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转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评审专家名单公告
rczeng 2020-7-27 14:49
根据政府间重点专项评审工作安排,兹定于2020年7月27日组织开展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评审。此次评审采用视频与书面相结合的答辩评审方式,评审专家统一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抽取产生,共68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精神,现将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分组 专家姓名 职称 所在单位 1 4-材料4组 程一兵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2 4-材料4组 夏晖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3 4-材料4组 黄富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4 4-材料4组 黄荣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5 4-材料4组 骆军 教授 上海大学 6 4-材料4组 周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 7 4-材料4组 郝维昌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4-材料4组 金先波 教授 武汉大学 9 4-材料4组 朱彦武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4-材料4组 翁哲 教授 天津大学 11 4-材料4组 丁书江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12 4-材料4组 吴忠帅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3 4-材料4组 智林杰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14 4-材料4组 曾潮流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5 4-材料4组 蒋林华 教授 河海大学 16 4-材料4组 曾荣昌 教授 山东科技大学 17 4-材料4组 陆峰 研究员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8 5-材料5组 王波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9 5-材料5组 王国军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20 5-材料5组 刘峰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21 5-材料5组 刘雯 教授 太原科技大学 22 5-材料5组 赵玉涛 教授 江苏大学 23 5-材料5组 王有祁 研究员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24 5-材料5组 陈少华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中国铝业公司 25 5-材料5组 席欢 教授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6 5-材料5组 胡伟民 研究员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27 5-材料5组 杨超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28 5-材料5组 蒋成保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9 5-材料5组 杜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30 5-材料5组 张宪民 教授 东北大学 31 5-材料5组 吴汉春 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 32 5-材料5组 唐少龙 教授 南京大学 33 5-材料5组 阚二军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34 5-材料5组 王维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35 6-材料6组 李华 研究员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36 6-材料6组 李锦春 教授 常州大学 37 6-材料6组 白树林 教授 北京大学 38 6-材料6组 高国强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 39 6-材料6组 刘贵民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40 6-材料6组 牛康民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41 6-材料6组 张斗 教授 中南大学 42 6-材料6组 蔡克峰 教授 同济大学 43 6-材料6组 许高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44 6-材料6组 孙建 教授 南京大学 45 6-材料6组 陈大钦 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6 6-材料6组 袁帅 研究员 上海大学 47 6-材料6组 黄英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48 6-材料6组 冯志海 研究员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49 6-材料6组 李勇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0 6-材料6组 王小记 研究员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51 6-材料6组 吕卫帮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52 19-药学2组 郜玉钢 教授 吉林农业大学 53 19-药学2组 陈道峰 教授 复旦大学 54 19-药学2组 虞金宝 研究员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55 19-药学2组 晁志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 56 19-药学2组 彭代银 教授 安徽中医药大学 57 19-药学2组 葛锋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58 19-药学2组 廖正根 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59 19-药学2组 王志斌 主任药师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60 19-药学2组 蒋伟哲 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 61 19-药学2组 顾政一 研究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62 19-药学2组 尹胜 教授 中山大学 63 19-药学2组 边育红 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 64 19-药学2组 张喜奎 教授 福建中医药大学 65 19-药学2组 杨锋 研究员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66 19-药学2组 戴岳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 67 19-药学2组 孔德新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 68 19-药学2组 孙红 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 联系电话:010-68598010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2020年7月26日 链接地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评审专家名单公告
个人分类: 评审|3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科学家代写同行评议损失甚多
NatureResearch 2020-6-30 15:41
研究生和博士后会以资历更老的同事的名义写同行评议,但是却无法获得应有的署名或认可,还会损失结识期刊编辑的机会。 根据一项研究,很多研究生与博士后都会为资历更老的同事和导师代写同行评议,但是其贡献不会得到承认。 很多研究生和博士后都会为资历更老的同事代写同行评议,但不会获得署名资格。 来源:Taxi/Getty 该研究的作者于4月26日将这份研究传上了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他们向来自美国 (74%) 、欧洲 (17%) 、亚洲 (4%) 和其他地区的498名初入职场的科学家发放了问卷,询问年轻的科学家在同行评议上做出过多少贡献,以及感想如何。 一半受访者都说他们代写过同行评议,但是80%的受访者说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有违职业道德。 问卷下了很大功夫来区别代写和合写。 合写是一种规范的训练方式,受邀的审稿人会将论文交给初级研究人员,询问他们对论文质量的评价。合写人的工作应当会以某种方式获得承认。相反,代写的情况下, PI 会使用初级研究人员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审稿意见,并且代写人的工作不会受到承认。 大约75%的受访者说他们做过合写,95%认为他们收获良多,73%认为这种做法符合道德。 “合写和代写被混起来了,合写被用来论证代写是一种正常的训练流程,”上述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曼荷莲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Rebeccah Lijek说,“但这两者是可以区分的。前者是一种学术训练,后者应当有署名的机会。”她说一些资深科学家不相信代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而填写问卷的年轻科学家们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英国Taylor Francis集团医学与健康杂志的编辑部副主任Sabina Alam也不觉得惊讶。作为期刊编辑,她表示:“我们都知道有这么回事。”她还补充说,她很高兴终于看到了量化的数据。“应当把这种形式的代写曝光出来,”她说, “隐瞒真实评审的做法是完全不道德的。我们已经默许这种做法存在太久了。” Alam指出代写违反了同行评议的保密原则。 “编辑决定发表与否的理由并不仅仅是评审意见本身,还包括写下评审意见的是受邀评审人本人这一事实。”她说。期刊编辑会花很大精力寻找最合适的评审人;他们相信评审人不会把论文给别人看,除非期刊明确允许交给同事合写。除了缺乏署名以外,合写和代写还会引起其他道德问题,她补充说:“ 如果评审人希望合写,就要先知会编辑 ——最好在让新人写意见之前——这样我们才能确认合写人是否合适,有没有利益冲突。” ▍道德底线▍ 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的生物伦理学家David Resnik说,代写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剽窃。“在联邦研究规范中,学术不端不仅对发表文章适用,对评审也适用。” 缺乏署名权并不只是影响一个名字本身,还会让年轻的代笔人遭受无形的损失。 例如,同行评议会给新入行的科学家一个机会结识期刊编辑,Resnik说,审稿可以让研究生或博士后积累名声。他们最终可能因此受邀进入期刊的编委会,或是构建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人脉。“同行评议的署名权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可经不起检验。”Resnik说。Alam也同意这一点:“说到底这就是学术工作,应当以同样的标准看待。” 报告感慨,现在“没有一种系统的方式来训练人们如何做同行评议”。但是对科学界来说这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报告的共同作者Gary McDowell说。他是美国青年科学家倡议组织Future of Research的执行董事。“我们需要构建同行评议的最佳实践,”Resnik补充说, “同行评议是科研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道德、客观性和公平性上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Alam说,同行评议流程在很久以前就应当改进了,而这项研究可以成为改进的催化剂。她和Resnik都同意这项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期刊应修订其政策,明文要求评审人提供合写人的姓名。McDowell提出,增加透明度对科学界整体都是有利的;比如说,这样可以合理地增加常有不足的备选评审人数目: “给期刊评审论文的本来就有研究生和博士后,只不过他们默默无名而已。” McDowell说。 McDowell和Lijek鼓励 PI 和年轻科学家直接谈谈,明确对合写评审报告有什么要求,以及功劳如何分配。 Resnik也同意:“我建议 PI 在让其他人参与论文评审工作之前,先征得编辑同意,并且让合写人明确了解他们的功劳会如何体现。” Alam建议想写同行评议的年轻科学家向 PI 争取这样的机会,并在写完之后询问反馈意见。他们还应当要求 PI 向期刊表明他们的贡献。然后,她说,年轻科学家应当通过Publons检查自己的署名。Publons是一个在线数据库,供学界检查并标记他们的同行评议和编辑类贡献。这样,年轻的科学家就可以构建自己作为评审人的资历。 Lijek说她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年轻科学家提供证据的武装,助他们争取自己应有的回报。“这话听起来可能很天真,但我们只是希望同行评议机制尽可能地好。”她说,毕竟,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都同意的一点是,这个问题该解决了。” 原文以 Junior researchers are losing out by ghostwriting peer reviews 为标题 发布在2019年5月13日《自然》职业新闻版块 ⓝ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1533-8 自然科研线上培训服务 自然科研培训服务分为 自然科研讲堂 (Nature Research Academies)和 自然大师课堂 (Nature Masterclasses)。前者是自然科研内部专家开发和提供的一系列针对 科研人员、编辑和同行评审 的培训课程;后者是科学论文写作与发表培训班,课程主讲人为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的现任编辑。 现在,自然科研讲堂和自然大师课堂也推出了线上培训服务,不仅保持线下培训一贯的特色与品质, 还增加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形式,课程结束后 学员还可获得课程的录制视频(30天回看权限) 点击了解培训服务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期刊投稿|2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论文评审的感受
热度 8 zywsict 2020-5-21 08:57
今年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流程与往年不大一样,总的趋势是趋向严格,这样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最大的变革是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之前,通过校外专家以及学院的教师对论文实行匿名论文评审。此外,对答辩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原来的单纯的大组答辩,改变为大组答辩与小组答辩相结合。 此次大组答辩的主要针对论文评审成绩为 A 档、 D 档和 E 档的同学。这意味着能够进入大组答辩的同学要么是比较优秀的,要么是成绩比较差的,差的同学很可能答辩不通过。 此次小组答辩主要针对论文评审成绩为 B 档和 C 档的同学。这意味能够进入小组答辩的同学其成绩一般为中等,只要在答辩过程不出大的意外,正常是能够顺利通过答辩的。 在这次论文评审中,我所在的小组总共评审了 56 份论文。评审小组由校外专家以及校内教师构成,总共 6 人。整个评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组成员独自评审 ,每人评审的论文分数在 10 分左右。这阶段主要是对论文定档,并且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阶段,开会评审 ,先由小组成员简要介绍论文评审的情况,然后再进行确认论文最终的评审成绩。 由于是本科毕业论文,对论文的创新性基本没有要求。评审主要看论文的工作量是否饱满,结构是否完整,逻辑组织是否有问题,格式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文献引用是否规范等。 经过最终的评审,只有 3 个同学为 A 档, 7 个同学为 D 档和 E 档。剩余的同学的成绩为 B 档和 C 档。从评审的结果来看,哪怕是最终成绩为 A 档的同学,论文也存在着格式问题。所有同学的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句不通顺和简练。 有部分同学为了降低查重率,所写的语句简直不忍直视。此外,语句内容太过啰嗦,不够简练。 第二,英文摘要机器翻译。 这个问题所有的同学都存在,机器翻译摘要要么没有主语,要么全是语法有问题的长句,一看就可以看出。 第三,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 参考文献要么没有页码,要么没有在论文中进行引用,仅仅为了凑文献而列上去。 第四,全文格式不统一。 段前和段后的间距不统一,正文的行间距不统一,甚至同一段文中的字体也不统一。 第五,存在错别字。 不知道这些错别字是笔误造成的,还是确实不会写错的,反正存在错别字,给人的印象极其不好。 第六,论文结构混乱,没有逻辑性。 估计学生没有做什么工作,为了凑论文字数,将一些无关的内容往上写,这绝对是硬伤。 第七,其他问题。 目录出错,目录没有页码或者不是自动生成的,抑或者自动生成之后存在错误。图与表没有标题,或者标题标注的地方出错等。 总之,这些问题年年都能够见到,已经习以为常,已经麻木了。哪怕对自己所带的学生,无论你强调多少遍,效果也是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放在心上。学生之所以没有放在心上的原因,主要是放水。只要把水龙头连续关住几年,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ID: ZYWHQ )
个人分类: 科学网置顶博文|13915 次阅读|27 个评论
聊聊最近导致批量撤稿的原因--伪造同行评审
TopEditor 2020-5-5 07:32
最近,来自浙大、南京理工、北航、华中师范等国内数十家高校的研究人员遭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稿30余篇。相关的新闻大家可能也都听说了。 在这次批量撤稿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伪造同行评审“几乎存在于每篇被撤稿件中:“there was evidence suggesting authorship manipulation and an attempt to subvert the peer review process” 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同行评审”、“伪造同行评审”、以及如何做论文预审? 同行评审 peer review 笔者先来解释一下同行评审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内容主要来自Elsevier)。 审稿人(reviewer)在学术出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行评审系统是为了验证学术工作,帮助提高发表研究的质量。 尽管同行评审(peer review)存在很多的争议,但其仍然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研究验证方法,并已经持续使用了大约350年。尽管对同行评审的公正性同样存在争议,但研究界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同行评审是科学评价的最佳形式。 出版研究协会(Publishing Research Consortium)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2%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同行评审,科学界就会对科学交流失去控制。” 同行评审有不同的形式: (1)单方盲审:在这种类型的审稿流程中,审稿人的名字对作者是隐藏的。 (2)双方盲审:在这种类型的审稿流程中,审稿人和作者都是匿名的。 (3)三方盲审:审稿人是匿名的,审稿人和编辑都不知道作者的身份。 (4)开放式评审:在同行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和作者彼此都是已知的。 许多人认为,开放式评审是防止恶意评审、制止抄袭、防止评论者按照自己的日程行事、鼓励公开、诚实的评论的最佳方式。但另一些人也担心开放式评审会导致不诚实的审稿意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审稿人出于礼貌或对报复的恐惧,很可能会保留或降低批评的语气。 笔者认为每一种同行评审形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人们对同行评审永远会有不同的见解,同行评审也永远不会绝对的公正、让所有人满意。Elsevier也对同行评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甚至有作者发表了关于同行评审的SCI论文,由此可见,同行评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伪造同行评审 fake peer review 伪造或操纵同行审议是一种最近比较流行的欺诈方法,操控者伪造众多评审者的马甲和电子邮件,利用这一方法来审议本人递交的论文。 除了最近的30余篇撤稿事件,还有比较轰动的“陈震远论文审稿造假案”。2014年,美国科学读物出版商SAGE宣布,撤销台湾研究人员陈震远的总共60篇学术论文。根据陈震远本人的交待,为了发表文章,他伪造了虚假的同行评审和引用圈,建了130个虚假电子邮箱账号,达到了自己写文章推荐给自己审稿的目的。 笔者自己的评审、被评审经历 笔者投过几篇SCI论文,帮助导师审过SCI论文,也做过SCI论文的审稿人。 (1)先来说说笔者自己的投稿经历,每次Elsevier投稿都要推荐审稿人,笔者基本都是推荐自己参考文献的作者作为审稿人。有时候,论文会遇到找不到审稿人的情况,这会耽误很长的审稿时间。 (2)再来说说,笔者帮导师来审稿,我帮导师审稿还是很认真的,尤其是国内期刊审稿还有审稿费,导师会给帮忙审稿的学生。笔者也遇到帮老师评审一些认识人的论文稿件,它没有伪造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只是为了节省审稿时间和提高接受概率。现在回想,这肯定是错误的行为。 (3)后来,笔者发过几篇SCI论文,毕竟专业圈子很小,笔者也曾经有过一次找认识的人帮忙审稿的经历。现在笔者回想起来都会后背发凉,万一被撤稿怎么办! (4)我没做过也永远不会做的:自己建立虚假邮箱账号,自己做自己文章的审稿人。“伪造同行评审”可以让你获得一时的利益,但是这只是饮鸩止渴。其后果可能会断送你的整个科研生涯和研究工作。 主编注:其实只要推荐的人在学术上符合审稿人标准,找熟人来做自己文章的审稿人本没有什么,需要批判的是那些找熟人而且还提前打招呼的情况。 专业学术评审 同行审稿不是完美的,但确实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学术交流、检验形式。我们不应该去挑战同行审稿规则,而应该顺应现下规则,在规则内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被接受,提升论文接受概率的初衷没有问题,但“伪造同行评审”的方法错误了。在高校,你可以让导师帮忙检查、修改论文稿件;但工作以后,我们很难找到能帮助你的人(同事、领导就算愿意,估计你也不愿意,哈哈)。 投必得学术评审服务就是您的文章在提交某本期刊之前获得同领域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建议。投必得的专家团队在不同的领域已有多年的审稿经验,会从审稿人的角度对文章的不同方面做出评价,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对文章整体的学术质量进行评价,并提供可以提高学术质量的建议;对文章的创新性和专业领域贡献度与影响力作出评价;指出文章中的语言问题和语法错误,给出文章各个部分的改进建议。通过专业学术预审,大家可以找准论文问题,针对性修改,提高论文被接受概率。 关于润色和评审服务,大家可以浏览“投必得学术”的官方网站( https://www.topeditsci.com),也可以添加客服(微信号:xiao2k-topedit)咨询。 总结 关于“同行评审”,笔者想引用哈佛终身教授何毓琦的观点作为总结:同行评审是科研评价最糟糕透顶的方式,但是,历史实践证明,其他任何方式比同行评审更糟糕。 好的科研工作,或许会被错误评价,但是,再加上“时间检验”,这个同行评议虽然有种种弊端,但却是科研评价的最佳方式。 学术研究容不得你作假,轻则被撤稿处罚,重则损害他人生命财产,与犯罪无异!切莫因小失大,自毁前程!
个人分类: 投稿经验|1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困惑] “原创探索”到底评不评?怎么评?
热度 7 zlyang 2020-1-16 14:18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原创探索”到底评不评?怎么评? 对于真正的原始创新,通常的情况是: 只要采用 同行评审 , 无论怎么评审 , 都是 “用旧知识来评新知识”。都避免不了“旧知识阻碍新知识”的 悲剧 重演。 包括“多轮对话式评审”。 一、“原创探索”的基本含义 所谓“原创探索”,基本含义是带来“前所未闻”的新知识。 这种所谓的“新知识”, (1.1) 可能是现有学科分类里没有的。如当初的飞机、计算机。 (1.2) 可能是某个子学科(领域)里没有的。如冯康先生的“有限元”和“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如激光和光纤。 (1.3) 可能是某个研究方向里没有的。 (1.4) 回答了科学的未解之谜,等等其它情况……。 判定“原创”,也有困难性。 反例一: 爱因斯坦1905年“奇迹年”的5篇论文,不是普朗克或维恩评判,而是一位“教中学生德语的语文老师”:“作文写作水平一般,未见较好的写作技巧。内容晦涩难懂。最终评分65(及格)。” 反例二: 1960年代激光和光纤。 1960年拒发美国休斯公司梅曼(Theodore Harold Maiman)的红宝石激光一文《Physical Review》拒稿。高锟的光纤被怀疑有精神病(痴人说梦)。 正如2018诺贝尔生理奖得主本庶佑所言:“ 倒是被《细胞》《自然》和《科学》拒绝的时候,你的研究或许才是真正一流的工作。 ” 王选,曾被质疑异想天开。 王选, “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梦想一步登天”。 回头看: 2001年,中国工程院颁发“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结果,“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以一票之差位居“两弹一星”之后。2002年,65岁的王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所有用汉字写作的论文,都不是“原创探索” (2.1) 仓颉(上古时期人士)先生完全有理由这样说! (2.2) 类似地,所有使用实数的论文,都不是“原创探索”。有资格这样说的数学家,很多很多。 所以,界定“原创探索”,应该有所属的知识范围、判断的特定角度。 三、“原创探索”能通过“同行评议”吗? 少数幸运者可以,但一般情况下不行。 被“同行评议”否决的,往往是真正的“原创探索”。 这是历史经验。 我国科技界的总体状态:科学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够,科学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科学原创自信心尚显不足,正在成为制约中国科学走向卓越的深层次因素。 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给率只有1/3。 科技工作总体上是 “三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跟跑为主”。 “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我们应该头脑冷静地注意到“主流观点”的 客观世界定位 。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伽利略说。 四、同行评议能剔除劣质研究吗? 很遗憾,“大量的研究和系统评论表明,同行评议并不能可靠地防止劣质研究被出版。” 本世纪的例子就有: (4.1) 美国人皮耶罗·安韦萨(Piero Anversa)心脏干细胞连续造假17年。 (4.2) 德国人亨德里克·舍恩(Jan Hendrik Schon),连续发表造假论文:Nature(7),Science(9),Physical Review(6)。 五、“原创探索”:审,还是不审? 可能的折中: 评审专家只对“研究问题”的原创性进行判断,不对可行性、研究基础等进行判断。 (5.1) 评审专家只要判断申请书所 提出现象、问题、方法等,是否已有? 由此决定资助时间、额度等。 (5.2) 评审专家不要发表对“可行性、研究基础”等的判断言论。 因为同行评议是用旧知识去评判新知识。 创 新第二定律——阻力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有阻力,而且阻力的大小与创新程度成正比。 胎死腹中,是当代世界科技创新常见的悲剧。 “科学研究必须要创新,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普朗克科学定理(1948年):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不是通过说服其反对者让他们明白过来而实现的,而是由于其反对者最终死去,与此同时熟悉这个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六、科技“同行评议”是否引发美国《大停滞》? 支持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的证据,好像是占主导地位的。 从“福布斯全球富翁 Forbes Worlds Billionaires”近几年的名单看,前十位中新兴科技企业往往超过半数。这大约算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个直观的脚注。 同行评议阻碍重大科技创新。 美国国家工程院 NAS 评出的“20项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成就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大多数上都不是“同行评议”引出的。相反, 倒是有一些典型的“同行评议”阻挠、扼杀它们的**例子。 参考资料: 新华网,2019-11-01,计算机“接纳”汉字,永远要感谢一个光辉的名字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01/c_1125180159.htm “当时人们很难想象,日本第三代还没有过关,忽然有个北大的小助教要搞第四代,还要用数学的办法来描述字形,压缩字形信息,都讽刺我是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 “那会儿印刷界几乎没人相信他能做出来,各种冷嘲热讽,一个小助教,还患着病,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有人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搞第八代呢!”陈堃銶笑说。 2001年,中国工程院颁发“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结果,“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以一票之差位居“两弹一星”之后。2002年,65岁的王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网,2019-11-01,今天,为什么重提王选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01/c_1125180274.htm “科学研究必须要创新,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揭晓---中国科学院,2001-12-21 http://www.cas.cn/ky/kyjz/200112/t20011221_1025631.shtml 新京报,2018-12-21 第A06:特别报道 ,王选 曾被质疑异想天开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8-12/21/content_742113.htm?div=-1 科学时报,2009-03-02,冯端院士:冯康是否既“顶天”又“立地”的讨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3/216722.html 新华网,2018-09-25,“光纤之父”去了天堂但仍与我们比邻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9/25/c_1123476110.htm 1966年当高锟发表《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第一次明确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时,有人甚至嘲笑这是痴人说梦。 周健,2016-09-11,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同行评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出版前淘汰垃圾研究。然而,调查中受访者们表示,这个机制发生了故障。大量的研究和系统评论表明,同行评议并不能可靠地防止劣质研究被出版。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2016-09-07,The 7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science, according to 270 scientists, by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on September 7, 2016 http://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郭铁成,中国科学报,2014-12-12,三大创新定律告诉我们的真相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12/295069.shtm 普朗克科学定律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AE%E6%9C%97%E5%85%8B%E7%A7%91%E5%AD%A6%E5%AE%9A%E5%BE%8B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 http://www.greatachievements.org/ 科学网,2018-09-21,“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浅谈《伽利略传》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9/339380.shtm?id=339380 新浪,2019-12-13, 前工信部长: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自给率只有1/3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12-13/doc-iihnzhfz5686614.shtml 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 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科学网,2020-01-14,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802.shtm “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最怕一辈子糊涂 相关链接: 2019-12-06,同行评议“不靠谱”的本世纪一些典型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027.html 2020-01-14,科技资助评价:到底要不要“同行评议”?(要点)(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211.html 2020-01-12,科技资助评价:到底要不要“同行评议”?(要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89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6963 次阅读|34 个评论
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任其“逍遥法外”: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热度 4 zlyang 2019-12-27 15:57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阻碍 人类文明 进步 的 评审人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对“0-1”类型的高原创性论文,或项目/岗位的申请,建议实行公开评审: 论文作者或申请人、评审人进行3轮对话式答辩,在互联网等便捷传播媒体上,人员匿名、对话意见公开。 让历史去评论吧! 谁促进了科技进步,谁阻碍了科技进步,都要有历史记录。评审人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谁阻碍了科技进步,谁促进了科技进步,不是个人的隐私!!是必须公开的社会责任!!! 这样,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也会被人类的历史记住。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 莫大 的 讽刺 !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相关链接: 2019-12-21,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直接原因:没有“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941.html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日期:2019-11-19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对科技成果代表作评价的具体建议 ,《科技中国》,2019年第二期p41,日期:2019-02-25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1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530.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2015-09-04,1900年以来,被拒绝发表的重大科技成果实例(搜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8419.html 2019-12-06,同行评议“不靠谱”的本世纪一些典型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027.html 2019-12-18,Zenas 公理:2017年《Nature》主编的表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560.html 2019-04-07,“数数 + 短期”科技评价:人类科技的自我毁灭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71962.html 2017-06-18,Zenas 公理:2017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皮埃尔•居里:“ 无论什么职位都自己去谋取,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事情啊。我实在不习惯这种做法,它会使人道德败坏。 ” French physicists Pierre and Marie Curie with their daughter Irene. https://cdn.britannica.com/90/130290-050-E6CA5486.jpg
3695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研秘技十二:重灾区的论文摘要
热度 1 heruspex 2019-12-27 08:06
这两天刚刚考完全国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据不完全统计,有 341 万人参加了本次考试。从近几年的统计数量来看,考研人数逐年上升的速度不慢。 显然,他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前读个本科就能有好的事业上升势头的情况,已经开始被读研为基本标准所取代。 要让机会成本物超所值,可能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研究生期间应该形成一个或多个或成体系的科研成果。而要让大家了解科研成果的价值,写成论文发表在期刊或会议上是关键的一步。另外,对于研究生而言,毕业论文也是必要的环节。这两种论文中,通常都需要提供论文的摘要。 我这里就这两种论文摘要的写法和存在的问题,分享下我的经验。 总的来说,期刊 / 会议论文的摘要和毕业论文摘要都不要太多字数,前者更短,一般在 300 字甚至 150 字以内,而毕业论文摘要的长度通常不超过一页。对中文毕业论文来说,还要求提供对应的英文摘要。 尽管两者的功能都是提供对所写论文的总结和内容摘要,但还是存在重要的区别。前者写的好坏对于论文是否录用有重要的作用。如前一节我介绍的“赌论文” (Bidding Phase) 阶段,论文摘要的准确表达能帮助评审选择到合适自己的文章,也因此能使投稿者得到更精准的建议。而对于毕业论文,摘要往往能帮助评审判断是否论文存在大的漏洞或问题。 基于我带学生的几年以及评审各类论文的经验,我发现摘要往往是被很多学生和老师忽视掉的,却最容易引起问题和麻烦的地方。尤其对于在职研究生来说,毕业论文的摘要很容易成为重灾区。 为什么呢?因为从摘要的写作细节,评审常能快速发现论文的关键问题,并形成评审们常用的 “三分钟审稿原则”来对论文形成八九不离十的大致意见。 事实上,论文摘要写法有其八股文的基本套路。不太擅长自由发挥的,不妨按这一思路来写。首先要在摘要里提及的是,你要研究的任务是什么,有什么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这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进行总结。其次,是概括性的总结现有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前沿进展在哪里。第三,这些方法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引出本论文想要做的研究。第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提出了什么新的方法,提出的方法主要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第五,怎么证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把这五点总结出来,基本上就能给评审一个初步的印象,全文的创新是否有价值,以及是否达到了投稿的会议或期刊的录用标准。对于有经验或始终在一线的评审专家而言,这里的每一句都能帮助判断作者的工作是否真值得发表。比如,研究任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如果过于一般和从众,相似文章看得多的评审有可能会从审美疲劳的角度先验地来扣分。而对前沿的刻画,尽管可能就一两句话,也能反映出作者是否真正了解当前的前沿进展情况。说错了或文献看少了,也容易触发三分钟拒稿法则。第三句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和思考,则是评审和投稿者在研究工作值不值得做的一次双方品味上的匹配。如果评审觉得问题太小,做得没意义,那就会导致槽糕的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则是体现创新性的地方,多数评审是偏好原创性的,而不是简单的组合性解决方案,尤其是硬生生的组合方式,比如先做一个已知的 A ,再做一个已知的 B ,最终用 A+B 结合的结果来获得好的性能改进。这种直接的方法,有可能会让评审觉得作者不够努力,不愿意深入思考,获得一个更有技巧性和创新性的、能形成 C=AB 的 C 方案,因此也容易导致拒稿。最后,就是证明的表述。作者应该明确自己是如何进行验证的,效果是如何。通常情况下,需要证明自己的方法在多个公用数据集上优于其他方法,才有可能让评审相信。但这里也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既不能过于广告自己的方法,让人觉得根本不可能。也不能过份老实,把自己的短板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在后者的情况下,评审只会抱着万分的同情,遗憾地拒掉此稿件。 当然,除了这些从逻辑上能发现的问题外。容易导致摘要成为重灾区的,还有一个就是写文章的认真程度和专业性了。如果投稿者在写作摘要时不够认真和专业,评审很有可能会怀疑论文的可信度和实验的真实有效性,从而导致评审采用三分钟拒稿原则来给论文的意见了。 举例来说,如果 150 个字的摘要,发现三处以上的语法错误,或打字错误,那必然会引起评审的不适。比如最简单的英文单词拼错了,那说明作者在提交前可能都没用如 word 里的拼写检查功能进行过任何检查。再比如时态、单复数下动词的误用,这都是稍微检查就能做到的。还有,如果摘要里写的英文句子要费半天力气才能读懂、甚至依然读不懂的话,那就会导致更大的坏印象了。因为这些细节,多多少少都反映了作者在投稿前是否真正认真、全力以赴的检查过。还有就是套路式用语,容易让评审看到作者用词的匮乏。在我见过的硕士毕业论文中,“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labla ”的摘要开场白可能是见得最多的。有时候想想也无语,难道一定要用日新月异的进展开头才能证明你做的工作是热点和创新性高的吗? 除了以上提及的问题,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摘要什么时候写?是一开始写,还是写完论文后再写。这需要导师和学生做反复多次的沟通,而不是一蹴而就。有些导师偏好论文写之前,先跟学生沟通,把摘要写好,再将全文按摘要的逻辑来撰写。也有导师偏好,先修改全文,完全理解后,再总结性的写摘要或帮助学生修改摘要,并根据摘要和学生一起微调全文。哪种方式更好呢,需要老师和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 总之,摘要是帮助大多数评审形成了三分钟评审原则的重要关口,它帮助评审快速的判断了论文的创新性、前沿性、认真程度和逻辑合理性。写好摘要,才能避免成为重灾区。 张军平 2019 年 12 月 27 日 延续阅读: 11. 读研秘技十一:论文的选题与选题目 10. 读研秘技十:不对称的压力与科研流水线 9. 读研秘技九:讨论班与综合科研能力 8. 读研秘技八:泡泡糖与脱口秀 7. 读研秘技七:高徒出名师 6. 读研秘技六:正说寻师 -- 四个维度 5. 读研秘技五:从射雕戏说寻师 4. 读研秘技四:湖南人的霸蛮与荷尔蒙 3. 读研秘技三:我的想象力飞了起来 2. 读研秘技二:时商与基础误区 1. 读研秘技:你能更优秀(一):时商,从爱多士说起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20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 TIP等。学术谷歌引用3500余次,ESI高被引一篇,H指数29. 出版科普著作《爱犯错的智能体》,曾连续24次推荐至科学网头条,曾五次进入京东科普读物新书榜前三名。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观点曾被《国家治理》周刊、《瞭望》、《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91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审有感
rczeng 2019-12-8 09:29
评审有感 2019年12月4-6日参加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的国家科技部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视频评审会 有感,赋诗一首: 朝辞首都白云间,项目评审不等闲。 有人欢喜有人忧,基础扎实齐争先。 产业兴国步履艰 ,技术创新保平安。 全链条与一体化,生物材料开新篇。 每次评审都是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可深入了解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关切、产业政策、行业布局及国内外科技 发展 动态,与同行面对面地交流科学技术问题,推荐产业化 项目 和推动科技进步。 1 2 3 4 5 6 7 8
个人分类: 诗词|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尘埃落定话职称
热度 2 fanxiaoyingz 2019-11-20 11:52
尘埃落定话职称 每年的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对于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难活的两个月,因为这两个月是评审职称的时间,一个人半辈子的心血和努力就在这两个月结出果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增加一点个人收入。然而,几家欢喜几家忧,到底有多少人笑到最后呢?有什么样的机制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使得我想起了钱学森之问,科技强国不仅仅是科技大家的事情,也是数量众多的基层科技和工程人员的事情,解决好基层科技工作者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好了科技创新的基础动力问题,不可忽视。现在就说说我发现的问题和看法。 1, 首先来说说,职称是单位认可,还是社会认可?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教授、工程师是单位财富,还是社会财富?目前的机制认为高级人才是单位财富,而不是社会财富。其结果就是 “关起门来评职称”,在单位内部哪些人容易评上职称呢?一般来说领导喜欢的人,平时喜欢上跳下窜的人,喜好讨好迎奉的人,直接管理职称的人,这四类人的评审材料就容易上交,就有审批的机会。这类人被评为高级职称以后,社会上不认可,导致这几年高级职称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吃香。而社会上有许多人,虽然技术很高,理论水平也很高,但是没有社会认可机制,所以这些人常常不为外界所知,也得不到回报。例如,今年我有一个老同学在陕西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中得了金奖,得了第一名,但是当地政府没有任何表示,连应得的几百元的奖励也不给,更不要说政策和资金扶持了,这让我这位老朋友非常失望。他的名字叫刘云建。像刘云建这样的民间人士能不能得到职称,会不会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承认和支持?我认为目前国家还是缺乏这样的机制。当然,象刘云建这样的人要发表论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但是不会写作论文,缺乏这方面的培训。那么是不是国家应该掏钱培训一下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呢?似乎没有政策。正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所以大量的基层经验不能转化为学术成果,出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断层和鸿沟,能不能填补这个鸿沟呢?其实,象刘云建这样的民间科技人员,他们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高中毕业,农广校职业学习,他们完全有能力进一步学会论文的写作,但是这些论文费用谁来买单?总不能让这些人因为发表论文而更加贫穷吧?总不能让这些人因为搞科研,因为购买科研设备而无法生活吧?国家能不能给这些人报销材料费、设备费、论文稿费、交通费?国家能不能允许他们获得技师、工程师甚至教授资格?国家能不能允许他们也申报科研项目,获得项目资金或者资助? 2, 论文、发明、知识技能的要求不能随便降低。职称不同于业绩、职称不同于官职,你不能说你干得多就能够评审职称,也不能说你职位高就能够评审职称。职称应该是业务能力的体现,职称应该是知识水平的体现,职称是智商高低的体现,职称应该是职业素质的体现。现在许多基层职称管理部门降低了评审职称的硬性要求,导致的只能是混乱和营私舞弊。例如,过去评审工程师首先需要英语及格过关,办公软件考试过关,要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而现在呢?许多地方取消了这些硬性指标,导致工程师质量下降,许多事情拿不出手,也没有搞科研的能力。而且这个是一个极坏的导向,工程师的关注点不再是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不再努力地去学习,不再去搞科研,而是陷入了投机取巧迎奉巴结的漩涡。而且,由于取消了硬指标,能够达到条件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这些人之间的无序竞争突然增加。无序竞争的结果是基层单位另外搞一套指标,很多基层单位没有办法就另外增加指标,达到条件就可以申报,可是这些附加指标往往与业务能力没有关系,他们搞的另外一套指标往往是从出勤率、听话程度、干活多少等等方面去考虑,而这些规定则往往加剧了职工内部的分裂,加剧了不团结,加剧了迎奉巴结,同时也挫伤了有真才实学的人积极性,出现了消极怠工。所以,高要求是一个导向问题,导向错了大家都不去努力搞科研了,导向错了大家都不去实践一线了。而硬指标降低以后,职称的社会认可程度降低,可信程度下降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一个高级工程师原本让他去讲课,他讲得乱七八糟,还不如农民的水平,那谁以后请他去讲课呢?一个教授别人让他看看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他找不到问题所在,导致施工出现事故,那还有谁请他呢? 3, 要切实解决搞科研越搞越穷的问题。我一般不发表论文,因为我发现,论文发表的越多我付出的资金越多,所有的论文都需要我自己掏腰包,一篇论文的版面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还不算为了写稿子购买的电脑、打印机、软件、耗材的费用,更不能算付出的劳动。基层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领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会导致越来越穷:第一论文发表得越多穷,版面费无法报销;第二,不敢搞科研,基层单位往往没有这一项业务,如果去搞就违反了岗位纪律,出现缺勤情况;第三,不敢搞项目,一方面立项困难,立项必须挂靠领导和一批不相关的人员,真正的实施者到了最后往往排名靠后,一场徒劳。第四,追查审计、资金挪用、领导乱指挥现象十分明显,这让科研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思去搞科研。第五,干活不记名出力不讨好现象非常明显。我曾经搞过六七个项目规划,而且这些规划基本都实施了,后来我发现做这些规划从来没有制定规划的人员名单,几年以后没有档案存档,甚至没有给与加班补助,从此以后我就不敢接活了。 4, 复合型人才评审职称不被认可,评审困难。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才有这样一种现象,他的本专业是一个,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就业压力就业机会不同导致他从事的是另外一个与自己学习没有关系的专业,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本专业的研究,在进行职场工作的同时还出产许多不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但是往往这部分成果不被单位和社会认可,这种人由于跨了两个行业,职场专业的成果反而不突出,所以他们无法评审职称,游走在边缘。这部分人其实很委屈,他们的成果不一定比专职的差,他们的付出不一定比专业的少,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单位机构或者国家的奖励,例如檀成龙,甚至还要受到许多委屈和质疑。又例如在高校中,许多搞行政的人原本也是专业出身,有的还有高学位,但是由于岗位不同,他们的研究成果就不被接受。今年,我有一个朋友申报高级职称,她是一名教学秘书,但是她是从林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任教学秘书期间也没有放弃林业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四篇林业方面的核心期刊论文,但是她不在岗位上,只是走的 “非主体职称系列”,她申报的是图书管理员系列,而且为了这个系列申报,她不断学习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图书管理方面发表了五六篇论文,而且有两篇发到了核心期刊,按理说职称水平很高了,但是却被无情淘汰了。这对于这类人员的打击是很大的。 5, 基层单位擅自改变评审标准,双重标准,甚至标准模糊现象比较明显。许多基层单位领导为了彰显权威另搞一套标准。把绩效、出勤、守纪律、工作年限,是否在岗、在岗年限等等指标假如评审资格当中,导致正真有业务能力的人得不到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有些科研业务不能开展。有些高校单位对是否在岗十分在意。职称岗位甚至变成了领导的人情岗位,送温暖岗位,扶贫岗位,增加工资岗位,变相升官的岗位。 6, 基层职称的指标数量限制也是导致基层科研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有些单位指标很少,但是被一些人占用,稍微年轻一点的人没有指标,就没有科研积极性。当然,目前许多大学已经取消了指标限制,只要发明论文数量达标、质量达标就能够晋升,这个比较好。我认为基层单位的评审应该加强个人素质的硬指标,而减弱指标数量限制,这样对于单位资质也有好处。 7, 应该赋予高级职称的人员更多的研究自主权和资金支持,项目支持。让他们在主持项目上独当一面,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他们更多地获得研究项目,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独立研究,在考勤、任职、兼职、讲学、考察、学习等方面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对于职称,我原来的确不太关心,经过一些事情以后才有以上的认识。职称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一种荣誉,为了这个荣誉,为了社会认可,知识分子才会非常努力。有了恰当的职称才会有努力的动力,而这个社会才会进步。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2939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些项目已发布评审专家名单(A节选)
jldxwsj2000 2019-7-3 17:03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些项目已发布评审专家名单(A节选) 管理科学学部 6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 2019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管理科学 专业评审组专家组成名单。25日,公布了 2019年度杰出青年 会评专家名单。 名单如下: 生命科学部 6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 生命科学部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其中, 优秀青年84人 , 杰青40人,创新群体15人,海外及港澳学者11人 。 名单如下:
个人分类: 科技动态|4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紧抓实在的、少做表面文章
热度 11 fdc1947 2019-6-10 07:45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紧抓实 在 的、 少做 表面文章 近年来,各级领导对于提高各类学位论文质量、防止学术不端的工作都抓得比较紧,也采取了多项实际措施,例如,建立了学术论文查查系统,增加了论文盲审的比例等等。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各类学位论文的质量、减少学术不端想象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真正要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第一位 的 因素当然是撰写论文的学生和他的指导教师。要指导教师指导得好以及学生努力 钻研 和工作才能够做到。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平庸”的常识,这里且不去说它。 要把好质量关,不让 “不合格产品”出笼,最重要的自然也是指导教师的“把关”。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如果都是很负责任的,那么应当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导师审查了论文,认为可以答辩了,大多数情况下,应当是可以符合要求的——不然这位导师的水平就可疑了。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情况。在实际上,导师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会有水平不够以至于在该课题上认识不足甚至犯错误的时候,这时候,还有论文评审及论文答辩这两道关口,把关的人分别是论文评审人和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在一道关口失灵的时候,还有第二、第三道关口。这就是当初科学、教育界要设置评审和答辩的初衷。 但是,事情到了我们这里都会起一些变化的。评审人都找几位熟人、答辩委员都请来几位朋友。评审和答辩成了老朋友们交流感情或一起喝酒的机会,那关口也就虚设了。 于是,人们想到了盲审。如果真正做到了盲审,组织盲审的领导确实能够为评审人保密,那还应当是不错的。可是,实际情况未必如此。话又要说回来,只要是拿出去外审,盲审也罢,明审也罢,科学家中还是有实事求是的人,如果论文质量真的有问题,评审人还是有可能会指出来的。这就是科学人的良心 。 如果 问题不大, 马马虎虎能够过去,可能会放一马过去,但是如果确实问题比较大,还是 很 可能被卡下来的。也正因为如此,评审这一道关口还是有用处的。 但是,如果不给评审人足够的时间评审,评审人还能够发现论文的问题吗?有时候问题正在这里。很多单位并不把让评审人认真把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放在眼里,而是工作拖拖拉拉,在很多非重要形式上浪费了许多时间,到了快要答辩的时候才匆匆忙忙把论文传给评审人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评审工作。从而让评审工作实际上只是走了一个过场。 我这里顺便举一个例子。前一个礼拜,一位较为年轻的中年骨干教师晚上在朋友圈里发出这样的文字: “截至后天上午8点,这一天多要完成:网评六份硕士论文、上2节研究生课、修改2-3份答辩PPT、手写两份导师评语、审查并修改3份答辩相关表格、听一个40~60分钟的学术报告、参加一次研究生导师培训、还 有 ××化学实验监考……” 我问这位朋友: “网评六份硕士论文”是你工作拖拉,积聚下来没有完成的工作,还是……?”回答非常干脆:这是今天临下班刚刚收到的,要求后天上班就交。 上面这位教师所说的这些工作中, “上2节研究生课、听一个40~60分钟的学术报告、参加一次研究生导师培训以及××化学实验监考”,这些工作在时间上都是不可压缩的,占一个工作日 已经 满满当当了。也且不说上 2节研究生课还需要一个单元的备课时间。“修改2-3份答辩PPT、手写两份导师评语、审查并修改3份答辩相关表格”都是 这位教师 自己带研究生应当完成的工作,也可能是原先就安排在这一天多(实际上是一白天两晚上)内完成的工作。 而单单说这六份硕士论文的评审,如果要交给我,那就是差不多三天到六天的工作量。要认认真真地读懂一位硕士论文,至少需要半天吧。因为这是别人指导的硕士生,其工作对我说 是 不完全熟悉的。虽然说是小同行,毕竟研究的内容不同,任何人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真正熟悉的也只是非常窄小一个领域。评审一篇硕士生论文所需要耗费的工作量,一般不会比审查一篇学报刊物上的论文差多少。我相信,只有细细地看才可能起到评审人把关的作用。如果粗粗一看摘要,翻翻结果,稀里糊涂写一篇评审意见,抄抄论文中的几句话,那真是不负责任的放水。打个比方,就像京剧舞台上的关老爷,在华容道上把脸一背 过去 ,曹操就溜之乎也。 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师的每天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安排,如果要加任务、插进去新的工作,偶尔一天插一个单元一般还能够容忍。因此, 评审论文这样的事情,至少应当给评审人留出半个月的时间 (因为现在大多数教师要评审的论文数量还是较多的)。在一个白天加两个晚上的时间内,加进去评审六篇硕士论文的任务,那就是等于告诉这位教师:你马马虎虎看看就行,我们无非要借你名字,对这些论文签字放行。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有很多是费力而低效甚至无效的。比如,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就需要填写许多表格,每一个表格都需要由有关人员签字。这种事情,各学校都抓得很紧,不能有半点遗漏和 马虎 。这些表格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些虽然是必要的,但平心而论,对于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真的并没有什么很大的用处。学生的各种学位论文是能够反映学生水平的,但是,对此真正有用处的还是如上面所说的,是导师的把关,是评审人和答辩委员会的把关。在某种意义上,评审人的把关比答辩委员会更重要,因为评审毕竟是 “背靠背”的,而答辩则是面对面的。对于中国人都在乎的面子问题,背靠背一般略微好说一点。 然而,我们的许多领导看重的却只是 格式、 表格 之类形式上看得见的东西 ,表格放在学校的档案里,对于外行的人或者上级领导的检查,都是容易看得到的,表格中哪一格空白了,哪一格填错了,上下人员的姓名对不上了,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必须重视再重视,不能出一点问题。至于,论文的质量,谁能够看得懂,那个领导能够检查得出来? 很多形式上的事情,如要有表格,这确实是必要的,工作需要有一个记录,但是,这样的事情也需要有一个限度,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 学生做研究写论文的 时间就已经很紧了,无法再少了,导师要审查、提出意见。学生再修改、完善都需要时间。最后一个学期真是忙得恨不得再生出一个脑袋两只手来。 把精力都用在次要的、表面的事情上,必定会影响做好主要的、实质性的工作 。就像我上面那个例子中,只留给评审人一天多的时间去做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工作。 人们常常说,做教师是一项凭良心的工作,其实,干什么都是要凭良心才能做好的工作,在学校负一定责任的领导更是如此。要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我们还是要紧抓实在的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不能把时间都花费在表面的、次要工作上。表面的好看固然重要,内里的实质才是关键。
个人分类: 教育|13662 次阅读|16 个评论
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任其“逍遥法外”: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热度 4 zlyang 2019-4-26 18:25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 “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http://www.qstheory.cn/llwx/2018-12/11/c_1123834759.htm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 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 ——好比污染了水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培根这段话,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刻。 新华网,2017-08-21,《法治中国》第四集:公正司法(上)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7-08/21/c_1121519259.htm 新华社,2017-08-23,辛识平: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7-08/23/c_1121531802.htm 阻碍 人类文明 进步 的 评审人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对“0-1”类型的高原创性论文,或项目/岗位的申请,实行公开评审: 论文作者或申请人、评审人进行3轮对话式答辩,在互联网等便捷传播媒体上,人员匿名、对话意见公开。 让历史去评论吧! 谁促进了科技进步,谁阻碍了科技进步,都要有历史记录。评审人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谁阻碍了科技进步,谁促进了科技进步,不是个人的隐私!!是必须公开的社会责任!!! 这样,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也会被人类的历史记住。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 莫大 的 讽刺 !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相关链接: 2019-04-13,Zenas 公理的一般形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73105.html 2017-06-18,Zenas 公理:2017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2019-04-07,“数数 + 短期”科技评价:人类科技的自我毁灭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71962.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皮埃尔•居里:“ 无论什么职位都自己去谋取,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事情啊。我实在不习惯这种做法,它会使人道德败坏。 ” French physicists Pierre and Marie Curie with their daughter Irene. https://cdn.britannica.com/90/130290-050-E6CA5486.jpg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10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转载自 科学网] 打招呼做工作 教授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zlyang 2018-10-29 10:01
科学网,2018-06-26,打招呼做工作 教授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4869.shtm 半月谈,2018-06-26,:“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教授自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http://www.banyuetan.org/dyp/detail/20180626/1000200033134991529974398423860952_1.html “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现在是一个正面评价”……半月谈记者在国内知名高校采访时,一些专家教授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对当前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不良风气表达了愤慨,呼吁加强监督,完善惩戒,净化科研评审环境。 打招呼、做工作,滋长“人情评审”歪风 时值年中,不少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陆续启动。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打招呼拉票、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 “评审打招呼、做工作成了自保的方式,别人打了招呼你不打,就觉得你不重视。而且普通人打招呼还不行,往往得单位一把手如校长、书记出面才行。”一位在知名高校担任学院院长的教授说,现在人才计划、项目评审都会打招呼,作为学院领导,他深感无奈。 “人情评审”风气盛行之下,不仅本院的人才引进和项目申报会找该教授去帮忙做工作,一些校外学术圈的朋友也会找到他。“每个月请求帮忙打招呼的短信、电话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作为院长,我甚至要用本子记下跟谁打过招呼,考虑以后怎么还这人情。”他无奈地表示。 这位教授几年前回国,他说,“作为学术项目领头人,现在申报项目,除了考虑学术水平,还要看关系网有多广,把通讯录拉出来看看”。 和他有同感的一位高校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去年他们学校引进人才参与国家的人才项目评审,函评结果非常不错,因为提交的文章、科研成果等书面材料很过硬,但面审淘汰的比例却出人意料地高。“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学术方面了,因此吃了大亏。” 不仅在做人才工作参与评审过程中遭遇了拉票尴尬,该学者自己申报国家人才项目时也亲历了拉票歪风。他说,评委工作一般分评审前工作和评审中工作。评审前,申报人和所在单位得知评审专家信息后,要及时去“拜门子”。一般来说,申报者会通过四种方式来做工作:一是自己本人给评委发短信或打电话,请求关照。二是所在单位的领导出面给评委做工作。三是请业界知名的老专家、院士出面做工作。四是知名老专家、院士带着申请人一道上门向评委汇报工作。 评审中,则需要有更大的公关力度。有的申请人所在单位会出面做工作,要么派专人找评审做工作,要么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评审宾馆驻点做工作。如果评审组织特别严密,还会有人专门蹲守在评审点捕捉评委信息,甚至拍照回传给后方,再去查找评委关系继而做工作。 “逢到重要的项目和人才评审,可能申请人和所在机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做工作,跑公关。”他说。 数字政绩冲动,一些高校争戴人才帽 接受采访的科研学者坦言,这几年一些科研评审中的拉关系、打招呼风气有愈演愈烈的苗头,令人愤怒,让人担心。 “一旦到了评审集中期,根本没法干正事儿。”他们表示,谁不做工作谁就会吃亏,最后被歪风绑架,浪费大量精力去做和学术无关的事情。 受访的一位学者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他在朋友圈所发的上述感叹,短短几十字的吐槽收获了近百条学术同行的点赞和评论。有人留言说,现在评审不打招呼是对评审的不尊敬;还有人打趣道,现在科研人员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已经成为一个正面的评价。 在这些学者看来,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出现的打招呼、拉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缘故;另一方面,还缘于科研 GDP 、人才政绩驱动下,有项目、有人才帽子,才意味着个人和单位有资源、有地位,才能活下去。 以高校为例,去年教育部搞“双一流”评估,标志着高等教育新的转折。为了适应“双一流”要求,不少高校急需有大的科研项目和“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术水平或者整体实力一般的院校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往往会举全校、全机构之力去确保重要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过关。学术帽子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应该按照学术标准来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 “打开高校科研机构的网站,如果遮住校名看简介,模式都差不多,论文数、科研项目数、拥有‘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数等。”上述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指出,在数字指标导向和一些领导的政绩驱动下,评审人、申请人、用人单位、学术圈都被绑架了。 一位受访者说,评审中的上述乱象让他们深感愤怒,十分担心。愤怒是因为这种人情公关歪风的滋长让科研和人才的评价标准扭曲,让好的科研成果和好的人才得不到公正评价。担心的是这种风气污染了学术圈,大家被裹挟着在互相打招呼中渐渐成了利益和资源交换共同体,影响国家的科研水平。 消除灰色地带,划出科研项目人才评审高压线 受访的科研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打招呼公关已经发展到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学术权威或者负责人,因为他们参加的评审多,可以互相交换评委资源,互相支持。 “说实话,绝大部分评委都是好人,但是有时人心里的‘秤’也是容易被打招呼影响的,特别是有的打招呼者对评委来说是领导、朋友或是恩人时,难免有还人情的思想。难免因‘感情’因素造成优秀的人和项目被 PK 掉。”受访者深感无力。 科研人员表示,一些评审拉票公关的现象就像皇帝的新衣, 没有人敢喊。一喊就破坏了规则,大家以后肯定就不带你玩了。 但是不喊,就必须跟随在里面随波逐流, 如果只是埋头做学问,就会吃亏甚至很难存活。 “做科研要无欲无求,保守初心才能做得好。如果只想着求名头被欲望绑架,势必会造成学术风气的败坏,也造成科研水平的下降。” 受访学者认为,现在干部拉票贿选都有严格的处罚措施,而学术评审拉票却还处于灰色地带,这是不对的。他们建议,应该出台相应的惩罚举措,增加学术评审中拉票公关等行为的违规成本,比如将评审列为保密项目,一旦有接受公关说情的行为就视为违反保密条例等,给予相应惩戒,让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有所敬畏。对参与说情公关的双方,列入黑名单,或者予以曝光,限制其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或给予失信认定,通过这些举措净化评审环境,真正做到学术优先,不拼关系、不拼圈子。(杨玉华)
个人分类: 科技教育界资料|876 次阅读|2 个评论
随想:5篇代表作的评审
热度 7 zlyang 2018-8-24 16:19
随想:5篇代表作的评审 比如, 5 篇代表作: ( 1 ) 3 篇申请人自选。实际上是采用引用量、期刊级别等世俗标准。但不做强制性选用。 ( 2 )强制性 2 篇: 原创、至少 1 篇是汉语的。 不看引用量、不看期刊水平,在国际视野下,只对论文的观点或内容进行实质性评审。 ( 3 )对部分论文,或项目/岗位的申请,实行公开评审: 论文作者或申请人、评审人进行 3 轮对话式答辩,在互联网等便捷传播媒体上,人员匿名、对话意见公开。 让历史去评论吧! 这样,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将会被记住。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9339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专家评审结束
热度 1 haz6526 2018-8-4 13:36
应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的邀请,2018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参加《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的学科专家评审工作。这是我继评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之后的第四次评审工作。这次评审的学科有5个:C93管理学,F59旅游经济,F0,F12,F2(除F23,F27)-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管理(除会计,企业经济),F4/F6(含F27,除F59)-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含企业经济,除旅游经济),:F7-贸易经济。2017年版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16个评价指标组成:被摘量、被摘率、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五年他引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互引指数、论文被引指数、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web下载率。其中被摘量和被摘率分为两个层次:全文和摘要;他引量分为三个层次:期刊他引量,被博士论文引用量以及被会议论文引用量;基金论文比分为两个层次:国家级基金论文比和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比。专家定性评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期刊的学术水平、期刊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创新性等。专家评审的主要内容是:调整核心期刊排序;调整核心期刊表;增补优秀学术期刊进核心期刊表;审查学科核心期刊数量。据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将于今年正式出版。
6786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才计划”申请人:你能谦虚点吗?
热度 2 zhgzhang 2017-11-25 22:36
刚完成手头一个人才计划申请材料的评审,有些话不吐不快。 1、 自我评价。申请人张口闭口我第一次“ 提出 ”了什么什么,第一次实现了什么什么,完全无视论文还有其他署名作者和自己的导师。他的导师我认识,是国际知名大家,一直在这个领域引领。没有他们的指导,没有组内博士生博士后们多年的耕耘和铺垫,申请人能独立“提出”那些想法吗?据我对他的导师的了解,他按导师的想法实现是有可能的,“ 提出 ”几乎没有可能。 2、 申报材料写他做了几个大会报告,吓我一跳!我几乎每年都参加那几个知名大会,大会报告都是诺奖级的大腕,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做过大会报告,更没听说过一个博士生做大会报告的。一查,就是几个普通的分组口头报告而已,连邀请报告都不是。这牛吹得也太大了吧。 3、 回国要干的事,写了N 条,每条看起来似乎都很那么回事,可每条都让你抓不住要领,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江湖上见到这种人多了,很担心这样的人掉进国内江湖大染缸,更加如鱼得水。 3、 知识产权问题。申请人说“本人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研制了多项包括军事应用的高精尖样机,能探测敌方的隐形目标。”这太吓人了 !掌握这种技术的人怎么也能“顶一个师”吧!他想干嘛?人家能让他回国吗?我心里明白,说这话的人,不是吹牛,就是无知。
3694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7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小结
热度 1 rczeng 2017-5-16 11:47
2017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小结 今年5月1日以来至今,评审了5篇硕士论文和1篇博士论文。评审结果除了1篇文章稍差,其它都为优良。 总体来说,选题大多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综述较为全面,书写规范、图表清晰、注意层次感和逻辑性。主要问题有: (1)大、小论文不分。学位论文应当有单独的一章来介绍原材料、实验和表征 方法 。 有篇文章没有单独的实验方法这一章,相关内容都放在各自研究结果的章节中。可能情况是,每一章的研究内容已经成体系,以前单独发表过。 (2) 理论性较弱。 学位论文还是需要一定理论分析的。 偏工程方面的论文数据较多,但理论分析较为欠缺。这可能与导师所从事的开发性研究课题,特别是企业横向课题有关。 (3)数据的真实性。一般地,图表中的数据来自三个以上平行样,最好给出均值和偏差。 对于评价稍差的一篇论文评审是因为仅对一个表格中的数据 (如, 22222.22, 33333.33, 44444.44 )存疑。 首次见到有唯美、有韵律和有诗意的数据,我有点惊讶。把截图发给一位微信朋友。他笑着说,让他歇一会儿吧。
个人分类: 审稿|5459 次阅读|2 个评论
找到你,多难!
热度 1 rczeng 2017-4-11 09:47
找到你,多难! 近日,参加国家某部委评审会。会后就餐,恰好就坐在工作人员身边。交谈中,得知他/她们工作的艰辛。在召开评审会之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材料、腐蚀、医学和统计等 多个 领域的20多位对口专家。并补充道,你知道,我们找到你有多难。最终,我们在行业协会推荐的名单中才找到您。 回头一看,的确如此。茫茫人海中,自己一直长期在镁合金腐蚀领域默默耕耘。 不跟风,不盲从 ,坚持自己的研究特色。有幸自己可自由地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做研究。 圈内可能有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圈外人难以知晓。 前几年 ,熬过了特别艰难的阶段, 终于 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和梯队。课题组工作有了一定显示度,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本人近年逐渐受邀参加国际、国内高端学术会议、国外基金评审、大量论文审稿和国家有关部门项目评审。 非常感谢同行专家的推荐,让我有机会参与国家层面有关项目的咨询和评价,了解当前学科的重要进展情况,为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向前推进尽一点微薄之力。 2017-04-07北京火车站
28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
热度 7 rczeng 2017-4-1 19:03
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 曾荣昌 近期,有幸受邀参加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物理科学和工程(Phys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项目评审。这是本人首次参加国际科学基金评审,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基金委提供的相关资料学习,了解到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关历史,设置类别和评审标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评审表里对每一条有对应选项。负责人水平评价分五级,其他内容分三级。每一选项下面必须给出300-10000字符评价意见。 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由 波兰国家科学中心( National Science Centre , NSC ) 管理。NSC成立时间较晚,6年前才成立。 相比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上评审系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基金系统内容更为丰富和日臻完美。 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OPUS 评分表 A. 负责人水平评价(权重 40% ) 负责人的科学成就,包括论文发表情况(分五级)。 负责人完成的基金项目评价(分五级)。 B.1 本项目的评价(权重 40% ) 研究水平或项目任务水平(分三级)。 B.2 本项目的创新潜力和影响力( 15% ) 研究特色(三级) 学科前沿的影响力(三级) B.3 可行性评价(三级)(权重 5% ) 包括项目可行性,团队情况和研究条件等。 项目的优势 项目的弱点 波兰自然科学基金介绍 波兰国家科学中心(NSC )是一政府机构,由科学和高等教育部管理,成立于2011 年,支持波兰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定义为通过实验上或理论上的努力来获得实验现象和可观察到的事实基础的新知识,没有任何直接商业用途。 NSC 每年预算达到2 亿欧元(约14.66 亿人民币);资助项目包括: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与工程;设立11 种基金项目以支持研究人员在科学生涯中的不同阶段。NSC 为那些具有国内和国际水准的研究人员和团队的基础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也提供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和博士后实习费用。NSC 一年发布4 次申请(指南)。 NSC基金类型 NSC基金类型包括五类: OPUS, PRELUDIUM, SONATA,SONATA BIS 和 MAESTRO 。 OPUS 是面上项目,可以购置研究设备。 PRELUDIUM 面向提交申请之前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青人。 SONATA 面向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者,期望产生新的科学或学术方法和设备。 SONATA BIS 是面向过去十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打算建立自己研究团队,开展新的基础研究,成为独立研究的领导者。 MAESTRO 是支持那些具有研究经历的学者在一个或多个学科开展开拓性的工作,期望项目产生接地气的成果,可能有所新发现。所提出的研究计划将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方面的发展。 每一类项目有特定的评价标准。
个人分类: 科研|1166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招兵买马”后续 || 顺致初涉学术写作的童鞋们
zyzhai 2017-3-14 20:18
“招兵买马”后续 | | 顺致初涉学术写作的童鞋们 翟自洋 (一) 2 月 22 日,编辑部发出英雄帖,一时间应者云集:有浙大各校区的,有全国各地(四川、天津、长沙、上海、海南……)的,还有身在海外的;有本科、硕士、直博、博后;有科研新手,也有发表过 10 多篇英文论文的“熟手”……一位博二的同学,文章不久前不幸被拒,因为评审人指出写作上的不足,特来应聘;一位同学,表示是我们微信的忠实读者,“非常希望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参与神圣的编辑工作”。 同学们追求上进的热情,感染和激励着小编们。小编们不敢懈怠,首先保证对每封邮件都有回应。目前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收到“排版手册”和试排稿——无论排版还是校对编辑,都需要从这里起步—— B 版的小编已经率先在 QQ 群里与大家互动, A 、 C 版小编接下来也将根据大家的完成情况陆续反馈意见。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人数较多,我们无法一一留下,只好选择现阶段更积极更出色的同学。尤其外校同学,考虑到沟通效率,需要有更强烈的意愿和更好的综合素养。入围名单确定之后,主要是针对所排文章一对一的指导;对于浙大校内同学,考虑选择时机集体现场指导。暂时未入围的同学也请不要气馁,接下来或许有补选机会;在我们的工作 QQ 群,或可以享受到持续资源福利。 顺道说说应聘邮件的事儿。招聘帖要求在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英文版兼职”, OK ,这个大家都做到了。值得称道的是,少数有心的同学,还在标题里加上了学校、院系、姓名等——因为编辑部一共有 3 份刊,需要根据各位的专业二次分配。有的同学,除了附上简历,还在邮件正文简要说明情况,写上电话。帮小编节省时间的同学是好同学,要赞。 (二) 上面说到一位博士投稿 FITEE 不幸被拒,评审人指出写作上的不足。意见中有这么一段: Before moving to the next step, it should be mentioned that most of the following comments are related to the basic research and writing skills. The adviser and/or corresponding author should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 Unfortunately, they (teachers) almost did not haveTIME to read the manuscript/advise them (students), and leave the reviewers to teach their students. ——因为中国的导师太忙,没有时间指导;抑或导师求学阶段未得到有效指导,所以不具备指导的能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未来的导师将从现在的博士生中产生,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通过自身努力,避免日后成为上面这段意见所指的导师。 借此机会,说说小编对于论文写作的一点感想。论文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达思想,促进交流。大数据时代,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吸引同行眼球,减轻读者负担,提高交流效率,是论文写作的要旨。科技文写作,是技术,而非艺术。艺术讲求百家争鸣,把简单变复杂是一种艺术;科技文写作,宗旨则只有一个:把复杂变简单。科技文章,仅靠文本不足以展示原理,讲好故事,于是加入了公式、图、表等元素。有一个 3C 准则,对于这些元素都适用:准确( Correct )、简洁( Concise )、清楚( Clear )。读一篇文章,如果逻辑清晰,语法正确,用词精炼,图表简洁,则阅读畅通无阻;反之,若拼写和语法错误频频,前后不一,重复累赘,或是自相矛盾,则阅读过程不断“出戏”,读者必将疲累不堪。编辑工作的目的,就是将作者的思想准确高效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阅读时不“出戏”。 旧文链接: 英文 SCI/SSCI 论文写作、投稿技巧 简言之,科技英文写作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科学内容、科技英语、学科规范。单表基本的“科技英语”一项,需要关注的有逻辑、语法、拼写、搭配、时态、语态、一致性等等。以下是摘自一位作者 response to reviewers 的一句话: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I have corrected the paper in according to your advise. and Also revised the whole paper carefully. 请大家判断一下,这里有几处错误? ——答案是不少于 5 处。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 I have corrected the paper according to your advice, and also revised the whole paper carefully. 假如一篇 5 页的文章(计 1 万字),混入这么一句话,即使其他所有内容完美无缺,其差错率也将超过国家标准——合格的编辑,不在于发现多少错误,而在于不要放过错误。 面对外语,小编们也没有十拿九稳的底气。为此,编辑部聘请了一支 Native English Consultant 队伍,其中一位是一线学者,曾多次来中国与同行学者交流,也学了多年中文,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几年前这位外专造访编辑部,令小编记忆犹新的是,随身还带着最新版的英语语法。让老外评审人费劲的“中国式英语”经他手以后,就成了十分熨帖、地道的英文。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小编们的功力也见涨。参与兼职的同学们将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地道的润色,如果碰巧遇到对口学科的文章,能够钻潜下去,细细体味,相信会收获满满。 论文写作是一项复杂工程,对于初涉写作的科研新手而言,在求取新知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有矛盾,需要不断怀疑、求证,拾起一个个知识碎片,逐渐拼搭成一个整体。如果大家感兴趣,接下来,小编们有意梳理工作中点滴心得体会、遇到的典型案例,帮助大家缩短建立体系的过程。 ------ ------ ------ ------ ------ --- --- --- --- -- 首发于 微信公众号“ 浙大学报英文版”(zdxbywb)
4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烈要求自然基金评审结束黑箱操作
热度 12 gaoshannankai 2017-2-10 11:12
本人在科学网多次向自然基金提出以下意见,现在估计 已经上了他们的黑名单,而且也听说,我回国前,有人到康奈尔 大学我博士后工作单位查我。但是,我一如既往继续提出我的意见, 请各位老师同学,看看是否有道理,是否具有合法性。 1.对于有资格进行函评的专家数据库,应该公布全部人员的名单,当然 不必公布今年谁被抽取或实际参与。这些人应该接受全体申请者监督,并且 我们一旦发现他们有学术不端行为,就会举报,保证了评审人员本身是干净的。 这几年随着国际上撤稿,陆续查处了那么多人,如果被查处的人参与过评审, 请问被这些坏人搞掉的自然基金本子,谁来负责? 2.对于不予资助的申请者,应该客观反馈此人在分组中的得分与排名, 基金评审后,应该公示本组所有人员情况,让不予资助的申请者看到 被资助的申请者的学术成果。当然,如果这个分组是利用已发表成果 的关键词匹配等客观方法实现的,只需要说明这个原则即可。 自然基金的评审,是经费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首先要强调的问题。现在 有些人故意把大家注意力转移到经费怎么花和报销程序上,目的就是回避 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以减轻自己的责任和掩盖存在的问题。 我建议基金委能做到两个公开,以尽早结束黑箱操作,做到阳光评审。 请各位老师研究生批评指正。
316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外包的”同行评议机制
热度 2 missqi 2017-1-17 16:23
************************ 前面的话: 最近陆陆续续在给公司公号写内容,因为公号编辑是结构性的,文字有时候都无法直接拷贝过来。。。所以,简直就把公号当博客了,真希望公司领导别介意啊。这次想起来,赶紧先放在博客上。。。要不就忘记了:) 这次写的内容是受同事的文章(欢迎到公号“科爱出版”上阅读)启发,本身一直关注同行评议这个话题,也就写给大家了解了解。 下周会分享在公号里面。欢迎关注! ************************* 同行评议这种有三百年历史的学术期刊特有产物,在近些年,新颖的、创新的模式是越来越多了。当我在早些年习惯了单盲评审的期刊运作模式,还在考虑双盲这种模式合理性的时候,人们都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开放评审”,亦或“发表后评审”了,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学术圈的发展,推动着学术期刊生态圈的发展,我相信,也必然推动着更加合理的模式成为主流。 废话说的太多了,今天主要详细聊聊“外包的”同行评议模式,从时间上来看,今天提到的三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在2011年以后开始的,不能算是新鲜事物,只不过众所周知,学术圈的接受新鲜事物需要时间,非常需要时间。那么这个“外包评审”,大家真的接受的了吗?会如何看待呢? 就算是一个信息,大家看着有趣也行啊。因为任何一种新鲜事物都需要时间的沉淀,而且,一旦开始大规模的产生,一定良莠不齐,不能一概而论是好,还是不好,但且说新鲜模式一定会推动学术期刊模式的发展,促进这个圈子的人们去思考,什么是可以变的,什么是需要变的。 第一个是 Rubriq , http://www.rubriq.com/ Rubriq是一个美国公司Research Square的分子公司, Research Square是 中国学者圈可能比较熟悉AJE润色(American Journal Experts)的创立者Shashi Mudunuri所创办的公司。 创办时间: 2012年 创办者: ShashiMudunuri和Keith Collier 国家: 美国 目标: 他们声明是要建立一个独立于出版商和作者之间的第三方同行评议机构,制定同行的标准,并依次标准提供给出版商和作者服务,他们的客户可以是期刊出版商,也可以是作者。为了解决两个大的问题,第一个是评审周期长;第二个是评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不公正、前后矛盾、重复劳动等对作者带来的各种痛苦。 流程: 作者提交文章后,Rubriq进行初筛、文章查重等筛查;第二步,分配三位评审人进行评审,系统中的评审是双盲制;第三步,根据得分向作者推荐期刊。 收费模式: 向 作者 收费,大一篇文章大概700美元,其中100美元交给审稿人。 特点: 标准和详细的Rubriq Scorboard,要求评审人提供规范的评审报告,对每篇文章在三方面: 选题新颖性;表达质量 ; 科研质量 进行打分,然后给出综合得分R值。 上图是一个放在Rubriq网站上的一个虚拟人物的R-Score得分值。包含其余三项分别的打分。 第二个是 Axios Review ,这是个非营利机构。         创办时间   :   2013年     创办者: Tim Vines 国家: 美国 目标: 严格审查作者的稿件,判断论文是否符合作者想要投稿的期刊水平,解决作者面临的投稿-拒稿-重投问题 流程: 1.作者将论文发给Axios,并提供4个目标期刊; 2. Axios 学术编辑挑选审稿人; 3. 审稿人评审论文,并检查目标期刊是否合适, 审稿是单盲制 ; 4. Axios 编辑决定要联系哪个期刊; 5. Axios 询问合适的目标期刊是否对论文有兴趣。 6. 作者修改论文然后投稿到有发表意愿的期刊。 收费模式: 向 作者 收费,文章只在被录用了才收费,一篇文章250美元。评审人没有收入。 特点: 有一群水平很高的Editorial Board 。候选期刊是作者提出的,如果非常不匹配的话,Axios的编辑可以建议作者修改,然后Axios负责去联系。 最后一个是: Peerage of Science,www.peerageofscience.org 前两家比较类似,比较明确的外包评审,而Peerage并不认为自己是外包的(Portable)评审公司。 创办时间: 2011年 创办者: Janne-Tuomas Seppanen, Mikko Monkkonen,和Janne Kotiaho. 国家: 芬兰 目标: 与Rubriq类似,旨在解决传统同行评议质量问题和时间慢。 流程: 第一步,学者上传稿件自行设置审稿截止日期; 第二步,审稿人收到稿件推送,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投稿; 第三步,审稿人之间互评其它审稿人提交的审稿报告; 第四步,订阅的期刊编辑可以实时查看审稿过程并且给感兴趣的稿件作者发送出版邀请。 收费模式: 向 期刊出版商 收费,出版商可以选择全面合作模式,即拥有账号随时查阅Peerage内正在评审或者评审完成的文章,或者listing进网站,这种模式只能被作者选择。 特点: 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同行评议之间的互评,以及自由,作者可以自由定个评审截止时间,自己选择是否根据评审人的意见进行修改;还有费用方面,对科研人员免费! ************************************************ 最后,现在致力于改善学术圈中的同行评议诟病的群体不少,还有给评审人做认证的平台publons( www.publons.com), 每个评审人会有历史记录和DOI号,不再是期刊的“背后英雄”了,也是不错的方式。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最后的最后,顺祝大家过个好年!!
