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3D打印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3D打印

相关日志

未来城市,3D打印出来?
sheep021 2014-4-11 13:09
简直逆天了,能打印出零件,就能打印出设备,能打印出房子就能打印出大楼,甚至打印一座城市? 物质不灭定律依然存在,改变的只是结构!( 包括微观的物质分子结构,以及宏观的空间分布结构) 成批“3D打印房”亮相青浦,但神秘打印机属“机密”不让看 2014年04月11日 07:32 来源: 新闻晨报 …… “用3D打印机来造房,是世界各国建筑师的梦想。此前,俄罗斯曾发布一幢3D打印建筑,但他们的原理是打印一个个像乐高积木一样的配件,然后通过组装做成建筑的墙体;荷兰打印了一个景观房建筑叫莫比乌斯环,是通过用沙子和黏合剂的方式打印若干个模块进行组装,最终,也没有打印出完整的房子。而有了这台打印机,就可以就地取材,制造打印“油墨”,打出整栋房子。”马义和称。 “油墨”来自建筑垃圾 3D打印的房子是否为一种噱头?打印的建筑牢度怎样?能用多少年?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推出3D打印住宅,有人会买吗?面对记者一连串的疑问,马义和回答得胸有成竹。 在他眼里,3D打印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更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建筑模式。它更加坚固耐用、保护环境、高效、节能,不仅解放人力,还能大大降低建造成本,造出普通百姓都能住得起的房子。 据其介绍,3D打印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建筑垃圾再利用,同时让新建建筑不会产出新的建筑垃圾。“今后建筑过程将大大降低扬尘和污染,建筑工地不会再是一片狼藉,城市空气质量也会得到改善。”马义和说,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而盈创3D打印建筑“油墨”的核心技术就是将建筑垃圾再利用,通过技术处理、加工、分离,使之成为3D打印建筑“油墨”的原材料。 让更多人住得起房子 那么这样的“油墨”牢度怎样?马义和表示,“油墨”是一种经过特殊玻璃纤强化处理的混凝土材料,其强度和使用年限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空心的墙体不但大大减轻了建筑本身的重量,还可以随意填充保温材料,并可任意设计墙体结构,一次性解决墙体的承重结构问题,因此无论是桥梁、简易工房、剧院、还是宾馆和居民住宅,其建筑体的强度和牢度都符合且高于国家建筑行业标准。” 更颠覆想象的是,“油墨”挤出后会很快凝固,保证打印机能连续打印。“如果是整栋25层的住宅楼,只要打好地基,仅十天半月即可完成整栋楼的建筑框架。之后安装好门窗,排好各类电线管道,再由打印机打印出整体的复合地板和家具,业主一个多月就可拎包入住。”马义和说,这绝不是未来的梦想,而是现今已经实现了的技术。“现在,你看中了外滩的哪栋建筑,或者喜欢全球哪套品牌家具,只要用照相机拍下来,将设计图纸输入电脑,很快就可拷贝不走样地打印出来。” 更令他对自己产品信心十足的是3D打印的价格优势。据他测算,打印能使建筑能耗从70%降低到30%以下,让建筑成本降低50%,让更多人住得起房子。
个人分类: 智慧城市|1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建房成品亮相上海,外电如何看?
热度 4 zhpd55 2014-4-8 14:58
3D 打印建房成品亮相上海,外电如何看? 诸平 据2014年4月1日 3D打印机和3D打印新闻网站 公布的消息,虽然早在2011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Behrokh Khoshnevis就曾经预言,新技术将很快允许大规模3D打印机来构建完整的多层次的房子,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天,3年之后在中国上海成为现实。上海WinSun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WinSun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已经利用3D打印技术来建造房屋,一组200平方米的3D打印房屋已经出现在中国上海。这些建筑完全是使用一个巨大的3 D打印机打印混凝土建成的,而混凝土的原材料是一些废弃的垃圾构成,每栋成本只有3万元人民币(约合4800美元)。外电如何看待这一现实,请浏览: 10 completely 3D printed houses appear in Shanghai, built under a day April 1, 2014 Back in 201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rofessor Behrokh Khoshnevis said new technology will soon allow massive 3D printers to build entire multi-level houses in under a day. A group of 3D printed houses, 200 m2 each, recently appears in Shanghai, China. These building were created entirely out of concrete using a gigantic 3D printer, and each costs only 30,000 RMB ($4,800). The company behind these 3D printed building, Shanghai WinSun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said it has for years been working on developing the system and its materials. The company owns 77 national patent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uch as glass fiber reinforced gypsum and special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While Hobbyist models of 3D printers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only a few hundred dollars and lets users feed plastics and polymers into a machine, the company takes this technology to a bigger level. Using concrete, instead of plastic, WinSun wants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homes and other structures are built. WinSun's 150(L) x 10(W) x 6.6(H) m gigantic 3D printer is capable of printing entire building within hours. The 'ink' it used is based on high-grade cement and glass fiber. Like traditional 3D printers, the system carefully spills out those materials layer by layer, consistently building upward. Using computer and 3D modeling software, the designs of the building can also take into account additions like insulation materials, plumbing, electrical lining and windows, which can then be easily outfitted once the rest of the structure is solid and standing. In addition, it is very impressive that the printing material is recycled construction waste, industrial waste and tailings. WinSun plans to build 100 recycling factories in the country, one in every 300km, to collect and transform the waste into materials for 3D printing through special handling, processing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There will not be any wast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buildings. said WinSun CEO Ma YiHe. WinSun expects 3D printing will sav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up to 50% on the cost. WinSun hopes their 3D printer and technology could offer affordable and dignified housing for the impoverished. Chinese company prints parts for ten houses and builds them all in one day 14 hours ago by Bob Yirka Credit: 3ders.org (Phys.org) —Shang Hai company WinSun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has advanced the science of 3D printing by printing all of the parts needed to construct houses and then using those parts to build ten houses, all in just a single day. The finished houses are made of mostly concrete with other materials added for various purposes. 3D printing has become rather commonplace—college students across the country routinely print small objects both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and for fun. And while the time may be approaching when most consumers will have a 3D printer in their home for on-demand product creation, the real action appears to be in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Some have suggested that houses of the future may take just an hour or so to print, reducing labor costs (and thus the cost of the house) to almost nothing. In this new effort, the team in China appears to be making that happen sooner rather than later. WinSun isn't printing whole houses, instead, the company prints basic parts using concrete (with construction or industrial waste materials or tailing added to help reduce costs) as ink. The parts dry quickly and can then be used to assemble a complete 2,100 square foot house. Purists might argue that the company isn't technically printing houses, but the end result is the same—very little labor, low cost materials, and incredibly inexpensive (approximately $4,800) houses. The houses built in China are in stark contrast to a project going on in Amsterdam, where a crew has begun work on a project that aims to print an entire 13 room house, including some of the furniture—all in one fell swoop. The timetable is three years and the finished product will likely wind up costing millions. To print its house parts, WinSun uses a giant printer—it's 490 feet long by 33 feet wide and 20 feet deep—and unlike other companies, plans to use its printer to start printing parts for real houses for sale to consumers. To that end, the company has announced its intention to open 100 recycling factories to convert waste to make it suitable for adding to its concrete ink.