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治学之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决定性事件的概率论的治学之道: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自利利他
冯向军 2017-9-9 06:32
关于决定性事件的概率论的治学之道: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自利利他 美国归侨冯向军博士,2017年9月9日写于美丽家乡 大道至简。真经只须N句话,胜过假经万卷书。 《关于决定性事件的概率论》的大道理,在短短的前四章中,业已表述完毕。 但是如此重大的科学观念突破, 比如广义的薛定鄂猫(同时空完全平等的生死叠加态的公理化推广) 、 广义纠缠(同时空波不异粒;粒不异波;波即是粒;粒即是波的一般化) 、 以有和无等对立双方同时空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前提的发生概率P以及在现代统计力学和热力学中唯一满足代表因果律的自洽约束条件的最大发生概率极值原理 、对 罗素悖论根本无悖论的明确判定 、 对哥德尔定理的实质不是所谓的界定了人类理性的极限而是揭露了发生概率等于零的二元对立或非此即彼的二分性的局限性的认定 、统一了国际主流科学界所有心理感觉量模型和几乎所有信息测度的简明刺激和反应模型等等, 如果没有耐心细致的解释那就好比是对牛谈琴牛耳不闻的瞎忙乎,必将成为梁山泊的军师:吴用(无用)。于是决定从现在开始,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自利利他的治学之道,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耐心细致的解说工作。 作为第一步,先把第四章这个短篇作必要的扩展。
个人分类: 决定性概率论|2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漫谈(102):君子非异 善假于物——再评华罗庚的学问观
热度 7 sqdai 2013-10-28 06:54
战国时代的哲学家荀况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篇》)。也就是说,追求学问成功者,并非有什么特异功能,除了他们勤奋以外,主要得益于合理地使用工具,亦即科学地利用各种方法。观察那些大学问家,他们无不具有这一特点,华罗庚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曾说:“ 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自学成材的钥匙,这就是: 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 ”他把“科学方法”列为自学成才的五个关键点之一,这是他的切身体会。 现将笔者迄今了解的华罗庚先生治学经验一一道来。 一曰“ 看家功夫说 ”。华罗庚先生强调:搞学问必须有“看家功夫”,也就是说,必须夯实基础,熟读与自己的科研方向直接相关的经典著作。华先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数论专家之一。据他自己说,在青年时代,他反复阅读了三部经典名著,为自己的数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克里斯托尔( Chrystal )的《大代数》;二是兰道( Landau )的《数论教程》;三是特恩波尔 和 爱德肯( Turnbull Aitken )的《标准矩阵论》,做到了把其中的内容烂熟于胸,有些章节可以倒背如流。他从中学到了基本理论、分析思路和计算技巧,而且对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心中有数。据段学复教授的回忆,华先生精读兰道的数论巨著时,共记了六大本笔记,可见下功夫之深;在读《标准矩阵论》时,华先生做了书上的所有习题。 19 世纪初叶的杰出数学家阿贝尔说过:“直接攻读名家原著才能有效地学到看家本事。”这是因为,名家原著通常包含一系列原始创新思想,给出当初的创造过程,对于青年学子最有启发性。我们难以确定华先生生前是否知道阿贝尔的这句话,但他与阿贝尔的见解不谋而合,而且身体力行地掌握了看家本事。 二曰“ 读书厚薄说 ”。笔者还在求学时代,就听到过华先生的名言:“ 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在我的同学中也几乎尽人皆知。所谓从薄到厚,指的是,刚读一本书(这里说的是精读)时,要反复推敲细思、融会贯通,记下演绎过程、心得体会、疑难问题,补充相关的详细证明或证据,写下书中的不足之处(甚至缺陷),并做足够数量的习题。这样,就好像把书读得厚起来了。华先生还强调,要把书中内容要点和论证关键提炼出来,使之成为直观上一目了然的东西,就会觉得全书题材内容的精髓部分就这么一点点东西,就把这一点点存入自己的记忆库,于是也就把书读薄了。笔者在多年读书实践中,此法屡试不爽。 三曰“ 不怕出错说 ”。华先生一向认为,读书是为了应用,光读不用,就无异于“两脚书橱”,亦即“书呆子”。而在应用实践中,就要不怕出错。华先生认为,从事探索性研究时,出错是家常便饭,他说:“ 只有庙里的泥菩萨一事不做才永不出错。 ”记得大数学家阿达玛说过:“在数学探索中我们不怕出错误,事实上错误是经常发生的。”“优秀的数学家经常犯错误,但能很快发现并纠正 ……。 ” 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 Bartlett)就此说发表评论时指出:“测定智力技能的唯一最佳标准可能是检测并摈弃谬误的速度。”由此可见,华先生的观点与这些大家何其相似!我们在科研实践中,看到别人的或自己的错误,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是科研进展中的常态;一旦发现自己几个月的探索结果因出错而付之东流,也不必过于沮丧,因为这是常态。 四曰“ 归纳-演绎说 ”。很多人认为,数学家推崇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法,其实不然。大数学家欧拉、高斯、彭加勒等就非常重视观察、计算、归纳、综合、分析,亦即归纳型推理。华罗庚先生就多次向他当年的助教徐利治谈及高斯和彭加勒如何看重归纳法在发现真理中的作用。他曾说:“ 只有对具体特例分析清楚了,才能真正理解普遍定理的来源和实质,数学上许多抽象形式的普遍命题往往是通过诸特例的共性分析再由概括论证建立起来的。 ”概括地说,采用归纳法发现真理,采用演绎法(论证)确立真理,是华先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途径。 五曰“ 科学美学说 ”。王元先生所著的《华罗庚》中,用了不少篇幅记叙华先生一生追求数学美的事实。当年,是数学美,把他领进数论研究的殿堂。他赞叹数论之美,他的前辈所创造的众多的优美的数论定理吸引着他,他又发现,这些成果与数论中尚未发现的真相相比,又是何等渺小,于是他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尤其推崇数学的“简单美”,深信“简单性就是美”,因此,在科研实践中创造了“直接法”,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删繁就简法”。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高水平的教师总能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把难的东西讲容易,反之,如果把简单的东西讲复杂了,把容易的东西讲难了,那就是低水平的表现。 ”这是真知灼见!关于华罗庚先生追求科学美的话题容日后展开来讲述。 以上是对华罗庚先生的学问观和治学经验的初步探索。这一话题内容丰富,希望今后有机会做进一步研究,欢迎博友们就此提供线索,发表见解。 