个人分类: 期刊研究|6723 次阅读|2 个评论
五万元基金,还用得着评审吗?
热度 24 zhgzhang 2016-9-26 09:38
最近收到一些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金申请评审邀请。金额都不高。一些5 万元的“青年基金”,提出的也有些是可做可不做无关紧要的研究。当然,五万元也别指望人家做多么有意义的研究。所以,还需要评审吗? 区区五万元(多年不变),还不够一平方米;本人参加过某些项目的预算评审。那些几千万的项目,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其中漏洞而砍掉上千万的预算!那些大佬们,手指缝漏掉的有多少个五万元!而这区区五万元,却寄托着一个或好几个青年人的希望!我仿佛看到那些青年人期待的目光! 所以,除了提点修改意见,我都会给他们通过。我建议,刚入职的青椒们都给五万元以上的启动费,让他们先安下心来做科研,在逐渐熟悉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5510 次阅读|33 个评论
基金的评审:承诺与信任
热度 7 张海霞 2016-8-23 12:47
基金的评审:承诺与信任 今天下午应邀参加科学网的网上 1 4:30 的基金放榜点评,与网友探讨基金被拒的原因?如何提高基金项目的科研资助效率?目前的项目评价机制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何建立评审问责机制?......确实可以说的很多,但我想先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申请基金和完成基金的感受,也算是做个引子吧。 我也是从做青椒开始接触基金的,很幸运第一次申请青年基金就中了,后来中过 3 个面上基金(算上今年刚刚获批的这个)、一个重点基金以及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还参与了一个集成项目,每年我的节奏和大家是步调一致的:三月份提交申请(除非满项不能申请)、每年评审。算下来也是抗战基金的老同志了,既有很多被拒的惨痛经历,也有获批的欣喜,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 2010 年我参加重点基金答辩获得通过的时候,一位老先生过来跟我说的话: “ 海霞,项目很不错,一定要做好啊,才不辜负大家对你的信任! ” 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和我虽然没有师承关系,却是看着我在科研上一步一步成长的前辈,我们多次一起开会他都会被我各种无厘头的搞笑逗乐,在他的面前我一直是那个开心、大大咧咧的小字辈,可这一次,他语重心长的话,让我一下子从获批的狂喜中冷静下来: 获得科研基金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一种信任和承诺,只有认真做好才是对这种承诺和信任的交代! 我一直是一个很随性的人,科研工作没有特别的规划和长远目标,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性而为,但是这一次的基金任务却成了我事业的新起点,我开始无比严肃认真地审视我的科研工作,包括申请时写的内容和写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内容,以及科研工作的长期规划和目标,因为我的思路逐渐转到:不仅仅是完成规定的任务,而是要把它做好而是要完成的精彩,因为这是一份信任和承诺!于是,开始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上来,工作效率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几年之后成果和影响也自然就很快显现出来,记得这个项目在期中评审的时候还是处于中游,到结题的时候就名列前茅,获得了优秀!同样收到这项研究成果的影响和启发,我们团队还获得了其它项目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集中的专利群和文章系列,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多次被邀请去相关的会议和活动中做报告,连续两个博士毕业生获得北大优秀毕业论文,其中一个的毕业论文入选 Spring Ph.D Thesis 项目出了一本英文专著,另外一个以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获得风险投资直接创业了,现在是青年创业明星! 当然,我们在此基础上又拓展的新研究方向也获得了今年的基金资助,这次申请获得了三个优先资助的评价(一共四位评委),还是让人满感动的,因为不仅仅是我们努力促进自己进步,而且大家都看得到你的进步和努力,愿意再给你机会去做新的尝试! 所以,尽管基金成败的因素很多,但是对于我们各位真的想做一些有意思的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我们还是要心平气和地来看待它:希望能够用我们非常负责任的承诺去赢得一份信任,再用我们最大的努力给这份信任一个完美的交代,大家一起逐渐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12288 次阅读|7 个评论
一个国外基金会让我评审-新骗局
热度 7 gaoshannankai 2016-7-8 22:53
现在这年头新鲜事,越来越多了,在美国的时候 很少有什么grant让我来review。现在,回到国内陆续接到过几个email 让我来给几个grant写review。 太荒谬了,一个美国或者英国的基金会,跑到这么远,找个中国的大学, 特别是我这个连个地方基金都混不上的小屁屁,去评审一个大经费。 白人就是太傻了,这样的骗局,中国的小孩子都不信。 今天,我又收到了一个类似的东西,这次我决心要打入敌人内部查查他们, 把经验积累了,可以提醒国内的傻教授们别上当。 Dear Dr Gao, I am writing from 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Charity, the the UK’s largest charitable funder of medical research dedicated to paediatrics, to ask if you would consider reviewing a research grant application. Your expert opinion would be highly valued and will greatly assist our panel in their deliberations. We would be delighted if you were able to accommodate this request. In particular we would very much appreciate your comments on the RNA sequencing a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The review is for Mrs xx and the title of the application is xx. The application was submitted in response to our National Grant call in Translational Paediatric Research. For a summary of the application, please follow the link below. We kindly ask that you submit your comments by 04 August 2016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an visit the link below and confirm whether you are willing to review this application. If you are able to complete a review we will send you the application and peer review form. If additional time is required, do please let us know. If you are unable to assist us on this occasion but know of any suitably qualified individual then please do let me know. If you are unsure whether it would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comment on this proposal, due to a possible conflict of interest, please do contact me first before agreeing to complete the review. We would be very grateful if would be able to include this review within your portfolio of activities and your time is very much appreciated. I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Click the following link xx If the link doesn't work, select and copy the code below XM 9TCJ NW6J 68LY 236D F0G4 3LH5 and paste in the textbox on the following URL https://grants.gosh.org /IV/ Kind regards, xx 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Children's Charity Grants Team
3415 次阅读|18 个评论
科技计划项目申请的“绝招”
热度 22 Taylorwang 2016-7-6 08:46
科研项目的申请,除了有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基金及一些科技计划项目外,还有省级的,甚至地级市的科技计划,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地级市的科技计划,其资助额度也不低。地级市的一些环保企业,与当地的科研管理部门熟识了,也都希望能申请到一些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一方面可以获得额外的研究经费补助;另一方面,对提升公司的形象,为公司内部人员技术职称的晋升也会带来不少好处。 我以前也看过不少地方环保公司的科技计划申请书,有些申请书质量是很高的,但由于缺少规范化地申请训练,大部分的申请书质量与高校的科技计划申请书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他们的申请书中,有时有好的主意,但申请书写得太差,甚至有违反基本科学原理的描述,若出现这种情况,申请书就会被枪毙。当某个地方比较大的环保公司部门经理,通过朋友找到我,想请我帮助他们看一看他们写的科技计划申请书,并帮助他们改一改,技术上把把关,以保证申请获得资助的成功率。我想,这是帮助别人的好事,也就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下来。很快他们就将申请书的电子版通过电邮发给我,我也就将申请书从头到尾看了一篇,做了一点修改,并对申请书总体上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就又发回去。他们居然通过微信给我转了 2000 元劳务费,并承诺,若申请书将来真的获得通过,还另有奖金。 后来再想一想,也许他们这样做,还真是一个保证能拿到地级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一个“绝招”!在这些地级市的科信局,往往都有专家库,谁是他们专家库中的专家,都要通过公示的,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应是他们专家库中的专家。若研究课题细分到某些小的研究领域,可能参评某个项目的专家总数应该也是有限的。如公司知道了这个细分领域专家库中的所有专家名单,然后,对这些专家,每一个都象对付我这样来请教,并许诺将来项目中标后仍有重赏。万一抽中了我去做项目评审专家,这个申请书我已改过了,再想到若这个申请书,真的获得资助后我又有重奖,可能很自然,我就会给这个申请书打一个高分。每个评审的专家都象我一样,全部给出高分,那这个科技计划项目,不就肯定能中了吗? 与几个朋友聚会,我就与大家谈出了我的这种疑虑,有位朋友明确告诉我,这样做,是会犯错误的,将来这种事真的被揭露了,被关进去都有可能,千万不要掺和进去。想一想也是的,这样做就是专家“以权谋私”的典型事例。对于项目申请人来讲,也让科技项目申请带有不确定结果的科技水平与能力竞争,变成了许诺行贿后的十拿九稳获得资助的事件。 由于我已答应了他们帮助改一改这个科技计划项目,讲话算数,改也改完了,退是退不出来了,但我马上想到,要让这个“以权谋私”的事件成立,我还必须担任这个项目的评审专家,若我不是这个项目的评审专家,也就没有“以权谋私”的机会。现在我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有这个机会。 其实制度的设计还是防止出现这个漏洞的,评审项目前,往往都有“没有利益冲突”的声明,若已经修改过这个申请书,且接收了对方的承诺,再审这个项目,就有利益冲突了,只是这种利益冲突,从书面上是看不到的,且是相当掩蔽的一种形式。其实一些行贿受贿不是更掩蔽吗?一旦追查了,一样要负法律责任。想到这,我也就坦然了,若真的他们邀请我做这个科技计划项目的评审专家,我就找一个借口不参加这个项目的评审。有时项目评审前也不知道评审什么项目,若真的碰到让我评审这个项目,我是铁了心,声明这个项目因与我有利益冲突,决不参加这个项目的评审,从而规避可能的违法风险!
14191 次阅读|49 个评论
张操老师的评审接近尾声了
热度 25 gaoshannankai 2016-4-30 00:28
张操老师的评审接近尾声了,有两件标志性事件。 第一件事,徐老师做了实验 关于张操老师有关问题的初步实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973706.html 第二件事,真正的专家现身了 ,起码我个人认为他对 张老师研究的相关内容是非常熟悉的。 他虽然用的名字是 cn2013,这是他的发言 你发现了端倪“一个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波一边往前传输,一边向后反射”,其实,一旦你明白这里的波是纵向疏密波, 立即就明白了,这正是纵向疏密波的结果! 这个波不同位置传播速度不同,而且有正反向,所以,如果用部分波长计算波速, 就可能得到看似很迷惑的结果。 你想像两根长度不同的弹簧,在一端击振产生一个纵向疏密波,你用弹簧长度差(采用相同的相位)来计算波速, 如果这个长度差不是波长的整数倍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注意波的任一点都有正反两个传播方向),实际上你可能比较的是一个向前 传播的波和一个向后传播的波,这个比较当然没意义! 而且我也大概知道了他的身份,估计是我们闹得太大了,被xx网小密探报告给了xx部(就是牵头推广 什么素质那个部门),xx部派他们首席专家,xx公教授来看一下,人家一下就把问题看出来了。 总之,这次科学争论是一次团结的争论,一次成功的争论,通过争论我们了解了很多事实,这就是: 1. 此前,很多否定张老师的“专家”并没有读张老师的三篇文章,却发了很多评论; 2. 张老师提出的这些小儿科的,狗都明白的问题似乎也不是那么简单,如果给出详细分析,很容易暴露 自己的一些错误,所以最好就是简单来一句给否了,不要复杂化; 3. 评审不一定都必须同意,也可以提出反面意见,只要能有说服力,并不得罪人; 4. 真正的行家还是有的,也就是一两句核心的话,就能够让大家信服,张老师,徐老师是否参考一下 xx公教授的意见。 5.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内部也不团结,总是习惯了动嘴不动手,互相教训; 6. 敢于接受光明评审的人不多,徐老师是好样的,你和那个xx公比,我更佩服你,他虽然比你貌似更懂行, 但是只敢在背后说说,不敢暴露自己身份。 7. 高山是个坏人,这个小屁事浪费大家这么多时间;人家引力波,什么量子什么的几百亿那么快就定下来, 看看人家那个办事效率。 中国当前的科研环境就是少数学霸统治下的 黑暗的中世纪; 中国式评审,就是瞎b评审,李鬼打李逵。 中国需要更大范围普及 科学精神,有一场类似 文艺复兴的运动,才能走出 黑暗的 中世纪。 没有科学产生的环境,没有科学精神,不会有科学素质,写本小册子背课文考试,提高不了科学素质。 感谢徐老师,这次让我们 见到性了(这里是大彻大悟,不要想歪了),上次黄老师对你和 远方老师的不礼貌行为,我应该旗帜鲜明反对的, 不应该跟随他把 未曾见性 这个词庸俗化低俗化,特此表示抱歉了。 黄老师太坏了,他这个敏感词挑逗我们大家,利用了我们的本能。
2510 次阅读|55 个评论
张操老师评审一事反映了国内科研人员基本素质
热度 23 gaoshannankai 2016-4-27 18:03
科学网 张操老师 的故事 我想已经纠结很久了 建议由科学网出面,对于我们的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的实验,召开一个研讨会。我本人愿意出资10万元,作为这个研讨会的经费,我将预先把经费打到科学网的账户上。 这里我说明一下,我本人从来没有申请过科研基金。我本人也不是企业家。我愿意出资10万元,不会影响我的退休生活。 由科学网召开研讨会以后,我不要求参加会议的专家给出肯定的鉴定,我仅仅要求:把研讨会的发言写一个纪要,在科学网作为新闻公布, 张操 2016-4-27 首先,我个人声明,当前发现超光速概率是极低的,但是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 我连续发了三个帖子,有灌水的嫌疑。 第一个帖子,是提出“中国式评审”是李鬼打李逵,大家看看非常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2885.html 第二个帖子,是根据科学网老师们反馈,提出国内对评审的错误理解 评审不是请一帮子无关人员,到一起吃吃喝喝,然后聊聊天,拿了钱走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3050.html 这次第三个帖子,可能要激起众怒,希望不要遭到围攻。 我要提到的很多老师,其实发过帖子,有的主持过正义,有的反过学术腐败。 如果都没有,那么至多说一句“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仅仅代表你个人看法而已。 但是,你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让我们大家看到了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 对于,张操老师的项目,对也罢,错也罢,不要上来摆出学霸那套不屑一顾, “一个不可靠的实验,什么鉴定不鉴定的。。。。。。” “你和一个小朋友谈话,他只懂苹果吃掉一个少一个。你能和他讨论能量转换和守恒吗” “直接发论文,估计通不过,才取此办法” 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当然还有上来定性“民科的”。 大家好好看看,这些不都是学霸的丑恶嘴脸么,你们否定人家有依据么? 有独立的其他实验结果?或者有相关文章支持?或者有严谨的公式推导及计算? 其实你们还不如学霸,学霸毕竟屁股还坐在那个位置上,你们还没做到那个位置, 就不要来这套,不然,真的打跑了张大帅,还不是又来个李大帅。 还有定性张老师缺乏基本常识的朋友,我估计张老师拿到正高的时候,你还是学生。 其实,这就是中国科研人员基本素质的真实写照。 我这里一下子得罪不少人,不过,请大家还是好好看看吧。 全体公民需要提高科学素质,那么科研人员需要提高什么素质? 张老师,我看现在形势不利于你,我建议你找几个英语好的,把您的东西写写, 找个狗屁sci,例如南非印度的,给他发出来,让这些人闭嘴。
3016 次阅读|91 个评论
为什么《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热度 4 zlyang 2016-4-1 23:18
为什么《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其实,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不一定越慢。 关键是谁去评审,以什么标准评审。 从数学的历史上看,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对康托“集合论”的支持,对哥德尔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支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研制的支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对毛泽东的支持,都是“严格评审”促进人类进步的典型例子。 但是,许多情况下却不是这样。主要是“评审人”的“立场”出了问题。如著名数学家高斯不支持罗巴切夫斯基的德文非欧几何著作《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主要是高斯怕“坏了自己‘数学王子’的美誉”。 一般而言,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对于“符合现有知识,及其可预期发展”的研究,通常会给予明确的 支持 :即,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 但是,真正的创新在于增加现有的 知识 ,特别是发现了与现有知识不一致的新知识。这样,同行评审由于不具有足够的信息,无法支持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同时,新知识往往不具备“知识形态的完美性”。这又成为“被严格评审”拒绝的直接理由。 即使聪明如牛顿、莱布尼兹、高斯、柯西,也无法“严格”地论证“无穷小”。 只能对贝克莱嘲笑那无穷小量是“已死量的幽灵”默不作声。 这种情况下,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只能像当年的达朗贝尔 (Jean-Baptiste le Rond d'Alembert ,1717-11-16~1783-10-29) 一声吼: “向前进,向前进,你就会获得信念!” “把房子盖得更高些,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主要靠勇气!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 ( João II,1455-03-03~1495-10-25)不 支持哥伦布, 绝不是什么见识短浅!相反,恰恰是因为 若昂二世的航海知识太多;恰恰是因为葡萄牙专家计算出了从葡萄牙到达印度的正确距离! Jean-Baptiste le Rond d'Alembert “向前进,向前进,你就会获得信念!” “把房子盖得更高些, 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 相关链接: 2016-03-31,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66229.html 新华网,2014-10-21,丁肇中对话青年师生:一生最重要选择是只做一件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0/21/c_127121143.htm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科学网,Lisa Bero,PNAS,2015-01-12,科学家分析同行评审有效性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11219413977135306.shtm 近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科学同行评审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表示,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但可能难以识别出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刘昀献,2013-10-15,《百年困惑的破解——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105/c40531-20094621.html 我国历史学 界1980年代 发现的“中国定理”:新制度总是在旧制度“薄弱环节”首先建立。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新旧制度的三次交替都不是首先发生在旧制度最发达的国家,而是发生在旧制度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这说明新制度首先产生在旧制度“薄弱环节”的国家是一个必然规律。 2014-06-11,《炒冷饭:普朗克定理 Planck Theore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02432.html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不是通过说服其反对者让他们明白过来而实现的,而是由于其反对者最终死去,与此同时熟悉这个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中国科学报,2014-12-12,三大创新定律告诉我们的真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50431.html 创新第一定律——怀疑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先怀疑,而且必须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 第二定律——阻力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有阻力,而且阻力的大小与创新程度成正比。 第三定律——胜出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然胜出,不管经历多少曲折。 陶勇,2016-04-01,作为审稿专家你会拒绝掉这几篇论文吗?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53715-96722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587 次阅读|7 个评论
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热度 15 zlyang 2016-3-31 13:16
评审越严,人类科技发展越慢? 原因在于: 评审专家 ,不是观音菩萨,不会 未卜先知 。 (1) 越严格的评审,越 迫使申请人或作者“越接近现有知识”,越阻碍真 正的创新? (2)过度 的“前期研究基础”的要求,实质上妨碍了真正创新的发展。“研究中”自然不如“研究完”令人信服。 “研究完”,还需要资助吗?没有必要的条件,能 “研究完”吗? 1963年2月18日上午, 冯·卡 门(Theodore von Kármán)在 领取“国家科学勋章”时,对年轻的约翰·肯尼迪( John Kennedy )总统 淡淡地说:“总统先生,下坡而行者无须搀扶,惟独举足高攀者才求一臂之力。” (求原文,感谢!) 2015年4月,Danielle Li 和 Leila Agha 在 SCIENCE 说 130 000 个项目的评语很准确。对此我 表示谨慎的相信。毕竟这个观点和“普朗克定理”、“人类历史的中国定理”等诸多现有研究的结论不太符合。 相关链接: 施郁,2016-02-29,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 的民间科学家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95-959401.html 2011年因发现准晶而得到诺贝尔化学奖的谢希特曼(D. Shechtman)就被这篇BBC报道归为最后这种情况,他的报告 当年被 放在APS年会 中的某个“非常规”的分会场,并招致众人的耻笑,因为没有人相信准晶。 Lisa Bero,PNAS,2015-01-12,科学家分析同行评审有效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11219413977135306.shtm 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但可能难以识别出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Kyle Silera,1, Kirby Leeb, and Lisa Beroc.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tific gatekeeping. http://www.pnas.org/content/112/2/360 Jeffrey Mervis. Peering Into Peer Review. Science 07 Feb 2014:Vol. 343, Issue 6171, pp. 596-598, DOI: 10.1126/science.343.6171.596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3/6171/596 Danielle Li, Leila Agha. Big names or big ideas: Do peer-review panels select the best science proposals? SCIENCE 卷: 348 期: 6233 页: 434-438 出版年: APR 24 2015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8/6233/434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4329 次阅读|45 个评论
给国内期刊及基金评审与评定的一些建议
热度 5 gaoshannankai 2016-1-27 14:42
2016年开启科研反腐-与你我都有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41236.html 看过我这篇博文的老师们,都应该引起注意了。 今年真的有可能开启科研反腐,对于乱评审乱开绿灯,会 逐渐建立倒查机制,科研管理部门,再也不能让你们胡搞了。 根据我的一些审稿以及编辑工作经验,向给国内期刊(包括英文版) 提一些具有可操作行的意见,同时也可以对基金或人才项目评审也有借鉴意义。 1. 一定要建立科研人才数据库,根据ORCID记录该人才的所有发表成果, 一旦有不良记录,例如撤稿,学术不端被处理,即刻列入黑名单。 关于《各位老师,你们发表文章用ORCID了么》,大家看看我此前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9929.html 2. 对于投稿文章,一定对每个作者(学生除外),特别是第一与通讯作者 仔细审查,但凡涉及到学术腐败的,无论是责任作者,或普通作者,只要 连带上,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走一个。对于没有学术记录的新作者,除非 内容非常新颖,否则不要为好,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新作者的文章至少要 3个审稿人对内容审理。而且新作者要发文章,至少找到两名有资历的老作者 推荐,并追究连带责任。 科学研究需要积累,突然冷不丁冒出某个医院 或者某个搞农业服务的同志整出一篇sci文章,您不觉得可疑么? 3. 对于审稿也应该有记录,乱审稿或者有过过失,也要拉入黑名单。 4. 责任作者必须在稿件发表前,做一个诚信声明: 内容要严谨,大意是 我是xxx一文的通讯作者,我代表全体作者 向xx期刊保证所有作者已向xx期刊如实反映了此前涉及到的学术 不端行为,并且保证此项研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以及 学术xx管理规定,全部科研成果是自己完成而且是真实的。 如果出现xxx行为,本文作者承担一切法律后果,相应行为视同 对xx期刊欺诈。签名 总之一个原则,文章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广泛,找到合适或者同一个领域的 审稿人难度太大。因此在内容不可控制的前提下,对于国内这些新期刊, 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对作者进行审查。 基金或其他人才的评审也是如此,科研内容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人 是最关键的因素,把人盯住,建立连坐机制,就不出问题。连坐机制, 我们老祖宗搞了几千年,简单有效,对于中国人口大国是唯一可行而且有效的。 各位,不相信我说的话,或者不认真对待,将来吃了亏,再回来看我的博文吧。
1568 次阅读|5 个评论
评论之声,且听风吟
xiaoshidaguan 2015-12-31 16:11
近年来,大学生评论大赛一直不温不火,2015年,则着实热起来了。先后有《新京报》评论部的“超级实习生”评论比赛,中国教育报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和钱江晚报社联合主办的“阿里巴巴首届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等,声势浩大,且颇有持续开展之意。 “趁着我们风华正茂,趁着我们青春作伴,关注公共事务,习练理性表达”,阿里巴巴首届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的发刊词,或许表达了这类比赛的初衷。这很好理解,因为评论是说理的艺术。而在这个价值观日益多元的时代,既要允许不同声音存在,也要在多元之中寻求共识,理性的价值必须得到重视。 按照心理学界著名的认知目标六个阶段论,认知遵循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发展路径,新闻评论作为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评判,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认知有较高要求,也是学生素养提升的有力武器,正如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张以瑾老师所言,“能写评论的,一般都有两下子”。 以此观之,学校相关领导的魄力有目共睹。党委宣传部于今年6月启动的“树核心价值观,传青春正能量”网络评论大赛,以“关注时事、观察社会、理性表达”为归旨,不仅与“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时代要求相呼应,也紧跟社会对大学生理性发声的趋势,为上理学子的精神塑造、价值回归和思维训练提供了平台。作为这一盛事的见证者和评委之一,我倍感荣幸。 参赛作品,不少同时发表在了校内外媒体上,展现出了不同的视野广度、思维深度和情感体验度,尤其是获得一等奖的文章,情理俱佳、言之有度、文辞优美。以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的视角来审视,我不得不为上理学子浓郁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点赞。 我评审文章的主要依据:一是选题角度合适,有一定普遍意义;二是立论和逻辑论证恰当,有理有据,不空谈;三是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有亲身体验;四是着重推荐有专业性但通俗易懂的文章;五是文章简洁,段落结构合理。六是综合审视,有评论文章的美感。 当然,一两篇文章难以反映作者的真实水平,要想真正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味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实,大家还得多练多琢磨,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方能出真知。 前段时间,基础教育专家、《中国教育报》签约评论员凌宗伟老前辈对我讲,评论“无用之用有大用”,颇有道理。短小的文章,看似改变不了什么,但作为媒体的喉舌,评论的效果是靠聚沙成塔,形成舆论波澜实现的。通过它,我们与时代和社会融在一起;对于改变或变革,因为我们,有星星之火,必然可以燎原!( 文/肖纲领) (注:此文是笔者为上海理工大学首届大学生网评大赛获奖文集写的序,作为评委之一,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受益匪浅。特此感谢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叶磊部长和卢萧老师,也感谢众多在评论写作方面给予指导的老师和同仁!)
个人分类: 教育视界|1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审免责声明
热度 2 zlyang 2015-12-6 20:15
评审免责声明 对包括 学位论文等在内的各种材料的评 审意见, 真傻 给出下 述免责声明: (1)以上评审意见建立在 xx 提供信息为真的基础之上,不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也不对 xx 是否剽窃或占有他人成果负责。 【转引自高山博主】 (2)不对各种被评审材料与最近期的或很久以前的期刊、会议、学位论文等抄袭或剽窃等 负责 :没有专用的比对工具,而这些不可能仅靠人工比对。 (3)不对汉语、英语以外的各种材料的抄袭或剽窃 负责 :只会汉语,以及一定的英语。不熟悉其它语言。 (4)不 对“无力抗拒”的各种评 语负责。 (5)不保证以 真傻 名义出具的各类评语,一定是 真傻 评审的。 (6)不对其它的各种不预期情况负责。 (7) 欢迎并感谢您的指教和补充! 相关链接: 2015-12-05,吓死人的学位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1197.html 高山,2015-12-05,2016年开启科研反腐-与你我都有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41236.html 2015-07-11,免责声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04642.html 姬扬,2015-07-11,强烈建议科学网博主发布免责声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904639.html 罗教明,2015-07-11,关于盗号问题给科学网一个建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904698.html 罗 史记·孔子世家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35f63586c9.aspx 子贡曰:“盟可负邪?”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译文】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 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1755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
热度 52 jinsblog 2015-8-31 09:53
今年有很多关于量化考核的博文,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曾经在2008年写过 《 终身教授的评定过程 》 ,《 如何招聘教授、研究员? 》和《 通往终身教授的长路 》三篇博文,讲有关“考核”的点点滴滴。现在再说一点对已在岗的、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考核”,自己的经历,给相关讨论提供点参考看法。 西方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多半是有年度考评制度的,尽管各家有自己的不同点。不同类型的机构要求不一样,很自然。哈佛的教授和一个社区学院的教授,如果对他们的要求和期待都一样,那就不会有哈佛的存在。我讲的东西,是我这儿的情况。我们每个研究人员每年都要写年终报告(annual report),但有几种例外:评审终身教授(通常是五年一评)、副研升正研(通常是五年一评)以及正研每隔七年一次的post-tenure评估。这些人当年的评审更为系统,不用再写年终报告,否则就是重复和浪费时间了。年终报告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科研,单位内的服务,以及专业圈子里的活动。三个方面根据不同标准单独评审,最后合起来有一个年度的综合评审。我简单讲一下对科研的评定,这个是最重要、比较难的评定,也是这里的读者比较关心的事。 所有的评审问题,首先是谁来评审。科研人员表现的评定,绝不能来自行政领导,而是要由科研人员自己来评。这不仅是懂行与不懂行的差别(有些领导也是内行),而是理论上看,两个群体所追求的目标完全不同。科研人员追求解决科研中的问题,无论是兴趣性的还是技术性的;对他们来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这个追求的过程。而领导们追求的目标是科研结果,最大的乐趣是在我的领导下,我们单位做出了什么业绩可以上报、可以评奖,可以体现领导有方。而上级对领导的评判,是根据领导的业绩,而不是根据科研人员的兴趣。科研人员的追求、领导的追求都没有错,自己干该干的事。但如果研究人员的评估委员会中有行政领导,或者评估标准是领导制定,领导的目标替代了科研人员的目标,不出现矛盾就不正常了。 我们的评审委员会都是由研究人员组成,每个系有自己的一个代表,通常有七个人,每年轮换。从七个人中,由全体科研人员投票,选出一位做主席。对科研的评定,主要涉及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基金,这大概在什么地方都差不多。我们的评审没有点数的量化指标,因为每个研究都不一样,很难打分,需要具体评估。但我们有类似优、次优、满意、边缘、失败五个级别的、偏定性而不是定量的评定等级。假如一个人一年没有发表文章,另外一个人发表了三篇文章,我们会认为本年度后者做得更好。所以,数量是个简单的参考指标。但我们也会看前者为什么没有发表文章的理由。比如人家在做一个规模很大的课题,或者需要耗时间的研究,尽管活干得很辛苦,但不可能短时间内出结果,这个我们应该理解。这种情况,我们很难说有多好,但至少不会简单地给一个“失败”,最可能是给出“满意”的评审,因为他们已经在努力做了,尽管还没有发表的结果。如果两个人同样有三篇文章发表,我们会看这些文章所具有的意义、工作量、什么刊物上发表的,是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还是合作作者,等等。无论作者排名,所有的贡献都算,但权重会不同。同样,如果一个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而另外一个人发表了三篇文章,我们会看那些文章的“含金量”。有些文章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需要得到认可,能发出一篇就不容易。否则,只认数量的评审,会鼓励人们去做短、平、快的活,对于真心想做科研的人,这是件很没有意思的事。数量是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硬指标。对于不同文章的权重,需要依靠科研人员专业性的判断,而不是数文章的篇数。有些文章之间的差别很明显,比较容易判断;有些不是那么容易判断,也没有必要那么精细地去区分,因为五个级别的划分,本来就是粗线条的,如果有心,做到基本的合理和公平,并不是那么难。 对于科研中基金申请的判断,我们会看你申请到了什么,也会看你去申请了没有。因为竞争激烈,写一个基金申请书必须要很认真,是相当费功夫的事,很多时候,写一个基金申请书,会比写科研文章还难,难很多。但是否能拿到,谁也没有把握。因此,即使没有拿到,对做出的努力,还是需要肯定,不能仅看拿到多少钱才算数。但对还没有拿到tenure的人来说,如果一直拿不到基金,是一个危险信号。它可能反映出你的研究做得不够好,或者是你提出的研究方向有问题,等等。这会给tenure的获得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没有哪个机构愿意永久留下一个研究上看不到希望的人。 拿到经费,固然是做研究的前提,把外部经费的获取计算到科研成果中,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中国体制和西方体制有差别,不能同等来看。比如说,很多西方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私立的,尽管“老板”通常是以董事会来体现,但研究人员的薪酬,来自于私人性质的“老板”。当研究人员拿到外部经费后,其中很大的一笔钱,有的大于50%,是机构拿走的抽头(overhead)。无论机构怎么用这笔钱,其性质就是研究人员自己从外部挣钱养活自己、或者至少部分地养活自己,甚至养活了其他人。但在中国,有固定岗位编制的研究人员,工资是国家发的,是所有纳税人的钱。现在有些靠课题经费拿工资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活在“老板”的钱下,甚至老板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也来自于外部经费。这些说起来就复杂了,但基本点是:不同所有制下,对经费获得的评估,应该不一样才合道理。基本的评审底线,应该是你去努力争取了没有,而不是你拿到了多少。 我们的年度评审,最后会形成一个委员会报告。对每个人的表现有个基本的概述,除了划定优(通常是诺贝尔奖级的研究)到失败(通常是实在提不起来)的评审线,还会有评语:好在什么地方,差在什么地方,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等等。这个报告最后交给相关“领导”,他们以此为据,在工作表现-工资的既定政策下,决定本年度每个人升工资的幅度(如果当年有钱这样做的话)。同时会把这个报告和升工资的决定,以保密的形式发给每个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有异议,可以提出复议。但这个过程的一个基本点,是研究人员表现的好坏,全程由科研人员来评定,和行政领导完全无关。 在我知道的情况中,中国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的评估多半也是由专业人员来进行的。形式各异,但多少有些类似西方体制。但评估的过程和内容,可能有不小的差别。西方的体制中,拿到终身位置后的一些研究人员,通常是年龄偏大的一群,经常也不怎么干活,体制拿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对这些人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年度报告的结果,通常是评估比较低,不给他们涨工资。在通货膨胀的自然经济变化下,不涨工资意味着减薪,尽管这个影响不是那么的大,但至少不是一种鼓励。此外,机构会劝退这样不干活的人,提供一个不错的退休计划,让你基本满意地离开。对于一个研究机构来说,空出一个位置来招收能干活、也愿意干活的人,对保持这个机构的活力和名声至关重要。 在中国体制中,编制内的研究员,本来就是终身制,占着位置不干活的人,不知这个网上有没有人见过。我见过一些,领导也好,各种委员会也好,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用。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年纪大点的研究员,常年没有什么研究结果,但委员会无记名投票时,每年的结果不是给优就是给良,这在西方体制中不容易出现。尽管是专业人员组成的委员会,智商也不容置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可能的原因,一是投票者本人活干得也不怎么样,我投票选你优,等评我时,肯定也不会是良或更差,因为有比我还差的优-您在下面垫着;二是大家对老人(不是老年人)的一种人性关怀,不忍心说这么差的他居然是差,还是评他优比较好吧。人心都是肉做的,这可以理解。难理解的是,同样一帮菩萨心肠的人,在对年轻人投票时,谁这一年少一点SCI颜色,显微镜下看得一清二楚,心肠出奇地硬,完全不管某个研究的类型、难度和风险,刀刀见血,去你妈的南无阿弥陀佛。这体现了不同的标准,或者是纸上写有标准,但心里没有标准或者滥用标准。 我不认为对科研人员适当的评审是个问题。但在既有的评判体系中,最大的弊病,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以管理层的目标对科研人员的研究做定量要求,二是科研人员用不同标准、没有标准来评判其他科研人员的思维和做法。合理的评审既取决于体制,也取决于个人;而最关键的个人的因素,来自于科研文化和风气带来的客观评审与否,让人在评判别人的科研好坏高低时,能把平时养成的价值观使用在具体的评判案例上。形式上的东西容易做和改,但运作这些形式的人,要改变起来难度就大多了。我的基本认识是,在现代的科学体系中,对科研人员的评估是需要的。它的目的,是要增强而不是约束科学研究的自由度和活力;是要鼓励踏实的研究而不是灌水,否则就是有问题了。
个人分类: 有关科学与教育|35029 次阅读|52 个评论
浅谈编辑工作
热度 4 WileyChina 2015-7-16 10:46
转自:Exchange Blog 作者信息: Nick Rushby : Editor,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时不时地就会有人问我的职业,比如在申请护照和签证的时候。我有的时候会写“顾问”或是“大学教授”,不过最近几年,我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个“编辑”,因为我在这里花的时间最多。 编辑工作是很 孤独的 ,但 编辑的存在对 传播观点 、真正解决问题十分重要 。世界上有两种编辑:一种是以教学或研究为主要工作,编辑刊物为辅;而另一种,比如说我,是将编辑作为主要工作。你是哪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对编辑工作的态度。 许多学术团体的刊物编辑是固定的,任期往往在三四年左右,到了期限还有延长的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后期编辑工作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苦差事:有人选择编辑是因为这个工作会让他们的履历令人印象深刻。但该职位的人数应保持在最低限度,不然它会干预教学或研究。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学青睐于自己的员工担任期刊编辑,而现在,编辑被看作是从学校的核心业务分离出来的业务。 那么编辑都做些什么呢? 编辑最重要的工作是 决定 哪些论文可以发表,哪些将被拒绝。 一些编辑使用既定标准(例如,期刊的范围,文章长度等)给文章把关,以在安排同行评审之前先筛选出不合适的文章。相比之下,另一些编辑的把关过程更像是教练在指导队员。他们不会直接告诉你文章是否被接受,而是仔细审阅,判断哪里需要修订和完善,如果修改后文章达到了发表标准,则予以发表。这可能给编辑和审阅者们带来额外的工作,但这一过程可以让 学术写作质量 有所提高,并且对文章作者更有益。 帮助 审稿人 提高他们评价稿件的能力也很有必要,同时编辑需要让他们意识到研究方法、写作风格和反馈方式上的文化差异。 和作者一样,审稿人也必须选择从文章的某个地方下手来开始他们的工作,但他们也常常无从下手。因此我认为, 期刊和杂志的编辑,有责任 培养审稿人和作者的能力 。 第二个关键任务是使 杂志本身得到发展 。设计和实施有助于杂志实现其目标的战略。在这件事上,编辑们需要调动整个团队的智慧来思考好点子。学协会对自己旗下的期刊也有期待,例如最大化期刊收入、提高期刊质量、为学会成员提供出版机会,增强学会的声誉。 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学会想要缩短编辑们在任时间,这是与期刊的成功发展相悖的,因为从了解文章内容、制定战略和战术到最后的实施,是很 花费时间 的。我认为(我的个人经验和与其它编辑的交流)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不可能在五年内完成。学会将其缩短至三年,他们觉得这 也许 能减少主编的负担,但与此同时,这也将让编辑们变得不思进取 。然而,就像我的一位编辑同事所说:“这样做的唯一好处就是,让编辑明确的知道这些期刊的主人不是自己。” 编辑有很大的 学术权力 。直接来讲,编辑决定着谁的文章可以发表,谁的会被不幸拒绝。间接来讲,重要期刊的编辑政策可以影响国家及国际层面的研究方向。 编辑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 独特的国际化视角 。这种学术权力和学术影响力 必须通过编辑的 责任心 和无可挑剔的 道德准则 来进行平衡。 这是一个艰难而有意义的平衡。 点击查看更多: http://exchanges.wiley.com/blog/2015/06/30/on-being-an-editor/
个人分类: All Sub|8457 次阅读|3 个评论
坚决反对滥用“草根科研人员”称号
热度 26 qlms 2015-6-18 10:50
什么是草根科研人员?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解读。 但如果一个已经拿到了长江学者身份的人,因为拿不到更多的钱和称号,就自称“草根科研人员”,写公开信伸冤,我感觉则是对“草根科研人员”这一称号的亵渎! 如果感觉有冤屈,建议自称“窦娥”,除了写公开信,建议贴大字报,或者找个地方跪求青天大老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直到拿到理想的称号和基金资助为止! 此文随意而发,请勿对号入座! 保留一段时间后将删除! 12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2874 次阅读|37 个评论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结束,查看进入第二轮名单
热度 1 Greg66 2015-6-12 20:10
中国工程院 2015 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结束,查看进入第二轮名单 中国工程院 2015 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结束, 521 位候选人中, 203位 进入第二轮,请点击查看 具体名单 。 在能源学部,煤炭行业有葛世荣(中国矿大)、 顾大钊(神华集团)、 康红普 (煤炭科工集团)、 潘一山(辽宁工大)、 武强(中国矿大(北京))进入第二轮;在管理学部,煤炭行业有金智新(山西焦煤集团)、凌文(神华集团)进入第二轮。
个人分类: 11|8084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论文投稿,无赖和无奈
热度 15 dulizhi95 2015-5-21 07:28
SCI论文投稿,无赖和无奈 自从有了期刊论文,和以论文数作为科研的评价指标之后,投稿人和所谓的审稿专家,接收和拒稿,就成了永恒的矛盾对。并且,惯于出奇葩的国人“科学家”用钱买发表机会成了远非个案的潜规则,也是不争的事实。 绝大部分期刊论文,包括国人所崇拜的高档SCI期刊,都是这样的形式:在与现行理论原理方法一致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一点点小“创意”,然后用所谓的实验数据和漂亮图表,论证自己的那点小改变,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其实明眼人不难发现,绝绝大部分是聊胜于无。 正是这样的论文最容易被期刊掌管者和所谓的审稿专家接受,因为没有风险。与此相反,与现行理论观点相异,或一个全新的理论、或全新的方法(不揣冒昧,敝算法就属全新的方法,但与现行理论没有矛盾,只是方法思路全新原创),要想被期刊接受却难于上青天,因为那帮期刊的管理者和所谓的专家,由于既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去理解,或者其本身的实力确实有限,但又不愿承认,同时又害怕因接受错了贻笑于人而承担风险,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找几条歪理拒稿。 由此,各位不难判断,当今世界每年多如牛毛的所谓“科研论文”,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毫无价值的垃圾。 从而就有了:投稿者的无奈:一些真有价值的论文却被一次又一次的拒稿;审稿专家的无赖:看不懂,或怕承担风险,就找歪理拒稿。与之相对应,也有无赖的投稿者,明明心中有数自己的乃是拼凑乃至剽窃造假的垃圾论文,却要大量投、重复多投;而对此期刊和审稿者也有无奈。 本人最近就经历过这样的无奈和无赖。 论文被一著名期刊拒稿,一看“comments”,明显评者根本没有看懂没有理解。一怒之下,在仅做了一点文字表达方面的小修改和加了一小段针对评审意见疑问的解释之后,在被拒稿仅几天之后,立即又重新投稿同一期刊。有点无赖吧,各位都是高人,有人这样干过吗?或这样干能行吗? 有趣的是,该期刊竟然没有立即拒绝,而是重新分配编辑重新处理。 显然,该著名期刊也是一个矛盾心理:本能上觉得这么超难的问题这个无名之辈不可能搞出来,估计是错的,同时又隐隐感觉到存在着该人实力确实强大,存在着对的可能性;故一方面他们不敢接受害怕承担风险,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一次大的机会,更害怕因为若真的拒了一个真的大成果而承受骂名。这就是他们在行为上犹豫不决的心理原因。 下面是最新版,算法和证明完全没变,也就是加了一点点如何理解的文字解释。 下面是链接: http://arxiv.org/ftp/arxiv/papers/1004/1004.3702.pdf 如下老师对修改有过友好帮助,且有被采纳,表示感谢:汪小龙、王小平、张忆文,我院一位年轻教师,有多篇不错的SCI论文和多次以主持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少壮精锐,对文章语法和错别字方面有过全面修改,也有几位洋人帮忙做出了较大的语言修改,且采纳较大,衷心感谢! 下面附上与几位貌似做过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洋人的对话: 两位洋教授对我NP研究的评语和忠告 两位洋教授,都是英美名校计算机科学或数学类专业的博士,对我的NP研究给出了评语和忠告,也就是与我短信交流了一阵。本人觉得对我有启发,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代表了洋人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思维方式。从他们的话里感觉到被认可的艰辛。本来暑假准备好好玩一玩的,看来又得忙活了。准备按他们所说,将所有相关计算程序进行整理,然后在网上公布,甚至包括源代码。现转帖他们的看法如下: 我: I think that the main problem is not the English expression, but is that one should pay his time on the train of thoughts of the paper, carefully read, think and then understand it. I know my English expression is not good, but I really think that the train of thoughts of the paper can be understood. Its logic is clear. Lizhi Du 教授 1: Exactly so .. you need to thoroughly internalize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ough the logic 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inthe paper might potentially be clear to the hypothetical reader who persists, if its expression in words on the page cannot in practice be read then it does not exist. Why people don't understand the things I write down so clearly for them is a real mystery to me! :-) It can take dozens of rewrites to get apaper with a new idea through review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new idea and a wrong idea is that the new idea only takes dozens of rewrites. By the way, you might slip the paper in under the radar of a bamboozled reviewer if it were titled less provocatively. Perhaps Towards a polynomial-time algorithm ..., orA more efficient algorithm .... Remember not to mention P=NPanywhere. Steer well clear. 教授 2: Lizhi: When you say, I think that the main problem is not the English expression, but is that one should pay his timeon the train of thoughts of the paper, carefully read, think and thenunderstand it. Who are you talking about? If you mean that the *reader* should pay his time, then no, you are wrong, and yes, the main problem is indeed the English expression. For any reviewer or editor reading the paper, your proof should be a series of obviously true statements and observations that link them together. Every one of the proofs and statements they read should make them think yes, that is true. New proofs of long-standing problems are seldom found by obvious observations. They are typically found by observing something true nobody else has seen, by finding a new point of view or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lem components or by a creative twist that casts an existing problem as the same as a problem already solved in another discipline. The burden is not on the reader to understand you, the burden is upon you to write in a way the reader can readily understand, and follow, and have no logical choice but to accept your overall premise as true. And because your overall premise is P=NP, readers will struggle hard to find problems with every step in your chain of logic, because your editor and reviewers will most likely believe strongly that P != NP. Which in turn means your writing and expression must be crystal clear a teach step. Do not blame others for failing to understand your genius. As I tell students, if they are as smart as they think they are, they should be able to solve the puzzle of how to communicate their ideas in a simple way that others can understand. One simple step at a time. You can count on the fact that your editor and reviewers will be PhD level intellects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themselves,and somewhat familiar with the problem. But speaking as a reviewer myself, donot count on us to put a great deal of time and effort into understanding your paper. We do that work for free and no credit or recognition, often on top of12 hour work days dealing with classes, struggling students, administrative duties and our own research. When we agree to do it, we think we are giving away two or three hours, or at worst an afternoon, to do our fair share of apolicing job that has to be done. Our free work does not obligate us to work hard on your behalf. The opposite is true: If I am giving up several hours of my small allowance of free time in order to read a paper and write a review,the writer better have worked hard to make my reading an easy job. The burden of hard work is all on you, not on the reviewer. You have to make their review easy, and if they do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write, that is not their fault, it is yours. I say all that in the spirit of helping you to get published; on this theory or some future work. For myself, I sometimes find that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proof simple, straight forward and bullet proof reveals a flaw I had not considered. That too is a useful discovery that can focus your work, or at least prevent you from publishing something false that must later be withdrawn or retracted by the journal. 我: One who may carefully read and think and then understand my paper must have two: 1,has patience and does not have such a preassumption: this unknown man can not solve such a famous and hard problem,so it MUST be wrong. 2,very strong in computer algorithm (or high ability on thinking). Only very little people are very strong in computer algorithm. If I improve my English expression, this is a little help to the reviewer. But it is still very or the same hard to understand the paper. If he or she does not have the above two, he or she still can not understand my paper. I know my English expression is not good,but I really think that the train of thoughts of the paper can be understood.Its logic is clear. 教授 1: It does not matter whether your argument is clear or unclear right now - it cannot be read. You really need to accept that, not just say that you do. By the way, one should not have to read an argument close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 work. Your reviewers are not intrinsically less capable than you are - you should only have to point them in the right direction, step after step, and they will invent the details. A reviewer checks the work against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So please concentrate on the narrative content, not the technicalities. Those usually can go in an appendix. Your job is to orient the reviewer and thereby allow them to deploy their own abilities in confirming your understanding. The big questions a reviewer will want to know that you are thinking about and dealing with is why your algorithmdoesn't backtrack (I guess it doesn't), and why its steps never hit a brickwall too early, and why each step is at worst polynomial complexity. Deal with those and it's already proved. If you don't answer those questions it tends to indicate to a reviewer that you cannot. If you cannot, you need to say so.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saying so. Then other people can look at those particular questions and see if they can perceive the answer. Not saying so causes the reviewer to lose faith in the plausibility of the text. The world is full of arguments in which the fault is not clear. I remember as a student for fun getting a friendly double Fields medal winner to agree to the truth of various false arguments. The human mind is easy to fool. That's why clarity in your argument is an absolute first requirement for an experienced reviewer. By the way, the last serious P=NP paperthat I read lost me at two points, one where I was competent, and one where I was not. The point where I was competent lay with the author's forray into logical semantics and the meaning of programs, and the point where I was not lay with the physics of entropy. I think the author's plausibility derived from his great reputation in a vast number of fields, which makesit not impossible that he had conceived of a proof that a specialist in asingle or fewer number of fields could not have conceived of. 我: Thank you for the answer. I understand. I will try to do something according to you and I also need help from you or fromother people. Thanks a lot! By the way, I really think to write aprogram from my algorithm is easy and clear, I donot understand why not. Lizhi Du 教授 2: Lizhi: On the contrary, your unknown status has no effect on me. As a scientist, I give exactly zero points for an author being known or admired or a great and respected scientist. I would not give Albert Einstein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That is my job and commitment as a scientist, to accept only real proof, not proof by celebrity,or proof by insistence, proof by authority or proof by fervent belief. None of those are logic, and if you think about them for a second, you will realizethey are all very *emotional* responses, the very opposite of a rational response. I am committed to reason in science. So, likewise, an assertion is not disproved by a lack of credentials, personal circumstance, or anything else but clear logic. As for whether P=NP being such a hard problem, I agree, it is hard. It is not your lack of celebrity that makes me doubt your proof, it is your inability to explain your proof to me in termsI accept as rational. Now that may be my own incompetence in your field. But Ithink your wish that somebody will do many weeks of work for you to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 and then do you the favor of translating that into the correct language of science is a fantasy. It is up to you to make it clear. And,barring an incredible stroke of luck, in order to make it clear you will have to use the language, style, and frame work of proof your reviewers *expect* you to use. They will forgive a few deviations from that, but not many. You submitted your proof to a journal, and it was rejected. I guess my final suggestion is to begin a period of selfeducation by reading several previous issues of that journal, *not* for the proofs published there, but to extract, for your own use, atemplate of how a paper looks that they accept for publication.Make yourself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layout. For example, how detailed and how long is the typical abstract? Or the typical introduction? How many figures are presented? How many steps of proof are there? How many sections? How long or short can they be? How much text of explanation versus mathematics? How many new terms are introduced, how are they introduced? If you can, copy common phrases used in proofs and exposition so you can use them as-is in your own paper. In short, what does a published paper*look* like, and what does it *sound* like? If you can find other papers that describe the Hamiltonian problem (for example the first proof or a textbook proof that it is NP), use that notation, or find the notation most recently used in a published paper. Do not invent your own notation. If you believe in your proof, it should beworth the work effort required to get it published. But you will have to explain it in the language and form that reviewers expect and understand. A hundred examples of that language and form can be found in the very journals you want to publish your proof, it is what they *have* published already. Youdon't have to understand those articles or their math in order to generalize a framework for your own paper, and acquire the language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already accepted by reviewers and published. P.S. I understand you think the proof is hard to understand. Making it even harder to understand by using the wrong language, wrong terminology (or invented terminology) and wrong notation just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reviewer will abandon their effort to understand it, and recommend rejection of your paper for lack of clarity. 教授 1: By the way, I really think to write aprogram from my algorithm is easy and clear, I do not understand why not. Then do it. Print a nice table of run times for standard hard problems up to about n=50, compared with other grandtour solvers, and that will make a persuasive start to your paper. If thenumbers don't follow your prediction, then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somewhere! 我: I need more comments and then I can do something according to these comments. I have used some terms and expression revision from you. I already thought and did what you said. Some Chinese suggest to cooperate with an English speaking sciencist who is strong in algorihm, it may be a good idea. Thank you very much! Lizhi Du 教授 1: I already thought and did. I see no evidence of did. (Well, none for thought either,but thought is by definition not a claim of fact). 我: What you think I should do, I already did.Not only did, but also thought deeply. Thank you and wish to discuss directly on the algorithm and the proof. My English is not good but I feel that you can know what I mean by your quick brain and I think I can understand you. Surely it is a hard job for me to express myself in English. I really think that a editor or a revieweror a scientist can let his students write a program on the algorithm and thenmay trust something. This should be done easily and clearly. Thanks a lot. 教授 1: You did not do it. There is no account of a computer program in the paper, nor a comparison of its results onknown hard problems, and that's what I said you should do: Print a nice table of run times for standard hard problems up to about n=50, compared with other grandtour solvers, and that will make a persuasive start to your paper. So it is not done. When you put up a copy of the paper that contains the results from that computer program in the first section and points to a place on the web where one can get the code in order to check, then you will have done it, not before. 教授 2: Lizhi: I think you misunderstand this process. You have to do the work. You have to write the program. You have to run the program. You have to compose the results into a table and compare them to the best known method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If you have students that work for you, youcan perhaps get them to do that work. A journal is not a place where you get tothrow some ideas out and expect other people to work on them for free and thengive you the credit. We have our *own* ideas for research to work on. A journal is a place to publish your own work, not to ask for work.The reviewers are there as police, to ensure your work makes sense and did notbreak any laws of physics, mathematics, or logic. And although the police are public servants, they are not there to help *you*, they are there to protect the readers of the journal from being exposed to bad science. You seem very stubbornly attached to the idea that you should not have to do anything else on this project, and that you are not going to do any more work. In my opinion, you will not get it published that way. You have to do all the work of making your theorem believable,readable, and compelling. I doubt anybody will do that for you, and particularly not for free while giving you all the credit. Even Albert Einstein was an unknown at one point, and when he was an unknown he worked all alone on all his papers until he managed to get them published. If you think you have solved P=NP, then you will have to do the same. 我: Maybe there is a littl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us due to my English, but what you said are meaningful and helpful to me and I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 I will try to do something according to you.And in the process I still wish to get help from you or to discuss with you. Thanks a lot. Lizhi Du 教授 1 Lizhi: I suggest you strive to construct your requests to requireless than 15 minutes of our time to respond. In fact, if you look at existing responses to questions on this forum, the average length is about how much response you can expect to get from any question you publish; a few hundred words, perhaps. I would also suggest you get help on elements that other Chinese or non-English speakers would find helpful, so we are not helping just one person with our response. So give us chunks you need help with for English, 100 to 200 words at a time, and I (and probably others)will help you put them in clear English, and critique them if need be. Speaking for myself, I am willing to help with English. But I am not going to spend hours on your research instead of my own. 我: Probably I will construct a web page to declare the program (may include sorce code) in this summer vacation. And then wish your help as following: So give us chunks you need help with for English, 100 to 200 words at a time, and I (and probably others) will helpyou put them in clear English, and critique them if need be. Thank you very much. 附: 洋人真TM有意思! 一位洋人,系英国伯明翰大学数学专业的PhD。多次针对我的Hamilton算法论文,问这问那,挑剔这挑剔那,那天搞得我很有点不耐烦,回敬如下: “its terms are still undefined”: absolutely NO! “you ne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not repeat your previous stuff.” But what exactly the question? the backtrack? what your backtrack means? Why I must include your backtrack? A broad cycle, 4 vertices shape a main segment, for each main segment I construct a broad cycle which contains this main segment, so I have a set of broad cycles(polynomial). Now I do many a cut and insert on them to get a useful cut and insert to get a broad cycle which contains a main segment but has less breaks than this main segment's old broad cycle. then delete the old broad cycle and put the new broad cycle into the set of broad cycles. all these are polynomial. I only need to prove that each time I can have a useful cut and insert until a hamilton cycle is got. Understand sir? donot tell me the terms you dont know, I define them in the paper, I rewrite the paper to you again? This is my process, tell me what your SMART backtract means in my process? And why my process MUST contain your smart backtract? Please note my process not your process, I donot need your process, understand Sir? 结果那家伙还要继续,把我搞火了,把那家伙大骂一通。用的是“垃圾头脑”,称:若不是看在你的母语是英语,英语表达方面的优势,若是一个Chinese像你这种头脑我根本没有兴趣与之讨论。 这么重的话这家伙竟然不生气,继续给我提出一些看法。搞得我很有点不好意思,马上客气地回应并表示歉意。 洋教授的脆弱心理与直率和误解 一美国人,在美一所高校计算机系任教,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PhD。一个多月前主动联系我表示愿意帮助我的论文英文表达。可他就是不给出具体的语言修改帮助,而是一个劲地提出问题要我解释解答,言下之意好像是我隐藏了什么关键点,而我必须用简单的一段话将关键思路解释清楚。并一个劲地强调他没有时间读长的论文,我必须简单地解释清楚。而从他的提问来看,他应该是读了论文的,可能没有读懂。我曾经问他:你既然花了这么多时间一个劲地要求我解释这解释那,为何就不能花点时间读论文呢? 我反复说我无法简单解释,你必须花时间读论文。并且我的兴趣不在于要他帮助在思路方面,而是:读论文,修改语句表达,他就是不听。最后也没有兴趣要他帮什么忙了,感觉那家伙也不是一个能无偿帮忙的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与之联系了。这家伙又突然给我来了一份包含直率和误解的消息(当然从这件事也可看出,我在SCI论文写作、论文的八股形式和与洋专家沟通方面欠水平)。 下面是那家伙的来信(我估计极有可能是那家伙下载并运行了我公布的程序,不然为何时隔一个多月又突然来信): Sorry, Lizhi, Whether it is intentional or not, your message above calls me a stupid and bad scientist by asserting I operate by assumption. That does not make me want to help you. Further, your demand that I be careful and think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s effectively a claim that I am NOT usually careful and I do NOT usually think before I respond. That is false, and such insults are also not going to make me want to help you. I think we have given you the help you need: Stop using your own terms and put things into exactly the same terms with exactly the same definitions as the most recent papers on the subject. Stop insisting I must read your paper. I will not. As I said before, and you refuse to understand, I can offer you help a few minutes at a time, in conversation on this thread, with translating your broken English into standard (American) English. That was the limit of my offer, and I now withdraw that offer. I am not interested in this problem or further insulting claims in which you imply that I am stupid, lazy, and careless. Find somebody else. 张洛欣 2015-6-26 22:23 作为科网名人,你对这位洋人的反应有失身份。 主动寻求合作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如果你觉得互利,你把合作进行下去。否则,中断合作。没必要骂娘。 几年前,你的初稿曾提交到一个的理论计算机会议。你的写作实在不能让一般人读懂。所以,老外的反应不奇怪。 一个建议: 那你的大作提交到 cornell university 的 arXiv.org e-Print archive, 守株待兔。 博主回复(2015-6-27 08:44) : 谢谢建议和留言。 这么说您是那次会议的评审专家,我对那种根本没花功夫弄懂,就武断作出结论的所谓评审专家大不以为然。我此文前些时给我院一年轻教师,也是我大学的校友,有多篇档次不错的SCI论文,看过,他的结论是:整体表达确实不太好不规范,但英文表达没有大问题,每句话的意思都可以看懂。当然,连起来理解整体难。 另外,你的“骂娘”一词也是武断地强加于人
4131 次阅读|21 个评论
招聘研究人员公平性保障的具体步骤
热度 16 jinsblog 2015-4-19 04:29
世界上没有 绝对 的公平,只有相 对 的公平。西方在聘用科研人员上,公平的 获 得,取决于一种制度,以及 执 行 这 个制度的 人和遵守这个制度的文化。 科学网上一些博主和我,过去写过一些有关研究人员招聘的过程,我就不啰嗦了。这里讲一点这个过程中公平性是怎么体现的。这个过程每个机构会有差别,我只讲我比较熟悉的一些过程,它有自己的偏见。这里的“研究人员”,指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副教授(副研)和教授(正研)。这些过程,我觉得在中国可能还难以实施,也不一定就合适,但应该有一种参考价值。 这个过程的情况,可以通过招聘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体现出来。主要有下面一些步骤: 1. 招聘委员会成员组成。一个例子是我们最近的一次招聘:6个本系具有终身职位的研究人员(副、正教授或研究员),一个外系的研究人员,两个外单位的研究人员。后者通常是小同行中的专家,对招聘的对象,能有在学术上最为具体,但又最为超脱的看法(除了有利益冲突之外,见下面的文字)。 2. 招聘广告的传播。招聘广告(这个会附在在招聘委员会最后报告后面)什么时候形成,什么时候送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送出。这些途径包括:A.不同层次、相关专业的专业网站(具体列出相关网站链接),基本上是在大同行的范围中,覆盖全世界主要的相关研究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B.给45位(我刚审过的一个例子)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研究所和研究生院的负责人去信,送招聘广告,他们会进一步扩散信息。C.直接邀请小同行中具有竞争力、同时有可能会考虑申请本职位的人送招聘广告。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把一个研究位置的机会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本身体现一种公平;二是这样做,能更好地保证在世界范围内招到最好的人。 3. 招聘广告。招聘广告是接下来所有过程的一个基础。它的内容,包括招聘的职位(助理,副或正教授教),学科范围,一般性的要求条件,工作的性质,等等。以及相关待遇,这里通常不会有具体的工资数,或者有个高低线,最后的待遇根据受聘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申请人需要提交下列文件:A. 完整的简历;B.一份陈述,讲自己的研究兴趣和长处,未来的打算,如何为工作单位作出贡献等。C. 一份名单,列出自己的博士导师,博士委员会成员,以及过去五年中文章的共同作者和合作者。 D. 最多五份自己的研究文章代表作品。E. 三封推荐信。 4. 复杂过程。在广告打出去后的过程中,有感兴趣的申请者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招聘委员会主席了解情况。比如我们找一个助理研究员,但有其它机构的副研(副教授)、正研(正教授)对这个位置感兴趣,会来了解如果他们申请,职位是否会调整(比如他们进来后仍然是副研或正研)。招聘委员会主席会跟“领导”商量,最后回复这些问题。假定我们的回答是这个位置只能是助理研究员,但如果入选者是有较高资历的人仍然想申请,我们的广告中有相关的文字,说明任何有资历或有能力的人,可以提前申请获得“tenure”和提职称。助理研究员是没有终身职位的。一般情况下,新人需要在5年后申请“tenure”的评审。提前申请意味着在获聘后的2-3年内提出“tenure”和升职的申请。这个申请会按既定程序走,如果评审没有通过,需要走人,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延长一两年再评一次的机会。如果还不成,就一定会走人。所以,有了终身职位的人,仍然要来申请一个“助理研究员”的位置,原因是这个位置太有吸引力,申请者也很有自信能在短期内拿到终身职位。 5. 基本判断。 申请截止后,招聘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是否有充分、多样性(女性、少数族裔、国际性背景)的申请人等等,如果申请人数过低,这个招聘可能会终止。 6. 利益冲突。招聘委员会委员,根据有关的利益冲突规定(这有明文规定),列出自己在申请者中的利益冲突。其中包括:A.申请者是自己的研究生; B. 现在或两年之内的博士后; C. 曾经是自己的下属(比如我是系主任时,申请人是下属); D. 过去5年内,曾经是申请人的博士学位委员会成员;E. 过去5年内是否和申请人是文章的共同作者;F. 过去5年内,是否和申请者是合作者(比如一起申请基金,一起做一个项目的研究等)。前三项,是利益冲突A类(因为利益关系更为接近),后三类是利益冲突B类(利益冲突相对较弱)。 7. 利益冲突的处理。对于有A类冲突的委员,在讨论和其有冲突的申请者时,不得在会场或连网在Skype上(如果外地委员不在现场),也不得对与其有冲突的申请者投票和进行分级。 8. 初评。招聘委员会成员成员根据申请者的书面内容,按优(4),良(3),中(2),和差(1)为每一位申请人打分。有A类冲突的人,不能参加相关申请者的打分。最后按平均值,从高到底有一个排序。根据这个初步排序,每个委员会委员会解释自己打分的原则,尤其是对同一个申请者出现有人打4分,有人打1分的情况,委员们的解释,可以增加大家对申请者的了解。这个排序中最低的几个,没有一个人能得到一个委员3分或4分的打分,他们被淘汰,不进入下一步的评审。这些申请者通常是一些想来碰碰运气的人,无论从任何方面看,他们都不能胜任招聘位置的工作。 9. 第一轮投票。委员会根据广告中的要求和条件,对比上面排序留下的人的各方面进行讨论。之所以要对照广告的要求和条件,是因为那构成了一个法理依据,如果我们以广告外的理由拒绝一个申请者,后者可以起诉我们。因此,我们的广告,是要经过我们特聘的律师认可后才能送出的。每一个被考虑或者是不被考虑的申请者,都会是有道理的。经过讨论后,进行第一轮无记名投票。每个委员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7位候选人。有A类利益冲突的委员,不能对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人进行投票。这样又产生一个排序名单,得票最多的(理论上是9票,也就是每个委员都选择了这个申请者)排在第一,其它依次而列。然后委员会对这个结果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凡是有A类利益冲突的委员,在讨论到和自己有关的申请者时,会离开会场回避。 10. 筛选。在上面的排序下,根据得票情况,申请人被分为两组。比如说,一组是得票3和以上的,第二组是得票2和以下的。这时,委员会的每个委员,能有机会对第二组申请者进行说明和辩护。没有异议后,这一组申请者被淘汰,不再进入下一轮讨论。 11. 第二轮投票。委员会对上一轮留下的申请者进行充分讨论,然后进行第二次无记名投票。每个委员分别列出自己认为最好的5名候选人,5分最好,1分最差,进行投票。有A类冲突的人不得对和自己有冲突的申请者投票(这个会造成一些统计上的问题,但有专门的补救办法,分为调整前和调整后两种情况,我就不啰嗦了)。 12. 可能的颠覆情况。在第一轮投票时领先的申请者,在第二轮可能会落后。这个结果来源于第二轮投票前的讨论。人们会对这些人的研究到为人进行讨论。比如说,一个人的文章发得很多,也在很好的刊物上,但他的研究方向过于狭窄,或者缺少某些我们需要的内容,比如野外工作的能力等,都会成为负面的影响。 13.面谈人选。根据上一轮的投票和讨论,委员会确定出5名可以邀请来面试的申请者。通常,这是上一轮投票中的前五名申请者。 14. 面谈。5名申请人来参加面谈,这个过程包括申请者给一个有关自己研究的报告,和委员会面谈、和研究生聊天,参观有关的研究设施,到和馆里的各类人接触的简单酒会,等等。这个过程,每个申请者要花两天时间,很累人的。 15. 可聘用性(Appointability)。在面谈后,委员会进行第三次投票,决定谁可以达到被聘用的水平。同样,有A类冲突的委员,不能对相关候选人投票。可聘用的决定,通常是为了备选而做的准备。也就是说,从基本条件来看,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是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如果第一顺序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受聘用的邀请,我们可以转聘第二顺序的申请者。 16. 确定聘用者顺序。当可聘用者名单确定后,委员会将对名单上的人进一步讨论。同样,在讨论到一个具体人选时,有A类冲突的委员不能在场。讨论完后,对可聘用者进行排序投票。每个委员对自己认为最好的聘用人选(5分)和最差的聘用人选(1)进行投票(这里假定在上一轮投票中,所有五个候选人都是“可以聘用的”)。 17. 招聘委员会建议。根据讨论和投票,招聘委员会提出一个名单,谁是第一顺位的被聘选者,以及以下的4个人。同时对这个顺序中的每个人,进行最终评论,他(她)的强项和弱点,为什么会排在第一位或最后,等等。 18. 对公平性的监督。招聘委员会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专家论证的过程,相当耗时,这个过程和行政领导无关。但任何一个单位聘用人时,需要通过行政过程来运行。所以,招聘委员会的最后报告,是一个专业的评估,会送到有关管理科研人员的“行政领导”手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行政领导”,也是做研究的科学家,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行政人员。后者完全不能、也没有理由参这个过程。当“行政领导”接到招聘委员会的最后报告后,按照招聘程序,他(她)还不能作出雇人的决定,而是必须把报告送给另外一个委员会审理。这个委员会我们叫做Appointment and Promotion Committee (AP committee)。这个委员会对招聘委员会的最后报告进行审理,如果必要,可以要求招聘委员会主席和“行政领导”对报告中的内容进行解释。这个委员会的功能,是评判招聘委员会在招聘过程中的做法是否公平合理。比如说,广告中要求每个申请者需要有三封推荐信,如果AP委员发现在可聘用的某个人的档案中,缺少了一份推荐信,就会把这个幸苦得来的报告退回,要求招聘委员会补充解释为什么能根据“不完全的资料”进行雇人的判断。这个例子有点小题大做,但它确实发生过。有的申请人,比如一个教授,来申请这个助理教授的位置,他(她)可能不希望自己的行为被自己工作单位或别的人知道,所以选择尽量少的信息扩散,这可能是造成推荐信少了的一个原因。但申请人必须提供广告中要求的所有东西,有些可能会是让人难受的事,但这是申请人自己的选择。这个细节,体现了雇人单位对所有申请者的公平。依据感性,这是自找麻烦。依据理性,这是正常行为。 19. 当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后,AP会有一个自己的报告,这个报告可以根据本委员会独立的理由,推翻招聘委员会的结论。但多数情况,是对后者的背书。从某种角度上看,因为有AP的评审机制在后面等着,招聘委员会的结论通常都做得足够到家,没有人愿意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后,会因为一些程序问题把这个过程毁掉。所以,招聘委员会的报告通常是无可挑剔。但例外是有的,这也是AP监督作用的必要性。 20. 聘用。当AP委员会认可了招聘委员会的报告和结论,把自己的报告递交给“行政领导”,后者就可以联系招聘名单上第一顺位的人,然后讨价还价,完成招聘。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最好什么都不说,表达一个过程的细节,供大家参考,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环境,是非自己去判断。
个人分类: 有关科学与教育|13117 次阅读|30 个评论
博士盲审开始了-如何写一个客观规范的评审意见
热度 4 gaoshannankai 2015-4-15 11:37
协助大老板对一个医学类的博士毕业论文进行了评审。 如何做到客观、规范,这恐怕是很多大老板头疼的事情。 首先要明确评审的态度是帮助人家找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博士论文,并且有助于 相关课题组在后续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经验。 不要搞利益交换,更不要搞帮派斗争(刻意打压竞争对手),这点是国内评审最大的问题。 由于研究生论文评阅不予实际利益直接挂钩,大部分人都是给面子,所以这块 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把关过松的问题。 第一要非常专业的点评人家文章的核心学术问题,不要拿什么语言文字错误扯淡; 第二要根据全国平均水平对论文进行评估,给予精准的估计,这个难上加难。 由于自己多年协助大老板指导研究生论文,而且本人坚持实事求是,背后敢说, 当面敢承认,敢拿出来亮给同行的态度,所以我的评审意见提到的问题,对方还是认可的。 下面是给大老板的原稿,我们讨论后会进一步修改,必要时附带参考文献: 本文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基因组学水平系统分析与xx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各类突变,锁定研究的目标基因;第二部分对目标基因进行深入研究,试图阐明相关机制。xx癌是我国特有的一类癌症,因此从整个课题设计到样品 (这是本文最大亮点)提取,由于该癌症临床样品的稀缺,具有国际创新性。但是,由于博士生及其所在课题组无生物信息专家,所做的分析基本上是根据xx的公司一个套路模板做的。 1.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最后只找到了一个xx基因,而且这个所谓找到的基因,已经有所报道。 全基因组测序只是一个噱头,并没有发挥它的威力,因为没有找到新的癌基因或变异。换句话讲,不用全基因组测序,可以直接进入第二步,对xx基因在x癌症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工作可单独成文。 2.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主要问题就是,对癌症基因组缺乏最基本常识,癌症基因组不同于人类正常 基因组,其变异的情况复杂,特别是有很多染色体级别的大变异,所以用bwa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方法, 根本无法发现染色体倍增,或者大片段断开,移位的情况。你们用xx公司的既定流程跑一下,很难找到新的东西。 在各类变异中,本文过分关注SNP,或其他小片段变异,其实这些变异在癌症基因组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对于可能起主导作用的各类大片段变异,特别是融合基因等各类情况,本文都没有涉及。 3. 最好的分析,还应该对各类变异给出一个评估,最后确定出driver变异和passenger变异, 当然这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果要求一个博士做到,勉为其难,这条意见仅作为参考,希望后续 工作可以考虑到。 本论文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是,用国内医学博士平均水平衡量,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论文。
3255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不想否决同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二次
热度 76 Taylorwang 2014-9-18 09:06
几个月前,我曾否决了北方名校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否决的原因是我觉得创新性不足。另外,这博士学位论文也没有相应的创新点的支撑材料,如博士论文期间没有发表一篇国外学术期刊的 SCI 论文,唯一的英文文章是在某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被 AMR 的 EI 收录的一篇文章。中文文章也没有国内一流杂志如《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报》或《中国给水排水》等期刊上。工程技术创新上,又没有申请一份发明专利,甚至连申请一份实用新型专利都没有。 博士论文所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我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是十多年前国外开发的一种强化废水处理工艺。 我将这博士论文,翻来翻去,觉得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严重不足,只好给出否定的结论,要求补充研究,增加其创新性内容后,论文再申请重审。 几个月后,这篇论文又回到我手上,论文中的一些文字部分虽然改进了一些,有些也作了补充说明,但论文有关支撑的创新性材料与以前一样,没有增添新的内容, 按我心中的标准, 觉得其创新性,仍达不到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我也知道, 现在 读博士不容易,但对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要求应设定最低的毕业门槛,否则难以维持我国的博士学位的学术声誉。 我本来想再次否决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但想到 每个 人 的 思维都有局限性,观察与欣赏的角度不同,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若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出身我的学生之手,在没有拿到足够的支撑条件之前,可能我都不会允许他申请答辩,但既然他能通过他导师的审核,已进入了博士毕业论文的送审环节,也许这 篇博士学位 论文 还 有其可取之处。虽然我不认识这位博士生,但由我二次否决他的博士 学位 论文总好象有点不妥,我决定退回这篇博士学位论文,请研究生院再安排另外一位老师重审这篇博士学位论文。 我不想放宽自己的审核博士学位论文的条件与要求,同时,也不希望因我的固执而可能阻碍了一位博士生候选人的上升道路,我已否决了一次这篇博士学位论文,这一次我只好选择放弃填写评审意见。一篇好的博士论文,创新点明显,且有几篇 SCI 论文发表,或国内高档次杂志论文的发表,或专利申请等支撑材料,审核一致通过,甚至给出优秀的成绩都是可能的。 同样的学校,一年前他们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送到我手上,我愉快地给出了优秀的成绩。其实学位论文与学校的关系不是很大,而与申请博士学位的个人及博士生指导导师的要求有关。 这篇 博士学位论文 , 研究采用的废水处理 工艺,也是国外公司的成熟工艺。他若运气好,再找到一位能欣赏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教授,顺利通过评审,我也祝福他。若再找到一位也像我这样,认为仍达不到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也是合理的,他就必须接收这样的评审结果,就应该再多花时间,多考虑一些创新点方面的内容,并争取得到高档论文发表等创新点支撑条件的支持。 这次我不再否决它了,但也不违心地肯定它,采用弃权方式,希望他能好运 !
