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关键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涨”字当头 五大关键词透析2010轮胎业
zidiao 2011-1-17 12:20
2010年已经过去,对处于风头浪尖的 轮胎 业可是不轻松的一年,这一年,轮胎业承受着原材料暴涨“之重”,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更是面临内外交困的窘境,苦不堪言,业内甚至称为这是一场“生死劫”。除了来自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的巨大压力外,目前国内轮胎企业必须同时应对产业链下游的挑战。据介绍,基于轮胎涨价的预期,经销商纷纷提高库存量,同比去年提高了50%以上,轮胎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根本无法向下传递。利润不断被“摊薄”,负利润来袭,生存之战成为胎企在2011年要打的一场硬战。盘点2010年,总结五大关键词透析轮胎业的这一年风风雨雨。(延伸阅读: 负利润来袭 中国轮胎业遭遇“生死劫” )   涨!涨!还是涨!   2010年的中国轮胎业可谓风云变幻,从上半年一路“涨”到2011年,“涨”字当头成为轮胎业2010年最明显的趋势。经历了2009年国内轮胎市场的井喷,轮胎业进入“发烧”扩张阶段。行业分析人士,之所以出现2010年的涨价潮,一是因为:2009年中国4万亿投资所带来的对卡客车轮胎需求的增加导致2010年中国市场上轮胎行业集体持续涨价,年初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主要轮胎制造商都纷纷调高了其在华的售价;二是轮胎纷纷涨价也是由于原材料涨价造成的成本压力上升。2010年以来,由于云南等国内主产地省份遭受了干旱天气影响,以及泰国、印度等国外主产区割胶期因阴雨天气延后,导致天然橡胶产量比往年有所减少,天然橡胶价格快速上扬。原材料暴涨,对于薄利的轮胎行业而言,提高轮胎售价是维持经营的必要手段,因此汽车轮胎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国际轮胎供应商在各地一波接一波地宣布轮胎涨价。   特保案裁定终结   2009年9月11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在4%现有关税的基础上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高额关税,其中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2010年“特保案”再起波澜,似乎有了尘埃落定的悲凉意味。12月1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宣布,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采取的过渡性特保措施并未违反WTO规则。而这样的裁定也表明中国在美国发起的轮胎特保案中败诉的同时,美方对中方轮胎行业开出的“惩罚性关税”罚单仍将发挥作用。   对此,相关人士认为,轮胎特保案执行特别关税至今已1年多,对国内轮胎企业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已经形成。即便世贸组织继续维持目前的裁定,对国内轮胎企业的外贸产生更大影响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轮胎特保案,我国轮胎企业出口美国受阻,失去了当时将近40%的海外市场。   国内轮胎企业现在实际上面临着双重考验,一是快速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二是继续失去美国市场份额。两大因素将使得轮胎企业在2011年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轮胎鼓包   201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轮胎鼓包”现象不绝,引起消费者对轮胎质量投诉问题曝光的集体性爆发。在有关各轮胎质量问题的投诉中,车主大都希望企业能够履行社会责任,召回缺陷轮胎,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汽车零配件纳入召回机制。   在2010年汽车召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轮胎属于耗损件,而之前一直也未有相关召回政策出台,因此因轮胎引发的投诉也不占少数。   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消费者对轮胎的投诉占汽车质量问题投诉总数的2.6%,二季度上升为6.0%。主要投诉问题包括轮胎鼓包、轮胎胎面开裂及爆胎等。   据了解,目前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对轮胎召回的做法非常普遍。2008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共发布轮胎召回令20次。2010年9月30日开始,固特异在美国市场上召回从2010年1月24日至2010年5月29日生产的邓禄普轮胎,这批轮胎存在非正常亏气的情况,如果车主不及时发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损伤轮毂以及道路地面,还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鼓舞人心的是,在 2010年10月11日,工信部出台国家《轮胎产业政策》,首次提到对轮胎(包括翻新轮胎)建立召回制度,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举措。我国作为汽车产销大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还不能完全适应整车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加强零部件召回管理十分必要。   《轮胎产业政策》   2010年10月11日,工信部出台国家 《轮胎产业政策》,鼓励轮胎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产品升级,严格设定我国新建、改扩建轮胎项目的门槛,遏制轮胎产业产能过剩。此外,《新政》中首次提到对轮胎(包括翻新轮胎)建立召回制度,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举措。《新政》中还要求到2015年时,乘用车胎子午化率达到100%,这对整个轮胎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无疑是个推动。   轮胎翻新领跑再制造业   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轮胎业的升温。作为世界橡胶消耗、轮胎及废旧轮胎产量的大国,其年轮胎翻新率只有7%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以美国为例,轮胎翻新率高达98%,市场替换率近50%。市场潜力巨大,港机、航空等特种轮胎的翻新潜力则更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于2010年5月31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型废旧轮胎翻新被列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重点领域,行业人士分析,轮胎翻新有望领跑再制造行业。
个人分类: 行业动态|1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用“头脑风暴”法获取关键词
热度 2 gzchengzhi 2011-1-7 23:43
原文引自:程智.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4): 126-127 这是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进行思维。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大家敞开思想,不断提出新的关键词,同时对所提出的关键词进行讨论,最后确定出可以用来进行检索的关键词。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程教学过程中,先组织小组讨论,各组都敞开思想提出关键词,这样获得了下面一组关键词: 地球、宇宙、蛋白质、宇宙射线、新陈代谢、生物变异、生物遗传、原核生物、氧气、水、细胞、真核生物、性别、器官、生物发展、生命起源、地球诞生、元素、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水蒸气、氢、甲烷、氨、雷电、嘧啶、嘌呤、脱氧核糖、氨基酸、脂肪酸、高分子、海洋环境、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核酸、模拟试验、地质学研究、火山喷发、熔岩、火山气体、科学推测、能量、化石、米勒、原始大气、陨石、生物体、高温、高热、外星球、地球降温、原始海洋、原始生命、紫外线、人的寿命、地球历史、生物演化、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在这些关键词中有一些关键词是比较好的,而有些关键词则并不合适。这时候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适当进行删减。归类以后的关键词列在表6-1中。 表 6-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关键词的归类 地球环境 无机物 有机物 生物 其他 地球、宇宙、海洋环境、宇宙射线、地球诞生、地质学研究、火山喷发、熔岩、外星球、地球降温、原始海洋、原始大气、地球历史 氧气、水、元素、无机物质、水蒸气、氢、火山气体 蛋白质、有机物质、甲烷、氨、嘧啶、嘌呤、脱氧核糖、氨基酸、脂肪酸、高分子、多分子体系、核酸 新陈代谢、生物变异、生物遗传、原核生物、细胞、真核生物、性别、器官、生物发展、生命起源、原始生命、生物体、人的寿命、生物演化、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雷电、模拟试验、科学推测、能量、化石、米勒、陨石、高温、高热、紫外线 通过表6-1的归类,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关键词的性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关键词做进一步的整理,最终获得这一篇课文用来进行检索的关键词包括: 早期地球环境类的关键词:地球历史、宇宙射线、地球降温、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有关无机物的关键词:水蒸气、氢、氧气。 有关有机物的关键词:蛋白质、甲烷、核酸、氨。 有关生物的关键词:原核生物、细胞、生命起源、原始生命、生物发展。 其他的关键词:雷电、科学推测、紫外线。 在获得这些不同类别的关键词以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进行组合搜索。比如搜索地球早期环境对蛋白质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可以用这样的组合:“原始大气 水蒸气 蛋白质 雷电”等。 当然,如果发现最后确定的关键词并不准确,这时候还可以回到表6-1中,重新选择更合适的关键词。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3701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科研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
techne 2011-1-7 21:56
本文是“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的前身,当时是一份报告。此后主要根据后半部分,写成了“启示”一文发表。但这个报告实在太长,此后反复修改增补了内容,但一直未能发表。干脆在这里贴出来,回报纳税人每月发的工资。 美国科研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 王 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200235) [摘 要]:本文介绍了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及其形成过程,将其区分为若干不同阶段,对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然后简要回顾了美国科技决策体系的形成过程,初步探讨了它形成分散式科技决策和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指出美国科研体系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概括了它的形成过程提供给我们的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科研体系,非营利组织,民间基金会,合同制联邦主义 [中图分类号]:N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具备雄厚的科技实力,拥有充沛的科研资源。研究美国科研体系 的现状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美国科技实力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通常具有分散式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对科技活动的直接介入较少,美国科研体系就具有这种鲜明特征。   科研体系包含两个最主要内容:①科研资源的分布;②决策权力的分布。由前者引出科研资源配置模式问题,由后者引出科技决策管理体系问题。本文从两个角度来探讨美国科研体系的形成过程。首先,科研体系的形成与科研资源的分布、分配问题密切相关,本文将从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这一视角入手;其次,由于科研体系的形成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和公共决策密切相关的问题,本文还将从美国科技决策管理体系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主体和治理方式:不同职能的组合   科研资源的分布和配置问题可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科研资源的来源问题和分配问题,考察资源的不同投入主体和执行主体。划分不同投入主体的标准,是根据机构所有权的不同和该机构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从这个标准来看,结合历史和现状,美国科研(RD)经费的来源和投入主体,主要有三种:①政府机构(主要是联邦政府);②私营企业(产业界);③社会私人团体(民间基金会)。从这三种投入主体的功能来看,政府机构投入的是公共资金,它的目标是非营利性的,主要服务于市场失灵状态下的公共利益目标(如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国防军事科技、提供对公共科技研发领域的长期投入),并且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要为社会民间组织提供一定的支持。与政府不同,产业界的投入目标主要是营利性的,对在市场竞争中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应用领域进行投入,以此为核心支持一些相关研发活动。社会和民间基金的作用主要表现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体现出作为一种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纠正市场行为和科层管理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领域。 表—1:投入主体的不同类型和划分标准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所有权 \ 目标功能 营 利(私人物品) 非营利(公共物品) 公共所有 - 政府机构 私人所有 产业界 民间基金   作为目标功能的“非营利”可被理解为提供“公共物品”。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认为,人们通常理解为公共部门的领域,应该被理解为提供公共服务,它不应是只由政府独享的职能或垄断的服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可以表现为政府运用它根据统一原则强行筹集资金的特殊权力,但政府却不得同时享有更多特权,应和其它组织一样遵循一般规则,接受潜在竞争。哈耶克举例说明像公共教育、公共医院等很多服务机构在最初并不是由政府来创建的。总之,在一些情形下,人们不应该禁止非政府机构去尝试以有别于政府强制性权力(以权威为核心的行为)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   从科研活动自身性质来看,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产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些科学技术产品可被归入公共物品的行列。科研活动通常被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阶段,通常的“基础研究”的阶段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科学技术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问题并不仅停留于基础研究阶段。在应用和开发阶段,同样会出现一些用市场行为和志愿行为所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处于前竞争阶段的共性技术的研究,需要长期扶持发展的战略技术和策略的研究,以及一些成本很高的中试基地或公共技术平台等。在这种情形下,相关的科研活动就不得不需要由某种外部权威所提供的支持。 表—2:执行主体的不同类型和划分标准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所有权 \ 治理方式 科层型 自治型 公共所有 政府机构 (联邦实验室) 州立大学 私人所有 企业机构 非政府组织 I 私立大学 非政府组织 II   费用投入主体的类型按照表—1所示。具体执行部门的类型划分则是另一个问题,见表—2。划分不同执行主体的标准,是根据它的所有权和治理方式的不同。相应地,美国的科研机构和科研资源的执行部门,可以大致被概括为四种类型:①联邦政府研究机构(国有国营或国有民营);②产业界企业研究机构;③州立大学 ;④私立大学和民间非政府组织 。对于第一种类型,美国的政府研究机构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经营方式。第一种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属“国有国营”型;第二种是政府通过合同委托大学或私人企业来进行管理,属“国有民营”型。在美国联邦政府研究机构中,更多的机构采用国有民营模式,而且近来有扩大该模式以提高机构效率的趋势和主张。   科层型和自治型这两种治理方式可分别对应于科学研究中两种主要功能目的,即实用功能和理论功能。马克斯•韦伯曾持有一种无差别论的组织区分观点,即认为科层组织是适用于一切复杂组织的最有效形式,与其它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与韦伯不同,美国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认为,科层型并不适用于科学界的自治型组织。在巴伯看来,科学组织的社会角色通常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①理论功能,发展各种概念体系;②培训功能,培训他人来发展概念体系;③实用功能,将概念体系用于实现各种社会目标。 巴伯认为,美国大部分大学的内部社会组织是非正式构造、非正式协调的,大学社会组织的理想情形是帕森斯的“平等组合”形式(the company of equals pattern),在其社会群体中学术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在权威、自我定向等目标的追求中大致平等。巴伯同时认为美国科学界的自治型组织和大学的“平等组合模式”更有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 而与此相对应,政府和企业的科层性组织对于完成特定实用性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在巴伯看来,美国的大学主要执行理论功能和培训功能,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通常主要执行实用功能,即去应用由大学发展出的概念体系。但巴伯也认为,美国的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同时也具有一定能力去承担理论和培训功能,虽然这不是它们最主要的功能。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各种科研机构中,最主要的自治型组织就是大学,它相应承担了理论功能职能。政府机构和企业机构作为主要的科层组织则成为实用型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如果从提供公共物品的角度分析,作为公共所有的机构,即政府机构和州立大学,它们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公共物品,如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而私人机构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其中企业机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私人物品,而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私立大学、非政府组织I和II的主要职能则是提供公共物品,它们承担的实用/理论功能存在差异。 二、资源配置模式:从自由放任到企业主导   从历史上看,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有几次转变,根据RD经费投入主体的变化,可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①第一阶段以“自由放任”为特征,从美国建国到1862《莫里尔法案》的实施;②第二阶段以“多元投入”为特征,从《莫里尔法案》到二战前;③第三阶段以“政府投入”为特征,从二战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④第四阶段以“企业投入”为特征,从80年代至今。   如果从RD经费主要执行部门的变化情况来看,可以简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①第一阶段以执行部门的“多元化”为特征,从美国建国到二战爆发后的20世纪40年代初,它横贯了自由放任阶段和多元投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非政府组织、大学、政府机构和企业都曾作为主要执行部门,但相当分散化,未有一类执行主体占据绝对优势;②以“企业主导”为特征,从20世纪40年代初迄今,大致囊括了政府投入阶段和企业投入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一直作为最主要的执行部门而存在。以下我们以RD经费投入部门和主要执行部门的历史变迁来介绍美国科研资源配置的变化情况。   在“自由放任”的第一阶段,美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原始状态,政府基本不介入科技活动。从经济上看,这和美国在立国之初是农业国有关。在19世纪40年代之前,美国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种植园经济模式。而从政治上看,美国在建国前长期处于一种先有民众、后有政府的状态。在1787年联邦会议起草宪法之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甚至没有实体政府机构来管理联邦公共事务。美国的自治传统、宪政民主、联邦分权体制以及欧洲文化影响等原因,形成了美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影响了其科技发展模式。美国的建国者是一群“热爱科技事业的政治家群体”,前6总统中的5位,一批《独立宣言》的签署者、制宪会议成员、政府高级官员、国会和州议会的议员、政治活动家以及法官,都是如此。 虽然在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美国的建国者存在分歧,但对“尊重知识”、“自由思想”和“实用态度”的追崇是他们都具备的共同点。   根据美国宪法制订者们信奉的原则,联邦政府应该做的是这样一些工作:它们不属于个人或大学,也不属于学会的领域。因而美国宪法明确限制了政府权限,认为政府不应该从事个人、大学或学会能够完成的工作。这一态度体现出美国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它认为必须反对集权,而为了反对集权就必须严格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而且它还认为科技和教育应当是自由独立的事业,不能由政府来控制。上种态度造成的后果在最初阶段的具体表现就是美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美国学术界的自治传统和美国社会民间力量的壮大。在最初美国宪法对政府权力用于科技事业的限制非常严格,仅限于对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当时有些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国家是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敌人,应该被最终扫除” 。作为总统,华盛顿和亚当斯等人曾提议建立联邦大学和国家科学机构,但在这种背景下议案仍然多次被国会否决,最终不了了之。这种情形甚至持续到19世纪40年代,未能有根本改观。当时,一位名为史密森(James Smithson)的英国富翁捐款给美国政府,请求建立“史密森研究院”。尽管当时美国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研究院应该成为一所国立大学,但经过反复争论,依据美国宪法,最终它只是成为了一个类似博物馆的研究机构。   由于北美社会是一个新生社会,受传统束缚相对较少。作为移民国家,美国最初的移民多来自欧洲,美国在制度、文化上和欧洲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的民间组织、私人基金等非政府组织(NGO),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欧洲的行会传统。由于美国在最初发展中政府力量受限,大量移民所带来了各种民间团体,多元的非政府组织、私人基金会起到的作用,是其它传统力量强大的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是美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征。早期的北美殖民地没有任何科学组织,关于科学的研究成果甚至要拿到欧洲去发表。在最初阶段,整个北美大陆的科研职业化进程比同期的欧洲要慢,科技水平远落后于欧洲。到19世纪前半叶,美国的科研活动才开始职业化,一些大学和政府部门开始雇用最初的正式科学家。随着财富在产业界的积聚,职业科学家逐渐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资助,新一代资本家开始愿意为学院中的科学教师或科学机构中的职位进行捐助。到19世纪40年代,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先后建立了科学学院(劳伦斯科学研究院,谢菲尔德科学研究院),它们均由产业大亨捐助建立。但当时科学学院教授的待遇、学生入学和毕业标准普遍低于其它学院。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大学才不再局限于欧洲古典人文教育模式,开始全面推行科学研究。   进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不再是小农遍地的农业社会而开始成为一个新型工业化国家,美国北方的工业化尤其迅速,对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美国的职业化科学也不断扩展,产业界和企业开始为正式科学家提供职位,科技活动也逐渐开始需要更强大力量的介入和扶持。而此时,美国内战造成了对科技的军事需求,并使人们开始反思联邦权力过弱的体制弊端,军事需求、政治反思和工业化趋势结合在一起,成为推动美国科技发展模式变迁的强大动力。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成立了农业部并签署了“莫里尔法案”(该法案由众议院莫里尔提出,又名“赠地法学法案”,The Land-Grant College Act)。这一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无偿赠送国有土地,而各州必须利用所得的土地及其收益建设以农学和工学为主要科目的大学。“莫里尔法案”的实施,使美国开始出现大批的州立大学、学院和研究机构,使得科研活动的执行主体情况改观,开辟了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的新阶段。更重要的是,1862年标志着美国政府科学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在设立农业部和“莫里尔法案”颁布后,“用于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成为美国宪法解释中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为此后美国政府介入各种科技活动提供了宪法依据。进入“多元投入”阶段后,美国开始出现四种科研机构共存、三类科研经费来源共同投入的模式。   20世纪之前,美国的民间基金会活动还比较零散和分散。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民间基金会越来越组织化和系统化,开始追求科学目标和效率原则。在20世纪初,美国的科学教育仍主要停留于少数精英大学的实验室里,很多科研资金来自慈善机构,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等。此外,还有一些大工业企业和政府军事部门的研究,如贝尔实验室、联邦政府的海军部等等。经过了一战,一个相当有规模、包罗各种科技领域的颇为活跃的政府科技体系已经形成,但它的基本模式尽管经过了战时的相对集中化,却仍然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卷入一战一度刺激了美国政府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但这只是昙花一现,一战后美国官方基本上不再重视军用技术,而更重视民用技术。农业部一度成为联邦RD拨款的主要部门。1938年,农业部的RD经费占到了美国联邦政府RD总投入的40%。并且在一战后,美国科技活动中的基金会组织显得更加活跃。直至二战前,由美国政府资助并实施组织领导的科研机构仍然很少,这些机构一般都是由于面临战争或其它危机才成立的临时机构,美国也少有政府统一规划的科研活动,联邦政府对高教和科研进行资助的渠道非常少见。在二战前,美国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纯科学或基础科学很弱,得到的资助也较少。192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美用于应用科学的资源约为2亿美元,而纯科学仅为1000万美元,从事应用研究的研究人员约有3万人,但从事纯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还不到4千人。 而且当时纯科学或基础科学的支持费用,很多都来自于民间和私人基金。   美国卷入二战可被看成一道分水岭。此前,民间基金和联邦政府、大学、产业界共同构成了支撑科技发展的四个投入途径,但当时民间基金会仍然是最主要途径,一些基金会还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部门。以战前的1940年为例,当时美国联邦政府的RD投入仅占全美RD投入总额的20%。 在二战前的历史中,美国的主流民意一直是由“孤立主义”占据优势。一战后,时任的威尔逊总统亲手创建了当时的国联,但尽管如此,他竭尽全力也未能说服国会批准加入国联。然而,随着美国卷入二战并取得胜利,“孤立主义”终于开始在美国衰退,同时美国的科技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彻底转变。由于战争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在二战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美国政府开始大力扶持科技发展。二战爆发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成为RD的最主要投入主体。在1941-1945年期间,美国RD总投入约有30亿美元,其中的83%是由美国政府出资,1944-1945年,每年的RD费用约8亿多美元,几乎全部由政府出资。在1941-1953年间,企业开始成为美国RD投入的最主要执行部门。其中在1947年,产业界的执行费用占到了全美RD总投入的一半。 虽然二战中很多国家都加强了政府干预机制,但区别于其他一些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政府并不直接指挥企业生产,RD执行部门大多不由政府控制。即使在战争状态下,美国的市场机制也并没有被完全取代。 到1945年底,美国全部制造业的60%的产出用来供应军需,但军事装备始终是通过合同购买而不是靠命令征收。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此时,美苏冷战造成对国防、军事科技的巨大需求,摆脱“孤立主义”的美国要为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承担大量的军事和安全开支。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后,美国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干预也一直有扩张的趋势。伴随上述趋势,联邦政府取代民间基金会而成为美国RD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在二战后的最初10几年里,美国联邦政府作为科研活动的最主要资助者的趋势一致在不断加强。但根据NSF提供的统计数字和其他文献的一些数字,虽然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是RD活动的最主要资助者,但政府部门却并不是RD经费最主要的执行者。由于二战开始后实行的“合同制联邦主义”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早在1941-1953年间,产业界就已成为美国RD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从二战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主导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科技计划,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等,获得了巨大成功。从20世纪50-60年代的统计数据看,联邦政府的RD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超过了60%,甚至在由产业部门执行的RD费用中,联邦政府投入所占的比例也超过了50%。到196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RD投入占到了全美RD总投入的66.8% ,联邦政府RD经费的投入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此后由于多种原因,联邦政府在RD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但在长时间内仍是国内RD活动的最主要资助者。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上述趋势又有了新的变化。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和里根-撒切尔改革,美国企业对科技的投资迅速增加,美国产业界对RD活动的投入逐渐超过了联邦政府,成为科研资源中的最大供给来源。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在政治上,此前越战造成美国国内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科学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恶化。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科学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进入低潮,尼克松甚至还关闭了联邦政府在二战后设立的几个主要的科技政策协调机构,联邦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也被削减。