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王国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王国燕果壳网演讲:杂志封面上的科学之美
rubyland 2017-1-5 17:10
【转自中国科大微信公众平台】你留意过身边的杂志吗?漂亮的封面是不是更容易引起你的阅读兴趣?那么,对于科学杂志而言,如何在科学中融合艺术的元素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王国燕老师做客果壳网“万有青年烩”,奉上一期关于“杂志封面上的科学之美”的精彩演讲。 视频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zMTEzMDM4NA==.html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1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国燕博士做客"传播论坛”,分享“英伦创意科普与科学之美
热度 1 rubyland 2017-1-5 16:57
9 月 10 日晚,“中国科大传播论坛”系列报告会之三十六讲在我校东区人文学院报告厅举行。正值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科技传播学会副秘书长王国燕博士做客“传播论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英伦创意科普与科学之美》的精彩报告。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黄雯老师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王国燕博士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国科大,是英国剑桥大学人文社科与艺术中心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 6 项,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1 篇为国际 Top Journal 论文( SSCI 一区),出版学术著作 2 部。 报告主要从“英伦创意科普”与“科学之美”两个部分进行解读。 首先,王国燕博士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现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绝妙的英伦科普之旅。王老师分别介绍了三个极具英伦特色的科学节,即剑桥科学节、爱丁堡科学节、曼彻斯特科学节。 “剑桥科学节与国内科学节最大的区别就是重视手工制作,倡导参与者在亲自动手的基础上完成科学普及”,王老师如此说道。在剑桥科学节上,参与者既可以手动制作一辆太阳能小汽车,也可以创造一朵美丽的花儿,甚至可以用糖果和饼干组合成一个新的细胞……除此之外,公众还能享受与大牌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福利。 作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科学节——爱丁堡科学节,其活动策划之多,内容之丰富,经营模式之成熟,更是让在场师生大开眼界。在这里,科学家们会积极投身到科普的行列,与公众交流互动;在这里,有大量面向成人的科普活动以满足其实际需求;在这里,公众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付费体验,更有发言权…… “每年 10 月份举行的曼彻斯特科学节同其他科学节一样,也会注重公众的自我参与和良性互动”,王国燕老师继续说道。 随后,王老师还介绍了伦敦科学博物馆、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布里斯托科学中心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号召大家多多学习英国人保护文物的意识。 接着,王国燕老师从专业实践领域带领大家欣赏了“科学之美”。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国际顶级杂志在注重自身影响力因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杂志封面的可视化设计。其曾为多名院士、科学家成果设计了科学可视化作品,致力于让更多中国科学成果登上 Nature 、 Science 封面。 最后,黄雯老师对报告做了点评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王国燕博士对论坛的邀请表示了感谢,并就在场师生的现场提问一一进行了解答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35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大王国燕团队在第14届公众科技传播国际年会上初露头角
热度 1 rubyland 2017-1-5 16:51
2016年4月26日-28日,第十四届公众科技传播国际会议(PCST)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数字化时代下的科技传播。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教师王国燕携博士生程曦、硕士生姚雨婷出席此次会议,并做了分会场报告。 我校参会师生与PCST主席Brian Trench合影 我校参会师生与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康友所长合影 此次会议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50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26篇投稿论文来自中国,通过会议方评议筛选后,仅有6篇中国论文入选此次年会,科技传播系教师王国燕的科研小组提交的3篇论文全部入选并参会汇报。 王国燕在Poster竞赛单元现场报告 论文Einstein vs. Newton: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great scientists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is基于谷歌图书大数据对科学家历史影响力进行定量探索,获得Poster组报告竞赛第一名,并直接被邀请参加2018年第15届PCST新西兰年会;论文Practic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on visualization of cutting-edge science与Cover image of Science: research on 56 years history of development为前沿科学成果视觉化定量研究系列报告,受邀在Ethics and arts和 Media practices分会场上进行报告发言,并引起了同行学者的较高兴趣。 博士生程曦在分会场进行报告 王国燕在分会场进行报告 公众科技传播国际会议由国际公众科技传播学会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PCST)组织,从1989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际科技传播领域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术会议,在推动国际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科技传播专业在中国起步较晚,极少有中国学者进入这个体系交流。此次会议共有来自52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中国学者的4场报告中有3场来自我校科技传播系,这是我校第一次参加该学术机构的会议,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所参加本次年会的高校单位。 主会场 此次国际交流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校科研处和研究生院的支持。   (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学传播 传播科学——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综述
rubyland 2013-9-13 21:1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 “ 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 ” 于 2013 年 7 月 14 日至 15 日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本次会议是以 “ 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 为主题的学术盛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庭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飞教授分别致开幕辞。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部门等 40 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 30 多篇,与会代表交换思想、交流体会,受益匪浅。 在开幕式中,吴国盛理事长提出中国科学传播要走多元融合的发展道路,科技新闻、科学写作和科学原勘三条进路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科学传播可以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因为传播本身就已经预设了平等互动这种民主化精神。 会议的主题为 “ 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 。围绕主题下设的议题包括:( 1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使命、特征、规律等一般理论研究;( 2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模式、载体、领域、能力的创新(含:网络学术交流、科普传播平台、科学教育平台、社会教育平台、传统媒介创新平台等)研究;( 3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构成及其自我提高的研究;( 4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受众的分类、特征、需求等研究;( 5 )新媒体的崛起对科学传播环境的影响及科学传播政策的配套研究;( 6 )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教育、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究;( 7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企业(含传统媒介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研究;( 8 )新媒体时代西方科学传播学的新进展研究。 一、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研究 新媒体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新媒体促使科学技术的扩散和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在新媒体时代,讨论科学传播实属必要。新媒体与科学传播,二者互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媒体自身特点具有传播性,加速科学知识的传播速度,拓展科学技术的传播广度。但同时科学传播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制约,如社会体制、媒体范式、传播技术等。 中国农业大学奉公教授在题为《成果制视域中的科学传播》的论文中阐述了公共产品类科研 “ 成果制 ” 、 “ 立项拨款制 ” 、 “ 事业拨款制 ” 三种科技投入体系,并论证了 “ 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评奖机制 ” ,提出要有效地发挥国家科普奖励的功能,就要求建立政府奖励(特别是中央政府奖励)和社会奖励紧密结合、结果奖励和行为奖励互为补充、各个层次的奖励相互配合的科普奖励体系。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秦枫讲师《新媒体视角下 “ 科学下嫁 ” 运动》一文从新媒体传播特点入手,分析当前科学传播在新媒体作用下,引发新一轮 “ 科学下嫁 ” 运动。