51828 次阅读|175 个评论
颜宁的重点国家基金为何被拒
热度 10 yangjianjun 2014-9-3 10:02
颜宁博主分享了其今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失败经历( 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 ),虽然博文娓娓道来,不失冷静与客观的经验总结。但一线失望与不快,乃至委屈之情仍游丝其间,本人作为彻底的局外人,也想补几句。 基金被拒不关乎研究风险。虽然所有评审人偏于负面的意见都把研究风险列为一项重要理由(也可以说是唯一理由),但本人不这样认为,风险是与创新性等价的,风险大的研究项目,创新性也必然大。看似充足的拒绝理由,实际上未必站得住脚。 基金被拒更不关乎研究基础。颜宁博主的科研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作为研究同行的评审人更不会无视这一点。虽然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s 的结构研究对申请人而言是一个新的方向,但所需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是申请人的强项。无怪乎颜宁博主的意见一晒,读者的第一感觉是:颜宁教授的项目也会被拒掉?苍天啊,大地啊,那神马啊!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窃以为: 其一:态度问题。颜宁教授犯了战术性的失误,操之过急了点。申请人课题组的 GLUT1 结构论文 5 月 18 日 正式发表,估计项目的函评时间应在稍早之前。颜教授写本子的时候估计在 1 月份左右,那时关键成果还没有发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处于保密阶段,写的必然含糊。所以同行评审人看到的本子,总的印象必然是: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但同行特感兴趣的科学技术要点被捂了一个盖子。所以,话得说回来,好的科学问题会提的人很多,但解决问题是关键。所以评审人要求你既要有好的想法,又要有切实可行的路径,搞特殊化也是不对的。话再说的过一点,既要评审人支持,关键问题又要对评审人保密,为什么一定要投给你。 其二、还是态度问题。舍我其谁,可掩于 骨而不可显于表。颜宁教授科研工作一路顺风顺水,攻必取,战必胜,年级尚轻,早已功成身就。抓个机会让你冷静冷静也未尝不可。阁下的前途不可限量,但距离自由王国还有一长段崎岖的路要走,给点提醒,不管是善意还是不那么善意就不要计较了。我想评审人的这层意思也是有的。古人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我亦言:誉可予之,不可取之。 令人感叹的是,事情的成败很多时候时机的把握也非常重要,也就是在“缓急”两个字上。当然,现在众所周知, 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解析及功能研究已经是 颜宁博主被认可的又一个研究高峰了.以目前的时间节点来看,这个重点项目当时要给了那就太明智且有预见性了。明年继续申请吧,水到渠成了。 PS: 本案例也正好为基金委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恰如颜宁博主所问:难道重点基金不正该支持有风险但重要的课题么?一定要四平八稳、完全预测得到结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才值得支持?这是创新之道么?因此,建议基金委对重点或重大项目,对创新性独立评分,对那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且创新性突出的项目,如果“创新性”方面函评单项全优,应给予上会答辩或破格优先资助的程序。否则,基金资助会陷于后知后觉的尴尬境地,不利于对前沿科学的推动。 --
37640 次阅读|23 个评论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的一些认识和几点建议
热度 50 freefloating 2014-8-30 22:54
首先非常感谢诸位老师 的关注、关心、开导、鼓励、支持、意见、建议…… 也要郑重感谢科学网 给了我一次做访谈嘉宾的机会(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93 ),虽然我是作为中枪者的身份加入的,更多的是提问学习,而不能像其他评审专家那样答疑解惑。但至少表明了科学网的一种导向,就是认可这样一种将自己的工作置于科研共同体下接受监督的举动,希望大家对改进目前的科研现状畅所欲言。 我为什么一再强调“ 将自己的工作置于科研共同体下接受监督 ”,是因为我感觉很多朋友认为我晒评审意见,是出于一时激愤对评审专家发泄不满,或者一时犯傻(我是坚持犯傻)觉得此举会有助于我获得基金资助。而其实我是知道的,晒自己的科研工作是件很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情,晒评审意见更是一些聪明人不会去做的事情,正如很多人的常识认为,可能会得罪一些过去的评审专家,也可能会给未来的评审专家带来不好的印象。 况且,在很多时候,虽然我希望通过列出了自己之前系列博文的链接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但在很多常识和背景之下,同时自己的措辞也欠思虑,一些误解在所难免。 其实我对任何个体评审专家没有意见,我若是评审专家,也极大的可能给出类似的评价。 我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心存感激,而且印象最好。 我完全同意申请项目第一要务就是, 做好自己,做强自己, 认清自己,调整心态。 那么我为什么还坚持这样做呢? 这里万请原谅我拿出李小文老师的一段评论来解释自己,我本不敢挟以自重,更担不起浓墨重彩。 李小文 2014-8-2511:26 因为天平 mm 晒本子时,就贡献了意见的,结果还是没中。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总之一句话,佩服博主的勇气,开创了一个很好、很有意义的先例。希望不要泄气,不要怕讥笑。屡败屡战,不管最后中与不中,反正在中国科考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我只是想说明,我本来第一要自我审视就是,我的举动对于科研界是不是件好事,会不会带坏风气,会不会助涨戾气。我可能做得不好,但我本意是好的,因为我一直相信“本来科研就是应该拿出来讨论的,学术上就是应该公开的嘛。” 王汀 2014-8-2506:36 赞成把评审意见晒出来, 1. 评审者看看别的同行意见,找出自己不足; 2. 对于评审者形成压力,将敷衍塞责率降低; 3. 看博文的人也提供了参考; 4. 有益而无害,如果评审者都做到公平、公正、负责任的话,又何惧别人晒自己的评议? 而我第二要考虑的就是:对于自己是不是坏事呢? 其实我看得很开的,我觉得要做科研,就做真正的科研,否则不如纵情山水、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还不浪费纳税人的钱。当然我自认为我做的是真正的科研,但还需要在大家的公开讨论监督下,以防止自不量力。如果被论证值得资助,值得尝试,我自不敢懈怠;如果我不过是自以为真,不是啥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有人对我当头棒喝,那就不浪费纳税人的钱,不浪费我的时间在错误的事情上,对我是件大好事。我又在意那些虚名浮利作甚呢? 所以我觉得公开讨论对己对人对国家都应该是好事,可以成为好事。 “让做正直的人成为每个聪明人最明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必须导向。” ------------------------------- 那么接下来的讨论首先基于一个 假设 “目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工作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您认为此假设不成立,请跳到文章结尾直接评论。 如果您认为假设成立,那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讨论(无论是暴戾的还是伤情的),总结一二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刚刚收到一个好消息: cloudyou 2014-8-30 20:04 好消息:基金委正在讨论引入 rebuttal 机制, 6 月中旬网评结束后,申请人将收到网评意见,对离谱网评意见进行反驳,时间为 5 天。所有网络评审专家都可以看到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反驳意见,由此修正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一过程 6 月底结束。 7 月中旬会评时由会议主审专家介绍情况,全体专家投票决定。 我觉得这个机制太好了,比我想的还好,我就不用说我的了。其实想在一个本子中解释清楚一个并不热门的工作或者比较奇特的思路并不容易,所以被误解有时既不是申请人的问题,也不是评审者的问题,问题就是没有交流沟通嘛,给了这样一种申诉机制,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好像工作量并不会加大很多的哦。 第二、关于“加大面上项目的资助范围,适当减小资助力度”的建议 想当初我刚刚做完青年基金,打算申请面上项目的时候,得到的消息是现在国科金要涨钱了,我立刻很失望,我觉得钱一多,我们小学校更没戏了。其实大牛们都不缺钱,多几十万少几十万,他们工作都一样做,而我们可不一样,有就能做起来,没有就举步维艰啊。 很多人都提,你要真有本事,真有技术,没有纵向,也可以海阔天空,做横向去吧。谈何容易啊。比方说我的项目最该和油田结合,人家油田和北大清华科学院合作顺利成章,写报告写上和知名院校合作多少多少项, 看着也好看 。可人家要和潍坊学院合作,那需要多么相信你的技术才能抵得上人家怕招惹是非的顾虑啊? 当然我们也可以跟其它院校的人合作,我也一直在做。但是我最想做的我那一块儿呢,机会还没来呢? 所以我替我们省属院校的老师们说句话:真的,平台的问题真是问题,还请评审专家在其它方面相似的情况下,想到我们更不容易而支持一下。而不是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歧视我们而怀疑一下。 当然,改变别人的歧视最重要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但同时也需要制度的保障,所以,是否可以考虑 kexuegzz 的建议:“ 基金委把项目分成三等 : 重点项目 (200~300 万 ), 面上项目 (80~100 万 ), 普通项目 (40~50 万 ) ,所有项目执行期均为 4 年,”在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之间多一个过度呢? 第三、关于“关于负面意见必须具体明确”的建议 高山老师的建议:“你指出人家的思路或者技术没有创新性,必须给出文献,至少给出一篇文献,来说明这个思路或者技术几年前就做烂了。” 当然我也知道要求负面意见的具体证据有难度,难度在于很多人对这些领域并不了解,隔行如隔山,除了那些热门领域,作为大同行,只能凭感觉。但我觉得基金委应该有要求,这种要求的作用在于增加评审的严肃性, 当然我并不支持对评审专家的意见做苛刻规定或制定惩罚措施,因为客观难度在那里摆着, 但是指导方向必须清晰,就是要以力求以事实为依据。而评审专家也可以写这样比较感性的评语,比方说“我不是小同行,但我认为在这个领域内至少你的前期基础有 3 篇二区的文章是必须的。”这样的评语至少是表明了评审专家对申请人的一种要求,即使是个体主观意见,也是负责任的,也让申请人有了努力的方向或者申诉的依据。 当然也的确存在一个评审专家可能不好找的问题,比方说,我申请的地学部一直是三个评审专家,基本上一票就能否决了。我考虑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制度,就是对待评审意见,可以有个反馈打分机制,当然也要求如果给评审专家打 C ,必须提供具体证据,必须有一定的比例等等的控制,这样,对于那些获得的 A 比较多的评审专家中,可以有一票决定权,不需要占用很多评审专家的时间。而其它的情况,就需要多个专家评审意见的综合。而对于得 C 过多的评审专家,就应该考察他评审资格。这样我觉得能增加评审的公正性,也减少工作量。因为有些有水平有道德的评审专家,他一个人很认真的看了,就够了,不用其它人的意见来消减或重复他的努力。 第四、关于“不能重评审而轻结题、虎头蛇尾”的问题 我认为:基金委既然已经开始公开结题报告了,我觉得也应该公开申请书。当然对于某些需要保密的研究,可以申请保密,这个很容易操作。而大部分人,既然用了纳税人的钱,应该公开交代。这就跟国外实验室的数据都要求公开一样,当然有些人会找些借口,比方说数据需要修正啊等等延迟公开,但规定增加了技术壁垒的代价,增加了透明度,这个导向是必须有的。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也必须首先完善上面的政策。 当然我仍然不主张过激的口诛笔伐或严厉的考核惩罚,因为毕竟作为探索项目,不能按照原设想进行是很有可能的。只要不是有意造假,蓄意抄袭,倾吞资产……这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应该允许大胆探索。 我觉得只要公开,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是要面子的,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顾虑,有所约束。 补充两条更不成熟的建议: 第五、 关于“申请2年停一年”的问题 唉,这个不说了,反正明年我要停一年了。 第六、关于“取消简历,只评价项目本身” 玻色有什么身份,人家爱因斯坦怎么就认可他呢? 摘自百度:“ 玻色于1924年写了一篇推导普朗克量子辐射定律的论文,当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古典物理。在开始时未能发表的挫折下,他把论文直接寄给身在德国的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意识到这篇论文的重要性,不但亲自把它翻译成德语,还以玻色的名义把论文递予名望颇高的《德国物理学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发表。就是因为此次赏识,玻色能够第一次离开印度,前往欧洲并逗留两年,期间与路易·德布罗伊、居里夫人及爱因斯坦工作过。 ” 随心而写,不当之处,还请海涵,敬请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把问科研|32455 次阅读|162 个评论
基金评审中的一个‘惑’
热度 19 lin602 2014-8-26 11:38
有几个这样的例子: 有年轻人(前几年)将国家自然基金的评审意见及基金委最后的结论发给我看,问我为什么? 细看专家评语,写了意义及一些评论等内容后,几个专家最后的结论都是:可以资助,或建议资助。 但是基金委最后的结论是:根据专家投票,不予资助。 年轻人问我,所有专家评语都是‘同意资助’,为什么最后不批项目。 这种情况除了非正常情况外,有这样一个情况,专家们从评语上都是同意资助,建议资助,但最,在打分时,不是‘优先资助’,即打的分不是A,是B。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要有竞争力,必须有几个A,如果B多,A少,一般是没有竞争力的。同意资助,但给个B,其实就是不给资助差不多。 举个不是很确切的例子:如果你在某人博文下写的评语非常好,但是,你没有在他博文下面点击‘推荐到博客首页’,他的博文因为推荐数不够,不能到‘热门博文’中。你的评语对他被‘热门’没有帮助。他的博文没有被你‘资助’,哈哈。
7310 次阅读|38 个评论
说说项目评审中的一些‘误差’根源
热度 9 lin602 2014-8-25 08:54
这几年见到科学网上一些博主晒基金评审的意见。有的博文下面跟贴是对评审意见‘口诛笔伐’。 我已经不少年不参加评审各类基金了,许多省科技厅甚至一些重要基金委的电话、短信、邮件来让我参加评审或修改自己的联系资料,我原则上都是以没有时间或出差为由加以婉拒,许多省科技厅及基金委网上专家资料已经多年不更新了。一是眼睛吃不消,二是防止自己误判导致不公正。年轻的评审人可能反应更快,掌握的资料更多更新(这是我的认为)。 但是,我们都评过项目或基金,有些评委做得不好,这是肯定的,但是,必须注意有这样的问题大家要考虑到: 1 同意资助的比例。许多基金评审时有规定,同意资助一般在三分之一或40%左右,不能突破这个数字。许多评审人是将所有项目看一遍后,定一下资助的名单(选择认为可以资助的项目),定下来后再写评语。如果不同意资助的,得找个理由。有时候这理由写得不到位,这是原因之一。 2 许多基金及项目是大同行评,不是小同行。例如:我在国家自然基金委专家库中是‘林产化工’学科,但是以前来评的项目中还有不少是‘茶叶’‘药用植物’内容。而各省来评的项目更是大同行,曾经有一个省来的项目与生物有关,电话过去他们回答一个项目既有小同行专家,也有大同行专家评。不是自己研究的内容,可能会写评语有误的。 3 评审时间太短项目数多。有时候十多天甚至几天就要评不少项目,要将这些项目慢慢看完,有时候还要查查资料,加上有时候还要上课及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或精力来精耕细作,写评语时为了写‘不优先资助’项目的评语,得写个缺点,如果专业再有点差别,这评语会写得不到位。这也是原因之一。 评项目有时候象找对象一样的,可能各人口味也不一样,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不要忘记有时候还存在‘曲高和 寡’。 以上只是随手写的,不当之处,可讨论。
7137 次阅读|17 个评论
国外科研经费评审制度的思考
热度 11 yangweiliu 2014-8-13 10:03
今年2月7日,Jeffrey Mervis在《科学》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探讨同行评审制度的文章Peering Into Peer Review ( Science, Vol. 343 no. 6171 pp. 596-598 )。该文对成功获得NIH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经费资助的科研项目做了跟踪调查,发现在评审中得分高的项目并没有比评分低的项目产出更多或更好的论文。 我没有做过科研经费申请项目的评审人,但是我在几个不同的领域审过一些期刊论文。审稿中的经验告诉我,评价一项工作的重要与否,很难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来衡量。尽管文中的这个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在对经费评审制度的公正性做出评价之前,有四个方面需要考虑。 第一,科学研究有它自己的周期,其长短因所属的领域不同而异。就算是同一类研究,也难以预知能否取得原本计划的结果。在很多时候,科研的过程包含了各种不确定性,好的想法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看似荒谬的理论有时却是正确的。而这也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 其次,有些项目的评分低,很有可能是因为它所关注的是已经存在很多年的、被认为“过时”的问题。评审毕竟是由具有主观倾向性的人来做的,因此这一类的研究课题,尽管可能仍然得到资助,但其影响力可能被认为不如那些“热门”的课题高。然而,不那么“热门”的课题,在对科学的贡献上,以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方面,没有任何理由逊色于其他课题。 另一方面,在评审中获得高分的项目本身也许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在跟踪调查中使用的评判标准未必是最客观的。比如发表文章的数量、时间、和刊物的影响力等等,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该课题的真正价值。 最后,写一个漂亮的申请书只是做出好的研究的第一步。课题获得了高分也需要执行来充实--需要足够数量的博士后和学生的共同持续的努力才能完成。美国大学的课题组远没有国内的人那么多,除了少数的学霸以外,一般中等大小的实验室有五、六个研究生和一两个博士后。少的时候一个导师可能只有一两个学生。因此,人手是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随着研究的进行,课题的负责人需要根据阶段性结果及时地调整方向。 上面所有的因素都无法在经费评审的时候衡量,所以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不论如何,不能因此便否定目前的评审系统。毕竟不存在完美的制度。科研工作者们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了解科研项目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应该获得资助。所以,让我们给科学研究一点时间和耐心,让它用结果为自己证明吧。
10166 次阅读|12 个评论
职称晋升:荒谬且尴尬的一幕 送审论文遭遇抵制。
热度 14 tt52dj 2014-8-8 20:20
近期 ,周边的人时常在讨论什么驾考、高考及评职称,我原本对此很淡定。 尽管去年年底,我也到驾校报了名、交了数千大洋,但到目前我仅仅是做了预备动作(打算10月份以后再学)。耳边一直传来某某科目二考了4次没过、科目三考了3次才过,感觉比如今的高考还难以逾越。不过,身边也有一次通过的牛人。其中,比我先报名半个月的一位同学兼同事,已于今年年初拿到驾照,而且开着他的标志308到处逍遥。尽管如此,但我仍却按兵不动、无动于衷。因为对于驾考,我只想说:那只是时间问题,底限是今年年底。 对于高考,感觉很遥远,悄然已离我有16载。然而,等我的儿子参加高考,那也需要差不多的时间。因此,我也不想多说,也不愿意回顾那些辛酸的年华,更不想去展望十几载后儿子的未来!毕竟,我仅仅是看客。 对于评职称,我之前在院青年科技工作者会议上,谈过自己的见解——勇于创新、大胆提拔(破格)。不过, 这永远只是个人建议,领导们自然有他们的统筹安排和全局考虑。 他们说破格没问题,但你得需要硬本领,换句俗话:你的成果是什么?你的文章又发在哪? 当时,我只能无言以对、洗耳恭听。然而, 这周一,办公室主任通知我:晋升副高职称的送审论文,需要更换成中文论文或者提供译文版。那一刻,我在电话这头,终于按耐不住了,尽管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但心里还是暗暗地说、狠狠地丢了一句:Damn it,F…! 之前,领导们不是一直鼓动大家:多发文章、发好文章、发SCI文章甚至Top 10级别的SCI刊物。 然而,怎么到了评职称时,拿一篇Top 4级别的SCI英文论文作为送审论文,院人事处负责同志为何却要无情的拒绝呢? 还堂而皇之地说:必须提供中文版,假如没有,那么下周一之前必须更换成其他中文文章。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地、变相抵制人家发英文刊物吗?还是想说:对不起,请你们照顾一下评审专家的英文水平呢? 对于堂堂一个省级农科院,尤其是号称争创国内一流的农科院,这真是一件令人感到羞耻和尴尬的事情。 但对于此,我无话可说且只能妥协。毕竟,短短两三天,直接将11页的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版,而且还须字字斟酌(否则生硬难以读懂),我难以办到。因此,我只好选择换篇中文文章。 此时,人事处负责接收材料的那位女干事 的一席话,还在我耳边萦绕:当初,你们发英文文章时,难道没有中文版底稿吗? 当时,我和我的同事愣了半天,无言以对; 也许,“没有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是我们的不对,但不送给高水平的外审专家评审,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 毕竟,偌大的湖南省,难道连5个英语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专家和学者就没有了吗?假如实在没有,你们完全可以邀请其他省份的专家和学者吗? 或许,我多虑了,其实“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只是,你们人事处的专员没有用心去发现!
个人分类: 杂谈随笔|6822 次阅读|29 个评论
点评国家基金的评审标准
热度 15 dulizhi95 2014-5-14 07:23
点评国家基金的评审标准 各位,现在无疑是基金评审的关键期。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及其发放,是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科学”家们最关注最看重的饕餮大餐。由于不少比例的拥有当道权的平庸者的乱作为更甚至交易行径,使得国基的评审包含着许多戏剧性、滑稽性和极其不合理性。时有在科学网看到一些所谓的“评审专家”在显摆自己是如何行使这一操控大权的,其中不乏大量这样的专家,其博文所体现出的智力和思维理解能力极其平庸,基金委将这样的评审大权交给这样的专家只能意味着是草菅中国人民的血汗钱。 时有浏览某些谈论基金评审的博文,本文系根据这些博文所提供的信息而作。 不少评审专家完全根据一些不着调的理由标准来臧否其评审的标书,诸如:标书的的表达方式、研究目标的简单定性,甚至经费的安排,等等。毫无疑问,对所有这类“专家”,基金委若是有作为、负责任,应该一律予以剔除,并施加某种处理。 本文总结正确合理的基金评审标准有三大类: 1 ,有档次的论文, 2 ,标书本身的内涵, 3 ,申请人的学历,这个学历当然不是指的学位,谁都心里有数,当今什么样的平人不能读博士?这个学历指的是本科所读的学校。 现在许多单位在录用人的时候特别注重本科所读的学校,为免被人误解,错误的树敌,或打击面过大,本人这里必须特别说明:尽管本人当年的分数可以读全国任何一所名牌大学,但这个指标毫无疑问不是绝对的。名校毕业的学生肯定也有不少人是搞不出东西来的,相反,非重点大学毕业的,也有不少人相当优秀,可能搞出显著的成果,当然,这个从概率上应该是比较小的。 关于有档次的论文,除了国际顶尖的,各个专业全世界就那么几家期刊之外,绝大部分中下流的所谓 SCI 期刊,其实是鱼目混珠,充斥着大量没有实在价值不包含作者智能的文章。这一点各位都不难心知肚明。 所以,关于 SCI 论文这个指标,除非评审者能有时间精力水平直接关注论文本身,判定其确实具有原创价值和包含作者的较显著实力,否则,这个指标就价值不大。再说,只是依据这个指标来做判断,小学生也会啊,要你评审专家干什么? 无疑的是,原始学历所代表的个人智力和素质,尽管不是绝对的,但从概率的角度具有过硬的判定价值。因为这个是最客观的硬性指标,谁也不可能搞鬼。当然,特别强调,这个不是绝对的。 关于标书本身的内涵,这个无疑是重中之重。非常简单的逻辑是,你即使是 SCI 发表了大量确实具有显著价值的论文,你的原始学历也表明你具有高智商高素质,但你此时此刻的这个研究项目没有价值或研究前景,那也是不成的啊。 所以标书本身的内涵是重中之重!这个首先就要求评审专家必须能看懂标书,能进入标书的思路。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的“专家”人数太过庞大,再加上评审时间又短,没有报酬专家自己的事也很忙,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精力,事实证明,只要标书真的具有原创复杂思路和价值,大量的专家其实对所评审的标书是看不懂的,是没有深入进去的,但却就是不承认这点,对所评审的内容装模作样地给出不着调的评语。对此应该有预防和追究机制。 关于标书,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创新点,不难理解,最没有价值的头脑都可以瞎蒙一些完全不着调的所谓“创新点”,而绝大部分标书的“创新点”必然都属此类。专家必须有水平能力能判断创新点是否真的能体现作者的素质以及真的具有前景。第二就是标书中必须包含属于作者的原创性思路,从这个思路可以看出作者较强大的思维能力,以及按这个思路确实具有研究前景和得到成果的可行性。同样,大量的专家并没有能力水平看出这些,而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综上所述,针对基金评审的三大指标, SCI 论文必须由专家亲自关注检测论文,才有价值。原始学历是最过硬的指标,但也不是绝对的。而标书内涵则是最核心的指标。即使其他两个指标都很弱,只要标书内涵优,评审专家有水平看出这一点,那就应该给优。而 SCI 论文和原始学历指标,则只能是作为参考指标。 此外,评审基金还应该有一个重要规则:对于已经有过国家基金的人,若是非常明显地证实他以前的基金确实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就应该成为继续给予的重要依据;相反,若以前的基金并没有做出含真正价值的成果,只是拼凑了几篇不值钱的论文,那就绝对不应该再继续给予基金!这既是对人民的钱负责,也是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 呵呵,上述属个人愚见,希各位专家老师们给出补充和批评指正。
3240 次阅读|27 个评论
NSFC评审丑态——主宰别人的生死,不是你得瑟的理由
热度 92 tt52dj 2014-5-6 19:25
自4月底至5月初,众多科研同行已陆续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发出的评审邀请函,然后也趁着五一小长假而放弃休息的权利,抓紧时间进行评审。然而,在一些知名论坛上,不难看到部分匿名评委在炫耀自己收到多少本子的同时,难免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那份喜悦——掌握他人的生死权。但是,让人感觉气愤的是,有些评委找些令人难以信服的理由对申请人痛下杀手——不予资助。在这些千奇百怪的藉口中,占据前三甲(排名不分先后,而在于评审的口味)的有: 1)文章问题 这其中又包含几类,其一、出身不好:要么发了一些付费的SCI,要么是将文章发在PLoS One或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等名声不佳的期刊上,对不起,你犯忌了,只能无情地归为C类(不予资助);其二、档次低:发的文章不在学科TOP 10之列,或者是中文核心期刊,那就处以极刑——C类;其三、多少问题:有些评委真是闲得蛋疼而且估计脑袋短路,一会说人家文章少也不行,一会又说多了也不行,SCI多了,那就是灌水,没有创新。真是无语至极。要是真遇到以上几类评委,XDJMs,那你们只能认倒霉了,也只能怪你的运气背,努力几月甚至一年才生下的娃——申请书,就被他们糟塌了。不要气馁,来年再来吧。 2)申请人的出身问题 以前,只听说过找工作需要查你“祖上三代”(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院校),可没想到极少数科研界的精英们或者前辈们也好这一口。他们非要查你,没办法,只能认了:让他们查吧。首先,查你本人。话说出身好——“祖上三代”都是985、211高校或者中科院,有加分—— 至少划为B类(建议资助) ; 当然,你要是出身好,但是基础不扎实(SCI文章少),那就遭殃——还得减分。出身不好,“祖上三代”都不是达官显贵,那就麻烦了,首先印象分就很低,要是基础还不牢靠,那就更遭,申请书直接被打入冷宫——归入C类;然而,假如基础好,SCI文章的1作有个好几篇,而且档次还算可以,表明该申请人勤于钻研、善于进取,是块科研的好材料,那么加分——至少划为B类。其次,查你导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因此有一个好的老板(导师),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行内人士而言,申请书加分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也有好事者——从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水平高,出身牛犊不怕虎——才不管你的导师是院士、973首席、长江学者还是千人,只要有把柄(申请书存在瑕疵)落在他们手里,那就完蛋——先打个C类再说,说不定他们心里还在意淫:XXX也不怎么样啊,他(她)的学生也就这种水平……假如,你的导师无名无分,既不是院士,也不是行业内牛人,甚至评审人压根就没听说过,那么你的导师对你的申请书而言,此时无疑毫无用处,而你只能孤军奋战…… 3)撰写的细节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个技术活,假如因为这个问题而被划为C类,那不能怨评审,只能说明自己的态度不端正。然而,也有些怪癖的评审,他们却抓着辫子不放,说什么申请书的英文摘要写得太烂,烂得玷污了他们的眼睛。当然,这不排除个别懒惰的申请者直接用谷歌翻译转换而来的。然而,我想说的是,对于大多数博士毕业的申请者而言,其英语写作能力至少不会烂到如此不堪,顶多是不地道而已。或许,我们只能怪自己遇到的评审者水平很高或者其“母语是英语”…… 当然,还有很多拒你的理由,我不在此一一列出了,想必各位看官也曾经写出过那些创意很强的理由。但我真心希望各位评审不是 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认真地评阅,更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而是 为了学科的发展,用心阅读每一份申请书。 之前,看到过BTV纪录频道有一期节目:吴宇森——打不死的浪漫英雄,其中主持人李俐君采访著名华人导演吴宇森时,我很欣赏吴导说的那句话: 每个年轻人都有他(她)的才华,我很尊重他们;对于他们犯的错误,我会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只要及时纠正,那就很好。 在此,我想对那些评审者说:你们也曾是青椒,也曾为拿不到基金甚至科研经费而迷惘过。因此,请你们在一些不足以痛下杀手的理由面前,三思而后行,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成长; 即使你真要不予资助,那么请从科学的角度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对于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 归根结底,这才对得起NSFC对你们的那份信任,更对得起你们那份专家的称呼和荣誉,而不是让你们用做评审的机会,出来得瑟——几天审N本申请书、不予资助又有多少。 只有你们用心、用情审阅了,并给予客观而真实的点评和号脉,指出优缺点,最终负责地评分;如此以来,纳税人的钱才真正落到实处,而我国的科研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诚然,我相信那些奇葩的评审毕竟还是少数,而真正的专家善于呵护和关爱青椒的成长,同时他们的公道早已驻于心中! PS:感谢网友—— CZX2014 的善意提醒 ,我以不同颜色对文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强调!
个人分类: 项目申请|61666 次阅读|169 个评论
又到基金评审时
热度 21 wzhong 2014-5-6 17:31
又到基金评审时 钟伟 2014 年 5 月 6 日 每年的 5 月,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的时节。根据各个学部的要求不同,评审的截止日期一般是 5 月 20 日到 5 月 31 日之间。作为评审专家,我觉得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申请书。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写申请书时,字斟句酌付出了多少心血!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的评审专家,三五分钟浏览一下,写出几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话套话就把我们的申请“枪毙”了,我们会是什么心情?!所以对待每一份申请书,我都会抱着很庄严的心情仔细阅读,尽可能去发现其中的创新点、闪光点。对于不建议给予资助的申请书,我也会给出几条具体的意见,这样对他(她)们明年再申请时会有所帮助。 (2)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评审一定要公平公正,要针对申请书中的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进行评审;要关注的是选题是否新颖,研究内容是否有价值,而不是将关注点集中在写申请书的“人”是谁。朋友熟人就网开一面;新人生人就严厉苛刻,甚至鸡蛋里挑骨头。对于这样的评审专家,我不想谈什么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您只要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3) 合理安排时间。评审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尽早完成评审。千万不能到临近截止日期才仓促评审,这样很难保证评审质量。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评审专家”炫耀自己的效率有多高,一天评审 20 多份申请书!真不知道这一天会制造出多少“冤假错案”!建议基金委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对于“偏差”次数过多的“专家”,要取消其评审资格。 (4) 审慎判断。在仔细阅读申请书、掌握申请者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判断。评审专家不是万能的。对于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要搞清楚再做判断;对于和自己的认知相佐的项目,不能抱有成见。面上项目评议要点指出:“面上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力图通过研究得到新的发现或取得重要进展,鼓励开展具有前瞻性、用于创新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注重保护非共识项目,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创新研究。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1546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昨天一个饭局引起了十多年前的一个回忆
热度 6 lin602 2014-4-26 19:13
昨天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外地的朋友到南京出差,晚上一起喝次酒。 我与他认识于2002年,一起参加一个部级课题验收会,共有数十个项目,十多位专家参加验收小组。 其中一个北京高校教授主持的项目,是昨天来的这位教授主审,但这被验收的课题内容与我做的研究更靠近。他将那位教授的材料给我看,我们对其中的数据是有异议的。因为有三天会,大家在一起吃饭时,见到北京的这位教授与一位主持会的司级领导关系是‘拍肩膀’铁杆。 我们俩人商量要在会上提出异议,对他的验收材料给个不好的评价。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提出异议,就要得罪这位司级领导了。当时我也说了一句,不管了,准备这是最后一次参加这样的会吧。 在会议上进行评议时,我提出了我对该项目的异议(其实不是我主审这个项目,我可能是狗拿耗子吧)。司领导当即就急了,坚持要给个好的评价。唉,我说了我该说的话,得罪了他我也没有办法。 在所有人员参加的最后总结大会上,司领导不点名地对我进行了批评。我也就笑笑。 自那以后十多年,我没有再参加过一次这样的评审会议,也没有得到这个部门一分钱的项目经费,我写的申请书全做了分母。 前年我出差到北京,到那个主持项目教授的高校,我问认识的教授朋友,那项目近十年产业化的情况时,他们说,研究根本就不是他材料上所说的,产业化是假的(当时他材料中说已经产业化见经济效益了)。 昨天我俩又谈起十多年前这事,感慨万千。
4109 次阅读|9 个评论
参加技术改造项目产业资金扶持专家评审会议
rczeng 2014-3-30 10:51
3 月20日 ( 周四)参加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改局组织的技术改造项目产业资金扶持专家评审会议 ,与会代表包括 专家评审组成员、有关职能 部门、 项目责任单位与项目方代表和 区监察局。会议评审项目12项,从上午9:00开始,中午进行了短暂休息,一直持续到下午6:00。 从会上了解到历年来区政府非常重视技术改造,尽可能地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提供了经费扶持。区政府财政每年提供的扶持资金计划高达 几千万 。有关企业将获得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改造资金。 休息之余,我也给与会领导提出建议,希望区政府也能重视基础研究,给高校教师进行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经费,以便为开发区区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个人分类: 会议|2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NSFC标书去哪儿了?
热度 1 tt52dj 2014-3-10 10:41
此时此刻,想必今年申报NSFC项目的很多战友们,业已递交标书。 忐忑的心得到少许的平静,难道接下来真的心如止水,只是 静等佳音吗?我想并非如此…… 当3月20日申报截止的那一刻起,我相信所有战友们的心又将绷紧。套用当下一句格式化的时髦语:爸爸/时间/ 飞机去哪儿了?所有战友们又将环顾寰宇而寻思:NSFC标书去哪儿了? 诚然,除了极佳 的运气之外,极少数标书落到熟人手里。估计大部分标书都去了那些习惯以笔当砍刀用的评审者手里,而那时标书的质量和评审者的心情将决定其命运——到底是A或B或C,这是个摧残人心智的 问题!毕竟,这 是一场心理博弈的 闹剧。剧终时申请者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评审者却往往 吹嘘自己又杀掉多少不屑一顾的 标书(而他们却不管申请者花费了多少心血)。 然而,你的标书究竟去哪儿了?我想这是一个考验大家关系和手腕的问题,毕竟这是场一票否决的弱者游戏,申请人完全处于被动局面。这更不比论文投稿:审稿人不清楚甚至不悦之处,你还可以写Response to Reviewer解释和据理力争!可这里只有评审者的权力,只有“Yes”或“No”,而无其他!
个人分类: 项目申请|40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塞翁失马记
热度 3 zilu85 2014-2-25 10:56
寒假里,有关部门布置了申报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位硕士点的任务。我们本来已经有了学术学位的硕士点,这硕士专业学位说实在的是个鸡肋。跟领导商量,锅说必须报,灶说不用报,炊事员就比较纠结。考虑到专业的发展,还是硬着头皮决定试一试。由此开始了一个不情愿的历程。 填表、写论证书,写教学计划,尤其是联系附属医院的信息部门作为实习基地,请他们填写有关的信息,我和闫雷连滚带爬地忙了好几天。 由于要说明生源充足,调研了那些综合性大学已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的情况。感觉这个专业学位的教学开展的差强人意,报的人不多,效果也不好。南开大学的柯平撰文说“ 2011年首批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招生并不理想, 除北京大学等少数学校没有计划招生外, 大部分列出招生计划的学校却出现了报名人数少的开局困难, 只有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几个学校的招生情况相对较好, 但也存在因招生名额不满只能依靠从科学学位招生中调配的现象。南开大学招生出现良好开局, 2010年报名人数115 人, 最后录取22 人。于是出现了一种对于专业学位并不看好甚至悲观失望的情绪, 或者认为专业学位从起步时起就不得不踌躇徘徊”。在美国甚至被评为最差的专业学位。如果我们也面向图书馆等图书情报部门培养侧重实践能力的硕士人才,只能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想到了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很多在医院信息部门工作的本科生应该更需要这样的学位,既不影响工作,还能比较轻松地获得硕士学位,对学生是件好事,对专业来讲,发挥图书情报专业信息管理方面的能力,还能弥补实践培养上的不足,也是一个双赢的机会。这种冲动支持着我们按照这个目标来组织申报,也铸就了我们失败的命运。 面对省里的专家,我答辩时就强调,我们意图在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招生不景气的情况下,探索一条满足社会需要的新的方向。与总的培养目标不冲突,是面向医疗卫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硕士培养方向。我们又具有实力完成这个任务,恳请专家们支持。 然而,专家们提问时还是说,我们培养计划里图书馆学的核心课程太少了。 我前面的话等于是白说了,于是我们就被踢出去了。 还有专家意犹未尽,很是气愤地对我说:你有的课程设定了50学时,这个算学分时应该算多少? 我说:我查了一下国内其他院校,有的学校是30学时一个学分,有的是18学时一个学分,所以我没有写上具体的学分。 专家说:16学时一个学分,是国家规定的,你50学时算多少? 我说:我没听说过这个国家规定,学时数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的,学分可以商量着来,根据课程的学时和难易程度。 专家很生气:16学时,是国家明文规定的。 我心虚了,毕竟人家是评委,是专家(还可能是教育专家),不仅有话语权,还有决定权。我只好唯唯诺诺地承认自己孤陋寡闻。 只是,到现在,我到网上查,也没找到这个国家规定;反而看到很多大学规定的一学分16,18甚至20学时的,谁能告诉我到底一个学分时多少学时呢? 作为校名带有“中国”二字的大学的老师,也参加过很多评比,既有评别人的,也有被别人评的,但是很少在省里被评。所以这些专家俺们真是不认识,只是知道他们很权威。 暗下决心:以后,无论是到哪儿被评,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爱通过不通过。 还有,以后再也不申报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学位了,不值。
个人分类: 教学|4084 次阅读|3 个评论
欧盟“地平线2020”科研计划邀请中国专家加入评审专家库
Helmholtz 2014-1-20 10:47
请有志于加强对欧盟科研合作、了解欧盟科技进展和同行优势团队和科研评审规则的中国专家关注以下欧盟通知。 根据去年10月底中国农业大学从事农业信息科学的某位李教授的经验分享,他自己能够十分成功地申请诸多欧盟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在欧盟第六和第七框架中拿到七个科研合作项目!)就是因为自己是欧盟项目的评审专家,并通过这个环节而深入地了解欧盟项目的申请规则、并在朋友圈中结识同行的高水平专家,并成功地找好合作团队和写好自己的申请本子。 所以,奉献本身也是有回报的投资。 -------博主评论 欧盟新一轮科研创新计划“地平线 2020 ”邀请中国专家加入同行评审专家库 欧盟 诚邀来自中国的教授和优秀专家学者加入独立专家库,参加评审“地平线 2020 ”的项目申请并监督各项相关活动。 欧盟新一轮科研创新计划“地平线 2020 ”第一批项目征集公告已于近期发布,诚邀中方专家作为同行评审专家参与对项目申请的评选。 欢迎中方优秀的科研创新学者登录欧盟专家库进行免费注册。欧洲委员会将从专家库中遴选并任命项目评审专家,被任命的评审专家将按日获得酬金,并报销此类短期任务产生的旅行住宿费用。 评审专家来自各类科研单位,如科研院所、大学、标准组织、企业或社团组织,欢迎各个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报名参加“地平线 2020 ”项目评审与监督专家库。 “地平线 2020 ”专家库所需的专业领域涵盖各个学科,如个性化健康护理;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农业;蓝色发展:探索海洋潜力;数字安全;智慧城市和社区;具备竞争力的低碳能源;能效;人员流动与发展;废料:可回收、再利用和恢复的原材料;水资源创新:为欧洲提升价值;克服危机:欧洲的新思路、新战略和治理结构;灾难恢复:社会保障与安全,包括适应气候变化;以及产业领导力。 此外,所需专业领域还涵盖“地平线 2020 ”中跨学科内容,如中小企业创新;知识转移与知识产权;科研事业发展、博士培训与技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等等。 关于评审专家注册的详情及步骤,请登录“地平线 2020 ”网站: http://ec.europa.eu/research/participants/portal/desktop/en/experts/index.html Horizon 2020: calls for Chinese expertsto join the European Union’s database of peer reviewers in the new EU programme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Horizon 2020 calls for Chinese expertsto join the European Union’s database of peer reviewers in the new EU programme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hinese professors and other distinguished specialists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join the database of independent experts, throughwhich they can participate in the evaluation of project proposals and monitoringof actions, submitted under Horizon 2020. Followingthe recent launch of the first calls for proposals under Horizon 2020, thenew EU Framework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he EU is now callingfor expressions of interest from Chinese experts that would like toget involved in the selection of project proposals as peer reviewers. DistinguishedChinese researchers and innovator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register as prospectiveexperts to the EU database. Registration is free of charge. Theresulting database of experts will be us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mainly toselect and appoint peer reviewers of project proposals. Appointed experts will receivea daily honorarium and reimbursement of travel and accommodation costs for theiroccasional short-term assignments. Thiscall for expression of interest is addressed to experts from variousresearch-related organisations, for instanc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gencies, universities , standards organisations,enterprises or civil society bodies. Experiencedprofessionals of all profiles are encouraged to subscribe to Horizon 2020 project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database. Thedesired areas of expertise comprise every research discipline included in the Horizon2020 calls, such as Personalised health care;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agriculture; Blue Growth: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Seas and Oceans; Digitalsecurity; 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Competitive low-carbon energy; Energy efficiency;Mobility for Growth; Waste: A Resource to recycle, reuse and recover raw materials;Water innovation: boosting its value for Europe; Overcoming the crisis: new ideas,strategie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s for Europe; Disaster-resilience: safeguardingand securing society, including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Industrial Leadership. Inaddition, the looked-for areas of expertise also include aspects cross-cuttingthe entire Horizon 2020, such as: Innovation in SMEs;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s; Research career development, Doctoral training and skill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many more. Forfurther details and the registration procedure, please visit the Horizon 2020website: http://ec.europa.eu/research/participants/portal/desktop/en/experts/index.html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4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者主动把握好科技论文的质量关
premierlin 2014-1-14 12:43
目前,科技论文的质量、而非数量越来越引起国内科研界的重视。但如何把握好科技论文的质量呢? 很多作者把希望寄托于审稿专家。目前,国际杂志、期刊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专家评审。而且,影响力越大的期刊,同行评议的质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很多国内的作者往往想利用这个特殊的资源去发表论文。部分作者甚至只要写完论文、认为没有低级的语法错误了,就直接投稿;投稿时,抱有侥幸心理,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评审专家身上。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很多作者在收到审稿意见后,往往大吃一惊:自己一些想刻意掩饰的问题,被审稿专家揪了出来,弄得很狼狈;而且,很可能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审稿专家对论文质量的评价,直接拒绝了论文,这往往得不偿失。因此,作者应该首先严把论文质量关,这才能提高论文的命中率。 摄影测量和遥感方向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相当紧密的学科。表现在科技论文上,既要求科技论文有较深的理论水平,又要通过算法编程、科学实验来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因此,要求科技论文的作者不仅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作者个人最清楚论文的理论水平、创新性和实用性,作者个人最清楚论文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 在这种背景下,请作者个人把握好论文的质量。自己问问自己,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论文的哪些缺陷自己还可以弥补?如果自己清楚这些可以修改的缺陷,立即行动起来,把漏洞堵上,重新完善论文、提高论文的质量,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千万不要低估审稿专家的智商和情商,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否则,搞不好就会发生被拒绝的悲剧。 作者自己主动把握好科技论文的质量,对自己负责人,就是对审稿专家负责人,自然提高了论文的命中率。
3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Francois Diederich:同行评审的局限性
jchen68 2013-12-27 09:06
Angewandte Chemie 编委会主席 François Diederich 教授在最新一期的期刊中发表了一篇社论,标题为 Are We Refereeing Ourselves to Death? The Peer-Review System at Its Limit ,探讨同行评审机制的局限性,并结合多年经验,提出可行建议。文中还特别指出中国当前投稿量和发文量增长很快, 但中国的研究者们参与到同行评审工作的数量还不够多,应该改变这一现状。 这篇文章值得所有科研人士细读, Wiley China Blog 已将全文翻译如下: 今年是我成为 Angewandte Chemie (德国应用化学) 编委会成员的第 19 个年头,这篇社论将是我担任编委会主席 10 年的最后一篇社论。我一直积极地参与期刊相关工作,这从我写的综述 125 Years of Chemistry in the Mirror of “ Angewandte”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2–31) 就可以反映出来。 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 Angewandte Chemie 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就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 早期引入了严格的同行评审机制,那也是 Peter Gölitz 从 1982 年接任期刊主编以来, 实施的第一次 改革。此举加强了研究人员对这本期刊的信心,特别是国际上的研究人员。他们越来越多地向 Angewandte Chemie 投稿。同行评审现在已经成为研究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研究规模空前增长的今天,它是否持续适用呢? 同行评审面临的挑战 在研究生涯初期,被邀请为顶级期刊(如 JACS 或 Angewandte )审稿往往被视为一种荣誉,研究者通常会将这些经历记录在个人简历中。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尤其是当一名研究者能提供合格的、公平的以及差异化的审稿意见时,往往会收到越来越多地审稿邀请,负担也因此日益增加。以下列举的 Angewandte Chemie 的数据令人十分震惊。 2012 年, AngewandteChemie 的编辑共邀请了 5000 多名研究者审稿,要求他们提供 28800 篇审稿意见,成功收到了 17100 份回复( 60% 的回复率)。当中, 228 名审稿人每个月至少完成了一篇审稿报告,至少有 43 名研究者全年共完成超过 20 个审稿报告, 2036 名研究人员全年只完成了一个审稿报告。我想借此机会对所有为 Angewandte Chemie 审过稿件的研究者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版物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而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里的快速增长则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发展。所有的稿件都需要审核,因此审稿人收到审稿邀请越来越频繁,但他们一般都在大学、非大学机构或业内公司任职,除审稿外,还需要从事研究工作、教学工作或履行其它职责,不可能回复所有的审稿邀请。当然,期刊 如 Angewandte Chemie 一直都有较高的回复率。 尽管消极应对审稿邀请是一个问题,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审稿报告的质量正在不断下降。 许多稿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审稿人需要作者提供额外信息的事情经常发生,但有时候这些信息已经在正文或 Supporting Information 中明确提到。 审稿报告的质量不仅影响投稿数量的增加,也会影响到科学研究的其它方面,如评审科研经费申请。这进一步加重了审稿人的负担,现在研究者们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资助机构和科学组织关于研究计划评审的邀请。这不仅包括对个人或小团体研究者的研究计划进行评审,也包括对越来越大规模的研究计划的严谨而细致的评审, 比如那些在德国 “Excellence Initiative” 框架下的优秀计划。以同行评审为基础对研究计划进行评分和排名,如德国科学委员会( Science Council of Germany )的 “ChemistryResearch Rating” 和英国的 “ResearchExcellence Framework” ,不仅会给被评审者带来负担,也会给评审者和审查小组带来很大的负担。大学和非大学机构的研究人员评审间隔一般较短,科学咨询委员会往往会建议主要的研究单位帮助确保评审的质量,如德国和其它地区设立的 “Clusters of Excellence” ,在这些单位中任职的专家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但这项工作同时也是非常耗时的。 这些评审工作(以上列举的仅仅是一部分)很重要,具有很大的价值,审稿人 / 评审者的经验也在过程中得到丰富,因为他们必须集中精力了解其他人的研究和发现。但这些同行评审流程同时是在让评审人相互竞争,因为各人需要的时间不同。 2005 年左右,或许是想了解教授们做了多少并不直接让学院受益的工作,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用好几个年度报告调查了教授们撰写评审报告的数量。我本人在 2006 年发出了 422 个评审报告,这个数字让我自己感到非常惊讶,从那以后,我逐渐减少接受评审邀请,将每年的数字减到了一半左右。 通过限制基本数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改进同行评审机制并且提高它的效率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 这个问题很难在一篇社论中讨论完,但我会尝试给一些建议。 期刊编辑越来越多地向他们的作者要求推荐可用的审稿人,这当然有助于编辑选择审稿人,但也会给有名望的研究者带来压力,因为他们的名字会频繁出现。 期刊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审稿人库,尽可能多地吸纳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审稿人,以便将审稿任务分配到尽可能多的研究者手中。 但是审稿人库往往不是最新的。其实编辑们应该对年轻的、新进的研究者有更多的了解,以便邀请他们协助审稿。我经常接到一些稿件的问询,指出稿件应该被分配给那些与其合作进行特定研究或评估的专家。 编辑部应该吸纳更多的专门领域的人才 ,因为研究者理应评审一些自己核心研究领域内的稿件。 Angewandte Chemie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团队,是这方面的好范例。 来自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审稿报告的数量,与这个国家的投稿量和发表量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 。 在新兴的科研产出很高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充分地参与到同行评审过程中来,这种局面必须迅速改变。 此外,为一篇文章要求过多的审稿报告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其实没必要给审稿系统增加这种负担。一个影响了我个人的极端例子是一篇发表在一本非常好的期刊上的关于我们科研工作的综述性文章,编辑共收集了七个审稿意见(均为正面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或三个审稿人意见加上编辑的意见就足以决定拒绝还是接收一篇文章了。 但作者也同样受到挑战,他们从初期只是尝试着投稿,到后来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期刊,并且提交语法正确数据完整的稿件,稿件被评审的次数会大幅下降,语言和数据有问题的稿件会被编辑直接退回。 避免重复审稿,使同行评审系统变得更有效率的另一个方式是: 拒搞的同时建议其改投另一本期刊 ,当审稿人认为某篇文章不适宜发表在一本拥有广泛阅读群体的期刊上时,可以指出它适合发表到另一本主题更明确、更集中的期刊。 Wiley-VCH 出版的 GDCh 、 ChemPubSoc Europe 或 ACES 期刊家族,以及 RSC 和 ACS 的期刊就是很好的例子, 值得进一步拓展。 其它存在评审报告竞争的组织和机构也应该质疑自己在同行评审系统中是否尽力避免了不必要的负担。 科研院所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庞大而多样化的专业人才来评估新成员的候选人,减少外部评估。 这同样也适用于高校。在这种类型的评审工作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任期内人员的评估和对预定候选人的排名。外部研究人员应该优先接受这样的请求,但是是否有必要在博士论文审议(德国以外的很多国家有此类机制)或破格提高教授工资水平审议(美国有此类机制)的过程中引进外部评审,就值得商榷了。 在德国(以及随后的类似举措的其它国家),对 “Excellence Initiative” 和 “Centers of Excellence” 申请人的评审,给德国国内外的研究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使得它难以定期吸纳合格的优秀研究者以使其更好地延续。 普遍适用的原则是:可以在组织内基于竞争和自评完成的任务和评估应该在内部完成,不应该转移到外部。
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科学网可以评项目
热度 15 lin602 2013-12-12 22:02
科学网上玩时间长了,有点知道其脾气。 刚刚突发奇想,如果科学网范围内可以评项目,编辑部为组织管理部门(相当于科技厅),由科学网博主们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其中五百万元经费的项目2项,二百万元5项,一百万元10项,五十万元20项,青年项目二十万元20项。科学网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或场面? 这就各显神通了。 哈哈。
3934 次阅读|38 个评论
在评审优秀研究生论文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热度 1 jldxwsj2000 2013-11-21 20:24
 在评审优秀研究生论文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最近刚评阅完教育部学位办发来的各省市级优秀研究生论文,下面谈一些感想,不足之处敬请补充指正。 1.首先关注 论文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 论文 选题 是否 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 是否 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研究方向 是否 明确; 是否 能够全面地反映国内外该选题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正确 与否 。 2. 简要列出该论文创新性成果的要点 主要 包括所用的 方法 是否先进 、 产品 性能、 评价 指标、数据 及 成果所带来的 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等方面 需要进行评价 . 阐述 论文在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 的 创新 性,是否 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是否 提出了新见解和新思路;能 否 解决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论文成果 是否 对学科推动、技术进步、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 3 . 简要评价作者发表与 本 论文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的质量 与水平 需要考虑论文是否有国家级项目基金资助,发表的论文至少在(国家一级学会创办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最好应该有 SCI EI 检索论文作支撑。 4. 需要指出 该论文 存在的 不足 主要检验论文在形式上是否存在问题:如 论文规范性 : 论文结构、书写、排版等规范;引文规范,学风严谨;论文层次分明,材料翔实,推理严密,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 等方面进行细致地推敲。 
3346 次阅读|3 个评论
也谈创新
dzrdez 2013-10-18 09:58
中国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强吗? 从某些指标(论文发表数量、论文被引频次等)上看似乎比较强,从对世界的原创性贡献(提出新的科学假说、建立新的理论、发现新的物种等)方面看又不强。看似矛盾的结果,原因何在?恐怕与指标的选择有关,量化考核在学术领域不见得好。 获得哪个级别(国家、省、市、机构)、哪个层次(特、一、二、三等)、哪种类型(科研、教学、转化)的奖励,这些在量化。 科研、教学项目,同样的在量化。 论文,SCI还是核心?SCI看点数,核心看一二三类的哪类。 专利看是发明专利吗?几项? 量化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教师等科研人员是激励,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但是考虑到学科专业的多样性,一刀切或者叫大一统的量化考核(用于年终奖发放、职务升迁等)无视了差异性和背后的深刻性。 量化也许是表象,内在的情况是政府、机构的部门给科研人员设置了太多的审批、检查、评比等,有了评审、检查和评比,部门就可以分配经费、资质等资源大显“神威”;然而正是这些审批等事项耗费了科研人员的精力,很大程度上,“逼良为娼”——在大项目上不格式化的大而空,你拿不动大项目;大项目不怎么监管,小项目指手画脚连出差做的士还是公交都要管。 包括学界在内的社会领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审批、检查和评比,甚至是不需要。政府部门监管学术机构,学术机构聘请同行评价科研人员。以任务为标准的学术机构岗位聘任,自然就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不一致——评上的二级教授只完成了四级教授的任务,那你只能拿四级教授的待遇;评的是二级副教授却完成了四级教授的任务,当然理直气壮的那四级教授的待遇。 减少科研人员的等级和待遇差别。助理教授(高校讲师)、副教授、正教授拥有相同的学术权力,从事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招聘科研秘书及博士后等研究人员组建团队、进行同行专家评审,是有利于创新的。不同职务的科研人员待遇相差10%到20%,同时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的平均水平(城市平均工资的3倍作用)。使出成果成为科研人员的内在需要,独立的自由的进行研究和传播研究成果,创新的氛围有了,对世界的贡献自然就有了,菲尔兹奖、“炸药”奖、图灵奖等不用挂在嘴上作为创新的副产物自会拥有。 给大四学生上课的时候,用某些中药生物技术类期刊的数据进行推演,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和期刊论文相同的结果,找同事来算也是如此。 创新的基础是可靠,数据来源可靠,演算过程可靠;创新的进一步方是原创,原创的高级境界乃是深刻。 注:1译名这个咱中国别用直译了吧,按照形式逻辑来吧。中文名译成英文名,就名前姓后;外国人名译成中文,就给他姓前名后;免得用英文写的科研论文和新闻稿出现人名,弄半天才搞清哪个是姓。 2中国的大多数研究团队,大教授,小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后,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阵势大;国外的相当多研究团队,负责人(正、副、助理教授不在一个团队也叫小组,任一职务都可以做负责人),博后,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 缺乏创造的因素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92245-660282.html
2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看外国人是如何评价同行评审制度的
热度 2 sqzhang 2013-9-27 09:10
基金(包括其它项目)申请、发表论文、项目鉴定(验收)、奖励申请……都需要同行评审。评审似乎出现在科研的每一个环节。 最近基金评审的不公平、不合理、评审人的不负责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几乎成为“群体性”事件。 为了改进这种制度,很多人提出了意见、建议等等。 外国人是如何看待这种制度的,他们又有些什么改进的方法? 请看中国科学报发表的这篇文章。 隐秘与主观盛行:谁来评议“同行评议” 2013-09-25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苗妮 446 0 在同行评议大会上,对同行评议领域的研究逐渐被其他研究所排挤。 1978年,Drummond Rennie 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名年轻编辑,老板指示他在澳大利亚的巡回演讲中接替自己的位置,讨论关于科学出版的问题。在出发前几天,Rennie 派他的行政助理到图书馆随意挑选 30 本医学期刊,并从中各复印一篇研究文章。他希望能够在从纽约到悉尼的漫长飞行旅程中对这些文章进行评论。 在飞机上,当他回想起一周前在国际同行评审和生物医学刊物大会上的几百名观众时,他得出结论:“我们作为一个团体,有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些论文对于计划好的讲座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们充满了偏颇的报告和基本的错误。这样看来,同行评议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有用。 现在 Rennie 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任职并已经快退休了,他有着低沉的嗓音和浓密的白发。而那场飞行带给他的是改善医学文献状况的一场严峻考验。他和一些期刊编辑以及学术研究人员开始分析发表偏倚、数据共享、引用模式、作者和其他问题。每个问题都面临重重困难。 然而,在许多出版物都屈服于审查制度的情况下,同行评议过程本身却并没有相应的审查。“25 年改变的事情并不多。”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大学的研究方法论专家 Ana Marušić 这样说。“历史总是在重演”,改善同行评议过程的努力一次次失败,培训评审人员的导师制并没有在提高其发现论文问题的能力上起到作用,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同行审查可以使发表的论文更加优秀。 研究同行评议问题的一个挑战就是得到数据:严格保密的同行评议报告会提交给生物药学期刊,而其对话只会发生在期刊办公室里。“经常发生的事是同行评议的过程隐藏在期刊内部。”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临床实验报告的 Sally Hopewell 如是说。 由于一组不同寻常的期刊,Hopewell 和她的同事对同行评议如何运作有所了解。他们对提交给生物医学中心医学系列杂志的 93 个临床实验的评议报告进行了筛选。Hopewell 和同事希望知道同行评议作出了哪些贡献?评议者的建议引起了哪些变化?作者是否履行了其建议? Hopewell 的团队惊喜地发现,评议者经常会挑出那些过于宏大的结论,并建议将其进行修改。不过他们却忽略了作者在哪里遗漏了治疗副作用、研究目的或者志愿者如何随机分配到各种治疗方法中等问题。有时评议者还会要求研究增加原本并未计划解决的问题分析。 Hopewell 希望知道她的发现是否也适用于有更大影响力的期刊,不过她承认,由于同行评议一般都会保密,因此她不可能了解到这些情况。 Hopewell 和同事所进行的研究是很罕见的。与大多数研究同行评议问题的项目一样,它没有专门的资金,不过她的团队拥有充分的资源来实施研究。“真正获得对这类研究的任何资助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涉及所有的疾病。”她说。大多数资助机构每次会将资金分配给一种疾病。Marušić 称,“除非你向所有人开放有竞争力的资金”,否则该项研究不可能向前发展。 除了实践的挑战之外,该研究的主观性质也是障碍之一,它会妨碍研究的严格性。Marušić 称,“这是一个研究人们如何阅读科学论文的认知心理学领域”,“在这里你不能用方程来计算出一个结果”,尽管一些机构已经试图为临床实验等领域的同行评议者开发研究清单。她认为,“这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过程,一个社会活动”。 期刊在很多方面都很适合研究同行评议所起的作用,因为它们有自己的内部资源。《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统计副主编 Catharine Stack 寻找了作者对年鉴中手稿的广泛统计审查(通常发生在审查过程的后期)的反应。大多数作者都欣然接受。她在近期的会议上发表了相关报告,不过之后,Stack 承认,其期刊只调查了那些论文被采纳的作者,这些作者的心情本来就不错。 Rennie 称,1989 年,在第一届同行评议大会上,一半的讨论都是关于同行评议的。而这一次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并不多,表明该领域本身已经被更多的关于出版物偏倚和错误的系统性研究所排挤。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3102 次阅读|4 个评论
9月3日9时访谈预告:亲历2013基金申评
热度 6 科学网编辑部 2013-9-2 10:23
2013基金放榜,有中标的兴奋,有失败的沮丧;有分享经验的冲动,有对评审意见的困惑...... 欢迎您参加9月3日9时举办的基金申请与评审经验交流会 http://talk.sciencenet.cn/?id=82 ,多位经验丰富的评审专家鼎力出席,与您交流基金申请和评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见不散!
