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微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老公的网易微博粉丝是4大门户微博粉丝第一多:79800个!
francy 2014-5-2 20:02
2014年5月2日: 本人的网易微博粉丝是4大门户微博粉丝第一多了:79800个! 祝贺一下! 此外,也祝贺一下《超级奶爸手册》有了13个订阅用户: 微信公众账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他的微信公众帐号 : 超级奶爸手册
个人分类: 我家的事|1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卜算子——现代人的微信生活
sheep021 2014-5-2 09:30
卜算子 我住木床头,君住 木 床尾; 日日见君不思君,有事发微信。 此信几时休?此情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游戏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 天津大学官方微信形象:以“西府海棠”为主图案,加以美
zlyang 2014-4-28 09:59
天津大学官方微信形象 建议以“西府海棠”为主图案,加以美化。 西府海棠,是中国的特有植物。非常清香的,寿命也很长。根系发达、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还是嫁接苹果等的优质砧木。 上面是“白里透红的西府海棠花”,类似上面的侧视角度; 下面 毛体或黑体 “天大”或“天津大学”字样。 相关链接: 张道正,聂文斐,中国新闻网,2014-04-27,《南开大学发布官方微信形象 指尖上的南开受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4/292997.shtm 天津大学的海棠花:2014傻拍(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83979.html
6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静悄悄上线
sciencepress 2014-4-24 16:50
科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4月23日正式上线。首日推出《今日你阅读了没?》专题推荐出版社近年推出的科普图书。同期推出出版社成立前后的社史文章。 今日又推出《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重磅专题,图文并茂的对天文学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纳米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及航天科技6个领域的主要发现和成果加以综述。 一起 阅读 科学 ! 敬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 ,搜索 微信ID : sciencepress-cspm 或 “ 科学出版社 ” 更多精彩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官网: http://www.sciencep.com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官方微博 腾讯微博:@科学出版社 豆瓣小站:@科学出版社 科学网科学出版社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个人分类: 科学动态|4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言冯语]在科学网开了个微博,织围巾?
冯用军 2014-3-22 21:26
肯定不是我的强项,再说也没多少闲暇时间 先把地址拷贝在这里,免得忘啦 http://weibo.sciencenet.cn/ ?冯用军
个人分类: 世界博客/微博研究院WBI|1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bewinner 2014-3-2 23:45
申请了个微信公众号:gongkonglundao,欢迎关注~
2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数据挖掘:微信(WeChat)】
热度 1 liwei999 2014-1-8 19:26
