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科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今天到中科大报到了
热度 1 yanxiaoyong 2010-9-6 21:53
今天正式开始学生生活——到中科大当新生:) 昨天坐了一晚上火车,早上4点半就到了合肥,在火车站对面的麦当劳点了一份早餐,打开电脑磨蹭到7点(去早了也是干等),乘10路车来到科大东区报道。 手续办的很顺利,人事师资处的朱老师态度很好,各方面为我们考虑的很周到,还意外的得到了200元的教师节购物券:) 宿舍分在了南区二号公寓,距离东区有点远,不过还好有免费校车可以坐,好像是15分钟一班,非常方便。 放下了行李,上午11点去理化楼拜访了久仰的汪老师。一开始我有点紧张,不过汪老师人很和蔼,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后,汪老师在17006给我安排了一个座位。听说是以前杨涵新坐的位置,不错,我也可以沾沾牛人仙气了:) 中午承蒙“南韩北胡”之筱璞弟宴请,在教工餐厅吃了顿自助餐,科大的饭很好吃啊,呵呵。下午主要任务是睡觉和购置生活用品,再到处溜达溜达熟悉一下地形。 明天正式去实验室工作,希望能有个好的开端。 over,睡觉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69 次阅读|6 个评论
祝李佩老师健康长寿!
kd652 2010-8-7 12:31
今天从 郭永怀夫人李佩追忆钱伟长 的文章中,看到我们在大学时的英语老师李佩教授依然是那样的和蔼端庄,回想当年李佩教授严谨的英语教学,使我受益终生。关于郭永怀和夫人李佩的爱情,可参见: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9764.html 祝李佩老师健康长寿! 相关链接: 郭永怀夫人李佩追忆钱伟长 《 我对钱先生的记忆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401-1.shtm 《郭永怀学术思想初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414 《郭永怀小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46016 关于郭永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2195.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大|42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忆录(65)----中科大6521班毕业四十周年聚会
kd652 2010-7-1 21:14
重温同学友谊 共勉美好未来 科大6521班离校后的第三次聚会已经圆满结束。这次以旅游为主来庆祝毕业四十周年的聚会历时6天。厦门鹭岛的旖旎风光人文情怀令人陶醉。 武夷山的秀美山川 竹筏漂流令人流连,老同学间的那份热情 那份真挚,对未来的那份执着更令人难以忘怀! 丁一鸣同学无疑是这次聚会的亮点,因为曾经小中风,他的右手脚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行走不太方便,但为了同学的相聚和友谊,在夫人的陪同下,不辞辛苦毅然参加聚会,使人惊叹的是,凭着他的毅力,凭着他的坚强,他登上了鼓浪屿的日光岩,征服了武夷山的天游峰,许多人望而怯步的虎啸岩也让他踩在了脚下!这就是一种精神,这就是这种精神迸发的巨大能量,可以预期,这种精神和能量会助推他的康复和健康。 离校后聚会的新面孔万天禄更是给大家带来不少欢乐,还是那样开朗乐观,还是那样不拘小节,疑似大肚佛转世投胎。 聚会的成功要有热心的组织者,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有一个稳定的组织者群体,陈鹤平为策划和组织聚会付出很多心血,蒋方忻始终关心和关注着聚会,沈祖冀发挥着独特的联络和纽带作用,张希文为了大家的生活和出行始终忙碌着。肖建如是这次聚会的主要负责者,他虽是厦门人,但离开厦门已多年,为了同学的聚会,两赴厦门,联系旅行社,踏勘线路,选择酒店,争取亲友的帮助,这中间的奔波和辛劳是可以想见的。聚会期间,为了安排得周到方便,他忙里忙外。在观光的山路上,为了大家的安全,为了照顾掉队者,他来往穿梭,付出双倍的汗水,嫂子们心疼地劝他稍微歇会儿。老肖行事低调,从不张扬,同学们从心底发出由衷的敬佩和感谢。 这次聚会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大家的参与性更强,共有29人与会,超过了第二次聚会,特别要说明的是这里包含有9位同学的夫人参加,超过了前两次。正是她们的参与,我们的聚会活动更温馨,更和谐,也更能持久。 看到老伴间相互搀扶,相互照应,金广湘同学为我们6521有如此 ldquo; 稳固的婚姻''而赞叹不已。我们期盼在下次聚会中有更多6521同学携老伴出现。 同学们在活动中个个都有主人翁的精神,戎永胜每次都主动断后, 防止有同学迷路掉队。 王俊杰总是把方便让给他人,困难留给自己,李铁和徐力扛着那么重的摄影器材,为了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瞬间,他们奔前赶后,不知疲倦middot;middot;middot; 大部分老同学已经退休,如何安排好退休生活,自然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聚会之前,王俊杰已在网上发了文章,谈了自己的体会,推荐了健身方法,为大家开了好头。这次聚会以旅游为主,安排交流的时间虽然不多,但大家对此话题都有兴趣和高见,张道元他们把预先刻录好的介绍健身方法的光盘发给大家,张淑贞利用休息时间教颈椎锻炼法,浓浓的同学情,令人感动。有的同学在交流中介绍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经验,强调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乐于助人,乐于奉献,要使我们的退休生活丰富充实,充满生气和活力。总之,在我们同学的言谈间,看不出有半点对岁月的忧伤,有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热情和期盼。 蒋方忻在和王俊杰会前的交谈中,提到要使我们的聚会层次不断提高,让聚会成为今后生活的亮点。这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提议。我们看到,我们的聚会正在向这个方向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聚会正在成为老同学间的一种寄托,一种动力! 我们相约,三或四年以后再相会!最后以一首 lsquo; 小诗'来结束这篇短文,愿意看到同学们的更多文章和大作。 六月重逢闽南北, 武夷鹭岛天作情。 二度春风闲暇日, 一洗尘面还童心。 文 652027 照片 李铁,SYW 2010年 6月5--10日
个人分类: 回忆录|44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湍流随想(一)
iterboy 2010-6-18 12:28
小记:应博政课要求写一篇讲座听后感。因外出实验,学校安排的讲座自是听不得了,这里只简单谈及近期关于湍流的一 些感想吧。 对湍流问题的研究最早始于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湍流是 流体 的一种流动 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 层流 ,也称为稳流或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 摆动 ,摆动的 频率 及 振幅 随流速的增 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 过渡流 ;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 混合。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 紊流 。(摘自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9944.htm) 而等离子体专业对湍流的研究源于对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中出现的反常输运的研究。最开始人们利用牛顿力学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对等离子边界输运研究得出经典 输运理论,后来人们考虑了托卡马克的环形效应又发展出了新经典输运理论。但是实验中所测到的输运系数(衡量输运大小的物理量)要远比新经典理论推导得到的 输运系数要大将近一个数量级。这是目前现有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于是人们回过头来 重新审视现有的理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简化和求解一个理论模型的过程中,为了求得这一模型的解析表达式,很多理论学者的一个习惯思维是对其作线性化处 理。这样作的前提人们得假设二阶项或者高阶项远小于一阶项(高数里面的Taylor展开)。而这些二阶项和高阶项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非线性项。 