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秋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观赏植物(4)菊花
热度 1 duzhanchi 2020-2-8 11:22
(七言) 花神 - 菊花 金秋丽日 金 蕊 妍, 清香益气身 心健。 九九重阳菊花酒, 品尝玉液阖家欢。 (自由诗) 花神 - 菊花 ① 赞菊之姿,龙爪毛刺,垂珠托桂,莲座圆盘, 舞环散卷, 姿态万千 潇洒媚。 ② 赏菊之色,黄色红色,白色粉色,橙色绿色, 紫色墨色,色 彩缤纷 令人醉。 ③ 论菊之德, 优雅脱俗, 介然纯 洁 , 斯文情浓, 清廉 华贵, 品德高尚 人感喟。 ④ 品菊之功,苗可做菜,酿可以饮,花能入药, 囊能制枕,全身皆宝堪为贵。 注释 : ①菊花( C 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又名:秋菊、家 菊、金蕊、翁草、寿客、千代花。属于菊科菊属,为多年生草本。原产地:中国黄土地带。依据其自 然开花期,可分为:夏菊( 6-7月)、早菊(9-10月)、秋菊(10-11月)和寒菊(12-1月)四类。通常所说的,即本文所摄的,为秋菊。 菊花位居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三。是北京、 太原、 中山、开封、南通、彰化的市(县)花。有 “寿客”、“佳友”之称;“十一月花神”之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和“花草四雅”(菊、兰、水仙、菖蒲)之说。 依据花朵大小,可分为大菊系和小菊系。依据舌状花的变化,可将菊花分为桂瓣、管瓣、畸瓣、平瓣、匙瓣五类。 ②菊花的花型:单瓣型、卷散型、舞环型、圆盘型、翎管型、龙爪型、鹰爪型、垂珠型、垂丝型、毛刺型、莲座型、球型、托桂型、松针型、荷花型、芍药型等。 ③菊花的花色繁多,其中有八个正色:黄、白、红、橙、绿、青、紫、墨紫。 花清香。 ④菊花的花语:清廉、清静、高洁。 品种名:金桂(桂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玉盘托桂(桂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卞梁绿翠(管瓣类) 摄于 2005年11月19日 品种名:松竹梅(管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鹅光粉黛(畸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苍龙爪(畸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9日 品种名:国华云满(平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一品丽(平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骏河的宝船(平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振中原(匙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玉光院(匙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二乔(匙瓣类) 摄于 2007年11月8日 品种名:黄铜(小菊系) 摄于 2017年9月25日 品种名:东篱秋红(小菊系) 摄于 2017年9月25日 品种名:绚秋粉黛(小菊系) 摄于 2017年9月25日 品种名:紫霞仙子(小菊系) 摄于 2017年9月25日
个人分类: 诗词摄影|4197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8的秋菊
热度 4 huailu49 2018-11-5 10:24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16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花团锦簇
热度 1 huailu49 2017-11-20 08:11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21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隅秋菊
热度 1 rczeng 2016-10-20 21:45