上帝给人类的礼物,一软一硬两个。硬的叫 iPhone(爱疯) ,软的叫 微信(英文品牌叫 WeChat) 。 都是颠覆世界,改变我们生活的移动互联网杀手产品,一旦用上,就让人离不开。 即便是上帝的礼物,也仍然会有人抱怨。因为有抱怨,才会有进步和升级。有朋友在微信团队,都是特别精明虎虎生气的年轻人,说,你给我们挖掘一下吧,看看都有哪些抱怨,我们好根据客户的反应做出改进。 责无旁贷。它的每一处改进,每一次升级,不仅惠及我和我的亲友,而且让全世界几千万(甚至上亿?)用户得益。给他们挖掘社会媒体大数据的客户情报,是功德。 好,咱们先挖一挖在中英文社会媒体的最近一个月的客户情报。 一个月的挖掘区间:2013/12/07 - 2014/01/08 数据来源:英文社会媒体(近28万数据点);中文社会媒体(27万数据点) 概览见下图。一个月来的褒贬指数(net sentiment)分别是,中文 66%,英文 40%,褒远大于贬,总体都是非常正面的。具体说,中文正面评价有三万多条,抱怨才六千来条。英文的正面评价一万二千多,而抱怨约五千三百条。中文品牌评价度更高是很自然的,因为 WeChat 进入英文世界和社区时间并不长,用户还在尝试、消化和体验阶段。 朋友说,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抱怨。 抱怨 在这儿: 绿色是压倒性的,显然喜爱远大于抱怨。 、 【相关篇什】 【腾讯 微信 在移动社交媒体中的异军突起】 - 李维的博文 温故知新:iPhone 是 上帝 送来的礼物- 李维的博文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社媒挖掘|9831 次阅读|1 个评论
糖尿病检查:C肽
xiaoronglv 2014-1-6 20:22
C肽是什么? 胰岛素的合成分为三步 。 胰岛B细胞首先合成前胰岛素原,切掉一个紫色尾巴变为胰岛素原,继而一分为二:C肽 和 胰岛素。 你可以把C肽想象成为胰岛素的孪生弟弟,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并且是1:1配对 。 所以知道C肽的数量,就可知道胰岛素的数量,间接的就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 有没有「分泌能力」,C肽一测便知。 有人或许纳闷,既然要测胰岛B细胞的功能,直接测血液中胰岛素的量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兜个大圈子? 有两点原因: 1 . 肝脏清除胰岛素太快了。 血液中胰岛素一旦进入肝脏,就被灭了。胰岛素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很短,只有5min 。 (C肽不被肝脏灭活,半衰期10-11分钟)。 2. 大部分糖尿病人都会注射胰岛素,此时病人血液中的胰岛素包括两部分:①身体分泌的胰岛素 ②注射的胰岛素 。 测胰岛素的浓度毫无意义。 测C肽有什么用? 1 . 评估胰岛B细胞的「能力」 2. 区分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C肽水平低,对血糖刺激基本无反应,整个曲线低平;2型糖尿病C肽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服糖后高峰延迟或呈高反应 。 C肽的正常值 正常人空腹C肽水平为400pmol/L,葡萄糖负荷试验后,高峰出现的时间与胰岛素一致,比空腹时高5~6倍 。 ====== 关于我 ====== 我是吕小荣,做过医生,当过医学编辑 。 我会定期分享糖尿病防治方面的文章,希望给你一点点帮助。 欢迎大家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DM-diet
个人分类: 微信|7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菌协会正式开通微信公共服务平台
greenbz 2013-11-1 13:32
协会已经正式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微信号为:ciaa2001,欢迎关注。 另大家也可以通过上面二维码加关注。
个人分类: 学会资讯|2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观察:小圈子微信正在抢夺博客地盘
liuli66 2013-9-19 10:30
examples: Mr Gh Master Xuekuan 加入大学微信群,20130918; 遇见了不少女同学和男同学 热聊了很多很久。
个人分类: 杂感|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笑话:奥巴马给普京转发的微信
热度 1 wangxh 2013-9-13 21:03
斯诺登最近在俄罗斯声称,美国已窃取百亿计中国人短信内容。 经 FBI 分析, 35% 是节日祝福语, 25% 是商业广告, 30% 是办假证、贷款、复制手机卡、监听小三等垃圾信息。 奥巴马有点扫兴问:那 “ 剩余的 10% 一定很有价值吧? ” 情报局长: “ 报告总统,都是黄段子 ……” 奥巴马扼腕痛心,又问: “ 那微信怎么样? ” 中情局长说 :“35% 是人生教诲感悟, 25% 是吃货们晒的美食, 30% 是养生常识。 ” 奥巴马急切地问: “ 那剩下的 10% 呢? ” 中情局长半天埋头不语。 奥巴马再追问: ” 你干嘛呢 ?” 局长苦着脸答曰 :” 报告总统,我必须得转发这条微信。 ” 奥巴马怒不可遏: “ 问你剩下 10% 呢 ? 你转发微信干嘛 ?” 中情局长答曰: “ 剩下 10% 的内容是不转发死全家的!刚才我已经转发给您了。 ” 奥巴马一身冷汗道: “ 中国人真他妈厉害啊! ” 说完转身就走。 中情局长追着问: “ 总统,您干嘛去啊? ” 奥巴马急匆匆地答道: “ 我给普京转发过去 ……“
