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评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授职称评审PK大战
kksonne 2009-10-9 13:43
个人评论:今年浙江大学高级职称评审已经拉开序幕,至今总计有99位正高(教授、研究员)候选人和184名副高(副教授、副研究员)候选人递交材料并作了报告。按照去年传达的领导精神,今后浙江大学每年新晋升的正高副高总人数约为100人左右(其中40人左右为正高,60人左右为副高),今年的评审晋升可谓惨烈!若今年不能上,则隔年申报,并要出示期间新的成果(详细可见浙江大学内网人事处主页链接)。 之前转帖的 浙江大学2009年各学院(系)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和 浙江大学2009年各学院(系)教授/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请注意不过是 门槛条件 。 换言之,即使符合教授条件,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可以成为教授。 看看今年的比例(正高大约2:1;副高大约3:1)就知道了。 姓名 系列 审核单位 申请级别 拟聘职务 彭利贞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关长龙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永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傅守祥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群晖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丽君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阮云星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诗宗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为民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小潞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瞿云华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陆建平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楼慧心 人文社科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正高级 教授 崔浩 人文社科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正高级 教授 钟建安 人文社科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颜士梅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明亮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郭红东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潘士远 人文社科类 经济学院 正高级 教授 肖如平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徐慈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乐启良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健梅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力君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玉洁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周少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任会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汪凯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赟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红雨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郑西帆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邱戈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韩昊英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跃华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金珺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志军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结兵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孔寒冰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苗 青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赵宏琴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淑华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徐沁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胡晓慧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伟英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晔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韩玲梅 人文社科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徽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金慧娟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叶映华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邱亚君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莉华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社会科学) 徐青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社会科学) 杜健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火根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葛亚力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韩洪灵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罗关良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周伟华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小茜 人文社科类 经济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贾惠娟 农业推广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正高级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农艺) 叶均安 农业推广类 动物科学学院 正高级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畜牧) 卢剑波 农业推广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朱金文 农业推广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肖梁 农业推广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魏兴昌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赵民建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马慧莲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杜阳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潘翔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沈会良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陈彪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张冬仙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项震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郭延平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余旭平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敏奇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林建平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曹堃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杨健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蒋新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郑传祥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王靖岱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戴立言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王青青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兴祥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莉丽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梁黎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朱苏宁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李恭会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丁克峰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汪洌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高教) 董旻岳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魏启春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骁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李忠学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沈杰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张建明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杨春节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陈曦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王海清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李江雄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梅德庆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孙清江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张溪文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彭新生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朱铁军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金志华 理工农医类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孙红月 理工农医类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陈雪明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林道辉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孙翠荣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冷文华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何光玉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张奕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林舟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薛儒英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敏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张登荣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李俊杰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新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翁晓燕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铭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邱英雄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杨万喜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杭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陆高华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绍金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罗自生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江全元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齐冬莲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沈海斌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程军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宋小文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甘智华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周志军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高建青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连晓媛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杜永忠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文智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为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蒋宏亮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史治国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昊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金小军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吴昌聚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余官定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张晓娣 