Taylor的理论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即任何一种运动我都可以将其运动形式展开为一些特征量的线性叠加;换言之,只要我们取的阶数无限的高,所得理论计算 值将无限的接近于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但是现有的绝大多数物理模型只是取其一阶而已,并且认为一阶项描述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物质本来运动状态,这显然是很荒 谬的。 可能说道这里很多人会问,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把后面的那些高阶项考虑进去不就行了。确实目前主流的非线性物理学家所采用的也确实是这种办法。但这样作也 引入更多的问题,比如人们无法解出自己所设计模型的解析表达式,或者说我们无法预言其今后的变化趋势,更深一点说,人们对这个世界所总结出来的概念,以及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所得到现有语言无法描述现有的非线性物理现象。举个例子,在托卡马克非线性等离子体的研究中,人们常用Navier- Stokes方程作为描述流体运动方程。方程的右边有一对流项v1*v2,经过推演这一项可以变成等离子体物理中所熟知的一个物理量,叫 雷诺协强(Reynolds Stress)。人们发现很多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中形成的湍流结构如带状流,K-H不稳定性甚至触发L-H transition的径向电场Er的产生均是由这么一项产生的,或许这些结构间存在很多的联系,但是其模特征的不同已经为人所知。而人们只能将这些现象 笼统的归结为是由雷诺协强项产生的。类似的无法解释的非线性现象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也正是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了解逐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正好应了老祖宗的格物致知那句话。一个最明显的感觉是,高中学得马克思主义有这样 一句话叫:数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句话似乎应该改为数的积累产生质的突变。因为这些数与数之间的也是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的,一个数的变化很有可能 带动其他数也跟着变化。这就是非线性的魅力,也是这个世界的自然本源! 最后畅想一下,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天纵英才,他将人们建立在欧几里得空间中的自然科学体系彻底的推翻,然后画笔凌动,用精妙绝伦的语言重新描绘了这个世界 的本源!其意义远比爱因斯坦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重构力学体系要深渊得多。
个人分类: 湍流湍流|5418 次阅读|1 个评论
湍流随想(一)
iterboy 2010-6-18 12:27
小记:应博政课要求写一篇讲座听后感。因外出实验,学校安排的讲座自是听不得了,这里只简单谈及近期关于湍流的一 些感想吧。 对湍流问题的研究最早始于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湍流是 流体 的一种流动 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 层流 ,也称为稳流或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 摆动 ,摆动的 频率 及 振幅 随流速的增 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 过渡流 ;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 混合。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 紊流 。(摘自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9944.htm) 而等离子体专业对湍流的研究源于对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中出现的反常输运的研究。最开始人们利用牛顿力学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对等离子边界输运研究得出经典 输运理论,后来人们考虑了托卡马克的环形效应又发展出了新经典输运理论。但是实验中所测到的输运系数(衡量输运大小的物理量)要远比新经典理论推导得到的 输运系数要大将近一个数量级。这是目前现有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于是人们回过头来 重新审视现有的理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简化和求解一个理论模型的过程中,为了求得这一模型的解析表达式,很多理论学者的一个习惯思维是对其作线性化处 理。这样作的前提人们得假设二阶项或者高阶项远小于一阶项(高数里面的Taylor展开)。而这些二阶项和高阶项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非线性项。 Taylor的理论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即任何一种运动我都可以将其运动形式展开为一些特征量的线性叠加;换言之,只要我们取的阶数无限的高,所得理论计算 值将无限的接近于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但是现有的绝大多数物理模型只是取其一阶而已,并且认为一阶项描述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物质本来运动状态,这显然是很荒 谬的。 可能说道这里很多人会问,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把后面的那些高阶项考虑进去不就行了。确实目前主流的非线性物理学家所采用的也确实是这种办法。但这样作也 引入更多的问题,比如人们无法解出自己所设计模型的解析表达式,或者说我们无法预言其今后的变化趋势,更深一点说,人们对这个世界所总结出来的概念,以及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所得到现有语言无法描述现有的非线性物理现象。举个例子,在托卡马克非线性等离子体的研究中,人们常用Navier- Stokes方程作为描述流体运动方程。方程的右边有一对流项v1*v2,经过推演这一项可以变成等离子体物理中所熟知的一个物理量,叫 雷诺协强(Reynolds Stress)。人们发现很多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中形成的湍流结构如带状流,K-H不稳定性甚至触发L-H transition的径向电场Er的产生均是由这么一项产生的,或许这些结构间存在很多的联系,但是其模特征的不同已经为人所知。而人们只能将这些现象 笼统的归结为是由雷诺协强项产生的。类似的无法解释的非线性现象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也正是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了解逐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正好应了老祖宗的格物致知那句话。一个最明显的感觉是,高中学得马克思主义有这样 一句话叫:数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句话似乎应该改为数的积累产生质的突变。因为这些数与数之间的也是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的,一个数的变化很有可能 带动其他数也跟着变化。这就是非线性的魅力,也是这个世界的自然本源! 最后畅想一下,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天纵英才,他将人们建立在欧几里得空间中的自然科学体系彻底的推翻,然后画笔凌动,用精妙绝伦的语言重新描绘了这个世界 的本源!其意义远比爱因斯坦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重构力学体系要深渊得多。
个人分类: 湍流湍流|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大赋权导师:让导师真正成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
pikeliu 2010-5-5 09:22
