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分形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分形

相关日志

最近很火的微博传播图及水军的简单判别
supermac 2012-8-3 10:35
最近很火的微博传播图及水军的简单判别
得益于沈浩老师漂亮的杜蕾斯微博传播分形图,这个话题最近几个月大热,知微为新浪微博提供了一个分析平台,可以得出传播影响值、传播深度、感情倾向、性别比例、真实用户or水军用户辨别等等结果,传播图支持无级放大,非常有趣。随意抓了三条微博,可见其传播图有明显不同。 随意在热门博文中选一条明星博文,传播图是圆形 韩国潮流服饰的传播图,有扇形特征 昨晚决出的乒乓球男单金牌,传播深度达到5 可以看出所有的传播图都有分形自相似的特征~~ 另外可以通过传播图简单判断是否存在水军 此图的微博地址: http://weibo.com/1642051034/yuOKriOVJ 知微入口: http://www.weiboreach.com/index.jsp
个人分类: 见闻杂谈|6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的构建方法
热度 1 After50 2012-4-29 21:26
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的构建方法 企业安全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安全管理的组织意义和安全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安全组织的构成形式,即安全的目标、协调、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 这种自相似性不仅体现在结构上,还体现在创造价值的方式方法、目标的形成和实现等方面。安全组织结构的自相似性强调自主,即能自我形成符合和有利于企业安全管理总目标的战略与战术,可以改变自身形成新的分形单元,灵活应对安全突发事件,发挥企业安全职能部门的最大功效。 借助分形企业的相关理论,可以优化企业安全组织结构,形成动态的“分形安全组织结构”。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的管理和控制是灵活的,能及时迅速地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满足目标要求,并进行有效的修正。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除了自相似性外,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性质来优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1 )自优化性质的运用。分形单元中组织结构的自我优化始终与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常在现场进行决策和处理,企业班组中的成员实行自我规划、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分形单元的自我优化逐步带动企业安全组织结构整体实现自我优化。 2 )动态特性的运用。动态特性使得企业安全组织结构具有从变化的环境中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能够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 )信息高效传递的运用。分形结构的内部、它们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都要求可靠的信息传递,信息的高效传递是企业安全机构应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准确的安全决策的前提条件。在企业安全组织结构中,结构层次是影响信息的传递时效性和准确性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出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的构建方法和模型优化的一般步骤: 1 )将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视图抽象成能反映组织结构层数和分形单元数的树状图; 2 )计算该分形体的相似维数; 3 )根据相似维数重新确定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的层数与分形单元数的取值范围; 4 )明确影响安全绩效的因素,建立方案集与属性集; 5 )利用多属性决策法进行排序并择优; 6 )通过最佳方案重构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视图。 通过优化重构的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是在限定因素下能体现最佳安全绩效的组织结构模式,根据企业安全战略的调整可以重新设定影响因素,从而得到符合当前安全战略的企业分形安全组织结构模式。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4308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由意志系列10:有限范围、无限状态的mind set
热度 2 jingpeng 2012-4-25 19:26
自由意志系列10:有限范围、无限状态的mind set
李超勇博友在《 想象力是有限的,人脑可能根本不能认识mind! 》中回复: 尝试一下:用可列无穷多个点,看能不能填满一个线段? 很受启发,我原来认为脑的状态是有限的,实际上是用现在的计算机来类比,把脑的状态离散化了。按照彭罗斯的说法,现实的物体很多是不可计算的,不能把脑用现在的计算机来类比或者仿真。在有限范围的相空间中,实际的脑的状态可能是无限的。这里提到了有限中的无限,需要仔细解释一下。在一个有限空间范围内,比如一个圆内部,面积是有限的,但里面的点,可以有的坐标位置是无限的。 在宇宙天体学(cosmology)里,普遍地认为我们所处的空间是有限无界的,而且目前空间仍然在不断膨胀扩大,各个星系间互相远离。通常用一个气球来解释,用气球表面表示现有的三维空间,气球二维表面积是有限的,现有的三维空间也是有限的。各个星球是气球上的点。把气球吹大,表面不断膨胀,表面积是不断增大的,上面的点之间的距离也自然不断增大。而整个气球表面是没有明确的边界的,这就是有限无界。宇宙空间就是这样的,小时候经常想太阳的外面、银河的外面,外面的外面又是什么,用有限无界就可以解释了。mind状态所处的相空间,也可以看做是有限无界的,所以整个空间还是有限的,人的想象力虽然可能有无限的状态,但所能想象之“物”,触角所能延伸的范围仍然可能是有限的。所以,思想没多远。 另外,还有个有趣的东西,分形(Fractal),也是有限中蕴含无限。最开始是测量英国海岸线长度发现的,用不同尺子去量,得到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尺子无限小,长度就会无限大!而英国是在地球上的,范围是有限的。另外,分形描述了自然界的一些复杂物体,可能只遵循简单的规律,就可以演化出来。典型的就是Mandelbrot set,在一定的面积下,可以有无限复杂的形态。你可以无限放大,里面总是有特异性的结构! Mandelbrot set,是我用Qt的例子程序生成的。 -------------------- 今天的Nature出了一篇文章,和我的看法不谋而合!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那些我们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才是最急迫需要开拓的。我们应该focus到寻找问题上。下面这段话太经典了: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 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Shermer, Michael. “Philosophy: What We Don’t Know.” Nature 484, no. 7395 (April 25, 2012): 446–447. ------------------------ 参考资料: 1. Stephen Hawking,The Grand Design,Bantam, 2011 2. Barry Masters, Physics and Biology: Fractals and the Human Retinal Blood Vessels, oral presentation, 2012 3.罗杰 彭罗斯 (许明贤 吴忠超 ),皇帝新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二版) 4. BBC系列:神秘的混沌理论 这个视频给了很多例子,试图揭示分形的深层次含义,暗示了,光怪陆离、形态各异的花姿世界,包括人等形形色色的生命,可能都只遵循简单的规则,就可以演化出来了。
个人分类: 哲学-自由意志|4686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发现!A4纸张可折叠2^N个同样大小的四面体,并有多种造型
热度 3 inventor 2011-11-9 09:44
