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洞察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朱清时谈中国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原因
热度 9 tarimriver 2012-6-6 06:31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对中国现在大学教育的评价是近 30 年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其原因是中国大学教育都是以给学生输送知识为主,忽视了其它能力的培养。优秀人才的朱清时标准是有想象力、洞察力和记忆力。有想象力,才会创新;其次应该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最后应该有很好的记忆力。 不知道作为特立独行的中国科技大,也就是朱校长曾经执掌10年帅印的学校是否培养出了优秀人才。 荀子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培养模式和教育环境对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367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困惑,人生的向导
muchunyang 2012-4-12 21:38
(撰稿:启承转合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郑志文。转自: http://www.ccf.org.cn/sites/ccf/nry.jsp?contentId=2668384288795 )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翻到《神曲》的第一页----“在人生之旅的中途,我发现自己身处在一座幽暗的森林,而正确的道路已经迷失”,这句话,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我原来以为我很“倒霉”,生活中充满了那么多的纠结,原来但丁也有同样的困惑,正是但丁的困惑,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了《神曲》。34岁的我,也很期待四十多岁的来临,体会孔子“四十不惑”的经验,可真正四十岁来临时,困惑丝毫不减,作为领导力教练,我们有机会和不同年龄的人们深度沟通,伴随人们的探索自我、发展自我,我们发现:困惑伴随我们一生。好消息是,我们也同时发现:困惑,是人生的向导,跟随困惑背后的呼唤,我们会更加成熟、更加有力量、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质。 四十不惑,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困惑伴随我们一生。 惑,由“或”和“心”构成,“或”代表可能性,当一个人的心,被各种可能性所压制,不知道如何判断和选择时,这个人就进入了“困惑”的境地。 面对困惑的难点还不是困惑本身,而是我们面对困惑的态度,以及应对困惑的方法。每一次从困惑中走出来,我们都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更深的洞察力、更高的智慧。 困惑,是人生的向导 当你咳嗽时,咳嗽虽然给你带来困扰,可它却是信号,告诉你身体的某个部位需要医治。 困惑,是人生的向导,意味着我们已经发展到一个未曾到达的领域,需要加深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和洞察、调动我们内在从未使用过的尊严和力量,用更有效的方法创造一个新的现实。 困惑,引导我们探索新的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所面临责任的复杂性越来越高,有些困惑来自对复杂性的无知--不知道如何处理复杂性,困惑引导我们探索新的知识和工具,建立对复杂性的洞察和解决方案。 困惑,引导我们反省自己的行为方式 有些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陷入令人烦恼的复杂和困惑中,人很有可能被某一行为方式牢牢地束缚,不断地浪费生命,如果能够超越自我,就能把自己释放出来,建立新的行为方式。 困惑,引导我们探索更深的价值观 深入某些困惑,会发现这些困惑来自内在价值观的冲突,理性的思考面对这样的困惑无能为力,因为理性来自头脑,价值观来自心灵深处。这时,我们必须把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呈现出来,看看价值观的优先顺序到底是什么。 困惑,引导你进入你的存在(Being),学习享受自己的生命 有些困惑源自更深的原因,那就是你的存在。当我们与最亲的人无法沟通,我们能体会到隔绝所带来的痛苦;当我们与自己隔绝的时候,那是多么大的痛苦和黑暗啊;知识、财务、名望都不会消灭这个痛苦和黑暗。这样的困惑,引导我们学习认识自己、学习爱自己、学习享受自己的生命。有能力真诚地爱自己的人,也有能力真诚地爱别人。 困惑,引导我们进入更大的系统 有些困惑,来自我们缺乏对更大系统的联结感---在追求小系统的最大值的时候,忽视了大系统的趋势,例如:堵车时,如果每个人都作对自己有利的动作,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堵塞……我们需要有智慧在更大的系统中,发现解决方案。 困惑,引导我们站在更长的时间范围--甚至永恒 有些困惑来自我们用短暂的时间观,来面对神圣的生命。例如,我们只盯住孩子的一次考试,我们会有一种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如果从孩子的一生的成功,来和孩子互动,又会有不同的模式。在时间的尺度下,真正的价值就会浮现出来。 把困惑转化为祝福—跨越自己的沙漠 把困惑转化为祝福的旅程,如同古时跨越沙漠的旅程,需要行动、愿景、情感、心声的高度合一,在沙漠的尽头,是一个个成熟的生命,岁月击碎了他们虚假的自我,流出生命的泉水。 困惑不会无缘无故地跳进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它们有它们存在的理由......困惑中蕴含着洞察、改变和祝福......那些一次次从困惑中走出来的人,黑暗将永远惧怕他的灵魂。
个人分类: 智慧人生|3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评价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水平?
热度 1 hdmutong 2012-3-18 21:57
怎样评价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水平? 刚才看了王修慧老师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745do=blogid=548766 摘其一句如下: “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学术论文上,也不仅仅体现在获批科研项目上(这后者大家更清楚怎么回事儿),更体现在对科研思想的把握上,体现在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洞察力和睿智的判断力上”。 你是否感觉精辟? 我觉得理论上很精辟,但是实践中不易判断。 对科研思想的把握,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洞察力和睿智的判断力, 这些东西是怎么体现的呢?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652 次阅读|4 个评论
多读外文文献
kejidaobao 2012-1-31 14:48