参考资料: 1、 王元,华罗庚(修订版),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 徐利治,徐利治谈治学方法与数学教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写于 2013 年 10 月 28 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 、 学习漫谈(68):聪明在于学习 天才在于积累——浅评华罗庚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2972.html 2 、科学家风采-14:特立独行求真知——记华罗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3724.html 3 、科学家风采-15:独具慧眼识怪才——二记华罗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73690.html 4 、科苑轶闻-10:华罗庚险遭活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7869.html 5 、学习漫谈(29):学问改变气质——浅评培根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39132 6 、学习漫谈(30):做学问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再评培根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39449 7 、学习漫谈(31):真理不是权威之女——三评培根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39757 8 、学习漫谈(35):沉醉于科学之美——浅评居里夫人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2532 9 、学习漫谈(38):非功利的献身精神——浅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5344 10 、学习漫谈(39):宏观把握所献身的学科——二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5620 11 、学习漫谈(40):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三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6337 12 、学习漫谈(41):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四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6715 13 、学习漫谈(42):自由探索 追求深邃——五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8030 14 、学习漫谈(43):最重要的动机是乐趣——六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8427 15 、学习漫谈(44):亮剑:唯理论的实在论——七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50702 16 、学习漫谈(45):学习漫谈(29):创造的原理存在于数学中——八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51170 17 、学习漫谈(46):理论思维威力无穷——九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52180 18 、学习漫谈(55):人贵有自知之明——浅评达尔文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67464 19 、 学习漫谈(56):实事求是 以勤补拙——浅评周培源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67787 20 、 学习漫谈(59):理工兼读 取长补短——浅析徐复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79718 21 、学习漫谈(65):善于反思 长于总结——再谈徐复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503308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1252 次阅读|17 个评论
学习漫谈(62):“不取亦取 虽师勿师”——浅析袁枚的治学之道
热度 11 sqdai 2011-9-25 11:44
出差归来,意外地收到一个快件,打开一看,是四册本袁枚著作《随园诗话》(线装书局, 2008 )。我猛然想起:十天前,在郑州工作的一位学生打电话给我,聊聊家常,谈到读书时,我说,至今只看到过《随园诗话》的一些精彩片断,还没有读过整部头原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位学生经邮购,通过安徽宿迁的一个销书网给我发来了这本经典著作,令我喜出望外。书中收有《随园诗话》 16 卷和《随园诗话补遗》 10 卷,共计 2150 篇诗论随笔。我忙里偷闲,匆匆地浏览了一遍,时时拍案叫好。“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没有成为诗人的非分之想,只想从中窥探这位清代才子的治学之道。 袁枚天天勤奋读诗品诗,古今诗作,尽收眼底,时有心得,陆续写来,篇幅长短不一,有的几十字,有的数千言,全是有感而发,常有振聋发聩之说。《随园诗话》主要论诗,讲述如何写出传世佳作,浅显生动,言简意赅。我认为,袁枚的许多观点很值得我们理工科学人借鉴,本文着重分析他所倡导的学习方略。 袁枚主张 博览群书,师出多门 。他写道:“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舵工而已矣。学者当以博览为工。” (《随园诗话》卷八之五十)。这里,他说:“提起文章就要推崇韩愈,述及诗歌就应尊崇杜甫:就好比登山者一定要登上泰山,泛舟者一定要朝向东海一样。但如果仅仅空抱着东海、泰山,而此外却不知道还有天台、武夷的奇绝,潇湘、镜湖的胜景;那充其量不过是泰山上的樵夫,海船上的舵工。由此可见,学习的人应以博览群书为好。”我们做理工类科学研究的,在追求学问时,也不应把自己的视野收缩在很窄的专业范围里。科学方法论专家贝弗里奇说过:“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 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 …… 独创精神往往在于把原先没有想到的有关联的观点联系起来。此外,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因此,阅读不应局限于正在研究的问题,也不应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实在说,甚至不应拘于科学本身。”大家看,一中一外、一文一理,两位学者的观点何其相似! 袁枚还认为,学者应该 博古通今,兼收并蓄 ,说道:“学问之道,四子书如户牖,九经如厅堂,十七史如正寝,杂史如东西两厢,注疏如枢闑,类书如橱柜,说部如庖湢井匽,诸子百家诗文词如书舍花园。厅堂正寝可以合宾;书舍花园可以悦神。今之博通经史者犹之有厅堂大厦,而无园榭之乐也。能吟诗词而不博通经史者,犹之有园榭而无正屋高堂也。是皆不可偏废。”(《随园诗话》卷十之十)。这里,他把那时的学问架构比作房舍,各类著作犹如其中的窗户、厅堂、卧室、厢房、门框、厨房、浴池、井台、书房、花园 …… ,它们在房舍整体中不可或缺,从而讲明了,要成为好诗人,不仅要善诗文,而且要博通经史。而我们想在科研中做出成绩,也要有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我在学习漫谈系列 中也曾强调过此点。 他在《诗话》中转述了杜甫的观点:“少陵云:‘ 多师是我师 。’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者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随园诗话》卷二之四)。他用两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他是如何向担粪者和僧人学习写出佳句的,告诉大家,要善于随时随地学习,不仅向学问家学习,还要向平凡的人学习。这些年来,我就从周围的年轻人那里学到了很多。 袁枚力主 术业有专攻 。他说:“‘传’字‘人’旁加‘专’,言人专必传也。尧舜之臣只一事,孔子之门分四科,亦专之谓也。唐人五言工,不必七言也;近体工,不必古风也。宋以后,学者好夸多而斗靡。善乎方望溪云:‘古人竭毕生之力,只穷一经;后人贪而兼为之,是以循其流而不能溯其源也。’”(《随园诗话》卷五之七十二)。在《随园诗话补遗》的卷十之八中他更进一步说:“每见今人知集中诗缺某体,故晚年必补作此体,以补其数,往往吃力不讨好。不知唐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古体工,不必再工近体也;是以得情性之真,而成一家之盛。”因此,我们理工科学人也应强调“专”字,在学习、科研中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尤其不可“贪而兼为之,是以循其流而不能溯其源”。我以前在讲述曾国藩读书“专字诀”时也曾谈及此点。 袁枚认为,读书要 讲究方法,善取书神 。他说:“后之人未有不学古人而能为诗者。然而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 (《随园诗话》卷二之四十四)。他对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了生动的诠释:“余尝谓鱼门云:世人所以不如古人者,为其胸中书太少。 …… 或问‘诗不贵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不知‘ 破 ’字与‘ 有神 ’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随园诗话》卷十三之七十二)。其中告诫后人,读书切勿囫囵吞枣,必须有一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他把读书比作吃饭,亏他想得出来!我特别留意他的关于蜂采花的比喻,跟我在学习漫谈( 30 )中谈到的培根的比喻如出一辙。袁枚比培根年轻 151 岁,但当时绝无可能读到培根的著作,所以这两位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 关于读书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袁枚还有如下的精辟论述:“凡事不能无弊,学诗亦然。学汉魏《文选》者,其弊常流于假;学李杜韩苏者,其弊流于粗;学王孟韦柳者,其弊常流于弱;学元、白、放翁者常失于浅;学温、李、冬郎者,其弊常失于纤。 人能取诸家之精华,而吐其糟粕,则诸弊尽捐。 大概杜、韩以学力胜,学之,刻鹄不成,犹类骛也。太白、东坡以天分胜,学之,画虎不成反类狗也。佛云:‘学我者死。’无佛之聪明而学佛,自然死矣。”(《随园诗话》卷四之四)。他告诉我们,在读书做学问时,应该有清醒的头脑,看清前人工作的优缺点,切忌盲目跟风,更不可“东施效颦”,不然,就会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下场。他还告诫人们,没有佛的聪明而机械地学佛,则必死无疑。倒不是真的死了,而是把学问做到“死胡同”里去了。 那么,怎样才能学古人而不走进“死胡同”?袁枚告诉我们, 要才、学、识兼备 。他写道:“要之,能从人而不徇人,方妙。乐取于人以为善,圣人也;无稽之言勿听,亦圣人也。作史三长:才、学、识,缺一不可。余谓诗亦如之;非识,则才与学俱误用矣。” (《随园诗话》卷三之四十七)。说的是,“重要的是,能跟随别人而又不苟从别人,这才最妙。能学人长处变成自己长处的是圣人;不听没有根据的话,这也是圣人。写史书要有三种长处:才、学、识。我认为写诗也是这样,而见识是最为重要的;没有见识,才和学都会被误用。” 才、学、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里引用袁枚写在《 续诗品 • 尚识》中的一段名言: “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禅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 意思就是说,要善于学习,追求好的方法不能被思想框架所限制,也不能放弃原来的好习惯,学习中要主动思考,积极创造,就能取得成功。其中,“学”就像一张弓,而“才”是箭,只有以远见卓识指引,方能射中目标,无往而不胜。要四方求师,又不能是非不辨,盲目效法;学来精华,扬弃糟粕,这才是真正的成材之路。所以,这段话是袁枚的治学之道的极好概括。 最后,引袁枚的另一段精彩名言:“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 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随园诗话》卷十之六十一)。也就是说,平时应用心学习前人的著述,而自己落笔时,就不应老是想着前人是怎么说的,这样,自己的新意才能显现出来,才有创新性。写诗如此,做任何学问也应如此。 以上是我探索袁枚的治学之道的初步体会,不尽正确,愿与朋友们切磋。 【链接】袁枚简介 袁枚( 1716 ~ 1798 ),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慈溪。清代著名文学家,以诗论著称。乾隆四年( 1739 )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四年( 1749 )辞官,居于江宁(今南京)小仓山随园。乾隆十七年( 1752 )曾出仕陕西不到一年,而后绝迹仕途。袁枚主持乾隆诗坛,为“性灵派”领袖。著述颇丰,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尺牍》、《随园随笔》等。 写成于 2011 年 9 月 25 日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5865 次阅读|23 个评论
王梓坤漫话治学之道
libseeker 2011-7-4 10:55
摘编自: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漫话治学之道,p165-p172) 治学之道:理想、勤奋、毅力、方法、机遇。 理想是心灵上的太阳。不断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的一个好办法,是找一位你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作为竞赛对手,学习他,研究他,赶上他,最后超过他。有了这么一位对手,你就自然不会满足而是奋力追赶。诸葛亮说过:“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他不只是说说,也的确这样做了。陈寿说他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诸葛亮传》),可见他选的对手是谁了。高标准、严要求应该具体落实到每个阶段上,步步登高才能最后登高。 天才出于勤奋。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了许多小说,光是《人间喜剧》就有94本。算他20岁写起,平均每年写3本以上。这么多,不要说创作,就是抄一遍也很不容易。我们不难从这里想象他工作的紧张程度。 天才在于毅力。有些人,工作非常努力,按照他的勤奋程度,成果应该相当大。但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毫无成果。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毅力。毅力表现为不怕困难,敢于在一个方向上长期坚持,即所谓“锲而不舍”,这样才能“金石可镂”。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文学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搞科研,常常不知能否成功,有些人碰到困难后,怕白费精力,便中途放弃而转移方向。这样转来转去,虽然他一天也没有休息,却什么也搞不出来。由此可见,勤奋并不等于毅力。毅力来自对真理的热爱,来自对崇高理想的强烈追求。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他的毅力也就越坚强。 高明的方法是极富兴趣的。正确的方法使人事半功倍。个人的专业不同,天赋也各异。每个人应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过,有些事项是公共的。(1)打好专业基础。每个专业都有最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首先掌握这些东西,才能走上前沿。此外还要学好一两门外语,否则我们知识来源就极其有限。(2)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3)逐步开展科研或进行创作。科研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部是围绕问题收集资料;第三步是在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觉或逻辑思维以提出假设;第四步是通过实践来证实假设。文艺创作虽不同于科研,但有些基本精神是共同的。如深入生活以收集素材、选择主题,通常想象以组织线索、提炼典型等。文艺创作着重形象思维,需要热烈的感情;科学研究着重逻辑思维,需要冷静的头脑。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时两方面对于二者都重要。(4)正确处理“专”与“博”的关系,专与博都重要。梁启超谈到他的老师康有为的教学方法时说“康先生之教,特标专精、涉猎二条。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对专与博的作用说得很清楚。 机遇只照顾勤奋而又有准备的人。理想、勤奋、毅力、方法,都可以靠主观努力做到。但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中,有不少偶然机遇是难以预料的。人人都可碰上好机遇,问题在于会不会和能不能充分利用它。否定机遇并不是唯物主义。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动笔墨不读书”
热度 5 suqing1961 2011-4-26 23:53
