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玻利维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防雷:雷击突袭南美足球赛场:1人死亡 8人受伤送医院
woshi147 2015-12-10 15:49
防雷 :雷击突袭南美足球赛场:1人死亡 8人受伤送医院   巴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起事件对全欧洲范围内的体育赛事都受到了影响。有人祸就有天灾,据外媒《univision》爆料,在玻利维亚的赛场上,雷击造成了让人悲伤的一幕,1名球员遭雷击死亡,而有8名球员受伤。   在玻利维亚国内赛场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一幕,据悉,事件发生在靠近阿根廷边境的一个叫做维拉的小镇,当时两支球队正在比赛,可惜赛场上出现了“不速之客”,当时突然恶劣天气来袭,体育场上空顿时电闪雷鸣,一名球员遭雷击死亡,这名球员叫做大卫-阿尔瓦雷斯,而另外有8名球员遭雷击重伤。   目前当地的新闻机构也确认,的确有8人受伤,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但是伤势的确切程度暂时不得而知。这已经是今年发生的第二起类似事件,前不久,一名21岁的阿根廷人也死于雷击。
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安第高原
zhangt10 2015-1-15 05:11
The Altiplano, 这是西班牙语高原的意思,也是安第斯山脊这片平均3700多米高的高原的名字。 从西南部的盐滩沙漠,到北部Cusco的农田沃土,这里的政治中心是拉帕斯,地理中心是南美第一大湖8000多平方公里的提提喀喀。曾经是四方汇聚面积200万平方公里的印加帝国的中心,到现在帝国曾经的“普通话”依然是很多居民的第一语言。 从La Paz开始两天的公路行,经提提喀喀湖边的朝圣地Copacabana, 过玻利维亚秘鲁边境,到湖北边Uros聚居地Puno歇一晚, 再翻过4313米高的La Raya Pass, 经过毛派Shining Path的根据地,重回Cusco. 推荐两部有关这片土地的电影: The Linguists 这部纪录片说的是两个语言学家记录濒临消亡语言的故事,其中包括提提喀喀湖边一个古老的医师部落语言(据说它和消亡的印加贵族秘语有关); The Altiplano, 这部片子描述高原居民为矿产公司留下的环境污染抗争的故事。 提提喀喀湖中的Strait of Tiquina. 800米宽,人车分渡,内陆国家玻利维亚居然是有海军的。。。 提提喀喀湖边玻利维亚的Copacabana有16世纪的黑圣母,据说是印加皇室后裔所雕。 这里的汽车开光仪式极其热闹。 也可以坐船去湖中被印加神话称为起源地的太阳岛 玻利维亚秘鲁边境,太随意了。差点没找到入境敲章的办公室 秘鲁境内的提提喀喀湖边 十六世纪的小镇教堂 翻山越岭,公路和铁路并行 雨神(创世神)庙,这些是印加王国早期所建,很多谷仓 这个Andahuaylillas小镇巴洛克教堂的 内部极其华丽 (不准拍照),号称安第斯的西斯廷,是16世纪天主教为了感化原住民所建。天主教圣母和印加当地对地母的崇拜合一。 我好奇地问导游那些金子都哪里来的,他说都是咱印加神庙抢来的么。 两个国家,七个城市,十二天,一个背包。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天空之镜
热度 1 zhangt10 2015-1-14 04:53
日本和香港人把它叫做天空 之镜,其实这个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盐滩有一个极朴素的名字Salar de Uyuni,也就是乌尤尼的盐滩。 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这里也和镜子这个概念没有任何的关系。 Uyuni是边上的小镇,有火车通达。也是近几年才通航,机上大部分是和我们一起从Cusco来的日本和韩国游客。从天空之城到天空之镜,大概有这样一个南美行的广告吧。 下了飞机,就是满眼的荒漠。暴烈的阳光下,风呼呼地刮过。出了机场也没有明确的公路,在土路上乱开着。还好有订好的旅行团接机,不然真会有些担心是不是会被劫到什么地方挖个坑埋了。 来这里是旅友的坚持,源自2014年初乳腺癌去世的香港著名时尚达人Wini Lai黎坚惠女士的那本天空之镜。她们曾经通讯过的。 那些灵修之旅的神秘玄幻我是完全没一点点概念的。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对这片高原的了解,还有就是对附近世界最干地带之一 Atacama沙漠的好奇。 虽然已经是雨季,这里却好久没有下雨了。越野车司机解释说降雨最多的季节是一月份,大概能有6厘米。其实最好的来这里的季节是二三月份,那时北部的Poopo湖的水会泻到盐滩,形成大片的镜面。 我们开了好久才找到一片水,聊胜于无了。 i 总算是有点倒影吧 推土机铲成盐堆,运走。。 据说这几米厚的盐滩下有世界50-70%的锂储备。看似无路,实则任我行,这感觉真好啊 没有参照物的广阔,可以各种恶搞。 达卡拉力赛标记,由于北非不宁,2009年后移至南美 没有水,怎么会有这样的倒影? 在鱼岛(名字源于倒影形象,见前图)吃中饭。这个岛其实是湖里冒出的火山尖,岛上的巨型仙人掌很有些年纪了 路遇野生Vicuna,曾经的濒危保护动物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32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过拉帕斯
zhangt10 2015-1-13 13:07
这次旅行的第二站是玻利维亚。这个南美的内陆国家居然是个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2005年以后Aymara原住民出身的Morales三次连任,国有化进程迅速,对帝国主义国家态度也强硬。 飞进拉帕斯的国际机场时,这个首都机场让我大掉眼镜。降落时跑道附近的废弃老旧飞机四散,更像一个古董飞机的墓地。机场楼也小得很,落地签证时没有当地货币来付钱,签证官让我先出了海关去换好钱再回来付账。要转机的国内航班居然会有提前2小时起飞这样的安排,在我们降落时就该起飞了。一路小跑,签证过关托运行李安检,居然在半小时后坐上飞机,起飞。 回程在拉帕斯住了一个晚上,才发现原来这个机场不在以西班牙人混血后裔为主的世界最高(行政)首都拉帕斯市,而是在Aymara原住民聚居的高地市(海拔4050m)。叫了出租去拉帕斯市区,在泥土路,违章搭建,和鸡飞狗跳的集市里一路转下山,很让人担心。 在市区的殖民地建筑旁边,就是Aymara族的巫师市场,有几家特别的商店挂着美洲驼胚胎的木乃伊,这是给需要精打细算的人家盖房子打地基时祭祀牺牲用的。有钱人家么,就活宰一头了。 在市区溜达时没有带相机,全程手机拍片。 在拉帕斯机场停了10分钟,三对新婚夫妇经过。难道这个机场还带举行婚礼的么?! 山上是El Alto,山下是La Paz Aymara原住民。玻利维亚的原住民占人口60%,参加选举很积极 巫师市场的美洲驼胚胎 卖水果的妇人 这里货币bs对美元比人民币还便宜。汽车票1bs 殖民地建筑区,右手这个好像是国立剧院。 摩托车婚礼。新娘子不冷的么? Calle Jaen的建筑师故居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2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义的斯诺登简直是世界祸乱,玻利维亚总统专机因谣言迫降
