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原子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骑士的谢幕与庶民的胜利(PPT)
热度 13 lev 2015-8-3 10:45
骑士的谢幕与庶民的胜利( PPT ) 按 :快两个月了,整理硬盘,差点删了...... 骑士的谢幕.pdf 庶民的胜利.pdf
个人分类: 我是被教授!|11123 次阅读|31 个评论
元气论和原子论
热度 27 何裕民 2014-5-14 15:08
尽管元气和原子分别被东方和西方学者认定为世界的究极本原,属于客观的物质存在,但对这种本原的认识却迥然相异。东方贤哲认为气是“无形”的(小到没有具体形态)、连续性的物质;其内容没有空隙,外部没有清晰的边界,本身又有阴阳之分(阴气、阳气)。元气就是阴阳混一之气,而阴阳两气间也无“毫发断处”。各种有形的具体事物(肉眼所见的种种有具体形态的物体)都是“气”聚合而成的(“气聚而有形”),人体亦不例处(“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物体之间的空间(“虚空”)也充满着“气”;只不过其间的气处于“弥散”状态;有形物体并无不可入性,“气”还可出入其间,使粗看上去互不相干的万物通过“气”的中介而成为互有联系的整体;故有“通天下一气耳”,“大千世界,一气牵系”等命题。气聚合成有形之物事,又可复归于弥散状态,故有形物体与无形虚空之间还有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它们只是气的不同存在形式而已(“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就是这些观点,勾勒出中国人对物质世界的总的看法,也决定着医学家的基本认识。 持原子论的西方学者认为各种物体是由一种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组成的,这种物质微粒称作“原子”。它们肉眼难以见到,但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有形”),有着一定的性质和重量。不同事物的性质特点是由组成它的原子在形态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因此,要弄清事物的本质,只有借助“还原”,了解组成它的基本物质单位——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舍此便别无他途。这就是统治着西方科学界的基本信念。这种信念促使科学家们不断深入物质内部,孜孜不倦地“找到”最基本的物质单位,从而揭示了微观世界一幕幕诱人的实情。科学(也包括医学)就在这种不断深化的“探微寻源”过程中得以发展。就中医而言,它的发展标志就是从细胞到蛋白质,到大分子,到亚微和超微结构......。然而,这一基本信念也带来了一些矛盾。例子如,坚持万物的本原是一类有形的实体,就必须同时假定它的种类是有限的。而无限的宇宙物体和有限的万物本原之间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其次,“原子”既然是形态固定的,它所组成的事物内部必定是绝对连续、不可分割的(即由原子一个挨一个排列而成的);而外部边界则是清晰的,与其他事物绝对间断,没有联系。由这种原子集结而成的,只能是一个个孤立独存的实体;而两个事物之间则又是绝对的“无”,什么也没有。“宇宙就是许多物体和虚空”(伊壁鸠鲁)。因此,原子论自然观中存在着原子内部(也包括它所组成的事物之内部)绝对的连续性与原子间(包括所组成的事物之间)绝对的间断性之矛盾。基此,西方哲学也就表现出强调物质的不可入性这一特征。正是由于肯定了世界本原具有固定形态,这种形态决定着万物的特点,因此,西方文化户肇始之初便于工作有注重结构,强调还原分析的传统。 元气论认为:气本身具有运动变化的属性,这是源自其内在两种势力(阴阳)的不断消长与转化。作为万物本原的不是不可毁灭之原子,而是不断改变存在形式的震荡无垠的“气海”。无形之气产翻了一番有形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气。这是物质连续性和间断性相互转化的过程,它表现出事物的变迁转化。气的永恒不灭性就体现在这一永无休止的转化过程中。就气的具体运动形式言,有升降、出入、吸引、排斥等,由气组成的事物也就都有着类似的二重运动特属性。气的内部阴阳的孰主孰次,孰强孰弱,决定着该时该记得的运动特点,也影响着它所组成的具体物体的运动特性。中国传统文化借此来解释整个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由于这些变化都涉及到气的变化,故古代贤哲用“气化”这概念来概括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及其机理。气化(气的运动变化)源自自身的阴阳矛盾运动。这咱运动观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灵光。又因于虚空和有形物体只是气的不同存在形式,它们之间可相互转化;物质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气可渗入有形物体之间,不同的远距离事物之间可借助虚空中的“气”为中介,相互感应激荡,故万物连接成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这种自然观必然敦促人们注重对世界总体及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协调性等的观察研究,而并不鼓励和认同人们对事物内在结构及具体细节的探讨分析。因为气是无形的,研究气之“形”是徒劳无益的。中医学之所以始终淡漠形态研究和解剖分析,自然观方面冥冥中的导向作用自是主要因缘。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3607 次阅读|31 个评论
原子论的兴衰(The history of Atomism)
