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亲子关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焦点解决中教练式父母的经典问句
Gaodeming 2019-7-24 10:32
--- 爱语传统文化 --- 建立亲和 亲爱的,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能和我分享下今天最让你开心的事,好不好? 我很好奇,今天有什么有意思/特别的事情发生吗? 挖掘期待 对于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假如奇迹发生了,你最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你为什么想成为这样的人呢? 那个时候的你跟现在的你有哪些不同呢? 探询资源---孩子已有的内部优势和外在资源 如果发生点什么,你会觉得特别有动力呢? 对于那个奇迹中的你,你已经做到了哪些?你是怎么做到的? 共创方案 接下来我们做点什么事会对这件事有帮助呢? 你希望爸爸妈妈做点什么来支持你呢? 你的老师或者同学如果在的话,会给你点什么建议呢? 如果再向前迈一小步,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归纳成长 在这件事情上,你觉得你跟以前有了哪些不同? 你获得了哪些收获? 看到你能……妈妈特别感动,你的……让妈妈特别骄傲!(事情要具体有细节) 2017年7月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1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长该管孩子什么?中国儿童教育问题——禅的行囊(之二十二)
罗非 2017-12-7 07:59
导读:网吧是中国城市的特色,里面几乎无一例外地坐满了玩游戏的少年。这原因,大约是中国以前网络不够普及,后来家长们监督孩子们学习,不许在家里狂玩游戏。其结果,就是学生充斥了网吧,有些学生甚至沉迷游戏,出现了许多问题。 可是,为什么西方的学生能够方便地在自己房间上网?他们的家长会不会担心他们沉迷游戏?喜欢玩,可能是天下少年共同的特征。西方社会的教育怎样应对这种问题呢? 从这里想到一个现象,就是如果家长从小让孩子自己把握行为,那么孩子对行为是否适当,有没有过分,就有比较好的判断能力。反过来,如果家长一直监督孩子的行为,替孩子严格规定各种事情究竟能不能做,可以做多少,那么孩子可能反而失去了自己把握行为分寸的能力。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走路必须让孩子自己去学,不可能由大人包办一样,自我调节的能力也需要有机会学习才能建立。如果家长不给孩子建立这种能力的机会,孩子在这方面就会发育得比较差。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小时候比较淘气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有较强的处事能力;而小时候听话的乖孩子,以后这方面能力就差的原因。 可惜的是,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监督孩子学习,提高考试成绩上。对于这些自我管理的能力,则疏于培养。结果就是培养了一大批所谓 “ 高分低能 ” 的孩子。其实,学习成绩好并不必然低能;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好,而采用的培养方式阻止了孩子能力的成长。应该信任孩子,在许多方面允许他们自己尝试,建立自己行为的分寸感。每一项能力,都只有靠自己的尝试才能真正建立,而不能靠说教和理论。 不过,年轻和尚在网吧玩游戏?或许,不是真的来修炼的和尚吧,或许只是拿着工资负责管理寺庙旅游业的员工 …… 与台怀镇隔河相望的山脚下,盘踞着三层楼的金界山庄。这是个二星级的宾馆,拥有上百个房间,门市价四百块。我显然是今天上门的头一个客人,因此即使还价到一百六十块,他们也爽快地接受了。把行李放在房间,我转身出门回到镇上,在书店里买了两本关于五台山的书,又去邮局发了封信 —— 邮局居然礼拜天也开门 —— 然后在小巷子里找了个网吧,上网查了查邮件。网吧里坐满了玩游戏的年轻和尚和半大小子们。 出了网吧,开始到处找饭馆。大街上走过来两名比丘尼,一来二去,跟我聊了起来。年纪大一点的比丘尼告诉我,她们来自中国最著名的尼众学院:五台山普寿寺。至于吃饭的地方,她们推荐了山西饭店,并且主动为我引路。到了饭店,两名比丘尼陪我一起坐了下来。她们已经吃过饭了,但并不介意跟我聊天。我于是拿起菜单,为自己点了一盘蒜蓉菠菜、一盘洋葱木耳炒土豆。 我问两位比丘尼:五台山上冬天如此寒冷,夏天又挤满了游客,为什么要在这儿修行?她们回答说,冷不是问题,多穿些衣服就好了;而游客从来不去她们的寺院,那里相当清静,是个修行的好地方。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让她们选择五台山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这儿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我问她们是否见过大智文殊菩萨本人,她们说不仅见过,还见过两次呢。她们还见过五台山著名的佛光。我问佛光和北极光有何不同,她们解释说,佛光更明亮些,而且它们主要出现在五台山的五座峰顶,尤其是南台。 饭馆的老板娘听见了我们的谈话。当她听说我打算明天上山,立刻插话说她的一个朋友有辆越野车,可以明天一早来接我。包车的价钱她不太清楚,我可以跟她的朋友直接谈。两位比丘尼在半年之前跟随她们的方丈、还有六十五个来自内蒙的居士一起,步行朝遍了五台山的每一座主峰。但毕竟她们是夏天去的。 吃完饭结账,花了二十七块,就五台山而言,价钱算是相当公道。我在饭馆门口和比丘尼道了别,目送两人穿过大街,消失在对面的一条巷子里。普寿寺在山上,但她们明天一早要搭长途车下山,所以今晚就在镇上的一座小庙里过夜。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西边天际泛起一抹紫色。我顶着满天星光走回了旅馆。
个人分类: 科普|2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15)
罗非 2017-9-29 09:30
生物也是算法 前面讲到,动物(以猪为例)也有各种主观的需求、感觉和情感,但我们怎么能确定这件事?我们会不会只是一厢情愿地赋予动物人性,也就是把人类的特质赋予非人类的对象,就像小孩觉得玩偶能感受到人类的爱和愤怒? 事实上,要说猪也有情感,并不是赋予它们 “ 人性 ” ,而是赋予其 “ 哺乳动物性 ” 。因为情感不是人类独有的特质,而是所有哺乳动物(同时包括所有鸟类,可能包括某些爬行动物,甚至还包括鱼类)所共有的。所有哺乳动物都进化出了情感能力和需求,而仅是从猪属于哺乳动物这一点,就能肯定它们也有情感。 16 生命科学家近几十年间已经证实,情感并不是只能用来写诗谱曲的神秘精神现象,而是对所有哺乳动物生存和繁衍至为关键的生物算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请让我们从究竟什么叫 “ 算法 ” 开始解释。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因为这个关键概念将在后文许多章节再三出现,也是因为 21 世纪将是由算法主导的世纪。现在,算法已经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概念。如果想了解我们的未来及我们的生活,就必须尽一切努力了解什么是算法,以及算法与情感有什么关系。 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所以,算法并不是单指某次计算,而是计算时采用的方法。举例来说,如果想得到两个数字的平均值,简单的算法是: “ 第一步,将两个数字相加;第二步,将和除以 2 。 ” 这时,如果输入 4 和 8 ,结果就是 6 ;输入 117 和 231 ,结果就是 174 。 食谱是个复杂一点的例子。例如蔬菜汤的算法,大概会是这样: 1. 在锅中热油。 2. 将洋葱切成碎末。 3. 把洋葱末炒至金黄色。 4. 把马铃薯切块,加入锅中。 5. 将圆白菜切丝,加入锅中。 诸如此类。你可以尝试着不断重复这种算法,每次用稍微不同的蔬菜,就会得到稍微不同的汤。然而,算法本身并没有改变。 光有食谱,还煮不出汤来,还得有人来读这份食谱,并依步骤行事才行。但还有一种方法,是制造出内含这种算法而且可以自动照做的机器。接下来,只要为机器通电,加入水和蔬菜,机器就会自动把汤煮出来。虽然现在似乎没有太多煮汤的机器,但大家应该都看过自助饮料机。这种饮料机通常会有硬币投入孔、放杯子的位置,以及几排按钮。第一行按钮大概是选择要咖啡、茶或是可可,第二行是选择不加糖、一匙糖、两匙糖,第三行则是选择要加牛奶、豆浆或是都不加。今天有位男士走向机器,投入硬币,按下了 “ 茶 ”“ 一匙糖 ” 和 “ 牛奶 ” ,机器就会依据一系列明确的步骤开始行动。先是把一个茶包丢入杯中,倒入沸水,再加上一匙糖和牛奶,然后叮的一声,一杯西式好茶就这样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一种算法。 17 在过去几十年间,生物学家已经有明确结论认为,那位男士按下按钮,接着喝茶,也算是一套算法。当然,这套算法比自助饮料机要复杂得多,但仍然是一套算法。 “ 人类 ” 这套算法制造出的不是茶,而是自己的副本(就像你按下自助饮料机的一系列按钮,得到了另一台自助饮料机)。 控制自助饮料机的算法,是通过机械齿轮和电路来运作的。控制人类的算法,则是通过感觉、情感和思想来运作的。至于猪、狒狒、水獭和鸡,用的也是同一种算法。以生存问题为例:有只狒狒看到附近树上挂着一串香蕉,但也看到旁边埋伏着一只狮子。狒狒该冒着生命危险去摘香蕉吗? 这可以看作计算概率的数学问题:一边是不摘香蕉而饿死的概率,一边是被狮子抓到的概率。要解开这个问题,狒狒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我离香蕉多远?离狮子多远?我能跑多快?狮子能跑多快?这只狮子是醒着还是睡着?这只狮子看起来很饿还是很饱?那里有几只香蕉?香蕉是大是小?是青的还是熟的?除了这些外在信息,狒狒还要考虑自己身体的内在信息。如果它已经快饿死了,就值得不顾一切去抢香蕉,别再管什么概率了。相反,如果它刚刚吃饱,多吃只是嘴馋,那又何必冒生命危险? 想要权衡所有变量和概率之后得到最好的结果,狒狒需要的算法会比控制自助饮料机的算法复杂得多,然而计算正确得到的奖励也大得多,那就是这只狒狒的生命。如果是只胆小的狒狒(也就是它的算法会高估风险),就会饿死,而形成这种胆小算法的基因也随之灭绝。如果是只莽撞的狒狒(也就是它的算法会低估风险),则会落入狮子的口中,而形成这种鲁莽算法的基因也传不到下一代。这些算法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了稳定的质量控制。