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师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千言万语说不尽我的人生故事(13)----来自导师和师姐的严厉忠告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5-6-15 20:15
千言万语说不尽我的人生故事( 13 ) ---- 来自导师和师姐的严厉忠告 蒋继平 2015 年 6 月 15 日 最近在微信圈里读到一个段子, 说的是有关女司机的笑话 。 这个笑话专门 描述女人开车的种种景况,令人发笑。 不过, 这个段子也引发了我自己对往事的回忆。 1988 年 8 月份的 某一天, 我和往常一样来到 实验室做实验 。 那个时间, 导师的实验室来了 一位 女士。 她黑头发, 黑眼睛, 白晰的皮肤, 浓眉大眼, 五官端正。 导师介绍说她是埃及人, 是导师以前带的博士, 已经回到埃及工作, 现在利用暑假来做短期访问学者。 得知她的身份, 我知道面前这位大姐原来是我的师姐。 大概由于我当时的脸色很难看, 一股怒气冲冲的样子, 师姐问我是否她来实验室使我感到不快。 我如实说, 不是。 她继而追问,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的愤怒情绪。 我照样如实说, 是因为与夫人刚吵过架, 所以, 很生气。 这位埃及大姐非常热情开朗, 听了我的说辞, 继续问我为什么和夫人吵架。 我说我在早上带她去练开车, 使尽浑身解数, 教她如何驾驶, 她就是不能领会我的意思,胆小如鼠, 不但把车子开得像乌龟爬一样慢, 而且停车时总是停在两个车位的中间,对此我感到不可理解, 所以, 非常生气,态度很不好,说话的语气很重, 夫人本来就很紧张, 加上我的恶劣态度, 更加心情不爽, 就与我吵架。 谁知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我的师姐就哈哈大笑, 她接着手舞足蹈地对我说:“ Jiping , as your friend,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 personal advice,never become your wife’s driving coach. Please take it seriously. This is because I had the same problem before. When I started to learn drive, my husband was my first driving coach. He always blames me for acting too slow.This made me feeling very uncomfortable. Therefore, it always causes big argument between us. As a result, it greatly damaged our relationship. When we realized this, we decided that let me learn driving with other persons, not husband ( 继平, 我把自己作为你的朋友,给你一个个人忠告, 千万不要当你夫人的驾驶教练员。请认真考虑我的建议。 这是因为我以前出现过同样的问题。 我刚开始学开车时, 我丈夫是我的第一位教练员。他总是抱怨我反应迟钝。 这使我感到非常不爽。 因而, 经常引发我们的激烈争吵。 结果是, 这样的处境大大地损害了我们的亲情。 当我们认识到这点后, 我们决定让我跟别人学, 而不是让自己的丈夫教 ” 。 当时, 导师也在场,听了我们的对话 , 他老人家也非常严肃地对我说:“ Jiping, if you do not want a divorce with your wife, it is better to let her learning driving at the drive school or with someone else, but not yourself. It is a very challenge thing for husband to teach wife to drive. This is because man and women act and think differently, whereas, usually, husband does not realize this . ( 继平, 假如你不想与你太太离婚的话, 最好让她到驾校学开车, 或者请其他人教, 而不应该由你自己教。 这是因为教夫人开车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 其原因是:男人和女人的思维和反应不一样, 而通常情况下丈夫认识不到这点。” 听了导师和师姐的话, 我觉得是他们的严厉忠告, 也是经验之谈。 我内心中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 不过, 实话实说, 我还是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 在接下来的时段中, 继续担任夫人的驾驶教练员。 在教练的过程中, 发生争吵是难免的。 现在回想起来, 这是我们婚姻中最为紧张的时段之一。 但是, 争吵虽然发生, 并没有真正地影响到我们的婚姻关系。 我想夫妻因为关系紧密才会争吵, 这就像舌头和牙齿的关系, 因为靠得很近, 才会被舔弄和咬伤, 舌头和眼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摩擦。 顺便说一下, 当时在学校里有好几位中国太太在学开车, 一般都是丈夫自己当教练员。 这些夫人都是出国陪读的家属, 她们学开车的事迹可以写一本书。 有的考了两次也没有通过, 就到郊区去考。 这是因为郊区的交通很方便, 车辆很少, 所以, 驾驶比较安全。 不过, 郊区的交通设施较差。 据说, 有一位 中国太太已经考了两次还没有通过, 就到郊区去考, 监考人要求这位夫人将车子停在两个大型垃圾箱中间, 结果这位夫人还是没有通过这次考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6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第一次被成年人叫做“阿姨”的感觉
热度 12 cutefay 2012-10-26 22:27
我现在这个年龄,会被很多小朋友叫阿姨,被小孩子叫做阿姨有种很亲切的感觉,我也喜欢他们这么叫,反而要是他们叫我姐姐,我就觉得别扭了。但有一次我却被一个成年人叫阿姨。 那天,我骑自行车走在路上,听到后面有人叫我“阿姨”,我转头一看,是一个小伙子骑着电动摩托车带着一个女孩,小伙子用“阿姨”叫住了我,问我五道口怎么走,于是,我就告诉他怎么走了。 他走了我才体会到两件事情:1、听着他这个大人叫我“阿姨”,还是挺不舒服的,我有那么老么?2、这两个人应该是韩国人。因为他们普通话说得很不标准,一听就是外国人。这附近韩国人比较多,那应该是韩国人吧。 BTW1:我有个师妹跟我说,我毕业走了之后,她就成了大师姐了,她不习惯别人叫她师姐,因为这样会显得她很老。而我倒是认为别人叫我师姐挺亲切的,不会觉得把自己叫老的,并且,当很多人叫我师姐的时候,我总有种大姐大的感觉,呵呵。 BTW2:记得刚上科学网的时候有一次陈安老师在他的博文回复后面说让陈热闹喊俺姐姐,俺心里挺高兴的,因为和四岁的陈热闹是一辈人,那显得俺很年轻。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5074 次阅读|14 个评论
随笔之126:《赠师姐》“盈眶恭祝腾达红”
uvard 2012-5-23 19:27
赠师姐 回首初识喜相迎, 朝夕勤诚技知赠; 忽逢毕业离别季, 盈眶恭祝腾达红。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文解字:贤惠
liwei999 2011-7-18 16:54