作者:袁建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4 中科大赋权导师:让导师真正成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 科大传统历来如此 自2009年以来,硕士生王永明和博士生李锋感觉学校里有了一些变化,这一年,他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专业进入各自的二年级学习。 首先是生活补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几乎比过去增长了一倍,王永明现在每月能拿到近700元的生活补助,而李锋每月可拿到近2000元,在消费水平并不高的安徽合肥,这些钱已经足够他们每月的日常开销了。 国家和学校每月的补助大约有1000多元,导师也会根据我们的学习、工作情况再给一部分,每个人数额不等,但也有几百元吧。李锋说。 除了钱比以前多了,王永明和李锋在学业上也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导师的严格要求,让他们感觉有了一些压力,两个人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基本结束,必须要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深入学习。 一年级刚刚结束时,导师就不断和我谈话,了解我的研究兴趣和特长,帮我确定研究方向。回忆起去年的一些场景,王永明仍然感觉历历在目,现在,每周除了定期的小组例会以外,导师还经常和我们见面,考察我们的工作进展,指出我们在具体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也在研究方向上给予建议和掌控。 导师应该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并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承担主要责任,这是导师分内的工作,科大一直以来的传统就是如此。中国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四道说。 不仅是倪四道,天文系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袁业飞也这样认为,他说:最近学校进行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而且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不懈的。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仙辉的严厉,他的学生深有体会。博士生刘荣华从2008年开始研究一种铁砷超导新材料,整整作了一年的实验,获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超导体积含量比较低,陈仙辉不让他急于写论文,要求做到超导体积含量很高时再写。有同样经历的还有2007级硕士生谢雅丽,为了研究一种铁基新材料,将近两年时间她每天泡在实验室里。 对于实验数据,陈仙辉的要求几乎苛刻。实验结果出来后,他要求多次重复,做到确定无疑。他经常对我们说,你的解释可以不对,但实验结果不能有丝毫错误,这是作实验科学的必备素质。刘荣华说。对于实验结果,陈仙辉经常问的问题是:你能确定吗?你能拍着胸脯说是正确的吗? 对低年级研究生写论文,陈仙辉把关极严,从指导搭建论文框架,到最后成文,至少反复修改六七遍。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陈仙辉的硕士生一般在二年级时就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扩大自主权 激发主动性 倪四道和袁业飞同研究生们一样,也感觉到学校的这些变化,只是角度有所不同,不仅学院里要求导师们从科研经费中拿出更多的钱来给学生们发放补贴外,还要求他们加强与研究生的沟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培养计划。对于导师们来讲,学校再次强调他们的责任并没有加重他们的工作任务,反而觉得工作积极性提高了。 对于一位教师来讲,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他们永恒的课题,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因材施教,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都能在学习和科研中尽力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也不轻松,导师们很自然地希望学生们能给自己的课题作出更多的贡献,成为自己的科研伙伴,但是,这似乎又和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科研方向相悖。 导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任务,这是毫无疑问的,培养人才要以学生的根本需求为本,而不是以导师的需求为本。袁业飞说,而且两者也不矛盾,我们当然希望学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长,但是在这个阶段,这样优秀的学生并不多,更多的还是要在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学习和提高。 责任的增大不只是意味着压力的增加,也意味着自主权的扩大。现在,中国科大的导师们不仅能通过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更加全面和细致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参与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针对专业的实际情况,为研究生量身打造培养计划。 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导师们最原始的工作动力,而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就在于此不仅在技术上为导师提供便利,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更要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原来,研究生院制定详细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要求在全校范围内执行,但是,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不同,具体情况也不同,统一的培养方案不一定适合所有院系和所有专业,甚至有时候会为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工作设置障碍。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部主任华中生说,现在,每个学院都设有研究生部,在招生宣传、复试面试、导师遴选、业务经费等方面拥有了实际的权力,学院研究生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生教育。 特别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据华中生介绍,2009年经过充分的研讨,管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完成,各个专业的导师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使得该培养方案极具学院特色,为持续推进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管理学院每学期召开两次教师大会,讨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各个教研室也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进行研讨,这样的研讨每学期也有10~20次之多。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将来也会针对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导师的意见进行再次修改。华中生说,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表明导师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拥有了真正的自主权。 继续领跑中国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大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淑林介绍说,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环境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层次、种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形成了学术型、应用型培养领域齐头并进,硕士生、博士生、直博生、硕博连读生、代培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多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格局。 