“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几十年来的读书体会。” 4 月 23 日,精神矍铄的柯有安教授在他的学生为他举办的 80 寿辰宴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道。 柯有安,湖北 武汉 人,我国通信技术领域知名学者, 1955 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曾任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第三届理事和雷达学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等职。 我读研究生期间,时逢全国首批研究生院成立,柯有安教授成为我校第一任研究生院长。尽管出席宴会的几乎全都是他的嫡亲弟子,但作为研究生院的学生,我也可以算得上是柯先生的旁门弟子,在 1985 年春天我拿到的工学硕士学位证书上,就盖有柯有安教授俊秀的签名章。毕业后,我入职北京工业学院研究生院,参与创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刊物的第一任主编就是柯有安教授。因此,我是以学生和老部下的双重身份出席柯有安教授 80 寿辰宴会的。 我和柯先生的几位弟子代表大家致完祝寿词后,柯有安教授通过回忆自己的求学、治学经历,再次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研究生课程。 柯先生告诫我们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在他看来,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他说:“我读书有个习惯,就是一定要记笔记。或许是我脑子比较笨,记忆不太好,或者是我脑子的‘内存’比别人要小的缘故,无论是读书还是思考问题,我都要记笔记。”柯先生告诉我们:“我从 1955 年开始做读书笔记,每年一卷,每卷约 100 万字,至今已记录了整整 55 卷,约 1000 万字。” 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工作以后,每年我们都要参加若干次全校大会,柯先生自然要和其他校领导一道坐在主席台上。和其他校领导端坐在台上做沉思状不同,柯先生在主席台上我就从来没有见他闲过。他的面前总是放有一本摊开的图书或学术期刊,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时间从不浪费。 我问及柯先生笔记本里通常都记些什么内容。柯教授告诉我们,一是读书笔记,另一部分是针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还有就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他说:“有一次,一位学生无意中看到我的笔记本上记有‘某某学生提出的问题’字样,以及问题后面写出的思考答案。于是,他很惊讶地问我:‘您这个问题也记上了,而且还给出了答案,答案怎么没有告诉我呢?’其实,有些答案我也是经过很长时间以后才得出的,有的也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我只不过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自己进一步思考,并对我的研究予以启发和帮助。” 改革开放前,北京工业学院一直是一所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柯有安教授早年主要从事雷达信号研究。这个学校过去一直是按军工产品而不是按学科来设置专业,毕业学生通常工程技术能力很强,理论根底相对薄弱;柯有安教授长期不懈地做读书笔记和不断地深入思考,使得他在雷达信号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成为学校为数不多理论研究成果颇丰的优秀学者; 1963 年,他在雷达散射矩阵与极化匹配接收方面最先给出了极化匹配接收的条件及几何表示方法,之后又与人合著了《雷达站》、《雷达信号理论》等著作。 宴会上,我给柯先生赠送了一本我所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爱因斯坦画册,并即兴为他口占一幅寿联: 育人有道,桃李芬芳满天下; 科研安邦,成果丰硕誉神州。 衷心地祝愿柯有安教授和他的老伴健康长寿、万事顺意。 柯有安教授回忆自己的求学治学之路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609 次阅读|6 个评论
求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下篇)
yushp1935 2010-12-1 21:24
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刘嵘同志进入学术创作的高峰。他相继出版了《反思与开拓的十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篇章》,《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篇——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哲学基础》以及《两代伟人哲学思想研究》等专著。刘老师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在我同他接触过程,觉得他言语不多,但从不“人云亦云”。他是一位深思熟虑的长者,不言则已,时常一言中的。他的著作更是发人深思。例如,刘老师创造性地概括说,“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体系是以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作为基本问题,以实事求是作为精髓,形成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矛盾分析法,独立自主一整套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又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色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并把它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从事革命和领导革命一整套科学方法。”“从而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这种富有新意的概括和阐释,为学界很多专家所认同。他对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特色的概括,也很有自己独到见解。刘嵘同志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基本国情,基本任务,独特道路,战略目标,强大动力,基本方针,检验标准等方面,力图建构一个全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这是极具匠心的。刘老师一生培养了大批学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是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博士生导师,亲自指导了许多哲学博士,有的己成为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 高齐云教授毕生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其研究成果,表现在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以及后来他应邀参加黄楠森、庄福龄及林利主编的我国多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他是第三卷主要撰稿者和编者之一)中。他最突出的理论创新,是其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1998年出版)。这部46万字著作,是他几十年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结晶,受到全国学术界好评,并获得广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高齐云同志敢于冲破个人迷信,教条主义和左倾思潮的罗网,主张摒弃在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单线嫡传”以及对它的理论教条化神圣化僵化的种种错误态度和做法。就理论内容而言,该书深入地系统地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多样化的形态,即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再次生形态……等等。