它消解科学与公众的边界,改变科学传播主体、科学内容产生机制、传播路径,促使科学知识普及与传播。同时新媒体对科学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 “ 冗余 ” 、缺乏 “ 把关人 ” 等。 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助理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张慧君博士后分别将新媒体具体为 “ 博客 ” 、 “ 手机微博 ” ,有针对性地阐述博客、手机微博的科学传播与管理。大连理工大学车明星讲师的《我国新媒体生态环境下的 “ 人 ” 与 “ 新媒体族群 ” 研究》将新媒体纳入到生态领域和范畴,通过对中国当代新媒体生态环境的研究,构建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范畴,并构建起个人视野和群体空间多维领域内的和谐新生态环境, 二、科学传播实务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影像制作传播中心李亦中教授认为:影像表达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普遍、最直观的传播方式。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到来,科普工作凸显极大的社会需求和庞大的目标受众。通过 “ 科普影像 ” 提升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紧迫性。毫不夸张地说,当下不少社会新闻都内含着亟待为大众解惑的科普选题。李教授通过视频形式向会议展示关于 “ 放生 ” 的科学传播影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庭教授《如何用数字游戏开展科学教育》一文,论述将城市文化资源和科普资源开发为数字游戏的形式,并通过数字游戏来开展科学教育。他认为数字游戏的一种发展方向是以科学传播为主体,以新媒体为引擎,用数字游戏开展科普在国内尚属新兴的领域。他详细向大家介绍了城市文化科普数字游戏产品所具有的优势和创新点,并且围绕该产品开展四个方向的研究: “ 魅力台湾 ” 重构和简化, “ 魅力安徽 ” 和 “ 魅力江苏 ” 的创新与开发,数字游戏学习理论的技术和研发,实验测试的质量全部管控化。正是这种青少年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真正以科普为内容主题的游戏变得更有需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单之蔷的报告题目是《我们是怎样传播海洋知识的》。他提出传播海洋知识需要合理利用争端、争论,找到自然和人文的重合部分,让两者互动起来,从美的角度出发,抓住大众的审美心理,传播知识,紧紧抓住公众感兴趣的话题,用话题说话。 中国科普研究所何丽副研究员《传媒科普人才培训案例研究》通过两个案例论证传媒科普人才培训,即互动在线和科学松鼠会,在科学传播方面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组织,在利用媒体传播科学发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致力于科普的传播和传媒人才培训,在传媒科普人才培训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生科普实习基地张静明主任《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创作的新理念》从科学传播创作的四个理念入手,在四个理念的指导下,张静明老师展示前期在科学传播实务中的成绩与历程和后续创作计划。前期成果: 2D 动漫作品《防灾避险话安全》、励志成才电子书《学海扬帆》、首创三维立体图书及音像化的作品《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制作技术等。后期创作计划:颂扬中华 9000 年文化的大型科教版 3D 电影《贾湖骨笛》。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花晖博士在《动口动手又动脑 - 浅析试验法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模式》中指出,实验法在科普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抛开传统科普影片中的专家讲解、数据分析,不局限于动口说,而着眼于设置场景动手做,以最直观易懂的画面激发观众动脑想。作品结构上以流言或悬疑为由头,以实验或模拟为基石、以肯定或破解为论断,强调解谜般的叙事流程,并运用大量水下、高速等特效拍摄技术,吸收剧情片中惯用的交叉蒙太奇等剪接手法,辅助以震撼感官的视听效果,并得以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 三、科学传播可视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国燕老师做了题为《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的报告,通过对顶级刊物封面图片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中国顶级科学成果的视觉表达多依赖美国图片机构;( 2 )封面故事成果影响力高于普通成果;( 3 )封面图片设计是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 4 )前沿科学的传播受众多元化;( 5 )科学成果具有可传播性,可表达性,直接可视性,简洁可视性等。王国燕老师结合自己为中科大科研团队做 nature 封面设计的实例,探讨顶级科研成果的视觉化规律、特征、以及顶级科研成果适应在封面上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科学视觉表达的机制:有效可视化创作机制、产生机制、文化环境等。 大连理工大学柴玥《科学松鼠会微博科学传播的可视化分析》对科学松鼠会高转发高评论的微博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究新媒体时代科学松鼠会微博科学传播的发展轨迹、特色优势及现存不足,提出相应的科学传播建议,对微博科学传播的未来走势进行思考,以期助推科学传播在微博新媒体平台的长远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雨婷《顶级科技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创作者的案例》作为科学成果可视化的论文,阐述了期刊封面的美学特征,即艺术性、科学性和独特性。科技期刊的封面图像在科学知识传播、期刊形象塑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观点是:从事科学视觉传播除了需要灵活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外,还需具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致远《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比较研究》文章在对国家图书馆 3300 种科技期刊调研的基础上,从封面图片的学术水平,审美水平,设计水平等角度开展对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了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存在的差异。 四、科学传播案例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增一教授《国外科学报道研究的方法与趋势》主要选取发表在《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等出版物上的十几篇关于科技报道研究的论文,对其研究主题、研究媒介、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科技报道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以及在具体研究中的灵活运用。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外科学报道研究仍以近期热点科学事件和纸媒为主;时间跨度的选取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主题有关,并影响到抽样方式;不同论文在研究框架、分析维度和变量选择方面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都是建立在概念和假设的操作化基础上,仍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得出的结论有:( 1 )电视和广播节目中的科技内容分析会变得越来越易于操作。( 2 )关于网络科技报道研究的论文将会大幅增加。( 3 )增加采用更多的分析维度和研究变量,可以增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4 )内容分析法是媒介科技报道研究的基本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郑保章教授《基于 科学传播 的国际科学传播的新进展研究》提出,从近五年《科学传播》刊登的 100 篇学术型文章来看,国际科学传播学的研究日趋科学化、专业化和权威化。从研究内容而言,学者们不仅仅关注了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媒体与公众的对接问题、媒体对科学新闻的报道问题等问题,研究出现了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单一国家向多个国家、单一视角向多元视角转变的研究态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传播的相关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湖南师范大学李伦教授在《不确定性技术媒体报道框架的特征》一文指出,媒体对受众关于不确定性技术的认知和态度影响深远,而受众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态度关乎新技术的命运,因此媒体应当如何报道风险尚未确定的新技术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媒体对公众社会认知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公众对某议题或事件缺乏丰富的直接经验或知识,那么他们对于议题或事件的理解就极大地依赖于媒体,依赖于媒体叙述的性质。媒体通过选择新闻事实设置媒介议题,使得某些事实从无数客观事实中凸现出来,从而使公众参与到 “ 现实的社会建构 ” 中来,影响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判断和态度。他对 1995 年 1 月 1 日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长达 16 年的《科学时报》和《科技日报》进行了调研。进而总结 “ 不确定性技术科技纸媒报道 ” 的基本类型:引进型、客观型、单向型、来源偏见型、科技立场型以及正面型等,并结合每种类型做了详细的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学胥琳佳讲师在《国际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 -- 对 健康传播 和 健康传播杂志 原创性研究的内容分析》的文章中选取《健康传播》和《健康传播杂志》的原创性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选择 2000 年至 2013 年期间的论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索研究者的背景、研究议题、研究样本、研究方法与理论使用等内容,以期勾勒出美国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及其存在问题。 五、其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杜进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学术资源知识服务网络,并结合自己在图书馆的工作实例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赟题为《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增强现实科普读物设计》的文章基于双重编码理论对设计的增强现实虚拟互动科普读物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该科普读物设计的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发现:增强现实虚拟互动科普读物在双重编码理论的表征、参照和联想这三种学习过程的加工类型,给学习者提供了较强烈的认知体验,从而让学习者可以立体化地获取和理解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詹琰副教授《艾伦 • 拉文 • 宾太空美术作品中的科学英雄主义》论述阿波罗计划的亲历者、描述者、太空英雄形象的塑造者 —— 画家宾。