只有正确计算出概率的动物,才能够留下后代。 但这还是非常抽象。到底狒狒要怎么计算概率?它当然不会忽然从耳后抽出一支铅笔,从裤子后面的口袋掏出笔记本,然后开始用计算器认真计算奔跑速度和所需体力。相反,狒狒的整个身体就是它的计算器。我们所谓的感觉和情感,其实各是一套算法。狒狒感觉饿,看到狮子的时候会感觉害怕而颤抖,看到香蕉也会感觉自己流口水。它在一瞬间经历了袭来的种种感觉、情感和欲望,都是计算的过程。计算结果也是一个感觉:这只狒狒突然觉得涌起一股力量,毛发直竖,肌肉紧绷,胸部扩张,接着它会深吸一口气: “ 冲啊!我做得到!冲向香蕉! ” 但也有可能它被恐惧打败,肩膀下垂,胃中一片翻搅,四肢无力: “ 妈妈!有狮子!救命啊! ” 也有时候,因为两边概率太相近,很难决定。而这也会表现为一种感觉。狒狒会感觉十分困惑,无法下决心。 “ 上 …… 不上 …… 上 …… 不上 …… 可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 要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只解决生存问题还不够,还要解决繁衍问题,而这也取决于概率计算。自然选择进化出喜好和厌恶的反应,作为评估繁衍机会的快速算法。美丽的外表意味着成功繁衍后代的概率高。如果有位女人看到某位男人,会想: “ 哇!他真帅! ” 雌孔雀看到雄孔雀心想: “ 我的老天!瞧瞧那尾羽! ” 这其实都是类似自助饮料机在做的事。光线一从男性身体反射到女性的视网膜上,这几百万年进化而成的无比强大的算法就开始运作了,几毫秒以内,就已经将男性外貌的各种小线索转换为繁衍概率,并得出结论: “ 这很有可能是个非常健康、有生育能力的男性,有优良的基因。如果我和他交配,我的后代也很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基因。 ” 当然,这项结论并不会用文字或数字表达出来,而是化成熊熊欲火在体内燃烧。对于雌孔雀或是大多数女性来说,这并不是用纸笔来做的计算,而是一种 “ 感觉 ” 。 图14 孔雀和一个男人。看着这些图片的时候,你身体里的生化算法就会开始处理各种关于比例、颜色和尺寸的数据,让你感觉受到吸引、心生厌恶,或是全然无感 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只在很少时间会用纸笔和计算器来做计算;人类有 99% 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处的重要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18 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可能还包括一些爬行动物甚至鱼类),都由同样的算法掌控,所以不管是人类、狒狒还是猪,感觉恐惧的时候都会在类似的大脑区域产生类似的神经处理过程。因此很可能可以推断,不管是人、狒狒还是猪,对于受到惊吓的体验都会十分相似。 19 当然,并不是说一切必然完全相同。猪似乎并不会感觉到智人特有的那种极端同情或极端残酷,也无法感受到人类仰望无限壮丽的星空时发出的那种赞叹。当然,很可能有相反的例子,是人无法感受到猪的情感,显然我也说不上来。然而有一种核心情感,显然为所有哺乳动物所共有:母婴联结( mother-infant bond )。事实上,这也正是 “mammal” (哺乳动物)一词的语源, mammal 一词来自拉丁文 mamma ,语义就是 “ 乳房 ” 。哺乳动物的母亲如此疼爱自己的后代,而愿意让后代从自己身上吸吮营养。哺乳动物的幼儿,则有强烈的欲望要和母亲在一起,待在它的身边。在野外,离开母亲的小猪、小牛和小狗通常活不了多久。而且到不久之前,人类的婴儿离开母亲也同样如此。相对的,如果成年的母猪、母牛或母狗因为某种罕见的基因突变而一点儿也不关心生下的孩子,当然它们自己可能活得舒适自在又长寿,但它们的基因也就不会传递给下一代。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长颈鹿、蝙蝠、鲸和豪猪。对于其他情感,我们或许还有争议的空间,但因为哺乳动物的幼儿必须要有母亲的照顾才能生存,显然母爱以及强烈的母婴联结是所有哺乳动物共同的特征。 20 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才研究出这一点。不久之前,甚至人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联结的重要性,都曾遭到心理学家质疑。 20 世纪上半叶,虽然也有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但当时主流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由物质的回馈决定的:儿童主要需要食物、居所和医疗照顾,之所以和父母建立联结,只是因为父母能够满足这些物质需求。那些要求温暖、拥抱和亲吻的儿童,则被认为 “ 宠坏了 ” 。当时的育儿专家就警告,如果父母经常拥抱、亲吻孩子,会让他们成年以后自私、没有安全感、情感不独立。 21 20 世纪 20 年代的育儿权威约翰 · 沃森( John Watson )就曾对父母三令五申: “ 不要拥抱和亲吻(孩子),也不可让他们坐在你的腿上。若你坚持,也只能在他们说晚安的时候,亲一下他们的额头。早上则是与他们握手。 ”22 当时的流行杂志《育儿》( Infant Care )也提到,养育孩子的秘诀就是遵守纪律,依据严格的日程表为孩子提供物质需求。一篇 1929 年的文章指示家长,如果婴儿在正常进食时间之前就哭了, “ 不可以抱他,不可以摇他哄他别哭,而且也不可以喂奶,要等到确切的喂奶时间才行。婴儿,甚至是小婴儿,哭一下并不会有事 ”23 。 直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达成共识,放弃这些严苛的行为主义理论,承认情感需求的重要性。在一系列著名(而且残酷到令人震惊)的实验中,心理学家哈里 · 哈洛( Harry Harlow )在幼猴刚出生不久,就将幼猴与母猴分开,隔离在小笼子里。笼子里有两只假母猴,一只是金属假猴,装有奶瓶,另一只是绒布假猴,但没有奶瓶,结果幼猴紧抱着绒布母猴。 有一件事,这些幼猴都懂,但是约翰 · 沃森与《育儿》的育儿专家却不懂:哺乳动物要活下来,仅靠食物还不够,还需要情感联结。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猴子天生就极度渴求情感联结,这让它们认为,比起坚硬、金属制的物体,毛茸茸的物体比较可能建立起情感联结。(也是因为这样,儿童更可能紧抱着洋娃娃、毯子或是臭烘烘的破布,而不是什么厨具、石头或是木块。)正是因为对情感联结的需求如此强烈,哈洛实验里的幼猴才会不理睬能提供奶水的金属母猴,而投向唯一看来可能满足它们需求的绒布母猴。但很遗憾,幼猴的真心渴望始终没能得到绒布母猴的响应,于是这些幼猴在心理和社交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长大后成为神经质和反社会的成猴。 我们今天回顾 20 世纪早期的儿童养育指南,会感到难以置信。专家怎么可能没发现儿童有情感需求?怎么可能不知道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除了需要满足食物、居所和医疗照顾之外,满足情感需求也同样重要?然而,一讲到其他哺乳动物,我们却不断否认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像约翰 · 沃森和《育儿》杂志的育儿专家一样,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人虽然给小猪、小牛和儿童提供了物质需求,却往往忽略它们的情感需求。于是,无论是畜牧业还是奶品业,都是以打破哺乳动物最根本的情感联结为基础的。农民让母猪和母牛不断怀胎,但小猪和小牛出生没多久就被迫与母亲分离,常常终其一生都未能吮吸母亲的乳头,也没能感受到她的亲吻和温暖的爱抚。哈里 · 哈洛对几百只猴子所做的事,现在畜牧业及奶品业每年还会在几十亿头动物身上上演。 24
个人分类: 科普|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童年:睡觉以后
Karen198723 2017-4-17 09:16
这是一个关于我的,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家庭 性教育偏差的亲子误会。 小时候,家里住着一间平房,有个不大的院子,在九十年代初那个物资还相对匮乏的年代里,春天买几只小鸡小兔子养着,毛茸茸的,很适合给我当宠物,冬天里养大了又适合做一锅辣子鸡红烧兔之类的“硬菜”。冬天,房子里架上煤炉子,可以取暖,可以烧水,也可以烤红薯。后来搬了楼房,小小的阳台,养只兔子骚味特别大,就再没养过了。在那个平房的家里,我更喜欢和小动物们玩,更喜欢去不远的外婆家,到了晚上,就赖在外公的怀抱里,不愿意回家。那时候,不懂得表达,就是一味地赖着,不肯走, 外公以为我贪恋楼房的舒适,其实,我是怕回家以后的无趣 。是的,无趣,晚上回了家,没有机会在院子里玩小动物,就得洗洗睡了,“睡觉”后,就得听着妈妈咯噔咯噔踩缝纫机做衣服的动静,父亲回来的比较晚,但是我都是等他回来了才真正睡着。这是一种有点奇怪的习惯, 我那么怕严厉的父亲,但是只要家里少一个人,我就睡不着 ,有时候,母亲做针线活到很晚,转过头来看到我乌黑的眼睛骨碌碌地转,气就不打一处来,总要上来招呼我两巴掌,“快睡!快睡!这么晚了,睁着眼睛干啥?” 父亲和母亲在一起,话不多,回来的晚了,也没啥电视可以看,因为看我在“睡觉”,收音机也不敢放大声,有时候洗洗睡了,有时候和母亲悄声地说这话,声音太小,我估计是听不清的罢,因为现在也不记得。但是我记得的,也是因为这个,我更排斥父亲的是他们有时候说着说着,母亲就啜泣起来,“ 完了,他们又背着我吵架了!”, 这时候我心里是忐忑的,不安促使我把他们“吵架”怪罪到父亲头上……他们老是背着我“吵架”, 我爸爸妈妈关系其实并不好,也许妈妈是为了我委屈的 ……这些观念,一直到我高三。直到父母送我上大学去的时候,我和妈妈即将分别,妈妈忍不住哭,我抱着妈妈安慰她的话是“妈妈别怕,他欺负你,你就去我姥姥家住,我长大了,你想离婚就离吧!大学毕业了我养你。”那时候,妈妈训斥我“胡说什么呢!”。那时候,我还是觉得,哼,你就装吧! 直到我大一寒假回家,有一天,妈妈带我逛街,指着一家卖冰糖葫芦的店,问我要不要吃,这家糖葫芦可好吃了。我才不吃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呢。“你爸就买给我吃,你不在的时候他陪我逛街,就给我买这一家的糖葫芦吃!” 我现在还记得她那时候的表情,混合着初恋一般的娇羞与幸福,总之,我被“雷”到了 。那时候,是我第一次怀疑根深蒂固在我脑海里那个“父母感情不好,他们是因为我而勉强在一起的”想法……也许,他们好着呢? 我开始冷静地,仔细地回想那些所谓的“背着我”的细节,不带先入为主的偏见 ,我想起来,第二天母亲的眼睛并不像他平常白天和父亲吵架以后抱着我哭的时候那么红红肿肿的,也没有和父亲冷战,而是正常地做早饭,依旧是父亲两个煎蛋,而我只有一个,摒弃这些“吃醋”的不平衡感,母亲是从生活的点滴里爱着父亲的吧。