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分形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分形

相关日志

控制树状分形网络上的运输效率
Fudanzhangzz 2013-12-11 19:55
控制树状分形网络上的运输效率 吴斌 章忠志 摘要 :陷阱问题是众多其它动力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机制,有效地控制陷阱过程(尤其是陷阱效率或运输效率)是复杂系统上陷阱问题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因此,研究陷阱问题的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类有向分形网络,研究了该类网络上的陷阱问题,集中研究了陷阱点固定在中心节点这一特殊情形。所提出的有向分形网络可以从之前的无向分形网络按如下方式扩展得到:将原来无向网络的每边条看作具有不同边权的两条有向边,每条有向边的权值通过单个参数控制。根据该有向分形网络的自相似结构,利用重正化群技术,得到了与陷阱过程有关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及其重数,其中特征值是通过一个精确的递推关系式给出的。通过所得的关于特征值的递推关系,计算了最小特征值和平均陷阱时间( ATT )的表达式。这里的 ATT 是指游走者首次到达陷阱点的期望时间,它是衡量陷阱效率的一个主要指标,近似等于最小特征值的倒数。结果表明: ATT 行为完全由权参数控制:通过调节边权参数, ATT 可以是系统规模的亚线性、线性、或超线性函数。本项研究为控制分形网络上的运输效率提供了一种的有效方法。 相关结果已在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上正式发表。 文章发表的 PDF 版本: Controlling the efficiency of trapping in treelike fractals.pdf
3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相似性”可否用于尺度推演?
热度 1 chenhuansheng 2013-11-20 20:42
遥感科学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李小文老师说,尺度问题就是一个当前的重点。 其实除了遥感,地理学很多学科分支都涉及到尺度问题。有些研究,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都是在一定默认的空间尺度上开展的。只是时间久了,这种“默认”变成了沉默,让我们这种新来的人可能不明就里。 前两天写一点关于分形的想法,其实我对于分形至今没有搞懂其含义,更不用说其涉及到的什么维数、非整数维数了。 但是“自相似特征”,我倒觉得遥感研究者们需要注意。如果存在”有限尺度范围内的自相似性”,那么遥感以及其他地理规律的有限尺度推衍、尺度转化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具体表达如下: 1 、基于我抄书看来的分形的概念“ 在很宽的尺度范围内,无特征尺度却有自相似性和自放射性的一种现象”。 我想,自然界可能不太能够找到任意尺度(空间尺度)下都自相似的现象。但是不是可以找到有限尺度范围类自相似的现象呢?如果找到了,那么在存在自相似的这个空间尺度范围内,不同尺度下观测得到的规律和现象是可以在其他尺度上适用的。这,是不是有限地解决的尺度推衍的问题呢? 2 、要确定上述的这个空间尺度范围,实际上是在于确定自相似性失效的界限。找到这些界限,对于尺度推演是很重要的。 3 、我是否可以大胆猜测:有限尺度范围内存在自相似性。那么自相似性随尺度的变化,是不是有点象分段函数,每一段为一个线性函数? 4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建成区面积在 10km 2 ~50km 2 范围内时,发现城市建成区面积 S 与周长 L 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 L=f 1 (S) ;也就是说一群面积在 20km 2 左右的城市经过统计得出的 S 与 L 的互变规律,在其他大小的城市上普遍适用。我是否可以理解这就是 有限范围内的自相似性 ? 而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一个分段函数,使得 50km 2 ~100km 2 , 100km 2 ~500km 2 , 500km 2 ~1000km 2 范围内,分别有不同的 S 与 L 的对应法则? 5、我想起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些文章,说利用跨遥感平台进行地表特征研究。这时候感觉背后发凉。遥感上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用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对低空间分辨率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检验、验证。在我们还没有解决尺度推演的问题的时候,这个方法已经成为遥感同行们默认的思路。这其中其实也涉及到尺度推演的问题,这种实际的推演,是依赖于人脑总结和概括,从小尺度向大尺度推演。是经验的干活。 但是这个是不是冒着什么风险呢?
262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大自然分形之美
Fangjinqin 2013-10-7 09:38
个人分类: 图片欣赏|2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音乐美术中的分形艺术
热度 3 ChinaAbel 2013-8-5 19:13
以前接触到与关分形有关的最多的是分形图片,今天才知道分形在音乐中也有应用。特地查了一些资料,贴出来供大家欣赏。主要来自网络。 分形诞生在以多种概念和方法相互冲击和融合为特征的当代。分形混沌之旋风,横扫数学、理化、生物、大气、海洋以至社会学科,音乐美术等也产生了影响。 音乐部分 : Daniel Levitin 教授是一位脑神经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音乐家。他率领的研究团队最近发现,音乐的节奏中也存在着分形结构,且节奏中的分形模式,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音乐流派和作曲风格。 声音,纷繁多变。有时被称为乐音,有时被称为噪音,其区分标准一般在于,是否能够给收听者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然而这样宽泛的概念,是不是也能用数学量化的标准予以清晰地呈现呢? 来看看下面这些用图像来呈现音乐的尝试 : 早已有研究表明,美妙的音乐篇章,尤其是古典音乐和交响乐中,蕴含着许多奇妙的分形艺术。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白噪声、红噪声和粉红噪声,由此引出 “音乐中的分形” 这一概念。 乐音中的分形 白噪声 白噪声(white noise)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声音类型。就像光学中的白光,是由所有频率的可见光混合得到的一样。理想的白噪音,就是把人耳能接收到的所有频率的声音同时发出。最为我们所熟悉的白噪声,就是在收听广播时候,在有节目的频段上所听到的电波声,还有磁带空白处的声音。类似于,沙沙沙,沙沙沙。这样的声音听起来,前后基本一致,可预测性最强,随机性最弱。 红噪声 与之对应,另外一个极端的声音现象是布朗噪声(brown noise),也叫做 “红噪声”。与物理中布朗运动的概念类似,这种声音的前后音程差,是微小的、随机的、无规律的变化。可以设想,就像是第一次见到钢琴的小孩子,他用一个手指在琴键上乱弹一通。这种声音毫无规律可循,也没有美感可言,随机性最强,可预测性最弱。 (图 1)从左到右边分别为:白噪声、红噪声(布朗噪声)、粉红噪声(1/f 噪声);上排表示声波分布,下排表示在频域的分布情况。 就像世界上的诸多事物一样,美好的东西总是寻求一个平衡(balance)。那么,在可预测性和随机性之间,是不是也存在一个平衡的界限,对应着美妙的乐音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 “1/f 噪声”(1/f noise),又称为 “粉红噪声”(pink noise)。 粉红噪声 从时间域的波形来看,粉红噪声的声波图像具有分形的结构。从频域—能量的角度分析,其能量从低频向高频不断衰减,曲线为 1/f,通常为每 8 度下降 3 分贝。最初的科学研究中,常利用 “1/f 噪声” 模拟出瀑布、刮风或是下雨,这种自然界中浑然天成的声音。对大量乐谱的分析也早已证实,多数犹如天籁之音的世界名曲,均属于粉红噪声。 节奏中的分形 上面所考虑的分形都是对于 “音高”(pitch)而言。近日,PNAS 上刊发了一篇文章,Daniel Levitin 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对于音乐的 “节奏”(rhythm)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诸多乐曲的节奏中,也蕴含着类似的分形结构 。 作者在论文开头写道: “音乐中有拍子,并且拍子出现的规律会有一定的重复性。我们通常无法预测下一个旋律的转折点会怎样演绎,但却能够在静静聆听的过程中,感觉到音乐的转折点何时将要到来。” 于是,可以猜测,在看似无迹可寻的韵律中,或许也有类似的分形结构。 (图 2)对贝多芬四重奏的乐段节选进行节奏分析,A 为乐谱,B 为 1/f 分布,C 为 1/f 的指数化处理,得到类似于正态分布的结果。 如上面(图 2)中的乐谱,可以看到乐曲中各音符之间的间隔并无规律可循。但是,如果从频域的角度来考虑,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通过对进一个世纪以来的大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音符和休止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temporal / rhythmic),也遵循 “1/f 分布”(1/f distribution)。而在频域上的 “1/f 分布”,对应在时间域上即为分形曲线。 节奏中的分形结构听起来或许有些抽象,但它却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音乐流派和作曲风格。 研究人员称,他们分析了不同的音乐流派及不同作曲者的大量作品,得到各自的 “1/f 分布”,再将其做进一步的指数化处理,可以得到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有对应的均值和方差。结果发现,不同的 “均值” 对应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大的 “均值” 对应着较强的可预测性,而均值较小则表明乐曲节奏较为平稳。 这与直观上的听觉体验基本一致。例如,滑稽音和诙谐曲的均值,比交响乐和抒情曲要大,表明其曲风多变,无章可循,从而营造出始料未及的艺术效果。同样,贝多芬、海顿和莫扎特同为一个时期的作曲家,但他们乐谱的分形特征却各不相同;而间隔了几个世纪的作品,比如蒙特威尔第和乔普林的乐谱,则呈现出类似的节奏模式。 (图 3)上下两组图片分别表示不同作曲家和不同音乐流派所对应的 “均值”。主要看 E 这一列,纵轴代表流派,横轴代表均值大小。均值越大,音乐节奏的可预测性就越大,反之预测性就越小。可见,作曲家中,贝多芬的可预测性最强,而莫扎特则是随机性很强;在不同的音乐流派中,交响乐的可预测性最强,而拉格泰姆调(Ragtime)的随机性最强。 从(图 3)中可以看出,莫扎特和乔普林作品的 “均值” 都比较低,风格也就类似; 贝多芬和维瓦尔第的 “均值” 都较高,其作品节奏变化也较为接近。这一结果表明,音乐节奏的分形变化,可能是植根于人类大脑中的作曲能力的基本属性。研究人员称,不同作曲家独特的风格特征,很可能是他们各自让节奏的分形发生变化的尝试。 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大胆设想,开发出一套自动编曲的软件,先通过 “1/f分布” 曲线创作出对应节奏,再随机填入音符,是否一定能得到曼妙的乐章呢? 不过,该路数的创作结果,一定与之前仅考虑音高上的创作出的 “分形音乐” 截然不同。至于孰优孰劣,当然要由听众来做评判。 顺便说一句,这位 Daniel Levitin 教授,不仅是一位音乐家,还是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他在其著作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一书的开篇,就表明了自己对音乐和科学的热爱,并解释了自己为何要研究音乐与科学之间的联系。或许正是拥有这般对自己的兴趣,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才有可能发现隐藏在美好事物背后的那些神秘的魅力。 参考资料: ​ Tatiana Plakhova, CHAOS AND STRUCTURE Daniel J. Levitin, Parag Chordia and Vinod Minon: Musical rhythm spectra from Bach to Joplin obey a 1/f power law 图片来源: Tatiana Plakhova, via behance.net 文章题图: vi.sualize.us 美术部分: 分形的基本特征 分形艺术作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自相似性 如果一个几何对象的某个局部放大后,与其整体相似,这种性质就叫做自相似性。 二、无限精细 任意小尺度下依然有精细的结构。随着图像的放大,不但不会丢失细节,相反会看到越来越精细的细节。 三、极不规则 很多有分形特征的事物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去描述。 网上资料很多,这里直接给出一些链接吧 分形艺术 的图片 分形艺术 网 分形艺术 小组 非常漂亮的 分形艺术 图片 意大利女艺术家Chiara的 分形艺术 作品 分形艺术 软件Apophysis教程 (视频) 分形艺术 基本知识及作品欣赏 分形几何与 分形艺术 分形艺术 软件【Ultimate Fractal】 分形艺术 (视频讲解) 相关链接: 数学艺术作品 分形理论视频1 http://v.ku6.com/show/O9rLuErkuKZhcAsz.html?lb=1 2 http://v.ku6.com/show/1SYGXk98U672qCL3NzRwbg...html