热度 4 laserdai 2013-7-3 21:41
最近的斯诺登事件,一直在关注中。很明显,斯诺登完全站在正义,光明的一边,另一边是邪恶和黑暗,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世界上没有国家敢言,更不敢采取实际行动,斯诺登简直是世界祸乱。可叹!世界正在上演另一出指鹿为马事件,相信,人类这样的一个时期是一场大灾难的序言。 注意到一场因此引起的乌龙,因为斯诺登被困在莫斯科机场,所以访问俄罗斯的玻利维亚总统的专机回程中因此 被迫降奥地利。 1. 玻利维亚外长乔克万卡否认斯诺登搭乘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的专机离开莫斯科。 由于斯诺登疑云,葡萄牙和法国据报拒绝允许莫拉莱斯总统的专机飞越两国的领空。这架总统专机后来临时调整航线飞往奥地利降落。 玻利维亚外长乔克万卡周二(7月2日)对记者说,由于怀疑斯诺登搭乘莫拉莱斯的专机一同离开俄罗斯前往玻利维亚,法国和葡萄牙对莫拉莱斯总统的专机关闭了其领空。从莫斯科飞回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经过法国和 葡萄牙上空的航线最方便,否则就要绕道走远路了。 “巨大谎言” 乔克万卡说,斯诺登在总统专机上的说法是个“巨大谎言”。 乔克万卡指出,他们不知道是谁编造了这个谣言,但他们希望向国际社会公开谴责玻利维亚总统专机所遭遇的不公平对待。 法新社引述奥地利外交部官员沙伦贝格说,斯诺登并没有在这架总统专机上。 搭乘这架总统专机的玻利维亚国防部长萨韦德拉在飞机降落后对美国进行了嘲笑。萨韦德拉说,这是利用了各个欧洲国家政府的美国国务院所采取的敌对行动。 莫拉莱斯总统的专机据报在转飞维也纳前被允许在西班牙加油。莫拉莱斯总统周三早晨曾在维也纳机场磋商返回玻利维亚的航线。 2. 西班牙允许玻利维亚总统专机穿越领空 奥地利官员说,这架专机经过搜查,斯诺登不在专机上,因此被放行。 玻利维亚因为总统莫拉莱斯受到如此待遇感到愤怒,玻利维亚要求南美国家领导人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次危机。 玻利维亚总统专机被这样搜查和糊弄,面子何在?尊严可有?    呼吁全世界有良知者为斯诺登的正义而战 斯诺登拷问世界:是否还有正义可言?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656 次阅读|8 个评论
贩毒的物理学教授
热度 3 jiqianwang 2013-2-5 01:01
贩毒的物理学教授
大多数科学家都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咖,因而社会经验相对少很多,尤其是物理学教授。这位拥有Oxford博士学位的篮球大神Michael Jordan的物理老师就着了道,失陷在阿根廷的Buenos Aires,要在牢房中度过4年多的铁窗生涯。 北卡罗来纳大学(UNC)的粒子物理教授,68岁的单身老男人,Paul Frampton去年初要去玻利维亚的LaPaz和他的网上情人32岁的内衣模特米兰妮见面,计划开始他们没羞没臊的新生活。但Paul教授在拉巴斯只见到了一个老爷儿们,告诉他米兰妮美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等他,并且还有一个米美女的suitcase要捎给她。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没有见到美女。准备登机回美国的时候,这个行李箱中发现了2公斤cocaine,于是就住进了大名鼎鼎的Villa Devoto监狱。受过Oxford良好科学训练的Paul教授在监狱中坚持用电话指导自己的博士生,坚持审稿,甚至还在预印本发表文章。虽然北卡大学已经停发了他的工资,他坚持认为按照自己paper的引用次数,大学不但不能停发,还要给他涨工资。对于这件事情,Paul教授的前老伴儿评价:a naive fool. 这个故事又一次告诉我们:女人都是骗子,而且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女人最了解男人,特别是曾经同床共枕的女人。这个故事还还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科学家,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境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科学研究。最后,我大胆设想,这种美国人叫“honeytrap sting”,中国俗称“仙人跳”的伎俩,肯定骗不了中国的物理学教授。 附:Physics World: Pau l Frampton hit by 56-month drugs sentence Paul Frampton教授及他一直未曾谋面的Milani
9597 次阅读|7 个评论
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之生态印象
蒋高明 2012-12-13 18:49
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之生态印象
蒋高明 最近,笔者因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拉巴斯召开的国际会议,有机会走进拉丁美洲美洲,近距离感受玻利维亚这个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 因在国内办理签证困难,特委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科学部在巴黎办理玻国签证。从北京先飞巴黎,绕道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经秘鲁首都利马,途径 30 多个小时的转机与飞行,一路疲劳后来到了拉巴斯这个高原城市。 玻利维亚国是 拉丁 美洲 的一个 内陆国家 ,邻国有 巴西 、 秘鲁 、 智利 、 阿根廷 、 巴拉圭 ,法定 首都 为 苏克雷 ,但实际 政府 所在地为 拉巴斯 。拉巴斯海拔高度 3,600 米 ,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首都 。 短短几天玻利维亚旅行,我感受到该国的生态环境印象如下: 一是优美的城市生态系统。玻利维亚曾为西班牙殖民地,在城市里还可以看到欧洲人留下各种雕塑等痕迹。城市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绿地很多,多用本地植物装饰,行道树坑里也栽植了各色花卉;一些建筑有 500 多年历史,石头墙面;马路很干净,概与市民不乱扔垃圾与经常打扫有关。在免费出入的公园里,看到读书的中学生,还有一些休闲的人在公园椅上睡觉;有年轻夫妇带着孩子安详地坐在那里,享受者高原城市的阳光和空气。 二是草原生态系统。玻利维亚 东部 和 中部 属 热带草原气候 ,向 西部 过渡到山地 亚热带 气候。草原生态系统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沿途可看到自由放牧的羊群。玻利维亚盛产一种比山羊高大比骆驼矮小的羊驼,驼绒质量很好。