他富有创新性地提出,“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中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的核心和主体,是新哲学与 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独特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这种独特的阐释以及细致入微的论述,使人耳目一新。高齐云教授不是书斋中的学者,他虽然身体不太好,仍满腔热情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我国改革开放许多重大课题进行探索,并上升到哲学理论高度加以概括。由他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社会主义辩证法概述》《社会主义改革十论》等等,都极有新意。他视野宽广,善于独立分析当代世界和我国社会发展各种重大问题,如《21世纪新型中国文明建设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展望》和《关于多样化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等论文,都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理论观点。高老师也指导了一大批研究生,他有一个值得学习的方法,时常根据课题要求,组织许多学生和青年教师,带领他们共同研讨和写作。在他主导下,写出了不少优秀论著,既出科研成果,又培育了人才,惠及四方八面。 叶汝贤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特别是对唯物史观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刘,高两位教授先后逝世后,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全国高校率先取得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并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首任所长。叶教授承担多项国家和教育部的重大课题,出版专著和教材共七部,主编从书三套共40多种,发表论文几十篇。早在1985年,叶汝贤出版了《唯物史观发展史》,这是我国第一部唯物史观专题史,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00年,他又出版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一步深入论证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及其革命意义。叶汝贤强调,“在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发现,但从来没有哪一项发现像唯物史观的发现那样,对人类的思维和实际生活发生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叶汝贤同志能够“与时俱进”,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的问题,关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关于“以人为本”的问题等等,在新世纪初的几篇学术论文中,都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例如,他明确地说,《德意志意识形态》“遵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逻辑方法,揭示历史即现实的人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意味着唯物史观,是以物质生产为逻辑起点,以现实个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以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为动力,以社会共同体为形式的三者的有机统一而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2008年)又如,他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2006年)。他还认为,“人本主义”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同意有的学者主张“人道主义在当代还有一定的解释力”(2004年)。这是难能可贵的。叶教授在中山大学马哲史专业博士点与博士后,先后指导了近五十名博士、硕士。其中两位博士的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谆谆善诱,又鼓励独创,宽容包涵的态度,获得学生们的赞许。 我以为,纪念三位已故教授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继承他们的优秀传统和正确治学之道,在新的条件下,加以发扬光大。上述一点体会,仅仅据我本人的了解和认识,讲得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此文系作者在座谈会上发言稿,2010/12/1修改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上篇)
yushp1935 2010-12-1 21:17
--学习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哲学教授治学之道 2010年12月1日,广东哲学界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的学术贡献与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座谈会。刘嵘(1920-2001),高齐云(1933-2005),叶汝贤(1936-2009)是我省三位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长期任教于中山大学。刘嵘同志是老一辈著名哲学家,在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高齐云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和改革开放理论方面成绩斐然。叶汝贤同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在唯物史观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方面,都有许多优秀研究成果。他们不但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而且还在学科建设与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成绩。总结他们的治学经验,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理论工作是很有教益的。现在,我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更好协调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每个人自身和谐发展,都必须进一步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指导作用。认真学习,研究与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在三位教授言传身教,亲自培育下,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两个学科,形成了“求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的治学之道,我祝愿这种学风薪火相传,并在广东乃至全国学界发扬光大! 一,实事求是,务实求真的统 刘嵘同志是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从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和教学。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外掀起一股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刘老师和全国一些老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精神,坚定地反对这股错误思潮。