文/王 进 科学的创见,不会凭空得来。要做好科学研究,文献资料的全面掌握是最基础性的要求,而大量阅读有价值的外文文献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是研读外文文献能警醒研究者谨慎选择“好大贪功”式的研究选题,首先立足于解决“现实的小问题”,形成朴素踏实的科研作风。科学研究是“发现现象”和“解释现象”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寻求所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对此,杨振宁先生认为:中国学者喜欢采用“演绎法”,而国外学者更擅长于“归纳法”。“归纳法”的研究是针对本领域出现的最新现象加以求证、探索,这种研究思维恰恰是中国教学体制中不太重视的部分。外文文献在“小题大做”和“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上更加旗帜鲜明,这恰好是青年科研工作者最容易忽视的两个方面。 二是研读外文文献能帮助研究者审视自己的科研眼光是否独到,通过了解国外同行在科研上的洞察力及其极具个人化的科研风格,激励阅读者不断提升科研境界。很多外文文献在研究框架的建构上非常清晰,阅读者通过精读文献能在脑海中重构作者勾列出的研究框架,了解文章的主线逻辑,体味其精巧构思。同时,高质量的外文学术期刊对于论文长短较少限制,故能确保所刊发的论文有足够篇幅来深入讨论一个问题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部分外文文献能提供新颖、有趣、实用的观点和结论,常能从读者意想不到的视角对文章结论加以实际应用,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 三是研读外文文献兼具转换思维模式和拓展研究视野的功能,对科研工作者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更能快速地将青年科学工作者引导到科研前沿领域。科学研究十分强调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因此外文文献十分注重方法论上的严谨——“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外文文献的综述部分大多较为详细,对既有成果的介绍翔实到位,这对深入研究和发现新研究方向助益良多。此外,相关参考文献全面丰富,论文逻辑正确,实验数据可靠,写作格式符合国际惯例,这些都对阅读者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四是阅读者能借助研读外文文献在科学共同体中为自己寻找到准确定位,从知识完善性角度给未来的研究明确方向。对于初学者,可先阅读本研究领域国内权威期刊的重要文献,大致了解既有研究成果,为后续外文文献阅读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很多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来自于国外研究同行的开拓性工作,通过中外文献的交叉学习和批判性接受,青年科研工作者不仅能了解国外最新研究动态,把握学科前沿,还能有的放矢地结合中国国情展开深入研究。同时也能判断拟定的研究选题在该领域研究体系中的坐标,以避免重复研究。 五是研读外文文献就是阅读者了解科研诚信的学习历程,从而预防科研不端行为的出现。真正的学者,其论文必然是以创新为内核,且在原始数据获取、公式推导、分析论证、结论得出等方面能做到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力求实现“彻底、客观、适当”,这些本身也是科研工作者科研道德的最好体现。同时,外文文献很强调对学术规范的遵守,在采用同行的研究成果时能恪守“规范引用”,最大程度地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六是很多外文文献在多学科的交叉方面体现出很高水平,这不仅要求阅读者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更要在阅读过程中拓展知识结构,强化锻炼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一方面,目前很多单一学科已经发展到极为深入的境界,要持续产生新理论和新知识,必须走学科交叉的艰难之旅。另一方面,研究者如果不具备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和对其他学科知识保持浓厚的求学兴趣,将很难激发思想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 七是外文文献的阅读能更好地帮助科研工作者真正学好外语,在“听说读写”方面实现齐头并进。阅读外文文献时,不像读中文文献那般得心应手,在理解上亦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初入科研殿堂大门的学生,必须要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毅,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不急功近利的平和心态。多看外文文献,阅读者才会渐入佳境,潜移默化地学会写作学术论文的规范化表述方式,才能防止撰写文章时出现过多的文法、语法错误。 八是研读外文文献能够提高阅读者对学术资料的筛选能力和对学术成果的鉴赏水平,这不仅可以主动减少阅读“垃圾文献”对时间的侵占,更能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提出更高质量要求。信息的爆炸式生成使得研究者所能获取的科研信息数量庞大,同时网络的出现使得文献获取变得非常容易,因此,研究者往往不是受困于科研所需的资料不足,而是如何从浩瀚如烟海的文献数据库中尽快找到最有价值的文献。研究者必须从一开始就静心精读经典文献,借此迅速提升判断学术资料是否有真正价值的意识,形成对科学研究尤为重要的“选择性”下载资料的能力。 立志献身于科学研究者,必须时刻秉持静心养性的态度,不急不躁地阅读与解析外文文献,从中挖掘出对自己启发颇丰的观点,方能在科学道路上拥有不枯竭的“能量池”。在成为卓越的科研工作者之前,必须明白:阅读有价值的外文文献,是通往科学殿堂的必经之路。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3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身体验:臭氧(ozone)影响行为
热度 3 Ripal 2011-12-30 20:57
亲身体验:臭氧(ozone)影响行为
作为环境兽医毒理学的 candidate Ph.D., 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感觉能力。 学校一到年底或年初,总需要大批大批的打印与课题项目有关的材料,所以需要多次去印刷厂,以前去印刷厂鼻子总是嗅到一种怪怪的味道,而且感觉好难受,后来听师妹说说那是臭氧( OZONE )。我猛然醒悟,原来我已经多次暴露在 Ozone 下。于是,前几天我在印刷厂的行为改变历历在目: 1. 高高兴兴地哼着小齐的歌拿着师兄交给我的任务,去印刷厂。行为表明未进印刷厂前是心情愉悦的,是兴奋的; 2. 进入印刷厂,我就开始嗅到臭氧。表明呼吸接触,我整个人已经处在臭氧的暴露中; 3. 1min 后,高兴劲开始逐渐淡去,头脑开始晕,逐渐的有点不太清醒, 5min 后我开始抑郁( depression )了,所以找了个座坐下。以上表明,臭氧发挥效应还是很快的,头脑发昏,说明臭氧已经投过血脑屏障,根据文献,可能影响了多巴胺系统,出现了抑郁症状; 4. 20min 后,印刷厂的工人,让我去把需要复印的原件拆开,我说“有工具吗 ”? 她说 : “没有”!当时,看着那厚厚的材料和书钉,我恨不得吼他一顿,让我牙咬啊!看来,抑郁行为开始转化为暴力行为; 5. 1h 后,心跳没那么加速了,脸不红脖子也没那么粗了,什么都没了心情,只是不时的有点焦虑。照这样,我开始适应了臭氧的刺激,尽管偶尔有点焦虑行为。 6. 2h 后,我走出印刷厂,狠狠地吸了几口 fresh air ! 突然感觉到还是大自然的空气好,尽管山西空气也是那么的充满焦煤味! 亲身感受臭氧的威力,于是,我怀疑:臭氧是诱导社会情绪行为的风险因子,所以我 google scholar 关键词: ”Ozone exposure; behavior”, 在 medical hypotheses 发现一篇有意思的 paper : 原文中这样几句话: ” Biologically, ozone is able to influence the immune system, is a strong trigeminal irritant and might influence neurotransmitter systems such as serotonin, which are known to vary with season and play a major role in impulsivity, aggression, depression and thereby suicidality. Putative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s for the suicide peak in summer include the influence of a higher ambient temperature leading individuals to a more disinhibited, aggressive and violent behaviour possibly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d proneness for suicidal acts that is influenced by ozone ” 。 研究证明:臭氧会造成抑郁、冲动、攻击和焦虑行为! 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自杀! Oh , my god! 好可怕 ! 怪不得印刷厂的员工都那么的不和谐! 由此想到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不知道富士康的工厂(电子元件已焊接,是不是会有臭氧产生)里是不是臭氧浓度很高?当然跳楼的少数,不知道富士康的员工是不是很多很抑郁,甚至有暴力倾向! 臭氧影响神经行为,不容忽视!
