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民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另眼看近日与警察相关的事件
热度 14 fdc1947 2016-5-16 07:53
另眼看近日与警察相关的事件 近日,“抓嫖致死案”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大家关心和讨论的是在“抓嫖致死案”中警察执法是否有违法之处,是否故意打死人,公民有没有安全,总的来看,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警察一方的事情。另外,我也注意到,近日也有几起殴打警察、用汽车顶撞警察和把警察拖行的事件。我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点:我们普通老百姓应当从这些事件中得到一些什么教训,我们在教育上还应当注意些什么。 注意:本文声明,本文将不涉及警察方面的事情,不涉及几个事件责任的问题,不涉及这些案件的内容和是非,只关心我们老百姓应当注意的问题。 我觉得,在我们的基础教育、法制教育中缺乏一种教育,那就是在警察执勤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和服从警察。所谓配合和服从警察,首先是面对执法不要跑,要真诚的面对警察,回答警察提出的问题,听从警察的指令。犯了错误的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为我跑了就没有事情了。自己觉得没有犯错误的也不要以为我没有犯错误,你凭什么盯着我,于是瞅空一走了事。我们不能这样做,更不能与警察相对抗、作打斗。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看不起警察的传统。以为警察、巡警都只是看门、巡逻的,由过去的门房、打更等下人转化而来,是为当官的或有钱人服务的,像走狗一样。文艺作品中也大都这样看待旧警察,把他们描述为丑角。而前些年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总是宣传警察、军人们打不回手、骂不回口。缺乏对于警察的尊严感的宣传。这一点,我们与先进国家的差别很大。 在法治国家, 警察权是国家授予警察机关以及各类警察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职能的权力。警察是代表国家在行驶权力,当然这是一种强制的权力。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当对于警察和他们的权力予以尊重和敬畏。 所以,在警察执法的时候,公民应当服从,应当配合。不让走就不走,让站着就站着,要看证据就出示证件。有问题可以解释,如果当时不允许解释,那就不解释,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场合再说。不能够随便反抗,更不能够动手撕打甚至殴打警察。 现在有的人开着车,警察拦住了,让出示证件,他踩着油门就跑,甚至拉着、顶着警察,不顾警察的安危。这样违法的事情,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不把警察当回事情,动辄“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怎么只盯着我,不管他们”。 警察让站住,就不要跑,应当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跑就说不清楚了。到底是逃犯心虚怕检查,还是干了什么坏事。须知,警察权就是一种强制权,你跑,你对抗,那一定不会占便宜。撕打起来,吃苦头的还是你。 有一位朋友跟我说,有的警察就是坏。我想,所谓“坏”,可能就是态度恶劣,不肯讲道理,甚至好暴力。我说,遇到这样的“坏”警察你更不能跑,更不能对抗,跑和对抗的过程中吃的亏更大,更不合算。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一点一定要人人知晓。 我们曾经教育一般老百姓,遇到抢劫时不要心痛财物,保护自己的身体最重要,尽可能不要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对待代表国家强权的警察更不能对抗,不能以为“警察叔叔”都只能打不回手、骂不回口。警察有犯错误的时候,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真要打起来,人们在身体上受到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犯错误的警察受到处分,被伤害的身体还是受了害,一辈子吃苦。 总之, 我们一定要普及教育,要使大中小学学生、成年人甚至干部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从高了说,要敬畏国家的警察权,从低了说,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有些成年人甚至大小干部,可能读了很多年书,可能当了不少年官,可就不懂得这种最浅显的道理。我们的学校、媒体也实在很少作这种最简单的宣传。我看应当补一补这样的教育 。这种教育,对大家都有好处。 尊重和敬畏国家的警察权,应当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我们的公民教育在这方面应当更具体一点,不仅仅只是说要遵纪守法,还应当更具体的说明在遇到国家执法人员的执法时,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还应当更普通的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方面,如正确对待城管、卫生管理、教育管理以及其他代表地方政府执行的公务活动。 最后再重复一遍,本文不涉及警察方面的问题,警察方面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甚至会有犯法的,那不在本文以讨论范围之中。请评论者不必费心在这里写警察应当如何如何的评论。
个人分类: 教育|4508 次阅读|22 个评论
环保行动第一步:垃圾回收体系和教育 (修改后)
热度 13 janenana 2015-3-5 18:34
(丽江石鼓镇。长江第一湾) 2015年春节假期的时候,我跟随我的朋友们到丽江黎明攀岩。去程从丽江城里租了一辆面包车,前往黎明,大概是3个半小时的车程。路上我们的和师傅非常“识相”的把车停在“长江第一湾”给我们下车拍照。冬天的金沙江水湛蓝,山上绿色的松林、配上岸边白族傈僳族的白墙灰瓦,菜地里刚开地黄艳艳的油菜花,以及岸边枯黄的草丛---这一冷一暖的色调搭配非常的协调美丽。我用手机连拍了数张照片,拍完翻看的时候,和我的朋友感慨说,景色非常漂亮,可惜地面和草丛里的垃圾太多了。“你往前站一步去拍,就不会拍到垃圾了”我的朋友建议说。于是我按照他的提议拍了一张,拍下了堪称“完美”的照片(上图)。 但是其实。。。这里垃圾满地!! (长江第一湾旁边草丛的垃圾) 垃圾回收体系建立是中国农村环境改善第一步: 中国农村的垃圾回收体系,不是说不好,应该说没有---而且是大部分地区!国内很多地方风景意境非常好,但是还是毁在了到处是垃圾上。农户们不知道垃圾往哪里倒,最简单的地方就是河流两岸,雨季来了可以把垃圾冲走---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吧?!!!大家都在谈乡愁,回忆小时候在河里游泳嬉闹,现在可能吗?”上次领导来视察,我们决定清理河道,太恶心了,卫生巾和塑料袋太多了,现在不可能让小孩去河里游泳。” 有有一次, 好朋友 当村长的爸爸说,一边说一边摇头 “问题就是,我们没有任何的垃圾清理手段,我们不让村民乱倒垃圾,但是大家都图方便。你不倒他倒”。有垃圾回收系统和没有的区别真的太大了:住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小岛上,真像住在世外桃园一样,满眼绿色、早晨鸟儿低吟,景色美,而且非常干净。走在路上看到偶尔游客丢掉的垃圾纸屑都会大家也会自觉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面,因为知道丢回垃圾筒的东西一定会得到妥善的处理。但是一过桥到了隔壁的镇和寨子上,地上很多大家随手丢的垃圾,风一吹满街都是灰尘和着垃圾。这时候大家都没有办法帮忙,因为到处乱飞的垃圾太多,不知如何下手。隔着一江的距离,有和没有垃圾回收的直接感受非常明显。 地方政府不是没有钱买多几个垃圾筒,但是买了垃圾桶,村民自觉到指定地点到垃圾时一回事。垃圾桶满了之后垃圾车进来拉走的频率有多大?到哪里填埋到哪里处理?我妈妈是实在人,初中毕业但是还真是会思考。她说“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每家每年出 20块钱左右,大家把这些钱放在一起请村子自愿做这个工作的老人们,把垃圾分类了,这样垃圾得到妥善处理老人们也有额外的收入。我们热带地区能够很快变成自然肥的果皮菜随意丢也没有关系,其他东西回收起来,该怎么整怎么整。”我知道她说道该怎么整怎么整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法子。我问那你们怎么不干,“人家村长不同意,他年纪太小了,行动力不够啊”。 问题其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难。难度其实是这个回收体系如果不建立,后续更好的工作没有办法跟上。中国很多很美的村寨。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想想,是不是把路边和河流的垃圾自动清除的话,处处是美景? 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教育 : 先举两个例子。 无独有偶的例子比比皆是。 2013年,我们开车去美国东部一所出名的大学看望刚刚搬家的师妹。开车进去附近学区学生和老师住处的住宅区域。一路上都非常干净,但是进入某一段路上的时候地面上开始有随意乱丢的塑料纸袋什么的。我忙问,这附近是不是住着很多中国人,她说对啊,这一段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地方,“你怎么知道?”她问我,“不知道,就是猜的而已”我回答她。 2012年我从泰国开会回国,在大厅看到一群非常热闹的中国旅游团。他们在机场一边招呼自己人,一边打开炒饭和炒菜,互相夹菜,吃得非常热闹。20分钟中后导游招呼大家等飞机,大家纷纷丢下手里的盒饭和筷子,一半人把盒饭和剩饭剩菜甩到垃圾桶里,另一半人把塑料饭盒、饭粒留在原地匆匆忙忙赶飞机去了。 我就在想,我们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在美国居住和受了那么高等教育的人群和人家其他社区差别那么大?为什么我走过的老挝、泰国人家里、街道、公共厕所基本都干净?为什么我们都不能够自觉处理这些日常最基本的环境问题? 我后来想想问题出在中国人普遍缺乏对周围环境、自然和人的尊重上。而且教育也没有跟上。对周围环境、自然和人的敬重来自于整个价值体系的建立。世界上其他国家和中国这样差不多的问题可以从:干净的老挝过境到越南;从干净德国过境到意大利,非常明显。和贫富基本没有关系,但是和信仰和价值体系有关系 。 关于环境教育缺乏和自觉扔垃圾的习惯我总结了两点,欢迎大家补充。 1. 公民教育: 谈到公民教育( Civic and Citizen Education)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就是现在教育,作为现在国家中的个人,取得参与国家决策及发言权的广泛教育,是保证每个成员能懂国家职能的现在教育制度。狭义上来说是社会成员称为“好公民”的教育,以建立公民个体在社会的角色和地位,反映的内容包括公民政治、生活、群体等基础关注,也反映在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各个层面所需的公民知识、态度以及价值观(参考wiki:http://en.wikipedia.org/wiki/Civics)。说到这里,肯定会有很多人反驳我说“我们基本的权益如何保障都成问题?何来力气接受公民教育?”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但是我觉得没有冲突。中国社会结构以家庭为主---所以很多习惯其实更取决于家庭教育,但是个人,社区,国家和全球各个层面教育,其实我们并没有做好,就是前面说的“随手丢垃圾”的习惯,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把公共地和社区看作自己的家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践踏自己的地盘。每个人心中有“小我,大家”的概念,中国其实很多问题都会消失了---大家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 因为在个人、社区、国家和全球公民教育的缺乏,公民教育---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维护公共环境的人,使得家庭教育在国内尤其重要。在国内,关于“随手丢垃圾”相关态度,大致可以把父母分为三类。第一类当然是自己对随手丢垃圾没什么概念,也不会管教自己小孩的家长;第二类是,口口声声教育小孩不要丢垃圾,自己却一边乱丢的家长;最后一类是稀缺品,就是以身作则自己不乱丢同时也是这么教育自己小孩的家长。前两者占大头,后者势单力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能够懂环境教育,和理解公民概念的年轻父母。其实朋友中年轻的一代,很多还是做得非常好的。 但是问题是我们一直谈基础设施建设,难道垃圾回收体系就不是?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6577 次阅读|26 个评论
深化改革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依法治国与面向公民教育的教育变革
热度 1 pww1380 2014-9-22 17:15