山科大校园的美丽已声名远播。不经意间,悠然一瞥,一种邂逅,不期而遇。 今天上午从2号楼穿过泰山广场和1号楼往北去海洋研究院,忽见葱绿中一片盛开的紫红色菊花。轻风吹拂,摇曳多姿。一种心动,停留片刻,按下快门,留下了她们的娇美身姿。
个人分类: 校园内外|28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再拍秋菊
热度 1 hongkunhui 2014-10-19 11:58
2014年10月18日昆明大观楼拍摄
个人分类: 个人摄影|547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秋菊随想
热度 15 saraca 2013-10-31 09:20
图1:翠湖菊花,花瓣舒展,略带空灵。 中秋,漫步翠湖公园。时逢夕阳西下,秋风拂面,凉意渐袭。坐落闹市的翠湖,湖内莲蓬亭亭,湖畔柳条依依。 熙来攘往中, 眼前一亮, 一盆盆盛开的菊花 簇拥着,形成了不同造型,或圆 或方,或依假山,或悬于花架, 高低摆放, 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的菊花迎风怒放,沐着柔和温暖的斜阳,令人驻足停留。瞧: 色泽鲜艳 , 有淡紫, 橙红, 鲜黄,金黄等。看:形态各异,盛开者,舒展大方;含苞者,娇嫩含羞。 徜徉于花丛,慢慢移动脚步,借助傍晚的柔美光线,寻找最佳拍摄角度。然而,随一朵朵菊花映入镜头,那些与菊花关联的诗词佳句涌上心头,同时菊花的“傲霜、抱香”等词语亦浮于脑际。 ---------- 仲秋小记 古人诵菊,定不始于(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战国时期留传的《礼记.时令》篇有记载:“秋季之月,(掬)菊有黄花。”意思是,每年秋天的九月,黄色的菊花按时开放。花开适逢农历九月九前后,故有“重阳登高赏菊佩茱萸”之传统。然而,宋朝的陆放翁语出惊人:“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茱萸配。”插茱萸,错了么? 菊花,在古代又写作“鞠花”,“鞠”同“掬”,特为用双手碰起一把米的象形字。这是用来形容菊花的头状花序结构紧凑,每一朵小花挤挤挨挨,抱紧成团,形象生动。故有诗云:“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粲粲”与“亭亭”两个叠词,勾勒出黄菊的金黄夺目和白菊的素雅纯净。 追本溯源,菊花的“菊”在古代为“穷”字。“菊花”一词的意思是一年四季,花事到此结束。听,杜甫赏菊如是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瞧,多愁善感的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花,此花开后更无花。”再侧耳倾听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对于胸怀大志的黄巢来说,屡次不第又如何?且看我豪情 万丈 ,身披盔甲,威风凌凌,战鼓喧嚣,百战不殆。浅显易懂的数句诗词,描绘出一幅多么壮观的场面: 秋风飒飒,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霜独放,香气阵阵,满城金黄!黄巢的爱菊与志向,在《题菊花》里也表现的一览无余:“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秋菊的飒爽花姿,跃然纸上,然笔锋忽转后的大志向,却令人望而却步:若为青帝时,令菊与桃阳春三月开放,那它还会是菊吗? 世人爱菊,为其傲霜独放的品性所折服。唐朝诗人李师广曾作诗曰:“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由此可见,寒霜对于菊韵是不可缺的。古往今来,咏菊耐霜抗冻佳句连连。 古有 东坡借“好花不常开”来勉励诸君惜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今有陈毅反问一句,鼓励人们不畏困难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当然,《红楼梦》中的多情女子爱菊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品味人生。她们围绕种菊、访菊、问菊、对菊、画菊、忆菊等词赋不断,佳句连篇,令人赞叹。 随寒冬逼近,菊花渐萎蔫。然而,菊可凋,却不落,虽干枯一团,却抱紧枝头不肯离去。这一自然现象足令诗人闻到菊之清香,悟到菊之节气,多么难能可贵 。 诗人 梅尧臣嗅到了残菊的清香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 ” 对菊花节气的高度 赞美,淋漓尽致地流淌在 朱淑真的《菊花》里:“宁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西风。” 