2554 次阅读|3 个评论
经典控制的代数问题及其图示方法的初衷(二) 穿越版
jiyipeng 2011-12-4 10:55
伊文思为什么要发明蛋疼的根轨迹法呢? 原因是他当时的工作是飞机的导航和控制,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是不稳定和中性(临界)稳定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频率分析法难以使用。因此他重新回到了70年前代数判据所倚重的特征方程的研究上来了。 首先,伊文思是如何突破前人的范式(路数)的呢? 话说伊文思、这个人还是有点代数细胞的, 这个代数细胞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数学表达式做变形的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初中代数虽然学了很多,做了很多蛋疼的变换。但是没有见到谁有效地利用这个简单 的变换弄出个流行几十年的设计方法出来。 搞奥数变形那是花了去了,但是有用吗?洞察力才是个宝啊! 伊文思将特征方程做了一个简单的变形,将常数项和变量分别移到等号的两端。由于S是复数,复数嘛 是二元数,可以用一个复平面将其表示出来。这好像使得代数有点几何的性质了,不奇怪啊!老杨(振宁) 有诗证 "代数几何本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 要画S平面内的复数,必须要具备两个量,一个是幅值,一个是 幅(相)角。伊文思鼓捣了一下,发现幅值条件和增益K有关,相角条件和增益K无关。把满足相角条件的值 带入幅值条件,一定能够求出一个对应的K值,就是说 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必然满足幅值条件,反之未必。 第二个问题是 这个结论有什么意义呢?一般人也就卡在这里了。 但是伊文思的几何思维可能也比较发达,也可能喜欢 在纸上乱画, 这句代数结论被他翻译成几何语言 , 就是:(1)系统的等增益曲线是一簇同心圆(2)满足相角 条件的点都是根,即是根轨迹。 实际画图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原点的平移,这个在初中数学上都学过的。 综上所述,就可以得出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步骤: 先找S平面上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并把它们连成曲线,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用幅值条件确定对应的K值。 (就是这么直接!粗线条的粗燥结论) 但是又出现问题了!相角条件是一个三角方程,不象线性方程那么直接,怎么办呢? 伊文思是怎么解决这第三个问题的呢? 根轨迹一句话: 用增益作自变量,将系统的根(不管实的虚的)在复平面上画出轨迹来,要是轨迹在左半平面打转转,那就是实根为负,就 是稳定的。再深究下去,系统响应的临界频率之类也可以计算出来
个人分类: 教育与未来|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工科亟需呼唤更多的证明
热度 1 muyishanshui 2011-11-28 23:55
我觉得很有必要,不理解证明过程,很可能对结论一知半解:参数不知道怎么调;公式在线性的时候很好用,一旦出现非线性就懵了等等问题太多了 国人的原创性成果不多,可能也是因为对东西的理解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工科虽然不像数学那样做繁琐严谨的推导,但是我始终认为没有一流的理科水准,也不会有一流的工科成就。 让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小波发现过程中工科领域的几位大牛深邃的洞察力,看他们的证明过程就会立刻感觉到他们深厚的数学功底。 所以,中国的工科尤其是前沿的东西,不能偏废证明!
33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提高洞察力的tips
pingcn 2011-11-8 15:03
不喜欢开会,但是用开会的时间“胡思乱想”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开会时,想,这个女领导怎么这么有魄力、洞察力、判断力呢? 怎样才能像她那样呢?想起昨天看的一本与此相关的书。总结一下笔记—— 在听别人说话时候,提高洞察力、从别人“听而不闻”的地方获取更多信息的方法: 1.专注于内容,而不是讲话的形式;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买了一件昂贵而且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不是因为虚荣,而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巧舌如簧的售货员!另一个极端:某些人说话让你很烦,于是你就闭上耳朵了,可是,事后你才想起来,他说得其实挺有道理的。 是的,有时候,某人讲话的方式恰当,会让我们对他产生盲目的信任,进而,过于轻易地接受他其实并不合理的观点; 另一些时候,某人讲话的方式不合我们胃口,我们就有可能本能地无视他的合理化建议、建设性意见; 2.保持大脑的open状态; 也许你并不同意某人的观点,但是,你仍能从他的话里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关键在于,保持open的态度; 3.聪明地打断对方; 打断≠没礼貌,如果你的打断证明你对他所说的有浓厚兴趣,你的问题暗示他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那么,他会更有兴趣和热情。 4.学会忽视令你分心的事情; 通过 a.making note,b. 玩游戏,比如“改写”发言人说的句子 c. 及时将对方讲话的要点归档; 这些tips让你更专注--无暇顾及容易让你分心的事情。 5.Do it every day. 每天练习,让它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技巧”。
5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28·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10-26 09:26
科研新手到专家的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 在面临生活、工作、学习和科研中的各种问题时,有人可以泰然处之,很快找到解决方法;有人则会手忙脚乱,一时难以想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个人的隐性知识在起重要作用。 什么是隐性知识?根据知识能否被清晰表述和有效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能够以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易于存储、交流与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基于个体经验、难以表达、不易交流与共享的知识。从技能和认识角度可将隐性知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方面的,包括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另一类是认识方面的,包括洞察力、直觉和感悟等。简单地说,隐性知识就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中,显性知识如冰山一角,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知识是不易被表达和传播的隐性知识。专家和新手的最大差别,往往不是拥有多少显性知识,而是拥有多少隐性知识。老师、同学、亲友等,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的生活阅历,都拥有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平时,我们往往很重视学习显性知识,而忽视了学习隐性知识。 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具有难以表达和传播的特点,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隐性知识。细心观察和深度反思是获得隐性知识的重要方法,此外,悟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研究生为例,经常会遇到下列问题:不知道选择什么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面对新的科研任务无从下手;不能很好地管理项目;不能很好地管理科研团队;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科研任务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研究生不具备导师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导师又难以告诉你已有的哪些知识和经验促使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问题,而往往只能告诉你“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正是这些知识决定了你是新手,导师是专家。 从新手到专家是每个研究生的梦想。为了早日成为专家,获得导师的真传,就需要研究生多向导师学习隐性知识。对此,“敏于观察,勤于反思”是获取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此外,从导师的科研经历中,研究生也可以领悟到治学之道。科研经历对于刚踏入学术研究殿堂的研究生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一般来说,研究生科研经历不多,尤其缺乏科研经验;导师则具有丰富的科研经历,这些经历中包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 在与导师的日常交流中,导师往往会有意无意向我们介绍他们的科研经历。这些科研经历无论精彩还是平淡,都会蕴藏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只要我们善于反思和总结,就能从其中悟出一些治学之道。细心捕捉导师科研经历中的各种细节,对于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大有裨益。导师的某句话,往往会对我们将要从事的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启示,但这些重要启示会稍纵即逝。倘若没有及时捉住机会,就可能错失学术创新的重要机会。 求学期间,我们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显性知识是有限的,却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无限的隐性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显性知识会很快被忘记,但隐性知识将会影响我们的终生。