LeiHe 2011-2-4 21:34
1.早期原子论 早期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处于萌芽状态,理性还未经开发,人类对于周围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惊异不已,由于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人类只好诉诸于神灵,人们崇拜神并认为神主宰着世间的一切。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和荷马的史诗记载,古希腊神话中从原始的神卡俄斯到宙斯,绝大多数神都象征着某种自然现象 。人类自己创造了神,用神解释自然,并通过神的生殖关系阐述自然的进化。 据说古希腊的泰勒斯( Thales ,约公元前 625~ 前 547 )是古希腊第一个摆脱神话束缚而用自然物质解释自然的人,大概是由于他观察到很多事物都离不开水,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 ,约公元前 570 年 ~ 前 526 年)不同意泰勒斯的观点,他认为本原是“气”;而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约公元前 530 年 ~ 前 470 年 ) 认为是“火”;另外有些希腊的游吟诗人认为是“土”;后来,恩培多克勒( Empedocles ,约公元前 490~ 前 430 )认为用“水”、“火”、“土”和“气”四种物质来解释世界的“生成说”过于单一,要解释杂多的世界,他更倾向于“构造说”,让四种物质共同组成世间万物,于是他提出了关于本原的“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 Anaxagoras, 约公元前 500 ~前 428 )认为“四根说”过于牵强,世界远非仅仅由四种物质组成,而是无穷无尽的,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本原,即“种子”,于是他提出了关于本原的“种子说”;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应当归属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约公元前 460 年~前 370 或前 356 )认为:宇宙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接着,他还认为,事物越加以分割,它的性质就应当越加简单,当我们将事物分割成原子时,它的性质就应当非常简单了,他“规定”了原子所具有的属性,比如不可再分、具有广延和形状等 。他认为原子的种类是有限的,而不像种子是无限的,这样,他将自然界纷繁的“多”归结为原子的“一”。他曾这样写道 : “甜是从俗约定的,苦是从俗约定的,热是从俗约定的,冷是从俗约定的,颜色是从俗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这就是说,人们假定感觉的对象是真实的,习惯上也认为他们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有原子和虚空才是真实的。” 他还写道: “所有感觉到的性质都只是表象,是源自不同排列的结果。” 他认为所有像甜、苦、热、冷、颜色这样的人类感觉到的杂多的性质都只是表象,是原子对知觉者的作用效果,它们并不是实在的,最终的实在只有原子。正因为这种坚定的信念,他拒绝将杂多的性质归于实在的原子,而是将这些性质诉诸于没有这些性质的原子的排列或者运动。 在古希腊,并不是只有自然哲学,还有另一派,他们认为本原并不在于经验的自然事物,而是感性事物背后的抽象客体,这些学说是希腊形而上学的源端。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约公元前 572~ 前 497 )是第一个使用抽象实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人,他早年曾经游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学习了当地的数学知识,这种经历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毕达哥拉斯精通音乐、天文学和数学,他从美妙的音乐和头上的星空中发现了内在的简单数学关系,他深切地体悟到真正的实在并不在于千变万化的感性事物,而在于万物背后所共有的性质:数,于是他提出了“万物皆数”的观点;后来克赛诺芬尼( Xenophanes ,约公元前 565 ~前 473 )认为本原是“一”,巴门尼德( Parmenides ,约公元前 570~ 前 480 )认为是“存在”,形而上学的最高成就是柏拉图( Plato ,约公元前 427 年 ~ 前 347 年)的“理念论”。 可以说,以自然物质解释自然的自然哲学更多地涉及人的客观经验,而以抽象实体解释自然的形而上学更多地涉及人的理性思辨。古希腊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理性的民族,这可能是它与其他民族最大的区别。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有一段描写格列佛被人带着领略拉布塔的风光,他看到: 他们的房子建的十分糟糕,墙壁剥落,在任何一套房子中没有一处呈直角形,这些都是由于他们轻视实用几何造成的,他们把实用几何轻蔑地看做是粗俗的东西,认为属于工程方面,而这些建筑只有通过心灵手巧的木匠的智慧才会变得高雅起来,轻视实用几何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尽管他们的双手十分灵巧,能够运用自如地在纸上使用直尺、铅笔、圆规,讨论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准则,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笨拙、呆板、缺少生气的人,他们几乎在所有其他方面都反应迟钝,只是在数学和音乐方面例外。 