我和父亲的关系紧张到后来都不说话,是从搬到楼房以后开始的,那时候,我有了自己的独立卧室,但是还是不习惯,晚上上床早睡觉晚,总是机警地听着房间的动静,一听到隔壁母亲又“哭了”,我就以为他们又背着我吵架了,然后,我迅速地跳下床,去拍他们卧室的门。 “妈妈,我害怕,睡不着!” 这时候父亲多半会吼一嗓子“睡不着躺着去!” 我继续拍几下门,去搬小凳子,从门上的玻璃看里面,不过,从来都没有成功过,我搬来凳子,门就开了。我很开心妈妈来陪我了,也自以为是地认为我做了件好事,觉得我救妈妈“脱离苦海”了。 第二天,父亲就更“嫌弃”我,我也更“敌视”他……看吧,我傻了吧唧的十八岁,跟母亲说出希望他们离婚的话,我和父亲紧张关系到顶峰,那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后来, 我知道他们背着我不是每次都吵架 ,这得看第二天我母亲的反应,“阴云密布”那是真的吵架了,“如沐春风”则是没有,父亲也有一丝不明显的改变,第二天会做菜,会讨好母亲,则是真的吵架了,如往常一样,则是没有。这些,都是我当时注意不到的细节。 现在,我真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真正知道我有时候真是一个“熊孩子”,怪不得十岁以前我和父亲的合影都还挺亲密的,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合影,甚至我单方面地以为他很不喜欢我。 近几年,和母亲聊起父母夫妻感情的事来,我说出曾经的不平,母亲说,“夫妻间磕磕碰碰难免的,我们哪里叫吵架,就是闹闹,而且每次都是他怕我,我一不跟他说话他就慌了。” 我们家,看似是父亲做主,实际上中心是母亲 ,小时候,我和父亲“争风吃醋”,现在,以后,我想让他们倚靠,嗯,我爱我的父亲和母亲。
2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102美国专家对养儿育女的七点建议
ggjjhh 2016-2-11 06:49
美国专家对养儿育女的七点建议 高金华 编译 在中国谈起子女教育,四十岁左右的父母常常有说不尽的烦恼。很多人会说自己小时候很少让父母操心(的确,他们的父母可以证实这一点),而现在的孩子却让父母“操碎了心”。其实,在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国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1997年美国有家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调查了2000个有子女的成年人。三分之二的人认为,13岁以上的孩子“自私”、“任性”和“缺乏责任感”。半数以上的人认为,5到12岁的孩子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这些坏毛病,而过去人们通常认为12岁以下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言行存在问题,父母无疑有很大责任。然而,父母在反思自己言行时候,千万不要忽略现代社会的大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姿多彩的儿童食品层出不穷,他们对很多孩子具有“挡不住的诱惑”。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大众传播媒体(报刊、电视和因特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伴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某些人在极力宣扬:“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不要成为他们的独裁者。”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伦理观点正在成为放纵儿童错误言行的借口。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指出:儿童需要经常服用“维生素N”。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孩子在经常喝“维生素AD钙奶”的同时,也需要父母经常对他们说“No(不)!” 实践证明,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必须恩威并重,要把宽容和严厉紧密结合起来。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提出的七点建议值得我们参考。 1、要当好孩子的长辈,不能角色错位。 不久前在美国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9岁的小女孩到她的小朋友家去玩却惨死在一个酒吧里。她的小朋友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那位母亲半夜带着两个小女孩出去寻找快乐,结果却遇到不幸事件。噩耗传来,9岁女孩的父亲痛不欲生。其实,这位父亲和那位母亲都应该对孩子的死亡负责。如果他严格要求9岁的女儿天黑之前必须回家,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 令人遗憾的是父母对子女的警告越来越少了,即使在饭店里也很少听到父母教育孩子:“要说‘请’和‘谢谢’。”,“把你碗里的菜吃干净。”──因为一个人是不能这样对朋友说话的,这就是“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朋友”的观点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在家庭生活中,孩子需要的是长辈而不是伙伴。身为父母的人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甚至仆人,这是社会角色的错位,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韦德·霍恩创立了一个“父母立法权”组织,他给年轻家长上的第一课就是:“摈弃‘你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这一观念。做父母就意味着要设定禁区和制定守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2、要纠正孩子的缺点,不能妥协退让。 迈阿密市行为分析专家艾达·桑切斯特经常向朋友讲述她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她4岁的儿子耍脾气时,她就对儿子说:“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然后她就不理睬他,直到儿子安静下来,她才陪他玩。 五六岁的孩子不听话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你让他整理床铺和搞卫生,他们可能会说:“我不会干。”父母以为等到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于是父母轻而易举地去做那些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然而,等到孩子长到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发现他们已经变成了四体不勤的家伙!要使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必须从小抓起。 在家庭生活中有时会发生更糟糕的事情,一向宽容的父母突然严厉起来:“我让你干,你就得去干!”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劳伦斯·斯坦伯格指出:“当父母身体疲劳或心情不好时,他们很容易对孩子发脾气。而这样教育孩子只能使他们更不通情达理。”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要对孩子采取始终如一的立场,要通过讲道理来解决问题。不少专家警告,当孩子说“如果你给我买冰淇淋,我就收拾玩具”时,父母千万不要答应。因为这意味着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3、要关心孩子的成长,不能不闻不问。 佛罗里达州牧师加里·斯特鲁普老人曾经抱怨:“今天的孩子家长是我所见到的最不尽父母责任的一代人。”现代社会,繁忙的人生。父母也爱孩子,但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活动。一位律师自我辩解:“我的工作非常紧张,我喜欢通过打高尔夫球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虽然在家的时间很短暂,但我和孩子们很亲密。我甚至和他们一块儿在地板上翻筋头。” 这就足够了吗?越来越多的儿童教育专家确信,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过于短暂,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断言:“那些经常和父母一起交谈的孩子才会有良好的表现。”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瑟夫·艾伦对 100多名儿童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他指出:“当十来岁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想找自己的亲人谈一谈。在爸爸或妈妈晚上回家之前,他们是不会安心睡觉的。” 做了父母的人不能只忙于自己工作和应酬,而那些把孩子锁在家里自己出去打麻将或跳舞的人很可能会遗恨终身。 4、要关注孩子的视听,不能放任自流。 很多父母对孩子流露出来的涉及两性关系的语言感到吃惊,他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些“性知识”的?可能来自小伙伴之间的炫耀,但不要忽略各种媒体对他们的影响。迈阿密大学医学院青少年精神病学专家乔恩·A.肖博士认为:“悲剧在于大众文化取代了家庭、学校和宗教对孩子提供的性教育。”今天的电视节目正在黄金时间里表现姐妹俩争夺同一个情人,谈论某一部分肉体的功能。 为了抵制电视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有的家长允许孩子在家玩电脑游戏。然而,很多电脑游戏也包含暴力和色情内容。美国有个9岁的男孩,在过生日的时候请求父母给他买来一个游戏软件。这是一个简单的驾驶游戏,但撞倒并碾过行人却能够得分。当孩子兴高彩烈地玩这个游戏时,他的父亲却深感不安。 