隐性知识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学术进步还是人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隐性知识,是促使我们由新手快速成长为专家的重要途径。 ——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王运武 博士生应该争取有效的积累 刚毕业的博士在找工作面试时,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如何能应对从未遇过的问题而获得面试官的肯定?对问题准确地对答如流当然是最基本的,但却远远不够。被录取或被拒绝,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回答问题时是否谦虚而又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这些才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所谓积累,不仅是看了多少书、知道多少事,那只是为了积累需要进行的学习而已。地质学家叶大年说过,一个不会创新的教授只值5块钱——一个盗版光盘的价格。学习知识只是为了积累做准备,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积累;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的重新整理和归纳才是积累的开始,找出独到的视角和看问题的切入点才是自己的学问,这才是有效的积累。 知识是一种大家都可以拥有的通识,而学问则是个人对知识的看法。一个很有知识却不能形成对知识具有个人独到总结方式的人是没有学问的,而一个知识没有那么多却善于总结和梳理的人却是有学问的。用人机构在招聘博士时,想要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学问,看重的更是建立在这种学问基础上的能力。 面试时,如果回答得通顺流利,但表达的观点却与大多数人相同,甚至和面试官知道的答案相同,估计就没戏了;而当你的回答在很多地方与众不同却又合情合理时,面试官会眼前一亮,机会也就出现了。任何机构都不会缺知识,招人是为了弥补学问和能力的不足。具有独到见解的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学问和能力的自我培养不是一天的事情,而是长期独立思考的结果。优秀不是一种品质,而是一种习惯,而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一种习惯。在扎实和广博的知识基础上的独立思考是形成积累的唯一途径。如何实现有效的积累是自己做学问的方式,也是形成能力的方法。 当今社会还存在猎头公司并提供高额报酬。作为一年收入不到六万元的博士入学者中的一员,如果毕业时出现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或者在面试中屡战屡败,就应该深刻反思一下:知识的准备够了没有?有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自己有没有学问?这些学问是否成功转化成了能力? 养成良好的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习惯,培养自己独有的思考方式,是有效积累的开始;长期坚持,就是提高自己学问和能力的途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飞鹏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5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别(ZZ)
热度 2 health229 2011-9-22 22:51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别 产出: 学术界是论文,而工业界是产品; 人际关系: 学术界是金字塔型的关系,工业界是网络关系,矩阵关系; 工作风格: 学术界强调独立性,是假说导向的,特点是开初评审,强调自由,竞争求第一;而工业界强调团队性,是任务导向的,特点是最后评审,强调纪律,合作。 关注点: 学术界希望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强调好奇心,发现,机制,创新性。 而工业界则注重怎样做出向前-终止决定,强调将想法变成现时,开发,效果,可靠性。 对人才的要求: 学术界强调的是科学洞察力,技术天赋;工业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语言沟通能力。 项目选择: 学术界强调的是想象力和逻辑分析力;工业界强调的是关键步骤 critical path 和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影响力: 学术界主要影响智识生活;工业界影响物质生活。 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0372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37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惊人准确!毛泽东的二十四个经典预言
热度 2 bmzy 2011-7-20 17:49
毛泽东的预言,决不是臆测,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加上超凡的洞察力、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客观规律的判断。 1916年7月25日预言:中日之间20年内必有一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八年抗战,印证了20年前一位24岁的师范生的预言。 1919年7月21日预言 20年后,法国人将有一番大大的头痛。 果然,不多不少二十年后,法国人民遇到了大麻烦。希特勒为了羞辱法国,特指定在1918年德国投降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让法国签字投降。 1919年7月28日预言 日本与德国将会为祸世界。 毛泽东以其神奇的观察力洞悉日、德“奸情”,提前近20年预言“轴心国”的两大法西斯魔王将会勾结在一起,为祸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印证了这一预言。 1933年11月预言 我们会失去打破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时机。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时,正值毛泽东“龙困浅滩”,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然而毛泽东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为苏区和红军的安危献计献策。可惜当时中央未采纳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12月12日预言 我们不能去湘西钻口袋。 毛泽东是“口袋专家”,历来都是他布下“口袋”让蒋介石去钻,他怎么可能去钻蒋介石布下的“口袋”呢!刘伯承说:“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1935年5月24日预言 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能走通。 太平天国最终失败在曾国藩统帅的湘军手下。蒋介石最崇拜曾国藩,处处模仿曾国藩。蒋介石要让“朱毛”变为“石达开第二”。毛泽东却率领红军突破重围走通了石达开没有走通之路 1935年9月预言 南下是没有出路的,我相信,一年之后,你们会回来的。 毛泽东与张国焘,都是出席了“中共一大”的中共元老。他们在长征路上会合后又分道扬镳。张国焘的分裂使得毛泽东在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圈之后,却进入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时期”。1936年10月9日,红军三方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1936年7月15日预言 希特勒将在欧洲发动侵略。 1921年7月,当希特勒成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元首,开始发迹的时候,毛泽东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1936年上 半年,希特勒派了小股兵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并参加武装干涉西班牙。此时尚未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希特勒小试牛刀,而毛泽东早已洞悉其奸。 1936年7月15日预言 中国取得独立之后,可能大规模引进外资。 新中国建立后获得的第一笔“外资”是苏联政府提供的3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后来中国人为偿还外债而勒紧裤带。毛泽东的英明预见是由邓小平来实现的,到199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1938年5月预言 中国的抗战要打七八年。 据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又把它向 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 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果然,八年艰苦奋战才迫使日本投降。 1938年10月预言 张伯伦必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战前夕,英国首相“绥靖大师”张伯伦,企图以政治家的理性和商人的自私自利来对付战争狂人希特勒。张伯伦搬起的石头,不是打在苏联人的头上,而是砸在他自己的脚上,甚至要了他的政治生命。 1939年9月23日预言 罗斯福将会使美国参加二战。 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提前两年多时间预见了美国将会参加二战,这对坚定中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诺曼底登陆,美军与德军直面交锋。 1940年3月16日预言 我军将来的出路,是在中原。 7年后,毛泽东派出三路大军逐鹿中原,奠定全国战场的胜局。鹿死谁手,终见分晓。 1942年7月2日预言 有了第二战场,就能够在一年之内打败德国。 毛泽东在1942年预见到:只要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则打败德国只需一年时间。因为第二战场延至1944年6月开辟,德国也就苟延至1945年5月才被打败。 1945年5月预言 国共和谈谈拢的希望一丝一毫也没有。 