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周远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2年中国“大学英雄”:那人、那事、那大学
热度 10 lgmxxl 2013-1-20 09:43
中国高等教育太需要“大学英雄”了。每一年都在热切期盼越来越多的大学英雄出现,期盼这些大学英雄成为中国大学里程碑式的人、事和大学。2012年,中国大学还是有不少可以称得上大学英雄的人、事和大学。 大学英雄之那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周远清 可以作为大学英雄的个人,应该还是不少的。承诺“四不”的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卸任的深圳大学“最牛校长”章必功;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等,均有充分的理由称为2012年度大学英雄。但我还是更愿意推荐刚刚卸任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周远清。 周远清,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部分管高等教育工作的副部长。作为副部长,他亲历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共建、合并、调整;倡导并加强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2000年11月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从2001年至2011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致力于发挥自身“研究、咨询、中介、服务”的功能,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11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从2003年开始,增设了公益性博士生分论坛,每年都吸引了国内一批优秀博士生和一流的博士生导师参加。11届论坛累计收入高水平论文约2000篇,每年精选了其中一部分论文集结出版,累计出版了11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博士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倡导了高等教育学科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由于他卓越的工作,吸引了广大学者、高等教育管理者、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参与与关注,有效地推进了决策、科研、教学三支队伍的汇合。使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 大学英雄之那事:大学校长职业化艰难起航 说起作为“大学英雄”的事,同样有不少可供选择的事件。如临沂大学持续的去行政化改革;北师大中层干部“四不”;浙大建“学术特区”促青年教师成才;上海交大设“特别”岗位搭建青年教师成才舞台;《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复旦大学全面推行“职务聘任代表作制”;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等,都将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但我还是倾向于把“大学校长职业化艰难起航”作为2012年度最为有影响的事件。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学出了三位“新星”校长。一是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他在2011年10月宣布,在校长任期内,将做到“两个不”;二是北京师范大学董奇,他在2012年7月上任后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将做到“四个不”;三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任校长韩震,他向全校师生公开承诺“三不”。 我积极主张大学校长职业化。因为,随着大学进入社会的轴心位置,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国,更是如此。社会迫切需要大学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应对,大学应该引领社会,引领企业,特别是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方面。与此相伴的是,随着大学与社会的紧密程度的提高,大学与社会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也就越来越多,大学不得不由专业人士来管理、来带领、来协调。正是在这个意义,有学者主张,当今的大学校长应该是政治家、企业家、管理者、教育家的集合体,大学校长更多地应该把精力放在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上,放在资金筹集和人才引进上,而不是放在教学与科研上。但我要说的是,大学校长承诺“两个不”“四个不”标志着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开始,但这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或者说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行动。中国大学的发展,更需要的是一种大学求真的文化与环境。 大学英雄之那大学:中南大学 虽然南方科技大学获准建立,正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并作为全球15个教育创新范例之一,录选2012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丛书。但我还是更 愿意推荐中南大学作为2012年中国大学英雄。 张尧学主导下的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被人称为史上最激进改革。实是求是讲,张校长的一改革设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有不少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如学术休假制;人员身份管理;副高级上讲台;评职称要有高水平成果;实验室开放等。但也有不少行政化的东西,如22岁刘同学被聘为教授;强行要求年轻教师远离讲台,从事科研等,也值得商榷。但不管怎样,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我们还是应该谨慎地欢迎和关注。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9542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周远清:走出做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路子”