此后,卡特政府后期开始的减税计划推动了科技投入中企业主导局面的形成,接替卡特的里根政府又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一系列政策鼓励了企业对科技活动进行投资。由于石油危机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等因素的干扰,美国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美国官方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冷战的结束也促使美国削减对国防科技领域的投资,很多军事技术开始向民用领域转型。众多因素都促使联邦大幅削减RD投入,其投入比例持续下降。但联邦资助的影响力仍然很大,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联邦投入仍高于产业界,是主要的资金投入者。2000年度全美基础研究支出,来自联邦政府的投入约占总投入的49.4%。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全美RD经费的执行部门中,总的趋势是产业界趋向于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其次是其他部门(除联邦和企业外)的经费也一直都在稳步增长,虽然这一部分的增幅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美国联邦政府的RD经费投入很大一部分都投给了企业,还有相当多的经费投进了大学等部门。因此美国现阶段RD经费的最主要执行部门也是产业界。而从1990年左右开始,美国高等学校的经费执行份额也开始超过了联邦政府,并且在1990-2004年间,其所占份额和与联邦政府份额的差额也在持续增长。总的趋势是,目前美国RD经费的投入分布正在朝着产业(企业)主导型迅速发展,联邦政府已经不是首要的经费来源。进入90年代以来,其它来源(包括大学和NGO等)所占比例也较以前稳定在更高的比例水平上(5%左右),由政府部门执行的经费份额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年度,美国产业界实际RD投入约为1860亿美元,约占全美RD实际投入的69.7%。而2000年产业界RD使用额在全美RD实际投入中所占份额更高达75%左右。 从数据可以看出,美国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科研体系已进入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的阶段。 表—3:美国科研RD经费的主要来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年度 \ 类型 联邦政府 工业企业 其它来源 合计 1950 56% 41% 3% 100% 1960 65% 33% 2% 100% 1970 57.3% 39.7% 3% 100% 1980 47.4% 49% 3.6% 100% 1990 40.5% 55% 4.5% 100% 1995 34.5% 60.7% 4.8% 100% 2000 24.8% 69.7% 5.5% 100% (数据出处: NSF, Science Engineering Indicator, 2008. ) 图—1:1953年-2006年美国RD经费的执行部门和来源部门的变化 (原始数据出处: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图—2:1953-2006年美国RD经费不同来源所占比例的变化 (原始数据出处: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三、决策体系:两极之间的张力   从提供公共物品的角度来看,科技决策也是一种非营利性公共服务。在本文的含义中,科技决策体系主要指美国的公共权力机构所提供的科技决策功能。但实际上,美国没有一个对科技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历史上是这样,现状也是如此,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一种多元化和分散式的体系。如美国社会学家巴伯所说:从没有任何获得正式认可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和控制美国科学,美国科学界作为一个整体仅仅是非正式地组织起来的,其中不是有一个而是有多个影响中心,它们谁也不能凌驾于谁之上。 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曾经大大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但每当度过危机之后,美国新一届政府往往会在新形势下中止过去对科技活动的过强干预和管理活动。比如罗斯福总统曾在1933年成立了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其目的是要统一管理全国的科学研究活动,但仅两年后它就被撤销了。基于类似的理由,二战中曾经名噪一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局”虽在战争时期一度享有相当大的科技管理权力,但也在战争结束后被当时的负责人布什果断地予以撤销。很多美国人都倾向于认为,过度集中的权力会危胁科技界的自治状态,并最终损害美国社会和个人的自由传统。总的来看,在历史上美国政府较少直接参与操作科技活动,也较少颁布法律性科技政策直接干预科技活动,而更倾向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在美国科技决策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埃利森委员会、NAS的建立、布什倡导的合同制联邦主义以及NSF的设立过程是有重要意义的事例。在二战之前,美国官方并不热衷于介入科技领域。1884年,美国参众两院成立联合委员会,名为“埃利森委员会”,以评估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和节俭程度,这件事意义深远。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会设立专门委员会来审议科技政策和科技活动。埃利森委员会历史性地首次提出由联邦政府设立一个科学部的设想,来统筹管理科研各局并指导和控制政府内所有纯粹科学方面的工作。 但经过反复争论,在1886年的最终报告中,委员会得出了没有必要设立科学部的结论。在该委员会的影响下,NAS还提出了政府介入科研活动的三项基本原则:①国家不应承担一切可由个人或个人团体同样能够完成的科研任务;②政府在科研方面不应与大学竞争;③政府资助与支持应限于“促进全民福利”的科学知识及其系统化工作。埃里森委员会肯定了美国科研格局中的多元化结构,但同时也制止了对科技发展有负面影响的过度自由放任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从埃利森委员会的三项基本原则可以看出,美国官方已经开始认识到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在美国决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强烈的对政府干预活动进行限制的声音,这是造成美国分散式科技决策和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 的建立是另一个例子。实际上早在NAS之前,美国已经拥有若干民间自发的科学组织,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43年创建的“美国哲学协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APS)、约翰•亚当斯等人在1780年创办的“美国文理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和成立于1848年的最初源于“美国地质学家学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logists)的美国全国性科学家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但当时一些科学家中的领袖仍然认为,美国需要一个由政府确立权威的科学家组织,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机构在科学事务中指导公共行为,帮助政府管理和决策,这就是创建NAS的初衷。但在建立NAS的过程中,提出倡议的少数科学家未能在整个科学界达成广泛共识。1863年,在南北战争的特殊背景和需求下,关于NAS的提案在国会异常顺利地通过,即“国家科学院成立法案”。但由于美国的分权制衡体制,虽然NAS最终得以成立,却仍有很多科学家对NAS持反对意见,一些人持冷漠态度,还有一些人认为学界应该保持独立。这些原因以及后来NAS科学家和官方的协调出现问题,最终导致NAS未能实现其建立初衷。在1870年后,NAS基本上蜕变成了一个科学家荣誉团体组织,几乎没有实际权力。目前NAS在美国科技管理体制中的作用,主要局限于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NAS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还成立了“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设立NRC的初衷源自一战中NAS的一些科学家主张科学应该为国家服务,促进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服务于国家的安全和福祉。但当时创建NRC的领导人同样有意保持机构独立性,不接受政府经费而只接受民间捐助,所以建立NRC的初衷也未能完全实现。   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成立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把万涅瓦•布什(Vannevar Bush)引入了美国科技政策的决策圈。布什本人是著名科学家,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先驱,是当时MIT的副校长。他在被拉入科学顾问委员会之后,筹划出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 NDRC)。NDRC成立于1940年,由布什任主任,一年后NDRC又扩展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局(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SRD),二次大战中为美国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这一机构受美国总统领导,经费来源于政府。当时布什在OSRD中倡导一种“合同制联邦主义”(Federalism by Contract)的政策,其实质是政府自己不设研究机构,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研任务下放到大学或私营企业。在1940年,美国政府的科研工作有70%由联邦政府自己的机构完成。而到1944年,有70%的政府科技项目,通过政府的对外合同由政府之外的组织完成。 美国学者I•斯迪波特曾在二战后期总结说,“合同问题的核心,是把科学家对完全自由的需要和政府经费不被误用二者协调起来”。 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美国联邦政府在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干预科技活动的同时,并没有改变它的多元分散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系。与合同制联邦主义相一致,美国政府加大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和干预,其实施途径是大力支持企业、大学和社会民间研发力量,而不是采取设立更多政府科技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等单一模式。   布什还在1945年7月发表了著名的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在这份报告里,布什阐述了他的“契约论” 式的线性科技发展模型,大力提倡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尤其强调基础研究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布什提出了政府支持科学研究活动的四项基本原则 :①政府的投资必须稳定;②掌握这些自己的机构应当由“公民”而不是政府官员来主管 ;③用合同资助方式鼓励政府之外的科学研究机构,政府不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④支持基础研究,保护学术自由和研究活动的独立性。布什还在该部份报告的第五项原则里提出了由政府出资设立一个由科学家控制的、对总统和国会负责的“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的设想,以便大力推进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同时建立一种“责任机制”以便在科学和民主政治体系等其它方面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关系。此后,以斯德尔曼为主席的美国总统科学研究审议会也在1947年8月发表一份题为《科学与公共政策》的报告。该报告亦支持布什的观点,认为基础研究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而且进一步强调科技政策的综合性和国家在各种研究活动的协调作用。上述两份报告都建议设立一个国家基金会以便有效地推进国家科技政策的实施。而在此之前,1944年5月在美国国会里也有人提出了建立一个“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议案,议员基尔戈等人认为应该创建这个国家基金会以便促进纯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科学教育和培训。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政府、科学界人士认识到,联邦政府应该呈现新的功能,对美国科学的整体方向及彼此协调负起责任。但NSF的建立同样历经了波折,经过长达5年的争论,美国国会最后在1950年才通过了《国家基金会法案》,决定设立NSF。   建立NSF的过程中引发争议和分歧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科学自主性和政府控制之间的关系,布什等人认为新建机构应该尽可能与常规的政治过程隔开,在组织设计上基金会的委员会成员应由与政府没有过多联系、不代表特殊利益的人组成,应由科学家自己来决策政府资金的使用。而基尔戈等人则认为应当由政府官员和代表特殊利益群体的代表组成基金会委员,基金会主任应由总统任命。最后达成的一致结果,对布什和基尔戈的观点都进行了修正,但在很多问题更倾向于布什的观点。不过布什由科学家完全控制NSF的设想也未彻底实现,杜鲁门总统曾在1947年否决了布什提出的NSF议案,原因就在于杜鲁门认为既然NSF是一个政府部门,那么基金会主任就应该由总统来选聘和任命。但是按照布什的设想,NSF的主任应该由委员(科学家)们来选聘和任命,并服从于他们的指导和监督。在1950年获得通过的NSF议案是双方达成的妥协,将对科学的自由追求与政府机构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决定在成立NSF前先成立一个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 NSB)。NSB是NSF的决策机构,由24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再加上NSF的主任组成25人委员会。NSB的委员多来自科学界,NSF的主任人选也由NSB向总统推荐,但NSB的委员和NSF的主任都将由总统任命,且须参议院批准。布什的最初建议虽然没有得到采纳,但由科学家控制NSF的基本思想大致得以维持。NSB是一个主要由科学界精英组成的机构。由NSB来负责NSF,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科学家。不同于一般联邦行政部门的是,NSB和NSF均相对独立于联邦政府。   目前,NSF是美国行政机构中唯一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 ,是美国联邦政府专设的独立科技管理机构。NSF的职能更多地是对于不适合由各具体职能部门承担的科技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进行资助和管理。近年来,美国政府正在加大对NSF的投入:根据小布什签署的总统法令,NSF的经费要在2002年到2007的5年间翻一番,增加到74亿美元。除NSF外,美国联邦政府还设有一些和科技决策有关的咨询、协调机构,但准确地讲这些机构并不是联邦政府中正式设立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而主要用于协调联邦各部门在不同科技方面的工作,在主要决策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保证信息畅通和决策一致。这类较灵活的科技顾问机制使得总统等高级官员能够直接与科技界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又无需建立一个庞大的科技官僚体系,因而成为通行的做法。在历史上,针对某种决策需要,联邦当局往往会成立一个直接向总统负责的特别机构。美国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成立一个单一的科技管理部门,会牵扯到集权问题,会鼓励少数专家治国者的寡头统治。这反映出一种特有的美国联邦制思维方式。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和科技决策有关的咨询、协调机构主要有如下几个,它们分别是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C)、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e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CAST)。OSTC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办公室,在1962年的肯尼迪时代,由国会正式通过成立了白宫科技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ST)。但OST在尼克松时代一度被总统下令撤销。目前的OSTC则成立于1976年 ,最初由福特总统提议,并在国会通过立法予以设立。这个机构的一名主任和四名副主任都由总统提名,并通过国会批准。OSTC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建议给总统,并通过NSTC推动联邦政府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NSTC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联邦科技委员会(Federal Counci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CST),后来FCST被尼克松撤销,到福特上台后又重新设立了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Federal Coordinating Council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CCSET)。目前的NSTC最初成立于1993年,它是一个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对内政策委员会并列的内阁级最高决策机构,是总统用于对不同部门在科学、太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主要机构。委员会主席由总统担任,其成员由副总统(担任NSTC的副主席)、总统科技顾问、负责科技的内阁级部长和各直属局局长,以及其他白宫官员组成。OSTC实际上承担了NSTC的办事机构功能,OSTC的主任是NSTC的秘书长。NSTC的主要目的,是在诸如信息技术、卫生保健、运输系统和基础研究等领域,对联邦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设定清晰的国家目标,同时为此制定研发战略,并保证所制定的科技政策能够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它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协调科技政策的制订过程;②确保科技决策和计划同国家目标相一致;③综合协调跨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科技事务及活动;④确保在联邦政府政策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科技因素;⑤统一协调有关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   PCAST的任务则是向总统提供科技咨询,并且协助NSTC动员各私营部门执行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但这种为总统提供科技建议的传统,最早也可以追溯到艾森豪威尔和杜鲁门时代。1957年艾森豪威尔任命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专职总统科技顾问,同时创建了一个由20多名知名科学家兼职组成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PSAC)。但PSAC也在尼克松时代被撤销了。目前的PCAST其最初形式是在1990年由老布什建立的12人委员会,用于接收技术、科研优先领域和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建议。到克林顿时期,其成员由12人扩大为15人。现在的PCAST成立于2001年,已经被小布什总统扩展为由23名委员再加上OSTC主任构成的24人委员会,其中OSTC主任也是PCAST的委员会主席,由OSTC主任和一名由总统挑选出的企业家来共同主持PCAST的事务。PCAST的各成员,则由总统从产业界、教育界、研究机构和其它(非政府)组织中挑选出。   综上所述,迄今美国联邦政府尚无对科研活动进行统一决策的管理机构。美国的分权体制将这种管理职能下放到下面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联邦政府下属的各部门大都有涉及科技的管理机构,比如国防部、卫生部、能源部、商务部等都有所属的科技管理机构。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两院(参院和众院)也有相应的科技决策、咨询机构,影响立法工作。而美国科学界自身具有强烈的自治传统,它是作为一个非正式的组织整体而长期存在,主要通过以科学界的自主行为特征的非正式影响机制和两种互补的社会组织模式(非正式组织,科层组织)来进行有效地协调。 上述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应当归因于美国强大的市场经济传统,形成了在法治框架下的多方互动、良性竞争的长期格局;另一方面,应当归因于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传统和民主机制。在这种环境下,美国科学界和国家权力部门逐渐认识到两个不可避免要同时存在的问题:即官方(包括美国的政府、国会和法院)必须对科技活动进行强有力的介入和干预;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和个人的自由自治传统也必须得到维护。美国的科技决策和管理体系的形成,正是在这样两极间的张力中所不断寻求的一种平衡和妥协。 四、总体特征:科技进步的有力保障   从历史和现状来看,美国的科研体系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国家的特征,这当然也和美国的国情密不可分。总体来看,本文大致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主要特征:①产权化;②自由化;③多元化;④规范化;⑤民主化。   所谓产权化,是指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私营企业是科技活动最重要的投资者、承担者和成果占有者,美国的科研体系相应地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联邦政府在介入科技活动时也非常注意清晰明确地界定产权的归属问题。在美国,产权化的具体表现是以私有化传统为代表,私营企业是美国研究开发(RD)活动的主体。产业界既是美国RD活动的最大投入者,也是最重要的执行者和成果占有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产业界就已成为全美RD投入的最主要执行部门。自80年代以来,产业界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其科研投入和支出占全美总投入和支出的比例均逐年上升。美国企业的科研能力也在全美领先,根据近年的统计数字,产业界雇佣了全美76%以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美国的科研体系和科技政策与其产权结构密不可分。美国政府通过企业税收、技术标准制订等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极大地影响科技投入和产出的方向。在美国宏观科技战略中,政府直接启动、管理的科技计划及科技项目处于次要的地位。政府对科技项目进行管理的介入程度是有限的,由于企业本身的研发能力强劲,政府无需介入企业承担的任务和角色,政府更多的是向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金、环境和风险方面的支持,政府对研发活动的介入一般只局限于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研发领域。   虽然美国的产权化特征以私有化传统为代表,却并不能归结为私有化。虽然为数不多,但联邦政府仍保留了一些政府管辖下的国有研究机构(如多个联邦实验室,庞大的NIH等),保留这些机构的目的是同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目标高度相关的,这些机构的研究方向也往往具有特殊性质。但无论产品具有私人性还是公共性、机构产权为私有还是公有,美国官方对具体机构和产品的责权界定还是相当清晰的。美国法律详细规定了政府拨款项目的预算审核、运行监督和事后评估程序。对于国有研究机构和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府拨款行为,美国国会能够起到很强的监管作用。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的职责,使它有责任在事先明确公共资产的使用目标,在事后考察社会公众的受益情况。此外,美国的媒体和公众对公共服务有很强的监督作用,其权利受到宪法保护。这种制度安排,保证了各种产权安排都具有从界定到操作的明确性和有效性。   所谓自由化,是指在美国的科研体系中非常注意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自由,强调学界的自主性,强调学术研究的独立自主、不轻易受外界干扰。美国学者苏珊•科岑斯认为科学“自主性”的一个基本含义是,免受外部控制,资源充足且“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在美国,各种科学研究组织大都在尽力追求上述这一自主性目标。比如无论美国的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有很强的自治传统,从它们的治理方式来看都有显著的“反科层制”特征。即使是美国的州立大学,其管理人选和管理方式也都是作为其主要资助方之一的美国官方所无法随便加以干涉的。在NAS、NSF等机构的设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机构无一不在追求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在美国的科研活动中,同行评议制度而不是科层决策制度成为了核心性的制度模式。此外,美国还有大量社会民间的独立机构活跃在研究领域,这些机构的独立性受到美国法律的严格保护,以上这些都是学术自由传统的具体表现。美国宪法对媒体言论自由的维护,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保证了在公共领域中的不同观点不易受到权威压制。   上述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出自美国建国之初的宪政民主传统,就特别强调天赋人权,强调维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则同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有关。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化和多元化,以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性、流动性和社会活力,学术研究人员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大的选择空间,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术自由的传统能够不断延续。在美国特有的制度安排下,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角逐,学术自由和科学自主性往往能够成为立法、裁决和决策中的胜利一方,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学界和自主性的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   所谓多元化,是指在美国科研体系中存在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多元化的科技管理手段,也经常存在多股不同力量之间的调和。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在对科技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统都能扮演重要角色。美国联邦政府事实上并无专门机构统一安排全国科技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规划,这些功能由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不同程度地在其政策制定和科技管理活动中加以完成。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联邦政府和国会在权力上能够相互制衡。从宏观角度,国会要比行政部门更能决定政策走向。国会负责最终审批预算,凡涉及重大政策问题,都必须由国会来最终决定。行政部门则负责制定科技预算,掌握财政杠杆,也是各种议案和计划的具体执行者,并向国会提出立法建议。行政部门对立法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总统的立法否决权上。但总统行使这种权力基本自主,很少受具体行政部门约束。实际上,行政部门的首长都由总统提名,他们的基本政策取向必然与总统一致。各行政部门也可以颁布行政规章,但限制在法律明确允许的范围内。 从上面这种制度安排可以看出,在科技决策活动中美国行政部门的自主性是受到很大制约的。   美国司法部门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在行政部门负责执行国会立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往往会对相关法律的具体解释提出异议,此时具备对法律条文最终解释权的是最高法院。这就限制了国会和行政部门在立法、决策和施政过程中滥用权力的可能。这些制度安排,使得作为经费重要来源和主要管理者的美国政府,在介入具体科研活动时必须要谨慎小心。一旦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纠纷,就很有可能导致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介入,甚至进一步限制政府的权限。从近年来美国在科技管理领域的一些重大法律解释来看,如微软是否构成垄断、商业方法专利是否合法、数字音乐是否侵犯版权等,都是司法体系内部做出的决定。无论国会还是行政部门,都难以左右司法部门的判决。   美国又具有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社会,科研力量也很多元化。美国联邦政府、产业界、大学和民间非政府组织都有一定的实力和资源开展科研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的。从历史上看,美国社会一直是一个以多元化为显著特征的社会。美国的社会和民间力量从美国建国之初就非常强大,制约政府权力的声音从来都不绝于耳。经历了二战后由于各种原因美国政府大大加强了对科技活动的干预,与此同时美国的研究机构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70年代其数目突破了1万7千家,但其中的多数是社会民间组织,兰德公司等很多著名思想库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 美国在80年代已有近7%的劳动力服务于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该类民间组织每年的总收入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美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位居社会前列,这是其多元化特征的一大表现。   所谓规范化,是指在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后,美国科研体系已形成相当透明、公开的规范和制度。无论是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还是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美国都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规则可循。这和美国社会是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密不可分,比如早在1790年北美独立后不久国会就通过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专利法,历史上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制定的有关科技方面的法案相当多,其中很多法案都是卓有成效的。再如美国涉及科技管理的行政部门大都制订了极为详尽甚至繁琐的各种管理细则,便于有章可循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形。美国的行政部门一般都拥有宠大的管理队伍和详尽的管理细则,以使得其行政行为透明公开、符合规范,提高运行效率。如《阳光政府法》对NSF的决策过程明确提出了要向公众开放、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等相当苛刻的要求细则。 美国法律对于政府官员身份和科学研究人员身份有明确的区分,明令禁止作为管理人员的政府官员介入科研活动,官员及其亲属更不得持有有关公司的股票或参与其经营。同样,对新闻媒体、言论自由权利的维护,也早已成为美国社会各界公认的传统规范,这让公众媒体能够对科学界进行有效监督,制约科技界的腐败行为。   我们要认识到,美国科研体系中的规范化特征,是和美国国家的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强大职能密不可分的。在实现科研活动的规范化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把科研活动中对规范化的要求及时反映到能够推行这种规范化的决策者或决策组织的视野之中。当然,在理论上能够实现这种沟通过程要求的方法环节可以有很多种,而不只局限于某一种。在美国现实的制度安排中,实现这一沟通过程要求的主要保证是它的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制衡机制。从美国科研体系形成的历史来看,美国的代议制体制和独立司法系统相对来说是比较高效的,其立法和司法职能是强有力的。这就往往在一些关键时刻有效地推动了美国科研体系,将其纳入合理规范,进入正确的发展轨道。   所谓民主化,是指在美国的科技决策体系中,由于美国大的民主政治框架对共存的多方力量的制衡,导致每一项决策的出台都是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体现出对选民意愿的尊重和民主政治的特征。比如上面提到过的总统和国会对成立NSF议案的争议和NSB的建立过程,就反映出在科学和政治之间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布什作为科学家的代表在国会中赢得了一组议员的信任,他们也代言了一部分选民意愿。而总统则作为行政力量的代表,同时作为另一组不同选民意愿的象征。在国会中,同样还有其他不同选民意愿的代表。最终经过反复协商和博弈,协调了各方利益的、经过反复修正的NSF议案终于得以通过,这一过程恰恰反映出一种民主协商的决策过程。   在美国的分权决策管理模式中,对科技咨询工作和社会各界意见的整合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一种科技决策民主化的表现。