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首发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研究发表新冠状病毒
热度 6 liuli66 2020-1-22 12:32
据《赛先生》和《生物通》报道: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合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的论文。研究揭示: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作用机制相似。据称,该研究为科学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开发检测/干预技术手段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这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一个典型例子,比如: 1)针对祖国大地上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当前最重大的应急的现实问题是新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 2)论文发表在祖国的中英文期刊上,以保证我国在关于“2019-nCoV病毒这个国际科研竞争研究获得”首发权“和”优先权“。 从论文的信息看到,科研人员投稿《中国科学:生命科学》,1月16日收到稿子;经过评审,5天后即1月20日被接收,第二天1月21日正式上线发表,如图所示。如果投稿到国外期刊上,绝对不会像这样在“第一时间”快速发表。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我国科学家可以充分利用国内中英文期刊获得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和”优先权“。 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中,将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关: 最新论文: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和传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20200121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0-1/2020121152048431.htm 84岁钟南山行程曝光!致敬这群疫情中的逆行者! 人民日报公号,20200122https://mp.weixin.qq.com/s/byhQIFMLy7z0sC9RjGkYvg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2647 次阅读|27 个评论
日本诺奖的一个策略:把高原创性成果发表在低影响因子的期刊上
热度 6 liuli66 2019-12-11 12:18
2016年北京时间 10 月 3 日下午 5 点 30 分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科学家大隅良典( Yoshinori Ohsumi ) 因为“发现了细胞自噬机制”而荣获 201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详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7666.shtm 及“ 273里挑1,专家解读为何大隅良典独得诺贝尔奖? ” ) 据诺奖官网,大隅良典荣获诺奖的主要论文是: 1 ) Takeshige, K., Baba, M., Tsuboi, S., Noda, T. and Ohsumi, Y. (1992) . Autophagy inyeast demonstrated with proteinase-deficient mutants and conditions for itsinduction. Journal of CellBiology 119, 301-311 2 ) Tsukada, M. and Ohsumi, Y. (1993) .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autophagy-defective mutants of Saccharomyces cervisiae. FEBS Letters 333, 169-174 3 ) Mizushima, N., Noda, T., Yoshimori, T., Tanaka, Y., Ishii, T.,George, M.D., Klionsky, D.J., Ohsumi, M. and Ohsumi, Y. (1998) . A protein conjugation systemessential for autophagy. Nature 395, 395-398 4 ) Ichimura, Y., Kirisako T., Takao, T., Satomi, Y., Shimonishi, Y.,Ishihara, N., Mizushima, N., Tanida, I.,Kominami, E., Ohsumi, M., Noda, T. and Ohsumi, Y. (2000) . A ubiquitin-like system mediates proteinlipidation. Nature ,408, 488-492 (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6/press.html ) 这里补充一篇 大隅良典 的最新论文: 5)Hayashi Yamamoto,Yuko Fujioka, Sho W.Suzuki, Daisuke Noshiro, Hironori Suzuki, Chika Kondo-Kakuta, Yayoi Kimura,Hisashi Hirano,4 Toshio Ando,3 Nobuo N. Noda, and Yoshinori Ohsumi. (2016). The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 Atg13 Mediates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ofAutophagy Initiation Complexes. Developmental Cell . 38, 86-99 (July 11, 2016) (评介,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7667.shtm ) 本文仅对两篇奠基性论文进行面上分析。 1) 两篇发表奠基性工作的论文,影响因子均不高: JCB 8.717 ; FEBS LETT 3.519 ( 2016 年) 2 )通过在低影响因子专业期刊上相对快捷地发表这两篇论文,大隅良典“第一时间”获得了“发现细胞自噬机制”的首发权和优先权。PUBLISH OR PERISH,发表为王,先发为大王。 酒香不怕巷子深,科学共同体的同行是“识货”的。这两篇奠基性的论文被广泛引用。 两篇论文的引用率很不错,1992年论文被引766次, 1 993年论文被引用1020次(据google scholar变种,20161004) 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笔者 “优先权高于影响因子”象限论 文章所提出的观点。 3 ) 1998 年和 2000 年大隅良典在高影响因子、高大上的 NATURE,CELL子刊 上发表论文,使得“发现细胞自噬机制”的贡献“锦上添花”,提高国际显示度(visibility),这有助于 大隅良典 早日获得诺奖。 4 )两篇奠基性论文均得到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资助。 4 )东京工业大学“挖人”有方。 大隅良典 发表两篇奠基性工作论文时,作者署名单位是“东京大学”。而他现在摘得诺奖时,工作单位是“东京工业大学”。据诺奖官方介绍,大隅良典 2009 年调入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下山摘了一个大红桃子,可见东京工业大学“挖人”有方。 某国某大学挖人想有“摘桃子”意识。 大隅良典 简历 2016 - Professor, Institute of Innovative Research,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 - Honorary Professor,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 - 2016 Professor, the Frontier Research Center,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 - 2010 Professor, Advanced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tegrated Research Institute,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 - 2009 Professor, The Graduate University for Advanced Studies 1996 - 2009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National Institute for Basic Biology 1988 - 1996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Biolog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1986 - 1988 Lecturer, Department of Biology, Faculty of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1977 - 1986 Research Associate, Department of Biology, Faculty of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with Prof. Yasuhiro Anraku 1974 - 1977 Post Doctoral Fellow, Rockefeller University with Prof. Gerald M. Edelman 1972 - 1974 Research Fellow,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Faculty of Agricultur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1967 - 1972 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with Prof. Kazutomo Imahori 1963 - 1967 Under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Basic Scienc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来源:东京工业大学官网 http://www.titech.ac.jp/english/news/2016/036279.html ) (本文 原发于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1006541.html;略有修改)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2554 次阅读|15 个评论
随感:教授发表论文的期刊档次,低于青椒和副教授
热度 2 liuli66 2019-5-31 17:32
又一说,“铁牛”(tenure)(副)教授发表论文的期刊档次,低于“铁牛轨”(tenure-track)助理和副教授。 大家是否同意这个直观观察结果? 主要是因为: 教授和“铁牛”(副)教授,大部分不再用发表论文的期刊的档次影响因子,来被考核了,更注重论文本身的原创性。另外,有人说:上了教授或铁牛,就是”革命成功了“。一个流行歌曲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吧。” 而“铁牛轨”助理和副教授,在国内外很多大学,都是用期刊的档次影响因子等“外在”指标,来考核来晋升。 教授和“铁牛”,应有这样的意识:把论文更多地发在国内的中英文期刊上。一则便于第一次时间获得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和优先权,二则便于国内科学家包括工业界的科学家以及广大公众,更便捷了解科技最新进展;三则有助于提升国内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个人分类: 杂感|1668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研评价奖励:原创性和首发权高于影响因子
热度 10 liuli66 2019-1-8 19:45