这样的民族特性一方面使得古希腊人在数学方面成就卓越、影响深远,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注重经验的自然哲学在中世纪长期被埋没。 2.近代原子论 在欧洲中世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原子论思想一直被埋没。到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的关注点才从神的世界转向了人的世界,在科学认识方面发生了实践的转向,科学一改以往只关注思辨的作风,对实验的方法加以重视,从此西方科学开始迅猛发展。 17 世纪初,法国科学家伽桑狄( Pierre Gassendi,1592~1655 )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大力宣传原子论;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Robert Boyle , 1627~1691 )通过一系列实验,也对前人的理论产生了怀疑,他驳斥了“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万物的说法,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元素,建立了近代“元素说” 。经过不懈的努力,原子论渐渐为人们所认识。然而,这种深刻的思想一经接受便整整影响了西方自然科学几个世纪,这个时期的科学家都热衷于使用原子论来解释自然现象。在这些科学家中,将原子论发挥的最为淋漓尽致的也许是牛顿( Isaac Newton , 1643~1727 ),牛顿在物理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牛顿力学定律,他综合与发展了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的工作,将天上和地上的力学现象统一起来。更为重要的是,牛顿不仅仅统一了力学,而且统一了宇宙,在他看来,不论是当时的热学还是光学(那时还没有电磁学和核物理),无非是将所研究的对象诉诸于原子或是原子的运动,而无论是哪一种,归根结底都是关于原子的力学问题。也就是说,牛顿通过把质量赋予原子,从而将万物归于统一 。 原子论的思想盛行于 17~18 世纪,当我们考察这个时代的重大科学理论时,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有将自然现象解释为原子或其运动的尝试,这里我们仅对燃烧、热学和光学领域加以分析。在近代化学关于燃烧本质的争论中,以德国化学家施塔尔( G.E.Stahl , 1660~1734 )为首的“燃素说”认为物质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含有一种称为燃素的物质,而燃烧的过程就是燃素释放的过程。后来,当有科学家以“金属燃烧,重量增加”的现象劫难“燃素说”时,“燃素说”支持者们立即提出了一种新的物质,它是燃素的“好兄弟”,称作“负燃素”,他们试图用“释放负燃素,重量增加”的特设性假说来挽救处于危亡的燃素理论 。然而,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的实验再次给燃素理论以沉重的打击。这次,燃素理论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A.L.Lavoisier , 1743-1794 )提出的“氧化说”却很好地解释了燃烧的本质,这种理论认为燃烧的过程是燃烧物与氧气的化合过程;在热学关于热的本质的争论中,以伽桑狄为代表的“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原子,物质越热说明这种物质含有热原子越多。 18 世纪末,伦福德伯爵( Count Rumford , 1753~1814 )和戴维( Sir H. Davy,1778~1829 )各自的摩擦实验给热质说以严重的打击,“热动说”逐渐流行,这种理论认为热并不是什么热原子,原子就是普通的原子,热是原子的运动,物质越热说明原子运动的越激烈。随着历史的演进,“氧化说”最终取代了“燃素说”,“热动说”也取代了“热质说”,然而科学史上的理论也并非一味地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时而也会出现“分庭抗礼”的局面。在光学关于光的本质的争论中,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 1596~1650 )提出了“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微粒,牛顿继承和发展笛卡尔的思想,他认为太阳就像一个大的“喷射器”,不断地向外部喷射粒子,借助这种理论他成功地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他巨大的科学威望也为他赢得了大量的“信徒”。在另一边,胡克( Robert Hooke , 1635~1703 )提出了关于光本质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原子的波动,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ens , 1629~1695 )发展了这种思想,虽然“波动说”一度处于劣势,但托马斯 · 杨( Thomas Young,1773 ~ 1829 )关于光的干涉研究与菲涅尔( Augustin.Fresnel , 1788 ~ 1827 )关于光的衍射的研究提供了光具有波动性的确凿证据,波动说逐渐为人认可,但是“微粒说”并没有因此消亡,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仅仅用“波动说”和“微粒说”之一不足以说明光的本质,将两者结合却具有更强的说明力,于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便产生了。 