从OSTC、NSTC、PCAST以及国会参众两院设置的众多科技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可以发现美国的这些与科技咨询和管理相关的机构非常重视吸纳多方不同意见,并尽量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以推动对社会各界意见进行交流和整合。即使是由总统或其他相应最高官员负责的领域,也要通过完备的咨询工作来帮助决策者了解社会各界的不同意见,以有助于科技决策的合理性。 五、结 语   本文认为:美国科研体系所具有的这5个特征,是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的结构性的和制度性的重要保障。   产权化实际上是以不同产权制度的安排形式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模式,不同的产权安排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实际应用效果。美国是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而建立的,它年轻而充满朝气,缺乏很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所具有的旧有传统的束缚。根据自己的特点,美国实行了私有制为主导、由公众控制的民主机制监督下的公有制为辅的产权安排,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也与这一安排相一致。这种安排既符合了美国的国情,也有利于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   自由化实际上是与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自主性原则相一致的。科技的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具体体现出来,其实质也就是对事物、思想的自由探索和不断再造。科学史上的很多案例都表明,捍卫自由思想的权利,往往会有利于科学技术中产生新的重大发现。而对某种绝对权威或信仰的迷信,不宽容的意识形态造成的压制和迫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对学术的无端干预,会延缓甚至阻碍重大科学思想和发现的产生。学术自由和学界自主实际上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必然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自然诉求。   多元化则意味着在产权化合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之下,必然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思想,这些多元的思想之间会进行反复的竞争。在自由思想和竞争过程的条件之下,也会有一个不同个人或组织自发成长为不同社会集团的过程,而各种分化的社会集团和组织都有其不同的特长并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职能。在美国的情形下,最终科学界成长为一种没有中心的或多中心的分散式社会组织结构。这一结构有优点也有其缺点,但总的来看比较适合于美国国情。   规范化也是科学发展的另一个内在要求,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法治社会,规则的合理、明确和有效性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由于牵涉的问题更复杂并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就特别需要良好的规范和制度设计,以确保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膨胀和科研组织的不断巨型化,科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研究者和管理者必须要处理好科研活动中的效率问题、沟通问题以及合法性问题,而规范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民主化则和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联系在一起。让全体国民乃至人类全体能够在科技发展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受益,是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科技发展同民主目标的契合点。民主化的决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力保证和有效约束。只有在科技决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纳入各个利益相关者,对决策的程序流程进行合理安排,才有可能切实有效地维护相关各方权利和利益,科技发展才能够和社会发展和人道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的局面,这在实质上必然要归结为一种追求“和谐”的民主目标。 * 作者简介:王 键,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 电子邮件:wangjian@pkuaa.edu.cn。 “科研体系”是宏观概念。本文认为,“科研体系”有别于“科研体制”:前者指市场机制/自然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后者指计划经济/人为设计下产生的结果。 关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第三部门的产生和职能,见秦 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F. A.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3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第338-345页。 美国的州立大学,从所有权角度来看它们应当和政府机构一样,其所有权属于联邦或州。但它们的治理方式却是自治的和非政府的。 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为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也有些人喜欢把这类组织称为非营利组织(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或第三部门(Third-Sector)。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一类民间独立机构的称谓,这些组织具有既不同于政府组织也不同于企业(营利性组织)的特征。见秦 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第137-142页。 朱 斌:《当代美国科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67页。 陈振明、孟华 ,《公共组织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7页。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1,第120-121页。 同上,第171-174页。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第241-242页。 同上,第266-268页。 关于如何处置史密森的捐款基金,美国国会从1838-1846为之争执了8年。最后的处理模式是:在1846年8月10日,国会通过一个法案,决定将该基金委托给一个由美国副总统、华盛顿市市长、3名参议员、3名众议员以及6名自由公民组成的董事会来管理。见解道华,“美国早期科学的摇篮——史密森学社”,《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5期。 这部分见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34-137页。以及亦 明,“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始末”,新语丝网站。 数据见樊春良,“战后美国科学政策的形成”,《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3期。 颜振军、刘海波,“科技政策的兴起及研究现状”,《科学学研究》,1997年6月。 以上数据见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58-159页。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5.12. 市场与民主。 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具体数据见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图表反映出了联邦RD投入曲线的峰值在时间上的特定位置。从图—1下半部分可以看到,联邦投入的峰值有3个,分别出现于①1966-67,②1987-88,③2004-05。其中峰值1处于美国大规模卷入越战时期。峰值2位于里根政府星球大战计划的末期。峰值3的恰逢伊拉克战争。几个峰值的出现,都和美国联邦RD投入的目标职能(非营利性,向国民提供公共物品)有关。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44页。 王作跃,“为什么美国没有设立科技部?”,《科学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06-308页。 NAS后来扩展为其它几个机构。包括1916年建立的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1964年建立的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 NAE),1970年建立的国家医学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现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 NA)是对NAS、NAE和IOM的统称,NRC是这些组织的决策协调机构。 NRC是NAS的领导机构,它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科技决策协调机构之一。NRC的决策机构现由13名理事(均由总统提名并任命)组成,它可以协助政府对NAS之内和之外的科学家发挥一定影响。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4页。 J·L·小彭奈克,《美国的科学政策,1939-1975》,北京·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 ,1983。 布什认为不断对科技进行投入就可以不断为社会造福,这就仿佛是在科技和社会之间达成的某种“契约”,见Vannevar Bush,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1945. NSF, Washington D.C. 1960. Vannevar Bush,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1945. NSF, Washington D.C. 1960. 以及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8页。 这里布什是在强调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即应由科学家(其身份表现为“公民”,区别于“官员”)而不是政府官员来直接管理研究机构。 龚 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第4期。 虽然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这样的部门获得的年度RD经费要远高于NSF,并且NIH也像NSF一样具备管理功能,但NIH主要职能仍然作为一个政府研究部门而不是一个专职科技管理部门。 这部分内容参见”About OSTP”, http://www.ostp.gov, http://www.ostp.gov/nstc/index.html, http://www.ostp.gov/PCAST/pcast.html. 以及杨景厚,“美国冷战后科技政策述评”,《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45-156页。 朱 斌:《当代美国科技》,第163页。 苏珊·科岑斯,“21世纪科学:自主与责任”,《科学与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王 辉,“美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4期。 同上 吴天佑,《美国重要思想库》,北京·中国时事出版社,1982,第1-2页。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国外非营利组织及其发展状况”,《中国科技政策与发展研究:2000调研报告精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第317页。 龚 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 昕等 ,北京•三联书店,1991。 2. F. A.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5. 朱 斌,《当代美国科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吴天佑、傅 曦,《美国重要思想库》,北京•中国时事出版社,1982。 7. J. L. 小彭奈克,《美国的科学政策:1939-1975》,北京•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 ,1983。 8. 陈振明、孟华 ,《公共组织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政策与发展研究:2000调研报告精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10. 苏珊•科岑斯,“21世纪科学:自主与责任”,《科学与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11. 秦 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2. 王 辉,“美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4期。 13. 颜振军、刘海波,“科技政策的兴起及研究现状”,《科学学研究》,1997年6月。 14. 王作跃,“为什么美国没有设立科技部?”,《科学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15. 樊春良,“战后美国科学政策的形成”,《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3期。 16. 杨景厚,“美国冷战后科技政策述评”,《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17. 龚 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18. 龚 旭,“美国私人基金会及其支持科学事业的考察”,《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4期。 19. 解道华,“美国早期科学的摇篮——史密森学社”,《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5期。 20. 亦 明,“美国现代科研体系的形成”,新语丝网站,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history/meiguokeyan.txt。 21. 亦 明,“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始末”,《新语丝》,http://xys.freedns.us/xys/ebooks/others/science/history/nas.txt。 22. Vannevar Bush,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1945. NSF, Washington D.C. 1960. 23. 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08/ 24. The Homepage of OSTP: http://www.ostp.gov. 25. The Homepage of National Academies: http://www.nationalacademies.gov.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techne 2011-1-6 16:56
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王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200235)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探讨美国现有科研体制的形成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美国科研体制具有“产权化、自由化、多元化、规范化、民主化”的总体特征。本文简要对照了中、美科研体制的形成过程及其差异,根据美国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现实的建议,可能会对当前中国科研体制的改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NGONASNSF技术预见技术评估 [中图分类号]:N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研究美国科研体制的现状及其形成发展的历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作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通常具有分散式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制,政府对科技活动的直接介入较少,美国科研体制是这类特征体现的最鲜明的例子。下面我们将从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系两个不同角度来简要介绍美国科研体制的形成过程。 一.美国科研体制概况   从历史和现状来看,美国的科研机构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①联邦政府研究机构(又分“国有国营”型和“国有民营”型,并以后者为主);②工业企业研究机构;③高等院校、大学;④社会民间非营利组织。而美国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种:①政府(主要是联邦政府);②企业;③社会民间团体(基金会)。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科研资源配置模式并非一成不变,从投入主体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自由放任”为特征,从美国建国到1862《莫里尔法令》的实施;在这一阶段,美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科学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政府基本上不介入科技活动。②第二阶段以“多元投入”为特征,从《莫里尔法令》实施后到二战前;1862年《莫里尔法令》的实施,使美国开始出现大批的州立大学、学院和研究机构,开辟了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的新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美国开始出现四种科研机构共存、三类科研经费来源共同投入的模式。③第三阶段以“政府投入”为特征,从二战时期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战争需要和科学技术在二战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美国政府改变了以往对科技发展持有的自由放任观点。随着联邦政府认识到科技的巨大作用和美苏冷战造成的对国防、军事科技的巨大需求,以及凯恩斯主义兴起后政府对公共事务干预能力的扩张,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取代民间基金会而成为美国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来源。④第四阶段以“企业投入”为特征,从80年代开始至今,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和里根-撒切尔改革,美国企业对科技的投资迅速增加,美国产业界对RD活动的投入逐渐超过了联邦政府,成为科研资源中的最大供给来源。   总的趋势是,美国科研经费的投入分布正在朝着工业企业主导型迅速发展,联邦政府不再是首要的RD经费来源。并且进入90年代以来,其它来源(包括大学和NGO等)所占比例也较以前稳定在更高的比例水平上(5%左右)。2000年度,美国产业界实际RD投入约为1860亿美元,约占全美RD实际投入的69.7%。而2000年产业界RD使用额在全美RD实际投入中所占份额更高达3/4左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经过长期的联邦政府投资活动,已经培育出良好的企业研发竞争力。   从美国的科技决策管理体系来看,并没有一个对科技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历史和现状都是如此,一直保持着一种多元化、分散式体系。在一些特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曾经大大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但每当度过危机之后,美国新一届政府往往会在新形势下中止过去对科技活动的过强干预和管理活动。   186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建立|过程、1884年美国参众两院成立名为“埃利森委员会”是美国早期科技决策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NAS的创建过程说明在美国科学界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科学家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中央科学机构对美国科研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而另一些科学家持冷漠态度,有些人认为应当维护科学界的独立和自治状态。意见的分歧最终导致NAS基本上演变成为一个荣誉团体,没有多少实际权力。埃利森联合委员会的成立,初衷则是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和节俭程度进行评估,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会设立专门委员会来审议科技政策和科技活动。该委员会推动了美国科技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肯定了美国科研格局中的多元化结构,但也制止了对科技发展有负面影响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这一事件也说明美国官方已经开始认识到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在美国决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对政府干预活动进行限制的声音。   进入二战时期,万涅瓦•布什(VannevarBush)倡导的“合同制联邦主义”(FederalismbyContract)政策对美国科研体制的形成影响很大。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政府自己不设研究机构,而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研任务下放到大学或私营企业。在1940年,美国政府的科研工作有70%由联邦政府自己的机构完成。而到1944年,有70%的政府科技项目,通过政府的对外合同由政府之外的组织完成。由于这一思想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在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干预科技时,采用的具体途径是大力支持企业和社会民间研发力量,没有改变它的多元分散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系。布什还在1945年发表了著名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阐述了他的“契约论”式的线性科技发展模型,倡导政府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布什提出了政府支持科学研究活动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在该部份报告的第五项原则里提出了由政府出资设立一个“国家研究基金会”(NSF)的设想,以便大力推进科学的发展,同时在科学和民主政治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关系。   1950年NSF的建立,是美国科技决策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又一重大事件。最终获得通过的NSF议案是在科学界和美国官方之间达成的妥协,将对科学的自由追求与政府机构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决定在成立NSF之前先成立一个国家科学委员会(NSB)作为NSF的决策机构。NSB是一个主要由科学界的精英组成的机构(其成员均需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而且负责向总统推荐NSF的主任人选,这使得由科学家控制NSF的基本思想大致得以维持。NSF是目前美国行政机构中唯一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是美国联邦政府为资助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教育、发展科技情报工作、促进国际合作而专设的独立科技管理机构。除NSF外,美国联邦政府还设有一些科技咨询、协调机构,但准确地讲这些机构并不是联邦政府中正式设立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而是主要用于协调美国政府各部门在不同科技方面的工作,以及在主要决策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决策的协调一致。近年来设立的该类机构主要有如下几个,它们分别是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C)、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   迄今美国联邦政府尚无一个对科研活动进行统一决策的管理机构。美国的分权体制是将这种集中管理的职能下放到下面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联邦政府下属的各个部门大都有涉及科技的管理机构,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两院(参院和众院)也有相应的科技决策、咨询机构,影响有关科技的立法工作。与此同时,美国科学界又具有强烈的自治传统。上述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美国强大的市场经济传统,形成了多方竞争的长期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美国分权的政治传统和民主机制。在这种环境下,美国科学界和国家权力部门逐渐认识到两个不可避免、同时存在的问题:即官方对科技活动必须进行有力的介入和干预;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和个人的自由自治传统也必须得到维护。美国的科技决策管理体系正是在这样的两极之间所寻求的一种平衡和妥协。   综上所述,从历史和现状来看,美国的科研体制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国家的特征,这当然也和美国的国情密不可分。本文简要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主要特征:①产权化;②自由化;③多元化;④规范化;⑤民主化。   所谓产权化,是指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科研体制相应地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在美国,产权化的具体表现是以私有化传统为代表,私有企业是美国科技活动最重要的投资者、承担者和成果占有者,也是美国RD活动的主体。   所谓自由化,是指在美国的科研活动中非常注意维护研究人员的学术自由,强调学术界的独立自治和学术研究的独立自主,不轻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所谓多元化,是指在美国科研体制中存在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多元化的科技管理手段,也经常存在多股不同力量间的竞争和协调。同时美国又具有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社会,科研力量也很多元化。联邦政府、产业界、大学和民间非政府组织都有一定的实力和资源开展科研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的。   所谓规范化,是指在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后,美国科研体制已形成相当透明、公开的规范和制度。无论是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还是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美国都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规则可循。   所谓民主化,是指在美国的科技决策体系中,由于美国大的民主政治框架对共存的多方力量的制衡,导致每一项决策的出台都是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体现出对选民意愿的尊重和民主政治的特征。 二.中国科研体制概况   中国具有与美国差别巨大的历史和传统,当前中国的科研体制也和美国模式完全不同。在历史上,1949年之后中国曾经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与其相适应的也建立起一套计划经济下的科研体制。这方面的代表机构包括科技部、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而它们的决策模式也大都和大行政系统的集权科层模式相配套。   科技部是中国科研活动的主要管理机构和决策部门,主导中国科技发展的各种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各种科技政策措施,并向研究项目提供科研经费,甚至直接参与一些研究工作的实施。科技部还在中国各地方政府机构中有很多分支机构,并作为科技管理系统的最高机构管理各地方机构的决策。中科院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它下面也有很多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中科院系统主要是具体实施获得的科研课题和项目,是研究力量的主要提供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较晚,于1986年成立。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基金局。成立之初它曾挂在科技部下面,直到2000年才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下一个直属机构。成立这个机构的主要目的是负责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支持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与上面两个机构不同的一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采用的是同行评议体系和科研人员自主申报立项的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科学事业费预算拨款,以及一小部分社会捐助。但它提供的资金数目要比科技部和中科院少,2003年度获财政拨款22亿人民币,约占全国基础科研投入的20%。   此外,中国科研体制中还有大量的高校和企业。但这些高校和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有的,其中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影响科技决策能力的佼佼者,更无一例外都是公立大学和国有企业。从这一格局可以看出,中国科研体制是和美国完全不同的中央集中式体系。在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政府机构(中央政府)拥有绝对的优势。   在基础研究领域,1987年的数据表明:中科院获得的基础研究经费中有84.3%是来自于政府拨款,同期全国高校的相应数字是86%。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表 1 : 1987 年中国科研组织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 机构 \ 资金 政府拨款 其它 合计 中 科 院 84.3% 15.7% 100% 全国高校 86% 14% 100%   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改革,中国科研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公布的数字,从1992年开始,中国政府科研投入在国内RD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已开始低于企业投入所占比例。另据科技部官员公布的数据,迄今全国已有近1000家(中央370多家,地方660多家)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通过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或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2001年大中型企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已达136万人,占到全国的50%以上。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近300家,各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超过20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的工业企业都已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在2004年度,政府科研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为22.77%,而企业所占比例达64.02%,企业已成为中国RD投入的主体力量。   但是抛开抽象的比例数字不谈,中国的企业和市场体系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改革和转制,政府的RD财政投入比例虽然逐渐优化,但中国企业和社会的研发活力和竞争力仍然远远不足,过度依赖政府的状态仍然广泛存在。另据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56%。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研究开发当中。而在中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此外,虽然近年来中国科研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出的论文在数量上已有很大提高,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是当务之急,而目前中国科研工作的投入额度与产品质量不相匹配,实际效果有待提高。 三.