通过作品分析,其科学英雄主义强调人对自然包括太空的主角意识,强调人对自然和太空的征服和支配权,同时借用英雄形象宣扬这种主角意识的 “ 正义性 ” 。但是,在工业文明面临种种危机的今天,科学主义遭到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帅博士在《科学造假的社会动因及传媒影响》一文中论述在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期待也与日俱增,巨大的社会关注导致某些科学活动逐渐偏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的运行轨道。归纳分析造假事件发生的社会动因,特别是超量社会关注对科学活动的负面影响,以期加深对当代科学与社会互动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揭示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从外部环境的角度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 历时一天的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闭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庭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国盛教授致闭幕词。吴国盛教授认为,本次会议无论从活动组织质量,参会论文水平还是学术讨论氛围来看都是一次极为成功的会议,但是,科学传播理论方面和科学写作方面涉及较少,期待下一届会议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他表达了对会议主办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感谢,同时也宣布第五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的筹办单位为湖南师范大学。 本次会议中,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举行了参会委员会议,决定增补张增一和李伦为副理事长,增补奉公、李伦、李亦中、娄旭东、王国燕、胥琳佳、徐飞、徐秋涵、张增一、钟琦为理事。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秦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张致远联合供稿)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日报]中国科大实现世界最高分辨率单分子拉曼成像
rubyland 2013-9-13 21:06
《自然》审稿人:“该领域迄今质量最高的顶级工作”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上图 在绿色入射激光的激发下,处于STM纳腔中的卟啉分子受到高度局域且增强的等离激元光的强烈影响,使得分子的振动指纹信息可以通过拉曼散射光进行高分辨成像。 科技日报合肥6月6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的科学家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将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空间成像分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于6月6日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世界著名纳米光子学专家Atkin教授和Raschke教授在同期杂志的《新闻与观点》栏目以《光学光谱探测挺进分子内部》为题撰文评述了这一研究成果。《自然》三位审稿人盛赞这项工作“打破了所有的纪录,是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是该领域迄今质量最高的顶级工作,开辟了该领域的一片新天地”,“是一项设计精妙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意义重大的工作”。    这一成果是由该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侯建国院士领衔的单分子科学团队董振超研究小组完成的,博士生张瑞、张尧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光的频率在散射后会发生变化,而频率的变化情况取决于散射物质的特性,这是物理学上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的“拉曼散射”。“拉曼散射光中包含了丰富的分子振动结构的信息,不同分子的拉曼光谱的谱形特征各不相同,因此,正如通过人的指纹可以识别人的身份一样,拉曼光谱的谱形也就成为科技工作者识别不同分子的‘指纹’光谱。”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的董振超教授介绍说,拉曼光谱已经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特别是针尖增强拉曼散射(TERS)技术的发展,光谱探测的灵敏度以及拉曼成像的分辨率都有了极大提高。“迄今,科学家们已将TERS测量的最佳空间成像分辨率发展到几个纳米的水平,但这显然还不适合于对单个分子进行化学识别成像。”董振超说。    微尺度实验室单分子科学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制科研装备,发展了将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与高灵敏光学检测技术融为一体的联用系统。他们利用针尖与衬底之间形成的纳腔等离激元“天线”的宽频、局域与增强特性,通过与入射光激发和分子拉曼光子发射发生双重共振的频谱匹配调控,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的单个卟啉分子的拉曼光谱成像,使化学识别的分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可识别分子内部的结构和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构型。    “可以说,在任何需要在分子尺度上对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进行识别的领域,该项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用途。”董振超说,这项研究对了解微观世界,特别是微观催化反应机制、分子纳米器件的微观构造和包括DNA测序在内的高分辨生物分子成像,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也为研究单分子非线性光学和光化学过程开辟了新的途径。 科技日报 2013年6月6日一版报眼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3-06/06/content_207440.htm?div=-1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1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光明日报]中科大教授董振超是如何取得亚纳米拉曼成像重要成果的
rubyland 2013-9-13 21:04
一种懵懂 一份坚持——中科大教授董振超是如何取得亚纳米拉曼成像重要成果的 《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1日 01 版头条) 本报通讯员 曾 皓 本报记者 李陈续 “这项工作打破了所有的纪录,是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是该领域迄今质量最高的顶级工作”。这是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审稿人对中国科大6月6日发表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的评价(本报6月6日一版报道)。世界著名纳米光子学专家在同期杂志上以《光学光谱探测挺进分子内部》为题撰文评述了这一成果。 这项工作由中国科大侯建国院士领衔的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完成。董振超教授,这位有着丰富科研背景的60后学者,面对盛赞,保持着一份真诚的谦逊:“我只是懵懂地闯入了这个领域,指引我的是对科学最基本的好奇心。” 错过与重逢 研究“拉曼”,让董振超深深地着迷。此次在《自然》杂志正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正是实现了世界最高分辨率的单分子拉曼成像,从而将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空间成像分辨率提高到一个纳米以下。董振超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然而,他却称自己是这个领域的新手。回顾30多年的科研生涯,董振超笑称自己整天在走江湖,研究领域发生了不少变化:从量子化学开始,中间途经结构化学、固体化学、表面科学、单电子学,最近十几年又闯入纳米光子学领域,研究单分子发光和拉曼散射现象——如此丰富的跨界经历,既是命运对他的选择,也是他对命运的选择。 1964年1月,董振超出生于福建安溪。1979年,年仅15岁的他在老家参加高考。“我当时最心仪的就是物理,但是命运却和我开了一个玩笑。”董振超对那场至关重要的考试记忆犹新,“上午考语文发挥得不好,可能当时年龄太小,心理素质不行,直接影响了下午的物理考试。”非常无奈,董振超与他最喜爱的专业失之交臂了。他填报了四川大学(并入四川大学前的成都科技大学),选择了一个名字奇怪的专业——理论化学专门化。后来他才知道,这个专业其实就接近于现在的量子化学专业。虽然没有学成物理专业,但这个专业和物理的量子概念有交集。 这次意外邂逅让董振超欣喜不已,他很快在这个化学与物理的交叉点上找到了乐趣。在学习自己专业之外,他拿出大量时间去学习物理课程,在图书馆借阅大量经典力学、量子物理方面的书籍。“宿舍晚上会统一熄灯,我就带着一个台灯,去学校的洗衣房看书,那里有插座,可以看到很晚。”日积月累,董振超有了非常可观的物理书籍的阅读量。 这份对物理的喜爱,像一颗随时可能萌芽的种子,埋进了董振超的心里。在1983年到1995年间,他一直在化学领域悉心研究,从厦门大学到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再到美国爱荷华州州立大学Ames国家实验室,他在化学领域的科研经历日趋丰富,并在固体化学的纳米裸簇领域有所建树。 1996年,一个偶然的科研机遇让他与物理再次相遇。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根城均教授邀请正在美国做博士后的董振超参加一个单电子学的科研项目,请他负责其中关于纳米结构的研究部分。“我很快就接受了这个邀请,化学与物理的交叉点正是我的兴趣所在,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董振超说,“这是我从事科研工作以来,第一次遇到化学和物理的结合点。”就这样,董振超开始正式进入他所神往的物理与化学交叉领域。 对科学怀有一份天真 一直在研究化学的董振超转入交叉学科领域时,对自己的定位是“物理学科的门外汉”。然而,前期所累积的多学科研究背景却在潜移默化中支持着他的研究之路。 “我不是物理专业出身,经常会冒出一些很天真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会跳出某个专业的思路限制,给我带来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董振超笑谈,“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业内人士看来,有的想法不符合这个专业的思路,但有时也可以独辟蹊径,剑走偏锋。” 2004年,董振超应侯建国院士邀请,加入中国科大的单分子科学研究团队,开展单分子光电子学的研究工作。“这一团队当时在世界上就已经享有盛誉,在侯建国院士的带领下,其研究工作素以实验与理论精妙结合而著称。我在日本的实验研究中观察到许多新现象,但苦于缺乏有力的理论理解和支持。因此,能有幸加盟这个团队是我人生的又一转折。” 在回国到中国科大工作的前几年里,董振超潜心致力于研制以科学目标为导向的科研设备,他认为“没有实验技术的创新,是很难做出真正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的。”研究风格也更趋于不盲目追求论文高产,而注重论文的质量和价值。“我希望我们做出的研究工作能够在人类的基础认知方面有所推进,哪怕只是一个小领域里面的一小步。”董振超说。在这样的思路下,近十年来,他与团队其他成员密切合作,一方面研制先进的高分辨高灵敏光电检测设备,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分子尺度上的光子态调控手段,开展单分子电致发光、分子等离激元光学等与未来纳米光电集成技术密切相关的前沿研究。 