1800 年左右,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 John Dalton,1766~1844 )在做实验时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即某些物质总是按重量的简单比值相互化合。他认为:如果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这就很难解释,而如果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原子具有质量,按质量的简单比值的化合就是几个原子之间的结合,他认为证实了原子的存在。道尔顿毕其一生创立了近代原子论,他认为化学元素是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的;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1826 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Brown , 1773~1858 )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无规则的运动,而水却没有运动。他最初认为花粉是“活”的,然而他将无生命的颗粒放入水中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于是他否定了花粉是“活”的这个假设。后来,德耳索提出布朗运动是由大量分子不断撞击花粉造成的,这个假说在 1905 年得到了爱因斯坦研究的证实。 19 世纪后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 1834~1907 )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工作,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提出了元素周期表,对元素进行系统化,可以说达到了近代原子论的最高峰。当时的科学家有这样一种“悲观的”倾向,认为科学的大厦已经趋于完美,后人只能在这幢大厦上添砖加瓦。 3.现代原子论 19 世纪初,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 1791 ~ 1867 )为了描述电磁作用引入了“力线”的概念,这是现代物理学“场”的最初形态 。他认为在电荷和磁极周围空间充满了电力线和磁力线,电力线将电荷联系在一起,而磁力线将磁极联系在一起,电荷和磁极的变化会引起电力线和磁力线的变化,而且电磁感应是由于磁力线对导体发生作用引起的。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反思,法拉第认为:磁力线有传播力的能力,而且磁力线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他还认识到分布于一定空间范围的力线可以是独立于物体的客观实体。其后,麦克斯韦( James Clark Maxwell , 1831~1879 )建立了电磁理论,从数学上发展了“场”的理论。自从“场”的概念被引入,“原子图像”就不再是唯一描述世界的方式了,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将粒子图像和场图像相结合。 从 1895 年伦琴( Wilhelm Conrad Rntgen , 1845~1923 )发现 X 射线开始,越来越多的新现象得不到原子论的满意解释,而单纯地将这些现象归于原子的固有本性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科学家们更情愿将这些现象和原子内部结构联系起来 。他们逐渐认识到:原子似乎并不是不可分的,没过多久,原子的大门就被无情地“撬”开了。科学家们欢呼雀跃,纷纷致力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oseph John Thomson , 1856~1940 )于 1897 年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根据当时已有的知识他构造出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认为原子就像附着了葡萄干(电子)的蛋糕那样;但是,他的理论并不能解释后来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 1871~1937 )的Alpha 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 子偏转的现象,卢瑟福在汤姆生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行星系”模型,认为原子内部有一个原子核,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样;同样,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也不完美,它不能解释后来发现的氢原子光谱不连续现象,于是波尔(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 1885~1962 )又在卢瑟福的基础上提出了波尔原子模型。我们可以类比地认为:波尔的原子模型也并不完美,随着历史的演进,新现象的出现必定会孕育出新的原子模型。虽然原子被无情地“劈”开,但是原子的概念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如今我们更多使用的是粒子而非原子,但是其思想本质还是原子论的,它是那么的深入人心,以至于现代人都表现出对量子力学中的思想难以接受。 对原子内部的发掘属于量子理论的研究范畴,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了解原子而去研究量子理论。