婚姻介绍的“说词”是个宝库,值得发掘。 (106613)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4, 2007 03:54AM “厚道”究竟如何被使用的?一群大老爷们也论不出个子丑寅来,很需要有个“柯湘”来指导。 男人的厚道且不论,女人的“贤惠”确实是第一位的。但是这个第一位是个生涯平均值的概念,年轻时代的男女双方都很难认识到女人“贤惠”的重要意义。贤者,这里是得要领、麻利的意思。惠者,就是智慧了。操持好自家靠贤,摆平娘家和婆家,就是惠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贤惠的惠一般当“温顺“用。 (106628)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4, 2007 09:35AM 贤有刚的成分,惠就是柔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再顶镜大师说文解字。 (106629) Posted by: shijie Date: September 04, 2007 09:54AM 引用: 惠就是柔了 引用: 惠者,就是智慧了 在古汉语中,“惠”字有镜大师所解这两重意思。镜大师高见于古有据。 1.柔顺、柔和。《诗经·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2.通“慧”。《论衡·辨祟》:“巧惠生意,作知求利;惊惑愚暗,渔富偷贫。” --------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见笑了。这些事情要文科的做才是。 (106634)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4, 2007 10:13AM 如何才能贤惠?“唯物论”认为是基因定的,“唯心论”认为还有施教的余地。到了外、内因说,就是辩证法=匝说都有理了。 结果还是时间解决问题。婆家人、娘家人都死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智慧之一就是“熬年头”。活得长才是硬道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又绕到哲学上去了? (106636) Posted by: shijie Date: September 04, 2007 10:22AM 如何贤惠,大概跟“唯物”“唯心”一联系就糊涂了。 贤惠应该是一种胸襟,一种能力。 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自然不“贤”;愚昧无知,能力不及,自然不“惠”。 --------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没经历过19世纪,如何知道? (106638) Posted by: shijie Date: September 04, 2007 10:31AM 我认为,21世纪的妇女更贤惠。一是有了更多的知识,胸襟开阔了;二是有了独立的经济,有能力支配自己了。 --------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觉得你把贤惠两个字弄反了。 在镜子,无所谓正反。 (230 字节) - liwei999 07-09-04, 08:55AM (106626) 贤惠的惠一般当“温顺“用。 (26 字节) - mirror 07-09-04, 09:35AM (106628) 再顶镜大师说文解字。 (262 字节) - shijie 07-09-04, 09:54AM (106629)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应师姐吴兄:知识分子 = 矫情一族
liwei999 2011-7-7 12:36
引用: 知识分子 = 矫情一族 (105223)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7, 2007 10:39PM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矫情,学而优则仕,寒窗数载,一心做官。为官不得,纵情山水,滥情声色。自以为“重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口号山响,坐而论道,其实又有几个能真正为老百姓说话,富国强民的?只会呐喊伸冤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实在矫情得很呢。 我敬佩那些“实业救国”的知识分子。 --------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那师姐认为呢? (105240) Posted by: 吴礼 Date: August 28, 2007 09:19AM 我认为,知识分子有本事,但那本事需要一定周围条件才能发挥。比如把今天的自动搜寻专家立委丢到三百年前,他的本事可能还不如一个乞丐。所以“呐喊伸冤”还是“实业救国”,大概也要看时局。 当然,今天太平盛世,机会和条件都是前所未有的好,个人抉择就可以占更重地位。我想,在社会看来,两种人都要,都有用。我认为,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要凭良知说话,并有追求真理的动力。没有这两条,也可以做出大事,成为伟人。但就不是知识分子。 回楼下吴礼帖 (105240) (105418)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8, 2007 09:38PM 首先,我不能同意你关于“知识分子有本事,但那本事需要一定周围条件才能发挥”的说法。记得聊2兄有一个帖说“可惜时间不能倒流,空间不能错乱”(104252),一个“可惜”道出了一个真理,即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任何假设都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是一个现实可行的建设性行为。强调“时局”也不过是审时度势所能抓住的时机而已。“今天的自动搜寻专家立委丢到三百年前”,有可能不做信息抽取,但本事绝不会比一个乞丐差,背不住另一个曹雪芹诞生了。“呐喊伸冤”多了,似乎满目疮痍,人心惶惶,又对建设有何益处?有个记者去了美国,现在总用中美比较的方式批评国内的种种弊端,总以为自己是草根代言人,建言献计。这个人的文章我也很注意看,但每次看完,我只能苦笑。纵使去国已久,也不至于连从前的记忆也消失殆尽了吧?他那些“呐喊伸冤”好似一个外星人,连一个真洋人对中国的了解都不如,那些“建言献计”除了纸上谈兵,毋宁说“馊主意”更贴切。真可谓误尽苍生是儒生。 对于方舟子我持不评论态度。在小立委引诱我入池上网之前,我并不知道方舟子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这些话题论争的源流及现状我也不很了解。我觉得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最好的态度应该是多听、少问、不说。 为了表示我的“不评论”只是一种态度,并不是一种滑头,在这里我说几句妇人之见,以后不再参与讨论。 方舟子打假对净化国内学术空气有积极意义,但有些做法过分了。方舟子科普功德无量,我对任何一个科普作家都是充满敬意的。方舟子批评(应该说是指责)中医伤了国内很多方蜜的心。方舟子跟何大麻及司马南绞到一块儿对自身形象是一大损失。方舟子“没有兴趣听取关于为人处事的任何忠告”(新语丝斑竹宣言,这里有一个错别字,应该是“为人处世”)的态度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如果再平和一些,大气一些,他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我钦佩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如彭桓武、邹承鲁、袁隆平、王选……他们有贡献、有个性,既特立独行,又能合作行事。 --------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好一个“不评论”的声音。“统战”都统到师姐那里了。 (105442)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8, 2007 10:54PM 学科里有个叫“生态学”的,可以比较系统地回答草原为什么不长树的问题。制度的问题不外乎是个“生态”的问题。国人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国人的厕所问题,就是对生态的理解不够深刻的一个佐证。 国人对“知识分子”称呼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就如同国人称呼“科学”那样,是个模糊的、漂移的说法。先帝对“知识分子”有过许多论述。综合起来讲,国人的“知识分子”就是“鄙薄技术工作”的那样一群读过书的人。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一定会有扮演“方舟子”角色的人物出现,就如同一定会有何院士这样的人登场一样。既然是个舞台、是一场戏,就要有各种各样的角色。至于谁来扮演这个角色,则是另外的问题了。实际上这里有两个问题:戏里不该有这个角色的问题与扮演角色的演员表现不得力的问题。 国人的教育体系里,对分类学的教育相当不够。也就是讲不够“科儿学”。应该允许各种意见的存在。没有傻子,也就无法衬托“聪明人”的存在。 “有积极意义”云云的,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智慧之处在于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的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种“挖山不止”的行为,正是被叫做“愚公”的写照。“意义”不过是事成后的某种说辞,不感动上帝,单靠人力挖山,山是不会消失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兢兢业业"和“呐喊伸冤”并不一定矛盾 (105484) Posted by: 吴礼 Date: August 29, 2007 06:59AM 我认为,知识分子有本事,但那本事需要一定周围条件才能发挥。比如把今天的自动搜寻专家立委丢到三百年前,他的本事可能还不如一个乞丐。所以“呐喊伸冤”还是“实业救国”,大概也要看时局。 当然,今天太平盛世,机会和条件都是前所未有的好,个人抉择就可以占更重地位。我想,在社会看来,两种人都要,都有用。我认为,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要凭良知说话,并有追求真理的动力。没有这两条,也可以做出大事,成为伟人。但就不是知识分子。 我想师姐的议论是有感而发,有特定对象的。所以咱们不见得有大的不一致,只是各人心里的语境不同而已。 泛泛地说,知识分子的产品就是言论。所以“兢兢业业”最终也是发表言论,而不是挥锤抡锄。至于应该产生什么言论,要看当时周围条件。有时需要建设性的添砖加瓦,有时需要破坏性的“呐喊申冤”。更经常的,那是个人选择:每个知识分子对自己如何才能最好地贡献于社会有不同的认知,也就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不同的选择。这就是我原文中关于“需要一定周围条件才能发挥”的原意。 但是有一点,“建言”也好,“喊冤”也好,都应该从大局出发。知识分子如果只局限于自己个人或小团体的恩怨利害,那就失去了意义。(当然作为公民,谁都有权利为自己利益呐喊抗争。)不知这是不是你所批评的现象。 你说的以中美对比批评中国,在现在的确没有多少意思,因为国人对世界已有相当了解,而且发表议论的人很难以个人的经历知识概括中美区别。但是在开放初期,有不少这样做的人,而且他们的言论对唤醒大众,打破“社会主义优越”的迷思还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也是“时事条件”的一个例子吧。 单纯批评,没有建设性建议的言论有没有用?我想还是有的。就像一个铁路系统,需要调度员使列车尽量正点运行,也需要时刻表来指出哪些列车没有正点。不能因为“所有列车都正点是超出历史条件限制的”就否定时刻表的价值。 觉得你对方舟子的评论相当中肯。但在我看来,你所期许的“既特立独行,又能合作行事”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从这点上来说,方舟子那样比起大多数人(包括我)已经好了很多了。 拉有声望的人士来支持己方的意见、见解的行为。 (105458)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9, 2007 12:22AM 所谓“妇人之见”是个反守为攻的智慧。国人有习惯性的排队传统,对某些人的立场、态度就成了关心的问题了。很有些小和尚“放不下”的样子。 大山沟里的厕所问题,镜某还是有怀疑。当然不是怀疑您的感受,而是揣测其干净的原因。因为干净的程度要被人的使用量和清扫的投入量来归一处理。镜某曾经问过农民:修厕所可以承担多大的成本?几乎没有人这样思想过。3~5个家庭用冰箱的成本,对国人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挖山修路,就是属于“智叟”的观点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不评论”是个应该认可的立场。 (105479)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9, 2007 02:34AM 沉默也是一种权利,应该给予承认。是继赞成、反对和弃权之后的又一种感觉。老五当年讲了许多“理由”,好像是很全面、很得体。但是比起这个“不评论”来,都见拙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坐观镜大师“了”字之战 
热度 2 liwei999 2011-6-1 18:42
《见师姐后引起的:坐观镜大师“了”字之战》 作者: 立委 日期: 05/21/2011 23:04:28 即兴写了篇语言学方面的“科 普” (《立委科普: 汉语只有完成体,没有过去时 》),重看老友关于“了”字的争论以及对我的反批评,感觉意犹未尽。那就再写点儿什么吧。网络社区互动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刺激人写帖子。写字的状态不是总有,一旦有了就赶紧写出来,是有意义的事,好给生活留下一些轨迹,与背景类似的老友分享,也给后来者一些启迪。曾经有过很好的题目,很好的想法,可是思路往往被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或为资本家挖煤等生活常规打断,回不了那个写的状态,只好作罢。至少对我来说,凡是写得好的帖子,往往是天时地利玉成:赶巧既有写的冲动,又有片刻宁静,譬如是深夜或者在咖啡馆坐等领导“血拼” (shopping)。半途而废的有过(譬如写绿卡故事的那篇,这是个好题目,等今后状态回来了再详细续写吧),还未起头就打岔作罢的亦有之(譬如第一次方太邀约的见面记,当时很有好好写一篇的冲动,从一个侧面表现传奇人物的风貌,结果一个岔打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因为颇看中这个华侨旗帜性领袖的主题,不写则罢,要写一定要生动而富于内涵,自我要求太高,结果反而是迟迟不能动笔成文,一推再推,感觉蛮遗憾的。以后再看吧。) 回头来说这段见师姐的公案。以前说过:立委有师姐,大家风范,为人豪爽大气,学问深不见底。自从五年前被立委拉下水陷入老友网络社区,与民同乐,其风度学识迷倒了几乎所有有缘在社区同修的理呆文傻老友们,高山仰止,遂成 “大家的师姐”,与戴妃“People's Princess”有一比,更有老友尊崇为心中的红太阳(这是毛委员以来仅有的第二轮太阳)。