2010年1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发表于《自然—光子学》上:董振超所在的团队将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与光学检测技术相结合,首次展示亚波长尺度下的纳腔等离激元可以作为一种频率可调的近场相干光源,有效控制分子的发光特性,实现新奇的电光效应:电致热荧光、能量上转换发光和“彩色”频谱调控。该成果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工作的最重要之处“在于作者的发现远远超越了该领域以往的报道”,被学术界称为光子学中的“禁阻之光”。 “我在不同的科研环境中从事过研究工作,中国科大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浓郁的科研氛围,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这个环境里,我的很多‘天真’想法具备了不断尝试的空间。” 对科学怀有一份天真,已然成为董振超的一种科研态度,这发自他内心中对科学最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不断尝试和开拓。 团队要合作也要碰撞 6月6日,《自然》刊登了中国科大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的成果,董振超认为,这是整个团队精诚协作的成果。“我们这个团队,有着非常好的合作氛围。侯老师虽然很忙,但一有空,就会召集团队成员坐在一起开展讨论研究结果,交流各自最新的研究动向。”董振超说,“非常可贵的一点,团队成员之间常常会有不绕弯子的思想碰撞,在热烈的讨论中加深对现象的理解,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 董振超认为成员间能够不绕弯子、直率地表达意见是一个团队成事的基础。“如果在讨论的时候还要考虑面子问题,不能言尽其意,那也就失去了团队讨论的意义了。这一点,我们的团队做得非常好!”董振超对此深感自豪。“就拿这次亚纳米分辨拉曼成像工作来说吧。两年前我们就初步获得了实验结果,但由于这样高的分辨率超越了所有文献报道和当时的理论预测,对其背后的机理十分迷惑。正是通过与众多团队成员,特别是侯建国院士、杨金龙和罗毅教授的反复讨论,甚至争辩,才悟出非线性受激拉曼散射过程在信号增强和空间分辨率提高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谈到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董振超还颇有感触地说:“当今科学研究,学科交叉特色很突出,要想做出好成果往往需要交流和合作。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物理和光学‘门外汉’,与国内外顶尖专家的直接交流和合作更是不可缺少。一方面它是获取相关领域前沿知识和动向的捷径,另一方面因看问题视角不同,可以触发出新的思路和灵感,同时还可以避免研究工作中‘闭门造车’、‘夜郎自大’、出现低级错误的问题。这次与西班牙纳米光子学专家哈维尔·爱知普利亚教授的合作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对董振超来说,“跨界”的科研路,需要付出更多。“从化学,到物理,到光学,我必须不断地去补充‘能量’,很费劲但也很有乐趣、很充实。不过,这变化之中也有一个中心概念是我始终坚持不变的,那就是对‘量子’的探索。”董振超说,“在好奇心和物理直觉的驱动下,做研究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在交叉学科领域,这份坚持使我不用担心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空间。” 带着一种懵懂,守着一份坚持,在探索微观世界量子现象的征途上,董振超还有着更多为之努力的期待和可能。 在绿色入射激光的激发下,处于STM纳腔中的卟啉分子受到高度局域且增强的等离激元光的强烈影响,使得分子的振动指纹信息可以通过拉曼散射光进行高分辨成像。右图是实验原理的艺术化处理,分子的振动信息和拉曼成像通过底幕上的波状影像来表示。绿色激光照耀下卟啉渲染成翡翠质感,彰显着“玉如意”的中国元素。 (图片作者:王国燕、周荣庭) 光明日报 2013年6月11日 一版头条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6/11/nw.D110000gmrb_20130611_2-01.htm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V精品全集》获省出版类最高奖奖项
rubyland 2012-9-9 11:22
在刚刚结束公示的“2007-200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获奖名单中,我校“校园DV大赛”作品选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V精品全集(2002-2008)》(DVD)获得出版类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物三等奖。 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出版类)是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出版类最高奖,获奖奖项由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及奖金。本次荣幸的获奖是对我校校园DV大赛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肯定。该书的主编为汤书昆,刘斌两位,王国燕,黄雯,丁星等老师是编委成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DV大赛是深受师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自2002年第一届校园DV大赛成功举办以来,中科大的学子们已经创作了上百部DV作品。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等多家媒体都有相关报道,中央电视台十套的《当代教育》栏目也对其做了详尽的报道。本次获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V精品全集》主编为刘斌、汤书昆,收录了校园DV大赛2002-2008历届的获奖作品,其中有获得2005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录像短片大赛最佳剧情片奖的《流人寝室史》,以及在第二节全国大学生暑假DV影像大赛中杀入前六甲的两部作品。同时与DVD相配套的书《我的DV 我的生活》从DV盛宴、DV风景线、DV故事、DV新视野等几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获奖作品。(通讯员:谢起慧)
2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传媒军团小露锋芒,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杰出校友北京演讲
rubyland 2012-9-9 11:19
转自: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152/ 2011年8月11日,财新网主编王以超、新华社主任编辑张小军在北京科学时报社,与中国科大校友、在京实习生分享了他们对财经新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转型的见解。 财新网主编、财新传媒编委王以超的报告为《财经新闻报道变迁与实践》。他从财经新闻的内涵、在中国的发端、外部条件与挑战、财新传媒的实践等方向入手全景式的阐述财经新闻。当日听众中不少来自科技传播专业,王以超特别指出财经记者素质四点素质是研究能力、采访能力、判断能力与写作能力。王以超还结合个人经历说明财经新闻的原则。王以超在演讲的最后一张幻灯片秀出一张“科大西区2号楼”照片,他说“这是我的老巢”,展现出他的科大情节。 张小军的报告题为《在传统媒体中思考转型》。张小军为新华社国际部科技编辑室副主任、主任编辑。从1996年起,他在新华社从事经济和科技新闻报道,积累了丰富的报道经验。张小军首先逐一回复了校友们感兴趣的问题,张小军也简要介绍了新华社正在经历的“伟大转型”。 两位演讲嘉宾在报告会之后与校友长时间互动。互动环节中,身穿长裙的女生带来日本校友会的问候。她是从日本回国探亲的苗琳娟(0325)。多位25系同学对数年未见的老友从东京突然漂移到北京大感吃惊。而日本大地震期间,张小军随新华社报道组挺进灾区报道,他和苗琳捐分享了不少珍贵的感受。 有校友询问纸质传媒的出路何在?王以超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纸质媒体的衰落或许是必然,但在中国,纸质传媒发行量仍然在增长,随时中国城市化进程甚至交通环境的改善,纸媒仍会扩张,仍有业务增长的空间。央视网络的徐桂梅则询问了嘉宾的个人职业选择问题;还有校友询问在中国,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如何? 有一位科技传播系研究生询问“在中国做记者,是带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得更华美一些?”张小军鼓励这位学妹“不要如此悲观,王小波曾说,要寻找有趣的事! 不可改变的事实那就接受它,但你可以寻找自我的空间”。 另一位年轻校友则和嘉宾探讨了“在中国从小媒体开始创业,能否生存?”的问题。 以中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闻名的中国科大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也颇具特色——这里盛产中国最棒的科技记者。从1990年起,新华社国际部科技编辑室10余年来招收了数十位中国科大科技传播专业毕业生;新华社驻美、驻英记者有多位来自中国科大。 曾经或正就职于新华社的中国科大校友包括姜岩(856,欧洲总分社副社长)、毛磊(8815,国际部科技新闻编辑室副主任,驻旧金山记者)、吴伟农(8815,原新华社国际部科技新闻编辑室记者,现为美敦力中国区公关总监)、王艳红(90少,新华社国际部)、张小军(9115,新华社国际部);杨新华(9215,新华网时事政治部)、毕建忠(9315,原新华社驻内罗毕记者、东方卫视北京记者站站长,现为北京环交所总裁助理)、颜亮(9315,国际部)、张忠霞(9815,国际部驻华盛顿记者)、黄堃(9918,国际部科技新闻编辑室,第一位进入汶川地震现场的记者)、丁智勇(8915,原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体育馆新闻中心主任)、任海军(9715,国际部)、邓华东(9520,北京参考主编)。 除新华社之外,中国科大新闻界校友还闯入多家传统或市场化媒体,他们包括欧阳农跃(776,南方新闻网总裁)、程伟光(787,《光明日报》摄影记者)、朱力远(827,《南方周末》科学版主编)、陈谷川(9515,凯迪网络CEO)、朱伟(9115,《人民日报》)、邸允柱(SA9916,中国电子报副社长)、胡明沛(9015,《IT经理世界》副总编辑)。 尽管人数不多,中国科大校友在新闻界特别是科技新闻、国际新闻与财经新闻界取得的成绩颇有独到之处。多位业内人士这种现象认为 “首先应该感谢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水平之低。中国记者整体素质不高,这让中国科大校友闯入时几乎毫无门槛可言。” 中国科大毕业生受到中国最好的理工科训练,使得其逻辑分析、研究能力与英文能力较强,而这是深度报道记者必备的素质,也是中国科大新闻人相对文科记者的天然优势。 约50位校友与中国科大在京暑期实习生出席了当天的报告会。每年暑期,中国科大有数百位本科生、研究生在京实习,他们中既有300余位在中国科学院进行大学生研究计划的高年级本科生,也包括在各用人单位实习的研究生。从2010年暑期开始,中国科大校友总会、北京校友会与新创基金会为在京暑期实习生推出名企探营与职场报告会等活动。2010年8月,70位高年级本科生在名企探营活动中参观了百度;8月11日活动中,约有一半是在京实习生(特别是科技传播系在京实习生);2011年8月18日,昆仑万维公司高级副总裁方汉(904)将做客《IT职场千军破》为中国科大年轻校友演讲。 本次传媒界杰出校友演讲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中国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习与职业发展协会协办。 致谢:感谢《科学时报》社为活动提供场地;感谢徐雁龙(9925)为活动所作的周到安排。 传媒界校友在京演讲 传媒界杰出校友演讲活动现场。 王以超在做《财经新闻报道变迁与实践》的报告。 张小军:在传统媒体思考转型。 两位嘉宾正在聆听观众提问。 互动时间。 央视网许桂梅正在提问。 苗琳娟(0325)从日本东京回国探亲,出现在活动现场。 石磊磊(772)请嘉宾预测有盈利前景的视频网站,嘉宾回答:咱们私下说,如何? 邓华东(9520,北京参考)帮在场年轻同学问了一个现实点儿的问题:从事哪个行业的记者,对这些年轻人的发展有利? 小媒体的创业前景如何?