关键的是,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科学已经远远不像从前那样直观了,一方面我们需要经验(实验事实)作为质料,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理性对理论进行建构。我们所相信的实在已不是那些日常所经验到的“切实”的事物,而是趋向于我们思辨出的“准完美”理念——科学理论描述的世界图景,之所以称之为“准完美”,是因为科学理论中的世界图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完美,而是随着历史的进步不断凸显矛盾与消除矛盾的演化着的完美,它与柏拉图的理念最大的不同也就在于它是有科学实验的支持而不是纯粹思辨性的。 参考文献 赵林 . 西方文化概论(修订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赵林 .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邓晓芒,赵林 . 西方哲学史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霍布森 . 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第四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M· 克莱因 .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张密生 . 科学技术史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李浙生 . 物理科学与认识论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 陈其荣 .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胡化凯 . 物理学史二十讲 .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9 史蒂夫 · 亚当斯 .20 世纪的物理学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个人分类: 哲学沉思|10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子论
songshuhui 2008-10-19 21:58
分类: 化学 | 编辑 | | 注: 最近我决定开始写点化学史的东西。化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很多书有介绍了,网上还有Wikipedia.org,是个人都能采编出一本《化学史》来,所以我就不重复建设了,我只是想挑选化学史中的一些材料来显示科学的精神实质。既然说科学的目的和方向是由它的历史来定义的,那何不就看看它的历史呢?小生不才,不懂物理,不懂生物,不懂数学。就算化学,俺也不懂无机化学,我只能挑我懂的那部分化学史来写,基本上就写成笔记的形式,很多科学史中的detail我就不go through了。我准备按几个化学家来把化学史划分成几个部分:波义尔之前、波义尔到道尔顿。道尔顿之后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划,到时再说吧。 以下是我的第一篇《原子论》。 在西方文化,一般认为原子论源于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460BC-约370BC)的学说。我国的学者也很喜欢说墨翟(479BC-381BC)提出了原子论,这样就人有我有,引以为豪了。事实上,在世界观层面上的原子论,只是认为万物最终会达到一个不可再分的极限,也就是说,是离散的。它的对立观点就是万物是连续的,可无限细分的。谁只要是世上第一个涉及到这个问题,有50%的机会他会是原子论者,这有啥难的。 正如墨翟在哲学上很难跟其他诸子处于同一地位一样,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不是什么主流。后来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就在自己的著作里反对了原子论,其前提是大自然厌恶真空,而在原子论观点的自然推论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间是真空:既然万物都是原子组成,那原子与原子之间如果有任何东西,它必然属于万物。关于大自然厌恶真空的准确理解,建议大家参考我以前的一篇 关于真空文章 。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支持原子论的名人有个伊鸠壁鲁(Epicurus,342BC-270BC)。进入中世纪之后,也有零零星星的人曾有相信原子论的迹象。但是中世纪欧洲在这些科学问题上基本上是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统治。而且大自然厌恶真空的教条又非常符合人们的常识。因此原子论一直处于死寂状态。 伽俐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算是在亚里士多德学说在漫长的中世纪的统治地位中打破了一个缺口,一个物体运动规律的缺口。而在物质细分问题上,这一缺口的打破者就是托里拆利。关于托里拆利实验,还是可以参考我之前的那篇 关于真空的文章 。在本文中我要强调的是,在一个托里拆利气压计中只有容器和液体两种物质,在组装的过程中是保证了没有气体跑进气压计的液柱里去的,所以才认为那段液柱是真空。不过在那篇文章没有提到关于笛卡尔的事情。尽管事实摆在眼前,笛卡尔还是很反对真空的存在。他认为气压记上面的那段空间还是某种流体。他认为,所有空隙都起码有一种流体充斥着。真空计顶上的那一段看起来是空的流体,原来是跟液柱时液体混在一起的,不为人所见。做成气压计之后,就在气压计的顶端分层了。笛卡尔还认为天体是由这种无处不在的流体推动的。