9887 次阅读|6 个评论
服气--我的国家自然基金‘否定意见’
热度 3 lin602 2013-8-31 11:04
刚刚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反馈意见,‘未获资助’。 同时附上专家意见。 细细看了三位评审专家意见,觉得他们写得是对的。具体的评审意见我就不写出来了,反正我是‘服气’的。 核心内容就是:我的这次申报书与在研项目相比,有一些内容有相似处。尽管有创新,但是跨度小,说穿了就是创新性不足。 在申报今年项目前,我课题组在实验室得到二个全新杂环系母体化合物(五个环稠合的含氮杂环),而且是用三个环的天然原料一步法合成(与预测的结构相差非常大),最终用单晶法测定了结构,用结构式(将环上所有基团全去掉,单用这五稠杂环母体进行检索)进行检索,在文献上检索不到,说明这个母体是没有文献报道的,而且粗测有抗癌活性。我想以此为题申报国家自然基金,深入做下去,一是研究合成方法,二是研究成环机理,三是研究生物活性。自认为还可以,但没有被批准。 有时候想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问题上,保守就是‘死亡’! 现在看看评审意见,显示出这个现象。 当然,评审文字中还透露出:我有一项在研,时间上有点紧张。我也明白其中的含义。 总体上我觉得评审专家们的意见是对的!谢谢他们的评审与中肯的意见。 此次基金不中,尽管不是很舒服,但是服气的。近段时间除完成手里的基金外,再多花点时间做应用吧。呵呵。
4712 次阅读|6 个评论
基金评审十年
热度 8 wangdongsheng 2013-8-30 20:19
我自2004年开始(通讯)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掐指算来至2013年恰好十年。 (1)评审数量:2004年是两份基金,要求只能同意1人,此后逐年增多至目前基本稳定在13份左右(基金委要求不超15份)。十年总的评审大概在150份以上,类别涉及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培育)、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既有院士、千人、杰青等大牛,也有初出茅庐的博士或博士后。 (2)评审过程:早期是将申请书打印后逐字细读,不清楚的问题要查找文献,大概3-5天评审1份;后来就习惯电子阅读了,同时评审速度会达到1天3份左右。如果做个近似分界线,前5年只看题目基本可以弄个大概资助与否,后5年则不同,仅看题目除个别特差外几乎都应该资助。意思是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技巧了。我不反对这样做。现在的评审过程是:(1)先通读全文,希望有个整体感觉或者第一印象;(2)再细看摘要,目的是明确研究的重点及创新性;(3)再看研究内容及技术部分,目的是通过你要干什么进一步了解及评价你的项目。这样就可有资助与否的大概评判了。 (3)评审意见:最早的评审意见是满满的1页纸,同时语言上尽量做到准确及言之有物。现在我写的要少了,主要涉及研究价值、创新性、技术路线和研究能力4部分给出具体意见。我早期还会给出选题和技术路线的若干建议,但看到一位学者谈到美国基金评审原则:仅就申请书涉及内容进行评述。同意这个观点,所以这部分基本就不写了。我写评审意见的原则是:同意资助的意见稍“狠”点,不同意资助的意见稍“柔”点,但让你心服口服。我同意资助一般仅给到良的成绩(这点可能要适当检讨);不同意资助的只要说得过去一般给中的成绩(仍担心评判误伤好人)。 (4)评审成绩:至2012年不同意资助的仅有1项获得资助,当时认为申请人“连续在研的两项基金都宜进一步发展,且申请书有翻译美国报告嫌疑”,给出的意见是良(矛盾吧?)。我很为这个成绩骄傲。但2013年颠覆了,不同意资助的4项获得了资助。前日重新审视了评审意见,除1项我不敢肯定外(当时就仔细评审了1天多),仍坚持之。评审人应该有独立的学术判断。 (5)简单感悟:目前就土木学科而言大概每年面上及青年基金申请在4000份左右,假定每位评议人评价15份,每份申请要3位有效评议人,计算下来需要800位评审专家。我不认为国内具备如此数量的合格的评议人。基金委要求评议人对申请书严格保密,我的做法是:仅保留自己的评议意见,申请书彻底删除。几年前一位很好的朋友希望看看他人的申请作为参考,回答很简单:不管你信不信,这个真没有。诚实的感觉真好。 (6)基金撰写:选题和逻辑性很重要。据说科研选题动机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兴趣或好奇心的研究,另一类是工程需要。统计的结果更有趣:前一类选题更容易拿到诺贝尔奖。我个人的选题一般倾向工程需要,诺贝尔奖无望。谈到逻辑性很简单:让你的夫人或老公能看明白。总结一句话:基金(选题)是你的,早晚一天是你的。我仍强调年轻人结合工程实践做主流的研究(拙文:桥梁抗震:向大师学习)。 (7)不和谐因素:有1份申请书抄袭被我枪毙后,第二年确拿到了。
12006 次阅读|22 个评论
文章评阅有感
jinxiuliang 2013-8-28 00:08
本人作为博士研究生,从2013年一月份到现在接收评阅了三篇英文文章,其中两篇文章来自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一篇研究小麦产量和光谱指数的文章,作者来自墨西哥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作者分析了影响产量和光谱指数关系的环境因素,对几百种小麦株型的光谱进行了分析,进而改进用光谱指数估算产量的方法。我查了一下作者发表的文章,文章的整体质量很高。多数都是领域里的TOP文章;另外一篇来自韩国的博士研究生,使用光学雷达和卫星影像研德国一种病危动物的生活习性,作者比较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我觉得文章思路比较清楚,投这个杂志有点了浪费了。最后一篇文章是来自agronomy journal ,作者主要研究的是缓控施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提出缓控施肥技术可以改善肥料的施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由于本人做以前做的与农业肥料相关,所以我了解这个方向的大致研究进展。我觉得这篇文章研究意义不大,做这样研究已经好多年了。从实验的地理位置来看,我想这篇文章应该来自中国农大或河北农大,所以最后还是给了大修,不知道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如何。估计文章十有八九被拒稿了。通过上面的评阅文章体会,我觉得国外文章的创新要高于国内的,语言问题在国内相对严重一些。为了提高文章创新,我觉的应该多看相关领域TOP期刊的研究,有利于个人形成新的研究思路。国外文章还是很看重文章的创新性,语言问题写多了应该就会得到改善,这样你投质量高的文章被接收的概率就高多了。这是本人的审稿体会,希望大家踊跃讨论,提出建议,共同提高文章质量。
2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授的门槛(上)
热度 40 Taylorwang 2013-7-11 09:44
从高校开始评职称以来,教授的数量就持续增加。前段时间,与我的导师一起吃饭,他就讲,文革后开始评审职称,有些人没有一篇论文都可以晋升教授,如当时的教务处长就没有论文也晋升了教授。那时只要在高校呆的时间够长,资格够老就可以了。以至产生了“教授多如狗,讲师满地走”的局面。 为了控制教授的数量,后来晋升教授,条件就开始加码,教授的门槛开始提高了。 只从发表论文的条件与要求来看,从三篇论文,到五篇论文,提升到现在的五年内十五篇核心期刊论文。从只要是正式期刊都可以,到要求是统计源以上期刊,再到只算核心期刊,到现在只看 SCI ,有些甚至要求只看国外出版的 SCI 期刊,还要有 I 区或 II 区的 SCI 论文。有人讲, 欲升教授的人希望教授的门槛越低越好,而过了这个门槛的人,就希望这个门槛越高越好,能跨过这个门槛的人越少越好,以限制其它人来分享教授们所能得到的各种紧缺资源。 由于编制的限制,现在升教授越来越不容易,必然会产生大量升不到教授的人。什么人可以升,什么人不让升,就看这个门槛如何设置了。南京大学率先采用了 SCI 论文这个新标准,发现采用了这个新门槛后,通过这个硬指标,一方面卡住了不少想升教授的人,更多的好处是 SCI 论文比国内的核心期刊论文在国际上影响力要大得多, 这个 SCI 的门槛,使很多想升教授的人必须写 SCI 论文而跨过这个门槛,这样,学校发 SCI 论文的数量就会飚升,从而很快地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 中国人最强的就是模仿了,这个提升学校在国内外学术地位的捷径很快就被国内的其它高校学习,并广泛采用,导致我国的 SCI 论文总量迅速增长,目前达到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升教授的门槛真是大学教师工作重点导向的指挥棒。想当初因在企业工作过几年,拖到 2000 年我才升为副教授, 2005 年时间到了要升教授,就是因为没有 SCI 论文而晋升失败。虽然那时 SCI 论文还没有作为必要条件,但学术委员会投票时已有明确的导向了。升不到教授,心中不快是肯定的,但我知道, 我不能要求升教授的标准来适应我,只能改变我自己来适应这个标准。 作为搞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为主的教学科研型老师,为了升教授,我也要写 SCI 论文! 2006 年我发表了第一篇 SCI 论文, 2007 年发表了二篇 SCI 论文, 2008 年咬着牙,我又发表了三篇 SCI 论文,这样,在 2008 年底,终于晋升到了教授职称。 总体上来讲,相对于社会学校还是一块相对比较干净的地方 ,我晋升教授,没有给人送过一分钱,我成为教授,可以评审其它人升教授了,也没有收过其它人一分钱。晋升到教授,请同事们吃饭以表示庆祝和感谢到是有的,好像我还开心地请吃了二次!有人讲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矛盾也成堆,我看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大家都是相对比较独立的个体,合得来就合作,合不来,就各自单干。我的感觉就是, 与人为善,就是与已为善,你尊重别人,也就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们学院还有几位像我这样,以搞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为主的老师,他们的能力得到业界的认可,在工程应用领域,有些已成为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但就是因为 SCI 论文的影响,到现在都没有升到教授职称。他们的研究生,有些毕业后离开我们学校,去了一些地方性大学都升到教授,而学生的导师仍是副教授。 大学的晋升教授的刚性标准都是提前公布的,虽然有不少人垢病标准的公正性,既然是标准,就必须执行。晋升不到教授,心中一定非常郁闷,但大家至少知道,这不是因为某领导故意卡谁的结果,而是这个不适合“资深老师”的 SCI 标准引起的。领导安抚这些对学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资深老师”,除语言上的安抚外,也给他们争取了上岗教授的位置,虽然没有教授的投票权,工资也不变化,但也给了“面子”,这样就维持了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每个人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竞争对手的缺点,每次晋升职称后,感觉晋升不公正的事时常发生,我们大学也有过,如上访,在大学办公楼前展览自己的成果来说明评审的不公。我也经历过几次晋升失败,失败后心情差是肯定的,但我能看到我竞争对手的优点,对方能成功,都有他的可取之处。故每次失败后,我就按新标准要求,确定主攻奋斗方向。 其实即使是副教授,自己坦然接收它,也没有什么问题。想一想社会上一定还有不少能工巧匠,真正有学问有本领的人,连副高职称都没有呢。我们在电视上,有时也看到参与节目的老专家,介绍时就是副教授的头衔,大家也不会觉得他们比别人低一等。在电视节目中,二大名嘴斗嘴皮,谁还在乎哪个名嘴有没有大学文凭呢?另外,不同的学校,教授职称的含金量也有一定的差异。有次开座谈会,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副教授,年纪也不少了,且谈吐不俗,我们知道他的成果也不少,聊起来他讲,他们学院一年只有一个正高名额,这样一年一年就拖下来了。大家对此也表示理解,报以一笑,只要他自己没有压力就行。
28889 次阅读|96 个评论
盲审 — 掩耳盗铃的学术监督
热度 25 caojx 2013-6-30 21:20
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议采用盲审已渐成趋势和通行做法。其实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看到过提交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那个差,几乎可以用侮辱评委智商来形容。问题是这都是经过同行评议认可,同意提交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 现在许多大学的学科门类众多,管理部门根本没有能力为每一篇学位论文挑选同行专家。因此,实际上,同行专家都是导师或学生自己遴选的,也因此,盲审其实是自欺欺人。 学位论文评审,还是实名的为好,而且在公布论文的同时,应该公布评审专家的姓名和评审意见。这样,我想,很多评审专家会慎重很多。 学术把关,不是没有办法。关键是看你想不想真做。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6173 次阅读|31 个评论
评审青年科学基金中的问题与收获
热度 52 lionbin 2013-5-12 22:04
4月28日,陆续收到基金委的基金评议通知信。可能是基金委怕浪费了宝贵的三天,硬是赶在劳动节前给大家布置了任务。清点了一下,约有30份左右,按照我的评审速度,这约需要10天的时间。今年收到的标书中,青年基金占多数,有19份。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看青年基金,每次都能从评审中有许多收获,特别是学习年轻人不拘一格的思考方式,这样我自己也能与时俱进了。所以,每次我都是先看青年基金的,到今天为止,终于将19份青年基金看完了。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以前从来没有一次收到这么多青年基金的评审请求的。于是心血来潮,顺便做一个简单的统计。 在这19份标书中,女性占多数(女11:男8);从年龄分布来看,80前有9份,80后有10份,大致相当;从所获得的学位来看,博士学位者占多数(硕士6:博士13);从职称来看,中级职称占绝对多数,还有几份博士后的(中级13:副高3:博士后3)。 我想这个比例也大致反映了青年基金申请者的总体分布情况。 基金委对青年科学基金的定位是青年科研人员的“起步基金”,旨在“ 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不断增强青年人 才勇于创新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 ”,而且“ 应特别注意评议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不必过于强调其研究队伍和工作积累。 ”。在评审前,我对这句话反复看了多遍,让其进入我的脑子,希望达到潜移默化的程度。评审时,我将主要精力放在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方面,并做一个初步的评价,主要询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申请者提出的研究工作意义重要,或者有趣吗?他们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是真的了解,还是仅仅看了一些综述文章而已?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申请者自己读过吗,这些文献足够吗?他们有创新性思考,并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吗?解决方案是否能部分或全部解决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呢? 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本来觉得就可以忽略后面的内容了。当然,大多时候,特别是碰到自己看好的标书,也还是需要参考一下他们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特别是想把握一下申请者提出这些有趣问题的来龙去脉。而对于那些缺乏亮点的标书,看后面的内容其实是显得多余的,有时候只是因为好奇顺便看看而已。 总体来说,看完这些标书,还是有不少收获的,也有许多感想,特意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年轻的朋友撰写基金申请书有些许帮助。人就是这么奇怪,换一个身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有些认识和感觉就不一样。以下的内容,我只是站在评议者的角度来讨论的。 虽然我这里说起来看似头头是道, 而我自己在写申请书的时候也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因此请大家正确对待其中的一些细节内容,不同的人可能认识也不尽相同 。 还是先说问题吧: (1) 术语翻译不严谨。 有一份标书,如果仅看中文题目,那用词是极其怪异的,正文中也有许多术语的翻译让人匪夷所思,其实这些术语有大家都认可的说法,为什么要自立一套呢,甚至在一段文字中一个术语居然有多种说法。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申请者没有严肃对待科学术语,或者对科学术语的翻译不熟悉。 (2) 文献调研不足。 为了说明研究的重要性,申请者套用“过去XX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XX方面,有关XX的研究还是近期的事”以及“在国内,有关XX的调查与研究多集中在XX系统”这样的格式,本来没有什么不可,但必须是真实的,而必须在充分调研文献基础上这样说,不能想当然。恰好有这么写的一份标书,其内容是我非常熟悉的,我感觉这种说法完全不是事实。还有一份申请书,花费了大量的文字,讨论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几乎没有看出什么新意。而且,整个论述所引证的文献极其陈旧,显示出申请者者对这方面研究的跟踪了解是非常不足的。因此,研究内容和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就非常单薄,更看不出其特色和创新点是什么。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更是简单到“本课题申请人曾做XXX方面的相关研究。”和“有一定的适于研究本次课题的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处于XX市,方便对XX进行调研。”等聊聊几个字,看不出有什么能力完成该项目。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不认真的申请书。 (3) 胡思乱想的成分偏大。 一个实验方法应该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或者参考一些标准的方法进行改进,而不是想当然,设计一个贻笑大方的方法。比如,有一位申请者拟采用扬土的办法产生PM2.5,这说明申请者对PM2.5的产生机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研究者,甚至是一些成熟的科学家,有时候也会犯有同样的毛病,就是将普遍性的优势,或者本归属于其他类型的优势,硬套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 (4) 设置的体量太大,青年基金的资助额度难于完成。 这体现在,或者研究头绪太多,或者任务量巨大。头绪太多,整体研究方案就显得比较凌乱,不知道具体想解决什么问题;任务量巨大,可行性也就不足了。比如,一项研究拟对某市划分数千个网格进行采样。与其说这样的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倒不如说是普查项目。 (5) 有些申请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却没有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这是比较令人遗憾的。本来我饶有兴致地读完了立项依据,期待其解决方案时,却发现按照那种方法,问题依旧存在。还有些交叉研究的标书,至少涉及了多个方面的专业技能,但从项目组成人员的专业结构来说,有些方面可能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其可行性就不足了。 (6)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缺乏, 整个研究只是用常规方法解决常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研究得相对比较透彻了;或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炼不好,没有体现“关键”二字。由此,特色与创新也都是传统的思维模式,研究内容和方法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比如,一申请书聚焦于湿地植被,但在具体论述遥感方法时,与其他植被也没有什么差异,缺乏针对性,也说明对湿地植被遥感的特殊性理解不够。另外,虽然高光谱遥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近地面遥感的研究如果不结合航空/航天遥感,似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大尺度监测才是遥感的精髓。 (7) 论述前后矛盾。 在前面说,“现阶段XX在XX科学中的应用相对于农业、水文和地质等领域还十分有限”,之后,突然改口说“近年来, 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利用XX技术进行了大量的XX研究”,这说明申请者对这方面了解还不深,更多的是想当然。 (8) 申请书写得晦涩难懂,许多句子要读多遍才知道其含义。 立项依据中,申请者似乎无意讨论选题的必要性,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研究是在做什么,并假想一个可能的潜在成果,并认为“其成果将为各种XX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但实现该成果的路径是什么,却很少提及。总体上还是在泛泛而谈,不能说不对,但也很难令人完全信服。更多的时候,申请者是在做科普式的综述,却没有总结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其科学性何在? (9) 抄袭问题。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次在评审中,看第一本标书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后来看另外一份标书的时候,感觉许多句子已经读过了,于是找到前一份标书,一比较,发现大段大段的内容是一样的,看来这两个申请者都是抄袭的同一个地方的内容,当然也就不可能对这两份标书有好感了。 (10) 自我评价的内容不妥。 比如,一本标书,在可行性分析中,申请者写到:“项目中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均已相对成熟,项目申请人所知研究小组已具备各方面研究条件,并具有较强的科研条件和研究平台;本项目设计合理,各研究内容具体、清楚,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均切实可行,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其实应该是同行评议者对申请者工作评价的说法。 在阅读申请书中,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1)坦率地说,有些申请者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背景,我并不熟悉。而有些标书写得很好,申请者对该领域的研究颇为熟悉,阅读其申请书,我自己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立项依据条理非常清晰,顺理成章所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具体明确。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思考和总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就非常全面和完善,是否合理那当然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2)申请者为了说清某个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背景知识,这显然对于我来理解这份申请书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也就是因为基于这种有的放矢的介绍,让申请者自己对科学问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操作性也非常强。 (3) 申请者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中,将往年评议意见放在这里,并针对这些意见进行了修改的说明也一同呈现出来,让我能看出申请者对本子完善所付出的努力。我觉得在目前基金委还没有提供官方的格式来让申请者反馈评审意见的条件下,这个办法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从中也看出了这些年轻科学家不拘一格的创造力和对自己研究领域的信心,值得鼓励!【注:从2012年开始,基金委的申请书增加了“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一项,有心的申请者完全可以利用这项内容,象论文投稿时的修改说明来反馈对申请书的修改和一些辩解的内容。】 (4)申请者在工作基础中,客观而翔实地说明了自己的学术发展历程,让人看到了他对该选题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对XXX的兴趣,促使了他的博士研究。该选题可看做是他博士研究的自然延伸,虽然申请者在这个跨领域的研究中目前还没有正式论文发表,但其研究的潜在学术产出是可期待的。 我还想到其他一些问题,这些与申请书写作本身无关: (1)申请者所列出的一些正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似乎与项目研究主题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理解这是一个非常无奈之举,年轻人还没有自己的项目的时候,只能参与一些与自己研究关联不大项目,虽然看似在积累一些经验,但似乎更是在浪费时间。 (2)如何列出一些研究成果。有一本标书,从申请者的研究基础来看,也应该能胜任这个工作。本来工作应该算做得不错的,特别在这个领域也属专家了,但不知为何,申请者的产出很低,至今没有发表一篇像样的文章。当然,最后我还是鼓励这个工作开展下去,因为标书本身还是写得不错的。问题是,申请者将发表在AMR和AMM上的文章也列在那里,并作为重要文章标注出来,我怎么觉得这些文章只能给申请者减分呢?如果不列,是否有更好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33258 次阅读|109 个评论
青年基金申请项目评审,如何体现公平?
热度 17 qsqhopeiggcas 2013-5-6 23:22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基金评审忙季了,今年共收到青年基金项目 9 项,任务不算太重。这几天较忙,准备到月中开始集中几天的时间评审吧。 有人说,本子水平的高低是相对的,如果每个评审专家收到的本子都不怎样,就矬子里拔将军,给写得相对较好的予以资助吧。我不这样看,如果这些本子都不行,即没有啥新东东,该枪毙的全部枪毙,一个不留。反之,如果写的都给力,全部 pass 。 我原来写过一篇博文《 创新——基金申请的灵魂 》【 1 】,其中有段话是这样写的“ 创新有大有小,但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创新,不是牙缝里挤出来的创新。靠玩弄概念、靠老生常谈的东东外套一个漂亮的包袱皮儿,那不是创新,也蒙蔽不了睿智专家的慧眼。创新是实在的东东,只要把某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对青年和面上基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 ” 俺评审某项目是否该资助,主要参考以上要点。其次,是看可行性,即理论上能否实现,试验条件是否具备等。 至于研究基础部分,发没发过影响因子高的文章,做没做过类似的事情,俺一般只做参考。青年人,尤其是博士刚毕业或进站做博士后的青年人,不可能有太多的科研积累,这个没必要过分要求。只要 TA 们有新想法,尤其是有标新立异的想法且有一定可行性的,本子里洋溢着【朝气】的,俺肯定给予【绿灯】放行。 有人问,你考虑申请者或其导师和你的关系吗?俺这样回答:俺只考虑申请人的项目申请有无创新性,与此无关的东东不予考虑。 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专家把握评审尺度的【灵魂】。 参考 【1】创新——基金申请的灵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68136.html
个人分类: 基金杂谈|13109 次阅读|30 个评论
上级课题下级评审
热度 17 yuliping 2013-4-23 18:39
现在有很多课题实行限额申报制度,主要原因是高额的评审成本导致有关部门难以承受,于是就将成本转嫁到下级身上,下级小到一般高校,大到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因为课题是下级评审后推荐上报,就出现上级课题下级评审的现象,本来是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评审,实际上是全国几百个高校和相关部门进行评审,殊不知这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一些软科学、专门课题,实行每个省限项申报,一般每省只能申报 3-5 项,这样导致各省也规定每个高校限报 1 项。这些课题择优推荐上报到上级部门再进行评审,上级部门当然非常省事。问题是下级如何保证课题推荐上报的公平性?有没有完整的评审机制?有没有透明的监督体系?全国各省评审的尺度如何保证一致?存在一系列问题。 这种课题,不搞也罢! 2013.4.23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646 次阅读|17 个评论
从积极参加评审到慎重参加评审的转变
热度 56 lixuekuan 2013-3-25 17:33
李小文先生撰写了《 拒绝评阅! 》博文,很精辟。他是院士,邀请他主持评审的人肯定很多,他能 拒绝评阅! 让晚辈佩服。 下面我把我从积极参加评审到开始拒绝评审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与各位博友共享。 对于一个学者,熬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参加成果评审会、鉴定会、验收会或者评审同行论文是自己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参加这样的会议可以学到不少新的东西,可以听到一篇关于这方面不错的综述,可以知道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思路和奇思妙想,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会议后还发几百元的车马费,何乐而不为哪? 从内心里我是很喜欢参加这样的会议的。山西搞化学化工研究的圈子不大,参加这样的会议可以见一些老朋友,平时大家都忙,没有时间见面交流,可以趁参加这样的会议相互通报、交流一下信息,为相互遇到的难题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刚刚当专家的时候也参加了不少这样的会议,也经常对课题水平、完成合同指标直言,发表让主家不愉快的意见。一次省里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评审,一家企业要利用煤矸石生产系列 A 型分子筛,申请很大一笔无偿补助资金。申请书按要求写得很漂亮,实施方案写的也比较详细,表面上感觉相当不错。但环评报告里说该项目没有任何“三废”污染,不需要进行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我看到这里就纳闷了,凭我对分子筛和煤矸石的了解就向企业总工程师问了几个问题:煤矸石里只有铝和硅吗?里面的铁、铬、钛等去哪里了?不是废渣?煤矸石里的硅铝比例与所要生产的分子筛正好一样?不需要调配铝、硅比例?这样是不是也可能产生废渣?分子筛最后焙烧会没有废气?硅铝沉淀后的残留水溶液哪里去了,没有废水吗?企业总工程师回答漏洞百出,无法给出让专家信服的答案。为了缓解会议气氛,我建议让撰写环评报告的单位派人来解释。主家打电话给环评单位,主持人宣布暂时休会。不到半小时环评负责人就到了会场,我把我的问题再一次给环评负责人讲了一遍,环评负责人对我提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但对于这样的回答专家很不满意,因为他回避了关键性的为什么会没有“三废”这个问题,被问的没有办法环评负责人最后不得不说出实情:给钱盖章。这个时候一位负责核算设备价格专家发言:企业申请书上关于设备的报价严重虚高,如果按现在市场报价,建一个这样的工厂申请的无偿补助资金都用不完,差不多要剩 100 万元以上,而申请书说企业要申请 1 配套 9 。好家伙,建一个工厂厂家不花一分钱还能赚钱呀!会议开到这个份上再开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到会 7 位专家全部签字表示反对,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该项目没有被通过。 打的回来的路上与一位老专家同车,在出租车上老专家对我说这个评审会不应该去,如果这样的会议参加几次咱们把人都得罪了。 后来再接到邀请,我都先问好是什么项目,什么单位做的。因为有些项目我是坚决反对的,所以就拒绝参加。有些单位做工作很认真规范,只要拿出来鉴定、验收的项目一般问题不大,他们的会议尽管参加。 比如关于甲醇汽油或者纯甲醇汽车的项目我都不参加,拒绝参加评审。我不止一次接到关于甲醇汽油、柴油成果鉴定会的邀请,因为我已经在很多会议上表明了我反对甲醇直接加入汽油或者柴油里作为燃料销售立场,为此与省醇醚燃料办公室副主任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现在山西省很多地方在销售 M15 汽油(含甲醇 15% ),太原市 93 号汽油全部是 M15 汽油,而且颁布了 M15 汽油的国家标准。我的反对没有任何效果,可我坚持自己的立场。 对论文的评审我一般都不会拒绝,但也有个别推辞的时候。前年一篇博士毕业论文邀请我评审,按说这论文水平很高,内容丰富,工作量也很大,以第一作者发表了 3 篇 IF 超过 5 的英文文章,应该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但该文章中文书写一塌糊涂,我细看了几页并标出错误之处,又泛读了全部文章,每一页都会有超过 10 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页页如此,让人无法容忍,不知道这学生语文怎么学的。只好告诉研究生处如果不把中文修改好我拒绝评审这样的文章。并让他们转告学生这是对你负责,本来是可打“优”的博士论文由于文字问题到时候不能通过怎么办?该学生通过别人给我解释说他没有时间了,如果赶不上这一拨下次答辩就是半年以后。我说那你就找别人评审吧,在我这里是不合格,我就把这篇论文退了回去, 拒绝评阅! 。最后这位博士找谁评审的我就不知道了。 评工作、评成果、凭论文的时候还好说,最难的是评人。我最怕当评人的评委,现在各种各样的“功臣”评选越来越多,政府需要一些懂行的专家参与评选和投票,而参与投票的是既有官员,又有专家。这里的人事关系复杂,专业多,不同专业人员相互比较,又没有一个客观的比较标准,非常头疼。评人的会议我一般都拒绝。 现在的评审无论评人还是评成果很难不受人情的干扰,这些干扰让人很不舒服。去年和今年我拒绝了不少评审会,尤其是评人的。 昨天又拒绝一个评审会,理由很简单:我在新疆,不能参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608 次阅读|122 个评论
慎用手中的‘评委之笔’
热度 6 lin602 2013-3-25 11:09
科学网上不少博主都做过大大小小的评委,评项目、职称、奖等。尽管目前评审中存在许多问题,走过场、橡皮图章等,但许多评审还是有‘法律效力’的。例如:评职称(按得票多少排队取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函审等。 人情是影响评审工作中最重要的干扰,一点人情没有是不可能的,其中包括本单位的人、亲远关系、同门等。但是,每个评委都有一个自己的评审标准,而且每个人这标准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单位做评委次数多了,特别是评职称,尽管是无记名投票,甚至也不知道票数,但本单位的人对评委们的作派基本上是知道的,不管你是否承认。 许多人在评审期间不会给一些评委打招呼、送礼,因为他们知道,有的评委反感这些,打招呼未必有好果子吃。而有些评委,被评人觉得需要找找他,甚至.........。 不要回避这个问题,如果各个人细心在本单位做个私下调研,统计的结果,会发现不同的评委大家给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评委肩担着大家的期望,特别是普通人期待的公正,甚至在左右着本单位的文化。因为让投机的人占便宜,久之这个单位投机成风。如果评审基本公正,并被本单位的人基本认可,这个单位就正气占上风。 听说有的单位评职称前的几天,校园里送礼的人很多。呜呼! 慎用自己手中的‘评委之笔’,评委们是否公正,不是评委自己说的,而是大家发自内心的真实评价。 什么叫口碑?这就是口碑!
2838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已经极少参加项目评审及验收会了--也谈灰色收入
热度 14 lin602 2013-3-20 16:47
这几天网上谈教授的灰色收入博文不少,我真佩服一些教授们,‘能干’,‘有钱’!更为一些博主根本不知道全国普通教师们的实际情况甚至身在国外博主们写的教授们‘灰色收入’的博文。有钱的教授是有的,但他们在所有教授人群中,占多大比例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数据。 有些博主说了许多额外收入的例子,许多都是‘画饼充饥’。国家科技大奖,全国就那么几个,院士们许多都是空手,何谈普通教授们。关于SCI论文奖,SCI论文数多的学校肯定给的奖励少,奖励多的学校肯定是难发论文。课题验收鉴定,教授们要有一个‘无动于衷’的心,不要太认真。 我也接到不少省及市的项目评审邀请,我已经不少年不参加了,甚至网上专家信息都不更新,接到邀请评审的电话、短信、邮件基本上都回答‘没有空’,做这种事有时候心里有被耍的感觉,俺不要这几十块一个本子评审费及做‘专家’的虚荣心还不行嘛。近几年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别是青年基金还评审外(因为我的科研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因为我不会公关,所以还想为此出点力),别说省、市科技部门的项目,甚至学校科技处及研究生院的一些评审,也经常不参加了,课题或项目验收除非非常特殊情况,原则上也不参加,因为这种验收心里不舒服。论文答辩每年也只参加少数几个老师的,因为这些老师们的研究生答辩我是参加多年的。 除了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外,所有其他项目都不写本子了,做‘分母’做得太多了,不写嘛心里还平静点,写了反而心里不平,何苦呢,不就还有几年的工作时间嘛,反正经费混到退休还行,不会让研究生们‘饿死’。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子交上去了,反正学校不限项,交上去就没有我的事了,我写本子的任务完成了,给不给经费不是我的事,我也决定不了,给经费就做,不给经费再说。如果不给经费,根据评审意见,明年再写一个交上去。实在不行,就做点被认为‘不上档次’的企业项目。 所以灰色收入,呵呵。 让挣钱多的大牛教授们更上一层楼。我们继续淹没在泱泱人群中喝着自己的‘低档酒’,吃着非‘山珍海味’级的普通饭菜,住在福利分的旧房子里,用强大的阿Q精神武装自己乐滋滋地在科学网博客上‘八卦’。
8958 次阅读|36 个评论
被禁闭三天——亲历职称评审
热度 30 Bobby 2013-3-17 15:17
周四下午快下班时收到一个电话,问我未来三天有没有空,我说有;来电说某省某厅有个评审会,希望能前来参加,但具体什么评审也不说明,我也没细问,然后通知第二天九点准时在某酒店多功能会议室集中。 第二天我到酒店报道,才知道是参加职称评审。先是主管领导讲话,纪委领导讲话,然后按专业分组,拟定组长和主席,然后是主席讲评审工作流程,操作办法。会议结束时,纪委领导说,你们有什么事马上跟家里人或单位讲一下,因为未来三天,将会禁闭在酒店,手机关掉后上交,切断跟外界的联系。 组里有人有经验,早就带好换的衣物,而我没经验,以为不过是一般的评审会,至少晚上会放回家的,结果衣服没带,洗漱用品及刮胡刀没带。这下惨了。 第一天上午开完会后各小组带材料回房间,工作主要是看材料,针对各级职称标准和条条框框,逐一审核,并根据申报人的专业背景和论文成果拟答辩题目(高级 3 道,中级 2 道),遇到疑难杂症和标准里未能细致规定的地方,写下来,让组长收集,然后组长会上定夺。 第二天上午开始答辩,根据各项指标打分,答辩完后小组核定。将成绩和评语抄写到档案中,然后汇总签字。纪委领导到各个小组旁听。 第三天上会,首先按职称高低,主审人汇报被审人的情况,学历资历,论文奖励,经济效益,答辩成绩和总成绩,建议是否通过。有争议的提出来讨论定夺。领导强调,标准要统一,没通过的一定要理由充足,涮下来的要让人家心服口服。汇报完后投票,统计得票数,主席宣布是否通过评审。再次审核材料,上交。纪委领导全程监督。 三天里没出酒店大门。空闲时间就用房间里的电脑写写博文,审审邮箱里的稿件。手机的短信没能回,也不知什么人打过电话。三天没有手机伴随,是有点不习惯。衣服没有换的,闻起来已经发臭。胡子拉茬也没有刮。估计像个难民。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0972 次阅读|74 个评论
纠结的基金修改
热度 5 whoiswho 2013-3-6 05:28
拖延到现在,基金还没改完。看着去年的意见一遍又一遍,不知道怎么改好啊。五个评审人4个肯定创新性,一个说太理想化,“不可能实现”,初步实验证实了能实现呢,写入!判断我制定不出材料,不知怎么改了,基础里面列了以前制作的材料和专利。四个肯定创新里面有一个说经费预算过高,劳务费过高,都按照规定填报的啊,改低吧。缺乏显性理论支撑,什么是显性理论呢,测试技术上成熟的啊?建议对重大工程背景材料开展进一步研究,什么是重大工程啊,不是基础研究么? 不管怎样,谢谢专家的意见,本子还不完美。只是被折腾的难受,来休整下。其实不是全无道理,想做的很好肯定有难度,没难度还做他干嘛呢。我会努力的。 明年就不能报喽,继续修改。。。。。。 祝愿还在忙活本子的又还愿意努力奋斗的都能中的基金,做出成果! 省基金等地方基金限项的没咱去竞争的份,至少NSFC给个PK的平台,奋斗在唯一的平台上,努力了就好。。。。。。。。 拿不到就多干企业项目去。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241 次阅读|6 个评论
驳“变审后发为发后评”——与黄佶老师商榷
热度 15 Terrace 2013-1-10 14:18
黄佶老师发表了博文《 学术期刊应该进行数字化革命:变 “ 审后发 ” 为 “ 发后评 ” 》(原标题:学术期刊应该变 “ 审后发 ” 为 “ 发后评 ” )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也班门弄斧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申明,本博文并非针对任何组织与个人,只为讨论交流,切勿对号入座。关于学术期刊减少纸质化,面向数字化的问题我是双手赞成的,但是我非常不同意把原先 “ 审后发 ” 的出版模式变为 “ 发后评 ” 模式,这就是本文的核心观点,如果同意就不必看本文了,如果不同意,那就听我韶韶,具体分析如下。 黄老师说, “ 中国有五千种学术期刊,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远远不够,每年只能发表一百万篇学术论文,而实际需要发表的论文多达五百万篇。 ” 我不知道黄老师这个一百万,五百万的数据怎么来的,我们不纠缠,假设这个数据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实际需要发表的论文并不能成为 “ 论文扩招 ” 的理由,就算高考扩招也还有淘汰率的,我们不是论文太少了,而是论文太多了,所以提高质量才是关键。发表论文也好,科学研究也好,不是行布朗当我们照单全收。 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无耻地”扩招了,咱的论文就别再扩招了吧! 黄老师说, “ 发表学术论文,理应先有同行学术权威审稿,然后再发表,即审后发,但每年五百万篇学术论文,谁来审?即使有学者愿意审,每年要浪费多少人力和财力? ” 关于审后发的模式我这里就不再具体详解,很多读者都是投稿人或者审稿人,自然清楚游戏规则。我们退一步说,假设没人来审,那就是我们 “ 不审 ” 的理由吗?不是的,不审就发表危害之大,后面我们也会说到。还有就是, 黄老师说审稿浪费人力财力,这属于纯粹的算小账,忽视了大账。如果不审就发表,容量陡增,信息公开、网站维护、评论筛选等也是需要大量成本的,这倒是小钱,更大的问题是作者们对于审稿人的这一个 “ 紧箍咒 ” 一旦松开,那作者的 “ 工作效率 ” 会大大增加,以此造成的更大论文泛滥和学术诚信,谁来买单?以此造成的更大的信息量和浪费眼球,谁来买单?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是论文太少了,而是论文太多了。 黄老师说, “ 现在的学术期刊都是印在纸上的,图书馆堆满了过刊合订本,但看得人却很少,长满了霉斑,非常浪费。为了造纸,要砍树,破坏环境;造纸厂还是用电用水大户,其排放的大量污水,更是环境杀手。 ” 这黄老师说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但是现在国外的期刊基本都是电子刊物,我们平时看的文献也基本是电子文档,国内的一些杂志也纷纷有网站,可以拿到电子文件。据我所知,图书馆的一些合订本也只是一份两份而已,作为备份保存。黄老师确实不应该算小账,你大量出版在网上,读者去看,也需要浪费电的,电是怎么来的?所以我说,算小账是得不偿失的,你在这里一毛一毛的抠,人家贪官在那一亿一亿的挥霍,当然这个我前面说了,黄老师说的是有点道理的,贪官挥霍并不是阻止我们节约能源理由。 关于报纸期刊数字化的问题,已经悄然在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黄老师说的 “ 彻底废弃纸质版,全部数字化 ” 和 “ 利用电子技术,即时标记出抄袭内容 ” 我也是赞同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全部数字化和标记抄袭内容这些也都是有成本的,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些都是天神下凡,不吃不喝,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网站,尤其是有大流量出入的网站,后面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支撑,这个科学网上的信息专家和研究生们肯定再熟悉不过了,科学网的编辑们也深有同感,你要让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同时在线发布或点评,这个成本也不可小觑。 黄老师说, “ 论文不经过同行评审,随到随发。 ” 这个是万万行不通的,不能行的。 首先,这样做是可以大大提高科研成果的 “ 流通速度 ” 。黄老师用的这个词实际上是不科学的,科研成果或者论文,一般上或发表或死亡,有的论文发表之后,几年或者几十年无人问津,这是常事,很难流通,还有就是即使以后有用,或者被引用,甚至开发成产品,这跟当年的 “ 流通速度 ” 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其次,黄老师说到编辑, “ 论文作者用电子邮件等方式投稿,编辑部编辑后直接在自有网站上或有合作关系的期刊网上发表 ” ,编辑也是人,也要吃饭,工资谁给,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说,即使全部数字化,那作者也是要交钱的,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之一。再次,随到随发,质量谁来把关,这不是与我们的科研发展背道而驰吗?退一万步说,如果实行,假设大家都自己严把质量关,洁身自好,突然一个人数据造假,被发现了,那怎么处理呢?谁来监督?没有审过就发表,学术谁来规范,长此以往,必然产生不同标准,你用这个字母,我用那个字母,不必要的学术争议增加,谁也说服不了谁,驴头不对马嘴,很难交流,开始打嘴仗,到时候学术界就更是一团浆糊了。总之, 科学交流有科学交流的范式,不要像青春期的不良少年,动辄就逆反,就对着干,打破陈规是好事,但是不能没有规矩,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问题,也已经谈了很多了,最后都流于形式,或者胎死腹中,作为科学研究的个体,我们又何去何从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也不要纠缠,还不如好好在创新科学内容上下功夫。 黄老师说, “ 单位可以邀请专家对论文进行实名和公开的点评和打分 ” 。这个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请问这个单位是指什么?邀请专家有成本不?实名制你怎么保证科学性,严谨性,怎么杜绝人情关系?怎么避免 “ 文人相轻 ” 的陋习?还有一堆这样的难题,你怎么解决,不要想当然。 这种公开的做法是有它的优点,但是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效,全面铺开,必然会出现 “ 水土不服 ” ,搞到最后就臭名昭著了。 黄老师说, “ 由于只需要对部分论文进行专家评议,因此大大节省了评审工作量 ” ,发后评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新问题总会更多。首先评审的工作量并没有真正降低,原来论文中随到随发中的问题还是存在,专家也还是会看出来,这时候再去让作者去修改原稿吗? 那我请问你,什么是论文出版的正式稿呢?如果是前稿,那是不是说明正式稿有错呢?如果是后稿,那前稿和后稿这个时间差,出来雷同的工作,谁算第一个呢?怎么界定?那就会产生更多更棘手的问题。 黄老师说, “ 完全按照电脑阅读的需要进行排版 ” 我还是有点兴趣的,但是估计真正实行起来,也不太容易,至于 “ 中国学术期刊要改革,除了需要观念上进步,还需要粉碎既得利益集团的抵抗。在学术期刊这件事情上,既得利益集团就是现在利用学术期刊版面紧俏而大发横财的大量出版社(负责人)、编辑人员、中介黄牛、审稿人员等等。他们会找出各种理由,维护纸质版学术期刊的垄断地位 ” 这些话最后还是回到一个老问题, “ 朱元璋还是为地主在打江山 ” 。 如果黄老师有能力搞破既得利益集团,那你就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了,如果你没有能力,那既得者还在那,不增不减,这就是悖论。 最后我想说,我也理解黄老师,他的观点大部分也是有价值的,也是为了创新。尤其是最后他说, “ 中国的学术要赶超世界水平,就应该大胆创新,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学术期刊关系到科研成果的发表、思想的交流和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是中国学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建设好科学的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进步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家花再多的钱,也白搭。 ” 言之凿凿,说得很有道理,但是 创新不是别的,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谓的 “ 赶超 ” 和 “ 创新 ” ,如果不接地气,脱离实际,其结果必然是书生误国。 现行的 “ 审后发 ” 作为一种学术交流与出版的游戏规则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知道,流传到中国以后,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有一些猫腻,一些期刊只认钱不识文,问题很多,矛盾不小,但是以此来否定 “ 审后发 ” ,追求 “ 发后评 ” ,必然会带来新的更多的问题, 单纯地越轨创新,彻底打破原先游戏规则,不仅不会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且会迎来新的灾难。 邹忌之言,望黄老师和读者诸君慎思。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6647 次阅读|42 个评论
讲讲评审故事
热度 1 physicsxuxiao 2013-1-6 23:20
多年来,我一直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友者讳,好多事避而不谈。 多年来,我一直遵守一个学者的操守,不发烂文章,不瞎申请钱,自以为“君子束己以敬”。 不论在省里、市里、学校里的各种评审或者招标中,我都做到公平正直,尽一个专家应尽的责任。 这直接影响了我的职称评定,但我也接受结果,依然无怨无悔。 好多年前,我还记得普天信息副总裁徐名文对我说:“电信服务是为每一个老百姓打开一个信息服务的窗口。”我将之铭记于心,多年来不曾动摇。 去年,省里某个关于论文的评审,再三推辞不过,只好参加。 论文到我手里,一看,居然公式没有标号,讲的道理也不清不楚,公式中量纲还有错。这样的论文违背基本的学术严谨性,我自然否定。但是,会上的同仁说,一则论文实验不错,另则作者在SCI Top 1区(搞物理的东东,发材料或者化学的TOP1区)有发文,所以应该给过。还说,“人家发SCI Top 1区,水平不很高?” 我在会上力争,最后投票,这篇论文最终未过。 我估计又要得罪人了,所以思考再三,还是在此发文说明。 我知道我的同仁或者学生在这里看我的博文。请听我讲一下道理: (1)我若不能公平正直,这不正不直的风气蔓延,自然会将不公平不正直的结果落到我的头上。比如职称评定,虽然我已非常公正做人,由于风气已坏,坏结果还是落在了我的头上。难道,我亲爱的朋友们,那些坏结果不会落在你的头上吗?你是上帝的宠儿吗? (2)又说,“反正风气已经这样了,我自己顾好自己就行。”不对,我亲爱的朋友,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这天空有一天会晴朗的。比如现在,就有大量的关于SCI的反思;关于以发外文为荣,发国文为耻的反思;关于“空谈误国,工程兴邦”的呼吁。我们已经看到,天空在渐渐明朗起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3)又说,“我同你有交情,你不会做”。本来我不愿辩论此条问题,但是这是太多人的想法。那这样说吧,“天下之事以义聚而以利散。”,如果我们不能公平正直,只顾朋友义气,实际上就是为了自己小利,忘了操节大义,这样的小义必有散的一天。 结尾我要说,无论如何,这世间的人们,我爱你们。佛说,修三世而得同渡船,不论恩怨,我都在乎这缘分,这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个人分类: 科学评价体系|33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盘丝生活》: 耐心振荡
热度 9 freefloating 2012-12-25 22:49
音乐随机了情绪 温度控制了理想 震荡, 耐心震荡…… 好冷好冷的冬夜,记得小时候我住北间,冬天睡觉要是不泡脚,一晚上脚都是冰冷的,即使盖了厚厚重重的被子…… 我喜欢厚重被子裹住的感觉,踏踏实实的温暖…… 早晨四点起来,从黑到亮,躲在家里补博文,看博客,悠悠荡荡的消磨大把的时光,若是这么定义消磨,那我的日子里太多的消磨,擦过,不留痕在心上,只留荡漾在脑海…… 老公睡了个对时,大叫痛快…… 我也放弃开始做正经事的决心,补了一小觉……电话吵醒,要我下午去评审,有点小神秘,不告诉我评什么,我不喜欢耽误下午的锻炼,但还是要去的…… 中午去老妈那里吃饭,原来手机一直放在老妈那里,终于如愿被老妈发现我其实真的很忙,而且很不上心,要交的表没交,要参加的评审电话不接……让我帮忙朋友昨晚送了些排骨去看老妈老爸,真会做事,我其实不在意回报,但是老妈会因此高兴自豪很多。能想到这些,说明朋友真懂我心…… 上次同学带女儿来找我辅导功课,也带着他老妈老婆去看我爸妈……我弟,我姨,三舅,二舅几家,也每周都至少来看爸妈一次,给老爸剃头,送好吃的……大舅也从北京隔三差五的打电话来……姑总说你们这一家亲戚都这么好,老公也说我舅姨们都很模范……所以爸妈不会觉得很寂寞的…… 但毕竟爸妈的生活因为老爸的病恙,缩减了乐趣范围,好在有脾气温柔的姑照应着,老妈还可以时不时出去找找朋友玩玩,我们又一日两三次过去,陪吃陪聊陪玩,也还算有趣…… 只是, 若是少了深层次的交流,畅快的欢笑,激扬的情绪……都会有些不过瘾的感觉……积累久了,人就会暴躁,或者抑郁…… 这是我的总结。 有时候看家长管孩子,他玩游戏正在兴头上,超了规定,非要立马关闭,或者跟小朋友跑闹的热火朝天,怕饭凉了,立刻回家……都会搞得小孩子大哭大闹,若再因此惹恼了一包道理的家长,定是连打带骂,搞得小孩子眼泪汪汪,可怜见的……都是 预设了暴躁和抑郁的情绪积累 。 其实何妨让他多玩一会儿,规定就非要那么严格吗?计划可以调整变通,饭凉了可以再热,有必要搞得孩子们那么悲催吗?孩子在我这里 almost 都是听话的,没冲突的,因为我尽力不难为他们,不惹他们的气…… 吃饭的时候我让儿子又说了一遍前天给他讲的一元一次方程的题,是拓展的题目,那天我给儿子讲题急了,吼了他两声,因为他思考的太慢了。急完了我就道歉解释,这其实真的不怪他,我理解他的比我慢,毕竟我是究竟数理化的训练的。而且我记得很清楚自己小时候有的题我能想一天,现在我再看那些题,总会纳闷我想一天都想了些什么。儿子表示接受…… 我又告诉他, 数学也要记忆, 比方说各种常数, 25 以内的乘方, 100 以内的质数……你对这些数字不敏感,你很难遇到题目联想,发散,找思路的…… 数学题目也一样,说好题比做对题高很多层次,也要用到记忆,不看题,不用笔,用脑子计算,用语言描述,才是真懂…… 2:30 去看了一下,是对报的省基金的校内的评审,为了保持公正不受影响,科研处申报者的信息都隐去了,现在国科金是两年停一年,省基金不但限项,而且若是一个学校今年中的少了,明年也会少给名额,所以校内严格把关实际是对所有人负责任的表现,以前都是让院部领导来评,结果演变成了争抢名额,这次直接找我们这些所谓平民专家了。给了 100 劳务费,唉,不值钱哦……随便打发点了……这个这个不给钱也要干滴…… 评完了去院办交试卷核对信息,然后去天马上了一节平衡课,迟到了一会儿,没洗澡就赶回老妈家了,我中午跟老妈说晚上她们扶老爸上轮椅吃饭洗漱,我回来扶老爸锻炼走路,我晚饭是可以不吃的,喝完小米粥也行,因为评审到什么时间我没数的。其实这样我就可以忙里偷闲,去锻炼了。没和老妈交代行踪,省了扰了她的高兴。她以为我就是个大忙人。其实我就是挺忙的,每天要拿出正经时间来写博文, …… 这两天我都是让老爸走走坐坐歇歇再走走,进步还是不显著,但我感觉有一些,(让老妈反对的我都有点怀疑我的感觉了),我一句都不敢妄夸老爸进步,否则老妈毫不给情面的,立刻就会反驳训斥,“进步什么!” 这两天老爸的话格外多,我不能说这是长见识,老妈会很不屑,很恼火滴,下午电话针灸大夫,他没接,老妈又神神秘秘的说她明天很早就出去,有事。有啥不可告人的事,哈哈。总之这样明天先不着急新一疗程针灸。老妈不信任这个大夫。但我跟他的聊天觉得他的思考还是相当有深度的,只是稍微带些自以为是的感觉。 教了老爸怎么对老妈温柔的说话,教了老爸怎么小声慢慢的说话,教了半天,也就一半句能达到要求的,儿子听了,也跑过来教他姥爷说话……我们还教老爸吐舌头,老爸很生气,说你怎么教我些这个,你快走吧。老爸,刚才你还说我是多好多好的闺女来,老妈过来替我说话,说多好啊,陪你锻炼,教你吐舌头也是锻炼啊。 我必须有耐心…… 晚上老公回来又没喝酒,哈哈, day 6 ,但问他十句,他不答一句,难道昨天话痨了,今天虚脱了……我说拜托您多说两句,怎么我老爸怎么也不停,你就怎么也不说,你们 balance 一下好吧…… 好了,还没给朋友看英文报名的事,赶紧看看,不过还有明早呢…… 我现在非常非常的懒,懒得睡觉,懒得做事,懒得停止眼前的一切……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646410 鲍得海 2012-12-25 23:55 【爱】确实可以化解许多【暴戾之气】, 但是, 人类天生是具有【爱】的! 是啥东东让【爱】消失的呢? 是【恐惧】! 宗教、政治、官僚、资本。。。都是尽力营造某种【恐惧】 然后, 说:只有“我”或“我们”,能够让你摆脱【恐惧】。。。 ∴ 人类的问题根源在教养方式上…… 所以人不得不用一种恐惧对抗另一种恐惧! ∴ 小孩子是不能吓唬滴,有人的逗孩子总用吓唬的方式! 我说的是谁? 自省自省哦!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3257 次阅读|33 个评论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中‘创新点’的‘度’
热度 7 lin602 2012-12-16 22:42
许多人已经开始着手撰写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最难把握的问题就是申请书中的‘创新点’。 一 般来说,国家自然基金是鼓励创新与探索,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灵魂,所以,如果申请书写得保守,没有新意,被否决的可能性非常大。总结自己十多年来写申请书及评审国家自然基金的体会,没有得到资助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没有太多新意的申请书。 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申请书交上去后,得到的回音是‘吹牛’,申请书中要研究的内容是立不住脚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 而被认为‘吹牛’的本子也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的确是‘吹牛’,为了得到项目而写没有依据的‘创新点’。还有另一种情况,你的创新点可能太超前,超出了评审人的理解,他们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研究内容。 确定创新点的度有时候真难呀! 前天晚上散步又想到了这个问题。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如果我是评审人,以我为标准,我看到在我前面散步的人就是‘先进’的,而我看到在我后面的人就是‘落后’的。一般来说,我会同意资助‘先进’的,不会同意‘落后’的。而且越是在前面的人,得到的评审分数越高,最好在我前面很远朦朦胧胧的让我看到更好。 但是,如果走在我前面的人太先进了,出了我的视线,我不能确定这个人是否存在。这时候就要作出判断其可能性。在实际评审工作中,这种情况被否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在写申请书的时候,创新点的提出一定要注意‘度’,特别是要注意创新点提出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依据目前已经得到的进展或数据,一步一步地推导,产生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让人觉得有理有据,得到同意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空穴来风,往往觉得不合理而被否。 其实在实际评审中,被否决的本子未必就不好,有些被否的好本子有可能是没有被评审人理解的原因。 创新点非常好的本子,未必肯定中,所以前几天有篇博文说到这个问题。 最容易中的项目,往往是前期申请人已经有部分研究数据出现了有‘创新点’苗头的本子,尽管这‘创新点’已经超过评审人的‘视线’,但这些已经得到的研究数据让评审人‘心服口服’地给出‘优先资助’的结论。 当然,这不包括基金申请评审中非正常因素。 ‘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说法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是个没有新意的‘常识’,但对于哥白尼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被认为是‘邪说’而哥白尼不被大家所理解。
1685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你的论文被拒了吗?