德高者望重,师姐于是成为社区永恒不变的核心,散落世界各地的老友们,回国探亲讲学无不以拜见师姐亲聆教诲为莫大荣幸,师姐的北京于是成为社区的圣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近有重量级老友觐见师姐,有师姐被领导以及同网姐妹陪同,同游长城,尽兴而归。老友得陇望蜀,言犹未尽,遂再度约师姐相会,促膝谈心。老友喜不自禁,不无得意地发帖写道:“不好意思,我又见了师姐”。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帖子,却引起其他老友的羡慕嫉妒恨,也引出了两位饱学之士的“了”字之争。 Quote 这个题目不好。“了”也不好,整得跟“贾瑞”似的。 作者: mirror 是不好意思“炫耀” 呢?还是不好意思见人呢?因此题目应该是「又见师姐」。 ♦ "了"表示过去时,你语文有问题 ◊ 显然应该是用“现在”完成时态。 - mirror 05/17 11:09 (178742) ♦ “了”也可以是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很多时候可以和过去时互换 争论的两位都是立委非常推崇的文理兼通的老友,大才子是哲学家却不枯燥,满腹经纶,同时写得超一流的好散文。镜兄自不必说,是当今时代无所不知的奇人,立委一直在为他编纂全集。 quote 大才子: 对你这样的水平来说,汉语问题,我说了就是经典,语言学家师姐来劝都没用 牛不牛?网络就是如此,牛人在网络上也吹牛,立委也吹过牛,彼此彼此。不过,二位满篇语言学词汇听着耳熟,但用得却不规范。立委终于没忍住,犯了职业病。明知大才子李敖一般在发威,貌似处于癫狂状态,已经声称王力、吕叔湘,甚至师姐和“尔雅”都不能说服他,立委却偏偏发帖诘问,各打了80 大板: Quote 没那么玄吧?饱学之士大多吃饱了撑的,拿学问做幌子。各赏80大板子。 - 立委 果不其然,小小环球,有一个立委碰壁,大才子重拳反击了: Quote: 立委硬要跑过来凑热闹,俺得赏他一巴掌 ............ 问题是,这儿要不要加“了”?答案是,要加。这就完了。至于是现在完成时还是过去时,并不重要,我不过是大约比方,说个道理罢了。有一点要搞清楚,语言是经典作家的语言。鲁迅写了,王力来分析,再推广,然后成为标准,而不是反过来。 这篇檄文,可圈可点之处多矣,以后有闲再做评点。总之是说,立委你纵是语言学家,也没用,你们语言学家都是为我们文学家提鞋的。这是职业偏见,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卖瓜的说瓜甜,谁叫他是江南不世出的大才子呢?他有这个本钱张扬。 可是,学问是学问,文采是文采。这个了字本来可有可无,没有必然要加或者不加的硬道理,最多是风格问题。风格这玩意儿,是美学,不是语言学,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地界儿,容易引起不毛之争,所以说是饱学之士吃饱了撑的。 Quote 作为标题,加“了”不加“了”都没问题,那是风格问题。 作者: 立委 日期: 05/18/2011 09:41:30 镜子说不应加“了”,是吃饱了撑的,已经赏了80大板子。可以理解为镜子要题目更加诗意,不要口语化,《又见师 姐》可以类比的是《再别康桥》,这里加“了”的话(《再见了康桥》),就不是好的诗名。 你坚持要加“了”,也没什么道理,是钻牛角尖,因此也赏80板子。 话说到此,已经没有参与争论的意义了。可是说到语言学,立委在师姐出手之前,还有以下一些“多余的话”。 其一 镜子固然鸡蛋里挑骨头,但他的主张自有其考量,他希望文章的题目文乎一点儿,不要太口语化,《又见师姐》可以类比的是《再别康桥》。凡类比都是跛脚的,其实从完成意味上来说,”见“ 无法类比 ”别“。”见“这个词本身已经包涵某种完成意味,“见”隐含了结果的存在,这一点在“看见/听见”这样的复合词、在“视而不见”这个成语中最为明显,好比英语中 look/examine 与 see/understand 的区别。语言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完成的意义,有时可以通过语法范畴的形式(譬如虚字”了“或者词尾”-ed/en")来表达,有时也可以“固化“到宿主词义里去。这样说来,为了表达完成,”见“ 对于 ”了“ 的依赖性又更加弱一些。 其二,《再别康桥》与《再见了康桥》也不是简单地加了个”体“虚字 ”了“ 的问题。以前说过,汉语语法学界公认至少有两个功能不同的”了“,了一号在动词后,表达完成体;了二号处于句末,表达的是语气(mode)。按照这个分析,似乎”再见了康桥“就是完成体的显性表达,其实不然。仔细看这个句式,我们可以发现,标题中其实在”再见“于”康桥”之间省略了一个逗号,“康桥”并不是“再见”的直接宾语,而是称呼语。因此,这里的“了”其实同句末的“了”,表达语气,而不是体,好比是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比较,”再见了,康桥!“ 与 ”康桥,再见了!“,可以更看清这一点儿。语言微妙不微妙? 其三,“再见” 与 “再别” 也不同,前者更加口语化。此外,「再见师姐」与「再见了师姐」更加不同。后者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朋友分别时用,表示将来重聚的良好愿望。前者则不是词,而是书面语留下来的词组「再-见」,即“又一次见到了”,有完成意味。所以镜子不主张加“了”。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975 次阅读|3 个评论
《山楂树之恋》杂感 + 师姐的纯美书评
liwei999 2011-1-11 19:26
说很多多愁善感的女同胞喜欢《山楂树》。喜欢琼瑶喜欢韩剧,喜欢山楂树也是顺理成章了。我没有读过琼瑶,只零星看过一些改编的电视剧,也从来没有把一部韩剧看到头的。可是看《山楂树》我是每个细胞都在享受。拍得考究是一条,时代共鸣和怀旧更主要。没看过小说,不好比较,看这部电影已经很知足了。 静秋的形象印在心坎上,让人怜爱。以前非常讨厌肿眼泡,可是静秋的肿眼泡却不影响她的形象,奇怪了。说她演技不好是苛责,她就是本色演员,怎么看怎么可爱、可怜,挥之不去。那个小伙子也选得极好,那种嘎样和实心。不过,他能为女友做出的事情,其实我们很多人年轻时都可以做到 - 如果我们也能遇到这样清纯如水的少女的话。只是为劝静秋看医生,在胳臂上划一刀的举动有点儿出格儿。以前的印象中,在恋爱中做出这种比较极端举动的,都是坏男孩,对女孩子死缠的那种。 《山楂树之恋》的纯洁美好,有如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曲子,流进我的心田,不带一点儿杂质,爱就是爱,nothing less, nothing more。这样无条件的纯美的爱情体验,中学阶段最为典型,中学时代尚没有世俗侵入的空间。做家长的要小心了,孩子早恋固然可能影响学业,强行禁止和责骂,可能会抹去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感情经历。这样的体验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想起师姐曾经写过一篇与山楂树一样纯美的书评文字,搜索到了,录于后与各位分享: 引用: 《山楂树之恋》读完了,感谢致远的推荐。 (958 bytes) Posted by: shijie Date: October 16, 2007 11:41PM 《山楂树之恋》让人体会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它写的是一段至纯至美的爱情故事。老三和静秋所演绎的生死绝恋,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美妙真谛的。我不认为那是一段真实的故事,但我相信,今天五十岁上下的人,都或多或少存有那样一种爱情的渴望。那个年代的物质生活很贫乏,精神桎梏很残酷,但是人心很纯。一点细小的快乐都能让人幸福无比。出身卑微的静秋和军区司令员的儿子老三的故事只有在那种单纯的日子里才惊心动魄。爱与理智的碰撞,尽管伤痕累累,但痛苦的体验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多么经典的山盟海誓!羞涩暧昧的牵手,胆战心惊的初吻,泪眼执手的承诺,荡气回肠的诀别。老三的所作所为一直诉说着爱情的真谛。什么是爱?什么是不越雷池半步的至纯至真的爱?即便走向死亡仍然是永恒的爱之旅程。 也许这就是正在消失的纯美的爱情。内心炽热,却表达含蓄,无怨无悔,把为对方的付出当作了自己的幸福。相比今天的物欲横流,纯美更显得珍稀难觅。不论现实生活多么庸俗无奈,我们不也该在内心为自己保留一块纯美无邪的净地么? 摘自: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22033,22033#msg-22033