2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传播系承办皖台科技论坛——“科技传播与科学普及分论坛”
rubyland 2012-9-9 11:16
9月4日,由安徽省科协和福建省科协、上海市科协、江西省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高雄都会发展文教基金会、台中教育大学、中国海峡两岸农业协会、财团法人气象推广应用基金会、财团法人两岸交流发展基金会等12家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皖台科技论坛暨第六界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在合肥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就有关议题开展交流与研讨。其中,有来自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等22家单位、台湾中山大学等16所高校的58名台湾代表出席本次论坛活动。 其中,首届皖台科技论坛——“科技传播与科学普及分论坛”会议由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省科技馆、省科普产品工程中心共同承办。我系参与了会议组织、论文征集、论文评审等一系列的活动。当天下午,周荣庭、褚建勋、张燕翔、吴琦来、王国燕、杨俊朋、韦琳等老师和部分学生出席了分论坛会议,和协作单位一起共同主持、组织了该分论坛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附:本次提交的论文 序号 题目 作者单位 作者 1 当代大学生参与科技普及的机制探究——以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为例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方明、马旭辉、张勇 2 科普場館科普工作的創新作為 —以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 科學工藝博物館 于瑞珍 3 如何提高科普作品审美水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 朱长超 上海东方电视台 蒋慰慧 4 廿一世紀後臺灣之大眾科學教育研究與推廣 台中教育大學 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靳知勤 5 科普创作培训,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热情 ——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追述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李正兴 6 科普人才培育課程之規劃 -台中教育大學之實踐案例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系 黃鴻博 7 应急科普与基于微博的危机传播现象研究——以日本福岛核辐射背景下新浪微博“抢盐”事件为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 褚建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陆阳丽 8 台灣電視新聞傳達之科學概念—以莫拉克颱風為例 東華大學課程設計暨潛能開發學系科學教育研究所 李暉 9 科普旅游实践探索——以安徽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为例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周俊青 郭振华 叶舒娟 10 科學魔術與科學普及 台中教育大學 科學應用與推廣系教授 許良榮 11 基于能力建设的学校科普工作模式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周荣庭、曹晔华 12 科研院所如何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探讨——合肥现代科技馆运营实践体会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汪晓东 13 地區性兒童科學中心動手做科普推廣活動 台南大學材料科學系 謝秀月 國小教師 陳守仁、陳春敏、王雅麗 14 健康是社会进步的奠基石 ——论医学科普网的社会效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陈维一 15 台灣天文推廣概況與業餘天文協會簡介 東華大學課程系科學教育研究所 蔣佳玲 16 科技馆新建过程中的规范做法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闫光亚 17 科普产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问题与建议浅谈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周俊青、孙大平 18 科技馆中互动形式的反思与发展 安徽省科技馆 颜艳红 19 浅谈我国科普动漫产业政策现状与对策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谢伟,李美景 20 由个案引发的现代科普创作之思考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戚雁俊 21 科技馆筹建中的过程建设 安徽省合肥市现代科技馆 葛子红 22 展览内容设置与形式设置—以潍坊植物园科普馆为例 合肥安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张巍 郭晓靖 李立新 23 空间设计多奇思 展区改造添妙笔 合肥市科技馆 杨志斌 24 科普文化产业与科普文化事业研究 合肥安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薛彦诚 25 浅论纺织服装科普创作推广工作的途径 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冯 宪 26 在高校开展科普创意培训讲座的心得体会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罗 斌 27 浅谈科技馆展品制作与创新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陶然 28 科技馆展品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刘萍 中国传媒大学 卢彦 29 电子商务中的科普产品推广探究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市场开发部 张和平 叶舒娟 赵桂云 司池 30 实现校外教育发展与社会资源开发共生共享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钱 江
2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大学生DV在大学生电影节中喜获最佳剧情短片奖
rubyland 2012-9-9 10:56
来源于中国科大新闻网 http://news.ustc.edu.cn/xwbl/200505/t20050510_96524.html 5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六届录像短片大赛暨第二届动漫短片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我校学生江卓尔的DV作品《流人寝室史》获得非专业院校“最佳剧情短片奖”。评委会认为:“《流人寝室史》用一种质朴而生动的影像描绘当下的大学校园生活和校园学子,在不经意间刻画出他们对专业、友谊、嬉戏的理解和憧憬,节奏欢快,格调明朗,校园特有的清新自然是该短片感染力的来源。”这是继去年DV作品《隔离》取得剧情短片鼓励奖以来,我校学生创作的DV作品又一次在全国性的DV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最佳剧情短片奖”是本次大赛中非专业院校DV作品评选的最重要奖项。 短片作者江卓尔为我校信息学院二年级学生,《流人寝室史》是他第一次尝试DV创作的作品,该作品还曾在去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三届校园DV大赛中获得了“最佳成片奖”以及“最佳编剧奖”两个奖项。 据北京大学生录像短片大赛组委会称,今年的第六届录像短片大赛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的各个高校学生作品四百多件,作品类型多样、题材极为丰富。北京大学生录像短片大赛是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的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作品大赛,已经举办了6届,是中国大陆大学生DV作品的盛大宴会。 相关联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名单) http://www.filmfestival.com.cn/show.aspx?id=408cid=14 (人文学院)
1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校园派DV“华山论剑”之唇枪舌剑话DV
rubyland 2012-9-9 10:54
中国科大首届数字影像研讨会纪要 来源于中国科大快乐DV频道 2009年 http://dv.ustc.edu.cn/DV/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0 12 月 13 日: 唇枪舌剑言 DV 主持人:方刚(中国科大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副教授) 主持人 :这次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 DV 的责任,数字影像应该怎么做;还有个主题就是关于科大的 DV 和数字影像该怎么做,可能有这四个方面 1 如何吸引全校师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2 拍摄质量的问题。学生流动性大和器材质量局限该如何解决, DV 质量如何不断提高。 3 社会影响和参与。怎样引起社会的关注,学生拍摄的题材局限于校园,学生看到自己的生活在影像中展现出来, DV 降低了影像门槛。同时,如何让学生通过 DV 拍摄关注社会,塑造社会责任感,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 DV 能更多的关注社会,那么也会有更多的社会关注,也可能弥补主流的大众传媒。 4 合作。如何在资金技术上有更多支持,如何与社会上和其他高校有更多的合作。如果这样的一些问题能得到解决,我们的研讨会就更加的有意义。 张雪 (安徽电视台经济中心策划部): 电视台的烟火气很重,形式上创新都很难。我们应该关注百姓生活,学生用 DV 为媒介关注自己的生活可能是 DV 最基本的功能。给予这个最基本的功能,再一层层剥离,提升为艺术剧情或者实验元素,进行探索,将我们的灵感激情放进去。找到这个点搭建平台,会对学生大学四年或者出大学之后都会有影响。 科大这边需要 DV 方面的精英师资,这是一种类似母乳的营养。 直接向外借脑,把我们做不到的东西给强化了。现在是这些孩子吸收能力最强的时候,我们就该给他们最好的营养。 李涛 (《流金岁月》影视公司艺术总监): 昨天观摩影片,有些跟电影学院一二年级的作业水平差不多,起点还是比较高的。也能看到一些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但总的感觉中科大在影视这块的规模已形成品牌已建立,队伍也壮大了目标也明确了。我们讨论下汤老师说的“困惑”。首先大学生 DV 作用是什么呢?就我们目前所做的是一个普及性的东西。除了素质教育的作用之外,它还负载了一种解压和丰富大学生活的作用。影视作品是一种交流和沟通,拍摄的人讲思想表达出来,不善拍摄的人他看了也同样得到表达和抒发。长期的重复审美如何提高?我建议作品评审分级,分普及性和提高性。这个活动要向社会打开,外面学校的东西要进来,不能近亲繁殖。还有个问题: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眼前的事情。纪录片是需要人文关怀和哲学思维的。我们对学生做一些这样的辅导,用一些教育片子引导思考,启发创造欲望。提高和普及相辅相成,对于选拔出来的愿意做 DV 的学生我们要给予对一些的指导。 