世界首创! 发现白银比的纸张(A,B系列)可无剪裁折叠2^N个同样大小的四面体,并有多种不同的折叠模型。 这种四面体就是我去年博文提到的世界最美的三棱锥! 2011。5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展出 http://www.boosj.com/item/110613094039001672.html 2011.7 日本折纸学会发表 http://www.origami.gr.jp/OSME/1107.html 20多年前的一个智力玩具发明(CN 87202939)用到正五边型,制作过其内接等腰三角形的模型。在研究其三角平面,以及拼接的 三维空间造型的时候 , 发现这种四面均为此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居然可近似的折叠出等边长三棱柱 , 等边长四棱柱 . 甚至具有分形性质 , 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八个三棱锥就可以折叠出一个同样形状的 , 棱长为 2 倍 , 体积为 8 倍的大三棱锥 . 为了使得造型更具有美感与现实感 ,经过计算, 我就用学生常用的三角尺来做实际的表现 , 大家知道就是成对的直角三角尺 , 一种为等腰直角三角 , 另一种直角三角的斜边为最短直角边的 2 倍 . 等腰直角三角尺的斜边长度等于另一种直角三角的最长直角边 . 后来也完成了数学的证明 . 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数学证明 , 那很有可能就不会去用三角尺来表现了 . 三棱锥也被称为四面体 . 正四面体被研究得很透切了 . 帕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声称找到了一种 ” 正则 ” 四面体 , 可以填充三维空间 , 可是后来一直没有这种四面体的记载 . 以下的四面体均指这种可填充三维空间的“世界最美的三棱锥”。 A4 的打印白纸实在是太普通了 , 一点都不起眼 . 不用纸以外的笔 , 颜料 ,剪刀,还 能作些什么呢 ? 用一张 A4 白纸不必裁减 , 没有多余以及缺失部分 , 可折叠世界最美的四面体 . 这个偶然的发现与其尺寸的巧合使得我觉得很兴奋 , 饶有兴趣 . 使得我继续研究下去 . 我对折纸不是很有研究,但是看过一些折纸的书籍,自己没有用折纸折叠“世界最美的四面体”的记忆。因为折纸是正四方形的。后来发现不必裁减 , 没有多余以及缺失部分 , 可用一张 A4 纸折叠出 2 个同样大小 , 同样形状的世界最美的四面体 . 而且没有一块纸面是多余的 , 也没有一块是缺失的 . 正好覆盖 2 个同样四面体的 8 个表面 . 我接着想一张纸还能折叠出 2 个四面体的其它不同的构造呢 ? 结果发现可以折叠出 4 种双四面体 . 其中两种在拓扑学的意义上是一样的 , 只是接缝的形状不一样 , 接缝有 I 形 ,T 形 ,L 形等 . 我根据形状特点命名这三种双四面体为金字塔 , 沙漏 , 三棱柱 . 分析后发现分别属于三种性质 , 分为短边相接(三棱柱) , 长边相接(沙漏) , 面相接 (金字塔 ) . 在接着我想能不能在一张 A4 纸上折叠出 4 个四面体呢 ? 后来发现是可以折叠的 , 发现了 5 种 ( 一张纸上拼出 4 个相同大小的四面体 ). 再命名折叠类型 , 只能拼出一个四面体的就是 1/1, 只能拼出两个大小相同四面体的是 1/2, 只能拼出四个大小相同四面体的是 1/4, 只能拼出八个大小相同四面体的是 1/8, 依次类推。我发现 5 种 1/4 四面体折叠类型分别继承 1/2 四面体的三种性质。也具有数学的分形的性质。比如说四个 1/4 的“金字塔“继承”面相接的性质, 16 个面中 8 个面相接内藏了,整体就成为八面体。其中的一种 1/4 结构很有趣,有两个凹处,正好可以分别镶嵌进去两个同样大小的 1/4 四面体。命名为"空沙漏"。见附图。 1/4 的金字塔 , 沙漏 , 三棱柱三种继承以外的另一个造型的命名为"测不准". 会不会还能折叠出 1/8 四面体呢?试验了很多次,都没能折叠出 1/8 四面体。差不多绝望的时候,发现可折叠出“二代“同堂 , 就是一张纸可以折叠二种不同大小的四面体。有两种, 1/2\2*(1/4), 2*(1/4)\4*(1/8) ,是继承关系。 还可以折叠出“三代同堂“ , 就是一张纸可以折叠三种不同大小的四面体。 一种, 1/2\1/4\2*(1/8), 折叠出 1/8 四面体以后,虽然不是全部的 8 个,但是增强了寻找 1/8 折叠法的信心,终于折叠出了一种 1/8 结构。这是到此为止最难的一种折叠法,因为过去的折叠法都有长或短中边对称的结构,而发现的这种 1/8 结构的形状是非对称的。中间有一凹处,可镶嵌进去一个同样大小的 1/8 四面体。两面的展开图见附图,黑线部分为分别为两个面的折叠的“谷“,相对于另一面就是”峰“。 一张 A4 的白纸就有了那么多的名堂,很有趣。特别是在造型方面。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发现了 13 中不同结构的”世界最美的四面体“组合造型家族。请问读者,到此为止是否能同意我把这种美妙的三棱锥称为”世界最美的三棱锥“呢? 到此为止,就有以下问题提出: 1. 1/2 的共有多少种折叠法? 2. 1/4 的共有多少种折叠法? 3. 1/8 的共有多少种折叠法? 4. 1/16 的共有多少种折叠法? 5. 发现了有一种 1/2^N的平铺折叠法, 是否存在 1/N(N=32) 的其它的折叠法? 若存在的话共有几种造型? 5. 除了平铺折叠法, N 是否是无限大?(直觉来说 N 是有限的)。 N 的最大值是多少? 靠一个人,靠人力就很难解决以上的数学问题了,只能借助于计算机。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吧。
596 次阅读|7 个评论
树状分形上随机游走主方程的完全谱
热度 4 Fudanzhangzz 2011-9-26 15:04
研究了一类树状规则分形上带有单个陷阱点的随机游走问题,其中陷阱固定在中心节点上。得到了这类分形上陷阱问题对应的随机主方程的全部特征值及其重数,其中特征值通过一个显示的递推关系式给出。此外,给出了最小特征值的近似解,并指出它的倒数与平均陷阱时间近似相等。所提出的计算网络特征值及其重数的方法还适用于其它树状规则分形。 相关结果已经被《 EPL (Europhysics Letters) 》正式录用,拟于近期发表。 国际专家的评论: I read with much interest the submitted manuscript, whose authors succeeded in determining exactly the spectra of an important family of tree-like fractals. This is a very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The work is written in a very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and should be readily understood by specialists and non-specialists alike. I hence recommend publication of the manuscript inEPL. 文章发表的 PDF 版本: Complete spectrum of stochastic master equation for random walks on treelike fractals.pdf
5606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个扩展的汉诺塔问题,您会解吗?
热度 1 Fudanzhangzz 2011-5-26 12:36
汉诺塔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游戏”,在每本计算机程序设计教课书里,几乎都把求解汉诺塔问题作为递归算法的范例。经典的汉诺塔问题可以描述如下:有三根柱子与 n 个大小不一的盘子,初始时,这 n 个盘子从大到小叠放在第一根柱子上,并且小盘子位于大盘子上面。问题是如何把这 n 个盘子从第一个柱子全部移动到第三个柱子上,移动时满足这样的规则:每一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并且满足小盘子只能在大盘子上面。就这一问题本身而言,无论是最佳的移动方法还是最少的移动步数,都已成功解决。 从经典的汉诺塔问题可以拓展出许多其它的版本。例如,我们最近提出了一个扩展的汉诺塔问题,即在上述移动规则下,并不按照最优的方法移动盘子,而是对其进行随机移动。我们的问题是:从初始状态(所有盘子都在第一个柱子上)出发,按照移动规则,随机地移动盘子,请问:所有盘子恰好首次均在第三个柱子上时,期望移动盘子的次数是多少?这一问题当初由我本人提出来,让来自台湾参加大陆 ACM 总决赛的同学思考,问题的答案最终由我的硕士生伍顺琪在我与陈关荣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得到了圆满解决。我们将所提出的问题归结为求解对偶 Sierpinski 分形上随机游走的平均首达时间,相关结果已经被《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正式录用,以下是论文的中文摘要。 摘要: 本文研究了 d 维对偶 Sierpinski 分形( Dual Sierpinski gaskets, DSGs )上的随机游走问题。根据电阻距离与随机游走平均首达时间的关系,首先计算了 d 维 DSGs 上两个特殊点之间的平均首达时间,然后利用 DSGs 拉普拉斯矩阵的谱,计算了 DSGs 中所有节点对之间的平均首达时间。通过递归的方法,得到了上述两个问题的精确解,并给出了它们与网络规模大小的变化关系。最后,给出了 d=2 时所得 DSGs 上随机游走的研究结果与扩展的汉诺塔问题的对应关系。 发表的论文PDF版本: Random walks on dual Sierpinski gaskets.pdf
83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数学之美:人体万花尺 (扩充版)
热度 4 jiangxun 2011-5-19 08:44
作者:蒋迅 看到一篇“ 数学之美:人肉万花尺 ”,托尼·奥里克 ( Tony Orrico ) 用身体创作出的分形艺术而感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5cFCxSog4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Iz-cL-rS_w/ 托尼·奥里克(Tony Orrico)可说是一位艺术家、舞者,或者是,一台人肉万花尺。他拿出学者般的专注和跑马拉松的忍耐力,创作了一系列惊人的大型仿数学绘画。四小时不停地用身体作画,他让自己的身体转化成一副优雅而精致的仪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WqH1oIWJJY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iI3eVclbD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6i9l2GNi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gvDgBZvm0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DZUXjJ06Q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aCiCWP0Z3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UeuL5BUgBM
个人分类: 谈数学|16565 次阅读|16 个评论
yan国的分形观念
热度 1 sunphase 2011-4-7 15:49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春秋时代一个国家 yan 国,我要就 yan 国写一篇文章,可这 yan 字不会写,我看书上 yan 是这么写的:撬。看起来是撬棍的撬。可再仔细看,发现撬字中的每个“毛”仍然由三个小的“毛”组成,用放大镜看,这个小“毛”由更小的“毛”组成,以此类推,以至无穷。旁边还有一个画外音说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形结构,这个字本质上无法书写。 三个小毛如何组成一个大毛,着实令人费解。在梦境里,这一切都是合理的。梦幻世界必有一套自己的逻辑。那么,存在一个没有悖论的世界吗?要想消除悖论,得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呢?