理工农医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侯昌伦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崇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梁宜勇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胡骏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师恺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舒小丽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郑新强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黄鹂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景华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米玉玲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佳堃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杜华华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红云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兴旺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邢华斌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俞豪杰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赵春霞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程党国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庆华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苏宝根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宋朋红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沈静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胡晓彤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叶英辉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邹晓晖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胡薇薇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邱爽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谈伟强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娴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善春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保红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方三华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建卫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林旭瑷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力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朱军慧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爱霞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世红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静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磊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玉龙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金月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驹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蓉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周燕国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仲轩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海龙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纪武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钱镜林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梅振宇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卡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可泳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徐祖华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姜伟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勇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熊蓉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唐建中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雷勇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刘伟庭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王青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管成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武建伟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欧阳小平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崔元靖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马天宇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秀丽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晓东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万占鸿 理工农医类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贺治国 理工农医类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黄益丽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东雷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邓劲松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璟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梁新强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彩伢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罗炜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幼芳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习玲玲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程晓敢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毕惟红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温道伟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彪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志春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张丰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何宇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新爱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毛旭明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成钢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建立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非燕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杜娟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周凡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小明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唐志峰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峰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琳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泮进明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唐振兴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春英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和劲松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松柏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永维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陆柏益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赵梦恋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包哲静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金孟加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新科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辛焕海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珺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赵挺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涌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王怡雯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晔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张韶岷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吴学成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陈玲红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干湧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邓见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黄争舸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培勇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吴斌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毅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昊姝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甘礼社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那仁满都拉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高云君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肖俊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青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黄劲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邓水光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蔡登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任重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万灵书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朱利平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兴宏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仝维鋆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共 283 条
个人分类: 健康话题|12761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luoweijun 2009-9-11 15:26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果已经下来多日了,也早就知道我的被毖,但是迟迟没收到反馈意见(听很多同事早都收到了),心里十分的不爽!通过多方打听基金委的人,联系到地球化学口负责人,还算运气好,这位同志态度蛮好,没两天就发给我基金反馈信息了。结果是A(优先资助)、B(可以资助)、C(没说,可能就是不给资助呗)(ABC是我认为的,应该没错吧,呵呵),看了比不看郁闷,不过不看又心中没底,到底为什么毖我?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份基金,有人(A)说很好, 技术路线很具体,操作性强 ,而有的(C)说是 几乎不可行 呢?为什么如此不同啊?不过谢谢前者的鼓励,更要感谢后者提出的批评和意见,这些对我今后申请都有好处,谢谢你们。明年继续,呵呵。 今年(2010年)终于得了,呵呵,估计是回避信起作用了吧。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9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水平高了,小课题反而拿不到了
yuliping 2009-9-9 22:45
根据学习规律,一般在学习初期,水平提高较快,后来会稳定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提高,达到一定平台后又保持稳定,如此不断循环提高。这几年,是我科研水平突飞猛进的时候,经过若干学习循环,应该说总体科研水平还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几年来,共拿到各类省厅级课题近 10 项,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也处在较高的水平。最近两年,一方面在冲击国家级课题,当然另外一方面也在申请小课题,基本是逢课题必报,有趣的是,不仅大课题难以申请,厅级课题也拿不到了。 一、大课题拿不到的原因分析 第一,功力可能有限,课题报告总体水平不够。 但是,这也是相对的,我手上有两本专著已经完工,等待经费出版,如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后期资助项目,我相信两个都可以中,一本专著发表了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一本专著发表了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30篇。所以说,科研能力不够仅能说明少部分问题。 第二,依托单位实力不够 这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我在一所高职院校工作,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批准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16140项,其中高职院校获批课题7项,资助率近千分之四,全部是自然科学类课题,没有一项是管理科学部的课题。 看到网上有学者申请4次、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于成功的消息,真为他们高兴。我从2004年开始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今已经6次,全部没有成功。现在脾气特好,屡败屡战,平时的积累不算,不就浪费我半个月时间吗?没有关系,只是有时觉得对不起恩师和朋友,他们每年都帮我进行修改,花了不少精力,也对不起协作单位。 总之,这方面需要继续花力气,多交流,多思考,多申报,不灰心,希望有所突破。 二、前几年小课题申请成功的原因分析 第一,课题选题时髦。 由于没有什么科研基础,在申请课题时往往跟踪热点,什么时髦申请什么,往往颇有收获。申请下来的课题,大多数属于这一类。 第二,一些课题选题不错,水平较高。 也有少数课题,水平还是相当高的,拿到实至名归。 第三,前几年竞争不强。 前几年,高职几乎没有什么科研的概念,做研究的少,高职院校也很少,总体不多,后来短短几年,高职院校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教师也随之增加,当然竞争也更激烈了。 三、近两年拿不到小课题的原因 一旦课题超越了评职称需要,下面我思考得更多的问题是做一些真正的研究和创新,而 不是那些基本上每年都在重复选题的没有太多创新的研究,我曾经研究过几年某省级课题指南,发现每年的论文选题都大同小异,重复研究问题不少。当然,这并不是说相关主管部门设立这些课题没有意义,在科研之初,适当给一些年轻人这类课题确实能够增加自信,具有引领作用。 近两年申请的课题,多是基础理论研究,我定量研究方法见长,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很多学科和课题需要一流的研究方法。这里面有几种情况,一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采用该领域传统的方法,比如借助研究猪肉供应链的方法,用来研究牛肉供应链,虽有创新但总体突破不大,这是初级阶段。二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首次采用某种成熟的其他领域的方法或通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比如首次用DEA效率分析来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这是中级阶段。三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采用全新的研究方法或方法组合,进行独创性的研究。一旦取得突破,不仅该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而且研究方法本身可以在其他领域推广。做方法的创新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这是高级阶段。我目前申请课题的方向,就属于最后一种。 现在的小课题评审,由于申请者人数众多,如果全部请一流的高水平评审专家,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评审成本太高了。因此,大部分评审专家,对第一类研究课题的评审,往往得心应手。对第二类课题申请的评审,可能有些力不从心。对第三类课题的评审,恐怕更加难以驾驭。再加上门户之见,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根本就不懂科研是什么,怎么可能进行一流的研究? 这里没有半点对评审专家的不敬之意,文艺评论家可以不是作家,但是对于科研课题的评审,如果专家没有相当的知识广度,没有很好的跨学科能力,确实难以做好评审工作。 我给几本核心期刊审稿,看不懂的论文经常退审,因为现在学科交叉太强了,看不懂很正常。我投稿的论文,也有一些专家的审稿意见有些外行,但总体上,我相信在学术论文评审中,专家们退审是普遍现象。在课题评审中,如果是远程盲审,估计退审的现象会有,但是如果是会议评审,估计很少有专家说,这个本子我看不懂,请你看看吧,可能专家面子挂不住。 什么是令人尊敬的专家学者,敢于说某个问题我不懂,或者说某个问题我缺乏研究。什么都懂的大家不是没有,即使某些学者的知识广度不错,但深度也会有限,世界太大,知识体系太复杂了。什么是科学精神,敢于说不懂也是科学精神。 建议对于小课题的评审,最好采取盲审,并且规定一定比例的退审率和一定比例的通过率,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 2009.9.9 俞立平 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852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然科学基金该怎么评审?