如何防止大众传播媒介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是现代父母所遇到的一个难题。一些儿童教育专家提醒父母采取强硬态度,监控孩子们的视听。美国医学会曾经提出建议,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2个小时,并且只能收看父母所允许的节目。然而在美国,这可能是最不受重视的医学和社会学建议。但愿孩子们的视听问题能引起中国家长的足够重视。 5、要掌握孩子的活动,不能胸中无数。 美国的街区警察说,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十岁左右的孩子放学后在街头巷尾闲逛,他们相互挑战看谁最有本事,结果有个小孩扔出的石头砸碎了一所房子的玻璃。与此同时,在这所房子里有个孤独的男孩正在因特网上遨游,把他所看到的裸体女人的照片下载到电脑的硬盘上。 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指出:“无人照看的孩子独自在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结果表明,那些脖子上挂着钥匙孩子比有人照看的孩子更容易抽烟、吸毒、喝酒和发生性行为。 令人宽慰的是一些父母工作繁忙的孩子也有良好的表现。斯坦伯格认为,这得益于父母对孩子校外活动的精心安排,例如让孩子参加校外活动小组,或者委托朋友和邻居照看孩子。要知道孩子正在干什么,对父母来说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6、要正视孩子的弱点,不能过分呵护。 斯坦福大学教授戴蒙哀叹:在美国“几乎每个家长和教师都确信,只要树立自尊心,儿童的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戴蒙认为,“自尊心”正在失去本来的含义,有些孩子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 有不少家长谈起孩子的优点眉飞色舞,而对孩子的弱点却噤若寒蝉,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孩子需要别人赞扬他们真实的成就,不需要没有根据的恭维。孩子需要别人恰如其分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不应指望父母出面护短。心理学家霍恩指出:“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来自完成某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如果你为他们提供过分的保护,他们不可能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父母的过分呵护会使子女无法适应未来的竞争。那种认为“分数是孩子的隐私”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父母要帮助孩子弥补弱点,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出类拔萃。 7、要珍视孩子的幸福,不能轻易离婚!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婚姻和家庭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离婚率不断攀升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虽然很多成年人对离婚司空见惯,但孩子们却不希望父母分离。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维护婚姻从而保持家庭的完整。 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萨拉·麦克拉纳汉主持的一项社会调查揭示,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失学比率是双亲家庭的2倍,单亲家庭的女孩早孕的比率是双亲家庭的 2.5倍。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少上光荣榜,却非常容易触犯法律;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也难以拥有美满的婚姻。 请注意,要采纳上述建议(纠正孩子的缺点、关注孩子的视听、掌握孩子的活动和弥补孩子的不足),双亲家庭显然比单亲家庭要容易一些。因此,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让爱情永葆青春,让家庭充满温馨。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8年第11期第170-178页。 原载:《家庭生活指南》2002年第1期第39页。(编辑:李殿才)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093儿童需要“维生素N”
ggjjhh 2016-2-9 12:39
儿童需要“维生素N” 高金华 编译 不久前在美国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9岁的小女孩到她的小朋友家去玩却惨死在一个酒吧里。她的小朋友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那位母亲半夜带着两个小女孩出去寻找快乐,结果却遇到不幸事件。噩耗传来,9岁女孩的父亲痛不欲生。其实,这位父亲和那位母亲都应该对孩子的死亡负责。如果他严格要求9岁的女儿天黑之前必须回家,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 伴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一些人在儿童教育领域极力宣扬:“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不要成为他们的独裁者。”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伦理观点正在成为放纵儿童错误言行的借口。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指出:儿童需要经常服用“维生素N”。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孩子不能只喝“维生素AD钙奶”,也需要父母经常对他们说“No(不)!” 令人遗憾的是父母对子女的警告越来越少了,即使在饭店里也很少听到父母教育孩子:“要说‘请’和‘谢谢’。”,“把你碗里的菜吃干净。”──因为一个人是不能这样对朋友说话的,这就是“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朋友”的观点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心理学家韦德·霍恩创立了一个“父母立法权”组织,他给年轻家长上的第一课就是:“摈弃‘你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的观念。做父母就意味着设定禁区和制定守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需要的是长辈而不是伙伴。身为父母的人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甚至仆人,这是社会角色的错位,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迈阿密市行为分析专家艾达·桑切斯特经常向朋友讲述她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她4岁的儿子耍脾气时,她就对他说:“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然后她就不理睬他,直到儿子安静下来,她才陪他玩。 五六岁的孩子不听话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你让他整理床铺和搞卫生,他们可能会说:“我不会干。”父母以为等到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于是父母轻而易举地去做那些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然而,等到孩子长到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发现他们已经变成了四体不勤的家伙!要使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必须从小抓起。不少专家警告,当孩子说“如果你给我买冰淇淋,我就收拾玩具”时,父母千万不要答应。因为这意味着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在家庭生活中有时会发生更糟糕的事情,一向宽容的父母突然严厉起来:“我让你干,你就得去干!”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劳伦斯·斯坦伯格指出:“当父母身体疲劳或心情不好是,他们很容易对孩子发脾气。而这样教育孩子只能使他们更不通情达理。”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要对孩子采取始终一贯的立场,要通过讲道理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实践证明,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必须恩威并重,把宽容和严厉紧密结合起来。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8年第11期第170-178页。 原载:《江城日报》1999年8月22日第6版。(编辑:方明) 投稿标题:儿童需要“维生素N”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089父母怎样与青春期少女做朋友
ggjjhh 2016-2-8 08:18