深化改革实现 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 从 依法治国 到面向 公民教育 的 教育变革 从 文化反思 与 文化价值理念 的 时代更新 到 思维方式 的 历史转变 —— 反思与诤言 : 博文阅读思考札记(31) 杨文祥 一、前言 以我个人之见,为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并寄予厚望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 宪法 的高度关注和对 依法治国 这一现代文明理念的准确把握与坚持,预示了当代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实践证明,近年来国内在宪政问题上“姓资”“姓社”的争论,是一个既与世界潮流和人类文明历史进步与发展无关,更与中国国情的实际无关的伪命题,是一些所谓的主流理论家 空谈误国 的恶习在新形势之下的沉渣泛起。只有那些扎扎实实地促进 依法治国 ,促进 宪法权威 在社会实践上得以真正并全面地落实 , 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实现的 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落实 、 国民幸福和综合国力提升 的执政举措,才有可能成为被历史所正面评价的 “实干兴邦”之举 。 文明进步与历史发展的要义是 人的发展与完善 。民族复兴的最终历史标志则是 民族现代文明素养 的 整体升华 。因而,建立在 落实 宪法权威 和 依法治国 基础之上,以 宪法精神和公民权利与义务 为基本内容,旨在全面提升 全民族现代文明整体素养 的 公民教育 的 科学规划与有效地实施 ,就应该是 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实干兴邦,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起点 。而与旧体制内在联系的 陈腐空洞的文化价值理念 的 时代更新 与 守旧僵化思维方式 的 历史转变 ,由此而实现的在21世纪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历史条件之下,通过扎实有效的 公民教育 重振民族精神 , 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 则是当代中国 结构性社会变革 的历史深化与升华。 二、 面向公民教育的教育变革 1 . 国民是国家之本 。 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整体素质,既不可能建设和支撑起一个伟大的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国家,更不可能实现自己数百年来的民族复兴之梦 。 毋庸讳言,当下我国国民的整体文明素养,既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大国地位这一国际现实具有相当大的现实落差,更无力树立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在世界上具有足够的 文明感召力 的文明古国的国家形象。之所以如此, 长期忽视 旨在 全面提升全体国民现代文明整体素养 的 公民教育 不能不说是 当代中国教育重大的 战略失误 。 这样,无论是从 提升我国社会管理的科学水平的角度 ,还是从 树立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正面形象的角度 ,也无论是从 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的长治久安的角度 ,还是从 实现民族复兴的角度 ,开展 扎实有效长期坚持的 公民教育 , 全面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文明整体素养 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 战略性历史任务 。 为此,我国目前的教育,从 幼儿教育 到 研究生教育 ,从 学校教育 到 社会教育 ,从 学历教育 到 非学历教育 ,必须实现一个面向 公民教育 的 全面彻底的变革 : 即从 单向发展的,将人“打造成”驯服的“智力工具”的智力教育和专业教育 —— 现代愚民教育 ,转变为“ 以人为本 ”的 现代文明素养整体培育,全面发展 的 现代国民教育 。 这样,从 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到 教育体制和相关制度 的 系统化、整体化改革, 从 现行大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彻底改造与重新设计 到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全面落实 的彻底变革 就成为 深化教育改革 迟早要走的唯一出路。 ——博文阅读札记 参见:科学网: 杨文祥的微博 2014-3-28 日 三、深化改革的历史课题: 文化的反思 、 文化价值理念的更新 与 思维方式的转变 2 . 民族文化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支撑,是一个民族的 民族之魂 。 没有民族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 复兴民族文化,关注民族命运,致力于中华文明由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型,是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现实问题越严重, 这一代名副其实意义上的, 而非欺世盗名的 精英群体 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越紧迫 。 只要内心深处尚存一线 民族道义和社会良知 , 我们就是当之无愧的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英群体的一员。 正如我们的前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所歌唱得那样,“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尽管在上一代仁人志士群体面前我们还远不是那样地优秀。 我们虽没有历史巨人力挽狂澜的伟力,但 我们起码可以从自身做起,发挥知识分子的智力优势,在理论和思想领域探索 民族文化的救亡和解困之道 。 ——参见: 杨文祥《 读蔡津津博文〈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评论回复 2011-1-12 00:3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3538.html 3 . 民族文化 是一个民族何以成其为一个民族的根本之所在。 民族的复兴归根结底还是民族文化的复兴 。 没有 民族文化的进步和民族现代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 , 经济的单兵突进 只能加剧 物欲的恶性膨胀 、 贫富的两极分化 和由此而造成的 社会撕裂与动荡 。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 民族精英群体 , 才是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最高端,同时也是最集中,最有生命活力的 社会载体 。 也只有这一 民族精英群体 , 才有可能具有 推动民族文化进步和全社会文明素养整体提升的 文化力量 。 民族精英群体 的文化力量 是 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正能量 。 然而,令人深感悲愤、无奈和哀叹的是,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从精英文化的角度上看,竟然是一部 民族精英饱受摧残甚至是屠戮的历史 。 这样, 是否能够展开对这几千年来 民族精英饱受摧残和屠戮的历史 —— 这一为文明社会所不齿的 去文化化 和 反文明 的历史,作一深刻的反思 , 就构成了 能否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 文化思想前提 。 总之, 对几千年来 民族精英饱受摧残和屠戮的历史 如若不能进行 具有足够思想深度和历史高度的文化反思 ,我们就不可能拥有 属于中华文明自己的未来 。 ——参见: 杨文祥《 革故鼎新(22):关于精英群体和精英教育问题的深度对话(2) 》评论回复 2011-1-14 17:5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3901.html 4 . 健康信仰和价值观的重建 是一切现实问题最终解决的根本前提。 ——参见: 杨文祥《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3):关于一则生存格言的文化忧思 》评论回复 科学网 2010-12-2 22: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89768.html 5 . “ 做科学的前提是先让人说话 ”。 一语道破中国 社会文化环境的最大弊端 。 不让人说话所表现的,绝非真正的强势 ,而是 唯我独尊的专制心态或强烈不自信的虚弱心理 。 这一 社会文化弊端 上承数千年来农业文明与封建社会的历史传统 , 下误 当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业 。 —— 嵇少丞 《 做科学的前提是先让人说话 》欣赏与点评 2013-2-9 18:3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660202 6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难以实现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 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缺少本不该缺少的科学精神 , 不该有的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却俯拾皆是 。 这就是一言堂的必然结果 。 ——参见: 杨文祥《 从科学术语的规范到当代中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重建 》评论回复 2011-1-10 17: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2803.html 7 . 在其位者,往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林中的树木看多了 , 如果不得其法,反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古人所说的“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其原因就在于此。 ——参见: 杨文祥《 革故鼎新(17):为各级政府的急躁病把脉 》评论回复 2010-12-20 09:0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5163.html 8 . 运筹帷幄 的前提条件是 超然物外 。 这样, 越是关键的时刻, 当局者就越需要 旁观者 的或提醒,或点拨,或谋划 。 决定当局者的明暗, 既在于对自己正确见解的坚持与执著,更在于能否 善于处理与旁观者的关系 ,做到 择善而从,从善如流 。 ——参见: 杨文祥《 革故鼎新(17):为各级政府的急躁病把脉 》评论回复 2010-12-2008:5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5163.html 9 . 对社会肌体而言, 实用主义 是医治 形式主义 、 教条主义 和 文过饰非,好大喜功 的良药 。不过, 这剂良药如果使用不当,走向极端,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一种致病力极强,使人们 利欲熏心,走向疯狂 的“疟原虫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 儒家的伦理传承,道家的哲学智慧,还是佛教的文化传统 都不乏抑制实用主义消极影响的重要文化要素。 可是由于 中国现代史上 极左和激进思潮 的长期泛滥,尤其是并不久远的打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旗帜的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扫荡 , 当代中国社会就再也没有能够在运用 实用主义的积极因素 的同时,有效抑制 实用主义消极因素 的文化力量了 。 于是, 当代中国人就不幸沦为实用主义这一“ 疟原虫 ”的终身宿主 。 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 不断地在 尊孔与反孔 之间“打摆子” , 就是这一疟原虫所导致的高烧 反复发作的结果 。 可悲,也更可叹的是, 历史上曾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 , 充满人类智慧的中华先祖 , 后世子孙如此地不肖——野蛮、愚昧,荣辱不辨,竟然无耻下作到拿自己的文明先祖做政治表演道具的地步,反复折腾,不断上演一出出不堪入目的历史闹剧 ! ——参见: 杨文祥《 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背后的文化思考——读黄秀清博文〈孔子到天安门:是博物馆,还是孔庙?〉有感 》评论回复 (2011-1-2320: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6887.html 10 . 如果不能顺应 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历史方向 和 时代潮流 ,对 毫无生命力 可言的 陈腐空洞的文化价值理念 进行 符合21世纪历史发展的时代更新 ,不对 与这些陈腐文化理念内在联系的 陈旧、保守、僵化思维方式 进行彻底的历史性转变 ,就不可能 有 严肃认真的 历史和文化反思 , 于是也就没有 真诚的 道德意义上的忏悔 和 科学理性意义上的觉悟 ,有的,仍旧是 站在保守僵化立场之上 对待中华文明先祖的 政治实用主义态度 。 总之,固步自封,执着于 旧时代陈腐空洞的文化价值理念 ,就无从实现与旧理念内在相连的陈旧僵化的 思维方式 的转变。 而 陈旧僵化的思维方式不变 , 根植于现实功利而非社会正义与历史使命感 的 实用主义态度及其作风 就不可能得到彻底扭转,于是, 历史的反复 与 历史悲剧的重演 就势必成为必然 。 ——参见: 杨文祥《 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背后的文化思考——读黄秀清博文〈孔子到天安门:是博物馆,还是孔庙?〉有感 》评论回复 (2011-1-2220:5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6887.html 11 . 往事难道都能像一缕轻烟那样地飘散吗?若果真如此,我们就不啻一个失忆的民族。 一个失忆的民族,既不可能有自己的历史,更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惟有深陷在现实利益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 如此,除了终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以外,我们还能奢望怎样的命运呢? 极左思潮和这一思潮达到极顶的文革时期,离开我们今天并不遥远。可是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曾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极左思潮始终是暗流涌动,社会上更是文革遗风至今犹存。这不正说明了我们的民族正在集体失忆吗? 这是一个严肃的值得深思与反思的问题。否则, 民族劫难、文明倒退的历史悲剧必将重演,正如一个没有认真和彻底清除病灶的癌肿,总是要复发的 。 ——参见: 杨文祥《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1):往事如烟与民族失忆 》 科学网 2010-11-23 12:4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86616.html 光明网 2010-11-3022:5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8974.html 12 . 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与建设 必须是一种 内外兼顾全面开放 的历史运动过程,而不可以是一种局限在儒家和儒学自身的框架之内的封闭型研究 。 所谓 内外兼顾全面开放 就是指 在深入发掘儒家具有普世、普适和恒久的人文价值学术精华的基础上,在中华文化的内部,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和研究还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建设都必须向以佛家和道家为主要代表的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开放,兼收并蓄;而在中华文化的外部则必须面向世界各国,首先是各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开放 。 就是说,只有在广泛吸收 古今中外 所有 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先进文明成果 的有益营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具有足够先进性的 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 。 总而言之,只有 超越儒家-儒教 的学理局限, 在全面整理国故精华的同时 , 吸纳世界优秀文化营养 , 构建起一个 在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历史进程中主动与世界先进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有效互动 的文化建设模式 , 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富有现代生机与活力的实现 中华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科学之路 。 ——参见: 杨文祥《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新儒家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小议 》 科学网 (2011-7-17 22: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65743.html 光明网 2011-7-1722:24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57990.html
