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知识管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知识管理

相关日志

[转载]2020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在线学术研讨会
duxingye 2020-6-10 10:53
筹备已久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学术研讨会终于要开了。 1 会议背景 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诞生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中,融汇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企业、政府部门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知识计算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情形下,加强新技术背景下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研究,以实现知识的按需聚合、多维挖掘、知识发现,进而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推动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就显得极为迫切。 为此,《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及所属《知识管理论坛》编辑部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拟联合主办“2020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从事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相关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学者等人员,分享知识管理与服务的最新实践进展与学术成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议组织者将原定于在丹东市举行的研讨会转向线上举行。欢迎相关领域研究、实践和管理人员踊跃报名参会。 2 会议主题 新技术环境下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 3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知识管理论坛》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4 会议时间和会议平台 会议时间:2020年7月16日全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会议平台:超星学习通 5 会议邀请嘉宾 ( 1 ) 肖珑: 北京大学二级研究馆员,山西大学图书馆馆长 报告题目: 国际图联( IFLA )知识管理委员会近年工作与知识管理未来思考 ( 2 ) 柯平: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 面向公共安全的公共知识管理 ( 3 ) 吴庆海 :行者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 报告题目 :知识萃取——放大知识管理的价值 (4 )夏敬华 :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报告题目 :知识管理:从 1 到 N 到 N 平方 ( 5 )张斌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 :数据时代的知识管理 (6 )邓和浦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 : Emerg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Topics in a Connected World ( 7 )段尧清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报告 题目 :政府开放数据赋能与价值提升路径 ( 8 ) 陆伟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 : 面向自动问答的学术搜索通用查询语言设计与实现 ( 9 )李荣彬 :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中心创始总监 报告题目 :网络学习与开放创新 6 会议报名及详情见: http://www.lis.ac.cn/CN/column/item377.shtml
1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
热度 1 wshuyi 2020-6-2 18:26
题图:Photo by João Silas on Unsplash 说 Roam Research 是一款笔记应用,可能是低估它了。 疑惑 最近,我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Roam Research 这款软件,数周前突然宣布暂停免费公测,让大家排队等。并且还扬言很快就要开始收费。 收费的标准为15美金,教育优惠打5折,也就是7.5美金一个月。 很多人骂开发者赚钱没够。然后纷纷转投并推荐各种功能类似的免费替代工具。例如 Obsidian, org-roam 等。 这没有什么稀奇。定价问题导致用户流失,历史上又不是第一次发生。 奇怪的是,另一方面,排队人数已经有好几万了。 这些排队的听说要收费,不但不肯走,更有上千人表示愿意一次性趸交 500 美金,买 5 年的使用权限。 更有甚者,等的不耐烦的人,甚至搞起了黑市交易,竞相从现有用户手中 收购 账号。要知道,之前用户注册使用,可都是免费的。 这些卖了账号拿到钱的用户,发了帖子炫耀。还被人骂,说目光太短浅。 这就不得不让人疑惑了: Roam Research 到底是不是一款可被替代的工具呢? 如果是,那么人们干嘛放着免费的替代品不去用,非得在它这里排队苦等,耗费时间和金钱? 如果不是,那么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呢? 误解 有人说, Roam Research 比较厉害的地方就是实现了 双向链接 。 这使得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如果从笔记 a 链接到了笔记 b,那么将来不但可以按图索骥,从 a 找到 b,也可以从 b 反向回溯到 a 。这种双向链接的好处,是 提供了丰富的上下文 。 关于这种特性,我专门为你做了一个视频教程。如果你印象不深,建议 点击这个链接 复习一下。 在众多的 Zettelkasten 应用中,这种双向链接早已不新鲜了。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的作者 Sönke Ahrens 在书中推荐的免费工具,也就是 Daniel Lüdecke 开发的数字版本 zettelkasten ,原本就支持该功能。 图片来源:http://dwz.date/aSGX 所以,如果我们把 Roam Research 的特点, 单独归结为双向链接 ,那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功能,别人免费就能实现。凭啥用你的收费工具? 但是, Conor White-Sullivan,也就是 Roam Research 的作者认为,双向链接,只是该工具非常浅层的特点。 这是否意味着,在 Roam Research 的「深层」特点中,目前还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如果是那样,这么多理性人做出了 似乎完全不理性的举动 ,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特性究竟是什么? 下面咱们就来一一谈谈。 粒度 Roam Research 提供的第一个特性,就是不止可以把链接指向一则笔记,更可以指向笔记中的一个「块」(block)。 你可能嗤之以鼻。这算什么高级特性? 也就是别人跑了 50 步,你跑了 100 步而已嘛。 别忙着下结论。 因为至少在目前,这个功能还 真不是哪一家全都有的 。 说说这个功能的好处。 我们知道卡片式笔记,或者叫做网状笔记里面,每一张卡片(节点)的记录实际上是有原则的。 这个原则,就是 聚焦 。 所谓聚焦,是你在写一张卡片的时候,就应该专拣一个事儿说,别唠叨其他问题。 只有每一个最小单元都是独立主题,我们通过它们的拼接和排布,才能整合形成更丰富的对话。这样,每一个基础单元(卡片)的利用率,才能更高。 如果一张卡片里,你写了一大堆主题,洋洋洒洒几千字。那后面你找到其中多种不同类的内容,就会变得麻烦。毕竟,根据全文去浏览太耽误时间。而若是根据标题来揣度,尽管简单省事儿,但因为标题高度概括,且总结时有取舍,容易丢弃掉它没有总结出的重要内容。 有人会说,这简单,打标签不就好了?! 对,打标签可以把某一则笔记中的全部主题都提炼出来。但是一来,同一个标签下的笔记可能过多,导致将来找起来依然很麻烦。二来你真的这么有耐心,对每一则笔记,都做好充足的标记吗? 如果你行,我佩服。反正我做不到。 因为太麻烦了。 无论是保持卡片上的主题单一性,还是用完善标签来描述内容,都是一门技艺,有学习的门槛。在执行的时候需要你付出注意力,且还得有足够的毅力来支持。 这就使得你记笔记的成本,变得很高。 而且如果一开始记笔记的时候,你还没有接受到「正确的」训练,那么可能会不知不觉以「不正确」的方法记录了大量笔记。将来你幡然醒悟的时候,即便打算进行调整,也是很不方便的。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 你记了,没错。但是这些笔记既没有跟其他笔记产生有效关联,也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甚至干脆被永远丢弃到「归档」一栏,俗称「笔记的坟场」。 那你当初这么认真记录它,还有意义吗? 这时候,能够在链接指向上把粒度搞得更为精准,作用就凸显了。 你依然可以随心所欲记录。一则笔记页面上,别说洋洋千言,就是万言也没关系。 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会放在一个块(block)里面。这在 Roam Research 里面是标准模式,不需要你额外操心。 而链接的时候,你输入 ((...)) 这样的标记,就能把一则笔记链接到某一个块上。这个过程, Roam Research 还为你提供了自动化检索和输入建议。你不用管那个块究竟是被包含在哪一则笔记中,反正将来你能精准定位跳转到这个位置。 如此一来,你就不需要 刻意去要求自己 ,写每一则笔记的时候去「聚焦」。而且你也不需要手工建立完备的标签。 一个 block 会因为相关笔记的写作,被你用自然语言自动完成了上下文的详细而清晰的勾勒。 而链接关系使得你可以把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勾连起来,即所谓「纲举目张」。 即便是你那一则啰啰嗦嗦、包含了多个主题的笔记,也给这个最小的组块,提供了另外一种自然的上下文。当你记录的笔记条目足够多的时候,你 绝不会嫌弃上下文太多 。 更何况,每一个笔记页面上的大纲模式,还可以用简单的缩进层级,就把你的某一个块(block)和这些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直接反映出来。连你后期的整理,都变得简单容易许多。 原本「唯一正确」记笔记方法,现在变得无关紧要。你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和输出就好。 人负责创造性工作,机器负责重复枯燥的琐碎事务。这本来就是 人机协同 的应有方式。 开放 Roam Research 目前只有在线版本。这遭到了不少诟病。 只有在线版本,就意味着数据要储存在云端。而人们一般都觉得, 只有数据储存在本地,才是安全的 。 其实,这只是一个发展过程的问题。从历史上看,不少笔记应用,一开始也都是先只有 Web 版本,然后才逐渐向着桌面版和移动版扩展。例如 Milanote 等。 未来,根据 Roam Research 的发展路线图,这些不同平台的客户端,都会有的。 只说当下,Web 版本优先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开放性。 不少同学平时喜欢用平板电脑来记笔记。如果一款笔记工具优先发展桌面端。那么可能你得等上好久,才能迎来平板电脑上的移动客户端。 毕竟专业化应用,还是首先提供给信息生产设备,受众群更大。开发者的选择可以理解。 而因为有了在线版本,你随手打开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在自己的 iPad 上愉快地使用 Roam Research 了。 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工作,成本极低。于是你就可以 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 ,来给自己的笔记网络添砖加瓦。 另外,开放性意味着 可定制 。 例如,大伙儿对于 Roam Research 的默认界面,纷纷吐槽难看。 但这不要紧。只要你自己会 CSS,就能随意对主题进行调整。 即便你不会 CSS,有这么多现成的可以选用,也很不错。例如这是我现在的选用的主题。来自于 Maggie Appleton 。 不仅如此,最近很多朋友都比较喜欢 Digital Garden 的概念。希望把自己的 Roam Research 界面,也能打造得如同 Andy Matuschak 的 digital garden 一样。 于是,很快就有人给 Roam Research 弄出来了这样的样式。 我们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总会希望把上下文一并采集,这样整理时可以免去很多手动输入。于是就有人开发了各种 Chrome 插件,只需要点几下鼠标,你就能把页面里的多处高亮,连同采集页面的元数据一起搜集起来,甚至还能自动进行缩进的判断,然后直接挪到 Roam Research 里面,就可以了。 随着人们不断往 Roam Research 里面添加笔记,资料会越来越多。那么如果我现在看好了其他一款更便宜、甚至免费的工具,打算转换过去,容易吗? 对于某些工具,不怎么容易。因为在输出格式上会有各种限制。通过这种让用户「感觉麻烦」的方法,尽力做到挽留客户。 Roam Research 恰恰相反。现在进来困难重重,但是想出去畅通无阻。你可以一键完全导出所有笔记 Markdown 格式压缩包。甚至,连构成图数据库的 JSON 格式,也允许你立即导出。 当然,这个导出功能,并不是只有「弃用」 Roam Research 的时候才能用。更常用的,是 数据的备份 。 很多人对数据存储在云上不放心,所以经常得手动备份。这是个好习惯。 不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这个过程看似轻点两下鼠标就能完成,但是还总得记挂在心上,挺让人不舒服的。 有人做了一个 Github 项目,让导出 自动化 。这个小工具默认每隔一个小时(你可以自行调整时间间隔),就把你的 Roam Research 笔记全部备份一遍,存到你自己的 Github 私有仓库上。而且还增量生成新的浏览格式,让你在 Github 上就能直接看到笔记之间的跳转效果。 在我公众号后台回复「gitrr」,我发给你该 Github 项目的链接。 然而,该工具目前还没有支持图片的备份。 好在,这个工具,我已经帮你做了。你可以 点击这个链接查看 。 协作 打开 Roam Research 导出的 JSON 文件看看,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一则笔记里面,都含有一个字段,是邮件名称,也就是你目前的账户名。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来看,这么存储是很浪费空间的。而且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你自己的笔记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账号重复这么多遍? 但是,转念一想,你就能明白这样做的目的——为了 协作 。 只有精确到每一则笔记,甚至每一则笔记中的每一个块(block),都允许多人协作的时候,这种存储方式才是自然的。 这就意味着,尽管现在主要被当成了个人的「第二大脑」,但 Roam Research 的 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它的目标,是做一个连通每个人第二大脑的 超级知识网络 。 我这么说,不是简单地猜测。而是已经有了端倪。 最近,已经有不少内容发布在了 Roam Research 的公共空间。 它们都已经按照 Roam Research 的组织方式进行了加工。这些内容,你可以一键导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中。 有了这些内容的分享机制之后,你就不需要自己去从头寻找文本,然后在上面进行提炼加工,做「逆向工程」了。 对,你没听错,就是 逆向工程 。 我们习惯了读书和文章。但是根据 Andy Matuschak 的看法, 书根本就不是一种好的思想传播方式 。 这种见解,你可能觉得有些过于激进。但别忘了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中的话: 写作之难,在于把 网状 的思考,用 树状 的语法结构,转换成 线性 字符串。(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 我们看到的书,不能直接反映作者的思维网络,而只是一种经过「编译」之后的结果。 如果你平时在不同平台上使用软件的话。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只给 Windows 平台开发的应用,你即便把它拷贝到了其他桌面端或者移动端,也是用不了的。因为没有运行环境。 同样,别人写成的书,这种线性编译的结果,即便你每个字都认识,也未必能够理解和体悟。除非你拥有了 符合要求的思维运行环境 。 我们今天读古人的文章,会常有这种感觉。他当时的历史环境,他阅读过的内容,他参与过的辩论……因为年代久远,在我们读者这里,都消失了。 我们必须借助辅助者,例如教师或者讲述者,才能更好理解。 而且,即便你拥有了背景知识甚至是专业知识。阅读别人的线性编译结果(书或者文章),也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事儿。许多人做的「拆书」,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向工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高亮文字、圈画重点、组织知识点,构建思维导图等。 这种工作,即便付出了劳动,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特别是 初始阶段 。 你没有足够的知识点,就没法读得足够快。你没有足够快的阅读速度,就不会读得足够多,以便掌握足够的上下文。那就会被局限在某个阶段,无法有效提升。 更有甚者,如果你身处信息闭塞的地方,缺乏足够多的见识,也无法理解别人「秒懂的常识」。你有学习的愿望,但是却连最基本的门槛都难以跨越。上网提出这些问题,还会遭到嘲笑,甚至有人还直接把《提问的艺术》甩到你脸上…… 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地方,尽管有了图书馆,有了基础通讯设施(例如网络和公用机房等),却依然会产生「信息贫困」与「数字鸿沟」。 人们因为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对学习的困难与失败司空见惯,觉得 学习本该就是这么一件困苦的事儿 。 真的吗?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吗? Conor 不信这个邪。 他的目标,是让人们都能 直接获得别人的思维之网,而不是最后编译出来的线性文字 。这样,那些大卸八块的批注、划重点和重组结构,就不必在每一个人那儿,都重复一次了。 你拿到的,是思维的源代码,而不是编译结果。你所做的,是基于别人的源代码,做自己好奇、想做的事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终于可以变得离我们普通人更接近了。 Conor 认为这种信息和知识组织方式的变革,会彻底地降低人们受教育的门槛 。因为这种网络链接,将可以帮助任何一个具有基本识字能力的人,更容易地学会自己想要学会的任何知识和技能,而不必依赖学校教育的质量。 知识源码的交流与融会,会充分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欲和好奇心。而如果创造的结果可以反哺社区,那么这个正反馈循环就能持续下去。 野心着实不小啊 ! 激励 所以你看,当别人试图为大家提供一款包含最新「双向链接」特色的笔记工具的时候, Roam Research 所做的,却是一种将信息重新网络化组织,提升社会知识生产协作效率的事儿。 只不过,刚巧在早期阶段,它呈现出一种「更好用的笔记工具」形态而已。 这是因为,要想让人们更多分享知识,你就得做点儿什么。 例如说对分享行为给予回报,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变现」。各种付费社区的出现,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其实,另一种隐性的激励因素,也早已在知识界流行。发表论文、出书,都可以成为名利双收的激励因素。不是吗? 但是,我们同样不应忽视。除了增大收益之外,你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起到激励人们更多分享的作用。 在《 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 》一文里,我给你介绍过卢曼的生平。 卢曼……用他的卡片大法,创作论文和专著。30 年间,他出版了 58 部著作、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这还不包含他的翻译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就连去世后,卢曼还出版了好几本著作。 显然,依靠卡片式笔记法,他产出知识产品的成本,要显著低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 而那依然是个大体上依靠纸和笔来记载和处理信息的时代。在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数字科技成果后,能否进一步降低成本呢? Roam Research 就是在试图找出这样的一种答案。 不少人都表示,自从用了 Roam Research,自己写了更多的笔记。 如果这个事儿能做成,那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组织、生产与分享的行列。对这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显著的正外部性。 而且,实话实说。当人们因为成本降低,而不是收益增长而分享知识, 我们可能会收获更多高质量的新知 。至少,在这里 抄袭没有意义,篡改数据以求发表缺乏足够的激励 。 同样是生产电动汽车。有人是冲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去的,而有的人是为了移民外太空。 造出来的车,若是售价一样,品质能相同吗? 我想你通过自己的观察,一定能有准确的答案。 更何况,我们看的,不应仅是当下。 小结 我们从一个「让人生疑的奇怪现象」出发,分析了 Roam Research 现阶段的一些特性。 简单总结一下,包括: 第一,细粒度。因为可以链接到任意大纲笔记下的某个组块(block),你记载的时候,可以不必顾虑任何「正确」的笔记规则,却也能得到很好的笔记组织效果,快速定位并且获得精准完备的上下文。 第二,开放性。开放性带来社区的活跃度。社区里的积极分子们已经改进了主题和信息的呈现方式等。更方便的信息摘取和自动化备份,也都已实现。而这还只是非常早期的效果。 第三,协作性。Conor 的野心,是让每一个学生 不需要通过 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就能自行从 Roam Research 组建的全社会协作知识网络中,学会任何自己想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更容易探索与创造知识。 第四,激励性。为了促进人们生产和分享知识,Roam Research 想方设法降低知识采集和生产的成本,激发人们的创造、分享和协作行为。 做个利益相关性说明。我是个 Roam Research 活跃用户,每天都在用它记笔记。通过 Roam Research 图片备份工具的开发,也算是个边缘的贡献者。 推广 Roam Research 没有我的商业利益 。我只是希望能让更多和你一样的读者有机会了解它,并且能够从使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这种益处,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是在做文献回顾的时候,可以更加行云流水,减少一些痛苦。 就如同我在这篇教程里展示的 。 这种益处,有时候甚至可以帮助你在顶级金融机构找到一份工作。就像我在知识星球里给你介绍过的那位 MBA 的故事一样。 以上是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欢迎你的评论、批评和建议。 祝近安! 喜欢别忘了 点赞 ,并及时写下你的感受与 评论 。 也欢迎你 转发 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加入咱们的讨论中来。 别忘了 关注 我的专栏“玉树芝兰”,以免错过更多的更新推送。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 如何快速写作论文初稿? 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 如何高效实践卡片式写作? 如何用人工智能帮你找论文? 如何选研究题目?
5682 次阅读|1 个评论
基于TSC理论的网络社区中知识动员模式研究
yaojunwei 2020-1-6 14:32
个人分类: 应如室|3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分享| 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研究: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热度 1 haz6526 2019-6-15 12:14
作者简介 高天茹,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Email : 13399132032@163.com ; 贺爱忠(通讯作者),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业绿色发展。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上发表论文一篇,《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中国农村经济》、《财贸经济》等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Email : haz6526@163.com 研究缘起 本研究的灵感来源于 Zhao 等 2016 年发表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SSCI ,影响因子 4.664 )的一篇文章《 Workplace Ostracism and Knowledge Hiding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以消极互惠原则与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认为当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排斥后,内心产生的痛苦会导致其出现报复心理,进 而在面对他人提出的知识请求时更容易出现知识隐藏行为。然而事实上,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向来注重面子与和谐,纯粹的情感报复心理并不足以完全解释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 Zhao 等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带有浓重的情绪化色彩,且未对二者之间理应存在的中介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论尚显不足。由此,从现有理论成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入手,本研究考虑从理性角度重新思考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作用机制。以资源保存理论解释变量的内在机理,将关注重点从消极互惠行为之间的交换关系转移到不同行为对个体资源的影响;以认知 - 情感人格系统理论形成模型整体逻辑,从而通过 2 条单中介路径、 1 条链式中介路径以及 1 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解决两个关键研究问题:职场排斥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之间存在何种中介机制?职场排斥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受到何种因素的调节? 理论渊源 资源保存理论(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认为人们总是在积极努力地获取、维持、保护他们的有限宝贵资源,任何资源的潜在损耗或实际损失对个体而言都是一种威胁。由于职场排斥是一种会对个体资源造成损害的被动式消极人际互动体验, 会给员工带来比工作本身更大的压力和伤害,破坏员工获得关键性资源的环境与条件,从而强化员工对自身已有资源的保护意识。例如:如果某位员工被他人排挤、孤立或忽视,那么其所能够依赖的关系资源相应减少。而在以关系取向为主导的中国社会中,人们对关系的感知尤其复杂敏感。因此,对于被排斥员工而言,一旦可利用或可信赖的关系资源减少,其对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同程度相应更低,隐藏知识等能量性资源的可能性更高。同时,排斥会导致个体产生心理上的痛苦,即所谓“社会伤痛”。这种心灵上的伤痛无疑会减少员工们的积极心理资源,对其造成心理困扰,导致员工不会轻易与他人分享知识资源。因此,本研究首先从资源保存理论出发,用关系认同的降低和心理困扰的增强分别表示个体关系资源与积极心理资源的损耗,从而构建 2 条单中介路径深入剖析职场排斥、关系认同、心理困扰、知识隐藏这些关键变量之间的内在机理。 其次, 认知 - 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 )认为个体所遇到的事件与所处环境会对人格系统中复杂的认知 - 情感单元产生影响,并最终决定个体行为。因此本研究 以认知 - 情感人格系统理论构建模型的整体逻辑,用职场排斥表示事件影响,用关系认同和心理困扰的变化表示个体的认知单元与情感单元的波动,用知识隐藏表示个体的行为选择,构建“职场排斥—关系认同—心理困扰—知识隐藏”的链式中介路径;并进一步用宽恕氛围表示情境特征,探讨其对链式中介的调节作用,从而整合所有研究变量,形成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国内外研究基本情况 20 世纪初期,研究者开始对知识囤积、知识共享敌意等消极知识管理活动进行探讨, Connelly 等根据已有研究在 2006 年从知识保留等类似现象中剥离出了知识隐藏行为,随后于 2012 年在知识管理领域明确提出了 “ 知识隐藏( Knowledge Hiding ) ” 这一概念,并开发出测量工具,使得知识隐藏正式成为了知识管理领域中的新兴研究话题。 Connelly 等将知识隐藏定义为组织成员面对同事提出的知识请求时,出于某种目的而选择隐瞒、保留知识的行为。知识隐藏本身是一种带有故意性质的负面行为,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员工没有尽心尽力帮助同事答疑解惑。但同时,知识隐藏并非一种有意识伤害他人的行为,个体选择隐藏知识也有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及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这种行为引起的后果既有可能消极也有可能积极。例如:一方面,知识隐藏会减少员工所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直接伤害知识寻求者的工作绩效与创造力;知识隐藏会招致同事报复,员工之间的不信任关系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知识隐藏会降低人际互动效率,从而削弱组织绩效与组织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知识隐藏并不一定会绝对伤害组织及其成员,例如合理隐藏有时也会产生积极效应,从而打破消极互惠的怪圈,但尚未有实证研究揭示这种积极效应的发生机制及条件。 早在 2009 年,有学者提出职场排斥会对组织内的人际互动造成不良影响,当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排斥后,员工可能会保留自己的知识资源。但是,针对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目前仅有 Zhao 等 2016 年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上的 1 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在中国服务型组织的背景下对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三个维度之间的不同影响展开了实证研究,并探讨了消极互惠与道德推脱对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不同维度之间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职场排斥之所以会引发员工的知识隐藏行为并不仅仅是出于单纯的报复心理, Zhao 等的研究对于二者之间影响关系的解释思路带有浓重的情绪化色彩,且迄今为止国内外从未有研究探索过其间的中介机制。所以为了使理论研究更契合实际情况,探讨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存在的其他解释机理与影响变量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本研究创新点 ( 1 )研究视角创新。 已有研究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将知识隐藏解释为由职场排斥引起的 “ 以牙还牙 ” 的报复行为,本研究 利用资源保存理论 从资源得失角度重新解释了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作用机制 ,认为知识隐藏也有可能是员工为了应对资源损耗与威胁而不得不产生的资源保护行为。从而与 Zhao 等的研究互为补充,表明知识隐藏背后的驱动机制存在感性与理性之分,不应以一成不变的态度对待职场中的知识隐藏行为。 ( 2 )研究变量内涵创新。以往研究大多仅关注变量的单一内涵,本研究一方面通过资源保存理论验证了关系认同和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关系认同的降低体现关系资源的损失,以心理困扰的增强体现积极心理资源的缺乏;另一方面以人格心理学领域中的认知 - 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指导,验证了 “ 消极事件 — 认知单元 — 情感单元 — 行为选择 ” 过程在解释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链式中介时的有效性,以关系认同和心理困扰的变化体现个体认知单元与情感单元的波动。从而根据不同理论提炼出同一变量的不同内涵,捕捉到个体认知情感单元的变动与资源得失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变量内在机理与模型整体逻辑两个层面完整阐述了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影响机理。 ( 3 )理论应用情境创新。虽然认知 - 情感人格系统理论将情境、事件和背景等外部因素一并纳入到了人格研究当中,但以往研究大多仅关注事件或情境单一因素对个体特征所产生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对不同因素进行细致区分并探索其交互作用。本研究认为宽恕氛围是一种尤为重要的特殊环境变量,能够有效刺激个体提高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缓冲职场排斥对员工认知、情感与行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实质上验证了事件与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人格系统产生的影响,拓展了认知 - 情感人格系统理论的应用情境。 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主要从个体层面对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验证了关系资源与心理资源两种重要资源的中介作用。但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未来可从团队层面、组织层面继续探索本研究尚未关注到的其他影响变量,从多个角度不断完善理论研究成果。 (论文发表于《南开管理评论》2019年第22卷第3期第15页至第27页)
701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知识管理企业实践化——从本土出发
热度 1 yaojunwei 2018-7-16 23:22
姚伟副教授从 “如何理解知识?”、“知识管理的格局”、“知识管理的三大核心”以及“如何通过知识管理重塑思维体系,开拓市场服务”等几方面进行分享。 姚伟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四种知识观——知识的本体论观、知识的认识论观、知识的价值观和知识的社会建构观,并在这四种知识观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观的整体架构,提出知识管理本身具备的融合性、联系性和整体性。 随后,姚伟副教授分别从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不同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功能和运作方式。姚伟副教授表示,从企业角度来看,将企业管理者的模因论和知识管理结合,研究公司企业的战略部署及其行为模型和趋势,同时,通过“TSC方法”,从时间、空间、内容三大维度分析企业运作方式,可以研究得出企业的商业模式、标杆理念、战略部署、产品架构等基本情况。 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服务企业,同样可以从以上角度和方式着手,理清自身企业运作和发展模式,同时根据各环节和不同视角下出发,重新建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创造新的发展和突破的思路和方向。 谈及个人知识管理,姚伟副教授表示, 从律师角度看,重塑思维模式、掌握知识管理相关技巧、借助相关技术作为辅助支持等对于律师进行自我管理和业务开展有重要作用。 在面对海量数据信息时,律师应当具备高效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并建立一套整体、科学、有序的逻辑体系,最终形成适合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在业务管理、市场开拓和自我管理等方面提供新思路,提供新方法。 此外,姚伟副教授从 知识动员、知识**、知识** 三大方面详细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前沿理论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为律所管理和律师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3MDMyNg==mid=2650137234idx=2sn=96ecc3809d33e3709115605241219e9dchksm=beb7dfab89c056bd1cb1a0139569c0f76da120ca12aef68fecc06157526305dbff246a3a82b4mpshare=1scene=1srcid=0716WsDWbtRAKB7rmFn5j8n0pass_ticket=CNlh4dJ22UQOuH%2FXJ75O5OIdMC85L8K35KNGP1kUDhax5JIGli3zfRBU95QZAmBX#rd
个人分类: 应如室|8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知识管理实践化及老同学归来
热度 1 yaojunwei 2018-7-7 15:56
昨天下午,和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的徐总及其事务所业务主任、天津的杨志磊律师就如何在律师事务所开展企业知识管理进行了合作洽谈和探讨,针对律师事务所的行业特殊性以及律师这一群体的特征,就相关管理问题和如何开展知识管理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双方沟通比较畅通,并就进一步合作进行了相应地安排,徐总邀请我及团队成员赴北京总部进行知识管理讲座和进一步的交流,让我们团队开展知识管理学术讲座,他们进行知识管理实践性问题讲座,双方下一步就各自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和认知进行实践性融合和衔接。 这么多年一直专注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而且感觉周围的人越来越少的关注并研究知识管理,没有想到在法律行业这么关注和重视知识管理,这也许是由法律行业的特征和律师的素养等决定了吧。 我越来越坚信自己对于知识管理的坚持,更加坚定了自己科研时代 5.0 中,推进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推动知识管理的实践化和大众化。 今天下午,老同学回南开大学参加会议,中午我们小聚了一下,正好在吃饭时候碰见了同事林老师,我们三个在桌上边吃边聊,颇为惬意。吃完饭后,海超要我和他在学校里面溜达一下,我们从白堤路的西南门走到卫津路的东门,边看看校园风光,边聊聊上学时候情况,聊聊各自的研究,聊聊工作的工作,聊聊各自的成长,如此信马由缰的感觉,加上这种老同学之间的无话不聊、无所顾忌,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有时候想想上学读书真好…… 这种感觉估计是遇到老同学之后油然而生,很自然、不经意的感觉……
个人分类: 应如室|1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知识管理》序言三
yaojunwei 2018-6-27 20:31
序言三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更新迭代,学习型组织持续从帮助员工分享知识中获得最有意义的价值,这些组织已经基于它们管理和分享知识的能力建立了完备的商业模式并为其在复杂的商业生态环境中提供了竞争力。是否进行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实现跃迁的能力之一。感谢姚伟博士的邀请在本书中分享一些个人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在日常与姚博士的沟通中,他秉承了清华大学陈劲教授的思想,提出知识管理能力应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能力,同时结合日本野中郁次郎教授的观点,深化了本书中显、隐性知识间的动态螺旋式转化内容。 姚伟博士曾问:如何使企业更加有效的开展知识管理工作?如何使知识管理上升至企业的战略管理层面而不是形而上学式的存在于企业计划中。这些问题不仅在学术讨论中有深刻的价值,在企业发展中也是一个个值得深思及践行的项目基础。关于上述问题,我的理解是企业在漫长的冬夜中不仅仅使需要熬得住的精神,更加需要技术与知识的广泛传播,使专业技能迅速普及,使知识萃取的结晶能够迅速利用,使跨部门间的知识交流成为常态,淡化或打破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屏障。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持续成长成为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题。我们通过识别和描述人们的动机、理由和目标来说明人的行动,而通过知识发现、知识萃取及知识传递等行为来定义组织知识管理过程。在上述知识管理过程中,这些知识被寄予了发挥工具性力量的期望,以定义或规范了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而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知识管理是企业的愿景,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工具,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中的员工很少有人能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而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仅仅局限在文档管理层面。本书的存在即解决了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问题,使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对知识管理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从战术角度来看,这本书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转移与应用、协同与创新及传播与服务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使读者在知识管理相关工作过程中能够计划的游刃有余。从战略角度分析,知识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企业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及可执行的实施方案,通过读者与本书观点的交流,相信读者一定可以通过知识管理使艺术与商业进行完美的结合。我所从事的是知识管理项目的相关工作,在工作之余,我总是希望能同姚伟博士就某一知识管理问题进行探讨,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交流的行为,而在讨论结束后,我们双方都会对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形成知识晶体。相信这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素养,更是知识管理学者间的专业主义。关于本书的推荐,在此不再过多阐述,希望你能在阅读过程中对知识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无论是否是知识管理相关从业人员,都希望你都能掌握书中所分享的知识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 最后,再次感谢姚伟博士的邀请能在本书中做部分分享,也感谢读者能够选择此书,开启你的知识管理之旅。 林春雪 2018年6月
个人分类: 应如室|2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管理》前言
热度 1 yaojunwei 2018-6-14 22: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知识管理的探索,我始终觉得是无止境的。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源于南开大学商学院柯平教授,对于知识管理的坚守源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在经历了“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的学习、工作、学习过程中,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管理的求索。对于知识管理的求索,我也经历了“兴趣——接触——迷茫——坚持——乏味——坚守——兴趣——固化”的阶段,其中不必言明的“迷茫和乏味”来源于对知识管理自我认知的肤浅。随着对知识管理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才由开始的感兴趣真正转变为现在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这其中恰恰印证了辩证法里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我想说:“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和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而这种探索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管理的过程”。正如尼采所言:“凡能吸入我著作中气息的人,他就知道,这是高岗上的空气,是使人精神焕发的空气。一个人必须加以培养以适应这种空气,否则他就会有受寒的危险”。我想:知识管理是“高岗上的空气”,并且具有一定的“门槛”。 我想说的是:寂寞是这种求索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必经过程,求索的过程中没有喝彩、更没有掌声,往往是孤单相吊的寂寞。而求索是认知介乎于物质世界及个体认知的一种探索途径。作为知识分子,恰恰是在孤独寂寞中进行探索与磨练,虽外人之云苦行僧式的生活,心中却激荡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与霸气。对于知识管理的求索,往往是在寂寞中进行孕育和积淀,往往在寂寞中储蓄力量。寂寞来自于独处,独处恰恰是自我探究、自我反思的过程,这是否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雏形。 我觉得学好知识管理,首先是要学会个人知识管理,尤其是学习者将知识管理应用于自身。对于知识管理的探索,从最初理论的学习,到后来的理论本土化,以及将知识管理应用于企业实践过程中,这都增加了我探索知识管理的信心和勇气。为了学好知识管理,我将知识管理融入到自我生活、工作和科研中,我将知识管理思想融入到个人简历中,将自己科研项目、发表文章、招收的研究生、获得奖励、参加的学术会议、获得专利及时添加到自己的简历中,而且制定个人知识管理路径,从而形成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的显性化及个人知识延伸的升华。 我不仅将知识管理作为研究领域,而且将知识管理作为方法论指导我的学术活动、科研活动以及论文写作,从“聆听讲座——参与讲座——主讲讲座”,从“参与课题——尝试申报——主持课题”,从“参与横向课题——主要完成——企业邀请”,从“论文写作——期刊约稿——外审专家”,这都融入了我对知识管理的钻研和热爱。 是为序! 姚伟 书于 应如室 2018 年 6 月 14 日 前言 二 我所从事的法律行业,到处充满着知识。律师又是运用法律知识服务当事人的职业,每个律师处理的纠纷案件至少也得有上百件,律师似乎是行走的法律知识库。律师行业还是传统的带徒弟式传播经验或知识,知识在流淌过程中逐渐变成涓涓细流,甚至枯竭,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和职业传承。如何解决这种靠师傅教,徒弟学的方式,困扰着这个职业很久,但又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这也是困扰我着我的问题。执业至今已有五年有余,回首自己的执业经历,我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用,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知识需要管理,知识怎么管理,知识管理有什么用,这些最基础的问题推动我深入思考。能否有一种方法可以把经验流传,把知识留存起来,让律师减少执业的困难与成本,甚至让每一个行业都能有所收益,唯有时间与磨砺方能验证! 这本书是姚伟博士和我的探索之旅,也是心血之作。知识管理是需要时间积累,实践验证,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只有把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系统思维,长期训练,长期坚持才行。每次姚伟博士和我聊天,他总是在本子上和手机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谈话记录,我也渐渐有了随时记录的习惯,在长期的坚持下,我们产生了太多的灵感,太多的创意,知识管理在我们身上开始发挥作用,让我有了“法律竞争情报分析管理”的创新,让我对律师事业重新的定位! 我希望这本书也能给读者带来一丝触动,窥窥知识管理的倩影,一旦这种思维进入你的脑袋,它将带来翻天覆地的思维变革,令您拥有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我想把这个方法告诉您,告诉我的朋友、同事、我的同行,您也要把这个方法告诉您的朋友、同事、同行! 共勉! 写于参加Tableau数据峰会北京南站! 杨志磊 2018 年6月14日 晚
个人分类: 应如室|2495 次阅读|1 个评论
知识管理的魅力:将所学知识转为思维
热度 3 yaojunwei 2018-3-28 23:24
会展经济与管理 (2).jpeg 知识管理 (2).jpeg (上课思维导图的附件,下载后打开放大,直至字体清晰) 今年,我在全校开了一门个性化课程,叫做《信息分析与知识管理》,上周为了让大家了解知识管理的魅力,上课时候用思维导图软件和同学们一起构建了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课上,我让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大一同学把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引入知识管理中,结果学生异常活跃,思维敏捷,让他们掌握课堂话语权,结果学生们真的构建出了知识管理体系,就像我对他们说的, 不是知识没有用,是他们不懂得如何用,如何学,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思想,而不是只靠死记硬背。 之后,会展专业的张老师让我给他们专业大一的学生也讲一下会展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检验我的思维和知识管理体系,我压根就没有做ppt,更没有去看相关会展的知识,而是现场和学生互动,通过思维导图软件在一个半小时内现场画出并构建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前沿,当然了,我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上来就讲,我是依据自己对于管理学这一大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次讲座再一次锻炼了我的思维意识和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对于自己思维的锤炼和知识管理的把握更加深入了一丝丝。 将课上与学生互动的思维导图附上,请各位专家也多多指正。
个人分类: 应如室|3391 次阅读|3 个评论
养廉不仅需要大数据而且还需要大智慧
geneculture 2017-9-4 00:52
个人分类: 管理学|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知识图谱与知识服务”专题论坛
hanhongqi 2017-4-25 17:34