父母怎样与青春期少女做朋友 高金华 编译 在很多国家,人们一般把12~17岁的女孩称为青春期少女。在生理上她们正处于性成熟的年龄段,在心理上她们具有不同于儿童和成年人的诸多特点。 美国威斯康星州门罗市的麦克和玛丽夫妇注意到14岁的女儿梅格罕发生了很大变化。父亲迈克说:“以前她经常坐在沙发上个搂着我的脖子说话,现在我取笑她只是想要东西时才会这样做。”母亲玛丽说:“有时她想让我们把她看成是小丫头,有时又要我们把她当作大姑娘。令我们为难的是分不清她在什么时间想充当什么角色。” 在帮助子女健康成长的过程中,那些了解孩子身心变化的父母处于有利地位。斯坦博格是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心理学教授,著有《你和青春期孩子》一书。在一项涉及2万名少年、历时3年之久的调查研究中他发现,那些与父母无话不谈的少女在学业上很少遇到麻烦,也很少卷入吸毒或酗酒。 在社会不断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感到与青春期女孩交谈很棘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美国家长教育女孩的成功经验和有关专家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家长可能会有所启迪。 1、营造一个倾听的氛围 纽约市哥伦比亚长老会医学中心儿童行为与发展问题专家坎戴斯指出:“对十多岁的女孩来说,坐下来谈话会使她们感到很不自在。父母应当设法使她们感到自然。”她强调,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家里营造一个倾听的氛围,“这样,当女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探讨时,她们自然乐意带着问题来找你商量。” 定期和孩子一起活动是营造这种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国堪萨斯州劳伦斯市的纳西太太有一个13岁的女儿,名叫阿丽莎。她们之间的母女关系非常融洽,正是得益于这种做法。纳西说:“有时我和阿莉莎一起出去吃午饭,有时一起去看演出。有时我们还一起去‘冒险’, 比如上个星期天我们竟参加了一个油画研讨会。” 晚餐也是一个共享天伦之乐的重要机会,但往往被现代人所忽视。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市中学教师南希说:“听起来很简单,但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饭的确可以产生奇迹。”她在26年间对成千上万的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来自一所美国中学的呼声》一书。她说:“在吃晚饭的时候,如果父母对孩子所说的事情很感兴趣,孩子就能获得受人尊重的感觉。” 2、甘当一名忠实的顾问 《父母与少年关系新论》一书作者迈克尔指出,“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忠告有逆反心理,即使是有价值的忠告。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位经理而是一位顾问。”当得知自己的女儿犯了错误的时候,父母不要用忠告介入尤其重要。美国亚特兰大市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在《培养一个自立的孩子》一书中指出,“她们不想让别人说自己有多么糟糕,也不想让别人趾高气扬地指点迷津。相反,你应该帮助她们反思自己的处境。青春期少女独自得出的结论常常会令人感到意外。” 为了说明父母以顾问的身份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伊丽莎白讲述了 她所熟悉的一个家庭的故事。他们有一个14岁的女儿,一直品行良好。后来,一家人从乡村小镇搬到了亚特兰大。这位姑娘转入大城市的新学校后,却和一帮坏孩子经常来往,并被发现有吸毒行为。 当父母心平气和地询问女儿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时,她的坦率和理智令父母吃惊。她对父母解释说,“我刚转入新学校时,有些孩子对我非常友好。我很感激他们,以致于无论他们干什么事情,我都乐意跟着去做。”她告诉父母,“现在我想躲开这帮人,”希望父母帮助自己。父母爽快地答应了,并相信她会成为一个好姑娘。父母的理解和信任使这位姑娘十分感激。 3、撰写一封关切的书信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问题特别是与性有关的问题,父母难于启齿,青春期女孩又不好意思听。一些专家建议,父母可以把这些问题以书信的方式写给孩子们看。美国家庭问题顾问波普金说,“当你把有关事项写出来时,它们更显得重要。”波普金编导的《做少年的好父母》录相片被很多学校和家长组织反复播放。他说:“人们往往相信写成文字的东西具有真理性,而且他们还能反复阅读。” 纽约市心理诊疗专家罗恩在《用心做父母》一书中记述了一位母亲的经历,这位母亲有一个14岁的女儿。当女儿开始和男孩约会时,母亲多次试图和女儿谈谈与性有关的一些问题。但是,每当母亲提起这一话题时,女儿总是说“我知道怎样做”,然后就走出了房间。 于是,这位母亲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关切。她在信中写到“我知道我无法控制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但我希望你要控制自己的感情,直到结识一个你深深爱他、他也深深爱你的人。”然后她把这封信放在女儿的床上。 这位姑娘一直没有向母亲表明自己看了这封信。三年后的一天,母女俩在厨房做饭。母亲意外地听女儿谈起有关性的问题,“我要等到结婚后才过性生活,因为那封信使我深受教育。” 4、给予一份慈祥的安慰 对于青春期女孩的真实想法,很多父母缺乏足够的信息。《父母与少年关系新论》一书作者迈克尔指出,“我们应当把孩子告诉父母的心里话当作一份礼物。”当孩子不想说话时,父母要保持必要的沉默。 阿黛尔是《如何讲话,孩子才愿意倾听;如何倾听,孩子才愿意讲话》一书的作者。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女儿乔安娜的一件往事,当时乔安娜16岁。一天,乔安娜十分悲伤地从学校跑回家。她不停地哭泣,但没告诉妈妈出了什么事。这样,阿黛尔只好和她坐在沙发上,默默地握着她的手。过了一会儿,她不哭了望着阿黛尔说“谢谢你,妈妈”,然后就回自己房间去了。 阿黛尔一直不明白女儿遇到了什么问题。“但我相信那一天她所需要的不是追问而是安慰,并且她期望我用沉默的方式帮助她。”几年后,母女俩谈起了那件事。乔安娜早已忘记那天为何哭泣,但她清晰地记着妈妈默默地和自己坐在一起。对女儿来说,这比千言万语都有意义。 专家们认为,教育青春期少女是一个协调父女或母女关系的过程,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保持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交流。阿黛尔强调,“青春期少年需要的是一位向导、一位成熟和明智的亲人。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应值得他们信赖。” 当我们能够充当这一角色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到一种新的满足。正象心理学家埃利斯所说的那样,“观察孩子在青春期的行为,理解他们所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这一切都是父母最有价值的责任。”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7年第5期106~110页。 原载:《中国保健》1999年第8期第50~51页。(编辑:艾欣) 投稿标题:幽幽少女心 父母可知情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2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077影响孩子人生的四个字
ggjjhh 2016-2-6 05:15
影响孩子人生的四个字 高金华 编译 “你是傻子?”这是一位妇女对一个小男孩说的话。小男孩显然是她的儿子,走路时没有紧跟着母亲。这句话的音量很高,附近的陌生人都能听到。受到训斥的小男孩默默地回到这位妇女身旁,眼睛流露出沮丧的目光。 这只不过是一瞬间发生的小事,但人生中短暂的一刻却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在某一场合使用一两个词可能没有深思熟虑的用意,但它们往往拥有巨大的能量。象“你真蠢!”之类的短语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美国人马尔科姆·多尔科夫今年48岁。作为一位专业作家,他的名字在过去的24年里经常出现在书刊广告中。 多尔科夫的少年时代是在伊利诺伊州罗克爱兰市度过的。他是一个胆小、怕羞的小男孩,没有几个朋友,更没有自信心。1965年10月的一天,高中英语教师鲁思·布劳克给多尔科夫和同学们布置作业。学生们阅读了小说《杀死摹仿鸟》节选,要用自己的构思和言语来续写这本小说。多尔科夫续写了小说,然后把作业交了上出。今天他已经记不住自己续写了哪些情节,也难以想起布劳克夫人给他评了多少分。然而,令他终身难忘的是布劳克夫人在稿纸空白处写下的四个英文单词,翻译成汉语就是“写得很好!”。 只有四个字的批语。它们却改变了多尔科夫的人生。 “在看到这四个字之前,我从未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将来自己能干什么,”多尔科夫回忆到,“看到她的批语后,我放学回家写出了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这是我长期梦想但从未确信自己能做的事。” 后来在高中的岁月中,他写出不少短篇小说而且总要把它们送给布劳克夫人评改。她鼓励多尔科夫坚持下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她的话句句打动我的心,”多尔科夫回忆说。 多尔科夫被学校任命为学生报纸的编辑。他的自信心在增强,他的视野不断开阔,他踏上了成功之路,他步入充实的人生。多尔科夫确信,如果没有女教师在他的稿纸空白处写下的那四个字,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离开母校30年后,他携妻子回故乡参加同学聚会并拜访敬爱的老师。布劳克夫人已经退休,多尔科夫对她说:“是您给予我自信心,使我成为一名作家;也使我能够把这种自信传递给一位姑娘,这就是我的妻子,她现在也是一名作家。”他向布劳克夫人讲述了俩人的婚姻经历。当时到他办公室打工的一位姑娘当时正在夜校读书,希望获得高中文凭。他诚恳地帮助和鼓励这位姑娘,姑娘非常尊重他,因为他是一名作家。后来,姑娘嫁给了多尔克夫,姑娘自己也成为一名作家。 布劳克夫人为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慈祥的目光伴随着喜悦的泪花。多尔科夫回忆说:“此时此刻,我和妻子意识到布劳克夫人对孩子的鼓励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你是傻子?” “写得很好!” 寥寥词语,它们却能塑造孩子的一生。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8年第4期第167~168页。 原载:《祝您幸福》1999年第2期第56页。(编辑:杜在媛)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2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058“父亲危机”困扰美国家庭