热度 45 yangjianjun 2012-12-16 14:53
我家 CEO 烧的饭菜即使不合自己的口味,我拿起筷子的第一句话就是:真是美味!因为我知道抱怨的后果很严重。但在论文发表中,你费力烧的那道菜,千万不要期许这样的恭维。对科研工作者而言,科学发表成了学术生活的一部分。你经年累月的辛苦工作,左修右改地变成一份论文,兴冲冲地投向一家期刊,期待早日呈现于潜在的读者,但结果可能非你所愿。 确实,对科研工作者而言,拒稿是一个非常刺痛神经的话题。尤其对于刚刚开始科研工作的青年人,论文被拒稿是需要面临的第一个挫折,也是需要学习的第一个科研经验。拒稿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本人想说明的一点是:拒稿并非全部是作者的错。先提供几个案例。 案例 1 : 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以色列材料科学家 Daniel Shechtman, 以表彰他对准晶( quasicrystals )的发现。 Shechtman 在 1982 年发现了这一奇特现象,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实验室老板也非常反感这种“离经叛道”的“假说”,他被迫离开所在的研究组回到以色列。 Shechtman 不甘于同行的漠视,将这一“自命不凡”的发现精心准备了一篇论文,投给《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结果很利索地被拒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仍不甘心,又将文章投给了《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文章顺利被接收发表。有 PRL 的发表, Shechtman 的重要发现看似盼来出头之日,不曾想被同领域的权威,诺奖获得者 Linus Pauling 公开斥责:“简直胡扯,没有准晶,只有准科学家”。但事实胜于雄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准晶确实存在, Pauling 先生确实错了( Pauling 先生,你为什么知错不改呢?)。 Shechtman 曾悲叹道:“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取笑我”。幸运的是,他的坚持最终收获了科学界的尊重。 案例 2 : 2010 年英国两位物理学家 Andre Geim 和 Konstantin Novoselov ,凭借对石墨烯( Graphene )研究的贡献,摘得诺贝尔物理奖。在 2003 年他们将该研究成果先投给了 《 Nature 》, 却被评审人提了一堆问题后拒稿。随后这篇文章改投 《 Science 》,这次他们很走运,文章被迅速接受发表。谁曾想,仅仅 6 年后 诺奖也眷顾了这项有趣而极具应用前景的科学发现。后来, Novoselov 有一次谈起这次拒稿经历,仍然耿耿于怀:“文章被拒了,我难以理解。评审人称研究结果有趣,但需要我们补充这样、那样、其它样的研究内容,才可以考虑发表。到现在已过去三年时间了,那些评审人最初提出的那些要求我们仍然无法完成 ...... ”。 案例 3 : 1937 年,德国科学家 Hans Krebs 在英国 谢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 取得其重要发现 —— 柠檬酸循环, 对生物新陈代谢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最初将成果投给《 Nature 》,但被拒稿。无奈之下, Krebs 将该论文转投给荷兰的一个专业性杂志《 Enzymologia 》并顺利发表。 1953 年, Krebs 凭借这一重要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奖。据说前几年有位《 Nature 》的编辑也谈及此事:“对 Krebs诺奖论文的拒绝,是《 Nature 》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 接下来给出本人的评论: ( 1 )科学出版具有不确定性。西班牙物理学家 Juan Miguel Campanario 曾整理了一份期刊的名单,这些期刊曾拒绝发表 20 位诺奖获得者的论文,他也记录了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多次地被同行拒绝的经历。声名显赫如 《 Nature 》,拥有强大的编辑和评审团队,具有更为可信的评审水准,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即便是一项真正有创见的研究工作,重要到可以获得诺奖的论文,也难免被错杀的命运。推及更广泛的学术期刊,更普遍的研究工作,更难避免不恰当评审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整个科学出版中轮番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 2 )科学的保守主义正在蔓延。我们不得不悲叹,宽松而自由的学术出版时代正渐行渐远。因为保守,一些挑战传统观点的科学工作变得更难发表;因为保守,科学评审工作变得越来越苛刻;因为保守,科学发表的效率远落后于出版技术进步的效率;因为保守,草根科研工作者更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认可一篇文章只需要一个理由,拒绝一篇文章可以给出一百个理由。而且还有必要为拒稿提供一个更为高尚的解释:让你的工作更加完美。如果爱因斯坦活在当下,他的那超越时代而无人可读懂的奇谈怪论如何发表?如果今天也有类似于 DNA 双螺旋结构的论文,会不会因猜想太多且直接证据太少而被否决? ( 3 )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理论上作者也有选择刊物的权利,但实际上作者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人类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允许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智力劳动。科研工作者的增长速度要远快于科技期刊的扩张速度,导致科学发表的竞争更趋激烈。对于那些已经确立学术声誉的科学期刊,受理的稿件数量远远超过其可以发表的数量,因此导致拒稿率持续走高。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科学家越来越丧失对自己研究工作发表的掌控,科学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地被科学期刊支配。 ( 4 )错误的指挥棒引向更为坎坷的路。科学工作者也可以选择一些竞争不太激烈、可见度较低且审稿宽容的期刊进行发表。但在大多数考核机制中,此类发表被认为毫无意义。比如:博士毕业必须有×××检索的文章数篇,科研项目结题必须有×××检索的文章若干,职称评审必有×××检索的文章几许,业绩考核没有×××检索的文章等同于歇菜。一句话,没有×××检索的文章你没法儿活。科研工作者在前有虎后有狼的夹击中,处境异常艰难。 奥斯卡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喻指人生的境遇充满不确定性,你永远不能预见会有什么结果。投稿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吗?没有!只有坏与更坏的。对于作者而言,能做的唯有:其一,努力做自己满意的科研工作;其二,从事科研工作需要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内心;其三,最重要的是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完 ——— 很受伤 ——— 作词:小虫 作曲:小虫 演唱:任贤齐 你为她负责尽本份 对她的荒唐一忍再忍 当爱情变得不诚恳又没分寸 你何必为她苦苦的等 我知道你非常难过 舍不得放弃心不甘 你真的要试著把她遗忘 她不值得你一而再 再而三的肝肠寸断 我料你现在很受伤 很受伤 很受伤 别把自己搞得那么凄凉 瞧你现在是什么模样 我料你还是很受伤 很受伤 很受伤 大不了痛哭一场 日子要过 路还长
20254 次阅读|93 个评论
收到的都是坏消息,我要争取好心情
热度 17 Taylorwang 2012-11-23 08:13
这几天因专利被侵权问题一直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多渠道了解,国内大型类似的侵权项目已超过十项,昨天我去一个电镀工业园,此电镀工业园的废水处理系统要求提标改造,使处理后的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新排放标准,他们选用的最后把关工艺,就是我的专利技术。我告诉他们,那是我 2005 年申请的专利技术,对方的常务副总经理回答说,可能吧,工程师就是这样设计的。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处理最后少量残留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最佳方法,应该就是我们的专利技术——化学氧化 / 曝气生物滤池了,该方法既有化学氧化的有效性,又有生化处理的经济性。随着该方法慢慢得到社会的公认,就可能出现大规模的侵权。我专门去了一趟学校的专利事务所,谈如何维权问题。对于环保工程项目,我们告谁呢?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还是项目运行单位?回答是都可以告,也可以只告其中的几个单位。现在看来思路是清楚的,首先收集证据,然后,将这些证据材料交给学校的专利事务所,他们在我们写的材料上写上意见,报到学校,由学校审核后再决定是否动用法律的手段。并且学校是专利权人,应该由学校法律事务处来处理。我想反正今年才是专利申请的第 7 个年头,还有 8 年呢,只要解决了一个侵权事件,其它就可以采取类似的处理方法了。 今天又收到另外一个不好的消息,今年以这项专利技术应用申报的教育部的奖泡汤了,虽然目前还没有公示,内部已有消息。我的同事,及助手跟我讲,你不做任何“活动”怎么可能拿到奖?我反驳说, 2009 年叫我们参加国家发明协会评奖时,不就是填了一张表交上去,过了几个月,就通知我们获得金奖,并发给了金牌吗?我宁可相信教育部评奖,可能更重视理论成果,我们研究成果中,没有国际顶级杂志的论文,虽然有一篇文章被 ESI 收录,但该文章也是发表在影响因子不到 3.0 的 SCI 杂志上。另外,因是环保技术,它只是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有限,若从这些方面来评奖,没能获奖也是可以理解的。明年再争取到环保系统参加评审吧,但愿环保的专业人士更能看到该技术的价值。 再讲一个我在做专家时碰到的麻烦事,如何转化为大家都开心的一个小故事吧。 对于升到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来讲,做专家可以收到可观的专家费,故有些人做专家做得“乐此不疲”,如在我们学院,有些教授就很少有露面的时候。我还是将学校的事放在第一位的,有课,有会议,学校有公共活动等,叫我做专家我都不做。对于我来讲,做专家最麻烦的事,莫过于刚坐下来,事还没有开始,业主就给每个专家一个厚厚的信封。一看这架势,我就知道,这次又要碰到麻烦事了,若又被推荐做了专家组组长,甚至有后悔答应做这次专家的感觉! 有次做一个用木材屑和家具加工厂的边角料等加工合成板工厂的清洁生产审核。同样,评审会还没有开始,厚厚的信封已放在每个专家的位置上。在项目介绍阶段,当地的环保部门反映工厂的一个新上的锅炉没有通过验收就生产,且一年内周边仍有污染投拆。按清洁生产企业的验收要求,采用一票否决的形式,即只要周边在一年内有环境污染投诉,或必须验收的环保设施没有通过验收,都不能通过清洁生产企业认证。毫无疑问,这个企业是不能通过这次验收的。开始我是主张将这个信封退回去,然后大家“公事公办”,但那样做,可能专家,业主等都不开心。大家开始意见不统一,一方面业主也不一定会收回去,另一方面,也有专家认为来评审,给专家费已成“潜规则”。商量到最后,决定还是采取“统一”形动,收下这个专家费,将专家评审会改为“清洁生产指导会”。 在会上明确讲,这次是不可能通过清洁生产验收的,但我们在工厂看得很仔细,由于看了几个同类的工厂,其它工厂好的一些做法也告诉厂方,专家评审意见,变成了工厂进一步开展清洁生产的指导方案,并详细列出一些具体工作的清单。若他们真的按这个指导方案进行工作,在上次环保投拆后一年内没有新的投拆,且环保设施通过环保验收,下次再组织清洁生产企业验收时,应能通过验收。 开完这个评审会后,我们大家都想不吃晚饭就回家了,以帮企业省点钱,同时,能不在外面吃,我也不想在外面吃。但企业还是非常热情地请我们吃了丰盛的大餐。喝了点酒,企业主也讲了,他们知道这次想通过清洁生产企业验收是有“硬伤”,他们是想闯关的。闯关没有过,也有思想准备。当然,我们这些专家,来到他们工厂现场进行具体指导,他们还是很有收获,也表示感谢。老板能这样讲,大家感觉还真是挺好,都感到开心。
8806 次阅读|45 个评论
在基金申请标书中增设回应栏
热度 10 jintuo 2012-10-3 09:54
昨天 贴 出“基金 评审 是中国科学的 软 肋”一文,被科学网 编辑 部置 顶 到博文 头 条,迅速引来了大量的 围观 和建 设 性 评论 。那么,今天索性再 贴 出一条建 议 ,和 读 者探 讨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942do=blogid=618528 ) 提高基金 评审 水平的关 键在于想出并采取促使评阅人认真负责的办法和机制。现 有条件下,可以在不增加工作量(甚至提高 评审 效率)的 办 法之一是 在基金申 请标书 的格式中增 设 申 请 人 对评审 意 见 的回 应栏 ,明确要求申 请 人就同一个 课题 (或思路)再次申 请时 ,必 须 就 评阅 人 对 上一次申 请的意见做出回应——或解释误解、或反驳误批、或依言修改。这样做有两个立竿见影的作用: 1 )看出一项研究的价值的捷径之一是倾听攻防两方的辩论。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读到上一次评阅人的批评以及申请人针对批评的答辩、解释、或修改,可以在阅读和评审标书时迅速地意识到一些重要问题,心中有数,进入故事。与此同时,如果前一次评阅人不负责任,在评审意见中犯下低级错误,被申请人修理,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也可以受到提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 )如果事先知道自己的评审意见连同申请人的回应将被呈现在下一次评审的数名评阅人眼前,相信相当一部分评阅人会提高小心翼翼的级别,相对认真地对待评审意见的撰写。不错,标书的评审是匿名的。但是毕竟基金委的工作人员知道评阅人的身份。以往,基金委没有精力评判每位基金评阅人的学术水平和认真程度,现在则有了下次评审对前一次评审的评判,基金委辨别评阅人高低的难度下降了,水平低下或不负责任的评阅人滥竽充数的难度提高了。 当然,评阅人和申请人的分歧中,申请人不占理的情况也很常见。基于听懂攻防双方高下易于自己发现问题的常识,多数情况下,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应该能够发现申请人的思维误区。毕竟评判者也是基金评阅人。前几天,学术会议上遇到一位青椒,向我抱怨他两年的基金申请的评阅意见相反,两次被拒,反而更无所适从。作为没有情绪干扰的旁观者,我可以轻易地听出分歧实质,告诉青椒问题在哪,如何改进。 其实,让前一次的评审意见和申请人对评审意见的回应接受下一次评审不是我的创造,至少美国 NIH 的项目二次申报便是如此。我本人也经历过:前一次申请得到了十来个相对水平不高的误解,经一一解释后,二次申请的评语中竟没有一个科学问题(只提出了补办动物权益的手续)。
5172 次阅读|14 个评论
也谈基金评审:审过的一份超牛院校的本子
热度 21 laserdai 2012-10-2 19:53
刚刚看到一篇博文, 金拓 : 基金评审是中国科学的软肋 , 里面说了一条, 1 )我一向 强 调 的 观 点是:包括基金 评审 在内的科研 项 目和科技人 员 的 评审 是中国科学最落后、最薄弱 的 环 节 。可以毫不夸 张 地 说 ,只要 评审 水平上去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就上去了。 比较有感悟,并想起不久前审过的一份基金申请书,做个札记。 这份申请书来自于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前十名的院校(当然不是任何大中华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所)。 该基金的内容是使用一种新型的人工材料来产生小型 相干X 射线 。 普通医院里面几乎都有X 射线医疗设备,用于骨科诊断,胸透检验甚至三维断层扫描癌症诊断等等,这些设备或大或小,大的是不动的,人站在中间,小的可以推到病房里面去直接对躺着的病人使用,但是这里面的X 射线不是相干的。相干X 射线就算弱,其实也很强。 至于 相干光源 以后有机会再科普,我们平时使用的照明光源,比如白炽灯,路灯,荧光灯,手电筒等等都是 非相干 的光源,看着很亮其实不强,强的 相干光源 就是激光一类的,比如作报告用的各色激光笔(下图左),舞台表演上看到的激光线(下图中右)等等,这些看着弱其实比较强。 相干X 射线, 现在都是大型设备产生的,比如合肥的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上海光源,或者用很强的激光产生。(当然,国内这些设备质量怎样,这里不讨论更不评论。) 从最根本上说,小型 相干X 射线 题目比较有科学意义的。但是,该本子的内容一塌糊涂,没有提到现在的产生设备如何大,这个本子中的想法是如何小(我感觉申请者对这些背景根本不了解),设计的内部结构怎样,产生的基本科学原理如何,产生效果/效率怎样等等细节问题都没有。就连基础理论上的论述,这种产生方法的原理是否可靠都没有说清楚。所以断定,这纯粹一篇忽悠。 申请人本人的论文发表当然很牛,列出了 Phys. Rev. Lett. 2 篇,Phys. Rev.系列 3 篇,Appl. Phys. Lett. 7 篇,但是这代表你以前的工作,很可能是跟老板做的,跟这个本子关系不大。 科学就是科学,评审基金本子就看你的具体内容,评审的要求就是识别出是否是重要原创性的研究想法和世界领先/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大牛院校也不行,我不看这个。 最后,选择等级,我打勾2。1 是纯粹胡扯,完全不靠谱,5 是本子各方面都好,只有很小的问题,6 是最高级,非常好,建议立即资助。
个人分类: 基金|16304 次阅读|50 个评论
从评审意见看青年项目创新思想的保护
lxchencn 2012-10-1 11:26
有一个项目项目得到的评审意见是缺乏直接相关预实验结果,不予资助。 申报青年项目往往是青年才俊,前期经费往往不足,提出一个科研假说已经不易,形成一个创新思想更是难得,但要完全证实假说恐怕不是申请前要做的事,应该是申请后要完成的事情,正是因为有好的思想才来申请项目,有一些证据来佐证假说就已经不错了,但还要直接相关预实验结果恐怕对于青年项目来说过于苛刻了,这种要求可能让那些看似幼稚但也许就是原创的思路胎死腹中,失去一个也许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发现,审课题实在是有别于审论文,严格但不拘泥于苛刻也许是科研百花齐放的条件!给青年一个原创的机会吧!
3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样对付不靠谱的基金评审
热度 6 book 2012-9-20 19:53
这样对付不靠谱的基金评审
看到许宗祥贴出的 NSFC 评审意见 :“申请书没有认真书写,研究背景、内容等过于简单”。跟大家的反应一样,觉得气愤。很明显这是不负责任的评审意见。基金评审绝不单单是让评审者给出资助或不资助的答案,更应该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好让申请者更好地思考计划的课题并改进申请书。对于上面这个意见,这位评审者起码要说明哪些地方体现了申请书没有认真书写,有哪些研究背景没有介绍到,应该如何改进研究内容。类似的评审意见在科学网上已被晒了很多次,没有具体意见的评审看来带有某种普遍性。 基金委应该可以通过细化评审要求来应对不负责任的评审。所谓的细化,就是要求审者就不同的方面分别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而非泛泛的评论。其实申请书本身已经有了内容上的划分,评审者完全可以就立项依据(评审科学问题提出的是否恰当及是否重要)、研究内容(评审内容是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是否体量合适)、研究方法(评审方法是否能够解决相关问题)、研究基础和团队(评审研究团队是否需要做调整等)等方面给出具体的评审意见。获得资助的申请书尚且往往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予资助的项目更应该可以提出具体的意见。所以, 问题可能在于操作方式的细化上。比如,可以给出细致的项目评审指南供评审者参考,同时要求评审者使用细化的评审表。 前些天为法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基金会( French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on Biodiversity )评审项目,觉得他们的评审表(如下)做的挺好。一方面评审者必须要就几个关键方面分别给出评价,另一方面评审表也没有划分过细而让你觉得烦。类似于期刊评审,他们让审者可以给出不让申请人看到的意见。 也可以 采用某种甄别机制,对于过于简单的评审意见,拒绝接受 。比如,如果都用网上表格式提交评审意见,那么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字数,少于某个字数的意见拒绝接受;如果采用上传 word 文件的方式提交评审意见,可以要求评审者填写意见书的总字数,少于某个字数的同样可以决绝接受。 在没有细化评审要求的情况下,可以 列出不负责任的评审者名单,并且规定名单上的评审者在某个时期内不能参与基金评审 (如三年内)。一种方式是基金委工作人员通过浏览评审意见来判定,前提是他们会浏览每份项目申请书的评审意见,在我的理解里他们应该会看。另一种方式是申请人投诉。对于过于简单、不负责任的评审意见,申请人可以投诉,基金委工作人员将对应的评审者列入不负责任名单。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5432 次阅读|6 个评论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评委们给我的
热度 2 Zhanglincn 2012-9-8 09:48
今年的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意见已经看到了,虽然我的自然科学基金今年没有被批准,但从评审专家的意见来看,字里行间还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让我非常感动。很明显这几年的工作积累在本课题的方向上显得薄弱(对自己来说是个较新的方向),但评委们是抱着对自然科学基金的负责任的态度,给予了我暂不资助的评审结果,我虽然并不认识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但他们丝毫没有因不资助的决定对我的本子吝啬于他们的赞扬和肯定,我觉得他们所做出的决定没有带任何的科学之外的好恶与偏见,从我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基本是公正的,而不像很多人说的:这里的水很深。 我明白评委们所看到的自己积累的不足,但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怕的不是不足和失败,而是自己丧失了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念和热情! 无论如何,基金评委们的意见是合理和中肯的,无论资助与否,他们的评价都是科学的,尤其是评审们在评语中对于我从事的该方面研究的那种期望和鞭策,让我内心充满感激。基金就是要给喜欢做事而且能做事的人以最大程度的支持。而我就只是展示了‘喜欢做事’而缺乏让他们信服的‘能做事’,呵呵,直接了当就是以当前的积累拿不下来这个本子。 虽然科学研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写基金和获得资助,但谢谢评委们,我会继续努力。我希望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够坚持走到我理想中的地方而不悔此生的选择,并能够享受这种追求所带来的人生的喜悦和力量! 祝福所有有梦想而显得幼稚的人们,失败有时候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不强求但也不放弃就是面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态度。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5739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应该鼓励基金申请者公布评审意见
热度 4 jsnjjlj 2012-9-3 21:33
众所周知,基金评审向申请者回复评审专家意见本身就是一大社会进步。 但是 也同样是众所周知,囿于文化、心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这一本该促进科研体制健康发展的成果仅仅变成了评审者和基金委的 小圈子互动。 使得这种“公开和透明”变成了最低限度的 “公开与透明” 如今越来越多的申请者公布自己的评审意见 无疑 将扩大这种 “公开和透明” 通过,科学网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千千万万受过专业训练的博主们的慧眼 评审的公平与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再评审 长此以往,那些 不学无术、草菅人命 的“评审专家”就会不同程度的浮出水面 最终,科学网可以成为学术 不公平 不透明 的反制力量 所以 ,强烈呼吁科学网 大力 支持、鼓励申请者公布评审意见
个人分类: 组织理论|3428 次阅读|8 个评论
记一次当‘专家’
热度 20 lin602 2012-8-30 09:21
2002年10月份,接学校科技处通知,到河南郑州出差,参加某部委科技司组织的项目验收会,当验收专家。那次共有十多位来自不同单位的教授或研究员参加,验收二十多项结题项目,那批项目经费在一百多万元到三百多万元之间(当时可不是小数字)。 其中一个被验收项目是另外的一名教授主审,因为他感觉这材料不太好,将这结题材料给我看(与我从事的研究非常吻合),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产品用的是什么原料、工艺,甚至产品大类都看不出来,只有这个产品有什么性能,在那个厂中试了。当时我们二个人的意见是,这个项目不能给好的验收成绩。在会议期间,看出那个项目主持人与某司长关系非常好,在饭厅都是互相拍肩膀的,有点称兄道弟的味道。 但我与那主审教授交流的过程中,知道如果我们给评价不好,领导们肯定不高兴,但当时我们就做好即使领导不高兴也提出意见的准备。 会议进入到‘议’的阶段,其实这个项目不是我主审的,不应该我先发言,但我没有忍住,首先对这个项目提出了批评与意见(真傻),那个教授给予了‘配合’。那司长非常不高兴,当时就提出他的不满,不少其他学科的教授们也就附和与默认了。所有验收的项目中给出二个‘优’,这个项目是其中一个‘优’。 会议最后进入了全体人员(专家、项目负责人、工作人员)都参加的大会总结,那领导不点名暗示地对我进行了批评。 当时我就与那位主审教授开玩笑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这部门的项目评审了,他说不会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十年过去了,从此我再也没有参加一次这部的项目评审(我准确知道某些参加许多次的教授科研做得比我差不少)。也没有得到这部门的一分钱项目经费,当然项目经费的事情要更复杂,还有其他因素。 事实证明我们对这项目的评价是对的,十年来,那个项目根本就没有有效地进行技术推广(当时这个指标是得优的条件),目前已经默默无闻了,前几年我出差到那项目主持单位,专门问了那个项目主持人的同事,他们说那项目基本上‘废’了。那个项目主持人也退休了,那个司领导也退休了,我也年长了十岁。所以我对当‘专家’感觉不是太好,也带来了当‘专家’综合症。 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给我几个项目(硬碰硬申请),加上企业挣了点横向,否则我的科研就被‘饿死’了。 同时也感谢他们(这个部门的经费对我们这单位来说很重要),当时我才得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因为没有其他项目经费,所以有更多时间看更多资料,后面连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那时候我的横向研究刚好改‘胶粘剂’方向(三个月),没有得到企业认可,经过这么多年,没有其他项目来‘搅和’,更有时间也更专注与企业合作,走出了一条挣饭吃的路。坏事有时候也会变成好事(苦笑)。 与领导们不配合,后果较严重,哈哈。 现在我也很少参加评审了(主动推辞与被动都有),从内心里排斥它。加上也离退休不远了,手里的费用还能够温饱,静静地再做点科研上的事吧。 见我昨天博文:‘ 渐渐退出‘专家’行列 ’,这是我渐渐退出专家行列的一个补充例子。
5794 次阅读|37 个评论
‘基金’及‘项目经费’作为职称指标是‘不科学’的。
热度 6 lin602 2012-8-26 18:58
看了这篇博文‘ 基金当作职称评审重要依据是比较靠谱的 ’,唱个反调。 本人认为,在职称评审中,项目及经费作为重要条件是非常不科学的。 一个人对科学的贡献,不是看他得到多少项目与经费,而是他实际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得到的经费与项目,只是说,他得到了科研的条件,但不等于说他对科学做出了贡献。君不见,许多牛人得到了数百万、数千万的经费,项目数一摞一摞的,但看看他们的成果,发表的论文中实质性的创新点与发现,对工业生产中技术的进步,贡献非常小。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他创办一个企业,得到了款项数千万甚至亿,厂办起来了,但由于技术不行,败了,或者性价比不行,产品卖不出去,或者管理不善办不下去了,你能说这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大吗,能够评优秀企业家吗? 如果国家投许多许多钱,做一个大的研究,最后他的研究或项目没有成功,你能说用经费数及项目数来说这个人非常厉害吗? 本人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正确评价学者实际做出来的科学上贡献,这是唯一的指标。 我见过:拿到千万元钱的项目,产品最后也得奖了,但转让给企业办厂,这个厂亏得一塌胡涂,血本无归(其实亏了几个厂),但这个项目成为这个学者评国家奖的重要依据。 我见过,数百万数千万的项目,发表了可怜的一点论文,特别是最后结题中的创新点或学术或工业价值非常非常低。甚至是‘炒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好点,973、863、许多重点项目数与经费,都给许多能人拿了,不但糟蹋了国家的钱,还因为这些项目数多,经费多,成为这些牛人们的重要学术资本,成为各个学校引进的优秀人才。 许多坐办公室的‘长’们,他们有不少经费,他们做科研真厉害吗?不过,事实上他们的职称还真比普通人优先。 当然,如果得到基金与经费,加上这个学者真的厉害,会利用这些钱做出重大发现,对科技做出重大贡献。这些发现与贡献完全可以说明他的水平。 还有个现象,许多项目是‘虎头蛇尾’,写得非常好,拿到钱了,最后不了了之。
62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说说基金的评审
热度 83 张海霞 2012-8-25 18:00
说说基金的评审 昨晚发了博客《别了,杰青》,写我今年申请杰青折戟的心情,没想到被精选置顶,今天早上打开电脑就看到了第一个评论:“我知道,你自己都不相信问题出在你说的几个方面。”这个评论很刺激我,于是回复说:“您说错了,我还真是相信是这些因素,我下午会写一篇关于基金评审的博文,因为我曾经在基金委帮过忙,了解一些评审的细节和规则,希望您下午来看看。” 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我最近很想写的一个话题,每年基金发榜总会看到很多的博文,特别是不中的,总是有很多的“想象空间”而且各位网友不断地把它放大,其实很多的“编外因素”都是各位想象和放大出来的,不是基金评审和工作的事实,甚至是严重歪曲了事实,这样的议论和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我曾经在基金委借调过半年,亲身经历了基金评审的过程也了解其中的规则,也实际看到过很多基金评审专家的反馈,我想我是有必要要说几句话的,还原下真相的,希望对想申请基金的各位年轻朋友有些帮助。 基金评审是一个非常谨慎和严格的过程,从基金开始集中受理,基金委基本就谢客了,所以每年 2-6 月,很紧张的评审工作时间,每个处室都是高度紧张, 基金委对借调人员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上岗前的培训和平时的密码分级管理都是十分到位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权限,基本上只能看到你应该看到的东西,不应该看到的都看不到(当然黑客除外,但是到目前还没发生过)。平心而论,基金委的网站是做的比较好的、各项功能比较齐全而且较容易维护。 不说别的,就说面上 / 青年基金的本子来了以后给专家送审吧,每个学部和处室的情况可能稍有差别,但是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即最少送 4 个专家,按照你选择的专业代码和内容去相应的专家库里找合适的专家,所以,希望专家的专业写的越细越好,也希望申请书的专业选的越准越好,这时候的工作量很大,这里面有十分重要的回避原则:同单位的不能送、有师承关系的不送、回避的不送等等,先选好了专家,再让项目主任和主管的负责人认可,然后统一发邮件给评审专家,专家需要确认接受才算是送成了。当然有很多本子送给专家后会被退回去,退回的主要理由有如下几种: 最多的一种理由:专业或者内容不合适。多数本子都是可以顺利找到 4 个专家的,可是有些写的很新奇或者很偏门本子确实很难送出去,特别是一些交叉学科,找不到学科投递或者选择代码很笼统的本子,被多个专家退回的也屡见不鲜,也是很影响评审结果的一个因素。所以,大家申请时选对专业领域代码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选对专业代码,才能找到真正的可能认识你工作价值的专家,这样才能给你比较公平合理的评价。 其次,是专家工作量太大,不愿意承担过多自己不是很熟悉的专业领域的评审任务,这也不在少数,很多评审信誉比较好的专家都是热门,一般涉及的几个学科都会找他,他也有评审限项,你找晚了就送不出去了,这个时间大家都很紧张也很累,选到合适的专家并且被接受也不容易,往往有些项目要反复好几次才能搞定。大家也要理解大多数专家,都是很努力很负责人的,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去评审自己认为能够评审的项目,也很不容易。 还有一种被退回的现象:评审专家退回项目因为被评审的本子申请人去联系他,这样的情况是有的,我在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位老师打电话来:我不能审了,因为 XXX 打电话来!这是很坏的影响,换专家是必须的!但是另外一个你想不到的真相就是:选专家时认为他们可能认识,会比较了解申请人的工作情况,应该能够较好地评价对方工作,回来的结果6 0% 以上的评审结果都是大大出乎意料的!所以,大家不要胡思乱想,你知道是谁在评审你的项目,一定不是好事,因为你打电话去找对方,可能对方会退回你的本子,也很可能给你打不好的印象分,总之,都不是加分的!双方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评审更加公平合理。所以,后来我申请基金的时候从来都不会问项目的送审情况,因为确实很没有必要,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是谁审的时候,我们都活着,都是兄弟,知道谁在评审你,大家都死了。” 在基金评审的过程中,可以说,目前基金委采取这种盲审是最合理的也是经得起推敲的一种方法,可操作的内幕是最少的,评审结果回来后是谁都不能修改的,按照函评专家的评审意见决定上会也是雷打不动的,例外很少,除非你的项目争议很大(多数人给优先,有人给恶意差评)。 后来,我自己做函评专家,每年都会接到不少项目的评审任务,除非万不得已,我是不会退项目的,也是考虑到以上因素,评审每个项目都认真对待,无论是谁的本子,都会从项目的创新性、方案、基础等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优中选优,最终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结果。这些年下来,发现自己的评审结果和最终的资助结果吻合度还是比较好,那就说明,其实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大多数专家都是这样凭着良心去认真评审项目的,不会轻易对谁“下手”也不会随便“放水”,而且在多人盲审的机制下,一个人的“错判”不能左右全局。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这些年我没有接到过要求照顾的电话,也没有被“通知”过要照顾谁。 写这篇博文,是想给大多数基金申请未中的朋友,基金的评审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偏差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与其把时间花在抱怨上,不如花时间多看看自己的本子和评审意见(尽管不是所有评审意见都要采纳,但是很多还是很中肯的),找有经验的(最好是申请基金中标的)同事或者朋友多给看看(我今年给三位毕业的博士学生修改的基金中了两个),这是真的解决问题的,而且,申请基金、撰写基金申请书,利用这个机会多锻炼自己、凝练方向、寻找创新点都是很好的事情,也是很有进步的事情(我今年写杰青的申请书自己也有很大提高,最起码这一年的工作更加有序和有效),都是让人很欣慰的。至于那些在网上说各种乱七八糟的门路的博文和建议,你还是不要轻信,因为事实真相不是那样的,一个真正有思想创新、方案可行和研究基础较好的本子是不会总折戟沉沙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相信这才是真理! 注:我不是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基金委也不需要我唱赞歌,我也不想讨好基金委,我申请杰青的学科和我帮忙的学科也没有关系,所以,如果你有跟这几条有关系的评论,请不要在这里发表!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你撰写博文探讨商榷!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5101 次阅读|124 个评论
国家基金申请立项评审讨论中的两个问题
热度 5 陈龙珠 2012-8-21 08:49
一年一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立项结果已经揭晓,科学网相关话题已成为近日的一个热点,可谓一家欢喜多家愁。本博算是其中感到欣慰的,因为根据初步统计,在自己的科教团队里,今年有多位同事的项目申请获得了同行专家支持而被NSFC资助(涉及土动力学、高速滑坡、钢筋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等多个相关学科),是本博从浙大移师上海交大组建团队以来获资助最多的一年。 在科学网博客平台,今年一个引人瞩目甚至 黄老邪 也发表了看法的话题,就是已发表多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的学者多年申请基金项目败北。对此,我赞成老先生的观点,并且补充一点看法: 若一位学者连续很多年在同一个不宽的专题领域甚至针对同一个题目提出基金项目申请,我觉得被评审专家否决,难说没有道理 。因为NSFC一个立项课题的研究时间以前多为3年,去年起增资改为4年,若一个申请课题自首次到现在已历时4-5年还在申请-即使每年都有一点更新,则这个课题当初立项申请依据的时效和必要性,就是一个问题;而且这位学者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纠结这么一个课题,其研究视野和效率状况也会引起疑惑的。更何况,4-5年下来,累积对该项目申请进行通讯评审的专家可能会超过10人,而随着评审专家人数的增加,他们都会对该项目申请产生偏见的可能性,一般是会逐渐甚至大幅降低的。 还有一个现象: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科学网博主对NSFC评审是否公平、公正的质疑基本都是针对自己或熟人申请失败而言的, 暂未读到具体剖析已被资助的课题是如何地不应该被立项的博文 。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博文的观点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愤青”和发泄而不被重视。目前资助项目数只有总申请项目数的20%左右,僧多粥少,在没资助的申请中不乏许多良好构思、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相关管理部门估计只会遗憾,不会内疚:因为对已资助的项目,没人细说它们的不好啊。 本博旧文 : 建议一个“成功概率”的估算方法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5016 次阅读|8 个评论
论文发了不少而什么像样课题也拿不到,甚至包括省级!
热度 1 hailang0 2012-8-20 10:28
申请书我当然不敢打保票,说它写得足以拿到项目。 自科的课题申请内幕,在下无法获悉(从科网看,情况好一点),但是文科我绝对敢说: 前期成果不错,论证(申请)多少也过得去,但是项目拿不到手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现象。而对我则是100%!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我被作为“人才”引进的近十年的冲刺国家、教育部、省内、教育厅的大大小小项目,无数次的希望,无数次的落寞经历来看,我已经不对中国的社科、人文等等项目的公正、科学 报以任何希望甚至痴心妄想了。 何哉? 申报上去,其实什么都是“透明”的,什么“盲审”?无论什么都是“专家”说了算! 可是我觉得真正的专家,在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外合起来可能到目前还没有几位! 那些真正拿到我的课题、项目申请的“专家”,最大可能是对我要研究的选题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过去已经形成的学术权威,虽然他(们)的陈腐滥调早就失去市场,却还幻想统治着他(们)还把持的“学界”、“学”坛! 同样的项目申请,我相信如果国家社科办公室、教育部、省里的科研管理者把它交到世界上一流的本学科最高权威那里,窃以为最终一定能够百分之六十以上通过! 但是放在大陆早已僵化、守旧的评审体制之中,我敢肯定在进入终审之前就已经被拿(杀)掉!
个人分类: 科学|5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国家自然基金评审的公平性?
热度 4 雷作胜 2012-8-17 10:02
(按小木虫上汹涌澎湃的消息,基金委这两天将要公布今年基金中标的结果。在这个时候说这个题目,自己都觉得大到有些哗众取宠的地步,其实都是些琐碎而不成熟的想法,就当是在胡说。好在民主社会的本意,就在于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言说”的权利,哈耶克所谓“渐进次序”,就是在这种不断言说的过程中达到的。) 几年前,我曾经在博客中吐槽,说“课题是科研人员的精神伟哥”(被很多同仁嘲笑)。在诸多我们有资格追逐的课题中,被简称为“基金”或者“国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其相对公平,一直以来都是广大科研人心中永远的希望,被一年又一年、矢志不渝地苦苦追求。。。 今年,当会评大牛们在北京聚集的那几天,我和好多“两眼一抹黑”的青年老师一样,频繁地在电脑上刷新小木虫网站上“ 2012 国基交流”的页面( http://emuch.net/bbs/forumdisplay.php?fid=234type=2050qid=0 ),希望能获得哪怕是一点点蛛丝马迹的信息。在那几天忐忑不安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无心干别的事情,一个一个网页看过来,羡慕着部分有“小道消息”的人,同时感同身受着更多人的心酸。感慨良多。 眼睛在页面上随便一扫,就能看到下面的一些标题或帖子: 1. “会评开始了,为老公祈福! ” 2. “如果我范进中举,则一个月不过性生活。” 3. “老公若中基金,我就开始酝酿宝宝 ” 4. “如果她的青基不中,今年就不想要小孩了!有青基,则有小孩” 5. “发现生小孩和即将生小孩的父母亲们容易中国家青年基金”; 6. “有没有基金中不了就打算辞职的?” 7. “ 全军覆没,在家检讨,取消全部活动。。。 ”; 8. “ 第二次申请青基,没中,送来审稿的几篇国内的文章全给它毙了 ” ; 9. “ 基金: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这个帖子的观点非常中肯,推荐阅读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4756271fpage=1 ) 10. “马上要放榜了,忐忑不安,今天炒菜减压,这才发现,,,” 11. “我很相信第六感觉,并且历来是准确的。 去年提笔写基金时,突然灯灭了,当时心里很难受,知道基金中不了。今天,希望获取一些最新的基金消息,突然头上的灯自动亮了,奇怪,莫非是基金中了 ? ” 12. “ 7 月听到王府井的乌鸦叫,我的国鸡被叫没了。” 13. “不瞒大家说,前几天甚至在街上找了个算命的算了一卦” 14. “昨晚梦见一条小蛇,缠住我的时候突然变成巨蟒,灰白相间的纹路,后来不记得了,好像被我收服做成了米糕之类的、、、、、,自己卜卦本次青基将中, 17 号后无论结果如何,第一时间告诉虫友们,以作见证!” 15. “强烈要求基金委向高考查分那样准时放榜!” 。。。 对上面的这些话语,我一边漫无目的地翻看着帖子(乍一看真是各种欢乐),一边忍不住地想:这群可能是目前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们,何以对一个基金的得失,期待、迷茫、纠结、郁闷,毫无理性,甚至到了迷信可笑的程度? 这些我统称为“基金综合症”的表现,又何尝不一件件表现在自己的身上?否则,如何解释那些失眠的夜晚?“以为长啸扰君心。天未晓,独坐对胡琴。”刘俊明老师在其博客词作《基金申请》中的描述,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15do=blogid=347280 )。 记得有一年,一个大牌教授(杰青!)申请基金重点,上会但答辩落选,在科学网上发了点小牢骚(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4838 似乎链接打不开了 )。看了许多荒唐的回复,但下面的一条是我崇尚的、正确的科研观。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对科研的追求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的延伸,那么基金仅仅是这个过程中的路边风景。中与不中,是某些人的认识,但追求的步伐不会因为他们的认识偏差而丝毫懈怠。” 说得多好! 坚守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从每一个科研人个体的角度来说,固然没错。但如何让那些“真正坚守”的人们,能够有更高的概率,看到更好的 “路边风景”?如何尽量减少某些人的“认识偏差”,来激励那些坚守的人,让他们少一点对自己坚守的怀疑?说到底,如何尽可能地保证基金评审的公平? 这一问题,一直被讨论,从未被统一。小木虫上一位网友在一个帖子里曾戏谑《是否中基金的假设命题,看了就会淡定,写在公布之间,以此为证》 (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4721161fpage=11 ) 1 、如果您中了基金,您认为国基评审公平吗? 答案 A :非常公平,很好的平台,给许多学者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2 、如果您这次没有中,您认为是评审不公还是个人水平的原因? 答案 B :非常不公平,有好的研究基础,好的本本和想法,结果没有通过,不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罗素老人家说了,参差多态,乃人生幸福的本源。对基金评审是否公平的看法,理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年前,写完那个最终被毙的基金申请书,我有预感地写了《我的基金写作及评阅原则》那篇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748do=blogid=301018 ),主要是从评审人自身的角度,说应该如何评审才对得起自己的“道德良心”。 论语中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现在想来,我那个评审的比例原则,还是一个太主观的做法。如何保证或者约束每个人都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黄金规则”(金克木语)呢? 两年前,我在那个帖子的后面,也曾经问:“那么,如何约束评审专家审慎地给出自己的评阅意见呢?这真是目前制度建设上的一个难点。我能想到的药方是: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不知道洋鬼子们都是怎么设计的?” 时隔两年,我仍然认为,除了每一个评审专家的“自我道德约束”外,为了保证基金评审的公平性,在客观上, 制度性地“约束评审专家” 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比如,我们现在评审基金,在五月份评完,将评审意见上传之后,作为评审专家的工作就结束了。有几个人会在基金资助结果公布之后,去追踪一下自己评审的那几个项目,看看自己当初给出的决定是否“公平”,进而对自己评审的尺度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并在今后的评审中做出适当的修正? 我相信不多。 无疑,对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给一个反馈和评价,是有利于未来评审专家更好把握基金评审标准的。评审专家不做这个工作,是因为费力不讨好,自然少有人去浪费这个时间。但从基金委的角度,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假设要有一个这样的反馈,从可操作的角度该如何做?我个人的一个初步想法是这样的: 1、 对于每一位项目函评专家,反馈一个表格,列出当年他所评审的所有项目的所有其他函评专家(包括他自己)评审打分情况,以及最后是否资助的结果; 2、 给每一个函评专家,定义一个“评审公正性指数”(比如用他评审的每一个项目得分和该项目所有函评人给的平均得分的差值(标准差)来衡量,大致这个意思,具体算法和定义可商榷);反馈给该函评专家他的评审公正性指数以及他在该学部专家中的“公正性”排名情况; 3、 对于评审公正性指数排名在后面的 10% 的专家(民间所称的“杀手”),给出提醒。如果多年连续蝉联杀手榜,可以考虑终止其评审专家资格,或在其自身申报项目上给予限制; 4、 对于评审公正性指数排名在前的专家,可以考虑给予奖励; 5、 对于被评审的每一个项目,其最终得分和所有评审专家的公正性指数(可以是往年的数据)均有关。即按照评审公正性指数赋予每个专家的打分以权重。越公正的专家,其权重越高。 6、 等等。。。 话说有个优秀的鞋匠,看了一幅画,发现画上人物的鞋子有问题。于是告诉了那个画家,画家很感激他。但鞋匠有时候也会热心到去批评其他与鞋子无关的地方。 对于基金项目的管理,我们这些申请基金的“被管理”的人,偶尔发发牢骚,本质上都是“鞋匠的议论”吧。其实,有时候,我们确实也不知道,“鞋子”在哪里。 不知道,其他的“鞋匠”,是否也有些不同的议论?管他是不是鞋子呢,先说说看。
64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我们的基金为什么上不了会?
热度 58 yuncai 2012-7-19 11:16
个人分类: 基金|19091 次阅读|95 个评论
老年人的科学网与年轻人的小木虫
热度 16 yuncai 2012-7-16 00:11
老年人的科学网与年轻人的小木虫
十二年前,在国外时,我每天要浏览的是“新语丝”网站。回国后,多次 告诉告诉我的学生 “要看新语丝网站”。 后来我的学生告诉我,对他们更有用的是“小木虫”网站。我当时不太在意。 三年前,科学网发邮件邀请开博,当初在德国,不像现在这样忙碌,就偶尔写点感受。 现在,“新语丝”网站已几乎不更新,我也很少去看了。 这几年,我们希望多进些博士,但效果不好。科学网也来信建议在其网站上挂个招聘广告。我与同事讨论是否应该付费广而告之时,一位年轻同事建议在小木虫网站的论坛上发个招聘帖子,他做了,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许多年轻博士都是在看到这个帖子后与我们联系的。后来我经常关注小木虫网站。 这两天是国家基金会评的密集时刻,牵动了不少老师、学生的心。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民心”,甚至“民生”(因为已经有拿不到基金,明年工资怎么办的文章)。在小木虫的“基金申请”讨论上,有众多帖子。但在科学网上,大家依旧是在谈风月、抨时政、聊趣事、传经验。 我感觉科学网与小木虫有着极不同的风格:一个务虚,一个务实;一个高谈阔论,一个非常实际;一个总在讲授,一个总在求教;一个像老师,一个像学生;甚至一个暮气,一个朝气;或者一个城府很深,一个天真直白。但以上都是感觉,把握的并不准。 前几天,我曾在科学网写了一个博文,表达了对提前知道国家基金会评结果的观点,本想抛砖引玉,没想到引起转头一片,甚至还有人身攻击。8个小时后,我删了该文,是发现别人早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在小木虫上,大家“务实”地求教着,或者互通消息。下面附上小木虫论坛上的两个截图,说明一下现在有多少人提前知道国家基金的会评结果。 我想知道对同一个社会现象,为什么不同的网站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个人分类: 基金|11251 次阅读|21 个评论
提前知道。。。
热度 4 等离子体科学 2012-7-12 02:44
王老师写了博文《 提前知道评审结果体现了国家基金评审的公正性》, 惹起议论纷纷。 想起每年高考,公布分数的那天热线会打爆、网站上不去。今年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位学生高考后手机关机,在QQ的highlight上留一句话:别问我,问也是那么多分。先出去玩几天! 这位学生很潇洒。但是多数人大概没这么潇洒——其实等几个小时打电话、上网查都很容易,但是他们连一秒钟都不想等! 人同此心,所以即使做到教授、研究员也还是想早知道。 国外也不能免俗。比如每年APS/DPP的奖项,正式结果要9月APS Council开会投票通过才算数、11月底年会上才公布,但是6月分会通过以后大家就都“先知道”了。 So,。。。 但是,早知道的喜悦和失望其实是fifty-fifty。 想开了就很简单:给你,就拿着;没给,再努力! 人生往往是这样:因为简单,所以幸福。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44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启动中国合作战略
热度 2 Helmholtz 2012-6-30 00:31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启动中国合作战略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启动中国合作战略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由18个国家实验室或国家科研中心共同构成,有人员3.3万人,每年科研经费34亿欧元。它实行的是科学家自我管理的理事决策制:每个国家实验室都当仁不让地有两位负责科技和行政的主任出任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理事,并在开展重大讨论与实施决策时拥有两票决策权。联合会的主席团则由一位全职的主席、6位来自重大领域方向的实验室代表以及两位实验室行政主任构成的8位副主席构成,副主任全是享有理事地位的中心负责人兼职。主席的任期为一期5年,可以连任一届;而副主席的任期则为2年,两年期满之后,必须根据专业方向而在中心主任之间轮换。 该联合会主要从事大科学研究、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任务为导向的长期性研究。它是西方国家之中唯一制订5年科研规划、同时审定科研规划执行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的科研机构。在联合会的18个成员单位之中,最资深的几家如FZJ、KIT、HZG(前GKSS)以及DESY等也才跨过50年的时间没有多久,而象GFZ、UFZ、MDC则是在两德统一之后,才在前东德地区新成立的新单位,算起来只有22年左右。而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成立则是2001年,至今只有11年的历史,所以联合会不及联合会下属中心在中国的知名度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这18家国家实验室之中,只有DZNE是个新单位,其成立的时间是在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成立之后,而HZDR、GEOMAR虽然分别是在2011和2012年的1月1号才从莱布尼茨联合会脱离开来并入亥姆霍兹联合会,但其历史也都要比亥姆霍兹这个大法人自身长得多。 亥姆霍兹联合会为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科研伙伴的沟通以及为己方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共在海外设有三个海外办公室,分别是2002年开设的布鲁塞尔办公室、2004年开设的北京代表处以及莫斯科办公室。之的以选择这三个城市,完全是因为它们自身以及所在国对于亥姆霍兹联合会而言在国际合作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战略意义。 今年,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对三个海外办公室进行评估,以检验各部门运行情况包括未来的发展空间。6月12-14号,专程来访的亥姆霍兹专家评审团对亥姆霍兹联合会北京代表处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评审,并与中方科研人员、科技部、科学院的代表、来自DAAD、DFG、FhG以及德国使馆科技处等驻华学术机构的代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评审团最后高度评价了北京代表处的工作,决定将向亥姆霍兹主席团以及理事大会正式提出建议:保持代表处的基本定位不变、但将研究制订对中国合作的新战略、扩大对中国合作的规模和显示度。 亥姆霍兹专家评审团一行七人,其团长为:Prof. E. Huettl,亥姆霍兹联合会地学与环境副主席、德国科学与工程院acatech主席、德国地学中心GFZ主任;副团长为Dr. Wolke, 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WI行政主任。 其他专家成员包括:来自德国FZJ中的外办主任Dr. G.Lincks;技术转移部部长 Dr. R. Raue; DLR航空航天医学所的副所长Dr. Koch. 此外陪同评审团来访的还有亥姆霍兹联合会总部的干事长 Dr. R.Zettl和国际合作部负责人 E. Chelioti. 亥姆霍兹联合会近些年在内部改革与国际化领域的步伐很快,仅最近五、六年,联合会体系的中国籍科研人员的数量就翻了一番,达到500多人,而且其中已经出现多名优秀的获得Tenure职位的青年科学小组长以及拥有自己团队的科研组长。目前,亥姆霍兹联合会除了在接收中国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之外(曾经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每年50个名额的青年科研人员培养计划已于2010年告一段落),新启动的资助项目包括: 1,亥姆霍兹-中科院联合科研团队项目:德方每年资助10-12万欧元,中科院资助30万人民币,项目为期三年;本项目每年资助5个小组(酌情可以放大一两个小组),但每个亥姆霍兹联合会被限制仅能推荐1-2个申请(第2个申请需要包括亥姆霍兹主申请方之外包括来自高校的第二家伙伴。) 2,亥姆霍兹联合科研小组项目:在外方伙伴可以自筹或者承诺同等比例投入的情况下,亥姆霍兹联合会将评审并以5万欧元左右的额度资助亥姆霍兹联合会小组。 3,亥姆霍兹国际合作个人奖:亥姆霍兹联合会每年评审并颁发15个对外籍科学家的国际合作奖,每人获赠两万欧元,用于资助获奖人与亥姆霍兹联合会的联系以及短期到德国参加交流与合作的费用。 4,亥姆霍兹也在讨论如何支持并资助优秀的前留德人员的导师如何继续保持跨国学术联系,帮助这些人员在学术上扎根并建立自己的团队。 5,亥姆霍兹将在理事大会以及主席团层面重点研究,如何在能源、环境、大型科研装备等学术领域加强内部协调与沟通,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符合双边利益、切合技术市场的需要并为双边科研人员所乐见的“中国战略”。 不到长城非好汉,虽然这天乌云压顶,但却是北京难得空气清澈的一天,众人游兴昂然。 朴实的中国游客把几位外国人当成了合影的“摆设”。 在华美的鸟巢前面 水立方不知从何时变得色彩丰富而并不仅是兰色基调了。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2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热度 21 fdc1947 2012-6-28 07:51
请先看一看两个材料。第一个是一位大学青年教师(我曾经的学生)前些天给我的来信,说的是他工作中事情: …… (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学习的气氛是很浓的,如果哪次课低于 80 分,根本抬不起头来,而且全体同学都以不及格为最大的耻辱,现在反了,如果一个同学到毕业时还没挂过科,那简直就是另类。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看,我觉得 他们学习主动性差的原因 (许多) 都是学校包括老师一步一步 “ 培养 ” 的结果 。我这学期带物化实验,实验报告根本没法看,例如 ….. (中间说具体的数据处理的错误情况,删去) …… 打回去让他们改,交上来还是那样,我一次一次让他们改(我想让他们不及格,可 领导说及格率低是我们的事故 ),而其他平行班的实验,老师都让他们一次性通过了,所以学生不但不理解我,还背后骂我,自己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不少不说,还导致天怒人怨,难呀! ….. 我的物化分别在今天上午、下午就结课了,一周之后考试,学生让划重点,这也难怪, 他们的高数、物理等就是给多少道题让你背,考试一个字不改的从里面出 ,这也是理科生的考试?更好笑的是,我教的这个专业 上学期有机考试时老师竟然把试卷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成绩出来后形势一片大好, …… 第二个材料是山东大学新聘的一级教授温儒敏先生的一篇短文《“评审文化”让制度虚设》的选段: 前天参加一所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 6 篇申请的论文,写的较好的 2 篇,勉强可以过关的 2 篇,不合规范、水平差 的 2 篇。这属于正态分布,答辩委员的结论也大致趋同。但是投票时 7 位委员全都投了赞成票,只有我 “ 思想斗争 ” 了一会,觉得其中一篇实在太差,就投下反对票。当时我还特意声明:这篇论文不合格,我投反对票也许只有象征意义。答辩委员们也都理解。结果所有论文全都通过了,连同那篇很差的。我无意批评这所大学的评审制度,制度是严肃的 , 学科点也是有实力的。可是评审专家都似乎受到某种风气制约, 即使面对很差的论文,对其批评很严厉,最终也还是不能不让它通过。专家不一定从中得到什么 “ 好处 ” ,但又似乎只能这样随大流。如果太认真,在学问上较劲,那就显得不合时宜 。这就是所谓 “ 评审文化 ” 吧。…… 在这种充满调和折中的 “ 评审文化 ” 氛围中,再好的制度,也是虚设的 。有没有办法从制度上抑制一下这种不良空气呢?你好我好大家好,过日子是不错的,可是做学问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了。……这些年许多读书人都很推崇陈寅恪式的 “ 独立精神 ” ,可是独立性在哪里?只在反叛现实权势话语的想象中吗?或者只在 “ 愤青式 ” 的痛快文章里? 在本来自己完全可以 “ 独立 ” 的空间里,我们是否又都放弃了必须的 “ 独立 ” ? 我以为温先生的这句话“ 在本来自己完全可以 “ 独立 ” 的空间里,我们是否又都放弃了必须的 “ 独立 ” ? ”说得特别好。我们的教育的确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例如,高考的出题范围只考那么区区一点被限定的内容,在中学文理又要分科,教育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如此等等。但是,有些是我们的学校和学校的教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那里许多人是可以有说了算的权力的。例如,我们的课程教学,考试;研究生的考核,论文质量等等,就是教师说了算。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指责政治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毋庸讳言,现在的政治和教育体制中是存在许多问题,存在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体制的问题,也有人们该怎样去做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地埋怨体制,而在自己可以做主的问题上又随便胡来。就像有些学校负责人总是指责别人请客送礼,贿赂官员,而自己做这些事情一点儿也不少。这些人拿着公款在大吃大喝之中还抨击着“不正之风”。 现在学校的许多大学生不认真读书。许多大学不认真搞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有那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责任。 我想,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是最重要的。
个人分类: 教育|7266 次阅读|55 个评论
从为Science审稿说开去
热度 10 LLM 2012-6-8 15:49
刘亮明 日前接收到 Science 一位副主编的邮件,邀我为其 Review 一篇有关斑岩成矿系统流体动力学计算模拟方面的稿件。颇感意外,因为我从来没有向 Science 投过稿,更不要说在 Science 上发表论文了,自认还达不到那个层次。当然,也甚为高兴,这篇文稿的内容就是近年来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我也在 Tectonophysics 、 Ore Geology Review 和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等期刊以及 SGA 、 WCCM 和 Geofluids 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过一系列有关浅成岩体成矿动力学计算模拟方面的成果,算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为 Science 审稿,要求在两周内完成,其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我还是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其主要原因还是 Science 在学术人中的崇高地位和信誉。 我曾推辞过为国内某期刊的审稿,其理由是太忙和研究领域不熟悉。这其实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我曾经为该期刊多次审稿,有一次发现我审稿后,我的意见一点都没有被采纳,稿件原封不动地登了出来,一篇典型的 Rubbish ,编辑部也没给我任何答复。原来是权力和关系在起作用。类似情况在为国际期刊的审稿时从来没有发生过。 年初曾接到多份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的函审材料,我都非常认真地阅读了所有附件材料,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非常奇怪的是,有人竟然在我还没有收到材料之前就托人将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尽管我并不认识他。有点可怕。   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恐怕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管理部门!
个人分类: 书生意气|113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有感于今年的国家自然基金评审
热度 1 xiaofengh 2012-6-5 15:47
有感于今年的国家自然基金评审 2012 年,我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 面上项目 的评审。感触良多: 1. 标书的水平大部分较高,出乎我的预料。申请者的背景也比较好,出乎我的意料。 2. 标书所研究的内容相似度很高,也出乎我的意料。大家似乎都凑到某一个小领域去研究比较相同的问题,自然中标率不可能高。 3. 有几个标书明显是凑数的,但是也有一定的水平。好好写写真的不差。 4. 积累很重要,我在很大程度上看中标书以往的科研积累,这是能够完成项目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以往在技术,科研管理,论文完成质量的积累对我是有吸引力的。因为是面上项目的评阅,我看中项目的新颖性、可操作性和完成能力。 评审完之后,我自己一下子压力大了很多。可怕的压力!一晚上我把已经做完的 Data 看了好几遍。看来以后的 Lab meeting 还要更频繁一些。压力要尽量温柔地传递下去。
个人分类: 普通科学|8315 次阅读|1 个评论
职称评审——定量还是定性?