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虽然美国与中国的历史、国情完全不同,但参照一下美国的成功模式,也可以为中国科研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以下主要从五个方面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启示之一:应该理清科研体制中的产权问题   美国的科研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对于美国的科研机构来说,产权问题和成果归属问题是相对明晰的。经过市场中的长期自由竞争,美国社会中已经自下而上成长出一大批具有强劲研发力量的私有企业、大学和社会民间研究机构。对于这些社会实体而言,产权问题是清晰的。无论亲自参与实体的运营活动,或用委托代理、委员会自治等方式来运营社会实体,企业或其它社会实体的所有者通常必然会全力维护他们所拥有实体的相对长期的利益。   但是在中国,各种科研机构的产权问题往往还不甚明确。现代经济学早已证明:产权界定不清会给组织的发展造成一系列弊端。因此,科研机构的产权应该明晰,科研机构应该对谁负责的问题也应当受到重视。一方面,如果一项科研工作开展得不成功,那么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又应该由谁来进行必要的、同时又有效且有力的监督活动?另一方面,如果一项科研工作取得了成果和收益,那么受益者到底应该包括哪些人?在科研机构的产权问题明晰之前,上述问题显然得不到明确的答案,这种局面会直接影响到科研活动的成果、产出及其质量控制。 启示之二:应该扩大科研活动中的学术自由   美国的经验表明,对学术活动中研究人员的自主选择的保护,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术的自由程度将对科学的发展进步起到近乎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如NAS、NRC乃至作为联邦政府机构的NSF等机构在设立的过程中,无一不在追求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样,当中国政府在制订相关管理政策以及向研究机构或项目提供资助时,有必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真正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维护学术自由的环境和氛围,切实保证研究人员能有更多的自主选择。   真正的科学共同体只能是一个专业共同体,只能是由它所吸纳的科学精英而不是政治精英来领导科学发展的潮流,这是美国NSF等机构在课题申请时采用同行评议制度的原因之一。保护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和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是科学共同体的天然目标,也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样来看,加大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金投入的支持力度是有必要的。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中来看,中国科学界和学术共同体的独立自主性都较弱,而学界的同行评议制度也都有待加强和完善。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影响,有助于在全国推广、建立更合理的同行评议制度体系,逐渐确立学界的自主性并在未来更好地维护学术自由。 启示之三:应该促进社会各界研究力量成长   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企业是研究开发活动的最主要力量,现阶段其在RD经费中所占比例已远远超过联邦政府。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只有企业才能最直接地走在市场需求的前沿地带,直接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那么企业研发力量的状况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整个国家在研究开发方面到底有多强的实力。考虑到中国目前市场竞争的不完备性、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函待解决以及民间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等实际情况,政府应该关注相关问题,制定并实行一些政策和法规,有效促进创新型企业研发力量的茁壮成长。   对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赢利组织(NPO)等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不能低估,如美国的兰德公司、卡耐基和平基金会等民间研究机构都曾对美国的内外政策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行为必然倾向于追求相对短期的利润行为,而在官方直接管辖下的研究机构又很难摆脱科层制政府的视角和价值取向来进行研究活动,那么高水平的社会民间研究机构就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它们往往能够对企业、政府所忽视的盲点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起到意想不到的补充作用。因此,政府应一方面应该促进自己管辖下的研究机构向非政府机构转型,另一方面有责任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扶植社会民间研究力量的成长壮大。   而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NGO的发展环境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目前的“二元管理体制”(DualManagementSystem)极大地限制了NGO的正常发展,现阶段中国的NGO普遍缺乏资金、人力资源以及信息和经验等发展基础条件,NGO在中国社会公众中还缺少反响和社会监督机制,中国NGO和国际NGO体系也缺少有效的联系和交流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中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启示之四:应该加强科研体制的透明度和规范化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涉及到中国国家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职能的强化。只有立法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准,才能够处理好专业科技领域牵涉的立法问题;只有当司法部门的专业化及其职能强化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有效遏制科研体制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只有在上述立法、司法职能达到一定程度水准、能力的基础之上,针对科研中的问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法规,对不良现象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科研体制中的管理决策和研究行为才能够实现规范化。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由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在美国的经验中,联邦机构一方面极大地维护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也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对科研成果不断进行监督,此外还通过保障言论自由、通过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来保证公共事务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实现对科研人员滥用职权的现象进行有效监督。这种将自由和规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治理方式,值得中国科技管理界认真学习和借鉴。 启示之五:应该有效协调科技发展中的不同诉求   在科技发展中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必然会存在冲突,政府有责任对这种冲突进行合理有效的协调。在这方面,美国的很多有关科技的决策过程可作为范例。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总统、议员都定期由选民投票选出,选民在科技方面的意愿自然而然会在政府和国会的政策里有所反映。而各方的不同诉求及其代言人就在司法框架的约束下透明公开地进行竞赛,最终这一过程能够遴选出一个阶段性政策博弈中的“优胜者”。经过反复博弈,往往最终会达成在一个建立在民意基础之上的政策均衡状态。   由于中国的国情和美国差异很大,中国当然不能生搬硬套美国的框架。但应该关注的问题却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国科技决策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何有效地促进科技专家集团和科技决策集团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何保证一项科技政策或项目的推行,能够符合更多国民的意愿和要求?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关注。从目前来看,加强科技方面的咨询顾问机构是当前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一,近年来美国政府设立的几个机构,也能够反映出这种趋势。比如NSTC和PCAST的重新设立,都反映出在科技的咨询和决策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和谐化、民主化要求。中国政府也可以采用类似模式建立起相应的科技顾问和咨询机构,如能有效整合各方合理建议,应该会对科技的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推行技术预见(TechnologyForesight,TF)和技术评估(TechnologyAssessment,TA)工作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满足上述要求。比如在典型的德尔菲法(Delphi)技术预见调查中,通过问卷设计、关键技术的遴选、参与调查的专家范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社会各方的不同意见,从而实现科技活动中对咨询、决策互动过程的民主化要求。而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评估工作,也可以对科研活动起到较好的监督激励作用。由于中国不具备美国社会的那种多元化、分散式结构,而主要是一种集中式的层级结构,那么加大力度推广以德尔菲调查方法为主的技术预见工作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有助于社会各方交流意见的有效手段。同时着力于加强技术评估工作,也将会有助于中国科研体制的不断完善。 * 作者简介:王键,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 电子邮件:wangjian@pkuaa.edu.cn。 参见朱斌:《当代美国科技》,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67页。 非营利组织相应的英文缩写为NPO。也有些人喜欢把这类组织称为非政府组织(NGO)或第三部门(Third-Sector)。关于对NGO和第三部门的界定,参见秦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第137-142页。 如果单从执行部门来看,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实行“合同制联邦主义”政策后,企业就已成为RD经费最主要的执行部门。 具体数据见NSF,ScienceandEngineeringIndicators2006,Appendix4-5. 实际上NAS后来又扩展为其它几个机构。包括国家工程院(1964),国家医学科学院(1970)。现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对这些组织的统称。 NAS后来在一战期间成立了NRC(国家研究理事会),以此部分地实现了它服务于国家福祉的建立初衷。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06-308页。 参见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4页。 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 布什认为不断对科技进行投入就可以不断为社会造福,这就仿佛是在科技和社会之间达成的某种“契约”,参见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 参见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NSF,WashingtonD.C.1960.以及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8页。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剖析》,2004。 数据参见龚建桥、邹珊刚等,“我国基础性研究经费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 参见科技部政体改司司长张景安:“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不动摇”,载《科技日报》2003年8月11日。 以上数据见国家统计局,《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第5页。 以上数据见毕可毅:“美国企业加大创新投资的启示”一文,《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3月13日。 参见JiaXijin,TheRoleofNGOsinPublicManagementandItsImplementinChina.另外根据秦晖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NGO组织。见“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一文,载《实践自由》。 以NSF为例,美国政府《阳光政府法》对NSF的决策过程明确提出了要向公众开放、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等相当苛刻的要求细则。参见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英国学者本•马丁(BenR.Martin)曾给技术预见下过一个定义:“所谓技术预见就是要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就是要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在各国的实践中,技术预见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德尔菲法。 [参考文献] 1.吴必康,《权利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朱斌,《当代美国科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剖析》,2004。 4.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政策与发展研究:2000调研报告精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6.秦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7.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8.龚建桥、邹珊刚等,“我国基础性研究经费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 9.科技部政体改司司长张景安,“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不动摇”,《科技日报》2003年8月11日。 10.毕可毅,“美国企业加大创新投资的启示”,《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3月13日。 11.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NSF,WashingtonD.C.1960. 12.JiaXijin,“TheRoleofNGOsinPublicManagementandItsImplementinChina”,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ird-SectorResearch(ISTR),2002.7. 13.NSF,ScienceandEngineeringIndicators2006,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06/c4/c4h.htm. 14.TheHomepageofOSTP:http://www.ostp.gov.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键词与搭配在翻译研究与教学中的运用
热度 21 carldy 2010-12-20 00:21
【备注】这里录下的是本人刊发在美国Translation Journal 2009年第3期的英语文章。 出处: http://translationjournal.net/journal/49corpus.htm The Applications of Keywords and Collocations to Translation-Studies and Teaching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Parallel Corpus of the 17 th NCCPC Report by Dai Guangrong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parallel corpora and some famous native language corpora such as BNC, BROWN etc, we can learn some useful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collocation of keyword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Keywords: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rpora application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Using the parallel corpus of 17 th NCCPC (17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 investigation corpus, this paper disagrees with the opinion of the keywords and collocations which based on an abrupt conclusion without scientific statistic strateg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translator(s) to identify the keywords and key collocation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Keywords provide a useful way to characterize a text or a genre which can offer a clear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s. Collocation is a mode of meaning which can help the translator(s) to decide the field and style of word-usage in translation. 1. Introduction: Corpora Application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n recent years Translation Studies became a scholarly discipline in China,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any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ranslation corpora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showing the ten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daily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have been take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earlier workshop approach, the philosophical and linguistic approach,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post-structuralist and post-modernist approaches, and the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Munday 2001; Richard Xiao 2008).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 quickly, but practice, especially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lagging far behind theories. With the help of parallel corpora and some native language corpora, we can learn some useful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collocation of keyword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rpus linguistics in the mid-1980s, corpus linguistics started to be of interest to translators. Firth is convinced that linguistic description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translation: linguistic analysis at the grammatical, lexical, collocational and situational levels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total translation (Firth 1968: 76-78). The Firthian approach, and its latter-day incarnation in corpus linguistics, might bear fruit in studies of translation (Kenny 2001: 21). Corpora are useful for revealing "relations between frequency and typicality, instance and norm" (Stubbs 2001:151). According to Baker (1993:243),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that awaits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techniqu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the elucidation of the nature of translated text as a mediated communicative event". Some hypotheses such as "translated texts tend to be more explicit, unambiguous, and grammatically conventional than their source texts" have already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lation corpora (Baker Malmkjaer 1998: 52). Furthermore, some scholars point out the usefulness of corpora and corpus linguistic techniques in translation, such as providing a powerful tool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ranslational language, and helping translators understand what translation is and how it works (Baker 1993:243).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is that it can reveal the "regularities of actual behavior" (Toury 1995:265). Toury stresses the need to observe regularities—and provide explanatory hypotheses for those regularities—on the basis of ever-expanding corpora of texts, claiming that explanations of features observed even in a single translation must rely on the study of bigger corpora (Kenny 2001: 57). Tymoczko (1998:652) predicates that "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 is central to the way that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discipline will remain vital and move forward." This statement has been confirmed by an ever-growing number of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cf. vers 1998; Baker 1999; Baker 2000; Granger et al 2003; Wang Kefei 2004; McEnery et al 2006, 2007; Richard Xiao 2008, etc). In this paper, we will present a tentative study that seeks to uncover some features of collocation and keywords in translation with the parallel corpora including 17th NCCPC—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port. 2. Keywords us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s, we may encounter all kinds of texts, the contents and plots of some of which a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analyze, especially for the literary texts. It's a great challenge for the beginners to translate the texts word by word, sentence by sentence without a holistic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corpus software, we can retriev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d frequency, collocations, patterns, clusters, dispersion of the search words and other statistical data. In this section, we apply "Keywords" to our research. "Keywords" is program within the corpus software (i.e. Wordsmith) for identifying the key words in one or more texts. Keywords are those whose frequency is unusually high in comparison with some norm. Key words provide a useful way to characterize a text or a genre. "Keywords" offer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content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s (Wang 2007: 27). It also can be used for analyzing the style and retrieving texts. The program compares two pre-existing word-lists, which must have been created using the program of WordList in Wordsmith. One of these is assumed to be a large word list which will act as a reference file. The other is the word list based on one text which is to be studied. The aim is to find out which words characterize the text we are most interested in, which is automatically assumed to be the smaller of the two texts chosen. The larger one will provide background data for reference comparison. Using keywords, we can understand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s (Scott 2004: 95). We can analyze the texts which should be translated and obtain important hints such as the theme, main characters and plot. The translator can then form a schema for the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s and find the proper words for the equivalents. We once asked students to do some translation practices including the materials of government documents (in this research, we deal with the text of the 17th NCCPC report). Before the discussion of 17th NCCPC, some students found a research paper about the keywords in it. The paper shows the keyword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port. Figure 1 i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Figure 1 Keywords of the 17th NCCPC It reports that the number of sentences with keyword of "party" is 125; "people" 102; "economics" 77; "democracy" 48; "science" 46; "education" 31; "cadre" 27; "army" 19; "income" 13; "supervision" 13; "law" 9; and "herbalist doctor" zero, etc. Judging from the results, we can say that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imagination or his own purpose. It wants to prove the researcher's point by offering the data but it breaks the rule of objectivity in the research. Students were puzzled by the result for its subjectivism. In order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ong passage clearly, we use some corpus software to retrieve data. The text of the 17th NCCPC is a kind of government documents and has its specific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We make a "Keywords" (17th NCCPC English text as the observed corpus, and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as the reference corpus) using Wordsmith (Version 4.0). Figure 2 shows part of the result of the Keywords. Figure 2: Keywords of the 17th NCCPC and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From Figure 2, we can see the frequency of the key words in the observed corpus and the reference corpus. We can therefor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key word in the 17th NCCPC and this can shed light on theme and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We make parallel word lists of the bilingual versions of the 17th NCCPC, retrieving only the content words (not the grammatical or functional words), and some data from the lists. This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s. Figures 3 and 4 represent the first twenty content words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respectively. Figure 3: Key word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Figure 4: Key word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From figure 3 and figure 4, the two word lists show some difference in the first 20 keyword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development" appears 226 times, and other keywords not included in Figure 3 such as "economy" (36), "government" (36), "education" (35), "force" (34), "management" (34), "progress" (34), "support" (34), "market" (33), "cadre" (31), "need" (31). In Chinese version, "发展(fazhan)" appears 281 times. So, we can see the figures show some difference in the two lists.