15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维与维之间 —— 分形图形(包含小数的维)
热度 1 readnet 2011-2-22 00:32
在维与维之间 —— 分形图形(包含小数的维)
以前所谈到的维度都是用“0”或大于“0”的整数(0,1,2,3,…)来按顺序下定义。 其实,也可以 按照小数点以下的分数来顺序定义维 ,而且的确也有这样定义的维。 以立方体为例, 把立方体增大至原来的2倍, 那就是每个 边长变为原来的2(2^1)倍, 表面积变为原来的4(2^2)倍, 体积变为原来的8(2^3)倍。 可以看出,这里的指数同维度数是一致的。 利用这个性质, 德国数学家菲勒克斯·豪斯多夫(1868-1942) 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维的方法 , 其基本意思是: “ 把图形放大到原来的x倍, 如果某个量因此而变为原来的x^n倍, 那么就确定这个量是n维 ”。 按照这个定义所确定的维度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 豪斯多夫维 ”。 按照豪斯多夫维,通常的直线或曲线是一维,通常的平面图形是二维,维数仍然是整数。 但是, 有一类被称为“ 分形 ”的特殊图形,它们的豪斯多夫维就 不是整数 。 所谓分形,也可以说是具有“自相似性”的图形 , 将 其无论怎样放大,所得到的图形 在整体上都与原来的图形具有相同的结构 。 海岸线、山脉、云朵等都是自然界中分形的实例。 最经典的分形例子叫“谢宾斯基三角形”。 Sierpinski(谢宾斯基)三角形,其中蕴含涉及 数列 等非常有趣的、多方面知识。在附图中的三角形,可称作谢宾斯基。 在图示5个三角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5项。在以上5个三角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为1,3,9,27,81。 该数列的前四项都是3的指数幂,且指数为序号减去1。因此,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表示为: An=3^(n-1)            这个图形的豪斯多夫维是大约1.58维 将这个图形放大至原来的2倍,结果得到的是原来3个图形拼合起来的图形。 这就是说,图形放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增加到原来的3倍。 我们知道,2^(1.58)≈3,因此这个图形的豪斯多夫维是大约1.58维。 在维和维之间还存在着分形图形 分形 ( Fractal ) 一词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 Mandelbrot 1967 年在 Science 上发表了著名的文章《英国海岸线有多长》( how Long Is The Coast Of Britain ),从此使“分形”的概念变得十分流行。 什么是分形呢?简单地说,就是说自然中存在的线、面、体,并不像古希腊人和欧氏几何期望的那样是光滑平整的,而是“坑坑洼洼”的 。 Mandelbrot 有一句名言:“ 云彩不是球体,山岭不是锥体,海岸线不是圆周,树皮并不光滑,闪电更不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扩展阅读: 蒋迅的博客   蒋迅的个人博客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大自然创作的分形艺术 数学上的 分形 ( Fractal ) 是指“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会大略)是整体缩小尺寸的形状”。数学家们已经创作出许多美丽的分形图案,有一个网站 Fractal Animation ,专门收集分形的视屏。我国还分形频道: http://www.fractal.cn/net/ 。 在自然界里也有许多分形的事物。 连线 给出了一组大自然创作的分形艺术,转到这里。如果你喜欢的话,一定要看 连线 的原文,那里有更多的图片,还有讲解。 绿菜花 (Romanesco Broccoli) Source: Flickr/ Tin.G 盐硷地 (Salt Flats) Source:Flickr/ Tolka Rover 鹦鹉螺化石 (Ammonite Sutures) Source: Flickr/ cobalt123 群山 (Mountains) Source: NASA/GSFC/JPL, MISR Team. 蕨类植物 (Ferns) Source: Flickr/ cobalt123 云彩 (Clouds) Source: Jeff Schmaltz/ MODIS Land Rapid Response Team/NASA 叶子 (Leaves) Source: Flickr/ CatDancing 峡谷 (Canyons) Source: GeoEye/Space Imaging 闪电 (Lightning) Source: Flickr/ thefost 孔雀羽毛 (Peacock Feathers) Source: Flickr/ Digimist 雪花 (Snowflakes) Source: Flickr/ mommamia 瀑布 (Waterfall) Source: Flickr/ catdancing 三角洲 (River Delta) Source: NASA ~~~~~~~~~~~~~~~~~~~~~~~~~~~~~~~~~~~ 1 分形学:可以无穷放大的 Mandelbrot Set (曼德布洛特集) VC 源代码 转自我的博客: http://hi.baidu.com/yangw80/blog/item/287321115efb8c70cb80c41d.html 基于上篇文章 Mandelbrot Set (曼德布洛特集) 的源代码: http://hi.baidu.com/yangw80/blog/item/eeecc6fb2c4d7f186c22eb23.html 我修改了几个地方: 1. 修改了颜色,使用黑-蓝-白-棕-黑这样的渐变颜色方案(当然,大家可以修改 InitColor() 函数改变配色方案) 2. 增加了放大鼠标选中区域的功能。按鼠标中键可以恢复原尺寸。 3. 将迭代次数提了出来,定义了常量。如果需要绘制更精细的图,请加大常量 ITERATIONS。不过越大绘制的越慢。精细程度开始看不出来,放大次数多了就明显了。 4. 理论上是可以无穷放大,但实际受 double 类型精度的影响,放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是马赛克了。 先看看逐步放大的效果吧: 另一个位置的逐步放大效果: 代码如下: // 需要安装 EasyX 库,Visual C++ 6.0 编译通过 #include graphics.h #include conio.h // 定义常量 #define ITERATIONS 1000 // 迭代次数,越高,图像越精细 #define MAXCOLOR 64 // 颜色数 ///////////////////////////////////////////////// // 定义复数及乘、加运算 ///////////////////////////////////////////////// // 定义复数 struct COMPLEX { double re; double im; }; // 定义复数“乘”运算 COMPLEX operator * (COMPLEX a, COMPLEX b) { COMPLEX c; c.re = a.re * b.re - a.im * b.im; c.im = a.im * b.re + a.re * b.im; return c; } // 定义复数“加”运算 COMPLEX operator + (COMPLEX a, COMPLEX b) { COMPLEX c; c.re = a.re + b.re; c.im = a.im + b.im; return c; } ///////////////////////////////////////////////// // 定义颜色及初始化颜色 ///////////////////////////////////////////////// // 定义颜色 int Color ; // 初始化颜色 void InitColor() { // 使用 HSL 颜色模式产生角度 h1 到 h2 的渐变色 int h1 = 240, h2 = 30; for(int i=0; iMAXCOLOR/2; i++) { Color = HSLtoRGB((float)h1, 1.0f, i * 2.0f / MAXCOLOR); Color = HSLtoRGB((float)h2, 1.0f, i * 2.0f / MAXCOLOR); } 2 分形学:可以无穷放大的 Mandelbrot Set (曼德布洛特集) VC 源代码 } ///////////////////////////////////////////////// // 绘制 Mandelbrot Set (曼德布洛特集) ///////////////////////////////////////////////// void Draw(double fromx, double fromy, double tox, double toy) { COMPLEX z, c; for(int x=0; x640; x++) { c.re = fromx + (tox - fromx) * (x / 640.0); for(int y=0; y480; y++) { c.im = fromy + (toy - fromy) * (y / 480.0); z.re = z.im = 0; for(int k=0; kITERATIONS; k++) { if ( z.re*z.re + z.im*z.im 4.0 ) break; z = z * z + c; } putpixel(x, y, (k = ITERATIONS) ? 