liuxingguo 2009-9-7 13:29
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近年度评审揭榜的缘故,自科基金俨然是成为了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科学网有一些专家在讨论关于基金评审制度的问题,确实是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不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否会接受他们的这些建议,而在明年的基金评审中做出一些重要的改革。 我个人认为,从国内基金评审制度,以及基金年度评审的现状和申请者对评审制度的反应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是做得最为令人满意的一个基金。起码它很勇敢的坚持了申请者署名评审的方式,这方式似乎有违评审公正性原则,其实在我国的操作实践中,反而被证明是最为公正的一种方式。那些所谓的匿名评审的基金,其实最终没有几个项目真正是匿名评审出来的。信息是如此的完备,人际关系网络是如此的密集。哪位专家不知道自己评审的申请书来自什么地方。而且署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防止申请者恶意的剽窃他人成果。在匿名评审制度下,专家们根本不可能对成果剽窃问题进行监督。 不过,通过这两年的申请实践,我觉得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作一些必要的改革可能也是有意义的。关于别人已经谈过得内容,重复已经没有必要了。我只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国家自科基金的评审是分三个阶段完成的,因而不妨称之为三段式评审。这种评审方式,我认为存在有以下一些弊端: 1、时间过长。从申请提交,到格式初审,到通讯评审,到专家小组会议评审,往往一等就是半年。有一首歌里面很无奈的唱道:一等就是一年多。国家自科基金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半年也确实是很长时间了。也正因为时间长,所以基金评审的资金、人力资源耗费也自然就多了很多。 2、三段式评审认为增加了不公平性。如果没有最后的专家小组会议评审,一方面可以加快评审进程,缩短申请者的等待时间,减少申请者的精神煎熬,有利于申请者提前进行项目前期研究准备;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项目评审的公平性。国家自科基金委之所以设立最后的专家小组会议评审,其目的是增加评审的公平性;可操作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截然相反的。我们不去评论最后的专家们的道德素质问题,但至少目前的现状是:只要自己有专家在小组里面,这个单位的课题立项数目就一定会出人意料的多。而且如果有熟人可以打招呼,那项目可以获得立项的机会就一定等于100%。所以到最后这一阶段,关系似乎已经成为评审的关键,而不是如基金委所期望的,对通讯评审的结果进行公平复议。 所以,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考虑如下问题: 1、对评审制度作一些改革,尽量减少可能产生不公平的环节与机会。 2、最好是在通讯评审结束后,直接将通讯评审结果反馈给申请人,最好是连评审专家的姓名也能告诉申请人。这样既有助于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约束,而且有利于申请人在最后结论出来之前申请进行评审复议;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减少申请人的精神损失。(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收到基金委反馈的通讯评审意见)
个人分类: 热点评论|93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审应尽量避免晕轮效应的误区
罗帆 2009-8-30 23:47
据了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过程和管理程序规范,大多数评审专家认真负责,评审结果相对客观公正。但是,评审结果有时很难避免 晕轮效应的影响。 由于名额有严格限制,评审专家对项目申请书是苛求完美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小缺陷或忽视,都可能会导致申请被枪毙。相对而言,各方面比较均衡没什么问题可挑的申请书一般无可争议。评审专家大都有这种体会,如果发现某份项目申请书有问题,可能还没看完就倾向于否定了,而这种倾向性会影响最终的评审结论。有些选题新颖、意义重大的好项目,因为研究团队结构不尽合理、前期研究相关性不强、局部表述不够清晰等问题被否定,挺可惜的。不少年轻学者锐意进取,思维敏锐,但一般前期积累不够,经验不足。因此,评审专家不应因为存在一些小问题而轻易否定他们选题很好的申请。 晕轮效应 (The Halo Effect ),又称 光环效应 ,指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 ,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爱德华 桑戴克 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 认知对象 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人或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其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评审专家的评价应尽量避免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减少主观色彩。不过,评审管理的流程设计和程序控制更为重要。 在基金项目评审过程中,会评专家重点讨论的是通讯评议平均水平为 B 的项目。随机分工的主审专家介绍评审意见、排序及理由后,专家们再讨论其综合评价是由 B 趋向于 A 还是 C 。这种会评方式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受到基金委工作人员和专家们的互相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讯评议专家个人产生晕轮效应的影响,但也可能因为主审专家的倾向性而导致群体决策进入晕轮效应的误区。因此,应加强评审专家的遴选、培训、监督和考核环节。 晕轮效应的现象,不仅出现在项目评审中,也出现在职称评审中。 武汉某高校有一位中年副教授,任期内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在评职称前期,所在学科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时全票通过。但是,在校学术委员会评审会议之前,专家们收到了匿名信,称他有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所在学院立即成立检查小组,对其申报材料进行了进一步审查,结果未发现所举报的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学院立即向学校有关部门及学术委员会反映情况,澄清事实真相。