ggjjhh 2016-2-2 07:42
“父亲危机”困扰美国家庭 高金华 编译 美国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维·波普诺指出,父道的衰落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最难以预料的和非常严重的社会倾向。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美国儿童与生父分居的百分比几乎翻了一番,从17.5%上升为36%。一些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时将有近50%的美国儿童每天晚上就寝前不能向他们的父亲道晚安。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比今天更缺乏父爱的时代,但那应归罪于战争和疾病使父亲早亡--而不是离婚和非婚生后的遗弃。就今天缺乏父爱的美国孩子来说,他们的父亲绝大多数都健在,他们完全有能力肩负起做父亲的责任。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推卸自己的责任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聚变引起家庭的分裂,家庭的分裂导致社会的动荡。男人们并非是在生物学上被赋予做父亲的义务。如果缺少文化上的控制,男人的性行为就会杂乱,他们的父道就会无序,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就会淡漠。有鉴于此,文化用赏罚来约束男人们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当然婚姻制度是文化的重要媒介。 20世纪下半叶美国人的经历表明,当这种赏罚松弛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在困扰美国社会的各种严重问题的背后,“父亲危机”是一支重要力量。 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缺乏父爱对子女的成长极为不利。最近的社会科学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父子分离比早年丧父对孩子的影响更坏。离婚和未婚母亲的孩子几乎在每一方面都没有丧偶母亲的孩子成就大。 可以预料,到九十年代末,在缺乏父爱的儿童中非婚生的孩子将超过父母离婚的孩子。1995年,美国的新生儿有32%是非婚生的,到2000年非婚生儿童将占儿童总数的40%。一些专家深信,对孩子来说,有一个未婚之父比有一个离婚之父更不幸。 在50年代中期,18岁以下的美国姑娘仅仅有27%的人同他人建立性关系,到了1988年,56%的18岁以下的姑娘(包括十分之一的15岁的姑娘)在性行为方面非常活跃。缺乏父爱是一个刺激因素。 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美国少年自杀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两倍。少年酗酒和吸毒的比率也在高速增长。相反,美国儿童的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教育评定测验》的得分下降了75个百分点。父亲的失职看来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美国有不少学者在深入研究父亲在抚养子女中所充当的角色。父亲许多贡献直接是作为家里的第二个成年人所造成的结果。抚养孩子往往使人感到精疲力竭。两个成年人可以相互支持和轮流看护。他们既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又可以依赖对方的力量。 父亲也会给子女带来一系列特殊的品质。有些方面是人们所熟悉的:孩子的保护者和性别意识的角色模特。没有父亲的半大小子常常惹是生非。女孩走向成熟相对而言要容易一些,但她们仍然需要从父女关系中学会如何同男人们相处,在这方面母亲往往是爱莫能助的。她们从父女关系中了解异性间的信任、亲情和差异。父亲是她们生活中最特殊的一位男性,父亲使她们珍视自己的女性气质。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对父亲的热爱和父亲对自己的怜爱,她们懂得自己是可爱的。 衡量父母抚育子女的作用,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尺度就是游戏。从孩子出生一直到青春期,父亲和孩子做游戏要多于对孩子的看护。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游戏类似于一种教学关系:注意!看我怎样做。母亲的表演往往停留在儿童的水平上,她们似乎更愿意让孩子们自己做游戏。 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越乐意和爸爸一起玩。当研究人员让两岁半的孩子决定和谁一起玩时,三分之二的孩子选择了自己的父亲。 在游戏和其他场合,父亲们往往都倾向于强调竞争、挑战、创新、冒险和自主。而作为看护者的母亲往往强调与世无争和身体安全。在运动场上,父亲常常让秋千上的孩子荡得更高一点,与此同时母亲却小心翼翼,害怕出事。 父亲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更高的学术成就。有几项研究发现父亲的关注是女孩精通数学的决定因素之一。还有一项开拓性的研究表明,父亲与女儿一起阅读的时间是女孩词语能力发展的一个强预报因子。对儿子来说,这种结果也同样存在。 让父亲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对男人来说,有子女在身边,往往能使他铭记树立好榜样的重要性。 表面看来,子女与父亲分离至少有一个积极的方面:家里没有男人,虐待儿童的现象可能减少一半。不幸的是从1976年以来美国冷淡和虐待儿童的报告层出不穷。虐待儿童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是家庭分裂,特别是生活在一个以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 为什么生活在没有生父的家庭给孩子带来这种危险?有的专家解释说,孩子们难以得到母亲领回家来的男人的管教和保护。孩子们在感情方面被剥夺,使他们“容易受到性虐待狂的攻击,”儿童受虐待问题专家戴维·芬克尔霍写到,“他们通常采用提供温情、殷勤和友谊来引诱孩子。” 在“父亲危机”中受到伤害的另一个群体是妇女。在过去在几十年中,美国妇女常常引用一句名言:“女人没有男人就象鱼儿没有自行车一样能活下去”。现在看来它没有多大意思。鱼和自行车毫无关系,而女人和男人之间却存在难以割舍的联系,如果让一位不适当的男人走进她们的生活将会引起一连串的灾难。 缺乏父爱不但在虐待儿童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而且也是引起对妇女施暴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算术问题。当社会中没有妻子的男人不断增多时,受男人强暴的妇女也会不断增加。 为了使父亲和他们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不少美国学者提出必须扭转最近几十年走向极端个人主义的文化变迁。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制度,婚姻必须加以巩固。 他们提出,可以采取多种实际步骤。例如,雇主应为雇员提供足够的父母假期,试行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宗教神职人员要从离婚和非婚文化那里收回道德的地盘,帮助人们抵制把“如胶似漆的关系”与婚姻等同起来的诱惑。律师不能为了挣钱维持自己的家庭而热衷于拆散别人的家庭,要向当事人强调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至于文艺作品,社会应对它们保持必要的压力,使其不能大张旗鼓地美化非婚母性、婚外恋和性解放。还有人提出应该制定一部双轨制的离婚法:没有成年子女的婚姻相对地容易解除,但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婚姻应采取强硬的方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想离婚的夫妇必须耐心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用强制性的婚姻教育促使他们保持结合。 戴维·波普诺教授告诫美国人,如果我们想走向一个更合理和更高尚的社会,我们必须遏制把父亲从其家庭中拉出去的逆流。孩子和民族的未来高于一切。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7年第2期第65~69页。 原载:《家庭主妇报》1998年8月18日第19版。(编辑:谢俊燕)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2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053没爸的孩子不如草
ggjjhh 2016-2-1 05:21
