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进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安全文化研究的科学进展如何?
Greg66 2020-2-15 23:46
安全文化研究的科学进展如何 以下是安全文化研究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这个进程中,能给出安全文化在 科学上的进展 否? 自1980年以色列科学家祖哈(Zohar)发表《产业组织安全氛围的理论与应用研究》(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0,65(1):96-102)一文、国际核安全咨询组1986年首次定义安全文化(Safety Series No 75–INSAG–1,1986)以来,各国学者对安全氛围、安全文化(两者含义相近,为简单,暂时统称为“安全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其概念、设计其水平测量工具、探索其建设途径和具体方法,还重点探索了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的作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以来,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业绩的重要性。 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6年制定了《“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初步定义了安全文化,运用此定义,2008年颁布了推荐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11),2010年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及《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2011年制定了《安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在安全生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都将安全文化建设列为重点工程,在“十三五”规划中在《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设有“大力提倡安全文化”的章节。根据2010年的《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我国自2011年开始,连续开展了近20年的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选活动。
个人分类: 1|2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鱼类肠道微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yaoweijian 2016-5-16 10:08
鱼类肠道是一个与外界具有明显隔离的半开放系统,经由口和肛门与周围环境交流并构建具有特定群落结构的微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类似于被水体隔离岛屿的物理和生态特征,因此关于鱼类肠道“岛屿”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增进对微生态系统的认识,也将为揭示宏观生态系统相关群落生态学原理提供依据。   水生所余育和研究员学科组颜庆云博士等对我国3种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即草鱼、鳜鱼和南方大口鲶发育过程(从孵化到成鱼)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进行了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发现,同种鱼类在不同发育阶段从环境中(即便是环境微生物组成明显不同)选择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构建具有显著差异的核心类群和群落。零模型检验(null model test)表明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并非由环境微生物随机迁入形成,而是受肠道环境及宿主本身遗传特征等决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最近种间平均进化距离(mean nearest taxon distance, MNTD)的系统发育分析证实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主要受宿主肠道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filtering)这一决定性生态过程控制,但该系统发育聚集(phylogenetic clustering)作用随宿主发育而减弱。也正因如此,均匀选择(homogeneous selection)和扩散限制(dispersal limitation)在幼鱼肠道微生物群落演替中的累计贡献率高达74%~94%,而在成鱼中随机漂移(drift)作用较强(66%~68%)。      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生态学机制及其随宿主发育的变化规律   主要生态过程在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演替中的贡献   该研究主要由余育和研究员学科组、美国IEG周集中教授团队及水生所汪亚平团队合作完成。颜庆云为第一作者,并与余育和、周集中同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共同资助。