抗战结束后的国共两党,已成一山二虎之势。1946年6月,《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都被撕毁,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预见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1945年8月13日预言 核战争打不起来。 当美国人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一星期后,毛泽东就断言:原子弹不能解决战争。此后,毛泽东在与斯特朗、斯诺等人谈话时,多次阐述了核战争打不起来,人类有能力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的思想。时至今日,全世界也只有日本遭受了原子弹的袭击。 1946年12月9日预言 香港问题将来可按协商办法解决。 从四十年代开始,毛泽东已形成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甚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路,即:不急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充分尊重港澳地区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协商,用和平过渡的方式来解决。如今港、澳的顺利回归,应验了这些英明预见。 1949年3月预言 有些共产党人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倒在正义的枪口下。枪声穿过数十载时空,反腐倡廉至今依然任重道远。 1949年9月预言 美国可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 毛泽东以“文化大革命”作为防止和平演变的基本手段,误入了歧途。但在毛泽东身后十余年间,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事实面前,人们又不能不叹服毛泽东的远见。 1955年1月15日预言 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 并未深入研究物理学的毛泽东,神奇地预言了二十年后高能物理学的发展趋势。1978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将基本粒子命为“毛粒子”。 1956年6月预言 高峡出平湖。 毛泽东规划了长江三峡,但他有生之年未能亲见“高峡出平湖”。1992年4月3日15时20分,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压倒优势的赞成票,表决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如今,三峡水库已成功蓄水,三峡工程进入建设高潮。 1958年6月21日预言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完全可能。 1960年,当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时,一些外国人曾经断言“中国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此后,中国不但有了原子弹,而且生产出氢弹、中子弹……当毛泽东的预期目标全部实现时,他轻松地“表扬”赫鲁晓夫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以示感谢!” 1958年9月5日预言 戴高乐上台也有好处,他喜欢跟英美闹别扭。 戴高乐经常为法国的海外殖民政策辩护,也是冷战的积极推动者,因此,当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一政局的变化,将导致整个欧洲向右转。毛泽东不这样看。他力排众议,断言:戴高乐上台将推动欧洲中立主义的发展,使欧洲摆脱美国。历史的发展很快就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言。 1962年1月30日预言 中国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需要100多年时间。 “大跃进”并不是毛泽东个人一时心血来潮、忽发奇想,而是当时全国上下急于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产物。毛泽东在预言中国经济建设速度时犯过许多错误。但他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预计的发展速度,与第二代领导人制订的“三步走”战略非常吻合。 来自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28/60/35/1_1.html
2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他们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谈科研创造力、洞察力与执行力
热度 20 lingfeng 2011-5-17 04:01
他们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谈科研创造力、洞察力与执行力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思路非常简单:把具有生产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与具有无限增值能力的淋巴瘤细胞融合得到一个兼具二者特点的融合细胞。该融合细胞既可以无限增值,又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 1984 年,三位科学家因为该项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消息传来,某大学的 A 教授很激动,因为他在几年前就想到过同样的想法,还和实验室的成员探讨过呢。他于是逢人便宣布:其实我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我实验室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可以给我作证! 可是,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是 A 教授呢? 其实与 A 教授有类似情况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 B 教授十年前就想到了这个想法。可是,他的想法太多,这个想法只是他很多想法中的一个,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于是很快就忘记了。 C 教授十年前也想到了这个想法,他还把这个灵感记了下来。他也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可是,他还有其他更好的想法,于是决定先做他认为更重要的。那些想法确实不错,也发了很好的文章,可是最终没有导致科学的突破。 D 教授也是很久就有了这个想法。他不仅与实验室的成员讨论过,还做了实验希望实现这个想法。可是,实验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他最终放弃了。 E 教授不仅想到了这个想法,做了实验,而且他清楚的知道这个想法的重要意义,他完全明白这个想法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想法。他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去实现这个想法。遗憾的是,别人在他之前做出来了。 (说明:本故事不纯属虚构。) 为什们他们都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因为根据创造力、洞察力和执行力,可以把科研人员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级:根本没有好的想法。大部分科研人员属于这个级别,他们缺乏创造力。 第二级:有很多想法,其中极少数很好的想法,可是无法判断哪个重要,结果做了次要的想法。 ABC 教授都属于这一类,有一定创造力,但缺乏洞察力。 第三级:有很多想法,有些是很好的想法,并且能够判断哪个最重要,可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E 教授属于这一类,创造力和洞察力都不错,唯有执行力不够。 D 教授介于第二级与第三级之间。如果他事先知道一旦实现这个想法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他还会轻易放弃吗? 第四级:有很多想法,有些是很好的想法,并且能够判断哪个最重要,并克服困难把它做出来。创造力、洞察力和执行力都很好。获得诺贝尔奖的 Georges Köhler , César Milstein 和 Niels Kaj Jerne 都属于这一类。 创造力是基础,没有好的想法就没有一切。洞察力指明方向,否则因为 idea 太多就不知道从哪一个做起。执行力不可或缺,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大部分人缺乏创造力,具有创造力的人大部分又缺乏洞察力,兼具洞察力和创造力的人,大部分又不具备执行力。所以,做出突破性科研成果的每年就那么几个。 孔晓飞老师的博文 《对话 David Baltimore 》 提到的两个想法都非常简单,能够想到的人有多少?想到了觉得确实重要因而着手去做人的又有多少? 本文中的“诺贝尔奖”仅用以指代重大的科学发现,不代表我们做科研必须以追求获奖为目标,也不认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就不重要。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1875 次阅读|39 个评论
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是现在
热度 32 饶毅 2011-4-29 08:54