为什么牛顿早就提出了天体运行的定律了,笛卡尔还认为天体是流体推动的呢?这是因为笛卡尔是法国牛人,牛顿是英国牛人。英法历来不和,由于沙文主义,两国都首推自己国家的牛人。牛顿的物理和机械的世界观在他祖国马上就流行了,但是很晚才传到法国和其他欧陆国家。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后话了。 尽管托里拆利推翻了原子论不成立的前提,原子论为人所接受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尽管刚才说过了,文艺复兴之前一直有人私下里相信原子论,文艺复兴时期就更多了。但是历史上常常把焦点放在Pierre Gassendi (1592-1655)这个人上。也许因为他不仅仅是相信原子论,还为调和伊壁鸠鲁哲学和经院哲学的矛盾(反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垄断地位)做了些努力。而且由于他也是法国人,还跟笛卡尔吵过架,因此为法国扫清现代化学诞生前的认识论障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不是因为这点价值,我不清楚为什么还要强调Gassendi。在英国,第九代诺森伯兰伯爵(Earl of Northumberland)、精灵伯爵(The Wizard Earl)Henry Percy(1585-1632)就养了一堆业余科学家,他们都是原子论者,这堆人也被称作诺森伯兰圈(Northumberland Circle)。他们很可能影响了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后者部分地同意原子论。英国的原子论者还有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97)。其他地方也有原子论者,比如还有被烧死的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是意大利人。这些人都比Gassendi早得多。 原子论只是一种世界观,信不信奉原子论,对现代化学乃至科学的诞生没有直接的逻辑影响。现代化学的诞生的思想准备是源自以培根为代表的一股经验主义思潮,一直到法国兴起的启蒙运动。然而培根没有拿他的思想去做实验,他只是写了一本《新工具》,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真正体现了实验和归纳的重要性的是伽俐略,他本人就提倡通过实验和观察,而不是通过冥想来认识自然,而且他用一生的事业来示范了这个思想,因此被认为是第一位科学家(见John Gribbin著《The Scientists》)。也就是说,一项学说不能光看它有没有道理,还要看它符不符合实际,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实。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相信原子论者的人仍然有托马斯霍布斯这样的坚持不做实验,只靠冥想来获得知识的人。其实原子论也好,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也好,没有实验证实的话,都没有孰是孰非的问题。从今天对科学理解来看,原子论是对一个全称判断(无限细分)的否定,在实验上,只能通过对物质不断地分割,希望达到那个不可分割的限度来证实;在没有达到那个限度以前,并不能说原子论是错的。也就是说,假如物质是无限细分的,人类科学就永远回答不了物质是否能无限细分这一问题。原子论(哲学)若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要等到它成功证实的那一天才能知道。因此,原子论的复苏对科学的实证主义的精神实质的形成没有什么直接作用,不过是反对宗教的一面思想旗帜罢了。前文提到的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原子论者,其对哲学理论基本上也没超过古希腊的水平。 但是就我们现代所说的原子而言,它又是一种确定的、有限的概念,同时,它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如果把人类的自然实验局限为仅仅是做化学反应,人类倒是可以在实验上达到一个分割物质的限度。在文艺复兴时期原子论复苏后,人类第一次达到这一限度的,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因此,原子这一原本是指万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的概念,就被化学家用来指代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单位了,且原子论(哲学)也一直被认为得到了证实。一直到近现代发现了放射性现象之后,人们才发现原子(化学)还可再分,原子(哲学)论重新变成了冥想。这又是后话了。 正是因为当人类深入接触化学反应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暗示一种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因此,如果在这时候,人们的意识里还是存在着对原子论(哲学)的抗拒的话,客观上会阻碍人们对这些化学反应的本质的认识。因此,虽然原子论(哲学)一直到现在都不具有可证伪性,对于整个现代科学的精神实质的形成也没有什么直接作用,但是在化学史中,原子论(哲学)的复苏至少为现代化学的发展扫清了认识论的障碍,或者至少它标志着这一思想解放的过程。许多化学史在提到原子论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支持原子论(哲学)和发现原子(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未见明说。本文旨在说明这种联系不是没有,但也不是很强。
个人分类: 其他|2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