相关论文“Environmental filtering decreases with fish development for the assembly of gut microbiota”于4.30日online发表于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文章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462-2920.13365/full   此前,余育和团队以斑马鱼为对象,揭示了微生物群落在肠道“岛屿”的构建和演替规律(Bacterial community assembly and turnover within the intestines of developing zebrafish,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30603 ),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转: http://www.ihb.ac.cn/xwzx/kydt/201605/t20160503_4595160.html
2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朝日新闻》评选的2014年度日本十大科学新闻
ninglz 2014-12-30 08:17
《朝日新 闻 》 评选 的 2014 年度日本十大科学新 闻 日本《朝日新 闻 》 27 日公布其 评选 的 2014 年度日本十大科学新 闻 ,以下是 2014 日本十大科学新 闻 : 1 STAP 细 胞 论 文因不正当行 为 被撤回 不 仅 研究 论 文曝出不正当行 为 ,看似 严 格的 论 文博士学位 审查 模式也 显 露出了缺陷和极限。 2 蓝 光 LED 3 名日科学家 获诺贝尔奖 因研 发蓝 色 发 光二极管 (LED) ,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以及美国加利福尼 亚 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 3 人, 获 得了今年 诺贝尔 物理学 奖 。 3 御岳山火山 喷发 致 57 人死亡 长 野 县 、岐阜 县 交界 处 的御岳山 9 月火山 喷发 ,造成 57 人死亡 6 人失踪。成 为战 后最 严 重的火山灾害。 4 埃博拉出血 热 流行感染 世界正面 临 死亡率高达 90% 的埃博拉病毒的威 胁 。在日本国内 时 隔 70 年再次出 现 通 过 蚊子 传 播的登革 热 感染病例。以到 访过 代代木公园及其周 边 地区的人 为 主,感染者攀升至 160 人。 5 川内核 电 站重启 原子力 规 制委 员 会 9 月批准了重启位于鹿儿 岛县 的九州 电 力川内核 电 站 1 、 2 号机 组 。鹿儿 岛县 和 萨 摩川内市也均表示同意,明年将重启核 电 站。 6 iPS 细 胞首例 临 床手 术 作 为 理化学研究所 iPS 细 胞人体 临 床研究 项 目 领军 人的高 桥 政代, 9 月利用从疑 难 眼疾 “ 老年黄斑 变 性 ” 患者皮肤所制成的 iPS 细 胞,分化成 视 网膜 组织 后 对 患者 实 施了移植手 术 。 这 是自 iPS 细 胞制成以来,世界首例 实际应 用于患者治 疗 。 7 临 床研究数据 篡 改 问题 关于 药 效的 临 床研究出 现 的数据 篡 改 问题 ,相 继查 出了大型制 药 公司涉嫌不正当关系,其中部分升 级为 刑事案件。 8 “ 隼 鸟 2 号 ” 发 射 小行星探 测 器 “ 隼 鸟 2 号 ” 于 12 月 3 日在种子 岛发 射, 继 2010 年返回地球的第一代隼 鸟 之后开始第二次探索。 计 划将采集沙石并于 2020 年末 带 回地球。 9 广 岛 泥石流灾害至 74 人死亡 8 月 20 日凌晨,广 岛 市相 继发 生泥石流灾害致 74 人死亡。因花 岗 岩 风 化形成的 “ 沙土 ” 地区受灾 严 重。 10 日本 鳗 列入 濒 危物种 世界自然保 护联 盟 (IUCN) 将日本 鳗鱼 和太平洋 蓝鳍 金 枪鱼 列入 濒 危物种。 虽 然 这 并不意味着不再允 许 食用,但却成 为 了限制野生生物交易的《 华 盛 顿 公 约 》的重要参考 资 料。
个人分类: 科研漫谈|33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学》杂志跟上步伐 将拥抱开放存取
sciencepress 2014-2-17 08:09
导读:Science杂志终于按捺不住诱惑,拥抱开放存取大潮,该杂志的主编Marcia McNutt 表示,计划在 2015 年推出开放获取在线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继《自然》(Nature)推出《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细胞》(Cell)推出《Cell Reports》之后,“CNS”中的另一巨头,《Science》终于也按捺不住诱惑,拥抱开放存取大潮。《科学》杂志的主办者、出版者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日前宣布,计划在 2015 年推出开放获取在线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科学》主编 Marcia McNutt 表示,Science Advances 将参照《Nature Communications》或《PNAS》的编辑标准,致力于出版高质量学术论文。这暗示着 AAAS 将对新的杂志质量有比较高的期望,不会单纯为了丰厚的利润发表一些灌水论文。 杂志将依靠作者支付出版费运行,这是典型的开放出版模式, AAAS CEO Alan Leshner 说,新杂志收费的标准将参考同级别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4800-5200美元)。 Leshner 和 McNutt 在 2 月 14 日 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发表社论文章(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新杂志将吸收研究人员进入编辑队伍,而不是采用完全独立的专业编辑人员。Science Advances 的启航将给现在热闹的迅速发展的开放获取出版市场增加了新的重要成员。现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出版商和学会都在摆弄自己的开放获取生意了。