从电影学院的经验而言,不仅要观摩影片,一定要讲评,从剧本开始讲评。这样在剧作过程中就已经提高,拍完了之后再讲评,将别人的作品拿来一起讲评,在这个过程中会提高。马加爵如果会用 DV 表达自己的郁闷愤怒,表达出来后他还会杀人吗。所以在大学中普及 DV 的作用是很大的,用 DV 释放掉自己的情绪。 张阳 (安徽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主任): 安大做影像的学生集中在新闻传播和艺术学院。安徽高校新闻专业比较多,但就影像学习而言有潜力没有规模。学生参与面窄和散,能否共同办安徽省电影节。投资将近千万的实验室,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这块,去年被评为国家级的示范中心。 学生创作 DV 时共性问题:关注自我太多,娱乐太多。我们要思考继续走娱乐路线还是挖掘人性的深度呢。现在人性思考太少,希望学生多一些自由创作下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可以考虑自由创作 VS 命题作文,鼓励学生做纪录片。 主持人 :娱乐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兼而有之,用 DV 记录找寻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王祥 (中国科大人文素质教育部副教授): 我想讲讲 DV 的本质汉字的“看”是以手辅助眼睛的看,所以“看”作为人的文化行为,它的技术性一直是重要组成因素。眼睛的“看”更直接但无法记录影像无法再重复一次的看,眼睛在重复看的时候,时空已经发生变化了,眼睛可以变换角度的看散点的看结构聚焦的看,结构性地的看体现了哲学性,但眼睛无法剪辑的看。 DV 整合剪辑了我们的“看”,使“看”的思想性凸显出来,眼睛的“看”无法从身体中剥离,是受限于技术条件的看,而 DV 的“看”可以剥离出身体,可以隐蔽的而看,可以测试对象忍受程度的看,可以挑战道德底线的看,因为最终影像是可以作为判定的证词,证明你是个 DV 者的身份或者你不是。所以我觉得可以把 DV 用的更有张力,但最终 DV 的本质还是眼睛的看,要区别于剧场的演。 DV 的“看”是有意味的,其锐利的目光可以切割开对象的皮肤把本质凸显出来连同表象一起看。 DV 的“看”可以搅动和干扰现实,在 DV 的干扰下,我们被迫校正或者被迫强调我们的行为,然后我们才可以做出正的或者负的价值判断。 DV 的“看”并不制造戏剧性, DV 的“看”首先是一个观察者。“看”把世界的戏剧性揭露出来,因为“看”,时钟的戏剧性都表露无遗。平凡的实物在善于看的人眼中是有戏剧性的。 DV 可以演,但在夸张和过度戏言中 DV 将丧失它本身的特性。所以 DV 首先是“看”然后才是演。 余夕仁 (安徽电视台广告中心): 收获:我爱看中央十套,系统的看 DV 还是第一次 ; 交了很多朋友;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今年 10 我们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媒体组织学习研究所,期望做成媒体行业的惠普商学院。我们今年开始每一季度办个媒体营销经验培训班,针对全国广告公司,受欢迎程度很高。授课老师就是广告中心一线的员工,我们自己开发了一系列细的课程。我们研究所有三个方面可以和大家交流,一是我非常看好媒体培训这个市场,我们可以共同开辟媒体培训咨询市场。二是我们广告中心相对其他的广告中心更多的功能,对内我们想以项目研发的形式开发课程,每个项目都聘请相关的专家,所以我们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三我感觉到 DV 也是我们学习型组织很好的交流形式,我计划在 09 年成立内部的 DV 俱乐部。 张虎伟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系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首先呢我们学生不缺思想不缺技术,甚至现在有玩技术这样的趋势。我们感觉我们缺的是社会生活的历练,对于故事整体结构的把握以及如何完整叙述故事的思路。所以我们需要指导,让我们挖掘出我们脑子里的东西。第二点我们现在是个校际的平台,除了技术和思想性之外,我们更多的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同学中间引起共鸣。我基于此有些想法,首先我们能不能将校际的平台扩展到合肥市,与安大工大直接互相放映好的 DV 片。还有就是能否建立团队的机制或者说培训班,给予我们指导。 记录我个人大学生活的机会,也是我们团队合作友谊的培养。希望能参加大赛和别的作品交流,能得到专业的指导。 王岙 (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主编): 我现在有一个感受,我觉得我们该换一个心态,我们这样一个瓶颈也是在经历一个成长的烦恼,所以现在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 DV 的教化功能非常重要,是自我教育的一个渠道。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三种现象:抑郁人格障碍和成瘾。其实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家庭和教育者的错位缺失压力造成的。 DV 可以让人站在镜头背后看,从看到思是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是可与而不可求的,我们要在看的过程中将人性释放,是一个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过程。如果你非常热爱 DV 这个事超过所有的事情,你就可以去做。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对得起自己,我们享受了这个过程是真正快乐的。在经典和流行之间永远有一块是大众,我们的评价体系永远是大众的。 社会是在不断调和,社会的包容性也非常大。我们在说大学生只能看到眼前这些事情的时候,难道我们自己是这样吗,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关键我们用什么心态看待调和。我们要用快乐宽容的心态看待这个事情。学生需要的是解决眼前技术性的东西。矛盾、冲突和悬念的设置很重要,以后更多的我们要有技术性的交流。 欧阳斌 ( 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 ) : 我非常赞同李老师说的,文案这块非常重要。如果说一个片子花 10 个工作日, 5 个工作日是用来做文案的。文案做好,可以理清很多思路将成本降低。科大以后可以在这块多下功夫。用最少的镜头表达最多的思考,提升镜头语言的能力。想好了再拍,限制胶片,可以当作一种锻炼。 DV 作为交流方式需要技巧。要打破规则先要掌握规则。 王国燕 (中国科大校园 DV 拓展中心负责人): 从 02 年一个班级的团日活动到 08 年 6 年走过来,我们在第二届 DV 大赛时建立了我们团结默契融洽快乐的大概十人的团队。从第三届开始我们就开始有了忧患意识,认清发展的方向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确立好自己的方向感。我们意识到纪录片这块我们是不能缺失的,虽然剧情片在学校有广泛的参与和市场,所以第四第五两届我们开始做引导,数量是有增加的,类型是多样的,有采访,有电视专题有实验性的。但按正规方式思路操作的纪录片很少。我个人觉得愿意是:现在学生受商业电影流行影响非常大,看到的东西决定了思考的东西,所以类似《无间道科大大话版》的作品就比较多。纪录片的受众和资源相对小众一些,所以在网络和电视上可获得的纪录片很少,很主流形态的纪录片学生能接触到的很少。在这个打开通道的工作上我们是不是能做的更多,除了课程设置的平台,我们是不是能再搭建更多层面的交流。我设想我们可以面向全校开始公共选修课程,定期开展人员交流活动一起观片一起交流。 学生 DV 从最初的自我展示自我表达要转向对社会的关注和哲学的思考等等。学生缺乏深度挖掘的技巧能力和方法,有好的选题却没有拍好。题材上很多学生才有意义的事件发生之后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意识到有价值,在它发生之前,意识不到它的价值。我们可以将电影拍摄的各种手法运用到纪录片中。 韩世骏 (深圳电视台 DV 生活频道): 学生需要什么?一个是引导。包括对某些东西的理解和现象的解读。比如为什么剧情片偏多,我的理解剧情片需要娱乐精神,而纪录片需要思想需要阅历和生活的历练,缺少这些去拍纪录片就勉为其难了。 对于 DV 爱好者而言还需要宽容。近几年国内很多电视台办了很多 DV 栏目,不约而同办起来又相继消失了。为什么消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现象上看可能是经费没到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媒体自己,没有片源。 没有片源的原因在于媒体按照商业电视制定了选片的标准。这个问题就是我想说我们对于 DV 作品和 DV 创作者就是要有宽容的心态。如果用专业电视台的技术和艺术标准去要求 DV 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那对我来说我就是失业了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办 DV 频道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个另外的通道给 DV 爱好者给他们空间。宽容意味在艺术技术标准上不苛求,对作品上欠缺的地方有包容。我们到科大非常惊喜看到了这样一个宽容的氛围,正是这样的宽容的心态,促进了这样的事业的繁荣。 吴娟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系研二学生): 和 DV 的缘分。学生舞队演出 DV 记录的遗憾。现在正在从事极地科考数字影像的记录,希望老师们给予指导。 朱日坤 (栗宪庭电影基金总执行): 反对胶片限制。 DV 就是解放了很多东西,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反对电影学院的方式的束缚,要思考怎样更好的表达自己。个人作品的创作是随性所至的,拿起就拍是一种很好的创作状态。在我看来思想和技术都是我们所缺的。培训规则是要改变的。 丁星 (中科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校园 DV 拓展中心技术指导): 我是一直从事电视教学、指导学生创作,六年来科大学生的作品从创意到拍摄到制作逐步走向成熟。 “ 三分拍摄、七分包装 ” ,我很感动同学们在技术和设备力量非常贫乏的条件下,克服了很大的困难所取得的成绩。我们还需要加大交流、学习和推动,让学生的作品不再仅仅局限在粗浅的实践和摸索中。我相信同学们创作都很有思想,也非常有激情,如果加大和提高设备投入,同学们一定能进一步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张源平 (安徽省委组织部): 欧阳斌老师在一个既定的教育框架下表达民俗文化的传播,而不是社会。 DV 作为私人记忆的方式,尽可能的用自由的方式。 DV 者身份不一样关注的角度就不一样,拍摄的东西就不一样。 祝秀丽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教师): 学生 DV 切入的角度还有待增加。从社会结构上来说,大学有管理者老师后勤等等。从年龄上说有老年中年和青年。还有性别的表现也比较明显。还有就是地域和民族,科大的招生是全国的,地域表现特别明显,教师上有外籍的就有他们的文化背景。学生感觉到了,但没有从深层次挖掘出来。 DV 和视觉表达有很多方式,像张燕翔老师的作品就是展现,用对象的言行甚至没有语言,将其组合在一起。还有种是讲述,有语言的。还有现代民俗学和人类学有发展。在影像中出现调查者或者调查者不出现,在影像中有旁白。当我面对文化的时候,人类文化学现在追求互动中获得,调查者和文化持有者的互动。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事实,是各种关系互动生产出来的,是文化生产。我们在做片子的时候,不该给出解释的框架,而是将框架向社会开放,这样它所获得的意义才是多元的。 黄雯(校园 DV 拓展中心指导老师) :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来到科大很庆幸。这里是跟电影学院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和角度。学生给我的启发很大,我个人最欣赏《流人寝室史》,因为是我看也没看过想也没想到的思维方式来拍出的片子。所以在这里我学到的更多。我的困惑是我们到底是要保持学生的本真,还是给学生专业训练把他们纳入我们的体系中。 韦琳(校园 DV 拓展中心指导老师) : 我主要负责推广的工作。我有一些建议:首先我觉得分类比较好分普及型和提高级。其实对学生很难说自己是 DV 爱好者,时刻都拿着 DV 记录,更多是愿意用 DV 记录自己的生活。所以开设 DV 课程是个很好推动,而不仅仅是课外活动,给予学分的满足。我们可以用 DV 讨论会沙龙的形式推动,有老师可以指导。 DV 参与者数据库的建立,追踪毕业的学生 DV 作者。针对科大研究生对于本科生的现状,我们要推动研究生 DV 活动。 我们还需要扩大交流,让我们都看到外面的东西。学生对于没有经常见到的东西更怀有好奇心,所以希望有更多校外老师的指导。 DV 作品的重点和广告一样在于原创点的表达,而不在于制作。学生的原创是最宝贵的东西。 张燕翔(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教师): 标题“我的 DV 我的生活”不一定只能拍我的生活,可以关注周围人,甚至不拍生活。 DV 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 主持人 :依据拍摄目的决定拍摄手段,是主题现行还是 direct cinema 都取决与拍摄目的。 汤书昆 (中国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以后在合适的机缘点再聚。我们并不是要所有专家集中在科大 DV ,科大只不过是全国理工类大学做 DV 的一个标本。我们不要局限于我们所做的形成感受,视野需要拓宽。感谢各位!