633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次电与光的交叠
热度 4 zhongwei2284 2013-8-1 15:43
电,是危险而神秘的家伙;光,是希望的象征。早在百年之前他俩就已经有过美丽的结合, 它们共同丰富了我们的世界,给予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的空间,并带来了无数未知! 当然,这里所说到的电并没有高压的危险,也无闪电的华丽;这里的光并没有太阳的辉煌,也没有萤火虫屁股上那星点的 charming 。但,它们真实存在过。 这是从一个本来不太有聊的实验项目开始的,说是不太有聊因为原来是做静电除尘的,方案早就备好,据说已经做了好几届了,所以,照前几次的测测数据就好了。但,我一哥们改了一下仪器,后来邀我入伙,在一场黑暗中,在放掉剩余静电的一瞬间,图中所示的管内产生了微弱的蓝光,并带有轻轻的震荡式的噼啪声——哦,空气被击穿了?管内则产生了如图的花样。出于惊奇,我们又重复了几次,但后来,由于一头扎进了分形理论的初步学习以及其他各种事物的干扰,实验并未取得多大进步,它止步了很久了。在此也只能展示几张图片与大伙一起分享一二。 有时候总要做些苦中作乐的事情,乐在其中才好!! 对其中机理的形成,似乎还没看到让我觉得满意的解释,至少我觉得它还没有被完全用物理说清楚!也许,正如分形精髓之一的自相似性一样,需要创造一个无限嵌套的理论去解释它,自己也很模糊呢! Who knows ? (光与影的交叠在哪里?想象一下实验或许就该感受到!哦, no ,竟然还得想象一下!哈哈 ~~ )
个人分类: 自由空间|5028 次阅读|6 个评论
程代展:玄机妙语话混沌
hutongfuture 2013-7-30 17:12
玄机妙语话混沌——《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序 程代展 ​自从 Lorenz 20世纪60年代偶尔由数值计算发现混沌吸引子以来, 混沌理论在许多领域中得到迅猛的发展.混沌以其千姿百态的分形与吸引子,以及难以捉摸的蝴蝶效应,令人感到一种缥缈虚幻的玄妙和一丝扑朔迷离的诡异。 “混沌理论”最早起源于物理学家的研究,但却不是正统物理学的范围,它当然也不是正统数学理论,它可算是在许多领域都能应用的边缘学科.每个学科的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它。搞生物的人用它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的进化;搞经济的人用它探索金融股市的规律;作数学的则更多地将它与非线性及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等联系起来。这本书是从物理的角度开始, 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娴熟的数学技巧剖析混沌的本质, 然后推而广之, 述及混沌在其它各学科的应用。   要写好一本通俗读物,有两点是很重要的:一是对该学科的深刻理解,没有这种理解就会把通俗读物混同幻想小说;二是文笔的生动流畅,否则会写成简版的教科书。张天蓉博士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又有入木三分的文笔,使得这本书既保持了科学的严谨性,令读者开卷有益,收获真知; 又能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引人入胜。   张博士系文革中大学毕业生,是我当年第一届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同学,后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大学获物理学博士,与我经历相似。细读该书,为之感动,故不揣孤陋,以为序。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44888/
4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序
热度 3 hutongfuture 2013-7-24 21:55
科学可以很有趣 饶毅 虽然科学进入中国已几百年,但恐怕还很难说中国是一个普遍理解科学的国度。 如果科学真深入了中国文化,就难以解释为什么即使是今天,中国民众也还经常误读科学、甚至在极端少数人推动下,可以出现反科学的思潮。 由真正懂科学的人以中文介绍科学,有长期的必要。而能将科学栩栩如生地介绍给公众的作者,在中文世界还是凤毛麟角,本书的作者 张天蓉 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文笔也许有助于改善中国很多人只注重科学的功用而不欣赏科学的趣味的问题。 张天蓉是我国留美的物理博士。她念物理的时代,是我国青年对物理学趋之若鹜的时代。本来也喜欢物理、后来却念了医学再转生物的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自己喜欢科学,也喜欢了解其他学科,十几年来也写科学介绍,所以对张天蓉的科普更是由衷的佩服。张博士的文章,不仅把科学讲的很透彻,而且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是科学普及的极佳材料。 我希望不仅青少年,而且爱好科学、崇尚智力、推崇理性的成年人都成为张博士的读者。 如果您时间不够不能全面阅读,也不妨将这本书放在自己的书架上,也许不经意可以影响亲朋好友,也在中文世界推广了科学和理性。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44888/
4719 次阅读|3 个评论
教育中的分形
热度 4 lvnaiji 2013-7-10 14:44
教育中的分形 吕乃基 听刘敏老师上课讲到“分形”,并以此来解释各级教育之间的关系,感到颇受启发。分形略知一二,用分形来理解教育则是首次听闻。因时间关系,刘敏老师未及展开。以下系自由发挥,错误部分由博主负责。 图中由下而上,幼儿园和小学告诉小孩世界是什么模样,把人群区分为好人坏人,在儿童如一张白纸的心灵上(人之初性不定)抹上最初的一笔。初中说,世界或许还要再复杂些。待到高中,世界又增加了不少细节,例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以及辛亥革命前前后后的偶发事件。 到了大学,发现历史是如此复杂,充满曲折甚至倒退,不知是进一步退两步,还是进两步退一步。现实世界更是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越是高层次的教育,分形越多。 关键是,在教育的逐级推进中,受教育者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也成为其中一员。研究生期间在了解更多细节之时,实际上也更多的参与其间,并与其他人的分形彼此耦合(参见 个人的时间与群体的时间 —— 再论科学网的时间维 )。人与人的相遇和交往,先前只考虑到各人分岔( 分岔的交汇与别离-人生感悟之三 系列)之间的交叉相遇;结合分形,看来在彼此相遇之时还有如各自的齿轮形状和旋转速度之间是否契合,是“硬碰硬”,还是“无缝对接”。随着迭代的继续,会接近于可导的曲线。(真的是越老越圆滑!不过科学网上了岁数的博主,包括在下,大多未曾修炼到这一层) 在中国的教育中还有众多“得分点”和“标准答案”,直到高中、大学,依然把真实和复杂的社会描绘得简单抽象,选择题非此即彼,或是一厢情愿,或是若干“不准”。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中,不知会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何种类型。当他们带着“一厢情愿”和“不准”走向社会,面对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分形,是否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
个人分类: 教育|42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一书
热度 12 tianrong1945 2013-7-10 07:57
本人所著《 蝴蝶效应之谜 : 走近分形与混沌 》一书近日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正在各网店预售中。 该书是基于我的系列科普博文《走近混沌》而完成。在此首先感谢各网友对本人博文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 希望能得到网友们的继续支持,如果您有豆瓣账号,请到: 豆瓣: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44888/ 点击“想读”,并做评价,不胜感激! 详情请见: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797010-706451.html 本书简介: “蝴蝶效应”一词最早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源至研究非线性效应的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它的原意指的是气象预报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初始值上很小的偏差,能导致结果偏离十万八千里! 例如, 1998 年,太平洋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气象学家们便说:这是大气运动引起的“蝴蝶效应”。好比是美国纽约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就可能在大气中引发一系列的连锁事件, 从而导致之后的某一天,中国上海将出现一场暴风雨! 也许如此比喻有些哗众取宠、言过其辞?但无论如何,它击中了结果对初始值可以无比敏感的这点要害和精髓,因此,如今,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使用它。 蝴蝶效应一词还引发了众多文人作家无比的想象力,多次被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中。 在这个原始的科学术语中,究竟隐藏着一些什么样的科学奥秘呢?它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哪些?这些科学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如何?其中活跃着哪些人物?他们为何造就了这个奇怪的术语?这儿所涉及的科学思想和概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有关系吗?这些概念在当今突飞猛进发展的高科技中有何应用?如何应用? 从这些一个接一个的疑问出发,本书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带你轻松愉快地走近科技世界中最美妙神奇的一个角落,向你展示蝴蝶效应之奥秘 -- 分形和混沌理论,数学物理百花园中这两朵美丽的奇芭! 网站预售: 豆瓣: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44888/ 当当: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3287697#ddclick?act=clickpos=23287697_0_1_qcat=key=%BA%FB%B5%FB%D0%A7%D3%A6%D6%AE%C3%D5qinfo=1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30708213929610594769940850868883ref=rcount=type=t=1373290790000 京东网: http://item.jd.com/11273880.html 亚马逊: http://www.amazon.cn/s/ref=nb_sb_noss/475-5559938-8569552?__mk_zh_CN=%E4%BA%9A%E9%A9%AC%E9%80%8A%E7%BD%91%E7%AB%99url=search-alias%3Dstripbooksfield-keywords=%E8%9D%B4%E8%9D%B6%E6%95%88%E5%BA%94%E4%B9%8B%E8%B0%9C%3A%E8%B5%B0%E8%BF%91%E5%88%86%E5%BD%A2%E4%B8%8E%E6%B7%B7%E6%B2%8C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0381 次阅读|15 个评论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