125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腾讯微信在移动社交媒体中的异军突起】
liwei999 2013-4-15 18:09
Abstract: The Tencent WeChat app is revolutionary in social networking at the mobile platform. Not just Chinese counterparts of mobile Facebook, or Skype, or Facetime, or Voicemail, it is all of these but much more. Its explosive growth with hundred millions of users in such a short time demonstrates an IT miracle in making. 关注社交媒体很久了,因为吃的就是社交媒体挖掘这碗饭。可注意到腾讯微信才几个月。不用不知道,用过吓一跳,腾讯这玩意儿不得了,继 QQ 之后,它是一款改变世界的通讯利器。微信与其他广泛认可的革命性产品,软的如微博、gmail,硬的如爱疯和三星(或其他智能手机),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有后来居上之势。 几个月前接触到腾讯技术人士,才第一次知道微信的存在。他们竭力推荐,说微信已有几亿用户,极为灵便,不可不用。他们目前正在进军海外市场,起了个英文名字叫 WeChat,我当时以为是王婆卖瓜,它不过是 skype 的中文版而已。下载试了试,觉得就是一个的 Instant Messenger 的手机版,加强了对讲机的功能,在众多产品中不懂它为什么这么火爆。 魔鬼在细节中。当 gmail 出现的时候,电子邮件及其应用软件已经存在 n 年了,可 gmail 革命风暴是我们很多人亲身体验到的,如今已然成为很多人网络生活的起点和老家。当爱疯出现的时候,带有各种 features 的手机也已经存在 n 年了,但爱疯无疑是革命性的,最终成为智能手机的范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了。微信也是如此。拆开来看,它的每一个功能都可以在以前的产品中看到影子,但作为一个移动设备的个人社交信息平台,微信的完备与友好具有颠覆性产品的效应。它的爆炸性增长也证明了这一点。 微信是什么?它对社会媒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它给我们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作为社会媒体的挖掘者、研究者和受益者,我想借此文抛一块引玉之砖。 宏观上看,社交媒体平台有两大块儿,一块儿是公开的舆论平台,信息的发布虽然也通过社交管道,但其目的是为了传播到社会上去,引起公众的参与和议论。这一块儿目前在国内由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承担,在国外是 twitter。另一块儿是封闭的社交平台,信息的传播通常只在自己的个人圈子里,为的是与亲友沟通和分享,这一块儿主要就是微信,也可以包括人人,在国外就是 Facebook。 这样看来,微信与人人和Facebook是一家,但比起人人和Facebook,微信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这个优势集中表现在微信最快也是最巧妙地适应了新兴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IT潮流。当 Facebook 和人人还在黑暗中摸索,苦苦思索移动互联网的生存之道时,腾讯仗着它的 QQ 优势和影响力,大力创新,一举推出了微信这样的革命性产品,创造了中国IT的最新奇迹。其用户体验是如此之好,普及呈星火燎原势态,利用手机在微信这个平台上分享传播的各种信息呈爆炸性增长。从情报角度,这将是怎样的一个信息宝藏啊,可惜的是,由于隐私限制的考量,封闭社交媒体通常是不被允许挖掘的。 那么从企业和客户关系的角度怎样看待社会媒体中的微博和微信呢?简单来说,使用NLP技术,微博是听取客户呼声(品牌舆情)的最重要的平台,而微信则是与具体客户互动和交流的最佳平台。有调查表明,在国内,客户愿意提供电话与厂商沟通的比例不足10%,而愿意使用微信与厂商沟通的比例则高达70%以上。这是因为,电话号码一旦给出就覆水难收,万一遇到骗子或骚扰而不得不改电话号码是很烦恼的事儿(要一一通知亲朋好友)。可微信则不同,一旦觉得苗头不对,可以随时 block 对方,因此作为沟通的工具用起来放心多了。对于企业,客户就是上帝。在社交媒体时代,善用微博和微信的企业对于增强品牌和赢得客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微信的海外推广还刚刚开始,最先是在海外华人的群体中,主要是口碑。将来能不能普及到海外主流用户群中,目前还在未定之中。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制约因素。