研究生教育不仅呈现多样性,更是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中国科大作为国内重要的研究型大学,目前研究生在校人数达8700多人,已超过本科生的培养规模,研究生院以前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中国科大历来坚持以导师为主,以学生为本,如何进一步激发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承担起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是中国科大此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 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多样性、规模化、复杂性的特点,我们决定改革研究生院的管理模式,凸显其服务职能,将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工作和权力下放到院系乃至导师,在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同时,扩大导师的自主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淑林说。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介绍,根据学校的改革理念,研究生院推行了以下具体改革措施。 首先,就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研究生院只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并对研究生培养提出基本原则和要求,具体培养方案由各学院研究生部根据学院和学科特色分别制定,同时要求导师按照不同学生的具体需要打造个性化培养计划。 其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科研和生活费用由国家、学校、导师三方承担,导师可根据研究生的学习、工作情况确定助研费用的档次。 第三,坚持以科研为导向培养学生,鼓励导师的科研与教学紧密相连,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成为导师重要的科研力量和科研伙伴。 第四,导师有权对研究生的培养周期进行调整,可根据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 第五,导师深度参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作为第一把关者和责任人,导师与研究生学生共同承担论文公布后产生的后果。 第六,鼓励导师参与学校的招生宣传,通过开放实验室、到目标生源地进行招生宣传、举办学术报告、建设实验室网站等多种渠道招徕优秀生源。 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科大可谓历史悠久,自1978年率先成立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之日起,中国科大就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中国研究生教育领跑者的角色。张淑林说。 据张淑林介绍,中国科大多年探索的构建服务型研究生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研究生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部之间打造了畅通的沟通平台,构建了研究生院、导师、研究生之间的和谐框架,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日上升,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目前在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科大研究生院飞跃之路上的新起点,打造规范、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构建与时俱进、创新为本的动态体系将是中国科大研究生院持久发展的原动力。张淑林说。 《科学时报》 (2010-5-4 B2 校园)
个人分类: 导师与研究生|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友才是最大的财富
cwhm 2010-5-1 15:29
最近中科大的校友在影响因子为8.的《 Adcanced Material 》出了科大专刊,其实这个结果也不意外,毕竟在材料领域有太多 中科大的杰出校友,即使很多非材料专业都熟悉的如杨培东,夏幼南。更不要说科大校友在其他领域的影响力了。 中科大的校友通过《先进材料》这个杂志让世界了解了中科大,就如同中国通过奥运会,通过 世博会,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一样。 这期杂志会让世界材料学者更加了解到中国有这样一所大学,每年有1000名top5%的学生进入中科 大,700名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研究生,每年都有1名校友当选院士,这样的学校对美国没有吸引力么? 中科大校友的海外良好声誉也铺就了中科大学生的海外留学之路,一封好的推荐信远比大学四年的GPA更重要,一个好的学校背景远比 GRE托福更重要 ,所以海外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中科大身影。 中科大的成功在于校友,中科大的海外地位在于校友。 中科大或许是全国高校师 生比例最高的高校,背后又有中科院几十个研究所的科研支持,地处合肥又让学生远离了世欲的诱惑。这或许就是科大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杰出校友的原因 吧。 或许这也是中国只有一所科大这样的学校,再难找到第二所这样特质的学校。 《先进材料》这么高的影响力的杂志把目光投到了中国,说明中国的影响力正在增强,国际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那些海外的华人学者就成了这第一道窗口。相信会 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出这样的专刊,毕竟中国学生的聪明与勤奋成就了中国海外学者的非凡的学术成就。 等《 Nature 》《 Science 》这样的综合期刊出中国学者专刊的时候,相信就是中国学术总体实力瞩目的那一天。 链接: (1)《先进材料》出版中国科大专刊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5/231637.shtm (2)《先进材料》2010年五月刊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3393835/issue (3):科大纳米材料科学领域北美校友 摘自《先进材料》科大专刊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558 次阅读|1 个评论
3月24日中科大报告PPT(Citespace分析研究前沿)
热度 2 halcon 2010-3-23 09:35
明天就要去科大作报告了,昨天才将PPT做好。由于这学期课太多,耽误了很多读文献的时间,所以作ppt的时候发现自己对前沿太不敏感了,关于复杂网络自己所知道的大都是几年前的文献。另一方面,由于最近两年专心做个性化推荐的工作,所以对网络演化,动力学方面的进展的确落后了许多。不过还好对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比较关注,于是用Citespace分析了一下近些年世界上复杂网络的研究进展。分析数据时从web of science收集的近十年来以complex networks为主题的所有论文,以科学家合作,论文引用,作者被引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几个有趣的结论,罗列如下(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PPT中的图谱分析): 第一,近些年,尤其是近两年全世界复杂网络研究最活跃的地方在有五个国家:中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其中中国在近两年尤其活跃,无论是发表论文篇数还是论文被引用次数都非常高。在中国的研究小组中以中科大研究小组的成果最为丰富,以汪老师为例,全世界的复杂网络研究人员的合作网络中,汪老师的全局中心性排名第二(第一名是Newman),Changsong Zhou和周涛的排名也在中心性排名中非常靠前。 第二,从工作受关注的角度看,进入2009年后复杂网络的大部分研究工作关注与game,community和spreading的研究。中国这方面的研究人员中比较受关注的有吴枝喜,王文旭等。 第三,目前比较受关注的human dynamic则没有在最终结果中展现出来,说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形成普遍性的关注,还处在发展成长过程中。 最后,我用Citespace分析了个性化推荐的研究进展。发现国际上从2007年以后就基本是瑞士弗里堡小组的天下了,几个重要的工作都出自这个小组。这个在ppt中也有展示。 由于自己对Citespace软件用的不是很熟悉,对图谱中展示不出来的当前研究热点等我非常关心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发现这个软件的功能的确强大,认真学习学习对研究工作的确大有帮助。 说一句题外话,我们有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是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的,不同于Citespace只关注于论文引用。我们希望从科学家合作,keyword演化等角度识别引文中非学术性的虚假引用,达到提高分析准确性的目的。这个工作刚刚开展,正在寻找合作伙伴,有兴趣的老师,同学可以一同参与。 report at USTC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447 次阅读|13 个评论