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the translation has produced changes in the word order, frequency etc. As translation teachers, we should ask the questions: why, where, when and how to chang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Judg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keywords is "发展(development)" in the report. With the data, we can direct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many ways. The students once translated the sentence in Chinese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tuidong kexue fazhan, cujin shehui hexie) in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ccelerate social harmony". In the Chinese sentence, "科学 (kexue)" used as an adverbial, modifying "发展 (fazhan)", because "发展(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the report. This sentenc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whole passage. With the help of this information, we can translate it into "pursue development in a scientific way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3. Collocations us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Peter Newmark once pointed out: "He (one who writes or speaks in a foreign language) will be 'caught' every time, not by grammar, which is probably suspic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educated natives, not by his vocabulary, which may well be richer,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1981:180).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when translators transfer the native language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they have to choose the proper collocations which is difficult to decide in many situations, such as the idiomatic usage, restricted collocations etc. Collocation is not only connected to lexis, but also relates with the cohesion of the whole text. The cohesive effect of collocations is a key factor to avoid "translationese." Halliday and Hasan (1976:286) said, "The cohesive effect of such pairs depends not so much on any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as on their tendency to share the same lexical environment, to occur in COLLOCATION with one another. In general, any two lexical items having similar patterns of collocation—that is, tending to appear in similar contexts—will generate a cohesive force if they occur in adjacent sentences." These remarks remind translators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llocations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otherwise, they will stumble into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ese." Sinclair once said, "There are virtually no impossible collocations, but some are more likely than others" (1966:411). In this research, we follow Wei Naixing's definition of collocation: A collocation is a conventional syntagmatic association of a string of lexical items which co-occur in a grammatical construct with mutual expectancy greater than chance as realization of non-idiomatic meaning in texts (Wei 2002: 100). Firth (1957:12) put forward that "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So, collocation is a mode of expressing meaning: Meaning by collocation is an abstraction at the syntagmatic level and is not directly concerned with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the meaning of words. One of the meanings of night is its collocability with dark, and of dark, of course, collocates with night (ibid: 196). Bowker (1998: 631) observes that "corpus-assisted translations are of a higher quality with respect to subject field understanding, correct term choice,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Here we can retrospect the research which puzzled our students. It says, "This kind of statistic cannot count the collocability, especially the collocation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with the keywords which can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There are many factors which affect collocability, such as semantic, grammatical, and conventional ones. All these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our daily translation practices. Using parallel corpora, we can decide the proper collocatio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For example, when we encounter the word "结果(jieguo)," the dictionary shows only some limited results and collocations. But a large corpus will avoid these kinds of limitations. A parallel corpus will show us several collocations and it will give the translators several choices to decide on the proper colloc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结果", such as "result/ outcome/ aftermath/ consequence/ effect/ conclusion/ sequel/ finding/ end" etc. With the parallel corpus, we can find the proper collocation of this keyword. In translating "前任 (qianren)" into English, students face difficulties in deciding on the collocation even with the help of dictionaries. With the parallel corpus, we can 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 "前任 (qianren)"as the search item, we can draw some examples like the following: "Especially with the growth of the amateur program, it's here to stay," says former heavy-weight champion Evander Holyfield. "You'll recognize the ornaments," said my former daughter-in-law. Her arrogance has disenchanted many of her former admirers. He is working hard to excel his predecessors. John Smith is a past president of our club. Mr. Heath is the former Prime Minister of Britain. The saddest were the eight ex-cadres who lost their executive jobs. The late Prime Minister attended the ceremony. From these examples, we can say, "前任 (qianren)" is not simply equal to "former", the collocations show that "predecessor/past/ex-/late" etc can used the equivalences (Dai, 2008: forthcoming). Just as the same issue, when the students encounter the phrases, such as "台湾问题 (Taiwan wenti)", maybe we cannot find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dictionary,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beginners to choose the collocations, "Taiwan problem/Taiwan issue/Taiwan question" etc. We can consult the parallel corpora and can obtain abundant examples. Figure 5 shows us the result of input collocation "台湾问题 (Taiwan wenti)" from the parallel corpus of 17th NCCPC. Figure 5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17th NCCPC into English, students encounter anumber of collocation problems. We can find a lot of translationese in their translation practice. How to improve this kind of situation? We can use the parallel corpus. First, we suggest to the students to make some KWICs practices from the corpus and learn to find the restricted collocations, such as the Cluster showed in Figure 6: Figure 6 Maybe, it's difficult for the beginners to decide the collocation whether it's a strong collocation or has a high mutual information of the collocation. With the help of corpus software, such as Wordsmith, A Corpus Worker's Toolkit (Hongyin Tao) etc, we can obtain the MI value of the collocation. If the students are not sure whether the colloca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proper, we can get the confirmation from the result of Figure 7: Figure 7 From the figure, we can have a strong confidence about the colloc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its mutual information value is 5.81. 4. Conclusions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encounter a number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era. The present paper has explored a case study of keywords and collocation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The keywords can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terials for translation and help the translators to decide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collocation strategy can help the translators to decide on the proper collocations in target language and check the naturalness in the translation with the help of translation corpora. The two aspects give us some confidence in translation and teaching. All these can stimulate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eaching. Acknowledgements We are grateful to the China National Education Pattern of the Practical Talents Research for supporting our project A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n the English Teaching Pattern Based on Corpus and Campus-Net (Grant Reference FIB070335-A15-11). We also thank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Division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 supporting our project: A Corpus-based Investigation for Chinese Learners' English Writing Competence (Grant Reference GY-S0827). Note: http://sns.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25430 Accessed on 7-16-2008. References Baker, M. 1993,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M. Baker, G. Francis and E. Tognini-Bonelli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 . 233-250.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Baker, M. and Kirsten Malmkjaer. 199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Baker, M. 1999, 'The role of corpora in investigating the linguistic behaviour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4: 281-298. Baker, M. 2000,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 Target 12(2): 241-266. Barlow, M. 2000, 'Parallel texts and language teaching', in S. Botley, A. McEnery and A. Wilson (eds) Multilingual Corpora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 106-115. Amsterdam: Rodopi. Bowker, L. 1998, 'Using specialized native-language corpora as a translation resource: A pilot study'. Meta 43(4): 631-651. Dai, Guangrong. 2008, 'A Corpus-based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Phrases'.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ournal. No3. Granger S., Lerot, J., and Petch-Tyson, S. (eds) 2003,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 Amsterdam: Rodopi. Firth, J.R 1957,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th, J.R. 1968, Selected Papers of J.R.Firth 1952-59, edited by F.R.Palmer. London and Harlow: Longmans, Green and Co.Ltd. Halliday, M. A. K. and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 London: Longman. Kenny, D. 2001, Lexis and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A Corpus-based Study.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McEnery, A., Xiao, R. and Tono, Y. 2006, Corpus-based Language Studi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 London: Routledge. McEnery, A. and Xiao, R. 2007, 'Parallel and comparable corpora: What is happening?', in M. Rogers and G. Anderman (eds.) Incorporating Corpora. The Linguist and the Translator .18-31.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Munday, J.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 Newmark, P. 198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vers, L. 1998, 'In search of the third code: An investigation of norm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Meta 43(4): 557-570. Scott, M. 2004, The WordSmith Tools (v. 4.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J. 1966, Beginning the study of lexis. In C. E. Bazell, J. C. Catford, M.A.K. Halliday, and R. H. Robins, eds., In Memory of J. R. Firth . 410-430. London: Longrman. Stubbs, M. 2001, 'Text, corpora and problems of interpretation: A response to Widdowson.' Applied Linguistics 22(2): 149-172. Toury, G. 1995,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ymoczko, M. 1998, 'Computerized corpora and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eta 43(4): 652-660. Wang Kefei. 2004,. Parallel Corpora: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s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ang Lifei. 2007, Computer-Aided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ei Naixing 2002, The Definition and Research System of the Word Collocation .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Xiao, Z.and Yue, M.2008, Us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P. Baker (e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Corpus Linguistics . London: Continuum.
个人分类: 语料库与翻译学研究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6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化乱弹1】从《星球大战》看技术对人的异化
jingpeng 2010-12-12 14:16
【文化乱弹1】从《星球大战》看技术对人的异化
摘要 :技术进步会带来繁荣昌盛的社会,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技术的阴暗面,提防技术对人的异化作用。本文从技术高度发达的《星球大战》场景出发,讨论了技术对人的异化作用,并从人本身的需要出发,提出了防止技术对人的异化作用的方法。 关键词 :技术,异化,星球大战 From “Star Wars” to See the Alienation of Technology on Human Abstract : Technological advances will bring prosperity. While enjoying the convenience taken by technical progress,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ark side of technology, beware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on human alienation. The technology is highly developed in the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on human, especially from the Star Wars. The technology in Star Wars is highly developed. From one's own need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o prevent the alienation. Key words : technology, alienation, star wars 技术带来的繁荣 在《星球大战》里,城市里的交通工具全是飞行器,餐馆里有机器人服务生给你端上可口的饮料,星际间可以实时传输三维影像,通过超光速技术,往来于星际也是弹指一挥间 ...... 技术的发展可谓登峰造极,在技术发展的帮助下,各个星球的智能生物可以自如沟通,组成了共和国,维护整个星系的和平与繁荣。正是技术的发展应用,才造就了《星球大战》中的繁荣景象。 技术的发展可以给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已经有无数的歌颂文章,这里就不再敷述了。肯定技术的正面作用是本文的一个大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希望我们能注意技术的阴暗面,特别是对人本身的异化作用,从而更好地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至于受困于技术的框框。 技术的阴暗面 《星球大战》里的技术发展已经登峰造极了,但是我们看看,生活于此的“人”快乐吗?这里的“人”是广义的概念,泛指各个星球的智能生物,当然也包括人类。为了简化问题,有接近人类智能的机器人不属于“人”的范畴。 在《星球大战》的场景中,我们看到繁荣的背后,平和欢快的场景却很少 ,有的也是灯红酒绿的狂欢。整部电影中,安纳金 和帕德美 在纳布星球,平和安宁地生活,应该是最温馨美好的场景了 。 但好景却不长,安纳金又有 新的任务了。 生活于其中的“人”,忙忙碌碌,似乎并不 比低技术时代 的平常 人 家 快乐 。 这也给我们启示,纯粹的技术发展,对人的生活是有负面作用的,技术是存在阴暗面的。 技术对人的分化作用 在技术化的社会里,人要生存,几乎每个人都需要有职业。技术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精细,人本身就隔离开了。 安纳金 · 天行者( Anakin Skywalker )和 帕德美 · 阿米达拉 ( Padmé Amidala ) 是《星球大战》的两个主角 。 安纳金经过艰苦 的训练,终于成长为 一个杰出的绝地武士,经常出使危险的任务,维护星系的和平 。 帕德美 通 过自己 的奋斗,得到了 纳布星球民众 的信任,十四岁就被选为星球 的国王,卸任 后, 接替帕尔帕庭称为共和国的 参议员,忙于政务。 安纳金保护帕德美回到纳布星球的时候 , 他们深深地相爱了,却不能公开关系。作为一个绝地武士,是不能有爱情的,因为爱情会影响理性的判断力, 甚至会将绝地武士引入歧途。这种职责高于人性的约束,就把人异化为物体了。这样的人和机器人有什么分别? 帕德美也因为怕影响安纳金的光明前途,放不下自己的职业,不敢公开和安纳金的关系,即使怀上了安纳金的孩子,也只能躲在老家纳布星球,还要为安纳金的安全担惊受怕。最后,因为得知安纳金走向了原力的黑暗面,伤心欲绝,生育孩子的时候,出现难产,痛苦地死去了。 安纳金和帕德美的悲剧,除了自身无法看开之外,与职业需求压过人性需求也有密切的关系。 技术约束人的自由 技术 在给人以选择自由的同时,也约束了人的自由。 人不知不觉中,就会陷入技术的陷阱。在科技化的社会, 人的接触( Human Contact )少了,与机器的接触( Machine Contact )多了。比如我们 的电脑和网络的发明,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 但很多人陷入了网络中,沉迷于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大部分时间都面对着电脑,与人的接触反而少于与电脑的接触时间!每个人都成了网络的一个终端,网络联通着人,又减少了直接沟通的时间。网络把人放进了一些框框,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少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导致人产生孤独、寂寞的情绪 。 安纳金学会了绝地武士控制原力的技巧,也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掌握了一门技术。他拥有了更多的能力,似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有更大的自由。但实际上,他必须要到处奔波,完成绝地武士委员会派给的危险任务。因为其他人也掌握了技术,可以对共和国做破坏活动,只能用自己的技术去克服技术带来的威胁。这就需要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就陷入了一个循环,不断地需要新的,更强大的技术。在这个循环里,人总是忙碌的,就陷入了技术的陷阱。 技术“力量”的诱惑 技术代表了力量( power ),可以改造自然,甚至改造人本身,正是依靠智能,发展出了各种技术,人类才能战胜其他物种,主宰地球。技术代表了能力,掌握了技术,就可以做其他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所以技术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为了掌握技术,人需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总是处在忙碌的状态。如果一味的陷入技术的追求,忘了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可能会陷入单纯追求技术的忙碌中,变成人为技术发展服务了,这时候,人本身就被异化了。 为了掌握技术,追求技术的强大,人还可能在技术的诱惑下,做出非人道的抉择。当然,这首先不是技术的错,而是人受不了诱惑。在星球大战里,安纳金通过自己对原力的掌握,预见到了帕德美的死,为自己无力挽救,感到非常痛苦。这时候,代表原力黑暗面的西斯出现了,欺骗安纳金说,原力的黑暗面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让人死而复活,在力量的诱惑下,安纳金走向了原力的黑暗面,帮助西斯实现了帝国的独裁统治,奴役整个星系的“人”,使整个星系陷入了黑暗。 如何看待技术 科学把世界当作客体,人是世界的一部分,衍生出的技术也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这种把人本身客体化的观念,可能是导致人物化的根源。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的观念,人与自然的物体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高级的分子机器。把人当成机器去剖析,发现了大量基本的生命科学规律 ,比如基因组学的遗传和表达规律。人如何感知世界,如何从分子的运动中突现出精神,仍然是一个圣杯 ,现在成了人的特殊性最后一块净土。 哲学从人本身出发,认为世界只是人的一部分,生命的体验才是世界认识的来源 。这种观念把人本身作为主体,是人在认识世界,这种观念才可以避免人的物化,客体化,避免陷入技术力量的无限追求,让技术服务于人,带来生活品质的真正提高。 有一则小故事 ,讲的是一个富人,看到一个穷人在海边悠闲地钓鱼,问他怎么不想多钓点鱼,这样可以买船出海,钓更多的鱼。穷人反问富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富人回答说,这样有钱了,就可以在无忧无虑地钓鱼了。穷人回答道:“我现在不是已经无忧无虑地钓鱼了吗?”。这则寓言提醒我们,我们在追求技术力量的时候,应该认清楚追求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手段的层次提高。 总之,人是目的,技术只是手段。我们应该小心技术的阴暗面,提防技术对人的异化,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技术应该促进人的生活品质提高。 参考资料: 星球大战—— STAR WARS :安纳金 · 天行者( Anakin Skywalker ) . . . 星球大战—— STAR WARS :帕德美 · 阿米达拉( Padmé Amidala ) . . . 殷正坤 . 科学技术前沿哲学问题(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讲义) .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2010. Williams P L, Bannister L H, Berry M M, et al. 格氏解剖学 . 杨琳 , 高英茂 , 译 . 第 38 版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1999. Bear M F, Connors B W, Paradiso M A.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7. 尼古拉 . 别尔嘉耶夫 , 张百春(译) . 论人的使命 神与人的生存辩证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7. 故事二则 - 福建省福鼎市莲峰山资国寺官方网 福鼎资国寺 福建省资国寺 普门观音塔 , 华藏多宝塔 .