其一是文化和语言的隔阂使得海外主流社会难以理解WeChat的独特微妙之处,加之其现有用户多为华人,主流用户难有尝试它的需求和动机。其二是海外社交媒体巨头如Facebook也不会裹足不前,它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抄袭并创新微信在移动设备上的非凡成功,推出类似的产品。无论如何,有一点似乎是肯定的,微信在国内是压倒性的。它是如此的深入人心,我觉得运作得好的话,甚至腾讯微博也会沾光。腾讯微博逐渐取代新浪微博的龙头地位,不是不可能的。资力雄厚勇于创新熟悉客户的腾讯似乎注定在中国社会媒体的时代潮流中要扮演大哥大的角色。 作为个人,怎么看待和利用微信呢?一句话,不试不知道,试了更奇妙。如果你还没动心要用它,而且你知道你的亲友很多人在使用它,那你赶快上船吧,这么好的东西,不用是傻瓜,趁它还没收钱的时候(据说收费计划正在酝酿之中,我估计如果收费,很可能类似当年的 skype 模式,就是基本服务仍然免费以稳定和扩大用户群,在基本服务之上会加上额外的增值服务)。 最后谈一点个人使用微信的体会。我使用微信时间不长,圈子也很小,基本上就是自己的海内外亲人。即便如此,我的感受是微信改变了我的生活品质,极大增强了亲人之间的联络和互动,亲情更浓。在微信上建一个群组,把亲人都加上去,你就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分享和互动。如果旅行在外,你可以用文字、声音或手机照片及时报告你的行踪,不仅减少了亲人对你的担忧,而且让他们随时参与到你的生活中。拜技术革命所赐,这种一家人亲密无间相互牵挂和安慰的感觉是一种超级人生享受。在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中,我们有时候几个月也难得与远方亲人联系一次。电话要一个一个去打,电子邮件也不如微信便捷。很多时候拿起电话,打开电邮,太多头绪,不知从何谈起,只好作罢。如今不同了,只要你的亲人有智能手机和微信,亲人之间即可随时分享互动。忙的时候可以在排队等人的空档对着手机说一两句,闲的时候分享趣事、图像和短片,加上各地亲人的呼应反馈,亲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腾讯的微信是信息社会的里程碑。它引发的革命还刚刚开始。 RE: 推特是text msg,微信支持sound msg 。 美国手机也有push to talk服务啊。 Lync不用抢话筒,更方便。 技术上没有问题,是生意模式问题。就像当年IP电话与传统电话之争。 从一个个技术指标上比较是盲人摸象。微信赢在两条:顺畅的 用户体验(可比苹果产品); QQ的原有用户基础。 作者: 立委 日期: 04/15/2013 11:10:36 在国内不用QQ和微信,是不可思议的。指标再好技术再先进,没人用是白搭。朋友说得对, 为什么微信一下子被大家接受,这个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QQ,微信的用户群,以前大多是QQ的用户。QQ和微信是可以一键绑定的,IM互通,微信又提供了原来QQ没有的语音服务,所以很短时间内就被QQ用户接受了。 至于用户体验,那是一个很难定义但是可以体会的东东。跟梨子的滋味一样,要尝过才知道。 国内不少企业也用微信群开远程实时会议,想发 言的人按按钮来抢话筒,抢到就可以发言,避免了同时七嘴八舌。接受到发言实时播放,不需要点击一下才播放。 还可以在群内发文字消息进行表决,蛮 方便的。 被网人议论最多的是它的 摇一摇找 blind date 的功能(所谓约炮利器),其实那个与陌生人接头的功能我看主要是噱头。一般人还是不敢轻易拿微信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当然不排除年轻人愿意尝试,只要不真地见面,只是聊天应该没有危险。一位女孩说,她经不起好奇有一天尝试摇了摇陌生朋友,没想到一下子招来了四五个不知来路的人的搭讪,吓得她赶紧关闭了这个个功能。其实坏人总是少数,可女孩子还是小心一点为好。移动时代的现代社会,寂寞孤独无聊甚至变态的人实在太多。网络大了,地球变村落了,人在社会上的圈子却变小了,大家都宅在家里,老死不相往来。现代化通讯手段也解决不了这个后现代的人类问题。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5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微信收费的传言与真相
热度 1 lihujun 2013-4-11 17:13