科研评价:原创性和首发权高于影响因子 笔者曾发表文章提出:优先权高于影响因子;以及:代表作评价更应注重成果的原创性。现在,笔者从原创性、优先权(首发权)和影响因子三个维度,提出科研评价三维立方,如图1所示: 图1 科研评价三维立方 科研成果,按三维划分,可划分为8个象限: 1 原创性 高;优先权 有;影响因子 高。薛象限 2 原创性 高;优先权 有;影响因子 低。屠呦呦象限 3 原创性 高;优先权 无;影响因子 高。莱布尼茨微积分象限 4 原创性 高;优先权 无;影响因子 低。华莱士进化论象限 5 原创性 低;优先权 有;影响因子 高。NSC大多数象限 6 原创性 低;优先权 有;影响因子 低。SCI/SSCI大多数象限 7 原创性 低;优先权 无;影响因子 高。CXXX刊象限 8 原创性 低;优先权 无;影响因子 低。水刊象限 科研评价三维立方的主要意思是: 科研成果的原创性(originality, innovativeness),是最高的评价标准;但,某人或某单位必须拥有该成果的优先权(priority)或首发权,即你必须是第一个发现该成果的研究者,主要以科研论文为evidence(证据);所谓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科研评价的现实中,国内外均看重(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 下面举例说明: 案例1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原创性,高;优先权,有;影响因子,高 据可靠资料说: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成果的关键成果和代表作发表于2013年SCIENCE[1]。 (来源: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0/6129/167/tab-pdf ) 该发现是否具有科研发现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可重复性”呢?据可靠资料,该发现已被国际多个实验室重复确认。而这多个国际实验室在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发现这个高度激烈的 科研竞赛中,失去了首发权,输了。 国内外同行评价如何呢?据可靠资料,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尔丹认为是拓扑量子物质领域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实验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杨先生认为,是诺奖级的科研成果。 外行往往不懂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的原创性,喜欢看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数。据可靠资料,该成果的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他引超2200次,高!其实,对于最高水平的科研评价,是不会看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数这类“科学计量学”或数数指标的,比如诺贝尔科学奖就绝不搞数数。不知道国家科技奖励填写表是否有“数数”的内容,比如是否要求填写影响因子,被引用数?如有,笔者建议,以后废除这些科学计量学数数指标。 案例2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原创性,高;优先权,长期争议后获得;影响因子,低。 该成果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和IMPACTS(治疗千千万万疟疾病人,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遗憾的是,很多很多年来,吾国科学共同体未能认识到其科学价值和社会医疗价值,比如屠呦呦多次申报院士未能成功;该项目直到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奖后,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关于青蒿素科研成果的优先权:为了获得我国在青蒿素科研发现的优先权,“青蒿素协作组“1977年在国内中文期刊《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页纸的论文,板上钉钉,从而确立了我国在青蒿素上的首发权优先权,全球都认可。但是,关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优先权,究竟属于哪个科学家和哪个单位?长期以来激烈争论不休。屠呦呦为捍卫自己在青蒿素发现的优先权上作出了很多努力,也引发了一些”矛盾“。最后,诺奖委员会一锤定音,确立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的最关键贡献者。 来自网络 案例3 CAX发现外尔费米子。原创性,高;优先权,争议中;影响因子,低。 CAX课题组 ,与国际上两个课题组,同时独立发现了外尔费米子。在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下,CAX团队将论文投稿到影响因子很高的SCIENCE期刊。结果是:SCIENCE同期正式(ONLINE)发表了国际上两个课题组的论文,而拒了CAX的论文。CAX与外尔费米子重大科研发现的优先权首发权,失之交臂。CAX课题组后来立马转身从SCIENCE转战到一个影响因子较低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该成果。因而,有若干国际科研机构以及CAX自己均 承认CAX课题组 的外尔费米子的优先权。 结束语 国际学术界流传”Publish or Perish”,其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发表为王,首发为大王。如何第一时间获取“首发权”? 我们曾提出:充分利用国内期刊获取首发权。 现在国家政策提出破“四唯“”五唯“。不破不立。那么,”立“什么?就是要立“原创性”,立“首发权”。 [1]C. Z. Chang, J. S. Zhang, X. Feng, J. Shen, Z. C. Zhang, M. H. Guo, K. Li, Y. B. Ou, P. Wei, L. L. Wang, Z. Q. Ji, Y. Feng, S. H. Ji, X. Chen, J. F. Jia, X. Dai, Z. Fang, S. C. Zhang, K. He, Y. Y. Wang, L. Lu, X. C. Ma and Q. K. Xu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a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Science 340, 167 (2013).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0/6129/167/tab-pdf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3982 次阅读|58 个评论
清理“四唯”谁是受益者?
热度 38 Taylorwang 2018-11-19 07:39
2018 年 10 月 23 日科技部等五部门发文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其实清理所谓的“四唯”,并不是不要论文,不要职称,不要学历及不评奖项。该发的论文仍要发,学历还要有,职称也会评,该评的奖也仍要评。清理“四唯”,只是要求作为科技工作者,不能唯论文马首是瞻,为了论文而论文,而要有真才实学,要求能为科学的发展,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实际贡献。 其实我觉得清理 “四唯”的核心是唯论文,且是唯 SCI 论文。因为高影响因子的 SCI 论文是其它“三唯”的基础。有了高影响因子的 SCI 论文,研究生就可以毕业,学历就有了;评职称也要论文,特别是高级职称,也要求有所谓高水平的 SCI 论文,论文有了,职称也就差不多了;而获奖复杂一点,同样也要有所谓高影响因子的 SCI 论文支撑。这样,就造成有不少研究人员为了论文而论文,打破头往国外的 SCI 杂志,特别是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投稿发论文。其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整天寻找高影响因子 SCI 论文的录用绝窍,想着如何投机取巧的发论文,而真正地花在能解决科学问题,或具体的为社会进行相关技术服务的精力和时间必然就会减少。国家管理部门及时修正这种倾向,更有利于我国的科技发展。 不用唯论文了,科学研究仍然强调 “首发权”的重要。大家的研究成果往哪里发?就可以往国内的中文杂志发。在中文杂志上文章的观点和方法是创新的,同样也可以得到国际承认获得“首发权”。科学网上也有学者写过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首发权”,投国内中文杂志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如 2018 年 7 月 18 日刘立的博文: 充分利用国內期刊获取 “首发权” 。故若清理 “唯论文”,其实是清理“唯 SCI 论文”,受益者毫无疑问应是国内的中文期刊。 不 “唯论文”,就要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就要看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要想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发国外英文的 SCI 论文的效果,远远地小于发国内行业内有影响的中文期刊,国内的不少应用单位如设计院,及生产性公司或工厂,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还都有查阅国内有影响的中文期刊的习惯,不少单位仍订阅国内行业内有影响的期刊。研究成果发国内期刊论文,因论文而被国内的使用单位发现,从而使研究成果得到大规模地推广应用的例子太多了。以我们课题组为例,我们的非膜法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的大规模推广,就是杭州的设计院看到我们发表在《中国给水排水》上的文章,然后找上门来开展合作,先后花了差不多二年时间,在杭州天山岭现场做了二次中试研究,最后建设了杭州天子岭日处理 1500 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从而形成全国影响,现在我们在全国,用我们的方法建设了 50 多座非膜法没有浓水麻烦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我们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的大规模应用,则是广东溢达纺织公司的研发人员看了我们发表在《环境工程治理技术与设备》(后期刊名改为《环境工程学报》)的文章,然后溢达公司提供研究经费给我们开展现场小试研究,现场中试研究,生产性验证工程,最后投产了日处理 3 万吨废水深度处理工程。所以,不唯 SCI 论文了,研究人员将好的研究成果投稿国内杂志的积极性就会大幅增加,一方面有益于国内的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另一方面国内的中文杂志,也一定会收到更多的优质稿源! 国内的中文期刊理论上应该成为清理 “四唯”的最大收益者。但客观上来讲,国内的不少中文期刊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要借这次清理“四唯”的东风,真正地将杂志做好,做强,增强期刊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影响力。从审稿,编稿方式上都要有所改进。坚决杜绝“人情稿”,学术期刊决不能掉进只图赚钱沾满铜臭的“粪坑”。只有真正地将国内的中文期刊做强了,才会进一步地吸引更多的读者,从而进一步提高中文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而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则是科技先进的标志。大家共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 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 2049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2952 次阅读|80 个评论
充分国内期刊抢“首发权”一例:大亚湾中微子的理论分析
热度 1 liuli66 2018-11-11 11:50
摘录:[该文 Implications of the Daya Bay observation of θ_(13) on the leptonic flavor mixing structure and CP violation ]从投稿到正式刊印,只用了四、五天。。。。。。。期望它能给CPC和我本人带来好运。(案:情况如何呢?查阅了,被引 46次) 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submore.aspx?id=1036subid=1749 ( 已打不开了 ) 该文正式发表的信息,如下: 相关: 充分利用国內期刊获取“首发权”,《科技中国》2018年第7期。 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1124642.html
个人分类: 杂感|870 次阅读|6 个评论
读博记语(362)-“首发权”
zjzhaokeqin 2018-7-18 15:31
读博记语( 362)-“首发权” 赵克勤 读科学网刘立 博文《 充分利用国內期刊获取 “首发权” 》, (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1124642.html  ) 记语如下: “五百年前,哥白尼发现太阳中心说后,没发论文(当时也没有学术期刊可以发论文),却把他的发现写成一本书,在临终前正式出版。 ... 有了研究成果就马上发论文的习惯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 ... 做研究不一定要发论文,不重要的不要发,想保密的不要发;要发就要发得聪明,对于那些重大原创、高度竞争的科研成果,应尽量在国內期刊上首发。这样也符合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一流的愿望。 评 :重大原创的论文一定要首发在中国国内期刊,要让 中国国内期刊 获得首发权。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是中国的科研中心:国外名刊还是中国期刊?