热度 4 yuliping 2012-6-3 18:58
这几年,职称评审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无论是教授还是副教授评审,由于名额有限,竞争相当惨烈。学校程序是首先通过学院推荐和排序,再报到学校学术委员会投票。然后是后续工作,有的要上报省里评审。 评职称看什么?看教学和学术水平,一般教学工作难以很好定量,而且不同学院老师的教学水平似乎也不可比,其中有不合理的因素,所以主要还是看科研。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将教学型为主岗位和科研为主岗位分开评审。 科研水平如何衡量?最好的方法是看学术论文、专著的综合水平,至于课题和奖励,我认为主要看看级别,作为评审时的一项参考,不能看得过重,因为课题和奖励一般难以界定教师的学术水平。 如何看论文与专著的综合水平?当然要看内容和学术创新,本质上是学术质量。问题是,评审专家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慢慢看材料,更多时间是看论文发表的杂志级别,所谓“以刊定文”,被广泛诟病,因为就单篇论文而言,是不能用发表的杂志级别代表学术质量的。 问题是,如果不“以刊定文”,就有可能给评审不公大开方便之门。所以,“以刊定文”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成为一种事实上办法。或者说,能够做到“以刊定文”已经是非常公平的一种做法了。 论文的学术质量完全是定性的,而“以刊定文”是定量的,在我国目前的职称评审体制下,适当“以刊定文”是一种较优的解决方案。 2012.6.3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282 次阅读|7 个评论
也说说基金申请和评审那点事儿
热度 71 llei66 2012-6-3 16:35
内容提要: 自 2003 年起,本人每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被拒。甚感悲催。一直想写些什么,但诸事纷繁,难以下笔。眼见得今年基金申请即将开盘,又看到已有人先我一步,心想时不我待。我想知道,今年我还悲催乎?被我推荐或拒绝的他人悲催乎? 本文附件: 本人2010年申请书: NSFCproposal2010雷立旭.doc (本来想把2011的申请书也附上,供大家批评,但是因为文件较大,试了几次都不成功。只好放弃。反正也不重要。 我的论文: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G-1211-2010 正文: 先说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句话,又爱又恨。爱是因为那是可以资助我感兴趣研究的钱,狠是因为从 2003 年到现在,前前后后也写了 10 份了,现在还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是我的水平不够? 本人 1995 年从南京大学配位化学所博士毕业,之后到东南大学工作。 1999 年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 FCO Chevening Fellowship 的资助到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据我申请时英国皇家学会网站说,该项资助是当年英女王访华时与中国政府签订协议的一部分,每年 5 个名额。之后,在牛津大学以博士后的身份又工作了 2 年, 2002 年回到东南大学,被聘为教授至今。因为从读博士起就从事固体化学研究,经过多年的磨练,我决意继续从事有关研究。为了使研究得到更多的支持,我决定从事基于层状氢氧化物(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的固体化学合成和应用研究,以及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研究。总之,研究围绕着固体,特别是无机固体。到现在为止,我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基于层状氢氧化物的功能材料的合成(包括光转换材料、阻燃剂、磁性材料),镍氢电池正极材料(实际上也是层状氢氧化物),废旧电池的资源化研究。 因为已找不到以前的基金申请书,我只从 2007 年的申请书评审意见开始。我得到的评审意见如下: “ 1 申请人具有层状氢氧化物的合成和表征的经验,但对碱性二次电池的理解却有些欠缺。此项申请可能合成出新的层状结构氢氧化物 , 但未必能用作碱性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即使是以层状化合物研究的角度,创新性也不明显。既看不出“设计“思路,也没有材料“设计“的方法,主要还是尝试。 因此,建议暂不资助。 2 层状氢氧化物电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的电化学可逆性,也可以进行快速的多点子电极反应,其典型代表即为掺杂 Al 金属的 a -Ni ( OH ) 2 的制备,最终形成申请者所说的层状物,如 Ni4Al ( OH ) 10]OH#8226;H2O 等,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相关报道。另外,申请者关于电极材放电量等概念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3 一、创新点与研究价值 本申请书拟采用常规的制备层状过渡族金属氢氧化物的方法,通过改变过渡族金属元素的种类,得到系列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电极材料。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总体上看课题的创新点不够,研究水平一般。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 作者只是简单地改变金属离子的类型来筛选材料,没有从本质上探索决定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另外,作者打算研究的内容已有许多文献报道,特别是有关 Mn 、 Ni 等层状化合物的合成与电极性能方面,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因此,申请者应该在申请书中明确指出他们的研究意义,以及与当前研究的不同之处。 研究内容太多,没有深入研究并抓住一两个关键问题来解决。比如,层状结构的演变过程对电极性能(充放电能力)的影响就足够作为一个项目来研究。本项目研究内容过多,难以保证高质量完成所设想内容。建议集中研究内容中关键的一两个问题。 三、经费预算 经费申请不合理,第一项所占比例太大,外出测试费用太高。根据本项目的研究内容来看,所需要的几乎都是常规测试手段,无需数额很大的外单位测试费用,建议重新合理预算。 四、问题与建议 问题:培养人员数量过多。 建议:本项目偏重电极材料的制备,而性能又偏重充放电能力,故请明年向材料科学二部申请。总之,如果本申请能够重新考虑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突出研究重点,合理预算,可以考虑资助。 4 立项依据中未阐述国内外进展,创新性不强,人员梯队极不合理,预期成果言过其实,如在培养学生人数方面。经费预算过高,远非国家基金所能资助,说明申请人对国家基金申请的相关内容不清楚。 鉴于此,建议不予资助。 5 电极材料对二次电池的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层状结构的氢氧化物是很好的备选材料。项目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层状氢氧化物,研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高性能的电池开发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支持。项目提出的创新点是新颖的,研究基础好。值得支持。申请人有良好的科研背景。同意予以资助。注意:通过一个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 3 名以上,硕士研究生 6 名,恐难! ” 现在看来,如上评议意见中,有 2 点是有多位专家指出的:一是创新性不强,二是培养的学生太多。关于创新性,我不知如何评判,因为当今大多数人做的事都有很多人在做。例如关于纳米材料的研究,所有的人都在做各种各样形貌的纳微米尺度的颗粒,都号称有这样那样的性能,使用的元素似乎都是周期表中那么几个元素。我实在不清楚,他们是怎样创新的?至于培养的人数,我当时想每年招 1 个博士, 2 个硕士, 3 年大致就是那样。可是专家说多了,就多了吧! 2008 年,我仍然以镍氢电池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继续申请。当然,申请书根据专家的建议重写了一遍。不过,结果仍是被拒。我觉着一些评审意见并不能说明专家清楚有关研究的实际情况,因此曾向基金委抱怨。下面我把评审意见和我的申诉一起放在下面: “ 一、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 在目前研究开发的动力电池中,镍氢电池在安全性和功率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开展高比容量和具有高倍率放电性能的 Ni(OH)2 电极材料研究非常重要。相对于商业化的 beta-Ni(OH)2 , alpha-Ni(OH)2 具有高比容量的优势,但其振实密度太低,同时在强碱环境下容易导致 alpha-Ni(OH)2 向 beta-Ni(OH)2 的结构转化。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是 alpha-Ni(OH)2 面向应用的研究重点。该项目在此方面似乎尚未考虑,建议该项目进一步凝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明确研究内容(电子显微技术在此方面发挥的空间较小)。 我的异议:我认为本专家并不完全了解有关研究,犯了严重的以偏盖全的错误,因此他的判断有误。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虽然该专家指出的 a -(NiOH) 2 的确在强碱性环境下容易转化成 b -Ni(OH) 2 ,但是我们提出的项目并不研究 a -(NiOH) 2 。我们研究的是一种层状氢氧化物(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 OH × 5H 2 O ,文献中也有称为稳定化的 a -Ni(OH) 2 ,它在强碱溶液中极其稳定 (我们近年开展的研究表明,在室温下该材料很稳定,但在高温、大电流充放电时不稳定。已有相应的论文发表) 。因此不存在专家所说的关键问题。 (2) 正如该专家指出的我们研究的材料具有振实密度低(振实密度低主要是因为材料的理论密度低)的特点,因此会影响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换句话说,也是我们已经制作的样品电池表现出来的,同样体积的镍氢电池用 b -Ni(OH) 2 做其能量密度可以是用 a -Ni(OH) 2 的两倍以上。但是,我们的模型电池即使在未优化的条件下也表现了优良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必须指出,该材料具有比 b -Ni(OH) 2 高的重量比能量密度。换句话说,其大电流充放电能力(或称功率密度)、高的重量比能量密度,特别是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循环寿命长的优势完全可以弥补其体积能量密度方面的劣势。 (3) 由于电极活性材料已经确定,也就是说其结构已完全确定,自然没有办法过分关注其振实密度,因此我们不把它作为重点进行研究。 (4) 关于研究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是明确的,除非该项目没有任何研究的必要。但是,该专家似乎没有说该研究没有意义。 (5) 至于该专家认为电子显微技术在本研究中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小,更是大缪!原因是,已有的研究表明电极材料的形貌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现有商业化电池材料中,使用球形氢氧化镍,如果不是用电子显微技术,谁能知道它是球形的?在我们的研究中,电子显微技术更是观察电极活性成分与导电剂、粘结剂相互作用的必有手段,怎么没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呢? 2 本项目申请者提出对发明的一种镍氢电池电极材料 OH5H2O 进行基础研究,根据已有的工作可以看出,这种材料在镍氢电池中体现了良好的性能,但申请者所提出的研究内容更接近于对该材料应用开发所进行的必要工作,其基础性和创新性较一般。建议申请者从该材料的结构方面入手进行更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分析相关的机理,以利于该材料的应用和进一步拓展。 对于本专家意见,我认为本专家虽看到了项目研究的材料具有优良性能,但是认为项目“更接近于对该材料应用开发所进行的必要工作,其基础性和创新性较一般”,并因此建议“从该材料的结构方面入手进行更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分析相关的机理,以利于该材料的应用和进一步拓展”,犯了概念不清的错误。理由如下: (1) 我们承认所提出的研究是比较接近应用开发,但是其基础性仍然充足。难道 各种添加剂对所研究材料 OH × 5H 2 O 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性的影响 不是基础研究吗?其次, 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电子导电网络和离子传导网络的演变以及对电极循环寿命的影响 不是基础研究吗?我希望知道该专家关于基础研究的定义! (2) 关于本项目的的创新性,更应该是不容质疑的。就凭所研究材料获国家专利授权这一点。 (3) 专家的建议更是牛头不对马嘴。对于一个结构已相当清楚的材料,还要研究什么结构?关于我们提出的研究内容,哪个不是在“分析相关机理,以利于该材料应用和进一步拓展”? 3 提高动力型 Ni/MH 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的循环寿命对于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影响动力型 Ni/MH 电池大电流工作寿命的因素较多,电池正极性能的恶化只是其中因素之一。该项目申请者未经论证而将电池失效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大电流工作时正极上产生的离子和电子流对电极的强烈冲刷作用所致。同时,申请者所述的其发明的 “ 新正极材料( 2006 年申请专利和 2007 年论文,参考文献 4 、 5 )得到学术界的普遍确认(参考文献 6 - 10 ,有 4 篇是 2006 年以前的) “ 说法明显缺乏依据考证。因此,该项目的立论依据不充分,有关正极材料的添加剂掺杂及配方研究内容缺乏明显的特色和创新。不同意资助。 在 5 份评审意见中,该专家是唯一一个明确提出不同意资助的。我们认为,该专家的判断基于“ 该项目申请者未经论证而将电池失效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大电流工作时正极上产生的离子和电子流对电极的强烈冲刷作用所致。 ”以及“ 申请者所述的其发明的 “ 新正极材料( 2006 年申请专利和 2007 年论文,参考文献 4 、 5 )得到学术界的普遍确认(参考文献 6 - 10 ,有 4 篇是 2006 年以前的)说法明显缺乏依据考证 。 ”并作出“立论依据不充分”,是有问题的。理由如下: (1) 我们的项目申请书并没有 “ 将电池失效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大电流工作时正极上产生的离子和电子流对电极的强烈冲刷作用所致 ”,我们只是说“电极的松散脱落是影响电极寿命的重要因素”(见申请书 1.3.1 )。不知专家是从哪里看到那句话的? (2) 关于专家所说“新正极材料得到学术界普遍确认的说法”我们也没有说过。我们只是说,新正极材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新型动力型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这一点事实上在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学术界普遍地确认。”我们认为,我们研究的材料是一大类材料中的一种,相关研究对该类材料的优良性能已获确认。 因此,我们认为,该专家缺乏阅读理解能力,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区分, 实在没有资格在这样一个重要场合出现。 4 1. 本申请预在车用动力型镍氢电池中使用的是一种 alpha 体氢氧化镍,与目前商品化镍氢电池使用的 beta 体氢氧化镍相比,确实质量比容量更高,大电流充放电性能更好,申请者开发的该种材料与大多数研究者制备的同类材料性能相当,并不表现出特别的优势; 2 . alpha 体氢氧化镍比 beta 体电化学活性更好,但为什么至今没有实用化?本申请提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优化电极配方和工艺,以使多年没有实用化的 alpha 体氢氧化镍实用化。申请者未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alpha 氢氧化镍没能实用化的关键在于它的密度低下(电极的实际填充密度只有 beta 氢氧化镍电极的一半左右),致使电池的能量密度(体积比能量)很低。本申请没有提及此问题,当然也不可能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方案,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于该专家的意见,我们认为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该专家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以偏概全。如果仅从电极材料放电容量来看,我们研究的材料确实与同类材料相当,但是 该专家忽视了一点,就是现有研究中对该类材料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特别是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电池的寿命影响研究甚少 。在这一点上,必须指出, 国际国内只有我们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 其次,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的,本类材料的体积比能量上的确具有缺点。但是其重量比能量、比功率上的优点,以及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的长循环寿命足以弥补该不足。同时,该不足在电动汽车这个领域可能也算不上缺点,因为电池体积大不是问题,质量大了反而因为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变成了缺点。我们没有指出该缺点,是因为我们研究的问题与该缺点关系不大。 5 镍氢电池在混合动力车领域有重要应用,进一步提高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项目拟制备动力型镍氢电池正极材料 OH5H2O, 该材料 5C 时放电容量大于 280mAh/g , 2C 循环寿命超过 600 次,申请者拥有该材料的相关发明专利,这为项目的完成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建议予以资助。 需要指出的是,申请书缺乏该材料的相关物理化学数据及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描述,如材料的密度、导电性、稳定性、理论容量如何计算等,希望申请者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认为,该专家的意见在技术上很正确。这绝不是因为他同意资助我们的研究。关于材料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数据,其实在我们的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已有描述,当然有些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也是我们的申请要做的。 2009 到 2010 年,因为我们与江苏省一家电池企业共同申报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获得成功,因此,有关研究得到了资助,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结果。我认真地修改了基金申请书,把我们的一些研究心得揉了进去,仍然将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申报。结果仍被拒。我相信,专家们和基金委或者不愿意支持有关镍氢电池的研究,因为当时人们都纷涌到锂离子电池上创新去了。说实在的,我很不愿意放弃这项工作,至今仍默默地坚持着。我相信终究有人会发现我的研究的意义。我把 2010 的申请书附在后面,供有兴趣的人观看。 2011 年,基于我们的另一项研究,即废旧二次电池资源化,我们申请了关于“废旧二次电池电极活性材料活化过程中的形貌与结构控制”。结果仍是大败而归。评审意见是: 1 资源循环与污染控制的课题,有研究必要。 但是从标书来看,涉及的回收材料范围太过宽泛,性质各异,导致研究内容庞杂,难以实现。 有些目标似与现实不符,如标书中提及的磷酸铁锂材料,目前国内的制备工艺技术仍总体尚不令人满意,导致国内厂家在低端市场苦苦竞争,而简单的二次处理就恢复性能从而返回应用似乎尚遥远。 内容虽涉及理论, 但总体上属于工艺研究,不属于基金资助范围。 2 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有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电池再生利用也是环境保护、资源再生等所迫切要求的。选题比较切合实际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市场潜力。然而,铅酸电池、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性质没有什么共性,合在一起研究没有什么相关性。应该集中精力研究一种电池的再生。电池电极材料的再生关键是分离,如果分离的问题解决不了,其他都是空话。课题在分离方面的措施几乎没有深入研究,应该现在这方面把工作做扎实。 3 课题《废旧二次电池电极混合物中电极活性材料活化过程中的结构与形貌控制》主要以废旧锂离子、镍氢、铅酸和镍镉电池等的资源化为研究目标,提出二次电池循环生产电极材料的新工艺。首先通过物理手段得到废旧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的混合物,然后不采用冶金的方法直接得到电化学活性被恢复的正极和负极活性材料。该思路比传统的电极材料的处理方法环境友好,且附加值更大,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但是,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比较分散。申请者提出了在电极材料活化过程中的结构和形貌是提高电极材料性能的关键。但是,没有很好地阐述在电极材料活化过程中如何达到结构和形貌的控制,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是课题的关键,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从而无法体现出创新性。 课题书写的逻辑性不是很好,发散比较严重。 建议认真修改申请书,明年再报。 4 1 )项目提出以废旧二次电池电极混合物为原料,不经过冶金分离过程,直接生产电极材料,对于废旧电池的循环利用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同时提出对电极混合物的化学转化过程、混合物和固体产物的化学成分、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于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2 )项目研究内容基本合理,但研究内容过于宽泛,理论研究的深度可能会有所削弱,建议选择铅酸和镍氢废旧电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较合理,建议加强固体混合物化学特性、产物结构、形貌与性能之间作用机理的研究。 3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较合理可行,研究队伍合理,学历从层次高,前期研究基础好。 综上所述,建议立项资助。 5 废旧电池回收与经济有效的综合利用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将产生数量庞大的废旧电池。本项目提出二次电池循环生产概念有一定的新颖性。将废旧电池分离出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混合物直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形貌的高性能电极活性材料加以再次利用这一技术路线构思具有创新性,应用背景明显。其研究成果对固体化学理论将有一定的贡献。 研究对象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镍镉电池等四大类别,材料类别跨度太大,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建议以前两种电池为主要研究对象。 拟解决的两个科学问题凝练的较好,特别是如何解决电极混合物中原有各类添加剂对主体材料再生为电极活性材料时的负面影响,将是本项目的最大挑战。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基本可行。经费预算基本合理。 项目组前期研究工作与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相关性好。 不足之处是:设备费 23 万元,占总经费的 32% ,比例过高。研究队伍主要靠研究生,显得力量单薄。 我在没有获得评审意见之前,但得知被拒时写了一封信给基金委。内容如下: ( 1 )本项目是 2005 年起辛勤研究的成果。到现在为止,相关研究已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7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9 项(已获授权 4 项),项目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和其它奖项。我认为,项目具有明确的创新性,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因为它有可能解决二次电池的循环生产问题,也解决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推进我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我们已有的工作可以说明我们具有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具有比较好的研究积累。项目也已得到了电池行业人士的赞同和投资。 ( 2 )我们根据已有研究指出,我们的具有创新性的二次电池循环生产路线必须基于具有特定结构、特定形貌的电极活性材料的获得,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所得电池的循环性能。该材料必须在限定工艺条件下完成(因为我们的工艺路线决定了我们的反应物不是通常科学研究使用的纯净物,而是混合物,而且可能是中高温度下的固相化学反应)。所有这些,决定了本项目富有挑战性,也具有科学性,是基金委应该支持的原创性研究。 ( 3 )我们已为项目研究制定了可行的研究方案。我们知道,所研究的项目虽然涉及铅酸、镍氢、锂离子和镍镉等四种电池,表面上看内容较多,但是我们认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比较单一,就是在杂质存在条件下的具有特定形貌和特定结构(包括相组成)材料的合成问题。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所有电池循环生产面临的问题。电池的不同只是提供了顶多 8 个应用场合而已。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 4 年内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 4 )这次项目没有被批准,估计又有人说可行性不好、科学性不好或者项目过于庞大等等。从 2003 年起,我一直遇到这样的非议,也因为这类非议从来没有得到基金委的支持。我认为,一些评议人不负责是我以前申请失败的原因。这一次,因为我还没有得到评议意见,我不知道是不是又发生了这种情况。但是我想,任何类似的笼统意见我都不能接受。因此,我希望利用基金委提供的这样一个机制,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拿到评议意见后,我也觉着研究内容过多或者是个问题(因为专家说了)。因此 2012 年只研究废旧铅酸电池的问题。值得告慰自己的是,也向各位读者报告:我们在铅酸电池活性物质的处理过程中,发现根据我们的方法得到的活性物质的放电容量,对正极材料比现在工业上使用的技术得到的高 26% ,负极材料则更高。目前正在解决一些工业技术问题。如果运气的话, 不久会完成中试生产线的建设,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铅酸电池工业解决 2 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即废旧铅酸电池的资源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以及铅酸电池的可持续生产问题 。敬请期待。 当然,我也期待今年的专家网开一面,让我的申请通过 。 完成多年的夙愿。 再说基金评审。虽然我的基金申请屡屡败北,我仍然作为基金委的评审专家每年评十来份申请。今年,无机化学处分了我 13 项青年基金, 1 项面上基金,大多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像一些人说的,我并没有过分在意基金委的那个比例,而是将一些我认为有意义而且可行性好的研究给予建议优先资助,有意义但可行性难以判断的给予建议可以资助,而一些司空见惯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如纳米材料合成和形貌控制而无具体应用背景或应用背景不明的建议不予资助,不管它是否可行。创新性,在我看来,很多时候限于专门知识,仅根据申请书所述难以判断。因为,申请人肯定把对评审结果有负面影响的知识全部过滤掉,要求评议人再查一遍文献可能做不到。 我认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以打靶做个比喻,大多数基础研究是大致瞄准一个方向(有一定的应用背景,但很模糊),开枪,然后在有枪眼的地方画靶。因此,它每次都正中靶心;应用研究呢,靶子就在那里,你必须苦练本领,解决一切可能影响正中靶心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绝非只有一个,它们可能已有人研究过,并有答案,或者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人研究过),然后打靶正中靶心。其中涉及的难度和综合性一目了然。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具有确定的新颖目标的基础研究如同应用研究,会具有比一般的应用研究更高的难度,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我认为,应该支持具有确定的新颖目标的基础研究,不支持一般的只是改换门面式(有人做了什么,什么没做,我因此要做)的基础研究。 我赞成许三多(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主人公)的一句话,要做有意义的事! 以上是我的看法,请各位批评!
18559 次阅读|133 个评论
没有见过如此愚昧的博士论文评审制度。北大怎么啦?
热度 3 liwei999 2012-6-2 18:16
没有见过如此愚昧的博士论文评审制度。北大怎么啦?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01/2012 23:33:27 今天大学里的经济系、法律系与当年大不相同了。至少在就职方面,人文科、社会科的学生比中 文系的会有利吧。但是当年这些学科是没有人气儿的。因此,也就没有好学生去那里。微积分都不汇算的人毕业后,就这样混成了今天的教授,制定了今天的制度。 这个制度有多么愚昧呢?不看这篇博文还真不知道。 质疑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为我的学生一辩——北大日记 。镜某相当怀疑当年制定这个制度的教授们。镜某再“民科”、再“脑残”,也不会设计出来这样的一个学术制度。因为作为一个博士论文(学术论文),必然要引用很多学术的参考资料。一个评审人员如果不能通过这些资料推断出博士生的导师来,那么就不具备评审的资格了。这样一来,博士生的匿名就丝毫没有意义了。 作为博士的指导教授,胡老师的心情十分值得同情。但是,镜某以为,作为在学术界里吃饭的人,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感情的层次上。人们需要进一步提供制定这个 愚昧的制度 的背景和人物的信息。也需要动员学术界的舆论,改变这个愚昧的制度。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580 次阅读|3 个评论
也谈一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
热度 4 taoyu1 2012-6-1 00:23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一周前结束了,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开始了。而自己今年参加了小杰青的申请和博士点基金申请,所以自己今年“又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种感觉的确很微妙。 这几年相信很多学者和我有类似经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越是到863、973和国基重点,则这个游戏圈子就越小。这次你是裁判员,明年你就是运动员,换了一个位置你又何曾不是希望对方能高抬贵手?科学的理性公正与人情的感性私利之间总是太多挣扎。很多时候,那些情绪很激烈的愤愤们,难道又不是由于把自己的得失看得很重,才那么愤愤不平?!而真正在那个利益圈子里面的人,则往往选择沉默....
11837 次阅读|5 个评论
基金评审有感
热度 10 ZhangSH62 2012-5-31 22:42
基金评审有感
基金评审有感 2012年5月31日午夜 今年的基金评审终于结束了。今年收到两个处三批项目,共23份,这和往年比还少了三分之一,往年都是收到三个处近30份。进入五月我就忙得不可开交,28号完成一份书稿清样校稿,29日晚才开始有时间评审。 总体上感觉,今年的稿子大都不错,几乎没有太差的稿子,因此审起来就很累了,必须详细去看才能分出高下。大体可以分这几类: 第一类: 稿子创新突出,提出了明确的科学问题,各部分写的也恰到好处,有前期基础,有初步科学发现,思路明确,这样的稿子不得不给优先推荐,一般会占十之一二。 第二类: 创新明显,有特点,但不是很突出,稿子写得也内行,找不出大毛病,前期基础也好,课题有连续性,这样的稿子没有理由不支持,但达不到优先支持的程度;这样的稿子占有十之二三。 第三类: 有创新想法,也有特色,总体不错。但写得有毛病,可上可下,些许毛病可能最后沦为被否决。占十之二三; 第四类: 那是真的不行,或是没有创新,或是写的糊里糊涂,这些好处理,不需细看就可以找到大毛病,看一遍就可以否决的。这样的也是十之二三。 最难的就是第三类,按基金委规定,支持率有限,必须找出第三类的,要细看才能找到根据,没根据就不好否决。 常见的毛病如下: (1)立项依据: 这部分是要写为什么做,要简洁,不要过多,写多了读者就糊涂了。有些写的没有逻辑,常识写的过多,空话写的多,让人动心的观点和数据少。有些不提国内研究情况,一篇国内或中文文献没有,对国内情况视而不见。评审人多为国内专家,这些错误当心吃亏。 (2)研究内容 部分大谈为什么做,怎样做,用什么实验做,几乎重复了立项依据、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等各部分内容;或者研究内容就是一个工程项目,根本没有科学问题,对一个工程或工艺从头做到尾,不知道基金要凝练科学问题,要围绕工程中凝练的有共性的、解决为什么的、科学问题。实际上这部分就是要简洁地告诉读者你要做哪几件事。 (3)研究方案 要描述怎么做。比如用什么方法(理论的、模拟计算的、实验观测的),用什么实验、什么仪器设备,工作逻辑顺序(所谓技术路线,最好给框图)。 但有些人在研究方案部分又重复了研究内容;可行性写的都是单位有人、有房、有车、有设备,就是缺钱!几乎没提过有什么研究难点关键技术怎样解决,有何测试难题如何解决,有何理论是否可以解决。 (4)特色与创新点 部分,有人写的都是特色,没有提到真正的创新,或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又写了一遍。 (5)经费 上,重点应是实验、测试、分析、计算;能源动力、差旅会议、办公、材料费要合理,用多少别人是可以估计的;可以写少量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改造,自行研制可以稍多;国际合作、人工劳务费要用好15%政策,管理费固定的5%。可是有人写了很多能源动力费,或写了过多的材料费,或写了很多仪器设备费,但不少人国际合作费空,劳务费只有5%。 (6)还有些其他不适之处 ,例如项目写的特别大,内容写得特别多,人也写得特别多。其实基金有限,只支持具体有限内容,这部分做完了可以以后再申请下一部分。有些将表格填得满满的,或写了很多教授,其实大家都知道,教授多了就虚了,工作人员三两个就够,关键要配合好。研究生也不必太多,各有一两个就够,这是告诉人你有什么类型研究生可以参加,他们中一些人可能课题启动不久就毕业了。一个面上项目不需要太多的人,关键是能实在参与的。 可以看到,高水平单位一般稿子写得普遍好,不管学术创新水平如何,他们的错误确实少,写的内行。非研究性大学或机构不会写的多,虽然有可能有不错的创新思想,但因为稿子错误很容易被划入第三类,容易被否决。今年有大学统一请外单位专家改稿,起码他们很多年轻老师学会了怎样写稿子。值得。 不平静的江湖
8985 次阅读|18 个评论
拒绝评审一篇文章
热度 9 cosismine 2012-5-31 21:16
看了一眼摘要,文章没有很大的意思,发表了,不觉得怎么样,不过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多一篇无关紧要的文章。不发表,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错误,我去读,还浪费我的时间,所以,拒绝评审。第一次,但愿不要给主编形成什么不好的印象。
5112 次阅读|20 个评论
自科基金项目评议
热度 21 tangmingdong 2012-5-27 11:28
今年共收到15份自科基金项目申请书,9份面上,6份青年。今天终于将评议结果提交了,心中总算轻松了不少。感觉大约一半的申请书写得不错,内容和语言上让人看起来比较舒服,看得出撰写时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我认为一份好的申请书,其语言和形式也是值得注意的。当然不能仅凭这些去判定申请项目的好坏,内容自然还是第一位的,但我还是认为态度认真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另外一种感觉是,申请人工作基础好的并不是很多。基本上,大家都发表了很多论文,但好的论文确实并不多。既然工作基础看起来好的人并不多,在内容还不错的情况下给这些申请书加分似乎也是应该的。 我相信有不少评议人跟我有类似的感觉,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新人。评完之后,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把工作基础打好,把基金申请书从内容上到形式上都弄好,应该就离成功不远了。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4936 次阅读|22 个评论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今天公布了!
热度 3 liuysd 2012-5-21 16:03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2012年05月21日13:30来源: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按照资格审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全国哲学社 原文地址: 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9/17942372.html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按照资格审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等规定程序,顺利完成评审立项工作,共有3291项课题获准立项资助,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附后)   今年全国共受理申报课题25243项,比去年增加4061项,增幅为19.2%。继续采取适当限额申报办法,经各地社科规划办和申报单位的初筛把关,选题重复现象明显减少,申请层次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总体较好。23个学科全部实行匿名通讯初评,每份申请书的论证活页由5名同行专家评审,通讯评审专家来自重点科研单位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95%以上为博士生导师,通讯评审的权威性和专业对口性进一步增强。经匿名通讯评审后,共有5750项课题入围。会议评审经过专家认真筛选,充分酝酿,民主投票,各学科提出建议立项资助课题。评审会后,全国社科规划办对建议立项课题进行认真复核把关,报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的立项课题共3291项,其中重点项目160项,一般项目1806项,青年项目1325项。今年立项总数比去年增加408项,平均立项率为13%,比去年降低了0.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每项资助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均为15万元。上述结果符合领导小组确定的立项资助计划,体现了适当控制年度项目立项规模的要求,也体现了扶持青年人才的倾斜政策。   从立项课题的地区和系统分布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立项,立项数超过100项的有11个省份:教育部在京直属高校、上海、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广东、山东、河南、江西、四川,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省区市的科研力量分布状况。五大社科研究系统中,高校系统共立2861项,占总立项数的87%;社科院173项,占5.3%;党校142项,占4.3%;军队42项,占1.3%;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73项,占2.2%,上述情况同历年评审结果大体持平。   今年的立项重点,突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突出了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突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研究,突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突出了进一步深化重大国际问题研究,突出了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总的看,今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课题评审立项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坚持正确导向,突出立项重点。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立项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很强,必须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第一位要求,凡政治方向上有问题的,一律不能立项。各学科评审组对于建议立项的课题,专门在研究内容和课题名称的文字表述上再把了一道关,提出了修改建议,以避免引起歧义或误解。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强调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点资助体现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应用对策研究课题,以及体现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    2、坚持质量第一,体现国家水准。 为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评审立项工作坚持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对那些难以达到国家项目应有水准和层次的课题,不予立项。各学科组组长或召集人对评审工作负总责,全面把关、全程监督,要求主审专家和评审小组推荐的课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学术水准。由于评审把关严格,今年重点项目下达计划200项,实际只评出160项。    3、坚持统筹兼顾,强调综合平衡。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覆盖面和受益面广,最能体现社科基金的公益性,对于稳定队伍、培养人才、多出成果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今年评审立项工作突出强调了地区和单位分布的适度平衡问题,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和青年项目倾斜,这也是体现立项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保证立项质量的前提下,对于立项指标超过100项的大学科,要求各省(区、市)都要有立项,同一单位同一学科的立项数量要规定最高限额。另外,今年统一新规定,各学科评审组要专门预留出10%左右的立项指标用于综合平衡。从评审结果看,各学科较好地执行了上述规定,既突出了立项重点,又兼顾到地区和单位的覆盖面。今年全国共有1380家单位参加申报,获得立项资助的单位达623家,比去年增加了80家,往年立项偏少省份和单位的立项数量有较大增长。今年继续执行向西部地区和青年项目倾斜的政策,青年项目立了1325项,比去年增加202项,增长18%,立项率高于平均立项率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立了669项,比去年增加130项,增长24%。    4、坚持公平公正,严肃评审纪律。 为维护评审立项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我们在学科组长预备会上,专门强调了评审工作纪律、保密要求和回避原则,强化主审专家责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为避免入围课题名单外泄,今年继续执行入围名单在大组投票前才发给评审专家的规定;为防止评审专家名单外泄,从今年开始不再印发全体专家名单和房间号码,只印发本学科组专家名单。上述做法起到较好效果,也得到评审专家的理解和好评。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可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查询。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389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委员痛批项目公关为人格侮辱 建议取消奖项评审
热度 1 WuchangZhang 2012-5-21 05:35
转自 http://news.sohu.com/20110313/n279792879.shtml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项目公关吓得评委半夜才敢回住处   北大清华遭遇潜规则吃“闷亏”   本报记者 原春琳 张 国   清华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邢新会经常应邀担任科研基金项目的评委。有时,邢新会刚刚得知自己是某个项目的评审专家的当天,各种各样的“沟通电话”就随之而来。甚至,他还没有接到正式通知,有的项目申请人就给他打来了电话。更有甚者,如果到外地参加项目评审,各种名目的公关更是让人应接不暇。参评人拿着材料,恭恭敬敬地请他“指教”,带来的材料里经常夹着一定的“东西”。   “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邢新会不止一次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   他不堪其扰。每当碰到这种情况,他不敢接电话。半夜12点之前,更是不敢回宾馆。公关的人常守在宾馆门口。   如果遇到的是与企业相关的项目,这种“公关”会变本加厉。邢新会说,以前企业为了拿项目,仅仅是公关主管领导,现在则开始“进攻”专家了。公关手段无所不用,甚至能千方百计打听到评委的家庭住址。   “只要是有评审性质的项目,公关都很厉害。”邢新会说。正因为如此,他一般不愿意去做评委。   “公关”的不只是科研项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协委员说,每到评选博士点的时候,不少学校都要组织班子,举行公关活动。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拜访那些“疑似”的评审专家。因为评审专家名单是保密的,为了搞到这份名单,不少学校都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部门是从专家库里随机抽取名单,关键是能把专家库的信息弄到,这很有参考价值。”这位委员说。学校为此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有个大学副校长,在外面专跑此事。为了拿下一个博士点,学校给的经费是100万元。   南京大学教授高抒委员就当过“疑似”评审专家。但因为是随机抽取的名单,他真正参加评审的次数并不多。每年一到评审季节,有很多人来送钱、送物。这让他感觉很棘手:对方把钱放在信封里送过来,不收也不行,否则人家会认为这个专家太僵硬,不懂人情。   开始,他会把钱寄回去。可是一寄,这件事情就暴露了,对参加评审的单位损害很大。还有寄回去的钱,人家处理不了,因为这笔钱在账面上早就已经报销了。   至今,这件事都困扰着高抒。他又想了一个办法:把钱送给学校工会,过年过节时捐助贫困职工。但这仍不是妥当的办法。后来他又找了两个途径:捐给学校的发展基金和贫困大学生基金。   到现在,不会“搞关系”的高抒,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完全想凭着实力说话,不吃这套人情,在现今的评审中是要吃亏的。“现在不管是谁评,都要给每一个可能的评委打招呼。”邢新会委员说,否则就被认为是瞧不起对方。而国外科研机构的自律性表现在:就是即使知道你参加评审,也不会去找你,否则就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就因为不懂这些人情,吃了“闷亏”。他曾在博客中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他一共申请了3个科研项目,其中两个半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评审组的间接反馈是:谁让饶毅不联系我们、不尊重我们?   邢新会委员说,正因如此,这几年清华、北大在一些项目的争取方面,会受到比较大的压制。“中国的事情,顶尖的团队不一定能得到关键的支持”。   “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他说,有些招标“猫儿腻”多得很,“科技界不能变成这种状态”。   各种项目评审没有办法取消,代表委员们就强烈建议取消由评审引发的种种评奖。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委员建议取消各种奖项评审的原因。”邢新会委员说,各部门各省乱七八糟的奖太多了,好多评奖都存在不正常操作。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原院长邵国培委员说,国外的科技奖励主要是学科行业的专业奖,评奖也不是政府组织,而是专业学会组织,每种奖项每年或几年评一次,每次评一两个人,评委都是行内的大专家,奖项少而精。可是我们的科技评奖往往是在短短的几天内,把各行各业的专家组织在一起,对各学科门类的几十上百个项目进行评审,每个项目的介绍和答辩不超过10分钟,每个专家都不是全才,一天要审几十个项目,怎么能评得准、评得好呢?   “我们的科研项目鉴定也不规范,鉴定委员会是自己请,常常是只请朋友,不请对手,相互捧场,高抬贵手,很少看到不过关的鉴定会。”他说。   对此种种现象,邵国培委员说,广大科技工作者也看不惯,甚至很反感,但是对这种环境也无能为力。他建议,大幅减少科技奖励种类和数量,取消二等和三等奖,取消大部分政府奖和部门奖。   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交了一份提案:废止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说,不但要废止国家的,连省部级的也要取消,因为各级科技进步奖已经“太多、太滥”了。在我国面向科研成果设立的三大科技奖项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都是少而精,科技进步奖数量太多。   尹卓告诉记者,自己连续几年在科技界了解情况,很多人呼吁取消科技进步奖。一位科学家做基础研究,多年积累才有可能拿到自然科学奖或技术发明奖,而他的同龄人也许几年就拿出一个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而人事部门将奖项与晋级挂钩,这些人就晋升得很快。   “这就形成了一个导向:谁都不要搞基础研究。”尹卓说,现在有一种“逼良为娼”的功利主义倾向,很多年轻人来了一两天就学“坏”了,满脑子都是干“快”活儿,甚至不惜造假。他说,这才是最危险的。   “如果评审都没有自律性,评审就没有意义了,都是游戏。”邢新会委员说。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一点,管理体制必须规范化,必须有好的制度建设,让所有的人都有安心工作的环境。“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科技发展会出现很多不正常的浪费”。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然基金评审上传完毕
热度 4 bobosir 2012-5-18 23:52
4.22号收到15份面上基金评审,陆陆续续每天有时间就评审,直到今天晚上12点才上传完毕,希望做到了公正公平。 1优先资助,5可资助,其他不资助。想再挑个优先资助,可还是不满意5个可资助中任何一个,可惜了。 有新意,申请书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研究内容清晰,技术路线创新点明显,基础要突出,基本能给可资助以上。 总结,申请书一定要花心思,即使立项依据不突出,也可以考虑可资助,如果有好的基础,基本能给B以上。
335 次阅读|3 个评论
省基金初评感悟
热度 4 刘全生 2012-5-16 17:12
今年有幸被抽中作为省基金评审专家。登陆账号一看,22份新鲜出炉的申报书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要用多少时间来看完一遍?查阅相关资料看懂又要多久?比较优良中差打分写评语呢?我手头正在忙的项目申报、论文修改、期刊审稿、实验指导等等工作如何安排?稍微清醒一下,我就先选了个最简单的事做:把每份申报书都编号下载下来,抱着欣赏学习的态度,先抽几个浏览一番。 项目类型包括本省基金项目4大类别啊,再看专业,我只能算作一个大同行而已,他们所用研究对象、实验技术等都仅仅是我有所耳闻目见的,自己的研究中尚未涉及到过。 随着各项工作截止日的逼近,我就给自己定了个计划,在一周内全力评完这些基金。一开始依然不敢对阅读过的申报书打分评价,但是所有申报书都通读一遍后,心里就没那么无措了。毕竟不是单份申报书,我只要从这个不同类别的集合中,将各份申报书内容按照几个基金委给的标准PK出个结果就可以了,至于评语我只能从大同行角度去给予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完成提交后,我自认还是蛮公正公平的,基本上应该没有徇私情论生熟,也没有得志便猖狂,随意指摘别人的研究思路、设计和基础。所以评完之后,我终于能睡个好觉,然后继续我的市项目的申报准备了。 回想起来,还是有些感悟和不少收获的。 首先是,真正的站在评审的位置上深刻体会了一次,这也改变了工作以来一直作为申报者而形成的一些心态和思维模式,更多的体会到评审为何会返回当时自己觉得难以接受的意见和建议了。因而也相信一些博主所说的,申请失败不能只是埋怨评委,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在那个申报书集合中的确有不足,只能被淘汰。反过来讲,即使得到负面评价和结果,评委也不是对你研究的否定,因此不宜妄自菲薄、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而不思“悔改”,此时应投入精力以谋来年再战。 其次是,当评委真是责任重大,尤其是作为大同行,对于不很熟悉的细分专业领域,若在不同领域间横着比较很容易形成偏见,例如看到某些领域都是基因组蛋白组的高精尖技术,而另一个领域还是些简单测量和观察,则容易忽略二者研究思路差别,而对一些依靠高技术包装项目放行,却错杀一些研究思路巧妙而没有“技术含量”的项目。一旦遇到这样情形,我的做法至少找几篇各自领域的文献浏览一下,再去评判他们研究是否新颖、问题是否关键、方案是否可行等等。虽然依然是个大同行小外行,希望在恶补之后能做到公平公正。 最后,集中研究过这么多份专家同行们精心准备的申报书,至少在如何撰写申报书,如何将自己小专业领域的问题写的让人明白,如何深入浅出清晰明了的呈现出你的研究思路,如何逻辑严密尺度准确的阐明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等方面受益良多。 图片来自网络,是我家乡我未曾亲临的美景,放在结尾寓意:每个申请人都期望成为得到神光照耀的那颗树!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43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基金12项申报成功之独家经验--一位教授的感受
yongbin 2012-5-15 10:41
已有 606 次阅读 2011-9-17 17:13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因为:评审过程没有本人答辩或现场了解,没有申辩。所以: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不评实际学术水平。所以: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能批准。总之:不要把希望、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后门或大树上(原因:除上面的外还有 -- 基金评审相对公正;有五个评委;基金实际批准的大都没大树)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 “ 确切、醒目、主题明了 ” 。 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 “ 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 ” 。要反复推敲。题目大小要适中,防止 “ 大题目、小课题 ” 。 400 字摘要:要具体不空洞 投放的学科要选准 = 报志愿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 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规律源头创新 = 原始性 + 惟一性源头: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长江之 “ 源 ” ) “ 实质性的创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范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know what, know why, know how) 所以:题目 “ 有意义 ” 还不行,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 “ 应用研究 ” 可申请 “ 联合资助 ” 项目) 不打一炮换个地方,有连续性较好。 选题要点 切忌 “ 大而空 ” 。 题目如有应用背景,则要 “ 明确 ” ,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 如果是 “ 交叉学科 ” ,则不能是 “ 表面的、形式上的,应是实质上的。 重要性 化费时间 题目(摘要) —————— 20%————10% 立项依据 ——————— 40%————5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 —— 30%————20% 其他 —————————10%————10% 立项依据编写要领 既要有国外,也要有国内 —— 避免评议时说你 “ 不了解国内情况 ” 。 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也要有自己的 。(不怕与 “ 研究基础 ” 部分有重复) —— 可以争取 “ 立项依据充分、全面 ” 的评语。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预研发现了什么 ,言下之意: “ 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 ” ,否则反对你的评语言下之意可以是: “ 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 ” 。 “ 填补空白 ” 不是立项依据 。 理由:我国的基金是 “ 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 而不是 “ 填补空白 ” ; “ 填补空白 ” 实质上仍是 “ 跟踪 ” 。 主要参考文献 “ 不多不少 ” 、要 “ 新 ”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 “ 了解情况不够 ”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领:内容集中、目标明确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 避免评语 “ 研究内容不够具体 ” 。 研究目标 ” 是 “ 解决科学问题、学术问题 ” ,而不是解决 “ 寻找最佳工艺 ” 或 “ 改进性能 ” 避免评语 “ 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 ”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不能省略,而且要准确 —— 避免评语 “ 申请显目没有深度 ” 。也不能太多 —— 避免 “ 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 。 研究内容要 “ 突出重点 ” 。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切忌 “ 什么都做 ” —— 避免评语 “ 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 (这是很多基金申请常犯的错误)。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研究方法 ” 与 “ 研究内容 ” 要分清 —— 避免评语 “ 思路不清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写得具体清楚则容易得到 “ 可行性较强 ” 的评语。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主要对应用基础项目)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 避免评语 “ 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 。 “ 可行性 ” 是指 “ 学术上可行 ” ,而不仅仅是 “ 我有几个教授、几个研究生、几台仪器 ” 。 “ 研究队伍 ” + “ 研究条件 ” + “ 学术思想 ” = 可行 特色和创新之处 要中肯,避免扩大,切忌吹牛。 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的学术思想, 不是写该领域的特色。 “ 交叉学科 ” 是提倡的,但要说交叉点在哪。 “ 填补空白 ” 不是特色和创新,这里也不要写。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计划要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年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 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又有助于争取额外经费。 预期进展不必太具体,大致设想即可。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 预期成果。例如 “ 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xx 篇 ” 不好,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要与 “ 研究目标 ” 写的相吻合。强调质量。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总目标:得到 “ 研究能力很强 ”“ 工作条件 具备 ” 的评语。 工作基础:避免只写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和积累。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有用,但要介绍申请人的工作。 工作条件: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仪器,只能 “ 写 ” 缺少一些小设备(经费的实际使用是另外的事) 简历:不光是申请人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介绍工作时著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论文目录要有排名、题目、刊名、时间。(这有利与评审人判断课题组能力,也是科学作风的体现) 承担项目情况:要有名称、编号、经费来源、年月、内容;完成情况不能只写 “ 已完成 ”“ 顺利进行 ” (可写发表论文的水平、引用情况、研究生培养结果等) 努力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申请书是平时准备工作的积累和升华。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熟知有关规定。如:申请人的条件 ,限项申请规定 , 5% 管理费, 15% 劳务费 。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一审 ,二审 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寄文章等)。 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不要在小事情上栽跟斗。 附1:关于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一些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在即,许多同人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最近看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草稿),感到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在修改时引起重视以提高申请获准率。当然,有些问题现在修改(如选题)已经不太现实,但是多一次修改过程可以为明年的申请积累一些新的经验。 1, 必须认真按照申请书的格式和要求填写 申请人随意更改标题或者小标题,导致内容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很普遍。最突出的是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阅读的36份申请书中,有30份(约85%!!)变成了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少了 科学 2个字,于是很多申请书将电镜观测或者什么分子技术作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要求大相径庭。又如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的简历,有些申请书将主要成员漏掉了,更多的申请书则忽视了 发表的论文和成果必须著录全部作者 的要求,出现了大量的“等”与“et al”,个别的甚至连前3名作者也没有。 2, 选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 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作为基础研究,需要关注和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但决不可赶时髦:研究的热点固然重要,更需要关注科学前沿,强调“新”。客观的说,农口相当一部分申请是应用基础研究,除了原创性研究外,会有一些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开展相应的深入研究的项目,这样的申请必须说明特色所在和对我国农业、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深入研究的不可替代性。应用基础研究的申请书要避免写成技术性项目,纯粹应用某种技术解决什么问题不是基金支持的方向。 科学基金的申请原则之一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有些申请书的题目过大,研究内容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没有找准重点。至于项目组并没有什么前期积累或者相关基础,仅仅根据项目的重要性申请立项更是不行的。 3, 科学问题 科学基金不是攻关项目。基金强调探索科学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了解“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将其中一个黑匣子打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因此必须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凝练出所申请项目的科学问题。没有提出新的科学问题的申请,肯定不能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提出的科学问题应该符合“有限目标”,需要细化到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可贪大。 4, 立项依据 至少应该有3个方面:项目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工作基础。首先,需要论证的是所申请项目的重要性,而不是该领域(例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能简单的以国外或者国内没有做过的研究就作为立项依据,需要深刻的分析论证开展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3年以前的文献不能反映当前的科学前沿!但是有不少申请引用的文献都是2005年以前的,并不了解最近1、2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根本不能说明拟开展的研究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是否已经解决,使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立项成了大问题。有一些申请书仅仅引用项目组最近的文章,但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引用权威刊物最近2年的文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申请书有意无意的回避(不提)直接相关的研究最新进展,貌似新颖,实际上将适得其反。第三,需要点出科学问题和立项的基础,说明用什么新的思路探索,做什么,怎么做,项目组有什么相关的积累。所谓“学术思想新颖,技术路线可行”之类的话,不是申请人自己吹的,而是要靠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视角体现出来的。 5, 400 字的摘要 这是申请书的精华所在。评审专家对项目的基本印象来自摘要。在基金申请中用“字字值千金”形容摘要的重要性是最恰当的了,因此摘要不必换行,内容避免重复题目,也要避免或减少中英文对照,尽量利用好400个字。可是有些申请书只写了250个字,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有些申请书花了250甚至300个字写背景,喧宾夺主,将项目的科学意义与创新性却漏掉了。至于400个字的摘要居然出现错字或者文句不通,等于自戕 !! 6, 特色和创新性 特色主要体现在材料上、方法上与思路上。对农口来说,某些特殊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将事半功倍;将生命科学的最新技术和理念直接应用到作物尤其是多年生植物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突破。很多项目这部分没有写好,一种是确实没有特色,还有一类可能是“只缘身在庐山中”,将一切都习以为常,反而看不到创新点了,这时候需要和同事讨论,剖析和提炼特色和创新点。 7, 合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学科交叉和多学科合作,项目组成员应该有不同的研究背景(有些研究必须有不同的单位的合作者),围绕科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个课题组的成员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一位搞大田,一位搞分子生物学研究)只是分工不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多学科合作。很显然,农口的申请如果涉及其他领域(例如医学、水产),却没有相应的合作者是难以获得资助的。有了合作单位,就需要在研究基础中介绍合作单位和合作者的资历。 一些具体的意见 1, 题目 不要很大,很笼统,要切入具体的科学问题。例如“农药”,就应该说明是什么农药,“机理”就需要分解,究竟解决哪一个环节。 2, 申请代码 国家基金不同于省基金,完全按申请人填写的代码分类送审。申请人需要查阅同类代码历年受资助项目的目录,最后确定申请代码。 3, 参加人员 人员的分工应该具体,除了申请人,所有人都要有具体科研任务,其分工应该涵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基金项目中安排一位项目或者实验室管理人员是不适当的;分工中出现“指导”、“顾问”会使评委对申请人主持和承担基金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至于申请人甘当副手,由参加人“负责项目设计、总结和撰写论文”的项目必定失败。此外参加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不要少于4个月,也不要超过10个月,学生多些时间无妨。 4, 立项依据 如前所述,国内外进展介绍要围绕主题,有些申请书只介绍相邻领域的进展,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进展却避而不谈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对前人的工作所作的评价要尽量客观和中性,不要轻易说前人做了“粗浅的研究”之类的话。 申请书的国内外进展应该明确标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统引的方式,与正文相互分离是不可取的。所列文献前后格式不一致的现象也需要改正。 5, 工作基础 围绕研究内容,不要海阔天空,离题万里。如果前期有相关研究,应该充分反映,这也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佐证。 6, 年度安排 极个别的申请书只报了2年研究计划,还有几个申请书在第一年安排查阅资料,完善研究方案和购买试剂器材,万万不可!! 7, 合作单位 不少申请书的所谓合作是对方出几个研究生,这样的合作是否会获得资助需要拭目以待,然而等到擦亮眼睛知道落选了,为时太迟了。还有一些申请书,虽然有合作单位,却没有在工作基础栏介绍对方单位也是重要的疏忽。 8, 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简介 简介不是履历!!并非只报申请人一个人!!简历中不要出现党派和行政职务。应该根据项目重新组织文字,突出与项目相关的工作业绩。所有人员介绍的基本格式应该一致。 国家基金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竞争,因此罗列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一些小课题反而有负面作用,同样,列出的文章也应该经过挑选,只录与项目相关的。如前所述,所列文章、成果必须按发表时的排序录入全部人名。 9, 其他 整个申请书应该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文字通顺。 必须加强校对工作,成文后至少请2个本课题组成员通读,确保语言通顺,杜绝错别字,避免口语化。 专用名词应该统一,有一份申请书,题目是乳酸杆菌,但是正文中90%的地方是乳杆菌,有不够严谨的感觉。 拉丁文学名,如Oryza sativa L.,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小写,用斜体。 有些申请是其他项目书的改版,有些是不同人提供资料的拼版,这些都需要按基金申请书的要求统一和规范,只有如此方可避免“本教研组”之类的字样。
3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金申请审后感:三喜一忧(120515)
热度 36 ymin 2012-5-15 09:02
基金申请审后感:三喜一忧( 120515 ) 闵应骅 在三亚开了几天会,外出旅游又热有累。还是坐在屋里写篇博客吧!分配给我的基金申请刚刚审完,就写点审后感吧!审后感可以概括为三喜一忧。三喜是钱多、面大、年轻化;一忧是多有高谈阔论,少有切实深入。 近年,国家给的科研经费的确大有增加,譬如面上项目经费已经达到 80-100 万。我在上世纪 90 年代拿到一个基金重点项目才 100 万,而面上项目一般只有 3-5 万。钱增加了,拿到基金项目的面就宽了,申请的面也就宽了。一些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基金都不申请面上项目了,他们有更多的科研经费来源,来自 211 、 985 大学的申请也就减少,而来自非 211 、 985 大学的申请就大量增加了。当然,也有例外。有一位学术带头人,别人希望他牵头申请一个几千万的项目,他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的学术带头人对科研管理不感兴趣,他说:“面上项目很好,钱不算少,没有那么多汇报、审查、审计、评审,比较简单。”的确,面上项目自由度比较高,自由探索。申请面扩大,就给年青人提供了显示的舞台。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新颖的想法摆出来,争取支持。所以,我看到许多来自非 211 、 985 大学的年青学子,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甚至没有博士学位都参加到这个队伍中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给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年青人正是创造力最强劲的时候。 除了这些可喜的现象之外,也有令人担忧之处。由于学术界目前的氛围的影响,我看到的是多有高谈阔论,少有切实深入。所谓高谈阔论,是指站得高,论得宽。现在都在热谈云计算,一个较小的领域也必从云计算谈起,因为云计算也用得着。其实,他所谈的技术,并不光是为了云计算,而是对一般的平行计算系统、数据中心、容错计算都有用,那就没有必要都往云计算上拉。有的甚至在申请内容里面基本和云计算没有关系,没有和云计算的主要技术联系起来。也许是以为拉上云计算比较容易引起评审人的注意。所以,我注意到申请热点去年是物联网,今年是云计算。这就有点随风倒了。阔论在那里呢?不紧扣自己的课题,而是大谈某些泛泛的东西,譬如“ XX 机制”、“ XX 平台”、“ XX 模型”,都没有确切的含义。甚至完全使用一套新词,不用含义相同的老名词,这样反而容易引起歧义。申请书中大量浮在上面的议论,少有基础的新想法。这使我想起 C.L.Liu 关于多机系统实时性的上界估计,几十年来都被认为是经典; J.P.Roth 关于集成电路芯片应该测什么故障,他问:你能不能测出某一点固定为 0 ,或者固定为 1 而不变?这么一个看来很平庸的问题指导了测试界研究了 30 多年。只有切实深入的问题才能引出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太大太广的问题引出的是管理,不是基础性科学问题。
个人分类: 计算机|22593 次阅读|100 个评论
基金委的申请书叫“同行评议”,很多期刊的paper叫“专家评审”
热度 1 sincos 2012-5-13 11:12
其实“评审专家”翻译成英文也应该是reviwer,而不是reviewing expert。paper的review在很多英文期刊叫做peer review,也就是同行评议。peer这个词体现了投稿人之间的公平,大家相互对所写的paper本身进行评审,大家都是平等的。还是基金委的叫法比较合适。
30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才能使论文顺利发表
热度 4 hmaoi 2012-5-12 08:11
刚收到一个杂志的评审意见,三份评审报告,一份建议大修改,一份建议修改,还有一份建议让编辑决定,三份评审报告加起来有几十条修改意见.编辑的意见都比较中肯而且可操作性强,认真花时间逐条修改,正式发表还是有希望的。 一般来说,就国际杂志而言,文章在发表之前都要经过大修改的(除牛人之外),这是指经济类杂志,理工类杂志我不知道。有些文章为什么在二审后被拒,除个别顶级杂志要求特别高(象上次我说的Management Science杂志)和稿源特别丰富以外,主要原因是作者没有按审稿意见认真修改,或者过多地批评审稿意见或发表不同看法。当然,对于不合理的审稿意见是需要争论,但口气应尽量婉转,而且要以理服人,专家是有自尊心的,尤其是权威专家更不能使他生气。另外,要使自己的杂志能顺利发表,选择杂志也很重要,经常在同一个杂志发表文章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发表第一篇文章是最难的,这一关通过,今后的路就顺畅得多,而且,写论文好比磨刀,越磨越快。
887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共同关心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问题
热度 3 Fangjinqin 2012-5-11 21:45
共同关心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问题 按语:下面文章是我刚才在网上搜索有关文件时,突然发现我三年前(2009-09- 11) 发表的文章,提出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现在(2012、5、11)我重新在博客上张贴出来,正值新一年基金评审时期,我希望对于参加评审者提供一点参考,也许有点帮助,并且我也愿意与大家一起,共同努力,遵循国家基金委的统一规则,把今年评审任务完成得更好! 【科技导报】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摘要: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迄今国家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评论,提出了今后改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制度,建议 Som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Review of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Fang Jin-Qing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Beijing, 102413 Abrtact Review result of project applications for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have been a burning question. Some problems of review system and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 applications, review system, suggestions . 20多年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为我国基础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科研资源和广阔的研究平台,对于发展我国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长远、持续、自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一直受到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科研成果辉煌,而且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因此,NSFC基金委的成就,倍受赞扬,誉满国内外。同样,我个人也从中受益匪浅。从NSFC委员会创办第一年,我就申请获准了一项资助项目:“等离子体现象的复杂性研究”,截止今年2009年7月完成一项结题验收的重点项目:“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可以说,20多年来,主要依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支持,使我能够从原子能科技领域的研究转向“复杂性科学”及新兴交叉课题的研究,诸如非线性科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网络科学等,获得和完成了八项科学前沿课题(除其他部委项目外),在我院及中国核科学和工业系统的园地里独树一帜,顺利地实现了对交叉新兴科学的跨越。这当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功不可没,我心中一直充满了感激之情。为此,每年我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的评审了各类项目,包括: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科学部主任基金、理论物理专项,等等,每年评审的各类型基金项目少则十几项,多则几十项,如今年评审了约40项。可以说,我亲身经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申请、评审、研究到结题的全过程,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感想和体会,因此,我在“科学网”上写了博文“略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与改进建议”,受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热烈讨论,令我感动和启发。本文在此基础上,现整理成文,并应“科技导报”编辑的邀约,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若干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好、更大、更高”的发展。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每年9、10月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陆续公布当年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无不引起巨大的反响。就拿今年来说,根据基金委网站报道:截止到9月1日,共收到各类申请100778项,与2008年同期相比,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17896项,增长22.41%,增长幅度超过了2007年的11.12%和2008年的13.48%。在各类项目申请中,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量近年来增长率始终超过25%,2009年更达到34.98%;面上项目申请增长16.67%;地区科学基金增长44.46%。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三类项目经费合计占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比例达66.8%,同比提高了约4.3个百分点,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同比均增加了29%。为科学技术人员在广泛学科领域自由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确实是我国科学教育界的一件可喜的大事。 同时,我们要看到:评审结果是:少数人(平均约17.78%)获得资助,兴高采烈,但是大多数人申请未获批准,约占82.22%,高达近8万2千8百多人群落败,大失所望。这是多么庞大的知识人群啊,其中不泛有许多创新项目和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什么心情和反响都有,苦、辣、酸、甜,应有尽有。有一个朋友在第一时间写信给我说:“得知没有获得资助,心情特别难受.这可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象个势力眼的银行,越缺钱者,越在它那里贷不了款. 这是体制的问题!”。确实,哪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简直是“几家欢乐?万家仇”啊!正如,网上一些博客说的,“来年再战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彻底绝望者有之。”我觉得,第一种态度是很正确的,虽然今年申请失败了,但是“动力更强大了”,把功夫“用在真正做出一流科研成果上”。我十分同情和支持他们并完全表示赞同正确的态度。虽然有一大批基础好和发展潜力大年轻人一时还没有获得批准,但是我坚信:只要再接再厉,他们今后总有一天能够获得成功!因为很多科学工作者几乎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包括我自己、同行(同事)和许多朋友们,就是沿着与科学攀登一样崎岖的道路前进的。 与参加评审项目的专家一样,我们感到作为一位科学工作者参与评审其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但是,说实话,我每年承担评审的任务过多,负担实在太重了。尽管如此,我们都必须认真负责,严肃对待,严格按照基金委提出对各类项目评审的标准行事,要求自己尽量把握好标准尺度,但是由于目前资金(比例)的限制和各类标准不同,各项目熟悉程度不一,最后肯定难免出现偏差,也不得不对有些申请者割爱。其实,我审查同意资助项目的比例超过30%。即使这样,我认为:总体上说,评审结果“大体上”做到比较“公平、合理和公正”。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的学生就多次没有申请到项目,与我合作实力很强的教授也一样屡次遭到不被批准结果,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可以说,一般科研工作者哪能做到一开始百分之百申请成功?确实成功机会(概率)非常少。特别是,刚步入的科研大门的年轻人成功的难度就更大,通常少则2次,多则3-5次。这就需要年轻人树雄心、立壮志,多下“苦、大、深、搏”的功夫,真正做出一流科研成果,闯出新路,开辟创新项目,在一定能够在不远将来达到既定的目标。 多年来,我一直感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过程和管理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深入解决。为此,我在这里结合问题,略作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2. 评审专家资格和标准问题 选准同行专家和依靠同行专家是搞好基金评审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和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到“公平、合理和公正”。因此,一方面必须选学术水平高的同行专家,另一方面还要专家品德高,具有长远眼光,最好具有“伯乐”精神,以发现科研的千里马。评审专家应该是推荐那些项目完成获得“特优”和“优等”项目的负责人和重要成员,以及由各专业学会专业委员会推荐的符合条件的专家。严防“不熟悉”“不合格”的外行充当专家,避免误择非同行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因为确实发生过,也有同行反映过,出现一类令人“啼笑皆非”和“牛头不对马嘴”的评审意见。网友指出:“有很多工业性院所的所谓专家被选为评审专家,这些人脑子里的产品和产值观念是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探索性格格不入的,不适合当评审专家。”,当然也不宜一概而论。网友说,有的基金评审者“看不懂申请书”,意见总是“官话”“套话”,什么“前期工作缺乏”“课题组不够大”等,其评论意见并不是针对课题的关键问题,这样的“同行评审"太令人疲倦了”!如此等等。我认为,如果评审的专家自己一旦遇到“不熟悉”项目,你就应有自知之明,主动拒绝审查,我就曾经拒绝过一些“不熟悉”的项目。不要“怕面子、硬撑着”,更不能有不良动机,以真正确保评审查的准确性和高质量。 另外建议,一个专家不宜审查过多项目,数量上作个规定,比如,每人审查项目不超过10-15项。希望不要搞“能者多劳”,曾经有学部领导就这么对反映意见的专家这么说。希望不要对专家层层加码,搞“疲劳战术”。必须给专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审。否则,必然影响评审质量。同时,也必须严格执行回避规定,凡申请者提出的“回避专家”和基金委规定的回避制度,应该得到尊重,切实执行回避制度。我曾经指出过某学部某学科负责人,没有完全执行“回避专家”的规定,当时此人不承认,后来不得不离开了学部。 2. 项目的自主创新性问题 我国正在建设一个立足四个现代化的创新型的国家。无疑,坚持自主创新是我国科研的核心和灵魂,走我国自主创新的科研道路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条根本原则。 对于一个创新型项目,不能提出过分的十全十美的要求,例如,要求完善的实验技术和整套系统的理论研究方案,等等。因为既然是一项创新探索性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前不可能做到机理、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等什么都解决了,谁能那么能够了如指掌?!如此这样,那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什么新东西?这是很不现实的要求,并不符合科研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关键点的应该是看:项目是否是真的值得探索的创新性、前沿课题,并具有发展潜力。不要一票否决。例如,有一些异想天开的“青年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中“培育项目”和离经叛道的新思想、新方案和新理论,应该允许和提倡勇于探索。不必责备求全,导致失去难得的探索和发展机会,防止把刚刚诞生的“ 婴儿”被扼杀在摇篮里。 为此,保护申请书的主自创新的知识产权问题尤其必要,需要遵守我国知识产权法,一旦发现申请书中创新思想、内容和方案等被人剽窃,应该依法追究责任,进行严厉制裁.对此,基金委也应制定相关措施. 2. 改革二审制度 现有的二审做法是各学部召开一揽子项目评审查会议,邀请各路神仙,大有劳民伤财、破费经费、人力和时间精力之势,结果也不尽满意。可以说,二审会议对于面上项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起反作用。首先,一审专家往往是同行,而且有机会认真仔细地阅读申请书,查阅资料,做出相对公正的评价,二审专家则不同了,来自各个领域,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对众多的申请书做出正确的判断呢?我过去亲身参加过二审会议,感到时间匆促,材料来不及看完,主要凭主审人介绍的意见,加点自己判断来给许多项目打勾(打分).这样,确实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不合理的情况.第二,二审没有给申请人答辩的机会,往往做出的结论并非正确,出现错误。因为既然二审专家来自不同学科,不熟悉非同行的申请领域,往往会凭着错误的感觉,受各种各样利益的驱使,轻率和不负责任地将自己不熟悉的人或自己的竞争对手给否定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增加一审专家人数从5人到7-9人(可含海外华人专家),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由计算机自动统计专家意见和评分结果,进行自动排名,根据总分排出名次,划出分数线,留出部分名额,按此录取前面20-30名或40%更好,留有余地,争取可能其他的机会。除了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等部分学科项目进行答辩和二审外,大部分学科按照排名顺序录取即可,取消二审,避免中间层次可能产生的上述不合理问题。 5.完善补救办法 评审结果公布后,对于被否定的项目,需要采取必要的和可能的完善多种补救办法。例如,允许申请者进行复审和上访等要求,现在已经有了复审规定,按照自然科学基金委《条例》设立复审工作程序,“目的是对项目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条例》、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的程序性失误进行纠正。”,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但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不得作为提出复审的理由。”,这条规定就奇怪得很!难道对于个别专家出现的一类“啼笑皆非”和“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误的评审意见也不允许纠正和澄清吗?难道也不允许必要的学术“争鸣”吗?同时,《条例》中还缺乏提供进行必要的答辩机会。目前一般项目没有什么答辩,今后也应视项目的重要性和具体情况,能够适当考虑特殊情况。 同时,考虑允许和鼓励极少数申请者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设机构(有关部门)或学部进行必要的上访讨论和沟通,希望有一些以人才为本的举措。 6.评价论文与成果问题 曾经遇到过有些评审专家对于“研究基础”的要求:申请者必须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SCI论文,非此不可,否则不于考虑资助.这是一个格外苛刻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不适当的.因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发表的论文关键是看有没有创新性、应用性和引用情况,而不是盲目崇拜国外刊物. 我认为,中国人在国内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立足发表在国内刊物为主,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并且应该大力鼓励,以不断增加国内诞生的优秀论文和成果,扩大对国际科学界的影响。例如,陈景润和吴文俊的创新性的论文都是发表在我国“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上,影响了全世界。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观念,应该强调和提倡国内刊物为主,至少不要轻视国内刊物和国内成果,只要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科研大国的实际地位. 对于刚刚回国不满2-3年的“海归”,除了本单位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要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让他们当中尚未被国内同行充分认识的富有创新精神者给于必要的基金资助,这对于稳定“海归”和发展我国科研队伍、提高整体水平也是必要的。 7. 统一整合各方基金资源 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级的,虽然级别很高,但经费很少,比起一些行业项目,农业部和科技部等专项研究,简直是九牛一毛。于是,提出问题:为何不可以将国家各部委的基金项目和经费适当合并到一起呢?建议需要整合我国政府各部委的基金资源,统一申请评审同类课题的项目及其经费,避免同类研究项目重复和浪费税金人的收入与各种资源。可以适当增加重点项目,或者设些专项,以避免重复拿钱,既然都是来自国家人民的税金收入,必须把经费用得最合理和最有效。显然,目前整合起来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希望尽量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今后能够做出彻底改革的举措. 另外,为了克服国家基金投入不足,应该吸收和鼓励民间资金,筹集包括民营(企业、财团等)与大型国营企业的资金,这些民间基金可以与国家基金联合评审,是否统一管理应由民间基金组织讨论拟定,目的是切实用于扩大基金资助项目的比例,使整个资助比例达到或接近40%左右,使那些基础好有创新的项目获得批准,至少可以解决那些优秀学者经费的燃眉之急。这些资助的民间团体与申请者也可以双向选择,为企业创新作出贡献,互利互惠,达到双赢效果.具体做法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完善。 8.严格项目结题评估 目前,基金委对于重点项目、杰青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结题工作相当重视,有明文详细规定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查答辩工作,也有打分制,这是很好的做法,希望切实贯彻执行。但是,面上项目等不少类型项目就缺乏类似的做法,今后需要加强。特别规定:对于项目完成不好者,在3-5年内不得申请,以示警告!对于完成“特优”和“优”的项目负责人和重要成员,实行一定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例如延续、滚动项目,优先考虑新项目,推荐他们为评审专家等。 致谢:作者在科学网上的博文得到许多网友热情支持、有益的评论与建设性建议,我这里已经吸收他们的意见。但是,他们或没有留名或看不出来,只好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 http://www.nsfc.gov.cn/ 方锦清,最新补充:略谈对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和改进建议,科学网地址: http://www.sciencenet. ... spx?id=253820 略谈对基金评审结果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最新补充摘要:受博客网友献言献策的感动与启发,把建议从8点增加到10点,现在再扩大到14点.最新建议包括:改革二审制度,整合各部基金资源,吸收民间资金扩大资助比例(40-50%),筹备基金专题论坛等.请大家群策群力,继续评论,完善建议,推动改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始陆续公布今年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在2009年度共受理项目申请93839项中,决定资助只有17858项,不予资助72964项,当然还有一些类型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可见:少数人(19.03%)兴高采烈,大多数人80.97%,有近7万3千人未获批准,令这么庞大人群(其中必有许多优秀人才)大失所望,当然什么心情和反响,苦、辣、酸、甜,应有尽有。我就有一个朋友第一时间写信给我说:“得知没有获得资助,心情特别难受.这可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象个势力眼的银行,越缺钱者,越在它那里贷不了款. 这是体制的问题!”依我看:哪是“几家欢乐?几家仇?”,而简直是“几家欢乐?万家仇!”啊。正如,网上一些博客说的,什么情况都有,失败者确实反应不一,“来年再战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彻底绝望者有之。”,我觉得,第一种态度最正确的,虽然今年申请失败了,但是“动力更强大了”,把功夫“用在真正做出一流科研成果上”。我完全表示赞同,我确实十分同情和支持他们,特别是基础好和发展潜力大年轻人一时没有获得批准,但是我坚信:只要再接再厉,他们今后总有一天能够获得成功!因为我和很多同行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今年,我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不同类型项目(六类,具体从略)评审了共约40项申请书,说实话,我感到负担太重了。差不多每年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我都必须认真负责,严肃对待。虽然按照基金委提出对各类项目评审的标准行事,要求自己尽量把握好标准尺度,但是由于资金(比例)的限制和各类标准不同,项目熟悉程度不一,最后肯定难免有偏差,也不得不对有些申请者割爱,但是我同意资助项目的比例超过30%。即使这样,我认为:总体上说,评审结果“大体上”是公平、合理和公正的。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的学生就多次没有申请到项目,与我合作实力很强的教授也一样屡次遭到不被批准结果,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可以说,一般科研工作者没有能做到百分之百申请成功?确实非常少见。特别是刚步入的年轻人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年轻人多下苦大功夫,真正做出一流科研成果,闯出新路,开辟创新项目。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深入解决,为此,这里结合问题略提几点建议。 (1) 首先评审专家要选准确,品德和专业水准都要高,还要有眼光,或伯乐精神。千万防止“不熟悉”项目的专家参与,被请评审的专家自己一旦遇到“不熟悉”项目,要有自知之明,主动拒绝审查。我就拒绝过一些项目。 (2) 一个专家不宜审查过多项目,数量上作个规定,比如,不超过10-15个项目。希望不要搞“能者多劳”(有个学部领导就这么对反映意见的专家这么说),必须给专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审。否则,必然影响评审质量。 (3) 严格执行回避规定,凡申请者提出的“回避专家”应该得到尊重,切实回避。我曾经指出过某学部没有完全执行规定,有人不承认,后来此人离开了学部。 (4) 一个创新项目不能过分要求十全十美(完善的实验或理论方案等)。因为既然是一项创新探索性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前不可能做到机理、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等什么都解决了,谁能那么能够了如指掌?!如此那还研究什么?这是很不现实的要求,完全不符合科研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关键的应该是看:项目是否是真的值得探索的创新性课题,有发展潜力。一些“青年基金项目”和“培育项目”等往往被责备求全,失去难得机会。 (5) 评审结果公布后,需要采取必要的多种补救办法,例如允许申请者进行复审要求,现在已经有了。但是缺乏进行必要的答辩机会。一般项目目前没有什么答辩,今后也应视不同情况加以考虑。 (6) 考虑允许和鼓励极少数申请者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设机构(有关部门)或学部进行必要的上访讨论和沟通。 (7) 对于刚刚回国不满2-3年的“海归”,除了本单位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要采取有一定的鼓励政策,让他们获得必要的基金资助,这对于稳定“海归”和发展我国科研队伍、提高整体水平也是不必可少的。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每年临时招去的工作人员和办事员。 (9) 曾经遇到过有些评审专家非要申请者必须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SCI论文不可,才能考虑资助.这个格外苛刻要求也是不适当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发表的论文关键是看有没有创新性、应用性和引用情况,而不是盲目崇拜国外刊物.我认为,中国人在国内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立足发表在国内刊物为主,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并且应该大力鼓励,以不断增加国内诞生的优秀论文和国际影响,也只要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科研大国的实际地位. (10) 申请书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必须得到保护,需要遵守我国知识产权法,一旦发现申请书被剽窃,应该依法追究责任,进行严厉制裁.对此,基金委也应制定相关措施. (11) 改革二审制度. 如网友所述,现有的二审劳民伤财,花费众多的经费、人力和时间精力,结果不尽满意。我同意增加一审专家人数目到7-9人(含海外华人专家),专家意见和评分由计算机自动统计结果,进行自动排名,按此录取前面30-40名。除了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等部分学科项目进行答辩和二审外,大部分学科应该按照排名顺序录取即可,避免中间层次可能产生的问题。 (12) 整合各部委的基金资源,统一申请评审类似课题的项目,避免同类研究项目重复和浪费经费与各种资源。也许难度很大,但是应该尽量力争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 (13) 吸收民间资金,筹集包括民营(企业、财团等)与大型国营企业的资金,这些民间基金可以与国家基金联合评审,是否统一管理将来应由民间基金组织讨论拟定,目的是切实用于扩大资助的比例,使整个资助比例达到或接近40-50%,使那些基础好有创新的项目被批准,解决有些优秀学者经费的燃眉之急。同时,这些资助的民间团体与申请者也可以双向选择,互利互惠,达到双赢效果. (14) 可以考虑筹备适当的时间,拟举办一次中型“基金改革专题论坛”,或网上专题论坛,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敞开思想,进一步完善基金评审制度,以促进和提高我国整体科研水平。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 ... spx?id=253820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6992 次阅读|6 个评论
向揭穿高校职称评审不正之风的同志致敬
热度 1 dzh65 2012-5-9 18:50
最近看到网上关于湖南职称评审中的乱象,我首先想到的是同这种不正之风作斗争的同志们,没有他们的勇敢和奉献,这种风气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类似的现象不只是在湖南,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只是暂时没有被曝光而已。那些见不得人的伎俩总是害怕阳光的,总是想暗箱操作而损害公平正义,这样的问题暴露越多,我们的社会风气将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公平正义、越来越和谐!向揭穿高校职称评审不正之风的同志致敬!