注:今天下午估计 很多朋友刚才都收到微信团队的“温馨提醒”,说近期微博上流行的“微信要对用户收费”纯属有人恶意造谣,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以下是我4月5日写的东西。 这些天,一则所谓 “ 微信收费标准 ” 的帖子在微博和微信流传,多位加 V 人士纷纷转发。帖子大意是,小马哥没顶住工信部、运营商双重压力,微信收费将于 7 月 1 日开始,收费标准信息每条 5 分,语音每条 1 毛。 稍加分析即可知道此乃谣言。一来,小马哥说过不会对你我这样的微信用户收费。二来,即便小马哥要收费,也不能收那么贵。信息 5 分 / 条意味着什么?你我在微信上的花销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此前的短信花销。更何况,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财新组织的 “ 岭南论坛 ” 上说,微信有收费可能, “ 但不会大幅收费 ” 。 我们和大家一样痛恨搞垄断的、在技术上不思进取、喜欢找上工信部的运营商。不过,我们还是推荐大家读一读通信专业博士、某高校副教授奥卡姆剃刀的文章 “ 微信收费的真相 ” 。他说自己与运营商无直接关系,有体面的阳光收入和稿费进项,不是任何商家的枪手。 文章分析了微信收费的真实逻辑:运营商是找腾讯收费,不是直接找消费者;腾讯是否转嫁给消费者,得看它的营销策略;运营商如果不找腾讯,就得直接找消费者,来负担他们增加的成本;同样的流量,微信会增加运营商成本;无论运营商还是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商,都不是活雷锋。(奥卡姆剃刀说这是 “ 强总结 ” ,谢谢夸奖 …… ) ****** 近日,微信将收费的说法在网上盛传,引发了很多争议,多数网友的观点是 “ 我已经支付了流量费用,用这些流量玩什么应用是我的自由,凭什么重复收费? ” 网上的意见领袖也纷纷表态反对,甚至搞了个是否支持收费的投票,反对者占 96% 以上,这个悬殊结果很正常,若搞个是否支持公社食堂收费的投票,绝大多数社员也会投反对票的。不过,这场争论从开头就把目标搞错了,微信收费指的是运行商向腾讯公司收费,而不是向用户收费,属企业间的合作成本分担与利益再分配,欧洲早有私有运营商向谷歌、苹果收费的先例,这是正常商业行为,腾讯公司可将成本转嫁给广告商,用户仍可以免费使用手机微信。 清楚了运营商是向腾讯公司而不是向个人用户收费后,仍有人担心腾讯公司会不会把成本转嫁给用户,这就完全取决于腾讯公司的营销策略了。如果把手机微信的运行成本让运营商担负,那它会不会把成本转嫁给用户呢?例如全面提高流量费?公众反对运营商向腾讯公司收费,结果自己却被迫给运营商多交了钱,这恐怕就是南辕北辙了吧。 那运营商向腾讯公司收费是否合理呢?怎样才能更加保证用户的利益?这要从技术角度说起,简单而言,手机网络采用的是基于无线通信的电信技术构架,而微信诞生于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互联网技术构架,这两种构架是非常不同的,融合起来有很多困难。构架的不同并不是人为设置的技术壁垒,而是环境等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例如手机信号是无线的,频带资源相比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而言稀缺的多,无线信号所受到空中干扰大衰减快,需要配置密集的基站,而基站的成本远比计算机网络的中继站高得多。类似的不同还有很多,总之一句话:相同的应用,跑在手机上要比跑在台式机上要贵得多,这是客观现实。 QQ 和微信等即时通信应用有个特点,个把分钟就要向网络推送下状态信息,可供你的好友查看你是否在线等等,对于基于光纤的计算机网络而言,支撑这种周期性的心跳信号很容易,但对于基于无线通信的手机网络就非常不同了。手机从待机状态调整为与基站通信状态,有着非常繁琐的过程,单说联络上后基站发出调整手机功率的信号,就要上百次之多,微信周期性的心跳信号会给手机网络带来很大的负担。 @ 拐 - 五洞网友为此打了一个很通俗的比方:每个装了微信客户端的手机用户好比是 KTV 的顾客,频繁喊服务员,每次都要加粒爆米花。要是每次喊服务员加一瓶啤酒就罢了,要是只有几个包房碰上这样顾客也就罢了,微信相当于 N 多顾客都这么干,服务员跑得团团转,对这种顾客肿么办? 百万手机用户的城市,有 10 万信道就足够了,用户随意使用手机,但同时有 10 万个以上用户使用的概率极小,基本不用考虑这种极端情况,遇到高密集人群集会时增派机动式基站车就能解决问题。少量信道可支撑更多用户,全世界运用商的规划都是基于这种概率分析而制定的。但若保证百万手机用户同时微信在线,那就要再增设 90 万信道,手机网络受到了与其架构完全不同的互联网应用的严重挑战。 运营商铺线缆、架基站、建机房,然后通过收取通话费、短信费、流量费来赢利,好比盖了一家剧场,装修花了不少钱,为吸引客源而定了低门票价,但里面的矿泉水卖 20 以弥补建设运营成本并最终赢利,但挎篮小贩买了一张门票进来后不去消费,反而做起了生意,他的矿泉水卖 5 块,由于没有硬件成本负担,他的利润反而更高,当然更受顾客的欢迎,但最终结果就是剧场关门大吉,大家都没得玩。若是允许 KTV 老板向小贩收点进场费,甚至放弃小吃饮料的经营,将之承包给更有经验的小贩,这可能会迎来三赢的局面。 从发展趋势来看,运营商会越来越集中于做 “ 智能管道 ” ,即更加专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原来经营的面向用户的通信业务会更多地让互联网商接手,互联网商当然要为运营商的基础建设而支付使用费用,然后通过竞争而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廉价的服务。但由于技术构架融合的复杂性,面向无线互联网的智能管道建设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用户要有耐心,而且不能被 “ 免费 ” 的噱头所误导,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商,没有一家是活雷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也总是出自羊身上的。 欢迎关注 消费者报告 公众号: consumerreports 独立、客观的产品评价和消费报告。用科学证据说话。空气净化器、净水器,食品、药品、化妆品,汽车、手机、电器、服装......说说你希望了解的话题,也期待你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观点。这是我们每位消费者的平台。