个人分类: 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2862 次阅读|5 个评论
惊呆: 1912年出版的小学课本
热度 38 Majorite 2014-2-27 10:38
1912 年出版的 民国小学课本 现在许多国人不知历史,以后历史不会倒退、不会原地打圈,其实不然。读一下1912年出版的当时小学课本,小伙们惊呆了,我们的思想境界离102年前还相差很远呢! 下面介绍资中筠写的一篇文章,谈这个小学课本的。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资中筠 这本1912年出版的小学课本,距今102年。我是民国过来人,当时尚未出生。而见报道,我的师长杨绛先生正好用过这部教科书,算起来,我的父母从私塾进入“新式”小学时,学的也应该是这一课本。如今披读后,不禁感慨万千。 这是辛亥革命后出版的第一种新编小学教科书,包括初小和高小的《新国文》和《新修身》。那是在白话文运动之前,所以还是文言文。而其内容,从今天的目光看,仍未过时。翻开首页的“编辑大意”,就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高小课本的“编辑大意”,第一条开宗明义: 一、 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 寥寥数语,包含了现代公民教育的要义 。 接下来几条简明扼要,完整地表现了“共和国”教育的特点。不忍割爱,全引如下: 二、表彰中华固有之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 三、矫正旧有之弊俗,以增进国民之爱国心。 四、详言国体政体及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 五、提倡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 六、注重博爱主义,推及待外人爱生物等事,以扩充国民之德量。 七、注意体育及军事上之知识,以发挥尚武之精神。 八、注意国民生活上之知识技能,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 九、关于历史地理科之材料以有兴趣者为主,与各科无重复之弊。 十、选录古今名人著作以养成文字之初基。 十一、各种文体略备,使学生知其梗概。惟诏令奏议二类,非共和国所用,故不采。 初小课本的宗旨大体相同,与高小不同者是更强调“合于儿童心理,不为好高骛远之论”,注意循序渐进,结合生活现实,还特别提出关于花草景物的课文应预算就学的日期,按照时序排列,使儿童易于随时实验。 课文内容由浅入深,极为丰富,囊括了天文、地理、中外历史、科学知识、日常生活、器物常识、实用技能(如“簿记”、各种书信体等)、国家政体以及伦理道德、待人接物,等等。贯穿其中的是“共和国国民”的精神。课文之外,还有为教师准备的《教授法》,难以一一尽述。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提出特别打动我的几点: 1. 第一册、第一课,赫然一个“人”字。配图七个人,显示一家三代男女老少,包括怀中婴儿。一个“人”字,如何讲满一堂课?《教授法》中从各个方面加以说明,除书写、读音外,列举具体的人的不同特点,和抽象的人的共同概念,有个性、有共性。还有人与动物的异同。画龙点睛之笔是:人之区别于鸟兽者,为“读书明理”。试设想,一个小学生第一天背着书包上学校,进入脑海的最初知识,就是对“人”的认识,接受了读书的必要性和读书的目的——“明理”,而且初步接受了抽象思维的方法,由此奠定走向做文明人的出发点。 2. 初级课本中充满了日常生活常识,由家庭而社会,而且兼顾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劳作方式,接近自然,不唱高调,不矫情,不煽情,符合儿童心理。兼顾识字释义,由易入难,穿插其中多有花鸟鱼虫、美景、游戏,活泼而有情趣。不知不觉间培养一种健康、卫生、勤劳的生活方式,尊重劳动的观念,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作风,还有美育、趣味、情操的熏陶。 3. 从初小第七册(小学四年级)起,即有以“ 共和国”、“平等”、“自由 ”为题目的课文。“ 共和国”讲国家制度结构;“平等”课讲专制与共和之区别,在共和制度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分两课,上一课讲身体、财产、言论、居处、信仰自由,“即国家亦不得侵犯” ;下一课讲自由的界限,必须 在法律范围之内,不得侵犯他人自由。以后几册,此主题重复出现,不断加深。 4. 历史地理知识极为丰富,深入浅出。对全球地理以及各大洲主要国家都有介绍。 高小一年级的课本中有两课连续讲“华盛顿”,统共不到五百字,把华盛顿其人与美国独立起因和过程都说清楚了,简明扼要,十分到位。难得的是关于美国独立,课文指出是从抗税开始,而且称“英侨”,而不是模糊地称“美国人”,因为那时还没有美国。说明当时的编者对外国历史的把握已达到相当水平,能够准确地在几十个字中表达清楚: (英国)乃征美洲重税,关禁甚严。英人居美者,不便之。宣言:英国旧律,更定税则必由民举议员定之,因请立美洲议院,如英制。英廷不允,侨民大愤,不奉令,虽妇人孺子亦主持自立,起与英抗。 本文特别引出这一小段文字,是因为上世纪下半叶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大陆普遍的观念是把美国独立纳入“资产阶级武装革命”的一部分,与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抗税”的观念对当时的国人是陌生的。 5. 爱国与爱人类都是本教科书的重要主题。不少课文都有激发爱国情怀,提倡团结自强的内容。关于中外关系,初小四年级的课本中有三课连续讲“清季外交之失败”,把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列强对中国的侵犯以及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的经过做了扼要、客观的阐述。 中国人一向念念不忘自己是“大国”,一切自大与自卑的复杂情结由此而来。且看此教科书关于“大国民”的定义: 所谓大国民者,非在领土之广大也,非在人数之众多也,非在服食居处之奢侈也。所谓大国民者,人人各守其职,对于一己,对于家族,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世界万国,无不各尽其道,斯之谓大国民。 接下来,讲述为“大国民”之方,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培养。 另一方面,爱人类的课文也多次出现,反复论述平等对待一切国家民族之人,不分肤色、种族。《修身》课本中更有好几课讲“博爱”、“国际道德”、“对外人”之道:例如“应对不可以不谨,交易不可以不信”,“我以礼往,彼以礼来,既不容侮慢,亦何必畏怖乎?”“对于外人,或加以侮辱,或施以傲慢,于外人丝毫无损,特以野蛮示人耳”。 在战争中对于“敌军之失战斗力者”,也应以常人待之,这就是优待俘虏的原则。课文中专有对国际红十字会的介绍。 我们不应忘记,那是列强环伺,国人深感积贫积弱之痛的时代,理所当然要强调爱国、自强,乃至专有“军国民”,培养尚武精神之课文。但与此同时,仍倡导人类博爱精神,以不亢不卑的态度对待外人,培养宽广的胸怀,而不是片面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第六册最后以一句格言作结:“ 一国之强弱,视人民之德行 。” 对照今世,何其难能,又何其可贵! 6. 信仰自由也是重点之一,对佛、道、耶、回诸教都有介绍,强调宗教平等,不应互相歧视。对于孔子、孟子、老子、商鞅的学说都有简述,并强调儒学不是宗教,老子的学说与道教也不是一回事。这些都只是作为一家之言。此外还有不少课文介绍中外历史人物,领域甚广,既有秦皇、汉武、俾斯麦、拿破仑,又有花木兰、秦良玉、哥伦布、南丁格兰(今译南丁格尔)。从人物的选择来看,体现了多元化的取向,并不一定代表编者的好恶。 7. 特别突出完整的公民教育,除了贯穿在课文中的公民精神外,高小《修身》最后一册后半部分,也就毕业班最后学的课文是“共和国公民须知”专题,共五章十五节,大约占半个学期的课时。 1 )“总论”给出定义:“ 公民者,享有公权利之国民也”,并详述公民之资格 ; 2 )“ 公民之权利”——自由、平等、选举、从政 ; 3 )“ 公民之义务”——纳税与公债、服兵役、守法、教育 ; 4 )“ 地方自治”——户籍与警察、公益机关、公安机关; 5 )“ 国家之组织”——国体与政体、立法、司法与行政。 当然,小学的科目不仅是国文和修身,应该还有算术、常识(或称“自然”、“博物”,即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等。不过我一向认为,国文是奠定青少年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的决定性科目。这一套国文课本不负所望,深与广都达到一定程度。到五四运动之后,教科书大多改成白话文,但基本宗旨取向,特别是公民教育还是一脉相承。在价值观上所谓传统与西化,自然地融合,似乎不成问题。从《修身》课本的章节看,私德与公义并重,中国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都囊括其中, 既讲谦谨、仁爱,又讲坚毅、勇武 ; 既讲孝悌忠信,又讲尊重人权、人格独立 ,而且调动了古今中外美德表率的各种实例。 可以想见,读完这套书,一个高小毕业生已获得基本文化知识、文字修养、做人的道理,并且具备现代公民的品格和一定的世界眼光。在此基础上,若继续深造,研习一种专业,无需回头再补基础文化课;若无力升学,进入社会,也具备了基本谋生手段,和自学能力。我见到过不少前辈,或是老革命,参加革命前只读过小学;或是后来成为文化界名人的,如大出版家范用、沈昌文等,正规教育也不过小学或初中。但是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即使历经思想禁锢、扭曲的年代,在环境许可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这固然与他们各自的天分和后来勤奋自学有关,但也是拜那时的小学教育所赐。 这套书是蔡元培任教育部长时主持编纂的 。民国建立伊始,立足未稳,即以教育为重。1912年一月教育部即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清朝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同年三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又规定人民有信教之自由。接着,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指出“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 , 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 ”,必须从教育宗旨中删去,所以小学废尊孔读经。孙中山也力主此议。由此可见,蔡元培固然主张兼容并包,连辜鸿铭也被延聘到北大教课,但是他主张自由、民主,共和政体的倾向是很鲜明的。 与此同时,在康有为推动,其弟子陈焕章主持下,掀起了强大的“孔教”运动,声势浩大,形成一次重要的思想较量。后来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又有一次较量。在那以后,新学开始占上风,“民主与科学”成为知识界的共识。平心而论,就纯学术思想而言,这种复旧的主张也不是全无道理。因为在政权新旧交替中,整个局面是很混乱的。旧的秩序“礼崩乐坏”,而新的道德伦理不可能立即树立和普及。还有不少政客以共和为名,行争权之实,真伪莫辨。所以客观上呈现出来的就是道德滑坡,世道混沌,人伦失范。一部分士人怀念旧秩序,企图从复古中找出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体现在当时的政局上,这种尊孔运动必然符合顽固反对共和的政治势力的诉求。所以,伴随着这一文化上的较量,先有袁世凯称帝,后有张勋复辟,及其随后的覆败。 诚然,同样的教科书,不一定培养出同样的人,社会环境千变万化,进入社会的人自然也良莠不齐。但是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教育方针的指向至关重要。百年树人,如果十年为一轮,按照这本教科书的基本宗旨,奠定一轮轮少年“读书明理”的基础,今日为生,明日为师,再加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普及,扩大覆盖面,人心世道会是怎样景象?公民社会还会遥远吗? 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个极端。在现实中,一方面疯狂拆除历史遗迹,任意涂抹屏蔽历史;一方面又大肆宣扬复古,动辄两千年,甚至五千年。是不是只有回到完全不知海外有何物的时代才算是中国文化?我常说“ 愧对先贤 ”,就是我们没有爬到巨人肩膀上继续向前,而是像俗话说的“狗熊掰棒子”,拿一个,掉一个,永远积累不起来。甚至舍珠玑而拣瓦砾,而曰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其可得乎?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5968 次阅读|53 个评论
建设公民社会到底有多难?
热度 1 xiaoyanghe 2012-9-15 10:11