汪秉宏转自《科学时报》报道:中科大2008年学术论文消息
Fangjinqin 2009-12-1 03:51
转载来自中科大的一则关于 2008 年学术论文 消息 首页 新闻博览 我校 2008 年学术论文 表现不俗 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2009-11-30 据《科学时报》 11 月 30 日 报道,在 11 月 27 日 举行的 2008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首次发布了表现不俗的我国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情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年 表现不俗 的论文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表现不俗 指的是,若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画一条线,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其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 以 SCI 统计, 2008 年我国内地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 92337 篇,其中表现不俗的论文数为 10587 篇,占论文总数的 11.5% 。按文献类型分, 97% 是原创论文, 2% 是评述类文章。其中,化学、物理、数学、电子通讯与自动化、生物等五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最多,而化工、食品科学、力学、农学和能源科学等五个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较高。 2008 年表现不俗的论文中, 80% 有高等学校贡献,近 19% 产自研究院所。其中 2008 年表现不俗的论文研究机构前 20 名均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中科院化学所、物理所和金属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年表现不俗的论文为 263 篇,占全部论文总数 1544 篇的 17% ,这一比例位居 20 所 2008 年表现不俗的论文高校的第一位。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5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合肥奇趣记(5)——走马观花中科大
jlxt33 2009-11-22 14:52
(五)走马观花中科大 中国科技大学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很特别的, 尽管有北大清华,还是觉得科大的感觉更深刻, 源于小时候的榜样,那时的少儿读物和报刊中, 屡屡有科大少年班的大学生的故事, 宁铂、谢彦波一串串天才少年勤奋学习、刻苦攻读的事迹, 激励着我们,是真正的榜样, 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唯有勤奋努力才行。 不论后来的结果、不管现在的说法, 当时的少年班确实是很多少年的梦想, 那些少年大学生也是很多少年的偶像。 北大清华去过多次了,这次终于有机会到科大来看看了, 也许是有的老师要赶时间,也许是司机大佬不解风情, 一路上,车行速度很快,又在雨中, 因此,没下车没踏上科大的土地,也没仔细欣赏和体会, 只是走马观花般地看了一眼,留下的照片也大多有动感, 无论如何,也算是圆了个梦吧,跟想象中的差不多,整体很朴实、幽静。 1.西区新校区 新区的正门 学生宿舍 学生活动中心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好像是物理楼 校园景观,这个湖边有钱学森先生的塑像,我们没看到 色彩斑斓的校园美景,尤其是金黄的银杏树,美得炫目,只是没能欣赏 2.东区老校区 科大的正门 掩映在雪松中的化学楼 学生宿舍 快到校门口了
个人分类: 瞅瞅生活|7192 次阅读|8 个评论
钱学森谈中科大基础教学[转载]
chile 2009-11-14 11:4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我国培养尖端科学研究技术干部的,因此学生必需在学校里打下将来作研究工作的基础。什么是作研究工作的基础呢?那自然是多方面的,政治觉悟、专业知识、体质、阅读外文的能力等,都是基础。我们在这里要谈的不是这些,而是专业以外的基础课;这在科技大学分两类:一类是基础理论,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一类是基础技术如机械设计。这些基础课在科技大学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基础理论学时在各个专业里略有不同,但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技术基础的学时也占总学时的百分之十几。所以基础理论的比重在科技大学比一般工科学院要高,而基础技术的比重又比在一般理科专业要高。 我们重视基础理论的缘故,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于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既然是新科学、新技术,要研究它就是要在尚未完全开辟的领域里去走前人还没有走过的道路,也就是去摸索,摸索当然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充分利用前人的工作经验。可是在新科学、新技术领域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会太多,因此我们只有更多地依靠一般的知识、也就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经验,通过总结所得出来的自然界一般规律。对我们来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关于物质结构、性质和运动的规律,这就是物理、化学。它们也就是我们在摸索过程中的指南针,在许多条看来可以走的道路中,帮助我们判断那一条、或那几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而其余是走不通的。也就是说利用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去分辨出,哪一个想法肯定是对的,哪一个想法可能是对的,而哪一个想法肯定是错的。 自然,我们作研究,不必在已肯定是错的路子上去花工夫,而应该集中精力于肯定是或可能是对的路子上。举个例子:运动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说,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切包含永动机构的机器是不可能的,不必去想它。再如量子力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说,一切共轭量是不可能在同一瞬间绝对精确地测定的,质点的位置和动量就是一对共轭量,因此如果在微观世界里一个理论要求同时知道质点的位置和运动速度,那么那个理论就是错的,不必去考虑它。再举个例:化学键的能量是知道了的,特别是各种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键,它们的能量我们知道得清楚,我们也知道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结合能,因此如果有人说他发明了一种比汽油能量大一倍的碳氢化合物燃料,我们也可以断定这位同志搞错了,那样的高能碳氢化合物燃料是不可能的,不必去相信他。 这些例子说明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但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要作这种原则性的判断,要求的还不是光知道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要求的是充分掌握这些规律,把规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看得清清楚楚,摸得透。