热度 14 杨学祥 2016-10-13 09:04
谁是中国的科研中心:国外名刊还是中国期刊 ? 杨学祥 一篇中国学者在《自然》发表的文章,引发了中国科技界空前规模的科学争论。国外名刊已经成为中国的科研中心,对科研方向、学术成就、提职提薪、奖金基金、名誉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决定权。 相关的学术评价机构只要会数数,就能确定一个人的学术成就。我们只能说,他们还处于科学领域的幼儿阶段。 早在 2010 年 11 月 11 日 我就指出, 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 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 35 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 60 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大多数人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 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当代最重要的科研课题并非只在生物学界, 2014-2015 年连续两年出现最热年新纪录, 2013-2015 年中国连续三年遭遇雾霾灾害,相关的讨论和文章,为什么没有得到关注? 中国期刊在中国科研中的地位令人堪忧! 最新结论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都发生了超级厄尔尼诺, 1998 年和 2016 年都发生了拉尼娜事件。这三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2016 年发生类似 1998 年大雾霾的可能性很大。 10 月 15-16 日潮汐组合有利于雾霾的清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8370.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 23 (6): 1813 ~ 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3.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4.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3): 90-91.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29(2): 610-615. 相关报道 不能仅以杂志名称来评价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曾撰文反对“一味追求 CNS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CNS 论文确实很重要,但不一定能代表学术主流。如果要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不一定非要查阅三大刊,“如果不查阅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很难对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CNS 受诟病较多的是,虽然《科学》和《自然》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但也格外青睐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像数学、计算机等领域的学者,很少能在 CNS 上发文章。此外,《科学》和《自然》还被指责过分追求趣味性。 上海交通大学粒子物理宇宙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员戴德昌博士认为,《自然》杂志及其子刊太偏重趣味性和高引用率,“其实,绝大多数原创性工作的趣味性并没那么强,《自然》上真正的原创性工作极少”。 颜宁也表示:“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不够新颖,不能让更多学科的人感兴趣的话,即使结果再坚固,逻辑再完美,那也请投更专业的期刊吧,不适合 CNS 。”在她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 CNS 是给外行看的。 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曾举例说,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相关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都没在三大刊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三大刊上,这些后续文章自然不如前面两篇开创性的文章。“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了重要性,才导致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饶毅认为,对于科学成果,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不能单纯地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也认为, CNS 当然水平高,但阅读 CNS 论文也需要批判和分析的眼光,“ CNS 的论文有瑕疵、有错误甚至完全错误的不在少数”,所以, CNS 也没有那么神圣,更不应该顶礼膜拜。 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华人学者孟津说,论文发到什么地方,是研究者的选择,是他们的学术自由。“但刊物是为科学成果的表达提供渠道的,不应该影响科学活动本身”。 然而,现实中,有些科研工作者却在过分追求三大刊的影响力,将自己研究的影响力寄托于刊物的声誉上,科研界不少人认为这是在舍本逐末。谢克曼也批判道,追逐在哪本刊物上发表论文,成了科学研究的目的,这是科研界的一个重大缺陷。 百万元重奖 CNS 论文折射中国科研评价弊病 中国科研界早就对 CNS 提出批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膜拜”三大刊的现象在国内表现得尤为普遍。正如朱猛进所言:“ CNS 在中国拥有神一般的地位,现阶段,如果谁能发表一篇 CNS 论文,学术境遇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奖 CNS 论文,是国内学术机构的普遍现象。 2006 年,中国农业大学在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对武维华、张大鹏两位教授各奖励 100 万元,就因为武维华的论文在《细胞》上发表,张大鹏的论文在《自然》上发表。 这一做法引发强烈争议, 2008 年年底,中国农大也修改了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对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论文且把中国农大当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奖励 50 万元。 这样的奖励力度并非个例。浙江工业大学也规定,在《自然》或《科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其中 20 万元为奖金, 30 万元为研究经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则是每篇奖励 10 万元奖金和 100 万元科研发展基金。 这种做法受到谢克曼的批判,他认为这样的激励制度是一种“贿赂”。 王德华说,在 CNS 上发论文,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也有数万元的奖金。他认为,重视论文的质量无疑是对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 CNS 论文,唯 CNS 论文导向, CNS 论文至上,“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的发展,对年轻一代学者科学精神和科学追求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让他反感的是,各种学术考核和评估中, CNS 论文成了重要指标,极端者甚至成了唯一的标准。如院士评选,有 CNS 论文就会希望大增;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也有 CNS 论文的指标。“任何事情走向极端,变成唯一,后果就会不可估量”。 饶毅则把重奖 CNS 论文称为“拜杂志教”。他说:“把发论文变成政绩工程,过分崇拜刊物,不看内容,迟早会出现问题。” 金冬雁也感觉到,今天的中国科学界与过去大不相同,追逐 CNS ,崇拜 CNS ,以 CNS 作为唯一指标评断学者的成就,俨然成为时尚。“讲某人比院士强,是因为有多少 CNS 论文;讲某院士远远不如某海归大牛,也是数 CNS 论文和(影响因子)点数。” 《科学》杂志高级对外联络官皮诺尔说,《科学》杂志曾报道这种现象,主编麦克努特博士认为这样的做法应该停止。“但我个人认为给这些发现提供奖赏没什么不妥,虽然它也可能给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激励”。 《自然》杂志母公司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坎贝尔则表示,近年来,《自然》接收了许多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研究,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论文无论质量数量,都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我们不鼓励这种将顶级期刊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的激励制度,在我们看来,无论对哪里的研究者,对于他们的成果,都应该有公平的激励机制”。 王德华说, CNS 论文至上的现象,说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制的弊病,如果是真正的内行,不论论文发在哪里,都应该能判断出其科学价值,但由于中国是行政管理者掌握对科研工作者的评价权力,同行评价体系没有形成,等级化、量化这种最简单的考核方式大行其道,助长了学术界追求影响因子和 CNS 至上的风气。 “好论文不问出处!”王德华说,尽管 CNS 至上是错误的,但也要正确认识 SCI (科学引文索引)的作用,正确使用 SCI 的指标,扭转不顾质量只求数量的风气,回归科研工作的本质。 文献来源: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84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52633.html 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已有 3612 次阅读 2010-11-11 03:43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论文造假,评审关系网 推荐到群组 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科技管理霸权在吞食科学家的创新灵魂 杨学祥 前不久,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吸引了全球科学工作者的眼球,这样的问题仅仅出现在中国,还是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曾经用来对科技期刊排行的简单方法——影响因子变成了人才招聘、评定教授和科研资助的标准,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不是中国人的独创,其根源就在世界名刊。由此引起的论文造假和评审关系网首先在国际名刊上发生。让中国这个小学生充当替罪羊,这有失科学的公平。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教授罗伯特·奥斯丁( Robert H. Austin )说“影响因子可能是因为数字的滥用而造成的灾难。”批评家说,影响因子热的持续扩张已经威胁到扭曲科学研究的方向。 影响因子的由来与发展 五十年代末期,费城研究人员加菲尔德( Eugene Garfield )在业余时间研究科技文献,思考怎样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最后他总结出所谓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一种将期刊排序的方法,以帮助人们从比较少的题目中挑选最重要的出版物。为了确定对科学家最重要的刊物,加菲尔德提出了统计每种刊物每篇文章引用次数的方法。现在,影响因子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以至于开始控制科技产业。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加菲尔德的工具在招聘、提升教授和研究项目拨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实,通过影响因子,即使是科技外行也可以从简单的数字统计中轻易地分辨出不同科技期刊的影响程度。 正如货币从简单的价值符号和交换中介摇身变为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的主宰一样,“影响因子”同样也从分辨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简单数字变成了统帅科技期刊的指令,科技期刊的编辑、科技项目的管理人员,甚至科学家本人,都拜倒在“影响因子”的脚下,唯“影响因子”的马首是瞻。 负责监督 ISI 的部门,汤姆森科学发展部的副总裁吉姆·普林格( Jim Pringle )说“能够评价一本刊物的引用频率模式并不能说明可以用同样的模式评价刊物上的文章。” 这样的警告没有效果。在欧洲和亚洲有些国家,管理者公开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者和分配研究经费。研究者现在更可能追踪能够进入影响巨大刊物的时髦课题,而不是去追踪不会成为年度热门话题的项目。学术界过去常常是“发表还是死亡”的世界,现在科学界成了“在名牌刊物上发表还是死亡”的世界了。期刊编辑已经学会怎样操纵这个过程,有时候通过合法的编辑部选择,有时候则采用欺骗手法人为的提升自己的排名。对影响因子的调查表明负责列表统计引用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司 ISI 使用的基本数据存在问题。这个公司最初由加菲尔德在费城创办, 1992 年被汤姆森公司( ThomsonCorporation )兼并,该公司试图将引用次数统计变成更为有利可图的操作,通过买断数据库推销其产品。