个人分类: 文化-评论|2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论文写作关键词怎么写
wweeii2009 2010-11-1 11:27
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位置在摘要之后。早在1963年,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从第58卷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在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几十万篇科技论文发表,学术界早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或叙词 ,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1 关键词分类 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 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2 关键词标引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T 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 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自由词)。 所谓标引,系指对文献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实验设备等进行主题分析,并利用主题词表给出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是为了从内容复杂的文献中通过分析找出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标引所需的叙词。标引是检索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标引,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检索。科技论文应按照叙词的标引方法标引关键词,并尽可能将自由词规范为叙词。 3 标引关键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 专指性原则 一个词只能表达一个主题概念为专指性。只要在叙词表中找到相应的专指性叙词,就不允许用词表中的上位词(S项)或下位词(F项);若找不到与主题概念直接对应的 叙词,而上位词确实与主题概念相符,即可选用。例如:飞机防火在叙词表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专指词专机防火,那么就必须优先选用 。不得用其上位词防火标引,也不得用飞机与防火这两个主题词组配标引。? 3.2 组配原则 叙词组配应是概念组配。概念组配包括2种类型:? 交叉组配。系指2个或2个以上具有概念交叉关系的叙词所进行的组配, 其结果表达一个专指概念。例如:喷气式垂直起落飞机,可用喷气式飞机和垂直起落飞机这2个泛指概念的词确切地表达叙词表中没有的专指概念;肾结石可用肾疾病和结石 这2个叙词表示一个专指概念。? 方面组配。系指一个表示事物的叙词和另一个表示事物某个属性或某个方面的叙词所进行的组配,其结果表达一个专指概念。例如:信号模拟器稳定性可用信号模拟器与 稳定性组配,即用事物及其性质来表达专指概念;彩色显像管荧光屏涂履,可用 彩色显像管、荧光屏(电子束管)和涂覆3个词组配,即用事物及其状态、工艺过程3个方面的叙词表达一个专指概念。 在组配标引时,优先考虑交叉组配,然后考虑方面组配;参与组配的叙词必须是与文献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最邻近的叙词,以避免越级组配;组配结果要求所表达的概念清楚、确切,只能表达一个单一的概念;如果无法用组配方法表达主题概念时,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词 或相关叙词标引。 3.3 自由词标引 下列几种情况关键词允许采用自由词标引。? a.主题词表中明显漏选的主题概念词。? b.表达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等新出现的概念。? c.词表中未收录的地区、人物、产品等名称及重要数据名称。? d.某些概念采用组配,其结果出现多义时,被标引概念也可用自由词标引 。自由词尽可能选自其他词或较权威的参考书和工具书,选用的自由词必须达到词形简炼、概念明确、实用性强。采用自由词标引后,应有记录,并及时向叙词表管理部门反映。? 4 关键词的标引步骤? 首先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的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对所选出的词进行排序,对照叙词 表找出哪些词可以直接作为叙词标引,哪些词可以通过规范化变为叙词,哪些叙词可以组配成专指主题概念的词组;还有相当数量无法规范为叙词的词,只要是表达主题概念所必需的 ,都可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列入关键词。在关键词标引中,应很好地利用《汉语主题词表》和其他《叙词表》,标引过程应该查表;切忌主题概念分析和词的组配有误;要控制自由词标引的数量。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论文修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包括写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修改;狭义的理解,则专指草稿完成之后的加工修改。不管是狭义的理解还是广义的理解,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一般都包括:思想观点包括主题在内的修改、材料使用的修改、结构的修改、语言的修改等,下面分别谈谈各项修改的范围及其要求。   一、思想观点的修改。   写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宣传自己的主张,如果自己的认识不深刻,甚至有错误,就不可能使别人得到教益,甚至会给人以坏的影响。文章的论点是文章的统帅,如果认识肤浅,见识不高,要想把文章的材料、结构等整理好,也是困难的。所以,修改论文,首先要考虑论文的主题和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深刻,文章是否有新意。   第一,要综观全局,立足全篇,审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否正确、集中、鲜明、深刻,是否具有创新性,文题是否相符,若干从属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否一致,某些提法是否全面、准确。如果中心论点把握不准确,不能把最典型、最具本质意义的思想和规律揭示出来,或者有某种失误和偏颇,就要动大手术,进行一次大改写甚至重写;如果文章中的论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缺乏新意,就要重新构思和概括,或改变论证角度,进一步挖掘和提高。   第二,对于论文中出现的主观、片面、空泛的地方,要进行强化、增补等改写工作,使偏颇的改中肯,片面的改全面,模糊的改鲜明,粗浅的改深刻,松散的改集中,有失分寸的改恰当,陈旧的改新颖,立意太低的加以升华。   第三,修改论文的标题。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如果题目短小、精练、鲜明,就能传神生辉,使人一看就有兴趣。所以对初稿的题目进行斟酌、推敲和改动,是非常重要的。论文写作,文和题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文要切题,题要配文,如果文不对题,题目过长或太笼统,都必须修改,要使题目能概括地表达论文的中心论点和讨论的范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修改材料,主要指对论文引用的材料增加、删节或调整; 材料是文章中的血肉,它是证明观点的论据,是论点成立的依托。因而对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必要,即选用说明观点的材料;二是真实,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是合适,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在修改论文中,要看引用的材料是否确凿有力;是否有出处;是否能相互配合说明论点;是否发挥了论证的力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说服力。要把不足的材料补足,要把空泛的陈旧的平淡的材料加以调换;要把不实的材料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坚决删除。   修改材料一般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查核校正,即先不考虑观点、结构、语言,只查核材料本身是否真实、可信、准确,包括对初稿中的定律、论断、数据、典型材料、引文出处等进行核对,发现疑点和前后矛盾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如果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话,如有条件最好核对原文,把一切失误、失实和有出入的材料给予删除或改写准确,保证论文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第二步,根据论证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增、删、调。对于缺少材料或材料单薄、不足以说明论点的,就要增补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新材料,使论据更加充实,使论证变得更充分有力。对材料杂乱、重复,或材料与观点不一致的,则要删减,以突出观点,不能以材料多而取胜,应以适度为佳。对于陈旧、一般化的材料,则要进行调换,换上更合适的材料。   三、修改结构  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调整结构,要求理顺思想,检查论文中心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调整的原则和要求,是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 修改结构,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一般可以先从大小标题之间的关系来看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如果论文不设小标题,则必须从内容去判断。例如,文章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联系;全文的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条理;层次的脉络是否分明、顺畅;各段的分论点是否明确、协调;对杂乱无章的阐述要疏理通顺;删去重复和矛盾的地方,补上缺少的部分,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      第二,结构是否完整。论文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一篇论文要有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协调一致,即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材料有分析的论证,有鲜明有力的结尾。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的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第三,结构是否严密。一篇论文必须是论点与论据,大论点与小论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论文结构松散,要加以紧缩,删去那些多余的材料,删去添枝加叶、离题太远或无关紧要的句段。为使结构严谨和谐,对全文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结构的衔接、语气的连贯等方面,也要认真地考虑和修改。   四、修改语言和标点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要使论文写得准确、简洁、生动,就不能不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论文的语言修改,主要是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表达清楚而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使文章精练,必须把唆、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的文字;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为了语言的准确性,就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三是语言的可读性,为了语言的可读性,要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   如何加强语言的推敲和锤炼呢?   为了使语言准确、简洁、生动,不能不锤炼字句,而锤炼字句,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对语言的锤炼加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所以锤炼不能脱离内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词,追求华丽。这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的。另外,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尽可能利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对生造词语、词类误用、词义混乱等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的毛病,要坚决改掉,坚决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词。鲁迅说他自己写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样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第二,对结构残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语言规范。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须反复锤炼、反复琢磨修改。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   第四,检查标点、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得恰当,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反之,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甚至产生歧义。检查标点符号,主要是看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正确,以及调整点错位置的标点符号。修改时,要按约定俗成的用法,严格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另外,修改时,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规范的字改正,抄写时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还有,在修改中,对论文中的图表、符号、公式要检查,要合乎规范,对比较复杂的容易出错的,更应仔细校正。 转自: http://lunwen1314.blog.163.com/blog/static/12672125720098953020724/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SEO——搜索引擎优化
热度 5 smile321 2010-10-25 22:33
突然发现搜索引擎优化SEO和关键词分析之间有个很紧密的关系,其实之前章老师也有提过关键词在SEO中的应用。今天普及下SEO的知识。 搜索引擎 优化即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用英文描述是to use some technics to make your website in the top places in Search Engine when somebody is using Search Engine to find something,翻译成中文就是搜索引擎优化,一般可简称为搜索优化。与之相关的搜索知识还有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营销简称SEM),Search Engine Positioning(搜索引擎定位,简称SEP)、Search Engine Ranking(搜索引擎排名,简称SER)等。, 搜索引擎优化 是针对搜索引擎对网页的检索特点,让网站建设各项基本要素适合搜索引擎的检索原则,从而使搜索引擎收录尽可能多的网页,并在搜索引擎自然检索结果中排名靠前,最终达到网站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排名优化 是指通过各种搜索引擎优化方式,使您指定的关键词和您指定的网站在您指定的搜索 引擎的搜索结果中出现您的网站排名要求位置。 1、掌握关键词的选择原则 搜索结果质量如何, 与关键词的选择十分密切。可以从下面几点去考虑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1) 准确。 关键词表述准确是获得良好关键词优化结果的必要前提。提高关键词的准确性,需要注意 两个方面:一是避免错别字;二是避免有歧义的字、词。对于简单、通俗,容易产生歧义的关键词, 应采取添加一些限制性的修饰词,将搜索目的表述完整一点。比如将关键词优化改写为百度关键词 优化,搜索结果会变得满意很多。另外,采用搜索语法组合关键词,也可有效地提高搜索质量,比 如饮食营养科学,用英文双引号使长关键词作为一个不可切分的整体,就可提高搜索结果的精度, 这在中英文关键词优化上,对网站增加流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百度和谷歌关键词优化过程中 常用到的长尾关键词,尤其对于中小型网站的网站提升排名有显著效果。 (2) 具有代表性。关就是说关键词要能成为被查询事物的典型标志,时间、人物、地点一般可以成为 增加关键词代表性的有效限制因素。比如,查找职称外语考试的考纲,如果直接把关键词定为免费 电影, 百度搜索引擎检索的结果是17,000,000 篇信息。如果加上一个数字限制词126,加上一个地 域限制词韩国,再加上一个特性限制词在线, 最后把关键词改成 126韩国在线免费电影,百度搜 索的结果就只有10,400篇了。因此,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对提高搜索效率至关重要。 2、学会关键词选择的一些技巧 (1) 高频词法。一次成功的搜索往往由好几次搜索组成。一般先用简单的关键词进行试探性搜索,然 后分析,看看有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信息,挑出出现频率高的词,而这些频率高的词一般是中英文关键 词但中排名较高的热门关键词。把这些热门的词连同原来的关键词设计一个更好的关键词表达式再次 搜索,就能搜索到更满意的结果。这种做法避免了企业在做SEO优化过程中对于百度和谷歌关键词过 高排名的词汇选择,也为客户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2) 搜索语法的灵活运用。搜索语法相对于其他计算机语言来说,是相当简单易学的。在关键词中配 合搜索语法的灵活运用,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搜索效率和搜索精度。比如,我想在集美大学网站内下载 第九套广播体操的文件,在查询内容的后面加上site: 站点域名,使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的集美大 学站点内。于是, 在检索框中输入:第九套广播体操site: jmu.edu.cn,这样,以极快的速度且非常精 准地找出了相关资料。 (3) 根据网页特征选择关键词。很多类型的网页都有某种相似的特征。例如,小说网页通常都有一个 目录页,页面上通常有目录两个字,查询某篇小说时,就可在查询关键词中添加目录一词;又如软 件下载页,通常网页正文有下载链接,并且会出现下载这个词,如果要下载某一软件时,就在关键 词中添加下载以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度。 相关链接 百度百科-SEO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7.htm Wikipedia-SEO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arch_engine_optimization SEO-why http://www.seowhy.com/ 360-SEO http://www.360seo.cn/seo.html 六度空间 http://www.6du.net.cn/ SEO tools http://www.cuteseo.cn/tools/
个人分类: learning|5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书推荐:词语计算与应用
timy 2010-10-20 15:30
From: http://www.anibook.cn/ProductDetail/2010/06/29/PBA97878113548810001.html ISBN:978-7-81135-488-1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版次:第1版 作者:刘华 详细介绍: 本书共有四章,除了附录、后记外,核心内容词语的计算与应用,主要包括领域新词语快速获取、词语分类和词语聚类、词语计算与辅助汉语教学、词语主题度计算与自动标引几个方面,这些也都是目前理工科(包括图书馆的情报检索)关注的热门课题,属于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交叉的边缘领域。语言信息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都是这一边缘领域的学科或课题。理工专业人士研究此类项目时,要补充人文专业知识(如语言学);人文专业人士研究此类项目,要补充理工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科学、数理科学)。相对而言,补充人文专业知识较容易,补充理工专业知识则较困难。也就是说,搞计算语言学,文科出身者比理工科出身者面临的压力大。通常,理工科的人写的计算语言学的论著,满篇术语公式,文科读者觉得犹如读天书,但是刘华博士的《词语计算与应用》并非如此。因为是文科出身的人写给文科出身的人读的书,作为一个过来人,他能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每个术语都有诠释,甚至每个公式都有解读,文科的人读来并不觉得过于深奥晦涩。 图书目录: 序 1领域新词语快速获取 1.1新词语识别和聚类综述 1.2基于分类网页链接分析的领域新词语发现 1.3分类新词语分析 1.3.1词语抽取的准确率与排错处理 1.3.2抽取词语的新词率 1.3.3新词语在切分中的作用 1.3.4新词语的强文本表示功能 小结 参考文献 2词语分类和词语聚类 2.1词语分类和词语聚类综述 2.2基于分类特征提取的词语分类 2.2.1定义说明 2.2.2特征提取方法分析 2.2.3词语表与训练语料介绍 2.2.4算法实现 2.2.5实验结果分析 2.2.6实验结果举例 2.3基于大规模分类语料库关键词标引的词语聚类 2.3.1超大规模分类语料库和词语表说明 2.3.2利用关键词标引确定种子词语 2.3.3在大规模分类语料库中聚类词语 2.3.4聚类词语集成 2.3.5算法实现 2.3.6实验结果和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3词语计算与辅助汉语教学 3.1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综述 3.2辅助汉语教学的语料库建设 3.3词语搭配自动获取 3.4词汇常用度计算 3.5例句难易度计算 3.6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学用分类词表的研制 3.6.1分类词表的特点和任务描述 3.6.2分类词表的研制原理 3.6.3分类词表的研制流程 3.6.4几点说明 3.7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话题聚类研究 3.7.1报刊阅读与话题课 3.7.2话题与话题词簇 3.7.3报刊阅读课现状分析与目标描述 3.7.4系统实现及结果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4词语主题度计算与自动标引 4.1词语主题度数学模拟 4.1.1词语主题度计算的理论基础 4.1.2词语主题度数学模拟 4.2基于词语主题度的标引知识自动获取 4.2.2专家标引的网页关键词获取 4.2.2关键词主题度计算 4.3基于词语主题度的文献综合自动标引 4.3.1文献综合自动标引概述 4.3.2文献综合自动标引总体流程 4.3.3关键词文档权重计算 4.3.4关键词自动标引实现 4.3.5自动文摘实现 4.3.6基于关键短语的立体文本分类模型 4.4文献情报自动标引系统介绍 4.4.1系统概述 4.4.2面向的行业类型 4.4.3功能模块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网络新闻用层级分类体系 附录215大类分类词语表 附录3244个层级小类分类词语 附录4聚类种子词语 附录5聚类词语 附录6HSK(商务)词语表 后记
个人分类: 文本挖掘|3201 次阅读|1 个评论
突然想到一件事,我写博客不习惯写关键词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0-8-5 02:41
  我在科学网写博客后,只有有数的几篇文章写了关键词,应该是个位数,还是较小的个位数。   不知道写了关键词这个东西之后,对于提高博文的链接次数还是提高别的指标有用处?   不好意思,本篇博文我加了关键词,并准备偶尔也在有功夫的加上关键词,在未来的博文里。
个人分类: 趣论|3079 次阅读|4 个评论
写科学博文要重视分类和关键词的准确性
xupeiyang 2010-7-29 11:08
博主在写博文时,要重视博文的分类准确、关键词提取全面、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查阅和检索到本篇博文和相关的博文。目前,科学网博文的分类和关键词的问题比较多,严重影响了读者的准确查阅,也影响了博客搜索系统的检索效率(博文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科学博文的分类和关键词标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专指性、一致性。 科学博文的分类问题: 1 立类应有依据,类目应科学、规范、明确; 2 类目不宜过大、过粗、应尽量细化; 3 归类要准确,分类要彻底; 4同类内容归类要保持前后一致。 科学博文的关键词问题: 1 提供的关键词应科学、规范;尽量采用科学名词、术语,不用标题、短语;关键词应有检索意义。 2 提供的关键词要全面、准确;一篇博文至少应有 3 - 5个关键词; 3 可用大家熟知的中文和外文简称或缩写,但应尽量采用全称; 供大家参考,请您修改、补充。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3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关键词
EDUMAN 2009-12-12 21:59
关键词是指对表达主题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关键词是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所必需滴。其作用为便于直观了解内容和检索。 2008年2月揭晓的汉语盘点2007年度关键词,130万投票选出涨、民生、油、全球变暖分别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第一。 汪丁丁《经济学的关键词》: 美国国家经济教育委员会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定了22个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关键词)包括: 6个基本经济学概念:scarcity, opportunity, cost and trade-offs, productivity, system, economic institutions and incentives, exchange, money and interdependence 6个微观经济学概念:markets and prices, suppky and demand, competi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income distribution, market failur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7个宏观经济学概念:gross national product, aggregate supply, aggregate demand, unemployment,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monetary policy, fiscal policy 3个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absolut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barriers to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exchange ratos,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growth and stability 赖德胜《经济学家的关键词》: 舒尔茨: 人力资本 科斯:交易成本 刘易斯: 二元经济 斯宾塞:信号理论 库茨涅兹:国民收入核算 倒U型假设 科尔内:短缺经济学 林毅夫:比较优势 自生能力
个人分类: 文摘|3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玉锋收集的科学趣闻
wangyf1970 2009-10-11 08:01
有一个人用“尼斯湖” “水怪”关键词在google卫星地图上搜索,竟然马上搜出水怪在水中游泳的卫星照片,有头、四肢......,有水花,应该是碰巧被卫星抓拍到的,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这张照片。呵呵,千载难逢的科学证据竟然是这样得到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们都来用顿号(60大庆特别原创)
jiangxh 2009-10-1 07:17