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锐利的眼光,能在复杂的事物中分析出核心问题,不被形形色色的假象所蒙蔽,从而辨别真伪。 所以科技大学里的物理、化学课除了教知识、注意和各个专业相结合,更注重这两门基础理论的系统性,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全面概念和图象,要他们成为这两门学科的主人。为此,在辅导课里,我们也注意到养成学生分析事物现象的观点和方法;在独立思考方面,有所锻炼。自然,与物理和化学讲授课相辅的实验课,是有助于巩固规律的学习的;而且这些实验课,也使学生初步学到将来作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精密严谨的实验技术。 我们也要提一下,科技大学对化学这门基础理论,即使在各个非化学专业里,也是被重视的。我们知道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和新材料分不开的,而要对不断出现的新材料,能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质,或是要合理地提出还不存在的新材料要求,那就要比较系统的和全面的化学理论知识。 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必需研究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关系的计算。当然计算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有些社的会计不是用黄豆粒的办法来记账吗?所以就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高深的数学,用些简陋的方法也并不是不可以;这里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用简陋的方法,虽然也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是太花时间,容易出差错;用高效能的方法就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 那么什么是高效能的计算方法呢?那自然是要充分利用了数学的成果才能得到的。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过高地估计数学方法,它不过是我们计算中的工具,它不能把本来没有道理的理论变成有道理,也不能把本来有道理的变成没有道理;我们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 因此在科技大学里,我们的数学课是比较全面的,它的内容不比解放前大学数学专业所学的整个数学课少。但是我们的教法却与解放前的数学专业所用的教法大不相同,我们的教法,首先是唯物主义的,我们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说明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在这里我们都引用实际科学问题的例子来解说。一个概念引入了之后,我们就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论证和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的基础,即使他们在将来遇到了以前没有学过的数学工具,也能靠自己来掌握它。 自然,我们在注重数学概念的同时,也没有忘了我们不是为数学而数学,我们学数学是为了作具体计算;所以在每讲了一个数学的概念和系统论证之后,我们还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来解说使用这个理论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能把数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充分掌握理论,也能灵活地使用理论,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科技大学里的另一类基础课是基础技术,这有包括工程画、机械原理、材料力学和机件设计的机械设计课,也有包括电工和电子技术的电工电子学课等。我们重视这些课的缘故是:在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常常要设计比较复杂的实验装置,例如研究高速空气动力问题就得有超声速的风洞,研究基本粒子物理就得有高能加速器;要设计这些设备就不能用敲敲打打的办法,必需进行比较正规的技术设计。因此基础技术的训练就非常必要了。 我们重视基础课,不但可以从学时所占的比例上看出来,而且也可以从科技大学基础课的教师名单上看出来:在我们基础课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物理学家吴有训,有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数学家华罗庚,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物理学家严济慈,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化学家王葆仁。其他基础课教师也都是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高级研究人员。这些教师们在学术方面都是有成就的,知识面也广,因此他们对学科都有比较成熟和特有的看法;学生能和他们经常接触会得到深刻的启发。当然,这些高级研究人员的任务是很重的,再要抽出时间来讲课并不容易;但是为祖国迅速地培养一批尖端科学的青年干部,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再多白一些头发又算什么? 《人民日报》1959年5月26日第6版
3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彭子成 浅议传承与发展
chile 2009-6-18 22:00
★一、观看科学的春天的感受   最近香港凤凰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科学的春天纪录片,专门报道了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下简称中科大)成立50周年的发展历程。看过这长达80多分钟的激情画面,使我 们感受到这是一部记载中科大历史沿革最精彩的回忆。其一是视觉的起点高,抓住了当 时国家的发展目标(二弹一星)与国家的人才需求的结合,把科学的春天(科学的 大解放)与自办特色大学结合起来;其二是中央最高领导和中国最高学者群体结合起 来,联手创办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理科与工科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中科大。继 后,这两个最高群体一直支持和推动中科大的成长,渡过中科大到近乎夭折的境况,成 为当今我国一所著名的学校;其三是中科大50年来经历届师生员工的努力拼搏,遵从了 学校的创办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按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0周 年的贺信(以下简称贺信,2008年9月25日)中指出:半个世纪以来,中科大依 托中国科学院,按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教事业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科学的春天应成为传承教育的一个模块   我曾受学校领导之托,连续两次在全校的新生入学大会上(约1800人左右)做中科 大传统教育讲座。我也讲了两弹一星,以及邓小平、聂荣臻、郭沫若、钱学森等老 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对中科大创立的期望和贡献。尽管我采用了台上、台下呼应的讲授 方式,场面气氛热烈,但与观看科学的春天记录电影,反映中科大历史沿革的场景 相比,效果就差很多。我的一位现任博士生刘羿同学告诉我,他看了这部电影,留下了 激动的眼泪。为此,我们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师的培训课上应该进行科学的春 天播放,把这部纪实片作为我校传承教育的一个模块!说实在话,在一些校院领导和 学科带头人中不一定有如科学的春天描述中科大50年的感受,显然,这些朋友很难 成为真正的、传承的中科大人。     ★三、小平老人的告示牌   我们去过深圳,都看到邓小平同志一幅面带微笑、伸出手臂指向前方的告示画。那 是象征着中央领导支持深圳改革,走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在短短的 30年间把深圳从小渔村,改造成大都市。在深圳面临政治打压的危机当头,小 平同志明确地肯定深圳姓社、不是姓资,才使得深圳有了现代化的今天。