由于让人惊讶的引用频率,编辑开始挑汤姆森公司公布的影响因子的毛病 。 科技创新并不是一开始就赢得多数 在科学的平稳发展时期,影响因子是度量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一种可行尺度;但在科学发展的突变时刻,首先发表那些创世之作的刊物未必就是影响因子高的著名刊物,因为著名刊物总被当时旧学说的科技权威所控制,新的学说很难冲破阻力得到承认。事实上,许多创新的惊世之作,不仅没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而且长期遭到当时名人的压制与批判。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等等,莫不如此。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856 ~ 1863 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科学成果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 1865 年 2 月 8 日 和 3 月 8 日 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并于 1866 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 4 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 35 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 16 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 34 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 43 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 1900 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如果仅仅看文章的出身,而不看文章的内容,孟德尔定律就不复存在。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10 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魏格纳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 3 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 1912 年 1 月 6 日 ,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915 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和压制。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魏格纳去世 30 年后,海底构造研究证实了海底扩张的预言,板块构造学说才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 1533 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的初稿。 1542 年 6 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负责这本书出版事宜的奥西安德尔却按自己的意愿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序言,说明书中的学说只是为了计算星历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设,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这也是在《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几十年时期内很少人重视哥白尼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赞成日心说而被教会监禁,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 1882 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并为社会所承认。 由此可见,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 35 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 60 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大多数人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重新认识影响因子: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 。用简单的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会永远被人遗忘,它们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中默默无闻,而著名刊物仍在高谈阔论科学精神。正如英国胡弗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生物统计学教授阿兰·内维尔( Alan Nevill )所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界已经被这些引用数字勒索绑架 。” 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有些科技论文的作者为了引起刊物编辑和评审人的关注,放弃小刊物上的原文作者的论文引用,转而引用著名刊物上的第二手资料,使科学的首次发现权受到损害。事实上,大刊物和小刊物、洋刊物和土刊物的版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大刊物和洋刊物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影响因子优势而否决小刊物和土刊物的首发版权,否则,这将使抄袭和垄断成为合法之举。否认小刊物创新文章的学术水平,只能说明相关学术评价机构缺乏专业水准,他们只认得论文的出身证书,不会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按图索骥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流行趋势,科研管理机构和刊物编辑评价机构的行政霸权已经开始压制科学的创新,蚕食科学家的灵魂,用科学常识垄断科学界。 滕吉文院士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的崇洋媚外是客观存在的,即一愿意向外国投稿,二愿引外国人的文章,就是有同类的中国人的文章,哪怕其资料与论述还较外国人全面一些也无人问津,似乎引外国人的文章表明水平“高”,引中国人文章则表明水平“低”。这种现象已决非个别或少数,而是占有了相当比例。这在学术上也反映了少数人的民族气节与学术品德。外刊发一稿,刮目相看。跟着来的是又给项目,又给“官”做 。外刊似乎变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来,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迷信影响因子和外国著名刊物。名牌刊物《美国医学学会会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的编辑迪安吉利斯( Catherine D. DeAngelis )叹息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自己的文章不能在顶尖刊物上发表就是失败的现象。他批评现在的文化,说“影响因子已经异化,有些影响因子低于名牌刊物的刊物非常好,完全适合好的科学家在上面发表文章。”外国人的观念开始转变,有些中国人的观念为什么还继续停留在外国人的“初期阶段”? 事实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仅仅具有即时的参考意义。放弃实践的检验标准,把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当作检验论文科学性的实际尺度,这是源流倒置和舍本逐末,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在于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真正的科学家不会为了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放弃自己独立的科学观点,只要理论是首创的和真实的,何必要为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发愁?科技期刊和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是科学家的后勤部而不是司令部,让科学家真正成为科学首创的主人。 孙林海和赵振国在 2004 年指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为 30 年左右的暖周期,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又为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 10 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赵振国在 2003 年预言, 5-10 年后将进入冷周期。我国气温变化和拉马德雷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一预言已经被证实。由于该文没有发表在国际名刊上,国内外气象界至今未给予正确评价,更谈不上应用和发展。 有谁问责过国际名刊? 黄禹锡造假案发生后,针对黄禹锡个人的诘难铺天盖地,对发行刊物的问责却寥寥无几。我们的问责文章:《黄禹锡案的警示:迷信权威刊物将导致灾性后果(原文题目为: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 ,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被称为“近年最轰动、最大胆的学术造假案”的黄禹锡造假丑闻,如今已水落石出。这名韩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两个“轰动性成果”,已被证明建筑在伪造证据之上,黄本人也遭到科学界的谴责。为什么世界科学界声誉卓著的刊物《科学》会连续两次“栽”在黄禹锡的造假手段上?谁为此承担责任?它的论文发表机制是否有漏洞?《科学》杂志编辑的解释证实科技论文的未经过检验。 编辑部和杂志出版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发言人皮诺尔说,“黄禹锡造假案”给编辑部带来的是“震惊和沮丧”,特别是没有想到他 2004 年发表的论文也出于造假。黄禹锡 2005 年“培育 11 名患者匹配型干细胞系”造假论文的发表过程,已经随着杂志编辑部的反思而逐渐清楚了。编辑部是在 2005 年 3 月收到这篇论文的,当时各高级编辑都认为这篇论文可能是一个“爆炸性进步”,并将其先后提交给 9 位审稿人审阅。这 9 名审稿人不仅有美国本土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授,也包括欧洲的高级研究人员,他们都是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顶级专家。审稿人的一致意见是,黄禹锡论文“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值得发表”。谁都没有看出这篇论文所附带的照片等证据材料,都是精心处理的“假货”。因此,论文很快经过编辑修改阶段,先后刊登在《科学》杂志网络版和印刷版上,整个过程历时 58 天,比通常的论文审阅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这就证明了我们的观点,编辑的主观臆断会决定文章的命运 。 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早先曾指出,审稿人首先考虑的是论文的科学意义是否值得发表,作者提出的证据能否支持论点,论证过程是否严谨等学术问题,这些都基于对作者的信任。要验证一项科研成果的真假,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检查,也就是由其他研究人员重复进行实验,如果得到同样的结果,就可以承认这一科研成果是真的;反之则为假。正如肯尼迪所说:“验证科学成果最终要依靠事实。”但是,如今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浩如烟海,要挨个检查又何其难 !这就是说,《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并未经过复查检验,文章发表仅仅是问题研究的开始,而不是终结,需要科学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科学观点 。在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观点被推翻,这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屡见不鲜。 问题是,科学界的浮躁和科技管理部门的急近功利,把著名科技刊物发表的文章当成真理和成果,在不加检验的条件下,就盲目庆功表态,给与特殊荣誉、地位、奖金、项目和权利,其结果不仅使国家和民族蒙羞,而且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引发科研的信任危机。迷信权威刊物,忽视实践检验,导致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值得警惕 。 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倒塌了,迷信权威刊物的思潮依然盛行在中国的科技界。如果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技界的种种丑恶现象就不会发生 。黄禹锡造假案表明,科技刊物和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把科学检验当作后续科技研发和文章发表的重点,把证实已发表的科技观点当作自己的职业责任。只有这样,科技文章的发表和竞争才能走向严谨有序的科学状态,任何造假的伪科学都会无法隐匿遁形,科学的刊物才能取信于公众,科研管理部门的经费才能不落入少数阴谋者的黑洞。否则,虚假的科技研发将成为骗取巨额经费的新兴行业,就像考验辅导成为垄断暴富行业一样 。 科技刊物是科技问题讨论的平台,而不是科学真理的发布机构。神化著名科技刊物,是导致阴谋者通过著名科技刊物造假的主要根源。人们只能发现真理,不能发明真理,更不能终结真理。科学不需要宗教裁判所,也不需要任何权威的裁决机构 。历史证明,任何权威的裁决都将在历史实践中黯然失色。真理是相对的,争论是永远的。如果不能通过实践的检验,任何辉煌的成就都会失去其昔日的神圣灵光,虚假的光环更是如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2534.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615 次阅读|33 个评论