最可贵的是,他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深刻论证“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是科学世界观”的观点。他提出应该区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思想个人思想的界限;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不包括为实践所检验了是错误的成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恰恰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这些见解,同后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全一致,体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卓有远见的政治智慧。 1983年,刘嵘教授撰写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述》,是全国高校第一部系统概述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专著,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关注。他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言简意赅。这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概念,得到普遍赞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刘嵘教授不顾年事已高,积极参加广东社科联领导和社科大学创办工作;他还经常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刘老师带领学界同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 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篇”。它们是“上篇”(进行革命)与“下篇”(进行建设)之“一脉相承”的关系。刘嵘同志特别强调,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都是以中国国情为基本根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地运用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文革”后期,中大已复课,当毛主席重新提出“学习马列”号召之后,高齐云和叶汝贤同志,与北大,武大的老师差不多同时,在已复课的高校中,率先提出了要研究和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课程。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构建这门学科,他们两位与其他老师,到全国各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调查访问。1978年,我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时,就曾同他们讨论过哲学系开设的马哲原理及原著,与他们构想的马哲史的关系问题。这一年,在教育部召开“武汉会议“(全国高校教材与著作编写规划会议)上,刘嵘同志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接受了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任务,并确定为主编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则为副主编单位。全国有几十位专家参加编写工作。在刚刚结束“文革”混乱状态情况下,百废待兴,主编与副主编单位,全力以赴,教材写成出书,又能保证质量,实在不容易。高齐云叶汝贤同志不仅亲自撰稿,还同黄楠森庄福龄等著名专家一起,参加统稿定稿工作,功不可没。我拜读过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马哲史稿》,很受启迪,它得到学界普遍认可。 该《史稿》的“绪论”由高齐云同志执笔,对马哲史这门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对学习马哲史的态度和方法等等的界定与阐释,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是很正确的。例如,高齐云写道:马哲史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及其基本概念范畴原理怎样产生和发展;论述它们是受到怎样的社会条件(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的制约和推动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和其它他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怎样适应社会历史的需要,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和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丰富,发展这个哲学理论的。他强调指出,“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从运动变化的形态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时过差不多三十年,这些看来十分直白,几乎己是行内常识的表述,似乎像“一杯白开水”。然而,我作为这门在中国属于“新兴学科”建设过程的见证人,可以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在个人迷信仍然盛行,教条主义思想僵化严重的情况下,写出这样的科学论断,多么不易,多么难得!这是理论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实事求是”路线的结果,是继续解放思想,以实践作为检验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理论)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产物。事实证明,在大学哲学系开设“马哲史”这门新课程,影响深远,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正本清原”“拨乱反正”;有助于师生破除迷信,实事求是地理解和评价马恩列毛以及各国共产党人和理论家的哲学思想;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的新事业。 在改革开放时期,高齐云和叶汝贤教授是思想活跃,成果很多的专家。除了上述学科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他们积极参加广东和全国许多学术研讨会,提出许多启迪人们思想的课题。他们还参加广东和全国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论争,如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与“两变”问题,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马哲史分期和其形态问题等等。并撰写发表过很多有关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推动了广东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学术的繁荣。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教授,长期担任广东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团体以及相关研究会的领导工作,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优势,在岭南这块热土,组织承办过很多全国性学术会议,研讨一些前沿性课,他们还热心扶植帮助各方面的青年学者,所有这些举措都受到学界同行好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漫谈(6):怎一个“专”字了得——浅析曾国藩治学之道