18 大就要召开了。 5 年前的 17 大提出了一个庄严的目标,那就是建设公民社会!那么我们现在距离公民社会还差多远呢? 按照陈光的观点我们并没有 建成公民社会,且本身还有明显差距 。 因为: “ 第一,公民社会是私人领域扩展、私权发达的社会。 ” “ 第二,公民社会是民间社团迅速增长的社会。 ” “ 第三,公民社会是非政府公共空间逐渐扩大的社会。 ” “ 第四,公民社会是社会运动健康发展的社会。 ” 无论是从执政党、政府行文,媒体用词还是大家日常用词,都很少使用“公民”一词,使用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老百姓”、“民众”等词。就连我们经常使用的身份证,其正式的称呼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幸好,在背面的最下一行用小字写着“公民身份号码”。网民们更是给自己起了雅号:“屁民”、“屌丝”。 “群众”、“老百姓”、“民众”等词,多多少少都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人民”虽然没有居高临下的味道,更没有贬义,但却是一个“群体”的词,不适合个体使用。 公民意识的缺失实际上涉及到权利与责任及义务平衡的问题。 在一个公民社会里,每个公民都应该享受到足够充分的权利。别的不说,至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医疗保障的权利、言论自由的权利、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不能缺少。如果大城市里有些孩子可以享受空调、多媒体教学设备,而一些地方的孩子却要自带课桌上学,你如何培养公民? 享受不到相应的权利,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自然会缺失。这么多的人不遵守规则(例如交通规则)、没有环保意识,管理不严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公民意识缺失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要不你看,一些发达国家,管理也不见得严格,人们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大凡中国的网民都是“喝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本人恐怕也不例外。 既然公民意识缺失,就要加强公民教育了。胡总在 17 大的报告中也提到“公民教育”。可是让人不明白的是。“ 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先生主持下,由 100 多名学者和一线中小学教师历时数年,编写了一套 8 册的公民课教材《新公民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经出版的小学四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公民道德方面,有仁爱、宽容、感恩、友谊、尚礼、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主题;在公民价值观方面,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和平、爱国、追求真理、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主题;在公民知识方面,包括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政党制度、司法公正、社会公共生活、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等主题;在公民参与技能方面,包括与人沟通、演讲、讨论、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向责任部门或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等主题。我认为,这是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好教材,公民教育的框架,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像 “ 政府的职责 ” 、 “ 政府为什么要收税 ” , “ 新闻舆论的力量 ” 、 “ 维护公正 ” 、 “ 走近民主 ” ,都是富有现实意义的重大主题,但课本通过孩子容易理解的小故事,做出通俗活泼的讲解,并且配了生动有趣的插图,让人耳目一新。这套教材在一些小学试用期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有识之士都期待,以这套教材的诞生为契机,让公民教育普遍走进我国中小学校的课堂。某些掌握权力者对教材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来并不奇怪。但他们不是善意地提出改进意见,也不和编者进入平等的沟通,而是强令北京大学出版社停止发行,已经发行的必须收回,把这套教材打入冷宫,上百名教育工作的心血付之东流。 ” 可能是有关部门觉得,“维稳”比 “建设公民社会”更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陈光 . 中国距离公民社会还有多远 ? (2012/09/14)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783428PostID=14874482 丁东, 智效民,赵诚 . 公民教育三人谈 . http://www.gxaa.org.cn/news_detail.asp?id=886 (2012/09/14)
个人分类: 时政|23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今拍案139:人民日报文章认为“中国无公民教育”
热度 9 QFL 2012-2-27 09:17
当今拍案139:人民日报文章认为“中国无公民教育”
据 人民日报 爆料: 如果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 合格公民 方面多花一点工夫,我们的未来堪忧 …… 接连爆出的两个 17 岁男孩的残忍故事,令人发指且困惑。 … 物质丰盈精神苍白,是这一代青少年的致命伤。 过于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没有给予他们的精神世界发育、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与帮助,才是最大败笔…… 博主批:首先, 对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要高度赞一个 。 这是俺今年看到的第三篇很有“ 人民味 ” 的文章啦; 该文章里很多话说得很实在,也令人深省, 例如: “ 如果我们的学校、父母和社会,继续抱持着这种只见少数成功个案、不懂尊重平凡个体身心健康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多花一点工夫,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 “ 精英 ” ,我们的未来堪忧 。 ”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当今拍案|2049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和谐:发展教育(Development Education)
pkustm 2010-10-23 13:32
【转者按】:学习过程中碰到这个概念,转载此文在此备忘。有感于许多讨论的激烈程度,深感即使是科学家,也先要具备公民教育的基础。当然,公民教育其实也离不开科学和科学家。个中关系还需真正专家多做普及。 发展教育(Development Education),又称世界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联合国在1975年界定发展教育为关注已发展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人的权利、尊严、自主及社会公义等问题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含义是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继而行动起来推动社会发展,以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发展教育致力于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的素质包含知识与能力,情感/价值和行动三个层面。具体说:    知识与能力: 明白全球相互依赖的关系,认识全球发展与本土的关系,了解贫穷与不公义的成因,并且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具备有效讨论,批判思考,欣赏差异,调解分歧及纷争,以及选取合适行动方案的能力。    情感/价值: 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价值,切身处地感受贫穷与不公义的情况,反省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思考个人对世界的责任。    行动: 身体力行,为个人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负责,愿意在社区以及世界层面做出行动,为建设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   因为世界公民教育最先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以上定义,更多的是从已发达国家的青年人需求角度出发,认为这些青年人应该关注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产生的贫困、环境等问题,思考并承担自身责任。而国内开展的发展教育,目标群体则是那些先富起来的地区的青年人,引导他们关注国内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处境,承担责任,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发展教育工作,也可以叫做和谐发展教育。 转自: http://blog.myspace.cn/e/401418216.htm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3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凯兴斯泰纳
热度 2 wns 2010-5-26 10:39
凯兴斯泰纳(1854~1932) Kerschensteiner,Georg   德国教育家。1877年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并兼修教育学和哲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历任中学教师、校长、督学,并任慕尼黑市教育局长25年。退休后,以名誉讲座名义在慕尼黑大学主讲教育原理和学校组织等课程约13年。法、英、美等国都曾争聘他讲学。 凯兴斯泰纳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即以性格陶冶为主的劳作教育体系,适应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需要培养大批生产上有技术、政治上能服从资产阶级利益的工人的要求。他在主持慕尼黑市教育时,把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把劳作教育纳入他的公民教育系统里。他早在1901年发表的《德国青年公民教育》一文中,就论证了如何使国民学校的青年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因而获得皇家实用科学院第一奖。著作有《德意志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学校组织的根本问题》、《国家公民教育的概念》、《劳作学校要义》、《性格与性格教育》等。 凯兴斯泰纳认为,绝大多数国民的特性是自愿从事体力劳动,只有极少数人适宜于精神工作,因此主张对不同阶级的人施行不同的教育。为绝大多数人设立的国民学校,应改为劳作学校,给以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训练;给少数特权阶级子弟设立中学,为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统治人才,进行必要的教育。为此,他竭 力维护德国已经形成的双轨学制。 凯兴斯泰纳给公立学校提出了三项基本的任务:①进行职业的陶冶或职业陶冶的准备;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③个人所在团体的伦理化。 他所说伦理化, 就是由个人内心体验价值的增长而自愿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这三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的。劳作教育与公民教育也是紧密相联的,实施劳作教育就是为了完成公民教育的目的。 凯兴斯泰纳把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的具体措施,就是在每所国民学校,进行实在的工作计划,增设实习工场、校园、烹调室、缝纫室、实验室等,以便系统地培养学生体力劳作的兴趣、习惯和技能。在劳作学校里,把劳作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聘请受过技术训练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凯兴斯泰纳认为,过去那种死记书本知识的教育,已不是今日所需要的国民教育和人类的教育了。与其让学生学大堆的死知识,还不如让学生获得精神的发展、伦理的适应力和劳作的本领。因而他主张在国民学校里,给学生极少的知识材料,多给以性格的陶冶,使学生养成较好的适应力、工作的兴趣和本领,更好地完成国家公民的义务。 凯兴斯泰纳还在慕尼黑市创办了一些补习学校,招收企业的工人,给以为期2~3年的补习教育,要求企业主允许本企业工人每周用空闲时间学习 8~10小时,同时给工人以公民教育的训练,使其安心地为企业主进行生产,给企业主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凯兴斯泰纳的影响以及资产阶级的赏识下,德国各地都设立了劳作学校,曾形成一种新的教育运动。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倡导者与改革家,他的劳作学校理论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初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前进。当前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和吸取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的精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个人分类: 教育|6182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是公民社会和公民教育的重镇