17467 次阅读|1 个评论
Wiley官方微信介绍与主要功能说明
WileyChina 2013-4-1 16:17
Wiley 微信智能自助服务, 可使用关键词查询相关内容,例如期刊、化学、讲座、同行评审等; 或者直接点击微信下方菜单,查看相关内容。 扫描二维码,欢迎大家关注Wiley China 公众号名称 : Wiley China 微信号 : wileychina 我们将通过微信分享最新的学术资源 / 资讯及活动信息,每天一条,绝不“扰民” 。 同时,也欢迎大家通过微信平台与我们直接交流互动,大家的问题我们会尽量一一回复! Wiley中国市场部
个人分类: All Sub|12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微信---一个据有杀伤力而很实用的产品 .
memoryjs 2013-3-15 09:31
微信最近很火,笔者在这里想谈谈微信,它是一个据有杀伤力,却又很实用的一个工具! 在谈论微信之前,首先和大家说两个软件:TalkBox和米聊。 最先发明用语音代替文字的软件是TalkBox,它是微信的鼻祖。然而在中国,TalkBox的创新性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被各种山寨(你们懂的),所以它退居海外,所以国人用TalkBox的人比较少。 米聊:大家知道小米的也应该都知道米聊,这是模仿TalkBox的一款软件(先于微信之前),当时小米可以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刘德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宣讲会的时候,谈论到米聊和微信,他的大意是说,他们能想到米聊会被腾讯模仿,却没有想到模仿的这么快(腾讯仅仅用了两个月就做出了微信)。 于是,微信就这样出世了~~ 一开始的时候,微信通过腾讯的明星产品之一QQ邮箱铺天盖地的宣传,那时候笔者还在用诺基亚的N81手机,一次装了微信之后,退出选择后接收后台消息,两个小时,我刚充满电的手机就没电了,原因是对于当时的塞班系统,微信的策略是,不断链接和断开网络,检测是否有离线消息,若有就会提示用户,结果我觉得这个软件很垃圾,果断删除。 而当时的米聊有个bug,延迟性太大,昨天发的语音消息,今天才能收到,所以对于此种新型产品,就没有继续尝试下去。 时隔一年多,微信却已经如此壮大,马化腾一直强调的“微创新”,变得非常有杀伤力: 1)蚕食QQ自己的份额:有了微信,尤其微信可以通过自己的通讯录和QQ好友添加好友,更多的人喜欢用微信,取而代之的QQ,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QQ人太多了,可是真正联系的好友却就那么几个吧。 2)侵吞微博:这个大家都懂的,朋友圈里的消息,还有QQ庞大的用户群,都帮助微信快速的侵吞微博份额,尤其是新浪微博收费之后,活跃度大大降低,而微信的公共平台推出之后,更是如虎添翼般壮大着。 3)侵蚀三大运营商的短信和彩信业务:当安卓机和iphone普及之后,一天一冲,几百兆流量已经成为大家能接受的事情之后,大家更喜欢用微信去发送消息,因为大多数好朋友都会微信在线,竟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花费一毛钱一条的短信呢五毛钱一条的彩信,速度慢,还要收费。 4)挑战三大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大家都知道,三大运营商的最赚钱的业务是语音业务,一个长途打出去,如果收不住,十几二十块钱就没了,在微信推出了视频通话功能后,只要关闭视频流,那不就是语音通话吗?笔者有个在腾讯的朋友告诉过我,腾讯正在申请虚拟运营牌照,如果真的申请成功,那么移动互联网的格局将是怎么样呢?我真的很拭目以待。 说了这么多,如果还有人认为微信只是一个约炮软件的话,那只能说太肤浅了,微信的杀伤力在于它将颠覆这么多年来,微博的格局,三大运行商的格局,还有自家兄弟QQ的占有率,不过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被三大运行商“服务”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选择新的格局,新的生活,新的服务了。 腾讯是一个怎么样的企业不去评论,它的“微创新”扼杀了许多“创新”,也带来了许多实用的产品,只是希望每个公司都以用户为主,时时刻刻为用户着想,得用户者得天下!