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热度 3 杨学祥 2014-8-8 20:44
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杨学祥 赵展慧最近指出,发论文绝不是科研的终点,而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科研出发点是解决科学问题。 我在2010年11月11日指出,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 。用简单的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会永远被人遗忘,它们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中默默无闻,而著名刊物仍在高谈阔论科学精神。正如英国胡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生物统计学教授阿兰·内维尔(Alan Nevill)所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界已经被这些引用数字勒索绑架 。” 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有些科技论文的作者为了引起刊物编辑和评审人的关注,放弃小刊物上的原文作者的论文引用,转而引用著名刊物上的第二手资料,使科学的首次发现权受到损害。事实上,大刊物和小刊物、洋刊物和土刊物的版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大刊物和洋刊物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影响因子优势而否决小刊物和土刊物的首发版权,否则,这将使抄袭和垄断成为合法之举。否认小刊物创新文章的学术水平,只能说明相关学术评价机构缺乏专业水准,他们只认得论文的出身证书,不会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按图索骥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流行趋势,科研管理机构和刊物编辑评价机构的行政霸权已经开始压制科学的创新,蚕食科学家的灵魂,用科学常识垄断科学界。 滕吉文院士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的崇洋媚外是客观存在的,即一愿意向外国投稿,二愿引外国人的文章,就是有同类的中国人的文章,哪怕其资料与论述还较外国人全面一些也无人问津,似乎引外国人的文章表明水平“高”,引中国人文章则表明水平“低”。这种现象已决非个别或少数,而是占有了相当比例。这在学术上也反映了少数人的民族气节与学术品德。外刊发一稿,刮目相看。跟着来的是又给项目,又给“官”做 。外刊似乎变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来,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迷信影响因子和外国著名刊物。名牌刊物《美国医学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编辑迪安吉利斯(Catherine D. DeAngelis)叹息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自己的文章不能在顶尖刊物上发表就是失败的现象。他批评现在的文化,说“影响因子已经异化,有些影响因子低于名牌刊物的刊物非常好,完全适合好的科学家在上面发表文章。”外国人的观念开始转变,有些中国人的观念为什么还继续停留在外国人的“初期阶段”? 事实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仅仅具有即时的参考意义。放弃实践的检验标准,把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当作检验论文科学性的实际尺度,这是源流倒置和舍本逐末,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在于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真正的科学家不会为了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放弃自己独立的科学观点,只要理论是首创的和真实的,何必要为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发愁?科技期刊和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是科学家的后勤部而不是司令部,让科学家真正成为科学首创的主人。 孙林海和赵振国在2004年指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10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赵振国在2003年预言,5-10年后将进入冷周期。我国气温变化和拉马德雷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一预言已经被证实。由于该文没有发表在国际名刊上,国内外气象界至今未给予正确评价,更谈不上应用和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2534.html 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周期的论断已经被实践证实,11年前的相关科学争论已经落下帷幕,主流气象科学家也承认全球变暖中断16年。但是,孙林海和赵振国的论文和观点却被人遗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8222.html 中国缺乏科技创新,原因就在于有权就有钱,有钱就有理。跟风善变,依附权贵,是获得名利的捷径,追求真理和真实已经沦为一钱不值。为了牢牢把握住决定权,中国科学的主流派从来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不断地将自己反对过的正确观点攫为己有,使创新观点中途夭折,回归到他们的保守轨道。如果以科学观点首发权来评定科学水平,这种以假乱真的现象就不会出现。 请关注科学争论的实践检验。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 作者:赵展慧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8-8 9:45:3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当“论文发表”与学术水平画等号,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在“发表”上动心思,而不在“论文”上下功夫。科学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不发文就出局”的残酷现实,仅靠科研人员的自我反省和监督并不够,还需要改进评价机制 前不久接到一位博士朋友的电话,打听发表论文的渠道。一开口,不谈论文内容,只问:某某期刊发表要多少钱? 发论文到底有多重要?“发论文”的繁荣产业链是一个例证。在科技界,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所发期刊的分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位科研人员的学术“成绩”,关乎个人的职称评定、项目评审等。甚至许多科研机构会详细“打分”,一篇论文、一本专著分别多少分,加上学历、任职年限等要素,最后综合来评定一个人的科研水平。 这也很难算是中国特色,国外学术界流行一句话:“Publish or perish”,意思是“不发表就出局”。在国外,发表论文也同样是一名研究人员获得晋升、争取研究资源、赢得学术荣誉的重要途径。 以论文作为评定学术水平的量化指标之一,有一定合理性:标准稳定,操作容易,能够有效减少人情等因素干扰,比较公开透明。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了解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科研发展态势的风向标。但过于看重论文的发表,评定人才科研水平的标准容易机械化。尤其是,当“论文发表”与学术水平画等号,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在“发表”上动心思,而不在“论文”上下功夫,论文的角色就会被“异化”。 即使是《科学》这样国际公认的权威杂志,其编辑也曾说,挑选论文的首要标准是新颖,论文真正的学术价值仍有待业内检验。同样,有国内的评审专家认为,许多论文乍看吸引眼球,细看之下,研究数据或者结论经过“粉饰”,并无新意,有的更经不起推敲。这往往导致大量的论文和专利最终形态只是废纸一张,既浪费钱又浪费了本属“杰出大脑”的宝贵精力。 有些青年科学人员已经开始醒悟。一位年轻科学家在《科学》等顶尖杂志发表了数篇文章后原本颇有些小得意,但前辈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发了这些论文,你探索的科学问题解决了吗?他这才明白:发论文绝不是科研的终点,而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科研出发点是解决科学问题。 如果,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能够“吾日三省吾身”:我的研究是否已经累积到了能够形成论文的程度?我的论文如果发表了,在若干年后还会被持续引用吗?在国际同一研究领域,是否能占一席之地?当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那么,论文的发表将是水到渠成,想必也会是高质量的。 当然,随着科学研究者群体的扩大,科学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不发表就出局”的残酷现实,仅靠科研人员的自我反省和监督并不够,还需要改进评价机制——评审选拔人才和科研项目的标准,应该更加靠近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无限贴近探索自然奥秘的终极梦想。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8/300727.s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215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的科研创新被忽视:准备迎接长期的海洋降温作用
热度 3 杨学祥 2013-10-29 06:36
中国的科研创新被忽视:准备迎接长期的海洋降温作用 杨学祥,杨冬红 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报告显示,从 1980 年至 1996 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 1997 年年初至 2012 年 8 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 16 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 1980 年之前的 40 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证实了这一事实,很多研究表明海洋降温作用是主要原因。 2000 年美国科学家 Keeling 提出了 1800 年的“潮汐降温效应”; 2002 年中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了“深海巨震降温效应”; 杨学祥和杨冬红分别在 1997-2011 年提出了“海底藏冷相应”、“海洋锅炉效应”、“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200 年和准 60 年“潮汐降温效应”。 我们在 2006 年提出,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印尼发生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强沙尘暴与流感爆发一一对应,沙尘暴可能传播禽流感。 见: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我们在 2011 年提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 2000-2010 年气候的自然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 60 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潮汐和太阳黑子活动不仅有相同的变化周期,而且都和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强震与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见: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我们在 2013 年提出,温室效应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 , 温室气体的主体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汽 . 当水汽凝聚为云 , 就会遮蔽阳光 , 起到降温作用 . 太阳辐射量变化不足以解释气候变化的振幅 , 关键在于存在太阳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多种效应 , 其中 海底藏冷效应 和 海洋锅炉效应 最为显著 . 太阳能在地球各圈层的不同分配也是地表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 , 其中 地磁层漏能效应 和 臭氧洞漏能效应 最为显著 . 气候变化周期是天文周期微力激发的结果 , 其能量来自太阳能量的长期积累 . 目前处于 1500~1800 年气候周期的变暖高峰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6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阶段 . 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反复核对 , 证实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大于 11 年时期、潮汐极大期、低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 已经查出重复出现两个连续周期 , 除太阳活动变化外 , 强潮汐是其形成的原因 . 