0 : Color ); } } } ///////////////////////////////////////////////// // 主函数 ///////////////////////////////////////////////// void main() { // 初始化绘图窗口及颜色 initgraph(640, 480); InitColor(); // 初始化 Mandelbrot Set(曼德布洛特集)坐标系 double fromx, fromy, tox, toy; fromx = -2.1; tox = 1.1; fromy = -1.2; toy = 1.2; Draw(fromx, fromy, tox, toy); // 捕获鼠标操作,实现放大鼠标选中区域 MOUSEMSG m; bool isLDown = false; int selfx, selfy, seltx, selty; // 定义选区 while(!kbhit()) { m = GetMouseMsg(); // 获取一条鼠标消息 switch(m.uMsg) { // 按鼠标中键恢复原图形坐标系 case WM_MBUTTONUP: fromx = -2.1; tox = 1.1; 3 分形学:可以无穷放大的 Mandelbrot Set (曼德布洛特集) VC 源代码 fromy = -1.2; toy = 1.2; Draw(fromx, fromy, tox, toy); break; // 按鼠标左键并拖动,选择区域 case WM_MOUSEMOVE: if (isLDown) { rectangle(selfx, selfy, seltx, selty); seltx = m.x; selty = m.y; rectangle(selfx, selfy, seltx, selty); } break; // 按鼠标左键并拖动,选择区域 case WM_LBUTTONDOWN: setcolor(WHITE); setwritemode(R2_XORPEN); isLDown = true; selfx = seltx = m.x; selfy = selty = m.y; rectangle(selfx, selfy, seltx, selty); break; // 按鼠标左键并拖动,选择区域 case WM_LBUTTONUP: rectangle(selfx, selfy, seltx, selty); setwritemode(R2_COPYPEN); 4 分形学:可以无穷放大的 Mandelbrot Set (曼德布洛特集) VC 源代码 isLDown = false; seltx = m.x; selty = m.y; if (selfx == seltx || selfy == selty) break; // 修正选区为 4:3 int tmp; if (selfx seltx) {tmp = selfx; selfx = seltx; seltx = tmp;} if (selfy selty) {tmp = selfy; selfy = selty; selty = tmp;} if ( (seltx - selfx) * 0.75 (selty - selfy) ) { selty += (3 - (selty - selfy) % 3); selfx -= (selty - selfy) / 3 * 4 / 2 - (seltx - selfx) / 2; seltx = selfx + (selty - selfy) / 3 * 4; } else { seltx += (4 - (seltx - selfx) % 4); selfy -= (seltx - selfx) * 3 / 4 / 2 - (selty - selfy ) / 2; selty = selfy + (seltx - selfx ) * 3 / 4; } // 更新坐标系 double f, t; f = fromx + (tox - fromx) * selfx / 640; t = fromx + (tox - fromx) * seltx / 640; fromx = f; tox = t; f = fromy + (toy - fromy) * selfy / 480; t = fromy + (toy - fromy) * selty / 480; fromy = f; toy = t; // 画图形 Draw(fromx, fromy, tox, toy); break; } } getch(); closegraph(); } 扩展阅读:   有关美国哈佛大学丽莎•兰道尔背景资料 ==  ★  ==   超弦论的研究进展(Developments in Superstring Theory)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9142do=blogid=412977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5730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形艺术
热度 1 tarimriver 2011-1-11 23:03
分形就是局部与整体的相似性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5696 次阅读|4 个评论
本年度我们的几项人类动力学实证工作
热度 1 supermac 2010-12-30 13:39
年末了,把我们小组在2010年做的关于人类动力学的几项实证工作做个小结,很多想法只是尝试,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樊超 , 郭进利 , 纪雅莉 , 等 . 基于图书借阅的人类行为标度律分析 . 图书情报工 作 , 2010, 54(15): 35-39. 我们研究了两所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的真实借阅资料,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一次借阅过程中图书的借阅时间和用户连续两次借阅或还回图书的时间间隔等借阅行为的基本统计特征。 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图书借阅时间,群体行为服从指数分布,而个体行为服从幂律分布。对于借还书的间隔时间,群体和个体行为都服从幂律分布,但幂指数有所不同,大致分布在 1 至 3 的范围内;而在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别,即前者的幂指数要大于后者。同时发现个体用户的幂指数与借阅量成正比关系。所有的统计量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偏离泊松分布的统计特征。本章的研究证实了人类行为中存在多重标度规律,在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即一种均匀性和非均匀性的交织。 Wang Qing, Guo Jin-Li. Human dynamics scaling characteristics for aerial inbound logistics operation. Physica A , 2010, 389:2127-2133. 我们以某物流企业的进境物流运作流程为研究对象,详细统计了完成整个运输过程中各个流程以及进出境供应链的关键三方主体相关业务行为的间隔时间和等待时间的分布规律,发现它们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单峰形态特征:左半部分具有较小波峰且含有极大值,右半部分具有明显的重尾特征并可用幂律函数近似拟合,幂指数在 1.2 到 2.6 之间。这样分段形式的分布兼有泊松和幂律的特征,说明人类的工作行为不能由单一的规律刻画。这是因为人们的工作效率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任务的到达率不超过人们的能力范围时,人们可以轻松自如的处理任务,长时间的等待时间几乎不存在;而一旦超负荷工作,则必然会有一部分任务被长时间搁置而得不到处理。 Gao Lei, Guo Jin-Li, Fan Chao, et al. Individual and Group Dynamics in Purchasing Activity. ArXiv: 1010.3815v2. 在目前的人类动力学研究中,大多数是关于基于群体或者个体的研究,涉及到团体层面的组织行为比较少,上面的文献 2 是关于企业物流运作的一项研究,随后我们对某 国际 500 强企业的采购订单的研究中又发现,若从个体角度考察该企业对一家供应商下发的订单,则间隔时间服从幂律分布;而从群体角度考察所有数千家供应商的全部订单时,间隔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表现为一种兼具指数和幂律特征的函数形式 。这说明人类行为的时间规律满足幂律特征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在个体层面可以忽略的微小偏差在群体层面得到叠加的时候,群体性行为必然会表现出偏离幂律的特征。 Zhang Li-Jiang, Guo Jin-Li, Wang Qing. Empirical analysis on human dynamics of hospital treatment. Physica A , unpublished. 我们分析了两家专科医院( A 和 B )患者就诊的时间间隔分布,在该分布中观察到了明显的峰值或拐点,拐点右侧均可由幂律很好的拟合,而左侧服从指数分布( A )或者单峰分布( B ),峰值对应间隔时间的最大概率值。另外我们还分析了就诊量的波动规律,挖掘就诊量与节假日、天象的关系。 Fan Chao, Guo Jin-Li Zha Yi-Long. Fractal Analysis on Human Behaviors Dynamics. ArXiv: 1012.4088v1. 沿用文献 1 的数据尝试从分形的角度探索人类行为中隐藏的规律。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大量的重复性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的原理和方法对图书借阅量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用重标极差法计算了时间序列的 Hurst 指数和非周期循环长度;然后根据可视算法,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复杂网络,计算了网络的拓扑参数;最后用盒计数法对网络进行分形和自相似分析。 我们以月、天、小时为时间单位分别构造了时间序列,从两个角度证明了人类行为具有分形特征:一,使用重标极差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计算了借阅量序列和间隔时间序列的 Hurst 指数和非周期循环长度,发现所有的序列都有 ,因此人类行为发生的次数是正相关的分形时间序列;二,借助可视算法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复杂网络,通过分析网络的拓扑性质发现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小世界效应和等级结构,因此原序列是分形的,并且数据点、特别是极大值点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由此认为,人类行为发生的次数不服从随机游走,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记忆效应使得行为发生的未来趋势在一定程度倾向于和过去相同。
