控股在机制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上还有欠缺,在这些工作没有完成之前,我不会完全退下来。对于现在的联想控股来说,公司需要我,我也需要公司。等到这些事情都干完了,我就会完全退下来。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工作狂,好像离了工作就没法生活。我非常希望有一天能看着都是年轻人在受累,我欣赏他们的成果,也是在欣赏我自己的成果!
个人分类: 休闲娱乐|2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都江堰的最早比较系统的记载
liuqingshui 2010-4-6 16:35
都江堰是我国的骄傲,请告诉我都江堰的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记载。
个人分类: 情报研究|3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都江堰的启迪
liuqingshui 2010-4-5 14:59
成都平原,远古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 都江堰的创建,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向创造出都江堰的先人致敬! 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和经济都是前所未有的,再造几个都江堰,使洪能排,旱能灌,造福后代。   
个人分类: 农业工程|2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久违了的巴蜀夜雨、灌区黄花和水利干预 (图&文)
tangchangjie 2010-3-23 11:39
久违了的巴蜀夜雨、灌区黄花和水利干预 (图&文)
久违了的巴蜀夜雨、灌区黄花和水利干预 ----唐常杰 昨夜下了今春的第一次给人印象深刻的夜雨,淅淅沥沥,催人入睡;朦胧中,多少人在呢喃,夜雨,久违了的巴蜀夜雨。 巴蜀夜雨是天赐的资源,在正常年份,会夜夜降水,雨量适中,多少年来,贵如油的甘霖就这样均匀地浸润着巴蜀大地;它与都江堰相辅相成,为秦统一中国增供了粮食,后来又成就了汉高祖,资助了诸葛亮,养育了一代代巴蜀人民。 巴蜀夜雨是和谐的催眠曲,淅淅沥沥,像轻轻的鼓点,让孩子感到母亲怀抱的温暖和安全; 巴蜀夜雨是勤劳的清洁工,雨洗楼宇净,风拂树滴翠,空气特清新,城市更漂亮; 巴蜀夜雨是一种文化,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被传诵了多少年;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又是何等的意境?窗外的风拂雨沥,衬托了室内烛下共话的的温馨,无怪乎如今的济南、武汉都有红火的巴山夜雨酒楼,成为川人在异地思乡和约会的“老地方”。 巴蜀夜雨有两个鲜明特色:夜洒而朝止,润物而无声。据说是由地形、季节、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构成的复杂系统的特殊行为:在春秋温湿适当的时机,日落后高层湿空气开始降温,到接近午夜时,温度达标从而构成小量降水环境,而当第一缕晨曦抹亮那高天流云时,温度渐升,天上雨停,地上路干。 今年春天,巴蜀夜雨却姗姗来迟,昨夜的细雨给人印象特别深刻是因为久旱,中国文化中,把”久旱逢甘霖”和”他乡遇故知”看做大喜事,今年我国西南的旱灾着实令人揪心,更显这场降水的珍贵。 在都江堰灌区,人们看到了令人欣慰的灌区黄花分外香的的情景。 先看一幅组合照片(更多的照片在文尾)。拍摄时间:2010.3.21 (雨前一天), 地点:成都东北,一点钟方向, 出三环8公里处。 虽然天旱,但由于有都江堰的庇佑和滋润,成都平原旱不至灾。由于积温高,油菜长势颇好,原来产于欧洲的甘蓝型油菜在这里已经驯化了多年;灌区内菜花馨香,田野里蜜蜂正忙,无暇理会来往的游人,养蜂人正叫卖新鲜蜂蜜。 一位健谈的养蜂人说,他们从灌区的南端逐渐向北,追赶着油菜花开的田园;是都江堰灌区1000多万亩的土地给了他们富裕,言谈中充满充满了对李冰父子的崇拜、对都江堰工程的感谢。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憧憬,据说到2012年,灌区将扩大到2000万亩,日子会更好。 如今的养蜂人可是鸟枪换炮,开着汽车摩托车、拿着带CMMB移动电视的GPS,追赶着鲜花,追赶着幸福。循着花香一路北进,都江堰灌区---川北---大约在七八月份,到达青海湖。(下面的照片是青海湖的菜花黄季节) 想象一下,那时的那地,有金黄的菜花,有素洁的雪山,与长天一色的湖水,与落霞齐飞的水鸟,真的好美好浪漫。