“知识图谱与知识服务”专题论坛暨“富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组织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知识图谱( Knowledge Graph )是近年来文本分析和知识组织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一 种以“语义网络”为基础的新型海量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式,可支持综合性的知识检索、知识问答、决策支持等智能应用。为推动知识图谱技术在知识服务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拟于 2017 年 5 月 17 日 14:00 至 17:00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多功能厅举行“知识图谱与知识服务”专题论坛活动,现特邀请您参加。 5 月 17 日上午将举办“富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组织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特邀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武汉大学王晓光教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项目管理部技术总监孙卫高工做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组织专业委员会、富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组织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情报工程》期刊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此次活动不收取参会费,交通费与住宿费自理,欢迎大家踊跃参会。 会议议程 : 2017 年 5 月 17 日(周三) 上午: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时间 报告人 报告主题 主持人 8:30-9:00 签到 9:00-9:20 领导致辞 郭铁成副所长 9:20-9:30 揭牌仪式 9:30-9:50 姚长青 (中信所方法中心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介绍 9:50-10:00 茶歇及照相 10:00-10:40 苏新宁 (南京大学教授) 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方法 漆桂林 10:40-11:20 王晓光 (武汉大学教授) 面向语义出版的科学文献内容组织研究与实践 11:20-12:00 孙卫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项目管理部技术总监) 富媒体产品设计与知识管理 12:00-13:30 午餐 下午:知识图谱与知识服务专题论坛 13:30-14:00 签到 14:00-14:40 陈华钧 (浙江大学教授) 链接数据及技术:现状与未来 韩红旗 14:40-15:20 夏翠娟 (上海图书馆高级工程师) 知识图谱与知识组织 15:20-15:40 茶歇 15:40-16:20 钱庆 (中国医学信息所研究员) 医学知识图谱和智能问答 刘志辉 16:20-15:00 顾进广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基于知识图谱的精细化工辅助研发平台 执行主席: 漆桂林 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组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会议联系人: 刘洢颖、韩红旗 010-58882429 , 58882039 报名回执(见附件二) 请发送邮箱meth@istic.ac.cn ,报名截止日期 2017 年 5 月 15 日(限 100 人,满额后将不再接受报名)。 交通信息: 1. 地铁: 1 号线、 9 号线军事博物馆站 E1 出口或 A 出口,往西步行; 10 号线公主坟站 B 出口,往东步行。 2. 出租车: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 15 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军事博物馆中央电视台西门对面) 酒店信息: 外地参会人员可自行前往新兴宾馆(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中路 17 号(近公主坟地铁站))办理入住。 附件一:报告题目、摘要及专家简介 苏新宁: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方法 苏新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 王晓光:面向语义出版的科学文献内容组织研究与实践 王晓光,博士,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科学系副主任,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IUC )访问学者。 2011 年入选中组部首届“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0 年入选武汉大学首届“珞珈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2013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主持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 10 余项,承担科技部 973 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 20 余项。在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Scientometrics,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D-Lib ,《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CIS) 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 60 余篇,出版著作 4 部。担任国内外多个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丛书编委会成员。 孙卫:富媒体产品设计与知识管理 孙卫,现任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管理部技术总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技术总监。曾任国家图书馆总工程师、北京万方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科学出版社数字出版技术总监。长期从事知识组织管理系统、数字出版系统等的规划、设计、咨询、管理、职业培训等产学研相结合研究。 陈华钧:链接数据及技术:现状与未来 报告摘要: 知识图谱和语义网、链接数据等内涵相似但也有区别。其中一个区别是当前的很多商业化知识图谱仍然偏于集中而且封闭。语义网和链接数据由于更加强调 Web 本身的属性特点,所以更加突出开放和去中心化。本报告结合语义网和链接数据的历史和主要相关技术,结合当前知识图谱的缺陷以及互联网去中心化等新发展(如区块链技术的流行)总结和分析了链接数据的当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专家简介: 陈华钧,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语义互联网、大数据、生物信息计算等。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 2000 年获浙江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学位, 2004 年获得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 2006 年, 2007 年分别赴耶鲁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访问深造。曾获国际语义互联网会议 ISWC 最佳论文奖。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 CCKS2016 程序委员会主席,联合创办国际语义技术联合会议 JIST 等。 夏翠娟:知识图谱与知识组织 报告摘要: (1) 语义网 , 关联数据与知识图谱; (2) 知识组织方法与技术进展; (3) 知识图谱在图书馆知识组织中的应用——以上海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平台建设中的本体设计为例。 专家简介: 夏翠娟,上海图书馆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带教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课题主持人,研究方向为元数据、知识本体、关联数据、数字人文等,发表相关论文 30 余篇。数字人文项目主管,负责家谱、盛宣怀档案、古籍、名人手稿、上海年华等历史文献资源的数字人文平台设计和研发。 钱庆:医学知识图谱与智能问答 报告摘要: 知识图谱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语义表示、语义揭示、异构数据整合、知识发现提供有效的工具。本报告讨论医学知识图谱的构建技术,介绍医学知识图谱在临床决策支持、医学科学研究、健康促进、医学融合出版、科学数据共享等特定应用场景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本研究团队在精准医学语义网络的构建、以及基于知识图谱的健康相关智能问答方面实践,包括中文健康问句的自然语言理解、语义标注、答案识别、智能推理。 专家简介: 钱庆,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长期从事医学知识组织、知识发现及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会委员,《医学信息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副主编,《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Data Science 》、《情报工程》等科技期刊编委。近五年作为负责人主持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医学融合出版知识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等。 顾进广:基于知识图谱的精细化工辅助研发平台 报告摘要: 为每一个化学分子找到合理的归宿是化学工作者的使命,以 CAS 号为中心的构建化学物质的知识图谱有助于帮助科学家为化学分子寻找新的用途。我们在精细化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首先用知识图谱描述棕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以此为基础集成工艺链上化学品基本知识库、反应知识库、专利及学术文献、红外图谱、质谱等。研发平台集成了本体编辑、可视化及基于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的构建,支持化学分子表达式的知识库查询及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专家简介: 顾进广,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 WEB 与智能计算研究团队负责人,武汉科技大学软件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语义 WEB 、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 (CCF TCSC) 、开放系统专委会 (CCF-TCOS) 和计算机教育专委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子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在国内外若干专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五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一本。 附件二:“知识图谱与知识服务”专题论坛暨“富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组织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报名回执 单位名称 Email 参会者姓名 性别 所在部门 职务 / 职称 电话 / 手机 预订住房 双人标准间:( ) 单人间:( ) 回执请发送至邮箱:meth@istic.ac.cn 。
2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惶惑(二):哲学认识论上的争论
Rachel0000 2015-9-21 03:07
哪吒混搭两类风火轮 每个学科都有归一的理想,将基础的概念统一,特别是一些地基级概念的统一,如果不能在本学科有统一界定,也期望在与之相关的哲学基础上,有一致的本体论或者认识论阐释。然而,从文献上看,作为知识管理学科基础的哲学认识论有两个,哪吒的风火轮并非一类。 Donald Hislop ( 2013 )在他最畅销的知识管理教材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将知识管理视角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分为两类:客观视角和实践视角 ,也有学者称其为内容(实体)视角和关系视角( Mark Easterby-Smith Marjorie A. Lyles,2011 ) 。客观 / 实体视角强调编码和搜集知识,创造各种机制促进人们搜索和访问知识系统,例如建立可供检索的数据库和鼓励员工将其知识编码并存储起来。实践 / 关系视角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和沟通促进人际之间的知识共享、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接纳他人。 知识的客观 / 实体视角 这个视角不仅强调组织知识是客观的,还认为知识可以与个体分离出来,通过编码变成实体或者客体(显性知识)。显性知识被赋予超越于隐性知识的优先度,因为隐性知识是难以清晰表达的,是非正式的、人际的和个体特征明显的。知识被主要看作是认知的、智力的实体。知识是“头脑中所拥有的东西”,从这个视角来看,知识的开发和生产来自于智力反思的过程,并主要是认知过程。 公司的知识理论作为主流理论,主要采用知识的客观视角,假设有两个:一是很难以模仿和复制的知识是构成公司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一是公司比市场更能提供有助于人们之间共享和整合知识的机制。客观视角的知识共享和管理,认为知识可以与人分离开,外化为一个明确的实体,知识可以是客观的,这一观点对于知识共享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建立在这个知识共享的假设基础上,产生了发送者 - 接收者模型,这个模型认为知识是在孤立的发送者和独立的接收者之间传递的显性的、编码的知识。这个模型背后的想法,即发送者是独立于接收者的,他可以生成某种整体的显性知识,并将其远程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于是采纳了这个知识,并能够理解它,使用它,并不需要与发送者有任何形式的互动。而且,它假设显性知识没有什么重要的部分遗失在传递过程中,传递者和接收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同样的意义。 基于这个视角,分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截然相反的过程。显性知识的共享是较为容易的,而共享隐性知识是困难的、复杂的和耗费时间的。知识管理的客观界定的起点是相关知识编码的过程,并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这个视角来看,众所周知,组织知识大多是隐性的,一个乐观的做法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 ICTs 几乎在每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提供了编码知识的存储地;其次,它在知识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电子互参系统);最后,它提供了知识提取和知识存档的机制(例如,通过内联网和搜索引擎)。 哲学认识论中的客观视角所揭示的知识特征,代表了知识管理文献中的主流观点。这一视角下知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确定的实体,能与理解或使用它的人分离。大多数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可以编码为显性形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知识类型,显性知识被赋予优先权,这是因为显性或编码的知识是客观的,而隐性知识与之相反,是主观的和与特定情形相关的。 知识的实践 / 关系视角 知识的客观视角和实践视角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实践视角挑战了知识为实体这一概念。从实践视角来看,知识并不被认为是确定的、可以被编码的、能够从个体分离出来的实体 / 对象。事实上,知识或者认知,是无法从人们的行为中分离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行为都是知识性的,涉及知识的利用和开发;相应地,所有的知识工作,无论是利用、共享、开发或者创造,都涉及行为本身。 知识的客观视角,来自于经典科学立场,将知识看做是主要来自于认知过程,仅涉及大脑,而不涉及身体。而实践视角认为,知晓和知识的开发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整个身体参与的活动,知识是人们在从事日常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的。而 实践视角认为知识是嵌入在文化中的社会建构,同时认为知识是可以讨论、存在争议的 。 认为知识共享涉及两方积极主动地推理和建构意义。采用实践视角意味着有效地共享知识,需要个体能够欣赏他人的隐性假设和价值,这是知识实体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这个观点挑战了传递者 - 接受者模式假设,该假设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实时交换是不变的。知识实践视角的观点进一步认为,发送者 - 接收者模式的知识共享是有问题的,因为共享知识并非在两者之间简单地转移知识实体,相反地,知识共享涉及两者之间主动地推衍和建构意义。采用实践视角意味着:有效的知识共享需要人们发展共同的隐性假设和价值观。 这个视角认为,知识无法被编码成一个明确的实体,因为它与人密切相关,同时嵌入于人们的工作实践中,无法与之分开。这个假设也意味着知识无法被看做是可以直接管理的物品。相反地,这个视角认为管理的角色倾向于将知识管理形塑为促进人际沟通和协同的过程。 取得协同行动的关键并非依赖于搜集越来越多的知识,而是退而求其次地发现越来越多地使得知识能够相互之间发生联系的途径。 这一实践假设使得知识共享过程的本质变得复杂了,因为语言的内在模糊性,加之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认知框架,这就意味着对于相同的内容存在不同的理解,需要大量的社会交互和面对面沟通。沉浸于实践是人们开发、共享和沟通知识的过程,既要承担特定的任务,又要彼此之间密切地观察(或者沟通)。 从实践视角来看,促进管理和共享知识中所需要的管理角色就是,鼓励和促进各种类型的沟通和社会互动过程,这些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来实现: n 发展知识共享文化(通过奖励人们知识共享); n 促进发展组织实践社区; n 提供论坛(电子或者面对面)来创造人们之间社会互动的机会; n 实施正式的“导师制”系统将经验丰富的人和经验不足的人组合起来; n 设计工作角色来促进和鼓励人际沟通和集体问题解决。 可有出路:关系中的实体,实体中的关系? 由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我们对于哲学上统一的期望有些过高,弗兰克 ▪ 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哲学家个体对于知识的论述则更为驳杂。事实上作为爱智慧之人心智的凝结,那些理论成果往往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在表达的逻辑和理解的通达之间的游走。 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管理,也是一门实践艺术,是知识、技术、人和文化的结合,寻求人际互动中理解的通达,兼顾知识实体表达的严谨逻辑。同时,随着 ICT 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体和团队越来越能够超越记忆带宽和实时交互的限制,如麦克 ▪ 卢汉的观点技术媒介是对人的延伸,知识库解放了我们的记忆,互动平台超越时空限制可以更自由地交互,更好地兼顾实体和关系,留存实体、互动关系、营造文化、激励创新。 更进一步,对于二元性的认识也并非凤毛麟角,波粒二象性、阴阳理论、悖论二元性( ambidexterity) 的研究都将有助于理解知识的二元性特征,立基于在知识二元性特征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更重要的知识类型,更能理解某些知识的价值。 关系中的实体—— 隐性知识, Deep Smart ,这类知识很厚重,是要在过程中去学会,代表了一项技能的至高水准,要求制心一处才能获得。是组织中智力资本和竞争优势的源泉。 实体中的关系—— 非主题知识, unthematicknowledge ,价值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知识在互动过程中发挥的连接、理解、点拨、启示作用。这类知识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是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厚积薄发获得的,包括高超的眼界( horizentonal knowledge )、宽容的通达( context knowledge )和深厚背景( background knowledge )。这类知识由哲学家哈贝马斯在行动沟通理论中提出来,是有助于行动的知识 ,将在以后的篇幅中进一步说明。 任何一种单一的思维都是强迫和压抑,知识的二元性使得知识管理比其他的管理学科更加灵动和长袖善舞。如道德经所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KMer 若能兼顾知识特征的整体性,在把握其作为实体的有形特征的同时,擅于创造各种机制使得人们在其中互动共享创新,将成为组织基业长青的主力军。 Donald Hislop.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__acritical introduction , Oxford Press, 2013. Mark Easterby-Smith Marjorie A. Lyles. Handbook ofOrganizational Lear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 Wiley Press, 2011. 王馨 . 代际知识转移的方法和机制研究——基于中国航天导师制的案例研究 ,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个人分类: 知识管理|2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惶惑(一):第一概念
Rachel0000 2015-9-4 14:55
如同学习任何其他学科一样,在探究知识管理领域的过程中,我下意识的动作是将概念分解,各个击破弄清楚。然而,第一个概念,选定的第一个概念,地基级概念——知识,却把我难倒了。从哲学到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社会学领域的探索,并没有帮助我统一起来对知识的认识,反而引发了更多的知识惶惑,越来越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了。这场不仅是由研究问题的跨学科性引发的惶惑,持续了不止7年,越惶惑越想看到更多的观点…… 直到有一天,我似乎有了一种顿悟:知识管理的魅力恰恰就在于知识是内涵丰富的嘛。如果仅有单一类型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单一认识,那么知识还需要大费干戈地管理吗?知识的丰富性、多元性才是知识管理学科存在的根本和前提。至此,知识问题已经不再成为我的困扰,也本不该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困惑,终结的定义还是留给哲学家吧。从此以后,徜徉在这种认识里,我对内涵丰富的知识越来越有兴致,感受着知识多元性带来的无穷魅力。 以此文记录那些一点一滴的文献攀爬吧,给像我一样喜欢梳理乱麻的KMer们。梳理的目的不仅限于得出一致的结论,还在于清晰的了解,梳理了才能放下 。后续博文的题目大致如下。 l 哲学认识论上的争论 l 管理学内的认识变化 l 一篇视野开阔的信息管理文献 l 知识社会学的三次范式转变 l 实体还是过程? l 两本书:知识的边界和限度 l 接纳网络中丰富多元的知识
个人分类: 知识管理|1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人才招聘
曲建升 2014-3-11 16:30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学思想库和科技文献情报服务能力为目标,主要为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与科技决策人员提供科技文献与科技信息资源保障服务、学科领域专题信息与知识服务、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以及资源环境科技领域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学术交流与科学文化传播服务等。   近年来,致力于开展大数据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下的科技信息与知识集成服务、资源环境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与政策咨询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知识管理技术与系统开发应用研究服务、资源环境科技领域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学术交流服务等,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开放型科技信息与知识集成服务、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致力于建设大数据信息环境下的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技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西部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科技评价与知识计算中心、资源环境科技期刊学术出版中心、中科院兰州查新咨询中心、产业技术情报分析中心、语义化知识管理开放研究中心等。   根据中科院相关政策和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及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岗位工作人员    一、招聘方向 岗位名称 招聘条件 专业 学历学位 英语 其他基本条件 情报定量分析(1人) 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应用数学、情报学、政策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 CET六级以上水平证书   (1)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善于学习和钻研,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强;   (2)有较强的综合研究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2篇以上;   (3)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4)有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 大气与气候科学领域科技情报研究(1人)   大气物理、大气化学、气候学、气象学等相关专业 《天然气地球科学》编辑(1人)   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或相关专业 知识管理技术系统研发与应用(1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攻关能力,掌握主流编程语言,熟悉主流Web应用架构及应用开发部署 博士优先 知识资源发现与组织(1人)   信息科学、情报学,或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管理学相关专业。   二、岗位职责   1、情报定量分析   (1)开展面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信息分析、政策分析和战略研究需求的定量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2)承担资源环境战略情报研究领域的定量分析研究任务。   2、大气与气候科学领域科技情报研究   (1)承担国际大气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态势和前沿热点的跟踪分析研究;   (2)承担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战略情报研究任务。   3、《天然气地球科学》编辑   (1)承担《天然气地球科学》栏目策划、稿件组织、编辑加工、校对核红、期刊运营等工作;   (2)负责期刊网站维护和编辑部档案管理,承担期刊网站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提供各种与编辑部业务工作相关的统计、分析数据。   4、知识管理技术系统研发与应用   (1)承担知识管理与服务系统研发、组织建设与推广应用任务,重点围绕开放知识资源发现与组织、数字科研知识资产管理、个性化知识环境配置引擎构建等应用建设的需求,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   (2)跟踪语义化知识管理方法及技术的发展,了解和把握语义化数字科研知识环境发展的服务需求,开展前瞻研究和实验,努力提升相关知识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语义化支持能力与服务水平。   (3)参与相关数字图书馆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开展数字图书馆技术与应用研究,协助组织开展数字图书馆技术开发与应用部署等。   5、知识资源发现与组织   (1)承担开放数字知识资源发现与组织系统建设任务,重点围绕开放数字知识资源的组织利用,开展资源发现、筛选、评价、组织建设及推广服务的策略、方法及模式等的研究与应用。   (2)关注和跟踪语义化知识组织方法与技术的发展,了解和把握语义化数字知识资源体系与服务环境建设需求,开展前瞻研究和实验,努力提升相关知识资源组织与服务系统的语义化关联组织能力与服务水平。   (3)参与相关开放数字知识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及应用研究,协助组织开展个性化专业知识环境建设与服务组织。   三、招聘程序   1、自招聘启事发布之日起,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自愿报名。应聘人员须填写和提交《竞聘岗位申请表》(见附件),同时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外语水平证明、任职资质证明等相关材料。   报名截止日期:2014年3月31日。   2、通过资格审查等程序的候选人参加面试考核,考核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四、聘后管理   按照中科院及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予以聘用及管理。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人事处   联系人:曹 霞、陈昱潓   电 话:0931-8274234 0931-8271228    E-mail: rensh@lzb.ac.cn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邮政编码:730000
个人分类: 气候政策信息|3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刊:社区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within a community
WileyChina 2013-8-29 10:26
JASIST 全名为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要发表讨论知识发展、知识共享、社区实践和其他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相关主题的学术文章。近日, JASIST 出版了一期特刊,主题为: 社区知识管理( K nowledge management within a communit y ) 。 如今,有许多文献研究个体或团体如何开发知识并在不同的组织架构下分享。此次 JASIST 特刊除了收录进行此类研究的文章外,还收录了一些研究团体如何跨学科合作交流知识的文章,这些文章研究了人们传播和消费知识的目的和行为,研究了个体在网络上分享知识的动机,研究了人们如何利用技术进行实践,以及知识来源对知识分享有何影响。此外,特刊中还收录了一些在以上知识管理框架下研究应用性问题的相关领域文章。 ( 点击阅读此特刊的完整版社论(英文) ) 。 文章列表 Testing an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model of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Wikipedia Cho, H., Chen, M., Chung, S. (2010) 61(6), 1198–1212 Factors governing the consumption of explicit knowledge Desouza, K. C., Awazu, Y., Wan, Y. (2006) 57(1), 36–4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fo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How public defenders learn about winning and losing in court Hara, N. (2007) 58(1), 76–87 Learning and knowledge networks in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s Haythornthwaite, C. (2006) 57(8), 1079–1092 Knowledge sharing in online environment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Hew, K. F., Hara, N. (2007) 58(14), 2310–2324 A multilevel view on interpersonal knowledge transfer Kang, M., Kim, Y.-G. (2010) 61(3), 483–494 A study of the intention–action gap in knowledge sharing practices Kuo, F.-Y., Young, M.-L. (2008) 59(8), 1224–1237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health answerers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in online environments Oh, S. (2012) 63(3). 543-557 A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Im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quality in health care Orzano, A. J., McInerney, C. R., Scharf, D., Tallia, A. F., Crabtree, B. F. (2008) 59(3), 489–505 Informational cities: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Stock, W. G. (2011) 62(5), 963–986 A multidimensional network approach to studying team members’ information seeking from human and digital knowledge sources in consulting firms Su, C., Contractor, N. (2011) 62(7), 1257–1275 The interplay between interpersonal and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knowledge seeking among co-located and distributed employees Yuan, Y. C., Rickard, L. N., Xia, L., Scherer, C. (2011) 62(3), 535–549
个人分类: Social Scence and Humanities|2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大试水探索不一样的网络公开课
热度 2 smilesun 2013-7-14 09:50
中科大试水探索不一样的网络公开课 【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最核心的一点经验就是:除了提供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外,一定要努力构建集体学习氛围,让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感受到老师和学员的真实存在。这次课程借助了视频直播平台实现在线授课和实时互动;借助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发布课件并实现优质资源的沉淀;通过 email 和短信平台发布通知,保证实时的到达;组建班级 QQ 群,培养同学间的友谊;老师通过微博与学员互动;助教针对学员作业情况及时与学员交流。这些努力,得到了学员的充分肯定。这点经验也许值得涉足公开课平台建设的企业、开设公开课的高校、以及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老师们参考。 】 为探索适合我国的网络公开课形式,我校在今年上半年尝试开设了《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网络公开课。首次公开课吸引了 784 名学员,分别来自中国除澳门以外的 33 个省级行政单位和 10 位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悉尼大学等国外高校的留学生。最终有 181 人通过考核,并获得结业证书。 全文请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be25e10101lqyr.html
3579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知笔记企业版”推动课题组的长远深入发展
热度 1 laplace 2013-7-10 10:24
一、“为知笔记企业版”的简要介绍 首先声明:喜欢之,故自愿推广之,无他原因。 我一直在使用为知笔记,做笔记,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解决问题的操作记录,收藏微博资料,收藏网页文章,等等。最近为知笔记推出了企业版,我感觉可以好好说说我感觉这个企业版在课题组的潜在价值了。 话说我一研究生,感觉想得有点多了,不过既然感觉有用,那就有必要说出来,希望能够启发一下致力于进一步推动课题组制度建设实现长期良性循环的大牛小牛们,嘿嘿,更主要的是分享的感觉。 查看为知笔记企业版的主页和产品说明: http://www.wiz.cn/biz.html , http://www.wiz.cn/bizintroduce.html 企业版官网上对企业版的功能介绍。 消息中心-@通知 如果笔记需要分享并通知给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让他们知晓有一个笔记与其相关,此时可以使用“@”达到目标 人走了,知识还在 为知企业版为企业、团队保存所有知识,不因人员的离开而减少团队知识上的损失,从而助力企业基业长青。 掌控工作进度,更简单 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记录自己的工作日志,从而助于协调进度,进行激励和调整。 学习型组织,从为知企业版开始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此管理观念,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涵义为面临变遭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课题组与企业的相似性 做科研就如创业,这是我对科研的理解,当然我也只是根据自己做实验的体会和对周围的观察得到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更多是从两者需求的能力和资源是类似的。 当然最简单的说明:导师都成了“老板”,那科研就带上了企业的气息了,但这只是牵强附会的解释罢了。 更重要的相似性,体现在,课题组和企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知识的不断创新上。 科研如创业,从选题开始,不断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前景有多大,是否是蓝海或者未来能够从这个课题中开发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这个过程,就像支撑初创企业的创意,都是需要反复琢磨,不断思考,一个月的思考,是难以说服自己带领自己的大部分甚至人生的很长时间,跳进这个领域中去的,所以慎之又慎,各种纠结,估计那些自己开课题的老师们最清楚不过了。 科研如创业,很多时候,开始进入的领域,是不够妥当的,不怪自己当初思考不周全,只因经历和阅历就到那个程度,是谁都做不出自己知识体系之外的选择,就像”知识分三类——知道的,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一样,第三类知识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所以,科研中,调节科研方向,就像企业调整产品一样,都是必要的,而这个调整的过程,毫无疑问,又是一个不断绞杀脑细胞的残酷过程。 科研如创业,要想保持基业常青,就要在不断竞争的氛围中不断的进步,科研点子需要层出不穷,企业产品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谁要想着一直吃老本,谁就要被淘汰掉,这就是市场经济,企业如此,科研也本应该如此。而要不断进步,就是不断的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的过程,企业不能每次都天马行空的产生和之前的产品毫无关系的新产品;课题组也不能每次都从一个研究方向跳到另一个研究方向。只有不断深入的研究,才能够产生惊人的成功。而这个深入的过程,就是知识积累创新的过程。 对于一个做科研的人来说,看看那些创业公司的发展历程,就会深有同感。 三、知识管理对课题组的价值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说,课题组和企业一样,都需要重视知识管理,因为这才是课题组不断发展的关键。 当然,不可否认,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课题组的大boss或者科研秘书,独立承担了这个课题组的知识管理的重任,相信这是目前大部分看起来很风光的课题组的特点。当然与之相对,更多的不够风光的课题组,是没有重视课题组的知识管理,所以它才没有风光起来。而我这儿所要说的知识管理,自然是对应于后者,也就是目前没有在这一方面下功夫的课题组。 为什么知识管理对课题组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 重视知识积累和管理,才能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才不会出现“人走了,知识也被带走了”的现象。 整理技术资料、通用手册、常用联系电话等,管理 管理课题组的通用试剂, 不断的积累相关的材料供大家通用,避免每个人都做重复劳动。 构建知识框架,让大家进行不断的补充知识细节,从而慢慢形成完整的内部知识体系。 实验室文献管理,方便进组新生快速确定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等等 四、课题组如何使用为知笔记企业版 每个人新建属于自己的个人帐户 构建一个总的企业帐户,将以上个人帐户添加到企业帐户中,并设置相应的权限 在企业帐户中新建不同类型的群组,分别添加不同的个人帐户,(例如面向全部成员的通用知识群组,面向部分人的个别专门信息的群组)并设置个人在相应的群组中的权限。(超级管理员/管理员/编辑/观众等) 发挥大家的主动性,献计献策,不断完善吧! 免费给为知笔记做个广告了哈。
个人分类: 思考|173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综述
热度 6 dj2012 2013-7-4 09:23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综述 杨志萍 1 杜瑾 1 李红培 1 王超 2 于蒙 1 1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 成都 610041 2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兰州 730000 摘要 : 在把握个人知识管理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按照 个人知识的类型,将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划分为文献管理工具、专利深度分析工具 、思维导图 、云端笔记和网络资料管理工具、社会性网络工具等几大类并进行逐一介 绍,对每类工具的使用场景、使用特点以及试用人群进行分析,同类工具之间进行功能差异化对比,方便用户选择。 最后,结合现有理念和技术预测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工具;文献管理工具;专利分析工具;思维导图;云端笔记 中图分类号 : G251 文献标识码 : A TheReview of the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YANG Zhi-ping 1 DU Jin 1 LI Hong-Pei 1 WANG Chao 2 YU Meng 1 1 Chengdu Branch of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AS Chengdu610041 2 Lanzhou Branch of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AS Lanzhou 730000 Abstract: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a branch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To do a good job, one mustfirst sharpen one's tools, the use of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will undoubted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ork of researchers and gain their competitiveness . Base on the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features , accord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ersonal knowledge ,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 is divided into reference manager tools , patent information analysis tools , mind map tools , cloud storage tools and social network tools and so on , give brief introduction one by one , and forecasting the trends of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basedon the current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 Keywords :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tools; Reference manager tools ; Patent information analysis t ools ; Mindmap tools; Cloud storage tools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科研人员的生产率是21世纪管理的最大挑战。”而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无疑能帮助科研工作者从海量信息中把握线索,从复杂关系中梳理结构,从瞬息万变中挖掘规律,从而对个人知识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在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技术发展和用户积累,各类工具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并且有各自的应用场景,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也被引入到科研机构、高校和图书馆等众多信息提供和管理机构的服务中,并且表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1 个人知识管理概述 1.1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个人知识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的Paul A. Dorsey教授最早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他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是一套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一个分支,它是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搜集、分类、存储、检索和共享知识的一个过程 。多尔塞(Dorsey)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是21世纪成功地完成知识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国内学者孔德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第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第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创新出新的知识。” 总结上述几种定义不难发现,个人知识管理主要包含三个层次: 强调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是进步的基础;强调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强调知识的利用和创新 。而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实现以上三个层次的管理。借助工具,科研人员可以最快、最全地获得科研动态、跟踪科研进展、管理参考文献、理清科研思路、挖掘科研精髓、记录科研灵感、管理科研项目并进行科研协作等。 1.2 个人知识管理的特点 用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个人知识管理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对于平时工作中产生的文档、文献、数据、网页信息、笔记等的管理,隐形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对于灵感、念头、经验、诀窍等的管理。此外还包括在人常生活中积累的“3W1H(what,why,who,how)”知识,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人际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的管理。可见,个人知识的管理范围广泛而繁杂,个人知识的有序化、条理化管理对于提升工作效率、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2.1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划分标准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划分标准各式各样,如按照功能可以分功能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和综合性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按照知识流程可以划分为知识的获取分类、知识的存储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分析与挖掘、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等工具;按照知识的特点划分为显性知识管理工具和隐性知识管理工具;还可按照学科划分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以上分类标准虽有可取之处,但是不能突出不同知识类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按照知识的转化流程进行知识脉络的梳理(见图1),按照不同的知识类型,如文献、数据、专利、笔记、日常信息、隐性思维信息和社交信息等,将工具划分为文献管理工具、专利深度分析工具、思维导图 、云端笔记和网络资料管理工具、社会性网络工具等几大类工具(见图2)。 图1:按知识流程划分工具图 图2:按知识类型划分工具图 2.2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类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知识管理硬件和软件应运而生,硬件有手机、笔记本、计算机、PDA 等个人数字工具。软件有在线的、离线的,如Google等搜索引擎,还有如微软 Office、MS Outlook、LotusNote与ICQ、MSN等常用软件以及概念地图、心智地图、网络日志和维基百科等辅助小工具,文档资源知识可选用Mybase,个人知识获取时选用搜索引擎,对个人知识进行加工时选用概念图,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时可用 BLOG 或个人主页等 。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科研中遇到的不同的知识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要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例如在引文管理和参考文献管理方面可以选择EndNote和Mendeley等文献管理工具;在专利分析中,根据数据特点和数据分析目标选择所需的专利深度分析工具;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灵感和思维的管理,选用思维导图进行协助记录和管理;对个人记事、日常笔记和网络信息,采用当今比较流行的云端笔记和网页捕捉工具;随着Web 2.0和E-learning的开展,可以使用社会性网络工具进行定制、在线交流、协作和共享。 3.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介绍 3.1 文献管理工具 科研过程中令科研人员感到头疼的是在科研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参考文献的高效管理和准确标注以及在投放期刊时格式的处理等问题,如果网络数据库支持文献管理工具的相应格式,则无疑提高了对于题录信息的处理速度。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文献管理软件,国外有EndNote、Reference Manager、ProCite、Refwork以及Biblioscape等;国产的有NoteExpress、PowerRef、医学文献王等,这些软件已经具备较完善的参考文献管理的基本功能,如:题录信息的导入、导出、增加、删除、修改等,不同的软件又具备各自的特色功能。 通过对文献管理工具在网络数据库中应用情况的考察可知,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ISI、CSA、ProQuest、EI等题录数据的输出格式支持大部分文献管理工具,支持EndNote格式的数据库最为广泛,而NoteExpress作为国内开发软件,在中文数据库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题录信息的加工管理和导出分享方面,EndNote与NoteExpress都支持笔记功能、全文功能,与Word结合紧密,且版本更新较快;在文献分析功能上,这两个软件都有较强的优势,均能与Excel兼容分析;在RSS订阅功能上,只有RefWorks支持且有明显强势,RefWork在脱机情况下无法查阅是其最大的不足;在网络共享功能方面,NoteExpress功能最弱,但是NoteExpress可增加软件更新提示功能 。