33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渴望公平的评委们能够做到评审公平吗?
热度 1 lin602 2012-5-7 17:10
近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期,估计网上不少博主收到了评审邀请,当然平时还有省项目评审、单位职称评审等。 不管如何,公平(特别是自己被评时)是大家心底的渴望,特别是对于没有权与势的普通教师,但是,当自己做评委时,自己能够做到公平吗? 不要让自己走向‘俗’。因为评委身上承载着普通人对公平的期望。
34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计划经济的遗物还抓在手里干嘛?
zls111 2012-5-7 08:52
“ 湖南高校评职称曝有评委连任多年 ”, 教育厅官员回应,评委收钱是个别现象 坑是越来越深了,省里为啥就抓着这个评审不放。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还把这个保留。 也不怪那些评委,倒是这种机制把很多人带坏了,毒害的是“广泛热爱上进的有志青年”,逼得大家往火坑里跳。 这个机制就是祸根,最好的办法是公开,或者直接放手。
32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政策制定的渐进性——由湖南职称评审开房收钱想到的
热度 2 yuliping 2012-5-6 17:24
政策必须根据问题而制定,似乎从来没有最好的政策,政策水平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进步的。在职称评审中,由于针对学者水平的科技评价存在极大的主观性,无法用客观指标来进行衡量,从而给职称评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证评审公平,没有一些硬指标肯定是不行的,比如明确规定一定要有一项省级课题和 2 篇权威期刊(省教育厅公布目录)才有资格申报教授,否则申报资格都没有,职称评审结果公示时必须公布教授的这两项硬性指标。现在虽然貌似有类似的标准,但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不信查查已经评上教授的科研成果,不够条件的能够找出一大堆,本文事件当事人似乎也只有一篇权威论文《中国体育科学》。 规定硬指标饱受诟病,因为这是典型的“以刊定文”,难道省级课题都是有水平的吗?难道发表的普通期刊上的论文就一定比核心期刊论文学术质量低吗?都不是。问题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硬指标作为基础,职称评审的标准就没有底线,没有底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职称评审开后门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所以,不合理的政策有其存在的理由,对保证教授职称评审的公正性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不要因为政策存在不合理因素就加以否定,上海小车牌照拍卖,一块铁皮卖到 6 万,公平吗?绝对不公平!但确实对控制上海的交通拥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小车拍照是抽签,问题是抽签能保证最需要小车的居民抽到吗?肯定不能!貌似公平,其实也不公平!但是对控制交通拥堵是有效的。政策的制定必须是渐进性的,先制定一个政策,暂时解决一部分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想一步到位制定一个完善的政策,就如一年想实现共产主义一样。 现阶段,影响个人的明显不公平事件影响很大,公众关注度也比较高,但是影响机构评价的明显不公平现象由于不直接涉及到个人,因此被大大掩盖。大到文明城市评比,小到单位先进评比,有无限想象空间。 以学科评价为例,比如省重点学科、博士点评价、硕士点评价等等,由于是总体评价,完全可以采用一些文献计量学指标来进行客观评价,根本不需要专家投票。相关评价机构聘请专家的目的,无非是设计一套评价体系,广泛征求意见并优化,评价是照此标准执行,最后算总分即可。评价时按照申报材料的成果,一一进行真伪鉴定,然后根据评价方法汇总计分,并且在网上公布。不要再人为投票了,人为投票貌似合理,其实极不合理,你懂的! 2012.5.6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419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破评审潜规则,教科研难有明显起色
热度 4 lzxun123 2012-5-6 14:05
评审潜规则 看到湖南省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家宾馆开房收钱的报道,尽管对此类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但是,心里还是掠过一丝悲哀涟漪。 职称评审在有些地方早已形成一条龙的潜规则文化。一部分活动能力强的教师或专家,通过各自蛇路或鳖路(蛇有蛇路,鳖有鳖路),获取职称评委资格,然后借助生杀予夺的评委特权从参与评审的人员那里获取一定的灰色报酬。再用灰色报酬的一部分去(不断)巩固自己的评委资格,然后又用这一评委的“合法”特权去攫取一定甚至高额的灰色收入。这样一来,就有了皆大欢喜的和谐局面:负责抽调评委的人每年都有不断上扬的预期收入,评委的收入也随着物价水平的攀升而不断增加,付出一定的代价(像报道中那位湖南高校女教师一出手就是一年的辛苦费)的参评人员换来职称的稳定晋升。我不知道,他们属于不善于钱理群教授所说的“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我只知道,这样的结果,也就是“劣币驱良币”的后果——实力派被驱逐。现实的需要催生出一种新的职业—— 职称掮客 。你需要什么他们就能给你什么,不管是论文还是职称晋升,也就是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只要提供相应的报酬。 于是,我们视野所及的常常是那些通过手段获得职称或名誉的名不副实者。更有甚者,通过自己出色的活动能力,成为相关领域的“评霸”(连续多年甚者更长时间雷打不动的评委地位),打压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 钱理群教授在怀念其师王瑶教授时说: 他说我们学者中有一类,与其说是学者,不如说是社会活动家,是“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这种人或者根本没有学问,但极善公关,或者也有点学问,开始阶段还下了点工夫,取得了一定成绩,然后就通过社会公关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以取得最大报酬,得到最大限度的好处,包括政治和物质的好处,通常情况下,还要超值。他们一旦掌握权力就会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拉帮结派,“武大郎开店”,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有的就成了“学霸”。 ( 《先生之风:二十七位已辞世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背影》 ) 通过一个课程培训班(是不是从那个培训班上收获了那么点专业知识,还是一个问号)提高文凭的初中毕业生陈明宪在 2004 年荣获我国桥梁界最高荣誉——茅以升桥梁大奖。尽管前几年 大桥坍塌事故,几乎都有曾经是陈明宪主政的湖南省路桥建设总公司的身影,如: 2007 年 6 月,广东九江大桥被船撞断; 2007 年 8 月,在建的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垮塌;去年 7 月,杭州钱江三桥塌陷;尽管众多媒体面对接连发生的事故,将责任直接指向时任工程负责人的陈明宪。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直是不择手段”的十足政客陈明宪,还是凭着“集合一些人七拼八凑而成”的两本著作,和所谓显赫“战功”,而 成为 2011 年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候选人,并且通过了第一轮遴选。 要不是网络所带来的那点可怜正义,这位政绩卓著、才华横溢的奢靡者( 大约两三年的时间内,其一直住在湖南五星级酒店,而酒店费用每年达四五十万元) ,也许会在 2011 年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呢。 一直坚持要求对谢剑平的申报材料进行 “ 复议 ” 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表示,本月将继续与其他院士联名上书中国工程院,督促院领导对谢剑平院士(长期从事卷烟降焦减害研究工作,去年 12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舆论质疑为 “ 烟草院士 ” )的 “ 复议 ” 工作。据悉,院士们 “ 再次上书 ” 的联名信中,将会 “ 点 ” 到院士选举中 “ 被公关 ” 问题。 只要评审有潜规则,教科研领域就没有净土。这就是我们虽然天天“创新”时时“原创”而很少看到真正意义的创新更别说有重大突破性原创成果的最重要原因。
个人分类: 随笔|4149 次阅读|6 个评论
评职称‘开房收钱’好象已经触犯刑法
热度 8 lin602 2012-5-6 12:06
这几天曝光湖南省在职称评审中,部分评委‘开房收钱’,纪委已经介入调查。 看看前段时间电视上庭审足球前官员南勇,谢亚龙等人,还有再前面庭审足球裁判的电视,仔细想想,这二个事情应该是性质一样的。 尽管他们不是国家公务员,但他们都是利用这种公权收钱,本质上已经构成受贿罪。 我的推断对吗?网上的法律人士、网上的博主根据你们的专业知识如何评价? 此风不刹,中国学术界名声更‘臭’。教授们群体‘这缸酱’,更被这些‘鸡屎’搞得更臭。所有以前或今后做过或将做评委的教授们都是‘非常差’的人。 要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形象,对这种现象与涉及到的人不下猛药是不行的。
32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基金评审,去年我有感而发的博文!
热度 5 sermonizer01 2012-5-5 15:47
我在各相关网站溜达已久,属于只看不说那种。这两天,大家知道基金正在评审,大家以忐忑的心情,热烈讨论纠结的问题。 我今年申请了基金,也意外的第一次评基金。 我觉得基金评审专家的任务还是很明确的,就是对比分析拿到手的基金本子,分出个来369等。所以你的基金本子被分到很强的一组,那你的运气不好,如果和一帮孬一点儿的在一组,你就偷着乐去吧。当然基金是人评审,所以主观因素肯定是有的,如果你是评审专家,你拿到你小姨的基金本子,你说完全不照顾,可能吗?相反,评审专家拿到以前拒绝他的前女朋友的基金,适当表达一下自己已在河西了,稍微打击一下对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小姨子的基金如果送到姐夫手中,那她一定中大奖了,自己的基金送到被自己拒绝的追求者手中,也算倒霉,这些都是非常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但评委一般都还是一视同仁的,有认识的,但不熟悉也不会影响评审。评审专家一般也只是某一个小领域的专家,他拿到的基金,不一定都非常熟悉。所以基金本子的逻辑性、文字功底很重要。人生如戏,写基金也如此,一定要把故事讲的严丝合缝,让专家相信你讲的故事是真的。可能有很多申请基金的人都是老师,如果你看学生的作业,语无伦次,错别字,你什么感觉呢?还有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研究基础,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这个也很重要,不要重点介绍自己在哪个大牛手下怎么怎么样,参加过哪些大课题,关键是自己的学术成果要写好,通过前期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相关成果性的结论,以及与成果相关的高水平文章,申请专利。 说白了,干什么都有干什么的“哈说”(甘肃话,本人不是甘肃人,但领导是,大概是规矩的意思吧,有些方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基金首先写的要认真,严谨,学术味要浓,追求完美!其他的因素,如评审专家的偏好,你是没法预期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因此,基金有一定运气成分! 祝看我胡写的朋友们能中,也期盼我的能中! (注:去年我有幸中了!)
5169 次阅读|7 个评论
关于 好消息:中式卷烟项目不参加国家科技奖评审
hailang0 2012-5-5 07:53
这则消息与其仅仅被判定为好,不如说释放了一个讯息:那就是科网的影响力或其他。 “其他”是什么? 卷烟的确有害健康,这项目也不是啥子利民利国的好项目,拿掉也就罢了。 科学的东西,学人还是有发言权的。 其他呢?就不好说了。 虽然不好说,但我们也要像这次踊跃签名一样,铁肩担道义的时候,知识分子不出头(比如五四的北大青年),让谁出头?! 关于 好消息:中式卷烟项目不参加国家科技奖评审
个人分类: 科学|2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好消息:中式卷烟项目不参加国家科技奖评审
热度 34 xupeiyang 2012-5-4 10:38
好消息:中式卷烟项目不参加国家科技奖评审
真是个好消息,终于有了结果。 大家努力的结果,科学网功不可没。 杨功焕对科技部的表态很不满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567252 CCTV13 5月4日 新闻报道视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5/263600.shtm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之前备受关注的中式卷烟参评国家科技奖一事,已经有了结果,这一项目的推荐部门已提出不继续参加评审的申请。 2012年3月22日-5月2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通用项目)进行了公示。期间,共收到异议58件,涉及“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的就有33件。推荐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鉴于这一项目的异议情况较为复杂,提出不继续参加评审的申请。根据相关规定,这一项目不提交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 征集签名抵制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 》 学网征集签名抵制 查看详细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16.aspx?id=1048 征集签名抵制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更新至4月29日24:00)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556784.html 签名抵制烟奖函件递交科技部奖励办,感谢大家参与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566107.html 许培扬 2012-5-2 16:36 科学网对重大科技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工作非常出色,充分显示了科学网的重要作用和威力,相信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对科技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国家科技奖申报项目: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557675.html 科技部宣布中式卷烟不参评国家科技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4日14:37 法制晚报   本报讯 (记者 李洪鹏)今天上午,记者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获悉,“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不提交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据了解,“中式卷烟”项目共收到异议33件。鉴于该项目的异议情况较为复杂,提出了不继续参加评审的申请。   2012年3月22日-5月2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通用项目)进行了为期40天的公示,广泛听取了各部门、行业、地方、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异议和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公示期已经结束。公示期内,共收到异议58件,涉及19个项目,占公示项目数的2%。   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收到项目异议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依法进行了受理、登记。按异议处理程序,目前已将58件异议转达给了相关项目的推荐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其中,“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共收到异议33件。推荐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鉴于该项目的异议情况较为复杂,提出了不继续参加评审的申请。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该项目不提交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另18个项目的异议正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之中。   ●事由   烟草损害身体健康   2012年3月22日,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第67号公告,公示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受理项目目录,截止日期为4月30日。其中,工信部旗下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名列其中。   “中式卷烟”项目参评国家科技奖,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控烟组织、卫生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均通过不同方式介入此事,反对声中,尤以30名院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中式卷烟”入围科技奖反响最为热烈。    4月8日,中国科学界的门户网站科学网,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一篇《征集签名抵制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的博文,建议通过签名者的努力,促成国家禁止烟草技术申报各种科技奖励。   科学网的博文引用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获奖成果的应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而“中式烟草”的项目本质上是通过加香、提高口感等方法构建所谓的“中式卷烟”,从而促进烟草消费,促使了卷烟的更大规模流行,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7718 次阅读|42 个评论
联想丰富,思想缺乏-标书评审印象记
热度 1 lxchencn 2012-5-4 09:09
现在正是标书评审最繁忙的季节,很仔细阅读评审的标书发现,总的印象是:联想丰富,思想缺乏;今年申报项目数再创新高,申报热情继续高涨,这是好现象,标书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申请者的背景越来越强,以前的科研业绩也越来越多,对于完成项目是重要的保证,非常好的标书还是极少,原始创新基本没有看到,对于科学问题的提出还需要继续提高,一些标书是富于想象力的,把一些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能够联想起来还真不容易,可喜,但却缺乏进一步的提炼,没有梳理成学术思想,观察问题角度陈旧,标书给人的感觉是可以做文章,但难以成为一个项目,这样要想获得评审专家的首肯是难的,因此,在标书修改的时候最好问一下自己,项目的科学思想是什么?如果能够明确指出来,标书至少成功了一大半,祝各位申请者好运!
4265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在的职称评审是“直称”,直接称——今天访谈中的精彩之论
hailang0 2012-5-3 13:42
访谈简介 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47岁副教授陈少林因“没能评上教授职称”对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林莉红教授大打出手,林当场晕倒被送医。 近年来科研系统职称评审问题引发了科研群体内部矛盾重重。而今年初武大28岁袁荃引进回国后的直接被升为“正教授”,中南大学22岁本科生刘路被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也曾引发科学网网友激烈的讨论和争议。 科研系统的职称评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科学网将于5月3日邀请多位嘉宾与广大网友共同探讨。 现在的职称评审是“直称”,直接称,看看多少斤两,呵呵 http://talk.sciencenet.cn/?s=%2FIndex%2Ffinish%2Fid%2F54p=5 在下实在佩服这种针对国内现状的点睛之笔。真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一拳见晕倒/分晓!
个人分类: 科学|391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谈职称评审
热度 2 mazh 2012-5-3 06:41
最近职称评审的话题引起关注,个人也有一些看法,说来与大家交流: 1. 职称对知识分子很重要 职称是对事业的认可,同时也与切身利益挂钩。而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职称更看重的是名分,真正能看开看淡的能有几人? 2. 现实职称评审很无奈 现实中的职称评审问题很多,大家都经历过多次评审,其中的无奈必然有体会。用管理决策的术语讲职称评审是个多属性决策,应该在有效解里选择,但现实中经常出现非有效解挤掉有效解的情况。 究其原因就在于一个评字,是人在评而不是根据标准审核,其中必然会有人为的因素,现实中为了便于人为操控,有些单位把标准定得很低,或者没有明确的标准。 或者有人说国外也是同行评,考虑中国的任何问题时都不要忘了人情社会的特点,国外也有人情,但中国尤甚。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评委、评审条件和参评人员的条件都不公开,最后只把通过人员名单公布公示。不受监督的评委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好恶选择,把公平寄托于评委的良知是很不靠谱的。 3. 做好职称评审需要公开 曾写文谈公平、公正和公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4287do=blogid=466376 ),要想做到公平,公开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职称评审,公开尤为重要,如果能把评委、评审条件和参评人的工作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就会对评委以压力,使其不敢为所欲为。如果在落选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其工作公开,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虽然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起码可以压缩人为操作的空间,避免非有效解的入选。
36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审职称三十年
热度 6 heitiedan2012 2012-5-2 22:24
现在高校评定职称,特别是评定教授职称已经成为高校职称评定的烫手山芋。评也不是,不评也不是,反正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一评就会引导出许多矛盾,谁上谁不上,都不易摆平;不评,那更不行了。一大帮副教授都等着要这碗装在金边碗里的饺子。 正如一些老先生所言,在文革前,教授数量极少,比例也极低,副教授也不太多,比例也不高。别说高校的教授和副教授了,就是中学里的一级教师也是很少的。我记得我们中学语文教研组就只有一个一级教师,他还是鲁迅的学生,听过鲁迅的课。那时提到这位一级教师,大家特别尊敬的表情都十分厚重。 文革结束之初,评定职称也是很慎重的。我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课讲得特别棒,即使如此,在我们毕业前夕,也只是刚刚被评上副教授,那年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后来他当教授是我毕业以后的事,他被评为教授时有多少年龄,我就不知道了。 后来的职称评定,一大帮等着评教授副教授的老师们如饥饿的老狼,加上文革十年多年的欠账,一放出来不就如同下山的猛虎,从此就越发不可收拾。开始还比较正经,后来放水的就越来越多。我就听说过,一位女老师,年纪偏大,当年50多了,为了评教授,自己编了本教材,当时评教授有本教材就行,就这么着,这位女老师就当上教授了。可是她的水平尽人皆知,只是当时她处在系领导的位子上,学校方面估计也是为了照顾她。这样的情况恐怕绝对不在少数。现在编教材实在太容易了,找来几本同类的教材,东挪西凑,那还不简单? 现在担任领导职务的要评教授,或者研究员,就相对简单容易一些,否则就费老劲了。我们高校的高级职称的含金量也就这样被稀释了。关键的问题可能在于,一旦被评上教授,那相关的待遇就立马不一样了。副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待遇档次差距那是相当地不小。除了工资上去了之外,还有很多在工资账面上看不到的好处。因为你是教授,你就比较容易地拿到课题或者研究经费,你占有的资源就要多得多。因为你是教授,过去分房子所占的分数就多,现在不分房,改买房了,那么你买房的选择位置也会大大地靠前。而且由于你是教授,所获得的住房补贴也会多出不少。由于你是教授,外面的很多讲座、评审都会来请你,这额外的收入也是不小的一块。而且一旦你出去了,名声在外,那么请你的部门就可能更多,请你的次数也会更多。那个著名的马太效应在这里表现得真可以说是淋漓尽致。这些散碎银子积累多了,也不是小数目。至于那些外面大公司来请的,一次就给一大笔酬劳的,可能就没人知道其中到底能有多少钱了。 凡事如果趋之若鹜,一定是里面有较大的利益所在,同时这里一定会有不规范的东西在起作用。我们现在的职称评定已经出现了因为评不上而动手打人的事了,可见这个事问题已经相当大了。现在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不可能在短期内用一揽子办法较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再不面对,再不解决,那么导致后来出现的问题会更大、更严重。高校本来不应成为名利场,而现在这个名利场已经开始无限地扩大和泛滥了。教授头上的光环已经开始黯淡了,再过一段时间,这顶光环就不会再有什么熠熠的光芒了。到时说教授都臭了街,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这里已经不再是什么斯文扫地的问题了,这已经是我们的科研,我们的教育面临危亡的问题了。特别是对下一代,对学生那一代人影响极为恶劣。学生并不傻,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可是当他们看到他们的师长做着这种不齿的苟且之事,虽然他们也知道不对,但是他们中肯定会有一些人要效仿。这不是坑害下一代吗?如果真是那样,那我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6409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职称评审的几个注记
热度 27 陈安博士 2012-5-2 17:37
  明天上午9点-10点,科学网访谈将再度披挂上阵,俺们和卧龙岗的喻海良研究员,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彭渤(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教授)一起和网友聊关于职称评审的事情。   这里先记录几个东西,以备明天查阅。   1,不同的职称可以和工资挂钩,但是不应该和做事资格挂钩,这是我一直的观点。    中国科学界可以封住部分(测度阿列夫0)年轻人想做事的步伐,可是千万不要再“体制性地”阻拦最具活力的年轻科学家的报效科学之心了。真正热爱科学之人,怕的是没有做事的空间,而不是职称低。表象上为了职称而这样或那样,其背后的本质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   我们缺乏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可是,明显可以改变这一切(抑或只是一些),却一直不为,让人颇难理解。   2,职称评审,可以采取破格这一距离超越方式,但是一定不宜从0(没有任何职称)直接聘任为教授。近年来,年轻的海龟在不少地方直接当教授,跨越了一切门槛,看似超越了规矩有点创新,其实质是破坏了规矩根本也不是什么创新。我们要让特例成为全国同行大多觉得可以接受的情况,而不是把特例泛滥化,乃至发展成为惯常,让人误以为不走职称晋升捷径就好像羞耻似的。   3,怎样的管理机制是适合创新型目标的?我认为在动力规制上应该设计更为体现精神性奖励的策略,而非直接或间接与物资利益相关的东西。而约束规制的设计则应该强调把差距缩小而不是拉大,知识分子就这点脸面还有点价值,大家都还当回事,就别光天化日之下当着面可劲“扇”他们的脸了。   4,网友问到我供职的中科院职称和高校的评审制之间的不同,中科院很多研究所目前确实是聘任制,而不是评审制,虽然也会召集些人来评上一评,但是总体上还是领导说了算。这对领导把握下属科研水平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公平、公正之心和道德感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聘任制可能会出现和同行评议结果相悖的矛盾现象,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允许申诉,给出通常的申诉渠道,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5,中南大学的某些所谓改革我认为基本可以算做闹剧。和其他国家不同,我国的改革其实更多是在回归常识,而且是强力地回归由很多国家(包括中国自己)遭遇了经验和教训的最优路径,而现在很多大学做的好像是“情理之外”的改革。中南大学也好、南方科技大学也好,现在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只是在试图吸引眼球,而不是更快速地回归到常识的轨道上去。我只欣赏他们回归常识的那部分改革,象本科生直接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的做法我不赞赏。   6,职称,在评审的流程与规矩之外,就是要看对科学、技术、工程、管理的贡献,所以,论资排辈是一定不可取的。但是,怎么看贡献?这是一个大问题,甚至是我国在职称评审问题上长时间都无法解决的巨大问题。而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多数科研和好的科研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虽然也SCI了,好像也国际化了,甚至国际评审了,但是是否经得住考验,经得住再长时间的考验,却不容易做到。    华罗庚先生说:科研成果要早发表晚评价,职称所依托的成果也要耐得住考验和寂寞。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类似地,你昨天还以为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可到了明天醒来自己都觉得可笑。   7,职称评审,流程设计要标准化和规范化之外,同行评议依然是必不可缺的一个基本方式,同时,因为个人的偏颇和偏差,申诉制度一定是需要的。   8,我们科学界和高等教育界的管理机制要设计得使身为副教授退休离开工作岗位也是光荣的事情,这样的策略有。   9,选院士时采用的代表作制度也应该成为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审的准则。你可以只有有数的几篇论文,甚或没有论文,但只要值得尊敬的同行认可你的贡献,如当年的梁启超认可陈寅恪,熊庆来之于华罗庚,就可以。任何的什么级别的奖励、项目经费多少、多少人引用之类,都应该被彻底扫除出职称评审的标准之外。    当然,陈寅恪这样的个例全国的科研人员人人都服。可是,我们今天这么多人,一个这样的个例都出现不了?我不信!大概还是狗眼看人低吧。
个人分类: 人论|8176 次阅读|57 个评论
关于审稿专家和基金评审专家的意见
热度 3 dulizhi95 2012-5-2 16:26
关于审稿专家和基金评审专家的意见 红楼梦里有一句名言:贾府里除了门口的那两座石头狮子外,没什么东西是干净的。当今中国社会,除了“大首长”们的“特供”食品饮料外,还有什么是干净的呢? 首先,大官们的形成机制干净吗?大官们提拔运用小官们干净吗(多少买官卖官)?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是主线,牵一而发动全身。行政及国企事业单位招人干净吗?每年大量的评比考核干净吗?市场上大量的食品药品干净吗?社会上各种涉权事务的处理干净吗?教授们的评选晋升干净吗(多少评委为此挨骂挨打)?医生们的治病过程干净吗(多少医患纠纷及杀医案)?还有本文所要谈及的,论文的审稿和科研经费的评审干净吗?等等等。 关于这最后一条,本文提出两点建议,相信肯定能对解决这一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1 ,由确实有水平实力的知名专家组成考试团,负责命题,对全国所有专家、教授来一次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命题考试。试想,若是在自己的专业,对比较复杂有深度难度的问题缺乏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善于去拼凑一些所谓的“论文”或“项目”,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搞得好“科研”,甚至“评审”?相信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清扫出一大批垃圾专家教授(远远大于百分之五十),净化专家队伍。 2 ,对审稿意见和基金评审意见,被评审者有权提出“上诉”,当然,若是你多次提出上诉后都证明评委是对的,错的是你,你就会丧失这样的权力。然后,再对评审意见本身进行评审,若是评审意见本身是欠水平的、错误的、没脑子的,就将这种垃圾专家除名。 最起码,对否定性的评审意见,你要能理解被否的东东,假使连你否定的东东,你根本都理解不了,却要装模作样的给出否定意见,这样的垃圾必须立即清除;同时,对肯定的评审意见,评审者应该讲得出道道来,为什么有价值?并且还要对其最后的结果承担责任。同样,要是连道道都讲不出来却要给出肯定的意见,这样的所谓专家要他干什么?对最后证明是垃圾的东西,当初的肯定推荐者必须承担责任。 本人认为,若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搞,中国的学术场就会被净化,中国的科研才会真正搞上去,每年花掉数以百亿计的人民血汗钱投入到所谓的“科研”上去,才不会白花人民的血汗!
3396 次阅读|4 个评论
审阅完基金标书,顺便谈谈基金标书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热度 23 lionbin 2012-5-2 15:14
审阅完基金标书,顺便谈谈基金标书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这个劳动节可谓过得充实,三天时间中的两天没有出过家门,其中一天因为学校有事儿到学校去了半天。今年基金委在审阅者匹配上似乎做了重大改进,去年就发过来一个邮件,要求填写评审方向和关键词,而且对关键词还有非常详细的解释。这样今年收到的本子与我的专业匹配度就非常高,所有的本子我都看得懂,而且我自己也觉得对这几个本子我也是最佳审阅人之一。往年有时发来的本子感觉拒审也不合适(基金委工作人员找合适的审阅人也挺麻烦和辛苦的),审阅又怕专业不对口导致对申请书的误判(我自己申请基金有时候碰到专业不对口的评审意见,也感到非常恼火,但也无可奈何)。 另外一个特点是今年收到的本子不多,只有9本,但涵盖了地区基金(2本)、面上基金(3本)和青年基金(4本),这也许是我对关键词进行严格控制的结果。当然,4月28日的时候,重庆市也来凑热闹,发来他们地方科委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邀请,因为只有3本,我就欣然答应了。这样,在这几天总共要看12本申请书,我觉得这是非常合适的数目,太多了,肯定没有时间认真看,也就很难保证最后评审意见的公正和公平。于是,我就用了4天时间,每天看3本,这样申请书每个字我都看到了,有些地方甚至还读了多遍。在评审中,发觉一些共性的问题,是可以与大家来分享的,希望大家能在以后标书写作中尽量避免。 要注意区分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标书在写作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三个基金共同的特点是要求体现“ 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但在侧重点上又有些不同。面上基金要“ 注重保护非共识项目,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创新研究。 ”因为这是面向相对成熟的研究人员,所以“ 风险”在面上项目中放得最开 。青年基金的定位是“ 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不断增强青年人才勇于创新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 ”“ 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青年为主体。 ”“ 应特别注意评议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不必过于强调其研究队伍和工作积累。 ”由此可见, 青年基金强调扶持、年龄限制、独立思考和发展潜力,有“风险”的项目并不受到青年基金的支持。年青人敢于思考问题是值得鼓励的,但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考上,不要写出来的东西让人觉得是异想天开的奇怪想法 。地区基金是为了“ 加强对部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科学研究基础薄弱地区科研人员的支持。 ”以及“ 从稳定和凝聚优秀人才、带动区域基础研究发展的角度遴选项目,不必过于强调申请内容是否结合当地条件和特点。 ”因此,地区基金也强调扶持,但 不必局限在结合当地的条件和特点 (这还是我本次评审中注意到的要求,以前的理解正好相反)。由于地区基金并不是大多数人都有份,所以,大家还是主要注重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在写作上的区分。 一直有人问我,立项申请书应该如何写?我回答,只要强调两点就可以了:(1)我想做的这件事非常重要,而必须马上就做,不然的话天就要塌下来;(2)目前在全世界,只有我能做这件事儿,或者说只有我做得最好。 虽然这话是比较夸张的,但这里强调的是要认真审视所申请的课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研究当回事儿,如果自己都觉得这个研究可有可无,怎么能说服人家资助你呢? 当然,具体写作中必须客观真实,而不能吹牛和不顾事实任意拔高。 谨慎使用“未见报道”一词。 在项目的立项依据中,有人为了强调所做工作的重要性,喜欢用“未见报道”一词。这个词不是不能用,但在用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考察,恰巧我今年看到的本子所说的“未见报道”的内容,经过我一检索发现了许多,这只能认为是申请者自己孤陋寡闻了;而如果申请者刻意为之,那就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了(当然相信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从另一个角度讲,许多“未见报道”的东西可能根本就没有研究价值,因此,应该突出的是研究本身的价值,要有理有据,不要概括性地描述。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要简洁、清晰、明确,针对性强,不能含糊其辞,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句 。另外要解决的问题也不要太多(少于3个为宜),因为一个基金项目不可能解决那么多问题。 注重研究特色和创新性的挖掘与提炼。 这两个方面一般也总放在一起说,说明二者是有许多关联的。我理解,特色应该是大多数人不太用而申请者想用的东西,同时也应该是“次新”的东西,或者赋予了新的含义与用途,更应该体现申请者用这个东西中有独特的表现;如果是自己曾经的“创新”,已经广为接受,这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特色。创新则是大家都还未采用的东西,或者会产生新的事物或者方法。比如,有时候组合是一种创新,但这种组合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混合上,结合后应该产生新的东西。如果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不妨在这里多用用笔墨,可惜很多人在这里写得太简单! 预期研究成果不要对自己提太多要求,物极必反,多了反而可信度降低,特别对于青年基金来说更是如此。 今年在审阅的一份青年基金标书中,申请者之前近发表过一篇SCI论文,预期成果中也只写了一篇SCI论文,但ta将理论成果与实验数据可产生的成果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这些成果是可以从其实验方案中看出来的,没有任何的浮夸。我毫不犹疑地判定为优先资助。而且,我相信如果这位申请者拿到项目能按照计划完成,其成果如果要写SCI论文的话,肯定是远远大于1篇的。 基金申请书不要写得太长。 只要是人,就有缺点,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所以 申请人写标书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审阅人的情绪 。如果申请书必须写得很长,那另当别论,但大多数申请书写得太长是废话太多,看起来非常无趣,有的写的类似教科书或综述文章的内容,面面俱到,却让紧扣主题的内容淹没其中了,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另外,参考文献也不必列得太多,同样需要有的放矢,紧扣主题。今年收到的一本标书,立项依据写了14页,其中正文7页,参考文献7页,在“近二十多年来,世界许多科学家展开了广泛研究”后引用了17篇参考文献。 文字的内容一定不要重复。 今年收到的标书中,有一本中相同的内容在4个地方出现,这很难让人对这样的标书有很好的评价。还有些人没有分清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几乎就是文字上的重复或者换一种说法。什么是科学问题的表述?一般来说,无非是“...与...的关系”,“...对...的作用”等等。研究内容是在关键科学问题指导下需要具体做的事儿,研究目标是在期望解释这些科学问题的基础上所达到的结果,可以谈得更远一些。 以上内容是完成基金评审任务后有感而发,信手写来,并没有经过仔细推敲,仅供参考!如有不妥,敬请包涵!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18990 次阅读|70 个评论
人间五月天,又到国家自然基金开评时
热度 8 dxk990720 2012-5-1 16:36
呵呵,今天又是国家自然基金开评的日子,真的是好激动啊 前两天看到国家自然基金初审的结果通知,也就是形式审查,所幸在我留的邮箱里没有看到未通过形式审查的通知,紧张的心稍微平静了片刻,呵呵,那种心情就像参战的士兵亲属没接到前线电报一样: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呵呵,逃过一劫,感谢上帝,阿门!去年一位同事的本子就是因为没通过形式审查给毙了,就像一个士兵还没到前线亮个像,就被牺牲了,那种感觉真是窝囊 ,啧啧 唉,从今天开始,俺的本本就要真正接受残酷考验了,就像媳妇虽丑,最后,还是要见公婆滴(尽管很害羞 ),是骡子是马,总得要拉出来溜溜吧(尽管不情愿 )。毕竟经历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苦痛 ,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拉扯了那么大的孩子,一想到柔弱的她要接受那些严厉的、挑剔的公婆们的检阅和考验,心中仍然不免七上八下,提心吊胆着呢 但愿,我的孩子能遇到一个知她、疼她、爱她、接受她的婆家! 孩子,我知道你接下来要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希望在桂花飘香的日子,听到你的好消息! 附上一首臧天朔的歌以代表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心的祈祷》 臧天朔 我祈祷 那没有痛苦的爱 却难止住泪流多少 我祈祷 忘记已离去的你 却又唱起你教的歌谣 我没有怨你 我心里知道 我知道 我祈祷 留下孤独的我 走向天涯 走向海角 我祈祷 带上无言的爱 从此失去心里的微笑 我与影同行 我心里知道 我知道 我知道 天涯路漫漫 我还要去海角遥遥 我知道 失去的是什么 我又启程 却不是寻找 我心里明了 我心里 知道 我知道 我象那一只火鸟 无声地燃烧 我要唱那 那一首歌谣 伴我天涯 海角 我象那一只火鸟 无声地燃烧 我要唱那 那一首歌谣 伴我天涯 海角 附注:今年不知为什么至今没收到国家自然基金委送我审评的标书? 估计是不是与我今年申报了面上项目有关?个中缘由,特向各位大侠请教。
356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又到基金评审时
热度 3 tarimriver 2012-5-1 15:12
4月底到5月是基金评审的季节。 没有申报基金的专家学者陆续受到各自学报寄来的申请书,有人风急火撩地打听自己的本子落到了谁的手里,有人则是稳坐钓鱼勾,他们圈子的专家就那么几个,风水轮流转,这是老板对老板的事情。也有的人则表现非常漠然,在一个相当大的圈子里混,老板竟然还不是这个圈子里的(另外圈子),不淡然不漠然还有选项吗?只好听天由命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有人贴出帖子说自己老婆的地区基金落到了自己手里: 今天收到地区基金评审,居然老婆的标书落在自己手上,直接“优先资助”了!! 很多人不相信这种事情,但也不是0概率事件。如果和老婆不是一个单位,如果没有和老婆合作发表过文章,如果是还没有营业执照的老婆.....,是有可能的。 这样的事情毕竟有限,只是希望评委们多些公心少些私利,维护好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信誉!
3566 次阅读|9 个评论
职称评审结果--是对科学起‘推动’还是‘反动’作用
热度 4 lin602 2012-5-1 12:03
中国的大学评职称,一般程序是自己申报/本单位与外单位同行评审/材料公示/民意测评/学科组学科评议(这步是关键步骤之一,一般是差额评审)/学校高评委评审(在学校层面上总评)/省里批或再学科评(没有学科评审权的学科,许多一流学校就是形式了)。 最关键的二次投票,一是以院或几个院为单位组成的学科评审组,二是学校的职称评审。 就我所知道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校地域,当然到每个评委个人之间,评职称时的风气、风格与公平都有差别。 这其中许多就不展开讲了,以后高兴时再写,这次只想写这一点,职称评审----职称评委手中划圈的笔,他实际起着对科学、学术环境的‘正面还是反面’、‘推动还是反动’的作用! 如果在职称评审中,将肯做科研、能做科研、成果较多、学生与教师口碑好的教师评出来,给他们一个肯定与积极的评价,那么这个单位的科研风气就好,因为让所有的人能够看到做科研能够得到积极评价,那么职称评审专家是在做‘积极’的事情。如果最终结果是反过来的,所有的教师就会感觉到,积极做科研是没有用的,不如拍马屁拉关系与送礼,实在不行就不玩了,玩自己的股票或游戏了,那评审专家是做‘消极’或者说对科研‘反动’的事情。 当然,教师申报职称材料中有特别好的,也有特别不好的,也有相差不多的。相差不多的人可能结果会有点上下(因为各评委们多多少少会有认识上、本单位上、人际关系上的因素),如果好的与不好的申报教师在材料上明显差别,如果评审结果反过来,那评委们就是‘颠倒黑白’了。 有的学校在职称评审那几天,送礼的人特别多,这不是正常的现象。
52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热度 4 Bobby 2012-4-30 17:33
医生不好当,怕遇到“医闹”甚至“医屠”;现在 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也不好当了,请看: 武汉大学副教授拳打教授 因 “ 没能评上教授职称 ” 解读这个新闻还需要记者深入调查,是否在 职称评审中存在不公或者公报私仇?如果遇到不公正待遇,是否有上诉机制或渠道?打人副教授是否有什么心理障碍或问题?为何有胆放言并实施对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一个一个报复?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35 次阅读|4 个评论
评审国人稿件的一条捷径
热度 1 blownsand 2012-4-19 10:59
近几个月收到的审稿邀请中,要求填写“有无学术道德问题”或“有无学术不端行为”之类的评审表越来越多。面对国人的稿件,从来不敢填写“没有”,写得最多的是“未发现”。在认真阅读稿件以前,不妨从数据库中把作者(们)已发表的文章调出来看两眼,有时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当发现“英译汉”、“汉译英”、“双胞胎”等现象时,只需一句评审意见“此文已在某某刊物发表”。这难道不是评审国人稿件的一条捷径吗? 
1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史上最狠的论文评审意见(Reviewer's Comment)
热度 1 sincos 2012-4-12 08:55
这个是sciscoop.com上总结的2010年The journa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最狠的评审意见: 其中之一:This paper is desperate. Please reject it completely and then block the author’s email ID so they can’t use the online system in future. 其中之二:The writing and data presentation are so bad that I had to leave work and go home early and then spend time to wonder what life is about. ...... 详见: http://www.sciscoop.com/the-truth-about-scientific-peer-review.html
5182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3-21 14:37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写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人从90年代开始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至今已经得到5项资助;十多年来,也评审了多年国家自然基金(以前接受纸质申请书,现在网上评审);有4位毕业生及同事的申请书在我建议下做了修改后得到了资助;所以自认为还有点经验吧。因此,有朋友让我就申请书的写作提点看法,我想从反面的角度,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心得。 1. 有的申请书在创新点上保守。越是保守,越难申请,但也不是写得越前卫越好,如果你写得太过分,同样也得不到资助,因为这让人觉得你在吹牛。创新点一定要突出,如果评审人觉得你申请的内容已经有人做了,文章已经发表,基本上就没有戏了。有的人为了保险,写得保守,也有人会夸大了写,这在行家看来都有被否的可能。 2. 申请书写得太多太罗嗦,这是目前申请书中最大的毛病。许多申请书内容我觉得可以缩短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申请书要写得非常精炼,一段话能省掉就不写,用字也力求简练。写得再多,评审人也只看其中的核心内容。 3. 严谨性不行。有的申请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不对,参考文献前后格式不一致,语句不通顺等。一般来说,申请书写得太粗糙,是很难得到批准的,评审人会认为,你连写申请书都这样马虎,做科研怎么能严谨呢?申请书毕竟只是研究的概括和起点呀。 4. 研究内容太多,大而全。这是刚写申请书的人经常犯的错误,会让人觉得用这么点时间与经费你根本做不完。其实你只要解决一个或二个有意义的问题就行了,如果你要解决的问题有价值,一个就可以。 5. 申请的内容有点偏新产品开发或应用——这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一定要研究基础或应用基础问题。 6. 一定要将已经开展的工作写进来,特别是已经取得的一些数据,否则一点基础没有,说服力不够。 7. 研究工作的连续性不好。有的申请书写作是东一枪,西一枪的,让人觉得没有深度。要在一个领域或小研究范围内做深,这非常重要。有的人将申请书递给我提意见,我一看就不行,没有深度,只是不明确讲不行,否则让人太失望。 8. 课题组成员,教师最好共有3个左右,研究生也要有好几个,如果没有研究生,教师人数可以多点。 最后补充一点,我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经验中最核心的一条是:屡报屡败,屡败屡报,不怕被毙,持阿Q精神再写,以捡漏网之鱼。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是我起早摸黑“捡”来的,也可能是装自然科学基金的“货车”太满了,不小心颠了掉下来的,被我“守株待兔”捡到了,不花钱,没有成本。以上密诀,公开传授,可具体如何操作,就要自己看着办了。 ——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林中祥 七年之痒:享受科研的苦乐 七年前,因为喜欢做科研,所以选择了以此为职业。当时虽然条件艰苦,收入很低,但是工作还必须做,否则机会稍纵即逝。 我从事的是土木工程防灾研究,除了日常的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的研究,自然灾害现场的调研工作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我们所有研究的出发点。 2005年4月下旬某日,看到新闻报导江苏盱眙遭到了龙卷风的袭击,我带上研究生Q马上就出发了。我们赶着最早的班车一直坐到盱眙,然后立刻赶往灾害现场。以前只知道龙卷风破坏力很大,到了现场之后才感觉到震撼:现场竟然有一条500kV的输电线路铁塔被龙卷风彻底摧毁,还有一段八基塔被摧毁!我们需要认真查看、拍照、笔记记录输电塔被破坏的情况。Q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学生,做事情很认真。两部照相机,同时拍照。拍完照片,由我口述,Q来记录破坏现场。遭到破坏的那一段八基塔,线路总长度近4公里,我们需要逐个查看。天色已晚,需要回到县城住宿。我们找了一辆当地乡村交通用的四轮蹦蹦车,把我们送回到省道上。开始的时候两人是坐在车厢的木条凳上,车开起来以后就不能坐了,因为实在太颠了。车后空间很小,顶棚很低,站也站不起来,后来我们干脆扶住两边的扶手在车厢中间扎马步。呵呵,那情景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回到省道,天已经全黑,我们需要打车。Q说:你站在马路边,我来挡车。Q高大魁梧,自称是我的保镖,但他连挡了两辆出租车,都没有挡下来。我一看,乐了:“Q,这么晚,出租车司机看见你这体形,会怀疑你可能是劫道的。”最后,还是我在马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回到了宾馆。 2005年的6月,国内又发生了一起风灾事故。同样,我和研究生Q、H进行了现场的详细调研,因为这些资料是大自然给我们做得最完整的足尺结构破坏性实验。 2005年的8月,当年度最强台风“麦莎”来了。我们知道,大自然又要帮我们做实验了。我们提前两天赶到了已经建立的一个输电线路现场实验基地。通过和当地的单位协调,他们帮助在输电塔上安装观测用传感器,然后是调试仪器。台风的到来伴有大雨,需要对每一个传感器以及每一条通信线采取防雨措施。输电塔旁边是一块苗圃,有一间看守苗圃的简易铁皮房。和看守苗圃的老大爷商量后,我们将所有的测试仪器放在这间铁皮房里。晚上十点左右,台风终于过来了。大家一直守候在测试系统旁边,记录测试数据。需要的时候,还要冒着大雨出去检查通信线缆的接头。早上大约4、5点钟,台风过去了,雨逐渐小了,我们才收拾整理了仪器,抱在雨披下面,返回宾馆。这是当地镇上的一个小宾馆,因为测试时经常住这里,老板和我们很熟。他看我们身上、脚上都是泥巴,怕弄脏了他的宾馆,将我们挡在外边,拿着水管给我们每个人冲水以后才允许进去。现在回忆起来,很有意思,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去现场的研究生Q、H、Y和Z。 这些现场工作,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无关紧要,但是于我而言却非常重要。正是这些工作所带来的研究思路,引导我在两年后得到了第二项NSFC的资助。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谢强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2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基金评审人的几点建议
热度 4 caojian123 2012-3-14 18:33
1、不要紧盯SCI和前期研究基础。过去的辉煌并不代表明天。 2、不要紧盯头衔。现实是,头衔越高,越脱离科研一线。 3、不要以出身论英雄。985、211的水平,很大程度上钱供出来的。 4、不要被标题迷惑。基金申请中,真实八仙过海,什么人都有,标题党很严重。 5、不要紧盯方法创新。要知道,方法创新并非易事,为创新而创新的可能纯属杜撰。常规方法照样能解决大部分新问题。 6、给土鳖和年轻申请人多给些机会,因为他们不仅需要进一步的科研,更需要买房子养家糊口。洋鳖已拥有大量资源。 7、科研大亨资助减少,因为他们手头的资源足以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科研。多给的,只能学学段王爷,或弄个天价内存条事件。 我没有申请基金,本来没有资格紫手划脚,但看到诸多申请人的奇招怪势后,斗胆建议申请人火眼金睛,不要情意迷乱。
3688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78.5%科技人员认为项目评审不公
热度 3 Education 2012-3-11 06:58
九三学社近年组织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78.5%的科技人员认为项目评审结果不公正,87.7%的科技人员认为科技成果评审和评奖需要“公关”。   昨日下午,武维华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大会发言时提出,完善科技评价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武维华称,长期以来,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在许多方面与科技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系不够完善;二是指标不够科学;三是程序不够合理;四是科技奖励导向跑偏;五是科技人才评价制度亟待完善。   武维华说,科技体制改革首先应下决心推动科技评价奖励制度的改革,努力实现从以数量评价为主向以质量、水平、贡献以及发展前景为主,从关注短、浅、快的形式化评价向更加注重实践检验和历史性评价转变,坚持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制度。   他建议:一、健全科技评价制度:建立独立的、真正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二、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延长国家科技奖参评项目的最低完成年限,改自报奖励为推荐奖励,大幅度精简省、部级科技奖。三、认真整顿学风:加大对学风违法违纪事件的处罚力度。四、改革和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焦点   1年近3万人获科技奖   武维华指出,现在项目评审经常由执行单位或个人操作,自行提出评审专家名单并邀请、承担评审费用、撰写评审意见初稿,经常有非同行专家参与评审,评审专家往往没有足够时间审查作为评审依据的技术资料,有时评审专家做“好人”,导致评审沦为走过场,“汉芯造假”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武维华说,目前每年仅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就有7000多项,获奖人数近3万人,一些部委未按规定取消科技奖,甚至为争夺国家奖而增加一等奖数量,领导干部搭车、牵头和权威挂帅成为常态,“跑奖”成为一种“服务”。他认为,背离初衷的科技奖励异化为某些科技成果刻意追求的目标,挫伤了在一线潜心研究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012年03月11日02:40 来源: 新京报 作者:郭少峰 http://news.sohu.com/20120311/n337333962.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2700 次阅读|5 个评论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之我见(2008年)
热度 1 黄安年 2012-2-12 11:02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之我见( 2008 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2 月 12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笔者作为 2008 年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四届万心蕙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成员,截止 2008 年 4 月 10 日 ,收到申报的 2003-2007 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共 13 篇 , 硕士学位论文共 16 篇。在阅读和评审过程中,写了八篇评论,内容如下: 1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一——这么多论文怎么看得完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4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10) 2 ,美国问题研究需要重视全球性学术动态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二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4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175) 3 ,中青年美国史专家是中国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主力军——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三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4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33) 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四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691) * 美国史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网络资源的利用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五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966) 6 ,也谈学位论文的独创性、版权声明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六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267 ) 7 ,也谈美国史学位论文的引文规范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七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11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888 ) 8 ,对于申请万心蕙奖学金情况的思考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八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1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576 ) 附: 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四届万心蕙奖学金的评审和颁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6 月 1 日 发 布 在 2008 年 5 月 25 日 举行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 12 届年会上 , 笔者代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万心蕙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 向大会通报如下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万心蕙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通报 ( 2008 年 5 月 25 日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四届万心蕙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厦门大学王旭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王玮教授、北京大学何顺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组成 , 其中李剑鸣为委员会主席 , 黄安年为奖学金捐赠者万心蕙的代理人。 万心蕙奖学金的评审 , 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 , 其程序为自愿申报、专家推荐、网上公示,并实行导师回避制度 , 即申报人的导师为评审委员者不能作为其论文的推荐人并在评审该论文时回避。 截止 2008 年 4 月 10 日 ,申报 2003-2007 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共 13 篇 , 硕士学位论文共 16 篇。评审委员于 2008 年 4 月至于 5 月中进行了初评, 5 月 24 日 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进行终评 , 现将 申报万心蕙奖学金的 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 获奖者名单及奖学金额分别公告如下: (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和金额 一等奖 1 名, 一等奖获得者 王金虎 奖金人民币 4000 元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南部奴隶主与美国内战》,南开大学 2005 年答辩,导师李剑鸣 二等奖 2 名, 二等奖获得者丁建民 奖金人民币 2000 元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自治与同化的悖论:美国印第安人新政研究( 1933 - 1945 )》,南开大学 2006 年答辩,导师韩铁 二等奖获得者谢国荣 奖金人民币 2000 元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民权运动的前奏——杜鲁门当政时期美国黑人民权问题研究》,南开大学 2003 年答辩,导师李剑鸣 三等奖 5 名, 三等奖获得者 侯学华 奖金人民币 1000 元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自由与秩序:詹姆斯·麦迪逊与美国宪政体制的确立》,南开大学 2004 年答辩,导师李剑鸣 三等奖获得者 张孟媛 奖金人民币 1000 元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佩里·米勒的清教史学研究》,北京大学 2006 年答辩,导师何顺果 三等奖获得者 曲 升奖金人民币 1000 元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美国外交史学中的“威斯康星学派”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2007 年答辩,导师王玮 三等奖获得者 苏 宁奖金人民币 1000 元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美国房地产开发商与中心城市改造—以城市更新运动为中心 (1949-1974) 》,厦门大学 2005 年答辩,导师王旭 三等奖获得者 高 嵩奖金人民币 1000 元 博士学位题目:《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7 年答辩,导师梁茂信 (二)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1 名, 一等奖获得者董瑜, 奖金人民币 20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美国 1798 年“惩治煽动叛乱法”及其意义》,南开大学 2006 年答辩,导师李剑鸣 二等奖 2 名, 二等奖获得者杨长云, 奖金人民币 10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市民意识与美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城市改革——以克利夫兰市为例》,厦门大学 2006 年答辩,导师胡锦山 二等奖获得者潘海林, 奖金人民币 10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3 年芝加哥世博会表达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7 年答辩,导师林广 三等奖 5 名, 三等奖获得者储昭根, 奖金人民币 6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美国单边主义析论》,南京大学 2006 年答辩,导师任东来 三等奖获得者郝 平,奖金人民币 6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唯爱与非暴——试论多萝西·戴的和平主义思想及其实践》,南开大学 2006 年答辩,导师杨令侠 三等奖获得者王 洋, 奖金人民币 6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美国波特兰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研究——以《 1972 年中心商业区规划》为例》,厦门大学 2006 年答辩,导师王旭 三等奖获得者欧阳贞诚, 奖金人民币 6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战后西印度群岛移民在美国的同化进程探析——兼论西印度群岛移民在英国的同化》,东北师范大学 2005 年答辩,导师梁茂信 三等奖获得者徐轶杰, 奖金人民币 600 元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赫尔与《互惠贸易协定法》( 1933--1935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06 年答辩,导师韩莉 第四届万心蕙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在正式宣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万心蕙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通报之前,我以万心蕙奖学金捐赠者美籍华人万心蕙及其丈夫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王霈的代理人的名义,对于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万心蕙奖学金做三点说明: 第一 , 美籍华人万心蕙及其丈夫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王霈用自己的劳动所得 , 为从事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设立了本金为一万美元的奖学基金,截止 2008 年 12 月 7 日本金和利息合计为人民币 10.5 万多元 , 按照续存三年到 2010 年底计算 , 将达到人民币 12 万元。万心蕙教授设立奖学金的初衷是感谢万心蕙的恩师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张星烺教授,张星烺用奖学金赞助她赴美国留学深造 , 而王霈先生的父亲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桐龄教授。 第二 , 万心蕙及其丈夫王霈已于 1986 年及其后谢世。作为奖学金代理人的我决心按照他们的遗愿,和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一起,管好、用好奖学基金。万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难忘的精神遗产。包括她的爱国、怀乡、重史、尊师、勤俭、自立、无私精神,以及一再呼吁学术界端正学风,反对学术不端的主张。为了纪念这位老人 , 也为了申请万心蕙奖学金的学子、关注高等教育和美国研究的人对这位老人有所了解 , 我在博客上再发了 1996 年 10 月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心蕙精神 永载史册——纪念美籍华裔教授万心蕙先生》,希望年轻的美国史研究者和奖学金申报人对于这位老人有多一些了解 , 领会奖学金含金量。 第三 , 在宣读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通报后开始颁奖。 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黄柯可研究员代表研究会向获奖博士生颁发奖学金证书,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王玮代表研究会向获奖硕士生办法奖学金证书,获奖博士生代表王金虎和硕士生代表杨长云先后发言。奖学金随即分发给获奖者。 笔者作为奖学金捐赠人的代理人和评审人见证了这次评审的全过程。包括笔者在案内的全部评审人在 4 月 10 日前 收到了 29 篇论文,我要强调的是 万心蕙奖学金的评审 , 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 , 其程序为自愿申报、专家推荐、网上公示,并实行导师回避制度 , 即申报人的导师为评审委员者不能作为其论文的推荐人并在评审该论文时回避。在五名评审委员中 , 我是唯一既非导师身份又没有参加其中任何一位申请人的学位答辩工作 , 而且也不认识其中的任何人。在我的博客和学术交流网上公布了申请人的名单论文题目和导师姓名,吁请如有意见请及时提出意见 , 实际上起了公示作用。对于推荐人进行严格审核,导师本人不能担任研究生申请人的推荐人 , 导师对于研究生没有评审权 , 此外在初评过程中各位评审委员之间相互没有沟通,这些对于保障公开、公平和公正是有效的。 从评审的全部论文来看 , 都是相当出色和优秀的 , 笔者在先后发表了八篇评论(见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一 —— 这么多论文怎么看得完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4 月 25 日 发布;《 美国问题研究需要重视全球性学术动态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二》,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4 月 27 日 发布;《中青年美国史专家是中国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主力军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三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4 月 28 日 发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四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1 日 发布。《 美国史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网络资源的利用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五》,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2 日 发布;《也谈学位论文的独创性、版权声明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六》,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5 日 发布 ; 《也谈美国史学位论文的引文规范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七》,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11 日 发布;《 对于申请万心蕙奖学金情况的思考 ---- 评审美国历史博硕士学位论文杂感之八》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16 日 发布)阐述了个人的见解并不代表评审委员会的观点。奖学金名额有限难以满足更多申请人的需求 , 同时申请人集中在部分院校,在质量极其相近的前提下也需要适当地加以平衡。 下面是笔者即时拍摄的照片 10 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7412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17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科院是否应该设立两个新的机构?