职称评审结果名单公示以后,大家认为最有实力 通过 教授评审的他却因投票数不足三分之二而落选。当大家听说匿名信事件之后,都说他一定是得罪了什么人,尽管匿名信反映的情况不属实,但使评委对他的印象不好,在名额有限时不投票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起在美国进修时的一个例子。系里有一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教授,他性格孤傲,几乎从来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听同事说,他的学术水平高,但个性张扬,特立独行,不大讨人喜欢。在他申请教授资格时,没通过本校学科学术委员会的评审,但校外专家对他的评价很高,一致投了赞成票。于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以校外专家的意见为主。不少国内高校的职称评审中,也吸收了校外专家,但校外专家的名单应变化和保密,校外专家的比例或权重应提高。由于校外专家与申请人很少有利益关系或冲突,相对客观的立场有助于评审专家群体减少 晕轮效应的影响 。 当然,作为项目和职称的申请人,要清楚晕轮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要尽可能扬长补短,注重细节,减少晕轮效应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个人分类: 学术点滴|6040 次阅读|5 个评论
光荣与梦想----写在职称评审答辩之际
yuliping 2009-7-10 00:36
按:本博文写于 2009.6.28 ,本来已经放在科学网博客上了,后来听从朋友劝告,建议等职称评审结果公示后贴出,江苏省教育厅于 2009.7.3 开始公示。今日重新贴出,感谢 libseeker 、 liuli66 、 周春雷 、 macf 、 wuyishan 、 liudongyang 的推荐,也感谢 liuli66 、 macf 、 陈安博士 、 libseeker 的留言。 这是美国 威廉middot;曼切斯特 撰写的一部美国现代史的名字,上大学时曾经看过其英文版,借用书名谈谈教授职称评审的感受。 从2009年开始,江苏省高职教授评审需要进行现场答辩,6月27日上午10:50-11:20,我参加了答辩,总体感觉还可以,结果可能还要等待一个多月。有了去年破格评审没有通过经历,加上这么多年来无数次科研挫折的考验,已经能够心平气和了。 教授职称几乎是所有大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教授除外,呵呵),一旦拥有教授职称,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当然倍感光荣。如果进行深入分析,教授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教授的形式,比如获得了教授的职称;二是教授的内容,就是其真实的水平。二者同时具备是最好的事情,但二者之间其实是有差距的,不一定名实相符。某种程度上讲,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拿到教授职称,凭良心讲,自我感觉一点也不比本科院校相同学科教授的平均水平差,基本具备了科研上一年能够产出一个教授评审需要的科研要求的能力,因此也不会妄自菲薄,但毕竟内容有了,形式还没有,还没有得到社会广义的接受,因此,还得忙这件事情。 如果说教授是很多追求者的梦想,一点都不为过。梦想有两个结果,成功和失败。成功固然使人高兴,对于失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其实也无妨。我做任何事情,从来做好最差打算,因此令人烦心的事情总体不多,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我有应急预案。不开心的事情带来的不快从来不会超过半小时,所谓四十不惑。以前对于社会上许多不公平的事情,明明与自己无关,经常义愤填膺,现在基本也能泰然处之,虽然有点消极,根本原因在于无能为力。只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结果其实是不要管的,因为结果你不能决定,教授职称也是如此。 工作以后,在一个中专学校做教师,有10年时间没有做学问。对于一个学者而言,10年时间是多么宝贵!10年意味着可以出国读硕、读博、再做一个博士后,看到很多30几岁的年轻人已经成为教授,想想自己40出头还是副教授,刚开始感觉是有差距,后来想明白了,也就十分坦然。第一,人的命运不同;第二,我真正做学问6年不到的时间的科研产出绝对是一流的;第三,如果不努力,自己可能更糟。因此,任何人、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迟。 以下是答辩个人简介: 尊敬的各位专家、早上好! 我是扬州职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俞立平,下面我从7个方面向各位简单做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我198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在扬州经济干部学校工作9年,先后担任教师、校办电脑公司副经理、经理。1998年调到现单位,担任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今年开始担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科研工作。 2002 年参加东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后来因为2004年考上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而放弃了硕士学位的申请,2007年博士毕业。 二、教学方面: 1998 年我作为教研室主任创办了全国最早的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方向,1999年开始招生,本科院校是2001年以后才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作为扬州职业大学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电子商务学科带头人,每年教学评估几乎都为A。 2008 年,我主持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主编电子商务系列教材8部,1部被评为国家ldquo;十一五rdquo;规划教材,2部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获得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部获得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教材二等奖。通过网上查询,目前我是国内出版电子商务教材最多的作者,应该说质量和数量是国内不多见的。 2000 年就开通教学网站----电子商务教研网,该网站2006年被评为教育厅好课件奖。 实验室建设方面,我筹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劳动部电子商务职业技能扬州鉴定中心、扬州职业大学精品课程网站平台。 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在教材建设、课题申报方面带动了一个团队,人数近10人。