热度 4 hutongfuture 2013-7-8 22:32
饶毅 教授、 程代展 教授共同作序, 张天蓉 老师著的《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终于出版面世! 北京一只蝴蝶 拍了下翅膀,能引起加勒比海飓风吗? 分形天使和混沌魔鬼将揭示操纵这一切的“看不见的手”。 “为什么世界这么美丽,因为我眼睛看到的都是分形”有学者这么说。 从漫长蜿蜒的海岸线,到人体大脑的结构,分形无处不在!在美得像天使一样的分形中人类有什么样的惊人发现? 一棵马蹄钉跌倒一个王子,一个王子输掉了一场战争,一场战争失掉了一个王国,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到底蕴涵着什么样的规律?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从美妙动人的分形到神秘莫测的混沌,探究科学规律的内在之美,发现无序中之有序。 有人将分形和混沌理论誉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本书首先描述了各种分形的基础知识和特性,包括线性迭代产生的分形如分形龙、科和曲线等,以及非线性迭代产生的曼德勃罗集、朱利亚集等。通过这些例子,介绍了自相似性及分数维的概念。然后,遵循混沌现象发展的历史,通过讲述庞加莱的三体问题、洛伦茨的蝴蝶效应等等故事和趣闻,将读者带进神奇混沌理论的天地中。再进一步通过对一个简单混沌系统 -- 逻辑斯蒂映射的探讨,详细介绍分岔理论、稳定性、及费根鲍姆普适常数等概念。 本书后半部分,介绍了分形和混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前景、分形和混沌的关系、以及与分形混沌密切相关而发展起来的非线性科学。 俗话说: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作为科普书,介绍知识固然重要,传授科学研究之方法更为重要,本书极力体现这个宗旨。作者不仅介绍科学,还煞费苦心地重点介绍科学家作出重大发现时的思路历程,带领读者一起思考,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深刻启示,从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一本老少皆宜、文理兼容的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用轻松有趣的语言,加之通俗生动的图解,来讲述深奥难懂的科学理论。为广大读者剥开理论的坚果,使不同领域的人士,都能领悟到数学及物理学的无穷魅力。 详情请移步豆瓣: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44888/ 如果您有豆瓣账号,请不吝点“想读”,并做评价,不胜感激! 京东网: http://item.jd.com/11273880.html 当当网、亚马逊均有销售。
566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一年前在集智的报告:《计算机、大脑、自然,谁更聪明?》
热度 1 xiaoda99 2013-4-28 11:32
发上一年前在集智作的报告,以及之前和jake的一些讨论。回过头来看,一年来对智能的探索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进展缓慢,但自己还是一直在一步步前行,前路也由模糊不清变得依稀可辨。 能量流和有序结构、尺度无关和分形、临界态、层次, 虽然当时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肤浅,但拿它们作为切入点现在看来没有错,而且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会陆续发上来。 ------------------------------------------------------ 尺度——当今复杂系统中的一个最大谜团 分形 尺度 人工智能 jake 2011-11-15 10:03:36  缘起:上周末xiaoda在集智俱乐部作的有关计算神经科学的报告:http://www.swarma.org/bs/viewforum.asp?id=17409。我个人以为这是参加“探索脑跑题阶段”以来听得最好的一次讲座了,非常对我的口味。 我现在不清楚的是,层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进展如何了?因为前几年就有多分辨率分析算法,小波变换就是一种在图像处理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多分辨率分析工具。当我从物理的角度切入复杂系统研究的时候,尽收眼底的关键词就是:Scale, Scaling,后来发现物理学家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起步很早。大概在20世纪初期,对湍流的研究中,Kolmogrov就开始用多尺度的概念来研究流体。后来60、70年代,在相变临界现象中,就会呈现出多尺度效应,尺度不变性和长程关联。甚至物理学家发明了一整套称之为重正化的方法,参见:http://www.swarma.org/bs/membership/viewelite.asp?id=15652user=jake,有趣的是,重正化方程不再是关于时间、空间的方程,而是关于尺度的方程!只可惜,在此之后,我没有看到更多有关尺度的新进展,除了一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尺度相对论以外,还有吴剑锋给我推荐的还没来得及看的《共形场论》以外。进入到复杂系统后,到处能看到标度现象,从分形到股票市场比比皆是。但是这些现象仅仅是唯象分析的多,没有什么更深刻的见解。我一直猜想会有这样一种物理学研究:类似经典统计力学,通过最大化某种熵,得到分形是一种最可能的解。(其实物理学家早已经常是这种思路了,参见:Tsallis等人的非可延展统计力学(http://oldweb.ct.infn.it/~cactus/researches/nonext-stat-mechanics.htm),通过最大化Renyi熵得到长尾分布,以及关于最优输运网络的研究(http://www.swarma.org/thesis/detail.asp?id=206),空间嵌入的最优化输运网络自然具备分形特征。)但是,总觉得这些理论、模型还不够给力(说实在我也说不清楚什么叫做给力的模型)。 听了你的报告我才知道,实际上计算机科学家也开始思考关于尺度不变性的东西,并且发明了这个多层次计算模型,只不过这个多层次模型现在看起来还有点粗糙,而且不知道它的效果怎么样。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自然界是分形的,所以人类大脑必然体现出多尺度的特征,但是这种多尺度特征隐藏得很深,可能并不简单地存在于物理层,而是存在于信息处理的逻辑层。进而,我们应该如何构造一个多尺度的计算模型来更快速、有效地解决自然的分形问题(例如分形图像识别、多层次语音识别)等问题才是更加激动人心的研究主题。 xiaoda99 2011-11-15 23:08:25 承蒙jake表扬:) 其实我原来没怎么接触过统计物理、复杂系统,对多尺度、分形、层次的形成等这些东西也没什么概念。直到最近才慢慢感受到这些是很本质的东西,很可能是解开大脑之谜的钥匙。 通过这次讲座,又进一步理清了思路:物理世界中,时空局部性、层次、尺度不变等是怎样一步步涌现出现的,这一过程又是怎样在大脑的进化中重演的? 讲座结束后突然有一个想法: 时空局部性、层次、尺度不变性三者中,前两个更为本质,后一个是结果。也就是说,只要假设层次的存在和每一层次上的时空局部性,就必然导致尺度不变。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猜测时空局部性和层次都可以和某些基本物理定律对应。例如空间局部性可以和相互作用的局部性对应(万有引力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都是距离越近,作用越强),时间局部性可以和惯性定律对应。层次的形成还不知道和什么基本物理定律对应。 据我了解,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计算神经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还没得到太多关注。我讲的两个东西都属于非主流。计算神经科学里,一个比较偏物理的学派涉及到Ising model、最大熵等, 例如William Bialek和Ga?per Tka?ik这两个人的研究。我比较喜欢,但没有涉及到层次。机器学习里现在deep belief network等deep learning算法现在倒是比较热,但只是通过实证知道hierarchical比非hierarchical好,至于为什么好,很少有人从我们感受到的物理世界怎样由层次形成的角度思考。 jake 2011-11-16 13:10:17 难点是物理里根本就没有说层次这回事,层次是一种信息的概念,而不是物理概念.物理中只有标度,以及粗粒化(这涉及到层次,但是一种近似方法,而不是基本的物理量). 我觉得从计算科学角度研究多层次标度的方向是沿着图像处理问题出发,看如何把物理中有关多标度的熵甚至量子力学引进来,这是一个有可能成功应用的方向.  另外还想问的是,虽然说你讲的人工智能未来这本书中的模型虽然看起来很好,但是否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呢?为什么很多人说这种研究是民科?如果要深入研究层次这个问题,必须从具体的模型切入,人工智能的未来中的模型是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呢? 公开活动.pdf 公开活动2.pdf
2807 次阅读|4 个评论
股市大海找混沌
热度 9 tianrong1945 2013-4-8 08:20
今天,几个好朋友一块儿吃中饭,饭桌上又聊起了分形和混沌。李四说:“在我过去的印象中,分形之父曼德勃罗是个物理学家,可我前几天才知道,曼德勃罗首先不是从物理中发现分形,而是从研究股票市场的数据开始,从而激发灵感而创立分形几何的。” 听到股票市场,张三一脸的苦瓜相,叹口气道:“唉,这股票市场太扑朔迷离、太无规可循了。去年一个朋友买股票赚了一倍,弄得我心里痒痒的,所以,我也试图买了一点股票,现在过去一年了,可是股市一直下降,我的那点小钱被套在里面,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啊!如果混沌理论能预测未来的股市,那就好了……” 王二嘻嘻笑:“那你就不要指望混沌理论能救你啦,洛伦茨的气象系统,不就是因为是混沌系统,才得出不可预测的结论吗?我看股票市场比混沌还混沌,不可能预测的!” 林童眨眨眼睛,脑中突然闪出一个想法,便说:“那也不一定啊,混沌理论虽然取名为‘混沌’,却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随机无序呀,不是说那是一种决定性的、有可能能控制的混沌吗?” 王二也立即反应过来了,对林童说:“你说得对呀,也许这才是那些经济学家们,还有股市专家们也来凑热闹,想在经济和金融领域探索混沌的目的啊……”王二又掉过头去,笑对张三调侃了几句:“不过,你那点芝麻小钱恐怕是没希望了,等到混沌理论能用来预测股市的那一天,你的芝麻恐怕早就输得精精光了!上次我哥也想买股票,被我劝住没买,现在他可感谢我啦……哼,我可不干那玩意儿,人得有自知之明,财迷心窍、炒股被套,那不是活该吗……” 王二侃得高兴,比手划脚,忘乎所以。沮丧的张三被他气得暗暗地吹胡子瞪眼差点要发作,坐在王二旁边的林零注意到了,赶快插嘴来转移话题:“别扯远了,快听李四给我们报告一下他的研究心得吧!曼德勃罗是如何从股市研究发现分形的呢?” 李四说,曼德勃罗在 2010 年,他去世三个月之前,接受 TED 的采访时,回忆了这段历史 【 1 】 。 图( 1 )标准普尔 20 年增长曲线 由于分形是边沿学科,既不属于物理学,也非数学的主流。因此,人们经常问曼德勃罗:“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是什么让你做起了这个奇怪的行当?”。曼德勃罗在 TED 演讲中风趣地说:“的确很奇怪,我实际上是从研究股市价格开始的,我发现金融价格增量的曲线不符合标准理论啊!” 如图( 1 )所示,蓝色曲线是标准普尔从 1985 年到 2005 年 20 年间的增长曲线。横坐标是年代,纵坐标则是每一年的平均价格增量。如果你处理真实的、所有股票每天的日价格增量数据,从而企图得到所需要的平均值时,你就会发现:一年 365 天的所有股票中,其中的日价格增量不是很稳定的,对一些个别股票,有尖峰存在。这些尖峰不多,比如说, 10 个左右吧。于是,你顺理成章地把这 10 个数据去掉,因为你认为它们造成的不连续性是有害的,况且,它们无关紧要,成不了大器,放在那儿碍眼。 然后,你如此处理每年的数据,都把不连续性最大的 10 个股票值除去。你认为你除去的是发生概率很小的部分,应该无伤大雅。但其实不然,从图( 1 )中就可以看出来,红色曲线就是 10 个股票值除去后所得的标准普尔曲线,它和蓝色曲线差别是很大的。 因此,曼德勃罗认为,这几个不连续的尖峰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也许,那才是精髓,是问题的所在。如果您掌握了这些,您可能才真正掌握了市场价格。如今看来,藏在这些不连续数据之中的,可能就是分形天使和混沌魔鬼的身影了! 