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低温晶体冷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liwei999 2010-11-4 10:01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同样的文字, (279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03, 2010 05:58PM 因顺序不同,感觉也不同。这仅仅是文学,比较好区分。但是到了科学的领域里,就比较难分了。有个好的事例,不妨去看看(《【水木十大系列】科学网颜宁所在研究组在《自然》发表学术论文》 )。 应该说这是颜老师科研组的成就。也正因为对这样成就的肯定,小吴同学发了一通感慨。但是镜某读【水木十大系列】的这段文字很有些感受,也许是时代的烙印了吧。换个视点看报道,景观就大不一样了。这是镜某的经验和体验。今天上《自然》与昨天的上《人民日报》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引用: 【水木十大系列】文中说道: 在世界上 首次 解析了膜蛋白大肠杆菌岩藻糖(L-fucose)转运蛋白(FucP)的结构 的说法有趣。如果感觉不到异常,不妨比较一下首次当新娘。这与首次合成胰岛素的说法还不一样。因为合成这类事儿还要有多次。 看到这个说法人们如何想呢? 引用: 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直以来是结构生物学领域公认的重点及难点。 与 引用: 开始课题研究的时候还都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 的说法有什么关联呢?可以认为是清华的本科生优秀,也可以是认为这并不是个什么难事儿。或者更精确地说,这个难的理解不一样。一个是找到金刚石的难,一个则是属于合成金刚石的难。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并不能区别这两种难。而在学术上,只承认后者的难。因此,所谓的世界难题不过是说找到金刚石的难。与其说是初生牛犊不惧虎,不如说是初学者的幸运。 这个说法也很有意思: 引用: 1985年,第一个膜蛋白结构问世,当时共计仅有不到200个生物大分子结构。而时至今日,PDB收录的近7万个生物大分子结构中,膜蛋白结构仅不到700个,其中新型的膜蛋白结构又只有250多个,足见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困难。 固然这是一种理解法,但是镜某更愿意采用另类的说法:1/200与250(700)/70000都是差不多的,相当于非洲草原上的狮子,与食草类动物的比例是一定的。这并不能说狮子活着就要比羚羊难。甚至更危言耸听地说,今天解一个蛋白结构的价值只有不到当年的1/200,与人民币的价值的变化是相似的。 作了这么好的工作,哪里是突破呢?【水木十大系列】里面没有交待。也许是不能说出来的技术秘密,也许就是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推广的技术。去年的化学炸药奖是颜老师学术领域的。那里面有两个值得评价的事儿:一个是在当年的计算环境下解相位的技能,一个是低温晶体冷却的技术。尤其是后一个技术,在今天看起来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甚至是被认为当然的东西。但是当然与然之间,有着一个超越。这个超越才是Ada Yonath老太太的获奖理由。至少镜某是这样看的。这一个很不起眼的 低温晶体冷却的技术 ,一个是高速计算机武装起来的解相位技术,支撑着颜老师们的工作。 从分子结构上理解生命现象,这是颜老师们的工作的一个终极目标。这个说法相当诱人,与劝人信教的说法差不多。但是这类事情换个说法,不说是生命现象,而是说搞清陶瓷的功能与材料结构的关系,那么不过是科学网上黄庆老师们的日常工作罢了。因此,在镜某看来,今天在《自然》上发文章与其是说发文人的成功,不如说是《自然》杂志的商业运作成功。与女人买驴包的价值是相通的。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0974,70974#msg-7097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