近几年团队申报成功各类课题近10项,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 三、科研教研方面 ,迄今为止,已发表和录用论文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0篇。任现职以来,截止到2008年底,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家》等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1篇,其中EI核心版检索3篇,ISTP收录1篇,2篇被《新华文摘》篇目辑览,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CSSCI收录期刊28篇。主持国家ldquo;十一五rdquo;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教改课题等省级课题7项,其他厅级课题4项。目前已经完成8项。 四、社会服务 利用技术优势,带学生给企业制作了数十个网站,如天长黎明电子公司网站、扬州凌阳机电公司网站、扬州职大工商管理学院网站、商务英语精品课程网等等。 近年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扬州市人事局西部农业合作项目、泰州师范专科学校、扬州商务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开设了各类讲座20余次。 社会兼职有: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审计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信息学会会员、扬州市经济学会理事、劳动部电子商务大赛国家级裁判员、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五、奖励: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另外获得各种论文奖、教学奖多次。 六、主要研究方向 1 、技术经济: 综合运用DEA方法和面板数据研究效率问题、教育投入等问题。在该领域发表了5、6篇核心期刊论文。 2 、研究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是博士论文的研究范畴, 该领域发表了2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3 、科技评价:这是我最近2年的主要工作,目前已经撰写了36篇论文,2008年发表了8篇,2009年发表了3篇,还有22篇收到录用通知,全部是CSSCI以上论文,其中国外人文社科索引SSCI论文2篇。 七、今后工作的打算 1 、在教学方面,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将电子商务专业打造成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2 、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学校开设科研方法论系列讲座、定量研究方法系列讲座、协助修改课题申请报告等等。 3 、在科研方面,继续从事信息经济、科技评价领域的相关研究。 4 、在社会服务方面,继续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电子商务服务。 敬请批评指正! 俞立平 2009.6.28 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3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6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梦还在审基金
xiegming 2009-5-21 10:14
昨天晚上工作到1点,评议了几份基金申请书,比较累人。虽然研究大方向上自己比较熟悉,但是具体到每个申请者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对各种事物的命名不统一,一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也不统一,所以每看一篇都需要从一个论证体系切换到另一个论证体系,很是费力。 后来睡了以后居然梦到还在看申请书,满眼各种名词,看到后面,似乎想和自己的申请书比较一下,于是就出现了自己的申请书,可是怎么读起来像文学作品,一点学术的严肃性都没有,于是有些着急,怎么写成这个样子了。醒了以后感觉怪怪的,仔细想想自己的申请书,应该不是梦中的样子,这才有些踏实了。 大部分都是青年基金,申请人都比较年轻。同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还是能够感觉出水平的差异。有人写了快30页,也有人只写了13页。有排版的问题,但主要还是论证程度的差异。不能说写得长就是写得好,写得短就是不认真。但是,如果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只是泛泛的几句话,根本没有说到一定的实现细节,怎么能让人信服你真的认真思考了,真的能做出来呢?有的人根本没有按照提纲写,一些必要内容根本没有涉及,这个有些太不认真了。 还有人还是在对旧问题用旧方法在做,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新意,申请者或者对基金的支持方向没有理解透彻,或者确实是没有想到新的点子。 有一个申请者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发表了若干国际期刊论文,但是申请书写得非常草率,并且没有和原有工作紧密融合。既然要做相同的方向,如果能够把要做的和已经做的自然融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申请书。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明显感觉到申请者的导师做了很好的指导。申请书写得非常规范,虽然工作基础没有前一个那么出色,但是问题论证得非常系统,有理有据,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很难挑出毛病。 申请青年基金,基本上都是博士刚毕业不久,或者正在读博士。作为刚刚进入科研领域的新人,应该多向自己的导师讨教科研中的各种事情。导师的宝贵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好多弯路。同时导师方面也应该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不只是为了毕业发表几篇文章。 通过评审别人的申请书,其实自己的收获也是很大,最主要是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观点和想法,对自己的科研也有促进作用。昨天只是看了一小部分,明天接着看。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8930 次阅读|9 个评论
答辩关能把好吗?
DNAgene 2009-5-15 11:34