于是,早在 1963 年,曼德勃罗研究棉花价格时 【 2 】 ,就开始用这种分形的观点来描述股票市场,当然,这个研究又反过来帮助他建立了分形几何。从传统金融学的观点,股票市场遵循有效市场和随机游走的规律。这两个因素使得收益率的概率近似于钟形的正态分布。而曼德勃罗的研究结果,却发现收益曲线并不符合正态分布,而是更接近于某种所谓‘稳定帕累托分布’。稳定帕累托分布是一种不连续的分形分布,因为所谓‘稳定’,就意味着其时间变化曲线具有类似分形标度不变的某种自相似性。 图( 2 ):意大 利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 帕累托分布是以 意大 利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 1848 – 1923 )命名的,用来描述财富 在个人之间 的分配情况。当初,帕累托观察意大利的财富分配情况,发现 20% 的人占有了 80% 的社会财富,而 80% 的人只占有剩余的 20% 。比如说,如果总财富值是 100 万元,分配到 100 个人,那么,最后分配的结果会是:排在前面的第一个人,分得 50 万元;前面 4 个人,共分得 64 万元;前面 20 个人,共分得 80 万元;而其余的 80 个人,总共才分 20 万元。 这个后来被约瑟夫·朱兰和其他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也称之为 80/20 )的现象,使得帕雷托百思而不得其解: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是如何导致这个 80/20 法则的?分配的规律为什么不是多劳多得呢?为什么社会分配的结果不是 50/50 ,而正好是 80/20 ?之后,曼德勃罗用稳定帕累托分布来解释股市的肥尾尖峰现象,并且发现,这个 80/20 规律与分形和混沌的概念同出一 辙,背后隐藏着深奥的数学原理:它们都来源于动力系统的非线性特点 。遗憾的是,帕累托还没来得及知道物理学家们所研究的混沌理论就辞世了。 混沌理论有助于解释 80/20 法则。从混沌理论的观点, 50/50 的分配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正如蝴蝶效应,微小的偏离将会很快被放大。只要稍稍离开平衡态,就会向一边倾斜。有钱的人会愈来愈有钱,不一定是在于他们的能力,而是因为财富会产生财富。类似的道理,同样条件下诞生的、开始时差不多大小的一对异卵双胞胎,有可能因为基因的差异,出生时两者体力方面具有了稍微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差异日积月累而被放大,长大后的个头和体型有可能会完全不同。 刚才的例子要说明的是,在传统认识中以为是平衡稳定的状态也许并不稳定,微小的偏差将导致系统沿着一条意想不到的方式演化。而破坏这种状态稳定性的根源,是基于系统的非线性。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都是使用线性模型,再加上无规行走、布朗运动等随机行为。按照传统金融学的观点,股票市场符合与赌场类似的规律,基本上是由参与者竞争谋利的随机行为决定的,因而得出其概率近似于期望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结论。这意味着,无论交易者觉得自己有多聪明,从长远来看,他只能赚市场的平均回报率,或许还要因为交易的费用而亏损。从理论上就不可能存在‘稳定获利’的机会。但这是与股市多年来的实际数据不符合的。 也就是说,正态分布所描述的是一种平衡状态,它是在忽略了某些极端事件情形下得出的近似,这种极端事件被认为是极其罕见的。 金融界学者对收益率的正态分布描述, 1959 年作出第一个统计检验的,是海军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奥斯本 (Osborne) 【 11 】 。曼德勃罗 1963 年观察棉花价格时也发现了宽尾尖峰现象。市场价格随着时间变动图中,有相当多的突然急升急降的剧烈变化,这些变化不容忽视,它们使得总的分布曲线不同于正态钟形曲线,也正是这个相对于正态分布的“尖峰”和“胖尾”,使得分布情形符合 80/20 的帕累托分布原则。金融经济学家尤金•法玛 【 3 】 在 1970 年推广了曼德勃罗的发现,他观察到收益率曲线的尾部比正态分布预言的更宽,而峰部比正态分布预言的更高,表现“尖峰胖尾”。之后,人们在对道•琼斯和 S & P 、国库券等价格变化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这些研究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说明美国的股票市场及其他市场的收益率不是正态分布的。 从此以后,股市收益率究竟服从正态分布还是非正态分布,就成了金融理论一个难解的谜。相信正态分布的学者提倡被动投资,就是买了股票就放着不动,例如指数基金,不指望赚大钱,但是也不大赔,稳赚市场的平均回报率。问题是,正态分布理论忽视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低估了危机下的金融风险。美国 2008 年的金融危机,让保守的退休基金会的资产也大幅缩水。相反,相信非正态分布的经济学家,高估了市场的金融风险,也低估了金融机构的资本缓冲。市场的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在美国历史上,像大萧条和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历史上并不多见。这就像瞎子摸像。正态分布派说大象像柱子那样稳,非正态分布派说大象像扇子那样不停摆动。实际呢?大象有时站着不动,有时焦躁不安。股市也是这样。 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观点,金融世界更像一个正在演化的有机体。它并不仅仅是个别部分的总和,而是整体的、非线性的,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平衡仅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幻象。 1982 和 1983 年,美国经济学家德依( Day , R )发表两篇论文,在理论上把混沌模型引入经济学理论,但是没有经验证据的支持 【4,5】 。之后,以 1987 年 “ 黑色星期一 ” 为契机,混沌经济学形成了一股不小的研究热潮,使混沌经济学开始步入主流经济学的领地。再后来, 1985 年开始,巴雷特 (Barnett) 【6】 、陈平 (P. Chen) 【7】 、索耶斯 (Sayers) 【8】 、等人也都在各种市场经济数据中找到了混沌吸引子,但是,对经济混沌的政策含义,经济学家中有很大的分歧。 图( 3 ):经济学家陈平和他的导师普利戈金 “我有个问题……”张三打断了正讲得起劲的李四,“我们原来听过的具有混沌吸引子的系统,都是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的系统,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微分方程才得到了混沌解,这时相空间的轨道表现为奇异吸引子。可是,这个股票市场,有微分方程吗?” “问得好啊!我也想到差不多的问题:经济和金融中的数学模型是怎样的啊?”这次王二赶快顶了张三一次,像是要为刚才对张三的刻薄取笑而道歉似的。 林童也说:“我想,经济和金融中肯定也有数学模型,比如原来的那种得出钟形正态分布的所谓‘传统理论’,不就是用的一种线性数学模型吗。那么,如果采用非线性的模型来替代线性模型,在一定的情况下,不就可以产生出混沌,画出奇异吸引子了吗?” 李四认为不那么简单,金融市场太复杂了,影响的因素太多,不那么容易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当然,林童说的也有道理,经济学家德依( Day )在 1983 年,就曾经根据生态繁衍遵循的逻辑斯蒂方程,来建立经济模型。 德依的逻辑斯蒂方程数学模型,对金融市场来说太简化了,现实中并不存在。人们更热衷于利用金融股票市场中,多年以来海量的数据积累,企图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以实证的方法,大海捞针,捞出那么几个混沌魔鬼来。 后来,陈平从货币指数中首先发现经济混沌,并找到了描写经济混沌的方程,发现经济混沌与交通流和神经元的混沌有共通之处。生物混沌和经济混沌的本质都是大群粒子的集合运动,与布朗运动理论中把股市中的人看成一个单粒子有本质区别。 李四又讲到另一个金融市场混沌理论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埃德加· E ·彼得斯 【 10 】 。 埃德加· E ·彼得斯是美国一家著名投资基金的研究部负责人,该基金管理着 150 亿美元的资产。彼得斯既有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也有浓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他根据混沌理论,对金融市场数据作了大量的研究,并相继出版了《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分形市场分析》、和《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三本大作。这套金融混沌三部曲,探讨了混沌理论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呈现了金融世界的非线性动力学本质,为重新认识资本市场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李四又说,王二和林童的说得对,从金融股票市场的大量数据看起来,它们的确比混沌还要混沌。但混沌理论中的混沌实际上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紊乱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确定的逻辑,一个可知的非线性关系。而混沌经济学家们,就是想要从更为混乱的经济数据中,找出这种‘决定性的混沌’来,这样的话,也就找出了这种可知的非线性关系。那时候,不就有一定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来预测和调节股票市场了吗? 金融和经济学中的混沌,是来源于系统本身内在的随机性,因此,外在干预的效果表现得十分有限。研究者还发现,宏观经济的混沌运动,与洛伦茨系统及逻辑斯蒂系统的混沌有所不同,混沌中叠加了一个(或多个)类似于周期的波动,波动周期平均为4到5年,这使得金融经济系统的时间序列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频谱则不再是对所有频率都一视同仁的水平线,而是包含了更多的与此周期相对应的频率。换句话说,洛伦茨系统及逻辑斯蒂系统的混沌可看作是具有均匀频谱的‘白混沌’,而金融和经济学中的混沌却表现为一种‘色混沌’ 【 9】 。 证实了经济混沌(色混沌)的存在,不一定就能大大改进经济预测的能力,但是却可以大大改善市场的调控。对股市的研究发现,无论股价是大幅还是小幅涨落,整个股市和宏观经济的指数变动频率相当稳定,美国百余年来的经济周期长度在 2-10 年左右。大萧条和 2008 年的金融危机都有一个共同点,危机前都有长达十年左右的扩张期。这启发我们想到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不是什么随机过程,而是生物钟那样的新陈代谢。健康的经济,必须维持正常的波动周期,要是再遇上互联网泡沫或房地产泡沫,政府就要下决心捅破泡沫,进行结构调整。不能等到疯狂的股市突然崩溃再去救市,那样社会代价太大。换言之,主张布朗运动的经济学家,都是自由市场的信徒,无论是正态分布,还是非正态分布,投资者和监管者都只能放任自流,而根据经济的色混沌理论,则有可能对市场进行适当的调控。 【 1 】 Video , BenoitMandelbrot: “ Fractals and the art of roughness ” http://www.ted.com/talks/benoit_mandelbrot_fractals_the_art_of_roughness.html 【 2 】 MandeibrolB. “ Thevariation of certain speculative prices ”, - J. Business 36:394-419,1963, 【 3 】 EugeneF. Fama ,“ Mandelbrotand the Stable Paretian Hypothesis ”,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36,No. 4 (Oct., 1963), pp. 420-429 【 4 】 Day R.Irregular Growth Cycles . Am. Econ. Rev ,1982 , (72):406 - 414. 【 5 】 Day R.The Emergence of Chaos From Classical Economic , Growth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 , 1983 (54) : 201 -213. 【 6 】 Barnett,William A., and Ping Chen (1986), Economic Theory as a Generator ofMeasurable Attractors, Mondes en Developpement 14: 209-24. 【 7 】 P . chen, origin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stochastic mechanism ofdifferentiation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vol . 30 ,no . 3 , pp . 246 – 250 , 1987. 【 8 】 W. A.Brock and C. Sayers, Is the Business Cycles Characterized byDeterministic Chaos? ,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71-80 (1988). 【 9 】 PingChen ,“ ARandom-Walk or Color-Chaos on the Stock Market?-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SP Indexes ”, 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Econometrics, 1(2),87-103 (1996) 。 【 10 】 Peters,Edgar E. Fractal Market Analysis: Applying Chaos Theory to Investment andEconomics.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 【 11 】 Osborne, M. F. M.Brownian Mo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Operations Research, 7(2), 145-173 (1959). 上一篇:混沌电路 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三生混沌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2326 次阅读|10 个评论