牧民大部分是定居的,但牧区相对中国的牧区相对干净一些,没有白色污染,更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污染。草原主要位于西部的高原, 平均海拔 在 1000 米 以上,草原上主要河流有 贝尼河 、 马莫雷河 和圣米格尔河。除了草原,该国还拥有大片的森林,森林面积约 50 万平方公里。 三是没有化学污染的农田生态系统。该国 东部和东北部大部分为 亚马孙河 冲积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 60% 。但农田并没有被过度开发,大部分靠天吃饭,使用有机肥,对耕地实行休耕与轮作。农民由于很少使用化肥,更没有农膜覆盖,加上土地轮休,农田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条件好的地方有水井灌溉,种植马铃苜蓿、洋葱、燕麦等作物。在干旱少雨的地区种植向日葵,向日葵是其国家的象征,定为国花。 四是令人惊奇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玻利维亚考察,最让人震撼的是看到高原淡水湖处于非常优美的状态。汽车出拉巴斯向秘鲁国界前行奔波约 3 个小时,来到了一片湖泊湿地—— 的的喀喀湖 ,海拔 3812 米 ,这是全球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面积 达 8330 平方公里 。据同行的德国地理学家介绍,这里曾经是太平洋的一部分。但湖中的盐分那里去了?为此科学家尚不能解释。湖水异常清冽,有很多水鸟,湖里生长着大量的鱼类。这里旅游开发较少,仅有少数的游船,湖岸有一些淡水鱼餐馆,木质结构的房子建在水面上。 的的喀喀湖 可终年通航,是玻秘两国的交通要道和 南美洲 古文化 发祥地 。 五是当地人对自然资源的独特利用方式。应当说,玻利维亚是不缺少资源的,该国拥有仅次于 委内瑞拉 的 南美洲 第二大天然气田; 石油探明储量为 9.3 亿桶,天然气为 52.3 万 亿立方英尺;锂储量巨大,几乎占全世界的一半。但是,他们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并没有显得那么急迫。相反,对可再生资源利用十分重视。在 的的喀喀湖 ,笔者见到了真正的草船。“草船借箭”在中国是写在古典小说里的,而在玻利维亚草船制作却是优良传统。传统的草船全部用蒲草制作,今天的游船除了用木材做骨架外,其余配件都是草做的。最早的草船是人力的,今天也用马达动力。 六是玻利维亚人的平和心情。该国有人口 1002.8 万人,分布在 109.9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他们物质上并不富有,贫富差异很大,但他们人很平和,很少见到吵架和打架斗殴的。人也很诚信,在热闹的游览区与繁华的城市商店里,出售的羊驼毛衣价位基本一致。在拉巴斯,我们下榻的五星酒店,竟比美国、欧洲、中国的同类星级酒店好出很多,服务也很热情,而价位则非常便宜。有良好的心态,才有良好的生态,玻利维亚人对待财富的平常心情,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玻利维亚健康的生态环境。 利维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称为“坐在金矿上的驴”,但该国宁愿将资源留给后代,也不牺牲宝贵的生态环境。该国并不富裕,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他们对待资源并不是掠夺,而是加以保护。强调利用可再生资源,将不可再生资源留给后代开发。该国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图1 拉巴斯街头一景 图2 建造在山坡上的高原城市 图3 街头绿地 图4 见缝插绿 图5 街头花卉 图6 老街 图7 草原上自由放牧的牛羊 图8 干旱区上的村落 图9 草原冬季风光 图10 有机胡萝卜 图11 建造在村头的教堂(有200多年历史) 图12 和村民们在一起 图13 燕麦 图14 羊驼是南美洲的一种特殊动物 图15 草船 图16 冷静的的的喀喀湖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7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秘鲁禁止转基因作物法规正式生效
蒋高明 2012-11-29 23:08
本文出处: http://www.zhuanjy.com/NewsView.asp?id=1338 2012-11-29 来源: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上周,秘鲁一项有关禁止使用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法规正式生效。上月,秘鲁邻国玻利维亚也推出了一项新法规,同样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秘鲁成为新近禁止转基因作物种植和使用的国家之一。 秘鲁暂停种植转基因作物已达十年,在2007年,秘鲁安第斯山脉库斯科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保护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和文化的独特性,通过了一项禁止种植运输和销售转基因作物的法令。此项法规正是根据该地区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法令而诞生的。该法规于去年夏季被议会大比例投票通过,获56票赞成,0票反对,另有2人弃权。秘鲁国会成员从政治角度出发,也同意暂停种植转基因作物。他们认为,这是保护秘鲁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多样性的必要措施。 秘鲁官方表示,此项法规将得到严格的执行。秘鲁环境部门已经在警察局成立了新的小组,将对非法使用转基因作物进行处理和严重的处罚,将根据对禁令的违规程度进行罚款量度。 秘鲁政府称,一些专家曾称转基因种植能推动当地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并且,他们宣称该禁令将导致秘鲁农民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使得潜在的投资商望而却步,他们试图引入一项法规,能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宽大处理。但是,反对转基因种植的法规是应农民的呼吁而做出的直接回应,并且,此次行动得到了公众和政治层面的广泛支持,新法规将是政府保护生物多样性,本土作物和农民的最佳写照。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法国巴黎之快速印象
热度 1 蒋高明 2012-11-17 19:28