个人分类: 师姐专辑|56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师兄(姐)的责任
热度 1 wangdh 2010-12-22 00:43
大师兄(姐)的责任 (王德华) 研究生培养(指导)受到关注是个好事情,有些事情一讨论,总有些收获和结果。 从小的层次说,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配合和统一,齐心协力,方可前行顺利。现在似乎关系转移到大师兄(姐)上边去了,我不是完全赞成。说点个人之见作为交流,望指教。 无疑,在一个集体里面,大师兄(姐)的地位很特殊,很优越。如果是毕业后留在团队里的大师兄(姐)理应是受到导师欣赏的学生,各个方面应该很出色,是团队里的骨干,领头羊。所以,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显示出地位的重要性,是导师的好帮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作为新入团队的研究生,或低年级的师弟师妹们,无论从学识,从经验,从理念,从团队的管理协调,在某种程度上向大师兄(姐)寻求帮助,是顺理成章和理所当然的,大师兄(姐)往往也很乐于帮助这些新来的师弟师妹们,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做好大师兄(姐)可不容易。那么,大师兄(姐)有哪些责任和义务呢? 文化传承:首先大师兄(姐)要在研究组文化和传统等方面,做好传承和传播。有责任给后来人宣扬研究组的文化,讲述研究组的传统。使良好的文化和传统进一步得到建设和发扬广大。 科研进展:不只是大师兄(姐),所有的师兄(姐)都有责任给新来者讲解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相关进展,介绍研究组的基本情况,让新来者尽快融入团队,没有生疏感,感到集体的爱,不孤单。感到事事有依靠,不彷徨。大师兄(姐)更有责任给新来者介绍研究集体的工作概括和基本全貌,让他们对整个全局有所了解。 (技术)传帮带:实验科学离不开实验仪器和设备。有些技术手段是需要经验的,大师兄(姐)有这方面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让新来者尽快掌握必要的技术手段,大师兄(姐)的传帮带作用十分关键。一个团队在某些重要手段和方法学上,在前期的工作中已经花费了时间精力去摸索,一旦建立后,新来者不需要从头开始。 榜样和带头作用:大师兄(姐)的行为表现是新来者的标牌,对新来者的影响非常大。无论是团结协作精神、以组为家的思想、顾全大局的风格、助人为乐的作风、宽以待人的胸怀,甚至对科学的追求和热情,对学科领域的理解和见解,等等,都影响着新来者。大师兄(姐)在业务方面应该是榜样,在协调方面是管家,在为人处世方面是楷模。 当然,大师兄(姐)的作用还有很多。大师兄(姐)是师弟师妹们的主心骨,好帮手,好向导,贴心人,也是导师的好帮手。师弟师妹们有问题找师兄(姐)是没有错的,但同时要意识到,要想更快学到更多的具体经验和方法,主动帮助师兄(姐)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多与师兄(姐)交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大师兄(姐)没有责任保证你的学业,没有责任保证你的论文能发表,没有责任保证你能顺利毕业,没有责任保证你能获得学位,没有责任保证你受到一个研究生该受到的那些常规训练。那谁有责任?导师。 既然最后还是与导师的关系,结论就不多说了。我们都知道,来自导师和师兄(姐)的各种帮助和指导都是外力,研究生自己是主体。那么到底靠谁?靠自己。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5877 次阅读|8 个评论
镜子师姐对话录:说文解字谈“音讯”
liwei999 2010-12-16 17:38
新发现:音讯和消息的阴阳性。 (144572)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6, 2008 04:25AM 渺无音讯是个固定的用法,这里不易改用渺无音信。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典故,很难讲今后就不会改变了。 音讯显然是指有声有色的,属阳性。而同样的事儿还有个说法叫消息。但这是个无声无色的东西,属阴性。从脉冲的状态看是正脉冲,一个是负脉冲。如此看来,音信就不美了。北京人为此改用了信儿。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好像没有这么绝对。 (144573) Posted by: shijie Date: March 26, 2008 06:10AM 渺无音讯固然是个习惯用法,但与之意义完全一样的还有一个杳无音信。《现代汉语词典》里还有音信渺茫音信渺然的例子。照此推论,渺无音信也未尝不可。至于阴阳性就更不好说了,汉语是个词性不鲜明的语言,阴阳性就更难分辨了。 关键是师姐没有见过脉冲。音讯与消息意思相近。 (144581)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6, 2008 07:48AM 但从消音息气看,消息是不出声音的信息。凸是阳,凹是阴。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CR的小女孩
oyjenvol 2010-11-20 09:43
实验室里冷极了,没有窗户,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这是一周的最后一天 周末。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蓬头散发的小女孩在试验台前坐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件外套,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件很大的外套 ── 那么大,不知是哪一年买的。她工作的时候的,就穿上白大褂了,实验室的师弟嘲笑说,何必穿实验服呢,你的破大衣都可以当抹布了。 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做实验,一双小手被 PE 手套捂得苍白。她的面前的胶板上有一串点样孔,还有好几管菌落 pcr 产物。这一整天,目的基因还是没连上质粒,谁也没帮过她。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点样。灯光落在她的干枯的长头发上,那头发卷曲着披在肩上,看上去很久没梳,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桌上都堆满了文献,实验室飘着一股 LB 培养基的香味,因为这是老板催要结果的时间 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上完出某个样后停了下来,蜷着趴在桌子上。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跟老板说,因为她试了所有的 taq 酶,试剂盒,质粒,没 p 出阳性的菌落,老板一定会骂她的。再说,换做别的题目跟这个一样难。她们头上只有 paper ,虽然网上有好多类似的文献,但到她这里就是不 work 。 她的头脑几乎绝望了。啊,哪怕一次小小的成功,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把上万块钱的酶全丢进去连接载体,能够把基因转进去吗?