鲜活的“动物” 永恒的模样
yangguanping 2013-3-17 16:47
鲜活的“动物” 永恒的模样 动物形数集三维形象是很美妙的,但静态图像的呆滞和信息不完整,看后总觉得还展现不充分。新近生成了它的动态视频文件,让其做 360 度旋转表演。再看,这家伙鲜活了。 细想想,这个模样不是人为设计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新近才发现,但它超世脱俗不受光阴约束,不随时间变化,应该算作永恒的。是永恒的东西那就事大了,可以与最古老的元始先祖比先后啦。按“先者可能影响后者”来推理,或许它对后者有作用。不过,地球生命出现之前就有这样的动物形,也没见得有单个地球生物很像它。倒是,宇宙生命诞生之前它也存在,或许别的星球有生物随它相。但也未必,客观现象没有那么简单。
9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傻”博士的初恋-7-简单和复杂
热度 8 tianrong1945 2012-12-21 05:43
“傻”博士的初恋-7-简单和复杂
第七章﹕简单和复杂 2001 年 3 月 X 日 星期六 今天晴空万里,上午与原来 MIT 的几个朋友去 PALO ALTO 的一个公园爬山。公园虽然不是很大,但山路曲曲弯弯的,一会儿往上,一会儿往下,转一圈也走了四、五个小时。这一阵子,好几个周末都是雨多晴少,每天窝在房子里,坐在计算机旁,难得有像今天这样的运动。尽管挺累的,但也玩得很高兴。回来洗个澡之后,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好觉。 下午接到萨沙的电话,说他快从中国回来了,回来后要来我这里继续我们的工作,开始写关于“ Fractal (分形) ”的部分。 “ 分形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课题,看看我 EMAIL 的文件你就会知道了。并且你将有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写,计算机显示的分形图形非常漂亮”,萨沙在电话中说。看了他 Email 中的前几页,我就对这种叫“ 分形 ”的东西着了迷,恨不得萨沙马上回来,开始我们的新课题。 2001 年 3 月 X 日 星期六 又回到我的小屋。想继续写‘ 分形 ’,电话铃声却响了起来, “喂,安妮,对不起,打电话打扰你。”是公司的朋友罗德的声音:“你那天说,要告诉我,你那个公寓管理办公室的地址,我想去那儿看看有没有空房子。” 哦,罗德正在找房子,是我忘了给他地址,我答应立刻给他 EMAIL 过去。 罗德对我很好,平时的中午,我们经常一块儿出去吃饭。有时侯,也有别的人参加,但大多数时候是我和他两个人。 有一次,记得就是情人节后的第二天,我们去到一个墨西哥餐馆。通常我们的谈话都是很自在的,那天不知道为什么,罗德结结巴巴地说起了他对我的感觉: “安……安妮,我有一句话……,想…想对你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从你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就喜欢上了你,你看看……你……” 我感到有点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实,也并不突然,我早觉察出他的意思。突然的是我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没有准备好如何回答他。另外,是否应该告诉他:还有一个萨沙?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有意无意地在心里将他和萨沙作了一个比较:罗德来自中国杭州,个子不高,但有江南人的眉清目秀。平时话不多,却很幽默,总能逗我笑。而且,很懂教养和礼貌。我和他也挺谈得来,和他在一起觉得很高兴。然而,我又觉得他太一般了:物理系的博士毕业之后就改了行,在公司作一个普通的电子技术工程师,工作作得也很好,但是,是那种在这硅谷一抓就有一大把的人。萨沙呢,却很特别,也许就是萨沙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吸引了我。不过,和萨沙也还只是刚开始,还用不着挑明。所以,我那天就只好糊里糊涂、不置可否地搪塞了几句。 …… 又想将思路收回来看书,却突然看见沙发旁边两个大大的毛茸茸的玩具熊,是那天萨沙送来的。勾我想起了萨沙走之前的情景。一幕一幕,像放电影似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满脑子都是萨沙。坐到计算机前,思想也总开小差。也不知道他回来了没有?应该是今天到吧。也许到下午,他就会不预先打招呼地突然冒了出来,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萨沙一般五点钟之后才来,如果来的话,也还有四个多小时呢。于是我赶快又打起精神,集中精力,研究 ‘分形’的维数 问题。 2001 年 3 月 X 日 星期天 昨天下午,萨沙果然突然来了。刚一见面时,俩个人似乎还有点不自在,因为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情人节后那个星期六,想起了那恍恍惚惚的、宛如做梦似的、神秘的初吻。后来,也记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我们不由自主地又重复了一遍那一幕激动人心的情景。只是,这次的感觉比较真实。我们互相拥抱着,亲吻着,还傻呼呼地互相用牙齿在对方脸上轻轻咬了一下,以确定不是在做梦。然后,我们满足地互相对望着笑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萨沙突然说,老这样抱着不行,我们还得继续工作。于是,我给他看了上面那些,我根据他的笔记整理后写的东西。然后,他又开始给我讲课。开始我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只是看着他讲课时那种认真而又有些呆的样子,感到挺好笑。将近二十天未见,也许是旅途劳累,他显得有些疲惫。我又想到刚才亲热的情形,心里又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 不过,听着听着,便被起初看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变化多端的“分形”深深吸引住了。我想,萨沙说得不错,如果编几个程序,利用不同的色彩,将分形所变幻出的图形,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一定很美丽。 正当我想得出神时,不知什么时候,萨沙已停止了他的讲课。 我回过头一看,他竟歪着头坐在那儿睡着了。我想他可能的确太累了,就叫他回家去睡觉。他迷迷糊糊地回答,“过五分钟就走”。趁他熟睡之机,我第一次仔细地端详着他。萨沙在男的里面,应该是长得算英俊的:皮肤晰白,乌黑的头发微微卷曲,宽额头,高鼻梁,剑眉,薄薄的嘴唇,嘴角微微上翘,让人觉得他似乎总在微笑。虽说他都近三十了,脸上总现出孩子般的稚气。过了五分钟,我又推了推他,他含糊不清地说着“马上,马上”。接着又补充一句:“过五分钟叫醒我,还有事……”,但随即又进入了梦乡。 我靠在他的肩头,他也用胳膊紧紧抱着我。我心里巴不得时间就永远像这样静止下去。不过,我知道他的公司有事,不能耽误了,便不停地在耳边提醒他:“五分钟早就过啰!”。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萨沙的手机响了,他从梦中惊醒,弹簧一样从沙发上蹦起来,看了一下手机,说:“糟了,我还要去和投资者碰面”,拿起外套,便像子弹一样的冲了出去。 2001 年 3 月 X 日 星期四 几天来,一下班我就投入紧张的“战斗”,写出了好几个有关 “分形”的程序 。自己认为特别满意的是 “曼德勃罗素图形( MANDELBROT SET )” 。多么漂亮的图案!还可以放大,放大,再放大,每次都有一个迥然不同的图景,给你一个又一个意外的惊喜。它们看起来既简单又复杂。像是有规律,又似乎完全没有规律。有时候你会在放大的图象中看见放大前见过的类似图案,但又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们看起来像一幅幅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的风景。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萨沙。他对我来说也好像是这样。我好像既了解他又不了解他。我想他脑瓜子里也跟分形一样沟沟洼洼、曲曲弯弯。才会和分形一样,既简单又复杂。有时侯,他的作为颇像一个单纯的孩子。日常生活上的很多事情他都不知道,一般待人接物的常识他也似乎都不懂。然而,有时他又显得很复杂,尤其在科技方面。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当然,我总的来说是喜欢他的。既喜欢他生活中的木呐和不拘小节,也喜欢他业务上的聪颖和精益求精。他的深沉、博学、言谈、气质,都令我想象无穷,佩服不已。我觉得他像一个谜,能给我无穷无尽想象的空间,不断带我到一个个新的变化多端的迷人世界。和他在一起,觉得生活变得更美好和充实,感到更多的幸福和温馨。 画谜和答案: 上一篇:情人节 目录 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 太浩湖之旅
个人分类: 故事+谜语|7329 次阅读|14 个评论
《走近混沌》-27-初级细胞自动机
热度 7 tianrong1945 2012-11-26 06:54
《走近混沌》-27-初级细胞自动机
第二十七章﹕初级细胞自动机 西方有句谚语:“在木匠眼里,月亮也是木头做的。”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万物之本是水。他的学生毕达哥拉斯说:万物之本是数。再后来又有赫拉克利特说:万物之本是火。中国哲学家孟子以心为万物之本。近代的哲学家有了物理知识,则说:万物之本是原子、电子等基本粒子。看来,哲学家们和木匠异曲同工,都希望把复杂的世界追根朔源到某一种简单的、自己理解了的东西。 如今这个计算机时代,有人宣称说:万物之本是计算。 这个人就是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发著名的《数学》 Mathematica 符号运算软件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史蒂芬·沃尔弗拉姆 ( Stephen Wolfram ) 。 实际上,沃尔弗拉姆并不是提出“万物之本是计算”的第一人。 MIT 计算机实验室前主任弗雷德金,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提出:“终极的实在不是粒子或力,而是根据计算规则变化的数据比特。”著名物理学家费曼在 1981 的一篇论文里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不过,沃尔夫勒姆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从古至今困扰人们的三个基本哲学问题:生命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宇宙如何运转?按照沃尔夫勒姆在他的砖头级巨著“新科学”里的“计算等价原理”,生命、意识都从计算产生,宇宙就是一台‘细胞自动机’。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沃尔弗拉姆一九五九年生于伦敦,十五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二十岁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又荣获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当时,他将此奖项所获得的十二万五千美元的奖金全部用于了他感兴趣的基本粒子物理及宇宙学等方面的研究。 