Mendeley 是一款跨平台文献管理软件,通过它可以创建书库、管理文档和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共享文档和参考文献,大大的改变了传统的科研方式,真正扮演着“科研秘书”的重要角色。而QUOSA 是另一款优秀的文献信息处理软件,QUOSA是查询(Query)、组织(Organize)、存储和共享(Save share)以及分析(Analysis)这几个单词首字母的组合,说明其主要扮演着这4种角色并具有相应的功能,QUOSA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最佳的文献工作流的解决方案。 3.2 专利深度分析工具 专利是最有效的技术信息载体。专利文献仅占期刊文献总量的10%左右, 却囊括了全球40%左右的新产品信息 。对专利数据的分析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商业运作等多方面。一些国外的专利分析工具包括Thomson Innovation、 ThomsonData Analyzer 、Derwent Analytics、Delphion、Aureka、MSEXCEL、Vantage-Point、GoldfireInnovator 、BizInt Smart Charts for Patents、SciFinder、STN Express with Discover、STN AnaVist、Wisdom and Analysis Module、Citation Module、M-CAM DOORS、Vivisimo、OmnViz、RefViz和Invention Machine Knowledgist等,国内的专利分析工具和平台有保定大为专利信息创新平台、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北京彼速提供的知识产权应用软件、中国台湾地区连颖科技的Patent guider 2.0试用版和恒和顿的HIT_恒库等。这类工具所运用的专利分析的一般方法大致包括:数据整理和概念分组、列表或直方图、比较矩阵 ( Co-occurrency Matrices)、有结构数据聚类、无结构数据聚类、文档聚类地图、引文分析和/主语/行为/宾语( Subject/Action /Object,SAO ) 。 从专利分析工具实现的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基本统计分析、引证分析和聚类分析。基本统计信息即对专利信息的外部特征进行统计,并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统计数据及其变化进行解释,以取得信息动态发展趋势方面的情报;引证分析和聚类分析是对专利信息的深度分析和挖掘,科研人员在进行专利分析前,有必要对专利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目前主要的数据处理包括同一专利权人的不同名称合并、同族专利的合并,Thomson Data Analyzer有自动合并和手动合并两种方式。另有部分分析工具支持自有数据的导入,Delphion支持导入自己的一组专利号;Thomson Data Analyzer可导入各种内部和外部商业数据库的数据;PatentLab可导入Delphion数据格式;北京彼速可导入自有数据,导入格式是Excel , 数据导入后,数据的整理和概念分组也很关键,对数据域内的词语进行标准化处理,清除错误词汇,合并和替换同义词等 。引证分析用于揭示相关专利之间的关系,反映特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引证数据来源主要有美国(US)、德国(DE)、欧洲(EP)、英国(GB)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的专利,最后以引证表、引证树和引证地图的形式呈现。聚类分析的前提是数据的处理和清理,在保证数据有效性的基础上,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揭示特定领域内各子领域的分布情况,分析各主要竞争对手在各子领域内的专利分布情况,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可视化形式呈现。 对于科研人员,如果只需简单的统计分析,可以选择简单易用的 MS EXCEL和 BizInt Smart Charts for Patents。如果需要完整的专利数据,可以选择支持多种数据源的 Delphion及BizInt Smart Charts for Patents。如果只对Derwent数据库进行分析,Derwent Analytics当然是最佳选择。如果针对 STN数据或者化学专利分析,则 SciFinder、STN Express with Discover、STN AnaVist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希望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专利信息,可以尝试使用 ReVfiz和 Invention Machine Knowledgist。如果要将专利分析运用于商业竞争、知识创新, 则需要 Aureka、STNAnaVist、Citation Module和 M- CAMDOORS。 3.3 思维导图 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科研人员肯定会遇到“灵光乍现”、“突然一念”等情况,而这样的场景转瞬即逝,只有将这些隐性的知识有效地管理起来,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提高其工作效率。隐性知识管理工具的一大特色就是让思考看得见,思考最大的敌人是复杂,最大的障碍是混乱,运用隐性知识管理工具可以使所思所想流程化、图形化、图谱化、清晰化。市场上有很多概念地图和思维导图的工具和软件,如Inspiration、Mind Manager、Mind Man、Brain、 Camp、 Segment Research Group、 Coco Systems、Activity Map、SMART Ideas。此类工具有的功能和大脑思维的结构完全一致,思维像不断生长的树根,由一个中心概念向四周扩散,那些向四周扩散的思维又会引出更多的分杈直到无穷,在这一过程中,内隐的知识通过图的形式转化为外显的知识,从而更容易传递、分享与交流。 在思维导图中,以MindManager 工具为代表,该工具能够快速捕捉思想、轻松组织信息、创建内容丰富的可视化图形,提交功能强大的报告,同Office无缝集成和图片共享,Mind Manager Presentation模式将做好的图形显示给他人,快速将数据导入或导出Microsoft Word、PPT、Excel、Outlook、Project和Visio中,或以动态 Adobe PDF 或 Adobe Flash 格式将制作的导图与各界分享,并可以轻易地将 Flash 导图发布于网站与博客。Mind Manager功能强大,但是操作极其简易和人性化。打开文件,双击模板和点击右下的创建即可进入,在核心主题上填写中心词,选中核心主题,按Enter键或单击工具栏的子主题即可生成一级分支,而二级分支只需按Ins键或者单击工具栏子主题,不需要的直接按Delete键删除即可。 Mind Manager 还可以提高科研效率、支持科研协作和进行项目管理。通过相关主题和子主题级联、高亮突出、图标、格式和图片等呈现“大图”,以帮助科研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更好的决策;map图还可以作为科研人员的行动蓝图,协助分配和管理任务、资源、时间轴和交付材料等;自动化任务管理功能可以实现自动计算任务信息和完成率,使管理项目更具效率; 评论模式可以对团队成员或合作者做出的主题修改实施跟踪、接受和拒绝操作 ;甘特图的制定可以分解定义项目的各个子项目和任务,定义优先级、周期、进度、任务间的关联关系等,并可通过拖动周期条来调整项目周期,直观且方便,大大提高了项目组的工作效率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性。简单来说,Mind Manager改变了传统的研讨过程,即可迅速地以可视化形式获取和组织思想,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促进团队内的协作并激发个体的积极性。 3.4 云端笔记和网页资料管理工具 云端笔记管理工具是专注于简单高效的个人记事工具,具有云端同步功能,可实现网页、手机客户端之间的信息同步,用户可随时随地进行查阅和编辑。比较有代表性的工具,如Dropbox、Box.net、GoogleDocs、Cloud Drive、iCloud、MediaFire、Evernote、麦库记事、华为云存储、有道云、QQ网盘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除了对个人记事记录和保存之外,这类工具还有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随意保存的功能。网络信息可谓瞬息万变,不能及时保存和管理的话,过后若有所需要,恐怕要花费好几倍的精力也不一定能找到。科研人员在浏览网页时,及时地将所看到的有用的信息保存和管理起来,并加上一些简单的批注将当时的一些心得和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对于知识的再利用、组织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云端笔记工具外,还有一些是专门的网页抓取和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如Surfulater、网博士(Websaver)、Magicflu(魔方网表),Snippets可以实现文献内容摘取,Mydata 可以实现多文档+多语言+标签模块+智能复习等操作,iSpacesoft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帮助个人管理通讯录、笔记、任务安排、文档、媒体资源、博客订阅等信息。MyBase是一款用于分类管理自由格式资料的数据库软件,类似的还有PKM2、EssentialPim、iNota、笔记助手Tinderbox、PpcSoft iKnow、Totel commander等。 此类工具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能导入各种类型的文件;导入时,可一次性地导入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也可单篇文献导入;在信息组织方面,既可建立数据库,也可建立文件夹来组织导入的信息;可对导入文件自动建立索引;对导入的数据库记录具有编辑功能;具有网页抓取功能;具有逻辑检索功能;对检索结果中的文本,能反像显示检索词,可按相关度、字顺、时间等排序;有较好的隐私保护功能,可设置口令;在软件辅助性能方面,具有内码转换功能、自动备份功能,自带必备插件,维护管理简便。 Evernote 的第一功能就是记录一切,即用文字、音频和视频记录用户想到的、看到的和体验到的一切,可创建文本笔记和多媒体笔记和墨水笔记(即支持手写笔记,通过使用触摸笔在触摸屏或写字板书写或绘图);其次,可以剪切资料、截取网页资源和其他来源的资源,并且操作极其快捷;再者,对于笔记具有编辑整理功能,所有记录都会被自动处理,编入索引,还可以加上标签或者把笔记放入不同的笔记本中,并支持用关键词、标题、标签、甚至地理位置等搜索所有的笔记。Evernote可以导入导出多种格式的内容信息,科研人员事务繁多,难免会有遗漏的地方,“待办事项(to-do)”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笔记可以通过E-mail方式共享或点击“共享和合作选项链接(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Options)”之后弹出Evernote的网页,填写共享信息。总之,此类工具可以建立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搜集全面的科研信息,理清科研脉络和思路,随时记录科研灵感,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效率,帮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产出。 3.5 社会性网络工具 Web 2.0 服务在E-learning和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例如博采、博客、BBS、社会性书签、微博等为用户提供了从个人收藏、单个分类到最新资讯、热门话题的多种发布和获取网络内容的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使收集、聚合、分类网络信息变得更为方便、简单,网民之间可以更为便利地分享、讨论、协作。可以说,web 2.0服务推动了个人知识管理与网络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性软件工具不仅易学易用,而且几乎都使用相通的网络协议与技术,如HTML、XML、RSS等,一些常用的社会性软件应用如用Flickr 发表照片、用YouTube发布影音、在SNS网站和平台上交友、使用微博和IM等工具实现即时通讯,此类工具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于日常信息和人脉信息的管理,可使人与人之间通过虚拟世界进行连接,并及时进行分享、讨论和协作。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希伯特和洛佩斯估计,全球计算机储存容量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 ,而科研人员更需要高效的知识管理手段与工具,科研人员的竞争力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RSS可以在科研、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广泛使用,同步世界最新资讯,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武器;科研人员不必逐个浏览目标网站就可以获取最新信息,不会受到广告的骚扰,完全一站式信息服务,便于管理,便于分享,阅读效率极高,而且无需提供私人信息。 以GoogleReader 为例,使用RSS进行订阅的基本步骤只需注册账号,登陆,进行RSS订阅并进行信息阅读和管理,可以建立文件夹,导入阅读和分享。订阅内容也是很广泛的,可以订阅科研新闻、博客论坛,还可以订阅科学文献和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Engineering village、Springer Link、EBSCO等和学术杂志,如 Science、Nature 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订阅杂志应该直接从杂志社订阅,这样才能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总之,利用RSS可以跟踪最新科研进展,或跟踪某个课题组、某个领域的研究进展,了解同行的研究状况,而不会受到旧信息和与网站无关信息的干扰,提高科研的效率,此外,Google Reader还具备一些高级功能,如可使用快捷键便捷操作,使用标签对知识进行管理并可建立个人知识库,订阅任意网站并实现信息共享,等等。 4.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或者软件的发展趋势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第一,随着智能手机、iPhone、智能终端的普及,个人知识管理工具都具有相应的移动版本。现如今 用户拥有多个终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用户的同步和分享需求变得强烈,随时随地、更加便捷地捕捉和同步分享信息等相应功能也不断完善,如支持图片格式和数字笔记等,并且提供了 更好的同步、备份、分享文件的方式。 第二,Web 2.0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工具呈现社会化特征,支持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大部分工具都支持协作或者建立自己圈子进行即时交流,对于工具开发商,也开始注重Web 3.0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开发。 第三,工具的功能呈现一体化的特征,而不再仅仅具有某一项功能。混搭(mashup)社会性知识管理工具的兴起,将各种应用程序集成于一个平台,使各种操作便捷化。 第四,可视化趋势明显。知识管理工具在保存和管理知识的同时,支持对知识的分析和挖掘,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用户对知识进行更好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五,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开发商之间呈激励竞争之势,由几家有实力的提供商主导。如数据库提供商Thomson Reuters公司,谷 歌、百度、网易等搜索引擎商,美国SPSS和SAS公司以及一些研究机构等都致力于各类工具的开发并拥有大量用户群 。 第六,科研机构、高校和图书馆等机构开始推出自主研发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或者与提供商合作推出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服务,对于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和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总之,借助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充分提高个人知识能力,在特定场合快速准确地找到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工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足之地。所以,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功能也必将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黄娟.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探微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5(1):29-32. Zeljka Pozgaj, Vesna Bosilj-Vuksic: Personal knowledgemanagement: The implication of Web 2.0 services on learning process. MIPRO2011: 1213-1217. 张静,刘细文,柯贤能,等.国内外专利分析工具功能比较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1):141-145. 孔德超.论个人知识管理 .图书馆建设,2003(3):17-18. 姜利华. 基于网络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图书馆学研究, 2007(2):58-60 张凌燕. 个人知识管理浅谈 . 科技信息, 2009(18):32. 邹小筑,李宏芳.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比较分析 .情报杂志,2010(6):157-159 Mendeley . .http://www.mendeley.com/. Quosa . .http://www.quosa.com/. 刘佳佳,董旻,方曙.国外专利分析工具的比较研究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2):67-72. Mind Manager . .http://www.mindjet.com/. EverNote . .http://evernote.com/intl/zh-cn/. 科学网.美研究称人类信息储存量创纪录: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 .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3773.shtm. Google Reader . . http://www.google.com/reader/view/. -------------已投稿至《知识管理杂志》
10416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10年前的知识管理文章有感weibo与微信的区别
windlight 2013-6-18 10:25
赵凤光 weibo的信息回溯比较容易,但qq群号和微信的内容回溯比较难,一个以百科全书模式为基础的架构,和一个以实时聊天架构的体系,后期信息利用还是不一样。 zt 文章来源:http://e-works.com.cn/ewkArticles/Category111/Article14190.htm 这是我认为讲PKM很好的一篇文章,作者没有堆砌专业词语,讲得质朴实在,强烈推荐!!! 个人知识管理(PKM)实施 特约撰稿人:田志刚 2003-5-20 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寻找一个地址、电话号码或电子信箱而翻箱倒柜,花费许多时间寻找或打电话询问,而最终却发现这个东西就在你的电脑桌面;大概你和我一样也经历过:昨天刚看过的一份关键资料,今天起草报告时要用到,自己却那里也找不到,最终造成报告无从下笔,结果是工作完不成领导怪罪而自己也感觉工作干得不爽。   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呢?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我们现在的工具很多:电话、固定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PDA还有许多其它五花八门的玩艺,都声称在帮助我们工作的更好更有效率,企业的OA、ERP、CRM都说可以让我们工作的更轻松更方便,而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却是我们再干许多没有效率的工作呢?是那里出了问题呢?IDC的研究报告显示,知识工作者做的90%的所谓“创新工作”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存在(存在于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事实上是,知识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大部分东西重新起草比去寻找这个已存在的东西还省力气。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知识工作者1/3的时间用在了寻找某些他们永远没有找到的信息上。   我们认为:造成个人工作中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对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当今时代,信息的数量十分庞大,我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也很广泛,作为知识工作者,大部分工作是要去做那些创新性的工作而不可能去日复一日的重复某项活动或操作,因此我们每个人工作都会用到各种知识,对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很高,而我们对这些众多的知识无法进行管理,最后造成工作的低效率。知识管理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各种组织的事情。但并非我们每个人都能决定组织的知识管理实施,即便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最终成功与否还是在于每个个人的参与程度和个人的知识管理水平。进一步说,个人知识管理是每个知识工作者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己的有效手段,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自己在职场游刃有余从而最终提高自己。   个人知识管理(PKM)有各种版本的定义,但其实质却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多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其实,在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已经有了知识管理的影子,但这时候的个人知识管理(PKM)还处于蒙昧状态,我们如果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有意识的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那么PKM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本文个人知识管理(PKM)实施基于以下两个原则:   原则一、简单而有效。期望个人能够根据我们描述的个人知识管理实施方法可以独自实施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这种管理的效果让自己可以感觉到。   原则二、经济原则。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不需要你额外去投资什么(不需要你去花很多money),以利用每个普通人能得到的工具为主。   个人知识管理也遵循知识管理的中的普遍规律,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例如个人知识管理(PKM)中不涉及组织知识管理(OKM)的重要一环——“组织知识的共享”,因为知识的获取、存储、利用都是个人。个人知识管理(PKM)由于没有组织的约束可能实施中更容易半途而废,不能有效进行,且个人知识管理的效果较难以测量。以下本文就个人知识管理(PKM)的获取(学习)、知识存贮管理、知识利用进行论述。   建造自己的学习网——PKM的知识学习   只有拥有很多知识的情况下,个人的知识管理才有意义,因此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知识的学习(也叫知识的获取)。其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都有自己的知识学习方法和系统:例如每个人都有一个人际圈子,通过这个圈子个人可以获得在书本上和其他渠道获得不到的知识。我们认为个人知识学习可以粗略的分为以下几个途径:   学习与培训:没有参加工作的学生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公司组织的企业内部培训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的效果对一个人的发展与未来很有价值,因此大家应该珍惜这种机会。除了这种正规的学习机会外,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不断的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这种学习中, 个人主要学到的是各种显性的知识(理论),至于学习方法,很容易找到众多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言!   人际网络:每个人的人际网络都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论现在的媒体如何发达,也不管“知识管理”的专家如何言必称eLearning,这一切都无法替代你在人际交往中的学习,而且人际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习软件中学不到的知识--隐性知识,如果你的人际圈子越广,交往的人员的素质越好,可能你学到的知识越多,人际网络的获得和维持都不容易,但建立后,往往是你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的建议是:扩大你的交往圈子,与“柏拉图”为友,多于朋友交往,多沟通、讨论,提高自己。   你人际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大,对这些人的联系方式的管理也就成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实我们好多人想联系某个人时却找不到联系方式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些东西当成一件事情认真的处理,其实只要你下一点工夫,这些联系方式的管理不是很难的事情。充分利用你手头的工具,Outlook就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其功能很强大而我们日常工作中对其功能却用得很少,好好学习一下Outlook的应用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一定会有帮助。还要充分利用你的手机、PDA等工具。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公司已有的信息系统,例如OA、CRM等。记住这些资料要请更新和备份!   我的媒体:无论你做那一行,都会有相关的媒体,你应该注重在这些媒体中学习。例如你做销售,那么你应该关注销售方面的媒体,而你做的是快速消费品的销售,你同时就应该关注快速消费品领域和销售方面的媒体有什么新的动向、新的方法,并通过媒体学习这些东西。你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建立自己的“我的媒体”,长期关注,从而可以用从媒体的来的信息分析你的工作,必将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进步有作用。当然目前的媒体良莠不齐,你必须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去鉴别,本网站将在以后根据不同行业的媒体进行推荐。   互联网: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进行学习的一件重要工具,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进行学习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互联网上的知识多如牛毛,如果想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你必须善用搜索引擎工具。你大概会说搜索引擎我还不会用吗,我每天都用Google!但我还是劝你拿出点时间来好好学习搜索引擎的功能,因为Google 的使用也有很多技巧,为什么你想搜索的内容与你实际搜索的内容有那么多差距,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搜到的信息你却找不到,为什么找同样的东西你比别人用的时间要长?充分利用你IE的收藏夹,做好分类(这很重要,分类的具体操作以后的文章会专门论述),并定期备份你的收藏夹。“什么?不知道怎么备份IE收藏夹”,那不好意思,去微软的网站上看看吧!   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   资料你搜集了很多,知识也学习了很多,但这些资料和知识怎么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搜集资料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而怎样对这些资料和知识进行管理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对知识和资料的有效管理,就不可能有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二步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什么是知识系统架构,简单说就是你储藏知识的架构,有系统的知识架构,将有助于你将收集到的资料有系统的储存与未来快速的撷取,缺乏系统化的分类架构,将造成日后撷取与整合资料与创造知识的大量时间浪费,达不到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目的。   要建立的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你首先要明白你有哪些资料和知识需要管理。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无外乎以下的内容:   ●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   ●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   ●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   ●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   ●文件档案管理   要管理以上的知识资源,在个人也不可能去花很多钱投资在这上面的约束下,有什么好的办法呢?我们的建议仍然是善用个人手上已有的资源。在这里给你推荐两个工具,第一个就是微软赫赫有名的MS Outlook 2002(并非Outlook Express),通过MS Outlook 2002,可以实现个人的人际交往资源管理、个人通讯管理、个人的时间管理等功能。根据20/80原则,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利用到MS Outlook 2002的强大功能,花点时间去学习一下MS Outlook 的应用,你会发现其实你们单位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系统中的好多功能MS Outlook 2002种都已经有了而且比你们的系统要好用。对中小企业而言,MS Outlook 甚至可以作为替代OA、CRM等软件的一个折衷办法。   剩下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人文件档案的管理,不论你是从事业务工作还是管理工作,每个人的工作中都会有许多的文件需要管理,这种文件包括各种形式:文本、视频、音频、程序等,对这些东西该如何管理呢?计算机的利用当然对这些文件的管理有重要的作用,但即便我们的东西都存在了硬盘里面,还是有许多不方便。例如我想找我以前起草过的一个方案,因为我想要做一个同样的方案需要参考以前的,假如以前的方案是一年前起草的,你还能很快的找到吗?这种有明确需求的东西可能还好办,而我们大部分时候是我们只记得以前见过这么一个资料,该去哪里找?企业的信息系统不是为个人设计的,虽然能在工作中给你一定的帮助,但当涉及到你个性化的需求时大部分时候这些系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借鉴组织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个人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库。但个人的知识库不可能象企业的知识库那么复杂,只需要适合自己的个人需求就行。既然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库,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你个人知识的分类。分类学是一门学问,当然不需要每个个人都去研究分类学的知识,但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到底需要哪些知识。例如小刘是一名刚刚毕业不久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职务是程序员,那么它关注的东西是什么呢?首先它要关注于他的编程技术的提高(编程技术里面又要分好多类,包括语言、软件工程、文档写作等),其次它要加强对自己企业所处的行业的了解,小王将来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因此他需要对项目管理的知识进行管理。小王一直在自学德语,因此需要将德语知识学习的内容进行管理。根据小王的特点,可以将其知识管理的首层目录分为:技术、行业、项目管理、德语。然后每个下面又可以再分。例子中知识库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你的个人知识库的分类也会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知识库分类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实践中才可能摸索出自己知识库的最佳分类方法,因此第一步就是:Just Do It!   个人知识库听起来不错,但该如何建立呢?你总不能让我用一个大本子去记我得知识吧!这个时候信息技术(IT)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用IT技术可以帮助个人的知识管理,也可以帮助个人建立自己的知识库。但个人不可能去找人给你做一个个人知识库的平台,这样即不经济又不大可能。幸好我们可以有免费的方案,互联网上许多可以下载的内容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大部分个人知识库的功能。橡树实验室(www.oaklab.org)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也有免费的软件可以用。   MS Outlook+免费的个人知识库软件可以搭起你的知识系统架构,但只有舞台没人表演还是不行,因此你必须树立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重视知识管理的工作(这是因为知识管理开始的时候会有许多琐碎的工作要做,如果没有讲个人知识管理进行到底的决心,个人的知识管理就很容易半途而废!),才能保证知识管理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效力。   知识的利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古代,书生应该属于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但为什么这些古代的“知识分子”却是百无一用呢?除了历史的原因,古代的知识分子学习的知识很少能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为知识而知识,对学习知识的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唯一的目的:使用它,利用知识创造效益,利用知识帮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对知识的掌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知道,就是我了解这个知识的内容。一个机械专业的本科大学生可以说他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知识有所了解,因为教科书上和实习让他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有了掌握。这个阶段一般掌握的都是理论知识(显性知识)。   第二阶段:我会用,能将者中知识运用于生产中。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是一个飞跃。一个机械专业的大学生经过在车间实习一段时间,就可以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做些简单的设计工作。在这个阶段会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隐性知识)。   第三阶段:对知识我不仅会用,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将知识的运用做到游刃有余。在这个阶段知识已经成为个人的一部分,个人关于某个专题的隐性知识甚至比显性知识还要多,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能说对知识彻底掌握了。   学习到理论知识后,下面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知识的利用和在知识的利用中创造新的知识,这种能力才是企业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而这也正是知识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在知识的利用上,一些传统的方法可能对个人知识管理有所帮助,譬如归纳和演绎。想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既可以在个人占有的大量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找出事物间的规律,然后应用于实践从而对这种归纳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再从实践中修正归纳出的知识;也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演绎,帮助新的实践。   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利用方法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涉及不同个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因素比较复杂。但在实践中不同个人可以总结自己有效的方法,并多于交流,促进自己拥有知识的充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结语   在这个时代,个人知识管理(PKM)对每个个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个人知识管理(PKM)应该是我们大家的一个共识。本文探讨了个人知识管理(PKM)的简单过程,并且提出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期望能对您实施自己的知识管理有所帮助!
3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向现代知识管理的概念细胞模型 - 分层结构化元知识模型
热度 7 conjugate 2013-3-5 21:20
本文提出一类统一的知识模型对自然和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表示构建一套抽象的分层结构形式化核心体系。概念细胞模型利用有向无圈格和网络拓扑分类模式,基于简单概念形成的知识网络构成一般概念的支撑框架。描述知识和过程知识被明晰地分别定义为-时间不变和时间可变-的概念模式。在论文中利用该类概念细胞模型给出了面向餐馆服务的概念细胞及其扩展复合商铺的概念细胞,以展现该类模型的描述功能。与现代知识核心理论 - 本体论 - 相关的主要理论和工程知识学派所特有的模型和方法,在论文中利用列表方式对所选择的众多不同本体论模型和概念细胞体系进行了相互比较。 附注: 尽管本论文已在2004年正式发表,但以前阅读论文需要付费。正式免费下载的文档阅读模式新近开放 ,以满足大家的自由阅读选择。 论文的不足之处,敬请关心现代知识模型和方法前沿研究和应用的同行们批评指正! CONCEPT CELL MODEL FOR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04/2004; 1(2):149-168. Free Download: http://www.worldscientific.com/doi/pdf/10.1142/S021987890400015X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 unified knowledge model establishing a cor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The Concept Cell Model proposes the use of acyclic lattices to model a concept formed from a knowledge network of simpler concepts.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are explicitly defined as the time-invariant and time-variant relationship of concepts. Examples of a Restaurant Servicing Concept Cell and an extended Shopping Complex Concept Cell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functionality of this model. Major existing theoretic and engineering Ontology knowledge schools are compared under this framework.
个人分类: 知识模型|823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三类困难”和“两种淘汰”是中国人才教育和知识管理的最大难题
geneculture 2013-1-14 13:59
“三类困难”和“两种淘汰”是中国人才教育和知识管理的最大难题
ZouXiaohui 我现在主要是做“三类双语”项目(就是我创立的融智学问理念的实际应用落地项目)的推广普及 ZouXiaohui 13:36:28 请看: 我的 三类双语 互译及其结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15ozy.html 就是: 1,英汉或汉英(狭义双语)同义并列对应转换有利于中西对话; 2,语文和算术(广义双语)同义并列对应转换有利于人机对话; 3,术语和俗语(另类双语)同义并列对应转换有利于雅俗共赏(即相当于完成专家与大众的对话)。 妙13:37:51 ZouXiaohui13:38:32 这个你可以大致明白吧 妙13:41:06 恩, ZouXiaohui13:41:25 “三类双语”项目的示范、推广和普及,如何操作(蕴含是什么和为什么)?你可以暂时不去管它,但是,你可以试图去想一想、猜一猜:它的好处(即:作用、意义和价值)! ZouXiaohui13:45:23 其实,你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的事业(即“三类双语”项目的示范、推广和普及)是可以让广大人口、当然尤其是其中的各类各级学校的学生及其连带的家庭受益的。其应用并不是很难搞懂的。 ZouXiaohui13:47:17 现在人才教育和知识管理的情形是:大量人口尤其是各类各级学校的学生们的时间、精力、美好时光,以及其中连带的家庭(涉及其家长的时间、精力、美好时光,金钱),都被拖累得不堪负重! 妙13:48:13 恩 ZouXiaohui13:49:00 仔细想一想,母语是汉语的华人是不是从小到大就一直被“三类语言”,即: 1,认汉字、学汉语, 困难 ; 2,学发音、识英文, 困难 ; 3,懂算学、通数学, 困难 。 实际上是“ 三类 双语”所 困扰 呢? ZouXiaohui13:50:12 首先,就是“语文、英语、数学”三门贯穿大学和中小学的最重要的课程,让很多学生陆陆续续地被 淘汰 ; 接着,各个专业领域和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深表达又让大众与专家无缘直接交流沟通而被 淘汰 。 于是,绝大多数人(大众)就沦为低收入乃至待业和无业的状态。 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 ,现在,又成了 大学生最多的 国家,但是,如何提升人口尤其是其中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就成了 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 ! ZouXiaohui13:51:18 如何提升人口尤其是其中的广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就成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 ZouXiaohui13:52:03 上述“三类困难”和“两种被淘汰”就是中国 最大的难题 。 ZouXiaohui13:54:28 这不仅仅是 人才教育 的问题,还涉及个人自我、家庭、学校、社区乃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知识管理 问题。
个人分类: 高教管:特色与质量|1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2秋《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视频现已开放共享
热度 10 smilesun 2012-11-21 12:05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本学期的课程视频已全面开放共享,欢迎测试! 登录 www.ustc.edu.cn ,左上角网络课堂(或者直接输入 http://wlkt.ustc.edu.cn/ )输入 文献管理 进行检索,排第一位的即是本学期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现场录像,欢迎大家参考!或直接点击 http://wlkt.ustc.edu.cn/courseShow.asp?courseId=1170 查看,如果不能观看请反馈。更多资源可以参考课程论坛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37 强烈推荐的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1、20121011的RSS-同步世界最新资讯 利用RSS可以高效追踪最新进展,不管是一个领域的进展,还是某个杂志发表的最新文献,或者某个网站的更新,BBS通知,各种新闻等。掌握RSS,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同时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新最多的信息,让我们有更为宽广的视野。 2、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X6简介 Endnot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文献管理软件,历史悠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文献管理软件。运行稳定。适合管理海量的文献信息。 我于2012年10月13日晚,在线介绍了endotex6的基本功能,屏幕录像视频见: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2Q/20121013ENX6.zip 3、20121018 思维导图与文献阅读 这一讲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以及在头脑风波和论文阅读、思路整理方面的应用。 适合不了解思维导图强大功能的朋友,也适合希望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的老师参考。 关于软件的操作技巧课堂介绍较少。 前半部分主要通过回顾课程内容、头脑风暴等形式展示思维导图的魅力。后面介绍了基本的使用方法。 最后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了一篇science文章的整个思路。 4、20121101 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简介(同步推荐 WIZ-为知 http://www.wiz.cn/ ) 每个人除了需要挂历大量的文献外,更大的需求是我们日常有很多的信息或知识需要管理。 这些往往没有那么系统,如果有写成文本文件,将是非常凌乱和复杂的。而且如何收集信息,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强烈推荐你使用evernote或者Wiz,两者只要选其一就可以了。 5、20121118 HistCite-快速定位一个领域的关键文献 HistCite是SCI创始人 加菲尔德开发,2010年被汤森路透收购后,免费用大家使用,用于补充WOK平台分析功能的不足。 HistCite是一款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软件,学习上手非常简单,而且可以快速获得关键的信息。大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本次课介绍了histcite的功能,如何操作,以及分析的基本原理。 这个软件尽管非常简单,但是领悟软件给出的信息,分析得到的结果并不像操作那么简单。你需要慢慢去领悟,建议多多参考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论坛学生提交的作业,以及我所作的回复。你可以在作业提交版,选择精华,找histcite的作用参考。 以上几次课也是我认为《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的精华所在。也希望你能掌握这样几个重要的工具: RSS、Endnote X6、Evernote/Wiz、HistCite、mindmanager(或其它思维导入软件如xmind、freemind等)。 以上资源欢迎大家参考。如有问题,请在此反馈或在新浪微博反馈。 欢迎共享,欢迎传播,欢迎转发。 你的一次分享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视频,为他们节约学习的时间,也增加了我录制这个教程的价值。 从第一次做Endnote 的培训,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年。 8年的坚持和努力,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也让我看到这些努力的价值。 我并不期待大家鼓掌或喝彩,只希望这些努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 这需要你的帮助- 分享与转发 。 谢谢所有传播这些课件的朋友。
41069 次阅读|18 个评论
善用佳软:中科大站报告安排
热度 1 smilesun 2012-11-6 14:07
题记: 提起张玉新,或许你并不熟悉,但说到善用佳软,喜欢软件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软件博客之一。 张玉新就是独立博客“善用佳软”的博主,个人软件应用专家。国内影响力最大的TC爱好者,TC学堂系列教程作者、水木社区TC版前任版主、TC团购与官网翻译的发起者。 从事过管理咨询/SAP实施,现任职于中海油财务。爱好软件/IT,倡导正版,追求分享。软件博客尽管纯属爱好,出身并非IT专业,文章却求专心敬业、精而能深。 他长期致力于分享各种高价值软件工具的应用心得,所写博文专业精深,令人敬佩。 今年六月,在北京与张玉新一见如故。随即邀请来肥讲学,故有了本周的报告。 ============================================================================================= 报告人:善用佳软-张玉新 地 点:中科大东校区理化大楼东三报告厅 报告一:Total Commander—文件管理新境界 时 间:2012年11月10日下午3:00 文件管理是计算机使用和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功。从资源管理器到Total Commander,提升的不仅是效率,还有软件应用的悟性、文件管理的境界。Total Commander,是很多用户坚守Windows的理由。传说中的电脑玩家的骨灰级利器。 报告二:善用佳软,提升个人生产力 时 间:2012年11月11日上午9:30 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生产力的软件有哪些?一次讲座,快速了解十余款经典软件,体验最新移动应用的神奇。一网打尽文档管理、思维导图、知识管理、GTD、系统工具、移动新应用…… 家国良知,倾一人之力引领反盗版潮流,赤子其心昭日月; 行业义工,积数年苦功宣讲用佳软术法,星斗雄文焕灵晖。 主办单位:研究生院/图书馆/生命科学实验中心 2012年11月06日
36741 次阅读|1 个评论
简单一问:管理学将走向何方
热度 1 caicht 2012-9-23 00:30
管理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管理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管理学要告诉我们,哪些是生产的要素,这些要素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挥作用、或者说形成最终的产出,也就是说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似乎是最基本的问题。 当生产所需各要素之间发生了某种变化,也就是说,各要素的作用不一样了,或者说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各要素的参数发生了变化,那么管理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管理要达到最优化的目标。解决最优化的问题事实上早就有了可用的数学方法或者说运筹学的方法,但是,为什么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当有了博弈论、信息论之后,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运筹学应该走向何方?而所谓人财物投入,如何实现最优化配置,其中,规划预期及其实际产生的效果在何种状态下能够达到平衡?当投入从人财物中再加入知识,如何评估知识的价值,也就是说如何求解知识的参数?而当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如何实现最优化? 管理学将走向何方?
