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恩格尔系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恩格尔系数会略高估我们的生活水平
热度 1 Terrace 2013-11-23 21:11
首先,我相信好多朋友都知道恩格尔系数,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 北京与南京 》里面也有所阐述。其实这个概念也很简单,就是家庭一年的食品支出额除以总收入的百分数,这个系数本身的理念也很简单,就是人要活下去,那先就是有的吃,吃饱了当然才想干点别的事,比如买个衣服,买个手机,买本书看一看,唱个KTV等等。我们的生活水平也主要取决于我们吃得饱不饱,吃得好不好,衣食住行,医疗健康以及娱乐休闲等等。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现在的恩格尔系数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是贫穷还是富裕?这个很值得我们关注。下面这个简要表格我们可见一斑。 年份 城市(%) 农村(%) 2000年 39.4 49.1 2001年 38.2 47.7 2002年 37.7 46.2 2003年 37.1 45.6 2004年 37.7 47.2 2005年 36.7 45.5 2006年 35.8 43.0 2007年 36.3 43.1 2008年 37.9 43.7 2009年 36.5 41.0 2010年 35.7 41.1 2011年 36.3 40.4 2012年 37.1 40.8 这个表格虽然只有简简单单十几个数据,跟我们平时做科研的测试数据相比,真是少而又少,但是反映出来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可能有些观点你以前在新闻当中也听过,但也许你并不知其所以然。 第一,我们国家,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了。 这个也是大家共识。一般我们认为,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那是绝对贫困,50-60%是基本温饱,勉强度日,40-50%是小康,30-40%是富裕,30%以下就表明很富有了。农村十几年的数据都在40-50%区间,表明农村处于小康了,城市十几年的数据都在30-40%区间,表明富裕可能不敢说,但是小康是有保障的。 第二,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防通胀压力巨大。 整体来看,2000年,城市39.4%,农村49.1%,2012年,城市37.1%,农村40.8%,一方面恩格尔系数在下降,表明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而且农村提高的速度比城市快,但是这个下降的过程是异常艰辛,异常“诡异”的。比如说,2003年城市已经降到37.1%,紧接着就不断波动,2012年城市也是37.1%,这给人一种一夜回到十年前的感觉。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到了一个瓶颈期,想继续整体下降到35%以下,甚至30%以下非常困难,十年甚至二十年内很难做到;二是通胀压力大,CPI上升,影响到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其实在农村数据虽然也是整体下降,但是也有小幅波动,比如2004年和2012年。当各种“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横行的时候,食品价格一上涨,工资原地踏步的时候,你的生活水平很自然地就下来了。所以我们看着这十几年的数据,基本是在摇摆中下降,在下降中摇摆。 第三,恩格尔系数会略高估我们的生活水平。 这个很多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赞同我说的,也不需要多解释,但是一些学生朋友可能不太清楚。首先我们说农村, 在农村生活过得人都知道,有时候我们会在自己家地里面种点蔬菜,是不用每天上街买菜的,所以食品支出会节省一大块,农村家庭有了钱,主要是保障子女上学,以及准备子女婚嫁和养老等支出。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就把勤俭持家看得很重,农村也有很多这样的俗话方言,比如说“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等,如果孩子花钱多了,父母会说“败家”等等,总是把花钱和持家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文化作用到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反映就是,我们是一个非常爱储蓄的民族,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 城市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但是我们城市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也基本是省吃俭用。面对高房价,很多人都选择存钱买房,花在吃上的支出是能省就省,还有医疗、婚嫁等等大项支出。一个基本的意思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家有100块钱,我们会花20块钱吃,80块钱其他,我们的恩格尔系数就是20%,但是我们省吃俭用才能花20块钱,其实我们吃得喝得并不好,也并不幸福,如果我们想要吃得好,得花30块钱,这时候20%就并不能体现我们真实的生活水平。所以也有学者提出来,我们可以适度校正一下恩格尔系数,当然这也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整体状况而言,恩格尔系数会略高估我们的生活水平,要想切实提高生活水平,任重道远。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于西部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 有了前三点的分析,这一点也基本是水到渠成。首先我们来看,上面的数据基本是整体的,因为我们国家比较大,各地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整体的数据意义是不大的。比如说,2012年城市整体是37.1%,但是北京城镇是31.3%,安徽是38.7%,到了四川就变成40.4%;北京农村是33.2%要比很多省份城市的数据还要低,安徽农村的数据是39.3%,到了四川的农村是46.8%。同理,我们的一个省也是比较大地,各市的情况也不一样,这就给我们造成很大地麻烦,因为实际情况是异常复杂的。光看数据也许是不可信的,我们必须透过数字看本质,才能有所收获。 比较这些数字的趋势与规律,我们不难发现,西部农村要整体偏低,这也与我们的一般常识所符合。我们知道,你要是想要一个地方,短时间恩格尔系数从40%降到30%这很困难,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但是从50%降到45%相对较容易些。