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双星系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
qianlivan 2011-11-17 11:19
引力透镜的观测这些年来蓬勃发展,除了传统的用射电干涉的方法获得强引力透镜图像以及在星系团中寻找"光弧",还有对银河系核球中恒星进行监测的寻找微引力透镜事件的观测项目,如OGLE。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问是,为什么不考虑双星系统中的引力透镜效应。之前老师和同学们都含糊其辞(或者本人愚钝,无法理解),我从未想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之前的想法是,视线在其轨道平面内的双星系统不够多;双星间距离较近,不能产生显著的引力透镜效应。 现在看来,第二点是主要的。这点从前面《太阳为透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500560 )的博文就可以看出来。太阳的最小的焦距是550AU,大部分恒星的焦距大约都是如此,所以只有非常松散的双星系统才会有引力透镜效应。而这样的系统公转周期非常长,我们很难发现这样的双星系统。 我们把问题修改一下,如果双星系统中有一个太阳质量黑洞,情况会如何?可以计算这个黑洞的焦距 在这个公式中可以明显地分离出黑洞的史瓦西半径 ,注意到$r\gtrsim 3r_S$和史瓦西半径相差不大,所以$d\gtrsim 5r_S$。也就是说只要双星系统中有黑洞就会有引力透镜效应。 不过,另外一颗星和黑洞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就会充满洛西瓣(洛西瓣半径和两颗星之间的距离同量级),产生向黑洞的吸积,发出的光会掩盖引力透镜效应。太阳的半径大约是700,000千米,所以如果太阳有一颗黑洞伴星位于700,000千米距离之外,此黑洞就会对太阳发出的光产生汇聚(关于黑洞引力透镜效应的公式可以参考Virbhadra, Narasimha, Chitre 1998, AA, 337,1)。 所以,一个距离不是特别近的含有黑洞的、轨道平面平行于视线的双星系统应该有引力透镜效应。但是这样的系统需要对众多恒星进行时域巡天才能被发现。
个人分类: 思考|7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导报》发布2010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kejidaobao 2011-1-30 11:28
《科技导报》自2004年始连续7年遴选发布“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进展”。本着分门别类、本刊推荐、专家遴选、宁缺毋滥、叙述事实、以时为序的原则,从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刊载的重大国内科技新闻中,按科学、技术、工程3个类别,经《科技导报》编辑部遴选、编委及审稿专家投票选出2010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其中,2010年度中国10项重大科学进展是:拓扑绝缘体研究获得系列重要进展,发现重要的皮肤病遗传易感位点,发现第一颗绕双星系统旋转的类木巨行星,完美诠释孪晶变形具有强烈晶体尺寸效应的内在原因,发现蜘蛛丝方向性集水的结构特征,发现Rac蛋白参与神经元的记忆遗忘调控,海洋中基于BCha的光合自养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补充,RHIC实验发现首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利用超材料实现可全方位收电磁波的电磁黑洞,发现10万年前的早期现代人化石。2010年度中国10项重大技术进展是:离轴三反光学系统技术获重大突破,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电抗器和最大容量变压器研制成功,中国大地坐标系定位精度提高至厘米级,中国先进研究堆实现首次临界,超大容量圆柱形单体400A·h锂离子电池研制成功,“海洋石油201”出坞,世界最大跨度铁路转体连续梁成功对接,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突破3700m水深世界纪录,中国第一台5MW级海上风力直驱发电机面世,首批最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品下线。2010年度中国10项重大工程进展是: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竣工,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工程贯通,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成就卓著,川气东送工程投入商业运营,“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完成,京沪高铁全线铺通,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通过验收,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投入使用,西藏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宜万铁路通车。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中双星系统的时间延迟问题
liuxiaod 2010-11-25 11:26
请教一个问题,请看图, 有两个天体A和B环绕他们的质心运动,由于有时间延迟, A受到的引力来自于B',而不是B,AB' 连线不经过质心,A受到的引力有一个分量使A延切线方向加速, 同理也适用于B受到的引力。 这样AB将越来越分离。 这个问题是否存在,如何解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