众人皆知陶渊明独爱菊,这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一笔。身为县令的陶诗人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返乡,隐居庐山脚下的田园。劳作之余,把酒赏菊,摘菊做菜、当茶、酿酒,深深地体会到菊之花开花落时皆独具魅力:不与百花争艳,敢傲霜凌雪绽放;花凋不落,暗香吐芳,愿岁寒与枝同枯。 世人种菊为赏花。然而,当看不到菊花开时,会留有遗憾吗?这一点在弘一法师(李叔同)的《 净峰种菊 》里,颇耐人寻味。法师到净峰寺小住,种菊一畦,离开时,菊花尚未开放,便口占一绝:“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这份睿智情怀,足令世人起敬。 注:本文于于2013年12月9日刊发在《中国科学报》博客版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2/281061.shtm 图2:朵朵菊花,冷艳盛开。 图3:盛开之菊,是否带有黄金甲之味? 图4:红色之菊,给人温暖。 图5:朵朵淡紫,甚为素雅。 图6:黄菊盛开,素洁略带哀伤之意。 图7:傲霜之菊,淡淡盛开。 图8:青蕾一朵,希望犹在。 图9:紫菊一朵,含苞绽放,温暖踏实。 图10:紫菊成片,亭亭玉立。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5619 次阅读|32 个评论
秋菊的随想
热度 125 weijia2009 2012-11-5 01:44
秋菊的随想 贾伟 昨天带着全家去了 Charlotte 一家中餐馆吃了顿自助餐。其中有个小插曲,儿子一面恶狠狠地拿他喜欢的食物,一面跟他姐姐炫耀说:“我这么个吃法,一定能把今天付的钱给吃回来!”姐姐显然成熟多了,给弟弟分析道:“这是不可能的,开餐馆的都精着呢,他们早就算好你有多大本事了。爸爸,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我当时哭笑不得,因为我身边笑盈盈地站着的那个有点中年发福的先生就是这家餐馆的老板。 女儿说的是有道理的。好像阿拉伯有个谚语也是这么个意思: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饼的锅。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不由得想起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这两句诗有个典故。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讲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不在。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心想: “ 黄花 ” 乃菊花也,它最能耐寒,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菊花说明王院士这个人科学做得不怎么样嘛。于是他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大人回来看到这两句诗,心里很不爽。他要给小苏同志长长见识,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的九月重阳那一天到后园赏菊,发现大风过后,落英缤纷,满地铺金。这时想起当年草率给领导续诗的往事,才悔恨自己经验不足,杯具了。 说实话我不太相信历史上真有这事,可能是有那么点由头然后加上文人的大肆渲染,便成了一桩千古趣事。历史上苏东坡与王安石同为 “ 唐宋八大家 ” ,但俩人政见不和,王安石提倡变法,而苏东坡反对。不过我想后人恐怕会被两人学术上的(平等)地位所混淆,而拔高了苏东坡的政治立场和与王安石斗法的层次,实际上他们两人在宋神宗时期同朝为官时,王安石当的是宰相,苏东坡才混了个祠部员外郎,因此,说王相爷在台上做政府工作报告,苏大才子敢向他砸鸡蛋,那是吹牛。 如果我们现在有个剧组,架起摄影机把当年的故事重新演绎一下的话,我想当时更可能的情形是这样的。苏员外郎由于一直跟在他父亲以及父亲的几个老战友屁股后面混,对中央的改革方针颇有微词,因而接连被组织部下放到密州、徐州、湖州从事基层工作多年。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再不跟全面主持中央工作的王院士改善关系的话,这辈子恐怕要彻底杯具了。于是在金秋的某一天苏东坡同志拎着明前西湖龙井和鄂尔多斯产的羊毫笔步履轻盈地去造访宰相府。 