又到了研究生论文送审答辩的高峰期,看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建新的文章《把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关》。仔细想想,我还是不太同意。在我们的社会中,要求答辩专家,尤其是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请学术道德高尚、学术造诣专深、工作认真负责、精力充沛的同行专家,决不能徇私情、作交易;尽量避免集中请那些名气大、交际广的专家。。。。似乎不太现实。 很多人反对毕业要求论文,但还是很多学校这样做。为什么,因为期刊审稿(尤其是国际刊物的审稿)相对来说是更公平、更客观。 我所接触过的外国科学家对待学位论文,至少严格程度远不如期刊论文的审稿过程。如果普遍是期刊论文比学位论文严格,学位论文是有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期刊论文组成,答辩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鉴于本人并非见多识广之人,请在国外经历多的网友谈谈自己的感受,国外期刊论文审稿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哪一个相对更严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评审中专家的两面性
jxz1963 2009-4-20 12:18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科技成果,都是要经过 专家评审的。 一篇学术论文要刊登在学术期刊上,首先要过的就是审稿关。任何一本有影响的科技期刊,对于主编来说,审稿工作是重点工作的首位。审稿工作首先要涉及的就是专家审稿,审稿说到底就是请同行专家对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评审。 而对于科研成果来说,专家的评审更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对成果进行鉴定这是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的事情,但专家们如何对成果进行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是对科技成果进行肯定,还是否定,中肯两个字就充分给予体现了。 然而,据综合分析,对于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同一个专家却有着不同的评审结果,即专家有其两面性。 专家在评审形式上的差异 对于学术期刊编辑部来说,不论是作者自投的稿件,还是编辑的约稿,都是要进行审稿的,审稿所聘请的专家基本上都是所在行业的学术权威或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专家学者,这其中更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从评审形式上说,是审稿专家与论文作者不见面,有时则采用的是背对背的审稿形式,即作者不知道论文被谁审阅,专家不知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但也有许多编辑部采用的是对作者保密的办法,即作者不知道论文被谁审阅,专家知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 从 20 多年科技期刊工作的经历来说,我认为专家在对待学术论文的评审中,其态度是严谨的,这不仅从专家们对待学术的认真程度,仅从专家们对论文的审阅过程和对论文结论性的总结,就足可见一斑:在我接触过的一些专家中,有时对于一篇论文,有些专家的审稿意见竟多达 5 页纸,不仅从论文的结构、研究的方法、结果与分析等方面提出许多问题,有时还从参考文献上找出论文的问题所在。有时为了一篇论文,专家甚至不厌其烦地多次进行反复的审稿、审稿、再审稿。直至作者最后说服专家,这篇论文才能通过审稿,即通过评审。 科技成果则不同于论文审稿,即现场评审。当然对于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科技管理部门也有许多评审程序上的要求。记得在以前参与的一些项目评审中,就有什么资料审查组、测试组之分,这些不同的组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分别要对专家委员会主任负责,那时的一个成果鉴定会一开最少就是三天时间,科技成果经过鉴定后,在市场上的应用就比较得心应手了。我认为,这样鉴定出来的科技成果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 而现在的科技成果鉴定就没有以前那么严谨了,甚至让人感到有些敷衍,从四面八方请来的专家到会议室主要是听汇报、阅读鉴定报告和分析报告、专家质疑和课题组答疑,而所谓的质疑顶多是一些建议之类的温词,至关重要的是专家闭门评议,这是最出彩的时候,也是最让人觉得有趣的事情了,当然,专家们会在被评审单位提前写好的评审鉴定意见上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后是专家签名,通过鉴定评审。半天时间鉴定会结束,余下来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了。 当然,也有人要说,科技成果鉴定如果都象科技论文审稿那样认真,那还不把专家们给累死了。如果都和审稿一样,把 60% 都给毙了,那可是太残忍了。的确,没有必要对科技成果的鉴定下那么狠的手,毕竟科技项目经过前期的立项论证、中期检查、研究试验及总结,都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成果在那里放着,但不乏也有一些不认真做实验的、拼凑数据的科技成果。我认为,对待不同的评审形式,专家们对待学术的态度应是一致的。 专家在评审报酬上的差异 大家都知道,科技期刊审稿是要付审稿费的,条件好一些的期刊按篇一篇论文发给审稿专家 30-50 元的评审费(也叫审稿费),再好一些的一篇顶多给 100 元的评审费。 然而大多数的科技成果鉴定,其费用就大不相同了,有 300 元一次的,有 500 元的,也有 1000-2000 元的,更有甚者还有一次发 5000 元评审费的。 同样是学术评价,两者之间的差异竟是那么地大,但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却是截然的不同。 假若评审通不过? 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有 100 个理由可以不通过论文评审,这是审稿者的权利。也可给作者一个明确的意见或建议:或不刊登给予退稿;或给作者提出一大堆意见,让作者无法修改;或者给作者提出一些建议,让作者修改,再审,再修改。 这样的评审是有意义的,对作者和专家来说都是一个提高学术水平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假若论文评审不通过,作者对专家的中肯意见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认可。我就听一些作者说过,他很佩服某篇稿件的审稿专家,说到论文的点子上了,虽说文章没有刊出,但他从专家的审稿结果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点。 然而,如果那项科技成果没有通过鉴定,有时甚至是评价不是太高,完成单位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且不说必要的做工作、有时甚至是讨价还价了。在学术界,大凡成果鉴定会开起来了,有几个没有被通过评审的,只有茅先生的 18 亿亩粮食红线的新闻发布会,高铁生的拂袖而去引来了众人的惊异;还有电视剧《奋斗》里的那个房地产项目设计评审会,陆亚荪没拿评审费就愤然走人的事! 