谨以此文庆祝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甲子华诞 ! 让我们都来用顿号 ------ 关键词之间应用顿号而非分号 蒋晓晖 中国 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编辑室 《 Chinese J Chem 》编辑部 , 上海市零陵路 345 号 , 200032 摘要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等文献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分析后认为,关键词栏目属于一个简单句结构,该简单句内并列的关键词之间应当使用简单句内最短停顿、分隔并列词语的顿号,而不是使用复合句内最长停顿、分隔并列分句的分号进行分隔。顿号又是我中华文明之独 创,汉字文化之独用,中文优势之标志,应在我国学术期刊关键词,特别是英文关键词之间广泛使用,以弘扬光大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 关键词、标点符号、顿号、分号、国家标准、 中文优势、文化输出 关键词之间使用什么标点符号进行分隔?涉及关键词的三个国家标准( GB/T 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 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GB/T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对此均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参照西文(主要是英文)文献,均使用国际通用的逗号( comma )来分隔中英两版之内的多个关键词(例如我所三刊: 《中国化学》、《化学学报》、《有机化学》)。但到了 1999 初,我国新闻出版总署新出音 17 号文件颁发《〈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 试行 ) 》 ,其中明确规定了关键词之间必须使用分号,理由是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 。自那时起,我国绝大部分学术期刊陆陆续续地将关键词之间使用的逗号修改为现在的分号( semicolon )。然而笔者认为,关键词之间使用分号并不妥当,妥当的是使用顿号( slight-pause mark )。理由如下: 1. 根据国标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及《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以下简称《 18 讲》)第 16 讲科技书刊标点符号用法 ,虽然顿号和分号都可以用来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但该并列成分的类型及停顿的长短相对于顿号和分号而言是不同的。在所有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因此适用于简单句内简单并列成分(例如词组及简单短语)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因此适用于复合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即分号不能用于简单句内较短词语之间短暂的停顿 。显然,学术论文关键词栏目属于一个简单句的架构(例如一文中的中英两版关键词栏目, 关键词 : 学术期刊 国际化 网络化 绿色出版 在线 互动交流; Keyword : academic periodical, internationalization, webification, green publication, online, intercommunication ),该架构内的并列成分都是一些简单的主题词(文献叙词),因此这些主题词即关键词之间应该使用句内最短停顿的顿号而不是最长停顿的分号进行停顿和分隔。如果在一个只具有简单句结构的关键词栏目内使用分号来分隔各个关键词,也就等于在一个简单句内使用了分号,从而明显地违反国标 GB/T 15834-1995 及《 18 讲》 有关顿号和分号的使用规则。《 18 讲》第 245 页在谈及分号误用时作为首条明确地指出:国标规定,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有的书刊不注意这一点,有时在并列的词语之间也用了分号。关键词栏目内并列的所有关键词当然都是词语而非句子,其间理应不能使用分号! 2. 最近有业内人士认为, 关键词之间使用分号是基于分号分行或分项列举的功能 ,其实非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我国学术期刊关键词之间现在改用分号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便于计算机索引检索时自动切分 ,而不是什么分号的分行或分项列举作用。根据国标 GB/T 15834-1995 及《 18 讲》,分号确有分行 或分项 列举的功能,但笔者的解读是,此处被列的各项并不是简短的词语,而是较长较繁的短语或句子(至少有一项是这样),且往往同时使用序次语 1.2.3.4. 等等协助罗列 。因此这种分行或分项列举已超出一个简单句的框架,而具有一个复合句的结构,该复合句各项之间当然应使用分号分隔。然而,如前所述,关键词都是一些简短的主题词语,并列在一起并不构成复合句结构,整个关键词栏目也就不能使用分号的分行分项列举功能,而只能使用顿号的词语并列功能。否则,就犯了使用分号分隔简单词语的原则性错误 ! 3. 至于分号便于计算机索引检索时自动切分 的理由也是值得商榷的。既然分号可以方便自动切分,顿号也应该同样可以,而且样本期刊采用顿号后,诸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等大型索引检索系统对应地改用顿号也是简便地可操作的,即只要请软件专家将有关程序内的分号;修改为顿号、便可。 4. 如此一来,即学术论文纸媒电媒、中英两版的关键词全面使用顿号分隔后,岂不在英文单词字符、阿拉伯数字之后出现顿号?是的,这正是笔者小文的最大目的所在!尽管我国早期古籍里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绝大部分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舶来品,但顿号却是我中华文明之独创,汉字文化之独用,西方文明之缺陷。早在距今约两千年的汉代,我国便开始使用顿号校勘古籍 。除了逗号与分号,现代汉语里使用顿号来专门停顿分隔并列的词语,在书面语厘清句子结构的不同层次方面显然要比西文更加精细与科学合理,是西文书面语所望尘莫及的。也就是说,西文书面语里只使用逗号既分隔停顿简单句内的并列词语之间的较短停顿,又分隔停顿并列句(或复合句)中分句(或主从句)之间较长的停顿,势必混淆停顿的长短和分隔的上下层次,模糊整个句子的精细层次结构,最终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和阅读理解。例如, All the new compounds isolated must be alphabetically numbered consecutively in arabic numerals, IUPAC systematically nam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pectral data including IR, 1 H NMR, 13 C NMR, and 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data, the deviation of which should be within 0.4% for any of C, H, N and other elements. ( 所有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必须按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 根据 IUPAC 系统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并通过红外、质子核磁共振、碳 13 核磁共振及质谱等光谱数据和元素分析数据进行表征 ; 对碳、氢、氮等任何元素的分析结果误差不得超过 0.4%) 在这一英文复合句中,第 2-4 这三个及第 7 、 8 这两个逗号分别表示该句最内一级的并列层次和最短的停顿,对应于中文里的顿号;第 5 个逗号表示其外一级的并列层次;第 1 个逗号表示更外一级的并列层次;第 6 个逗号则表示最外一级的结构层次,即主从复合句之间的停顿和分隔,对应于中文里的分号。也就是说,此处英文用一种逗号混淆地表示了三种不同的并列层次,显然不如中文分别使用顿号和逗号区别地表达来得清楚明了(比较上例中英两版)。因此,顿号文化是我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应该输出进入西方文化,以弘扬光大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至于英文里使用顿号看起来不太顺眼的担心 ,则大可不必 。因为习惯成自然,看多了自然也就顺眼了。随着世界中心自美国逐渐移向我国,中文逐渐进入西方社会并取代英语成为世界科技语言,顿号也必将被西文特别是英文主动地引进和使用。对此笔者深信不疑;所有关键词,首先是我国主办的中外文种学术期刊上的关键词之间,使用汉字文化的顿号进行分隔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早晚问题而已。 5. 顺便一提,曾有业内人士建议关键词之间使用空格分隔 。这种措施似乎仅适用于中文版,而不适用于英文版关键词,从而并不适用于包含英文关键词的科技期刊。 综上所述,根据国标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等有关规定 ,关键词之间应当使用顿号而非分号进行分隔。建议涉及关键词的有关国家标准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及《 18 讲》 等规范性文献在再版时明确补充或修改为关键词之间使用顿号分隔的规定。作为倡导,笔者所发论文的博客版均已使用顿号分隔中英两版关键词 。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 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 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编辑委员会 .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 CAJ-CD B/T 1-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陈浩元主编 . 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8, p 241-264 马奋华 , 倪东鸿 , 冯怀莹 . 科技论文中 5 种常见点号的应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8, 19(4): 676-679 北京大学 国 情研究所 主持编纂 . 世界文明百科全书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1992, p 53-54 陈浩元主编 . 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8, p 242 田美娥 ; 贺元旦 . 中文科技论文中顿号的使用问题 . 出版科学 , 2008, 16(4):38-39 禤胜修 . 关键词标点符号使用之我见 . 编辑学报 , 1995, 7(1): 20-21 周逸辛 , 陆艾五 . 关键词间加标点又何妨 ── 对 关键词标点符号使用之我见 一文的商榷 . 编辑学报 , 1997, 9(2): 123-123 蒋晓晖在科学网的博客 . http://www.sciencenet.cn/u/jiangxh/ 2009-8-17 ---------------------- A slight-pause mark should be used between keywords instead of a semicolon JIANG XiaoHui ( CJC Editorial Office,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45 Lingling Road , Shanghai 200032, China )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usage policies on punctuation marks declar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s etc ., the column of Keywords in academic theses belongs structurally to a simplified sentence, in which paratactic keywords should be separated by a slight-pause mark that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paratactic academic terms in a simple sentence with the shortest pause, but not by a semicolon that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paratactic clauses in a complex sentence with the longest pause. What is more important, the slight-pause mark was created uniquely by our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used uniquely by the cultur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ymbolizes the superiority of our Chinese language to the western one, which should be extensively adopt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keywords, especially the English keywords in our academic periodicals, in order to popularize the broadness and profoundity of our Chinese culture world-widely. Keywords keyword 、 punctuation 、 slight-pause mark 、 semicolon 、 National Standard 、 Chinese culture superiority 、 culture export
个人分类: 科技编辑与出版|8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我们都来用顿号(60大庆特别原创)
jiangxh 2009-9-30 21:18
谨以此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甲子华诞! 让我们都来用顿号------关键词之间应用顿号而非分号 蒋晓晖 中国 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编辑室 《 Chinese J Chem 》编辑部 , 上海市零陵路 345 号 , 200032 摘要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等文献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分析后认为,关键词栏目属于一个简单句结构,该简单句内并列的关键词之间应当使用简单句内最短停顿、分隔并列词语的顿号,而不是使用复合句内最长停顿、分隔并列分句的分号进行分隔。顿号又是我中华文明之独 创,汉字文化之独用,中文优势之标志,应在我国学术期刊关键词,特别是英文关键词之间广泛使用,以弘扬光大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 关键词、标点符号、顿号、分号、国家标准、 中文优势、文化输出 关键词之间使用什么标点符号进行分隔?涉及关键词的三个国家标准( GB/T 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 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GB/T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对此均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参照西文(主要是英文)文献,均使用国际通用的逗号( comma )来分隔中英两版之内的多个关键词(例如我所三刊: 《中国化学》、《化学学报》、《有机化学》)。但到了 1999 初,我国新闻出版总署新出音 17 号文件颁发《〈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 试行 ) 》 ,其中明确规定了关键词之间必须使用分号,理由是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 。自那时起,我国绝大部分学术期刊陆陆续续地将关键词之间使用的逗号修改为现在的分号( semicolon )。然而笔者认为,关键词之间使用分号并不妥当,妥当的是使用顿号( slight-pause mark )。理由如下: 1. 根据国标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及《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以下简称《 18 讲》)第 16 讲科技书刊标点符号用法 ,虽然顿号和分号都可以用来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但该并列成分的类型及停顿的长短相对于顿号和分号而言是不同的。在所有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因此适用于简单句内简单并列成分(例如词组及简单短语)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因此适用于复合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即分号不能用于简单句内较短词语之间短暂的停顿 。显然,学术论文关键词栏目属于一个简单句的架构(例如一文中的中英两版关键词栏目, 关键词 : 学术期刊 国际化 网络化 绿色出版 在线 互动交流; Keyword : academic periodical, internationalization, webification, green publication, online, intercommunication ),该架构内的并列成分都是一些简单的主题词(文献叙词),因此这些主题词即关键词之间应该使用句内最短停顿的顿号而不是最长停顿的分号进行停顿和分隔。如果在一个只具有简单句结构的关键词栏目内使用分号来分隔各个关键词,也就等于在一个简单句内使用了分号,从而明显地违反国标 GB/T 15834-1995 及《 18 讲》 有关顿号和分号的使用规则。《 18 讲》第 245 页在谈及分号误用时作为首条明确地指出:国标规定,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有的书刊不注意这一点,有时在并列的词语之间也用了分号。关键词栏目内并列的所有关键词当然都是词语而非句子,其间理应不能使用分号! 2. 最近有业内人士认为, 关键词之间使用分号是基于分号分行或分项列举的功能 ,其实非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我国学术期刊关键词之间现在改用分号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便于计算机索引检索时自动切分 ,而不是什么分号的分行或分项列举作用。根据国标 GB/T 15834-1995 及《 18 讲》,分号确有分行 或分项 列举的功能,但笔者的解读是,此处被列的各项并不是简短的词语,而是较长较繁的短语或句子(至少有一项是这样),且往往同时使用序次语 1.2.3.4. 等等协助罗列 。因此这种分行或分项列举已超出一个简单句的框架,而具有一个复合句的结构,该复合句各项之间当然应使用分号分隔。然而,如前所述,关键词都是一些简短的主题词语,并列在一起并不构成复合句结构,整个关键词栏目也就不能使用分号的分行分项列举功能,而只能使用顿号的词语并列功能。否则,就犯了使用分号分隔简单词语的原则性错误 ! 3. 至于分号便于计算机索引检索时自动切分 的理由也是值得商榷的。既然分号可以方便自动切分,顿号也应该同样可以,而且样本期刊采用顿号后,诸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等大型索引检索系统对应地改用顿号也是简便地可操作的,即只要请软件专家将有关程序内的分号;修改为顿号、便可。 4. 如此一来,即学术论文纸媒电媒、中英两版的关键词全面使用顿号分隔后,岂不在英文单词字符、阿拉伯数字之后出现顿号?是的,这正是笔者小文的最大目的所在!尽管我国早期古籍里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绝大部分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舶来品,但顿号却是我中华文明之独创,汉字文化之独用,西方文明之缺陷。早在距今约两千年的汉代,我国便开始使用顿号校勘古籍 。除了逗号与分号,现代汉语里使用顿号来专门停顿分隔并列的词语,在书面语厘清句子结构的不同层次方面显然要比西文更加精细与科学合理,是西文书面语所望尘莫及的。也就是说,西文书面语里只使用逗号既分隔停顿简单句内的并列词语之间的较短停顿,又分隔停顿并列句(或复合句)中分句(或主从句)之间较长的停顿,势必混淆停顿的长短和分隔的上下层次,模糊整个句子的精细层次结构,最终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和阅读理解。例如, All the new compounds isolated must be alphabetically numbered consecutively in arabic numerals, IUPAC systematically nam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pectral data including IR, 1 H NMR, 13 C NMR, and 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data, the deviation of which should be within 0.4% for any of C, H, N and other elements. ( 所有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必须按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根据 IUPAC 系统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并通过红外、质子核磁共振、碳 13 核磁共振及质谱等光谱数据和元素分析数据进行表征;对碳、氢、氮等任何元素的分析结果误差不得超过 0.4%) 在这一英文复合句中,第 2-4 这三个及第 7 、 8 这两个逗号分别表示该句最内一级的并列层次和最短的停顿,对应于中文里的顿号;第 5 个逗号表示其外一级的并列层次;第 1 个逗号表示更外一级的并列层次;第 6 个逗号则表示最外一级的结构层次,即主从复合句之间的停顿和分隔,对应于中文里的分号。也就是说,此处英文用一种逗号混淆地表示了三种不同的并列层次,显然不如中文分别使用顿号和逗号区别地表达来得清楚明了(比较上例中英两版)。因此,顿号文化是我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应该输出进入西方文化,以弘扬光大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至于英文里使用顿号看起来不太顺眼的担心 ,则大可不必 。因为习惯成自然,看多了自然也就顺眼了。随着世界中心自美国逐渐移向我国,中文逐渐进入西方社会并取代英语成为世界科技语言,顿号也必将被西文特别是英文主动地引进和使用。对此笔者深信不疑;所有关键词,首先是我国主办的中外文种学术期刊上的关键词之间,使用汉字文化的顿号进行分隔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早晚问题而已。 5. 顺便一提,曾有业内人士建议关键词之间使用空格分隔 。这种措施似乎仅适用于中文版,而不适用于英文版关键词,从而并不适用于包含英文关键词的科技期刊。 综上所述,根据国标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等有关规定 ,关键词之间应当使用顿号而非分号进行分隔。建议涉及关键词的有关国家标准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及《 18 讲》 等规范性文献在再版时明确补充或修改为关键词之间使用顿号分隔的规定。作为倡导,笔者所发论文的博客版均已使用顿号分隔中英两版关键词 。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 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 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编辑委员会 .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 范 , CAJ-CD B/T 1-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陈浩元主编 . 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8, p 241-264 马奋华 , 倪东鸿 , 冯怀莹 . 科技论文中 5 种常见点号的应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8, 19(4): 676-679 北京大学 国 情研究所 主持编纂 . 世界文明百科全书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1992, p 53-54 陈浩元主编 . 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8, p 242 田美娥 ; 贺元旦 . 中文科技论文中顿号的使用问题 . 出版科学 , 2008, 16(4):38-39 禤胜修 . 关键词标点符号使用之我见 . 编辑学报 , 1995, 7(1): 20-21 周逸辛 , 陆艾五 . 关键词间加标点又何妨 ── 对 关键词标点符号使用之我见 一文的商榷 . 编辑学报 , 1997, 9(2): 123-123 蒋晓晖在科学网的博客 . http://www.sciencenet.cn/u/jiangxh/ 2009-7-17 ---------------------- A slight-pause mark should be used between keywords instead of a semicolon JIANG XiaoHui ( CJC Editorial Office,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45 Lingling Road , Shanghai 200032, China )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usage policies on punctuation marks declar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s etc ., the column of Keywords in academic theses belongs structurally to a simplified sentence, in which paratactic keywords should be separated by a slight-pause mark that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paratactic academic terms in a simple sentence with the shortest pause, but not by a semicolon that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paratactic clauses in a complex sentence with the longest pause. What is more important, the slight-pause mark was created uniquely by our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used uniquely by the cultur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ymbolizes the superiority of our Chinese language to the western one, which should be extensively adopt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keywords, especially the English keywords in our academic periodicals, in order to popularize the broadness and profoundity of our Chinese culture world-widely. Keywords keyword 、 punctuation 、 slight-pause mark 、 semicolon 、 National Standard 、 Chinese culture superiority 、 culture export
个人分类: 科技编辑与出版|0 个评论
Dr. Daneil McGowan论文写作系列第二讲:The snapshot
liwenbianji 2009-8-5 09:41
The snapshot: abstract and keywords 在本帖中, 理文编辑 学术总监Dr. Daniel McGowan将向大家展示如何写出吸引读者的摘要和关键词。 Your papers abstract is critical because many researchers will read that part only, rather than reading the entire paper.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hat it provides an accurate and sufficiently detailed summary of your work so that those researchers can understand what you did, why you did it, what your findings are, and why your findings are useful and important. Your abstract must be able to stand alone, that is, to function as an overview of your study that can be understood without reading the entire text. Reader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details than could not be included in the abstract will inevitably proceed to the full text. Therefore, the abstract does not need to be overly detailed; for example, it does not need to include a detailed methods section. Even though the abstract is one of the first parts of your paper, it should actually be written last. You should write it soon after finishing the other sections, while the rest of the manuscript is fresh in your head, enabling you to write a concise but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your study without overlooking anything important. Requirements for abstracts differ among journals, so the target journal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hould be consulted for specific details. Despite differences among journals, there are a few general rules that should be obeyed when writing an abstract: The word limit should be observed; 250 words is probably about average and commonly adopted as a word limit for abstracts, but many journals request shorter abstracts (for example, Nature Articles and BBRC both have a 150-word limit) while many others (for example, BioMed Central journals) allow longer ones. This is one very good reason why the target journal should be identified before you write your paper. Technical jargon should be avoided so that the abstract is understandable for a broad readership, although what is considered technical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journals audience. For example, a test of anxiety would generally be clearer than elevated plus-maze test in an abstract, unless the journal was specifically targeted to behavioural researchers. Usually, there simply isnt enough space in the abstract to define and explain technical terminology. If such terminology is unavoidable, it should be defined in simple terms where it is first used. Like technical jargon, abbreviations should be limited as much as possible, although their acceptability may again depend on the target journal. For example, HIV is likely to be acceptable in abbreviated form by most journals. By contrast, RT-PCR might be considered acceptable by a journal reporting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but it would need to be spelt in full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most journals at first use. Many journals provide a list of acceptable abbreviations on their websites. Necessary abbreviations used three or more times should be defined at first use; however, abbreviations used only once or twice should be spelled out in full unless doing so causes the word limit to be exceeded. Abbreviations that are defined in the abstract will need to be defined again at first use in the main text. Although some journals do allow references to be cited in the abstract, the vast majority do not. Therefore, unless you plan to submit to a journal that allows it, you should not cite references in your abstract. If we look at the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for