蒋高明 11月9日-10日,到位于巴黎的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办事,然后去玻利维亚开会,会议是由UNESCO的生态科学部组织的。在北京2号航站楼乘法航AF851到戴高乐机场。这是我第四次到巴黎出差了, 前三次分别是在2000年,2001年,2011年。 在机场取回行李,跟着许多人转到L出口去乘火车,因前几次到巴黎分别有人接或打车,这次按UNESCO官员指定的路线图去乘火车。后来发现他们已经将旅馆和车马费用打包给我了,每天200 欧元,外国人也是很节约的,他们认为乘火车最合算。2005年去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UN)开会也是如此安排,那时是一天200美元。到发达国家出差,是将人情就转换成金钱的,这一点与发展中国家截然不同。据说,只有中国副国级的领导到发达国家出差,才派人来接。在巴黎乘火车还是第一次,在“摆渡”的火车上,满火车的都是老外,非常安静,谁也不理谁,只好用英文询问我是否坐对了车,我要去K出口取行李。一个法国 人帮忙说他也是从北京来的,在三元桥住过半年。 找到K出口,行李取到了,接着去找火车RER B号线入口。一个法国小伙子过来帮忙,把我带到了入口附近。他自己有家人来接。 到RER买票时发生了困难,我只有带了50欧元和几百美元大票。看到别人用信用卡买火车票,我也用中国银行的Visa信用卡去试,但机器不认给吐出来来了,需要信用卡后面带一个买“火车 ”的标志的那种,欧盟国家的人都有。车站没有人工服务,机器只认钢镚和带标注的信用卡。 地铁旁边有个小银行,上面写着可换零钱,于是非常高兴地过去换钢镚,但根本没有人上班。时间还早呢,为当地时间约6点。 去一家杂货店,花4.5欧元买一张巴黎地图,本来买图的目的就是要换零钱的,但售货员不给钢镚,他只给了0.5欧元的零钱,我向售货员说明我的特殊情况,他冷漠地说那不是他的事。 灵机一动,看到一个法国小伙子用信用卡买火车票,就跟他商量,让他替我买,我给他10欧元现金。”Sure”,小伙子异常痛快地答应了。火车票是9.25欧元,他要找0.75欧元,我说不要了。 解决了火车票后,进了火车站,里面停着两辆车是对开的,没有看清楚就上了其中的一辆。找我要去的地方,能够转10号线的,问一个绅士一样的法国人,竟然上对了。 法国绅士担心我没有听懂,掏出他自己带的地图让我看我要去的地方。 法国绅士自己临下车前过来招呼我,说我还有三站下车。提醒我下车后要走一段时间换成10号线,约5分钟。 在Chatelet les-Halles下车,按照标注很快找到了10号线,竟然非常快地转到了我要去的另外一辆火车。车上有一艺人卖唱,像个老兵,其声音不错,但没有人给他钱,老艺人很绅士地到 另外一个车辆继续唱去了。 在Sugar下车。上来没有走几步,就到了我要去的旅馆Balidi,去旅馆登记,找到了我的名字,是UNESCO定的,不要我掏钱,但我房间还没有收拾出来,要等到中午前后。当时异常累,时间是 差一刻八点。 UNESCO九点上班,就出去转转巴黎,虽然是第4次来巴黎,每一次都感觉新鲜,后来发现这一次与2001年住的竟然是同一家旅馆。 UNESCO的楼非常近,有两个黑人门卫在值班,他们说九点才上班,只好在传达室等,回旅馆也没有房间,就与他们聊天。问到玻利维亚大使馆怎么走。我拿与教科文秘书的通信给他们看,他 们看了联系人,找到了电话,马上打通了玻利维亚使馆电话。告知我的签证准备好了,要我下午去取。 我要找的人9:40还没有到,黑人门卫提前给我放行了,他给我一个临时参观牌,用护照抵押,告诉我怎么上楼找我要找的人。 另外一个门卫告诉我地铁怎么坐,给我看小票。同时给我2张地铁票,我要给他钱,他客气地说不要钱,小意思。我是打算乘出租车去的,门卫说根本没有必要,出租车很贵的。 进UNESCO楼就乘电梯上了5楼,看到有很多国家的办事机构。打听生态处在那里,一个漂亮女孩告诉我走错了,应当上另外一栋楼的5楼。 在另外一座楼的接待处,一个法国中年妇女看到我的信,让我到5楼的22号房间去等,那是我要找的Sylvie的房间。 22号没有开门,隔壁房间一个男士告诉我她还没有到,我问他Sylvie什么时候到,他就带我去另外一个房间问一个女孩,告诉我因火车问题,Sylvie女士十分钟后到。钥匙就在旁边的柜子里 ,他们开门让我到里面等。 在办公室里看到中国申报生物圈保护区的一些材料还有纪念品。 约半小时后,Sylvie气喘吁吁地来的,先道歉,然后取出支票,要我马上去另一栋里楼换欧元,好去拿签证,说上午就要去(门卫打电话说是下午!)。 到另外一栋楼去换钱,遇到一个幼儿园老师和几个带孩子的家长,向她们问路,她们要我先左转再右转。在路上遇到一个怀抱小女孩的乞丐,将早上买地图找的0.5欧元给了她娘俩。国外会不 会有假乞丐呢?因相信法国人诚实,即使上当也就认了。 在UNESCO主楼,向门卫打听银行位置后,直接进入了,换到了欧元,回头问门卫怎么到玻利维亚大使馆,他立马掏出手机,就Googol出地图来,然后告诉我乘坐高架地铁的车站位置。 过塞纳河,玻利维亚使馆就在河边,竟然是一普通居民楼(当然是很古老的居民楼),不像国外在北京的大使馆,都有一个很大很漂亮的院落。 使馆的工作人员看了我带的材料,问我有没有带支票,我说只有欧元,她告诉我一家银行去存款,这家银行的名字叫Societe Generl, 26 rue, de Passy. 75016。 到银行的路不远,一路问着就过去了,一个正在装修的民工告诉了具体位置。 在银行,给她们100欧元存成支票,但她们不找零钱。向给服务员开玩笑说,银行怎么没有零钱呢,她笑,说她们的银行就这样。幸亏我钱包里有早上换的刚取的零钱,存75欧元,她在支票上 盖章。 回去将支票交给使馆工作人员,她们说材料齐全了,下午四点来取签证。 那时候我已经非常疲劳了,回到房间休息也睡不好觉,还得来回跑。就对工作人员说我住得较远,能否在使馆等呢。 她痛苦地答应了,说外面三个人是排队的,他们办完就给我办理。当时已经12点了,1点之前竟然办妥了,这为我省了3个小时的冤枉时间。玻利维亚的办事效率是有些低的,光护照就来回复 印了三四次,费用收据竟贴了86个一美元的邮票,完全可以印刷一张80美元的。 回去后将第二天到机场的出租车定上了。安心睡觉,告诉旅馆值班明天早上四点叫醒我。结果还没有入睡呢,下午四点电话就来了。郁闷,他们把第二天早上当成当地下午四点了。 第二天,我的双重闹表把我叫醒,四点半下楼去,但没有找到人,旅馆(三星)说是24小时值班的。后来在餐厅找到了人,值班的是个黑人小伙,在旁边睡觉呢。办完手续,给发票手续。叫醒 了另外一个人起床,但不是和我一路的,只有自己去玻利维亚。 黑人小伙子很热情,打电话要我定去机场的客车公司,说20分钟到。 我记错了时间,把5:40记成4:50了,小伙子没有睡好,被我提前叫醒了。 司机来了,送戴高乐机场,一路看塞纳河两岸古老建筑。18欧元,能够乘坐十几个人的车,但就送我一人,看来那一趟公司是赔钱的,公司为了自己的信誉赔钱也得去。 对法国巴黎短期印象:1)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城市,有很多古老的有名的建筑如罗浮宫、法兰西学院、巴黎圣母院,环境卫生很好;2)大部分人热情,问路时有的担心你没有听懂,还亲自 带你过去,但小店的店员比较冷漠;3)白人生活悠闲、自信,UNESCO的年轻官员带孩子上班,总部里有他们自己办的幼儿园;4)然黑人的工作多为门卫、司机、清洁工等,他们在社会分工 的下层;5)公共交通对外国人来讲比较痛苦,火车到站没有声音,没有信号,有时外来的牌子也看不清,但机场非常发达。6)制度、秩序与安全较好,每个人知道要干什么,按部就班。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452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博客增加海外见闻分类
蒋高明 2012-11-15 20:05