通常情况下,如果那个科技成果没有通过鉴定,必然有两种可能:第一,这个项目做得的确太滥,没有啥新的内容和成果;第二,这个专家组长是个不明是理的人物,以后肯定没有人邀请他做科技成果鉴定了。 还有,学术论文的审稿工作,编辑可能和专家比较熟悉一些,但作者们基本上并不熟悉。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邀请的专家,都是与一些单位的领导或学术带头人沾亲带故,要么是大学时期的同学、校友,要么是学术组织的理事们,要么是上级单位的老领导,对于一根筋的纯学术人,一般不会在被邀请之列的。有时鉴定会没有开好,专家的邀请被认为是最大的问题。 专家评审中的两面性 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纳闷:专家们为何对待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的评审有两面性呢?从评审形式到评审费用的差异来说,似乎不能说明哪个应该宽,哪个应该严,但事实往往是相反的,即专家们对学术论文的严谨有加,对科技成果的宽容有余!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7131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王小云 的研究看项目评审的缺陷
wangyong77 2009-4-5 20:47
从王小云 的研究看项目评审的缺陷 王小云在成功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同行评价她,从不急功近利,没有新思想新进展的论文她是绝对不主张发表的,平时对一些耽误研究工作时间的荣誉或应酬也不热情。她不赞同大批量的阅读文献,只是抓住几篇经典的论文仔细研究,吃透论文思想,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寻找突破性的方法,迅速将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就这样 周而复始地在数字王国里钻研。王小云不会看许多多的参考文献,在评审的时候一定会被认为是不了解现状而被枪毙。 王小云不赞成写很多的论文,在她成名之前论文很少,假如她成名之前申报项目,同样被枪毙的可能性很大。 可见,项目的评审能否改进一下呢?是否可以在事后给予补助,或者是一开始进行尝试性的资助,或者是给予基本成本的资助,如果有了成果,在给予补偿。 一个项目评审的有效度应该看,得到资助者产出了多大的效益,而没有得到资助者相对而言是否成果率低很多。再就是重大的成果,比如像王小云这样的成果不要漏掉了。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评价有舍本逐末的倾向
wangyong77 2009-4-4 09:37
看了一篇博文,觉得分类很有道理,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677 但是学术界却有点颠倒,在一定程度上有倒过来了的倾向, 他们认为在别人的基础上做研究才科学,才高深,如果做一些原创性的工作,相反短期内不能得到认可。更为重要的是,不容易得到发表,项目评审也难通过。高级别的期刊上有多少文章不是 基于 某某理论,某某的改进,某某的分析 之类的 题目。还有论文和项目评审要看参考文献,但是参考文献越多,往往就是说明越可能是属于支末研究。 附录原文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科学家? \我曾经对科学工作者分一下等级: 1。开创一个巨大的新科学领域,对众多学科产生深远影响------一等科学家 2。开创一个新科学领域,对一个或若干个学科产生深远影响------二等科学家 3。在一等和二等科学家的工作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相关科学研究并作出重大贡献----三等科学家 4。将前三等科学家的工作应用于人类生活,并产生积极应用价值-----四等科学家 5。对前四等科学家的工作进行挖掘,整理,和分析---五等科学家 6。对前五等科学家的工作成果进行评论,介绍和宣传--六等科学家 7。在前六等科学家的指导下,对相关科学成果进行学习,思考--七等科学家 8。对前七等科学家的工作进行修改,模仿,甚至是抄袭掠夺--八等科学家 客观的评价 第1,2,3,4 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科学家, 第5,6,7 类算得上是科学职业者,或靠科学为生的人,或是准备进入前四类的候选者。 第9类不用说,就是科学的蛀虫。 民科的划分很困难,似乎可以派到第7类,但又不合适,也许可以划一个第7.5类 7.5-----自我学习,自我钻研希望成为第一,二,三类的人-----民间科学家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83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委员斥“学妖” 评审别拿专家当摆设
热度 1 ljxm 2009-3-10 10:05
今 日看到一篇文章,深有同感,顾转登在此,期引起“共鸣”,不知何时能解决此类问题?此问题不解决“学术”还会出现“剽窃”“作假”。。。。等 委员斥“学妖” 评审别拿专家当摆设 2009年03月08日   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张华祝讲完他的新发现,被资格更老的委员们嘲笑了一番。“你不当领导了才知道?”   坐在他身旁的张泽委员笑呵呵地拿他开玩笑:“关键是他现在才清楚,以前被人糊弄了。”这引得不少上了年纪的委员们一阵大笑。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超导专家赵忠贤大声说:“我早体会到了,体会二十多年了。”   全国每年有多少次评审违背了科学、民主的程序,恐怕没人知道答案。现年64岁的张华祝委员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当行政领导的那些年,他经常参加各种评审。这些评审的目的,是请一些业内专家来出主意,评判某个潜在项目是否可行。会有十来位或二十位专家参加评审。如果评审结果显示:所有专家一致赞同某项计划,决策人张华祝很可能就批示“同意,照办”。   三年前,张主任退了休。作为“资深核电专家”,他开始被邀请去给项目提意见——他称之为“进了评审这个圈子”。之后他恍然大悟:“我过去是被人糊弄了。”——“一致赞同”的背后,原来不那么简单。看似规范的评审,其实毫无规范。   选哪些专家进评审组是有倾向的。组织评审会议的人,是不希望听到反对意见的,但他们表面上也得“尊重程序”。因此他们会邀请“大概持赞成意见的人”;被估计是反对派的专家,就没有机会参与。   提反对意见的专家,会不会对评审产生影响?很难。因为下一步,即使会议上有人唱反调,他的意见也不会汇集到会后的评审意见里去。“哪怕有一半以上的专家反对,最后的会议记录还是正面的意见。”   最后,唱反调的专家将不会再被邀请。“你这次反对了,下次就没有你的份。”   结果,按张华祝所说:“也许某个项目中存在错误,但反对派的意见没有受到尊重。最后整个事情走了弯路。”而决策者却被蒙在鼓里。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牌子举得很高,具体实施却是这种做法,谈什么科学民主?”张华祝在科协界的小组会上,把问题抛给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我们科协在这方面能不能起点儿作用?”   