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country told the press that they believe their system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very large number of affordable homes for impoverished people who now cannot afford a traditional house. Explore further: Amsterdam canal house built with 3-D printer http://www.3ders.org/articles/20140401-10-completely-3d-printed-houses-appears-in-shanghai-built-in-a-day.html ; http://phys.org/news/2014-04-chinese-company-ten-houses-day.html#nwlt
个人分类: 新科技|8894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3D打印之四:打印城市
vcitym 2014-3-31 16:48
芝加哥建筑协会使用3D打印技术,将原本只能从电脑或手机屏幕上看到的Google街景地图做成三维模型。除了让市民和游客更直观的认识芝加哥的城市风貌,该模型也为设计师和建筑师使用3D打印技术来展示他们的作品指明了方向。 3D打印在医疗、航天航空、艺术等众多领域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在建筑行业,3D打印与在线地图提供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芝加哥建筑协会与Google街景地图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协会使用3D打印技术,将原本只能从电脑或手机屏幕上看到的Google街景地图做成三维模型,并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除了让市民和游客更直观的认识芝加哥的城市风貌,该模型也为设计师和建筑师使用3D打印技术来展示他们的作品指明了方向。 芝加哥建筑协会3D打印城市建筑这一项目花费多少并没有批露,不过从目前技术看,如果整个项目都使用3D打印,那么费用会相当高昂。很有可能部分建筑使用3D打印,而大部分使用是通过传统的沙盘制作。 转摘: http://news.lihuasoft.net/517616.html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1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之三:组织与政策
vcitym 2014-3-31 16:20
1、中国成立3D打印技术创新联盟 据新华网南京3月31日电(记者王恒志)记者从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获悉,“全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在南京正式成立。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在内的83家3D打印行业大型央企、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校院所成为该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联盟事务委员会秘书韩志宏表示,在联盟的合作平台上,联盟成员之间可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从而提升群体竞争力。   据了解,该联盟由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与南京增材制造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是致力于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服务和应用的单位自愿组成的合作平台,将通过统筹协调全国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相关资源,提升增材制造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服务水平,促进增材制造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3D打印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得还不算太好,一些关键环节仍存在问题,比如产业链不完整、关键打印材料制造技术及产业化仍有短板、大功率激光器等核心元件仍依靠进口等。对中国3D企业来说,迫切需要联合起来,加强沟通和交流,形成研发合力。 ( http://finance.21cn.com/newsdoc/zx/a/2014/0331/10/26847147.shtml) 2、北京出台3D打印发展规划 3D打印概念掀涨潮 2014年 3月3日,北京市科委印发《促进北京市增材制造(3D打印)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的工作 意见 》,在此消息影响下,昨天3D打印概念股也逆市飙升,掀起阵阵涨潮。 《意见》提出到2017年,培育2-3家龙头企业、10家以上骨干企业,推进北京市3D打印技术 全面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建成世界知名的3D打印产业基地,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面向航空航天航海等大型金属复杂构件直接制造领域,要求着力突破激光、电子束等高能束流直接制造技术;面向医疗器械与健康服务领域,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3D打印产品的临床应用研究,另一方面着力突破医用材料、3D打印装备等环节核心技术,实现材料及装备的重大突破。 (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4-03/05/c_119608610.htm?prolongation=1) 3、中国开展3D打印技术研究的大学分布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预测,我国3D打印市场将在3年内从目前的约1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3D打印技术的深层意义在于,它将有可能改变传统工业格局和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理念。目前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研究的高校有: (1)清华大学 该校机械工程系是国内在金属机械锻压以及材料成形方面科研实力较强的单位,早期由颜永年教授带领的团队在金属快速成形上取得诸多成就。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瞄准前沿问题、立足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做科研。”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航王华明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不懈努力的方向,也是他们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目标。 (3)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最大激光3D打印机”诞生在大连!这则消息令人振奋,也引发了更多人对3D打印技术的好奇。10年前,如果提起“3D打印”这个词,你也许会觉得很陌生。但是从2002年起,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姚山教授就开始从事相关技术的研究了,直到近日有媒体爆出其研发的“世界最大激光3D打印机”已进入调试阶段,姚山这个名字才被人们所熟知。要想了解他与3D打印机的故事,还要从他所研究的铸造行业说起。 (4)华中科技大学 该校史玉升教授团队开发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这种3D打印机主要打印工业制品,包括各种加工零件、装备材料等。长宽尺寸小于1.2米的零件,都可用这台机器打印出来。其好处是,既能降低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又能大幅缩短铸件的生产周期。目前,该校正牵头拟建全国首个3D打印工业园,集3D打印设备制造、材料制造、产品加工服务于一体,推动3D打印规模化生产。 (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该校徐铭恩教授团队研发出国内首台生物3D打印机,能够直接打印出人体活细胞。以这些细胞为基础,打印机还可打印诸如骨骼修复器件、人工器官等生物材料。他曾表示,“说到生物3D打印还有一个概念叫生物制造,这也是我国生物3D打印的前驱颜永年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以3D打印为基础的生物医学,为制造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6)华南理工大学 该校杨永强教授团队从2001年左右开始研究3D打印技术,目前主要研发方向是牙齿、假肢、金属部件等。2004年,该团队与国内企业合作研发了国内第一台选区激光熔化快速制造设备“DiMetal-240”。 (7)西北工业大学 走进西北工业大学,浮雕“翱翔”映入眼帘,羽人飞翔、嫦娥奔月、琴高游海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这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美丽神话,也是西工大人推动我国航空、航天、航海事业发展的不懈追求。在激光制造工程中心,一项神奇的技术也在助推着我国的大飞机梦——3米高的C919飞机中央翼缘条是大型钛合金结构件,通过3D打印技术迅速成型。原来,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零件构造越来越复杂,重量却要求越来越轻,传统工艺很难制造。“应用激光立体成型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卫东说,他从1995年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攻关,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其在大飞机上的应用。 ( http://laser.ofweek.com/2013-08/ART-240015-8500-28714127_7.html)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2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之二:3D打印的奇葩
vcitym 2014-3-31 15:39