3977 次阅读|2 个评论
欢迎选修《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
热度 1 smilesun 2012-9-2 18:48
欢迎选修研究生公选课《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 该课程专注于信息时代科研工作者的必备信息技能和工具。主要介绍四方面的内容: 1、文献信息的获取能力 介绍搜索引擎、常用数据库、以及如何利用RSS跟踪最新进展; 2、介绍文献信息管理以及知识管理工具 包括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等单机版软件,以及mendeley等网络版文献管理软件。同时 还会介绍如何进行团队内部分享与协作,共享文献以及阅读笔记等信息。 另外,你的想法,看过的网页,一张图片,读书笔记等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如何有效管理 ?课程还会介绍知识管理工具,如evernote,为知笔记等。 3、文献信息分析 当你检索到大量的文献,无法逐一阅读时,如何确定哪些是最重要的文献,哪些应该优 先阅读?知道这些秘笈会让你节约大量的时间。 4、分享协作和创新 如何与他人分享信息和文献,以及实验进展;包括在团队内部,以及在自己的不同智能终端之间 ,都是大家面临的问题。 如果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一件工作,有哪些高效的途径? 如何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是你不可不知的工具。 该课程开设第二年即成为选课人数最多的研究生公选课,目前每年有超过450人选修此课 程。应该能在某种程度上反应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 全体开课老师热情欢迎你的到来。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6181 次阅读|1 个评论
知识整合的可视化研究
热度 1 liuguowei58 2012-6-14 16:27
知识整合的可视化研究
最近完成的论文,马上要发表了,开心! 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运用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知识网络两种工具做为知识整合过程可视化的载体,对知识整合过程的机理分析,重现知识整合过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知识整合过程中知识融合的关键技术,实现知识整合过程中知识的关联分析、知识聚类分析及知识节点属性分析,并将以上分析形成的规则放入知识库中,便于后续知识重构工作的完成。 针对知识整合的 可视化工具 ,我们主要运用了 YED软件 和最新的 GEPHI软件 ,效果图如下 (a)YED软件实现“知识的知识网络”构建 (b)GEPHI软件完成知识网络的网络分析
405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利器:evernote
热度 4 laplace 2012-4-14 00:34
科研利器:evernote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管理软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了。虽然在evernote之外,也有很多知识管理软件可供选择,例如国内的wiz、mybase,后期出来的有道云笔记、麦库笔记等等,但国外的evernote却以一种易用、简洁和支持多平台等清晰的优势,成为知识管理软件中的翘楚。 evernote可以记录任何你想记录的思想,例如文字、声音、信手涂鸦;保存网络上的任何资料,从而逐渐成为你的大脑的记忆补充,让evernote帮你记住更多你大脑记不住和不必要记忆的事情。 而evernote在科研上的应用,我认为却和普通的记录、搜索有很大不同,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 不知道有多少人将evernote用在了科研上,我相信真正用evernote软件来协助科研工作的人,都会得出结论:“evernote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绝对超过我们初期的想象,它会不断提高科研的效率”。如同evernote CEO所期望的那样,让evernote成为用户的第二个大脑,我想如果你使用一段时间,绝对会对此话有深刻的体会。 人的大脑是进行记忆和处理信息的,处理能力惊人,主要体现在逻辑上和思维上,而不是记忆上,这也就是为何大部分人很自然的坚信,机器终究无法取代人的大脑的原因。有一句比较有意思的话“ 上帝 在造人时给了 人类 很强的 CPU ,给了 人类 无限的 HardDisk空间,只是给的 RAM不够大 ”,因此可以形象的说,evernote帮助我们扩充大脑的RAM,可以让我们快速的读取我们的记忆。 但如果我们使用evernote仅仅作为记忆来使用,绝对是大材小用了,而且很容易陷入知识管理软件使用中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将收集的资料当作自己的知识,实际上,任何资料没有做加工处理,都没有真正的属于我们,都不能算作我们的知识。 按照我的理解,evernote在科研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和扩充知识点 科研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先要知道别人做了什么,行业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然后在全面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否则,想出来的good idea,做了一半甚至全部做完了,发现早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岂不悲哉(有不少的切肤之痛)。 因此,从开始选题,我们在evernote中建立的课题知识点就会随着我们的文献阅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饱满,我们对该课题的了解,也就越来越深入。 而随着对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的知识点,从初期只有大框架的知识点,逐渐细化成小的知识点,前期的一个知识点,可能逐渐被切分成三个知识点甚至更多,就是我们知识越来越丰富的证明。 补充:当然,以上说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实现,但是我却没有发现哪个能够真正承担其这个重任,因为文献管理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像一些非文献的材料无法很好的管理等问题,而且我认为从文献管理软件中复制一下citation放在evernote中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2、建立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用evernote作为知识存储,只是第一个层次;更高层次的运用,是体现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中的逻辑关系的阐述。使用evernote提供的“笔记链接”功能,可以轻松的实现笔记之间的指向关系,也可以让我们轻松的建立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的整理。 3、 随时记录科研灵感 科研灵感的产生,就是一种知识的碰撞和逻辑的体现,“由此及彼”等升华,都是最简单的科研灵感诞生的驱动力。而good idea的出现,很多时候是灵光一现,不快速记录,就有可能会重新被大量的知识覆盖,从而让我们丧失绝好的机会。 这个时候,evernote就是最好的“灵感收集器”,灵感出现,快速在evernote中新建笔记,打字、绘图、语音,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用来快递记录灵感。 补充:记得之前有一个院士来做报告,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导师每天都会问他“今天有什么good idea了?”,我觉得很好的一个指导方式,因为idea的产生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优化,才能够成为可行的idea。所以,我就在evernote中专门新建了一个笔记本,叫做“每日灵感”,争取做到每日一个idea,虽然有时一个没有,有时冒出好几个,都督促自己记录下来,等以后再想起来的时候,再找到相应的笔记再做详细的补充和升级思考,idea就这么越来越有可行性了,至少我感觉,后期很多实验设计,都是很早想出的幼稚的idea的优化结果,而当要为了一个idea而去想idea的时候,估计就难办了。 4、其他功能 软件还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各有自己的喜好,只要有价值就好。因此,相信有很多比我厉害的evernote高手,会常用其他的功能,比如共享笔记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整合(这个要导师推动了,而且是要花银子的)。 囿于知识管理繁杂,我的水平有限,可能有很多没有说到的地方,本文算是抛砖引玉,希望从软件的角度提高科研效率的,都请尝试一下吧,或许,你会有更棒的发现。相信我,没错的。 备注1:2013年5月18日做补充和文字修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研究】机器学习改变工作与生活
liuguowei58 2012-4-12 13:31
机器学习是提高人们认识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记得看过一本机器学习的书,包括Q强化学习理论等,当时就在想“如何让更多人在生活中更加容易地理解机器学习?”今天看到此文,方解此题!机器学习和管理学的关联也较大,如斯纳金的强化学习理论和Q强化学习理论在思想上似乎是如出一辙的~~~不都是为了提高主体(Agent)的学习效率吗?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是否能够利用机器学习模拟知识的获取、识别、共享、整合和创新?还得深究啊~~~还有,机器学习与智能仿真之间的异同之处?仍有待专家努力挖掘与点拨迷津啊!!!! 转载于: http://www.infzm.com/content/72566 作者: 李航 最后更新:03-20 17:38:17 机器学习是关于计算机基于数据构建模型并运用模型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一门学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1.日常生活中的机器学习 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使用数码相机。你也许不知道,数码相机上的人脸检测技术是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我认识的三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与工程师:Robert Schapire,Paul Viola,劳世竑。他们的研究都与人脸检测技术有关。Robert与Yoav Freund一起发明了非常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AdaBoost。Paul将AdaBoost算法成功地应用到人脸检测。劳世竑和他领导的Omron团队将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做到了芯片上。据说现在世界上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数码相机上的人脸检测都是用Omron的芯片。 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这种例子曾出不穷。互联网搜索、在线广告、机器翻译、手写识别、垃圾邮件过滤等等都是以机器学习为核心技术的。 不久以前,机器学习国际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ICML 2011)在美国华盛顿州的Bellevue市举行。约有7百多位科研人员、教授、学生参加,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大会的三个主题演讲分别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微软的Kinect游戏机用户感应系统、谷歌的Goggles图片搜索系统、IBM的 Watson自动问答系统中的应用。这些事实让人预感到机器学习被更广泛应用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2.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智能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从事的各种智能性活动,如数学、美术、语言、音乐、运动、学习、游戏、设计、研究、教学等等,让计算机做起来,现在还都是很困难的。这是几十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得到的结论。 人工智能研究中,人们曾尝试过三条路。我将它们称之为外观(extrospection)、内省(introspection)和模拟(simulation)。 所谓外观,指的是观察人的大脑工作情况,探求其原理,解明其机制,从而在计算机上“实现”人类大脑的功能。比如,计算神经学(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的研究就是基于这个动机的。然而,人脑的复杂信息处理过程很难观测和模型化。就像我们仅仅观测某个计算机内的信号传输过程,很难判断它正在做什么样的计算一样。 内省就是反思自己的智能行为,将自己意识到的推理、知识等记录到计算机上,从而“再现”人的智能,比如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的尝试就属于这一类。内省的最大问题是它很难泛化,也就是举一反三。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图片中,甚至是在抽象画中,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出其中的人脸。这种能力称为泛化能力。通过内省的方法很难使计算机拥有泛化能力。自己的智能原理,对人类来说很有可能是不可知的(agnostic)。笼子里的老鼠可能认为触动把手是得到食物的“原因”,但它永远也不能了解到整个笼子的食物投放机制。 模拟就是将人的智能化操作的输入与输出记录下来,用模型来模拟,使模型对输入输出给出同人类相似的表现,比如统计机器学习(statistical machine learning)。实践表明,统计机器学习是实现计算机智能化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手段。统计学习最大的优点是它具有泛化能力;而缺点是它得到的永远是统计意义下的最优解(例如:人脸检测)。现在当人们提到机器学习时,通常是指统计机器学习或统计学习。 3.机器学习的优缺点 下面看一个简单的例子。由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统计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由此带来的优缺点。 假设我们观测到一个系统的输出是一系列的1和0,要预测它的下一个输出是什么。如果观测数据中1和0各占一半,那么我们只能以0.5的准确率做出预测。但是,如果我们同时观测到这个系统有输入,也是一系列的1和0,并且输入是1时输出是0的比例是0.9,输入是0时输出是1的比例也是0.9。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已给数据中学到“模型”,根据系统的输入预测其输出,并且把预测准确率从0.5提高到0.9。以上就是统计学习,特别是监督学习的基本想法。事实上,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统计机器学习模型!条件概率分布P(Y|X),其中随机变量X与Y表示输入与输出,取值1与0。可以认为所有的监督学习模型都是这个简单模型的复杂版。我们用这个模型根据给定的输入特征,预测可能的输出。 统计学习最大的优点是它具有泛化能力,对于任意给定的X,它都能预测相应的Y。Vapnik的统计学习理论还能对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给出泛化上界。但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到统计学习的预测准确率是不能保证100%的。比如,人脸检测会出错,汉语分词会出错。 统计学习是“乡下人”的办法。有个笑话。一个乡下人进城,到餐馆吃饭,不知如何在餐馆用餐,就模仿旁边的人。别人做什么,他也就学着做什么。邻桌的一位故意戏弄他,将桌上的蜡烛卷在饼里,趁乡下人不注意时把蜡烛扔到地上,然后咬了一口卷着的饼。乡下人也跟着学,大咬了一口自己的饼。统计学习只是根据观测的输入与输出,“模仿”人的智能行为。有时能够显得非常智能化。但它本质上只是基于数据的,是统计平均意义下的“模仿”。如果观测不到关键的特征,它就会去“咬卷着蜡烛的饼”。 4.机器学习与互联网搜索 我与同事们在从事互联网搜索相关的研究。据调查,60%的互联网用户每天至少使用一次搜索引擎,90%的互联网用户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大大提高了人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质量。而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技术中,机器学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我看来,互联网搜索有两大挑战和一大优势。挑战包括规模挑战与人工智能挑战;优势主要是规模优势。 规模挑战: 比如,搜索引擎能看到trillion量级的URL,每天有几亿、几十亿的用户查询,需要成千上万台的机器抓取、处理、索引网页,为用户提供服务。这需要系统、软件、硬件等多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人工智能挑战: 搜索最终是人工智能问题。搜索系统需要帮助用户尽快、尽准、尽全地找到信息。这从本质上需要对用户需求(如查询语句),以及互联网上的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数据进行“理解”。现在的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匹配以及其他“信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用户找到信息。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 规模优势: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内容数据,搜索引擎记录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看似很难找到的信息。比如,“纽约市的人口是多少”,“约市的人口是多少”,“春风又绿江南岸作者是谁”。注意这些数据都是遵循幂函数分布的。它们能帮助Head(高频)需求,对 tail(低频)需求往往是困难的。所以,对tail来说人工智能的挑战就更显著。 现在的互联网搜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用户信息访问的一些基本需求。这归结于许多尖端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技术的成功开发与应用,比如排序学习算法、网页重要度算法等等。这些机器学习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规模优势去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但是、当今的互联网搜索距离 “有问必答,且准、快、全、好”这一理想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就需要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机器学习技术解决人工智能的挑战,特别是在tail中的挑战。 展望未来,机器学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会帮助我们让明天更美好!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作者李航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高级研究员及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统计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
个人分类: 名师转载精粹|3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简介
热度 7 smilesun 2012-4-12 10:07
上周《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中给大家介绍了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下面是上课的视频。 在我自己的实验室已经在用evernote进行分享与协作,多终端同步以及便捷的多种咨询输入与保存是它极大的优势。 视频在线观看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Play.asp?cvid=1402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Play.asp?cvid=1403 视频下载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Read.asp?cvUniqId=1104ccf728fc2782ea7ef51c1104ccf7b9bea13d1402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Read.asp?cvUniqId=338791954edaa105d5f53590338791951e38c3ad1403 其它全部课件参见: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23page=1extra=#pid46251
1161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知识管理与科研协作系统NoteFirst 3.0 开发历程
热度 2 paperopen 2012-4-9 16:43
知识管理与科研协作系统NoteFirst 3.0 开发历程
  三年多了,2012年4月2日,NoteFirst 3.0终于发布了。   NoteFirst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我本人自己开发的一个工具,希望也能为关注知识管理、团队协作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工具。NoteFirst的研发过程,有苦也有乐,苦乐自知,写篇博文记录一下心路历程,同时向支持、关注NoteFirst的朋友表示感谢。 第一阶段:参考文献管理软件   “二进宫”读博士时,阅读了一些文献;学位论文时,为参考文献标引的事务性劳动感到不爽,插入、删除一篇参考文献时,后面的引文序号、参考文献列表的引文序号都要进行调整,很花费时间,而且这些工作纯粹是事务性劳动。于是开始寻找相关的软件,知道了国外的EndNote、RefManager,知道了国内的NoteExpress,最后自己购买了一款国内开发的软件,完成了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管理收集的参考文献,核心功能是在论文写作时根据不用期刊的要求自动形成规范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管理功能比较简单,文献的分类、标签、检索、全文关联,笔记。   自己之所以开发NoteFirst,是基于以下原因:   1)实现“开放存取”的一个工具。自己多年来一致关注“开放存取”,也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国家、陕西省的一些关于开放存取的研究项目,一致也在探索开放存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一天突然闪现出一个念头: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主要用途是写论文,而论文是目前学术资源的主要组成,而且大多数期刊都支持“绿色开放存取”(允许作者在个人网站或者所在机构网站仓储作者的论文、或者论文的PrePrint版本)。如果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工具,为用户提供参考文献管理功能,而用户一般会在管理软件中收藏自己发表的论文,这样大家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开放存取自己发表的文章了。因此NoteFirst最主要的动机是作为“开放存取”的一种工具。   2)双语参考文献的支持。国内一些SCI、EI收录期刊的参考文献采用双语参考文献,这样的参考文献格式,即便是国内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也不能支持。   3)错误提醒。本人算是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实际用户,我有一个思维: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形成的参考文献,如果没有报错,就应该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目前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对于一些明显的缺项也没有进行提醒。我把我的论文提交给导师时,导师指出了参考文献中存在的缺项,弄得自己很没面子。   4)网络版软件。国内参考文献截止目前还停留在单机版阶段(我是在2008年开始开发NoteFirst的,已经将近4年过去了),在办公室计算机上收集的文献,到了家里,或者笔记本上,需要重新录入,或者人工导入。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实现同一用户不用终端上文献的自动同步,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2010年4月NoteFIrst 1.0推出,实现了这些功能。2010年7月份,Ver1.2发布时我在博客中发布了邀请朋友测试的博文。 第二阶段:团队协作的雏形   本人之前一致在大学做教师,也带研究生,主持一些科研项目。作为项目或者团队负责人,有着这样的经历:   1)指导过的的研究生,大多都收集了一些不错的文献,做了不少读书笔记,在毕业设计阶段也做了不少实验,不少设计还是很有创新和使用价值的。但这些知识资源随着学生的毕业,都流失了。即便这些学生没有离开,但由于这些资源都散存在每个成员的个人计算机上,也没有成为团队的知识财富。   2)每个导师都要为新生指定阅读文献,不同方向的学生需要指定不同的文献;可否更方便的方式进行传承?学生发现的一些有价值文献怎样能补充到只带阅读文献中?   2011年1月份,发布的NoteFirst 1.5实现了这样的功能。   在NoteFirst 1.5中,用户可以建立共享文件夹,共享文件夹的成员,可以在共享文件夹分享文献,实现初步的文团队资源资源分享功能。 第三阶段:迈向知识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一些专家纷纷开设博客、微博,出现了很多网络杂志,传统期刊开始了网络化进程。总之在互联网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资讯,而这些资讯的时效比传统的杂志等媒体更加具有优势。当我们读到某些有价值的资讯时,希望能方便的收藏。   浏览器自带的“收藏”功能太过简单,还只能保存在某个终端上,换一个终端,你的收藏就没有了。还有您收藏的仅仅是网址,如果这个网页由于种种原因失效了,你将无法访问。   之前本人一直使用一款网页保存的软件“网博士”,这个软件可以把看到的网页一键保存和收藏。近日来受到热切关注的“美味书签”的功能就是在此功能上,加入了社区概念,更符合目前的流行趋势。   本来我想集成“网博士”的功能,也和网博士的主创人员进行了交流。虽然最后由于时限和开发语言等问题,没有合作成功,在此还要对“网博士”表示感谢。感谢你给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工具。   2011年 9月份,NoteFirst2.0发布,支持了知识卡片,从单纯的文献管理开始迈向知识管理。   NoteFIrst 2.0中的“知识卡片”主要功能如下:   1) 一键把正在打开的网页保存为知识卡片(网页格式);   2) 把网页中的选中部分保存为知识卡片(网页格式);   3) 屏幕截图功能,可把屏幕上任何有价值内容保存为知识卡片(图片格式);   4) 支持知识卡片的分类、标签、检索;   5) 可把知识卡片打包成电子书(CHM格式和专用格式);   6) 知识卡片不同终端上的自动同步。 第四阶段:知识获取和团队协作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希望能及时获取到相关专业的最新动态。之前是通过报刊订阅来获取相关知识的,但现在专业期刊的订阅价格,我个人已经无法承受,另外数字出版已经提供了更便捷的订阅方式。   目前RSS获取知识的高效方法。RSS可以订阅自己关注期刊最新文章、专家最新观点、企业最新产品、项目基金最新申报动态。目前已经有很多RSS阅读器产品,如国外的Google Reader, FeedDemon,SharpReader,国内的“抓虾”、“鲜果”等,在Outlook、Foxmail上也都提供了RSS订阅功能。但这些RSS产品为通用的RSS产品,科研人员希望能实现把订阅到的信息直接纳入到文献管理中,以便论文写作时直接作为参考文献进行引用。。 另外,作为我本人还有“主题订阅”的需求,就是订阅某个主题的最新文献。   此外,团队协作中,不仅仅是资源分享,还包括任务管理、实验记录管理等。   导师为会新生安排文献阅读和实验任务,但任务完成情况,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质量评估方法。可否考虑通过对成员分享文献、笔记(可分为精读笔记、泛读笔记)、完成的试验记录的统计,加上成员彼此之间的关注、评论,实现了任务的统计和只能评估?。   2012年4月发布的NoteFirst3.0,打通了知识获取、知识管理、知识应用、团队协作之间的关节,是NoteFirst的一个里程碑版本。NoteFirst 之于科研人员个人,是知识管理系统;之于团队和机构,则是团队科研协作系统。其功能列表如下:   NoteFirst 3.0 主要新功能包括:   1)期刊订阅  订阅关注期刊的最新文章,还可以订阅科研相关资讯,如基金委动态、相关企业的最新产品信息。当关注期刊、网站、专家有最新文章、信息、博文发布时,会自动接收,提高了效率,方便了使用。(该需求是中国科大罗老师的建议)  下面是我个人订阅的部分信息的列表。   NoteFirst可以把订阅的信息直接转换为题录,可以在论文写作时直接作为参考文献来使用。NoteFirst可自动补充期刊名称、年卷期页码等作为论文引用时的核心元数据。   NoteFirst提供了科学RSS列表,收录了国内外的期刊、政府科研相关的动态、知名学者博客微博、研发型企业最新产品通报等科技相关的RSS源。   2)主题订阅   可以订阅SCI、EI、PubMed 、IEEE等数据库中某个主题的最新科研成果,可以订阅某个专家的最新成果,可以订阅个人成果被知名数据库(如SCI、EI、Pubmed)收录的情况,可以订阅个人成果被别人引用的情况。(该需求是中国农大的胡教授的建议。)   目前数据库支持SCI、EI、IEEE、Pubmed、万方、知网。 后续支持的数据库包括:ScienceDirect、Springer、Wiley、CA、AIP等。   3)团队任务管理(农大胡教授的建议)   4)成员间交流 成员可以查看所参与群组的最新动态,包括资源的分享、成员的加入、微博信息等,对分享的资源进行评价、添加笔记;微博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工具,成员之间还可以通过内部短信进行交流。   5)机构知识库建设 把团队的个人成果、试验记录、重组数据进行再组织,开辟机构成果展示"橱窗",提高团队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文献、试验记录、读书笔记等都是团队智慧劳动的见证,资源的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就构建起了机构的知识库,也记录了团队科研活动的历史。   以此作为NoteFirst3.0发布的纪念。   感谢朋友们多年来对NoteFirst的支持。   欢迎朋友们进行试用,提出建议。   NoteFIrst3.1 将支持新浪微博的订阅,希望也能支持科学网微博的订阅(还没有研究科学网微博是否提供了RSS订阅)。   NoteFIrst的官方网站:http://www.notefirst.com
个人分类: 随笔|9941 次阅读|5 个评论
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研讨会:知识集成与创新
热度 3 郭崇慧 2012-3-20 08:56
2012年3月27-28日,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组织举办 第七届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知识集成与创新,欢迎感兴趣者参加研讨。 Workshop on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Mar. 27-28, 2012,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ogram Day ONE: 27 March 2012 (Tuesday) Venue: Rm 416,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UT Time Chairman: Zhongtuo Wang Topics 08:30 ¾ 08:35 Chonghui Guo Welcome speech 08:35 ¾ 09:10 Y Nakamori Consideration on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Creation 09:10 ¾ 09:45 JF Gu Research on Queue Issues for 2010 Shanghai Expo 09:45 ¾ 10:15 Tea Break 10:15 ¾ 10:50 XJ Tang Qualitative Metasynthetic Technologies 10:50 ¾ 11:25 TJ Ma Agent-based modeling on diffusion of alternative energy vehicles 12:00 ¾ 14:00 Lunch (ST Hotel of DUT, Rm. 202) 14:00 ¾ 14:30 F Jin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Intellectual Resources Management 14:30 ¾ 15:00 YZ Dang Product-Lifecycle-Oriented Knowledge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15:00 ¾ 15:30 DH Pan Knowledge Coordination in Product Innovation 15:30 ¾ 16:00 WQ Song Pilot Study on Mining Qian Xuesen’s Thinking 16:00 ¾ 16:15 Tea Break 16:15 ¾ 17:15 Discussion KSS2012, etc. 18:00 ¾ 20:00 Dinner (ST Hotel of DUT) Day TWO: 28 March 2012 (Wednesday Morning) Venue: Rm 215,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UT Time Chairman: Y. Nakamori Topics 08:30 ¾ 08:50 W Z hang A Systematizing Study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hodologies 08:50 ¾ 09:10 J S un Exploring Academic Knowledge Creation Models in Knowledge Science Researches 09:10 ¾ 09:30 J Z JIN A Study 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Mining for Traditional Crafts 09:30 ¾ 09:50 F M eng Usability and Kansei Evaluation for Traditional Crafts Websites 09:50 ¾ 10:10 Tea Break 10:10 ¾ 10:30 YT Li A Study on Emotion i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10:30 ¾ 10:50 J Huang The Impact of Opinion Leaders on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10:50 ¾ 11:10 Y He Preserving Privacy for Sensitive Association Rules 11:10 ¾ 11:30 J Liu Causality Model of Quality Problems for Stamping Parts 12:00-13:30 Lunch (ST Hotel of DUT)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10069 次阅读|6 个评论
语义技术与活地球模拟器
热度 4 ZSHuang 2012-1-10 23:17
基于知识分析和推理的语义技术(Semantic Technology) 正在成为现代科学跨领域数据分析和知识管理的基础技术。 我很高兴地看到欧洲的FuturICT项目(又被称为活地球模拟器)把语义技术作为其技术基础,来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我注意到了下面关于FuturICT采用语义技术的介绍: ================================================ 在过去数年里,一种新的数据“语言”浮出水面,这让威尔班克斯的梦想看起来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此语言源自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创始人蒂姆· 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2006 年阐述的若干原则。在这种“链接数据”格式中,信息的输入形式简洁明了:X和Y以某一特定方式相关;这种相关性可以是发布数据的人所想要的任何东西。例 如,如果知识共享组织想要以链接数据的形式发布他们的员工信息,他们可以用一系列“三元组”来提供数据: (triples) , ,诸如此类。 而且,由于世界上不止一个人叫约翰· 威尔班克斯,“领导” 一词也有其他意思,因此这些“三元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包含着一个网络链接,指向一个权威的,或者清晰无误的信息源。例如,“约翰· 威尔班克斯”的链接或许就指向了他的主页,或者是CreativeCommons.org (知识共享组织的主页)介绍他的页面,或者是维基百科(Wikipedia )中关于他的条目。而“领导” 的链接则有可能指向一个标准词汇表,这个词汇表定义了他所起的领导作用的类型。这种关联结构可以让研究者将来自多个源头的数据联系起来,而无须先就一个用以解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抽象模型达成一致。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发布数据之前数据准备工作的成本。它同样也提升了这些数据被发布后的价值。 ================================================ 关于活地球模拟器的情况,请看下面 环球科学杂志 的报道: 瑞士物理学家拟10亿欧元打造超级机器预测未来 如果你将有关这个世界的所有数据输入一个黑盒子,这个黑盒子能否变成一个水晶球,可以让你窥见未来——甚至还可以根据你的选择来测试将要发生什么?至少有一个人认为可以,而且他即将获得10亿美元的资金来打造这个黑盒子。   撰文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 翻译张燕晶   在2010年,希腊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潜在的后果。当然,这些后果不会有人愿意看到。希腊政府削减开支的尝试,2010年的夏季和秋季,希腊的财政危机撕开了全球经济的伤疤。 由于欠下了一屁股永远没有能力还清的债引发雅典街头的暴乱。同时,希腊债务违约的威胁,也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希腊必须退出欧 元区,并让其货币贬值,从理论上说,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经济发展。“没错,(希腊)有序退出欧元区将十分艰难,”美国纽约大学的经济学家诺里埃尔。鲁比尼 (Nouriel Roubini )在为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 撰文时指出:“但是,眼看着希腊的经济和社会缓慢而无序地崩溃,则是更糟糕的事。”   然而,越多的人担心,希腊一旦脱离欧元区,那么西班牙和意大而,没有一个人能够百分之百确定剧情将如何发展。越来利或许也会效仿,这样就会使欧盟的 关键纽带进一步削弱。但是英国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Economist)却认为,危机会“促使布鲁塞尔(欧洲央行所在地)加强对财政政策的控制,将欧元区变为一个在政治上更加一体化的俱乐部”。这些结果还将进一步带来广泛的影响:申请进入欧盟的移民也许会转而涌入生活费用较为便宜的希腊;旅游人数的下 降,也会使得传染病的扩散受到限制;贸易路线的改变则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   其实问题本身非常简单——希腊到底要不要退出欧元区?但问题将会带来的后果却很难预料,其结果过于复杂,即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专家也无法把握这一切将会带来的变化。   德克· 赫尔宾(Dirk Helbing )是一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他试图花费10 亿欧元来打造一个计算系统,用以对世界上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出有效预测。而前文提到的那些问题,恰恰就是刺激他这么做的动机。赫尔宾的系统绝不仅限于用来预 测金融、政策或环境等的某一方面。他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预测一切——即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从而找到决策者面临的最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项 目的核心部分被称为“活地球模拟器”(LivingEarth Simulator),它试图模拟一个全球尺度的系统——包括经济、政府、文化趋势、流行病、农业、技术发展及更多领域——这需要用到巨量的数据流、高级 的算法,以及能让系统运转起来的硬件设施。在赫尔宾的竭力推销下,欧盟委员会被打动了,因此,他们在有6个项目参与的最终角逐中,将赫尔宾的项目排在第一 位,并向他的项目投入10亿欧元。   这个系统是对“巨量数据”最具雄心的表达,在许多科学家看来,此趋势堪与当年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的发明相媲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教授、社会学家尼 古拉斯· 克里斯泰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 )说,呈指数式增长的数字化信息将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等通过各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这让我们有能力应对那些此前无力解决的问题。克里斯泰基斯举了 一个例子,无处不在的手机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数据,比如一个人正在前往什么地方,他们在购买什么,甚至可以追踪人们都在思考些什么。很多科学家都相信,只要 将这些数据同其他类型的数据结合起来——比如来自基因组学、经济学、政治,以及其他领域的数据——众多新颖的探索领域很快就会向科学家敞开大门。   “科学上的进步一般都是由仪器来推动的。”戴维· 雷泽尔 (David Lazer )说,他是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赫尔宾项目的支持者。有了工具,任务也就随之而来,如雷泽尔说的那样:“科学就像一个醉汉 在街边的路灯下找钥匙,因为那儿的光线更好。”对赫尔宾的支持者来说(其中包括来自全球的数十位备受尊敬的科学家),10 亿欧元的资金足以获得非常明亮的“光线”。但仍有许多科学家对是否需要将全球的数据汇集到一个中央数据库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更好的方式是通过互联网形 成数据云,然后通过链接来使它们能供所有人利用。这种数据分享格式能让更多人有机会浏览查看数据,然后找到潜在的联系,并为有竞争力的创意创造一个交流场 所。   超级复杂顶级模型   对现代科技而言,寻找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实属稀松平常,即使现在这些数据堪称海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相隔十万八千里。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 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亚历克斯·彭特南德(AlexPentland )指出,研究者已积累了大量有关人类行为的匿名数据,足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找出诱发II 型糖尿病等“行为方式疾病”(diseases of behavior )的行为学和环境方面的复杂因素。彭特南德说,这种海量数据挖掘的方法使得一项始于1948 年、累计有5 209 名自愿者参与的极具创意的心血管病研究 ,看起来就跟一项小组研究差不多。   然而,赫尔宾的“未来信息通信技术知识加速器”(FuturICT Knowledge Accelerator )以及“危机缓解系统”——这是该项目的正式名称——远远超越了数据挖掘的范畴。该项目包括“全球危机气象台”,四处搜寻危机出现的苗头,例如食物短缺或 者流行病的出现。它还有一个被称为“地球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能将分布在地球各地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汇总起来。但是, FuturICT 的核心还是要数“活地球模拟器”,它可以对世界上正在起作用的,来自社会、生物、政治以及物理的无数力量进行模拟,并利用它们来获得对未来的认识。 模型的出现已经有大半个世纪了。早在1949 年,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工程师及经济学家比尔· 菲利普斯(Bill Phillips )用水管零件和一台拆下的汽车雨刮马达打造了一个模型,向世人展示了英国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此模型基于对消费者开支、税收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假 设”调节,用有颜色的水模拟收入的流动。尽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菲利普斯的模型还相当初级,但它却具备了模拟的基本运作方式:规定各个要素之间的一系列关 系,输入数据,然后观察结果。即使预测效果不准,这种误差本身也能成为有用的信息,可以用于改进模型。   现代社会没有电脑将寸步难行,没有模型也一样难以运作。但是你能时时刻刻都使用足够多的水管与水泵来建模吗?不仅是对火山喷发、短期经济增长的 影响建模,而且还要针对人类行为涉及的所有领域,从教育到疫苗的分配,能做到吗?赫尔宾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的自信部分源自他已经成功模拟了另一个复杂的 系统——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通过在计算机上对车流进行模拟,赫尔宾和同事设计出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显示(同样是在计算机上),如果减小运行中的车辆的间 距,就能消除因汽车走走停停而浪费的时间。非常不幸的是,这个间距实在太过微小,以至于只有机器人驾驶才能做到。同样,赫尔宾还介绍了一个由他充当顾问的 计划,即模拟麦加的朝圣者人流。此计划的结果是花费10 亿美元重新规划建设当地的街道与桥梁,从而避免朝圣者互相踩踏造成大规模伤亡。实质上,赫尔宾把他的FuturICT 系统看作是这些交通模型的一个精心制作的放大版本。   但是,这种模拟只对很少一类情况有效,美国哈佛大学定量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加里· 金(Gary King )说。在高速公路交通和麦加朝圣者的案例中,每个人(或者每辆车)都是朝着相同的方向前进,而且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安全、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反观赫尔宾的 “未来信息通信技术知识加速器”却旨在建立复杂的模拟系统,这些系统内的人可谓形形色色,动机也各不相同;既有各种意外事件,也有无数复杂的反馈,并且可 以通过输入、输出以及反馈回路与其他相关系统相连。例如,一个城市的经济模型就依赖于该城市的交通模式、农业生产、人口统计资料、气候和 研究者计划打造一个能模拟整个世界以预测未来流来支撑。一种效果更佳的知识机器或许将诞生于万维网式的计算系统。然而,模型不够完美,许多研究者认为世界 的复的运作机制,例如互连与争论。这个项目将由研究人员现在随时可用的巨量数据杂性是模型永远也看不懂的。   流行病学情况,当然,这里只提到了其中一部分。除了要面对令人望而生畏的复杂性问题,科学家还列举了一个综合系统所必须征服的一大堆相互关联的 挑战。首先,我们目前还不具备一套完备的社会学理论,而这正是一个系统的起点。加里· 金解释说,当我们拥有一套可靠的关于事物如何运转的理论后,就可以建立起一个能够成功预测结果的模型,比如对物理系统来说就是这样。但是,目前我们所掌握 的无论哪一种社会行为学理论,在预测能力方面都还远远落后于物理学定律。不过,加里· 金指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我们拥有足够多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基于一些关于“规律如何形成的线索”来打造模型,甚至不用去知道规律到底是什么。例如,如果 记录下地球上任意地区的气温和湿度在一年内的变化情况,我们就可以开发出一套相对准确的天气预报系统,而不需要懂得流体动力学或者太阳辐射什么的。美国西 北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托—拉斯洛· 巴拉巴希(Albert-László Barabási)认为,我们已经开始利用数据来梳理一些有关人类系统的规律了。巴拉巴希同时也是FuturICT 项目顾问,他和同事最近公布了一个模型,可以根据人们过去的出行习惯,预测这些人明天下午5 点钟的时候都在什么地方,准确率可达90% 。做出这种预测没有用到任何与心理学、技术或者经济相关的知识。模型仅仅是分析过往数据,并以此作出推断。   但是,有时候为了让这些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所需的数据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卡内基· 梅隆大学的统计学家科斯马· 沙利兹(Cosma Shalizi )认为,如果你在思考100 种不同互动因素的问题时,想像思考二维问题一样准确,那么需要的数据量近乎天文数字。沙利兹总结说,除非你将就着使用那些无法把握社会行为学整体复杂性的 简单模型,“想要单靠数据打造出精确模型是不现实的”。   FuturICT 不会仅仅依赖于一个模型,不论此模型有多复杂。赫尔宾介绍说,它将把“计算机科学、复杂性科学、系统理论、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和政治科学)、认知科学” 以及其他领域都结合起来。但是,模型的结合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复杂程度将呈爆发式增长。“假设天气与交通各有10 种情况,”加里·金说,“如果你想同时知道这两者的情况,需要知道多少事情?答案不是20 ,而是100 。这还不至于让我们感到绝望。它仅仅意味着我们所需的数据量增长得非常快。”   更棘手的是,一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也将改变它在建模时自身所处的环境——预测结果做出后,它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准确性。印第安纳大学复杂网络与系 统研究中心主任、FuturICT 项目首席数据规划师亚历山德罗· 维斯皮尼亚尼(Alessandro Vespignani )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科学问题”。既然预测结果影响到其自身条件,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开发出合适的模型,公共卫生应用钞票与病毒“同流合污” 想象一下,一种致命的流感病毒出现了。它将向何处传播?物理学家和流行病学家已经开始利用巨量的数据来预测流行病,以及怎样做才能阻止病情的蔓延。一些科 学家使用追踪乔治这个项目所提供的数据来模拟2009 年的H1N1 流感病毒在美国的传播状况(该项目跟踪数以百万计的钞票在美国境内的流动轨迹)。其他一些研究者则通过分析航空和陆地交通状况,以同样的方式来进行预测。 这些研究既让我们看到了巨量数据带来的希望,也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它们准确地预测了流感将传往何处,却严重低估了最终受感染的人数。   钞票在美国境内的流动情况反映了人口和病毒的流动。   使它所含的反馈回路或实时数据监测系统,能够让我们连续不断地改进算法并作出新的预测?”维斯皮尼亚尼说。   这样的模型还必须具备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和详尽程度。比如说,如果你询问一个经济学模型,你所在的城市是否该把一些土地改做他用,而这个模型在 做决策时没有考虑食物链的问题,那么,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它给出的答案或许合理,但对环境来说,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世界上有超过1 000 万个物种,仅仅是了解每一个物种以什么为食,都会复杂得让人无比沮丧。而且,食物方面的相关差异还不仅仅停留在物种这个层次上。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环境学 家杰西· 奥苏贝尔(Jesse Ausubel)指出,通过对蝙蝠胃里食物的DNA 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弄清蝙蝠都吃了什么。