sqdai 2010-10-17 07:20
前面的博文里谈到,在《曾国藩家书》里,有不少篇章谈及治学之道,多见之于他给四个弟弟、两个儿子的信中。本文专门谈谈他所倡导的读书专字诀。 曾国藩在家书中常说: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 他还指出,读书要牢记 专 字诀,也就是说,必须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纵观家书可知,这个专字有双重涵义。 从战略层面上说来,曾氏主张:倘若认定自己要走学者之路,就要不受外界干扰,埋头苦学。他在晚年给儿子纪泽、纪鸿的家书中写道: 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他明确指出,一个人,不能既想读书,又想做官;若想兼得熊掌和鱼翅,终将百无一成。设想一下,倘若曾国藩生于太平盛世,凭他的学问根基和用心程度,有可能成为大学问家。然而,在他那个时代,他深深卷入了政治、军事,不得不放弃了对学问的追求。因此,在晚年的家书中他屡屡表示上述悔意。由于他生前不会想到家书在身后会公布于世,所以我相信这种悔意确是真情流露。 现代社会有种种诱惑。要在读书、做学问的过程中不受干扰是很难的。更要求我们在立下做学问的志向后,甘心于苦心孤诣地坐冷板凳,走一条布满荆棘的探索之路。 从战术层面上说来,曾国藩力主 穷经必 专 一经,不可泛鹜。 他强调: 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 此一集未完,断断不换他集,亦 专 字诀也。 也就是说,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一段时间里,专攻一个堡垒,别去东翻西阅、胡乱读书,千万不能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且,读书要读到痴迷的程度。在研读一部专项著作时,日思夜想的就此一点(如曾国藩提到的韩愈的著述)。 回想自己的求知历程,确乎如此。凡是急匆匆地读过的书,大多是雨过地皮湿,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更难于灵活应用;凡是专心啃过的书(如大一时句读过的《微积分学教程》),就能管用一辈子。 曾国藩不仅提出了专字诀,还提出了与之配套的耐字诀。他说: 读经有一 耐 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也就是说,读艰深的经典著作时,要专心,更要有耐心,对一些重要问题,不搞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他还着重指出,必须深刻理解所读的书的内容。他是这样指导他的儿子学习《昭明文选》的: 《文选》前数本系汉人之赋,极难领会,后半则易看矣。余所见友朋中,无能知汉赋之意味者。尔不能记忆,亦由于不知其意味。此刻不必求记,将来若能识得意味,自可渐记一二。余向来记性极坏,近老年反略好些,由于识得意味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这里,他谈到了专心识得专著意味(内涵)的重要性: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的,才能牢牢记住,从而弥补了自己记忆力差的不足。对此,我颇有同感。随着年齿渐长,记忆力渐趋衰退,但由于侧重于深谙书籍的内蕴,我现在读书尚能记住一些要旨。 曾国藩反对死读书。他认为,实施专字诀,并不意味着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学以致用。他告诫他的弟弟们: 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也在此。 他提倡知一句便行一句,主张下学上达。我们都知道,只有用过的知识,才能掌握得牢固,才会记得住。我在给学生上课时发现,凡是在科学研究中用过的知识,就能讲得头头是道;反之,就要差一些。这表明,学以致用极为重要。 由于曾国藩治家有方,在《家书》的熏陶下,曾氏后代英才辈出。他的九弟 曾国荃 成了有名的军事家(只是其德行不如曾国藩);他的大儿子 曾纪泽 成了著名的外交家,在收复伊犁地区的中俄谈判中据理力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小儿子 曾纪鸿 是数学家,著有《对数详解》、《圆周率考真图解》等;第三代中,长孙 曾广钧 是诗人,三孙 曾广铨 是外交家;第四代中,曾孙女 曾宝荪 为我国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学位的女子,后来致力于中等教育,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曾孙 曾约农 是伦敦大学博士,教育家;曾氏四弟曾国潢的曾孙女 曾昭燏 是伦敦大学硕士,考古学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国潢的曾孙 曾昭抡 是美国 MIT 博士,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高教部副部长,其妻 俞大姻 是曾氏的曾外孙女,著名的英语教授。第五代中,玄孙女 曾宪植 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 叶剑英 夫人;玄孙 曾厚熙 是著名画家。 真可谓:书香传递,不绝于世。 关于曾国藩的治学之道,还可以讲许多。愿青年朋友们从中学到有用的读书诀窍,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重要的是:明白了,就付诸行动。我经常见到专心一意求知若渴埋头苦学的年青人,我看好他们。 写于 2010 年 10 月 17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0029 次阅读|7 个评论
治学格言100条(转)
吴信 2008-11-1 08:51
治学格言(转)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 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 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 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 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1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2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3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4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5 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26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7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8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29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30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31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32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33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 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8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0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4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45 乐而不淫,衰而不伤。 46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7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8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0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5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2 德不孤,必有邻。 53 见其过而内自讼。 5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5 仁者先难而后获。 56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7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0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1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62 克己复礼以为仁。 63 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4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65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6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7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8 君子以文会友,以反辅仁。 69 居外恭,执事敬,与人忠。 7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1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72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7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4 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7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6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77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78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7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1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82 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 83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84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85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86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87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88 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 89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90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1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92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设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93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94 困辱非忧,取因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95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96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97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9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9 请留心你的行动,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请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你的命运。 赫拉克利特 100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蹈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拈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068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治学格言(一)(转)
wangfangnk 2008-10-25 19:17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 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 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 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 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1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2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3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4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5 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26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7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8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29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30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31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32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33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 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8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0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4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45 乐而不淫,衰而不伤。 46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7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8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0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685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