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打印中国第一幅3D地图 (摘自http://www.seemap.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3id=3196) 该中心利用3D打印机生产出来第一幅3D地形图成果   荣获“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的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近日又传出喜讯:由中心主任王明孝带领的科技团队,历经一年多的探索攻关,创造性地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地形图生产领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幅3D地形图。专家鉴定此项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把装在打印机内的“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使计算机上拟打印的立体蓝图变成实物。近年来,这项技术被迅速应用到工业、医学、建筑、军事等多个领域。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的科研团队勇追世界科技潮头,于2013年启动3D地形图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幅3D地形图——《兰州市区三维(3D)地形图》。   记者眼前的这幅3D地形图与传统的人工制作沙盘相比,具有精度高、可量算、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可谓是现地地形的“浓缩版”。军事专家指出,3D地形图的成功研制,可为军事地形分析、首长指挥决策、部队遂行任务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军事应用价值。   该中心政委许仕敏介绍说,在3D地形图研制过程中,中心科技人员没有选用石膏、树脂、特殊塑料和金属粉末等国际上专用的昂贵打印材料,而是将库存的数千吨废旧地图开发为打印材料,最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全国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的鉴定认为:此项成果设计思路新颖、研制难度大、技术先进,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际先进水平。   中心主任王明孝表示,第一幅3D地形图研制成功后,中心科技人员致力于技术的升级改造。目前,他们已将A4幅面的3D地形图的精度由最初的1毫米提高到0.1毫米;将打印时间由24小时缩短到8小时;制图范围实现了从战区地域向战区外地域的拓展。“在不久的将来,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区域在哪里,3D地形图就可以‘打’到哪里。” 图片来自网络 另据报道: 用3D技术打印地图虽然一直没有被广泛普及,但是相关的探索就一直没有中断,现在日本在这项技术上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 日本官方的国土地图绘制和地形研究勘察机构——日本地理信息空间局近日计划推出全新的网站,通过这个网站,普通民众可以免费下载日本国土地形的相关资料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被下载后可以直接用于3D打印,用户可以选择黑白和彩色两种打印方式 。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3D生物打印的应用与发展
ailiyakong 2014-3-21 21:02
3D生物打印即以计算机三维模型为基础,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的方法,定位装配生物材料或活细胞,制造医疗辅具、人工植入支架、组织器官等生物医学产品的3D打印技术,3D生物打印是目前3D打印技术研究最前沿的领域。 1、2025年3D生物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美元 2012 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达28.2 亿美元,2010~2012 年进入快速发展期,三年复合增速达27%。Wohlers Associates 预测,未来几年,该市场仍会保持近20%的增长,到2021 年,行业规模或达108 亿美元,为目前的5 倍。 Lux Research的分析师关于3D生物打印市场的预测结果表明:随着3D扫描技术、打印机和材料价格下降,它们会被医疗行业迅速采用。这一市场2012年仅价值1100万美元并仍处于萌芽期,不过预测显示该市场将在2025年增长到19亿美元。 3D生物打印发展空间巨大源于三方面的原因:1)全球医疗领域的开支巨大,为3D打印技术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空间;2) 3D打印技术以其快捷、准确性见长,以其个性化制造能力与病体需求的差异性充分结合,在人工假体、人工组织器官的制造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3) 相对其他领域来说,3D打印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更具有经济性。 2、无生命修复形式3D打印的商用浪潮已经出现 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教授胡迪•利普森在2013年出版的《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一书中,提出了一个“3D打印生命阶梯”的概念。胡迪•利普森认为:把身体各部位根据复杂性排列成一个很高的阶梯。无生命的假肢会位于阶梯的底层;中层将是简单的活性组织,如骨与软骨;简单组织之上将会是静脉和皮肤;最靠近阶梯顶层的将是复杂且关键的器官,如心脏、肝脏和大脑;生命阶梯的顶层将是完整的生命单位—也许有一天将会是具备完整功能的人造生命形式。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实现所构想的阶梯的底层,我们正在探索中间级并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到达最高级。 当前,第一波3D打印身体部位的商用浪潮已经出现,3D打印的假肢、牙冠、隐形眼镜与助听器等无生命修复形式已经存在于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体内。 3D打印牙齿、助听器以及矫正器的过程都很相似:先对身体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扫描,再将扫描数据发送到一个特殊实验室,在那里这些数据被调整为可行性设计文件,最后,按照设计文件用软橡胶、坚硬而有光泽的陶瓷或者柔软而有弹性的透明塑料进行3D打印。目前,3D打印身体部位采用单一的材料,如金属、陶瓷或塑料。它们可自定义形状、可小批量生产,这些特征使它们成为3D打印的完美对象。 3、组织工程支架和植入物的3D打印逐渐成熟 随着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支架和植入物的3D打印也日趋成熟。首先借助CT、ECT技术获取人体模型器官模型,通过3D技术处理:包括3D模型的建立,然后对不同材料、部位进行建模。最后指导3D打印设备喷射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所需要的结构。3D打印在构建植入物的微观结构方面相对传统工艺有很明显的优势。在美国,仅骨移植修复材料的市场空间就达200亿美金。此外,一些血管支架等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发展。 世界上首例由3D打印技术制作的人工下颌骨移植手术于2011年6月在荷兰进行,接受移植的病人是名患有骨髓炎的83岁女性。术后她的恢复状况良好,新的下颌骨并未影响她的语言表达和进食能力。这项人造骨骼3D打印技术由比利时公司LayerWise和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发研制,而器官制作过程被称为“叠加制作法(AM)”。通过该方法,技术人员可根据移植患者的具体需求来设计骨骼部件的效果图,然后利用高精度的镭射枪来熔解钛粉,并将它们一层层地喷涂叠加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人造骨骼部件成品。 2013年上半年,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的打印出具有功能性的仿生耳朵,造价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000元)。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所创造出的仿生学耳朵在能力上要远远超过正常人的听觉,甚至可以听到无线电的频率,因为这个耳朵的组织是与电子技术结合在培养皿中生长。 科学家们选择的打印材料为水凝胶,接着用3D打印机打印出仿生耳朵,然后将从小牛身上获取的细胞注入水凝胶中,接着加入一种含有纳米银粒子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可以传播无线射频信号。最后将小牛细胞成长为软骨组织,并围绕一个线圈天线变硬。这样,一个仿生学耳朵就诞生了。 4、3D细胞打印将成为“生物制造”的技术基石 器官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长久以来,医疗行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研究以期解决移植器官不足的难题。而近期3D打印肝脏、3D打印肾脏等医疗领域取得的突破,正让整个医疗行业兴奋不已。 3D细胞打印是利用一层层的生物构造块,去制造真正的活体组织。这种3D生物打印机有两个打印头,一个放置最多达8万个人体细胞,被称为“生物墨”;另一个可打印“生物纸”。所谓生物纸的主要成分是水凝胶,可用作细胞生长的支架。这种机器首先“打印”器官或动脉的3D模型,接着将一层细胞置于另一层细胞之上。打印完一圈“生物墨”细胞以后,接着打印一张“生物纸”凝胶。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至打印完成新器官。随后,自然生成的细胞开始重新组织、熔合,形成新的血管。每个血管大约需要一小时形成,而熔合在一起需要数天时间。 3D打印再造人体器官的基本“生物墨”——人体细胞制备的理论近年也有重大突破。201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揭,获奖理由为“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2014年1月30日,Nature杂志披露日本理化研究所小保方晴子团队将细胞暴露于弱酸性环境中,即可将其转化为干细胞。平均有25%的细胞在酸性条件下存活,而其中的30%则转化为多能细胞——较之前山中伸弥仅1%的转化率高出许多。随着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特定功能细胞(例如肝细胞、胰岛细胞等)技术的逐渐完善,3D打印再造人体器官的基本“生物墨”距离最终解决并不遥远。 3D细胞打印主要有三方面的具体应用:1)作为医学实验的研究工具。细胞打印的产品包括组织和器官两类,细胞准确定位和培养之后,形成的结构具备生物特性,可以作为很好的医学研究工具。2)构建和修复组织器官。细胞打印成型组织和器官可以根据病体的需要进行器官移植和修复。 现阶段,一些皮肤、脂肪组织可以打印并用于修复。打印移植器官还在研究中,最有希望率先突破的领域可能在人工肝脏方面。3)做药物研发领域的药物筛选的模型。细胞打印成型组织和器官可以用来进行药物筛选的试验,弥补现阶段蛋白筛选直接到动物体筛选的技术缺失,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和新药的研发速度。 目前,3D细胞打印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面临着形成组织的强度不够、培育组织的存活问题以及缺乏电脑化的工具等一系列难题。 5、3D生物打印的领军企业――美国Organovo公司 当前,3D生物打印领域的先驱是美国的Organovo公司。Organovo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迭戈。Organovo公司专有的NovoGen 3D生物打印技术可制造各种组织和细胞类型,并能够在细胞里放置所需要的图案。Organovo公司生产销售NovoGen MMX 3D生物打印机,以帮助用户制造生物组织以用于研究和开发。 Organovo公司成立7年来,在3D生物打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突破,包括:打印第一个全细胞工程人体动脉;使用来自脂肪组织的干细胞制造动脉;首次将生物打印的组织植入活体(动物)体内;3D打印具有全部生物活性和功能的人体肝脏组织并保存了40天。 在Organovo公司打印3D迷你肝脏的过程中,3D打印机逐层打印肝脏细胞和血管内壁细胞,一共打印了大约20层。血管内壁细胞负责为肝细胞提供营养和氧。他们打印的迷你肝脏能够产生清蛋白、胆固醇和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代谢肝脏内的药物。迷你肝脏结合了肝实质细胞和星状细胞层,所拥有的结构和功能对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迷你肝脏可以被疾病侵袭,允许研究人员观察整个病变过程,也可以施以药物,用以了解药物疗效。 图11、Organovo公司的科学家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迷你肝脏,深0.5毫米,宽4毫米,拥有很多与真正肝脏一样的功能 2013年,Organovo公司同云设计和技术软件厂商Autodesk合作开发首款生物打印3D设计软件。这款软件将与Organovo的NovoGen MMX生物打印机配套使用,这表明人类在提高3D人体组织设计的可用性和功能上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可能拓展生物打印用户的数量。这两家公司有很大的合作潜力。Organovo的NovoGen MMX Bioprinter是一种全新的、全自动化(定制图形用户界面)、专为满足生物研究和生物打印的各种需求而开发的软硬件平台。Autodesk是很多专业化设计领域的领军厂商,这将是它第一次去开发能够创造活体事物的软件。 与此同时,Organovo希望通过生产能够被用于药品研究、发现和开发的活体组织获得一个稳定而且可持续的创收源泉。Organovo公司的首席执行官Keith Murphy透露:该公司将于2014年推出第一款产品:供医药公司客户在毒理学方面使用的一个3D打印肝脏