八十年代初期,即将离开加州理工学院,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研究的沃尔弗拉姆在一次研讨会上,初识了“细胞自动机”的理论,颇有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样子,一头扎进细胞自动机的研究之中。 沃尔弗拉姆在八十年代后期,因为开发了著名的《数学》符号运算软件而声名大振,且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进入九十年代后,他便躲进小楼成一统,继续他所痴迷的细胞自动机工作,潜心著作一部“曠世之作”。直到 2002 年,沃尔弗拉姆奋战 10 年,经过无数次的敲键盘、移鼠标,终于产生出作者狂妄地自我宣称是“与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相媲美的科学金字塔”的巨著,名为:《一种新科学》。 在这部 1200 页的重量级著作中,沃尔弗拉姆将他所偏爱的一维自动细胞机中的“规则 110 ”的精神光大发扬,贯穿始终。根据书中的观点,各种各样的复杂自然现象,从弹子球、纸牌游戏到湍流现象;从树叶、贝壳、等生物图案的形成,到股票的涨落,实际上都受某种运算法则的支配,都可等价于“规则 110 ” 的细胞自动机。沃尔弗拉姆认为“如果让计算机反复地计算极其简单的运算法则,那么就可以使之发展成为异常复杂的模型,并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所有现象”,沃尔弗拉姆甚至更进一步地认为宇宙就是一个庞大的细胞自动机,而“支配宇宙的原理无非就是区区几行程序代码”。 《一种新科学》的出版在当时引起轰动,初版五万册在一星期之内销售一空,但是,学术界大多数专家们对此书的评价却不高。对沃尔弗拉姆傲慢自大、忽视前人的工作、自比牛顿的做法,更是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使用商业手段,对不熟悉细胞自动机的广大读者的一种误导。事实上,沃尔弗拉姆并未创立什么“新科学”,由冯·诺依曼提出的细胞自动机的理论,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这个理论,以及基于复杂源于简单的道理的‘复杂性科学’,一直都是科学界的研究课题。 沃尔弗拉姆虽然言过其实,但他对细胞自动机的钟爱,对科学的执着,仍然令人佩服。况且,沃尔弗拉姆也不仅仅是空口说白话,而是用计算机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和研究。比如,他认定了宇宙是个庞大的细胞自动机,但是有很多种不同的细胞自动机啊,宇宙到底是根据哪种细胞自动机运转的呢? 我们在上一章中介绍过的康维的 生命游戏,只是众多二维细胞自动机中的一种,如果变换生存定律,可以创造出一大堆不同的生命游戏来。此外,除了二维的细胞自动机,还可以有一维、三维、甚至更多维的细胞自动机。那么,宇宙遵循的是哪一种呢? 沃尔弗拉姆想,首先应该从最简单的一维细胞自动机开始研究。 像生命游戏那种二维细胞自动机,是将平面分成一个一个的格子。因此,一维细胞自动机就应该是将一维直线分成一截一截的线段。不过,为了表示得更为直观一些,我们用一条无限长的格点带来表示某个时刻的一维细胞空间,如图( 27.1a )所示。用格子的白色或黑色来表示每个细胞的生死两种状态。并且,只考虑最相邻的两个细胞,也就是与其相接的“左”、“右”两个邻居的影响。如此所构成的最简单的细胞自动机被称为初级细胞自动机。 图( 27.1 ):初级细胞自动机有 256 种 到底有多少种初级细胞自动机呢?一个细胞加上它的左右两个邻居,这三个细胞的生死状态(输入),决定了该细胞下一代(输出)的状态。因为三个细胞的状态共有八种不同的组合,因此,如图( 27.1b )所描述的,初级细胞自动机的输入有八种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的输入,下一代的中间那个细胞都有‘生’或‘死’两种状态可选择。所以,总共可以组合成 2 8 =256 种不同的生存定律。也就是说,有 256 种不同的初级细胞自动机。 和我们介绍生命游戏一样,图( 27.1b )中用二进制的 0 (空格)代表‘死’, 1 (黑色格子)代表‘生’。首先,将输入可能的八种情况按照 111 、 110 、 101 、 100 、 011 、 010 、 001 、 000 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起来,然后,八种输入所规定的输出状态形成一个八位的二进制数。将此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这个小于 256 的正整数便可用作初级细胞自动机的编码。例如,图( 27.1c )所示的输出状态可以用二进制数 00011110 表示,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之后,得到 2 4 +2 3 +2 2 +2 1 = 30 。我们便把这个生存定律代表的初级细胞自动机,称为‘规则 30 ’。 图( 27.2 ):初级细胞自动机‘规则 30 ’的时间演化图 初始时刻只有中间一个细胞为‘生’ Java program http://mokslasplius.lt/rizikos-fizika/en/wolframs-elementary-automatons 为了显示一维细胞自动机中,细胞状态不同瞬时的演化情况,我们将每一个相继时刻对应的的格点带附在上一时刻对应的的格点带下面。如图( 27.2 )所示,在 t0 时刻的格点带,是一条只有中间一个格点为‘黑’,其余格点均为‘白’的左右延伸的长带子。图中,垂直向下的方向表示时间的流逝。因为加了一个时间轴,所以,虽然是一维细胞自动机,而计算机屏幕显示出来的却是一个二维格点图。图( 27.2 )显示了规则 30 的演化,图( 27.3 )给出了更多其它规则的初级细胞自动机的演化图形。 图( 27.3 ):初级细胞自动机的时间演化图 图像来自 Wolfram : http://mathworld.wolfram.com/ElementaryCellularAutomaton.html 在沃尔弗拉姆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对一维细胞自动机的代数、几何、统计性质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类。他还特别对其中初级细胞自动机的“规则 30 ”和“规则 110 ”的有趣性质情有独钟。图( 27.4 )给出这两种规则对于随机初始值的时间演化图。“规则 30 ”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的“混沌”行为,例如我们可以考查中心细胞的状态随时间演化所得到的二进制序列: 1, 1,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 ,可以证明,这是一个无穷不循环的伪随机序列。“规则 110 ”则更为有趣:在随机的初始条件下,却产生出好些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有序”、但是又永不重复的图案。“规则 110 ”似乎揭示了无序中的有序,混沌之中包含着的丰富的内部结构,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规律。沃尔弗拉姆的一个年轻助手库克后来( 1994 年)证明,“规则 110 ”是等效于通用图灵机的。 图( 27.4 ):规则 30 和规则 110 如何理解一个初级细胞自动机“等效于通用图灵机”呢?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细胞自动机的每一次迭代变化表现为细胞的生生死死,而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每次演化却可看作是完成了一次‘计算’。 查查计算机的历史,曾经使用过一条长长的穿孔纸带作为输入输出,这听起来和我们这儿每个离散时刻的格子带有些类似。格点带上细胞的黑白生死分布,就对应于计算机纸带上的( 0/1 )“符号串”。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有适当的编码方法,就能将任何数学问题,包括它的初值和算法,变成一列符号串,写到初始的第一条格子带上。然后,根据细胞自动机内定的变换规则,可以得到下一时刻的符号串,也就是说,完成了一次“计算”。依此类推,时间不断地前进,“计算”便一步一步地进行,直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个过程,的确与计算机的计算过程类似。 但是,并非所有规则的细胞自动机,都能等同于真正的计算机,还得看看它的智商如何?上面说过,我们有 256 种不同规则的细胞自动机,它们的智商高低不同,各具有不同的“计算”能力,。 例如,让我们考查一下图( 27.3 )所显示的 256 个初级细胞自动机中的几个特例: 1. 首先,象“规则 255 ”这样的,完全谈不上什么计算能力,连“识别”能力都没有,因为无论对什么“数”,经它“计算”一次之后,全部一抹‘黑’,这点从它的规则定义也可看出来;“规则 0 ”也一样,全部一抹‘白’。 2. 接着,我们再来看象“规则 90 ”那一类的,时间演化图有点象帕斯卡三角形的那种。这种情况的结果太规矩了,一个呆脑瓜,肯定计算能力有限,第一条的数据再复杂,犹如“对牛弹琴”一样。 3. 另外,象“规则 30 ”那样的,似乎较好一些,但逻辑杂乱无章,是个胡作非为、不听指挥的家伙。 4. 最后,唯有像“规则 110 ”这样的,计算能力才达到标准,被证明与通用图灵机是计算等效的。 ………… 林童看完了有关‘初级细胞自动机’的介绍,闭着眼睛遐思冥想。王二没错!月亮的确不是木头做的,我们的世界也不能单靠计算而算出来。但是,分形、混沌、以及非线性科学中的这些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迭代的方法,对理解大自然还是很有用处的。林童想,科学真是太有趣、太迷人了!科学就像一座美丽宏大的花园,从分形和混沌这几支科苑奇葩,他似乎看到了满园的绿草如茵、花果飘香。林童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他倘佯在百花丛中…… (全文完) 上一篇:《走近混沌》-26-生命游戏-2 回到系列科普目录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466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走近混沌》-10-简单之美
热度 3 tianrong1945 2012-9-3 05:26
《走近混沌》-10-简单之美
第十章﹕简单之美 尽管几个简单的线性自相似的经典分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后期。但对于分形的深入研究,诸如曼德勃罗图等,却是近四十年的事。这是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分不开的。因为,先进快速的计算技术使得大量的迭代运算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图象显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分形复杂性的方便环境。没有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人们不可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曼德勃罗图和朱利亚图。 “从艺术的角度,非线性迭代生成的分形图案的确很美。”李四说:“那种美给我们以视觉的享受,分形音乐则给我们以听觉的享受。但是,科学家们所欣赏的应该是另一种美……” “对呀!是这个世界所遵循的科学规律的内在之美。”王二抢着补充了几句: “你们还记得吧,用计算机生成的树叶图和蕨类植物叶子是如此之相像,还有树枝、脑血管、人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世界上这些看起来千变万化的一切,恐怕都是由几条简单的生成规则演化出来的哦,就像张三在计算机程序中用一个简单方程进行迭代一样,细胞分裂又分裂,迭代又迭代,一代又一代……最后就成了我们世界中的各种生物体。啊,不只是生物,还有云彩、闪电、海岸线……几条简单规律产生了大自然的一切……” 看着王二浮想联翩的神态,张三笑了:“别想象得太远了!想我们力所能及的。你刚才说到的树叶图和蕨类叶子相像这点,使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谈到将分形用在计算机图像压缩技术方面的事情。” 计算机技术使得我们能探索分形的复杂性,分形数学又反过来造福于计算机技术。科学和技术总是相辅相成,互相推波助澜。科学始于探索,技术立足于应用。探索能发现自然之美,应用则创造人工之巧。美之事物必能找到应用的途径,而新颖的技术构思又总是能反射出理论的光辉。分形之美与电脑显示技术之新成果息息相关,相照辉映。 当年,分形的研究之所以能在众多的学科范围内引起轰动,其原因之一便是:如此复杂的结构却产生于几条简单的变换规则。复杂是一种美,简单也是一种美。科学的宗旨之一可以说就是要用简单的规律来描述复杂的大自然。复杂的形态背后可能隐藏着简单的法则。 从分形的这种‘简单表示复杂’的特性,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将分形用于作为计算机中储存、压缩图形资料的一种方式。