蒋高明 从今天起,将增加海外见闻栏目,同时对原来的博文进行分类。欢迎大家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到目前为主,笔者已先后到过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国、印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布基纳法索、约旦、阿联酋、玻利维亚、秘鲁,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有些地方待过一年左右,有些半年,其余为短期访问,今后还将陆续对一些国家进行考察。当时有写的文章,或回国后撰写的文章,散落在国内不同报纸或刊物上,将陆续整理。 古人的境界是读天下书,行千里路,今天看来行十万里路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外见闻增加了笔者的阅历,成为人生中一笔难得的财富。 特为博文“海外见闻”栏目面世作短文以记之。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3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十大发现
热度 3 JRoy 2012-10-3 08:08
1.贾斯姆号沉船 在2003年,玻利维亚货船贾斯姆号(S.S. Jassim)在远离苏丹海岸的温盖特暗礁(Wingate Reef)搁浅,最后沉入海底。后来通过谷歌地图的图像找到了沉船的位置,这是该平台上可以看到的最大的沉船。 2.麻布山的失落森林 英国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的科学家使用谷歌地球来搜索非洲大陆上抬高的部分。他们在莫桑比克麻布山(Mount Mabu)上发现一片出乎意料的绿色,后来经过考察发现这里是非洲南部最大的热带雨林。如果没有谷歌地球,就不会有这项发现。 3.2000年历史的罗马别墅 意大利计算机编程员卢卡·莫利(Luca Mori)在研究家乡的地图时,偶然发现在帕尔马附近有一个大规模、菱形的物体。最后,他的发现被证实是一条古老河流以及一座罗马别墅的后院的遗迹。 4.柬埔寨的雷区 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地雷清理组织HALO Trust利用谷歌地球来调查柬埔寨和安哥拉受地雷影响的地区。其中一个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柬埔寨和泰国的边界。 5.新的人类祖先 非约翰内斯堡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Witswatersrand University)的李·伯格(Lee Berger)教授了解到如何通过风景图片来识别洞穴的地点。在一个被喻为“人类摇篮”的地区,他发现了600座此前未被识别的洞穴和化石沉积层。 6.卡米尔陨石坑 一位意大利研究员在观察谷歌地球的卫星图片时,发现了这个陨石坑,该陨石坑可能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 7.古代渔栅 在2009年,航拍摄影师报告称在泰菲河(Teifi River)附近水域发现不规则的形状。彭布罗克郡学院的Ziggy Otto博士发现,一个威尔士社区在11世纪建造了一个850英尺的结构来帮助捕鱼。 8.考古现场和古墓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大卫·肯尼迪(David Kennedy)教授利用谷歌地球在沙特阿拉伯搜索考古现场。他最终发现数千个古墓以及其他可能是9000年前的遗址。 9.埃及金字塔 卫星考古学研究者Angela Micol在埃及南部发现多个含有不正常土堆的遗址。这些土堆已经被侵蚀,呈三角形,最大的有620英尺宽,是大金字塔大小的3倍。 10.豆丁海马(Pygmy Seahorse) 谷歌地图最近公布一些水下的街景,让用户探寻海洋的深处。 除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大堡礁外,凯特琳海景调查组织(Catlin Seaview Survey)在海平面以下超过300英尺的地方发现一种小型的豆丁海马。这些海马通常只能长到约1.5厘米长。 这种海马物种已经在全球各地的珊瑚礁中被发现,包括马来西亚和日本南部,但是从未在澳大利亚水域被发现。
个人分类: 科技动态|4531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国汉坦病毒感染流行动态与科研信息分析
xupeiyang 2012-9-6 09:09
美国卫生官员已向39个国家发出警告,向其告知今年夏天曾在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宿营的该国公民可能感染致命的汉坦病毒。大约有1万人因6月到8月期间去过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而存在感染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风险,其中约2500人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   汉坦病毒有两种: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另一种引起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前者主要流行于 美国 ,在 阿根廷 、巴西、 巴拉圭 、玻利维亚以及德国也发现了病例。中国虽未发现,但有发生的可能。主要临床表现为,在4日左右的发热、头痛等前驱期症状后,出现以非心源性 肺水肿 和高病死率(52.4%~78.0%)为特征的急性 呼吸衰竭 ,重症3~7日死亡,生存者则很快恢复,无后遗症。后者即中国常见的 肾综合征出血热 ,对其进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再一次证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 肾脏 是早期原发性损伤器官,病毒是肾损伤的直接因素。 美国加州公园出现汉坦病毒 官方已向39国发警告 http://news.163.com/12/0905/17/8ALFK4PU00014JB6.html 检索策略: "hantaan virus" OR ("hantaan" AND "virus" ) OR "hantaan virus" 信息分析平台: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AnneOTate_summarize.cgi?ID=31269t=fw=ch 信息分析结果如下: Important words重要词 词频Frq 1 hantaan 631 2 htnv 136 3 hantavirus 387 4 puumala 157 5 dobrava 65 6 seoul 140 7 hfrsv 16 8 hallna 20 9 htn 58 10 agrarius 43 11 hantaviral 26 12 apodemus 71 13 bunyavirida 60 14 sr-11 23 15 saaremaa 13 16 nephropathia 43 17 nombre 33 18 gyeonggi 6 19 epidemica 41 20 hemorrhagic 371 Filtered Important words过滤的重要词 Frq 1 fever 450 2 ifa 55 3 crimean 17 4 hv 27 5 dob 11 6 syndrome 381 7 rift 17 8 balkan 12 9 np 