但是居住在某个山洞里的蝙蝠和仅仅数英里之外的同一类蝙蝠,它们的食物源都可能不相同。如果没有踩着那些海鸟粪, 进入一个又一个山洞具体考察,则依赖那些互相关联的模型的专家将有可能遇到不可靠的、会产生一系列连环作用的结果。   所以,虽然从理论上说,即使我们对模型所依据的根本法则一无所知,也能构造那些关于复杂现象的模型,但实际的困难也将呈指数式猛增。总有另外一 个层次的细节,总有另外一种因素在最后的结果中可能被证明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没有事先了解人们会怎样做,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知道模型获得的 我们尚不 清楚,人类的是不是最终结果。大脑是否已经在基因组学和天文学等领域,建立在巨量数据上的有能力理解超研究业已取得许多成功,但级计算机给出是,在单一领 域的成功还不足以证明,当我们将多个领它们的答案时域通过高度复杂的方式相互的过程与依据。联系起来的时候,仍能取得成功。也许我们可以一点点地进步,但 也许存在这种可能性:对于涉及人类活动这样复杂的系统,模型的能力天然就是有限的。毕竟,人类系统通常服从于象征着不可预测性的两大理论:黑天鹅理论 (black swans theory )以及混沌理论(chaos theory)。 当预测结果难以理解时   什么模型可以预见到世界范围内每天都在发生的动荡?或者预见到2001 年9月11 日的那场恐怖袭击,以及它带来的深远影响?又或者预见到因特网从研究者专用的一个不起眼的网络,变身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工具,催生或颠覆了整个行业?纳西 姆· 尼古拉斯· 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在他2007 年的畅销书《黑天鹅》(The Black Swan )中阐述道,这就是通俗化的“黑天鹅问题”(black swan problem)。“这个世界总会比模型更加复杂,”奥苏贝尔说,“事实永远如此。 ”   更糟糕的是,赫尔宾想要弄清楚的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系统,绝非复杂二字就能形容。这些系统具有混沌的特性。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依赖于成百上千个独 特因素,相互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而且还深受初始状态影响。在混沌系统中,每件事都有某种起因,或者更准确地说,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多得不计其数的起因,因此 对事件只能作最普遍、最一般性的预测。例如,美国乔治· 梅森大学的气候学家、全球环境与社会研究院(Institute of GlobalEnvironmentandSociety )主席雅格蒂西·舒克拉(Jagadish Shukla )曾告诉我,虽然我们能提前5天预测天气,“但如果想要提前15 天做出预测,那是不可能的。无论你安置了多少个传感器,初始条件总会有误差存在,而且我们所使用的模型也不是完美的”。舒克拉说:“局限性并非来自技术方 面,而在于系统的可预测性本身。 ”   舒克拉一直小心翼翼地把天气和气候区分开来。我们也许无法预测100 年之后的某天下午是否会下雨,但是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预知那时的平均海洋温度。“尽管气候是一个混沌系统,但它仍然具备可预测性,”舒克拉说。对赫 尔宾的模型来说也是如此。“复杂的金融市场运作也许比天气的可预测性更低,”赫尔宾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但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些宏观经济数据 (例如,很多年以来,美国人的消费总是比收入增长得更快)的分析,预测出金融危机迟早会发生。 ” 但是,不需要一大堆超级计算机、天文数字般的巨量数据,以及花费10 亿欧元,我们也能获知这些。   如果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咨 询意见(就如赫尔宾在证明10 亿欧元赞助费物有所值时所强调的那样),一些新的现实问题就会冒出来。首先,我们尚不清楚,人类的大脑是否已经有能力理解超级计算机给出它们的答案时的过 程与依据。当模型足够简单时——比如有关英国经济的“水工学”模型——我们可以追溯模型的运作,并意识到个人存款账户的缩水是加税过快而带来的一个意料之 外的后果。不过,那些依赖于大量数据计算,并需要通过结果反馈来加以调整的复杂模型即使能提供可靠的结果,其过程之复杂也是人类大脑所难以理解的。也就是 说我们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当我向赫尔宾问到这一局限性时,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告诉我,他认为人脑能够理解的那些基本规律以及公式,最终可能都会浮现出来,因为他在研究交 通时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但是,汇集了金融系统、社会行为、政治运动、气象学以及地理学的交叉口,其复杂程度远非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的三车道交通能够比 拟。所以,人类也许无法理解,当模型被问到一旦希腊脱离欧元区会产生什么结果的问题时,它凭什么会预言灾难即将到来。   如果无法理解为什么某一行动路线是最佳方案,一个国家的总统或首相就永远不可能据此采取行动——尤其是当这样的行动看上去荒谬可笑时。哥伦比亚 大学的统计学家维多利亚· 斯图登(Victoria Stodden )构想了这样的情景:一位政策制定者获知了“活地球模拟器”的预测,并宣布“为了让全世界摆脱经济危机,我们必须烧掉地球上所有的油井”。如果政策制定者 无法解释这样做的理由,那么这就是一个无法被执行的建议。毕竟,即使科学家事实上已经就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大体上达成共识,政策制定者还是拒绝为每一个严 肃的环境模型所预测的未来做好准备。   网民与网民的争论 赫尔宾现在所描述的FuturICT 是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一个中央组织来对它加以管理,因此,也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赫尔宾将负责监督一个包括硬件建设、数据采集、结果返回等工作的全球化项目。   但这不是约翰· 威尔班克斯(John Wilbanks )想要的。威尔班克斯是非营利组织“知识共享”(CreativeCommons )分管科学的副总裁,他和赫尔宾一样热衷于巨量数据,但他的直觉让他把目光投向因特网而不是钟情于建立机构。在威尔班克斯的领导下,一个旨在组建形形色色 的“共享数据”系统(data common),让所有人都可以利用它们的项目正在展开。这个项目旨在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加入到一个汇集了各种创意、模型和结果的开放的交流场所中。与规 划一个具备有序输入和高价值输出功能的形式化机构相比,威尔班克斯的方法可谓反其道而行之。   上面的两种方法强调了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数据分享也许不能获得一个封闭系统实行的专业人员审核过滤制所带来的好处,但威尔班克斯坚信,这种方 法通过其“繁殖力”的优势足以地弥补这一缺陷 。例如,互联网允许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这就是它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创新引擎的原因。在威尔 班克斯看来,如果科学家都能利用到尽可能多的数据,如果一切信息都能对所有人开放,并且易于使用,而且这些信息能够实现跨学科、跨单位、跨模型的整合,科 学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取得进步。   在过去数年里,一种新的数据“语言”浮出水面,这让威尔班克斯的梦想看起来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此语言源自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创始人蒂姆· 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2006 年阐述的若干原则。在这种“链接数据”格式中,信息的输入形式简洁明了:X和Y以某一特定方式相关;这种相关性可以是发布数据的人所想要的任何东西。例 如,如果知识共享组织想要以链接数据的形式发布他们的员工信息,他们可以用一系列“三元组”来提供数据: (triples) , ,诸如此类。 而且,由于世界上不止一个人叫约翰· 威尔班克斯,“领导” 一词也有其他意思,因此这些“三元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包含着一个网络链接,指向一个权威的,或者清晰无误的信息源。例如,“约翰· 威尔班克斯”的链接或许就指向了他的主页,或者是CreativeCommons.org (知识共享组织的主页)介绍他的页面,或者是维基百科(Wikipedia )中关于他的条目。而“领导” 的链接则有可能指向一个标准词汇表,这个词汇表定义了他所起的领导作用的类型。   这种关联结构可以让研究者将来自多个源头的数据联系起来,而无须先就一个用以解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抽象模型达成一致。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发布数据之前数据准备工作的成本。它同样也提升了这些数据被发布后的价值。   这种“链式数据”的方式可以使更多人注意到某一特定数据集上,因而增大了某人偶然发现一个有趣的信号的可能性。更多的假说可以被测试,更多的模 型也可以被检验。“网民们的思想需要碰撞,”威尔班克斯说,“他们需要辩论模型中所用的变量和数学是否准确,还有前提假设是否正确。”这个世界非常紊乱, 以至于我们读懂它——比如及时发现潜在的金融危机—— 的最佳机会,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都来对它指手画脚一番。对威尔班克斯和他的团队而言,让数据公开且可以通用是第一步,也是革命性的一步。在参与辩论的各门 各派中必定有一些拥有非凡智慧且打造出了精致模型的机构。但是,要让真相浮出水面,第一个而且最基本的条件还得是争论本身——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争论。   威尔班克斯和赫尔宾都将“天量数据”看作是一场革新,他们也都期望,能被科学地理解的社会行为比我们前些年设想的要多得多。赫尔宾并没有打算通 过向赞助方描述“活地球模拟器”如何防止国家破产及全球危机以说服他们出钱(如巴拉巴希所言,“如果你试图说服政治家,那你就必须谈论最终产出”),而是 承认FuturICT 将会支持多个彼此间存在竞争的模型。而且,赫尔宾还渴望能完成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数据采集,并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公之于众。(其中一些必须保密,因 为它们来自商业机构的有限授权,或者包含了个人隐私信息。) 无论怎样,差异是实实在在的。对赫尔宾以及他的数据架构师维斯皮纳尼来说,确认FuturICT 支持多个模型不会让他们止步不前。“甚至天气预报都是基于多种模型完成的,”维斯皮纳尼说。然后他又说:“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关各种结果发 生概率的统计推断。”对赫尔宾和维斯皮纳尼而言, FuturICT 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汇集多种模型,得出一个答案。   当然,数据共享的目标也是向真相汇聚。但它既然采用网络架构,它就承认甚至是鼓励富有成效的意见交锋。科学家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型、不同的分类标 准、不同的术语,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彼此交谈,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其共享的数据链接回到因特网或者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已知的联系点。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各干各 的,但仍能相互交流甚至合作。威尔班克斯认为,差异不会消失,变成众口同声的一言堂,因为存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出发点,甚至不同的脾性。这种数据大众化 的方法不但意识到差异的长期存在,而且承认甚至鼓励这种存在。   网络重新定义知识   最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是最实际的问题是:哪种方法将取得更佳的效果?   归根结底,答案也许可以归结为对知识的本质特性的争论。两千多年来,西方一直将知识看作是一个已确定的、始终如一的真理系统。也许这种看法更多 地暴露了知识传播手段而非知识本身的局限性:当知识被不褪色的墨水写在纸上从而被传播和保存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它通过了验证而且不会再改变。然而,新的 知识传播媒介不再是印刷出版物,更多的是通过公开的网络传播。我们可以从数据共享中获取大量知识,但它们随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修改,因此这些知识就更 像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论证。事实上,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知识:永远不会被完全确定,永远不会写完,永远不会彻底搞定。   FuturICT 平台的目标是打造出一个能足够完美地代表地球的机器,我们可以向它提问,并根据它的回答采取行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各个领域的逻辑模型来准确无 误地描述世界。而“链接数据”阵营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个观点的挑战。知识也许来自数据共享系统,即使它本身并不能完美地代表这个世界。   当然,除非这场各种观点间的混战——网民与网民间的争论——是对世界的更加完全真实的表述。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413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学术博客社区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问卷调查
热度 17 ganchunmei 2011-12-19 21:18
各位科学网博友们, 您好。 我是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博士生甘春梅。想麻烦您帮我们做一份有关“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调查问卷(需要 7-8 分钟时间,问卷地址: http://www.sojump.com/jq/1201103.aspx )。 本次 调查完全出于学术研究目的 ,旨在 考察个体通过学术博客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情况。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增强您和他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管理的深层知识。 对 您的合作和支持,我 们 表示衷心的感 谢 !
个人分类: 学习感悟|4942 次阅读|20 个评论
从文献管理提升为知识管理
热度 2 zhaodl 2011-11-30 15:01
从文献管理提升为知识管理
朋友辞职,专心开发科研文献管理“工具”,最早从期刊文献采编系统开始,后来又有参考文献校对系统发布。采编系统我早有使用,最近有对其“参考文献编校系统”试用,发现的确是可以为编辑和作者解决不少繁琐的劳动。比如:参考文献中缺项或者标注不规范,系统自动网上搜索比对,并提供和补全。不能补全的,也可以给出提示!最让我满意的是 与word高度集成,基于word的修改功能“标注在word文档中”,脱离系统一样可以浏览和修改。 在试用参考文献编校系统的过程中,就需要登陆朋友的网上看看。发现,另外一个产品更使我感兴趣是“原来面向作者的文献管理”升级为“ 团队科研协作管理 ”。先摘录部分介绍如下,与你分享。 (1) 新一代互联网软件。 NoteFirst 新一代互联网络版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同一用户在不同计算机间的文献可自动同步更新;具有科研社区功能,可结识同行,实现同行交流。 全面支持中文期刊参考文献要求。 NoteFirst 不仅全面支持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还支持 EI 中文收录期刊的双语参考文献格式。 (2) 团队科研协作管理。 不仅仅是参考文献管理软件,还提供团队科研协作管理功能。团队每个成员都阅读了很多文献,做了很多笔记,完成了很多实验,目前这些个人知识成果大多保存在成员的个人计算机中,会随着成员的毕业、转岗而流失,没有成为团队的知识财富。 NoteFirst 可实现成员知识成果的自动积累、传承和分享。 (3) 扩展到知识获取。 从文献管理扩展到知识获取。 NoteFirst 提供了网页快存功能,可把整个网页、网页中的选中内容保存为知识卡片。 (4) 机构知识库建设绿色通道. NoteFirst 可自动到各大数据中自动收集收集用户个人发表的论文,并通过和权威数据库的比对来辅助用户提交的个人成果,并把把个人成果一键提交给机构知识库。这样用户就不用为机构知识库建设专门付出劳动,这样就会提高成员对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支持率,跨越机构知识库建设的 “ 最后一公里 ” 。 目前, NoteFirst 目前的注册用户已近十万,每天的注册用户达到三百人,已经被中国农大、中国水利电力研究院等机构的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团队科研协作管理系统,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都知名高校的三百多所图书馆在使(试)用 NoteFirst 。 申请试用请点击 : http://jigou.notefirst.com/
4393 次阅读|3 个评论
听杨百寅教授的“知识整体论及其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讲座
duxingye 2011-11-16 12:33
听杨百寅教授的“知识整体论及其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讲座
2011年11月8日晚7时,北师大后主楼16层MBA教室里济济一堂,坐满了来聆听讲座的MBA教师和学生。连走廊上都站满了人。我很幸运,坐到了前排的一个座位。 其时做讲座的是清华大学杨百寅教授,查百度百科,对他的介绍如下:杨百寅教授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乔治亚大学人力资源开发博士。曾先后任教于美国的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和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是爱达荷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 人力资源开发季刊》(国际)副主编,《国际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季刊》和其他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 根据我的估计,目前,在知识管理这个领域,大约有70%左右的文章发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刊物上,《图书情报工作》近年来也将其作为选题很重要一方面,比如,知识管理,知识生态,知识组织,知识组织系统等。从我审核过的有关知识管理类的文章中,绝大部分提到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同时,也绝大多数用到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理论,从二者互相转换的角度论述企业中的知识转换等,目前未见到用哲学上的三元论来阐述知识领域。 杨百寅教授从哈贝马斯(Habermas)的知识论出发,经过深入的思考,从三元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知识整体论的思想。作为我,对这个理论也很着迷。北师大MBA中心李宝元教授也给予这个理论非常高的评价。 我把这个理论核心的几个图表展现如下:请大家看是不是有所启发并参与讨论? 第一个图表:知识 第二个图表:知识的三个层面: 第三个图表:知识三分法的理论基础之一 第四个图表:知识的重新定义 第五个图表:三个知识层面的对立性 第六个图表:三个层面的统一性 第七个图表:三个层面的对应性 第八个图表:知识层面之间的关系
5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美文欣赏和推荐
icstu1 2011-9-29 12:27
“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美文欣赏和推荐
图是 概括用的 文字 是 链接和扩张 用的 见 : 建立自己 的 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的 29 条原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360906 个人信息环境的创建 课件 .pps 这个是 工作和宣传 用的 这个 也是 学习和工作 用的 面向研究生的图书馆知识组织和服务问题讨论(有课 件联接) 新生需要了解的几个国科图的链接资源汇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83818 希望您也能够将通过回复或联系将您所拥有或喜欢的 资源共同 链接上。
个人分类: M 用图表或数据呈现的成果|2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建立你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学习、保存、分享!
热度 1 hongri1130 2011-9-29 09:34
进入大学以后, 学习 方式和高中会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你几乎必须善用电脑来完成我们学习任务。当然,对于已经工作的童鞋也一样,无论是总结自己的经验还是学习新的知识或是收集一些 资料 ,建立一个知识管理系统都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应该 如何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简单来看,对于知识,我们主要分3个部分: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分享知识。今天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开始讨论吧!我是一位刚进大学的新生,所以本文是从学生的角度来阐述,当然,你可以用自己的想象扩充到属于你自己的使用场景去…… 1、学习知识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知识的途径可不像高中一样,把课本背熟了神马都成了。到了大学,除了课本,你还必须善于探索或者挖掘那些与你所学习的有关的 知识 (当然也包括一些你不用学,但必须知道的东西。) 1、 善用 Google。 Google 可不是像某国电视台所说只能用来找点不良信息啥的,用好了google,你就相当于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可以说,善用google几乎能查到人类已知的全部信息。这里是一篇李笑来老师写的google教程: 访问 2、 使用维基百科以及一些专业检索引擎 尽管 Google 的信息检索能力牛逼得没话说了,但是查询有些东西的时候使用专业检索引擎能大大减少你花费的时间。其中 维基百科 是绝对的佼佼者。和 Google 一样,访问维基有时也会面临一些问题,而且不是全部人都天天可以有网络使用。这时,使用 离线版维基百科 WikiTaxi 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再介绍一些检索网站吧(欢迎补充): google学术搜索: http://scholar.google.com/schhp?hl=zh-CN CNKI知识搜索: http://search.cnki.net/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 Scirus: http://www.scirus.com/ NFOMIN: http://infomine.ucr.edu/ 最后,AD一下我们的网盘文件搜索引擎“找文件”: http://www.zhaofile.com 3、阅 读电子书 俗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电子书 是人类进步的电梯。现在,几乎每一本书都有电子版的了,而且,随着 iPad 、 Kindle 的横空出世,电子书的阅读体验也越来越好了。而且之前介绍过的 读览天下正版电子图书服务 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极力推荐你去 买一台 iPad 或者其他的 电子书阅读设备 。另外,谈到读书,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 豆瓣 的讨论与书评都是不可以少的,你也应该看看。 4、 看看名校的公开课吧 现在许多国外名校都在网上发布了公开课,其中不乏一些世界级的大师的课程呢,而且艺术、计算机、经济学等等,无所不包,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看的。多了解一些 东西,无论对读大学还是找工作甚至整个人生都很有意义的。推荐到网易公开课频道体验上名校的感觉! 访问: 全球名校免费开放课程 5、 无处不在的学习 高中常说, 学习 无处不在。放在高中,这句话放在高中有点讽刺,但放到大学,那倒是真的。没事多上上各种有学习意义的网站,看看书什么的,总之,把握好美好时光,用知识充实自我吧!别整天沉迷游戏~ 2、保存知识 月光老师说:“ 保存知识 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最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到相关内容。”保存知识分为保存到本地和保存到网络上。保存到本地安全,不易丢失;保存到网上则方便获取。我们一样一样来看。 1、 使用 EverNote、麦库、有道笔记等软件将知识保存到本地 笔记类的软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网页上的内容保存到本地,而且软件本身有信息管理功能,很方便地就能建立起一个小资料库了,查找起来很方便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关链接: EverNote | 麦库 | 有道笔记 | CintaNotes | Wiz(为知知识管理) | 网博士 2、 使用网络服务随时随地地保存知识 网络书签是不可缺少的东东,而其中首推的就是 Delicious 了,使用网络书签,你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查看你收藏的网址了。我自己也建立了一个微博帐号( 看看 ),现在微博的插件这么多,用微博就可以很方便地收藏网址啊图片啊什么的呢。另外,像如果你会使用 Dropbox 、 金山快盘 、 Everbox 等的文件同步服务的话,用它们来同步网博士的数据库或者一些常用文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3、 建立个人博客来保存知识(WordPress等) 拥有一个个人博客对知识的保存灰常有好处呢,可以做知识记录,可以收藏链接,可以分享心得,可以和读者交流,总之就是非常非常有好处啦!相关阅读: WordPress中文视频 。 3、分享知识 有本书上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是的,和高中不同,大学更强调的是团队是我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享的重要性。 1、知识分享首推的就是 Twitter 了,即时高效,可惜这个网站在大陆不存在,唉~不过国内的 新浪微博 或是 腾讯微博 也是可以凑合的。而且不得不说,国内微博的有些微创新还真迎合了我们的使用习惯。 2、建个博客。虽然有了微博的大行其道,但是深度的分享还是需要博客才能胜任的。除了一些类似新浪博客等专业的博客托管外,还是推荐自己建立独立的博客,如上面所说的 WordPress 。(异次元也是使用它建立起来的) 3、制作思维导图。像上面这几幅图片就叫做思维导图了,看上去很清爽吧。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推荐使用 免费开源且跨平台的 XMind 。 结束语 看了这么多,相信你也有点晕吧。嗨,什么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嘛。花点时间弄好这些指不定以后能帮你节约多少时间呢。好了,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如果你对于 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哦。最后,祝愿各位(也祝愿我自己啦)有个没那么荒废的大学生涯,嘿嘿。 原文地址:http://www.iplaysoft.com/build-your-own-knowledge-system.html
个人分类: 生活其它|2870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0-2009中外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研究主题变化研究
duxingye 2011-9-14 19:46
去年参与了一个课题,题目是“2000-2009年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研究主题比较分析”,设计研究内容时,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通过对2000-2009年发表在国内外图情学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关键词进行扫描,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别梳理出国内国外在研究主题上的变化,以发现国内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热点是否与国外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热点是否一致。除了总体上的对比外,我们也析出了几个近年来国内外都比较热点的领域,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主题的变化进行分析,生成研究主题演变图。 在这些分领域中,知识管理是国内外近几年都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我选择了这个领域进行研究。但在研究中,首先我们的数据不像想像得那么理想,存在很多缺陷,如有些期刊不提供关键词主题难以揭示、关键词共现状况不令人满意等等问题。我们的研究也一直托着。另外,国外有一本刊knowledge management本身创刊也就是十几年,它的发展,似乎反映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而它的数据并不在我们收集的数据之列,如何把它的数据纳入进来,也成为一个难题。 目前这篇文章还在进行中,不知有哪位博友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愿意参与到我们的研究,这篇文章写成后将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
2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隐性知识/缄默知识简介
shxf 2011-8-30 12:31
隐性知识/缄默知识简介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有如下特征: 1. 默会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这是隐性知识最本质的特性。 2. 个体性: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例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但是隐性知识并不是不能传递的,只不过它的传递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过“师传徒授”的方式进行。另外,这里需要区别“个体性”与“主观性”。波兰尼认为,和主观心理状态之局限于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个体知识是认识者以高度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带着普遍的意图(universal intent),在接触外部实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可见,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关键在于前者包含了一个普遍的、外在的维度 。 3. 非理性:显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逻辑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它能够理性地进行反思,而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由于隐性知识的非理性特征,所以人们不能对它进行理性地批判。 4. 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这也是隐性知识的很重要的特征。 5. 文化性: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那个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或者说,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隐性知识“体系”,包括隐性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隐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 6. 偶然性与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7. 相对性:这里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相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反之亦然。 8. 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不易消退遗忘;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改造。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9. 整体性:尽管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然而,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不可分割的。
个人分类: 杂文趣谈|1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人对这样的博客软件感兴趣吗?
热度 13 outcrop 2011-6-8 23:45
自己电脑上写博客,写完后,自己电脑上保留一份;科学网上发布一份;或者新浪发布一份;或者搜狐也发布一份;看心情 。这个思路源自蒋老师的《 梨花教主談多處開博的好處 》;当然,微博也行。 实际上就是个博客客户端,其实科学网完全也可以开发一个出来,以增强用户粘度,叫“科学桌面”之类的名字;或者等我或者别人开发出来,OEM过去 我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也是个人桌面知识管理的一个雏形功能。 不知道多少老师同学对这种小玩意感兴趣?或者需要哪些更特别的功能? 技术上实现很简单,具体编码有些繁琐的地方,得细心,是个体力活。 可能的话,可以做一个开源项目运作起来。
个人分类: 个人知识管理|4803 次阅读|42 个评论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rbwxy197301 2011-5-19 10:32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SSN: 1367-3270 Editorial objectives Th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dedicated to the exchange of the latest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on all aspects of managing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 The journal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and case studies by academic,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contributors on strategies, tools,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focus of this journal i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concepts to real-world situations. Th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now been accepted on to Thomson Reuters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The journal's impact factor is expected in 2012. Coverage Th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overs all the key issues in its field including: Developing an appropriat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tegrating learning and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retrieval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Link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performance initiatives Retaining knowledge - human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Measuring the value of knowledge already within an organization What lies beyond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 benefits As a subscriber to th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you will be able to: Advance your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core competency. Learn how to put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work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Explore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via case studies. Share knowledge through debate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Find out how to overcome the main barrier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Benchmark your curr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against best practice organizations. Develop a research agenda to inform policy making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Assess new directio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 journal audiences Academic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at universities and business schools Chief executives Managing directors Chief knowledge offic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rectors and managers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anagers Consultants Quality managers and directors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and directors 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rs Benchmarking managers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centres serving the needs of the above Th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indexed and abstracted in: Emerald Management Reviews Aslib -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bell's Management Directory Current Contents/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C/SBS) Fulltext Sources Online Information Sciences Abstracts INSPEC OCLC's Electronic Collections Online PsycINFO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 To find out the usage statistics for this journal please email the publisher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vailable as part of an online subscription to the Emerald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ubject Collec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email collections@emeraldinsight.com. Table of contents: Volume 15 issue 3 - Current Issue Published: 2011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knowledge creation capability Dr. Dong Wang, Dr. Zhongfeng Su, Prof. Dongtao Yang Becoming to know. Shifting the knowledge creation paradigm. Dr. Maria Jakubik Developing organisational decision-making capability: A knowledge manager's guide. Prof. Jane McKenzie, Dr. Christine van Winkelen, Ms. Sindy Grewal An Activity Based Framework for Quantification of Knowledge Work Dr. Jalil Heidary Dahooie, Dr. abbas afrazeh, Prof. Seyed Mohammad Moathar Hosseini MYSTERY OF THE UNKNOWN: REVISITING TACIT KNOWLEDGE IN THE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 Dr. Fuat Oguz, Dr. Ayse Elif Sengün Organisational Culture’s Influence on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ur Mr. Visvalingam Suppiah, Dr. Manjit Singh Sandhu Transferring Subsidiary Knowledge in the Global Learning Context Ms. Yuzhe Miao, Prof. Soonkyoo Choe, Prof. Jaeyong Song KM Implementation in a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Dr. Kalsom Salleh, Dr. Siong Choy Chong, Prof. Syed Noh Syed Ahmad, Dr. Syed-Ikhsan Syed Omar Sharifuddi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ervice Encounters: Impact on Customers’ Satisfaction Evaluations Mr. Priyanko Guchait, Dr. Karthik Namasivayam, Dr. Pui-Wa Lei Knowledge mapping mode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organizations Dr. Gangcheol Yun, Prof. Do Hyoung Shin, Prof. Hansoo Kim, Prof. Sangyoub Lee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7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数字革命所带来的变化
bindiya 2011-4-7 21:19
摘自 www.educause.edu 2010年review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morrow's University: A President's Confessions and Advice," Jolene Koester anticipates the question of w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to do with such broad issues. She answers: " Remember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ists to support, empower, and advance the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mission and business processes ." Finally, Patrick Masson addresses these processes in "Open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Extending the Past to the Future," In the words of Koester, a university president: "Those of you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the potential for the most exciting present and future work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t of your expertise and vision, in partnerships with those in the rest of the institution and in many cases with other institutions, will emerge major transformation and redefinition of the role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You are at the center of what will change ou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concept of an academic library as an independent, physical home of analog materials that are accessible mostly by the surrounding collegiate society has a long tradition and is profoundly reinforced by the presence and persistenc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tsel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the more prominent ones, define themselves by exclusivity and singularity of purpose. E-Content columns in 2011 will in part explore the new kinds of thinking that can lead to very large-scale solutions. I imagine that all of the following will be common to these efforts: strong regional coalitions that bring together diverse institutions; goals of federating shared resources and interests, including collections, technology, and expertise; and a genuine, volitional dependency on other,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what was once a locally owned and managed asset. These projects will likely also share an important tactical approach. They will mitigate the concern over loss of individuality—loss of "brand," in the common parlance—by keeping intact the level of tradition, history, and idiosyncrasy of the institutions involved and by building their interdependent alliances and collaborations within and among the services and programs that underp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is will be no easy task, but from a strategic vantage point, at least as I have come to understand it, there is no ambiguity: the future of academic libraries and higher education rests on the ability to reconceive 调和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holistically, with its various components (discovering, reconstituting, publishing, and sharing knowledge and keeping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at knowledge securely preserved and accessible) understood as 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 The inherited norms, customs, traditions, and institutions that have structured research and teaching now need to be constructively challenged, redefined, and subsequently reassembled. The next two decades could witness an extraordinary flourish of activity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ed on repositioning 存储 , consolidation 联合 , and convergence 汇聚 . And as with so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our future as a result of that activity will turn les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an on informed and empathetic leadership.