这意味着传统的出版模式确实存在扩张困难的局面,无论你是谁,都不得不接受这种新得出版模式。汤姆森路透 Web of Science 报告称,2002 年,开放获取发行得论文数量只占有 2% 得市场份额,而在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蹿升至 11%。 《科学》社论文章:Science Advances 非营利性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它是《科学》杂志的出版机构——的使命是为了全人类 的福祉而推进科学。《科学》杂志通过将跨越全方位科学领域的最好研究传播给极为广泛的国际 受众而为这一使命做贡献。研究事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就其高品质的从业人员及科研结果的数字 而言已经有了显著的增长,但在我们的《科学》杂志中容纳这些工作的能力却没有跟上脚步。它 的编辑弃用了某些可能是重要的、撰写精良、广受关注而且在专业上得到良好贯彻的文章。尽管 其它杂志提供更多的发表文章的途径,但许多作者仍然希望将其文章发表在《科学》上,因为这 是一份以其严格筛选、高标准、快速发表及高知名度而著称的杂志。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以及为了对目前《科学》杂志的内容进行扩充以纳入在科学、工程、技术、 数学及社会科学中更加多元的主题,AAAS 将在2015 年初推出一份纯数字化的杂志 ——《科学进 展》。与《科学》一样,这一新的出版物旨在鼓励变革性的研究及服务于广泛的读者群体。我们 AAAS 的观点是,科学正变得越来越一体化及跨学科,因此我们更愿意提供又一份涵盖面广的杂志 而不是若干分科名称的杂志——这些杂志中的每一种都有着较为局限的范畴,而要找到最感兴趣 的文章需要对所有这些杂志进行搜索。与《科学》相像的还有,这一新的杂志将致力于快速发表。 为了控制《科学进展》的成本,该杂志将只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尽管《科学进展》中特 选的文章会在《科学》杂志的新闻与评论中做重点报道。 为了确保作者与读者最大的可及性,该新杂志将可公开获取,其出版经费将来自作者的手续费。 应用这种出版模式,能被发表的文章数将仅受到所呈递稿件品质的限制。应用纯数字出版,所有 文章一旦可以出版即会在网上发布。尽管《科学》杂志长久以来一直投身于各种全球性的努力以 向世界上最贫困国家的研究人员提供可免费获取的得到同侪审议的结果,但《科学进展》将能让 AAAS 服务于一个通过互联网联系的希望时刻了解最新科研结果的大得多的科学家社群。 《科学进展》的编辑模式将类似于许多社会期刊所采用的模式。一名主编将得到众多副编辑的支 持,后者将是知名的、正在从事研究的科学家。行政工作将会在《科学》总部进行以有效地处理 给审查者的提醒信并让文章稿件快速地通过决策过程。那些被《科学》、《科学‐转化医学》或 《科学‐信号传导》审查后得到认可但却因出版空间不够而被拒绝的文章将会被自动考虑在《科学 进展》上发表。这种情况可通过一个级联过程发生而无需做进一步的审查或由作者方面做进一步 的努力。目标是加快发表,减轻审稿者社群的负担,并降低作者被迫在其它地方重新投稿的风险。 《科学进展》将在其编辑模式、让所有读者能够立刻阅读文章以及接受出版仅限于文章的品质这 一事实上而有别于《科学》。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我们期待招聘该杂志的主编、副编辑及发表在 创刊号上的文章,它们将为科学界的高品质研究推出一个新的资源。 (作者:李华芸 来源: 生物360 日期:2014-02-14)
2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2011 (Science)
hustfliee 2011-12-29 23:03
HIV Treatment as Prevention Science has chosen the finding that antiretroviral drugs reduce the risk of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 as its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105243 The Runners-Up This year's runners-up for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include what makes asteroids red, ancient DNA in modern humans, the structure of photosystem II, pristine gas in the early universe, the microbiome, a new malaria vaccine, alien solar systems, zeolites, and senescent cells. Areas to Watch In 2012, Science 's editors will be watching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again), faster-than-light neutrinos, stem-cell metabolism, genomic epidemiology, efforts to trea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Curiosity's mission to Mars. Scorecard Rating last year's Areas to Watch Science 's editors foresaw this year's advances in developing a new malaria vaccine. But last year's other predictions were a mixed bag. A Disaster and a Warning—But of What? The great Tohoku earthquake has everyone, seismologists included, wondering where the next blow will come from.