她终于又拿出一块跑完的胶。紫外光照上去了!一个一个样点在胶板上出现了!她把小手拢在紫外灯下。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小点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台测序仪的显示器前面,显示器还是全新锃亮的,颜色鲜艳,字迹清晰,上边的显示的序列明明就是目的基因,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头伸过去,想看的仔细一些,她坐在那儿,眼前的胶板上显出一行刺眼的阴性、引物二聚体、模板,就是没有阳性菌落。 她又上了一遍样。用 150v 跑完又用 100v 再跑。紫外灯的光落在桌子上,那儿忽然变得像打印出来的 paper 那样洁白工整,她可以一直看到 paper 上的字迹。 Nature 的 logo , Abstract 和 Instroduction 。更妙的是这篇 paper 的一作,赫然署着自己的名字!看上去那么诱惑,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新跑完的胶板上还是只有阴性的样点,她面前只剩一张又硬又旧的桌子。 她 p 了十几个菌落,又跑了一块胶。这一回,她感觉自己坐在布置整齐的会议室里。条幅上写着 毕业答辩 ,比她去年师姐毕业时用的条幅还要大,还要美。红色的条幅上贴着那几个白色的黑体字,投影仪屏幕上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顶级会议里的 presentation 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板子又爬好了,不出意外,没新点。只见 ppt 上的图片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师姐毕业前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沃森和克里克那儿去了。 她又连接了一管载体。这一回,她把所有的酶的量都加大了。师姐出现在灯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姐! 小女孩叫起来,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反应一结束,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漂亮的跑胶,发表的 paper ,布置好的答辩会议室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拿出所有的胶板,放在紫外灯下,要把师姐留住。一大堆胶板在紫外灯下放出明亮的光,把实验室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师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师姐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 PCR ,没有论文,也没有毕业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实验台前上,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周末的实验室累死了。新一周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 还握着正要上样的 EP 管。 她想自己转一个基因 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师姐一起走向新世界的幸福中去。 (Quoted from:http://bbs.bioon.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58238do=blogid=13001)
个人分类: 核糖体的吉普赛|3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三届> 双插人士>77级78级>anything else
liwei999 2010-8-3 02:14
师姐永远是师姐,大家的师姐。 (118331)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November 24, 2007 11:47AM 翻案不得人心,造反永远无理。 智者为师,尊者为长,德高者望众。挑战师姐的至尊地位,全池共诛之。 再说了,拿硕士年份说事纯属误导。记住:永远的77级!长幼排序如下: 老三届 》双插人士 》77级 》78级 》anything else 如果拿博士毕业年份说,立委2001年拿博士学位,难不成池子里面的小字辈也要骑到我头上了?立委毕业那年,已经担任博士生的工业导师几年了。 -------- 师姐称号的原始来源是立委贴身领导。在此之前,立委从来对shijie直呼其名。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说文解字,与师姐对话录》
liwei999 2010-4-16 02:55
立委按:师姐,高人也。镜兄,高人也。两位文字大师对[说文解字]均情有所衷。高人与高人的对话实况,精彩呈现,独家收藏,爱舞文弄墨的博主看客,此页不可错过。 象和像的困扰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6, 2007 09:06PM 象和像的困扰来自于简化字的分分合合。 汉字史上,战国韩非子以前有象没有像,韩非子小篆出现像,用于比拟、描状之意。《韩非子》:人希见生象,而按其图以想其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以前,想像之义已起,故周易用象为想像之义。古汉语中,象和像分工基本是明确的,用法也并不混乱。后来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这两个字同其他字构成双音节词,在意义上有些重合了。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规定以象取代像。1964 年正式公布的 《简化字总表》将像作为象的繁体字处理,并在脚注中注明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此后所有的教科书、辞书都按这个规定处理。但是社会用字并不买账,坚持用像的大有人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混乱之后,1986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终于确认像为规范字,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此后,象和像的使用又有了分工。但是,因为以象代像使用了二十多年,大家已经习惯了,后来又恢复像的合法地位,人们又感到不习惯了。这也就是一玲妹妹的不顺眼原因所在。 在实际应用中,象有一个意义不会混淆:大象、象牙、非洲象。  除此以外,象和像的用法需要辨别。 1.作为动词,象是模拟的意思。例如: 象形指事、象声、象形字、象征 像表示如同、仿佛类似举例的意思。例如: 像雄鹰一样翱翔/小明长得像他哥哥/他俩的字很像/他好像没有听到一般/像熊猫这样的珍稀动物需要人工保护/一玲妹妹好像很固执,坚决要用好象 2.作为名词,象表示的意义往往是抽象的,像是具体的。 A.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语词搭配实例: 现象、形象、印象、意象、迹象、假象、表象、物象、景象、气象、天象、星象、包罗万象、危象、心象、想象、构象(conformation)、磁象、观象台、天象仪等。 B.