个人分类: 成果交流|5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形与守恒
yanghualei 2010-12-29 19:57
黑洞专家惠勒说过 :今后谁不熟悉分形,谁就不能被称为科学上的文化人,那今在这就分析和形容一下 。 分形,毫无疑问是个图形,但其满足维数为分数,同时部分与整体以某种形式存在相似,即物体存在形式上的有序层次化的自相似特征, 分形几何学是一门几何,以前几何是欧式几何的延续,维数是整数,其只能能描述突变而无法描述渐变 ,即处于简单光滑曲线和类似皮亚诺曲线间的一大类曲线无法在维数为整数的空间中用几何语言去度量和描述,而中间状态的曲线在自然、社会以及思维领域中是不可数的,故就需要引入分数维来研究上述的一群曲线和图形。 分形是一个爱数学但不喜欢用逻辑和抽象,却喜欢把数学形象和具体化的人创立的, 同时其崇尚自由的学术环境,但反对术业有专攻的观念,其搞学问像打游击战,新招不断遍地开花,同时其又对计算机痴迷,行为比较随便。 从山脉到海岸线,从雪花到皮蛋纹,从股市到闪电,其以前的数学家相信现实世界的这些几何形状都过于复杂即碎、乱、杂,但如今立足在四维度(迭代)上的分形几何却能描述这种看似不规则的现实图案, 真所谓不是不成立,而是条件不强烈;不是不能描述,而是工具不够先进。 其启迪人以一新的方式看问题,即整体特征包含在局部之中,同时整体又和局部在某些性状上相似,如你对一片云在更小的范围内不断的重复,即使你把它无限的碎分下去,其依然在某种程度上与初始形状相似, 实际上分形就是建立在守恒和全息理论基础上的对称性的反映,即微观和宏观关于法则的轴对称。
个人分类: 数学沙滩|3019 次阅读|1 个评论
空间网络
热度 2 Fudanzhangzz 2010-12-21 10:51
刚才注意到Marc Barthlemy关于空间网络的综述在《Physics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里面引用了不少国人的科研成果,如北京师范大学狄增如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蔡勖教授等课题组的成果均受到关注。我也很高兴地发现,自己的两篇文章(即文中文献 与 )也被引用。文献 是我们2008年发在《Physical Review E》上关于Apollonian网络平均距离精确解的文章,里面纠正了2005年《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关于Apollonian网络平均距离的错误。文献 是2009年发表在《New Journal of Physics (NJP)》上文章,主要由我、同济大学的关佶红教授、复旦的周水庚教授、以及复旦的两位本科生(目前分别在康奈尔大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一起合作完成。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节点的空间位置对网络结构的影响。这里趁兴介绍一下这篇NJP文章。在正式介绍之前,我先简要谈谈(为什么要研究)空间网络。 目前的多数复杂网络模型都假设节点存在于抽象的空间中,节点的位置没有特殊的意义。对于某些网络(如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电影演员合作网络等),这种考虑是合理的。而对于其它一些现实网络,节点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忽略节点的地理(或空间)位置、而将其纳入抽象的空间,会损失许多重要的有用信息,甚至所建立的网络与实际网络相距甚远。高速公路网、因特网等地理位置相关网络(也叫空间网络)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两个网络中,被表示成节点的城市和路由器有其固定的地理位置,节点间的连边对应于现实中的物理实体:公路和光纤。其它的空间网络包括电力网、航空网、地铁网络、神经网络,等等。 在地理位置相关网络中,节点之间存在连接与否取决于多种限制,如节点间的实际距离、地理事件、构造网络可获得的资源、区域限制,等等。这些限制条件不但影响网络的演化过程,而且对网络的动力学过程也有本质的影响。例如,空间结构能促进囚徒困境博弈的合作行为,却抑制雪堆博弈的合作;另外,空间网络的抗毁性及网络上的疾病传播也与抽象的网络有本质的区别。 空间网络结构与动力学行为的特殊性主要源于其节点的空间位置及网络形成的诸多空间限制条件。在目前的空间网络的演化模型中,只考虑了节点间的实际距离对网络演化的影响,而且将网络演化机制表示成节点空间距离的显性函数。在实际的空间网络中,节点空间距离的作用可能是隐性的,其对网络演化的影响并不一定能直接表示成明确的数学式子。另外,现有的空间网络模型基本上都忽略了其它限制因素对网络演化的影响。实际上,地理事件、区域限制等因素对网络演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空间位置相近的节点(如城市)可能因为区域(例如分属于不同的省份)限制,它们之间的连接可能少于属于同一区域但空间位置较远的节点。 我们的NJP文章将空间填充问题(这些填充问题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如Apollonian类型的填充等多种填充问题)映射成复杂网络(模型),在掌握模型内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空间填充网络模型的性质,通过与现实世界中的空间网络进行比较发现,该模型与现实空间网络模型有着相同的拓扑性质。我们还挖掘了所构造模型与现实网络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现实世界中令人困惑的复杂现象转化为间接的简单模型,从侧面反映、掌握真实世界的主要性质,从而为研究实际的空间网络提供借鉴和参考。特别地, 该项研究表明,节点的空间位置对网络的结构性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PRE文章 NJP文章 Barthlemy综述网址: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URL_udi=B6TVP-51J3665-1_user=1508387_coverDate=11%2F23%2F2010_rdoc=5_fmt=high_orig=browse_origin=browse_zone=rslt_list_item_srch=doc-info(%23toc%235540%239999%23999999999%2399999%23FLA%23display%23Articles)_cdi=5540_sort=d_docanchor=_ct=9_acct=C000053195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1508387md5=fb6ca4eed5454e10f0bf36ce059cda2csearchtype=a
个人分类: 未分类|8863 次阅读|6 个评论
复杂网络的盒计数法
热度 1 supermac 2010-12-13 21:09
上一篇笔记后就开始忙毕业论文,之后又把做好的结论整理了一篇英文小论文,对网络分形的研究中断了,万分感谢周老师和章老师回复邮件答疑解惑!现在把后来的一些笔记整理一下。 首先给出判断复杂网络分形与自相似的标准: 结论 *在复杂网络研究中分形性和自相似性并不总是互相包含,一般而言,分形网络总是自相似的,但是自相似网络并不总是分形的。 * NB与lB之间满足幂律关系的 网络就是分形的,该式既可用来判断网络是否分形,还可以求分形维数。 *用不同尺寸的盒子覆盖网络,以及在连续的重整化过程中网络都具有标度不变性,则称网络是自相似的。 还有一点没有明确支撑,但是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即标度不变性未必是幂律分布,度分布如果是指数分布且保持一致,也应该是自相似的。实际上复杂网络中讨论的大多是统计自相似,而不是科赫曲线、康托尘埃那样的几何自相似。也就是说这样的自相似网络中,部分和部分、整体和部分只是统计规律上表现出相同、相似的形态,从中取部分网络未必和其它部分或者网络整体看起来一致。 盒覆盖法 盒覆盖法本是用于传统分形几何的算法,可以求出在欧几里得空间中图形的分形维数, Song 等人将其推广到了复杂网络中。二者的区别在于复杂网络没有传统几何意义上的度量,节点的相对位置是任意的而不是固定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是用所经过的边的最少数量衡量的,而不是厘米、英寸等长度单位,这一点类似于路由算法中以跳数作为优化策略。 首先介绍 Song 等人的盒覆盖法。 图中每列表示用不同尺寸的盒子覆盖网络。规则是用最少的盒子数覆盖整个网络,盒子中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 lB ,即 lB=2 时节点之间的距离都是 1 , lB=4 时节点之间的距离最大为 3 。每行表示用不变的盒子尺寸连续覆盖网络,即网络的连续重整化。将每个盒子整合为一个节点,盒子之间若原本有节点连接的话则在整合后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边。重复该过程直到网络最终化为一个节点。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覆盖网络的最少的盒子数 NB ,而这个最少是有相当难度的。 Song 等人用的是穷举法,这样的话需要相当长的计算时间,对于我等草民靠 P8400 跑程序算数据的人来说简直是梦魇 。 2007 年,文献 的作者设计了 另外一种盒覆盖法 , 该方法规则为:首先将所有节点置为未标记,每次随机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种子,然后从该节点出发,以 lB 为路径长度对网络进行搜索(深度优先或者广度优先),找到的未标记节点就放入一个盒子中,重复该过程直到所有节点都放进盒子里。 如图 a , lB=1 ,随机选择节点 1 ,则从点 1 一步可达的节点放入红圈盒子中;第二步随机选择节点 2 ,在从点 2 一步可达的 4 个节点中只有节点 3 还不属于旧的盒子,所以新的粉色盒子中只包含节点 3 ;第三步随机选择节点 3 ,同理,点 2 和点 4 以被标记,所以新的绿色盒子只包含点 3 左侧的三个节点;最后一步,随机选择点 4 ,把最后的一个节点划入新的蓝色盒子中。需要注意的是,盒子中的节点不一定要相互连接,如绿色盒子。 