xscjack 2010-4-26 12:47
大学是公民社会和公民教育的重镇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中,明确提出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 公民意识 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恐怕是前所未有的。 公民意识 是什么?就是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意识和政治权力的述求意识,是当家作主的意识,是民主法治的意识,是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意识,是社会责任意识、主人翁的意识,等等。 公民意识 是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公民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下面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讨论这一问题的内涵。 一、 公民社会和公民意识问题的由来 在我们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和信息社会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社会。因此,现代公民社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前现代建立在血缘、亲缘基础上的家族 - 伦理社会之农业社会整合,我们在东西方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都可以寻觅到这种整合形式的存在。 家族 - 伦理社会 这个复合词的意思是社会整合是以家族(宗族)为基础的,家族成员之间遵循辈份、性别、长幼等自然秩序,并承担相应的伦理义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前现代社会,家族 - 伦理共同体既是农业社会整合的基本单位,又是自然经济的基本单位,基础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统一反映了前现代社会分化尚未开始,或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另一方面,相对于前现代国家建构而言,家族 - 伦理共同体又是所有专制王权的社会基础,且或多或少表现出 家 - 国同构 特征。在这个意义上, 家族 - 伦理社会 又可以称之为 臣民社会 ,其价值体系必然会服从于专制王权的合法性论证。 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是城市化和近代社会分化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独立的自主个人的发展相伴随的。社会整合超出血缘、亲缘的自然边界,显然与交换关系的普遍化趋势相一致。邮政、报纸、杂志的出现,使一个新型的、完全不同于农业社会整合的公共领域初露端倪;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的世俗化,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本身也成为一个全新的职业领域。在这个基础上,独立的、批判的、并拥有高领悟力和高素质之读者群的学术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产生,亦成为可能。它们往往成为统领时代新潮流的旗帜或先声。现代意义上民间社团的出现,同样是公共领域发展的重要表征。人们学会了、并逐渐习惯于在各种公开或私下场合,通过个人的或组织化的方式,就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针砭时政。 这样,公共领域的发展,不但表征着一个更高水平的社会结构分化的达成,而且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整合原则的产生。我门可以把这个原则称之为公共理性原则,它既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家族 - 伦理原则,又不同于现代社会通行于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利益原则。毋宁说,恰恰是公共理性原则与利益原则之间的张力构成了现代社会理解上的枢纽。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化,公民社会即产生了。 所谓公民意识就是在公民社会里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但公民意识不仅是法律意识,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把公民意识理解为一个法律概念,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概念、意识形态概念、文化概念和道德范畴。在内容上,公民意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几乎涉及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如民主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自主观念、权利和义务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权利和义务观念。 新中国公民一词的出现是从 1953 年的选举法开始的,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但是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公民这个角色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缺乏公民意识是严重阻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思想障碍之一。 二、 公民意识的培育与公共理性 公民社会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不断扩大基础上产生的,在交往行为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世界是一个 生活世界 。不论是在传统的前现代社会,还在现代公民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等交往行为的重要动因,乃至基本动因。然而,在政治行为场合,作为委托人的公民与作为受托人的公共权力持有者,由于各自所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利益谋求方式;其中,公共权力的持有者由于权力本性使然,几乎都会产生以不正当方式谋取非法利益的冲动,且有膨胀化趋势。这正是对权力实施一系列制度规约与制衡以防止其 异化 的现实根据。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对利益的追逐更是公开的、赤裸裸的,符合一些哲学人类家所说的工具合理性或目的合理性的全部特征;而无论是通过 看不见的手 对市场运行的 无意识共谋 ,还是借助 看得见的手 对社会财富分配实施的 有意识转交 ,其全部设计仍植根于 人人都会见利而为 这个行为前设。但是,难道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迁的制度现代化只有利益这一个趋向?显然这是一个连经济学家们都不这样看的问题。于是又有研究者会问到:为什么人们会参加匿名的自由献血?为什么当可能的惩罚与收益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时,人们并没有去欺诈偷盗?答案是 家庭和学校教育反复灌输的那些价值观念 会 引导个人约束自己的行为,不采取像搭便车人那样的行为 ,这就显示了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在现代公民社会的概念框架中,与利益原则并存的还有另一个原则,那就是公共理性原则。这个原则或范畴是通过公民的社会交往行为予以体现的。毫无疑问,公民的社会交往行为要以公民的个人权利为基础,但公民权利通过社会交往行为所要表达的,却不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政治或经济利益诉求,而是某种超越了一己利益的公共意愿或意志。一篇大学讲演、一部小说、一台艺术作品的公演,只要它传达了此时此地公众的所思所想,并符合了、代表着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品本身就被赋予某种公共诉求的品格,发表作品的个人也在同时完成了某种转换:这部作品既是个人的声音,又是公共的声音;且首先是作为公共的声音,它才能真正引起社会共鸣。这样,公共理性范畴赋予社会交往行为的逻辑是:公民个人意志直接表现为公共意志,公共意志直接通过掌握了时代脉搏与社会发展趋向的个人意志加以表达。 三、公民社会的基本功能 (一)对公共权力的社会监督 在公民社会里为遏制公共权力的异化趋势,对权力的监督是绝对必要的。宪法制度结构本身已经设计出一系列制度安排以为达至这一目标的手段,包括分权制度、有限政府等。但仅仅依靠这些来自权力内部的监督机制和反异化机制是不够的,权力还需要来自社会的监督。无论立法机构、行政机构还是司法机构,也无论它们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还是地方或基层政府,作为受托权力机构,委托人对其进行批评、监督,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反过来说,哪里有关于国家事务的交流,哪里具有批评意识的公众也就成了作为公民的公众。具有社会监督职能的公民社会本身就是国家广义的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权力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需要紧密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社会监督只有不在意识形态独断下才有可能。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只有在非意识形态独断条件下,公民的知情权才能得到保障;而唯有当公民知道政府在做些什么,又是如何做的时,方才谈的上实施有效的监督。其二,这种监督不是通过选票进行,也不是通过利益集团的压力进行,而主要是用笔来进行。 笔 在这里当然不仅仅是书写工具,它是自由意志的象征,又是公共意志的象征。作为前者, 笔 表达独立公民的声音和要求,是公民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作为后者, 笔 表达公共理性的声音和要求,是公共领域之互主体性的体现。所谓 笔的自由是民权的唯一保障 ,其意是指唯有通过 笔 对政府行为的公开监督,对任何可能存在的政府腐败的毫不留情的揭露,政府才不致于从公共权力的受托人异化为公众的统治者。当代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日益发挥着公共社会监督的强大作用。 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把保障公民 言论自由 、 出版自由 的条文写进宪法。现代公民社会监督政府之政治功能的发挥,正是立基于这两大 自由 之上。需要强调的是: 言论自由 和 出版自由 不仅仅指一个公民有 说 和 写 的权利,它同时意味着其他公民有 听 和 读 的权利。因此,这是一个通过社会交往行为进行的公共交往领域。当这个交往领域的主题话语是与国家权力的运行有关的公共事务时,国家机关将自然被置于公共舆论的监督之下。现代民主政治和专制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真的尊重公民 说 和 听 的自由,是否真的尊重公民运用 笔 来表达个人意志、同时又是公共意志的权利。如果这种尊重只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而没有兑现为实实在在的制度安排,那么这往往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拒绝社会监督的开始;如若一个政权刻意用意识形态独断的手段来消灭一切公共领域的声音,则它已经在事实上走到了自己的反面,成为公共意志的敌人。 (二)理性的文化再生产 文化再生产当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前现代社会中传统价值的延续也要借助文化再生产才得以实现。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基本形式。但在传统社会前现代文明发展阶段,教育是与宗教、家庭伦理混在一起的,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化的职业领域。如前述,这样一个独立职业领域的出现,是传统社会结构分化的结果。 那么,何为 理性的文化再生产 ?这个概念意味着教育的现代功能较之传统教育有了一个本质性的变化:它不但要完成传统价值中所有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东西的批判性延续,而且承担着与现代文明相应的新价值、新思想的启蒙与创新使命。正是由于这一点,使教育成为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教育的功能亦成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功能。 从专制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变,最根本的标志之一是臣民向公民的转变和公民权利的确立,公共权力的受托和正确行使都要以公民权利的行使为前提。但是,公民并不是天生就会行使他们的权利的;如果说行使权利之权利的获得乃是宏观社会变革之结果,那么行使权利之能力的获得则有赖于现代教育之所赐,而且这将是一个代代相传又不断更新、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过程。公民必须有拥有权利、使用权利的意识,同时还要有运用权利的知识和能力。无论是做一个合格的选举者或被选举者、成为一个称职的公务员还是优秀的企业人,都要具备现代知识,能够运用它既造福于自身又造福于社会。而这一切,离开了教育是不能想象的。在这个意义上,以教育为手段的公民社会之理性文化再生产的目标乃是建立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文化 - 社会系统。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批评,是离不开这样一个系统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监督与批评作为公民社会的结构性功能(对政治 - 权力结构领域内负面因子的抗衡作用)乃是以公民社会本身的理性文化再生产功能为前提、为根据。 不但如此。借助教育实现的公民社会之结构功能不但表现为对政治领域内权力结构的负面因子有抗衡、遏制作用,而且对经济领域内市场结构的负面因子同样有抗衡、遏制作用。