他们辛苦并快乐着,他们抓住春天不放,他们是浪漫的牧蜂族。 如果给他们装上RFID 或其它定位设施,挖掘养蜂人的轨迹数据库,或许能挖掘出某些关于农村繁荣、蜜蜂养殖、水利,以及风土人情相关的有趣的关联规则。 民歌“敖包相会”唱道: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但是,如果有灌溉设施,如喷灌、滴灌,海棠花儿还是会开,不是它自己开,而是人们的辛勤灌溉感动它开。 我们课题组正作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复杂系统中干预规则的挖掘技术”,三句话不离本行,自然要涉及到“干预规则”。 干预不是藐视大自然,而是循律促变。对干预规则的研究旨在找出干预规则、找出最佳干预时机和切入点。在这种意义上,数据处理有三个层次,底层是有效存取技术,中层是挖掘技术,而最高境界是干预技术;前二者是观察和认识世界,后者是改造世界。 面对今年西南的长旱大旱,如果云南、贵州、广西各有一个或几个像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就可作为干预调节的资本和工具;诚如是,则人民幸甚,国家幸甚。 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发展出牧云术---搬动(或放牧)天上的云,而不是运输地上的水,用南云北调去取代南水北调,从天上对水资源均贫富。今天人们唱“赶着白云般的羊群去吃草”,那时候,也许要唱“赶着羊群般的白云去浇灌”;诚如是,则世界幸甚,地球幸甚。 诗歌散文旅游系列 其他博文 唱给天堂母亲的一首歌 那些异乡赏月的情怀 (诗、歌、文、图) 震撼与感动,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满----国庆看阅兵 看蜀韵、闻书香、遥想当年手抄本-- 书博会有感(图文 ) 春运时节在飞机上的遐思 (现实与科幻) 久违了的巴蜀夜雨、灌区黄花和水利设施 (现实与科幻 ) 农家乐里看博客-国庆大假见闻 ) 香港WISE2010照片 忙碌的十一月--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几张照片) 绿色照片(摄于南昌及庐山) 火热春运今又是,换了空间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清明看花 兰花草、年轻朋友来相会与毕业生晚会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照片图片|10904 次阅读|5 个评论
都江堰·李冰
pingguo 2009-7-14 14:04
一个儿童问我: 是先有都江堰, 还是先有李冰? 我说,请先听我讲个故事。 2000多年以前, 有个名叫李冰的父子。 对都江堰而言, 他们父子是一个人。 那时这里还不叫都江堰, 水流过的地方不时遭水灾, 而别的地方却干旱连连。 太奇怪了,怎么办呢? 李冰将火铸成一把利剑, 对着玉垒山大喊一声:我-来-啦! 一剑下去,把山劈出一个口子, 只见水气蒸腾,遮天避日。 他对河床上的鹅卵石说, 听我的口令: 点到名的,立即集合! 很快就串起来一个个石笼。 决战的时刻到了! 他在鱼嘴旁奋力抛下石笼, 对滚滚而来的岷江发出总命令: 向右转! 只见浪花四溅,高唱起千古欢歌, 江水在这里分成了内江与外江, 内江水流经宝瓶口, 滋润天府之国。 山为之一变! 河为之一变! 天为之一变! 民也为之一变! 2000年过去, 今天的都江堰仍然听从李冰的命令。 他是长生不老的神仙吗?儿童问, 他不是神仙,是有自然智慧的古人。 山可以长生不老, 河可以长生不老, 李冰把生命融入到都江堰的山河里, 所以他同都江堰一样长生不老
个人分类: 诗歌|3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环境工程
chni 2009-7-10 08:58
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环境工程 如果我给古人设计名片,我一定会在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的名片上设计一顶桂冠:人类最伟大的环境工程师。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伟大的环境工程。 在我看来,人类伟大的工程,都江堰当属第一。 人类伟大的工程有城、有陵、有台、有楼,当然也有堰。城莫过于长城,陵莫过于金字塔,其实,他们不管多么伟大,都不可以与都江堰相提并论。那些工程大体都是劳民伤财的工程 , 都有益有损,有善有恶,益在当时,影响后世,却害及当时与长远。