没爸的孩子不如草 高金华 编译 “没妈的孩子象颗草”是一句令人动容的歌词。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没爸的孩子”已经多于“没妈的孩子”。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美国儿童与生父分居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6%,一些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时,将有近50%的美国儿童每天晚上就寝之前不能向父亲道晚安。1980年以来,我国的离婚率也成倍增长。大多数离婚夫妇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离婚妇女又极力争夺独生子女的监护权。可以预言,在中国身边没有父亲的孩子也将有一个数量激增的高峰期。 一个完整的家庭应当包含两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丈夫、妻子和孩子是家庭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称为一个完整的家庭。 一些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缺乏父爱对子女的成长极为不利。他们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父子或父女分离比早年丧父对孩子的影响更坏。父母离婚后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孩子几乎在各方面都没有早年丧父的孩子成就大。 到九十年代末,在美国缺乏父爱的儿童中,非婚生的孩子将超过父母离婚的孩子。1995年,美国的新生儿有32%是非婚生的,到2000年非婚生儿童将占儿童总数的40%。一些专家认为,对孩子来说,有一个未婚之父比有一个离婚之父更不幸。 目前有不少学者正在深入研究父亲在抚养子女中所充当的特殊角色。父亲对子女成长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他是家里的第二个成年人。抚养孩子往往使人感到精疲力竭,两个成年人可以相互支持和轮流看护,他们既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又可以依赖对方的力量。 父亲还会给子女带来一系列特殊的品质,有些方面是人们所熟悉的。他们是孩子的保护者和性别意识的角色模特。没有父亲的半大小子常常惹是生非。女孩走向成熟相对而言要容易一些,但她们仍然需要从父女关系中学会如何同男人们相处,在这方面母亲往往是爱莫能助的。她们从父女关系中了解异性间的信任、亲情和差异。父亲是她们生活中最特殊的一位男性,父亲使她们珍视自己的女性气质。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对父亲的热爱和父亲对自己的怜爱,她们懂得自己的可爱。 衡量父母抚育子女的不同作用,有一个十分重要但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尺度就是游戏。从孩子出生一直到青春期,父亲和孩子的游戏要多于对孩子的看护。父亲表演的种类可以说是包括体能上的刺激和精神上的鼓舞。对大孩子来说,和父亲做游戏蕴涵着检验他们善于协作和勇于竞争的体力及智力技巧。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游戏往往存在一种教学关系:注意!看我怎样做。母亲的表演往往停留在儿童的水平上,她们似乎更愿意让孩子们自己做游戏。 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越乐意和爸爸在一起玩。当研究人员让两岁半的孩子决定和谁一起玩时,三分之二的孩子选择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表演的方式对子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情感控制到智力开发,尤其重要的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有位专家指出,和父亲一起玩战斗游戏的孩子很快明白拳打脚踢和其他形式的肉体痛苦是不能容忍的,同时他们也懂得了何时“屈服”。 在游戏或其他场合,父亲往往都倾向于强调竞争、挑战、创新、冒险和自主。而作为看护者的母亲往往强调与世无争和身体安全。在运动场上,父亲常常让秋千上的孩子荡得更高一点,与此同时母亲却小心翼翼,害怕出事。 父亲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更高的学术成就。有些研究发现父亲的关注是女孩精通数学的决定因素之一。还有一项开拓性的研究说明,父亲与女儿一起阅读的时间是女孩词语能力发展的一个强预测因子。对儿子来说,这种结果也同样被发现。不少研究揭示,父亲的抚育和关注与儿子的数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 过去人们常常否认父亲在移情教育中的作用。移情是构成有序社会的成年人所不可缺少的性格特征,它要求成年人守法、合作和富有同情心。然而,一个由三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26年的探索发现:父亲参与子女的抚育是子女移情发展的最重要的童年因素,尽管人们尚未弄清其中的内在机制。或许仅仅是通过与孩子相处,他们提供了一种同情心的表现形式;或许是他们用自己表演的风格或推理的方式来影响孩子。但在这里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父亲对子女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多方面母亲是无法替代的。 表面看来,子女与父亲分离至少有一个积极的方面:家里没有男人,虐待儿童的现象可能减少一半。不幸的是从1976年以来美国冷淡和虐待儿童的报告层出不穷。虐待儿童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正是家庭分裂,特别是生活在一个以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 为什么生活在没有生父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这种危险?有的专家认为,孩子们难以得到家中其他男人的管教和保护。孩子们在感情方面也往往受到剥夺,这就使他们容易受性虐待狂的攻击,儿童受虐待问题专家戴维·芬克尔霍写到,“他们通常采用提供温情、殷勤和友谊来引诱孩子。”在50年代中期,美国18岁以下的姑娘同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仅有27%,到了1988年,这一比率高达56%。缺乏父爱是一个刺激因素。 儿童缺乏父爱也使妇女受到伤害。在美国,有许多妇女常常引用一句名言:“女人没有男人就象鱼儿没有自行车一样能活下去”。现在看来它没有多少积极意义。鱼儿和自行车毫无关系,而女人与男人之间却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复杂联系。不容置疑的是,许多妇女没了丈夫也会生活得很好,但如果让一位不适当的男人走进她们的生活将会引起一连串的灾难。 为了孩子应该保持婚姻关系吗?据美国《婚姻和家庭》杂志报导,从1962年到1985年,持否定态度的美国妇女从51%越升到82%。 很多美国妇女本想尝尝离婚的甜头,却饱尝了家庭分裂的苦头。缺乏父爱在虐待儿童现象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也是引起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算术问题。当社会中失去妻子的男人不断增加时,受男人强暴的妇女也会不断增多。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女人需要一个好丈夫,孩子更需要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并非都是孩子的好父亲,但孩子的好父亲往往都是孩子妈妈的好丈夫。 “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母爱最伟大。 “爸爸的深情忘不了!”因为父爱最神圣。 尊敬的女同胞特别是孩子的妈妈,当您审阅了一个孩子的父亲编译的这篇文章之后,不知您是否愿意回答这个沉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孩子应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婚姻关系吗?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7年第2期第65~69页。 原载:《家庭·育儿》1998年第2期第5~6页。(编辑:伯镛)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049儿子大了别烦恼
ggjjhh 2016-1-31 05:41
儿子大了别烦恼 高金华 编译 在我国,青春期男孩被称为“半大小子”,并且有“半大小子讨人嫌”的说法。父母要管教好自己的儿子,应该了解青春期男孩的心理特点。 美国新泽西州的马克·利特尔和玛丽有两个儿子,14岁的安德鲁和11岁的彼得,他们和两个儿子的关系都很融洽。但是,去年夏天,利特尔夫妇发现老大安德鲁有很大变化。他在父母身边少言寡语,而在朋友面前却滔滔不绝。玛丽还注意到,“他总是把自己房间的门关得紧紧的。” 在11岁以前,孩子们都乐意告诉父母自己在想什么。事实上,父母位于儿童谈话序列的第一位。《父母与青春期子女关系新论》一书作者迈克尔·里拉指出,“在青春期,这个序列完全颠倒过来。他们首先找自己的朋友谈,然后可能找自己的老师或辅导员,最后才找自己的父母。” 在帮助子女健康成长的过程中,那些了解孩子身心变化的父母处于有利地位。劳伦斯·斯坦博格是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心理学教授,著有《你和青春期孩子》一书。在一项涉及2万名少年、历时3年之久的调查研究中,他发现那些与父母无话不谈的少年在学业上很少遇到麻烦,也很少卷入吸毒和酗酒。 但是,有不少夫妇当初为生儿子而庆幸,现在却为儿子不说话和不听话而烦恼。以下三个方法可能有助于推倒父子或母子之间的沉默之墙,消除你的烦恼。 1、提供一所独处的空间 南希·鲁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市的中学教师,她在26年间对成千上万的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来自一所美国中学的呼声》一书。她认为,“青春期少年需要有自立感,他们不想念让父母干预自己的全部生活。”鲁宾指出,“他们的房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蒙大拿州比灵思市的乔·巴比罗和萨拉夫妇遇到了这种问题。他们有两个青春期男孩:卡洛16岁,文森特14岁。“他们进入了需要有自己“领地”的年龄段,我们不想让他们感到只有在家庭之外才能获得自由空间,”萨拉回忆说,“于是我们在地下室为他们收拾了一间屋子。” 现在,孩子们经常在那里谈笑、吃东西和玩电子游戏。萨拉说,“虽然有点吵闹,但也很有趣。我很高兴他们在那里玩,这要比在外面乱跑安全得多。” 青春期男孩还有另一种独处的需要,就是在情感和身体方面疏远父母:挣脱父母的拥抱,拒绝父母拉着自己到处跑。“当青春期少年躲避长辈的爱抚时,一些父母感到不安和困惑。其实,这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种正常反应,”阿戴尔·费伯说。她是《如何讲话,孩子才愿意倾听;如何倾听,孩子才愿意讲话》一书的作者之一。