知识当然是获得财富的基础,但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中,金钱与良知发生冲突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政府形式的介入、社会分配之 转交系统 的建立都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是对金钱原则的否定,而毋宁是对它的利用。 公民社会则不同,理性的文化再生产所高扬的乃是使整个社会精神系统得以维系的伦理价值原则,这里所说的 伦理 当然不再囿限于前现代社会的宗族范围之内,而是以全社会为范围,惠及每一个公民又以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认可、自觉响应为特征的互主体范畴。它所内含的要求是:当良知与金钱发生冲突时,一个理性的公民应当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 。尽管大量事实证明,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总之,体现社会交往互主体本质的公民社会既要监督权力,又要监督金钱。前者表现为来自外部的监督(相对于权力结构内部也有制度规约而言);后者表现为来自内部的监督(良知是自律,而非以法律、社会规则等形式呈示的他律)。然良知又是什么?良知作为人类理性之积淀,永远是教育这一人类文化再生产的精神产儿。 (三)沟通、理解与社会自律 公民社会作为现代社会之结构组成的第三极,其重大功能性意义除上述两个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以非官方、非市场形式实现社会资源的动员和整合,用公共理性的力量锻造为社会所需要的 公共产品 ,在国家、市场力所不及或不宜由国家、市场力量染指的领域营造人类的精神家园。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小到社区内居民利益冲突的自我解决、自我调整,大到国际性的全球生态保护运动。还有和平运动、女权运动、 少数者权利运动 (诸如老龄者、特殊爱好者、残疾人)、一些宗教或准宗教团体组织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列入这个范畴。自治是所有这类活动的组织特征;行动的自觉自愿和义务性则凸显了这类活动的道德意义。这是一个在公民自我动员基础上实现的沟通、理解与行动过程,公共理性之互主体本质往往借此得到更为明晰的呈示。我们可把此类情形称为 社会自律 ,它以每个公民的个人自律为前提,又通过集体形式把个人自律外化、组织化、行动化。 在民族国家内部,公民社会的沟通、交往与社会自律功能可以在条件适宜时与政府施政功能及市场经济调节功能形成互补。这意味着制度现代化的三大结构在民族国家水平上既有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相互补充的一面。而在超民族国家,也就是全球交往水平,自由公民之间的联系、沟通乃至组织化往往能够更加突出地表征公民社会(这里可称之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性功能。由于现代国际关系领域内主权国家框架的有限性, 公用地灾难 问题在国际层面通常比国内层面表现出更加复杂、更难以应对的特点,解决全球 公共产品 稀缺的希望除借助联合国之类政府间国际组织外,全球公共领域完全可能、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公民的自由交往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以互主体性为特征的公共理性在全球水平的宏场,可以借助其特有的融批判与宽容双重含义于一身的人类家园伦理,勇敢面对那些由于民族国家政府或企业的短视、自私造成的问题。这个全球 社会自律 的建立,虽然离落实尚远,但从现代化和全球民主化的大趋势看,却早已是题中应有之义。 四、大学是公民社会和公民教育的重镇 (一) 大学的本质 孔夫子曾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表达了中国先哲关于教育、教育之使命的伟大理想。但这里所谓 大学 乃 大人之学 ,或如何使人 成为人 的学问,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无关。 虽然从起源意义上讲,大学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 12 世纪(欧洲),但严格地说,大学及其制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儿,这不但在于,只是在近 300 年内,大学才成为一种世界现象;更重要的在于,正是在近代,伴随着人类制度文明的急剧推进,大学获得了其所独有的角色定格、历史定位和本质规定性。 那么,在 300 年以来的历史时空内,世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随便列举出几条:工业革命与商业革命,产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借助一只 看不见的手 从乡村而地区,而全国,而世界;政治生活也不再局限于中世纪的庄园、领地,政治家们凭籍 主权 与新的民族、国家框架在更大范围内 逐鹿中原 ;铁路、邮政、航空、微电子技术缩短了全球各地间的距离,使人们的交往不再囿限于自然地理强加的限制;艺术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无论是维也纳的那位 不朽的咆哮者 乐圣贝多芬,还是充满生命活力、激烈而有些粗旷的美国民间摇滚乐,都可以在全球各个角落找到其崇拜者。一言以蔽之: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日益 敞开 的过程,它所显示出来的人类 生活世界 的无限丰富性(一方面)与文明进程在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统一性(另一方面)都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昭然,越来越无可置疑。 正是从这里,我们可以引出近现代大学的两条本质性界定: 第一,作为知识传承之所,大学之责乃在于向学生、向社会提供开放的普世化文明教育。 普世化 的意思就是说:大学要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汇总起来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一个党派、一种 主义 。世界是敞开的,学生的心灵也必须是敞开的;惟有此,人的潜能的展开与生成才会成为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他(她)才会具有包容这个五彩缤纷却又复杂怪异的世界的能力,教育作为理性的文化再生产也才会真正获得创造性的张力。 第二,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责任,大学必须荟萃一批又一批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英才,组成强有力的教育群体。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民族的脊梁;他们懂得世界发展的大势,学识宽广,又有献身社会改造的勇气。可以说,没有这样的教育群体的存在,就谈不上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然而,还不止此。普世化文明教育也好,强有力的精英教育群体也好,如果我们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结构分殊角度看,他们又赋予大学以制度现代化演进的结构含义。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近现代大学的第三条本质界定,即大学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制度要素。 (二) 大学在公民社会里的作用 顾名思义,公民社会首先是指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公民不同于臣民。臣民在主子面前没有说话的权利;公民则是自由的。自由的公民凑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一个 公共领域 ,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就他们关心的各种公共问题发表意见,针贬时政。这是我们对公民社会的最直白的理解。当然,自由并非抽象的存在,历史永远是具体的。使公民作为公民集合在一起的前提是他们已经被承认具有独立的个人存在的资格,而这是一系列政治演变的结果。另一方面,公民还要有必要的经济自立能力,如果一个人连肚子还填不饱,他们似乎很难对其它事情发生兴趣。以上说的是公民自由要以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为前提;反过来说,高质量的公民自由又会促进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 然而,我们还没有说到 结构 。为什么公民社会又是制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结构要素呢?试想:公民要发表意见,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借助一定的媒体,总不能每个人都跑到议会讲坛上去高谈阔论。这样,报纸、杂志、书籍, 20 世纪以来大行其道的广播、电视和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就成为这样的渠道与媒体,它们的使命就是传达 公共领域 的声音;而出版社、杂志社、广播公司、报业集团、电视台等就成为支持上述使命的 硬件 设施。此其一。其二,公民在发表意见之前,首先要有就公共问题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是教育赋予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在完成知识传承与文化再生产的同时,造就一代代理性的、对社会负责的新人。学校就是新人的 加工厂 ,大学作为 加工厂 的最后一道 工序 则尤为重要,尤为关键,因为 成品 就要从这里出来,就要送到社会上去检验,看他们是否已被培养为合格的公民。而教育又要以科学研究活动作为支撑。科学研究的根本使命是探索未知,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活动的所有 对象性领域 的探求;然后,再把这个探求的结果融入到既有的知识结构中,作为文明的新的累积,通过教育一代代传递下去。从这个意义讲,没有高水平的科学探索,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教育。 这样,出版、传媒系统与教育、科研系统就成为支持公民社会的重要结构框架,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们已经成为内在于公民社会本质要求的、从属于公民社会历史需要的结构体,它们已经是公民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与国家政治建构、市场经济建构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共同对制度现代化的走向、进程发挥巨大的影响。 公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已如上述。那末,何以大学乃公民社会建构中的重镇?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须进一步研讨公民社会的功能,尤其是相对于政治建构、经济建构而言,公民社会的独特作用。 人们对于教育、科学促进生产力发展之类的论断早已耳熟能详;传媒有利于促进政治生活更加开放、更加民主也无须更多论证。这些都可理解为是公民社会对政治、经济建构的正面推动作用。它当然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功能。然而,我们这里想强调的是公民社会的另外一个功能,它同样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视 。这个功能就是公民社会对政治建构、经济建构中负面因子的抗衡作用。 政治永远与权力相关,而权力最容易激发起人类本性中最肮脏、最低级的那部分东西。现代民主政治关于权力制衡的设计,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把这些丑恶的东西减小到最低限度。然而,我们看到,即便是在今天民主制度相对发达、成熟的国家,官场丑闻仍不绝于耳;至于那些有着更长前现代历史、更沉重的专制传统包袱的国家,滥用权力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总之,在人类的行为舞台上,政治总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而且总是与 利益 紧紧捆绑在一起。人类学会驾驭权力的前提,乃是首先战胜对权力的贪婪。贪婪,就是政治领域中最大的负面存在。 那末,人类能否战胜贪婪?仅靠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的自身能量恐怕不够。从批判社会学的角度看,政治领域中的权力运作与经济领域中的市场运作都是 以成功为指向 的 战略行为 ,属于 目的合理性 或 工具理性 范畴,说得通俗些就是 为了实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道德评价在这里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在这里所遵循的只是强者的逻辑。民主政治、法制经济固然是对 强者逻辑 的制约,但不能指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度的现代化如果只有这两个维度,其结果显然将是一个跛脚的、残缺不全的现代化,甚至是一个不断产生罪恶的现代化。 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社会需要一个平衡机制,一套足以抗衡政治、经济建构中的负面力量、又不断给民主政治、法制经济输入新的能源的制度设施。这就是公民社会。 它遵循的不是强者逻辑、权力逻辑、金钱逻辑,而是正义的逻辑、良心的逻辑、知识的逻辑 。 如果说,政治行为中对权力的追逐、经济行为中对金钱的追逐很有可能象两匹烈马,把制度现代化的战车引入歧途,那么公民社会就应该象一条强有力的缰绳,以社会良知的名义,矫正制度现代化战车的方向,使它奔向更合理、更适合人性发展的目标。 这就是公民社会独有的功能。说大学是公民社会建构中的重镇,就是说大学在发挥公民社会的上述功能方面 , 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媒体固然也很重要,但活跃在电台、电视台、报纸、出版社的无数为 公共领域 服务的斗士,他们本身也来自大学,也是大学的 成品 。不但如此,如果从结构角度看,媒体还有一个先天的弱点,那就是大部分传媒机构本身也是经济组织,或亚经济组织,它们也要赢利;而一旦维护正义与追求赢利两者发生冲突时,事情就会变得不妙起来。大学则不然。大学乃 天下之公器 ,本质上自当是公益机构。维持大学运转的经费来自社会,这是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必须付出的成本。 大学不是为赚钱而存在的,这是大学区别于所有经济组织的根本标志,它没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可图。 