—为Tim Hunt学术报告的引言 当我的年龄接近于在座的多数时,我有个和你们一样的担心:最好的科学都已经做掉了,我们没有赶上过去的好时代。 确实,很多进入科学不久的人,在经历最初的激动后,常常发现科学研究的日常有很多重复工作:克隆基因、纯化蛋白质、培养细胞、筛选突变…。一般来说,手头的工作好像远远不如听老师讲的科学发现故事那么精彩、那么美妙。 不少学生会失望,可能还会转而埋怨:现代科学已经变质了,都是骗我们进来做苦力。 这不是新的现象,不仅你们现在,我们二三十年前,也有学生经常聚在一起说同样的话。比如我在中国是1983年开始念研究生,我的同学里就有很多这样的议论。 但是,事实上,我们今天的学术报告人,Tim Hunt博士,就是在1982年,做出他最重要的工作(发现cyclin分子, 1983年发表)。也就是说,象我一样愚蠢和不敏感的人正在发表自以为是的高论的时候,正是Tim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有洞察力、有敏感性、或者有运气,正在做突破性的发现。 等我1985年到UCSF读研究生后,不长的几年内,我们看到,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的科学家推动下,细胞周期的分子机理随着一个一个实验结果的发表,非常美妙地呈现大家面前。对于Tim Hunt发现的cyclin,其功能的重要证明,正是我当时学校Marc Kirschner实验室的Andrew Murray提供,当他们在校内介绍工作的时候,我们旁观者如何激动,我今天还记忆犹新。 所以,我们如果抱怨,千万不要搞错了:不是科学不激动,不是科学没有进展,而是科学的重大进展不来源于只会抱怨、只看到自己鼻尖的人。 我希望,今天来听讲座的年轻学子,今后不是重要工作的旁观者,而努力成为重要工作的贡献者。 因为,至少在生命科学领域: 最激动人心的研究正在进行,我们希望这种实验是正由你进行; 最重要的研究在将来,而不是过去。 今天晚上,Tim还有一个一般性讲座,他给的开玩笑的题目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我还建议你们读他的学生Tom Evans回顾发现过程,特别是怎么觉得做实验好像在度假。 下面,请Tim Hunt开讲他最近的研究进展。 2011年4月28日下午1点 Evans T, Rosenthal ET, Youngblom J, Distel D and Hunt T (1983). Cyclin: a protein specified by maternal mRNA in sea urchin eggs that is destroyed at each cleavage division. Cell 33:389-396. Murray AW and Kirschner MW (1989) Cyclin synthesis drives the early embryonic cell cycle. Nature 339:275-280. Murray AW, Solomon MJ and Kirschner MW (1989). The role of cycli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in the control of maturating promoting factor activity. Nature 339: 280-286. Hunt T (2004) The discovery of cyclin (I) Cell S116:S63-S64. Tom Evans (2004). The discovery of cyclin (II) Cell 116:65. 以下转载Evans文章: “I was fortunate to do my final year degree project with Tim Hunt in Cambridge looking at the control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sea urchin extracts. I think the project barely achieved a result, but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subject and caught Tim's infectious enthusiasm. He very kindly asked me to come to Woods Hole as his "bag carrier" for the summer after I had graduated. The problem we were to address was how the quiescent sea urchin egg kept its maternal mRNA inactive until fertilization, at which point it was able to direct new protein synthesis and many rounds of cell division. Some sort of (deeply unfashionable)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al control of mRNA must exist. Instead of dull Eppendorf tubes of egg extracts, Woods Hole had the real beasts, kept on sea-tables within the labs. I was amazed that a simple 12V shock (from a device nicknamed the orgasmotron) would induce a massive outpouring of gametes, which could be fertilized, and the subsequent dividing cells analyzed at leisure. Previous studies in urchins had suggested that fertilization resulted in virtually no change in the qualitative pattern of proteins synthesized, just a large increase in synthetic rate. Probably because we hoped for some fancy control of mRNA translation, Tim thought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to look again at the pattern of protein synthesis following fertilization of sea urchin eggs. He decided we should use continual labeling of the cells with -methionine and analyze the accumulating radioactive proteins with onedimensional SDS acrylamide gels. As it happened, both these choice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I remember looking at the autorad of our first experiment. Even to a neophyte such as myself, it was obvious that something rather interesting was going on after fertilization. Not only were brand new proteins synthesized after fertilization, but the most abundant protein virtually disappeared and then reappeared periodically. We photographed the developing eggs and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the protein was being degraded around the time of cell division. Whether removal of this protein was the cause or effect of cell division was not clear at that point. Tim saw straight away that this protein must be related in some way to the rather mysterious MPF and came up with the excellent name of cyclin. We thought that this could be part of a larger family of proteins named after leisure pursuits--huntin, shootin, and flshin were clearly the next to be uncovered; a better joke in North America, because nobody got it, and probably reinforcing the view that the English were essentially mad. Tim, who knew more embryology than he admitted, got one of the course students to repeat the experiment in clam oocytes. Two proteins showed the same periodic destruction following fertilization. Tim knew that mollusks and echinoderms were very distant relatives indeed (all shellfish to me...), and thus the likely significance of cyclin might be quite high. I don't think any of us thought that this would be a fundamental protein in all cells. We presented the results at the end of summer Woods Hole meeting. The paper was politely received, but a few caught our excitement; I remember Gary Borisy telling me that it was absolutely essential that this result was followed up. Back in Cambridge, Tim wrote up the results which still looked amazing although already rather far away. I also had the overwhelming thought that it could not be that important as it was myself who had been involved in the experiments. Tim did not waver, however, in his understanding that this was a very important piece of work. The initial review did rather wound him, as although Cell agreed to publish, the caveat was "...in nothing like its present form." I also remember going to hear Tim speak about the work in seminars in the Biochemistry department at Cambridge. Several of those who attended would roll their eyes and shake their heads when Tim expanded on his ideas about the