全球气候有准 60 年、 200 年、 18000 年等周期 , 这些周期与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特别是 179~200 年周期 , 在太阳黑子活动、潮汐变化和冷暖变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 , 形成对应的周期规律 . 分析结果显示 , 气候冷暖变化的原因不只限于大气层本身 , 而确有可用于气候预测的星体运行的变化信息 . 规律表明 ,2007 年开始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使我国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 , 并将在 2020 年达到高潮 , 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 见: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doi: 10.6038/pg20130405 中国气象学家长期不关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现在承认了,但对最初提出者不予承认,不尊重首发权是中国科研创新难被承认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7295.html 中国科研缺乏及时的科学评论,使很多独创见解难以被发现和传播。 相关报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2012 年 10 月 14 日 报道,这份报告是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他们对分布在陆地和海洋里的 3000 多个测量站点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报告显示,从 1980 年至 1996 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 1997 年年初至 2012 年 8 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 16 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 1980 年之前的 40 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2-10-15/146749975.html 根据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 1998 年至 2012 年,全球地表温度每十年上升 0.05 ℃ ,远远低于 1951 年以来每十年上升 0.12 ℃ 的增温速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4299.shtm 現實中,最近 15 年( 1998 年 -2012 年)以來溫度上升出現趨緩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對全球變暖的一些質疑。為此,報告指出由於自然變率,基於短序列的氣候趨勢對起始年和終止年的選擇很敏感,一般不能反映長期的氣候趨勢,比如,過去 15 年正好開始於一個強厄爾尼諾年。這段時間增溫趨勢減弱是因為輻射強迫和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減弱,二者的貢獻率不相上下。輻射強迫趨勢減弱主要是因為火山爆發和現有太陽周期處於下行階段,而內部變率有可能是由於海洋熱量分布不均。在對氣候模式的評估中,也強調了模式對最近 15 年模擬的偏差。同時,報告也說明部分模式在對溫室氣體和其他人為強迫增加的響應估計過高,也是模式對近 15 年模擬不夠好的原因。這些都是基於科學態度,客觀地描述了現有氣候模式性能的不足。 和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相比,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在很多數據方面都有了明顯進展,尤其是得到更多量化的科學數據。例如,在海洋增暖方面,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 1961 年以來,海洋變暖所吸收熱量佔地球氣候系統熱能儲量的 80% 以上﹔而在第五次評估報告中, 1971 年至 2010 年間海洋變暖所吸收熱量佔地球氣候系統熱能儲量的 90% 以上,幾乎確定的是,海洋上層( 0 至 700 米)已經變暖。與此同時, 1979 年至 2012 年,北極海冰面積以每 10 年 3.5% 至 4.1% 的速度減少﹔自 20 世紀 80 年代初以來,大多數地區多年凍土層的溫度已升高,升溫速度因地區的不同而不同。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3/1007/c70731-23114162.html 科学家称 70 年代的海洋降温超乎想象 2010 年 10 月 08 日 16:40 来源:人民网 - 环保频道   虽然气候变化导致海洋不断变暖,但温度骤降的现象也同事存在。据趣味科学网报道,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发生在 1970 年左右的一次海洋降温事件,其程度比此前想象的更为剧烈。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提供的数据,地球表面温度在整个 20 世纪升高了超过 0.5 摄氏度 。然而海洋的升温状况,尤其在北半球地区,却没这么简单。   数据显示,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在 1945 年和 1970 年左右曾出现过两次大幅下跌,之后温度开始持续升高。其中 1945 年的那次降温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问题引起的。而最新研究表明,第二次降温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并且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发现, 1968 年至 1972 年间,北半球的海洋表面温度下降了约 0.3 摄氏度 ,这种变化如此剧烈,很难用海洋温度的自然循环或者大气中悬浮微粒的制冷效应加以解释。   与第一次降温时获得的数据不同, 1970 年左右的降温是通过多次测量海洋表面温度而最终证实的。研究人员将那次的降温程度视为一次“气候突变”。 IPCC 在 2007 年的报告中将这种气候突变描述为,在数十年时间内出现的温度波动幅度超过几摄氏度的区域性变化;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诸如地球轨道改变等天文因素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其过程可长达数几千年。    1970 年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降温发生在北大西洋。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该地区在 60 年代末期和 70 年代早期出现的海水盐度下降有关。这是他们给出的唯一的可能解释。   该报告指出,与此同时,南半球的海洋表面温度则在本世纪后半期稳步上升。研究人员已经知道,南半球在此段时期内的升温幅度超过了北半球。参与此项研究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大气科学家大卫·汤普森( David Thompson )表示,新研究揭示了两个半球之间的温度变化的自然差异。   以前的大多数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数据‘波动不剧烈’的基础上的,因此 1970 年左右出现的这种突然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汤普森表示。   汤普森及其研究小组使用的方法可减少其他因素对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大气环流、影响全球天气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以及火山喷发引起的制冷作用。研究人员在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中说,这些短期现象能够掩盖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北半球的这次突然降温。(陈丹) http://env.people.com.cn/GB/12896651.html 全球变暖进程“停止”与太平洋冷却作用息息相关 2013-08-30 来源:中国海洋食品网 编辑:牟思扬 译:余丽虹 是气候学家错了吗?北美出现了破纪录的热浪,莫纳罗亚山天文台去年五月记录的二氧化碳水平超过了 400 ppm ;尽管所有的指标都显示全球变暖了,但是在过去的 15 年里,北极海冰的融化速度和全球温度一直保持恒定不变 ---- 甚至都有些稳定过头了。 一个气候模型展示了从 20 世纪后期到 21 世纪中期,由于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温度变化。这个模型左边的面板显示了在 6 月和 8 月的平均值,右面板展示 12 月和 2 月的平均值。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些值会增长。那么他们有关二氧化碳对气候影响的判断出错了吗? 当然不是,这只是暂时缓解了气候变暖现象。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新研究显示,气候变暖暂停的原因是热带太平洋在过去的十年一直在给大气降温。迄今为止,这种冷却作用将变暖进程停止了。 但是这种冷却作用总有一天会停止,当这一天来临以后,全球气温将会持续上升。 热带太平洋进行冷却作用的系统就是厄尔尼诺 / 拉尼娜 (ENSO) 现象,众所周知,这个系统对美国飓风季节有影响。这个系统在温暖期和寒冷期之间来回波动 ---20 世纪 40 年代到 70 年代就是寒冷期,直到 1998 年才转向一个温暖期。自那时以来,它就一直处在寒冷期。小坂玉说道。他是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一名科学家,也是该报告的合著者。 http://www.oeofo.com/news/201308/30/list22296.html 新研究解释浅层海水停止变暖现象 2011 年 08 月 05 日 09:35:2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伦敦8月4日电(记者黄堃)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中,全球浅层海水的变暖趋势却出现停滞,令科学家困惑不已。对此,英国和荷兰研究人员提出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因为浅层海水把吸收的热量传给了深层海水。   据英国气象局4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自上世纪60年代有可靠记录以来,全球海洋中居于上层700米的海水一直在持续变暖。但2003年到2010年间,这种变暖趋势出现停滞。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研究人员就此问题使用多个气候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浅层海水没有进一步变暖,很可能是因为它把吸收的热量传给了深层海水。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地球物理通讯》杂志上说,如果增加探测深度,应该可以发现热量向深海传递的现象。   《地球物理通讯》同时刊登了荷兰皇家气象局研究人员的独立研究,其观点与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观点大体相同。不过,荷兰皇家气象局研究人员还提出另一个可能,即近年来气候系统和洋流的变化使得浅层海水向大气中释放许多热量。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1-08/05/c_121817124.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072 次阅读|6 个评论
小冰期的成因: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是中国学者首创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8 15:46