图 b 表示图 a 的最小支撑树,是为了证明文献 的结论,显然二者的划分不同但是盒子数相同。 据文献 , RS 方法随机选择盒子的中心节点,因此盒子之间可以重叠。这种情况下,预先分配的盒子中的节点不会包含在新盒子中,因此每个盒子中的节点不一定是彼此连接的,而是可以通过其它盒子中的节点相互连接。当然了,这样的情况要算做一个盒子。这样的计数规则在分形网络中是必要的,如果不允许这种不连接的盒子,则观察不到无标度的分形行为。实证结果显示, RS 法可以获得与传统盒计数法相同的分形维数。 在这三篇文献中,作者反复强调该方法找到的盒子数不是最少的盒子数,但 中又说 In this study, for simplicity, we choose the smallest number of boxes among all the trials. 只是为找到这样的最少数需要大约 O(10) 次 Monte Carlo 试验。如此来看到底要不要找这个最少数呢?如果不需要的话,算法会简单很多,一次运算后就可以得到所要的盒子数。只是暂时不知道每次找到的盒子数波动会不会很大。 6. PhysRevLett_96_018701_2006--Skeleton and fractal scaling in complex networks. 11. CHAOS-17-2007-026116--box-covering algorithm for fractal scaling in scale-free networks. 12. PhysRevE_75_016110_2007--Fractality in complex networks Critical and supercritical skeletons. 13. NJP-9-2007-177--Fractality and self-similarity in scale-free networks.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11093 次阅读|4 个评论
复杂网络的分形与自相似
热度 3 supermac 2010-11-5 20:13
复杂网络的分形与自相似 用模块生成的等级网络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自相似性,是分形的一个基本特征。讨论复杂网络中的自相似问题有如下几篇重要文献: 显然, Song 、 Havlin 和 Makse 的两篇文章享有最高的引用率。 在文献 中,作者先提出了一个疑问,即现实世界中的很多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意味着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随网络规模对数增长,L(N)~logN ,等价表达式为 ,自相似则要求二者之间是幂律关系。但是,跟多具有小世界特征的网络,如 WWW 、社会网、 PIN 、细胞网等在某种长度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那么该如何协调这个矛盾呢?作者将 20 世纪 30 年代就已经开始在整形空间中使用的盒计数法推广到了复杂网络中,定义盒子尺寸lB 为盒子中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小于lB ,然后节点不重叠地覆盖整个网络,并保证所用盒子数NB 最少。如果有 ,则网络是自相似的,dB 为分形维数,也称为自相似指数。然后作者对网络进行了重整化,证明在整个粗粒化过程中,网络都具有无标度性和自相似性,即度分布在重整化下的标度不变性。作者还介绍了一种簇增长法并与盒覆盖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多个标度指数之间的关系,这里暂不讨论。这篇文章的最大价值应该在于找到了判断复杂网络是否自相似的途径,就是用盒覆盖法对网络进行重整化,若这个过程中度分布的标度不变,则网络是自相似的。 随后,他们三人又写了另一篇文章 来讨论复杂网络上分形结构的起源。开头提到分形的概念 the structures of which look the same on all length scales 显然是一种各个标度上的相似。文章通篇以具有拓扑分形的 WWW 、 PIN 、新陈代谢网和不具有拓扑分形的 Internet 为例来介绍展开讨论。作者认为分形网络一般具有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特征以及等级结构,随机连接和优先连接都不能解释分形现象。作者发现无标度网络模型不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结构源自一种相关的自相似模块方式增长,而不是优先连接模型的不相关式的增长。自相似的分形网络的出现是由于所有长度标度上 hub 节点的强烈相互排斥引起的。换句话说, hub 节点倾向于连接具有较少连接的节点而不是其它的 hub 节点,这种效应可看作有效的 hub 排斥。在这样的模式下,尽管还有穷人,但富人更富。换句话说, hub 节点通过优先连接那些连接较少的节点来增长,以生成鲁棒性更强的分形拓扑。相比之下,较弱的反相关或不相关增长则导致非分形的拓扑结构,如 Internet ,这样的结构是自相似也有小世界特征,但非分形, hub 节点相互连接使得网络容易遭受蓄意攻击。这种自相似的组织方式也可以产生等级结构。 这两篇文章中,作者并不严格区分分形和自相似的概念,基本是等同的,只是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自相似偏重于描述标度不变性,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相似;而分形则侧重于描述整体的拓扑结构和鲁棒性。 不久后, Gallos 又与 Song 和 Makse 合作写了一篇关于网络分形和自相似的小综述。文中澄清或阐明了这么几个问题: 1.fractality 指的就是不同标度上的自相似。 2. 分形与小世界的矛盾点在于网络中甚至不存在不同的长度标度,因此这两个特征在同一个网络中无法共存。这句是原文翻译,我没大看懂,大概是因为这句话原本就是讲不通的,分形和小世界可以和平共处。 3. 判断网络分形的方法就是盒覆盖法,然后看是否满足 。分形网络具有有限的维数,而非分形网络的维数趋于无穷大 。 4. 尽管传统的分形理论并不严格区分分形和自相似,但是在复杂网络的研究领域中这两个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分形网络指那些维数取有限值的情况,而自相似网络指在重整化过程中具有标度不变性的网络。 5. 所有的分形网络都属于无标度网络类。 6. 分形结构对网络的影响在于鲁棒性、网络流和模块化。 文献 研究的也是无标度网络中分形的起源,用的工具是最小支撑树。文章引言部分先对几个重要概念下了定义,小世界和无标度无须赘述,作者将NB 和lB 之间的幂律关系 定义为分形标度 (fractal scaling) ,而自相似性指度分布的标度不变性 (scale invariance) 。作者证明了网络的分形拓扑源自于低层的支撑树结构。作者验证网络是自相似的方法是用盒覆盖法对网络进行粗粒化,如果用不同尺寸的盒子覆盖网络,以及在连续的重整化过程中网络都具有标度不变性,则称网络是自相似的。 类似的,文献 将幂律关系 定义为分形行为 (fractal behavior) ,那么于是产生疑问是否可以理解为,判断是否分形的标准是 而判断自相似的标准是标度不变性?是否需要同时满足标度不变性在用不同尺寸的盒子覆盖网络和连续的重整化过程中都成立才能称为自相似?若满足关系 的网络就是分形的,如果又发现标度不变性不存在,则网络就不具有自相似性了?分形但不自相似这岂不与分形的概念相左?文献 还提到在等级网络中,除了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存在聚类系数和节点度之间的幂律关系 ,是否意味着等级网络必然是小世界和无标度的? 网络拓扑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1. 无标度与小世界:二者是复杂网络的两个重要特征,没有必然联系,小世界网络的度分布可以服从幂律,也可以服从指数分布,如 WS 小世界模型。 2. 无标度与等级结构:无标度网络中必然有少量节点拥有大量连边,即 hub 节点,其它节点只需要连在 hub 节点上就可以连入网络,因此不需要太大的度,也不需要相互连接。因此 hub 节点的聚类系数必然小,也就是度与聚类系数的反比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出现等级结构要求的幂律关系 。当然了 hub 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对网络结构也有重要影响,如前文所述的 hub 吸引与 hub 排斥。 3. 小世界与分形:完全的 hub 吸引( hub 节点只和其它 hub 节点连接)使网络任意两点间存在捷径的可能性大大增大,最短路径长度缩短,即小世界,但此时是没有分形结构的;而完全的 hub 排斥会产生分形结构但与此同时会破坏小世界效应。但实际上网络的形成机制不可能这么单一,必然是两种方式的结合,因此网络既可以是小世界的,同时又是分形的。 4. 无标度与分形:目前的无标度网络模型如 BA 模型等都不能产生分形结构,但是实际中存在分形无标度网络,二者并不矛盾。 5. 分形与自相似:很多现实网络无论是否分形都具有长度标度不变性,即自相似网络未必都有分形结构。 6. 分形与等级结构:分形 / 自相似网络经常是具有等级结构的,描述了系统的模块性。 关于上面提到的几点疑问,哪位老师能不吝赐教,小生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 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第 24 讲,分形理论。 2. 汪小帆等,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第 2.8 节,复杂网络的自相似。 3. NATURE_433_2005_392--Self-similarity of complex networks. 4. Nature Physics_2_2006_275-281--Origins of fractality in the growth of complex networks. 5. Physica A-386-2007-686-691--A review of fractality and self-similarity in complex networks. 6. PhysRevLett_96_018701_2006--Skeleton and fractal scaling in complex networks. 7. PhysRevE_77_045101_2009--Self-affine fractals embedded in spectra of complex networks. 8. Physica A-375-2007-741-752--Exploring self-similarity of complex cellular networks. 9. Physica A-388-2009-2227-2233--Modeling complex networks with self-similar outerplanar unclustered graphs.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1786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关于分形与自相似的一些笔记