1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的技术实现与知识管理
热度 2 outcrop 2011-4-4 22:46
——兼答彭海杰学长 在科学网大学造势的过程中, 彭海杰学长 第一个深刻的提到技术实现上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他在短消息中提到“合适的工具”的问题,确实是任重道远。个人觉得不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科学网大学的工具实现。 如果按照使用者的性质,把知识管理分为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与社会知识管理的话,那么科学网大学,则属于社会知识管理范畴。关于三者的关系,在《 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与社会知识管理 》一文中有一个肤浅的探讨:这一切是以个人知识管理为基础。 因此科学网大学的技术实现可以理解为在建立在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上的语义化在线社会知识管理系统,“合适的工具”,也就成了实现过程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个人的想法是,初期可以考虑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做一定的二次开发;比如在线系统方面,可以考虑对DiscuzX或Drupal等开源系统做一定的二次开发;数据存储方面,可以考虑中央存储和分布式存储相结合的方式。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324 次阅读|6 个评论
复杂系统与 个人知识管理
seawan 2011-3-18 11:50
一个想法: 个人知识管理涉及复杂系统。 但是,复杂系统如果采用分析式思路往往会有很大的困难。 因此,采用其它途径可能是一个思路,例如:人工生命的方法。 在google scholar上查 在标题: "knowledge management" "Artificial life" 倒是没有查到。 有谁有更详细的思考或者思路,请告诉我一声。
个人分类: 思考|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RSS报告的提纲和主要内容
热度 7 smilesun 2011-3-8 17:11
同步世界最新资讯-RSS,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武器 这个报告强调针对科研工作者,其实对所有的人都是非常有用的。 今晚报告的内容如下: 引言部分:首先通过信息爆炸、通讯方式的改变,对我们获取信息感知世界提出了挑战,我们需要快速高效的信息获取和管理手段,并由此引入RSS。 接着分三部分介绍今晚的内容: 一是什么是RSS,RSS订阅和RSS阅读器 比较RSS与常规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常规方式是逐个信息源一一查看,而RSS是把你所有关注的信息源集中在一起,让你在一个界面可以看到所有信息,而且看过的信息和没有看过的明显区分开。 RSS订阅和RSS阅读器是下面要用到的,这里只是简介。通过与email对比,说明在线RSS阅读器和离线阅读器。然后介绍如何申请google reader的帐号,及GR的界面。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介绍如何订阅了。 二、介绍如何订阅不同的资源 这一部分内容最多,也是初级用户最关注的问题,所以是今晚的重点。 通过学习、生活、工作、科研不同需求,介绍不同资源的订阅方式。 主要还是想向科研工作者介绍如何利用GR追踪科研前沿等知识。 PPT中有详细的资源订阅方式的介绍。 三、介绍完订阅之后,google reader里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内容,此时如何阅读,如何管理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第三部分介绍如何阅读,如何管理。包括建立文件夹、喜欢、星标、共享等,快捷键,拓展工具,关注,标签。如何订阅没有提供RSS源的网站等。 最后,简单总结,分享一下自己使用RSS以来的一点感悟。 PPT和录像预计将在明晚上传,欢迎指正!
7180 次阅读|8 个评论
浅谈知识表示
热度 2 郭崇慧 2011-2-16 14:37
浅谈知识表示
知识表示是为描述知识而作的一组约定,是知识的形式化过程和符号化过程。从历史上来看,人们最初用来描述客观世界和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用的是自然语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人们又利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间的关系加以描述。由于任何事物及其运动的属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所以知识的描述既有定性的一面,又有定量的一面。知识的定量描述可以借助于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而知识的定性描述主要还得借助于自然语言。 研究知识表示,就是设法找到可行的、有效的和通用的方式,既便于口头交流,又能够用工具(如在计算机上)表达。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口头交流已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现在的交流很大部分是通过信息系统,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因此探讨知识形式化和符号化的方式和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 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研究人工智能和建造专家系统的需要而出现了知识工程学科 。所谓知识工程,是指以知识本身为处理对象,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理论和软件工程技术,设计、构造和维护知识系统的一门学科,与此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都是知识工程的研究内容。知识表示是知识工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目前,人们从不同的应用领域出发,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 知识可以分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类,相应的知识表示方法也可以分为确定性知识表示方法和不确定性知识表示方法。知识表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确定性知识表示方法主要有逻辑表示法、关系表示法、产生式规则表示法、框架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面向对象表示法和本体表示法等,不确定性知识表示方法主要有基于概率、模糊集和粗糙集等不确定数学理论的知识表示方法。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已逐渐成为当今信息处理的主题,非结构化信息的知识表示方法是与之相关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每种表示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对同一种知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示,但表示的方法不同则表示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在选择知识表示的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能否充分表示相关领域的知识; 2. 是否有利于对知识的利用; 3. 是否便于知识的组织和管理; 4. 是否便于理解和实现。
111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管理的是知识,还是信息?
rbwxy197301 2010-12-26 16:44
面对学术领域信息与知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等边界模糊的现状,印度德里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Shashi Prabha singh的What we are managing?-knowledge or information?一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与知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知识资产、数字时代的信息相关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相关的职业技能、图书情报教育与知识管理等基本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文中对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比较值得思考。 (原文在 www.emeraldinsight.com/0305-5728.htm 可以下载)
个人分类: 知识管理|35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2011 MeSH文献计量分析
XUPEIYANG 2010-10-10 09:23
http://www.nlm.nih.gov/cgi/mesh/2011/MB_cgi?mode=index=25815view=expanded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2011 MeSH MeSH Descriptor Data Return to Entry Page Concept View. Go to Standard View Expanded Concept View. Go to Standard Concept View MeSH Hea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 Tree Number N04.452.480 Concept 1 (Preferred)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 Concept UI M0542365 Scope Note The leveraging of collective wisdom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s a catalyst to increase responsiveness and innovation. Semantic Type T057 (Occupational Activity) Term (Preferred)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 Term UI T763565 Date 06-JAN-2010 Lexical Tag NON Thesaurus NLM (2011) Allowable Qualifiers EC SN ST History Note 2011 Date of Entry 20100625 Unique ID D058436 MeSH Tree Structures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nnual Reports as Topic Appointments and Schedules + Capacity Building Clinical Governance Committee Membership Constitution and Bylaws Decision Making,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Organizational Eligibility Determination Fee Schedules + Governing Board + Health Facility Administration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Teams Knowledge Management Management Audit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Mandatory Programs Medication Systems + Models, Organizational Multi-Institutional Systems + Organizational Affiliation +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Ownership + Pati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s + Personnel Management +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 Planning Techniques Professional Practice + Program Development Public Health Administration Public Relations + Records as Topic + Risk Management + Safety Management Security Measures + Time Manag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untary Programs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fidx4pupv2znIbI1I00h001000j100200010 61,866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3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8 5,573 2009 5,511 2007 5,349 2006 4,886 2005 4,253 2004 3,801 2010 3,671 2003 2,986 2002 2,800 2001 2,481 1999 2,465 2000 2,350 1998 2,084 1997 1,686 1996 1,525 1995 1,440 1994 1,244 1993 1,082 1992 974 1991 903 1 2 3 1 2 3 ... 10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22,458 United Kingdom 5,877 Canada 3,166 Australia 2,650 Germany 1,788 France 1,535 Italy 1,334 Netherlands 1,151 Sweden 1,107 Spain 802 Japan 662 Switzerland 646 Brazil 639 India 585 Norway 489 Denmark 468 China 426 Israel 417 Belgium 416 Taiwan 362 1 2 3 ... 10 1 2 3 ... 152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London 1,342 New York City 1,092 Boston 1,001 Toronto 740 Baltimore 642 Chicago 637 Philadelphia 612 Sydney 559 Houston 488 Seattle 445 Los Angeles 445 San Francisco 416 Atlanta 402 Melbourne 387 Paris 371 Ann Arbor 356 Pittsburgh 335 Montreal 328 Bethesda 311 Chapel Hill 299 1 2 3 ... 152 1 2 3 ... 289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J Adv Nurs 561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484 Patient Educ Couns 435 J Clin Nurs 398 Soc Sci Med 337 Acad Med 326 Br J Nurs 292 Nurs Educ Today 272 Cancer 248 Pediatrics 236 Nurs Stand 231 Int J Nurs Stud 218 Nurs Times 207 J Nurs Educ 203 J Contin Educ Nurs 180 Am J Public Health 179 J Nurs Manag 178 Amia Annu Symp Proc 172 Fam Pract 163 Med J Australia 162 1 2 3 ... 289 1 2 3 ... 1077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53,872 Knowledge 49,141 Patients 25,023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s, Practice 17,326 Adult 16,542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2,469 Questionnaires 11,994 Data Collection 11,897 Middle Aged 11,365 Nursing 11,029 Nurses 10,972 Delivery of Health Care 10,314 Aged 8,066 Hospitalization 7,722 Hospitals 7,693 United States 7,600 mannosyl-oligosaccharide 1,2-alpha-mannosidase activity 7,355 Child 7,241 Diagnosis 7,093 Adolescent 6,799 1 2 3 ... 1077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4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阅读:Audit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trmt 2010-9-29 23:14
Gregory, M.R. Norbis, M. (2009a) 'Audit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UKAIS 2009 conference, St. Anne's College, Oxford in April 2009. 1)主要内容是探讨个人信息的分类、搜索、提取、存储。注意这里的个人信息泛指各种与个人活动有关的信息 2)具有ubiquity特性的PIM 3)这篇文章部分与同一作者2008年的The business of personal knowledge内容相重复 4)考虑了时间管理 5)PIM的各种活动: 5-1)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网络视频片段的捕获 5-2)存取方式的不同:手持、PC、Web云 5-3)Re-finding:找到后再分类、后期查找 5-4)呈现:图形方式、通讯和共享(包括只读或分享-更新) 5-5)安全存储:保密、保有投资(跨越十年) 6)PIM中的一些问题 6-1)在PIM过程中使用多工具导致信息碎片 6-2)工具使用不当 7)使用现有的PIM工具还是自己做一个PIM工具 8)数据的组织、结构 9)英文作者常用的调查法: 涉及个人实验(PIM相关)以及相关问题列表;那些数据;什么样的角色;涉及5)中哪些过程; 大多数人(法国学生)通常用Excel来进行PIM。EssentialPIM (建议:如果有你所没见过的内容,都有必要调查一番。如果能够仔细思考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会得到自己的答案。)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3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阅读:The Business of Personal Knowledge
htrmt 2010-9-29 22:12
Gregory, M.R. Norbis, M. (2008b) 'The business of personal knowledge.' Paper given at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Culture and Change in Organisations, at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between 2008/08/05 and 2008/08/08. 这篇文章组织了很多内容,是介绍PIM与其相关技术不可多得的综述类文献。 1)关于人们在合作时个体的知识表示和个体间的知识交流 2)个人信息管理中常用方法有:Agenda、Address book、ToDo list、Bibliography、Reading Notes、Project logbook。评:这些方法都有离散、不易重组织的缺点.还包括后面提到的使用spreadsheets和database的方法。可与HintsNet 相比较。 3)Outlining和Outliner,可理解为层次目录或者Tree结构 4)数据管理:使用mindmap 5)数据的meaning:语义 6)在3.9节(Ontology and the Semantic Web: Towards Web 3.0?)中提出疑问Search or classify?我的答案是classify and search,而不是二中择一。 7)谈到PIM与ontology、semantic web之间的联系 8)semantic web的目的是试图让机器理解信息并作出合理响应。 9)建筑原则采用Dijkstra、Edsger W.(1982)提出的Separation of concerns原则,将内容、呈现和交互分离开来。(评:这个原则在使用时常常被错误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PIM工具不好用的原因) 10)W3C Semantic Web分层蛋糕(XML、XML Schema、RDF、OWL、SPARQL)与PIM的联系。 11)Semantic Web的难堪现状:Large-scale research prototypes aimed at the corporate level are beginning to emerge.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use is fraught with practical and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The best-known example to date is MITs Simile project (Simile 2008). See also Gnowsis 2008. MIT的DSpace。 12)Haystack和Gnowsis(CLUUG,http://www.gnowsis.com/about/content/product) 12-1)tutorial of CLUUG,http://www.youtube.com/user/cluug 13) 作者给出如下三个假设 13-1) The data-centred approach adopted by most PIMs is not necessarily well adapted to the working methods adopted by knowledge workers. Establishing what styles and functionalities appeal to (or repel) different types of users is not yet well understood. 13-2)Current PIMs tend to emphasise one particula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s. The absence of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is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cause knowledge workers to reject current PIMs., 规则做了什么? 13-3)PIMs are not much used because PIMs either impose an ontology which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users ontology, or do not permit that ontology to be made explicit and/or shared. The incorporation of explicit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s which are tailored to their users (plural) needs will make a PIM more useful: by beginning to turn it into a small-group knowledge manager. 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绝大多数PIM工具试图让人来适应工具,而不是工具适应人。 NOTE: 1)data、information、knowledge、context 2)文章多处提到context,但从来还未曾有人清楚的描述过context的具体面貌。 参见Goals of HintsNet,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7142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3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知识管理的29条原则
icstu1 2010-9-8 16:34
1、持续的学习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持续学习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不学习一定失败;   2、信息和知识爆炸,在一段时间和时期内,学习的内容必须聚焦,起码要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   3、应该学习的内容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   4、必须学会如何有效的评估信息和知识,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对信息和知识进行过滤;   5、人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所以个人应该知道谁最擅长什么?遇到问题时向谁学习和请教;   6、建立人际资源的基础是自己的知识基础、个性和激情、自己优势的合理展示和帮助别人的意愿;   7、人际关系需要维护;捷径是找到那些愿意共享自己朋友资源的人,你也应该做这样的人;   8、信息如果不经过处理,不能称为知识,所以存储的知识最起码应该简单看过,知道是在讲什么;   9、信息和知识存储前应该尽可能做规范化的工作,例如你做的摘要、感触、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将来能做什么用等等;   10、建立自己的分类字典,而不是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文件夹或者标签。分类字典,持之以恒坚持,适当调整;   11、知识存储中分类不宜过宽,过宽则等于没有分类;分类不宜过深,过深后你就不会再去看;   12、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尤其是web2.0工具做知识存储和获取工作;   13、知识存储时适当共享,听取和收集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14、有意识的做知识显性化的工作,既方便知识传播也促进知识学习和建立人际网络;   15、知识传播中必须考虑传播的方式和效率;   16、不能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述的知识证明你还没有深入理解;   17、多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法传播知识和见解,这个过程也同时是你对知识的再深化过程;   18、知识传播的越广,个人的影响力越大;   19、个人的目的决定了知识利用的方式。如果目的是要写论文,知识需要明确、简洁的表达;如果是想要在市场上销售,就必须产品化、规范化和专利化;   20、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被利用时才能展现其价值;   21、知识必须跟任务、项目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22、单独的一个主题的知识很难被很好的利用,所以你必须将你的知识融入团队中或者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23、知识创新最简单的方法是总结和分析;   24、知识创新是一种习惯;   25、学习和时间的过程是:实践-总结-将总结出来的内容投入实践检验-行家批评-继续总结的过程;   26、不能光做,还要思考;   27、个人竞争力的源泉不是现在知道的或者掌握的,而是未来的选择方向和快速学习能力和利用好知识的能力;   28、环境造就人,太安逸的环境对个人的发展弊大于利。如果不能找到好的环境,那就自己给自己压力;   29、既要会做,也要会展示,要有树立个人品牌的意识。 http://www.54consultant.com/space.php?uid=2952do=blogid=1177
个人分类: L 讲故事产生的启迪和激励|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Emerald《知识管理杂志》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10-9-3 07:13
Emerald《知识管理杂志》被SSCI收录
1997 年创刊的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杂志》, ISSN: 1367-3270,双月刊,英国(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HOWARD HOUSE, WAGON LANE, BINGLEY, ENGLAND, W YORKSHIRE, BD16 1WA)出版,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目前在S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9年的第13卷第1期到2010年第14卷第3期共106篇论文。 106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95篇、会议论文9篇、社论2篇。 106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美国各23篇,澳大利亚、英国各10篇,中国8篇(其中台湾地区3篇),印度7篇,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各6篇,德国5篇,芬兰、西班牙各4篇,法国、以色列、日本、荷兰、新西兰各3篇,奥地利、巴西、瑞典各2篇等。 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单位在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是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 Univ)3篇、香港大学(Univ Hong Kong)1篇。 106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147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 UNIV)4篇、 香港理工大学 (HONG KONG POLYTECH UNIV)3篇、加拿大 湖首大学 (LAKEHEAD UNIV)3篇、加拿大 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3篇等。 106篇文章共被引用25次(其中2009年被引用3次、2010年被引用22次),平均引用0.24次, H指数为3(有3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3次)。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杂志》投稿指南: 《知识管理杂志》主要介绍知识管理方面权威的学术信息。主要刊登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会议论文、社论等,每年均刊登特刊。该刊的选题主要内容为:文化和交流策略、整合学习和知识基础设施、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信息组织与提高知识质量的检索技术、知识管理与绩效举措的结合、保护知识——人力和智力资本、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衡量组织内已存知识的价值、超越知识管理的是什么等。 网址: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journals.htm?issn=1367-3270show=latest 编委会: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products/journals/editorial_team.htm?id=jkm 作者指南: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products/journals/author_guidelines.htm?id=jkm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jkm
个人分类: SSCI投稿|1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议搜索引擎应用
yufree 2010-8-12 21:29
今天看推,有人提到了Google的时光隧道,由于一直用鸟文版我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后来跟实际对上号才想起来原来曾经想写篇介绍的,今天就结合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些搜索词写个搜索示例。主要目的就是想说明搜索引擎除了布尔逻辑等看起来比较难用的搜索语法以外也有一些由服务方提供的一些搜索产品,这些产品在知识管理上用起来很方便。 1、实时搜索 看新闻(就不告诉你是神马类型的新闻)应该是众多网民的一大主要上网借口,但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叹:不都说网上有吗,怎么我找(或者百度)不到?这些新闻跟报纸上也差不多嘛!XX(某门户)网上都没有,是不是压根就没有这事?我发的文章怎么搜不到捏?如果你有过类似感觉那么恭喜你,我下面说的对你可能就不是废话了。首先来说上面的感觉表明web2.0始终木有走向最广大的网民,而且也说明一些网络公关做得不错,还说明有网民有这样的需要。那么怎样找呢?包括度娘在内的主流搜索引擎都会把新闻(有时候也叫咨询)单独作为一个板块来进行搜索,但实时性还是不令人满意,在我看来就好象是对新闻类网站做了个聚合搜索,重复性强不说被公关的也很快,点进去就不存在或404的情况很常见(别说我XE,老搜些被HX的东西,我只是想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几大搜索引擎为了满足用户需要(或者说广告需要)就陆续推出了实时搜索类产品。度娘是没有的,在天朝出这玩意儿需要勇气,作为目前国内首推的(再次说明白,baidu跟国产不沾边,去看看李宏彦跟谁要的风投就知道了)度娘要是搞这个政府新闻学学者及学生会很不高兴的。google的实时搜索集成到了搜索百宝箱里,而且很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搜到twitter的实时更新的。有道的实时搜索目前出于测试期(不许联想)而且曾经用这一功能搞过世界杯赛事直播。bing的实时搜索藏得比较深,要在资讯里选最新结果(其实这个位置还是比较讲究的)但可以订阅。其实这一块要独立于新闻版块说主要是因为这一功能会更多关注微博这一类其实不算新鲜(没说错,07年我就接触过饭否)的web2.0产品,更有意思的是其实时性会让人感到事情就在发生这种参与感。与之相匹配的时间轴相信对于社科类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素材。那么这里会有一个基本问题:实时搜索究竟比新闻强多少?我有必要用吗?好,新闻的写作一般是由新闻工作者来完成的,但目前天朝新闻工作者(可以认为是极少数啊极少数)在面对真相时发生脑瘫与常识不足的状况是比较常见的,其第三方的角度在被质疑的情况下需要另外的第三方或当事人的说法来佐证。而实时更新除了实时性极强外(当然这也取决于其算法且由于实时性也有相当的保真度)会给信息搜集者一个对当下关注领域状况的基本了解,国外不少研究人员是会在twitter或个人blog、SNS主页(这种也会被收录)上发布自己最最新的感想与发现的。此外实时更新也会帮助你去找到新闻一般不关注的领域,我曾经很XE的去搜一些邀请码或注册码,效果不错。总之,利用实时搜索你可以找到不少共鸣而不是认为网上信息也有限,也落后。 2、时间轴搜索 讲这个玩意就有点进入信息整理了,面对一个关键词,它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是如何被关注的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一些信息背后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一些网络公关的操作痕迹、某物这些年来被关注的趋势、某物在网络的生命周期等等。那么Google的这个产品就叫做时光隧道,别的可以通过一些搜索语法实现,因为很多引擎都提供了时间排序(默认应该是相关度排序,度娘的竞价排序跟相关度不是一回事)。其实这个功能比较小众,但用来追踪一些曾经的热点是非常有效的,一些明显的人为倾向被以点击量的形式客观记录,而其背后的真相需要有研究兴趣的人来慢慢挖掘。 3、相关性搜索 在某些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只知道一个关键词,但我更想知道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时候相应的搜索产品就是联想输入一类的东西。这个玩意很XE,你选个搜索引擎打上关键词后再打个空格就可以看到了。但这对知识管理来说太粗了,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一些聚类分析后类似思维导图的东西。那么google就把它独立了出来叫做神奇罗盘,这就有点像我曾经提到过isi引文分析的东西,而这个罗盘很容易帮你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找到新思路。除了google外很多网站也提供类似标签云之类的功能,也有类似的网站提供更漂亮的搜索结果可视化产品(有的3D化后非常直观)。这类相关性搜索的产品会很大程度的满足好奇心,当我们把它用在某个人(例如郭德纲等突然遇到争议的人物)身上时你会发现更多东西,它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某关键词的热点相关词(那冷点相关什么意义我就不多说了)。 今天就写这些,其实除了Google,有道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搜索产品上很多搜索引擎都有其特殊的一面,仔细发掘为我所用才是真正会上网搜集管理信息。我在这篇文章中没给出任何链接,但相信有兴趣的人已经明白从哪里来寻找自己所要了,当然如果你发现某个关键词出现了敏感词效应那就请你双掌合十,心中默默感谢我们伟大光明正义的郭嘉吧(解决方法请自行搜索)。 最后给出引起我讨论半天的那张隧道图。
个人分类: 科搜研手册|4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与知识管理》前言
郭崇慧 2010-7-24 11:16
前 言 从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由于全球经济开始从工业经济阶段逐步演进到知识经济阶段,人们对知识在经济发展乃至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重视。知识管理问题也逐步提到了日程上来。 知识应用的历史是极其久远的,当人们从以狩猎与采摘为生发展到农耕经济,就已经开始获得和积累生产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而只能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传播的。进入工业经济阶段之后,科学技术知识渐成体系,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造纸和印刷术的发展使得知识能够加以保存和传播,使得知识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知识的作用更加显著,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催生了一批高技术产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知识本身的生产与传播独立于物质生产之外,成为一种新的专门事业。人们认为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阶段。 知识的创新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于思维方式的重大改革。人们需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和发挥知识的作用。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的应用和创新需要自觉地加以管理。由于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流动性和创新性,它的管理需要专门加以研究。一个新的管理领域:知识管理就应运而生。 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知识管理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在各高校管理类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计划中也开始设置知识管理的课程。一般是从开设选修课起步的。 高等学校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通用信息管理人才,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知识管理工作。为了使未来的信息管理人才掌握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近年来知识管理课程已经开始列入国内各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计划,并且已经有多种教材问世。这些教材虽然出发点和视角不同,繁简各异,但都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们的出版为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中,“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之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这一系列教材旨在体系设计上较全面地覆盖新时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各个知识层面。知识管理是信息系统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因此在这一教材系列中列入了这本题为《信息与知识管理》的选题。 在知识管理的教材中,加入一定的信息管理内容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认为:由于信息是知识(特别是可以言传的显性知识)的载体,因此知识的获取、组织、处理、传递以及知识的应用和创新,都离不开信息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在学习知识管理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知识。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由原先许多专业合并而成的,原来各专业的侧重面不同,有的侧重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原来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有的侧重于信息资源管理(原来的情报专业等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各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也有所不同。根据我们的理解,原来这套教材主要是针对前一类专业的,因此学习知识管理更着重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用,也就是更侧重于知识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由于这类专业有关信息管理(特别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散见于其他各类课程,为了给知识管理提供一些概括性的信息管理知识,本书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信息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共性的一些概念与方法,则尽可能合在一起进行讲述。但全书的主要内容和针对性还是知识管理。 本书共有12章,各章的内容如下: 第1章“信息与知识”介绍了信息与知识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分类与特征,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了知识经济与创造力经济的特征和影响。 第2章“信息管理概述”是对信息管理的概括介绍,阐述了信息管理的含义,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组织与人员的管理、信息服务诸方面,介绍了信息管理的内容,强调了信息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 第3章“知识管理概述”是对知识管理的概括介绍。以知识系统工程的观点,从知识资源、知识过程、知识组织与人员、知识系统的基础设施、知识经营与知识服务、知识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阐明知识管理的特点。在概括介绍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后,后面的几章基于信息与知识的共性和相关性,将二者结合起来,介绍其处理与管理方法和工具。 第4章“信息与知识资源及其采集”从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的对比出发,着重介绍知识资源的涵义及特征,以及知识资源的分类。介绍了知识资源采集途径,以及知识搜索等技术。 第5章“知识表示”介绍了知识的表示方法,着重介绍了不确定性知识与非结构化信息与知识的表示方法。 第6章“信息与知识的组织”介绍了信息组织过程中的几类方法,然后,重点阐述了知识组织的方法,包括语义词典、概念图、主题图、本体、语义网等。 第7章“信息与知识的检索”介绍了信息检索的概念及经典的检索模型;介绍了知识检索的概念、机理和评价标准,并重点介绍了知识检索模型以及基于知识的检索模型和检索结果的可视化方法和主要技术。 第8章“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介绍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这门新兴的信息与知识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和Web挖掘方法。 第9章“知识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介绍知识系统中的技术工具与方法的组成与相互间的关系。包括知识系统中的人机分工与协作以及信息网络、博客与维基、信息门户与知识门户、知识泵与个性化推荐系统、群件与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Agent技术等工具和方法。 后面3章则针对知识系统的工作过程、知识系统的开发与典型应用进行了阐述。 第10章“知识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介绍知识系统在运作层次上的工作过程,包括知识需求与审计、知识采集与编码、知识吸收与利用、知识保存与保护、知识传播与共享、知识转化与生成、知识学习与重用、知识集成与创新等活动。 第11章“知识管理的典型应用”介绍个人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政府知识管理的含义与实施。 第12章“知识系统的开发”讲述的是知识系统开发的战略考虑和实施步骤。对信息基础设施的组成进行了介绍。还介绍了知识流程外包的特点和内容。最后介绍了一类隐性的知识管理系统:学习型组织。 全书的结构与各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略)。 我们认为,学习知识管理课程,首先要掌握有关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理念,知道知识管理是“做什么”的,以及知识管理的作用和影响。然后掌握“怎么做”的一些方法和思路。由于本书主要针对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为主的专业,因此对知识管理系统以及系统中的主要工具做了较多的阐述,但是知识管理的另外一个侧面,即有关知识管理的组织与个人行为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本书在第3章中做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读者不要因为其篇幅较少而不予重视。 对于在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之前已经学过信息管理概论课程的,在使用本教材时可以略去第1章的前一半和整个第2章。对于学时较少而只希望了解知识管理概貌的课程(例如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和通识性课程),可以只用第1、2、3、10、11、12这几章。教材内容可以加以灵活组织和剪裁。对于一些培训班也是可以这样选择的,甚至可以只使用第1、2、3章作为讲座内容,对于一些进行创新和创业的人士,选读这几章对他们的事业也会有所帮助。 本书第1、2、3、12章由王众托编写,第4、6、7、10章由吴江宁编写,第5、8、9、11章由郭崇慧编写。 本教材的编写是在编委会统一安排和指导下进行的。我们衷心感谢编委会各位领导、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以及系统工程研究所的领导和知识管理课题组对于本书编写提供的工作条件。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期的支持和提供的重点课题(70431001)和重大国际合作课题(70620140115)的资助,使我们能够较早地进入这一领域。本教材从选题、建构、写作到完稿一直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从他们的著作和谈话中得到了很多教益。我们特别要感谢我国信息管理学科的创建人之一、著名的管理信息系统专家黄梯云教授,作为本书的主审者,它不但对全书的组织架构给以指导,而且细心地审读了全书文稿,指出了内容和文字中的疏漏和有待改进之处,他的认真负责精神使我们深为铭感。我们还要衷心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刘宪兰编辑在本书筹划、组织与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知识管理是一门新的学科,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时间还不长,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学术眼界也都还有限,因此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和学员、广大的读者多加批评指正! 编著者谨识 2010年3月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4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热点:信息构建 知识管理 信息组织
xupeiyang 2010-7-8 09:50
中国知网(CNKI)基于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和信息整合技术,分析出各科技领域的科研热点和研究前沿,对科研人员了解、掌握科技动态与进展很有帮助。 科研热点的相关信息包括:相关文献、专利文献、科技成果、国家科研项目、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学术文献被引情况和下载情况等。 相关研究项目,科研人员应当特别关注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2010 - 2014年的在研项目),了解在研项目的研究动态,跟踪科技进展。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在研科技项目数据库可供检索查阅的,在CNKI平台查阅比较方便。 详细信息见 http://elib.cnki.net/grid2008/DetailHot/HotView.aspx?subCode=I141-127 热点名称: 信息构建 知识管理 信息组织 知识点: 信息构建 情报学 信息组织 网站建设 信息建筑师 知识管理 ia 知识构建 用户 数字图书馆 情报学研究 信息资源 网站评价 个性化信息服务 信息空间 电子商务网站 政府网站 网络时代 用户信息需求 导航系统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3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您的哪些知识需要管理?