唯独都江堰不同,不仅初衷是善事,而且往后更是福泽 2000 多年的大善事。试问天下还有这样伟大的工程吗?它的伟大,缘于它是件环境工程,与人类的生生不息息息相关。它的伟大,它不仅在于工程伟大,更在于福泽伟大。 都江堰是人类最伟大的环境工程善举。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岷江,岷江是长江的一个支流,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 , 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受住 2008 年 5 月 12 日的 8 级汶川地震,重灾地区的都江堰水利依然完好。 马可波罗见识无多,李希霍芬确有其功。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 1264 ~ 1294 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 20 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 , 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清同治年间(公元 1862 ~ 1874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曾来都江堰实地考察,他以行家的眼光,看到了都江堰灌溉方法完美,道出了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斯人曾在 1872 年的《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全面介绍都江堰工程。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他说: 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这便是都江堰福泽苍生 2000 多年后在西方得到的评价。   身在福泽中,我们对都江堰环境工程的认识与褒扬远远不够。 1986 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 1999 年 3 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 2000 年联合国 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 2001 年 1 月 11 日,都江堰市获得建设部设立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但对于都江堰而言,这些也只能说是另一种名不符实,因为这些与都江堰的丰功伟绩还相去甚远。如果放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这是造福江山社稷的工程! 这里我要说,为了人类自己,请善待环境,善待环境工程,善待都江堰这样的伟大环境工程。对于伟大的都江堰环境工程而言,对于都江堰的伟大福泽而言,我们今天身在福中,还做得太少太少,如果都江堰不能大放光华,那便是我们愧对祖先,愧对文化,愧对环境。 国家法官学院王立教授在科学小筑说事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94 次阅读|8 个评论
永远的都江堰
linyaowen 2009-7-8 18:21
6月21日, 回到阔别3年的都江堰。 距离大地震一年多,大街上毁损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好在历经千年的水利工程依然完好,站在地震的废墟前,听宝瓶口滔滔的水声,感叹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的伟大,千年都江堰,依然滋润着天府大地。 夜幕下的宝瓶口 南桥 仰天窝鱼嘴 随处可见的震后危房 老百姓的生活已恢复往日的平静 我的雅虎网友青城道人为奇石馆书写的对联
个人分类: 游记|46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行记(六)
edward808 2008-10-29 10:43