热度 3 supermac 2010-11-4 13:16
最近在研究复杂网络的分形和自相似问题时遇到了很多困惑,在这里把思路整理一下。 基本理论 分形理论首先是一门数学,但由于可作为描述系统科学中很多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系统理论。传统的几何学只研究规则齐整的形状,即整形。但是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不规则、不整齐的琐碎形状,因而简单性科学是无法描述他们的,这样的复杂几何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由此诞生了分形几何学,分形理论逐步发展成熟。 大自然中存在着大量的分形现象,我们称之为自然分形。一个典型问题即为 Mandelbrot 提出的英国海岸线有多长?由于海岸线是由大大小小的曲折嵌套而成的,所以不同的测度单位会带来计算结果的巨大差异。同样,山川河流也都具有分形特征,主脉分出支脉,大支脉嵌套小支脉(或支流)。山的表面既不是平面也非光滑曲面,同样,水的表面也不是绝对平面。 数学家用数学的方法造出的分形则称为数学分形,比如对某个规则整形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换,以产生更多更深层次的细节,使得图形越来越纷繁、琐碎、复杂。典型的例子有康托尘埃、科赫曲线、谢尔宾斯基垫子、谢尔宾斯基海绵等等。这样的生成规则也不一定是完全确定的,可以加入一定的随机因子,按照概率使用某些规则,可以生成更复杂同时更接近自然分形的图案来。 分形与自相似 分形至今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常用通俗的描述来解释分形。一般认为,分形具有不规整性、层次嵌套性和自相似性。 按照 Mandelbrot 的定义, fractal is a rough or fragmented geometric shape that can be split into parts, each of which is (at least approximately) a reduced-size copy of the whole (Mandelbrot, B.B. 1982) 。这样的定义就默认了分形特征是一种 a property called self-similarity ,也就是说分形中包括了自相似。 所谓自相似,是一种尺度变换下的不变性 (scale-invariance) ,即在不同尺度下观察分形可以看到近似相同的形象,若把整个对象的局部放大,再把局部的局部放大,都可以看到相似的结构特征。但是这种自相似并不像整形的相似那么严格,允许相似中的不相似,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科赫曲线,整体是闭合的,但任一部分都不是封闭曲线。分形自相似意味着部分与整体有一样的复杂性:一样曲折、琐碎、纷乱、不规整、不光滑。并且,分形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也是相似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就是从审美的角度对山水分形中的自相似的描述,以至于让外人只看到相同之处而难以了解细微的差别,便生出迷路的疑惑。 整数维与分数维 我们都知道传统几何中点、线、面、体分别是 0 、 1 、 2 、 3 维的,这里的维数都是非负整数,故称为整数维或者拓扑维。但是分形几何对象的独特属性是不能用整数维来描述的,特别是其不规则性和复杂性,如科赫曲线在性质上不同于一维曲线但也远非二维的面。因此, Mandelbrot 引入分数维来刻画分形对象的不规则程度和复杂性程度。设 为b几何对象, a为单位线段,令 D 为分数维,定义 ,则 D=logb/loga 。 分形时间序列 查到的关于分形时间序列的文献大多是金融时间序列,这是已被公认为分形布朗运动的一种时间序列。分形布朗运动是统计自相似的,具有长期记忆性的,也就是说有一种记忆效应使得未来的变化趋势与现在相同。这种长期相关性可由相关指数 Hurst 指数表征,当H=0.5 时,序列是完全随机的;当H0.5 时,序列具有长期相关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倾向于和过去相同;而当H0.5 时,序列是反相关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倾向于与过去相反。分形维数可由 Hurst 指数求出,定义: 时间尺度分形维:Df=2-H. 概率空间分形维:Dp=1/H.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17649 次阅读|6 个评论
Mandelbrot:美丽的分形
热度 1 songshuhui 2010-10-27 12:39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10-25 18:52 文/黄秀清 谨以此文悼念分形之父(Mandelbrot)曼德勃罗先生! 著名数学家,被誉为分形之父的Mandelbrot先生,美国时间10月15日在马萨诸塞州剑桥辞世,享年85岁。他用美丽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他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少有的影响深远而且广泛的科学伟人之一,1993年他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生前还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统计学会、IEEE、计量经济学会、数理统计学会等学会的会士。 大概是拥有犹太人血统,他是一位非常另类的科学家,特立独行,喜欢提出新问题和新猜想,他的论文涉及数学、信息论、经济学、金融学、语言学、生理学等几十个学科。曼德勃罗前半生的学术生涯可以用坎坷两字来形容,过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学术流浪者的生活,孤独地一个人行走,没有同道,论文几乎都被主流学术界无情地枪毙,被退回的手稿堆积如山。坚强的他选择了创立新的学科,自己开拓一片天地,奇迹终于出现了,1975年他独自创立了分形(Fractal)学,出版了一系列奠定分形学说的著作,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和学术地位。 分形(Fractal)一词,是曼德勃罗创造出来的,其原意是不规则、支离破碎的意思,所以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非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按照分形几何学的观点,一切复杂对象虽然看似杂乱无章,但他们具有相似性,简单地说,就是把复杂对象的某个局部进行放大,其形态和复杂程度与整体相似。在分形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戏剧性的新发现,比如中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分形学认为这是一个不确定的答案,海岸线的长度取决于你用什么样刻度的尺子进行测量,刻度越细,所测量的海岸线长度就会更长,乃至无限。如今分形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农业、金融、艺术等诸多领域,其不规则图形设计理念甚至影响流行文化。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最早把分形引进中国的是中科院沈阳金属所的龙期威研究员,他首先把分形理论应用于金属断裂的研究,龙期威先生还为在中国推广分形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当属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89年在金属所举办的全国分形学研讨会,恰好在金属所学习的我经常去旁听,那次研讨会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不是那些做报告的专家,而是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壮汉,他特喜欢提问题,那浓重的湖南音总能引起全场一片善意的笑声,他就是谢和平先生,谁也没有料到日后他会成为一名院士和著名大学的校长,他学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分形方法引入到裂隙岩体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不夸张地说是曼德勃罗先生的美丽分形成就了谢和平先生。 有学者这样说过:为什么世界这么美丽,因为我眼睛看到的都是分形,大到海岸线、山川形状、天空的云朵,小到一片树叶、一片雪花、皮蛋里的花纹,分形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function copyCode(id){ var testCode=document.getElementById(id).value; if(copy2Clipboard(testCode)!=false){ alert("生成的代码已经复制到粘贴板,你可以使用Ctrl+V 贴到需要的地方去了哦! "); } } copy2Clipboard=function(txt){ if(window.clipboardData){ window.clipboardData.clearData(); window.clipboardData.setData("Text",txt);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Opera")!