小冰期的成因: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是中国学者首创 杨学祥 小冰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地球曾经历的小冰期( Little Ice Age ) , 特指 16 至 17 世纪为主的寒冷阶段。大约 15 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 20 世纪初期。小冰期 (Little Ice Age) 一词最早用来描述“全新世最暖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那时,欧洲出现了冰川的膨胀和冰舌的前进。它们破坏了农田,毁灭了山村。在英格兰中部, 16 世纪冬天的温度约比现今低 1.5 ℃ 。 关于小冰期的成因,目前有以下几种假说: 太阳活动低值说: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指出,过去 150 年的温度记录表明,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全球有变暖趋势。尽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仍在不断增加,但这种趋势被寒冷期中断了三次(最近的一次寒冷期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因此,温度变化记录与温室气体含量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而一些科学家则发现平均气温与太阳活动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 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 。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 。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 宇宙星云说: 该假说认为,地球冰期和小冰期的发生与太阳带领它的家族通过银河旋臂的时间有关。我们的银河系是一个漩涡状星系,它具有 4 条旋臂。根据星系旋臂形成假说,太阳及其家族在绕银河系核旋转时,每隔一个周期就要通过一次旋臂,而在旋臂里星际物质比较密集。因此有人认为,当太阳通过旋臂时,大量星际尘埃的存在使星际空间的透明度减少。太阳辐 射出来的光和热受到星际尘埃的反射和折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能量就会减少,从而形成冰期或小冰期。宇宙尘埃云说是一种地外机制,但它也受到近期观测资料的挑战 。 臭氧洞漏能说: 臭氧洞漏能效应是最近提出的一种高、低层大气中太阳能量重新分布的变化机制:国内外几乎所有的气候模式研究都表明,所谓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对流层里气候变暖,而在平流层里则是变冷的 。平流层里的臭氧吸收了进入大气层太阳总辐射的 2% 。臭氧含量减少,降低了平流层吸收太阳能量的能力,并将这部分能量泄漏给对流层。这就是臭氧洞漏能效应。太阳辐射变化、地球各圈层(包括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和大气各圈层)差异旋转和大气污染使平流层臭氧减少,使对流层臭氧增加。这些是平流层变冷、对流层变暖的物理原因。 80 年代全球迅速变暖与平流层同期臭氧急剧下降密切相关;而 60 年代降温与平流层同期臭氧含量增加相对应 。计算表明,由太阳潮汐力产生的地球自转速度长时间减慢造成了地壳、平流层、对流层的差异旋转,加强了大气的绕极涡旋,形成近日点极昼处的最大臭氧洞(南极臭氧洞)和远日点极昼处的较小臭氧洞(北极臭氧洞)。最大臭氧洞在南北极的交替出现与地球轨道近日点的进动(周期约为 2 万年)有关,臭氧洞的规模与黄赤交角(周期约为 4 万年)及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约为 10 万年)有关。当平流层底部积聚了大量卤素(由火山喷发等自然作用和人类污染源产生),极昼时过量紫外线可以穿透平流层到达其底部,使卤素光解出 Cl 和 Br 等离子,它们随绕极涡旋上升,破坏了臭氧。因此,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轨道三要素同时也影响臭氧变化,它们共同完成地球长短周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例如,一万年前近日点在夏至,地球轨道偏心率也达到本周期的最大值,最大臭氧洞出现在北极,造成了北极冰盖的大规模融化;而公元 1250 年近日点在冬至,地球轨道偏心率逐渐变小,最大臭氧洞出现在南极,造成南极冰盖较小规模的融化。月亮潮汐力周期地加强或减弱这一效应,并引起臭氧异常分布和厄尔尼诺现象 。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迅速变暖与平流层臭氧急剧减少相关,而 60 年代降温与同期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加一一对应 。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加对应地球低温,平流层臭氧含量减少对应全球增温。全球变暖与南北极臭氧洞扩大相对应,小冰期可能起源于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大,太阳活动减弱是臭氧含量增大的原因。 地磁层漏能效应: 电离层吸收太阳辐射的 7% 。地磁场强度越大,电离层的离子密度就越大,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就越强。二千年以来全球磁场持续减弱,而最近 150 多年地磁强度下降了 10%~15 %。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减弱达 35 %,地球磁极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这可能是地球发生许多灾变和异常现象的深层原因 。 地磁场强度增强,全球气温变冷;地磁场强度减弱,全球变暖。地磁场强度增强可能是小冰期形成的一个原因。 潮汐震荡调温说: 2000 年查尔斯 · 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 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强潮汐震荡是小冰期产生的可能原因 。 火山活动致冷说: 如文献 所述,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短周期的对应关系是: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 最近,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在《地球物理通讯》月刊发表研究报告称地球的小冰期是由火山喷发造成的。“小冰期”( Small glacier epoch )通常是指从 15 世纪初到 19 世纪末,全球气候进入的一个寒冷时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对于“小冰期”的成因科学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气候科学家吉福德·米勒带领的国际科学团队对冰岛和加拿大古代植物和冰川样本进行了研究,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小冰期”的到来。 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发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其中包括瓦努阿图的火山。研究人员通过碳 14 测定,研究小组分析了约 147 种样本,并发现了两个突然的集中死亡时期,这两个时期发生在冰冠大量增长的时候。一个是在 1275 年到 1300 年,一个是在 1430 年到 1450 年。这与火山大规模喷发的时间相吻合。 虽然火山喷发导致的气温骤降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足以使北冰洋的冰川夏季也扩张。太阳辐射反射减少了墨西哥湾暖流,气温持续下降。这也是为什么火山喷发导致了短暂气温下降会导致几个世纪的寒冷时期“小冰期”的到来 。 冰岛和美国等国的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认为,地球小冰期始于13世纪后期,这比当前地质学界普遍接受的小冰期起始时间提前了100多年。 火山喷发的原因: 小冰期是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中世纪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失去冰盖的大陆上升和增加海水的大洋下沉,由此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被称为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和水均衡运动,从而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大规模发生。 重要提示: 对比可知,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的观点不是外国科学家现在首次提出的,中国学者张振克等人在 2000 年就提出了这一观点。类似问题一再重演,中国学者的首发权应该引起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 参考文献 1.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5. 10 , 99~102 2.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 D 缉。 1998 , 28 ( 4 ): 366~384 3.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 1999 ,( 1 ): 1~17 4. 洪业汤,姜洪波,洪冰,等。近六千年地表温度和太阳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对比研究。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1999 , 5 ( 12 ): 1521~1522 5. 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启示。自然杂志。 2000 , 22 ( 3 ): 173~176 6. J. A. 雅各布斯。地磁场倒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 215 7.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 , 4 ( 2 ): 187~193 8. 杨学祥。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同 3 , 2000 , 6 ( 5 ): 615~617 9. Gabriello Walker. Does spacedust make the Earth blow hot and cold? New Scientist. 1995,148:22 10. Eddy J. A.,Gilliland R. L.,Hoyt D. V. .Changes in the solar constant and climate effects. Nature. 1982,300:689 11. 王绍武。当前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见:叶篤正,黄荣辉主编,旱涝气候研究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0 。 1~9 11.Lamb H.H. . 气候的变迁与展望。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7 。 343 12.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 45 (增刊): 33~42 13. 杨学祥,陈殿友,宋秀环。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科学( Scientific American 中文版)。 1999 ,( 5 ): 58~59 14. 杨学祥。臭氧洞漏能效应及其形成原因。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191 15. Channell J.E.T., Hodell D.A.,McManus J. And Lehman B.. Orbital modulation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Nature. 1998,394:464~468 16. 杨学祥。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同 3 。 1999 , 5 ( 9 ): 1170~1171 17. Crutzen P.J. et al. Solar proton events: stratospheric sources of nitric oxide. Science. 1975,189:53~56 18.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 , 20 ( 3 ): 39~48 19.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 21 ( 1 ): 15~23 20. 杨冬红 , 杨学祥 .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 2011, 30 (3): 474~480 21.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 2000, 97 (8): 3814~3819 2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3. 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 99,209 24. 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 2012 年 02 月 02 日 04:49 羊城地铁报。 http://roll.sohu.com/20120202/n333460302.shtml 25. 杨学祥 . 迟到的发现:拉尼娜现象恐加大流感大爆发可能性 . 2012-1-18 07:2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987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72 次阅读|3 个评论
研究显示气候恶化或引发地域冲突:关注地域差别和首发权
热度 2 杨学祥 2011-9-8 04:44