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语词搭配实例: 人像、画像、肖像、遗像、图像、实像、虚像、正像、反像、逆像、倒像、阳像、阴像、鬼像、伪像、映像、镜像、影像、潜像、叠像、原像、前像、后像、余像、双像、网像、成像、音像、声像、摄像、录像、放像、显像、视像、像章、像片、像差、像散、像元、像素、像距、构像 (imaging)、显像管、录像机、摄像机等。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商榷:又一相。 (105026)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6, 2007 09:41PM 动词的象没有争议。动词的像就不同了。象形字、象声字里不会用到像。因此,镜某趋向于动词里只有象一个。 的确,象表示的意义往往是抽象的,像是具体的表示 [形态]。因为是具体的,所以就需要多了一个相字--来表示[状态]。出洋相就是个例子了。原像与原相也是不同的概念。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相指容貌,像是比照容貌所制成的图画、雕塑 (105034)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6, 2007 09:55PM 当初简化字以象取代像依据的就是你这个理论,认为动词里只有象。但是大众在应用中并不买账,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师姐所言的动词用法不过只有一种,而名词的XIANG却有3种。 (105044)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6, 2007 10:14PM 大众在应用中并不买账是来自象的抽象与具像的差别,而不是动词名词的差。 照相和照像都可以用,但用前者的居多。人们照相机、相机的叫法以及摄像机的称呼的区别来自哪里呢?有个摄影说法,可以给些启示。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是的,xiang的混淆主要在名词义项上 (105048)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6, 2007 10:24PM 照相和照像曾经并列使用过,但现在一般用照相了。这有个构词理据的问题。用照像的构词理据认为成像是比照容貌所制成的。用照相的构词理据是成像是复制的,并没有人工创造。像鹿兄、聊斋那种平面玩法,应该用照像了,他们的人工制作成分多于复制了。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还是不很好。要分析摄影的用法中人的心理。 (105059)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6, 2007 10:39PM 说摄像、摄影,而不说摄相,说照像、照相,而不说照影。那么就要分析了为什么人们要这样用?其中的道理和法则是什么?这就是学问了。所谓科学,也不过是如此这般。 与当年不同的是今天的网络,可以对各种用法作个数量化评价,最终可能到立委的工作领域里--计算机分析文章。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照影一词被医学术语占用了 (105067)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6, 2007 10:48PM 摄像、摄影;照像、照相,确实有很多语言现象是难以科学的,所以有人强调模糊语言学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强调模糊是误解。 (105072)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6, 2007 10:57PM 大原则与特例都是有道理的。不过是国人还没有到安心分析自家语言的时候。从闹革命到闹出国、闹待遇到弄房子、孩子等等,到今天有过安心搞学问的时候么?至少镜某没有看见过。 4、5个人安心论学问,需要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可是人生还能有几年呢?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回镜兄,这些问题我都解决了,但是功力不够,还是只能模糊 (105076) Posted by: shijie ◇ Ding! you should write a book called words of history (87 字节) 呵呵,不敢担当此任。吴大姐说过,女性的逻辑性差,我承认。 (118 字节) - shijie 07-08-26, 09:49PM (105032) ◇ the post you just wrote is the right stuff for a casual book (207 字节) - mantou 07-08-26, 09:56PM (105035) We used to have a very popular course in linguistics (141 字节) - liwei999 07-08-26, 11:02PM (105073) 我试试吧,倘若能成,是洗脚的一大收获 (空) - shijie 07-08-26, 10:02PM (105038) ◇ 能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商业的可行与否。 (228 字节) - mirror 07-08-26, 10:23PM (105047) 韦伯斯特说过,要惩罚一个人就让他去编字典 (98 字节) - shijie 07-08-26, 10:30PM (105056) ◇ 靠卡片的时代里,编字典是个苦差事。 (284 字节) - mirror 07-08-26, 10:49PM (105068) 镜兄你抓住对外汉语教学的要害了 (46 字节) - shijie 07-08-26, 10:55PM (105070) 呵呵,不敢担当此任。吴大姐说过,女性的逻辑性差,我承认。 (105032)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6, 2007 09:49PM 零散的说一两句还可以,要成文成篇就驾驭不了了,逻辑性太差啊。而且也缺乏进取心,谈谈风花雪月可以凑趣,一严肃了就吃不消了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能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商业的可行与否。 (105047)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6, 2007 10:23PM 这类工作以前见到过。当然不是一个人的作业,而是几个人的座谈。必须有几个人比如几个,就可以成事儿了。人多了、少了都不好。编字典是镜某的一个愿望。因为比起发达国家来,国人字典的水平差了很大一个档次。简直就是小学生与大学生的差距。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韦伯斯特说过,要惩罚一个人就让他去编字典 (105056) Posted by: shijie Date: August 26, 2007 10:30PM 这类东西肯定有商业市场,问题在于编字典实在是一项苦差事。镜兄有编字典的愿望,实在高尚的很呢 -------- 偶向忙中作小闲,喜会旧知结新颜。李双双自题 靠卡片的时代里,编字典是个苦差事。 (105068)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6, 2007 10:49PM 计算机和网络的时代里就不同了。 比如:对 、 、 三个的用法,国人很容易就会用了。但是对外国人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 游泳与 游泳的意思不同, 开车去西藏与 开车去西藏的意义也不同。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朝华午拾:shijie-师弟轶事》