tangminqian 2011-4-25 15:19
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之后,现在进入了继续深化改革、 完善改革的“大提高”阶段 走出做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路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周远清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 年 )》 提出 :“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 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民间的讨论 、 学术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 。 这也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上 , 这是一个长远的建设平台 。 高等教育做强 , 才能使国家更加强盛 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 。 这需要做强高等教育予以强力保障。 世界历史研究表明 , 各个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都伴随着做强本国高等教育的进程 。 例如 , 德国 1806 年提出通过振兴教育来振兴国家 , 19 世纪 30 年代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 , 并引领了世界第二次技术革命 , 直接推动德国在 20 世纪初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 。 日本 1868 年的明治维新明确把教育置于国家最优先发展的地位 , 1920 年崛起为亚洲第一高等教育强国 ,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头号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 。 美国 1776 年建国起就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 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高等教育强国 , 并迅速崛起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 所以 , 只有努力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强 , 才能使国家更加强盛 。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 ,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 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 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 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 我国是工业大国 , 还不是工业强国 , 因而 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 要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 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走出一条科技 含 量高 、 经济 效益好 、 资源 消耗低 、 环境污染少 、 人力资源优 势得 到 充分 发 挥 的新型工业化路 子 。 这 需 要做强高等教育 予 以强力的 保障 。 抓住战略机遇期 , 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 , 代表一国教育水平高低的是高等教育 , 不是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强国是不可想象的。 教育规划纲要的 截止 年 限 是 2020 年 , 是 全面 建成 小康 社会的年 份 。 在这一 时 期 , 我 们 要实现 全面 建设 小康 社 会的 目 标 , 要 构 建社会主 义 和 谐 社会 , 跻 身创新型国家的行 列 。 21 世纪头 20 年是我国必须 紧紧抓住 并 且可 以大有作为的 重 要战略 机遇 期 。 现在 已 经过 去 了 10 年 , 什么叫 做 重 要 机遇 期 ? 对 我 们 高等教育发展来 说 有 什么机遇 ? 这一 时 期 既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 要战略 机遇 期 , 也是教育特 别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 重 要战略 机遇 期 。 关键 是我 们 如 何去认识 、 怎么去抓住 这个 重 要的 机遇 期 。 我 觉得对 这 些 我 们 了 解得 不 够 。 要 抓住 这个战略 机遇 期 , 关键 之一就是 培养 出一大 批 高 素 质的人才 。 中国在 205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 如 果没 有人才 保障 , 创新型国家建设 、 现代化建设都是一 句空谈 。 过 去 , 我 们 高等教育是 “ 改革 、 做大 ”, 现在要 “ 改革 、 做强 ”。 教育规划纲要通 篇体 现了 “ 做强 ”: 提出 “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 建设教育强国 ”、“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 的 “ 三 强 ” 建设 。