比如象曼德勃罗集那样复杂的图形,只不过是用一个简单的方程( z = z*z + c )就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的的文明社会正在大阔步地迈进一个数字信息时代。数字化之后的信息需要通过媒介来记录、传送、储存。使用传统的方法储存声音和图像,数据量非常大。因此,我们才有了所谓的图像压缩技术,就是要在保证一定质量的条件下,将储存的信息量减少,减到越少越好。 那么,有哪些传统的图像储存和压缩方法呢? 在数字世界中,信息量的多少用所需要的比特数( 0 或 1 )来衡量。表达信息时所需要的比特数目越小越好。也就是说,最好能将信息“压缩 ” 一下。也叫做给信息“编码 ” 。比如说吧,为了要储存下图中的只有黑白颜色的科赫曲线,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右边的文字说明中所列举的三种方法编码: 图( 10.1 ):用不同方法压缩图象的说明 第一种是最原始的方法,是将图形分成许多小格子(象素)。例如,我们可以将图 ( 10.1 ) 分成 256*640 个小格子,也就是共 163840 个象素。然后,需要将这些象素所具有的信息储存起来。因为图 ( 10.1 ) 只是黑白图形,每一个象素的信息不是 ‘ 黑 ’, 就是 ‘ 白 ’, 正好对应于比特的 ‘0’ 或 ‘1’ 。这意味着,一个象素需要一个比特来表示。因此,要用这种编码方法储存整个图形,需要的比特数就等于 163840 。第二种方法是将图形看作诺干点和线。上面的图中共有 256 条直线,经由 256 个点逐次连成。所以,只要储存这 256 个点的位置就可以了。因为每个点在图中的位置需要两个整数表示,而每个整数都需要 32 个比特来表示。因此,这第二种编码方法需要的比特数是 256*2*32=16384 。显然,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经济合算,因为它将信息压缩了 10 倍。 如果我们把这个图形用它的分形的初始值及迭代函数来编码的话,就是上图中的第三种方法。使用第三种方法,需要储存的信息只包括 4 次线性变换迭代以及 2 个初始点位置。将这些数值换算成比特数,只需要 928 个比特就可以了。比较原始的 163840 比特而言,就等于信息被压缩了 100 倍以上。 有关分形技术用于图像压缩,张三谈起了他自己的经验:在储存曼德勃罗集图形时,如果存为( BMP )文件的话,文件的大小为 430*8 千比特,这种方法就相当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种方法。而如果将它存为( GIF )文件的话,文件的大小仅为 30*8 千比特。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形下, gif 格式相对于 bmp 格式,信息压缩了 14.3 倍。 张三说:“可是 gif 格式也太大了啊,我用程序生成这个图形,存的信息不过是一个简单方程,几个系数,就像刚才的科赫曲线,最多几个千比特,就足够了呀。” 王二又兴奋起来:“对啦,生物体一定是把某种类似的、最优化的编码存到基因, DNA 里面了……大自然往往做得比人工更为精致和巧妙……” 李四却很感兴趣分形图像压缩,说是曾经做过用傅立叶变换压缩声音信号的问题,先和两位一起复习复习。 张三附合:“对,我们先不管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的处理更基本和简单一些。” 其实 , 不论是声音还是图像信号,最原始的信息都可看作是强度关于时间(或空间)的函数。如我们上面说到的,一个固定的黑白图像可用在每一个像素位置的光强度( 0 或 1 )表示,一个原始的声音信息则用在一系列的时间点测量的声音强度来表示。所以,最原始的储存方法就是:把声音的强度按不同时间点列成一个表储存起来,比如说,转换成电信号保存到磁带上。以后便可以将磁带上的数值读出来,再转换成声音信号。 这种储存声音的原始方法类似于刚才谈到图像编码的第一种方法。可以说是完整的储存方法,但它并不总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声音的信号除了随时间而变的强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频率。频率也是声波中给我们大脑更深刻印象的东西。学唱歌时首先不就是学“多来米法硕”吗,那描述的就是声音中不同的主频率。 刚说到“多来米法硕”,正好林零和一伙音乐系的女学生在旁边走过,听见这句话便好奇地站下来继续听。 既然频率在声音中是如此重要,人们自然想到储存声音应该储存它的频率。对啦,作曲家们就很聪明,他们将所作的曲子用乐谱的形式记下来,那不就是记录的频率吗?傅立叶变换呢,则是科学家工程师们所使用的乐谱,是由法国数学家在 1822 年创立的。比之音乐中的乐谱,傅立叶频谱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把声音信息中包含的所有频率分量都找了出来。这个过程听起来有点繁琐,似乎画蛇添足!不过,傅立叶变换在数学、物理、工程各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是信息处理中使用得最多的变换,被誉为信息处理技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储存频谱的优点是储存的信息量少。当我们按下电子琴的中心 C 按键时,电子琴发出一个‘多’的声音。将这个声音用强度时间表来储存,每 1 毫秒存一个强度值, 1 分中就需要存 60000 个实数,需用 3840 千比特。如果存它的频谱,暂时不考虑泛音的话,只需要存这个频率的数值和强度, 2 个实数就可以了,这不就等于是把信息量“压缩”了几千倍吗?即使考虑还得存泛音的数据,也可以达到几百倍的压缩率吧。 一个女孩有些迷惑不解:“一个‘多’弹一分钟,这么长啊?” 大家笑了起来,笑得女孩有些不好意思。可李四说,这个疑问问到了点子上哦!傅立叶变换只记下了频率信号,完全没有时间的信息,是不行的。它就像是用一把频率固定、但时间无限长的尺子来量东西,这把尺太长了!所以,在实际上使用的是如图( 10.2 )所示的‘窗口傅立叶变换’,把尺子按时间分成一段一段的。 图( 10.2 )对三段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组成的图形的窗口傅立叶变换结果 林零很有悟性,对王二说:“这个窗口傅立叶变换的道理和音乐上的曲谱很像啊。既有时间,也有频率……但是……这些和你们谈论的分形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二向她解释了一下刚才谈到的分形用于图像压缩之事。 刚才说到的是对声音信息的傅立叶变换处理。回到图像编码领域,原理也是类似的,只不过需要将时间用二维空间来代替。 对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压缩,利用的是信号的频率特征。用分形的原理进行图像压缩,则是利用图形的自相似性。 分形图象压缩的方法(也称迭代函数系统 IFS 方法)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巴恩斯利教授首创的。但分形图像压缩技术至今仍然不够成熟。尽管目前已有商品化的计算机软件,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分形图像压缩的解码速度很快,但编码速度慢,比较适合一次写入、多次读出的文档。 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走近混沌》-9-分形音乐 回到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走近混沌》- 11-拉普拉斯妖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4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走近混沌》-8-朱利亚的故事
热度 6 tianrong1945 2012-8-29 06:16
《走近混沌》-8-朱利亚的故事
第八章﹕朱利亚的故事 王二将曼德勃罗集的各个区域放大来放大去,却一直没有找到最开始张三给他们看的那个类似林零围巾的图案。后来还是林零提醒了他:“好像那个图不叫曼德勃罗集,叫个什么‘朱利亚集’……” 什么是朱利亚集呢?这次李四代替张三作介绍。 图( 8.1 ):左侧图是曼德勃罗集, 右侧是对应于曼德勃罗图形中( x=0.379,y=0.184 )处的朱利亚集 李四用鼠标在屏幕左边的曼德勃罗图形上随便点了一下,右边立刻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图形。李四告诉大家,这是对应于鼠标那个点的朱利亚集。然后,他将鼠标点击另外一个位置,右边的图形立刻变换了。鼠标每改变一个位置,图形就变换一个…… 换句话说,曼德勃罗图形上的每一个不同的点,对应一个不同的朱利亚集,朱利亚集和曼德勃罗集是有密切关系的,它们互为‘亲戚’。 那么,曼德勃罗图形上的每一个点是什么呢?这点我们在上一章已经解释过了,它代表迭代公式( 7.1 )中不同的 C 值。因此,给定一个 C ,就能产生一个朱利亚集。的确,朱利亚集是用与曼德勃罗集同样的非线性迭代方法( 7.1 )产生的: Z n+1 = Z n 2 + C 。 不同的是,产生曼德勃罗集时, Z 的初值固定在原点,用 C 的不同颜色来标识轨道的不同发散性;而产生朱利亚集时,我们则将 C 值固定,用 Z 的初始值 Z0 的颜色,来标识轨道的不同发散性。 尽管朱利亚和曼德勃罗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但他们却是不同时代的人。朱利亚是法国数学家( 1893-1978 ),比曼德勃罗要早上三十年。曼德勃罗直到 2010 年才去世。 两个人都活到 85 岁的高龄, 曼德勃罗被誉为分形之父,成就广为人知。然而,早在曼德勃罗尚未出世之前,朱利亚就已经详细地研究了一般有理函数朱利亚集合的迭代性质。并且,朱利亚的一生喜忧参半,特别是在青年时代,可谓饱尝痛苦和艰辛。 􀁚 考察历史,朱利亚可归于神童才子一类。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 8 岁时第一次进小学就直接入读 5 年级,很快便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后来, 18 岁的朱利亚获得奖学金到巴黎学习数学。但生活对这个年轻人来说不太顺畅,特别是后来,法国卷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1 岁的朱利亚参加到一次战斗中,脸部被子弹击中受了重伤,被炸掉了鼻子! 图( 8.2 ):法国数学家朱利亚 多次痛苦的手术仍然未能修补好朱利亚的脸部,他因此而一直在脸上挂着一个皮套子。但后来他以顽强的毅力潜心研究数学,在医院病房里的几年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 1918 年是朱利亚灾难结束走好运的一年。这年,他 25 岁,在《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杂志》上发表了描述函数迭代、长达 199 页的杰作,因之而一举成名。此外,这年他与长期照顾他的护士 玛丽安·肖松结婚,他们婚后育有 6 个孩子。 虽然朱利亚对数学的很多领域都有贡献,在几何分析理论等方面为世人留下了近两百篇论文、 30 多本书,上世纪 20 年代更以其对朱利亚集合的研究引起数学界关注,名噪一时。但不幸的是,过了几年,这个有关迭代函数的工作似乎完全被人们遗忘了,一直到了上世 - 纪 70-80 年代,由曼德勃罗所奠基的分形几何及与其相关的混沌概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后,朱利亚的名字才随着曼德勃罗的名字传播开来。这类事情在数学及物理的发 - 展史上屡见不鲜,就如黎曼几何因为广义相对论而被大家熟悉一样。 从朱利亚集的生成过程可以看出:对应于曼德勃罗集中的每一个点,都有一个朱利亚集。比如说,点击曼德勃罗集上的零点(对应的 C 值为 0 ),这时候作上述迭代产生的朱利亚集是个单位园。 下面的图形显示出不同的朱利亚集(周围 8 个小图)。它们分别对应于曼德勃罗集(中间的大图)中不同的点。 图( 8.3 ):曼德勃罗集中不同的点对应的朱利亚集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美妙的曼德勃罗集和朱利亚集图形的产生过程。这种非线性迭代法产生的分形不仅仅以其神秘复杂,变化多姿受到艺术家们的宠爱,数学及计算机爱好者们的青睐,也激励了与此紧密相关的混沌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以至于人们将后者誉为二十世纪之内可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媲美的科学的第三次革命。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术各界,包括科技、艺术、社会、人文、几乎每个领域都有涉及分形的研究:股市专家们在市场的庞大数据中寻找自相似性,音乐家们要听听,按照分形规则创造的旋律,是否更具神秘感。 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在木匠看来 , 月亮也是木头作的。 ”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各种专业对分形的认识也许大相庭径,但对这种新型科学的热情却是一致的。 王二和林零两人争抢着用鼠标在曼德勃罗集的图上点来点去,变换出好些个漂亮的朱利亚图形,林零说要把这些图形存起来,寄给作服装设计的表姐看。坐一旁听李四讲朱利亚故事的张三若有所思,后来突然冒出一句毫不相干的话: “李四,我想起来了,你那个去了美国的女朋友的名字不是也叫朱利亚吗?” 听朋友提到这个,李四眉头皱了一下,不过很快又舒展开来,微笑着说: “那不同,这个朱利亚是姓。我原来女朋友的名字是叫朱珠,茱莉亚是她到美国后取的英文名。她出国后我们就分手了,这段感情已经成为过去。最近收到她一封长长的信,讲述她到美国后艰难奋斗的故事,我才逐渐理解了她……也可以说是,原谅了她吧……” 林 零 和王二都凑了过来,听李四讲述另一个茱莉亚的故事……不过,唉,那已经超出本文的内容! 上一篇:《走近混沌》-7-曼德勃罗集 回到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走近混沌》-9 -分形音乐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9858 次阅读|6 个评论