outcrop 2010-7-6 02:34
正在琢磨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希望从个人知识管理出发,踏实的做好更多的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中,可能需要管理的有: 论文。 个人信息。通讯录、纪念日等。 网页。 邮件。 网址。 聊天记录。 记录。日记,工作记录等。 各类文本文件。 项目申报书、电子文档等。 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补充。
个人分类: 个人知识管理|4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公开报告-共12场报告
热度 1 smilesun 2010-6-24 23:36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公开报告由选课的12支队伍集体打造。内容如下。12场报 告的PPT和屏幕录像视频已全部上传。 第N讲课程公开报告(6月17日) 1、笔记管理软件onenote2010简介(微软office家族的重要成员) 2、可视化文献信息分析软件citespace陈超美开发 3、时间管理 4、在线文献管理工具Zotero简介 5、知识管理 6、googlewave高级修练 第N+1讲课程公开报告(6月24日) 1.文献分析软件publishorperish 2.Google搜索方法与技巧 3.Origin在数据处理分析中的运用 4、文献代理软件及技巧解决权限困扰 5、创新思维的激发TRIZ理论 6.基于Web3.0的搜索引擎Kngine和WolframAlpha 课件下载链接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viewthread.php?tid=5101extra=page%3D1 或登录论坛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 进入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版,在置顶帖子2010《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件下载中 下载 感谢关注《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下学期将分别在东区、西区开设该课程(南区是 否开课将取决于选课的人数)。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6270 次阅读|7 个评论
知识管理示例(3)
yufree 2010-6-24 11:13
毕业季的事情多数是预料不到的,以下行文从简,着重说明思路。 第三步 文献分析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文献分析必要要建立在意图明确的前提下,自己不知道干什么任何工具都是摆设。在这里用到的工具是refviz与hitcite。使用refviz是要搞清楚目前目标领域有几个研究方向,那个方向热。等确定出方向后再将所有该方向文献资料进行hitcite分析,搞清楚这一方向的历史沿革与重点文献。其实如果第二步做得好refviz分析可以省略。本来是打算详解这两个软件,但想留点精力说一下另一种分析方法,这两个软件的使用可在网上自行搜索,推荐中科大罗昭峰老师的讲课视频。 另一条思路,使用软件辅助文献分析严格意义上就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的运用,但通用数据库不见得全面,这种问题更多的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与学统的分歧之上。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学界里存在那么几个研究组在某领域掌握话语权,很多小研究组的思路很新很巧但却很快湮没在文献大潮之中。所以,基于统计分析与创新思维的延拓(这对知识管理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必然联系,而且过多的关注热点也有可能形成思维定势。跳出来思考是值得提倡的但空想也不好,这里简单说一下一些不通过统计思路来进行文献分析。 单文章分析。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么做的,导师或前辈给出一篇文章并要求读透了然后有所深入的研究。这种方式跟填鸭式教育没有本质区别,但如果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一样了。单文章分析适用于对review类文章进行分析,因为这种文章有利于扩展形成知识网络,而说到知识网络,有一款叫做quosa的软件希望关注一下,其可以提取文献中信息并帮助对库中文献形成知识网络。说到底能写review的人一般其视野会宽广一些,其对新思路的嗅觉要更灵敏,通过review来了解一个领域会告诉你一些数据说明不了的一些原因分析,站在这些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但是(我发现我也喜欢用这个词了),一篇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也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多种角度才会有所发现。这时候就要动用一些文献外的交流方式,例如email、bbs、blog不要认为这样不正规不权威,其实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使思路活跃。说白了,单文章分析是要建立在中心发散的基础上,不发散就没有用,甚至远不如上述的文献分析方法。 好了,基本问题算是说完了,但这些只能算是起点,综合应用才是正道。当然有负于朋友我没给出结论,但我相信出于不同的考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路是自己走的。其实在知识管理上有很多辅助工具可以使用,例如各种PIM类软件,各有所长,有些功能可以相互代替,这些听别人说永远是雾里看花,用一下就都知道了。这一个示例不怎么成功,感觉虎头蛇尾。以后有时间我还是就一个一个点展开说吧。
个人分类: 科搜研手册|4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热度 1 outcrop 2010-6-22 00:30
上次提到《 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些思路与实现 》,今天就把实现的效果图放出来,有兴趣的老师同学们看图,不赘述: 网页抓取效果图 选择需要保存的文章内容,鼠标右键发送即可,自动进入编辑页面,并将选择内容复制到编辑器中 编辑器 和科学网一样,用的是所见即所得的FCKeditor作为编辑器,稍微做了一些修改,前面选择的内容会自动到编辑器: 编辑历史 wiki风格的编辑历史,便于观测自我的研究路线,以及保存历史思维 搜索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搜索中还对PDF文件进行了搜索,是的,是这样的。 整个系统已经正常运行了一段时间,存了不少科学网的好文章,还剩下一些细化以及完善的工作。
个人分类: 个人知识管理|5697 次阅读|6 个评论
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与社会知识管理
outcrop 2010-6-21 20:47
个人、组织以及的知识管理被研究的比较多,虽然具体的定义还有待商榷,但大家也大概知道各自管理的范畴。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的是社会知识管理:这里所说的社会知识管理,简单的说,是对社会公开(开放)知识的管理,比如 wikipeadia ,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知识库 。在组织知识与社会知识之间,还存在一个行业知识的范畴,但由于行业知识和社会知识相似性较高,暂时不单独提出。相对个人以及组织的知识管理,对社会知识管理的关注很有限,传统知识传播模式下,也不大方便对整个社会的公开书籍知识进行集中管理。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就有可能对整个社会的知识,做一个整合与管理。 一般的研究中,组织知识管理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功利性也最强,这是因为以公司为代表的组织(团体),对知识管理的需求最为旺盛,一旦实现较好的知识管理,员工就具有更大的可替代性,公司也就占据较大的主动性。但组织知识管理面临的两大的瓶颈,首先是知识录入的积极性问题,甚至有人建议单独设立知识工程师以便专门录入知识;其次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一般认为,个人经验等不能用符号表述的知识,是不好管理的。排除商业宣传因素,个人认为整个实施过程中,实施组织知识管理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忽视。如果把知识作为知识工人生存资本的话,那么仅仅实施组织知识管理,将是对知识工人最后资本的剥夺,在知识获取方面,注定是双输结局。要成功的实施组织知识管理,首先应该鼓励个人知识管理,通过个人知识管理提升知识工人的自身能力,同时有限度的要求个人共享,才可能实现组织知识管理的双赢。 个人知识管理的关注度就远远低于组织知识管理,但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领域。多数研究浅尝辄止,主要集中在个人知识管理方法上。身体力行去实践知识管理的实为少数,已读文献中只有陈光祚前辈亲手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方面,国内外现有较多的工具,各自重点用途不一。研究者更多偏向对已知工具的分析和利用,并未尝试或指导开发自己的工具;但开发现有工具的多为计算机专业人士,软件的开发以技术或市场驱动为主,不一定以知识管理为驱动。 关注社会知识管理的则更少,但国际上已经有了 Social K nowledge M anagement 这个词组。 过往的历史中,社会知识一直属于孤立、受控(统治阶级的某些控制)的扩散,但互联网环境会改变这一切。因此社会知识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使现有公开知识产生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知识管理,将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在理想的状态下,甚至可以取代很多现有的社会机构。目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 wikipedia 这种开放知识库,但仅仅具备单纯的知识表达功能,离社会知识管理还有一定距离。 目前技术环境下,知识的表达、传播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下一步我们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对知识的组织和利用。目前知识的检索与推理仍然存在着瓶颈,但随着语义网等技术的发展,相信知识经济的繁荣将离我们越来越近。你准备好了吗? 当然,所说的这些,都是理想状态下可能发生的:)。
个人分类: 个人知识管理|5502 次阅读|2 个评论
知识管理示例(2)
yufree 2010-6-21 09:26
大病一场,尚未痊愈。6月17日的《自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科学度量体系的科学性的文章,特别推荐下,在第一篇中指出的国内比较认可的三大数据库事实上就存在这个问题:数据究竟能说明多少问题?单纯依赖一种机制评价本身就有缺陷,但比没有强。另外endnoteX4发布了,功能有所加强(支持word2010是亮点),这里不赶时髦。 第二步:基于endnote分析 书接上文,收集完资料就要对资料进行管理,其实我比较反感想管理、经济这类比较虚的词,因为所谓管理是要落到资料上的,而实际是要根据需要来的,今天我重新做了检索,发现文献数多了一点,可见这一领域还是比较热的。关于导入时的弃重问题要理性对待,在endnote里这个功能的灵活性可以自己调整,例如导入EI结果时自动弃掉了4篇文献,但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个数。另外务必解释清楚的是过滤器的选择,科学不神秘,数据库的过滤器就是一种格式标准的转化,自制起来也不麻烦,而且还需注意的是过滤器在选择上要灵活。isi可以输出多种格式每种格式对应一种过滤器,因为默认是endnote所以很多大仙只认endnote,但事实上无论何种格式都可以用记事本打开并对其标准进行反推。IT行业把我们都惯出毛病来了,越来越友好的界面一再降低使用电脑的门槛,但基础的缺乏最终会把自由限制。N年前为了用黑白机玩一个彩色游戏高手可以手工修改驱动,现在,一大批玩着彩色游戏的人连什么是驱动都不知道。也许很多人认为各干各的,有问题找砖家最简单、高效,殊不知至理相通,接触的知识结构越多,发现的共性就越多,所谓的差异变得不再神秘,其实就是参数的变化而已,阻止自己思考怎么看都是不明智的。又扯远了,书归正传。 用endnote进行分析事实上是对某一library里所有文件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要强于单一数据库的分析,这里不是说功能上强,而是分析的面上要广。不同数据库会从不同角度收录文章,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反映出什么问题。分析需要分类,所以灵活运用endnote分类功能很有必要,在tools-subject bibliography里有这一功能,操作比较傻瓜,不详解,结果可以输出。endnote也提供了智能分组,这值得特别提出因为对于我这样的分类懒汉确实很有效。但这些都是小活,大活就是亲自对文献题录进行阅读(事实上就是看摘要)分类、注释必要时查原文补全,这一工程耗日持久,加上做笔记足够让人崩溃。而且问题还在于很多垃圾文献会耗很多的无用功,但上句是句广告,为引出后面hitcite准备的,事实上,没有一篇文献对于新手来说是垃圾,全看全分类看上去效率不高是因为数量在吓唬人,这次800+的文献题录很快就能分析得很彻底,而且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会让你对该领域有一个整体印象,哪个词出现多,哪个词出现少,哪个领域新,哪个人的观点犀利这要比纯数据来的印象深刻,而题录信息只是初步了解,下一步可通过其他方法确定出领域内的重点文献去阅读。任何方法都要配以工作量来完成,技巧只是一种不见得利就一定大于弊的手段。 好了,暂时写这些,存了几天草稿,新闻都变旧闻了。
个人分类: 科搜研手册|3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用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移动wiki系统(Desktop Wiki)
outcrop 2010-6-17 20:20
前些时候集成了一个Windows环境下基于Dokuwiki的桌面wiki系统,对wiki有所了解和喜好的朋友可以尝试下,据我了解应该是当前地球上资源消耗最小的一个基于PHP的桌面wiki系统。不了解wiki的朋友用起来可能不适应wiki语法,这也是为什么打算自己开发知识管理系统的原因。 Desktopwiki简介(就懒得翻译): Desktop Wiki is a wiki that runs in desktop environment(only in MS Windows currently), based on dokuwiki, PHP and nginx. The features of Desktop Wiki include: Portable wiki that can run anywhere, even in your USB stick. Full features of the excellent dokuwiki(Powerful wiki with flatfile, stable, multilanguages, etc). Low system resource cost thanks to nginx. And more for you to discover:). 下载地址: http://www.shareknow.cn/desktop_wiki 这个环境稍微修改下,可以安装使用Medaiwiki(重量级wiki系统)的SQLite版,不过中文搜索还需要hack下中文分词,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个人分类: 个人知识管理|1539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些思路与实现,欢迎讨论!
热度 1 outcrop 2010-6-17 01:44
最近在构建一套知识管理的小工具,然后尝试组合起来成为一套实验室知识管理的工具。技术实现细节这里就不多讨论,基本功能和思路零散的列出来, 希望有需要的朋友跟帖讨论完善,我会尽量在开发中满足您的需求 。轮廓: 基于Web的wiki形式知识管理。技术实现表现为,只用网页浏览器打开自己的知识库即可添加或编辑。所谓的wiki形式指的是每个知识可以记录编辑的历史记录和编辑原因,可以查看自己编辑的不同版本的编辑轨迹。 全文搜索。包括对标题和文章内容的全文搜索, 如果对语义搜索实现有想法的朋友,欢迎交流指导! 现存文件的搜索。主要是对现有参考文献等文档标题索引并搜索,文档标题索引后搜索速度肯定比windows自带搜索快,但不确定是否有必要实现这个功能来管理现有文献?此外还可以对DOC、PDF等文档进行全文搜索,但索引体积会更大,不知道这个需求大不大? 网页抓取与存储。当浏览到不错的网页,可以直接鼠标右键,进入编辑状态,编辑后存入知识库。 课题组(实验室)的知识管理与共享与交换。这是进一步的扩展,可能实现实验室(课题组)内部或者之间的知识交换。内部知识管理实现前面所列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不难,但不知道大家对这方面的功能有什么特殊要求? 跨平台。所有支持PHP的操作系统(FreeBSD、Mac、Linux、Windows等)理论上均可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已基本解决,基于PHP、SQLite(MYSQL或PostgreSQL)、Codeigniter框架、FTS全文搜索(SQLite);Web Server为Nginx。 先大概列出这么多,欢迎您的讨论、补充与完善!
个人分类: 个人知识管理|686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知识管理示例(1)
yufree 2010-6-10 22:56
快毕业了,回想大学生活搞不清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一直想总结一些东西但又没有动力,前日跟一同学谈起研究方向的选择,我回想起知识管理这一方面在大学教育中好像一直不健全,遂根据这一同学的基本要求做一个管理示例,纯属显摆但也许能平复一下毕业季乱七八糟的心绪。 管理要求 碳纳米管在环境方向的知识管理(这位同学要求很简单,但简单的要求往往带有很大的信息冗除,这也正是管理需要) 管理思路 因为我对这一方面一窍不通,基本出发点就是已有文献,按道理第一步应该是基本概念的熟悉,但因为有点半瓶子醋的科普知识我就省了(这里推荐使用wiki进行基本概念熟悉,凡不懂的链接一一追逐,这本身就是思维的扩展,当然仅限于基础层次)。而文献的选择上当然是要权威的数据库,这里为符合国情,选择SCI、ISTP与EI,因为SCI与ISTP可在isi进行,事实上只进行了两次文献检索。将文献数据以全记录形式输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之中,这里选用endnoteX3.0.1(如果使用noteexpress也差不多,毕竟论及功能,NE应该是强大一些),以备进行后续文献分析管理。而文献的内容分析第一步选用数据库功能在检索时顺道进行,第二步基于endnote分析,第三步refviz,筛选出几个主流方向然后可以考虑上hitcite引文分析了。在分析基本完成后,预期可以得到该方面知识的表观重点与重要文章及发展方向。下一步就是知识掌握,这个我不管,但预计能给出一个思维导图,至此该方面的历史就搞的差不多了,但毕竟是别人要做的,自然实时追踪少不了,数据库邮件提醒、rss好吧,如果都做到了,其实我建议自己搞个review出来(练习一下文献写作与ENword插件的无耻),不是正规发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考虑下),弄到blog上就可以,其实就是告诉同行:来吧,英雄!这里有只心浮气躁的菜鸟,快来拍砖!也许在这个行当你很快就能闹出名堂,好吧,我承认又胡思乱想了,真做的时候心要是静的,一切都是浮云仅此而已。 奥,这里不要忘了,步骤虽有先后但不必拘泥于形式,不断反馈调节也会体现在这次示例中。原因很简单,思路是辅助管理的,但如果认定做法利大于弊,管他的,doitfirst。 第一步:文献检索 简单的布尔逻辑搜索、截词搜索、临近搜索与字段限定搜索我默认都掌握了,不过这次也用不上多少,直接转ISI。由于该平台的升级,直接可以同时跨库搜索。这里只在主题词里输上Carbonnanotube*(这里截词是为了防止出现复数,实际也做过测试,截词有效)然后回车55422(2010/6/10),这个结果我表示压力很大。木关系,refine它,我的另一个关键词是环境,所以在学科类别里选择了环境科学,结果不错:675(根据经验,一般500以下的主题词检索属于比较好的结果)。值得说明的是,这样一精炼会损失掉不少可能有价值的文章,但要想到不重不漏确实很难,这就等着大师指点了。输出这些结果isi就完了吗?这样做明显是瞧不起isi了,这675篇文献的数据挖掘用该网站上的检索结果分析来做就可以了,当然是初步的。这里只给结果: 作者分析 哇,中国人不少,但这个结果说明不了什么,可能他做的跟你想做的不在一个方向。另外,作者分析的强大在于其可以找出这个领域的权威,当然这之前要做一些refine,不如把结果限定在某几个高IF的期刊或你感兴趣的领域,不过一般文献管理软件也可以做到,选审稿人或拜师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但仅仅是参考。 期刊分析 EST果然不负众望,但排第一的那个期刊估计才是牛人聚集的地方,当然,投稿时参考一下也不错,要不然就可惜了研究成果了。 机构分析 中科院机构分析让你锁定研究小组,找找他们的blog看看进展,学术交流很重要的。 出版年分析 这个分析是看趋势的,你要是发现最近10年这个领域没啥动静那就考虑一下是做个开先河的还是换个研究方向。但这里最好用引文分析(后面会讲)来看。 科目分析 刚才refine过的一般不分析,但这个例外,因为环境科学的边缘性与综合性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相关学科,当然对选择研究方向很有帮助的。 好了,这里做的是演示,具体按需要来,还有很多种分析,当然脑子要清醒才看得懂。这里的数据都可以在右下角保存为文本格式然后可以导入到excel里分析,这里不多讲,想搞明白可以私下交流或email官方。 然后要上场的是SCI的看家本领引文分析 这张截图要解释清楚够单独写一篇文章的,但这里只谈结果:碳纳米管在环境研究中越来越热。从这里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文献,但这只是初步分析,后面进行了hitcite分析才能找出真正的重要文献。之前我老是跟别人说查文献先找大家写的综述,这只是一个结论,其实分析发现的过程就是通过引文分析及其他的分析手段来做的(不过我总觉得先看经典的书最保险)。这里面有个H指数,不明白自行搜索,这是评价人的,个人认为就跟电影届的imdb评分一样造假的可能性小,很有推广潜力。 上面说了半天,其实都只是用的数据库本身的功能,有局限性与垄断性,结果大体看看就算了,反正本次管理结果还要补充EI数据后才能看,一定记得要全纪录输出保存。 下面转到EI,检索词不变,当然这里要引入一个454的EI分类码(环境工程的,这里的精简可能有点过了),结果155,EI的分析功能不介绍了,一并并入文献管理软件的初步分析之中进行。 这样我得到一个包括800+文献的文献题录数据库,后续的分析都基于此(下一篇文章中介绍) 文献检索小结 平时为了找篇文章有时候得挂代理,但那时候找的是全文,跟现在找研究方向不太一样,现在用题录就可以,上面说的很花哨,实际有些分析要把题录精减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还有,这些都是辅助工具,结果忽悠人还可以用用,但自己用只能作参考,因为你搞出来的结果可能跟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毕竟数据库文献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而已,有些人也许就写了几篇文章但不妨碍其学术水平很高,知识的获取不拘一格。有些兄弟动不动就说这个软件好那个坏是很幼稚的表现,也有的兄弟自以为掌握了某个软件而事实上只会用其默认的功能,变通很重要,不能根据自己需要组织工具的人只会被工具所累。
个人分类: 科搜研手册|4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WHO知识管理与共享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xupeiyang 2010-5-9 20:45
5月7日下午在我所WHO总部知识管理与共享项目部主任Najeeb Al-Shorbaji博士做了WHO知识管理与共享项目的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近年来WHO知识管理与共享项目的进展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平台开通仪式于2010年5月7日在北京举行。开通仪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简称所馆)主办,代涛所馆长主持。WHO驻华处代表Michael O'Leary博士、WHO总部知识管理与共享项目部主任Najeeb Al-Shorbaji博士、WHO西太区翻译出版与图书馆服务部主任Charles Raby先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刘德培院士、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冯勇处长、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袁海波主任等出席开通仪式并致辞。来自韩国、日本、菲律宾等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大学的代表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专家共60余人参加了开通仪式。 为促进医药卫生信息的全球共享与利用,WHO于2005年启动了全球卫生图书馆(GHL)项目,宗旨是让需要健康信息的人能够获得可靠的健康信息。WPRIM是GHL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立网上医学索引系统,收集WHO西太平洋地区各成员国出版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及灰色文献的题录信息,促进西太区医药卫生领域相关信息的全球共享。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和全球卫生图书馆中国委员会主任单位,所馆受WHO西太区委托,承担WPRIM平台的具体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工作,目前已完成平台的开发工作。新建成的WPRIM平台具有检索功能强大、辅助功能完善及数据管理高效等特点,并可基于互联网提供在线服务。WPRIM平台的开通,将会进一步推动全球卫生图书馆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实现各国医药卫生信息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传播和利用。
个人分类: 学习方法|2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管理十大研究热点
xupeiyang 2010-5-4 16:07
.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共享 . 知识管理 竞争情报 知识管理系统 . 虚拟企业 知识管理 核心能力 . 竞争情报 企业 竞争情报系统 . 知识服务 知识管理 知识地图 . 图书馆管理 知识管理 人本管理 . 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知识管理 . 知识资本 知识管理 高校管理 . 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 请见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Hot/HotView.aspx?subCode=J152-679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研究知识管理?
flowerofmay 2010-3-20 11:10
为什么研究知识管理? 还 知识和知识管理的本来面目 (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1日管理学版(第10版),题目和部分内容有变动) 知识管理方兴未艾,却鱼龙混杂,有时让人困惑和迷茫。如转眼间,有些学科在某些大学里变身为知识管理,如信息管理、情报管理等;甚至在某些学者的文章里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也居然成了知识管理,搞文献的转而成了搞知识管理的。许多单位内部原来的名称不用了,如信息管理部甚至网络部都赶时髦成了知识管理部。这些变身让本来就不了解知识管理的人对这个新兴领域产生了误解。此外,有关知识管理的书和文章往往看得人云里雾里的。2001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知识管理大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知识管理正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专门学科。然而今天,对知识管理的误解、误用,却会伤害这门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她的成长。到底什么是知识,今天讨论知识管理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一、知识、信息 关于知识的定义可以说五花八门,翻开任何一篇有关经济或知识管理的文章几乎都罗列了一大串著名专家的定义。如, 达文波特 ( Thomas H. Davenport , 1999 ) 认为,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性经验、价值观念、关联信息及专家简介的流动组合。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Nonaka Takeuchi,1995)认为,知识与人的信念和理解有关,只是包含人的立场、观点和目的;并跟人的行为有关,具有过程性的特点,所以知识是相关信息、价值和规律的一种有机综合。看了这些定义,我的感觉总体是似懂非懂。这促使我一直思考知识的本质。 信息是与知识最为相关的一个概念,大家都知道它们不同。今天,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关于个人的,关于社会的,关于国家的,以及关于世界的。信息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增加了吗?信息的增加也许会促使我们思考,从而可能使知识量增加,但这种联系并不是必然的。 知识与信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知识表现为事物和事物或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譬如,天空有乌云和下雨是两个信息,但如果他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则产生了知识。又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都是关于事物最基本关系的知识。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积累各种各样知识的历史,发现各种各样事物(包含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些联系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从而改变自己和自然的关系、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的生活。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了解了四季更迭和天气变化与农耕的关系,因此制定了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这可以说是对于农业社会最有用的知识了。 二、信息爆炸催生知识管理 有人说,今天我们进入了知识爆炸的年代,但我觉得更应该说是信息爆炸时代。因为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际大量产生的是信息,我们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要在这个海洋里生存和漂浮,要么拒绝信息,要么需要一些信息过滤的手段,像鱼儿靠鳃一样。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历年发布的数据,2006年数字信息量就已达到1610亿GB(这个数字意味着现有书籍所含信息的300万倍),而2009年全世界的数字信息总量则增至4870亿GB,3年间翻了一番半。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推动了信息量的增长,如过去北京交管局的违章照片靠胶片保存,而现在遍布北京的摄像头每天产生庞大的数字信息;信息爆炸还表现在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科技信息飞速递增,个人信息急剧攀升等。这些导致信息泛滥、信息浪费、信息疾病等,人的信息接受严重超载。 然而,知识并不没有因为信息量指数级的增长而自然地以同样级数增加,因为知识是信息或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人们花费时间、精力和智慧来发现或挖掘。再以24节气为例,对于节气与农耕关系的把握,我们的祖先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多少精力,并在获取了多少信息的基础上才发现的,而且凝练出来的知识还要在获得新的信息后不断进行修正,最终才稳定为24节气。因此,信息爆炸导致的是信息与知识的严重失衡,因而今天我们处于由于信息急剧增加造成的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实际上就是要尽量打破这种严重失衡,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促进已有知识的运用。因为,知识才是人类真正宝贵的财富,蕴含着价值,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因此知识管理绝对不是信息管理,也不是其它的管理。对于国内著名学者乌家培教授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的观点,我是不认同的。知识管理之所以会出现,那是因为它所涉及的问题是以前其他管理没有关注到,或没有很好关注的,而今天又显得格外重要。知识管理有自己的管理或研究对象,不是信息、情报或其他什么,而是知识。虽然信息和知识由于以上阐明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但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研究目的是不同的,因而其特点和规律也是不同的,有本质的差别。 三、知识管理价值之所在 在这里我不想妄谈知识管理的定义,因为知识管理与知识一样,其定义也是莫衷一是,而想探讨一下开展知识管理的目的或价值究竟在哪里。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明确了,讨论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应当比讨论定义更为重要。 人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获取了无数的信息,通过人脑的积极活动产生了无数的知识,信息是知识产生的基础。在有文字记录之前,信息和知识全部存于各自的大脑中,仅能靠语言交流、示范教授、或图画等来传播;文字被发明后,人们将知识和信息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树皮上、贝壳上、织物上,以及后来的纸张上,和今天的各种磁介质媒体。不过,载体只能记录人脑全部知识中的一部分,即其中可以用文字或图形表达的部分,大量的其他知识还是存在于人脑当中。存于人脑中的知识可能通过人之间的交流而得到传播或流传,也可能由于当事人的死亡而消亡。比如,埃及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世界奇迹的建设运用了大量知识,但由于当时没有使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记录载体失传,当时的建设方法就由于建造者的死亡而未得到流传。 已产生的知识可以以两种形态而存在。一种是记录在载体上的(被广泛称为显性知识);另一种是存在于人的脑海中的,如经验、诀窍等(被广泛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如果没有转变为显性知识,就只能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传承,否则知识就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除了已产生的知识,更多的知识是还没有产生的,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和深入将有待于发现或产生。从更宽的视野来讲,知识包括两类已产生的知识和未产生的知识。知识管理其实就是围绕这两类知识进行的研究活动或者管理活动。 研究已产生的知识有两个目的:一是促进已有知识的应用;二是利用已产生的知识和一些新的信息发现新的知识,也就是事物或信息之间未知的联系。随着已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以及信息爆炸带来的垃圾信息的增加,新知识发现和知识利用的难度越来越大。知识管理还研究未产生的知识。因为人类思维活动不会停止对新知识的追求,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促使更多有用的知识得以产生或发现,并且提高知识产生或发现的成功率,以及提高其过程效率,正是知识管理的目的之一。以上两点,体现了进行知识管理的基本价值。 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促进新的信息之间或和已有知识之间新联系的发现,也就是发现新的知识,使知识有效增加。以最常见的开会为例,除了传达领导精神的会议以外,会议召开者其实都是希望通过会议上的信息沟通、知识交流以及系统地思考,能够得到一些新的东西,为解决问题,或形成方案。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还可提高新知识发现的成功率,或提高知识增加的效率,再或提升对原有知识的利用成效或效率,等等。 此外,知识的两种形态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使得知识的利用有许多不同且未被挖掘的特点,这两者对于知识的应用以及新知识的产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针对这些特点的有意识、有目的、讲究方法和研究规律的知识管理将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开展知识管理研究的价值之一。不过,促进和帮助新知识的产生或发现,才是知识管理的最大价值所在。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4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brbaba 2009-12-13 20:33
Dorsey教授指出PKM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创建、分类、索引、检索(搜索)、分发以及重新使用某项知识的价值评估。其中,七项知识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所必需的,可以概括为: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同的技巧。   1、检索信息的技巧   检索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合适的 信息检索 技巧方法。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问问题然后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 搜索引擎 、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对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搜索的技能等充分的掌握。   2、评估信息的技巧   这种技巧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的问题的相关程度。个人并不必去了解计算机评估信息的机理,评估主要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支持等方面来进行。可信度一般根据作者的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等来判定。准确度可从时间界限、综合全面性、信息面向的对象及其使用目的、合理性等方面来确定。相关支持则是指信息文本的索引目录、参考文献等。   3、组织信息的技巧   组织信息,需要过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这种技巧会牵涉到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 信息组织 起来。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我们会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的比较原始的方法来组织信息。在现代的高科技环境中,我们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或者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组织信息。   4、分析信息的技巧   分析信息就必须牵涉到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 数据分析 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 统计 软件、 数据挖掘 软件等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的模型的工作中,人还是最重要的。   5、表达信息的技巧   通过表达信息,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人知识在交流、共享中得到升华。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的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他人理解、记住、能与自己的互动上。   6、保证信息的安全   虽然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与个人知识管理中其它的六种技巧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表明保证信息的安全就不重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到开发与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常用到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   7、信息协同的技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和部门的协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通过小组或 团队 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协同工作,交流和共享彼此的观点和知识。有效的利用这种技术不仅要求会使用这种工具,而且要求充分的理解协同工作的各种原则及其内在内容。   以上七种知识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处理日常工作中知识维度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选择使用。例如,你可能是在对信息进行评估后才发现仍然需要检索一些信息。   瑞士Open Connect AG公司的知识管理主管Hyams教授认为,除了以上七项外,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还应该包括 时间管理 、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时间控制;工作空间舒适度;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备案和文档管理;信息设计(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无用);有目的的写作;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指PC 等IT设备);知识/信息过滤技能。(转)
个人分类: 杂谈|4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brbaba 2009-12-13 20:30
基于简单有效和经济实用的原则,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架,包括两个部分:信息网络和知识系统。   1、三维信息网络架构   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信息网络代表了收集信息的能力,数据的多少与品质的好坏,成为决定知识产出品质的第一影响因素。一般而言,PKM应该建立至少三个方面的信息网络:人际网络、媒体网络和Internet资源网络。   (1)人际网络   人际网络是一种无形的网络,也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往往成为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问题信息的来源。 人际交往 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习软件中学不到的知识隐性知识。人际圈子越广,交往的人员的素质越好,可以学到的知识越多。   因此,要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工具,如ICQ、MSN、Email和手机、PDA等,多与 柏拉图 为友,多与朋友交流,沟通和讨论,提高自己。   (2)媒体网络   媒体是一种实时与广度的信息来源,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与报纸,往往可以获得最新的讯息与来自不同角落的新闻。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将经常用到的媒体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对那些主要的媒体长期密切关注,让信息的收集成为系统,而非随机性的临时行为。使主要媒体来源的数据讯息及时到达自己的工作桌前,促进自己的 知识结构 良性发展。   (3)互联网络   Internet是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进行学习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论网站还是电子报,不管质量还是数量,Internet的资源都已经超过现有的单一图书馆与媒体。有效的建立网络资源清单,熟悉相关资源所在,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必须善用搜索引擎工具,充分利用IE的收藏夹,定期备份信息。此外,Blog 、 Wiki 等网络工具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所使用。   2、个人的知识系统架构   收集数据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知识系统架构,简单说就是储藏知识的架构。知识架构的系统化,有助于将收集到的数据有效储存和未来的快速索取。   (1)对所需管理的知识进行分类   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 知识资源 无外乎以下内容: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文件档案管理等。   对知识的分类,应根据自身需求,按照我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的原则进行操作。知识的专业分类可以根据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对于分类学无需深究,只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自己 知识库 的最佳分类方法。   (2)选择合适的 知识管理工具   对个人来说,针对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不需要采用统一的入口,只要简单易用,适合自己就行。比如邮件管理,通讯录管理,这是最常见的个人知识管理的一部分。还有就是知识内容的管理,可以采用 WIKI 和BLOG。   (3)建立个人知识库   在知识库中,所有知识都以目录结构分类存放。可以设置一个临时目录来存储那些无法及时处理的信息,待以后再分类,从而保持知识库的干净。此外,文件命名应该简单明了、见名知义,辅以数字编码、时间、来源等为原则。 同时,也要建立文件安全、资源删除与更新、交流与共享的规则,以文件的形式妥善地保存下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扩展和完善,建立自己的 知识结构 体系。这样可以方便信息资源的 分类存储 、查找和操作,也可避免因时间推移和遗忘而导致的混乱管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选择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命名以后,就可以将知识分批放入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建立起来之后,快速而方便的访问至关重要。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案是网络日志。这种个人发布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用作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增强,也要持续不断对个人知识库进行维护和管理。一般而言,个人应主要作好以下工作:增添新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删除、修改和更新部分资源;进一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准则; 协作 学习以交流和共享知识;在知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个人 知识结构 。   (4)应用已有的知识   在个人知识管理上,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积累,而不注重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出发点就是对知识的使用,并在知识的利用、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在知识的利用上,一些传统的方法可能对个人知识管理有所帮助,例如归纳和演绎。想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既可以在个人占有的大量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找出事物间的规律,然后应用于实践从而对这种归纳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再从实践中修正归纳出的知识;也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演绎,帮助新的实践。   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利用方法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涉及不同个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应用知识可以遵循下面的规则进行。首先是进行知识收集,把与问题有关的知识找到,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点并不难做到;然后进行消化吸收,也就是阅读有关资料,包括向专家请教;建立可比较的模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设计出比较及评价方案;评估报告将完成知识应用过程,在这些模型中挑选出支持 决策 或得出结论的便是完成知识应用。 头脑风暴 、专业论坛、沙盘模拟甚至聊天谈话,也都是知识应用的准备阶段,可以帮助个人进行知识加工,形成应用知识的规则意识。   世界瞬息万变,竞争风起云涌。要想在新的 知识经济 世纪里搏风击浪,人必须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做全新的学习人,不断地主动进行 自我超越 的修炼,实现终身学习。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未被人们足够重视的领域,不仅局限于商业和工作任务,而且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家居、家庭和休闲活动。掌握个人知识管理技巧,建立和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系统结构,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理念与行动! (转)
个人分类: 杂谈|5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EKAW 2010)国际会议预报
wanyuehua 2009-12-8 05:34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EKAW 2010) 会议网址: http://ontol.inesc-id.pt/ekaw2010/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10年3月19日,论文录用通知:2010年5月14日 会议地点:葡萄牙里斯本,2010年10月11日2010年10月15日 该会议基本是每两年召开一次,2010已是17届,历届 会议论文均刊登在 Springer 出版的丛书丛刊《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 上, 2010年的17届 会议论文仍旧刊登在《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该 会议论文均被EI、ISTP收录。 2008 年16届EKAW会议刊登在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8年Vol. 5268被EI收录34篇,其中德国6篇,法国、英国各5篇,意大利4篇,美国3篇,澳大利亚、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各2篇。 会议主题: *Knowledge Management *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Acquisition * Knowledge in Use * Social and Cognitive Aspects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by the Masses (special focus)
个人分类: 国际会议预报|7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EKAW 2010)国际会议预报
wanyuehua 2009-11-8 11:34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EKAW 2010) 会议网址: http://ontol.inesc-id.pt/ekaw2010/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10年3月19日,录用通知:2010年5月14日 会议地点:葡萄牙里斯本,2010年10月11日2010年10月15日 该会议基本是每两年召开一次,EKAW 2010已是17届,14-16届 会议论文均刊登在 Springer 出版的丛书丛刊《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 上, 17届 会议论文仍旧刊登在《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该 会议论文均被EI、ISTP收录。 会议主题: 1)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hodologies and tool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Aspects of collaboration,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 KM Advanced knowledge modeling languages and tools Best practices / experiences in KM Foundations of KM Entity-oriented approaches to KM Layered intelligenc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venance, reliability and trust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collabor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Methods for accelerating take-up of KM technologies Corporate memories for KM Case-based reasoning for KM 2)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Acquisition Methodologies for 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ontology learning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evolution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engineering Design patterns Techniques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NLP etc. Uncertainty and vagueness in knowledge modeling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Ontology localization Ontology alignment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cluding ontology evoluti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non-ontological resources (thesauri, folksonomies, lexica etc.)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from heterogeneous sources (multimedia and 3D data, databases, sensor data streams, social interaction data) Knowledge authoring and knowledge markup languages Ontology evaluation Dynamic, distributed and process knowledge (including web services, grid services, P2P systems, rules and business processes,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procedural knowledge) Agent-based approache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shups 3) Knowledge In Us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for Retrieval and proactive delivery of pertinent knowledg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Life and E-sciences E-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alth and medicine Automotive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mantic desktop applications The legal domain Cultural heritage applications Digital broadcasting and film, game and 3D media content production and sharing Digital libraries Virtual worlds Storytelling Management in critical applications Organizing user-contributed content Transition across organizations 4) Social and Cognitive Aspects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Sustainability and cost analysis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Human-knowledge interaction Cognitive systems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ecosystems Knowledge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odeling Knowledge in trust networks Personal sphere in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llaborative and social approache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acquisition 5) Special focu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by the masses Human-machine synergy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centives for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emantic annotation Enhancing human productivity (e.g. knowledge workers) Social and human factor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Collective and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ocial tagging and folksonomies, social networks Web2.0 approaches to KM (including semantic wikis, folksonomies, etc.) Games with a Purpose and KM Linked Open Data / Web of Data
个人分类: 国际会议预报|5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培训录像已上传
热度 1 smilesun 2009-9-28 22:20
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培训录像已上传,下载地址见下面的帖子: 第三讲 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含录像)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5963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三讲 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含录像)
热度 1 smilesun 2009-9-24 21:45
内含培训录像 这一次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是介绍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用mindmanager8版本为例; 二是介绍课程的第一次作业,团队协作进行文献调研。 思维导图软件尽管貌似和文献扯不上关系,但这个软件是个非常有用的软件,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有效组织信息,便于交流。而且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有些互动交流和团队协作都能排上用场。 思维导图软件是个思维工具,社会上有些相关的培训,但在学校里开课的比较少见。 有关这次上课的课件可以从下面的地址下载:(mmap为后缀的文件需要mindmanager软件才能打开,没有相关软件者可以下载pdf版本,pdf文件会少一些内容) 思维导图软件培训课件: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MM8training.mmap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MM8training.pdf Mindmanager8培训录像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MM8training.exe 作业及要求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zuoye.mmap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zuoye.pdf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9964 次阅读|3 个评论
语义网逻辑基础演义
ZSHuang 2009-8-27 13:34
语义网逻辑基础演义 第一回:谈古说今论不尽科学方法 纵谈阔论道不完逻辑大观 第二回:本体为纲描述逻辑展头角 概念当先形式方法显风采 第三回:心思开阔描知识不拘一格 畅所欲言说表示各显神通 第四回:问题求解寻算法判定性为先 逻辑推理说论证复杂性作本 第五回:信息浩瀚语义万维网横空出世 语义搜索本体技术域众人瞩目 第六回:本体推理不一性技术令人关注 知识演化有效性方法展现风采 第七回:海量数据语义处理宜为本 知识应用本体技术显身手 有关的PPT请从下列网站下载: http://iws.seu.edu.cn/csws2009/summer_school.html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7326 次阅读|4 个评论
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纵横谈之四:为什么我们需要描述逻辑?