37 10 infection 336 11 strain 183 12 oliguric 10 13 polyuric 5 14 oliguria 10 15 zoonosis 7 16 mala 2 17 leptospirosis 13 18 febrile 23 19 monoclonal 74 20 plaque 42 Topics 研究主题 Frq 1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392 2 Hantavirus 338 3 Hantaan virus 315 4 Antibodies, Viral 272 5 Vero Cells 117 6 Antigens, Viral 113 7 Cercopithecus aethiops 109 8 Hantavirus Infections 97 9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83 10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81 11 RNA, Viral 77 12 Neutralization Tests 69 13 Base Sequence 67 14 Immunoglobulin G 59 15 Amino Acid Sequence 57 16 China 57 17 Viral Core Proteins 57 18 Disease Reservoirs 56 19 Muridae 55 20 Phylogeny 49 Author 作者 frq 1 Arikawa J 58 2 Yoshimatsu K 51 3 Schmaljohn CS 36 4 Lundkvist A 30 5 Kariwa H 29 6 Takashima I 29 7 Zhang Y 29 8 Lee HW 25 9 Kruger DH 21 10 Plyusnin A 21 11 Araki K 19 12 Vaheri A 19 13 Yamanishi K 19 14 Baek LJ 18 15 Xu Z 18 16 Gajdusek DC 17 17 McCormick JB 17 18 Tkachenko EA 17 19 Yanagihara R 17 20 Slonova RA 15 Affiliations 研究机构 frq 1 China 94 2 Japan 54 3 USA 53 4 Department of Virology 39 5 Hokkaido University 39 6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36 7 Fort Detrick 36 8 Frederick 28 9 Germany 28 10 Korea 28 11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24 12 Virology Division 24 13 Xi'an 24 14 Institute of Virology 23 15 Sapporo 21 16 School of Medicine 19 17 Seoul 19 18 United State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9 19 College of Medicine 16 20 Beijing 15 Journals 期刊分布 frq 1 J Virol 44 2 Virology 40 3 J Gen Virol 37 4 Arch Virol 29 5 J Med Virol 29 6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7 7 Virus Res 22 8 Zhonghua Shi Yan He Lin Chuang Bing Du Xue Za Zhi 22 9 J Infect Dis 20 10 Am J Trop Med Hyg 19 11 Vopr Virusol 19 12 Acta Virol 16 13 Vaccine 14 14 J Virol Methods 13 15 Lancet 13 16 Chin Med J (Engl) 11 17 Virus Genes 10 18 J Clin Microbiol 9 19 Xi Bao Yu Fen Zi Mian Yi Xue Za Zhi 9 20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9 Years年代分布 1 201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201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 201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 2009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 2008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6 2007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7 2006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8 2005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9 2004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0 200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1 200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2 200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3 200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4 1999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5 1998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6 1997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7 1996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8 1995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9 1994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 199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ics 文献聚类 Frq Most recent articles 65 1 Vero Cells 117 2 Antigens, Viral 113 3 Hantavirus Infections 97 4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83 5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81 6 RNA, Viral 77 7 Neutralization Tests 69 8 Amino Acid Sequence 57 9 China 57 10 Disease Reservoirs 56 11 RNA Viruses 48 12 Cell Line 43 13 Disease Outbreaks 38 14 Cells, Cultured 32 15 Kidney Failure, Acute 21 Miscellaneous 148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2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玻利维亚近900人感染H1N1流感已致11死