这种 清白 的身份使大学面对社会时身正声朗,凛然无所畏惧。 总之,真正的大学应独立于政府,独立政治派别,独立于特定意识形态,独立于商业社会的功利与短视。同时 ,真正的大学又必然以关怀自己的民族、关怀国家的进步、关怀社会正义、关怀人类命运为己任 。有了这四 独立 、四 关怀 ,大学就获得了内在的生命与品格。 中国现代意义上大学的出现,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事情。经光绪皇帝奏准,由大官僚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是中国第一家公立的现代大学,建于 1895 年。中国第一家私立大学则是 1919 年由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它是在 1904 年严氏家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清华大学最初叫清华学堂,是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于 1911 年设立的;而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其前身则是创建于 1898 年的京师大学堂。不要看中国现代大学的出现比欧洲晚了数百年,在对现代大学理念的把握上,对教育独立与学术自由的追求上,中国第一代现代大学事业的开拓者却表现出令人佩服的勇气与胆略。 21 世纪的中国大学应是中国现代早期伟大的高等教育传统的继承者。令人可喜的是,虽然中间有过一段历史曲折,随着改革事业的深入,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在重构、整合、崛起之中。它必然会伴随着中国制度现代化进程的前行而日益成熟起来。中国大学之 理念 不再稀缺、中国大学成为社会良知维护者与代言人的那一天,中国制度现代化的成功就不远矣。 五、公民社会建设的展望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在一个 公民意识 缺乏和淡薄的社会里,是不可能真正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从理论上讲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但在制度的设置和公民的意识上,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代:上级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等等。这在实际上就一定程度地忽视和抹杀了民众的述求和意愿。在 公民意识 普遍缺失和程度低下的情况下,民主政治的建设就缺少了最基本的条件。   当然,民主政治的发展、建设与 公民意识 的提高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必然会推动 公民意识 的普及和提高;反过来也一样, 公民意识 的普及和提高,也必然要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物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越来越强,这就为加快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十七大报告中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断,例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 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就越发展 , 民主的核心和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等等,这既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决心,也表明了我们党对建设与发展民主政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当整个社会大力建设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时候,必然要求每一个公民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的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当家作主意识,等等,这也正是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 公民意识 教育的内涵。
个人分类: 按类别|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什么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panfq 2010-3-18 18:46
在科学网上看到宝山对教育目的的思考 ( 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 ), 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宝山这句话说得好, 连目的都不知道,再好的改革措施,也只能象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但宝山又言,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人才,也不是培养合格公民,而是为了文明。这句话又偏重于教育的传承文明方面,而轻视了教育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人,以培养人为最直接的目的,是教育同其他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别。 由于社会在不断变化,人们也不断受各种问题的困扰。每一个新问题出现时,人们自然想到问题的解决要靠人自身,靠人自身就想到人的相关素质的提升,想到素质提升就想到教育,于是就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例如社会出现道德问题,就有人强调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自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目前大学生就业成问题,就有人提出加强就业技能的培育和创业教育,甚至就直接得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就业。于是我就写了下面的文章,后来我也觉得有点空谈的味道。 就业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吗? 也谈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潘发勤 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就业 由于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一些人觉得上大学得不偿失,后悔上大学。也有人认为教育到了功利化时代,如果穷人不为功利上大学,是不是有点残忍?由就业问题,人们自然延伸到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各人的话语背景不同,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也各有侧重。当我们面对青少年的不良品行时,我们自然要求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参见 2005 年 6 月 24 日 工人日报评论《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公民》);当我们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时,我们要求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市场需要的就业能力。当然前者的论述偏向于基础教育,后者更着眼于高等教育。 除了根据现实问题思考教育目的外,人们自然也从以往一些教育家的论述中寻求答案,例如最近新华网转载的发表在河南日报上的评论《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中就引用了一些教育家的观点(以下称郭文)。郭文的立意是正确的,但为了避免对其中所引用的观点所产生的误解,特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澄清。 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无论是现实问题,还是理论论述,都有相互矛盾的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教育家提出某一观点时的具体背景,辩证地看待教育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罗列到一处,可能会使实践者无所适从,甚而至于带来一些误解。而且,我们有必要把教育目的划分为国家的、宏观的和个人的、微观的,宏观的目的具有全局的指导意义,所以对它的表述应尽量全面一些(如德智体全面发展之类),微观的、个人的目的可能要实用、功利化一点,例如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农村学生,其个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脱离农村、改善生活和提高社会地位,将来能就业自不待说,但用这些话语去概括国家的教育目的,显然不妥(尽管我们的教育要为满足这样的个人目的服务)。如果我们不从层次上加以区分,笼统地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就业,就会貌似合理,实则危害教育本身。因为我们要探究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不是各类学校各类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笔者认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中, 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是通过个人的和谐发展来实现的,它又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至于就业目标,虽然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迫切解决,但不能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目的的实现需要职业(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育的最终目的确定了,并不等于目的实现中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我们不妨先从郭文中的观点说起:要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学校要考虑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培养学生实用的能力。于是斯宾塞的教育观点在此是有用的。郭文中又提到另一种观点,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大学是提供精神资源的地方,而不是训练技能的场所。 学校忽视德育教育及品格塑造的倾向,使得教育严重背离了当初的目的。看来只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是要把人变成机器零件。这也就是马克思当年反对的机器生产对人的异化。那么,学校教育要为就业 作准备 而变得实用呢?还是要为人性的完善着力呢?这是教育要考虑的两个重要目的,也是人们认识和实践中往往产生冲突的地方。 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实现。人格的完善需要人文教育,需要德育及品格塑造。在高校不时也会刮过一阵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倡导通识教育的旋风。但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在功利性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遭遇尴尬,学生、学校都会迎合市场的需要而学习,为将来的生存而选择实用的易于混饭吃的学科。学生会舍弃自己的天性所好,学校会舍弃人文学科而注重经济、实用技术等跟市场接近的学科。而这正好违背了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性的完善这一教育目的,正好违背了郭文中所引的教育家的主张。迎合市场也是有风险的。 有时候市场是无情的,当你预计社会将需要更多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时,众多院校纷纷上马的此类专业很快使此类人才饱和。有人说是数量太多了,有人说是质量出了问题。 在过分追求就业率的要求下,一些高校为所谓的就业率造假,也是被逼无奈。 看来大学要在把人培养得全面一些的同时,又要使学生具备就业能力。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文和实用结合,如何使品德健全而又有实际的就业能力?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在有些人看来,恐怕要把大学或者变成实用专科学校,或者变成空谈务虚的场所。 现实问题会向我们既有的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挑战。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性,试图 防止跟 马家爵类似的大学生的出现。但是, 在我们让学生去探究某些高深的学问和学会充满人文情怀的同时,大学生突然意识到这些并不能帮助他们谋到一个饭碗。这委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以将来的严峻事实来看眼前的课堂,恐怕大学生再也难以 静心坐 在那里去思考、陶冶什么人类的灵魂。在做人和做事之间,做人是首要的事情,人首先是人。但是准备好了做人而又无事可做,做人的标准也难以维持下去。有事可做而没有更好的能力或对事业本身更好的理解,不能从普遍的人性去理解所作的事情,就不能乐于所从事的职业。这也是我对教育(职业教育) 要使 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所作的理解。 我们经常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专事于某一职业技能学习或自然学科探究的人,其品行发展反而显得和谐,是他的思想认识达到一定高度,还是他无暇去考虑、实践那些非份之想?我们不得而知。相反,只有人文理论的空谈而不能专事于 一 实际事务者,倒因思想浮躁而显出一些品行不端来。脱离了某一职业(或用更高尚的词志业)的单纯的人文教育或品行教育也很难达到其理想的效果。