个人分类: 现状|2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修复网 微信平台 打开微信扫一扫,请多关注!
huangjinlou 2013-3-14 12:34
中国生态修复网 微信平台 打开微信扫一扫,请多关注!
中国生态修复网 微信平台 打开微信扫一扫,请多关注! 中国生态修复网( www.er-china.com )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网络媒体,为中国的生态修复产业提供科研、技术、政策、市场、投融资、管理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以期推动中国生态修复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做中国生态修复产业化的创导者和践行者! 中国生态修复网 微信平台 打开微信扫一扫,请多关注!
3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中国全媒体十大现象三 腾讯“微信”风山水起
热度 1 sz1961sy 2012-12-29 11:49
在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很多媒体披露“周鸿祎同台PK马化腾 称微信革了运营商的命”,凤凰网科技的报道是这么讲的: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在大会首日论坛中,昔日冤家腾讯CEO马化腾和奇虎360CEO周鸿祎一前一后登台,互发暗箭遥相呼应,让现场高潮迭起。 腾讯CEO马化腾 和 奇虎360CEO周鸿祎 马化腾在演讲中表示,坚决反对假借用户之名利用安全进行的信息搜索,否则,卢沟桥事变可能会变为南京大屠杀。矛头直指台下的周鸿祎。 周鸿祎上台后先谢谢马化腾对安全的宣传。之后夸腾讯凭微信是2012年惟一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公司,但话锋一转挑腾迅和运营商关系,称微信革了短信的命。“其实该产品实则是在破坏传统运营商和传统的短信业务,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通讯业务。”周鸿祎指出。 网易转彭博社文章的 《分析师看好微信 称其为腾讯新增长动力》一文这么讲:随着互联网用户由PC向移动设备转移,腾讯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导致其增速放缓,落后于新浪,但该公司希望通过微信迎头赶上,分析师也相信微信是杀手应用,将成为腾讯新的增长动力。文章主要内容介绍说:   二年前的1月份,腾讯公司推出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微信”。目前用户已经达到2亿,其中包括赖静奎,一位来自珠海市的教师,他使用“漂流瓶”功能来寻找朋友。在赖静奎继续探寻的过程中,微信大行其道,市场研究机构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Core Pacific-Yamaichi International (H.K.) Limited)预计,微信用户群在3年里可能扩大一倍至4亿人,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带来机遇,帮助其通过增加移动电子商务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来提高营收。   对腾讯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该公司今年录得自2004年在香港上市以来第二低的年度利润增长率。问题在于:互联网接入设备由PC向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转变。这个趋势将导致腾讯服务的用户“投奔”新浪微博等竞争对手,后者的用户群截至9月已经达到4.24亿。分析师预计新浪在2012年扭亏为盈,并且明年的净利润增幅预计是腾讯的两倍。   腾讯希望借助微信来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京华山一国际分析师凯文·谭(Kevin Tam)指出:“推行微信将帮助腾讯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因为该公司以往依赖于网络游戏。在未来几年,微信可以替代网络游戏成为该公司的增长动力。”他预测,微信应用程序将于2013年开始对销售作出贡献。他并没有预测销售的具体数额。 杀手应用   微信的核心功能可以让用户发送文本信息、图片或者语音对讲。语音对讲功能类似于WhatsApp公司的应用程序。微信的图片分享功能“Moments”则与Facebook有些类似。微信不仅能让现在的朋友保持联系,而且还为用户联系新朋友提供多个途径。“漂流瓶”功能让用户随即抛出或者捡起一段随机语音或者文本信息。用户可以对该信息进行回复或者将其抛弃。赖静奎表示,他喜欢每天使用“漂流瓶”,尽管自己还没有因此而形成任何有意义的新友谊关系。他说:“我不可能与使用‘漂流瓶’人士的朋友保持联系。人们通常只是发回一个回复,对话也就这样结束了。”