BBRC, we can see the following guidelines: The Abstract should be on page 2, i.e., after the title page The Abstract must be a single paragraph that summarize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paper in fewer than 150 words. A list of up to 10 keywords useful for indexing or searching should be included after the Abstract. Some journals request structured abstracts divided into sections such as background, objectives,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Clinical journals may require additional or alternative sections. Therefore, it is again necessary to check the target journal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to determine the particular formatting/outline requirements prior to writing. Abstracts are frequently followed by a list of keywords selected by the authors. The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will state how many keywords are required and may even provide a list of recommended keywords. Choosing appropriate keywords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se are used for indexing purposes. Well chosen keywords enable your manuscript to be more easily identified and cited. Thus, the keywords should be as specific to your manuscript as possible, and general terms, which could apply to an enormous number of studies, should be avoided. Example: Lets consider some appropriate keywords for the example title from the previous post: 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 (note that this title is and one of two suggested alternatives for the poor title in the example in the previous post). Good keywords would be: okadoic acid, hippocampus, neuronal degeneration, MAP kinase signaling, and possibly mouse (or rat or whatever experimental animal was used). Poor keywords would be: neuron, brain, OA (as an abbreviation), regional-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nd signaling 练习: Suggest 35 suitable keywords to accompany the title in the exercise in the previous post: Carvedilol produces dose-related improvements in LV function and dose-related reductions in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rate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systolic dysfunction. They dont all have to relate to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title, so let your imagination run wild: it is the type of keyword rather than the content (the word itself) tha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对于上述练习,希望各位可以例举3至5个合适的关键词;同时也欢迎发来您自己的英文摘要以获得 Dr. McGowan 的改进建议。 在这里还需提请各位注意,Dr. McGowan 的母语是英语,无法阅读中文,因此请大家尽量使用英文回帖,如有任何需要与他沟通的学术和语言问题也请使用英语,Dr. McGowan 会及时回复大家的。 Dr. Daniel McGowan 曾任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副编辑,负责约稿,管理和撰写期刊内容。于2006年加入理文编辑(Edanz Group) 并从2008年起担任学术总监。Dr. Daniel McGowan 有超过十年的博士后和研究生阶段实验室研究经验,主要致力于神经退化疾病、分子及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生物化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
个人分类: 未分类|7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针对被动微波AMSR-E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物理统计算法
maokebiao 2009-5-29 08:49
摘要 用MODIS的地表温度产品和AMSR-E不同通道之间的亮度温度回归分析表明用89GHzV 做地表温度反演主通道的精度最高. 用AIEM模型模拟表明, 土壤粗糙度和土壤水分变化引起土壤辐射率变化可以通过不同极化波段的差值得到有效的消除, 从而克服了被动微波反演地表温度中辐射率不稳定的困难. 通过回归系数分析表明, 不同的地表覆盖类型的辐射机制是不同的. 要精确地反演地表温度, 至少对地表分成三种覆盖类型, 即水覆盖的地表、雪覆盖的地表以及非雪和水覆盖的地表. 以MODIS地表温度产品作为评价标准, 物理统计方法的平均精度在2~3℃. 1. 毛克彪 , 施建成 , 李召良 , 覃志豪 , 李满春 , 徐斌 , 一个针对被动微波数据 AMSRE 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物理统计算法 , 中国科学 D 辑, 2006, 36(12):1170-1176. pdf 下载: 一个针对被动微波数据AMSRE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物理统计算法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4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下)
huabolin 2008-10-24 11:14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 ( 下 ) 化柏林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发表于《情报科学》2007年第8期) 应用型计量分析分为四类,其中主题型计量分析与评价型计量分析占主流,而预测型计量分析与资源获取型计量分析却很少。本实验以获取可计算资源为目的,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选取了1989年到2005年的17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2004版)的所有论文,利用VBA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数量分布、词长规律、增长趋势以及关键词与文章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按功能对关键词进行了分类。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关键词;计量分析;内容分析 G350 Keyword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apers from Core Journa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cs HUA Boli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china Applicable bibliometrics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ubject bibliometrics and evaluation bibliometrics are popular, but prediction bibliometrics and resource-acquirement bibliometrics are very poor. In order to acquire resource to support processing, we selected all papers which is published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cs core journals from 1989 to 2005 from China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and some aspects of the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VBA such as the count, length, increasing tendency of keywords and count relation between article and keywor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t also presents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by function. library and informatics; core journal; keywords; bibliometrics; content analysis 5 图书情报核心关键词统计 求证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核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图书、文献、数据、信息、知识、情报这几个概念根据不同的研究侧面可能会有不同的逻辑关系,但是无论它们的关系如何,围绕这个几个概念的相关活动仍是图书情报的研究重点,甚至应该是研究核心。因此本文对这些概念的相关活动进行了单独统计分析。对这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流程分析正在进一步研究中。从图3中可以看出四字关键词占绝对优势,而且四字关键词比较规范,一般由名词加动词、名词加名词或形容词加名词构成,因此把含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图书、文献的四字关键词进行统计也颇有意义,含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图书、文献的四字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 表2含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图书文献的四字关键词高频统计(各前20位)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数据挖掘 146 信息服务 2103 知识管理 655 情报检索 810 文献资源 324 图书编目 246 数据仓库 109 信息资源 732 知识经济 564 情报工作 462 文献检索 274 图书采购 211 书目数据 58 信息产业 593 知识产权 243 情报服务 382 地方文献 145 图书分类 190 数据备份 39 信息检索 580 知识创新 168 竞争情报 349 文献信息 134 图书补充 131 数据质量 32 信息技术 480 知识组织 154 情报研究 232 文献标引 116 图书外借 106 数据存储 26 信息管理 359 知识服务 147 情报教育 106 专利文献 106 电子图书 99 数据安全 26 信息组织 275 知识结构 95 情报分析 105 文献编目 101 图书著录 89 数据结构 23 信息需求 257 知识共享 67 情报需求 96 电子文献 100 图书采访 69 数据模型 22 信息市场 216 知识发现 62 情报机构 96 文献利用 93 中文图书 67 数据处理 22 信息系统 213 隐性知识 54 情报用户 93 文献著录 91 图书情报 56 数据转换 22 信息网络 189 知识传播 31 情报系统 79 科技文献 69 图书排架 50 数据格式 16 网络信息 186 显性知识 27 情报意识 63 文献采访 67 图书流通 50 数据管理 14 信息咨询 170 知识获取 26 图书情报 56 文献分类 65 图书评介 41 数据组织 14 信息安全 158 知识检索 24 情报事业 52 参考文献 60 图书保护 41 数据分析 13 文献信息 134 知识转化 23 情报职能 50 文献传递 58 图书发行 40 数据压缩 11 信息工作 133 知识工程 23 科技情报 49 文献工作 54 西文图书 33 数据采集 11 信息利用 123 知识仓库 21 情报科学 43 文献计量 52 图书开架 32 编目数据 11 信息开发 119 知识挖掘 19 情报信息 43 文献服务 48 图书市场 31 数据检索 10 信息时代 115 知识主管 19 情报管理 36 文献收集 44 图书管理 30 数据集成 9 信息交流 112 知识导航 17 情报人员 35 文献老化 44 图书改编 30 合计 634 合计 7247 合计 2439 合计 3237 合计 2045 合计 1642 在所有关键词中,含数据的关键词1,122个,共5,152次,平均4.59次/个;含信息的关键词3,405个,共21,202次,平均6.23次/个;含知识的关键词735个,共2,641次,平均3.59次/个;含情报的关键词879个,共7,409次,平均8.43次/个;含文献的关键词1,433个,共7,388次,平均5.16次/个;含图书(不含图书馆)的关键词706个,共3,954次,平均5.60次/个。可以看出,含情报的四字关键词相对较集中,含知识的四字关键词相对较分散。含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图书(不含图书馆)、文献的关键词分布比重如图5所示。 图5图书情报核心关键词分布图 图5中左饼图是不带频次的,表征出现的个数,个数越多,说明研究侧面越宽泛或研究内容越具体。右边的饼图为计频的,计频比不计频高的有信息、情报,尤其是情报差别最大,说明关于情报的关键词相对比较规范、概念比较统一、研究领域比较集中。计频比不计频低的有图书、文献、数据、知识,其中知识差别最大,说明关于知识的关键词相对比较不规范、概念不够统一或研究比较分散。 43,980个关键词共计202,821个次,其中含图书馆三个字符的关键词出现了1,610个,共25,973次;个数占关键词总个数的3.7%,频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12.9%,也就是每八个关键词就有一个是显性关于图书馆的,可见图书馆在图书情报领域的重要地位。含图书馆的关键词按频次前30位如表3所示。 表3含图书馆的关键词高频统计表(前30位)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图书馆 5855 图书馆自动化 595 图书馆学教育 102 高校图书馆 1998 图书馆建设 232 现代图书馆 101 数字图书馆 1889 大学图书馆 175 复合图书馆 98 图书馆管理 1237 专业图书馆 165 乡镇图书馆 98 图书馆学 1157 图书馆建筑 164 数字化图书馆 97 图书馆工作 1135 传统图书馆 151 图书馆网络 90 图书馆事业 1079 图书馆服务 147 社区图书馆 86 公共图书馆 991 虚拟图书馆 140 少儿图书馆 85 院校图书馆 955 图书馆学研究 113 中小型图书馆 78 图书馆员 785 电子图书馆 105 图书馆现代化 77 从表3中可以看出,关于不同功能的分类图书馆比较多,如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等,而反映图书馆的不同侧面的比较少,如图书馆员、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网络等。关于图书馆业务流程(图书馆加动词)的非常少,反映流程的主要是以图书加动词为主。所以图书馆业务流程主要以图书的业务流程为主,也应验了图书是图书馆的主体。关于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等近年来增势明显,但这些概念比较笼统,而图书馆学、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研究等非常稳定,不过热也不过冷。 6 关键词年度分布及增长分析 把每年的关键词频次统计出来倒排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年的高频词,如表3所示。但是这个表并不能反映出当年的研究热点,只能反映出研究重点。像图书馆、中国、信息服务等年年都排在前面,这是学科的研究重点。近五年来高频关键词统计如表4所示。 表42001~2005年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各前10位) 2005年 频次 2004年 频次 2003年 频次 2002年 频次 2001年 频次 图书馆 503 图书馆 1018 图书馆 915 图书馆 802 图书馆 622 数字图书馆 298 数字图书馆 381 数字图书馆 369 高校图书馆 507 高校图书馆 326 高校图书馆 250 高校 351 信息服务 325 数字图书馆 391 数字图书馆 265 知识管理 143 中国 334 中国 319 中国 282 中国 263 中国 129 信息服务 285 高校 266 信息服务 272 信息服务 238 信息服务 128 读者服务 177 高校图书馆 240 网络环境 271 网络环境 205 网络环境 95 知识管理 153 网络环境 214 图书馆管理 137 知识经济 100 公共图书馆 93 信息检索 124 读者服务 190 企业 136 因特网 99 信息资源 93 数据库 123 网络信息资源 143 知识管理 123 图书馆管理 99 信息检索 82 资源共享 108 图书馆管理 120 图书馆员 115 信息资源 97 关键词的年度分布可以反映历年的研究重点,关键词增长可以反映历年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增长的计算方法很多。第一种是年增长量,用当年的频次减去上一年的频次,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高频关键词会靠前,如图书馆、中国等高频关键词会轮流排在前面;第二种方法是倍数,用当年的频次除以上一年的频次,这种方法会使得上一年较小的关键词排在前面,尤其是上一年频次为1的关键词;第三种方法是增长率,用当年的频次减去上一年的频次后再除以上一年的频次,得到的是相对于上一年的增长率;第四种方法是相对增长率,用当年的频次除以当年的所有关键词总频次f1,上一年的频次除以上一年的所有关键词总频次f2,然后用f1除以f2,当然也可以除以当年的文献数,这种情况主要是考虑不同年的文献量不一样,这种方法反映关键词在当年比重的增长情况;第五种方法是当年的关键词频次减去上一年的关键词频次再除以该关键词所有年的总频次,这种方法能够反映该关键词增长的高峰期,避免了基数大的词在当年排在了前面;第六种方法是把所有上一年为低频的次年变成高频的关键词统计出来,这种方式能反映出关键词的快速增长期,反映出新的研究热点。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下面分别用第三种方法和第六种方法来分析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用第三种方法计算高增长率的研究热点如表5所示。 表51996~2005年高增长率的研究热点统计表(增长倍数)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文章分析 12 问题 22 电子政务 17 服务理念 12 图书馆学教育 25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11 用户满意度 12 文献保障体系 13 信息获取 11 外国 23 向量空间模型 10 构建 10.5 信息共享 11 以人为本 11 学科发展 14 图书馆用户 10 随书光盘 9 读者意识 11 人力资源 10 竞争情报系统 13 信息资源整合 9 PHP 9 信息分类 9 建设目标 9 人力资源管理 12 开放存取 9 语义网 9 计算机软件 9 信息检索系统 9 CSSCI 10 制定 9 图书馆功能 8 信息发布 7 互操作 9 个性化服务 10 图书馆馆藏 8 B/S模式 8 图书馆合作 7 自动标引 9 关键技术 9 新模式 8 意义 8 信息决策 7 网络教育 8 中学图书馆 9 利用 7.5 作者 7.5 网络用户 6 目标管理 8 关系 9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电子商务 9.3 21世纪 12 知识经济 24 精神文明建设 21 文献利用 12 馆员素质 9 开发利用 9.7 文献检索 23 网络化 7 情报事业 9 信息咨询业 9 因特网 9.6 发展对策 19 电子出版物 6 信息教育 7 Intranet 8 大学图书馆 8.5 读者服务 18 信息资源管理 6 布局 6 信息交流 8 策略 8 开发 8.8 设计 6 图书馆网 5 表中列出了从1996年到2005年的增长较快的关键词,2001~2005年选取了前十名,1996~2000选取了前五名,它们大都实现了比上一年的十倍左右的增长。其中有一些能反映出研究热点,如2003年的电子政务、2000年的电子商务等,而有一些却不能反映研究热点,如2005年的制定、2002年的建设目标等。下面以第六种方法分析近十年来新的研究热点,如表6所示。 表61996~2005年突增研究热点统计表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本体 21/3 问题 46/2 信息共享 48/4 入世 28/4 影响因素 28/3 利用 17/2 网络导航 24/4 机读目录格式 21/4 服务理念 26/2 改革 26/4 对策研究 16/3 构建 23/2 数据库检索 21/4 用户培训 20/4 图书馆学教育 26/1 比较分析 16/3 馆藏 20/4 电子政务 18/1 复合图书馆 17/4 外国 24/1 现状分析 15/3 职业培训 19/4 立法 17/4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 17/4 馆际互借 22/3 网上 15/2 隐性知识 18/4 信息开发 15/4 著作权 17/2 西部地区 20/3 图像检索 14/4 作者 17/2 大学 15/4 职能 16/4 运行机制 19/4 优化 13/4 关键词 16/4 业务流程重组 14/4 社区图书馆 16/3 INTERNET 19/4 层次分析法 13/3 网格技术 15/3 文献服务 14/4 现代图书馆 15/4 SCI 18/4 文献计量 13/3 策略 15/2 图书采访 14/4 著作权法 15/4 西部大开发 18/3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电子商务 31/3 21世纪 39/3 知识经济 25/1 精神文明建设 22/1 读者研究 14/3 信息资源建设 26/4 开发利用 32/3 文献检索 24/1 数字图书馆 14/3 文献利用 13/1 互联网 26/4 比较研究 19/3 发展对策 20/1 电子出版物 14/2 图书馆网 12/2 图书馆服务 17/3 大学图书馆 19/2 读者服务 19/1 主题词 12/3 信息资源开发 16/2 著录 18/3 统计分析 13/4 利用 11/4 表6中列出了从1996年到2005年的增长突快的关键词,斜杠前面的为当年出现的次数,斜杠后面的为上一年出现的次数,本表列出的全是上一年不足5次,而当年出现的频次超过10次的关键词。如2005年的本体,2004年的隐性知识与网格技术,2003年的信息共享与电子政务,2002年的入世,2001年的西部地区和西部大开发,2000年的电子商务,1999年的21世纪,1998年的知识经济,1997年的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反映了当年的时代特征和研究热点。当然针对每个关键词分年统计得到关键词的生命周期线,更能说明问题。 7 结束语 关键词是作者自行抽取或者数据库加工商补充的。不同的人抽取关键词的原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关键词的词频分析能说明一点问题,但离文章内容分析差的很远,甚至还谈不上内容分析。但对关键词、标题和文摘的分析是内容分析的基础。真正的内容分析一定是针对文章的正文字段,在已有关键词、标题和摘要分析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这些概率词典和句法结构,正文分析的研究可以适当进行小规模实验。 最能反映文章内容的当属文章正文,可是正文结构复杂、内容繁多、数据获取较困难,因此目前进行大规模正文分析还是很有难度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章采用pdf转换而不是扫描得来的数据,元数据的不断扩充,RDF及XML的广泛应用,本体库的逐步构建,加上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新热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进行大规模正文分析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近。 在图书情报界,构建其它领域本体的比较多,如花卉、民乐、军事、医学等,但还没有发现构建图书情报本领域的本体,本体在图书情报界如此之热,我们却不研究自己的本体。图书情报学和语言学、数学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既有自己的学科属性,同时也为其它领域提供支撑。元数据研究了这么多年,主要还是针对文献的外部特征,没有深入到正文字段的内容描述。如文章内的论点、论据、论证、定义、诠释、分类、关键技术、难点、重点、发展历史、国外进展、应用前景、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测试、评价、缺点、尚未解决的问题等描述文献内容的元数据却少人问津。只要图书情报领域的专家把文献内容元数据构建起来,语言学家把描述这些元数据的语言学规律总结出来,进行真正的内容分析不是没有可能。一旦能够对正文内容进行分析,那计算机可做的事情就多得很了,搜索、文摘、分类、知识抽取(温有奎教授使用的知识元挖掘)等一系列的课题便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 1 〕苏新宁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 (2000-2004) ――基于 CSSCI 的分析 〔 J 〕 情报学报, 2006 ,( 2 ): 131~153. 〔 2 〕 马费成,张勤 . 国内外基于知识管理研究热点 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 〔 J 〕 . 情报学报 , 2006 ,( 2 ): 163~171 . 〔 3 〕李长玲,化柏林 . 我国网络计量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J 〕 . 图书情报工作, 2006 ,( 9 ) : 46~50. 〔 4 〕化柏林,张新民 .情报学学科范畴研究的方法论 〔 J 〕 .情报学报, 2007 ,( x ) 〔 5 〕朱庆华,陈铭 . 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 M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 150 . 〔 6 〕李保利,陈玉忠,俞士汶 . 信息抽取研究综述 〔 J 〕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 , ( 10 ): 1~5,66. 〔 7 〕 李文兰,杨祖国 .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 〔 J 〕 . 情报科学, 2005 ,( 1 ): 68~70 . 作者简介: 化柏林(1977-),男,山东临沂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研究。
个人分类: 情报探讨|4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上)
huabolin 2008-10-24 11:07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 ( 上 ) 化柏林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发表于《情报科学》2007年第5期) 应用型计量分析分为四类,其中主题型计量分析与评价型计量分析占主流,而预测型计量分析与资源获取型计量分析却很少。本实验以获取可计算资源为目的,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选取了1989年到2005年的17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2004版)的所有论文,利用VBA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数量分布、词长规律、增长趋势以及关键词与文章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按功能对关键词进行了分类。 ******************************************* 表1高频关键词前100位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图书馆 5855 读者服务 718 研究 367 信息组织 275 教育 227 中国 3550 发展 702 信息管理 359 文献检索 274 现状 225 信息服务 2103 知识管理 655 期刊 357 计算机 274 继续教育 225 高校图书馆 1998 资源共享 652 电子商务 355 信息 267 信息服务业 224 数字图书馆 1889 图书馆自动化 595 21世纪 351 特点 263 大学生 221 图书馆管理 1237 信息产业 593 竞争情报 349 馆员素质 260 网络 220 高校 1228 信息检索 580 期刊工作 348 信息需求 257 信息市场 216 图书馆学 1157 美国 575 引文分析 345 文献检索课 254 信息资源管理 215 图书馆工作 1135 知识经济 564 信息资源建设 340 信息化 253 信息系统 213 图书馆事业 1079 网络信息资源 540 中图法 338 管理 253 网络建设 213 网络环境 1068 藏书建设 535 开发利用 332 图书分类法 251 图书采购 211 公共图书馆 991 信息技术 480 市场经济 329 图书编目 246 数字化 209 数据库 961 文献计量学 477 数据库建设 326 计算机网络 245 主题标引 208 院校图书馆 955 搜索引擎 476 文献资源 324 知识产权 243 互联网 201 情报学 940 情报工作 462 元数据 316 电子出版物 238 馆藏建设 200 情报检索 810 因特网 412 人才培养 310 计算机应用 237 标准化 198 读者工作 793 Internet 405 参考咨询 296 情报研究 232 XML 198 图书馆员 785 发展趋势 397 文献资源建设 296 图书馆建设 232 比较研究 194 企业 739 网络化 386 理论研究 282 核心期刊 230 第三版 192 信息资源 732 情报服务 382 期刊管理 279 机读目录 230 电子阅览室 191 ******************************************** 第一类关键词:限制性关键词 限制性关键词主要限定研究的范畴,以时间、地区等限制性名词居多,如中国、高校、企业、国外、21世纪、入世等。 ******************************************** 第二类关键词:主题性关键词 主题性关键词主要反映文章主题内容,主题性关键词从类的概念上又分为上位类关键词、同位类关键词和下位类关键词。同位类关键词相当于主题词,上位类关键词是反映文章的类属,而下位类关键词反映主题的细分。如李保利等的一篇《信息抽取研究综述》 文章,文章的主题是信息抽取,研究领域属于自然语言处理,而命名实体识别是信息抽取的一个研究重点。所以这三个词都出现在作者提供的关键词里。 ******************************************** 第三类关键词:槽关键词 槽关键词,也称属性关键词,反映主题的研究侧面,如设计实现、比较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文献 认为这些词是非实质性词,它们的确不是主题词,但可以是关键词。同一个主题不同的研究侧面会使文章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如同样研究搜索引擎,应用技巧型文章、技术实现型文章与发展趋势型文章会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应该提供一个关键词来刻画文章的研究重点,以示区别,这为通过关键词进行精准检索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 *******************************************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上)
个人分类: 情报探讨|3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