人类行为的分形特征初探
热度 4 supermac 2012-8-24 22:39
分形和自相似性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近年来,一些学者先后在短信通信、股票交易和人体的生理活动上发现了人类行为的分形特征,我们尝试从时间序列和复杂网络的角度挖掘图书借阅行为中十分存在分形特征。文章前不久被Physica A接受,详见附件。 Fractal analysis on human dynamics of library loans Chao Fan, Jin-Li Guo, Yi-Long Zha Physica A Volume 391, Issue 24, 15 December 2012, Pages 6617–662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behaviors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series constructed with the amount of library loans. The values of the Hurst exponent and length of non-periodic cycle calculated through rescaled rang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time series of human behaviors and their sub-series are fractal with self-similarity and long-range dependence. Then the time series are converted into complex networks by the visibility algorithm.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tworks such as scale-free property and small-world effect imply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numbers of repetitious behaviors performed by people during certain periods of time. Our work implies that there is intrinsic regularity in the human collective repetitious behaviors. The conclusions may be helpful to develop some new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the fractal feature and mechanism of human dynamics,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forecast of human collective behaviors. Keywords Human dynamics; Time series analysis; Long-range dependence; Complex network; Visibility graph 文章PDF: PHYSA_13934_proof.pdf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37112006231 我们采用的数据是两所图书馆的借阅量,以及借阅的间隔时间。用重标极差法计算了以借阅量为观测值构成的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和非周期循环长度,发现人类行为具有长期正相关性和持续性,记忆效应对借阅行为有强烈影响,并与时间标度有关。群体用户的分形特征表现较为明显,而个体用户的时间序列中则有一定的波动性;并且不同的用户群之间,以及同一个数据集中的不同用户之间表现出了显著的个体差异。 通过可视算法将人类行为的时间序列和复杂网络结合在一起,计算了由时间序列转化得到的复杂网络的拓扑参数,发现群体用户的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小世界效应和等级结构,而个体用户的网络则只具有以上部分性质。可以认为,人类的重复性行为发生的时间序列中各个观测值之间存在潜在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重要时刻。我们还发现只有部分的个体行为网络具有分形结构和自相似的特征。此外,本文的分析也对于找寻时间序列和复杂网络之间的关系、网络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分形结构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中文内容中部分结论是笔者硕士论文中的一部分,没有写进这篇英文版本中,也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从图书借阅看人类群体和个体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樊超,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个人分类: 成果交流|7534 次阅读|15 个评论
《走近混沌》-5-大自然中的分形
热度 3 tianrong1945 2012-8-22 06:56
《走近混沌》-5-大自然中的分形
第五章﹕大自然中的分形 归纳以上所述 , 分形是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的图形 : 1. 分形具有自相似性。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分形自身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与自己相似的,大小不一的部分组成。 2. 分形具有无穷多的层次。无论在分形的哪个层次,总能看到有更精细的,下一个层次存在。分形图形有无限细节,可以不断放大,永远都有结构。 3. 分形的维数可以是一个分数。 4. 分形通常可以由一个简单的,递归、迭代的方法产生出来。 图( 5.1 ): 计算机产生的 “ 树叶 ” 型分形图 因为分形可以由一个简单的迭代法产生出来,计算机的发展为分形的研究提供了最佳环境。比如说,如果给定了不同的 ” 初始图形 ” ,不同的 ” 生成元 ” ,即迭代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多次变换,便能很方便地产生出各种二维的分形来。 ( 见图 5.1) “等一等!”这次是王二在叫。他打断了正在向他们解释分形程序的张三,从书包里翻出一张照片给两个朋友看,兴奋地说: “这是我去年暑假到峨眉山上拍的蕨类植物照片。你们看,右边图中的蕨类植物叶子,太像张三刚才用计算机迭代法画出来的分形了!” 三人比较了一下王二的照片(图( 5.2 ))和张三生成的图形,的确很像。 图( 5.2 ):蕨类植物 “再等等!再等等!”王二又从书包里翻出更多的照片。说: “让你们看看更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美丽的分形图案在自然界到处都存在。我从小就喜欢自然之美,经常在动物植物的构造中发现些令人惊叹的图形,过去几年拍了不少有趣的照片,原来只觉得大自然太神奇了,现在才知道这就是‘分形’……” 图( 5.3 )是王二的部分照片。其中有我们常见的花菜、天空上的闪电、贝壳的图案式结构,老树枯枝…… 图( 5.3 ):大自然的分形 王二很高兴今天在三人聚会中唱了主角,更高兴把分形的概念与他的生物专业联系起来了。他告诉朋友们:这几天,他研究这些照片和学到的分形知识后发现:比较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中所描述的平滑的曲线,曲面而言,分形几何更能反映大自然中存在的许多景象的复杂性。现在,当我们了解了分形几何后,看待周围一切的眼光都和过去不一样了。当我们仔细观察周围世界时,会发现许许多多类似分形的事物。大如蜒起伏连绵不断的群山,天空中忽聚忽散的白云,小至各种植物的结构及形态,遍布人体全身纵横交错的血管,它们都或多或少表现出分形的特征。比如,“山 ” 在我们眼中,不再只是锥形; “ 云 ” 在我们眼中,不再只是简单的椭球形状;在它们貌似简单的外表下,有着复杂的、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如果说,欧氏几何是用抽象的数学模型对大自然作了一个最粗略的近似,而分形几何则对自然作了更精细的描述。分形是大自然的基本存在形式。无处不在,随时可见。 “我有一个问题”张三插嘴说:“不是说自相似性是分形的特点吗?我这儿几个计算机产生出来的图形的确是严格‘自相似’的。还有你们看科赫曲线、谢尔宾斯基三角形、这些简单分形,显然都符合自相似的条件。但是,这些……王二给我们看的这些‘大自然的杰作’,自相似性就不是那么严格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四笑了:“唉,张三不愧是学机械工程的,思考问题总是追求‘严格’,可是,大自然并不是谁造出来的机器啊,其中的偶然因素太多了……” “你们听过分形的老祖宗曼德勃罗的故事吧……”李四指着王二照片中有海岸线的那张,说起了更多有关分形的历史。 尽管早在十九世纪,许多经典数学家已对按逐次迭代产生的图形(如科赫曲线等)颇感兴趣,也有所研究。但有关分形几何概念的创立及发展,却是近二 , 三十年以内的事。 1973 年,美国 IBM 公司的科学家曼德勃罗( B.B.Mandelbrot )在法兰西学院讲课时,首次提出了分形几何的构想,并继而创造分形( Fractal )一词。当时,曼德勃罗就是用海岸线作例子,提出一个听起来好象没有什么意思的问题: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 海岸线到底有多长呢?人们可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只要测量得足够精确 , 总是能得到一个数值吧。答案当然取决于测量的方法及用这些方法测量的结果。但问题在于,如果用不同大小的度量标准来测量,每次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度量标准的尺度越小,测量出来的海岸线的长度会越长!这显然不是一般光滑曲线应有的特性,倒是有些象我们在第二、三章中所画的科赫曲线。你们来测量一下科赫曲线的长度吧!看看图( 2.1 ),如果把图 (a) 中曲线的长度定为 1 的话,图 (b) 、图 (c) 、图 (d) 中曲线的长度分别为: 4/3 、 16/9 、和 64/27 ……,长度越来越大,以至于无穷。这与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海岸线的情况类似。也就是说,用以测量海岸线的尺越小,测量出的长度就会越大,并不会趋向收敛于一个有限固定的结果。 张三也表示明白了:“啊,原来海岸线的长度随着测量尺度的减小而趋于无穷!” 李四接着说,“张三刚才说的也没错,海岸线的确不同于我们上面所举的线性分形……” 不过事实上,海岸线与科赫曲线很相似的。科学家们应用我们叙述过的估算“分形维数 ” 的方法,以及逐次测量英国的海岸线所得的结果,居然算出了英国海岸线的“分形维数 ” 大约等于 (1.25) 。这个数字与科赫曲线的“分形维数 ” 很接近。因此,英国海岸线是一个分形,任何一段的长度都是无穷。这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 再一次的聚会中,李四又更深入地解释了张三那天提出的问题。他说,我们在前面几章中所讨论的分形例子,都是由线性迭代产生的。它们所具有的自相似性叫做线性自相似性。也就是说,将原来的图形,经过缩小、旋转、反射等这类线性变换之后,能再组合成原来的图形。除了这种由简单的线性迭代法生成的分形之外,还有另外两种重要的生成分形的方法:一种是与随机过程有关,是线性迭代与随机过程相结合,第二种是用非线性的迭代法。 图( 5.4 ) 扩散置限凝聚图 自然界中常见的分形,诸如海岸线、山峰、云彩、等等,更接近于由随机过程生成的分形。有一种很重要的,与随机过程有关的分形,也就是如图 ( 5.4 ) 所示的分形,叫做“扩散置限凝聚 ”(diffusion- limited aggregation) 。这种分形模型常用来解释人们常见的闪电的形成,石头上的裂纹形态等现象。 要估算随机过程生成分形的维数,或者是非线性迭代分形的维数,就不是像计算线性分形维数那么简单了。 上一篇:《走近混沌》-4-再回到分形龙 回到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走近混沌》-6- 分形之父的启示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2229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