除了“漂流瓶”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附近的人”和“摇一摇”认识新朋友,并交换联系方式。   巴克莱集团驻香港分析师艾丽西亚·亚普(Alicia Yap)表示:“微信是一款杀手应用。微信似乎将捕捉人们的行为。一旦用户进行使用,他们所有的朋友都会使用,他们需要继续进行使用。”    追求商业化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11月14日出席电话会议时表示,现在腾讯“非常专注于”扩大微信的用户群,而不是决定如何进行盈利。“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于PC互联网的方式来对微信追求商业化。你可以拥有特定的娱乐元素,特定的广告元素和交易元素。”该公司通过电子邮件表示,“在近期没有对微信追求商业化的计划”。   但是,投资机构 BOCI Research Limited驻香港的互联网分析师托马斯·庄(Thomas Chong)表示,腾讯开始通过微信获得收入的时间不会很久,该公司可能将在用户达到3亿左右时开始追求商业化。他表示目前自己对腾讯的营收估算中并没有包括微信,因为“在目前这个阶段很难进行量化”。   市场研究公司JI Asia驻东京分析师贾斯汀·魏斯(Justin Weiss)指出,腾讯可能以几种方式对微信追求商业化,包括应用内广告、收费内容以及优质功能,此外通过间接整合其他腾讯服务。他说:“腾讯最近表示将在1月底在微信里增加财付通在线支付服务。此举将为多项与电子商务相关的选项打开大门。” 腾讯公司是经营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为主业务延伸到全媒体的,在中国,它己经把快递业务也介入了。不过,微信确实是腾讯公司用户增长最让人耳目一新的玩意,笔者的朋友中有55岁的人就是它的忠实用户,而我们家5岁的儿子自从他妈妈玩微信之后,把微信当作是一种与同学、幼儿园老师沟通的手机玩意。难怪一惯天不怕、地不怕的周鸿祎也对马化腾此招开始“又爱又恨”! 百科名片“微信”词条这么定义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 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 腾讯“微信”风山水起从运营的角度分析,它同IPhone一样,把电信、互联网功能集成在手机端,让用户在娱乐中消费,技术上都不存在屏障,包括其中的语音,应该是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机设计与实现(2005年全球就己标准化,当时我们在日本京都参加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会议时,从京都打回北京就感到质量很好,成本几乎近免费)。从全媒体角度分析,它已具备传播第一、第二、第三媒体的通道,作为第四、第五媒体的运营者,腾讯“微信”确实快人一步:先声夺人。 至于周鸿祎指出“其实该产品实则是在破坏传统运营商和传统的短信业务,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通讯业务。”这里可以举一个2005年在日本京都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会议时的小插曲,中国几大电信运营商参会专家(官员)见到SIP协议的IP电话机商用标准后,求教当时参与亚太区SIP协议的IP电话机设计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毛伟主任“怎么样封锁住它?” 在中国以垄断经营为背景下,电信运营(ITU)的思路一直是只想垄断暴利,电信网、互联网(Internet)与广电网(Radio Telivison)的“三网融合”是从1995年有了商用互联网,一直到2008年才由国务院出面推出一个无操作细节的“视听节目”融合方案,2012年才出现第一个广电系统的互联网运营商(ISP,“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公司主业为负责全国范围内有线电视网络有关业务,并开展三网融合业务),这是2010年1月,国务院下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以下简称5号文),首次明确提出了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目标。按照5号文时间表,中国广电将在2012年底之前即三网融合的试点阶段完成组建工作,以“初步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 举这二个本人直接见证或者间接了解的故事,只想讲一个意思: 腾讯“微信”风山水起竞争的是互联网层次,它的直接、占最大头的利益方仍然是电信网(骨干网)和广电网(内容提供方)经营者,任何时间,互联网平台经营者都是“簿利多销”才能生存与在夹缝中发展。 沈阳 11:25 2012-12-29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中国全媒体现象|41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