1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大DV作品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大赛奖项
rubyland 2012-9-9 10:51
来源于中国科大新闻网2011年11月28日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111/t20111128_125450.html 近日,从四川“金熊猫”电视节传来消息,我校DV拓展中心选送的两部作品获奖。在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单元中,我校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谢广岭的作品《地摊儿》荣获纪录片类最佳校园题材纪录片提名奖,同期获得提名的还有德国、中国台湾和中国的另外5部作品;由唐凌等同学创作的DV作品《循环》获得剧情片类入围奖。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四川“金熊猫”电视节自1991年以来已举办过十届。11月11—13日举办的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包括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大型系列主题活动、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国际广播电视发展论坛、金熊猫国际动漫数字博览会、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展等六大主题活动和相关配套活动。其中,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是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办公室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重要评选活动,评选活动旨在鼓励影视专业大学生关注社会,用影像纪录时代变迁,以此挖掘优秀作品,发现优秀人才,为未来影视业培养新生力量。这项活动在2009年(第十届)四川电视节首次举办,得到国内外大学莘莘学子的积极响应。2011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活动共收到大学生作品1732部。
1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大DV及动画作品在西安民间影像节上喜获八奖
rubyland 2012-9-9 10:48
新闻来源于 中国科大新闻网 2011年9月13日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109/t20110913_119788.html 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影像节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主题单元颁奖典礼9月10日在西安举行,千余部国内大学生原创影像集聚一堂,为教师节献上一场别致的视觉盛宴。 本次影像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送了多部优秀学生DV及动画作品,获得组织奖。同时在中国科大DV拓展中心选送的55部优秀DV作品中,蔡立英、王宇、王珊、沈明锐创作的《散伙饭》荣获一等奖,邱世灿、侯庆超、何元源、白晓雨创作的《红楼梦》荣获二等奖,蔡立英、王宇、马荟、周光明创作的《我的机器人室友》、张礼楠、杨珩创作的《梦想的舞台》,以及由中国科大数字文化中心选送的马盼盼创作的《俄罗斯方块》、赖德华创作的《JEEP》荣获三等奖,沈明锐、王宇创作的《会跳舞的瓜子》荣获最佳制作奖。《散伙饭》和《我的机器人室友》的导演、人文学院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研究生蔡立英代表我校参加了颁奖典礼。 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以“民间叙事,影像世界”为主题,由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执委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共同承办。据悉,本届国际民间影像节共征集了全国130多所大学的1100多部作品参评“校园文化”主题单元。在这些节目中,纪实类节目占70%以上,剧情片占20%左右,文艺类占4%、动漫类等占6%左右。参赛院校中不乏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业学科的学校。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评委会副主席冷冶夫认为,此次“校园文化”主题单元参赛的作品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反映出我国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影像节目具有极大地创作参与热情,为中国的民间影像事业注入了青春和活力。从题材看,学生创作者对社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正体现了纪录片要有情怀、纪录片要有尊重、纪录片要有审美、纪录片要有对社会的担当的主旨,体现了我国民间影像的发展方向。同时他表示,希望大学生在今后的节目创作中保持本色,“让物质财富永远匍匐在精神世界的脚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V拓展中心是致力于在校园内开展和推进DV相关活动的一个群体,由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王国燕老师做为该项活动的负责人,成功举办了六届校园DV大赛,第七届正在火热进行中,DV拓展硕果累累,多次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国际纪录片交流周等全国层面影像大赛的多个奖项。本届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我校学生的获奖作品充分展现了科大学生的创造力,《散伙饭》是第七届DV大赛的资助项目,以剧中剧的形式讲述了一群科大毕业生吃散伙饭的故事,抒发了当代大学生的毕业情怀;《会跳舞的瓜子》则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了蕴藏在普通事物中的美,获得了民间影像节评委会的好评。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首届中国西部电影节落幕 中国科大获最佳组织奖
rubyland 2012-9-9 10:45
来源于中国科大新闻网 2012年4月26日 4月20日,第一届中国西部(兰州)大学生电影节颁奖盛典暨影视创作高峰论坛活动在兰州交通大学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校荣获最佳组织奖及电视片类一等奖。 此次电影节以“青春飞扬,绿色影视,文化传播”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力争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形成深远影响。首届西部大学生电影节共征集到来自全国专业电视台站、影视制作机构、独立制片人、高等院校(涉及全国120所院校)的参评作品约1800余部。评选出11部优秀电影作品、13部优秀电视作品、3个单项奖和2个组织奖。开幕式上,电影节组委会对获奖作品作者及优秀单位进行了现场颁奖活动,我校DV拓展中心推荐的中国科大校园第五届DV大赛最佳剧情片《MOMO》获本次电影节电视作品类一等奖。我校与燕山大学获得第一届中国西部(兰州)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组织奖荣誉称号。 本届电影节注重原创,鼓励创新,挖掘新人,鼓励大学生用影视来记录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对西部乃至全国的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学院) 附《MOMO》简介: 《MOMO》剧照 (作者:马可敬 汪臻真) 沫寞喜欢照相,虽然她看不到颜色,可是世界在她眼里是那么美好。她通过相机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她在镜头里记录别人的故事并参与其中,她用照片纪念了自己失败的暗恋。然而她不知道,也有一个男孩通过相机镜头,一直默默看着她…… 提供新闻:中国科大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王国燕
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大“CNEX-AOC”两岸三地纪录片影展活动圆满结束
rubyland 2012-9-9 10:42
来源于中国科大新闻网 2010年10月27日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010/t20101027_66265.html 10月25日晚,“CNEX-AOC”两岸三地纪录片影展中国科大站的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放映影片《我最后的秘密》的导演黎小峰来到现场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导演细致地回答,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此次纪录片影展以“梦想与希望”为主题,活动由中国科大人文学院与CNEX基金会联合主办,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研究生会承办。影展精心挑选了七部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为科大的同学们带来一场两岸三地的纪录片“盛宴”。 “CNEX-AOC”两岸三地纪录片影展于23日晚上七点在东区水上报告厅开场。当晚,水上报告厅座无虚席,开幕式影片《1428》放映结束之后,CNEX计划制作总监张钊维先生与现场师生展开了“家园——梦想”主题的学术对谈,同学们纷纷表示观看影片之后极为震撼。 此后,“梦想与希望”主题纪录片展活动陆续上映了《音乐人生》、《我最后的秘密》、《街舞狂潮》、《父亲》等一系列优秀影片。此外,面向国际邀请的两部获奖纪录片《蒙古草原,天气晴》、《被上帝遗忘的孩子》在24、25日下午与我校师生首次“见面”。活动期间放映的纪录片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此次纪录片影展由中国科大DV拓展中心的王国燕老师负责落实,活动在校园里的反响热烈,很多同学表示获益匪浅,并期待下一次活动的举办,“让更多优秀的纪录片走进中国科大”。 (人文学院,DV拓展中心)