“ 三 强 ” 建设中 , 我 们 都看到了教育的 重 要 性 , 但关键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 在 整 个教育 事 业中 , 义 务教育是基 础 , 高等教育是 水 平 。 没 有 义 务教育的 牢固 基 础 , 就不 可 能有 整 个教育 事 业的发展和国民 素 质的 普遍 提高 , 就不 可 能从人 口 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 , 就不 可 能建设教育强国 。 但 在国 际综合 国力 竞争 中 , 代表一国教育 水 平高 低 的是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是 整 个教育 体 系的 龙 头 , 不是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强国是不 可想象 的 。 做强高等教育 , 重点在 2 个目标 、 3 个 “ 一批 ” 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 ,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所决定的。 做强中国高等教育 , 重点 在 2 个 目 标 、 3 个 “ 一 批 ”。 所 谓 2 个 目 标 , 就是 “ 建成一 批 国 际知名 、 有特色 、 高 水 平的高等学 校 , 若干 所大学达到 或 接 近 世界一 流 大学 水 平 ”。 3 个一 批 , 指的是 “ 培养 一 批拔尖 创新人才 , 形 成一 批 世界一 流 学科 , 产 生一 批 国 际 领先的 原 创 性 成 果 ”。 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 ,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 当前 所 面临 的 严峻 现实所 决定 的。我 认 为,主要要在以 下几 个方 面下功夫 。 第一,改革是动力。 高等教育发展的 活 力 取决 于 体制机制 的改革和创新。教育规划纲要中“改革”一 词 出现了 96 次,明确强 调 “改革创新是动力”;“改革创新”也是 20 字 工作方 针 之一。这使我 们觉得 ,教育要发展, 根 本 靠 改革,这是 非常重 要的 目 标要求。教育规划纲要 对今 后如 何深 化、 完善 改革提 得非常 明确。 内容包括 人才 培养体制 改革、 考试招 生 制度 改革、 管 理 体制 改革、 办 学 体制 改革、建立现代大学 制度 等教育 观 念更新和教育 体制 、 模 式、 内容 、方 法 、 评价 的改革。改革创新高等教育 体制 和 机制 , 对 高等教育的发展更 带 有 根 本 性 、 全局性 、 稳定性 和长期 性 。为 此 , 应坚持 以改革为动力,创新有 利 于高等教育发展的 体制机制 ,以 尽 快建立教育规划纲要中要求的 充满 生 机活 力的发展 机制 , 推动教育 事 业在新的历史起 点 上科学发展。 第二,质量是核心。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 任 务,要 树 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 观 。所以,如 果说今 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 子 ”,我的 体 会就是“质量是核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 类 教育都要以提高质量为 重点 ”: 要 全面 提高 义 务教育质量;要 全面 提高 普 通高中学生 综合素 质;要大力发展 职 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 重点 ;要 全面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 培养 质量。这也使 得 我 们 有 可 能系 统 地研究中国的教育如 何 提高质量。 第 三 ,提高教育的国 际 化 水 平。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 际 化 水 平。 什么叫 教育国 际 化 呢 ? 它比扩 大国 际交流 、 扩 大国 际合 作有更 深刻 的 意义 。 对此 ,我 体 会有 三点 :一要有国 际视野 。国家的 办 学要有国 际视野 ,要站在世界的高 度 , 面 向世界来 观察 和 考虑 我 们 的教育, 要走出 象牙塔 , 融入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 循环 中 去 ; 我 们 的学 校 要 培养 在国 际舞 台上 活 跃的、有 竞争 能力的学 者 以 及 国 际性 人才。二要 宣传弘扬 我国的优 秀文 化 传统 , 交流 和研究世界各国的 文 明成 果 、 文 化 传统 ,建设和 谐文 化。我 们 现在 派 出的 留 学生更 多 的 是 去 国 外 学 习 科技、 专 业 知识 ,而 去 学 习 教学的 少 ,更 少去 研究所在国的 文 化。 其 实,国 际交流 最 根 本的是学 习 和引进 交流 世界优 秀文 化,并使之 与 中国 文 化 融合 起来,建设和 谐文 化。 三 要走中国道路。我 们说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 培养 人才的 目 标都是 希望 通过大学的学 习 来增加学生的 知识 , 培养批判性思 维,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 的能力。 但 如 何 才能达到这 些目 标,各国的方式是不一 样 的。各个国家 需 要结 合 自 己 的国 情 和 文 化来 形 成自 己 的方式。这就 需 要我 们 有国 际视野 , 坚持 中国道路。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教发展规律 , 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 应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首 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社会之必 需 。 党 的 十七届五 中 全 会强 调 了改革 开放 以来我 们取得 的一 切 成就和进 步 的 根 本 原 因是 坚持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道路, 坚持 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理论 体 系为指 导 。