possible role of cyclins. But when the paper appeared in Cell, it acquired a much greater respectability, although the exact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cyclins in cell division was still a long way off. It was a very heady summer in Woods Hole. Tim was a marvelous mentor and enormously generous in his appreci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others (including novices such as me), as well as in buying countless beers and meals for students on the course. He had a real feel for the nuts and bolts of doing the experiments and thought long and hard about the results. It was a fantastic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for me, and the peculiar atmosphere at Woods Hole made you work incredibly long hours and yet still feel as if you were on holiday.”
个人分类: 科学|29929 次阅读|35 个评论
研究工作中的定见
redflage 2011-4-23 17:30
(1 )研究的基本思路:要找准研究问题--- 寻找理论工具(借用现有的或创造新的,或者两者的结合)--- 问题与工具的匹配与解决。 研究问题有价值同时罕见,这是很难做到的。反直觉的或相互冲突的现实问题更有可能转化为研究问题。要找到这样的研究问题,不只是读文献就可以的,它需要具有丰富的社会体验,观察、旅游、对话、体验、思考等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真正的大师必须具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洞察力。 (2)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从概念界定和明确化开始 。 形式逻辑学的概念外延与内涵的反比定律告诉我们:外延无穷大的范畴,其内涵为零。对于新进入某一领域的研究者,必须要打好基础,在核心术语的内涵方面深入探索,了解其适用边界和应用对象。 (3 )研究的问题一定要有趣而重要 尽管现在研究成果如此多,但依然存在具备这些特征的问题。研究的问题主要来自矛盾点和空白点:文献与现实的矛盾、文献之间的矛盾(视角、方法和观点的不同)、没有研究的问题。显然前两个来源是研究入门者主要关注的领域。 (4 )眼前研究问题的选择,标准很重要 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没有选择标准就会迷失自己。 选择标准有 :学科前沿(多读文献)、现实困惑与需求(多观察、多体验)、自身能力支持,容易出成果。对待诸多感兴趣问题的态度:一个个研究,不要着急 (5 )基于一定的研究问题,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大胆假设比较容易,但小心求证更加困难。大胆假设是知识组合的过程,会产生各种想法,这些想法需要具有独特性;求证的过程是评价和筛选想法的过程。最终的想法必须具有逻辑性和理论基础。 (6 )研究过程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我为主,吸收融合 经常遇到的情况: 希望得到其他学者观点的验证和支持,但对其他学者观点继承太多,压缩了自己思考的空间和创新观点的提出,在信息搜寻和验证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观点,被其他学者的观点所包围。解决办法:找准研究问题。你的研究问题应该与其他学者的问题不同;即使问题相同,但研究的主线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判断。 (7 )研究过程中如何处理直觉在研究思维中的作用?如何对待相关研究问题和核心研究问题的关系? 直觉会影响研究路径的选择和研究前大胆假设的结论,运用一定的直觉能简化和加速研究的某些进程,但总体上正确的研究思维更强调逻辑思考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我比较欠缺的,需要我弥补的部分) 研究主题相关问题可能非常大,但不能采取普遍涉及、追求全面的思想,应该围绕某个核心问题展开,核心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体现了你的创新之处。这个核心问题一般是具有本质性和抽象性特点,在思考时注意对纷繁复杂现实现象的抽象和概括。 (8 )如何把现实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 现实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主体在思考时也容易把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问题掺和在一起,因而导致研究问题确定的难度。对此的解决办法是:把纠缠在一起的问题分开,一个个进行思考并处理;对单个问题,先抓住其核心要素及其主要关系,然后再加入其它要素对其的影响。 要学会把现象问题抽象为理论问题。要抓住现象问题的本原与核心。 首先搞清楚主效应及其相关的核心自变量和因变量。注意现象多样性、信息多样性对现象问题本原与核心理解的干扰。 (9 )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的启示:理论应与现实相吻合,同时也应易于处理。 作为研究者提出的新理论应该对现实有解释力,而不应脱离现实而存在;应具有超越现实具体问题的抽象性,同时它能对现实的一类问题具有普遍的解释力。新理论应该有其基本假设、核心术语、基本分析单元,内在逻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复杂性,但简洁性也必须具备。后者是保证研究者有效控制理论去分析、解释现实的重要途径。
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MBTI职业性格测试(Psytopic特别版)
热度 1 lareina11 2011-4-17 22:46
http://www.psytopic.com/ 测试链接。 Psytopic分析:您的性格类型是“ INFJ ”(内向+直觉+情感+判断) 寻求思想、关系、物质等之间的意义和联系。希望了解什么能够激励人,对人有很强的洞察力。有责任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对于怎样更好的服务大众有清晰的远景。在对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计划而且果断坚定。 INFJ型的人生活在思想的世界里。他们是独立的、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感情、坚定的原则和正直的人性。即使面对怀疑,INFJ型的人仍相信自己的看法与决定。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高于其他的一切,包括流行观点 和存在的权威,这种内在的观念激发着他们的积极性。通常INFJ型的人具有本能的洞察力,能够看到事物更深层的含义。即使他人无法分享他们的热情,但灵感对于他们重要而令人信服。 INFJ型的人忠诚、坚定、富有理想 。他们珍视正直,十分坚定以至达到倔强的地步。因为他们的说服能力,以及对于什么对公共利益最有利有清楚的看法,所以 INFJ型的人会成为伟大的领导者。由于他们的贡献,他们通常会受到尊重或敬佩。因为珍视友谊 和和睦,INFJ型的人喜欢说服别人,使之相信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通过运用嘉许和赞扬,而不是争吵和威胁,他们赢得了他人的合作。他们愿意毫无保留地激励同伴,避免争吵。通常INFJ型的人是深思熟虑的决策者,他 们觉得问题使人兴奋,在行动之前他们通常要仔细地考虑。他们喜欢每次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这会造成一段时期的专心致志。满怀热情与同情心,INFJ型的人强烈地渴望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他们注意其他人的情感和利 益,能够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INFJ型的人本身具有深厚复杂的性格,既敏感又热切。他们内向,很难被人了解,但是愿意同自己信任的人分享内在的自我。他们往往有一个交往深厚、持久的小规模的朋友圈,在合适的氛 围中能产生充分的个人热情和激情。 您适合的领域有:咨询、教育、科研等领域 文化、艺术、设计等 您适合的职业有: · 特殊教育教师 · 建筑设计师 · 培训经理/培训师 · 职业指导顾问 · 心理咨询师 · 网站编辑 · 作家 · 仲裁人 · 人力资源经理 · 事业发展顾问 · 营销人员 · 企业组织发展顾问 · 职位分析人员 · 媒体特约规划师 · 编辑/艺术指导(杂志) · 口译人员 · 社会科学工作者 · 心理诊疗师 · 大学教师(人文学科、艺术类) ·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及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 · 作家 · 诗人 · 剧作家 · 电影编剧 · 电影导演 · 画家 · 雕塑家 · 音乐家 · 艺术顾问 · 设计师 2.灵性特质的作家型(INFJ) 若你是一个记者型 你相信生命是丰富的,爱情是多彩多姿而且拥有很多创意的。尽管上帝把一只猎犬的强健精力,和一对蜜月期的新婚夫妇的热情结合起来,却仍只不过达到你永无止境的生命热忱之一半。 当你恋爱时“儿戏的恋爱”是形容你恋爱态度的最佳名词:好玩的、活泼的、耍闹的、可爱的,同时心中永远是年轻的。不管你的年纪多大或是你曾经在爱情里受过多少次伤害,当面对爱情时,你永远都是永恒的乐观者。 当你碰到一个你觉得有吸引力的人时,你并不是那种会小心进展的人。你很有可能会热烈地掉入爱情的漩涡里,快速、随兴且纵情的。你总是学不会先有所保留,尤其是面临即将展开的一段新鲜刺激的恋情时。 是的,承诺会让你害怕。这可以解释为何你到30岁、40岁、50岁或是更老时还是单身。但你绝对喜欢那种与人共享的亲密感情。只要能够找到那个特别的人,你会就此把生活安定下来。 你永远都准备好再尝一口“爱情的鸡尾酒”!谁晓得呢?这一次你可能很幸运地找到一位愿意和你一起分享喜悦和冒险的人;同时,也纵容你饰演自己:一个热忱、无节制、聪明而且对生命充满想像力的恋人。 你的最佳恋爱类型 若你是一个女性记者型 你会和教育家型(ENFJ)或是你的镜中影像,也就是记者型的人拥有良好的关系。记者型将会成为你最佳的伴侣和情人—那一种可以为爱情带来无止境的欢乐和创意的人。 若是你选择教育家型,请确定他的果断偏向不会太过强烈。如果不小心选择了一个强烈的果断者,他也许会抑制你自发性的创意。 