所以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点的解决一些贫困地区,就成了重中之重。也有的人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道理也在于此。解决这个口子的最关键办法不是搞些便宜的农产品补贴,也不是过年按人头每人发1000块钱,而是要带动这个小地区发展,光喊什么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是没有用的。关键还是要能使农民赚到钱。比如这个地方种生姜,政府就帮助搞生姜销售,拓宽渠道;比如这个地方人家家都养猪,我们就搞一些放心猪肉定点销售,每年让农民多赚500块钱,肯定比你发1000块钱效果还好。 这里顺便说一下,安徽的城乡差别为什么不大?实际上还是很大的,只不过数据上没反映出来。安徽这几年劳务输出比较大,一些农民离开土地出去搞个体,赚了不少钱,分母增加了,分子没有明显增加,使得农村的系数好像也降低了,但是实际上你在外干个体的39.3%和在家的39.3%,这两个数字从生活质量上讲,后者更舒服,更惬意。全面建设小康还有一个口子就是城市低收入群体,解决好的关键是不能零就业,要确保家里有一个就业的,不然会恶性循环。随着大病救助和其他一些住房医疗的社会保障到位,这一部分人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是能做到的。 政府和社会机构定点解决好这些口子,兜住底线,全面小康肯定能实现。就我们一般老百姓而言,大家先关注自身,把自家的小日子过好了,有能力的帮助一下西部的孩子上学有个保障,我想这就是功德无量了。 注:文中所有数字都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开公布的数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35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现代营养学的强烈需求
热度 29 何裕民 2013-5-10 14:42
有哲贤曾云:社会的客观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促进学科的发展。验之现代营养学,此话完全正确。目前社会对新营养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主要是下列客观因素所造就和强化的: 1、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的双重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全国而言:我国目前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低于50%,初步进入了小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之一。但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食物消费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根据国家卫生部200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正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与富裕文明病并存”。这就是现阶段我国所特有的国民营养状况。 一般认为:国民营养状况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膳食营养结构正处于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改善国民营养失调已成当务之急,而这就迫切需要有正确的营养科学知识作指导。从另一方面而言,欲应对这一特殊的国民营养状况,就需要有针对性的、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且又遵重民族膳食习惯的科学合理的营养学知识作为支撑。 再者,横向研究表明: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是进行健康干预和营养指导的最佳时机。 2、营养过剩已成为国民健康大敌 在上述的这种双重挑战中,营养过剩也许更是触目惊心,它已造成了严重的国民健康危机。据一系列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与营养过剩有关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约1.6亿人,比1991年增加了7000多万;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也已高达2.06%,全国共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的4.6%上升到6.4%。此外,营养过剩所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泛滥,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害”。而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营养不合理问题。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顺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和老衰让位于现在的主要与膳食结构与食物营养相关的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其中心脏病的死亡率已超过日本。因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64%以上,占国民死因首位。特别是糖尿病,1979年的患病率仅占该市全部人口的0.67%,而生活条件的迅速改善,快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营养学知识,到了1998年已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等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竟高达6%!营养偏颇的现代“文明病”正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给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生存敲响了警钟!这一现状同时也明白无误提示:它不是用简单的每日摄入定量维生素等“营养型”的现代营养学所能解决,也非以补益为主的传统中医营养学思路所能改善。它需要的是全新的思路与方法,需要的是针对不同特点的“调整”。 3、现代医疗的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上述情况相匹配,人类疾病谱正在悄悄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首先就是食源性疾病增多。