3月5日 SUN 六点.洋很早就起床了,因为他要赶10点的火车回家。宾馆的门居然没开,寒风飕飕的,把服务员叫醒,开了门,送走了洋,并叮嘱要一路小心,迷迷糊糊地又爬进了被窝。八点的时候,美杰也要走了,说是身体欠佳,早晨一下走了两个人,又成了我跟Lee的双人行了,当然两个男人一起游走不免有些闷闷的。 昨晚壁灯的开关坏了,弄了半天也修不好,我便用湿毛巾把壁灯给裹起来,把灯光也给裹进梦想中了,可今早起来一看,毛巾居然被灼热的灯光烧了个大窟窿,我叫上Lee赶快闪人,Lee莫名其妙地望着我,走到了一家抄手店,点了份大如饺子的抄手,才跟他说明这滑稽的一幕。 叫了辆小三轮把我们载到景区门口,学生证就是这么好使,而Lee却只有哗哗地掏全价九十的门票了。大概是刚才那晚麻辣的抄手吃的我内火旺盛,鼻血也肆意流淌起来。都江堰景区还是有的逛头的,多年前就读过余秋雨写的《都江堰》一文,也便让我对这一造福整个四川平原而使之成为天府之国的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的无比崇拜,当亲自踏临此处时,才真正切身地感受先人智慧的无比宏大。沿着路线,我们依次对各种庙宇访拜,深受家里的影响,每每遇到菩萨神像之类的,我都会很虔诚地拜上一拜,不为别的,只为滤过尘世的浮躁,保留内心深处一泓透彻的清泉。 朦胧的细雨给四周蒙上了一片阴霾,湿漉漉的仿佛到了烟雨江南,诗情画意都写在城墙下含苞待放的梅花脸上,惹绿了一片又一片古道上的茂松。Lee被松茂古道上的一家小客栈的猕猴桃酒所吸引,叫上了一两,温文尔雅地喝起来,据说眼前的这条古道就是当年久负盛名的茶马古道。 到了二王庙,那有邓小平题的造福万代的红字,关于二王那便指的是都江堰的缔造者李冰和他儿子,而根据史料记载,李冰只有女儿并无儿子,于是这便开始了人们的猜想。猜想一是根据咱们泱泱中华民族的传统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冰同学虽然丰功伟绩,被后世所景仰,但无后这一来自封建传统的打击对他以及众多的粉丝来说实在太大,他的粉丝们为了在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几近完美,于是编制了这个善意的谎言;猜想二,都江堰浩大的水利工程若没有李冰这位旷世奇才的鬼斧神工般的设计绝对不能完成,而若没有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齐心协力、任凭风吹雨打的坚毅不拔之精神更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因此这另一王便成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化身,一同与李冰被后世所流芳千世、万世。 我于是想:从古至今,这世上如斯壮观的工程有许多,这许多的背后究竟凝结了一股什么样强大的力量?稍有些惊恐,便以为是天外飞仙,神人襄助的奇思妙想,而端详眼前布有鲜明纹理的手,我们便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答案。 二王庙的香火很旺盛,跟庙外滔滔的江水一样连绵不绝。我跟LEE也饿了,循着扑鼻而来饭菜的香味,我们在庙里的食堂用起了膳。老师傅们都很和蔼,也者便是客,丁点菠菜叶、莴苣叶和豆腐乳,便征服我们的胃,也一同征服了我们的欲望。居然还添了碗,当然也添了点油钱,偶尔那么一次素宴,落个俗家弟子做做。 凑着个导游详细地讲解了都江堰的各个具体部位和功能,而后发现通往对面的索桥正在维修,正时雨有点大了,便坐车绕道而过对面的景区。这等都是现代的东西颇多,比如可以在很不错的博物馆里恶补历史地理知识,当然也会看到从宝瓶口流淌过极其清澈翠绿的江水,还有可以到达鱼嘴一睹都江堰的核心地带,整个都江堰也便在头脑里大致有了印象,至于那些细致微末的感受被烟雨蒙蒙给蒙了。回头的时候居然看见有人在冬泳,看得我一惊一乍的,好生佩服。 三点的时候游览完毕,美杰极力邀请我们去她学校看看,我们当然情不容辞了。到了温江的西南财经大学,美杰骑着一瘦小的单车一同她学校出现了我们眼前。车进门时还被敬业的保安拦截,莞尔一笑那是美杰使出的看家本领。学校永远是学校的样,都有各有千秋了,总体感觉是财经大学的经费是不是比较多,以至于把人看得大的慌,图书馆门前的思想者是不是在思考要怎么样money back, money go,不过食堂倒是实惠的很。学校后面便是一小街,这种小街在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发现,譬如湖大会美其名曰堕落街,我们也小堕落了一番,三个人打了局斯诺克,结果看谁负的越少,谁就赢,轮到我便乖乖买单了。临走时,美杰有些不舍,上车后,她便随着车子的远去消失在夜色中。 晚上十点半,我和LEE在龙堂客栈对面的茶马古道吃起了夜宵。烧烤和炒圣子,味道超级棒,我还悻悻地给正在熬着火车的洋炫耀着,路走得不一样,经历却是一辈子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09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行记(五)