栾恩杰被调动起了情绪,他朗声应答,话中有话:“科协这次起了作用,下次就不让你来了。”惹得委员们哈哈大笑。张华祝的经历,对于在场的“评审圈子”里的老专家们,早就不新鲜了。但他们对此无可奈何,只得互相取笑。   “选谁进来,不让谁进来,有领导意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迫不及待地插了一句:“专家就是笔筒里的笔,他们想抽哪根抽哪根。”包为民院士说完,向对面的委员们挤挤眼。   栾恩杰把笔拍到桌子上:“关键是评审专家没责任,我说了话,屁股一拍走人啦,和这事以后再没关系,他怎么会不说好话呢?”   这位航天专家意犹未尽道:“负责评审的写完也走人了,也没责任——‘你决策的都没责任,我有什么责任?’他们净要这无责任的结论,还挺高兴,因为这是上级领导交待的。”   这些委员们奈何不得的“他们”,早就被赋予了一个流行的称谓——“学妖”。发明人是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教授刘华杰。“妖”并非贬义,而是暗喻其无影无踪,却神通广大,能屏蔽掉反对声音,凭空变出“专家一致赞同”。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表面上只是小人物,”刘教授说:“但他们在同行评议中担负重要角色,在学术民主、资格评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学妖”的主要职责,根据刘华杰的观察,“不是亲自评议,而是使评议如期如愿意地实施,即组织同行评议。组织同行评议的诸多逻辑可能性,但现实中往往有具体的习惯性安排。”这些“习惯性安排”,就包括令张华祝大吃一惊的,把“50对50”变成“100对0”的“评审魔术”。   尽管刘教授对“学妖”做出了中性的道德评价,但在忧心忡忡的委员们看来,“学妖”们(他们也许不使用这个词)破坏了科学家们珍视的秩序。“我管这个叫什么?叫不良学者,他缺少科学基本的道德。”赵忠贤说。   科学家们期待规范,如张华祝所讲:“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做到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但如今他们只能看到,伴随着一个个可疑却难以否定的“全体赞同”,少数人捞到了好处,抵押的却是整个科学共同体的信誉。   “什么叫程序依法规范?就是要有法律,或者某种规定来规范评审。”张华祝解释说。当被问到目前有无此类法规时,他回答:“我不知道。反正我参加的会,没有按照规范来。” 来源:科技日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32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打消评阅人顺手牵羊的心
wangyong77 2009-3-2 18:41
如何打消评阅人顺手牵羊的心 网上有人提到评阅中有些不良的现象,虽然是少数,但是这里拿出来讨论一下。相信大多数评阅人还是好的。申报书的评审人可能觉得可以为我所用,不但不会感激申请人,而且更希望将申请人枪毙掉。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来打消他的这种心理,另外有效防范他提前发表论文申报项目。其实有时候或许这个点子我也不心疼,但是,如果项目也被枪毙,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对于年轻人,还是需要一定的资助才行的。 其实倒不是吝啬那点点子,其实有时候还是希望公开更多的想法的,有时候想搞一个思想公开计划。但是现实社会下,有基金对我们这种人在高校生存太有必要了。 我先来抛砖引玉 1. 可以考虑开放项目的方法,直接将申报书公开。 2. 尽量写得隐晦一点,说一半,捂一半。 3. 学会用 www.paper.edu.cn 这种网站提前发布自己的成果。 4. 发表论文前后衔接,承前启后。有相续性,在前一篇论文中对后面的想法做一定的展望。 5. 在网上留下一定的证据。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wangyk 2008-10-29 14:06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做编辑很苦很累,对人员素质要求高,高标准,严要求,却是付出多,回报少,收入低,还得经常接受作者的电话骚扰(下班时间甚至深夜或凌晨常有来电)、质询、抱怨、埋汰、甚至指责和情绪宣泄。特别是大专家和女博士的稿件,退稿时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当来电质问时会难以应对! 被学界捧为大专家后也无形中赋予一些学霸的威风。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专家是名符其实的、和蔼谦逊的、珍惜荣誉的、有大家风范的。但仍有一些大专家不注意细节,或其名头被他人分享或利用,出现一些与专家身份不符的现象,例如,有些带有专家署名的垃圾文章就与其专家身份很不相称。那么,我们作编辑的,应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呢?愚以为,我们做编辑的应坚持实事求是,以质论稿,不管作者是谁。许多文章挂着大专家的名,实则是其学生、助手、同事、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写的文章,未经专家亲自审阅把关甚至都没看一眼就投到各学刊编辑部了。不管原因何在,专家大多是同意署名的,但也有专家不知情被别人单方面挂名的。因为有的期刊不看僧面看佛面,对有大专家挂名的文章网开一面,走绿色通道给快速发表了。于是,一些脑子活的人觉得此法儿好使,就专用此法,写什么文章都找个大专家搭车署名,受到不少礼遇。如此这般的专家署名更应引起编辑的重视。 Publish or Punish? 发表犹如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学术声誉,也会招致惩罚。 因为发表了不完善、不成熟、甚至错误或伪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发表了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如抄袭、剽窃)的文章,将受到学界同行的指责和唾弃,受到科学道德的谴责,经济处罚,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专家的名头越大,受到的惩罚越重,损失越大。 被学界尊为专家不易。笔者建言, 请专家自重,珍惜荣誉,做专家该做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专家的稿被拒也很正常,不必生气,不必震怒,不必咆哮,应学会像常人一样冷静面对,坦然接受。专家只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不再是专家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做专家很重要。论文搭车署名更应慎重,否则,即使论文发表了也会留下后患。作为编辑,也应该正确对待,慎重处理专家的稿件,维护专家的尊严和荣誉。不迷信专家的光环,以论文质量和学术道德作为标准,让名符其实的专家的高水平文章为期刊增光添彩,让假借专家之名的垃圾文章见鬼去吧! 阿 宽 随笔 2008-10-29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575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