3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带来医疗新革命
热度 2 ailiyakong 2014-2-23 12:20
1、什么是3D打印 3D打印(3Dprinting)也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它是新兴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不同,3D打印是以数据设计文件为基础,将材料逐层沉积或黏合以构造成三维物体的技术。 现代意义上的3D打印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于美国。CharlesHull(3DSystems公司的创始人)和ScottCrump(Stratasys公司的创始人)是3D打印技术的先驱人物。以3DSystems和DTM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中小科技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继研发出立体光固成型(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熔丝沉积造型(FDM)等主流技术路线,经过20多年的沉淀和不断完善已经日臻成熟。 3D打印与传统制造业的最大区别在于产品成型的过程上。在传统的制造业,整个制造流程一般需要经过开模具、铸造或锻造、切割、部件组装等过程成型。3D打印则免去了复杂的过程,无需模具,一次成型。因此,3D打印可以克服一些传统制造上无法达成的设计,制作出更复杂的结构。 图1:Stratasys推出工业级高端服务领域3D打印机 图2:这款Solidoodle2打印机售价仅3千多元人民币 目前,3D打印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工业、医疗、建筑等领域。功能也从最早的展示、教学拓展到工业模具的制造,乃至零部件的直接制造。3D打印直接用于零部件制造的比例由2003年的不到4%跃升到了2011年的24%。随着3D打印技术越来越成熟,它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未来将深刻地改变世界制造业的理念、方法和格局。 根据咨询公司WohlersAssociates的统计,2011年全球3D打印产品(设备+服务)的销售总额已经达到16.8亿美元,近十年时间里以年均27%的速度高速增长。该公司进一步预测,未来5-10年全球快速成型市场将继续以年均20%的速度膨胀,2019年可达66.5亿美元的体量。 2、3D打印的优势和局限性 3D打印作为一种崭新的制造技术,有着传统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在铸造精度上已经可以与传统方式相媲美。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复杂物品不增加成本:对于传统工艺而言,物体形状越复杂,制造成本越高,而3D打印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制造复杂物品不增加成本将打破传统的定价模式,改变我们计算成本的方式。 (2)减少设备购置成本:传统的制造设备功能比较少,做出的形状也有限,3D打印可以减少购置新设备的成本,一台3D打印机只需要不同数字设计图纸和新的原材料。 (3)无需组装: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建立在组装线基础上,在现代工厂,机器生产出相同的零部件,然后在进行组装,产品组成部件越多,组装耗费的时间和成本越高。而3D打印是一体化成型,无需组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材料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传统制造业将不同材料结合成单一产品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无论切割或模具成型过程中都不能轻易的将多种材料融合在一起。而3D打印机能够做到。 (5)突破传统的设计空间:传统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形状有限,制造形状的能力受制于所使用的工具。3D打印机可以突破这些局限,开辟巨大的设计空间,甚至可以制作目前可能只存在于自然界的形状。 但是在大规模生产上,3D打印目前仍无法获得规模经济,在成本上和效率上不具优势。因此,3D打印主要被应用于个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的产品制造上。3D打印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材料技术亟需突破:一般3D打印的材料包括石膏、无机料粉、光敏树脂、塑料等,但工业级应用的金属粉末仅有钛、不锈钢、金银等寥寥数种,材料种类亟需扩展。 (2)批量生产经济性不高、控制难度高:快速成型设备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体现在小批次、设计复杂的物件制造上,但制造大型、结构简单、大批量的零件相比于数控机床具有劣势,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由于收缩率的影响、尺寸精度难以控制。 3、3D打印在医疗领域大展拳脚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3D打印已率先在医疗领域获得应用上的突破。这主要因为医疗行业(尤其是修复性医学领域)个性定制化需求显着,鲜有标准的量化生产,而个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恰是3D打印技术的优势所在。 图3:医疗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市场份额 目前,3D打印在医疗生物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体 外 医疗器械 制 造——无需生物相容的材料 体外医疗器械包括医疗模型、医疗器械——如假肢、助听器、齿科手术模板等。根据美国组织AmputeeCoalition的统计,目前美国正有约200万人使用3D打印假肢。 图4:3D打印的假肢 图5:3D打印的助听器 (2)个性化永久植入物 对人体身体部位的复制是高度定制化的产品,通过3D打印,这些部件可以与身体完全契合,与身体融为一体。以骨骼为例,当人体的某块骨骼需要置换,可扫描对称的骨骼,再打印出相应的骨骼,最后通过手术植入人体内。 图6:3D打印的移植用颚骨 图7:3D打印的功能性耳朵 在国内,3D打印“骨骼”技术已经于2013年被正式批准进入临床观察阶段。目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专家刘忠军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征得病人同意后,已有近40位患者植入了3D打印出的“骨骼”。该院在脊柱及关节外科领域研发出3D打印脊柱外科植入物,其中颈椎椎间融合器、颈椎人工椎体及人工髋关节三个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观察阶段。这种3D打印的假骨有助将周边的骨头吸引过来,使人体骨骼和植入物结合起来,促进患者康复。到目前,使用3D打印骨骼的患者恢复情况非常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到骨细胞已经长进到打印骨骼的孔隙里面。 图8:刘忠军教授将3D打印内植物用于脊柱外科手术 (3)细胞3D打印 细胞打印属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是一种基于微滴沉积的技术——一层热敏胶材料一层细胞逐层打印,热敏胶材料温度经过调控后会降解,形成含有细胞的三维结构体。 图9:细胞3D打印过程 细胞打印能够: 1)为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 、干细胞和癌症等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工具。 2)为构建和修复组织器官提供新的临床医学技术,推动外科修复整形、再生医学和移植医学的发展。 3)应用于药物筛选技术和药物控释技术,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广泛前景。 在这一领域领军的Organovo公司,已经成功研发打印出心肌组织,肺脏,动静脉血管等。虽然目前这一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试验阶段,但未来有望逐步应用于器官移植手术中。 近日,Organovo公司宣称用3D打印机完整打印一个有正常生命机能的肝脏,为肝脏移植患者提供帮助。公司先通过独特的细胞3D打印技术,在细胞培养基座中打印出肝脏所需的细胞组织,然后再在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并生成正常形状和机能的肝脏,然后便可以移植到人体中,进行身体解毒和排毒等正常代谢功能。不过,该肝脏的生命周期只有40天左右。 图10:3D打印的静脉固定装置 图11:3D生物打印的肾脏内部血管组织 对于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人提出了一个“3D打印生命阶梯”的预想,无生命的假肢位于阶梯的底层;中间是简单的活性组织,如骨与软骨;简单组织之上将是静脉和皮肤;最靠近阶梯顶层的将是复杂且关键的器官,如心脏、肝脏和大脑;而生命阶梯的顶层将是完整的生命单位。( 生物谷 Bioon.com)
44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云制造的一点,呃,幻想
lr08788080 2013-12-22 21:58
没有理论基本的想法叫幻想,基于这个论调,说一说关于云制造的幻想。 刚刚在青岛开发区看到一家云制造与云应用示范园,于是忽然idea暴发。 欢迎拍砖或夸奖,总之交流一下 。。。。。 个人以为如果3d打印能够在以下方面有技术突破的话,云制造将能创造一个神话: 1. 打印速度。打印速度慢极大地制约了3d打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目前还是“贵族”制造。 2. 安全与卫生。人们对3d打印的安全隐患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首先打印时产生的粉尘就是一个大问题,这点将导致3d打印不能像pc一样适用于家庭制造。 3. 化学反应3d打印。目前3d打印的原材料还仅限于塑料、金属等,这几种材料的简单组装远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若能实现“化学反应3d打印”的话,仅需加入几种“母料”,再通过一些程序控制的反应,就可以打印出大多数满足生活需求的产品。 展望:将来每一个小区(甚至每一家)都是企业的制造基地,企业精力将主要放到开发产品功能、降低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等方面。只要将新产品上传到云端,千千万万的用户就可以直接购买其打文档,在小区打印站(甚至在家)制造产品。 正规科班出身,表说俺民科
个人分类: 科技乱谈|3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4D打印的补充
mohsh 2013-11-15 11:20
进一步学习了 4D 打印技术。 4D 打印技术实际上就是利用 3D 打印技术实现智能材料成分和结构的预设分布,进而实现智能材料的预设功能,包括形状的重构等。其所谓的第四维度并不仅限于甚至并不主要是时间维度,可以是各种外场。其功能实现关键在于材料及其结构的预先设计,还不是自适应、自学习和自进化来形成,也就是还没有到智能化阶段。总的来说就是,这项技术是 3D 打印技术在智能材料领域的应用。因此, 4D 打印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另外, 3D 打印其实质是复杂三维结构部件的降维 ( 二维 ) 制造,强调 3D 恰恰是失去了该技术的内涵和本意。