热度 1 ZSHuang 2009-6-29 00:55
为了严格地研究本体的实质,我们需要一个形式化的工具,即一个严格的数学语言来描述本体。使用数理逻辑的工具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普遍被使用的数理逻辑工具是一阶谓词逻辑,它具有一定的本体描述能力,如概念包含关系可以被描述成一阶谓词逻辑中的逻辑蕴含关系,即女人是人的一个子概念,被描述成x(女人(x)-人(x))。如它也能来描述特殊与一般的概念关系,即张某某是一个特定的女人,在一阶谓词逻辑中可被描述成一个谓词与其实例之间的关系:女人(张某某)。但许多本体的性质还不能直接使用一阶谓词逻辑来描述,如部分与整体的概念关系,就需要引入新的谓词来描述,而且还得在逻辑上定义其特定的语义关系。 描述逻辑(DescriptionLogics)就是一种建立在一阶谓词逻辑之上的用于描述本体数学性质的形式化工具。从表面上看来,描述逻辑并不是一阶谓词逻辑的子语言,也就是说它们采用的是不同的语言结构,但实际上描述逻辑从语义上对应着一阶谓词逻辑的一个部分(fragment),我们将要介绍的最典型的描述逻辑,实际上对应着一阶谓词逻辑中的可判定的一个子语言,使得描述逻辑具有很好的数学性质,因为它的可满足性是可以判定的,所以它的推论关系也是可判定的,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个算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判定一个描述是否是一个前提的一个推论。这样的描述逻辑在应用上就能提供有效实现上的保证。 摘自马张华,黄智生(著)《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第八章本体技术与语义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8764 次阅读|19 个评论
第三届中国语义万维网研讨会(CSWS 2009)
ZSHuang 2009-4-6 14:21
第三届中国语义万维网研讨会(CSWS2009) 征文通知 http://iws.seu.edu.cn/csws2009/ 2009年8月29-31日,南京 语义Web(SemanticWeb,语义万维网或语义网)是下一代Web(万维网)的发展方向,它提供一个公共框架,使得数据的共享和重用可以跨越应用系统、企业和社团的边界。语义Web技术使得人们有可能编织起大规模的人类知识网络,并使得这些知识较容易地被计算机理解和处理。语义Web有利于数据的重用和集成,从而使得未来的Web能够提供更好的应用和服务。语义Web的研究吸引了来自人工智能、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检索、社会网络和Web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应用开发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语义Web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规范已经基本奠定,而语义Web上链接的数据正在快速发展,这为新一代的Web应用和服务创造了良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届中国语义万维网研讨会(The3rdChineseSemanticWebSymposium,CSWS2009)将于2009年8月29-31日在南京举行。本届研讨会秉承前两届研讨会的宗旨,为语义Web领域的研发人员,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充分进行学术交流的环境。本届研讨会设置大会特邀报告、论文大会报告、专题讨论、即兴发言、语义Web应用展示等多种论文和成果交流形式,为与会代表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 会议投稿采用EasyChair系统。会议录用的英文稿件将被安排到国际期刊《WebIntelligenceandAgentSystems》(EI收录)和《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EI收录)出版,录用的中文稿件将被安排到《东南大学学报》(中文版)上发表。录用的论文在期刊上出版之前要求到会报告。另外,为了便于会议期间交流,会议论文集将在网上发布。 现发布会议论文征文通知,欢迎踊跃投稿。 一、征文范围 2009年的会议主题是汇聚语义Web人才,编织语义Web数据。投稿论文分为研究论文和应用论文两种类型,应用论文要求阐述一个可在线运行的具有创意的语义Web应用系统。会议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语义Web上的知识表示2语义Web上的推理3本体学习和语义标注 4语义Web上的数据管理5本体匹配与映射6语义Web搜索 7语义Web分析8链接的数据9Web2.0与社会语义Web 10语义Web中的信任11语义Web服务12语义Web应用 二、论文要求 1.论文必须未在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过,也不能是已经投到期刊或其它会议的在审论文。 2.会议接收中、英文投稿。只接收PDF格式的电子文档。不规定论文具体格式,可参照EasyChair模板http://www.easychair.org/coolnews.cgi。论文篇幅有一定限制,以EasyChair模板为例,研究论文限定在12页左右,应用论文限定在8页左右。录用论文在正式出版前,需要根据期刊要求对篇幅进行调整。 3.投稿采用在线投稿的方式:http://www.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csws2009 三、重要日期 1.会议论文征稿截止日期:2009年6月20日 2.会议论文录用通知日期:2009年7月20日 3.会议论文最终稿截止日期:2009年8月20日 四、联系方式 有关会议投稿的问题,请联系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 高志强,东南大学,Email:zqgao@seu.edu.cn 漆桂林,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Email:gqi@aifb.uni-karlsruhe.de 关于会议的详细信息,请访问:http://iws.seu.edu.cn/csws2009/
个人分类: 未分类|6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纵横谈之三:InfoQ访谈:黄智生博士谈语义网与Web 3.0
ZSHuang 2009-3-30 14:16
InfoQ访谈:黄智生博士谈语义网与Web3.0 近两年来,语义网(SemanticWeb)或Web3.0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IT报道中,这表明语义网技术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走出实验室进入工程实践阶段。在Web3.0时代即将揭开序幕之际,正确理解、掌握语义网的概念与技术,对IT人士与时俱进和增加优势是必不可少的。为此,InfoQ中文站特地邀请到来自著名语义网研究机构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黄智生博士,请他为我们谈一谈工业界人士感兴趣的语义网话题,包括什么是语义网、语义网与Web3.0的关系以及语义网如何给商业公司带来效益等。 在谈及Web3.0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时,黄博士给出的答案是新颖性、可行性和迫切性等,而语义网技术正好符合上述特征。也就是说,语义网技术是Web3.0的重要技术基础: 新颖性:语义网提供语义数据描述分析能力,这是以往技术所不具备的。可行性:虽然在语义网上充满着许多技术挑战,但我们相信经过努力这些技术障碍是可以跨越的(后面我还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阐述)。迫切性:由于万维网上已产生了浩瀚的网络信息和知识资源,寻找人们所需要的准确信息常常耗费大量人力精力。提供网络信息的语义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处理已迫在眉睫。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语义网是成为Web3.0最有希望的基础技术。 对于语义网这个新技术,如何让对此感兴趣的技术人员比较快地入门,黄博士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其实到目前位置,许多语义网应用只需要用到元数据就可以,不需要很深的逻辑推理基础。所以大家也不需要有什么畏惧感,可以先掌握RDF/RDFS等基本技术和工具。另外黄博士还谈到了语义网技术离广泛应用还有多远,目前还有哪些障碍需要跨域,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语义网等话题。 阅读全文: 黄智生博士谈语义网与Web3.0 。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647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纵横谈之二:对中国语义网论坛第一专题讨论的点评
ZSHuang 2009-3-11 22:25
应Admin的邀请,让我为SemanticWeb的第一个专题讨论究竟什么是SemanticWeb,它有什么标志特征?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作点评。这四个月以来,大家在这个中国语义网论坛上对语义网的最基本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到目前为止,共发帖55份,总点击数逼近8千。这对于一个纯学术的帖子来说,实属不易。我看到的是,大家在这个专题讨论中都能本着学术探讨的精神,畅所欲言,其乐融融,展现出良好的学术风气。 值得说明的是,我的下面的点评,不管是支持你的观点的还是反对你的观点的,都不是对大家的看法的一个结论性的判断。我希望以一个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大家进行讨论。首先我要感谢所有讨论的参与者,你们的所有看法或观点都是值得鼓励的,所以都是有价值的。 究竟什么是SemanticWeb,它有什么标志特征?这是所有语义网研究者必然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正如Admin所指出的那样,SW的核心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semantics,一个是web。语义(semantics)指的是提供能被计算机理解的数据,即它的逻辑分析与语义表示的维度。网(web)指的是那些语义数据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互连,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即它的数据连接的维度。 所以,对于何为语义网,存在着下面四种不同的理解: (1)semantic+web:即语义网应是在现有的网络数据上加一点语义分析的内容,或者是在现有的语义数据上加一些网络描述的能力。 (2)semantic+Web:这里的Web的第一个字母是大写的,即语义网应是更多的网络成分,相对少的语义表示和处理的部分。 (3)Semantic+web:即语义网应是更多的语义处理成分,相对少的网络处理部分。 (4)Semantic+Web:即语义网应是很多的语义处理成分,再加上很多的网络处理部分。 详情请见: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ID=69324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55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youyouch 2009-2-23 10:32
案例分析: 英国 石油公司   在 1994 年,英国石油公司 (British Petroleum) 发起了一个称为虚拟工作组 (Virtual Teamwork) 的 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建立一个跨越地理和组织边界的虚拟组织,达到将需要分享经验、技能和协同工作的雇员、承包人联结起来的目的。在 1995 年这个项目完成时,英国石油公司的员工可以通过 远程 电视系统相互协同工作。   在 1995 年,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船出现故障。在过去,要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专家乘坐直升飞机到现场解决问题,费用平均达到 150,000 美元 / 每天。在虚拟工作组投入使用之后,钻井船的工程师在一台小型摄像机面前检修有故障的 设备 ,这台摄像机通过卫星讯系统与英国石油公司的虚拟工作组的基地相连。他们与千里之外的专家取得联系,通过实时的电视系统,这些专家与船上的工程师共同诊断设备故障。故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解决。   这是英国石油公司虚拟工作组系统的一个应用案例。通过虚拟工作组系统,英国石油公司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英国石油公司在知识管理的领先地位是世界公认的。以下是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    1. 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知识管理项目如果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则注定要失败。除了在预算上提供额外的支持,英国石油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大力支持甚至部分参与项目目标的 制订。他们认为虚拟工作组项目是企业为提高协作而进行的主要工作,而不是个别团体或知识共享的狂热支持者进行地一个小打小闹的项目。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使成立一个跨越各个部门的核心团队成为可能,同时使这项计划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    2. 高质量的全职项目组 设计 范围广泛的计划、管理和支持之所以能够使整个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项目组由熟练的雇员组成,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他们在其它公司取得的成功经验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奠定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参加者的信心。   相比之下,使用采用兼职的方式参与项目,最后的效果将会大大降低。他们除了得不到积极的支持外,还认为自己的任务对企业的意义不大,这会降低项目组成员的投入程度。    3. 指导而不是教导 在虚拟工作组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求参与者改变工作方式,又要求他们学会使用新的工具,这种变革需要通过指导的方式予以支持。之所以称为指导而不是教导,是因为整个过程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在教导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充当教师与游戏者 互动 ,而不是充当教导员使员工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通过虚拟工作组系统的终端交互,这样,在交流的同时员工便能感受到这个系统在协同工作和知识交流方面的价值。最终要通过指导,达到使员工发现自身和系统隐含价值的目的。   4. 采用试点 显而易见,采取试点方式的 投资 要远远小于大规模实施。此外,仔细挑选试点对象和认真设计可测度的评价指标,使试点成功的几率大幅提高。同时,在较小范围内的试验也是可测度的指标更容易的实行,这为 项目 发展指明了方向。    5. 测量、评价结果 虽然 知识 项目的最终目标更多的是在质上而不是在量上有所提高,评测工作对于评价知识管理项 目的成果也是至关重要的。项目组成员能够十分明确地指出通过实施虚拟工作组项目,企业的节省了哪一笔开销,在哪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等等,这些都 作为项目价值的证明。更重要的是,虽然测度这个项目的长期收益十分困难,但是,通过一些侧面的数据、故事来评价项目价值,例如使用者的亲身感受、参与者的热情,也能够很好地 说明 项目带来的收益。   五 . 小结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当今世界,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知识;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我们正进入知识社会,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简而言之,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 尤其是企业,面对竞争与变革的自主反应。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各类组织迎接知识经济的力量源泉。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使知识更好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和 创造价值,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展开,企业、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将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愈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熟练而有技巧地运用 知识,从而充分发挥知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知识管理将作为组织和个人迎接知识经济的手段,必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个人分类: 知识管理|5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
youyouch 2009-2-23 10:27
一 学习 型组织的定义和五大基础   谈 知识管理 ,必然要先谈到学习型组织。当前对学习型组织的讨论已有很多,但是,企业要想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首先必须搞清楚三个问题:(1)要给学习型组织下一个令人信服、易于应用的定义(Meaning);(2)必须重视 管理 (Management),建立一系列明确可行的指导原则;(3)最后,必须确立良好的评估工具(measurement),以便对组织的学习 速度 和水平作出正确评判。在此,我们对学习型组织给出如下定义: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够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 知识 的企业,同时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   这一定义始于一个简单的道理:新的思想对于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有时,这些思想通过创造力和洞察力的闪现而创造出来;有时又是来自组织内部或 者外部个体的知识交流。但是这些思想本身并不能创造出学习型的组织,如果没有与之相伴的工作方式的改变,那就不会出现实质性的进步。   学习型组织在以下五个方面是出类拔萃的,这五个方面也就是学习型组织的五大基础。 1.系统地解决问题。这项首要的 活动 对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强调依靠科学方法,以事实材料为根据,利用一定的统计工具来组织 资料 并且推出结论。现在,一种六步过程法已被很多公司用于公司决策,六个步骤分别是:确认并选择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可能的解决方案;选择并规划解决方案;贯彻方案;效果评估。 2.实验。这项活动包括系统地探寻和试用新的知识。实验主要采用两种形式:前瞻性 项目 和 示范性项目。前瞻性项目通常包括一系列连续的小规模实验,这些实验被设计来产生知识的增值。而示范性项目通常比前瞻性项目规模更大,也更为复杂。通常涉及 整个系统的改变,一般是从某一点引入示范性项目,并希望发展新型组织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组织内部必须具备一种勇于承担风险的 激励机制 ,并且能有效地保证新思想的流动。   3.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企业必须不断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将这些经验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对员工应该是开放的, 随时可以查阅。一项对150多种新产品调查的结果显示:从失败中获取的知识,对后来所取得的成功是非常有用的。简而言之,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不能记住 过去的人,注定要重复过去的历史。与未知原由的成功相比,知道失败如何产生更有价值。一旦知道失败如何产生,人们就可以增加洞察力、理解力,并增加组织所 掌握的智慧。   4.从他人处学习。当然,并非所有的学习都可以从自我分析中得到。有时,最强有力的洞察力是从自己直接环境之外学习得到的,由此获得一种新的观 察问题的角度。即使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企业,也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是不管外部思想来自何方,学习的过程只能在一个善于接受的环境中进行。 学习型组织应该培养开放的、积极听取意见的态度。 5.传递知识。学习不只是自身的事情,知识必须能够在整个组织里迅速有效的传递。思想在广泛传播时,比仅能够在少数人手中能产生更强大的作用。 许多程序化的活动都能激励这一过程的进行,括书面的、口头的和可视的报告形式,实地演示考察,人员轮换方案,培训和教育等。 二 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点   学习型组织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知识能够在企业内得到有效的应用,这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员工必须能够顺利地进行知识交流,尤其是和具有不同 知识结构的人员进行交流。目前国内企业所普遍采用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却严重地禁锢了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员工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妨碍了知识的更新和 应用。通过对一些国外大公司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发现学习型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影响、沟通和 知识共享 :学习型组织都着力于形成一个宽松的、适于员工学习和交流的气氛,以利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 知识共享 。   有利于企业的知识更新和深化:学习型组织一般都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和培训,鼓励员工学习,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知识。   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完成知识的商品化: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将一些在知识和经验上互补的员工集中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加快知识的商品化过程。   有利于企业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不断的吸收新信息和新知识,学习型企业能够站在时代的前端,把握住企业所处的大环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适应能力。   适应于团队工作而不是个人工作:传统的直线结构以自上而下的指挥取代了人们寻求合作的自然能力,这是不能够适应时代挑战的。目前国内外可行的管理创新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力量。   三 学习型组织中知识智能的四个层次和五项修炼   真正的专家需要掌握知识,并不断地加以更新。组织的专业智能表现为四个层次,下面依据其重要性从底到高一一说明。   1)认知知识(知道是什么):是对某个学科的基本了解,可以通过广泛的训练及资格认证达到这个层次。要取得商业成功,这种知识是基本的,但是还远远不够。   2)高级技能(知道怎么做):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技能,将某个学科的规则应用于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最广泛的创造价值的技能层次。   3)系统理解(知道为什么):是关于某个学科的因果关系的深刻理解。系统理解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极强的直觉,具有高度敏锐的洞察力。   4)自我激励的创造力(关心为什么):包括取得成功的干劲、动力和适应能力。动力十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往往比那些拥有更多有形资源和财务资 源的组织表现得更出色。那些刻意培养员工自我激励的创造力的企业,会在飞速变迁的当今社会生存下来,同时更新自身的认知知识、高级技能和系统理解,以便在 新一轮的知识浪潮中取得竞争优势。 那么企业如何获得这四个层次的知识智能?在彼得圣吉的《 第五项修炼 》中,五项修炼的思想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必须基于培养五种技能的培养,即五项修炼。只有经常进行这五项修炼,组织才能真正成长为学习型组织和进行知识创新。这五项修炼就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和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于自我超越的 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这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植根于组织成员对于学 习的意愿和能力。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存在于人的心中,它能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 行为的影响。在管理的许多决策模式中,决定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也常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在起作用。如果你无法掌握市场的契机和推行组织的变革,很 可能与我们心中隐藏的心智模式有关。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共同愿景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会努力学习和追求卓越,并且这种追求不是基于外在压力,而是他们的内在愿望。 一个缺少共同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但是,许多领导者从未尝试将个人的愿景转化为能鼓舞组织前进的共同愿景,这就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产 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   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发展共同愿景和自我超越这两项修炼基础之上的。世界上不乏由 杰出的个人组成的团体,但是它们的整体效率却不高。从某些层面上看,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只有在团体互动中实现组织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组织的创 造能力和竞争力。    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中的核心。企业和人类其他活动都是一种系统,它们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在彼此影响着。这种影响往往不易 觉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展现出来,如果置身其中就更难看清整体变化。因此系统思考显得尤为可贵,惟有对整体而不是对任何单独部分深入地加以思考,才能 够了解系统的全貌。在《 第五项修炼 》一书中,圣吉向我们展示了系统思考的微妙法则,他认为,要想实现系统思考,必须扩大我们的思考范围。   以上这五项修炼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它们是组织内在的修炼,每一项修炼都与团体如何思考、互动和共同学习息息相关,因此修炼的 境界并非靠强制力量或威逼利诱达到,而是必须精通整套理论、技巧并付诸实行,才能实现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目标。 近年来,在国外的一些大企业中,出现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目前美国排名前25家的企业中有20家已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中,也已有40%按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了彻底改造。
个人分类: 知识管理|3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纵横谈: 语义与网络
ZSHuang 2009-2-13 22:23
语义网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表达网络信息的语义(semantics),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义(meaning)。从逻辑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讲,所谓的语义指的是一个描述或一个词汇(或不严格地说,一个概念)与它所要表达的在客观或主观世界上所对应的一个实体所建立的一种联系。比如说,老虎这一词的语义,指的是它所对应的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类动物的总称;孙悟空这一概念的语义,指的是它所对应的在人们文化精神世界中所描述的某个具体的人物。只要能建立这种概念与它所要指称的实体之间的联系,我们通常就可以认为它就已经表达了该概念的意义,即语义,这就是语义的指称性。 准确地讲,语义具有下列几个主要特征: 指称性(denotation):即上面所述的,语义应能体现概念或术语它所对应的在外部世界上的某个实体的联系; 唯一性(uniqueness):如果不同的术语用来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话,则应指向唯一的一个外部实体,而不是多个外部实体; 关联性(relatedness):语义应能表达一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对应到一个外部实体。 当然,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意义远比上述这些特征更丰富。著名的数理逻辑的创始人之一的Frege就区分了Reference和Sense。前者指的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语义的指称性特征,如我们用张老师来指称世界上某个具体的人物;后者指的是描述所附带有涉及语用环境的含义,如张老师还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包含着尊重的含义。在语义网上,我们关注的是描述的指称性及其相关的特征,而在目前情况下不去关注含义所涉及的一系列特征。 语义网是通过把概念指向某个网络资源来实现语义指称性的,具体地说,它通过在有关描述上附加一个URI(唯一资源标识UniformResourceIdentifier)的前缀来实现的。如要表达老虎这个动物概念,则使用类似于下列描述来表达: http://cohse.semanticweb.org/ontologies/animal#tiger 这里tiger是该概念的直接描述,而其前http://cohse.semanticweb.org/ontologies/animal#是该概念所对应的唯一网络资源标识符。显然这里所体现出来的指称性并不直接对应到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在客观世界上的对应物(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直接做到的)。在逻辑学和数理语言学上,也是通过语言陈述与它所对应的语义模型建立对应联系来实现的,这里的语义模型只是一个形式化的数学描述,而形式语义定义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实现它的唯一性和关联性。唯一资源标识URI给语义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实现语义唯一性的手段,因为URI总是给出网络资源的唯一标识。这可以用一个不太准确但形象化的描述来概括:无二义就是有意义,即只要能够由计算机或人类把一个概念对应到一个无二义性的指称实体上去,就可以认为把握了该概念的语义了。语义的关联性是通过本体描述来实现的。正如本章前面所介绍的,本体描述了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就充分表述了概念之间的关联性。 所以说,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用于体现描述的语义性的。它也为机器自动处理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这里最重要的技术关键就是基于网络的本体语言的开发与使用。 摘自马张华,黄智生(著)《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第八章本体技术与语义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8473 次阅读|1 个评论
企业知识管理
郭崇慧 2009-2-12 14:57
在知识成为主要竞争资本的今天,企业要维持竞争优势就需要依靠比竞争者更快地创造、传播和使用新知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频繁流动、竞争的日益加剧,实施以知识资源为管理对象的知识管理对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企业知识管理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新兴学科领域,人们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企业知识理论认为决定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是企业拥有的知识和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能力 。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从现有数据中挖掘有用的知识,增强企业的商务智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认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研究视角看,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侧重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研究与侧重于从组织与人的行为因素角度开展的研究 。从研究的对象看,也大致包含了两种类型部分研究把知识看作相对稳定的实体,知识的管理从而侧重于考虑知识实体(内容)的管理、维护与应用;另一类研究更多地强调知识的动态特性,因而知识管理更多涉及与知识相关的过程(知识的创造、共享、传播与应用等过程)的管理。人们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由此大致可进行如下分类(表 1 ): 表 1 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简单分类 研究对象 研究视角 研究对象 着重于知识实体(内容) 着重于知识相关过程 研 究 视 角 从组织与人的行为因素角度 知识资本管理,基于知识的组织理论、知识审计等 学习型组织、第五代管理、知识创造企业等 信息技术 / 人工智能角度 信息检索、搜索引擎、数据挖掘技术等 群体支持系统、工作流系统等 基于上述划分,目前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知识内容管理、知识过程管理以及对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即知识管理系统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和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余光胜,企业知识理论导向下的知识管理研究新进展,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 17(3): 70-76 . 储节旺等,知识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 江文年,杨建梅,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6 . 王众托,知识系统工程,科学出版社, 2004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本语义知识管理新书
ZSHuang 2009-2-4 18:25
今天在我的案头上又增添了一本关于语义知识管理的新书: JohnDavies,MarkoGrobelnik,DunjaMladenic(eds.),SemanticKnowledgeManagement, Springer,2009. 这本书汇集了欧盟第六框架语义网核心课题之一SEKT(2004-2006)三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本体管理,基于语义网的知识发现,面向语义网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义网知识共享,从社会网络中生产本体,时态语义空间可视化,语义Wiki等理论研究课题。书中还介绍了语义知识管理的一些应用实例,其中包括:英国电讯的数字图书馆技术,语义技术在法律上的应用,语义技术在商务处理上的应用等。 详细内容可参见有关网页的进一步介绍: http://www.springer.com/computer/database+management+%26+information+retrieval/book/978-3-540-88844-4
个人分类: 书山有路|5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学科知识管理平台设计的具体切入点
geneculture 2009-1-9 09:40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dministration_of_Multi-discipline-Knowledge.JPG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差异性及其发展
huabolin 2008-12-29 14:07
化柏林 (原文发表于《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11期) 1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学科学派对比分析 这些学派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 企业知识管理学派 ,关注知识的转化与共享,重点关注隐性知识显性化,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如文献 ,属于管理科学。第二类是 图书馆知识管理学派 ,以知识的序化为目标,提高知识组织的有序性,从而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属于图书馆学。知识管理的研究集中在企业管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领域。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 知识序化 为目标的知识管理,一类是以 知识共享与转化 为目标的知识管理。前者重视资源的建设,管理的核心是资源。后者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具体的机构进行知识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但无论哪种学派,重组织轻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典型特点。 知识工程在国内的研究集中在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 ,如中科院的陆汝钤研究员对知识工程、知识科学进行深入研究 ,中科院的史忠植研究员对知识发现进行了深入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的杨炳儒教授主要从逻辑的角度对知识工程进行深入研究 ,浙江大学潘云鹤教授等从形象思维方面入手,运用心象思维理论,研究了语义知识与图形图像之间的转换 ,石纯一等教授研究了基于Agent的KQML知识操作 。无论哪派知识工程,重技术轻组织是知识工程的共同特征。知识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特别是专家系统中知识获取的问题。 把知识工程包含于知识管理或把知识管理包含于知识工程都是不可取的,知识管理更多地关注人的因素,属于管理范畴;知识工程更多地关注技术的实现,属于技术范畴。 2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核心内容对比分析 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转化与知识序化。知识转化是知识共享的过程,同时知识共享也是知识转化的前提。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转化包括四个方面,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过程;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综合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 ,这些转化主要是知识存在形态以及附着主体的变化。 知识工程是以知识为处理对象,借用工程化的思想,利用人工智能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设计、构造和维护知识型系统的一门学科,人们一般认为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分支 。知识工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表示与知识利用三大过程。 知识获取有三种方式:非自动知识获取、知识抽取、机器学习知识。 3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外围要素对比分析 知识管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递,而知识工程更注重知识本身的操作。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供人使用的知识库,而知识工程的目标是建立供计算机使用的知识库。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无序知识有序化、隐性知识显性化、泛化知识本体化 。知识工程主要涉及知识获取、知识表示与知识利用三大过程,其中知识获取一直是知识工程的难点,也是人工智能的瓶颈。知识管理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隐性知识显性化,技术性不强,管理的结果主要是人用。知识工程是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知识获取与知识表示,技术性很强,结果既可以人用,也可以机用,主要是机用。知识管理围绕着人转,知识管理的用户是人,计算机是辅助管理工具,人是知识管理中的本体。知识工程围绕着计算机转,知识工程的用户是计算机(系统),人与计算机是实现的工具,计算机是知识工程中的本体。 4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发展趋势探析 知识管理应当以隐性知识显性化、无序知识有序化、泛化知识本体化为目标。 知识工程也在向着知识表达清晰化、数据组织有序化、内容存储本体化的方向发展。 5 知识技术的未来发展 知识管理不包括关于知识处理的全部,而知识工程也不包括知识处理的全部。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如果认为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有交叉的话,那就是在知识库的构建上。 ************************* 全文请见: 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差异性及其发展
个人分类: 知识抽取|71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效的知识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simonjo828 2008-10-29 19:30
  在信息严重超载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为了寻找一个地址、电话号码或电子信箱而翻箱倒柜;收藏的总是远远超过阅读和学习的数量;网站看过很多,却往往在需要某些资料的关键时刻无法找到;被每天的繁重例行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等等。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呢?作为一名在信息咨询机构工作的非专业人士来说是深有感触的。   我们现在的工具很多:电话、固定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以及许多其他五花八门的玩艺,都声称在帮助我们工作得更好更有效率,而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却是我们在干许多没有效率的工作呢?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据笔者了解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知识工作者做的90%的所谓创新工作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存在(存在于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事实上是,知识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大部分东西重新起草比去寻找这个已存在的东西还省力气。有一份研究报告也印证了这个事实:知识工作者1/3的时间用在了寻找某些他们永远没有找到的信息上。   据笔者掌握的有关信息,中国的企业没有竞争力,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缺少资金,因为美国很多大企业都是从零做起。只要员工有干劲,资金问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的。也不是员工素质太低,伏特刚开始建厂时多数员工是爱尔兰的农民,不够小学文化。更不是缺少市场经验,美国企业的市场成功最基本在于满足市场需求,每位员工都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进行客户服务。中国企业最大的弱点是管理。错误的管理理念,导致企业效率低、员工素质难以提高、没有积极性、流程脱节、没有责任感,等等。只有管理理念正确了,才能有效的把管理能力与精力集中,开始有效的进行企业改革。   而我们的企业如果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从信息做起。当今时代,信息的数量十分庞大,我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也很广泛,作为知识工作者,大部分工作是要去做那些创新性的工作而不可能去日复一日的重复某项活动或操作,因此我们每个人工作都会用到各种知识,对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很高,而我们对这些众多的知识无法进行管理,最后造成工作的低效率。知识管理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各种组织的事情。但并非我们每个人都能决定组织的知识管理实施,即便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最终成功与否还是在于每个人的参与程度和个人的知识管理水平。进一步说,个人知识管理是每个知识工作者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己的有效手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将它们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这说明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可以归整头脑信息,便于知识梳理和互联,更重要的是能够激活人的思维,摒弃落后陈旧的思维模式,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创新。以知识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改革将为企业在漫长的改革路程上树立起导航灯。   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呢?笔者认为企业要达到知识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收集利用信息,提高市场竞争(服务)力;持续优化供应链,搞好品牌营销;通过知识共享提炼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三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构成了企业或个人知识资源流转的全过程。   ●收集利用信息,提高市场竞争(服务)力:在这一阶段,企业主要优化对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依靠环境信息制定竞争策略,依靠市场信息优化生产安排,减少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成品库存,降低成本。这是一个信息整合的过程,通过从企业基层到顶层规范化对信息的收集与使用,提高企业各层次的信息使用能力与专业化程度。   ●持续优化供应链,搞好品牌营销:以上一阶段取得的成绩为基础,通过继续优化供应链来优化市场需求信息的传递,并通过对客户群特性与变化趋势进行各种等不同方面的市场调研,把全面的市场信息反馈到企业的各部门。从产品设计到品牌营销策略,到需求预测,到生产安排,达到全面的市场信息利用,进行品牌营销管理。这一阶段要求企业各部门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也要求各部门通过使用上一阶集成的信息产生更有意义的信息。   ●通过知识共享提炼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全面利用市场信息的工作流程为基础,更深入的在企业内部推动知识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简单的利用信息到分析信息,到主动的产生新的信息。使企业能以对市场的深入理解为核心,全面的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能够利用信息产生新信息是知识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这一阶段企业通过更深入的体制改革使上一步的成果制度化,保证知识在企业内部能够流通起来。   当然,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有活力的企业或是知识工作者要获取知识,学习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对此,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怎样学习,我们会不会学习,我们会不会创造性地学习。我们学习的途径很多。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同事朋友学习,可以向网络学习,等等。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必须应适时转换自己的心智模式,抓住网络这一学习的捷径,培养系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结合学习,认真分析自己哪些工作可以改进一下工作方式,哪些方面需要提高一下效率等,逐步进行学习、反思、转变,从而优化自己的心智系统、优化自己的工作、优化自己的生活。通过不断的学习,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行动研究的方式、方法会更科学有效,各方面工作才会游刃有余。   另外,创新意识也不可缺少,人们常说创新是推动经济前进的火车头,也是知识的最终源头。我们必须要能够超越现有的框架,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来获取所需的新知识和新能力。从长远来看,一个不能通过创新来获取知识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些与信息打交道很深的人,必将会落后。而对于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说,创新不仅包括技术上的突破和产品的开发,也包括生产流程、组织结构、市场运作等方面的革新。这一系列创造性过程区别于企业日常性业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们的不可预见性,因此组织对创新的管理不是简单的计划和安排某个人在某个时间去进行创新工作,而应把重点放在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以有利于创新的发生和对创新全过程的控制上。   总的来说,面对全世界超级企业共同的选择知识管理,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构造知识管理,打造学习型组织,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创新能力!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2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信息构建看未来的知识管理
huabolin 2008-10-24 13:31
从信息构建看未来的知识管理 化柏林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发表于《情报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摘 要 本文从信息构建出发,进而引申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推理,最终提出了知识基础工程。在设计并实现自然语言的语法开发平台时,产生了构建知识库的设想。利用语法开发平台,就可以对自然语言的语法进行开发,加上一个好的算法,就可以对大规模文本进行自动分析。对分析过的句子进行内容提取,并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逻辑形式进行格式化,得到以面向对象为特征的常识知识库和以逻辑命题为特征的专家知识库,这应该是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的最高层次,也是知识工程的核心。 **************************** 从信息构建看未来的知识管理
个人分类: 知识抽取|3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