这个 告示牌已经成为深圳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成为后人瞻望的风景热点。   那么中科大从成立-衰退-壮大-发展,这个历程是否也可以竖一个告示牌,告诉后人 不能忘记这些扶持过中科大发展的老人?我们觉得,小平同志从1958年6月在中央书记处 会议上亲笔签上同意创办中科大的文件后,还在我们下迁遇到危难时多次的发话,展示 了他一贯支持中科大的决心。1975年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后,表达了要把科技 大学办好的意见;1977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报的《中国科技大学几个问题的报告》上亲 自签阅表示同意,继而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定要办好中国科技大学》的社论;1983年小 平同志在一份材料上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应予以扶 持!。这几次的批示,都是在中科大面临着危机时作出的,所以我在迎新生的大会上 多次地强调:小平同志也是我们中科大发展的舵手和领路人(学生一片掌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校园内竖起一面告示牌,让中科大的后人怀念这一位代表性的老 人!     ★四、21世纪中科大的特色定位与发展方向   20世纪50年代中科大以两弹一星为学校创办的目标而为之奋斗!那么在21世纪 中科大又以什么为办校的新特色?人们可能很容易回答:把中科大办成世界一流大 学!但是,就目前国内而言就已经有9+?所学校得到国家公认和支持下创办世界一流大 学(985工程),那么中科大创办的一流有什么特色?能够像20世纪那样叫得响铛铛!   是信息(IT)?是航天?是生物?是材料?是资源?是能源?是微尺度?是地球 (保护)与发展(经济)?还是我们喜欢强调的、是Nature,Science,SCI 论文?我们觉得这是中科大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的课题!过去我们靠中国最高的政治家 和科学家群体的理念来给中科大定位,是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来给中科大定位。而今天 谁来帮助我们定位?又根据什么来定位?   我们注意到中科大在50周年校庆(2008年9月20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是在延后几 天(9月25日)发布给中科大的贺信,是在与中国神七上天的同时发布的信息。为什么? 是总书记忘记了吗?显然不是。我们浅析他是想激励中科大要像神七那样、在国家 急需的大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成为世界性的一流大学。   胡总在贺信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 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任务,必须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 科技领军人才,注意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贺信希望中科大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 学,希望培养出一批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的创新人才。其中特 别提出注意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一线指的是什么?应该是国家战略大工程(如神 七上天)的指挥人才。目前,中科大还没有明确特色定位的发展目标,很难培养出科技 领军人才、尤其是一线的创新人才。我们认为这应该成为全校当前考虑的重大问题:在 21世纪中科大的特色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纵观我校近几年的发展,成果丰硕。当看到科学的春天中科大校友在龙 芯、CPU、量子通信政务网对国家的原创性贡献,内心引起了震撼。但是这 类的成果太少!相比于基础科学、我校的技术-工程科学发展迟缓,反映了我校掌门人的 思维布局,也主要是学校没有明确的、类似于两弹一星那样的目标和定位。我们曾 说过:中科大这样久而久之地下去,校名可以改为中国科学大学(见参考文献 ,第二段),而不是创校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校应与中科院和国家发展规划的专家们一起,以胡总书记的贺信为引导,制定出 中科大21世纪的发展目标和特色定位,制定出类似于中科大创校时提倡的以两弹一 星为目标,努力在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更多的创新性成果;与此同时,有计划、有步 骤地培养出包含科学家、科技和一线的创新人才,做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成为一 所定位明确、发展有序、响铛铛的、21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2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科大五十年:楼台与江湖之间
sciencenews 2008-10-28 14:14
特约撰稿 周哲桥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中科大创办初始,除了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外,就连部队也将自己的地盘拱手相让,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少将一句话,保证一周内搬家,绝不会耽误开学,成就了中科大当时的玉泉路校区。 不过,诞生之初被视为宠儿的中科大,后来却经历了流落江湖的沧桑。 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中科院所属的大学,刚刚创立的中科大得到了特殊照顾郭沫若亲自兼校长,13个系主任有11个是中科院各研究所所长;而在教学组中,普通物理教学组组长由应用物理研究所施汝为所长担任,化学教学组组长由化学所柳大纲副所长担任,数学教学组由华罗庚所长召集。 此外,据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回忆,在北京办学时,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用最好的设备、最新的成果来装备学校,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最新的科学实验。首批1600多名学子也非弱者,他们是中科大通过关系,从各省市当年的考生中优先录取的政治表现好、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 任课的教师们更是兢兢业业。据中科大老校友回忆,技术物理系首任主任钱临照先生最初给同学上普通物理学的一个月里,大部分同学反映听不懂。经过一番周折,他找到了主要原因,原来很多同学没有学过高等数学,而他上课所涉及的物理运算必须运用高等数学知识才能理解。从此,他每天面壁试讲,同时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述高等数学,力求深入浅出,直观明了。 而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在教学时更是严字当头,有一次考试,他题目出得太难,许多同学都不及格。他对大家说:我把题目改一下,也许你们都可以得五分,但那没意思。我教你们,不在于看你们现在得几分,而是要看10年、20年后,在座的出了多少科学家。 反右运动中的方舟 这些大牌教授不仅讲授专业课,还能提携后进,即便后者遭受政治挫折亦然。 据一位曾经长期任职中科大的物理学家回忆,1958年反右,中科院四大青年右派先后来到了中科大。首任中科大党委书记的郁文,曾不无得意地说,搜罗到这批反右政治处理品,是他发的一笔洋财。当时,在严肃的单位如北大,凡在反右运动中被划入另册者,是不准上讲台授课的,而这些青年右派科学家到中科大不久就独立开了课。 讲课或能自主,在外发表论文则会受累于右派帽子。这位当时也是右派的物理学家面临同样的困境。他回忆说,钱临照先生特地来找他,让他用化名发表论文。 中科大领导也能海纳百川。1964年,中科大某教研室通过人事部门提出了一个要调出学校的教师名单,说这几个人表现不好。当时,刚刚担任中科大第二任党委书记的刘达问怎么不好,回答说是有走白专道路的倾向。刘达没表态。恰在此时,严济慈来找刘达,说有几个年轻教员要调出去,据了解这几个人学术底子都不错,是有发展前途的,调出去太可惜了。刘达听从了严济慈的意见,把这几个年轻教员留下来。 江湖僻远 1969年,中科大遭遇文革而被迫南迁,辗转定址合肥。这次南迁,几乎使得中科大半途夭折人散、网断、天下乱。 中科大在北京时,教师队伍的主体是中科院的研究员。南迁合肥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随中科大下迁,有些老师是因为长辈和家属在北京不能下迁,还有些老师因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也没有跟随到合肥。 