2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3D打印
热度 1 mohsh 2013-11-11 08:36
美国将 3D 打印技术作为其振兴制造业计划的先导技术,优先设立国家增量制造创新研究所,作为其构建 “ 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 NNMI ) ” 试点,这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 3D 打印技术的热潮。 3D 打印技术是一个新的概念,但不是一项新技术,而且美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也没有体现出重大突破,美国一反常态将其作为战略高技术而优先发展的做法值得深思。作为一个对照,美国是在掌握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基础上,才宣布将页岩气作为战略资源的。 3D 打印技术是增量制造技术之一,源于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其优点是可以实现特殊复杂结构的成形加工,是实现复杂结构形性一体化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可选技术途径和方案。其发展受制于极端温变载荷下材料和结构性能难于保持和控制,因此其应用局限于模具制造以及聚合物材料加工。 3D 打印技术能否成为主流的制造技术,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材料和结构的性能,其核心科学问题就是金属的非平衡凝固和结晶。在这一点上,美国目前并没有展现出取得创新突破,反而是我国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研究团队等)后来居上,在钛合金材料 3D 打印技术方面率先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通过 3D 打印技术制造的复杂大型钛合金构件已经得到航空应用。 3D 打印技术另一个优势是设计和制造一体化,具有个性化、工序简单等特点,这适用于模型设计和非规模化产品的制造,但并不适用于规模化产品的制造,而且其加工时间长也是其难于保证材料和结构性能稳定的原因之一,这使得其应用局限于难于用其它加工技术整体加工的特殊复杂结构构件的制造,而可能仅是传统制造业的辅助加工技术。 增量制造技术还包括复杂微纳结构的可控自组织生长。自组织生长技术已经在晶体生长、纳米颗粒或分子自组装领域有广泛的实践和应用。其难点是复杂结构的可控生长成形,因此目前仅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微纳规则结构。外场引导和调控可能是其能否成为主流微纳制造技术的关键。 总之,我们既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基于阴谋论而视之不理,而要积极谨慎应对,一定要在充分战略调研基础上,厘清增量制造技术(特别是 3D 打印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难点,有选择地发展,争取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点突破。
2996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构建先进制造创新网络谋求引领新时期制造业变革
mohsh 2013-11-11 08:32
为了重新振兴美国的制造业,美国提出设立国家先进制造先导计划,通过构建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制造业振兴计划能否引发新一轮制造技术研发竞争甚至技术革命,是否会对我国制造业产生极大冲击,需要认真思考。本文浅析了美国提出制造业振兴计划的背景和目的及其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提出了我国应积极而谨慎应对、有选择在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取得突破的建议。 为了重新振兴美国的制造业,美国提出设立国家先进制造先导计划,通过构建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制造业振兴计划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制造技术研发竞争甚至技术革命,并有可能对我国制造业产生极大冲击,我国必须积极而谨慎应对。 一、美国构建先进制造创新网络以振兴美国制造业 美国认为其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出现下滑,而且这种下滑不仅体现在低端制造业方面,而更关键的是表现在其高端制造业水平及研发能力上。为此,美国总统科技咨询委员会 (PCAST) 于 2011 年 6 月发布了《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的报告 ,提出设立国家先进制造先导计划 (AMI) 以振兴美国制造业,以持续保持美国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并使美国能够在能源、交通、医疗保健和教育等领域迎接新的挑战。随后,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NSTC) 于 2013 年 1 月发布《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初步设计》的报告 ,提出构建“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 (NNMI) ”,计划在制造工艺、先进材料及其加工工艺、高效能技术及其平台以及具体应用 4 个优先领域建设 15 个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研发中心 (IMI) 。作为美国国家先进制造网络的一个试点,美国于 2012 年 8 月 16 日优先启动设立国家增量制造创新研究所 ,该研究所由超过 80 家企业、 9 个研究型大学、 6 个社区学院和 19 个非营利性机构共同构建。美国希望通过国家先进制造网络的构建,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并引发制造技术的变革。 二、美国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的背景 美国的制造业振兴计划,并不是传统制造业的回归,而是基于制造技术创新对传统制造的变革。其提出有其特殊背景和对时机的选择: (1) 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使美国认识到巩固和持续经济繁荣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必须依赖于坚实的实体经济,而制造业的巩固发展是实体经济的基础。 (2) 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使得传统制造产业面临新的变革,美国希望在变革中能够保持其领先地位。 (3) 由于制造产业的转移,以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代替产品经济,美国在基于产品 ( 装备的研发和制造 ) 的技术集成、人才培养方面出现停滞,大量人才流失;同时新兴制造大国的兴起,在人才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已经对美国等制造强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美国在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下降,这种下降不仅表现在低端产业和产品方面,而且更为关键表现在高端制造及其产品以及研发能力方面,美国必须考虑如何巩固和继续其制造强国的地位。 (4) 美国此次提出的制造业振兴计划将研发的目标定位于技术成熟度的 4 — 7 级,这表明在制造领域,美国仍然拥有深厚的知识和技术储备,这为其提出并进一步引领制造业变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相信能够通过抢占先机和重点支持,形成和控制未来技术和产品市场以及发展趋势。 (5) 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向其它国家的转移,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制造业变革的成本以及对其现有制造产业的冲击。 三、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我们应该清晰认识到美国大力倡导制造业变革和创新,绝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而是在对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前沿以及国家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基于其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优势,谋求在制造技术创新上取得领先突破,进而掌握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技术,抢占先机,引领制造产业的变革;并通过引导其它国家的研发,控制创新制造技术的研发市场和方向。事实上,美国已经确定和将要确定的优先支持领域和方向出于其对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信息、能源等领域对制造业的需求的判断以及美国拥有的技术储备和优势。而美国引导其它国家针对美国优势领域开展竞争的目的,一是将优势领域转变为发展主流;二是利用其它国家智力资源为其做嫁衣;三是不仅想在未来占据其他国家的产品市场,而且基于其研发实力向其他国家拓展其研发市场;四是通过吸引其它国家的研发资源 ( 智力和经费 ) ,左右其它国家的研发方向和目标。 在制造业从制造强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通过引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传统制造大国,制造业技术的竞争和变革必将对中国产生极大的冲击。中国必须积极应对新一轮制造技术竞争和革命。 首先,新一轮制造技术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对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时机的把握。美国制定的发展框架可以借鉴,但不能盲目照搬和桎梏于该发展框架。中国的科学界和产业界应系统分析各种制造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发展前景和趋势,明确其与我国现行制造产业的冲突以及兼容和互补性,基于中国已有的技术储备和优势,制定出我国优先发展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希望通过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能够在关键领域和技术上取得领先突破,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打破新一轮的技术垄断和封锁。 其次,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 在国家的层面上构建先进制造创新网络和中心将有助于协调统一主管部门和资助机构,避免部门间的分割和壁垒以及资助的分散和重复,有助于创新网络设计和研发目标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以及制定发展路线图,能够充分积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优势力量和科技资源,针对明确的研发目标协同攻关。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构建国家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中心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2) 资助创建政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中心而非项目,有助于研究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及其及时转化,有助于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3) 促进科技和教育的有效结合,这将有利于优势团队和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 (4) 通过优惠税收和其它商业政策的保障,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新型科技创新企业孵化以及研发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5) 企业的配套投资应该成为企业作为中心合作伙伴或承担国家研发项目的前提。