liwei999 2010-1-9 20:47
《朝华午拾:shijie-师弟轶事》 作者:shijie 师弟轶事(1)——入学 俺师弟小立委太有才了,在俺们那一届研究生同学中大概是创造了奇闻轶事最多的高手。想当年,师弟在跟穆家大闺女热恋时,我稍稍向这个未来的弟妹抖搂了一点点师弟的“料”(尚不是“猛料”),便使得弟妹好感大增,至今坚定地尊我为“师姐”。如今报点猛料,作为敲门砖,以博得众老友鲜花,想必不难。 话说师弟入学,惊天动地。这个鬼才,小学、中学就读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想必所学不会太多。恢复高考后考入本省一个不太知名的大学英语系,想必与数学、计算机也不沾边。不承想大学毕业后居然奋勇投考中国语言学最高科研机构的机器翻译专业研究生,而且一举跨上了复试线。机器翻译专业对外语、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极高,基于上述原因,语言所的头头脑脑并不看好,主张录取和反对录取的意见相持不下。为了可取可弃,进退两便,语言所的大头儿委派正好出差南方的人事处要人绕道安徽,全权掌握取弃之生杀大权。其结果是——弃。 后来据这位要人描述的故事是:小立委蓬头垢面(大概是头发太长,而且根根竖立),睡眼惺忪(其实是眼小,被冤枉了),歪斜着肩膀(生就如此,并非有意)出现在这位要人面前,对并不可笑的一句话居然弯腰放声“哈哈”大笑,旁若无人。这位要人是个老太太,大概用的是相女婿的标准——“邋邋遢遢,嘻嘻哈哈,哪像个老师!(立委当时是中学老师)” 好少年,士可杀不可辱。当即洋洋洒洒一篇万言书寄至语言所,慷慨陈词,从上到下痛骂一番。谁知转过年来,他依旧报考机器翻译研究生。语言所的头头脑脑被这位少年骂得记忆犹新,可敬那年头语言所的人不仅识宝爱才,而且雅量了得,毅然发出了赴京复试通知书——这意味着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录取可能了。如果有不录取的考虑因素,就不让考生来京复试(比如,前一年派人到安徽考察立委),免得增加考生负担。 那年,我们一共三人接到来京复试通知。我和大师兄一大早就坐在了语言所的办公室里,接下来笔试、面试、接受教育……直到我们离京,立委也不曾露面。但是关于立委万言书痛骂语言所的故事我们都很知晓了……我心想,这位未曾谋面的师弟大概没戏了。 可敬语言所招生的刘老师工作认真负责,那年头打长途电话还是很困难的。她怎么费尽周折找着立委,立委又是怎么在父亲的陪同下来京复试,这些故事看看立委的博克就知道了。 弱小的立委站在彪悍的师兄身旁,与端庄秀丽的师姐合影(圆明园1984) 开学的时候,我安顿好后去看望大师兄。敲开门,一个弱小的少年站在彪悍的师兄身后——蓬头垢面、睡眼惺忪、肩膀歪斜——不用介绍,那就是小师弟。嗬,人事处的老太太白描手段了得,太有才了! ——– 万事都从缺陷好,古今谁免余情绕。 ================== 师弟轶事(2)——混饭 话说师弟小立委勤奋好学,用功无度,以致起居无序,三餐不定。 大师兄常抱怨:不知道这家伙到底啥时候睡觉! 大师兄是一个非常认真、极度规律的人,年岁又大师弟许多,想必是饱尝小师弟起居无序之苦。俺住女生宿舍,自然没有师兄那般的苦,但也没少受师弟混饭之骚扰。 想当年,北京尚是一片计划经济景象。食堂、饭馆都是国营的,过了饭点是绝对不营业的。我记得午饭时间是十一点半到两点,晚饭是四点半到七点。这是街上饭馆的营业时间,学校食堂比这时间还短,食堂师傅是绝对的过时不候。更何况那时候我们自己学校没有校舍,寄人篱下,吃的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食堂。在这种饮食条件下,小立委起居无序,自然三餐难保。不过,尽管吃饭不正点,但也饿不着他,妙招便是到师姐那里混饭吃。 女生宿舍一般总会有点零食存货,小立委觅食自然不会落空。为了维护师姐的“权威”,我也乐得常备些方便面和饼干,那时的方便面才两角钱一包,对我来说小意思。问题是,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师弟会啥时候来混饭。有时候一个星期来几次,有时候几个月不来一次。有时候上午十点多他提溜着一个很大的搪瓷碗,来敲我宿舍的门,这八成是起晚了,没吃早饭。女生们便会说:这个小安庆(同学们都叫他“小安庆”)真逗,还不熬一熬,等吃午饭算了。有时候,下午两点多,敲门来了,这八成是到所里上课,回来晚了,没赶上饭点。这时候女生们便会小抱怨一番,因为我们正在午睡呢。有时候,晚上七八点来了,这就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又没吃上饭。小安庆的女生缘挺好,来混饭的次数多了,女生们都说他“真逗”,拿他当小弟弟看待,就连年龄最小的那个北大才女(比立委还小4岁)也一口一个“那小孩儿又来了”。 研三的时候,论文写完了,等待导师审阅,有点无所事事,我偷偷整了个电炉。方便面不用干吃或开水泡了,可以水煮并卧上一个鸡蛋。一天晚上,我和后来成为LG的外系的一个男生躲在宿舍里用电炉做“大餐”(同屋的女生回南京了),立委又敲门来了。我本想不吭气,让他敲两声以为屋里没人就走。不承想,他执著地敲了好几次,我只好开门。我是做贼心虚,忐忑不安。一怕偷用电炉之事暴露,这是学校纪律是不允许的;二怕与那男生的来往被外人察觉,因为我们当时尚处暧昧之中。师弟倒大方坦荡,浑然不觉。不知他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竟然兴高采烈地坐下来,美美受用我们准备了半天的“大餐”,席间还不断欣然评点菜肴之美。我心里那个咬牙啊……混饭混到这个田地也是最高境界了吧?! ———————————– 立委:混饭偶或有之,不过确实不大记得了。乞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我怎么从来没有肚子疼过呢? ♦ 立委对大餐的理解太局限了 (空) - psychina 07-03-06, 09:23PM (62769) ◊ 师弟傻得可爱.据说天才都有巨傻的时候 (空) - shijie 07-03-06, 09:33PM (62775) ♦ 好像用“憨”合适。不是傻,是憨。 (空) - mirror 07-03-06, 09:41PM (62782) ◊ 立委憨态可掬啊 (空) - psychina 07-03-06, 09:45PM (62787) ♦ 这种人往往生活得很幸福 (空) - psychina 07-03-06, 09:36PM (62779) 摘自《星湖立委专栏》 混师姐的饭,不吃白不吃,烤鸭香啊: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个人分类: 师姐专辑|5108 次阅读|2 个评论
《立委推荐:shijie-师姐专辑》
liwei999 2010-1-2 17:50
《立委推荐:shijie-师姐专辑》 Posted by: 立委 Date: November 19, 2007 11:02PM 立委按: shijie 者,立委师姐也,为人豪爽大气,学问深不见底。自从被立委拖下水,每日脚池洗脚,间或星湖小资,自得其乐,兼济天下,众帮菜无不叹服,人称大家的师姐(与戴安娜 Peoples Princess 的称号可有一比)。 师姐以前是语言学权威的爱将,曾在语言学最高殿堂执掌一个部门。师姐汉语造诣极深,精于说文解字,引经据典而不晦涩。师姐的文字,清晰明净,晓畅利落,暗含机锋,不乏幽默。立委特收集师姐散落在脚池和星湖的大作,在此与各位分享。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3220
个人分类: 师姐专辑|34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同年同师谓之何?
huabolin 2008-10-24 17:39
同年同班称同学, 同年异师称同年, 高届同师称师兄(姐), 低届同师称师弟(妹), 师兄(姐)师弟(妹)合称同门, 请问同年同师称什么? 注:同师指同一导师。
个人分类: 姓名称谓|3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