=-1){ window.location=txt; } else if(window.netscape){ try{ netscape.security.PrivilegeManager.enablePrivilege("UniversalXPConnect"); } catch(e){ alert("您的firefox安全限制限制您进行剪贴板操作,请打开'about:config'将signed.applets.codebase_principal_support'设置为true'之后重试,相对路径为firefox根目录/greprefs/all.js"); return false; } var clip=Components.classes .createInstance(Components.interfaces.nsIClipboard); if(!clip)return; var trans=Components.classes .createInstance(Components.interfaces.nsITransferable); if(!trans)return; trans.addDataFlavor('text/unicode'); var str=new Object(); var len=new Object(); var str=Components.classes .createInstance(Components.interfaces.nsISupportsString); var copytext=txt;str.data=copytext; trans.setTransferData("text/unicode",str,copytext.length*2); var clipid=Components.interfaces.nsIClipboard; if(!clip)return false; clip.setData(trans,null,clipid.kGlobalClipboard); } }
个人分类: 数学|152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分形在非晶合金里的应用
wrc218 2010-10-21 17:37
无序合金中的分形纪念分形之父:Mandelbrot 分形( Fractal)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详细介绍见黄秀清的博文- Mandelbrot :美丽的分形 本文将简要介绍下最近在非晶态合金中发现的一些有关分形的工作。谨以此文亦悼念分形之父( Mandelbrot)曼德勃罗先生! 非晶态合金是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急冷)高温合金液体来不及晶化,而过冷到玻璃态转变温度发生凝固而形成的合金。这种材料在外观上与传统合金并无显著差异,见图 1。由于具有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因此可以成型成各种形状,甚至可在纳米尺度成型。 但是,非晶态合金在微观上原子排列不具有长程序,而只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短程或者中程序。典型的原子构型高分辨TEM以及对应的选区衍射图见图2。 Bernal 在1960年提出了描述非晶合金原子构型的硬球密排无规堆积模型(Nature 1960)。但是这种模型在描述多组分非晶合金时,遇到了困难。最近,越来越多的工作表明(Nat Mater 2004;Nature 2006),非晶合金的基本微观单元是一些准等同的以溶质原子为中心的原子团簇,见图3。这些原子团簇的排列仍然遵循密堆原则,中间存在一些间隙原子或者自由体积。 去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X.-L. Wang研究组基于大量非晶合金的中子和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Nat Mater 2009),发现这些基本原子团簇的堆积至少在中程序尺度上满足一种自相似的分形行为:最近邻峰与原子平均体积遵循某种幂率关系(图4),其幂率指数为0.433左右,而通常晶态合金的指数为0.333。他们进一步分析发现,非晶合金中原子团簇分形堆积的分维是2.31. 最近,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研究组对非晶态合金在压缩过程中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的锯齿状流动现象(见图5)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他们发现,对于韧性体系的非晶合金,锯齿状流动载荷跌落的幅值与其数目也存在某种幂率关系,见图6,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分形行为。 在传统的脆性材料(比如,单晶硅、钠钙玻璃、 PMMA和Homalite-100)的动态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往往出现路径不稳定和分叉不稳定两种类型的不稳定行为。伴随着这两种不稳定的依次出现,断裂面形貌沿着裂纹扩展方向从初始的光滑镜区(mirror)过渡到雾区(mist),最终演化为粗糙的羽毛区(hackle),其背后的能量耗散机制主要是新表面的形成。最近几年,通过对一些脆性非晶态合金体系(比如Mg基、Fe基等)动态断裂面镜区的高分辨观测(PRL 2005; APL 2006),惊奇地发现这些在微米尺度看似无结构的光滑镜区并非真正没有结构,而是存在自组装的周期条痕(图7),其间距通常小于100纳米,且垂直于裂纹扩展方向。 综合考虑其形成区域以及材料结构特征,非晶态合金中的纳米尺度周期条痕( Nanoscale periodic corrugation, NPC)不大可能是裂纹前缘波或瓦纳线,也不同于在一些脆性单晶材料动态断裂过程中出现的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的纳米条痕(可能起源于解理系统的各向异性)。这种崭新的断裂斑图很有可能是一种新的动态断裂不稳定现象,为人们揭示非晶态合金材料在断裂过程中独特的能量耗散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 作者的前期工作表明 (Philos Mag 2008; APL 2008; Scr Mater 2009),这种纳米周期条痕甚至可以出现在相对韧性的非晶态合金体系(比如锆基)的动态断裂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准解理的断裂特征,具有解理和孔洞聚集的耦合机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团簇运动模式-拉伸转变区(tension transformation zone, TTZ)作为准解理断裂的元过程。金属玻璃断裂过程中能量耗散取决于两个竞争的元过程,即经典的剪切转变区(STZ) 和拟想的拉伸转变区(TTZ),其中STZ主要以粘性耗散为主,而TTZ主要以形成新表面来耗散能量。两种原子团簇运动模式的示意见图8。纳米周期条痕的形成是由于在裂尖前端STZ背景下,TTZ的周期性激活。 就在最近,作者采用AFM对NPC的三维形貌进行了细致的扫描(三维形貌见图9),并对其进行了非趋势波动分析(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 DFA)。发现NPC沿着裂纹扩展方向是长程关联的,存在显著的特征尺度,即间距;沿着Peak方向也是长程关联的,也存在特征尺度,但是显示出微弱的分形行为;但是沿着Valley方向表现出长程无关性和强烈的分形特征,其分维为1.48。 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前期提出的金属玻璃能量机制。 相关工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Intermetallics 2010;18:2468】 希望在这种原子长程无序的特殊合金中,能够发现越来越多的分形行为。这也许将有助于人们对于玻璃态结构、玻璃态转变现象的理解。上述这些工作也充分体现了分形的生命力,可告慰Mandelbrot的在天之灵!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252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2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形墙纸(分享)
毛宁波 2010-10-20 22:54
分形之父 Mandelbrot辞世之际贴上 部分分形墙纸,和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其他|788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形之父Mandelbrot所得荣誉和奖励
毛宁波 2010-10-20 22:45
分形之父Mandelbrot所得部分奖励和荣誉 A partial list of awards received by Mandelbrot 2004 Best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AMS Einstein Lectureship Barnard Medal Caltech Service Casimir Funk Natural Sciences Award Charles Proteus Steinmetz Medal Franklin Medal Harvey Prize Honda Prize Humboldt Preis Fellow,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IBM Fellowship Japan Prize John Scott Award Lewis Fry Richardson Medal Medaglia della Presidenza della Repubblica Italiana Mdaille de Vermeil de la Ville de Paris Nevada Prize Science for Art Sven Berggren-Priset W?adys?aw Orlicz Prize Wolf Foundation Prize for Physics
个人分类: 其他|4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