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一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掌握并拥有核心技术是此次制造技术创新竞争成败的关键,而申请专利特别是国际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又是掌握并拥有核心技术的关键。二是推进技术的转移和价值实现,一方面是中心利用拥有的专利孵化新兴企业或由参与的企业伙伴进行转化;另一方面是建立国家创新技术促进中心,对国家计划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并促进其转化。三是明确国家计划产生的知识产权收益的分配原则,这样既能保护研发者的利益,也能保护国家的利益,同时能够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化。四是建立国家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报告制度,对于承担国家计划所产生的知识产权,承担单位应向计划主管部门提供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汇报所拥有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包括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持、知识产权转化和收益等。五是将知识产权转化和收益作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的指标。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n ensur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dvancedmanufacturing. 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pcast-advanced-manufacturing-june2011.pdf 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a Preliminary Design.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nstc_nnmi_prelim_design_final.pdf Designing a 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http://www.nist.gov/director/ocla/upload/NNMI-Update-May-24-2012_fin.pdf
4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4D打印是科学术语还是商业炒作
热度 1 mohsh 2013-11-9 15:21
3D 打印技术的喧闹还没有结束,4D打印就开始粉墨登场了。无论是物理上的空间维度还是数学上的维度,维度之间都是满足坐标变换的对称性和等价性的。爱因斯坦也正是基于在数学上建立了时间和空间的对称性和等价性,才提出4D时空的概念。4D打印根本无法满足维度间的对称性和等价性,在这个意义上,它根本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而纯粹是一种炒作。实际上,即便是3D打印在概念上也不太严谨,因为其第三个维度是单向的,与其它两个维度根本不对称和等价,充其量也仅是准3D打印。 另外,目前所谓的4D打印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是对材料形状转变的预设,这种预设基于设定的条件,在真正意义上还谈不上是随环境而自组织和自转变,也不具备自学习和自进化的功能,因此也还谈不上到智能阶段。但尽管如此,我不否认这是一个创新的思想和技术,有可能在部分加工领域具有发展前景。但这种技术与目前所谓的3D技术是一种并行而不同类型的技术,并不是3D打印技术的升级。非得将其命名为4D打印技术,只能是想借3D打印这个东风,反而凸显了对这项技术的不自信。
2939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飞机零件3D打印造 难取代工业生产"读后感
热度 3 mpmhpu 2013-11-7 13:16
我本人因为从事机械制造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3D打印技术特别关注。看看近两年国内外漫天飞舞地宣传和造势,总是不解。当然,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或许是为“Money。3D打印技术的原理注定了它存在难以克服的不足和应用的局限性。还好,看到了王教授的观点, 我非常激动,说明我们国家该领域的大家是冷静的。希望3D技术不要再成为下一个“光伏”。 附新闻(来源于凤凰网) 11月4日上午,广东省科协主办的第十一届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周开幕,中国激光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领域带头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王华明教授首次透露,国产大飞机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零件。但他也认为,3D打印难取代工业生产。 “3D打印涉及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并不是新鲜事物,在中国发展了20多年,水平已经很高。”王华明说,国内 西安 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十分领先。王华明说,他的团队已经制造出世界最大的3D打印机。 目前在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已经在使用3D打印钛合金零件,主要用在飞机主风挡窗框、机翼和机体衔接部位。由于强度和质量控制问题,飞机的关键部件还难以使用3D打印。 他表示,3D打印技术给工业带来的真在变革的是结构设计,设计师不再被传统铸造行业的技术能力局限,可以尽情展现设计思维。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3D打印后,工业企业成本下降很多。 广东不少企业很看好3D打印进入消费市场潜力,认为其将带来生产革命。王华明并不这么看,他认为3D打印的弊端是产品的外形粗糙不精细,产品内部强度抗疲劳特性存在问题。他表示目前媒体上炒作的商业3D打印,仅仅是该项技术中最简单的非金属模型打印,并不代表该项技术发展方向。3D打印更高一层应用是在国防大工业上的高性能金属构件生产,以及生物医学支架。 他不认同很多业外人士认为的观点,即“3D打印将导致集中化的工厂被个体化、一家一户都有一台3D打印机的分布式生产取代”。目前3D打印进入家庭仅仅起到娱乐功能,其他作用不大。由于打印精度不高,即使打印人体立体石膏产品这类简单产品,都无法展现人体面部表情。其他打印的尼龙衣服、鞋子,也相当粗糙,穿着不舒服。来
个人分类: 学术讨论|4425 次阅读|3 个评论
无缝天衣—— 3D打印
热度 9 x0xu0008 2013-11-3 10:27
有个成语天衣无缝,形容计划完成得好,没有纰漏。有缝的衣服不稀罕,因为需要剪裁。有史以来,几乎所有人工创造的东西,都像做衣服一样,需要剪掉些东西。我们常见的雕塑,冰灯,就是削减掉木屑,冰块等才完成的。大自然则完全不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从自然中吸收能量和物质积累起来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述的就是大自然的别致。总之,人工与天然,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需不需要剪裁。 当然人类很聪明,我们创造了一些不用剪裁的东西,其中一个就是模具。模具的诞生,使人们可以在模具之内填充材料,这样就不用剪裁了。在制造业上,这被称为 Additive Manufacturing ,而通过剪裁的,则叫 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 。 有时,人们精致的心思加上灵活的双手,就构成了无形的模具,比如捏泥人。这些都是人类效法自然的例子。 不过,人类效仿自然最成功的例子,应该首推 3D printing 。 3D printing 和普通打印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电脑模板不同。普通打印需要的是能构造各种平面图形的模板,比如 word , powerpoint , PDF , photoshop 等作为基础的模板; 3D 打印的设计则是以 3 维的图形为基础的。 其次,打印材料不同。普通打印的材料就是油墨;而 3D 打印的材料则多种多样,比如热塑性塑料,钛合金,石膏,光聚合物,液态树脂。这些材料的共同点是容易成型。 最后,打印时间不一样。打一个几十页的文稿可能最多也就几分钟,针式打印机花费的时间多一点,而 3D 打印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3D 打印有广泛的应用,任何人都可以 DIY 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比如汽车,首饰等等。当然只是形状,不一定具有功能上的价值。 3D 打印在哪些方面有提升空间呢? 复杂精致的模板,能用来打印出各种巧妙的结构; 3D 打印的时间应该也可以大大缩短。然而,令人神往的是在打印材料方面的革新,比如利用生物材料打印出有功能的人类组织和器官,以及利用 DNA 小分子为材料构建出的各种形状的 DNA 结构,有可能在药物设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促进医疗健康领域的革命。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Self-Assembledfrom DNA Bricks. Science 30 November 2012: 1177-1183.
个人分类: 科普|8600 次阅读|9 个评论
3D打印技术能做什么
热度 3 mohsh 2013-9-17 09:54
3D 打印技术目前非常热,大有挑起新制造技术革命的趋势。3D打印技术能够成为主流制造技术吗,下文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1. 3D 打印技术是新技术和新需求吗? 3D 打印技术不是一项新技术,因其可精确成型和一次材料利用率非常高的优势,曾经是一项寄予期望的复杂构件一体化制造技术。但受制于该技术难于保证结构性能,该技术在需求上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该技术的研究没有间断。而目前,3D打印热潮并不是基于该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更多是3D打印技术概念上的新颖性。因此,3D打印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而且也并没有形成对其的新需求。 2. 我们需要3D技术做什么? 理论上讲,3D打印技术似乎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东西,但仔细分析一下,基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实际上3D打印能够为我们做的又非常有限。除了传统的激光快速成型外,其非批量化生产、加工周期长以及高成本的特点,可能局限于一些具有复杂结构而又需要整体加工的构件上,以及一些结构成型设计上。 3. 制约3D打印的关键技术 3D 打印是一项集成技术,主要包括:材料成性控制技术、材料粉末加工技术、非均匀喷射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高精度定位和运动控制技术等。而材料成性控制技术、材料粉末加工技术、非均匀喷射控制技术是控制3D打印技术实用的关键,而其中又以材料成性控制技术最为关键。这些技术虽然在部分材料上有所突破,并总体上还是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而这些瓶颈也决定了3D打印只有向高端发展才能有出路。 4. 3D 打印装备能成为大众化产品吗? 3D 打印不仅是可以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高端3D打印装备本身也是一种个性化产品,它必须基于所加工的材料以及产品进行个性化设计。局限于高端打印装备狭窄的应用范围,决定了高端3D打印装备是研发型产品,而不可能是可工业化生产的产品。 对于成性和成型要求不高的低端3D打印装备虽然已经实现,但其一般需要粉末原料并具有加热、熔融和喷射过程,会向环境中散发气味和微粒,如果加工的材料是聚合物,还很可能向环境中散发有毒气体。这决定它不可能成为大众化产品,而仅可能专用于结构形状设计。 最后,这是一个3D打印的个性化茶杯,它很独特和美观,但可能漏水、也可能存在有毒物质并很容易碎,它可能不断产生毒气并向空气中散发颗粒,请用吧,不过千万不要碰杯哟!