qujiangwen 2012-7-13 12:36
2012-7-4 上午 08:19:57 来源: 环球时报   【环球网报道记者 周旭】据法新社7月3日消息,玻利维亚卫生部门官员当天表示,玻利维亚过去几周出现多起H1N1型流感病例,目前已有近900人感染,11人死亡。   玻利维亚卫生部相关负责人约翰尼表示,从全国范围看,流感的情况在控制之中,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是玻利维亚的西部。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报告病例873起,其中606起出现在西部的拉巴斯市。   报道称,目前玻利维亚官方还未宣布该流感源于猪还是禽类,但表示该流感会首先感染因病身体虚弱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卫生部副部长圣马丁要求玻利维亚人提高警惕,保持饮食健康并勤洗手。   2009年,H1N1流感曾在墨西哥爆发,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造成至少1.7万人死亡。 http://news.jxgdw.com/gjxw/1806466.html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1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型艾滋病(查加斯病)美国感染人数已达30万
热度 1 xupeiyang 2012-6-18 17:01
这种疾病目前在美洲的爆发形态十分类似于早期艾滋病的传播,因此查加斯病被叫作了“新型艾滋病”。   同艾滋病一样,查加斯病可通过血液或母婴传播,而且通常具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除非患者发现得早,并经过3个月的大剂量药物治疗,否则基本不可能治愈。   目前,美洲大陆已有约800万人感染这种“新型艾滋病”,大部分分布在墨西哥、中美、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其中美国的感染人数已达30万。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3625 次阅读|1 个评论
那些开花的行道树(1) — 蓝花楹
热度 19 saraca 2012-4-26 12:54
图1:盛开的蓝花楹。仔细看每一朵花,可看到花瓣愈合成漏斗状。这是紫葳科的一个花形态特征,别于广义豆科的离瓣花(蝶形花冠)。 盛开的兰花楹,就在莲花池畔的校场中路上。在繁忙的车流中,高大的蓝花楹静静地站在路旁,兀自地盛开着。放眼望去,一条街充满了淡雅、幽蓝的紫。忽然间,那些来往的车流和人流消失了,映入眼帘的只有那一抹抹蓝紫色。 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我国南方地区引种种植。蓝花楹的花期在四五月,与凤凰木的花期差不多,花型和叶子都很类似,有人将它们称之为“双影树”。开红花的凤凰木为“红影树”,蓝色花的蓝花楹为“蓝影树”。 实际上,虽然两者的叶子很相似,皆具细细密密的小叶子形成的二回羽状复叶,但叶子的着生位置不一样,蓝花楹是对生叶(枝条上两枚叶子是成对着生);凤凰木为互生叶(枝条上临近的两片叶相互错开)。如果不开花的话,稍具有植物学知识的人,从这一点就可以将两者区别开来,是所谓的“秒杀性“特征。 除叶子外,花形态特征也不一样。尽管花的颜色可以将两者相区别,但蓝花楹的花瓣基部愈合成漏斗状,与大家熟知的泡桐树的花差不多。而凤凰木的花瓣基部离生,构成大家熟知的香港紫荆花那样的花朵结构,即蝶形花冠。 花开花落,蓝花楹和凤凰木枝繁叶茂,一眼看过去,两姊妹都舒展着细细密密的如羽毛一般的叶子时,又该如何辨别身份呢?这时,挂在枝头的果实就是一个”身份证“了。瞧,蓝花楹上,悬挂着一枚枚小圆饼状的果实,称作扁平状木质蒴果,里面藏着一粒粒带膜质翅的种子。反过来,看一下凤凰木,茂密的树叶里,吊着一条条长长的扁豆夹,就像大家熟知的刀豆一样,只不过刀豆是圆柱状;豆荚内的豆子光滑无膜质翅。 如此说来,虽然如影相随,并称“双影花”或“姊妹花”,但蓝花楹和凤凰木却形似神散,貌合神离,并非“一家人”。 这么一说,您肯定明白了,凤凰木属于广义豆科,蓝花楹则为紫葳科。正因为蓝花楹的叶子与凤凰木的一样,都为二回羽状复叶,所以其种加词mimosifolia的意思就是它具有像含羞草类植物的叶子。 原产于南美洲的蓝花楹,如今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往往成片种植或作为行道树,构成声势浩大的风景线。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就种植了大量的蓝花楹,每当春天来临,整个城市变成了蓝色,故被称为“蓝花楹之城”。 澳大利亚的圣诞节前,正是蓝花楹盛开的夏季。英国歌手Steve Tilson在澳大利亚遇到了美丽的蓝花楹,专门写了一首歌曲“Jacaranda”,收在2008年的专辑里。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等地,也种植蓝花楹。园艺中,多年种植的孤树,可形成一树如伞盖的景观;市政绿化中,成片或成行种植,则营造出一片蓝色的花海。在这些地区,蓝色的花潮还没结束,火红的凤凰木就开遍了大街小巷,蓝色或红色的花朵落满了一地,令人满心欢喜! 图2:不同光线下的蓝花楹 图3:昆明校场中路的蓝花楹街道 图4:接近蓝天的蓝花楹 图5:蓝花楹 图6:一树蓝花楹 、 图7:澜沧江边五月的凤凰木。仔细观察,可见其叶子互生,花瓣离生,成蝶形花冠状,与蓝花楹相区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4526-466725.html 按: 繁忙的都市,车来车往的大街上,除了车流和人流外,行道树也日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北方街道上常见的有杨树、柳树、榆树和槐树等等温带乡土树种。在南方,更多的是种类多样的乡土树种。 在本系列博文中,博主将把身边开花的行道树一一为大家介绍,希望您在上班或上学路上或旅游途中,能欣赏到那一株株开花的树,它们或繁茂或热烈或淡雅,轻舞飞扬。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26204 次阅读|39 个评论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玻利维亚自然灾害不断:关注预测