她还指出,“有一点是很多父母所不了解的,当青春期孩子躲避你的爱抚时,并不是要求你马上走开,只是期望你别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 2、借助一项日常的活动 纽约市哥伦比亚长老会医学中心儿童行为与发展问题专家坎戴斯·埃里克森指出,“对十多岁的男孩来说,坐下来谈话会使他们感到很不自在。父母应当设法使他们感到自然。” 同青春期男孩探讨问题,最好采取“平行谈话”的方式。纽约市心理诊疗专家罗恩·塔费尔在《用心来做父母》一书中论述了这种技巧。“当你和孩子一起从事日常活动时,肩并肩的谈话可以取代大眼瞪小眼的说教。” 这种长幼交流的机会可以纳入任何一项活动,从看电视到开车兜风。佛蒙特州谢尔伯恩市的鲍勃·多诺拉先生说,“我经常和13岁的儿子肖恩在院子里打棒球和玩篮球。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三言两语地说起一位老师或一个朋友。虽然这些对话不是严肃的交谈,但我却能够了解肖恩喜欢说什么和喜欢做什么。” 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不但能减少孩子们的拘束感,而且也使父母感到轻松。“对父亲来说就更是如此,”心理学家菲利普·奥斯本说。他在《九十年代如何做父母》一书中指出,“尽管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大多数父亲都回避同儿子面对面地‘争论’”。 3、采取一种相同的立场 几乎每个孩子都试图在不同场合把父亲或母亲当作“挡箭牌”。“可是爸爸说我能去!”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旧台词。然而,青春期男孩更喜欢表演这种家庭剧,只要他们看出父母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态度。 托马斯·弗伦是美国伊利诺斯州格伦伊林市的临床心理学家。他在《让你的青春少年健康成长》一书提出,“最简单的原则是: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有时孩子们会偷听父母吵架。“如果发生争吵,”弗伦建议,“要在孩子面前表明你们已经解决了矛盾,向他们暗示危机已经过去、你们又相互支持。” 对青春期子女,父母双方应具有平等的权威。然而,如果有一方是继父或继母,要实现这一目标往往比较困难。印第安纳州普利茅斯市的约翰·迪特里奇和辛迪夫妇就遇到过这种挑战。三年前约翰的儿子格里从祖父家回来和他们在一起生活。这对夫妇一起和格里交谈,齐心协力地教育他。继母辛迪经常观看格里踢球并陪同他参加比赛。“我害怕自己说错了话,会充当邪恶后母的角色,”辛迪说,“但是,我不能不冒这种风险。” 后来格里和同学打架,学校让他停学。当天晚上,格里与父亲约翰和继母辛迪激烈地争辩,然后跑出了家门。辛迪追了出去,请格里回家,一家人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格里喊到:“我不想和你说话!因为你不是我妈妈!”辛迪说:“是的。我不是你妈妈。但我要照料你,为你担惊受怕,并且我不想让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格里立刻平静下来。回到家里,三口人冷静地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谈话。 专家们认为,教育青春期子女是一个协调亲子关系的过程。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保持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交流。费伯强调,“青春期少年需要的是一位向导、一位成熟和明智的亲人。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应值得他们信赖。” 当我们能够充当这一角色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到一种新的满足。正象心理学家埃利斯所说的那样,“观察孩子在青春期的行为、理解他们所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这一切都是父母最有价值的责任。”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7年第 5期第106-110页。 原载:《大家健康》1997年第11期第29~30页。(编辑:李峰)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子冲突之一特例
热度 2 smallland 2012-3-31 16:56
英 国有两女子,姊妹俩,母亲死后以怀疑死因为由要回了母亲尸体,精心维护,定期探望,尽管只剩骷髅和部分皮肤,仍十几年如一日不肯放弃。乍听此闻有点离奇, 其实也符合常理。这和我们的祖先崇拜有点类似,以为腐烂的祖先仍然会保佑自己。心理学者认为这是心理毛病,譬如“自我欺骗”等。其实,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 看,这也是一个合理的现象。 亲 子代之间必然是有冲突的,冲突的表现之一是,在后代个体发育的某一合适的时间,亲代就要放弃对后代的继续喂养或监护,当然,后代常常“希望”尽量拖延。这 个冲突的进化结果就是,“断奶”是亲代主动决定的,而后代则没有主动放弃的必要。所以,在许多动物,都能看到出窝的后代继续跟随父母讨吃的。 虽 然是亲代决定的事,但固定的时间逻辑的进化也是常理(亲代和子代也是一种动物)。在固定的时间亲代不按程序走,后代就会出问题--这也是中国的普遍问题。 对于遗传特征正常的个体,后代的独立问题肯定是亲代的问题。譬如开头说的例子,就肯定是母亲的问题。那个母亲是一个寡妇,估计她可能1)溺爱孩子,2)刚 愎自用,自负而强势。这两种情况都可能让孩子觉得从来离不开母亲。一般来讲,被溺爱的后代不会那样,就自然是第二种可能性。 孩子的意愿不被尊重,就可能导致孩子持续的自我否定和依赖感,这是我们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变态孝子,尽孝的方式其实和上述例子差不多,不同的是,一个是骷髅,一个是牌位。要是在我国古代,说不定会被编入第25孝。
29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老师能做到如此足矣!
xwspsy 2011-1-11 14:39
谢威士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61) 昨晚在单位食堂吃饭,偶遇我去年教过的两个学生索某某和谢某某,他们在和四个小不点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我就问他们:这四个小同学是哪的?他们说是他们以前实习时带过的学生,今天来找他们玩。这时,四个小不点同事向我打了招呼。小谢老师就和我坐在一起吃饭,小索老师很有耐心的问四个小不点吃什么。忙着给他们打饭。正在问他们的同时,一个小不点把索老师推开了,嘴里还念念有词,之后了解到是他们在说悄悄话。饭给他们打好之后,索老师终于坐下来,陪我聊天。我一边聊一边注意那四个小不点,他们头凑在一起,我想他们肯定又在出什么鬼主意。之后,我就和索谢二人聊关于考研的事情。不久,其中两个小不点一人端一碗饭送到我们所做的餐桌上,给索谢二位老师吃。他们客气不吃,有一个小不点说老师你吃吧,一定要吃。这是我明白了刚才他们凑在一起干什么了。之后索谢二为小老师就和我边吃边聊 我曾经接触到一些中小学老师,他们说现在现在的孩子是多么的刁钻,师生关系式多么的不和谐,学生是多么的另类难管。上述情景让我改变了以前我对中小学师生关系认识,我觉得只要你和孩子做朋友,放掉传统的所谓老师的臭架子,学生就会那你当朋友,和你无话不谈。孩子们才会相信你,依赖你,更会去按照你说的去做。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首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必须融洽和谐。如果被教育者看到教育者就讨厌,那么你就是世界顶级的教育家,你的思想理念也无法传授给教育者,你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也不会感召被教育者。所以一个好的老师的标准最基本的是你必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这样你的教导才能起作用。故现在中小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为什么老师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呢?我们觉得这和老师的职业倦怠有关。我们可以分析,索谢二位老师为什么得到四个小不点的喜欢?其原因,我觉得他们在实习阶段,非常认真,非常珍惜这段实习经历。所以他们做事总会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好一切自己应该做的。也就是说,他们有极强的责任感。再加上对他们来说实习过程是很有意义,很愉快的事情,所以不存在所谓的职业倦怠。并且正好相反。对学生而言,因为实习生还是学生,他们没有所谓臭架子,所以学生就很容易接纳、喜欢这样的老师。 故,若所有中小学老师,乃至大学老师,在和学生交往过程中,都以自己是个实习生的角色来要求自己,我们敢说,让大家苦恼的师生关系难处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推而广之,如果家长按照实习生和学生相处的方式来与自己的孩子交往,让家长们头疼的亲子关系的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 结束语:若教育者(老师。家长)以实习生的标准来和受教育者相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就会很和谐,中国的教育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个人分类: 杂谈|4503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身上有刺”的爸爸到儿子眼中的香馍馍
Furaibo 2010-11-9 10:56
我的儿子出生在日本。当时,我已经完成了博士的预答辩,又拿到了NEC的Offer,可谓三喜临门。妻子也成为了山口大学的非常勤汉语老师。 3月底,我单身赴任,到了东京。妻子带着仅4个月的儿子留在了山口。当时大舅哥一家也在日本,儿子可以说是舅妈帮着带大的。 后来,妻子为了照顾我,辞掉工作,带着孩子来到了东京。有段时间,我工作特别忙,早出晚归,周末也经常加班。曾记得,有一个月加班超过了60小时。每天见到的就是儿子睡梦中的样子。 终于到了暑期长假,几个朋友一块去伊东玩。很久没有跟儿子亲近了,晚上在温泉山庄,我想抱一下儿子,他却一扭头跑开了。
个人分类: 往日偶拾|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