2000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其次,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据WHO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住院病人平均每天合并用五种以上药物的话,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就高达21.8%。伴随化学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已造成了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许多难治愈性疾病不断涌现。其实,很多滥用药物所致的疾病危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改善饮食营养,针对性地作出调整,甚至可以消除许多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隐患,改变其可能的不利趋势。 4、看病贵和难——世界性的社会顽疾 美国每年为医疗健康的支出占其国民GDP的15%左右,但也只能承担约2亿多人口中的80%的国民的医疗费用,还有约4000万在美国的人士享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险。而就中国这么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人数巨大。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并常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仅靠国家公费医疗投入与社会医疗保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膳食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既确保国民健康,又节省庞大的医疗费用,也维护了家庭和社会的安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926 次阅读|30 个评论
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及其他
热度 2 jerrycueb 2012-11-17 14:53
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及其他
数据—其他.xls 恩格尔系数.xls
个人分类: 数据专题|13510 次阅读|5 个评论
测不准的“恩格尔系数”
热度 4 huailu49 2012-10-10 15:07
恩格尔系数( Engel's Coefficient ),指的是国民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 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 59% 以上为贫困, 50-59% 为温饱, 40-50% 为小康, 30-40% 为富裕, 30% 以下为最富裕。按此划分标准,到上个世纪末,恩格尔系数在 20% 以下的只有美国( 16% );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一般在 20-30% 之间,均处于最富裕状态;东欧国家一般在 30-40% 之间,属于富裕区间;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分布在小康区间。 一般而言,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也会下降。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大体呈下行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2011 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36.3% 和 40.4% ,比十年前分别降低了 1.4 和 5.8 个百分点。按照 FAO 的标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步入富裕阶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恩格尔系数的评估和比较往往受限于多种因素。姑且不论各地区消费品价格比价、生活习惯、社会福利补贴等方面的差异,仅仅在食材等级选择上的不同,就会导致该指标的横向、纵向比较的难度加大。 不妨以绿色食品为例。 据了解,我国目前将食品分为普通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四个等级,其中有机食品的要求最为严格,如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及转基因技术都是全面禁止使用的。从 2012 年 6 月份的 20 个蔬菜品种的价格均值来看,在上海农产品市场,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价格的 14 倍;在北京农产品市场,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价格的 15 倍。再如作为主食的大米,其市场单价也会相差七八倍;而市场上的“有机猪肉”往往也会比普通猪肉贵 1 倍以上。 假如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律改选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那么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将会成倍地增加,其直接后果,就是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来看,原本乐观的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立马会突破贫困线。 当然,鉴于大多数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总之,恩格尔系数的区域比较,泛泛而谈问题不大,精准操作确实很难。
个人分类: 区域发展|8055 次阅读|9 个评论
从生活成本看学术成就
陈众 2010-11-22 05:37
ECE楼里一个学化学的中国博士生跑我们实验室瞎聊,说等几个礼拜就被导师派到可口可乐去做实验。听着很让我羡慕,真正的产学研啊,呵呵。 印象中美国的企业把研发中心建立在大学,最有效地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所以做出一流的产品,但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一流的产品绝对不是大学做出来的,产品化的过程还是在企业,大学只做了基础性的前沿研究。 其实进入Wayne State University,和教授们聊天之后,我发现跟我想象中的美国学术研究方式还是有不同的。
个人分类: 国外学习与生活|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