5214 次阅读|3 个评论
CA+3D?
vcitym 2013-7-4 22:24
如果将Wolfram的元胞自动机和现在的3D打印机结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Wolfram的CA简直无所不能模拟,3D新技术则能即时呈现,二者结合应该打印出世界上很多“奇花异草”。
个人分类: 杂谈|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能做的10件事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42
  1.产品原型 产品研发中的原型设计是目前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最多的领域。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制造出产品原型,供技术人员用来外观研讨或测试之用。这就比传统的外发制作原型的办法省了不少时间与金钱,也保密和方便了很多。 2.艺术品 3D印刷能够创作出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如果用常规方法创作,要么十分困难,要么费时费力,在这一领域三维打印就显现出优势。目前各国艺术家利用该技术创作出各种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或用于原比例缩小后的概念模型展示。 3.精密零部件验证 在零件制造行业,这项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制造技术。某些高强度或特用材料制造出的发动机零件可用于常规模拟测试,精确和一次成型对于很多精密零件的初期审核来说无比重要,3D打印技术恰好能满足这些高精度、材料模拟等专业需求并提高制造速度与保密性。 4.家庭装饰 如今家庭装饰都讲求个性与人性化,追求感官愉悦,这就给了3D打印技术发挥的空间。欧美现已有多家公司提供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个性装饰的服务,包括像我们熟悉的瑞典“宜家”开发总部。 5.建筑模型 建筑模型的传统制作方式渐渐无法满足高端设计项目的全数字还原不失真的立体展示和风洞及相关测试的标准,现如今众多设计机构的大型设施或场馆都利用快速成型先期构建精确建筑模型来进行效果展示与相关测试,该类设备所发挥的优势和无可比拟的逼真效果为设计师所认同。 6.医疗手术与牙科 利用3D打印机制作的膝关节手术植入体,能很好地与病人原有的组织模拟结合进行手术。3D打印技术的诞生,在手术前关节或牙科导板、人体结构模型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7.人偶玩具 很多追星族和动漫迷都喜欢收集明星人偶和动漫手板。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人偶玩具由于工序复杂,导致价格昂贵,让普通人难以承受。现在市场上推出的利用3D打印机来快速成型的方式,改变了这一过程,只需要绘制出动漫效果图,粉丝发送到制作机构,数小时或当天就可以在家收到喜欢的人偶手板。 8.犯罪现场重建 不是所有的警察都会有福尔摩斯那样强大的推理能力,碰到错综复杂的案情,他们经常要重建犯罪现场来帮助推理。想很快地把现场海量的物品,如椅子、沙发、台灯等复原出来,最简单的办法不是用沙盘,而是用3D打印机。在美剧《犯罪现场调查》(CSI)中,3D打印技术已经派上了用场,在真实的案情侦测中也能见到这项技术的应用。 9.珠宝 珠宝商是最早“试吃”3D打印技术这只“螃蟹”的先锋之一。他们将这种技术引入到了珠宝制作中去,简单地说就是“石蜡变珠宝”。在一种被称为“熔模铸造”的工艺里,技术人员用3D打印机将石蜡“打印”出想要的饰品形状。用石膏在石蜡模具周围加固,然后把熔融的金属倒进模具里,石蜡就会熔化掉,熔融的金属凝固,变成想要形状。最后经过打磨和抛光,一件精美的首饰就完成了。 10.医疗器械 3D印刷能做花哨的东西,也能做实用的东西,这些东西甚至能拯救生命。在进行复杂的手术前,外科医生已经开始利用3D打印机“打印”身体部位以供参考。3D打印机也能够在医疗设备或专业辅助器械的开发中,发挥特殊材料(通过严格医疗材质认证的部分打印材料)的专业用途。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1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延伸阅读|1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将撼动全球制造业
热度 1 tansuozhoukan 2013-6-18 10:24
■本报记者 童岱 3D打印技术虽在国内还未普及,但产业链正在形成,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前不久也在北京成立。近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还给3D打印技术扣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的帽子。 实地探访3D打印制造 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希克利在其小说《万能制造机》中描述的诸多细节就好像现在的3D打印机。或许他未曾想到,现在还真出现了类似的机器。 10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DRC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一家3D打印服务中心,墙壁的一侧摆放着用石膏、塑料或树脂打印出来的动漫人物、立体人像工艺品以及像扳手这样的模具。而房间的另一端,一台3D打印机正在塑造“翅膀”的零部件,将被拼装在一个凤凰模样的工艺品上。 这台机器的成型仓温度高达310℃,密闭盒内的丝状塑料依电脑程序路径指引,通过高温热熔喷头在一个可升降平台上像作画高手一般,层层喷涂、堆叠,由点堆积成面,由面堆积成实体,最终固化成型。24小时之后,尺寸同为长15mm、宽10mm、高100mm的十多个零部件喷涂完成。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罗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3D打印技术的学术名称为快速成型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斯川塔斯(Stratasys)公司在1992年卖出了第一台商用3D打印机。这项技术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三维立体的加工样式,然后通过3D打印机,用液化、粉末化、丝化的固体材料逐层“打印”出立体的产品。 之所以使用“打印”一词,其原理与传统打印机是相似的,都通过电脑操作完成。但本质不同,传统打印机里面装的是墨粉,而3D打印机里面则是一个庞大的材料系统。这个系统里面是根据产品需要而配备各种材料,包括光敏树脂、塑料、尼龙,甚至是金属。 经营上述3D打印服务中心的是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当然,如果你想依据自己的面貌和身材打造一个立体玩偶,在这里也可以实现。 该公司技术部经理侯贺杰说,像这种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在欧美国家已非常流行,人们能自己设计三维图样,或是委托相关3D打印公司,或是通过在线3D打印服务网站,为自己或他人定制物件。 效率为王省钱省时间 相比传统制造,3D打印有其独特的优势。 侯贺杰所在的技术团队曾为客户制作了一件结构复杂的3D打印模具,尺寸为长288mm、宽153mm、高67mm,使用的是熔融挤压堆积成型工艺(简称FDM)打印制作,耗费时间约为40小时,花费3000元,如果同样的模具采用传统制造方法,需要耗费30天左右的时间,花费在10000元左右。 对比可以看出,3D打印在时间和费用上都比传统模具更占优势,在用于新产品的验证开发上,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项目的时间和费用。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第一副理事长史玉升,长期从事快速制造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俗点说,过去的传统制造方法,比如采用模具,把金属或塑料熔化后灌进去,从而得出零件,这对复杂的零部件加工而言非常困难。这种时候,3D打印的技术优势就能凸显出来。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向史玉升团队定制过一款零件,是钨镍材料制造0.1毫米壁厚的网格结构金属零件,两片手机芯片大小的立体空间拥有多达156个微细网格。 3D打印机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工程师们可以用其打印模具,“极客”牙医可用它来打印假牙,汽车维修公司可以用其来打印稀缺的汽车零部件,而不是忍受全球物流的烦琐和时间消耗。另外像捷豹、路虎等汽车生产商,其所用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所制部件中已有超过三分之一通过3D 打印机生产。 今年7月,美国宇航局(NASA)在地球上进行低重力抛物线飞行过程中,测试了3D打印机。或许宇航员们以后能用3D打印机来制造发射时遗漏的设备或物品。 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据美国沃勒斯同仁咨询公司数据,2011年全球3D打印产品与服务的销售额为17亿美元,到2019年,该行业的收入将达69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制造将占80%。 尽管如此,3D打印机在中国企业界的装机量仅在400台以上,而美国则拥有3000台以上,并且每年的增幅都非常明显。 这几年以来,北美和欧洲的3D打印市场正在急剧增长。从3D巨头美国斯川塔斯公司去年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到,其80%的收入来源于欧美市场。 3D打印现在虽然还没完善到直接造出汽车和iPhone的程度,但对于制造某些汽车配件和特别定制的手机零部件已非难事。正是因为其制造过程多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达,使得人们可以用更少的人力成本,去灵活地生产少量产品。而这一点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是一个福音。但对于我国来说,这或许将给制造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史玉升看来,3D打印在全球范围内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不妨碍这项技术迅速转变成为全球先进制造的一个新动向,这已发展成为一种“战略技术”。 在飞机、核电和火电等行业所使用的重型机械、高端精密机械装备上,传统的焊接和零部件加固的方法,使得部件之间的连接非常费工,而且牢固性还有待提高。但若使用3D打印技术,无缝连接是其最大亮点之一,结构之间的稳固性和连接强度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如果我们还不重视3D打印,这项技术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时候,我国将跟在别人的身后跑,但这块市场不能丢。”罗军说。 不是颠覆是改造 现在打开网页搜索“3D打印”,不是“颠覆制造业的革命”,就是“3D打印将取代制造业”。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3D打印技术不仅不会取代制造业,相反会为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提供更好的思路,并使得传统制造业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方向。