研究显示气候恶化或引发地域冲突:关注地域差别和首发权 杨学祥 Nature 476 (25 Aug 2011)刊登的《社会冲突与气候有关》论文分析了民间冲突是否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有关。后者是现代全球气候年际变化的主要形式。这项研究利用在1950年和2004年间收集的关于热带国家的数据发现,在“厄尔尼诺”年份爆发新的民间冲突的概率是在气温较低的“拉尼娜”年份的两倍。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ENSO可能在引发1950年以来所有民间冲突的其中21%中起了一定作用。有报道认为,这项研究是关于现代社会的稳定性与全球气候相关的首次证明。历史学家和科学家早就在理论上认为,全球气候和全球暴力模式也许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个观点从未被用数据直接验证过。 另据报道,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1年08月08日~2011年09月05日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早在1998年中国学者就提出了有力的统计证据,并发表在《中国科学》上。这项研究才是关于现代社会的稳定性与全球气候相关的首次证明。推崇国外期刊不要言过其实。 (标题)研究显示气候恶化或引发地域冲突 主持人: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首次通过科学记录发现,毁灭性的气候周期可能会引发地域冲突,甚至战争。一起来关注。 解说:研究人员追踪了玛雅时期以来的气候类型,并得出结论,认为部分太平洋地区周期性气候变暖,也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很大程度增加了战争的几率。 同期: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教授 项中君 当全球气候变成更加炎热和干燥的状态,冲突的比例实际上增长了6个百分点。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1950年以来,20%的内部冲突是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 解说:研究人员认为,干旱导致的农业生产中断和食物短缺可能会造成一个地区的极端不稳定,政府可能会被迫下台。如果气候持续恶化,与天气相关的各种危机则可能导致整个文明的衰败。 同期: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教授 马克·凯恩如果我们回到过去,或者史前时期,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例子,比如厄尔尼诺会带来长时间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瓦解。另外,一个特别有趣的时代是,大概在公元前800年左右的几百年时间里,玛雅文明和(中国)唐朝都在那段时间里灭亡,我们相信这两件事都和热带辐合区中的变化有关。而这恰好是厄尔尼诺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解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科学家警告世界各地政府应密切关注厄尔尼诺周期,并为干旱或者食物短缺做好准备。 同期: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教授 孟川 我们可以推荐的是,通过我们的记录发现,当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庄稼大量减产可能会导致失业人数增加。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高度依赖农业,所以厄尔尼诺也可能使食品价格增长。一方面来说,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有很强的能力去预测厄尔尼诺气候活动,这和重要的政策建议是分不开的。另外,到目前为止,我们相信,除了这些发生在厄尔尼诺时期的地域冲突,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有能力应对不可避免的人道主义危机。 新华社报道员克丽丝廷、刘梦 纽约报道。(完) 2011年9月5日《国际新闻》. www.XINHUANET.com    2011年09月06日 08:16:59  来源: 新华社.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1-09/06/c_121980327.htm 《Nature》本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www.ebiotrade.com   时间:2011年9月6日 来源:生物通.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9/201195174445819.htm 自然灾害加剧暴力事件具有地域差别 2011-8-27 15: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自然灾害 暴力事件 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加剧暴力事件具有地域差别 杨学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Edward Miguel表示:“在全世界的贫穷地区,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指向恶劣天气或不利气候与政治暴力之间的密切联系 。事实上,早在1998年和2007年中国学者就提出了有力的历史证据 。 气候变冷导致冲突 据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网站2007年7月9日报告,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气候气候变化可能是战争冲突的根源。据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他们的研究已经发表在施普林格的《人类生态学》杂志网络版上,其重点在于,温度的波动和农业产量的降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古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 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主要着眼于气候变化在过去1000年里对中国东部地区战争频率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养活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作者调查了公元1000年到1911年间发生的899次战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均记录在《古代中国战争记事表》中。他们把对这些数据与同时期北半球气候的一系列温度数据进行了相互对照。他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尤其是部分南方地区的战争频率与温度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几乎所有战争的最高潮和王朝变更都发生在严寒时期。温度的波动对农业和园艺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技术水平有限的社会里,比如前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温度的降低会极大地影响农作物和畜牧业的产量。据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称,在这样的生态压力下,战争将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最终手段。作者们总结称:“正是长期气候 变化所引起的农业产量变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循环转换”。他们建议研究人员在思考人类历史上战争的成因时应把气候变化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气候变暖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 厄尔尼诺加剧社会冲突 ENSO事件有左右全球近一半国家的能力,其中许多国家在厄尔尼诺年份暴力事件激增。1982年,秘鲁政府与反抗组织光辉道路之间的紧张关系终于演变成一场流血冲突——同一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冲刷了遍及这个丘陵国家的土豆田。灾难预言家们可能会看到原因和影响,然而迄今为止,科学家却一直在为把广泛存在的暴力冲突与这种全球气候现象联系起来而冥思苦想。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全球许多国家在厄尔尼诺年份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是平时的两倍。 2009年,Miguel和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引发争议的论文,提出气温的峰值在挑起非洲内战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戏剧性的角色。然而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政治与气候科学联合研究的Solomon Hsiang指出,有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研究的统计方法提出了批评,许多人质疑其基本主张。Hsiang表示,问题变成了“全球气候能够影响冲突是可能的吗?”他强调,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如何打开这个星球的自动调温器,然后坐下来观察这些生气的人们到底会怎么做。 研究小组对1950年到2004年发生在政府和抵抗组织之间的234次冲突进行了调查。研究小组在8月2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在受ENSO波动影响最严重的热带国家,例如秘鲁、苏丹或印度,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在厄尔尼诺年份翻了一番,从3%增至约6%,额外发生了48次冲突。而在那些能够脱离与ENSO现象有关的急剧气候变化的国家,例如美国、法国和中国,发生内乱的几率依然稳定在2%以下。但是Hsiang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如何为这些大部分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火上加油尚不清楚 。 自然灾害加剧暴力事件的地域差别 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区域主要在赤道太平洋和非洲,而赤道以炎热气候著称,厄尔尼诺事件造成的极端炎热气候,破坏了秘鲁的天然冷水鱼场,造成苏丹和印度的极度干旱酷热,使人民的生存环境处于最恶劣的状态。 与赤道地区相反,中国北方地处温带和寒带交界处,气候变冷,寒带向南迁移,原来的草场变为冰原,北方的游牧部落只能伴随草场的南移而南迁,中国北方的战争就是游牧部族和农耕社会的生存竞争,寒冷天气是导火索和催化剂。 气候变化导致现代冲突的警告 俄罗斯多家媒体日前发表消息称,美国两位未来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称气候变化可能在近年引起全球范围的政治动荡,而日本为了要生存下去,很可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俄罗斯《一周论据》、《俄罗斯观察家》、《自由媒体报》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这份报告名为“2012-2020年气候综述”,是美国未来学家自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应五角大楼之邀所写。 两位学者在报告中强调,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2012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陆领土。此外,来自加勒比岛国的难民潮将涌向美国、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2015年,欧洲可能因水资源、食品以及能源问题爆发冲突,而东京与莫斯科将就西伯利亚和萨哈林能源利用达成战略协议,美国则再次面临来自欧洲的移民潮,不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富人。 报告还预测称,2020年,石油价格将急剧上扬,海湾及里海地区将发生严重武装冲突;2022年,法国与德国之间将因莱茵河产生冲突;而在2025年,中美两国海军可能在海湾地区发生冲突。 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认为,上述灾难主要应归咎于包括墨西哥湾流在内的大洋流的激烈变化,这将使北冰洋内因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北欧的天气也将急剧变冷。 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但是北半球紧接着却出现了一系列异常低温天气。气候学家认为,应该清醒地看到和承认,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目前,气候学界的主流认可气候变暖的说法,因此关于气候变冷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受重视,但有一些专家指出,这个寒冬已经提示我们,天气和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因为两者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人类更好地做好准备和适应 。 在气候变化的转折时期,冷热的极端事件交替发生,会在不同地区造成严重的生存灾难。如果各国政府无视气候灾害的危险性,自然灾害加剧暴力事件就会频繁发生,人祸在天灾之后难以避免。科学地研究自然灾害加剧暴力事件的地域差别,才不会盲目跟风,东施效颦,南辕北辙,落入敌对国家的政治圈套。 如果说秘鲁、成苏丹和印度以预防极端热事件为主,那么,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日本和中国就应该以预防极端冷事件为主。美国专家特别警告极端冷事件的发生,关键在于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中国。 参考文献 1. 赵路。科学时报。天热就用拳头说话 厄尔尼诺加剧社会冲突?2011-08-26 09:29:13 来源:科学时报。 http://tech.gmw.cn/2011-08/26/content_2534989.htm 2. 杨学祥。气候灾难:变冷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动乱、战争和民族大迁移。2011-4-26 14:24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7504 3.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 D辑. 1998, 28(4): 366~384 4. 高传。研究暗示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2007-07-10 15:55 稿源: 中国科技信息。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7/07/10/001763203.shtml 5. 美专家发警告 称日本为生存将侵略邻国。来源:燕赵都市报。2011年04月13日09时23分51秒。 http://news.cqwb.com.cn/NewsFiles/201104/13/447243.shtml 6. 皇甫平丽。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2010年01月25日10:05 瞭望。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0178 杨学祥. 自然灾害加剧暴力事件具有地域差别. 光明网 理论频道 科技. http://www.gmw.cn  2011-08-28 11:18:18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http://theory.gmw.cn/2011-08/28/content_2543417_2.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3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