到了王院士的办公室,趁着秘书去隔壁会议室通报之际,东坡对宰相的办公桌上的文案打量了一番,这里堆放着的都是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有《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生态研究》、《钓鱼岛之军事态势分析》等等,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连垫在办公桌一只脚下的都是本重要文件(依稀看出好像是“转基因粮食”的字样)。看着这些文件,东坡心中油然产生出对宰相的滔滔敬仰和爱戴之情。这时王安石踱着方步走了进来,东坡忙上前施礼,亲切地叫了声:“石头哥,小苏来看望您了。” 王安石示意他坐下,关切的说:“你晒黑了,基层工作让你受苦了,但也得到了锻炼吧?“ 东坡忙不迭地说:“是啊,我一直想跟您汇报思想来着。在基层这几年,我认真地思考了您的改革举措,也仔细回顾了我们学术思想上的分歧,我赞同您的改革方向,但对于您的改革政策可以进一步提高之处,我这里归纳了一十三条具体化的建议,供您参考。“ 王安石举手打断了东坡:“这些可以慢慢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你的政治立场和组织原则。阿苏啊,我长你一十五岁,你既然叫我哥,也赞同我的工作方向,你就跟着哥哥我干吧。以后我在朝廷罩着你。“ 东坡又惊又喜:“您是说让我回中央工作啦?“ 王安石:“那当然,但是有一条,你需要站在学术的角度为我的政策鸣锣开道,有什么不同意见你要给我摆平,哪怕这个意见是你父亲和兄弟的。“ 东坡开始踌躇:“您是说让我这个大学士给你当马仔?要知道我发过不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啊。我想知道您给我安排什么级别的工作呢?“ 王安石:“目前宣传口子有个正处级的岗位,你先干起来。你那些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在老夫眼里没啥用,不能当饭吃!再说这些杂志和科研经费都已经被我控制起来了,不听话的人,我们可以封杀他们。“ 这下苏东坡同志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有木有搞错?我原来在中央还是个司局级干部,怎么去基层锻炼几年后反而成处级了呢?他不能忍受这样的行政待遇,更不能被人贬低他的学术水平,哪怕对方是他的领导。姓王的这么做,简直就是流氓文学家,不,更准确地说是流氓政治家!于是他一冲动,脱口而出:“ No, 我不想跟你干 ! ” 王安石有些诧异,皱着眉头说:“这样吧,我也不勉强你。我马上还有个会,你再想想,想清楚后再跟我联系吧。”他略一沉吟,便在办公桌上摊开宣纸写了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写完他便去会议室了,把苏东坡一个人扔在办公室作晕菜状。 东坡缓过神来后,顿时醒悟:要么跟你干,要么被你干掉。你姓王的要像秋风扫落英那样把我往下橹,恐怕也没那么容易,我可是被组织多年考察过的有基层和中央工作经验的干部。于是火往上撞,提笔补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苏东坡同志被组织部一纸公文从原中央部委司局级干部直降到湖北省黄冈县附近的 黄州府任团练副使(大概介于副处和正科之间)。可悲的是,他原先是京官,以朝廷大员身份来地方跟当地行政领导同桌议事,太守或知府会用无比敬仰的口吻说:大家静一静,我们先请苏院士作重要指示。或者会轻声地问上一句:东坡同志您看这事儿这么处理行不行?现在成了团练副使,干起活来基本就是当地部门的一名勤杂工。 这不昨天黄州太守在办公会上跟他说:小苏啊,明天文化部的杨副司长来检查工作,你要陪好啊 …… 苏团练副使一阵激动,赶紧表态:好的,我一定带杨司长一行去黄州公园赏菊赋诗,具体安排我是这么考虑的 …… 结果太守立即让他打住:“你脑子进水啦,我话没说完,你陪杨司长的司机去吃饭,杨司长当然是我来陪,他是搞文化建设的,我们要安排歌舞团的几个一线演员作陪 ……” 于是,东坡无语,第二天他陪着领导的司机去公园赏菊。走到菊花架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这就叫“无可奈何花落去”啊。哎,他终于有点明白:决定世间的一切学术和政治斗争命运的,不是水平上的高低,而是行政位置的高低。 于是,苏学士在黄州四年内埋头做学问,狂发 SCI 论 文,他 作诗 220 首,词 66 首,赋3篇,文169篇,书信 288 封,合计七八百篇。 