中国在这次世界 金融危机 中所起的 积极 作 用受 到了世界的 广泛赞誉 ,国 外 许 多 经济学家和 专 家 们 积极总 结和 评价 “中国道路”的特色和作 用 。所以我 们 的教育 应 该 是 具 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应 该 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思想体 系。 其 次, 传 承 和 弘扬 中国优 秀文 化 传统 之必 需 。 我国 宝贵 的优 秀文 化 传统 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思想 理念 体 系的基 础 。 正 如 2010 年 5 月在 南京 召 开 的第 四 届 中 外 大学 校 长论 坛 上 耶鲁 大学 校 长 莱 文 所指出的: 每 一 种 教育 模 式要 与 本国的 文 化 相适 应 。 莱 文 的这 句 话 讲 得比 较 到位, 中国要建设 具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模 式, 必须 与 中国 深 厚悠久 优 秀 的文 化 传统 相适 应 。 京 都大学 校 长 松 本 竑 也 谈 到, 现代社会, 人 们 的 渴 望 欲 求 无极 限 , 由 此 造 成 很 多 的 问题 ,这 些问题 的 解决 依 靠 科技的发展还不 够 , 需 要 仰仗哲 学和人 文 的 支 持 。来自中国 传统文 化的 价 值 观 念,如 节 制 、 廉耻 心、 感激 之心、 知 足 之心等能 够 发 挥 很 大的作 用 。而这 些观 念 已 经成为亚洲 共享 的 价 值 观 念, 汉 字 中 像 “和平”、“ 知 足 ”、“ 感谢 ”等 词 语 ,在亚洲 文 化 圈 中都能 够 理 解 和 赞同 。所以,我 们 中国的教育更 应 该 体 现国人优 秀 的 文 化 传统 , 这也是 说 为 什么 要建设 具 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思想体 系。 再 其 次, 总 结中国高等教育 正反两 方 面 经 验 教 训 之必 需 。 经过一个 多 世纪的发展,特 别 是改革 开放 以来的改革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 曲折 的发展过程, 有过 卓 有成 效 的改革,也出现过 较 大的 失误 , 积累 了 丰富 的 正反两 方 面 的经 验 和教 训 。如 全面 学 习 过 苏 联的高等教育, 1952 年的 全面 院 系 调整 以 及 1958 年 前 后的教育革命等,实 践证 明有 偏颇 。之后还经历了“ 文 化大革命” 10 年 浩劫 的 磨难 。改革 开放 后,我国进 入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的新 时 期, 我国高等教育也 步入 了历史上 空前 发展的最 好 阶段 。进行教育创新,我 们 必须 认 真总 结历史的经 验 教 训 , 研究探索 符 合 中国国 情 的高教发展规 律 , 并上 升 到理论高 度 , 逐渐 形 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思想 理论 体 系, 应 该 是一 件 非常重 要的 事情 。我把这 些 归纳 为我国高等教育 今 后要走的“路 子 ”,这是我学 习 教育规划纲要的一 些体 会。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之后,现在进 入 了 继续 深 化改革、 完善 改革的“大提高” 阶段 。 今 后,我 们 要 贯彻 落实 好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来源:中国教育报
1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在华农做报告
jlxt33 2010-12-5 08:48
今天下午3:00到5:00在图书馆报告厅听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 最令我惊叹的是满头银发的老人家,不用讲稿,娓娓道来,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而且思路清晰,哪个地方讲几点,有几个原因都很清楚。似乎也没看到喝水,这样的功底真是佩服的我五体投地。 周教授共讲了三个问题。首先讲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包括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最后讲了对《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五点体会。 过去时不管怎样都过去了,我们更关注的或许是未来,我也是对五点体会更感兴趣。 印象深刻的是,纲要中提出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周教授的体会是这不同于与世界接轨,因为高等教育没有世界共轨,就不存在接轨的问题;其次是教育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而国际化则是强调学生应该具备的国际视野,比如对国际大事的了解和关注,他是赞同这种提法的。 印象深刻的第二个观点是《纲要》中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就是要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而这个体系是有别于欧美的。现在聘请了多少个教育部的前部长、副部长、高校的校长们在研究这个体系。他还认为高校的校长们应该对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虽然没有炫目的ppt,但是两个小时老人家平和的报告,也算是耳目一新吧,听到了不少观点。 (注:以上是昨天写的,接着忙其他了,就没及时发出。今早看到学校主页的新闻报道,也顺便链接到这里,这两个题目挺有水平,您认为呢?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http://www.scau.edu.cn/xwzx/news/t20101204_49259.htm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一行莅临我校参观考察 http://www.scau.edu.cn/xwzx/news/t20101204_49260.htm )
个人分类: 学之有本|438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