3D打印技术的突破,或许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制模机等传统工具,改由更加灵巧和精准的电脑软件主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王忠宏近期也撰文指出,在我国已掌握的3D打印技术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有望率先应用于航天、航空装备制造。另外,生物细胞3D打印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已可以制造立体的模拟生物组织,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尖端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华明及其团队,同我国主要飞机设计研究所一起合作,通过3D打印技术,已研制生产了我国飞机装备中迄今尺寸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钛合金及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关键整体构件,并在大型客机C919等飞机研制生产中得到应用,大幅度缩短了周期和成本。 罗军认为,过去工业化最大的成就就是通过机械化,实现了规模化大生产。而我们今天的3D打印技术,则可能将这种生产单位演变为若干个体,新的生产方式或许将使传统的生产制造业面临一次长时间的“洗牌”。 然而,在我国已启动的各类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中,尚未将快速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国外的脚步已经迈开,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3月份提议,投资10亿美元建立由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以带动制造业创新和增长。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在今年8月已开始实施,便是在俄亥俄州的扬斯敦建立研发3D打印技术的创新研究所。 不敢“吃螃蟹”的缘由 虽然3D打印机的效率和对产品质量的精准控制很有优势,但我国敢于“吃螃蟹”的企业非常少。一方面是人们对于3D打印的概念还很陌生,另一方面在于3D打印机本身的价格也比较昂贵,比如前文提到的制作“凤凰翅膀”的3D打印机,是美国斯川塔斯公司出品的,价格在200 万元左右,同类的国产机型,价格也在100万元以上。 罗军表示,目前国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在3D打印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但此前的状态是各自为政,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 现在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目的就在于希望引导这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有一个系统的共同推进动力,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新技术。 “3D打印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材料的局限性。”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现在真正利用在工业制造领域的3D打印产品还非常有限,更多的是用来做模型、模具来减化生产环节。而在民用方面,3D打印更像是工艺品的一种制造方法,实用性也非常有限。一种靠谱的、适合3D打印的材料应该具备使用的方便性、成本的可控性、性能的可靠性这三个特性。 在他看来,依据材料科学的发展规律,3D打印材料需求的丰富性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才能突破现在的瓶颈,产生一次变革,那个时候的3D打印将极大地丰富制造业,甚至让每个拥有3D打印机的人都能随心所欲地DIY自己的小物件。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依托于信息技术、精密机械以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尖端技术。罗军认为,我国目前的软肋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运行稳定性有待提高。 这项新兴技术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虽然现在无法下定论,但它提供了一个实现想法的渠道,只要你将创意输入电脑,再来一台3D打印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为世界添点“料”。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B1 探索周刊)
个人分类: 头条|21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决战大数据时代:中国必重返世界之巅
热度 1 sheep021 2013-6-12 15:39
决战大数据时代:中国必重返世界之巅 近日,中国科技界再传捷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 2 号巨型计算机的初次测试结果显示,它有可能在定于本月晚些时候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排行榜上位列第一。据国防大学的科研人员介绍,天河 2 号理论上的性能峰值是每秒运算 54.9 千万亿次;在 Linpack 标准测试中可达到 30.65 千万亿次,相比之下,美国的“泰坦”可达到 17.59 千万亿次。 对于美国能否重夺第一位置,美国超级计算机专家西蒙 (Horst Simon) 说,美国能够挑战天河 2 号的下一台超级计算机预计到 2015 年才会出现。西蒙说,如果有人觉得中国人研究超级计算机只是噱头,这台计算机可以证明他们错了。 超级巨型计算机干什么?青衫老祖可以给出的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俩字:模拟。模拟宇宙大爆炸、模拟核爆。“模拟”二字,形象的反映了巨型计算机惊人的计算能力。天河二号的计算能力有多大? 55 台每秒运算 1000 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同时计算,能力有多大?青衫老祖只能说:它就这么大 ! 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比这更大的在后边,那就是量子计算机。在这方面,中国科研人员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主持的量子光学和量子团队的陆朝阳、刘乃乐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用量子计算机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上演,其 10 秒钟的工作量相当于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上百年的工作量。由此决定,中 国量子科学(计算与通讯)与激光科学(粉碎、切割与动力)、三 D 打印一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此,青衫老祖想起中国另一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激光三 D 打印技术。超级巨型计算机 + 三 D 激光打印技术 = ? = 中国决战大数据时代,重返世界之巅! “大数据时代”是什么时代?从中国的发展前景看,主要体现为三个大数据,即: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国防、大数据社会。 (一)大数据工业。 天河 2 号无疑可以进行任何精密、复杂设计。在完成设计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仿真计算,模拟各种复杂环境,对设计进行验证、完善。在达到满意效果后,进行三 D 转换,直接输入三 D 打印生产线,生产出最终产品。这将是一个什么时代?青衫老祖认为,这将是一个摆脱磨具约束的时代,是个随意生产能够想象的任何产品的时代,因此,被西方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值得自豪的是,中国拥有领先全球的三 D 激光打进技术,是唯一将三 D 打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中国的三 D 打印技术不只一种方式,既有目前已经应用于歼 15 、 31 等先进战机的增材式三 D 打印,打印面积最大可达 18 平方米;又有“轮廓失效”式切割打印。日前, 由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优利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最大加工尺寸达 1.8 米 的激光 3D 打印机 已进入调试阶段。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激光 3D 打印机,可以制作大型工业样件及结构复杂的铸造模具。由于其采用了“轮廓线扫描”的独特技术路线,比其他激光 3D 打印机加工时间缩短 35% ,制造成本降低 40% 。 激光三 D 打印,为中国实现工业领域的弯道跨越开辟了光辉前景。为中国建立起大数据工业奠定了基础。 (二)大数据国防。 超级巨型计算机可以指挥对重要装备的三 D 打印,比如航天器部件、歼击机部件等,也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军事数据库和数据链接系统。通过天河 2 号,中国完全可以把海陆空天网能各系作战力量整合在一个数据体系当中,实行“全数据化单元、全数据化作战”。 ——航母数据化作战群。以航母为旗舰,导弹驱逐舰(中华神盾)、护卫舰、直升机航母、两栖登陆船坞、潜艇(攻击性核潜、战略性核潜)、预警机、歼击机、直升机、无人机等作战单元为节点,形成数据链体系,实现灵活反应、就近攻击、精确打击、体系防御。 ——数据化作战机群。由预警机为中枢,以歼击机、歼轰机、强击机、轰炸机、无人机为节点,实行体系性远程精确打击。一架歼 20 ,也可依靠数据链形成以无人机(比如利剑)为僚机的小型作战集群。 ——数据化太空作战群。以空间站为旗舰,以各型卫星、留轨舱、航天器、卫星干扰器(猎手)、激光和导弹、动能武器单元等为节点,形成对太空、对地精确打击。 青衫老祖相信,中国空间站将配备三 D 打印机,实现太空器具的太空生产。而量子通讯技术的突破,将使数据化国防更快捷和安全。 (三)大数据社会。 社会单元的每个环节都将数据化。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与大数据对接的局域数据网。这个网上有我们的手机、计算机、家用电器、汽车、机器人等各个节点,我们要车,我们车就在数据的指引下自动开到我们面前;我们要做饭,我们的机器人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承担起烹饪任务;我们要处理文件,计算机会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数据加工并将结果传入我们的手机。 什么移动网、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云计算,青衫老祖断定最终都将融合成一个网:大数据网。 我们每个家庭甚至都将拥有一台家用三 D 激光打印机供孩子把玩。孩子可以驰骋想象的翅膀,随意打印任何自己所喜欢的玩具。由此,中国人民的创意和想象力将大幅度提升。 这样的时代值得憧憬吧!显然值得。关键是, 由于中国拥有了天河 1 号、 2 号以及将来的 3 号、 4 号,拥有了三 D 激光打印技术,这样的憧憬完全可以成为现实。中国由此也有了重返世界之巅的科学机会。 中国务必抓住这个机会!中国也一定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1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