若你是一个男性记者型 通常和女性记者型或哲学家型(INFP)都相配。这两种都是体贴的、浪漫的女人,可以和你随兴爱玩的特质互补。 MBTI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由美国的心理学家 Katherine Cook Briggs (1875-1968) 和她的心理学家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Carl G. Jung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和她们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著成。经过了长达5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MBTI已经成为了当今全球最为著名和权威的性格测试。 主要应用于 职业发展、职业咨询、团队建议、婚姻教育等方面,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广的人才甄别工具。 人的性格倾向,就象分别使用自己的两只手写字一样,都可以写出来,但惯用的那只写出的会比另一只更好。每个人都会沿着自己所属的类型发展出个人行为、技巧和态度,而每一种也都存在着自己的潜能和潜在的盲点。本次测试主要探讨各种性格类型与相关职业的匹配程度。 MBTI倾向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产生于: –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何处,从哪里获得动力(外向、内向) – 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实感、直觉) – 他们做决定的方法(思维、情感) – 他们对外在世界如何取向;通过认知的过程或判断的过程(判断、知觉) 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用字母代表如下: 精力支配:外向 E — 内向 I 认识世界:实感 S — 直觉 N 判断事物:思维 T — 情感 F 生活态度:判断 J — 知觉 P 其中两两组合,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
4626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界为什么那么死板
热度 2 yanghualei 2011-2-28 08:28
那些所谓的 伟人其实并不比我们强多少,只是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超越和打破常规,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好奇心,善于扑捉灵感 , 在平常人眼里是那么多疑,多么爱赚牛角.他们能够对问题穷根追底,对名利又是那么不屑一顾. 基于中国学术的死板和没纯粹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开创性的工作,甚至对开创性工作畏惧,不知道从那下手,不知道怎么做.甚至更严重的是认为搞研究只是那些博士 、 教授等来做的, 来写作此文。 我认为譬如 本科生 或者硕士 在发散性思维和知识结构特别是在开创性工作上应该优于那些所谓的上述人物.纵观科学史,可以发现点规律 : 那些搞出开创性工作的牛人,往往在大学本科阶段基本理论思想已经出现 ,其他阶段的人 往往只在人家开创性工作上面添枝填叶,甚至阻碍科学的进步. 根据两年所思.目的就是建立新的学科特别是开创交叉学科,促进人民认识的发展.但我坚信至少 我们应该学着 怎么去勇敢,怎么不迷信权威 , 怎么去探索树立开创性工作 ,其实 并不是那么难的思想 :在交叉、边缘以及矛盾和横断处, 自己一时的想法灵感,都需要展开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 , 在以后的过程中去逐渐完善它. 要 尊重原创的 ,初开始允许 逻辑上不严谨和逻辑上自相矛盾,尝试从不同的角度 阐述同一问题, 以前登山的时候有个同学说 :“假若我每次登此山 , 都从不同的角度和道路,我就成功了” ,当 某些是错误的看法当别人提出反例的时候,还 要 保留是因为这样解释不通的时候,还可以尝试其它解释的方法. 本人 更偏重于共性的研究,并不是看不到差异性,而是与我的兴趣和对自己为了从事工作的定位有关 , 即将来从事交叉和边缘学科的研究甚至业余.而这些学科就给人一种 牵强附会 的感觉,非马非 驴 的感觉. 交叉 更注重知识的整合,同时也给人的感觉有点肤浅,一,往往一新的学科的基础就很简单,简单里面蕴涵着复杂 二,要 从事交叉工作的研究, 就 必须通晓各课知识,难免会有点班门前弄斧,但是你想 , 如果不班门弄斧 ,谁给你纠错, 怎么提高啊 ! 有时候 自己 也在想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大学生课本上,甚至在向前追溯,科学包括社会科学那么多的公式 、 定理 、 理论 甚至是猜想之类的,就 为什么 以 中国人的名字 命名 那么少 , 我们到底缺什么,是不是我们真的不行 , 我想不是 ,以作者看 中国人自古就害怕失败 , 为了害怕不敢去做开创性工作 , 因为此项工作注定要走很多弯要探索,像在黑夜没有人给你方向的行走 , 想告诉大家的是做研究别害怕,哪怕提出1000理论,错误999 ,就只 对一个呢?就胜利了 ,国人缺乏的就是这点勇气 , 对于国家要想在21世纪掌握主动权 , 必须是大家有的我 们 也有,大家没有的我 们也有, 这就要求有开创性的工作 ,而 我认为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各个邦国一样 , 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 现在学科越来越细. 更需要建立关系, 但还是坚信学科会 向 综合方向发展的 , 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孤立 ,这是 它的学科使命使然. 有一些猜想 初始尝试着自己去提,即使 前人 以及提出并且 证明是正确的, 养成习惯,但总 还有一些前人没有 提出和 证明的猜想 ; 此文 的 目的 一 就是想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联系起来,打破它们之间的隔阂建立起桥梁,让自然不在单纯是自然,人文不在单纯是人文,两大学科互相促进, 即 互相借鉴它们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共同发展 ;二是 基于 中国学术的死板和没纯粹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开创性的工作,甚至对开创性工作畏惧,不知道从那下手,不知道怎么做 而写的。
个人分类: 科学史|33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扑克牌与发现双螺旋
sunon77 2008-10-27 06:46
Feynman 的第一堂数学课 Feynman是物理学家中公认的大牛人。他还在满地乱爬的时候,家里有很多或蓝或白的塑料拼花地板。他老爸就让他把这些塑料块排成一行,一脚踹下去,就成了渐次倒下去的多米诺骨牌,非常好玩。但是,他老爸不让他乱摆,非的要一块白的,一块蓝的,摆成非常有规律的蓝白相间,否则就让他推倒重来。小孩子一开始自然不认这个理,乱摆一气,老爸就不让他玩多米诺骨牌,急得Feynman 直嚷嚷。老妈毕竟心肠软,就说:Richard,你就让他随便摆吧。 Feynman老爸说:不行,我要让他从小就养成对模式的直观感受。 Feynman后来感叹道,只是他一生中最早的一堂数学课(因为数学无外乎是某种抽象模式的认识),这让他以后对物理和数学中的各种模式,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 扑克牌中的科学发现 我还在念博士的时候,英国政府有一个在高中生中间推广对科学兴趣的计划,叫作Researcher in Resident,就是鼓励博士生到各个中学展开一对一的科学课外活动。我去的是苏格兰的一家很有声望的公立中学,所有的博士们都要到爱丁堡参加一个培训,因为对中学生的科学训练需要有不同的思维和方法。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中年女老师,在培训之前让我们玩一个游戏:每五个人一个小组,发一副扑克牌,一个人做庄并制定任意一个规则:比如偶数为红色,奇数为黑色;或者点数正好是张数的平方加一等等。其余四个人抽出一张牌,询问庄家,如果符合其规则就放在桌上,不符合就拿走。这四个人看着桌上的牌,来猜扑克牌后面隐藏的规则。私下里以为,这种对隐藏模式的猜测能力,对科学发现能力的训练可能比微积分更加重要。 发现双螺旋 最近读了分子生物学鼻祖之一 Waston 的一本自传--- The Double Helix 。这是一本真正值得每一位青年科学研究者一读的好书。关于DNA这一解释生命奥秘最重要的分子结构,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为何被当时的科研界主流所忽视,三个课题组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于发现双螺旋的进展是如何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整个故事的主人公宛如舞台上莎士比亚的一幕戏剧,声望崇高而所向披靡的 Linus Pauling ,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的 Rosy ,成天念念不忘要打败 Pauling ,并与其竞争Nobel的 Waston 和 Crick ,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如此吸引人,使你不得不一口气将起读完。Waston和Crick之所以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发现双螺旋并由此名垂青史,最重要的不是复杂的数学演算,而是他们像小时候的Feynman一样,用过家家搭积木的方式来猜测正确的DNA结构,尤其是Waston以惊人的洞察力猜到了adenine 与thymine, guanine与 cytosine配对居中,sugar chain在外的这一异常漂亮的模式,完成了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当时Waston 年仅25岁。 Fig. 1 Watson and Crick with their hand-made DNA model Fig. 2 Watson speech to recall how he discovered DNA 因此,对模式的敏感和乐于猜测,是科学发现最重要的训练之一。而这一点,是科学与艺术最接近的地方。这里有个简单的测试,看看你对模式的敏感和猜测能力:假设我们有一个无穷长的符号序列,给出其中的头三个符号,看看你能不能猜测出其中的规则,并给出你的理由,并由此可以写出无穷多个的后继符号。 Fig. 3 一个无穷长的符号序列 The book The Double Helix in amazon: http://www.amazon.com/Double-Helix-Personal-Discovery-Structure/dp/074321630X END
个人分类: 写在科学边上|876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