2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中国十大科学进展"的忧伤
liuhuan0216 2010-12-8 18:05
中国十大科学进展是每年对当年的中国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突破的评选,是本年度科学界的影响力的指引。其评选标准为:在相关领域和学界获得较大的影响力以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意义的影响。 2010十大科学进展分别为: 01体细胞逆转干细胞;02发绿光的转基因猕猴;03大脑与机器对接;04弱者更具合作性;05发现纳米危害生殖;06我们来自南方的证据;07现代猪老家在中国;08熊猫戒荤时间敲定;09自然的惊人创造力;10比始祖鸟更老的鸟。 草根点评 : 01体细胞逆转干细胞 。 iPS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创建是生命科学界的一个巨大的技术突破,实现了细胞的返老还童,可惜这项技术的突破不是我们chinese做的,我们仅是引用人家的方法重复除了几个物种而已,所谓的XX团队揭示了体细胞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的启动机制这个实在是不太恭维。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科学家敢说真正的揭示了iPS的编程机制。 那就非常不解为什么它还能成了中国2010大科学进展?并且还排在榜首 ,需请高人指点。 02发绿光的转基因猕猴 : 猕猴是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实验对象,它是人类的近亲物种,人类的很多生命科学的研究都离不开它,在灵长类方面科研实力最强的是美国和日本,中国的灵长类系统研究主要在昆明动物所,季老师能够紧随美日之后做出了转基因猕猴,这是我国在灵长类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猕猴转基因的成功标志着灵长类转基因实验动物模型的创造已临近,生命科学的研究步伐即将加快。 这是一项非常既有实际价值的技术 。 附: 中国的猕猴实验动物饲养业起始于20世界60年代,但是真正发展与20世纪90年代,现有猕猴属的恒河猴、食蟹猴超过21万头,每天国外出口超过3万头。美国2002年已经把灵长类作为他们国家生命科学研究的战略物种, 美国已经拥有8个国家级灵长类研究中心。中国拥有丰富的灵长类资源,但是还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灵长类研究中心, 希望国家加大对灵长类科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 03大脑与机器对接 :大脑研究是生命科学界最高层次的研究,因为对于动物界的物种类来说大脑是整个机体部位最为高级的部位,而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至今仍是知之甚少,如今大脑还能够与机器对接, 这项科技进展确实比较了不起,是科学界的巨大进步。 可是将来别弄得机器也拥有记忆力,忽然那一天机器跟人反抗就不好了。 04弱者更具合作性 : 本草根认为这是一项可笑的科学进展, 本人愚钝实在是不了解为什么他还能获得十大科学进展,弱者更具合作性,这是一个古代就有的道理,为什么还能拿来作为今天的科学发现了 ,可以看看古今多少反朝者不是带着弱势群体出来反的啊,秦王的灭国,刘邦的胜利就是因为带着一帮面临被杀头的弱势哥们,为了保命把若是变成强势的。毛泽东的胜利也是因为带着一帮吃不饱肚子挨饿的穷弟兄们的这样的弱势群体起来放抗的。当今的天朝们,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GDP把房子弄的百分之八十万的人买不起房子,可见我们这样的弱势群体也是非常具合作性的啊。 05发现纳米危害生殖: 这或许是一项具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因为现在大搞纳米材料,将来我们生活之处到处都是纳米材料,现在把它的危害之处揭示出来, 是一项对生命健康有意义的发现 。 06我们来自南方的证据: 这仅是一个揭秘的研究,其余的没有什么,本草根认为它对我们现实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重要而对影响。至于它获得十大科学进展合不合适 本草根也不好评论,因此不予评论了。 07现代猪老家在中国: 同样这仅是一个揭秘的研究,其余的没有什么,本草根认为它对我们现实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重要而对影响。至于它获得十大科学进展合不合适 本草根也不好评论,因此不予评论了。 08熊猫戒荤时间敲定: 熊猫不就是因为身份比较特殊一点而已,并且关于熊猫的味觉基因丢失问题在08年华大基因在完成熊猫基因组测序的时候就说过,熊猫不吃肉是因为味觉基因T1R1基因失活。不知道今天的这个发现为什么又变成了新发现、重大发现,并且本草根还需要提出的一点质疑是, 这些基因仅是通过对比而下的结论,并没有在动物身上通过基因敲出进行基因验证, 比如说将一个杂食动物的此基因敲出之后看其表现。 09自然的惊人创造力: 人类的科技进步绝大多数来源于大自然,比如说直升飞机来源于蜻蜓飞行原理,等等非常之多的科技多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物,大自然界的力量是非常神奇非常无比之大的, 对大自然的发现就是对人类科技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10比始祖鸟更老的鸟: 同样这仅是一个揭秘的研究,其余的没有什么,本草根认为它对我们现实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重要而对影响。至于它获得十大科学进展合不合适 本草根也不好评论,因此不予评论了。
个人分类: 科普 科学|3368 次阅读|1 个评论
50个可能改变科学面貌的想法和科学进展
xupeiyang 2010-11-29 13:43
请见 http://www.bioon.com/trends/news/465214.shtml 什么想法会改变我们对于周遭世界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呢?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刊发文章,罗列了诸多能够真正改变世界面貌的科学进展和科学想法,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哪些科学进步会真正让科学研究领域焕然一新,同时刷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这些想法涵盖生物学、生命和地球科学等10个领域,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折纸术、超级进化、大脑地图、拓扑绝缘体等等。有些想法是天才的灵感一现;有些想法还处于最基础的萌芽阶段,但却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突破;而还有些想法则纠正了人们以前对于世界的认知。不管怎样,所有这些想法都将改变科学发展的面貌,其带来的影响也不可估量。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3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