edward808 2008-10-28 23:32
3月4日 SAT 8:00 a.m 早上醒来时,是被上床的美杰的梦呓所惊醒的,想仔细去辨听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她内心还有些不舍吧。陆陆续续洗漱完毕,搭车去了新南门客运站,9点40出发开往青城山。路上跟洋聊了许多,操着别人听不懂的口音,畅所欲言是一种痛快。11点到达前山,下车就有一群人拉着我们去他们所说的农家吃饭,对于这种热情我们是担当不起,何况紧接着一辆景区巡逻车开来放话说:不要相信那些人,他们是骗子。我们便自行其道,开始了道家之旅。 其实对青城山,我之前早就做了许多功课,也知道前山是看人文,后山是看风景,但时间上不允许,也就只好选名气较大,时间不长的前山游玩了。花了三块钱买了张青城山的全景图一张仅仅能做纪念意义而丝毫不能指路的纸。 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号称天下第五名山,天下第一幽果然不凡。葱郁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几声鸟鸣,这种幽静就够了,还加上隐秘在山石之间的广播所放出的古乐,恐怖是极端暴躁分子来此,心都会疲软下来,山水交融于心的境界莫过于此。我们随着林阴小道扶摇直上,正直中午,我们在景区内一地方用膳。LEE好吃野菜,点了个野菜煎蛋,贵是贵点,味道都被鸡蛋抢去了风头,后来在路上随便一走,便发现那所谓的野菜不过是四叶草。桂花土豆丝和蘑菇炒肉还不错,中我的胃口,饭饱后便是茶香,小憩了后继续往上爬了。 山之所以要爬,那是因为很陡。比起爬山,我更喜欢走路一些,男人对山的征服欲当到达山顶那一刻的彰显力度比起眼前的壮丽景致来说是不屑一提的,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英雄气概与苍穹和大地去较量,所以大师会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而不是爬自己的山,让别人去看。至于后来LEE说要去爬峨眉山,我的兴致极低。 青城山的道观很多,一个接着一个的,我们只能看看门道了,顺便在每个自己认为重要的道观放置的神像面前拜拜。不过道家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在我们的思维中潜伏着,影响着,比如天人和一、阴阳协调,很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在至今还有用,以至造化了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喜欢一分为二、然后又和二为一,这不是单纯的分分和和,而是某种对立的统一,这一点在太极八卦中体现得很更为形象了。所以在道家的思想中偶尔也会发现儒家某些智慧在闪耀着光芒,比如和谐。这种高深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我想也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可以历经沧桑而在今天仍然昌盛的原因之一了。 我们依次游览了五洞天、朝阳洞、上清宫等,下山时碰到一人工湖,坐船而过,四点便幽幽然地下山了。搭车去都江堰市,找了个地方休整,明天洋要回成都坐火车回家去了。 晚上我们几个闲逛了会市区,吃了好吃的拌面、饺子、冷串串香,还有我的最爱兔头。从都江堰分流后的水哗哗做响,我的梦也跟着流淌着。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都江堰和彭州交界发生4.1级地震
杨学祥 2008-10-16 18:50
四川都江堰和彭州交界发生4.1级地震(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8:06 四川新闻网   10月16日17时46分左右,四川发生余震,成都地区有明显震感。目前尚不知此次地震的详细情况。   最新消息:据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消息,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10-16 17:46:16.7 在四川都江堰市、彭州市交界(北纬31.2,东经103.7) 发生4.1级地震。 http://news.sina.com.cn/c/2008-10-16/180616467599.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301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