因此学校迁入合肥时,师资力量损失巨大,流失教师约50%以上,实验仪器、固定资产损失2/3。那时的教师队伍,除了一批从其他高校调入的教员之外,就剩下中科大留校的一批毕业生了。正教授寥寥无几,讲师也屈指可数。到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人数竟不足百人。到1977年底,情况才勉强好转,正教授增至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6人。 在合肥,尽管有当时的省革委会的照顾,但与在北京受到的优厚待遇相比,还是差了许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大在校园东南角新建了体育馆,高10余米,长60多米,宽40多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仅相当于现在一个标准体育场的1/4。但就是这样规模的体育馆,当时竟然是安徽省最大的体育馆。 而谈到师资,不得不提到1946年就担任过哈尔滨市长的中科大第二任党委书记刘达,是他培养和造就了南迁后的三代教师。首先,他从兄弟院校、科研单位调进一批高才生、经验丰富的科学工作者,形成了中科大南迁后的第一代教师队伍。同时,他置所谓近亲繁殖的争议于不顾,在中科大第一、第二、第三届的毕业生中留下了一大批人,形成了中科大第二代教师队伍。在文革期间,他又顶住压力,回炉了100名69、70届的学生,形成了第三代教师队伍。 不过,流落江湖似乎也不全是坏事。1982年丁肇中访问中科大后说:也许由于中科大远离北京,各方面干扰少,老师和学生都能专心学习和工作。 被政治边缘, 还是把政治边缘? 1985年和1986年,平均每年有近千人报考中科大研究生,达到历史高峰,此后报考连续出现滑坡。从1987年开始,报考人数明显减少,比上一年减少14.7%,1988年比1987年减少19.8%,1989年比1988年减少18.7%。 对于1987年中科大实施教育改革时的大环境,时任副校长的辛厚文曾分析,中科大更确切地说不能称之为理工科大学,而是科学技术大学,我们的立足点在科学研究上。现在,一些大学蜂拥搞技术研究,这是好事,但如果不注重基础科学研究,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是要吃大亏的。中科大为国家贡献的是未来的精英,他们带来的效益20年后才能看得到。 但是精英们未必能给中科大带来实惠。一位中科大校友私下里说,由于中科大学生人数本来就少,加上大部分出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派系,这让中科大显得朝中无人。而由于中科大属于中科院,又难以得到教育部的支持。 中科大的校庆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和清华北大校庆动辄请来若干高官相比,这里仅仅是迎来了数千名海内外的校友,当然校友中不乏院士。在天涯社区,一位网友将没有政府高官光临称为科大被迫低调,而马上就有另一个网友反驳说,大学就是搞研究和教育的,怎么老是跟政治联系在一起。我们支持中科大的做法。 也许,这就是中科大的50年写照,学术的楼台,政治的草莽江湖! 来源: 《科学新闻》双周刊样刊1
个人分类: 访客茶馆|5692 次阅读|5 个评论
回忆录(59+)----科大652“人生之旅”同学聚会
kd652 2008-10-14 07:47
加深友谊 珍重人生 共创健康未来 2004,5,2--5,4 五月的北京,阳光灿烂,鲜花盛开。人们盼望已久的科大 652 同学聚会在北京玉泉路科大老校园举办。聚会从 开始,历时三天,有 63 位同学, 1 位老师(年级指导员老师), 2 位 642 特邀嘉宾,还有 8 位同学的夫人,共计 74 人参加了聚会。这次聚会是科大校友聚会史上人数多,历时长,开得最圆满的一次聚会。 位于科大老校园的高能所专家招待所是这次聚会的住宿和活动场所,虽然没有进行过多的布置,但感觉得出来,这里充满了一种节日的气氛。按照日程, 是报到时间,但 就有同学们陆续到来。老同学见面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握手、拥抱、欢呼、感叹!一份真情、一份享受!同学们从海外、从香港、从祖国各地、从不同的岗位赶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份情,这份爱!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之旅,一次生命的聚会! 科大老校园对同学们来说,充满着特殊的感情。同学们纷纷在曾经生活和学习过的宿舍、教学大楼,图书馆前拍照留影。这里一草一木曾经给人们带来希望,科大的传统、科大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大人勇敢前行、自强不息,这里的一砖一瓦也见证过世事的变迁,它使科大人在生活的征程上更为理性、更为坚强。 聚会的活动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和晚上是年级大会和联欢, 3 日是分班级活动交流, 4 日分班级旅游、观光。 ,科大 652 ldquo;人生之旅rdquo;聚会开幕式开始,当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时,全场高唱科大校歌:ldquo;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hellip;hellip;rdquo;时隔三十四年,科大校歌在老校园重新响起,歌声格外嘹亮、深沉,不少同学的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hellip;hellip; 接下来的 2 个多小时是自由发言。同学们各自介绍了人生经历和家庭情况。大家的发言各有侧重,生动活泼。有的讲述奋斗的历程、事业的成功,有的发表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劝勉;有的介绍事业的现状,还做起了ldquo;广告rdquo;。总之,作为科大人,我们对得起ldquo;科大人rdquo;这份荣誉,我们所做的一切对得起国家和人民,我们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日的安排是分班级活动,从 6521 班的情况来说,同学们的发言就更加自由和随意,谈得更多的是家庭和健康话题。人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更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健康,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社会和家庭,淡泊而致远。有的同学以亲身的体会谈到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夫妇关系,相伴相随,关爱永远,肺腑之言,感人至深。 这次聚会, 6521 班的同学热情最高,参会人数最多,共有 27 位同学到会,除本来就是同学的两对夫妇以外,还有 8 位同学携夫人参加了聚会。她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优待,大家一齐称她们为 652 的媳妇, 652 的嫂子,聚会变成了一个欢乐的大家庭!ldquo;嫂子们rdquo;深受感动,盛赞科大同学之间的友情。 年级大会和发言全部进行了录像,会后制作了光盘,人手一份,大家还一起在教学大楼前留影,先是整个年级、然后按班级进行,作为这次聚会的纪念。 大会第三天,分班级旅游观光,一班的同学们集体游览了植物园、颐和园,三班的同学们去了香山八大处。到 4 日晚, 652 聚会活动全部结束,同学们依依惜别,互道珍重,相约 06 年合肥再相逢! 短短三天,同学们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美好的回忆,感人的劝勉,真诚的祝愿。大家有说不完的话语,往往聊天叙谈到深夜hellip;hellip;大家一致的感觉就是快乐、轻松、年轻!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次聚会一直围绕ldquo;加深友谊、珍重人生,共创健康未来rdquo;的主题进行。 652 的聚会能够取得成功,首先要感谢聚会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不但赞助了聚会的大部分经费,还自始至终为策划和组织大会倾注了热情和心血。大会期间,他们更是忙里忙外,把方便留给别人,辛苦留给自己,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崇高精神和高素质。 聚会的成功还应归功于许多为聚会而忙碌的同学们,几个月来,他们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把这么多老同学找到,建立了联系是件多么不易的事啊,及时更新和发送通讯录,申请网页,建立留言簿,同学们发挥了聪明才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各班的召集人,北京的筹备组更是不辞劳苦,为大家的食宿、往返车票操心,奔波,使大家感到由衷的敬佩。 聚会结束了,愿同学们带着友谊和希望,迎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明天 ! 期盼 06 年合肥再相见! 文 许明成 图 SYW
个人分类: 回忆录|5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