杨学祥 2011-3-4 07:31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玻利维亚自然灾害不断:关注预测 每年2月南半球处于夏末,南极半岛海冰最少,增大西风漂流(环南极大陆冷流)经过德雷克海峡的流量,减少秘鲁寒流的冷水成分,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玻利维亚自然灾害不断 2011年03月03日 10:35:5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味利马3月2日电(记者张国英)拉巴斯消息:玻利维亚民防部副部长埃尔南·图科2日说,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暴雨洪水和山体滑坡已造成52人死亡,1.37万人无家可归。 图科当天视察了埃尔阿尔托灾区。他说,今年1月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玻利维亚全国各省遭暴雨袭击,尤其是拉巴斯省、科恰班巴省、丘基萨卡省、奥鲁罗省、波多西省和贝尼省灾情最为严重。 图科说,27日发生在拉巴斯的山体滑坡摧毁了800座民宅,导致约6000人露宿街头。 另据报道,美洲开发银行2日决定向玻利维亚提供贷款,帮助政府救助灾民。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及附近海域与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太平洋广大海域的水温升高,信风和赤道洋流减弱,导致全球性气候异常。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3/c_121143587.htm 再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兆:德雷克海峡海水明显变暖 已有 259 次阅读 2011-2-27 02:31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厄尔尼诺 德雷克 拉尼娜 海冰开关 /SCRIPT. FONT 推荐到群组 再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兆:德雷克海峡海水明显变暖 关键词:厄尔尼诺 拉尼娜 德雷克 海冰开关 再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兆:德雷克海峡海水明显变暖 杨学祥 2011年2月24日德雷克海峡海水异常变暖,这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兆。实况图见: http://www.osdpd.noaa.gov/ml/ocean/sst/anomaly.html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与南大洋的大小循环密切相关。当德雷克海峡海水变暖,海冰减少,大循环增强,南半球西风漂流的冷水进入秘鲁寒流的流量减少,秘鲁寒流相对变暖,易于产生厄尔尼诺事件;当德雷克海峡海水变冷,海冰增加,南半球西风漂流的冷水进入秘鲁寒流的流量增加,秘鲁寒流相对变冷,易于产生拉尼娜事件。我们称之为德雷克海峡气候开关作用 。 Click on the map to go to your region of interest.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images, go to the methodology webpage. http://www.osdpd.noaa.gov/ml/ocean/sst/anomaly.html 南极大陆海冰的三个气候开关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兆:德雷克海峡海水明显变暖 2008-4-3 13:1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 4月3日消息:据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拉尼娜天气正在减弱,而且减弱速度明显快于预期,尤其在东部地区。拉尼娜天气在三月份第一次出现了减弱的迹象。在过去两周里,赤道太平洋地区表面温度上升了0.1到0.2摄氏度,超过了三月初上升速度。东部太平洋气温目前已经没有拉尼娜天气特征,东部太平洋海面下气温继续上升。气象局称,根据对东部太平洋地区的观察结果显示,拉尼娜天气状况减弱的速度要快于大多数计算机模型的预测。计算机模型预测目前显示,未来一到三个月内中部到西部太平洋气温回升至正常水平 。 图1 2006年4月1日全球海温异常 图2 2008年3月27日全球海温异常 图3 2008年3月31日全球海温异常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与南大洋的大小循环密切相关。当德雷克海峡海水变暖,海冰减少,大循环增强,南半球西风漂流的冷水进入秘鲁寒流的流量减少,秘鲁寒流相对变暖,易于产生厄尔尼诺事件;当德雷克海峡海水变冷,海冰增加,南半球西风漂流的冷水进入秘鲁寒流的流量增加,秘鲁寒流相对变冷,易于产生拉尼娜事件。我们称之为德雷克海峡气候开关作用 。 我在3月30日指出,2006年8月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06年4月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异常减少。两者的对应关系是非常明显的(见图1) 。2008年3月27日,德雷克海峡海水明显变暖(见图2),这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兆 。澳大利亚气象局给出了更详细的数据:拉尼娜天气减弱速度加快。 参考文献 1. 澳大利亚气象局:拉尼娜天气减弱速度加快。2008-04-03 中国饲料在线。 http://www.chinafeedonline.com/china/info/news/show_news_detail.jsp?id=321507 2. 杨学祥.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 22(4): 380-384. 3.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4. 2006年厄尔尼诺事件与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2007年1月03日(气象港*20070103*wz262*杨冬红,杨学祥*原创)。 http://qxg.com.cn/n/?cid=1nid=9741fc=nd 5. 杨学祥,杨冬红. 南太平洋的大循环和小循环:赤道与南极的热交换. 2008-3-3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986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0359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687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