可见, 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也有相通的方面,处理得好,可能相得益彰,所谓职业是文化之根;文化乃职业之果。人类知识所分化出的各种学科本来都是为人类自身服务的,偏向一隅会给人类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单纯从发展经济(提高 GDP )来考虑问题,就会给环境以致命的破坏。推进科学技术而不考虑它们用于何处,就会毁灭人类自身。这一问题存在主义学者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深刻的论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要确保文理学院在民主社会中承担适当职能的问题,也就是务必使目前为社会所需的技术科目获得一种人文性质的问题。 就就业来说,没有专精的技能难以就业,但有时过分狭隘的专业学习又不能保证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所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就业问题除了教育结构不合理外,还有许多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在里面,不能因就业问题就影响到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最终目的。 当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中的大部分恐怕要承担职业教育的重任,非此举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于是在做人与做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工程技术)的冲突与和谐问题将会继续成为有关高等教育目的争论中的热点问题。看来我们不得不走中庸之道,问题是这中庸之道如何走?有待各位继续探讨,也期望高校有相对和谐的实践出来。 ( 本文 原载于 《世界教育信息》 2006 年第 11 期) 其它 转载 光明观察 国研高校管理决策参考 上海教育科研信息港 本文相关链接 1. 郭 立场 . 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 河南日报 .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8/18/content_4978169.htm 2.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公民 . 工人日报 , 2005 年 6 月 24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5-06/24/content_3128187.htm 3. 鼓励穷人不为功利上大学 不是很残忍吗?中国青年报 , 2006 年 08 月 18 日 . http://mba.ce.cn/kao/sxypl/200608/18/t20060818_8191850.shtml 其他相关联接 4. 扈中平 : 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 人 5. 专家论坛 : 职 业教 育就是就业教育 6. 鲁扬 : 心灵 教育是人类最终的教育 7. 简论人的幸福是 教育的最终目的 8. 教育的目的是 为了就业不是为了 快乐 !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9234 次阅读|2 个评论
遛狗,跑步与平庸
rbwxy197301 2009-6-29 13:34
昨天读了南方周末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是龙应台的伤心笔记,探讨的主题是家庭教育与公民教育。文章很长,但是很多内容对于我们如何来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很有裨益。 龙应台讲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你如果早上到一个学校操场上跑步,有的人拉着一只狗去遛,有的人在那儿练习跑100米,有的人练习跑5000米。那悠哉悠哉遛狗的人碰到那个跑5000米的不会觉得自己平庸,因为他根本在做不同的事;跑5000注的那个人以他的速度跑,旁边过来一个跑百米的人,他也不会觉得平庸,因为他的目标不一样。平庸与否,其实完全要看你把目标设定在那个轨道上。 很从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在做一些自己觉得没有意义的事。其实当我们真正去了解他的处境,他的目标,我们的看法就会改变。大部人不会成为杰出的人,但是可以成为快乐的人。 想看一下文中提及的《给河马刷牙》,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人在百度贴吧贴出来了,现转载如下(http://tieba.baidu.com/f?kz=180226514) 1.现实的一代     安德烈: 我注意到,你很不屑于回答我这个问题:你将来想做什么,所以跟我胡诌一通。 是你们这个世代的人,对于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履薄冰,还是,其实你们对于未来太没信心,太害怕,所以假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来闪避我的追问? 我几乎要相信,你是在假装潇洒了。今天的青年人对于未来,潇洒得起来吗?法国年轻人在街头呼喊抗议的镜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这不是上世纪六零年代的青年为浪漫的抽象的革命理想上街呐喊kk带着花环、抱着吉他唱歌,这是21世纪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现实生计在烦恼,在挣扎。你看看联合国2005 年的青年失业率数字: 比利时21.5%;澳洲22.6%;芬兰21.8%;法国20.2%;希腊26.3%;意大利27%;波兰41%;斯洛伐克 32.9%;西班牙27.7%;英国12.3%;美国12.4%;德国10.1%;香港(15到24岁青年的失业率)9.7%;台湾10.59%。数字不见得精确的中国大陆,是9%。 你这个年龄的人的失业率,远远超过平均的失业率。巴黎有些区,青年人有百分之四十出了校门找不到工作。然后,如果把青年自杀率也一并考虑进来,恐怕天下作父母的都要坐立难安了。自杀,已经是美国15到24岁青年人的死因第一位。在台湾,也逐渐升高,是意外事故之后第二死因。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国家,青年是最高的自杀群。芬兰、爱尔兰、新西兰3个先进国家,青年自杀率是全球前三名。 你刻意闪避我的问题,是因为21岁的你,还在读大学的你,也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了吗?      2.灰姑娘的一代 我们21岁的时候,上世纪70年代,正是大多数国家经济要起飞的时候。两脚站在狭窄的泥土上,眼睛却望向开阔的天空,觉得未来天大地大,什么都可能。后来也真的是,魔术一般,眼睁睁看着贫农的儿子做了总统;渔民的女儿,成了名医;面摊小贩的儿子,做了国际律师;码头工人的女儿,变成大学教授;蕉农的儿子,变成领先全球的高科技企业家。并非没有人颠沛失意,但我们真的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啊,安德烈,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亲眼目睹南瓜变成金色的马车,辚辚开走,发出真实的声音。 我身边的朋友们,不少人是教授、议员、作家、总编辑、律师医师、企业家科学家出版家,在社会上看起来仿佛头角峥嵘,虎虎生风。可是,很多人在内心深处其实都藏着一小片泥土和部落kk我们土里土气的、卑微朴素的原乡。表面上也许张牙舞爪,心里其实深深呵护着一个青涩而脆弱的起点。 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些所谓社会精英同时请出我们的父母去国家剧院看戏,在水晶灯下、红地毯上被我们紧紧牵着手蹒跚行走的,会有一大片都是年老的蕉农、摊贩、渔民、工人的脸孔kk那是备受艰苦和辛酸的极其朴拙的脸孔。他们或者羞怯局促,或者突然说话,声音大得使人侧目,和身边那优游从容、洞悉世事的中年儿女,是两个阶级、两个世界的人。      3.提摩 你的20岁,落在21世纪初。今天美国的青年,要换第4个工作之后,才能找到勉强志趣相符的工作。在解放后的东欧,在前苏联地区的大大小小共和国,青年人走投无路。在先进的西欧,青年人担心自己的工作机会,都外流到了印度和中国。从我的20岁到你的20岁,安德烈,人类的自杀率升高了百分之六十。 于是我想到提摩。 你记得提摩吧?他从小爱画画,在气氛自由、不讲究竞争和排名的德国教育系统里,他一会儿学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学做锁匠,一会儿学做木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又过去了,现在,应该是多少年了?我也不记得,但是,当年他失业时只有18岁,今年他41岁了,仍旧失业,所以和母亲住在一起。没事的时候,坐在临街的窗口,提摩画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从巴士顶伸出来。长颈鹿穿过飞机场。长颈鹿走进了一个正在放映电影的戏院。长颈鹿睁着睫毛长长的大眼,盯着一个小孩骑三轮车。长颈鹿在咀嚼,咀嚼,慢慢咀嚼。 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也没有结婚。所以也没有小孩。提摩自己还过着小孩的生活。可是,他的母亲已经快80岁了。 我担不担心我的安德烈kk将来变成提摩? 老实说是的,我也担心。      4.不是孩子,是别人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 那是多么美丽的一个夜晚,安德烈。多年以后,在我已经很老的时候,如果记忆还没有彻底离开我,我会记得这样的夜晚。无星无月,海面一片沉沉漆黑。可是海浪扑岸的声音,在黑暗里随着风袭来,一阵一阵的。猎猎的风,撩着玉兰的阔叶,哗哗作响。在清晨3点的时候,一只蟋蟀,天地间就那么一只孤独的蟋蟀,开始幽幽地唱起来。 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你坐在阳台的椅子里,背对着大海。清晨3点,你点起烟。 中国的朋友看见你在我面前点烟,会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望向我,意思是kk他他他,怎么会在母亲面前抽烟?你你你,又怎么会容许儿子在你面前抽烟? 我认真地想过这问题。 我不喜欢人家抽烟,因为我不喜欢烟的气味。我更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 可是,我的儿子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力或权威来约束他呢?我只能说,你得尊重共处一室的人,所以请你不在室内抽烟。好,他就不在室内抽烟。其他,我还有什么管控能力? 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我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MM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 ,他是一个个人。他就是一个别人。 我心里默念了3遍。 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      5.灵魂清醒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 我看着你是的,安德烈,我有点惊讶。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 你捻熄了烟,在那无星无月只有海浪声的阳台上,突然安静下来。 然后你说,你会失望吗? 海浪的声音混在风里,有点分不清哪个是浪,哪个是风。一架飞机闷着的嗡嗡声从云里传来,不知飞往哪里。蟋蟀好像也睡了。你的语音轻轻的。这样的凌晨和黑夜,是灵魂特别清醒的时候,还没换上白天的各种伪装。      6.给河马刷牙 我忘了跟你怎么说的kk很文艺腔地说我不会失望,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高兴因为我爱你?或者很不以为然地跟你争辩平庸的哲学?或者很认真地试图说服你你并不平庸只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不记得了,也许那晚葡萄酒也喝多了。但是,我可以现在告诉你,如果你平庸,我是否失望。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同样的,抽烟不抽烟,你也得对自己去解释吧。   MM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法治社会的教育: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公民教育?
可真 2008-10-17 15:24
中国的教育资源属于谁?答案是人民。但是人民是谁呢?人民不是人,因为人是相对禽兽而言的,总不能把所有活在世上的人都纳入人民范畴吧?人民也不是民,因为民是相对官而言的,总不能把官排除在人民之外吧?现行正统教科书上说,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群体。但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呢?当然,其标准也是历史性的,亦即变化着的。换言之,人民概念是一个无确定性内涵的模糊概念。面对这样一个模糊概念,甚至你都搞不清楚你自己究竟是属于人民还是不属于人民,因为你的行为是否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是要让历史来证明的,当历史证明你的行为是进步时,很可能你已经过世数十百年了,亦即很可能在你过世数十百年之后,后代们才会知道你这位前辈曾经确实是属于人民的人。因此,把中国的教育资源归结为属于人民,这就等于说,中国的教育资源的所有者究竟是谁是有待于历史来证明的。这样就把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交给了历史老人。其实,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口号,已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即中国的教育资源是属于中国人,从法律上讲,就是属于中国公民。所以,中国教育的目的也不是什么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而是为提高全体中国公民的素质。法治社会的教育都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大众教育,而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公民依法受教育,政府依法管教育。换言之,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管教育则是政府的义务和权利。
个人分类: 教育|541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