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神奇的拉赫玛尼诺夫
lvnaiji 2015-12-7 09:22
吕乃基 在众多钢琴协奏曲中,莫扎特的多首、柴可夫斯基、圣桑、李斯特、勃拉姆斯、贝多芬的一到五,等等,都是出类拔萃者。印象最深的拉赫玛尼诺夫的四首,无疑,最突出的第二。 在有限甚至可以说狭窄的音域区间写出这么美妙的旋律!悠长,舒展,辽阔,久远,而又富有弹性。拉赫玛尼诺夫的奥秘是附点加变调。附点使旋律充满内在的张力,频繁的变调使有限的音符生发出无穷的变化,生发出让听众迷幻的魅力。 另一个惊愕之处,作曲家在乐思的高潮处可以把先前的两个主题分别交由乐队和钢琴,不是协奏曲常见的竞奏,而是同步推进,两个主题,乐队与钢琴,汇成既有张力又彼此和谐气势浩大的音流,给听众以极大的震撼。博主的疑惑是,两个主题可以天衣无缝的叠加在一起,难道是作曲家在一开始分别构思两个主题时就已经想好的? 拉赫玛尼诺夫小型的钢琴作品同样小中见大。少有的声乐《春潮》,如此短小,依然气势磅礴,而又一气呵成,令人回味无穷。遗憾的是,博主反复搜索,只找到刘淑芳演唱的版本…… 涉及音乐的博文,作为门外汉,博主只是偶尔为之。 以什么状态听音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285 河流与山峰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1943 盼与有同感的网友交流。
个人分类: 音乐|3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当上飞机制造公司副总裁
热度 7 jiangxun 2014-1-29 09:19
作者:蒋迅 本文已在2014年1月17日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上。 拉赫玛尼诺夫(中)和西科斯基(右),摄于1924年,纽约。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 Sergei Rachmaninoff , 1873.4.1─1943.3.28)是一位著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同年创作出《第一钢琴协奏曲》,但却因为指挥家的失误导致失败。到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才完成真正体现了他的情感与技巧深度的《 第二钢琴协奏曲 》( Piano Concerto No. 2 )。1931年,他编写了最有名也最优美的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整个曲目都是无限伶惜的情感与宽广粗犷的气质。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Bolshoi Theatre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 第三钢琴协奏曲 》( Piano Concerto No. 3 ),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玛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于1918年移居美国。 在这段时间里有大量有才华的俄国人移民到了美国。其中有一位在俄国著名的飞机和直升机设计师叫 埃格·西科斯基 ( Igor Sikorsky , 1889.5.25 - 1972.10.26)。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引擎飞机和第一种投入生产的直升机( Helicopter )。现代直升机由一个主螺旋桨和一个尾螺旋桨的常用设计的提出者。周日新写过一篇 《航空史中的十个瞬间》 ,其中的第四个瞬间就是西科斯基的第一架实用直升机首飞 (见CCTV的“ 航空百年 ”)。更著名的是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生产的“黑鹰直升机”,在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西科斯基生于俄罗斯帝国基辅,从小就制作模型飞机,在12岁的时候他成功制作了一个橡皮筋动力的直升机。1908年当他在报纸上看到莱特兄弟和他们的飞机的照片后的“在24小时之内”,就决定要学习飞行。1909年他中断在基辅工学院的学习到欧洲的飞行中心巴黎学习空气动力学。同年西科斯基回到基辅开始试制飞行器。1912年西科斯基成为位 于 圣彼得堡的俄国波罗的海铁路车辆厂的首席工程师。他领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引擎飞机并于1913年5月13日亲自试飞了这架飞机的处女航。战后,西科斯基也移民美国。他做过教师和大学讲师,同时一直在航空界寻求机会。1923年在几个前俄罗斯军官的帮助下西科斯基在纽约长岛成立了“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Sikorsky Aero Engineering Corporation)。1929年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被联合飞行器(现联合技术公司)收购,成为其子公司。当时西科斯基公司制造了大量的水上飞机,如著名的S-42(泛美快帆),这种飞机被泛美航空公司用于跨大西洋飞行。1939年9月14日Vought-西科斯基00型直升机首飞。1940年5月13日进行了自由飞行。尽管这不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直升机飞行却是第一次具有单主螺旋桨和尾螺旋桨布局的直升机飞行。 除了他们都是俄国移民外,拉赫玛尼诺夫和西科斯基似乎没有任和关联,而其西科斯基当时还是一个无名之辈。但是他们二人后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拉赫玛尼诺夫还当上了西科斯基公司的副总裁。那么他们两人是怎么联系上的呢?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是俄国移民。 原来,西科斯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23年秋,科斯基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新成立的公司几乎财尽其用。