代表性作品有 “ 两赋一词 ”-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还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散文以及数量可观的笔记小品和书札(如《记承天寺夜游》等),这些都是在领域内有很大影响力的文章,让他在引用率和 H 指数上一下子超过了王安石。值得一提的是他官运虽不济,但他民间粉丝如云,在黄州街头行走,成群的女粉丝跟在后面狂丢水果示爱,东坡同志的后脑勺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让他一面揉着脑袋暗自窃喜一面埋怨她们方式方法有待提高 - 苹果和石榴扔得太多了。 其实,苏轼对朝廷的“官本位”文化的悟道还不是最透彻的,他光惦记着王院士对他的迫害和他要做的抗争,站在一定的高度看,他和王安石两个人可以称为难兄难弟,都是一对倒霉蛋。要知道,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饼的锅!王大宰相风光过后也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神宗儿子哲宗接位,又像秋风扫菊花那样地废除了他的苦心经营的新法,石头哥也在翌年抑郁中死于石头城(江宁)。在皇帝他老人家的眼里,你们这些个大学士们都是马仔的命,我看你不顺眼,就打倒你,然后让我的儿子给你平反;对于表现不错的,我挺你,但不要忘了,我的儿子一定会灭你的。这才叫真正的系统管理学。 这里再补充一些后人调研出来的资料。在那个锐意改革的老王头被新的领导核心扒拉到一边去后,苏轼同志被调回中央,重新进入领导班子,任礼部尚书(正部级)。但好景不长,新核心不久便推出了“要实现干部年轻化”的新举措,可怜的苏老又从正部级位置上被一路贬将下去,最后一次直接被派去了(在当时)鸟不下蛋的海南岛。东坡同志在海风中抱着椰子树老泪横飞,他对领导和革命事业彻底绝望了。于是,昔日的大学士便在海南终日以酒浇愁,一面高声吟唱,一面作骑马和发疯状手舞足蹈,结果这种舞姿被他的小妾记录下来,在民间得以流传,后人称之为《江南 Style 》。而他当时唱的歌,就有点没记全,后人整理出的大意如下: 只怪我对事业爱得那么汹涌、爱得那么深, 于是梦醒了搁浅了沉默了挥手了, 却回不了神; 如果当初在写诗时能忍住了 激动的灵魂, 也许今夜我不会让自己在思念里 沉沦 ……
21140 次阅读|203 个评论
菊花的品性
热度 2 saraca 2012-10-21 10:30
图1:乡野里安静圣洁的菊 菊花是属于秋天的。从8月初立秋始,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等节气,直到10月下旬霜降,各种菊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然而,一层秋雨,一阵秋阳,交替起伏中,秋意渐凉,霜色渐浓;染黄林梢,涂紫枝叶。霜色涂抹中,菊花也渐增了几分端庄,多了几丝凝重。 乡野的菊花,花瓣很少卷曲,都是或细长或短宽的舌状花,黄色居多,白色也不少。一蓬蓬,一丛丛,成片成堆。平时不起眼,唯有秋高气爽时,一朵朵傲然绽放的菊花,犹如“忽如一夜秋风来,千朵万朵菊花开"似地,在枯黄的草丛里,开得热烈,开得圣洁。 市井的菊花,花瓣或曲或直,或长或短;茎杆或立或攀,或粗或细;盛开的姿态,或安静或怒放。一字排开的菊,盛开在菊花展台,盛开在人行道旁,盛开在人们的啧啧声中,也盛开在人们的记忆里:年年菊花展,岁岁人不同。去岁邀君看菊的人儿哪,今昔在何方?菊花,成了人们追忆中的一丝情愫。 菊花,茎杆不起眼,叶片不葱绿,株型也不好看,似乎全株植物的营养都集中在绽放这一季。菊花开放时,有叶片已渐枯萎,淡出秋天。唯独花儿却攒足劲头,经得住霜色,傲然开放!姿态端庄,不卑不亢;色彩鲜明,素颜朝天。 菊花的品性,不止于怒放时的傲霜气质,更来自于其花的端庄温凉。采一把甘菊,蒸煮晾晒,储藏茶罐。闲暇时,放几朵于玻璃杯中,看水的温柔里,菊花起起落落,几番沉浮,最终舒展为一朵圆润饱满的水中花。 图2:青岛海滨处的菊花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8191 次阅读|4 个评论
挽菊
热度 3 springbamboo 2011-3-11 14:30
岳麓山中,生有秋菊。每日不曾相忘,寻之,伫立徐久而不能离去。秋菊饮西风,着秋露,转眼已是花朵朵。邀友赏菊,均好花之淡雅,千杯少,难尽欢。望霜叶红艳,只叹湘江北去,随波逐流。秋风劲,鸟凄鸣,偶见蝶双飞。晓残月,花始枯,人间芳菲尽。迎风落,坠无声,潭水依清。高山流水,花离去,任我追逐。怎耐枝叶纷落,茫然间,回首不见其踪。觅知音,只见寺影,千古留憾。雁过声声,激长空,同悲凉。终不忍残菊败叶,敛而葬之,被笑言花痴。呜呼,谁识我心?(2007-10-13)
110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