1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大师生在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获多个奖项
rubyland 2012-9-9 10:39
2008-12-03 来源于中国科大新闻网 http://news.ustc.edu.cn/xwbl/200812/t20081203_50254.html 11月25日至12月2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主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广东省中山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中国·中山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400余部纪录片参与各个奖项的角逐,我校师生共获6个奖项。 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台上将担任国际环保纪录片周组委会主席,联合国环境保护署驻华代表、原广电部副部长刘习良先生担任评委会主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德国自然和动物电视节主席、多哈国际电影电视节主席等多位境外影视专家学者担任国际环保纪录片周的评委工作。此次国际环保纪录片评出金牌作品10部,银牌作品20部,铜牌作品28部。我校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校数字文化教学实验中心张燕翔老师的环保纪录片节目《家园》获得铜牌节目奖,同时获得铜奖的还有英国BBC、美国WNET、德国BR、德国ZDF、CCTV等机构制作的环保纪录片。 2008年度国际环保纪录片铜牌奖杯 此次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DV类的参赛作品达到500部以上,评出金牌作品30部,张燕翔老师的动画纪录片作品《夏》获得DV类金牌节目奖。《夏》采用摄影照片结合动画技术制作,剧组成员有我校学生马可敬、汪真臻、胡云等。张燕翔老师曾在2007年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获得全国十佳DV节目奖。 2008年度DV节目最高奖项奖杯 今年DV类节目开始接受学生作品,我校校园DV拓展中心暨校园DV大赛组委会选送了32部作品参评,其中有4部作品分别获金银铜奖: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秋野等同学创作的DV作品《一室之鼠》获得了本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DV类节目金牌奖,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焦建兵等同学创作的《暑假,我们在秦岭》和物理学系王昉等创作的《我是女生》获得了银牌奖,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欣益等创作的《军歌嘹亮》获得了铜牌奖。这是继我校DV作品《流人寝室史》、《隔离》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得剧情片优胜奖即非专业组DV类最高奖和优秀奖,《流人寝室史》、《循环》在全国大学生暑期影像大赛中获得三等奖(所有作品总名次前6 名)后,我校学生DV作品在全国性重大赛事中的又一次高质量获奖。 人文学院王国燕老师(中)上台领奖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校数字文化教学实验中心)
1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安徽商报]中科大4师生征服库布齐沙漠
rubyland 2012-9-9 10:36
三天两夜徒步穿越60公里;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看落日看月色 在广袤的沙漠中徒步行走是什么感觉?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搭帐篷过夜是什么滋味?中科大的师生说,这种感觉有点震撼。为寻找设计创意,日前,中科大3位学生和一位老师徒步穿越了我国第七大沙漠——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昨日,他们接受了商报记者独家专访。 91位师生结伴穿越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附近。 5月19日19点,中科大师生一行4人抵达包头,20日上午10点,他们乘车至库布齐沙漠西边缘,准备穿越。 中科大代表队领队王国燕老师介绍,此次穿越活动共进行了三天两夜,跋涉里程约60公里。 07级传播学专业的黄湘林说:“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沙漠。 ”据了解,此次共有91人一起自西向东穿越沙漠。  此次穿越沙漠,是主题为“沙漠·生命·绿洲”的国际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沙漠体验环节,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0余所国内外大学的270余名师生参加,5月份分三批徒步穿越沙漠。 “我们这次跟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在了一个队。 ”中科大07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匡晨晖说。  沙漠里天很蓝月色也特别美 穿越沙漠的三天两夜里,队员们的活动丰富多彩:篝火晚会、爬沙丘比赛、拔河比赛、沙画创作比赛等等。在渺无人烟的茫茫大漠中,吃喝都成了难题。 “组委会给我们配备了越野车,那3天都吃泡面,每天配备几瓶水。我们每次吃泡面,基本都会吃到沙。 ”黄湘林说。 “在沙漠里,天特别蓝,土特别黄。最难忘的是看到了月亮升起。每天晚上11点多出现,大约持续十几分钟,真的好美。当地平线上特别红时,我们甚至幻想,是不是UFO来了? ”翟正阳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沙漠里的花朵是那样美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沙漠里的风景令4位中科大师生流连忘返。黄湘林说:“在恶劣环境中战胜自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   翟正阳则说:“以前一提到沙漠,我总是想到,人类的行为导致土地荒漠化越发严重。而今,我觉得那些自然的沙漠很值得尊敬。看到绿洲,我在思考,我们是否也能找到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片净土,找到思想的‘绿洲’。就像我徒步穿越沙漠,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片绿洲。 ”(见习记者 赵盛 )                          2011年06月02日 安徽商报
1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验成果原理展示图荣登《自然-光子学》封面故事
rubyland 2012-9-7 15:51
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验成果原理展示图荣登《自然-光子学》封面故事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专业教师王国燕的设计助力一流科研成果荣登《自然》系列杂志封面故事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教师王国燕为发表在 2012 年 9 月《自然 - 光子学》的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成果设计了科学原理展示图。该展示图既在该期杂志封面上登载,也正式公布在《自然》的网站上(本期封面网址为: http://www.nature.com/nphoton/journal/v6/n9/covers/index.html )。该图片揭示了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最新成果:首次实现了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制备出了粒子和波的叠加状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玻尔互补原理的理解。 该设计图经过设计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反复沟通,是科学原理和数字艺术融合的结晶,其创意则来源于老子关于万物起源的思想:《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光学领域研究的发展史上,物理学家玻尔曾使用中国的太极图来阐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动性和粒子性这两种属性既对立又互补。故在该科学原理展示的创意上,借用水晶球暗示光的真实本性,用太极影子暗示本次实验探测到的光的特征:以往的实验也是在通过各种测量得到的影子还原真相,而在科学研究中对于真相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今年 5 月份,英国《自然》杂志发布名为《自然出版指数中国 2011 》 (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1 China) 的报告。 2011 年全球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量为 3,425 篇,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为 225 篇(比率为 6.6% )。报告更提供了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在发表论文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快将成为全球的领导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顶级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成果逐年增加,仅 2011 年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就高达 17 篇,而该校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从事数字媒体研究的师生本着“服务一流大学的一流科研成果”的理念,每次耗费大量的时间及心血,认真地为我校科学家顶级学术杂志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行科学原理展示图的设计,先后为“八光子量子比特的拓扑保护”、“长城上 16 公里 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等 10 多项重大成果设计了科学原理呈现图,并形成独有的创作团队和富有特色的创作机制。 据了解,《自然 - 光子学》每期仅有 4 篇文章标题能登上封面,这 4 篇中仅有 1 篇能够被采纳作为“封面故事”,从而成为当期主打成果,这需要科研团队提供高水平的科学原理设计图,除了要符合封面设计的各种要求与限制,还应具备较高的美学水准,并且要准确表达出科研成果的核心原理。目前在国内完成此项工作并被采纳作为封面的很少。 来源于中国科大新闻网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209/t20120903_138918.html nature 封面 光的波粒二象性科学原理展示图 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nature 封面图片作者:王国燕 email :gywang@ustc.edu.cn 承接 Science, cell,nature及系列子刊的封面设计合作任务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6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