当时他的公司正在研制S-29A型飞机,这种飞机有两个发动机,可以搭乘14名旅客。他的工厂建立在一家养鸡长上,主人是他的朋友,一位原俄国海军军官。公司面临的困难重重,除了资金短缺外,所有的工作都必须用手来完成,因为养鸡场上没有合适的机床。西科斯基和他的工人们只能到废物堆积场去找飞机上需要的零件,然后再重新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机身是用废弃的床架上的角铁。螺丝扣(turnbuckle)是从五分-十分店(five-and-dime)里买来的,这种店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店。他的外甥是一个挖水道工人,这时在帮助他安装飞机的起落架。由 于 工作都是在室外,寒冷的天气使得工作不得不停了下来。西科斯基的工人们已经有几个星期没有领到工资了,他们的热情降到了最低点。从股票获得的一点点钱也都花在食物上。情况真是糟糕透了。 一个星期日,一辆有专职司机驾驶的加长豪华轿车开到了养鸡场。一个瘦高穿着黑色大衣的人走出汽车直接走到飞机前,然后默默地目视着那架建了一半的飞机。这时,养鸡场上的人们兴奋起来,他们认出来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拉赫玛尼诺夫。西科斯基立即走向前去与客人交谈起来。半个小时后,拉赫玛尼诺夫对说,我相信你和你的飞机,我要帮助你。 说着,他写出了一张五千美元的支票(约值现在的十万美元)。他笑着把支票交给西科斯基并说,“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吧。” 人们不知道拉赫玛尼诺夫是如何得知西科斯基陷入了困境。但是很显然,他的到来不仅仅意味着从资金上帮助了西科斯基,而且是对他的这位杰出的同胞伸出了友谊之手。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帮助下,公司在罗斯福停机场 (Roosevelt Field) 的一个角落里租到了一座木制飞机房。为了感谢拉赫玛尼诺夫的帮助,西科斯基邀请拉赫玛尼诺夫担任公司副总栽,拉赫玛尼诺夫愉快地接受了。西科斯基终 于 在美国站住了脚。此后,拉赫玛尼诺夫多次登门西科斯基的家,而西科斯基一家则到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去听拉赫玛尼诺夫作品音乐会。 1924年9月25日,S-29A型飞机终成功起飞了,西科斯基公司也随着起飞了。1929年,西科斯基还给拉赫玛尼诺夫五千美元及利息。但是他们的友谊长存于世,作曲家帮助飞机制造家的故事为后人歌颂。 故事和图片来源:西科斯基档案网
个人分类: 航天|7011 次阅读|19 个评论
以什么状态听音乐?
lvnaiji 2010-11-1 11:44
吕乃基 近日与朋友谈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他的钢琴协奏曲、交响曲,还有小品,如春潮等。感到他的作品具有特别的张力和内在的动力,旋律的音域并不很宽,却很舒展悠长。 网友回答: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怎么敢听?尤其是他的二钢。在特殊压抑的社会,其悲,其愤,在巨人(拉氏身高 1.9m 以上)的身躯里有一颗远为宏大的心魄。 我听的时候并未联想起这些社会背景,感到这样听,能够超越其国籍和时代,听出其普遍和永恒的价值。自己的心中也会自然和放松,不会背负如此重担,从而较为单纯地欣赏音乐本身。不过,这样听,也会失去很多嵌入的部分,从而失去深刻性。 笔者曾写过关于知识的系列博文, 走进世界3- 知识论之一 ,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参见 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 。由此可以考察上述听音乐的感受。 无疑,拉赫玛尼诺夫,或者其他作曲家,不能脱离其时代和社会背景,所写的作品必然打上相应的烙印。正因为如此,哪怕听陌生的曲子,如果是名家,大概在几个乐句后能分辨出是拉赫玛尼诺夫,还是肖邦,或是李斯特;或者能辨别出北欧、俄罗斯、还是美国。于是,音乐,必然是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与作曲家本人和语境(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可分离。至于东方音乐,如中国和日本,其个性更是鲜明。 然而作曲家,尤其是名家的作品,一定,是的,一定具有非嵌入性,一定涉及人性最深邃的共性。这样,其作品方可能为更多素不相识、远在天边的爱乐者欣赏,在后世的爱乐者引起共鸣,具有普遍和永恒的价值。美国福斯特及其《老黑奴》等歌曲之所以家喻户晓,有人这么说,福斯特只是拨弄了人性的一根弦,思乡之弦,然而仅此也就拨弄了所有的人的心弦。名家之名,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在于由此所表达的人的共性,在于个性与共性的结合。顺便说,我认为,我们大概只能在近现代( 20 世纪中叶之前)的作曲家哪儿可以听到具有普世意蕴的音乐,在后现代作曲家可能越来越难以听到或辨别了。参见 知识之树-知识论之五 。 作品经过指挥家和演奏家的演绎(加上了他们自己的解释),在最后的听众那里引起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对于最后的消费者来说会有以下可能:第一感,会是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层面,以人心相通的古今之理去感受和理解;第二感,追寻作曲家的人生和社会背景。要是听众有与之类似的经历,处于类似社会,就会从心灵深处泛起更大的波澜,激起同一频率的悲与愤。第三感,将第一和第二感相结合。这样的三个阶段,似乎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以及看山依然是山,有共同之处。 这里说的是听音乐,实际上教学,乃至日常谈话,都有与此相通之处。让学生或对方接受且有共鸣,其一,是否包含有为人的共性,包含有世界的常理;其二,是否能激起并使之回忆其类似的场景,或者勾画并带领对方进入自己曾经历过的语境,前者是共享,后者是互补。其三,以适当的方式。这些问题就逐步进入传播学领域了。
个人分类: 音乐|498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