热度 8 jiangjiping 2012-1-10 09:01
中科院是否应该设立两个新的机构? 蒋继平 2012 年 1 月 9 日 本着“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指点江山, 人人有权” 的 人生信条 ,利用个人的一点闲遐时间,对科学院提一点个人的建议。 假如对国家有益处的话, 也算是对国家当年公费派我出国的一点回报。 根据中科院的官方网站信息,中科院院机关现有 13 个局和一个委员会。 它们是: 1 。院士工作局, 2 。 基础科学局, 3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4 。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5 。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 6 。院地合作局, 7 。规划战略局, 8 。计划财务局, 9 。人事教育局, 10 。基本建设局, 11 。国际合作局, 12 。监察审计局, 13 。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和京区党委。 根据对这些机构的粗略分析研究, 我认为中科院还需要设立两个新的机构 , 以适应目前科技兴国的潮流。 这两个新的机构是: 1 。 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 2 。 科技成果推广局。 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应该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化部门, 不同于监察审计局, 那是行政职能部门。 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审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执行进程和科研成果的实际社会价值。 应该对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定期的审查和作最后的定论。 现在一些科研单位存在着积极争项目,消极做科研的倾向。 这样的结果, 必然导致国家的有限资源被浪费。 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的阶段性定期审查就可以确保科研按照原计划进行, 或者可以了解这个科研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 是可行的, 还是不行的。 这有这样, 才能确保纳税人的钱没有白流。 科技成果推广局的主要职能是将新的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 这个局的成员应该由专业人才和行政人员组成。 要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 比如说, 通过公众媒体向全国推广新的科技产品,新的科学知识, 新的科学方法。 因而, 这个局的职能相当于广告部, 同时起到科学普及的作用, 也就是一个科普部门。 大家知道,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 产品更新换代非 常 频繁, 一个新产品如果不能及时投放市场, 过一段时间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 科普可以增加国民的科学知识, 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最佳途径。 科技成果推广局应该和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紧密合作, 在充分了解一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际社会价值后,迅速及时地将这个成果推向全国。 举个具体的例子,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如果由中科院向全国推广, 而不是袁隆平本人或者湖南农科所负责向全国推广, 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还有一些国防军事技术,可以转为民用的, 经过科技推广局的技术处理后, 也可向全国推广。 我这样想的理由是: 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 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大多数重大科研项目都是国家出钱。 这个体制的好处是,可以利用举国之力, 来推行一项有利的工程。 这才是真正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优势。 本来这样的建议应该直接反映给中科院的领导, 或者通过有关媒体发表。 但是, 因为我身在国外, 一是时间上和精力上顾不过来, 二是沟通上多有不便, 所以, 通过科学网博克的形式提出来, 是最佳选择。 而且, 科学网本来就是中科院的一个下属单位, 也是全球华人的一个科学社区。 通过这样的途径, 也可了解一下广大网友对于这个建议的看法, 这样有可能更便于中科院领导在作决定前多听民意。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401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别让最低级的事项淘汰了自己
热度 13 陈龙珠 2011-12-18 10:25
读到科学网博客首页精选文章栏目中许小可和肖重发的博文及其部分评论,可乐的是院士增选仍处热议当中,且看似挺牛者颇在嬉笑肖老师对二位非申请外籍院士之著名候选院士的中国国籍问题看法的“无知”。两篇博文如下: 【 肖重发 】 不自重的中科院:饶毅和施一公的国籍问题 【 许小可 】 饶毅傻到因为国籍问题去怪罪院士们? 在我看来,非等额的评审,某些不得评委欣赏的候选人或申请项目,要避免被评委“格杀”且“不见血”,最怕的就是自己在申请过程中犯了有违章程基本规定的低级错误。平时在教学中,本博当谈及做事细心和认真的必要性时,经常会提醒注意这一点。( 说实在话,在有关院士增选信息逐渐明朗的情况下,本人很鄙视那种掩盖自身不当而引导舆论攻击一个群体的做法 ) 这事又让我想到了基金申请与评审的事。年底了,明年的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申请又将逐一启动,其中牵动人最多的要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普通青年项目的申请了。 每年初夏接到项目同行评审时,都被告知这个环节的评审大致的通过比例,意味着必须从中淘汰大半。现在基金委对同行评审意见秋季是要转发给申请人的。作为评审者,不可能不顾及自己的评语若不当所可能遭遇的申诉-尽管申请者不清楚评审者是谁,但基金委学科处应该是明白的。因此,对拟否定的项目申请,其评语估计大多会慎重而尽量切中要害-相对于评审者的水平而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普通青年项目申请,采用的是非指南性的,申请者对选题和研究细节都可以自由构思。但对申请者的资格也是有一些基本规定的,比如对高级职称者的申请和参与限项,而且目前执行的方法据说是,在被基金委初审认定超限后,不能用退出某项目组来挽救另外项目的申请资格。因此,每位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过程中,应该记住自己负责在研、申请和参与在研或申请其他项目的总数。 但是,高级职称者仅此还不够,还要防范另外一种杯具:因为可能会有别人在其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成员表上中,擅自填入并代签了你或你申请项目中某位高级职称主要成员的姓名,并由此引起项目数超限。 按理说上述超限问题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申请者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在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汇总提交本单位负责的全部申请书时,应该进行限项检查,但实际情况是现在的管理人员又有几位能做到尽责呢?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1946 次阅读|19 个评论
【微博】博士资格评审的责任推卸
jimmy198360 2011-12-11 11:23
国内博士生毕业资格的审核和评比,理应像国际上长久发展出来的惯例一样,把他几乎完全交给同行和业内的评议和评审,而国内的做法是责任直接相关者和规则制定者 完全而又轻松地把这种“责任”直接推卸给了“影响因子”和“论文数量”这两个数字上 ,推给了国外的同行,这也失去了国内同行良好坦诚直接客观的交流的机会。要知道,很多前沿和冷僻或者不主流的研究结果是不被主流的也就是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所接受的。 众所周知,博士生的培养过程和培养效果对于各方都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小的个人还是大到国家。 这样就导致了学术生态一个恶性循环,学术把关者的各种不严谨和敷衍了事,各种恣意操作,尤其是在国内这样一个严重缺乏学术自律和道德自律的环境下。
2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PM2.5
热度 4 王铮 2011-12-8 21:06
我与PM2.5
我与 PM2.5 科学网编辑部发信,要就 PM2.5 采访我。因为正在国外开会,不便连线。所以整理一些文字。 关于 PM2.5 我的确与它有些联系。 2005 年,我们还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唯一的副主任,试图组织研究《城市环境经济时空过程复杂性及其信息分析技术》,与中山大学合作,参加的人有后来成为某著名大城市的副市长,研究重点就是 PM10~PM2.5 对于的城市颗粒物物理化学气候问题。我们试图申报 973 ,可是项目被教育部初选就淘汰了。在教育部组织的答辩会上,有一个来自北京某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讲,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我说不可能。观察 PM2.5 的技术设备刚刚成熟,你们怎么就解决了?于是另一个学者显然懂,接着说: PM10 还没有解决,研究什么 PM2.5 ?他认为还是交通问题迫切。我说北京市年年的沙尘暴留下 PM2.5 的隐患,还有汽车尘埃,要防患于未然。于是教育部出席会议的一个什么长,据查是北京 ** 大学培养的在职博士,坚定表态主持他们。我们被淘汰了。那年据说城市交通问题立项了,有车阶级们容易理解。 还想这件事,作为我个人,作为与我合作申请项目的华东师大束炯教授,我们后来都承担了 973 项目,我生存下去了。可是作为国家需求,被人误了。这里的第一个专家可能是专家但是更多的是个领导,他并不懂PM2.5,为了单位利益和个人地位,他不得不冒充懂。第二个专家显然懂,但是他没有科学进取精神,当然也许也有领域问题。至于那个“长”,她知识有限,偏偏因为攀龙附凤,占了决策位。知识不够又为了保住自己地位,她只能听“专家”的,这往往成为中国专业评审的常态。我有时候真想骂人:“他妈的,某些名牌大学,你们培养些假博士占据官位,结果误国误民。我恨你们!”这是历史故事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历史毕竟在进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科学的八年之痒》,是我在科学网最重要的文章,说的是科学问题在国际上引起重视后,中国就有人响应,可惜要经过 8 年,8年才会被有关部门认识。历史进步了, 2005 年到现在共 6 年,估计 2012 年 PM2.5 有关的城市颗粒物物理-化学气候问题会立项了。仅仅经过七年,不是八年,进步了。 骂人,不儒雅了。可是人人不骂人,仅仅能够找到自己生存的机会,吃亏的是国家,吃亏的是纳税人。 1980年代有首歌,唱:青春啊青春多么美好,多么美好,我的心儿有时像燃烧的朝霞哟,有时像月光下的大海。想到那更美的未来,我要从心里面唱出来。 可是想到的是未来的风险呢?我已经青春不再。哎~ 附当年的一些申请材料供有志的青年人研究者参考,想到你们勃勃生机,我要从心里面盼望起来。绵绵瓜瓞,中国的希望在你们: 立项依据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也是人类经济最为活跃的空间。近 20 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环境的变化、城市产业结构演化,同时也遭遇了资源环境的挑战。以上海、广州为例,在经过 10 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环境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障碍,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制约着城市的产业进步。许多学者认为 21 世纪中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城市发展,而要保证城市发展就需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科学问题,我国著名科学家黄秉维( 1996 )就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对城市的系统科学研究。凭心而论,上海市、广州市政府最近几年为解决城市环境、城市空间经济问题办了不少实事,特别是兴建了大量工程项目、出台了众多环境管理政策和城市土地利用控制规则。例如过去发生黑臭的苏州河、珠江广州段治理有了成效。然而由于人类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城市表现为复杂系统,形成人类生存与经济活动的复杂关系,可惜目前对城市的科学治理缺乏基础认识。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发展在认识城市系统的过程复杂性基础上的城市科学。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型问题来认识。 城市发展的产生的第一问题是城市自然地理过程或者说城市环境过程。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产业作为地面热源,城市兴建了众多的高楼和交通干道,它们破坏了城市原来的大气环流的下垫面条件,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原有水系和植被结构,所有这些,使得城市出现所谓“第二自然”。这个第二自然往往导致城市灾害增加、城市污染严重,如北京、成都去冬大雾天气增加、上海、日本以及东南亚城市去年夏季城市暴雨灾害和水污染、疾病增加等等。从机理上看,例如城市热岛环流增加了城市暴雨灾害和逆温层持续时间、阻滞了城市污染物扩散是基本起因。另外城市气候还经常发生复杂现象,例如城市的大气污染经常会产生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 1998 年 11 月 5 日 至 11 月 15 日 的对上海环境地连续监测表明:这段时间污染十分严重,有些地区一天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可达 1069g / m 3 ,超过目前国家 3 级标准 2 倍以上,并且出现了复杂性科学所谓“涌现”特征。同时城市工程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目前的问题是对城市的简单的热岛环流理论上有所认识,但是相关的城市颗粒物的扩散、城市化学气候问题以及涉及地球化学过程的城市一般自然问题,都缺少理论,不能为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城市发展的第二个是城市的空间经济过程。…… 城市发展的第三个问题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科学上看,这里的问题难于解决,首先是对城市环境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但是,对城市环境信息处理是困难也是一个原因。……本项目目的之一在于结合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发展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信息分析方法,在技术上丰富城市科学。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城市时空过程是一类复杂过程,它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经济、人口机制,它们构成了城市管理的复杂对象,在过去的 10 年中,这项研究在国际上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城市自然地理的第一个内容是城市气候。在国际上,城市物理气候的研究已经成熟,但是城市物理气候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 1990 年代后期以来,作为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基础理论之一的城市生物 - 化学气候学的已经成为了国际热点方向( Desthali , 1999 , Mertens , 2000, Betts , 2001 )。在其内容方面,城市气候在对城市大气颗粒物物理行为了解后,出现了城市清洁行动( Fenger , 1999 )。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到城市 PM10-PM2.5 大气颗粒物在不同地理环境单元的扩散污染行为和形态特征,试图找出城市局部下垫面与颗粒大小和成分的关系 (Hazi, Heikkinen, Cohen,2003, Lestari, Oskouie, Noll,2003, Eberta, Weinbruch , et al ,2004, Boreson, Dillner , Peccia , 2004 , Querola, Alastuey,et al, 2004, Mouli, Mohan, Reddy,2005) 。其原理是城市热力地域单元、湿度单元对城市气候影响不一样,结构城市环流结构也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大气颗粒物运动差异( Wierzbicka , A. et al ,2005,Grntoft, Henriksen Seip , ,2004, 。目前这种工作为许多都市所重视,在欧美国家这项工作在全面展开( Ueda , et al , 2000 , Didyk , et al , 2000, Bari et al , 2003, Villasenor , et al ,2003, Grutter, Flores2004 , Hanninen, et al , 2004 )。更早,美国甚至提出了一个国家行动计划( Lamb , Bowersox , 2000 )。另一方面,城市气候与污染物行为的耦合机制模拟研究成为了重点领域,以期解决类似上海 “ 热岛 - 凉岛交替出现严重污染天气 ” ,多种化学成分复合在城市扩散的时空变化和不确定性问题之类的复杂性的问题 Colvile,et at, 2003, Lewis, Klouda, Ellenson,2004, Duran, Carmona, Monteagudo , 2004 ) 。在应用方面,发展很快,例如 Rothmasted 对气象条件与城市大气中 NOx 关系的研究( Hargreaves , 2000 ), Atlanda 对盛夏城市热岛诱发的雷暴与污染天气的研究工作( Bornstein , Lin , 2000 ),日本开展的城市交通对城市污染气候敏感性的研究( Kioutsioukis, et al ,2004 ), Philadelphia 开展的城市热分布与颗粒物污染物关系的模拟( Fan, , Sailor , 2005 )。经过几年发展后,目前,已经发展起了分析城市化学气候机制,可计算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行为的计算模型,如在洛杉矶大气环境的 PM10 分析中 SAFER ( Kim , Henry , 2000 )和新近开展的城市化学气候分析软件包 CHEMATA ( Frank , 2005 , Junier, Kirchner, et al, 2005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点阶段,例如束炯、乐群开展了城市的能见度模拟研究。 城市自然地理的第二个问题是城市水文地貌过程。…… 另一方面,继单一水质 - 水动力学模型成熟后,对复杂地理条件中水流的相互作用及水污染控制问题的研究兴起,…… 城市自然地理过程城市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实际上也出现在其他国际都市,因此 1990 年代后期以来,对城市发展环境行为的研究成为了城市环境研究的热点,从自然地理学角度看,这些研究集中在城市工程作为自然( physical )客体对环境发生作用。诸如,巴黎、 Huddersfield 对城市干道河流污染行为的研究( Touaty , Bonsang , 2000 )。在北美,企业的布局被与城市环境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考虑是最流行的趋势( Barrades , et al , 1999 , Gelinas , et al , 2000 )。在理论研究方面,开展了典型城市建筑格局与城市污染的复杂性、城市绿地与污染物扩散的复杂性研究( Theurer , 1999 , Kuttler , Strassburger , 1999 )这种研究已经超越了 1990 年代初期对城市街谷风的研究,表现为对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视而不是仅仅把问题归结为城市规划问题( Mertens , 1999 , Pearlmutter , et al , 1999 , Scherer , et al , 1999 )。 在国内我们的研究力图结合城市自然地理内容为一体,例如华东师大研究了城市热力场变化对颗粒污染物扩散的作用(图 1 ),进而可以实现能见度预报。…… 参考文献 Bari, A. et al ,2003,Measurements of gaseous HONO,HNO 3,SO 2,HCl,NH 3, particulate sulfate and PM2.5 in New York,NY,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7 : 2825 – 2835 Boreson , J., Dillner, A. M., Peccia, J, 2004,Correlating bioaerosol load with PM2.5 and PM10cf Colvile, R.N., G!omez-Perales, J.E. , Nieuwenhuijsen, M.J.,2003,Use of dispersion modelling to assess road-user exposure to PM2.5 and its source apportionment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7 : 2773 – 2782 Hanninen,_ O.O.,et al, 2004, Infiltration of ambient PM2.5 and levels of indoor generated Kim B. M, Henry, R. C., 2000, Application of SAFER model to the Los Angeles PM 10 dat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4:1747-1759 Laia, H.K.,2004, Personal exposures and microenvironment concentrations of PM2.5, VOC, NO2 and CO in Oxford, UK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8 : 6399 – 6410 Lewisa,_ C.W., 2004, Radiocarbon measurement of the biogenic contribution to summertime PM-2.5 Malcolm A.L.,et al .2000,Modelling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of secondary PM 10 to the UK,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4:881-894 Querola X. et al ,2004, Speciation and origin of PM10 and PM2.5 in selected non-ETS PM2.5 in residences of four European citie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8 : 6411 – 64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中国的国家需求和科学的发展现状,我们的认为本项目需要研究下列科学内容: 首先城市水-土-气复合的城市自然地理系统是城市环境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认识这个系统的演化规律,特别是对人类作用下出现的“第二自然”的结构体系与复杂性开展研究,是我们稳健地引导城市发展的科学基础,因此本项目第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是“第二”城市自然地理学。或者有些学者认为这个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城市生态、城市环境问题,其实不然,城市自然地理学比城市生态、城市环境研究更注意基础科学特点,因为它借助了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从更完整的系统角度认识城市,同时它又把问题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从城市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土地(土壤及其覆盖)角度解析问题。这一点从我们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可以理解: n 城市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气候的特征、复杂性和危害的时空规律:在 1970 - 1980 ’ s ,城市的物理气候和污染气象学就取得了很大成就,周淑贞提出的城市“五岛”效应,成为城市气候的经典,扩散方程被广泛地用于研究污染物扩散。但是城市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污染物中颗粒物众多,这种颗粒物产生了诸如光化学污染等现象,现在对这里现象的一般物理化学规律认识清楚,但是他们在城市下垫面条件下的时空分布特点,它们已经显现的“城市岛效应”规律不清楚,对不同下垫面因为热力、水文性质不同引起的气候效应不够清楚,这对于通过城市改造来控制污染是盲目的,城市管理重点不明确,因此研究城市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气候的特征、复杂性和危害的时空规律成为了本项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n 城市水土植被环境中的污染物的地球化学时空特征与毒物危害性:…… n 第三,在过去的城市研究中,我们对城市发展了大量的观察数据,由于遥感、地面观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形成了所谓“海量的”、“多源的”特点,对于这些数据要挖掘它们负载的城市信息,远远不是一个计算科学解决的问题,它必须由城市科学家在熟悉城市问题的基础上发展相应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方法。鉴于目前数据挖掘基本上限于对商业数据的方法论研究,本项研究试图通过下列关键科学问题深入探讨,以求取得突破: …… 课题设置 课题构成 项目课题,设置如下: (1) 城市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气候的特征、复杂性和危害的时空规律 设置思路 : 本课题研究城市自然地理中的核心问题——城市气候问题。鉴于城市气候的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项目把重点放在化学颗粒物物理化学气候特征与城市局部环境关系方面。课题强调了复杂性是因为在城市物理-化学气候现象的研究中发现的复杂性。项目研究的视角与一般城市环境过程不同在于从气候学角度,重视下垫面对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的效用。 目标及与项目目标关系: 本课题的目标是解决城市自然地理的气候学问题,对城市最常见的污染行为从基础条件方面认识,以为人类解决城市大气污染提供基础科学认识。课题作为项目目标的内容组成 主要研究内容: A. 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与下垫面关系; B. 大气颗粒污染物扩散及其复杂性与作为气候要素的城市地理功能区的关系; C. 城市颗粒物生物-化学气候与城市自然地理系统的耦合。 我有一个直觉。我的皮肤病,回到昆明或者出国就好掉。也许我的病就起因于PM2.5。你看我多自私呀,原来是为了自己的疾病才建议国家研究PM2.5及其对应的城市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生物气候的复杂性。 我真自私,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假博士、“战略科学家”?有什么资格批评那些被某些人吹捧着、被人爱戴这得官僚主义的假博士? 我真自私! 图 1 上海冬季城市热岛和局地流场的模拟结果(华东师范大学束炯 供稿)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816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部分科研项目被曝验收走过场
热度 2 gongshiliang 2011-11-30 20:35
中国部分科研项目被曝验收走过场 ——申报时轰轰烈烈 结题时草草收场 【记者 高博 报导;摘引自《科技日报》2011-11-27】 出钱方总会吹毛求疵,项目承包人总会担心过不了关。这条定律在中国失效了——科学资助机构几乎对所有结果表示满意;而科学家从不操心是否能兑现之前的承诺,他们总忙着写文件,申请下一笔经费。 “我所了解的科学项目,都是重申报,轻结题。”资深科学家刘亦铭(化名)告诉记者,项目一申请到手,就肯定能通过验收,成了中国科研界的常态。缺乏认真结题验收的后果,就是让申请项目等同于写方案捞钱。“争取经费变得比高水平成果更有吸引力,”中科院院士郭雷说,“这扭曲了科研投入的真正目的。” 经费分配“利益均沾”? “如果每个项目在结题时都按照任务书中说的目标去验收,又有多少可以结题呢?”在一篇评论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说:“按照中国惯例,申报时轰轰烈烈,结题时草草收场,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刘亦铭是中国一所著名高校的系主任,也曾是“十五”期间某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和相关课题的验收者。回忆起当验收专家的那些事儿,他颇为感慨。 “毫无疑问,验收时我做不到客观。”刘亦铭说,假如认真按课题要求去审查,大多数参与单位都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实际上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去完成目标。”在刘亦铭看来,项目管理部门提出的科学目标太高,超出了国内大多数相关科研机构的实力,只有少数人能够进行这一层次的研究。“但在分配任务时,还是得撒胡椒面,让各个单位都能沾一点光。” 刘亦铭道出此中原因:“利益得摆平,不然的话有人会去告状。做研究不行,捣乱还是可以的。” 没有匹配实力的单位承诺完成目标,但实际上又完不成。这种矛盾想要解决,只有靠验收时“松松手”。 “我组织验收的时候,那些做过些工作的,就算成果没意义,也让它过了。”刘亦铭说,“也有那种太差的,拿了钱什么都没做,实在没法通过。就因为这个,他们闹到部里去了。” 官员们不希望出现通不过的情况,刘亦铭说:“这显得他们工作没做好——完成不了课题的,你怎么把钱拨给他了呢?” 各种动机交汇下,顺利结题也就势所必然了。 项目验收怪象连连 国内一般通过年度报告、中期和终期结题来检查科研项目,记者不止一次听科研工作者提到:许多验收完全是走过场。 记者曾见识过一些项目的验收:被验收方念一遍汇报稿,例行公事般的几次问答,被验收方准备好验收结论草稿,验收专家们稍加改动,增删几个定语,加上一两句空泛的评价,大家鼓掌通过。接下来就该是融洽的联谊活动了。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陈难先今年“两会”期间曾发表言论,痛斥“评审书的草稿通常是由被评审的人来起草,评审专家只是在一些用词上作些无关痛痒的修改,甚至仅仅是改改标点符号而已”。 “在这种生态环境下,国家钱投入得再多也是糟蹋。”陈难先感言。为此,他曾要求其主管项目的评审专家写出自己的意见。但他的做法毕竟是个例。 中科院一位青年科学家告诉记者,在他们的专业圈子里,前几年某部委资助的一个重大项目“顺利结题”被视为笑话。“项目是中国几条大河的污染治理。验收时说污染被成功控制,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纯属忽悠。新闻里也报道说污染依旧。你拿它有什么办法?”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贻芳也认为:“因为责任不明,专家一般也不会为难课题组。其实做得好不好,本领域科学家心里都会很清楚。”王贻芳说:“如果实行终身负责制,有科学家自己利益的约束在里面,问题会好一些。” 大家都学会“和稀泥” “如果在规划与立项时把好关,后面的问题会少很多。”王贻芳坦言,“如果我们支持的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界求真务实的风气就会蔚然成风;如果少借中国特色搞一些歪门邪道,多参与国际交流,按国际惯例办事,问题就会少很多。” 然而,抱着相似观点,并付诸实施的刘亦铭却碰壁了。几年前,在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阶段,他试图请国外专家来评估,避免中国的人情羁绊。为此,他请了行内几位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来华。 “没想到,这些科学家刚住下,就被某位院士请去吃饭。”刘亦铭笑道,“大概是想让专家们替他的研究组说些好话。发现专家可能不会做出对他有利的结论,这位院士马上就去告我的状,说这些专家都是我的朋友,肯定会把经费派给我的人。” 院士告状,让主管官员感到为难,找刘亦铭商量。无奈之下,刘亦铭只好不再坚持由国外专家出具意见。 “我本来考虑在验收阶段也引入国外专家,但后来自然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海外工作多年归国的刘亦铭,终于感到事情没那么容易。最终,他也成了草草验收的专家组组长。 改变这种状况是一件难事。“这需要管事的不怕惹事。”刘亦铭说,“但现在普遍都觉得‘无过就是功’,谁会去得罪人呢。”
个人分类: 集对分析|2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京评奖:正在走向公正
热度 1 vcitym 2011-9-29 17:14
参加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工作,感受北京市科技管理工作在不断进步。之前曾经写过一个博文从“项目科委”到“资源科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347do=blogid=426658 ),谈及北京市科委科技管理模式的新颖和成效。今年参加北京市科委组织的年度科技奖励评审,感觉给评审者有更多的“自由”。 1、程序的严格保证了过程的保密。据工作人员介绍,通知评审专家和与评审专家联络的工作人员与评奖会场工作人员知道名单的时间是不一样,就如高考试卷在考试前是密封一样,在考场才能打开,北京的评审专家在开会前只有专门负责联络评审专家的工作人员知道。在会场正式开会前,工作人员才将密封的专家名单打开。这样的工作程序,使专家名单不被泄露出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密作用,也最大程度释放了评审专家的“自由”,使评审专家真正能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评审。 2、数字化化操作既节能减排,也减少了错误发生。整个评审过程均是在专用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查看各种申报资料、旁证资料等,都是在科委报奖系统中完成,网络速度流畅,各种功能齐全,屏蔽和隔离效果好。评分自动计算,排序自动完成。最终结果在当场就可以见到。 3、答辩者差别很大。参加答辩的申报者,有的一个单位将相关(也可能是我自己感觉)的几个项目,内容交叉,就是为了第一申报人不同,有的一团队申报对个项目,将一个可能的大成果分成几个小成果,有的将大项目的的一个小子课题进行申报;有的报告重点明确,思路清晰,成果展示丰富,时间把握好,有点表达含糊,成果展示简单。诸如此类,反映出申报者之间的差别。 4、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报奖资料虽然是电子方式,但由于在短时间里看诸多资料,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因为专家自己被干扰少,如果时间稍微充裕一点,将对平时结果有积极作用。二是专业跨度比较大,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测绘、环境、水利、资源等多学科,虽然各专业都有相应的专家,但还是感觉对跨度比较大的项目把握不好。三是应该尽量按报奖类别分开进行评审比较好,现在是技术开发、重大、公益、软科学等放到一起,各自有评审标准,加上时间紧,会让专家对评审标准的把握带来困难。 虽然仍然有改进空间,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北京市科委奖励评审的公正性正在提升,那些被认可度高的项目最终将获得奖励。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36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973项目评审工作的建议
热度 7 qsqhopeiggcas 2011-9-21 10:33
“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社会上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有的弄虚作假,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而不管质量、效果,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 9 月 16 日 , 在第五届 973 计 划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上,顾问组荣誉组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 发出感慨:“ 我们科研跟踪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国际上出了新成果,我们半年或一年就能跟进,可为什么我们不能率先突破、开辟一个新领域呢? ” 其实,周光召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地表达这样的忧虑:中国的科研跟踪能力越来越强,但整体缺乏开创性、引领性的工作。 是啊,周先生说的没错,国内诸多科研人员确实做的是跟踪、模仿式的研究工作,真正原创性的工作实在太少了。 我看过大量不同学科申请到 973 项目的本子,也做过 973 项目的会评专家,总体觉得多数申请项目的创新性不强,那么为何这些项目通过最终评审了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理由: 1 、申请 973 项目前,申请与合作单位已在横向项目、基金项目资助下,做过类似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过去工作改头换面的“升华”,函评时容易蒙骗大同行专家。大同行专家由于不明白具体学科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和难点问题,主要根据过去的研究基础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容易做出误判。 2 、就我所熟悉的资源与环境领域这几年申请到的有关地质灾害项目看,多数项目是在地质 + 力学 + 数值与物理模拟老套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些时髦名词,如“多场耦合”、“多尺度模拟”、“灾变控制”等,进行“有技巧”的装潢,答辩汇报时多数专家(小同行专家很少)听的云山雾罩,感觉“有创新”,应该予以支持。其实研究方法还是老套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是过去的老问题,对关键问题仍缺乏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 为使真正有创新的项目脱颖而出,我对项目评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 、函评应邀请 5-7 名国内外顶尖同行,对申请项目是否属于开创性、引领性的工作进行审定,实行一票否决制; 2 、会评时,小同行专家占专家总人数的比例应不低于 60% ,小同行专家看其科学问题的凝练程度和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其他学科的专家则从“旁观者”角度看其科学性和创新程度究竟如何,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项目汇报结束后,专家们讨论 30 分钟以获得共识,获得 80% 以上赞成票时可获资助,这样项目成熟一个上一个,不成熟的不能上。 3 、现在 973 项目的评审周期是每年一次,为使科研人员不把大量时间用于项目申请的准备工作,让大家静心从事学术研究、做好踏实的科研积累、扎扎实实凝练科学问题,建议将评审周期改为两年一次。 参考 周光召:我特别忧虑的是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706.shtm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643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基金评审问题
热度 34 Fangjinqin 2011-9-7 09:05
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基金评审问题 ——案例剖析青年基金项目是如何被“一票否决”的! 今年国家基金项目已经公布半个多月了,已经不少人在网上议论纷纷,这些讨论都很必要,也颇有道理,提供各方情况、分析、建议和参考意见,值得关注。 我在这里也进一言: 基金评审中存在“一票否决”的现象,一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基金评审问题! 除了在网上看到案例外,我最近接到一些青年转给我关于他们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看后,我一方面肯定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明年再搏!另一方面我心中确实深表惋惜,甚至抱不平。我在沉默了这么长时间了,我感到不得不说一说了, 我认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评审中都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怎么能够合理的解决“一票否决”的问题? 其实,基金委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要点”写得很明确(请看附录),指导思想是非常正确的。我理解:对于青年基金项目最本质和核心点是,重在申请书上反映出来的创新精神和申请青年今后的发展潜力,而不在于仔细去抠很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方案等详节问题。因为“评议要点”首先明确: “青年科学基金是有志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的 起步基金 , 其定位是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不断增强青年人才勇于创新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能否深刻理解和真正体会和执行了这个正确的总方针成为对评审专家的试金石! 因此, 我一直认为:基金委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之后,选择合格的评审专家就是决定的因素,是最关键之所在。一个合格的评审专家必须自觉地按照基金委的统一尺寸标准来把握评审全过程,任何对青年基金这样那样样的 “酷求”,可以说,都可能有意无意违背了基金委员会的初衷。 鉴于迄今存在的问题和情况,这里我首先 提出: 建议之一:有必要对每年参加的评审专家,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评审的年轻专家,进行严格的培训工作,培训时请富有经验的专家讲解过去的评审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说明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适当的,应该怎么树立正确的评审态度、掌握评审原则和运用思想方法等注意事项。并且应该是,只有经过通过培训合格的专家后,才能上岗评审! 建议之二:今后如果一个青年项目有 3 位专家认为有创新性,而只有一个专家不同意见,就应该在最后专家汇审时提出集体讨论,深入分析第 3 者意见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因为如果存在有竞争的意图和缺乏知识等情况,更为必要!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在评审中是存在的,应该尽量避免。这不仅涉及知识专业面问题,而且还有其他更深层面的问题,情况复杂,竞争激烈,必须严加把关!而评审中上述情况可能时有发生,究竟怎么办?这是一直面临的挑战。 我上面提出的培训专家和汇审提出重议的建议是可以减少失误的措施和可参考办法,请基金委考虑!也请大家提出更好的主意。 下面举一个典型的案例:剖析一个青年基金项目是如何被一票否定!从而可能阻止或扼杀了年轻人的科研之路,因为他们当中有的人已经申请 3-5 次不中了。 请仔细阅读这个青年基金四位专家具体的评审意见 : 评审意见之 1 本项目把混合网络模型进行扩展,建立“统一混合网络模型”理论体系,考虑实际的白噪声和有色噪声的影响,来探索网络拓扑结构和动力学特性之间复杂的定性和定量关系。 本项目独具特色、创新性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前沿性。 该项研究内容详细具体,技术路线较为可行,项目预算合理。项目申请者加过国家级课题项目的研究,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工作条件较好。 申请书中也存在几个小的问题: 1 、申请书细节上不够精致,比如人数前后不一致等。 2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还欠丰满,比如噪声在复杂网络研究上的应用 我的点评: 这位专家是值得赞扬的,他在充分肯定:“ 本项目独具特色、创新性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前沿性。”等之后,以非常中肯的态度 指出不足之处,非常恰当!这样能够给年轻人指明方向,这是积极扶持和负责的名副其实的评审专家!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专家。 评审意见之 2 该项目“探索混合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与动力学之关系“针对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的建立、动力学行为特性等问题,拟以统一混合网络模型体系为基础,研究复杂网络中动力学行为特性与拓扑结构特性之间的关系, 项目的选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项目申请书中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分析较为透彻,提出了丰富的研究内容,并详细阐述了本项目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项目组成员的研究基础扎实,具有完成本项目的能力。相信一定能够在该领域做出突出的成绩。建议资助。 我的点评: 这位专家的评审意见也是合格的。 评审意见之 3 1 )本项目拟研究网络拓扑结构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意义尚明确但依据阐述过泛,对所需研究的问题不够明确和突出不足; 2 )研究方案太过笼统,论证不够深入,对如何解决问题没有明确和 令人信服的论述 ; 3 )对项目的创新之处 突出不足 ,过泛; 4 )研究具有较好的基础,但本申请报告的撰写不够到位,分析欠缺和目标过泛。 故建议不予资助! 我的点评:问题就是出在这位专家的评审意见。 他的意见与其他三位差别比较大,是以一种所谓没有“ 令人信服 ” “突出不足”和“不够到位” 这样含糊的语句来一盘否定。仔细看,其实这个专家自己的意见就说得非常之“泛”啊!试问:对于一个创新的观点怎么来满足专家这些空泛的要求?特别是,对年轻人项目的创新点如此责备求全岂不有点过了?!我猜测,恐怕专家自己并不很了解利用“有色噪声”这个课题的关键点和创新点。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外尚未从实际网络上普遍存在的有色噪声来探讨网络动力学与拓扑特性之间的关系,而这是该青年项目的最大创新性所在。这个创新项目如果由于专家知识的局限性,不了解什么是“ OU 有色噪声”,因此才提出要求这方面写得详细,本可理解,但是不易地把关键点否定了,实在是一个颇大的失误,也欠妥,尤其是这是采取 最终一票否决 啊!更不合理!岂不知这样的判断失错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是什么?作为专家,难道心里没有不安反而心安理得吗?对此,发生上述情况究竟怎么办?这是一直面临的挑战。我认为,采纳我上面提出的 培训专家和汇审提出重议的建议是一种当年补救办法,是可能减少失误的一个必要措施,提供基金委参考,大家还可以出更好主意和好办法。 评审意见之 4 本申请在该团队所提出的统一混合网络模型基础上研究其拓扑结构和动力学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具体如下: 本项目在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总体上可以。对问题的应用前景有一定的分析。项目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比较详细。对以前的研究成果描述较详细,但对项目的研究方案不够具体。 所在团队具有很好物质技术基础与相关工作积累,前期研究结果有吸引力。 鉴于项目的一定积累和研究意义,建议可予资助。 我的点评: 这位专家的评审意见也是合格的。 附录:基金委关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要点” 青年科学基金是有志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的起步基金,其定位是 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不断增强青年人 才勇于创新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申请人应能够独立开展研究 工作,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青年为主体。 请评议人从如下方面对申请项目进行评议,在此基础上给出综合评价等级 和资助与否的意见: 一、 综合评议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基础研究类项目,对科学 意义、前沿性和探索性进行评述;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在评议学 术价值的同时,还要对项目的应用前景进行评述。请明确指出项目 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二、 对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综 合评议。 三、 对申请项目的整体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 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如有可能,请对完善研究方案提出建议。 四、 对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以及经费预算进行适当评价。应特别注 意评议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不必过于强调其研究队伍和 工作积累。 综合评价等级参考标准: 优:申请人有较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申请项目创新性强,具有重要 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恰当,总体研究方案合理可行。 良:申请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申请项目立意新颖,有较重要的科学意 义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和总体研究方案较好。 中:申请人创新思维一般;申请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或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和总体研究方案尚可,但需修改。 差:申请人和申请项目某些关键方面有明显不足。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10409 次阅读|52 个评论
后基金时代:揪住评审意见不如死抠申请本子
热度 29 SoSoliton 2011-9-4 11:39
昨天发表了一篇博文“基金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引火烧身,老夫我现在已被 唾沫淹得只剩一口气了。趁现在还有一口气,赶紧把那博文关了,并立下“临终遗言”:“各位基金失利的同胞们,传授你们一个秘笈:在 后基金时代,与其揪住评审意见,不如死抠申请本子,希望在前,胜利在望!” 今天一早,收到团队一位年轻老师的短信,说他和夫人的小公主于昨天晚上顺利诞生啦!我回复:“热烈祝贺!希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基金是高校年轻老师成长的催化剂,很重要!但在年轻时期还有比基金更重要的事情,比如生儿育女!基金不是生活的全部,公平也不是现实世界的常态,很多事情,努力了就行,结果无论好坏,都将很快成为过眼云烟。 我写那狗屁博文,其实并不是像一些网友说的那样,是为基金委摇旗呐喊,这还轮不上我;我也不是既得利益者,要为体制唱赞歌,我被毙的次数比拿到的次数多得多;我更不是揭露专家们原来评基金都是不严肃、不认真的,恰恰相反,我是希望大伙不要低估评委的眼光。 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见得多的情况是,基金被毙之后,抱怨不公、痛恨体制的占多数,反省自己的很少,这促使我在思考基金评审体系的同时,也在琢磨申请人的对策和出路。大伙公认,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在我国目前的各类经费资助体系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算是相对最公平公正的。那好,我们已经在最公平公正的资助体系中申请基金了,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看来,申请人的对策和出路在哪里?只在自身!我观察过一些基金经常被毙、然后抱怨不公和痛恨体制的人,我没法评估他们的真实水平,但我从他们耗在做研究和写本子的时间上就在感叹:他们拿不到基金算是正常,拿到了就太不正常了,说明国家基金也太不公平了。 当然,做得再好的事情都有提升和提高的空间,做得最公平公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肯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但相信工作和制度总是在不断碰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进步和完善的。大伙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本身就是对工作和制度的促进,但也要多少有点容忍度。 还是拿评审意见来说,我们只能像基金委那样,期望评委 “ 在评审中要认真阅读申请材料,根据相应项目类型的评议要点,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评审意见要明确、具体、详细,理由充分 ” ,但指望基金评审也像杂志论文评审那样,把基金委当成一个杂志编辑部,架起申请人与评审人之间的桥梁,让双方你来我往,相互较真,达到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之目的,这在中国目前可能还不现实,看看每年的海量申请就可见一斑了。 再说,申请人要与多位评审人过招,其中反复的时间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完不成的。而从今年基金被毙,到明年基金申请,也不过半年时间,为何不向前看,死抠自己的申请本子,明年再战呢?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8608 次阅读|32 个评论
基金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
热度 37 SoSoliton 2011-9-3 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榜十余天了,科学网上的喧嚣也已接近尾声,最近几天,随着各位基金申请者陆续收到评审意见,话题又转到了对基金评审意见的“公审”上来了,有些网友或博友还晒了自己的评审意见。我个人认为将评审意见拿到大庭广众面前“申冤”的做法不妥,也有失公允,如果硬要晒,那就率性连同自己的申请书一并晒,这样才能让大众对照本子判定到底冤不冤。当然,就着评审意见中几句可能不中肯的话,发泄点心中的怨气,抒解一下郁闷的心情,顺便也为自己的失利找回点面子,还是可以理解的。 以我多年申请和评审国家基金的经历和体会看,国家基金的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因此,我认为国家基金委不予受理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而提出的复审申请,是合理的。 首先,谁能针对自己的申请书提出切中要害的具体意见?恐怕连小之又小的同行都很难做到,即使能做到,国内小之又小的同行又有几个?他们又是否被基金委选中了?因此,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对你的工作,应该是没有专家的,你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这样说来应该只有自己最清楚评审意见中不中,但在自己的认识和水平范围内,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本子已经写得很好了,因而被毙是很冤枉的。然而,一个普遍规律不容忽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的确没有问题。 小同行可能找不到,是否意味着自己的本子就得不到公正评价了呢?不是这样的。不要认为小同行之外的大同行甚至非同行因为不懂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胡说八道。申请人做的事情也许是隔行如隔山,但申请本子可是一般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能看出个大概的。科学是相通的,即使是一个生物学家看一个物理学家写的本子,也能从语言、文字、逻辑、套路等方面判断出申请人的科学素养和水准、申请项目的创新及其意义等。这个道理就像你虽然不是歌唱家,但你还是多少能分辨出李宇春和宋祖英的唱功和特色的,而且主要的判断跟专业人士不会有太大出入。几年前,我受邀担任一个省的“科技领军人才”评审,有人揶揄我自己都不是领军人才,如何评别人,我笑答:我这是去选举,不是去评审。后来发现,我“选”出来的领军人才跟院士们“评”出来的差不多。 其次,有多少评委有那功夫仔细推敲自己那洋洋洒洒几十页的本子,然后逐一挑出刺来?更何况很多评委手上拿到的本子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几份,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评完。评基金跟评论文不一样,评基金就像审判萨达姆,萨达姆有千万条罪行,但伊拉克的法官为省时省事起见找了一条最明显最容易审的罪行审判,达到处决老萨的目的就行了,如果要逐一审判,老萨肯定现在还活着,还在跟法官唇枪舌剑,能完吗?因此,既然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自己应该要心中有数,真要去较真,评委没有去审或审了而没有写上的“罪行”也许还多着呢? 所以,更不要埋怨评委很草率,写的意见很空洞,都是套话。空话套话也许只是因为充数而写,但结论却是一语中的的。评基金跟选秀差不多,瞄一眼之后,基于第一印像和总体印象即可下个八九不离十的结论。还是以唱歌为例,科学家评基金好比艺术家评超女,其实超女一开口,艺术家就可评判她的歌唱水平了,根本没必要听她把一首歌唱完。超女一首一首地唱,一轮一轮地 PK ,其实那是电视台为了拉长战线好挣钱,如果仅仅为了达到选出唱功最好的超女这个目标,那么每个超女只要唱一句,充其量唱一首,足矣。 当然了,的确有个别评委评审不认真,评审意见南辕北辙、牛头不对马嘴,但大伙也要表示充分理解并勇敢接受。看看科学网上的网友对别人博文的评论,断章取义、一叶障目的评论多了,甚至断章取义之后还洋洋洒洒发表长篇理直气壮的博文,给人扣上帽子或黑锅的都大有人在,我就有好几篇博文遭遇了此情况,大伙总该将心比心了吧! 可以不相信评委说的话,但一定要正视和接受评委下的结论,心平气和,多加反省,多下功夫,来年再战,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待。最后,再传授个秘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没必要一味地抱怨不公,要宁愿相信这个世界是绝对公平的,这样对自己才会更有利。 声明:我认为国家基金的绝大多数评审意见是客观、公平、公正和负责任的。本博文只是针对极少数对评审意见鸣冤叫屈的现象发表我的观点,没有立场。我的团队今年有8人申请了国家基金,全军覆没。与基金失利的同志们共勉:摊上了这档子事,认命和向前看是对自己最好的交待。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8707 次阅读|42 个评论
宁得罪小人,不得罪君子——答陈龙珠老师
热度 34 周可真 2011-9-1 19:31
陈龙珠 2011-8-31 12:46 周教授,你当过院长,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你能让所有够格的申报者都能如愿?按你这里的说法,现在仍在候选院士的人们也是过了基本门槛的-包括水平和贡献的,说他们不好得拿出具体凭据的。另外,从选举原则来看,我们能肯定就没有多1票继续候选、少1票出局的情况吗?被出局的人要是说遭受了不公正打压,同样得拿出凭据的。在见得凭据之前,我个人认为只能是当成在猜测;即使拿出了凭据,在非组织公布的情况下,其获得的渠道也是不正当的-若是这样,则还为自己想要办成的事谈什么正当? 博主回复(2011-9-1 18:43) : 正因为我当过院长,所以知道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该怎样做,在这种情况下,我虽不能让所有够格的申报者都能如愿,但必让其中科研成果明显较优者如愿,除非这些申报者的科研成果是一样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做,我会自觉缺乏学术知良,根本不配做一个院长!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在我当院长期间,教授评审及博导评审中决没有出现过类似饶毅这种情况而被淘汰的候选人。事实上,正是因为在当院长期间我坚持学术良知,凡事小心翼翼地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从未做过为了帮助“自己人”而不惜得罪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的以权谋私之事,所以当院长6年,才既没有得罪过任何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也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人”,这才使得至今私下评论起我的院长经历时有人还会说我“傻”,或者评说我“政治上不成熟”抑或“不适合当官”或“不是当官的料”,意思是“政治成熟”者都知道当官时利用职权培植“自己人”,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其实,我研究关于“治平之道”的中国哲学几十年,难道真不懂得这些实际生活中的“政治道理”或“政治权术”吗?非也!只是我受中国哲学中“正人必先正己”的“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影响,明明知道那是现实政治中很管用的“政治权术”也决不取用,因为我认为这种“政治权术”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糟粕之中最肮脏的一部分,只有无耻从而无所不为的“政治小人”才乐于取用这种“奸术”,而且吾中华民族之所以至今都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其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这种“奸术”作为一种传统“官场文化”从古至今都流行于中国官场,由此导致常常是真正优秀的人才遭受贬抑,而阿谀奉承的不肖之徒却官运亨通! 既然深明于此理,我安敢取“奸术”而用之?!宁可得罪小人,也决不得罪君子,这是我当院长时所奉行的“为政之道”,也是自从我明白了中国哲学的道理以后为人的“一贯之道”。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8549 次阅读|47 个评论
课题确定的手续“正确”了,就一了百了了
热度 3 liwei999 2011-9-1 01:52
制度上不能说有问题。所谓面上的和点上的审议方法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30/2011 21:35:15 问题是这些课题确定经过的手续。这个手续“正确”了,也就一了百了了。 看看那些罗列的 题目和内容,的确有可笑之处。比如《受限空间中光与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态的调控及其应用》,领衔的是山西大学的教授。不是说山西大学不行,这样的“地方大学”能领导这样的项目的确不错。但是下面的“量化指标”就不靠谱了。 Quote 10)预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00 篇以上,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培养30名以上优秀人才。 课题1:单原子与光场强耦合系统中量子态的制备和操控 经费比例:24% 承担单位:山西大学、福州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天才 教授(山西大学) 学术骨干:王军民 教授(山西大学),郑仕标 教授(福州大学),李刚 副教授(山西大学) 课题2名称:基于冷原子的自旋压缩态产生和应用及量子非破坏性测量 经费比例:24% 承担单位: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课题负责人:王晓光(浙江大学) 学术骨干: 陆璇辉教授(浙江大学),李高翔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立刚副教授(浙江大学),黄凯凯讲师(浙江大学) 课题3:超冷极性分子的量子操控及应用 经费比例:28% 承担单位:山西大学, 北京计算科学中心 课题负责人:贾锁堂 (山西大学,推荐的项目首席科学家) 学术骨干:肖连团教授(山西大学),赵建明副教授(山西大学),赵延霆副教授(山西大学),陈刚副教授(山西大学),朱诗尧教授(北京计算科学中心) 课题4 :光晶格中超冷原子分子体系的关联效应及新奇量子态研究 经费比例:24% 承担单位: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课题负责人: 陈焱教授(复旦大学) 学术骨干: 马永利教授(复旦大学)、胡新华研究员(复旦大学)、肖艳红研究员(复旦大学),胡响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 这样的“布阵”,恐怕在其他的在世界上也少见。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基于纳米技术的肺癌早期检测研究”也是个没有意思的课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31/2011 03:19:34 公布的意思是大家提意见,而不是已经批准了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6628 次阅读|4 个评论
最令我吃惊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意见
热度 48 chrujun 2011-8-31 21:35
今天终于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意见。其中的一条否定意见令我哭笑不得。“ 在申请书中也未见申请者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我特意拿出申请书数了数,总计列了13篇论文( 其实发表的文章更多,我故意删除一些,凑了一个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13=8+5),第一作者4篇,第二作者9篇。怎么评审专家没有看清楚呢? 同一评审专家还写了一条:“但项目申请人并没有负责主持过相关的科研项目(含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但我在申请书中明明写了如下内容:“2010年,以陈儒军为首的研究小组在XXXXX公司完成了“XXXXX系统”和“XXXXX系统”研制。” 看来下一次申请要找有关部门写一个我主持项目的证明,作为附件附在申请书后面。 评审专家试图以我没有科研基础来否定我的申请,这个理由很牵强。在电法仪器研制领域,我在国内拥有最多的有效发明专利。并且,我长期和国内最大的地球物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合作研制电法仪器。据我所知,我是近五年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唯一来自高校的电法仪器研制长期合作者。 “你是国内首次研制出实用大地电磁仪的人。”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的一位总工几月前对我作出如此评价。 大地电磁仪测量非常微弱的天然信号,是电法仪器研制中最难攻克的难题。国内有不少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一直无法取得满意结果。 我是国内首次攻克这个难题的人。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的研究基础了。并且,我们研制的大地电磁仪可以测量比常规大地电磁法还微弱100倍的信号,远远满足大地电磁测量的需要。 在中国,当一个人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往往是最缺乏资源的时候。 万幸的是我的导师何展翔教授级高工对我全力支持,在企业里为我提供了最好的科研条件。“士为知己者死”是我刚入师门的时候对何总的衷心表白。我曾经对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辈说过,要是我研制不出最好的电法仪器,我就跳海而亡。 现在,我们研制的仪器可以和国外最好的电法PK,我也不用去跳海了。 对于不靠谱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意见,就当对我的进一步鞭策吧。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电磁法观测系统,将为深部资源勘探注入强大动力。 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人也可以在外国人面前扬眉吐气。
个人分类: 我的经历|17587 次阅读|131 个评论
基金申请新议-8:厉兵秣马 以利再战——参加在线访谈有感
热度 9 sqdai 2011-8-31 16:41
前天,应科学网编辑部之邀,作为嘉宾之一,参加了关于基金申请的一次在线访谈。访谈中,访客之众多,气氛之热烈,出乎我的预料。我刚才回顾了一下,网友总共提出了 268 个问题,嘉宾回答了其中的 163 个,访谈记录长达 18 页。这里写下一些随感。 ——对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的新生代)充满了热情,渴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表明,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科研队伍中的老兵和新锐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国家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微薄之力。这样的局面令人欣喜。 ——大部分科研人员对于自然科学基金的性质和申请要领,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所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知之甚少,需要补课。特别是,他们对基金的具体定位和评审过程不很清楚,对相关的条例一知半解。建议朋友们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门户网站,学习相关的文件。也可阅读科学网上的有关博文,例如,本人的相关博文(见链接)。 ——这次在线访谈中,问题比较集中于评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少未中标的访客对部分评审意见不满或不服,想提出来要求复审。这里想谈一些看法。 基金委力学处处长詹世革博士在 2010 年 12 月的一次关于基金申请的报告中指出: n 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和不予资助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复审请求 n 对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条例》、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的程序性失误进行纠正。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异议的,不得作为提出复审请求的理由 有访客对其中的“学术判断”不是很明白。我理解,“学术判断”主要指对申请书所涉及的学术内容(如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创新点等)的评价。我认为,基金项目的评审人中,绝大部分是称职的、认真的、公正的,然而,他们的学术见解各不相同,对同一份申请书非常可能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完全正常的。申请人的学术见解可能不同于某个评审人,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必以此为理由提出复审。 也有网友关注复审的成功率。据我所知,成功率一般极低。所以,在回答访客的问题时,我强调,与其把精力用于申辩和要求复审,不如好好琢磨自己申请书中的不足,并及时予以弥补。立项依据不充分的,补充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内容过少过多的,进行增删;技术路线不明的,重新条分缕析、补充完善;基础薄弱的,赶紧做进一步的预研工作;创新性不足的,花费大力气,进行探索,推陈出新;梯队薄弱的,重新组建; …… 等等。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而且有针对性地做出努力,持之以恒地奋斗,“皇天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你会大获成功。 总而言之, 2011 年的基金申请历程已基本上成为历史。获得基金项目的,应该集中精力,好好实现预定目标。这次申请失败的,应该重整旗鼓,厉兵秣马,精心准备,争取来年打个翻身仗! 关于此次访谈的记录,朋友们可进入如下网址查看: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44 。 写于 2011 年 8 月 31 日 【链接】相关博文 基金申请十日谈( 2011 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0433 。 目次 楔子:审时度势 用足机会 一、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二、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三、标新立异 务实创新 四、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 五、认真设计 清晰铺陈 六、放眼四海 广结善缘 七、精准构思 言简意赅 八、字斟句酌 画龙点睛 九、形式清新 夺人眼球 十、心态平和 百折不回 附录:遵守规范 谨防超项 基金申请新议 目次 一、吃透政策 投入竞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0518 二、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quickforward=1id=410762 三、预留空间 择善加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020 四、一丝不苟 实现目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261 五、着力提炼 拷问机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549 六、反复推敲 力求完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9581 七、学习积累 贵在平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1837 严肃严谨 公正评审——致新一代基金项目评议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38718
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11529 次阅读|23 个评论
基金落选反思兼谈基金评审意见
热度 13 sivaxin 2011-8-28 20:58
这几天总在潜水看科学网上关于自科中或者不中,评审或者旁观的种种博文,自已的申报项目落选,总有些失落,但这也在意料之中,不用专家给意见,自已便可反思出几点软肋: 第一是方向软,我申报的是海上溢油应急管理方面,这一方向本身偏狭,一方面,相比应急管理中的地震、火灾、食品安全、群体事件来说算是极其冷门了;另一方面溢油研究多数都偏重于技术方面,一般都是物理、化学角的,从管理视角研究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较少。 第二是支撑文章偏软,看到不少博主都有很多篇SCI文章,自科申报也落选,觉得自已的文章实在太逊色了,管理类本身SCI期刊较少,运输航运方面就更少之又少了,EI期刊也仅局限在有限的几本上,所以跟搞材料的同事聊天,听说他们一年可以发上五六篇SCI,让我真是汗颜。 第三是项目团队弱,每次写申报书的时候组团队便犯愁,要不是千方百计的拉郞配,要不就是孤军奋战。 第四是撰写技术还是欠火候,不少中基金或评审基金的老师都认为申请书的撰写技术很重要,要简洁、有力、精确,这方面我还须要修炼。有时自已看自已的申报书也觉得写得干,我想一份申报书得能感召自已,才能对评审也产生感召力,才能获得咨助。 以上是对基金落选的一点反思,当然要改进的地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对落选者来说,同行评议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体现自然基金的公平和透明,因为国家社科基金并没有评审意见反馈这一项。下面是对基金评审意见的一些疑问。 疑问一:专家评审意见的长度。这次收到基金委反馈的同行评审意见,长度出乎意外的短,去年收到的评审意见非常详细,每位专家都给出了一小段,五六行意见,从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金费安排、团队组成都有详细的意见。不知是不是申报内容方向相近,申报的又是同一个口,所以参与评审的专家就觉得无须赘言了,或者是基金委的工作人员觉得无须将全部意见进行反馈。 疑问二:评审专家的数量。之前听过几次有关基金申报的讲座,说是每份申报书会送5个专家进行评审。去年收到的专家反馈意见也是5位,但今年只收到3位意见,与同事聊天说收到4位意见,不知是否基金委评审有什么新的变化。 疑问三:同行评议究竟如何才算同行。刚看到一位申请者提到申请交叉学科遭一位评委完全否定的例子,今年我收到的评审意见中有一条也让我无法认同,专家给出的意见是“选题及内容应将危机识别及预防作为重点。大型突发海上危机一经发生,沟通机制对于解决问题于事无补。”。这似乎是将溢油事故发生后一切应对方面的研究都打上无效的标记,但从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渤海蓬莱油田溢油事件,康菲公司明显在信息发布,公众沟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国务院也刚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发布了相关文件,危机沟通应该也是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怎么就是“于事无补”呢?这一意见,让我十分受伤,让我都没有再报这个选题的勇气了。 科学网上有不少参与评审的老师,若可能很希望他们能帮我释疑解惑!
个人分类: 科研大爆炸|6460 次阅读|22 个评论
NSFC项目申请的竞争仍很激烈
热度 6 陈龙珠 2011-8-28 10:49
最近NSFC各学科陆续发布了2011年资助项目信息,牵动着今年提交申请的身边同事和科学网博主的神经。 今年本博既是一个学科的项目申请者,也是另两个相关学科的同行评议者。今晨在NSFC网上对曾参评的项目 进行了检索 ,其获准资助率16.7%。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往年并未明显地有所改善,尽管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可提供的资助总经费有了大幅的提高。 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经是许多高校为学者晋升科技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出于对认真准备和有一定基础的申请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本博在同行评议时总是想尽可能多地给予可资助的评审意见-今年竟达到了57%,但其中还是约有2/3的申请最终未能获得资助( 本博评议认为暂不宜资助的项目,最终无一获得资助 )。 每份申请的同行评议至少3份,有的学科则会多到5份。处于良好水平而非优异的申请项目,每位评议者对其评定为良好的比例即使为60%,3份评议结果一致良好的比例或许会降低到0.6^3=21.6%。当申请项目数、同行评审专家数和每份申请的评议份数更多时,同行评议最终的一致良好率将会更低:后续会评专家对资助决策的工作难度会更大( 得从更多的个别同行评议有否定意见的申请书中找出值得资助的项目 )。综合相关信息,具体到个人来说,平时打好基础以提出优秀的项目申请计划,仍是提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概率的关键途径。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7907 次阅读|9 个评论
白春礼当院长带来的变革:中科院终于开始注重科学创新
热度 5 Helmholtz 2011-8-19 13:24
我一直对我的德国老板们说,中国是个打着“科学”的口号,实施工程师治国的地方。当下的执政的精英或者直接就是工程师背景,或者几乎都是工程师的思路,尽管中国的工程师的平均水准相比于精益求精的德国工程师可能竟是初中生对研究生的差别(见本文最后一段说明解释)。 中国几千年天转星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几乎没变的文化的根却是官僚体制。在多数时代都是实施文官治国,哪家王朝也都知道应该用些读书人帮助管理社会,包括后来搞的八股文考试以及状元进身,都是用标准化程序物色人才的手段。说中国一向靠精英治国确实无大错。即令是在大跃进和文革的时代,全国的知识分子颜面扫地,基本上全被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那也是整个中国知识文化界输给了毛泽东一个人。 “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试问, 这 是什么样的胸襟和气派!不仅会玩枪,还会玩文化和玩人 -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确实是中国文化孕育的千年不世出的一位超级精英。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我服了。 (相比之下,前些天北大饶教授斗胆玩政治,不知是给自己上不了院士下台阶呢还是相当于亮相表白一把。但从政治角度来看,真的是还太嫩,还太嫩啊!至于科学家应该怎么玩政治是什么,我准备下一个帖子抽空再说。) 昨天有机会用德国人的钱请中科院的一位从德国回来,获“百人”、“杰青”的双料学者吃饭,他说自己这些年手头有课题经费500-600万,而自己的兴趣确确实实是基础科学。听后甚是欣慰! 都说中国人的智商高,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没有多少人出国、尤其是出国也都是学实业的多,搞科学的少,可你看看钱三强、何泽慧、钱学森、王淦昌以及另外一批老院士们,一是自己本人的成就,再就是整个拉起了中国国家科技发展的底子。看看他们的背景和经历,甚至于发现,可以说是“真牛”,至少他们当年国内国外的表现都让世界高看中国一眼。 虽然西风东渐,可毕竟人太少,难成气候,况且还没有安顿下来,“三反五反”、“四清”、“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没有一刻的消停,哪有什么做学问、做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毫不奇怪,除了搭起一个教育和科研的基本架子之外,我们真好象还数不出什么真的是自己的独特象样的东西来,也就是搞了一些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的工程。假使不是关在牛棚里,或者在扫厕所,那也看不到什么真的学术动态,没有机会尝试什么新东西。科学、学术,真的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东西。 钱学森在临终前感慨,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大师呢?是啊,为什么呢?技术上有可能有条件吗?环境上许可吗?还有就是思想意识跟着上吗?有人知道科学是怎么玩得吗?当那些刚被训练出来的人都被打倒一大批的时候? 前三十年当然是穷困,还有内部的瞎折腾,可后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们也有钱了,可怎么除了让我们自己骄傲和自豪的东西、除了自评自选的这个或那个有些象“中国脊梁奖”一样的奖项,罕有能让世界为中国感到震惊的发现、发展。这六十年里竟然是在科技界也象文化界一样几乎是在交白卷。这让大手笔往项目中砸钱的领导也感到了巨大的“鸭梨”。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中国的科技经费以20%的速度增长,国家不缺钱、优秀的团队不缺钱已经成为骄傲的现实。但是科学实力还是太弱。即使在这最近的年头,科学其实似乎也就只象中国的经济一样,也是开放引进,亦步亦趋,模仿、消化、吸收的套路与模式。SCI的文章“出口”是上去了,不少的活儿甚至也都可以在国内实现“来料加工”了,可核心技术与拳头产品仍严重缺乏,尤其是有自己思想的贡献的东西缺乏。好不容易有几个优秀的科研人员,可硬是要被政治思想学习,要被行政人员数文章、数专利、数经费、数影响因子而折腾个溜够。非如此折腾,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这个国家里当家作主。这是一个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地方,向上看,往前(钱)看,才是生存的本能。 虽然说这些年究竟单位和个人也都实打实地赚了一些银子,可在高水平上看基本上还是赔本赚吆喝的成份居多。我个人认为,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是在工程师领导下以搞经济而不是搞科学为主的国家:不仅从改革旗手邓大人那里喊出的口号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即令是在他之后的两任国家主席是工程师、总理们是工程师、还有现任科技部长也是工程师。 在这种文化下,不仅他们,连同具体组织管理科研活动和科研经费的司长们、处长们、以及看着他们的指挥棒跳舞的教授们都只是想搞点产品,换点银子,挣点面子。相比之下去搞科学的研究、指望有所发现,太遥远、太奢侈,显示不出政绩,有什么用!?而且象北大饶院长这样自命不凡的科学家,居然一点眼色也没有,评他当院士,那还不给一干刺头的小子们一剂兴奋剂?怎么也得先把他掐死在第一轮里。 即令在今天这个全球在比核心科技能力和先进文化的时代,我们中国的科技主管科技部仍然是一心一意谋经济的发展,一心一意只把政府规划下来的、能体现自己工程规划水平的“产、学、研”甚至“人才规划”当作奋斗目标和政绩。可是,真的只有工程项目、或者照本宣科按步就班的学习才能去设计和规划,而真正的科学甚至于创新技术基本上毫无例外是从纯偶然中激发出来的,然后才被其他人找到应用的可能。请看看物理学所有重要的、不重要的发现和理论定律,有哪一项是在政府规划下、是因为受到刺激性的资助才按计划完成的?在中国讲“创新”、讲“产、学、研”,调门很好,现实中实际却基本沦于政治形式,成为从不缺钱的政府那里搞钱的手段。这次暂且不展开讲做事情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这样极功近利的现实毕竟是跟中国作为一个真正新兴的大国所致力追求的地位完全不相适应的。 终于有幸,中科院换领导了,新上任的一把手白春礼好歹是位化学家、是位纳米科学家。新官上任,就开始表示要一改前任的特点,要对真正的科学有所重视、有所表示,不能再搞唯文章数量、唯经费数量的工程计量管理模式,而是要鼓励和取得真的思想性的创建和成就。 从这位科学院的青年精英那里听说,中科院基础局已经接到新任领导的旨意,准备每年全球招聘20个40岁以下的青年俊杰,每年奉上灵活支配的银子50万!而且不论当事人是搞理论计算的或者是仪器制造的。其实在当下的中国,这点钱是小事,甚至也比不过组织部的“千人”计划和“千人”们的待遇,但这个规则的特殊之处是当事人完全是自由的,可以在五年的时间里完全不接受任何现行的、如文章、经费、课时、团队等评价指标的干预,自由自在地当家做主,五年之后再由专家评审团检验效果。 我为中科院叫好,为白春礼院长叫好! 同此感叹:1,中国真的开始搞科学了;2,中国真的是有灵活的钱了;3,工程师治国的时代可能要改了! 当然,我最最希望的还是程序设计好,把这些人能选对,这些金鸡最后果真都能下些个金蛋。否则这项措施受点挫折再收缩回去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比如,在乌有之乡聚集的一干众人就觉得新中国的后三十年比不过前三十年,他们可不就一直嚷嚷,希望时光倒流,一起抱团回到过去吗? (说明:跟中科院乌鲁木齐天文台合作的一位德国马普学会的工程师,在帮助中方设计和制作天文跟踪与分析系统时,设计了一个零件。结果难道了中方伙伴,据说找遍全中国都加工不出来!而因为这个部件是该工程师设计的,所以回到德国就在随便一个技工学校的车间里做了出来。两国工程师水平与机械加工能力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300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对院士评审制度的两点建议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1-8-18 10:15
能否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应是科研人员能否当选院士的重要标准。怎样判断是否做出了这样的工作呢?从目前的院士增选工作步骤(提名候选人、归口部门遴选、院士评审和院士选举)看,还存在缺陷,不能杜绝学术水平不高但“关系硬”的人混进院士队伍。为此,建议在院士选举结束后,增加一项“聘请国外 5 名顶尖同行评审”的程序,因国外同行不考虑你是否与国内院士有“关系”,更注重你的学术水平,能客观反映候选人的国际学术地位,能得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再者,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的间隔时间太短,试想上届你没当选上,在间隔较短的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做出重要成果,既然如此,你只能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跑关系、找路子”,想在下届评选中胜出,既害人又害己。建议将院士增选每两年一次改为四年一次,这样可使想当院士的学者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些创新性工作,为下届院士的评选做好准备。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856 次阅读|8 个评论
评审别人亦学习--参加973复评的体会
热度 42 tangchangjie 2011-6-28 09:16
  前段时间参加了2011年973项目的复评,评审别人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有若干体会。现终评已结束,经过30多天的发酵,这些体会可以说了。现梳理出来,或许能对关心各类重大科技计划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参考。按照有关规定,这里回避了那些与具体项目以及评审细节相关的内容。    颇有特色的网上答辩. 今年的973复评,采用了网络答辩的方式,有下列特色 :    (a)单向视频+双向音频, 这是国内重大科技计划评审与答辩中的首次尝试。单向视频使得评审专家能看答辩者风采,答辩者不能看到专家;答辩中,视频流畅,双向的遥问遥答语音清晰。    (b). 可复查性 。评审过程全程(包括答辩和专家的讨论发言)全程录音录像,事后有案可稽;   这些措施保证了评审过程的可稽查性,减轻了答辩者的奔波劳顿,减少了评审过程中的场外干预,再与一贯的有记名投票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评审程序公正性,程序公正性是结果公正性的前提。       管科技就要用新科技 时代变了,泥瓦匠该住好房,纺织娘要穿靓裳,是天经地义的事;管科技要用新科技手段,是新世纪的呼声。评审答辩过程中,视频音频流畅清晰,相关的设备、软件、管理技术和应急措施都不错,科技部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真个是尽心给力。感觉到有时候技术措施往往比行政措施更简单,更铁面无私,更好操作。这次的网络答辩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在科技计划全程管理(立项—评审-答辩-执行-验收)中,在评审-答辩这一环节的技术进步。       与其说是评审,不如说是竞争 。973计划申请者中高手如云,申请人多有院士/杰青/长江学者,有的项目有5-6位杰青,几位长江学者和几位”千人”、”百人”。单独看每一份申请书,都言之有理,看第一遍被感动,看第二遍被眼花;需要多看几遍,细细比较,才能优中选优。所以,与其说是评审,不如说是申请人在相互竞争,或者,用时髦的网络热词描述,是含有两种“酷”意的“PK”(cool与残酷)。       三层评审过滤 。评审有三个层次。随PK平台由小到大分为:研究方向中竞争 (PKD,PK in direction )、研究领域中的竞争 (PKF,PK in Field)和大平台上竞争(PKB,PK in Big Platform ),下面细细道来。 (a) PKD (方向内PK ),初评 。同方向专家通过网络下载文档,上载意见,独立评审。评审时间较充分,关注点较广谱,包括有创新性,指南导向、国家重大需求、提炼的基础科学问题、课题设置、可行性、甚至技术细节等,每一个弱点或短板都可能失分,估计淘汰率在50%左右。初评对象的研究水平分布区间较大,差距大的立被淘汰;差别较小且难以甄别的,或各有千秋的,留到下第二层筛选;有些项目,尽管申请人自觉用心用力,仍可能会被淘汰,不能简单地说是你不行,而是因为在同一选题中有人比你更行;通过了第一关,放到复评专家面前的项目,的确都比较好。   (b) PKF (PK in Field 领域内PK),复评 。 一个领域若干个研究方向中PK。一般地,对应于申请指南中的一个方向,有几个项目申请,评审组中有一两名同方向专家,更多的专家是同领域中的大同行,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有主持973项目或其他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专家。专家们会全面关注项目各个方面,但可能会重点关注是否合乎国家重大需求,是否提炼出了的有意义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及课题设置,等等。   答辩时,由首席科学家申请人答辩,几位子课题专家陪同答辩,专家在评审会场用各自的密码登录电脑,阅读申请书;电脑屏蔽了外网好优盘端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提问和聆听的过程中,笔者常被首席科学家雄辩的风采打动。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精辟的分析、化繁为简的解释,以及敏捷的回答,引起了专家们的频频点头。(因为是单向视频,答辩者看不到专家的频频点头)。一般地,在听取答辩和小同行专家的解释之后,大同行专家能够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对项目正确的排序;这就像并非音乐专家的发烧友在观看歌唱比赛时,在听唱听评之后,尽管发烧友自己没有歌手唱得好,只要没有偏见,他们排出的相对次序就是基本正确的。    (c ) PKB(PK in Big Platform 大平台 ),即终评。 仍是网上答辩,由更高一层的专家组完成,其中有更多的德高望重的的院士和专家、有复评组的组长。这时,微观细节的干扰较小,终评专家会把精力集中在更为宏观的要点,例如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基础问题;答辩者在准备终评答辩时,可能需要注意这一点;这部分留待终评专家来做权威的阐述。      总之,三级评审的体系从微观逐步到宏观,分级过滤,旨在把那些 值得做 (国家重大需求, 提炼出的有意义的科学问题). 可以做 (研究思路,内容目标) 能做好 (首席科学家和团队)的项目选出来。    两种角色 答辩--defense,还有防御,保卫的语义;提问的专家扮演攻击者(attacker)角色, 专家为了科学的严谨而攻击,针对问题而不针对个人;而答辩者为了科学的理想而防卫;两种角色完成的一场答辩,既像红蓝军的演习,又像擂台上的竞争。    雄辩很重要 。首席科学家在答辩中扮演主角,这要求首席科学家不仅自己会做科研、会写文章,还要会表达、会讲演。要求首席科学家比子课题专家高明一些,这并不过分,至少有两点理由:   (a) 作为首席科学家,你的风采、你的人格魅力,你的雄辩,你说服别人的能力,在项目实施中都是有用的;当然,需要的还不止这些;如果项目批准,你将领导一个很大的团队, 天生你才必有用,评审专家想看看这个能力。   (b) 评审专家心里有一个假定,假定答辩者表达的水平就是最佳水平,类似于体育竞技的裁判,评审专家一般不原谅偶然的状态不好。评审专家也许在一个大领域中的一、二个方向中做过工作,知识面广的,也许能对三、四方向的项目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对一些较远的方向,在询问答辩者和其他专家意见后,凭多年在这一领域内研究的经验,能对几个同类项目做正确的排序。所以,首席科学家的presentation(答辩的表达)非常重要,要能以清晰的思路,打动评审人,做到深者见深,浅者见浅 ----使小同行看到技术之先进,使大同行理解思路之高明;这是雄辩、是艺术、是对科学问题理解的深度,也是科研的能力。    一次难得的学习 评审过程中,我所见到的专家们都非常认真。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平常在校内、在教室里,因为久为人师,讲得多,听得较少,特别是听高明的讲演的机会相对少。   在评审会上,看未来的首席科学家的睿智和雄辩的风采,看到了科学的希望;听他们的高明见解,听到了又一个科学春天的脚步声;看他们遇到一个突然的诘难,能不惊不诧、从容化解的技巧和水平,真是一种享受。   每有这些靓点,赶紧在笔记上记下来,觉得受益匪浅。而最深的体会,正如本博客艺名,自从选择了科研生涯,就要活到老,学到老。. 补充 感谢提出第30和第31条意见的朋友。要求评审有回复,自然、朴素、一点不过分。 也许,可以参考一些杂志和会议的做法,初评时,评审人的意见分为两部分: (a)返回给作者的(必填),规定对强点(Strong Points)和弱点(Weak Points)至少各写2-3条; (b)只给委员会看的(选填),例如一些需要调查核实的质疑,就适合这一类; 这样,科技部处理回复的工作就变成一道小程序了,希望有渠道的朋友转达。 相关博文(基金与科研系列) 评审别人亦学习--参加973复评的体会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 科研生涯及基金申请 科技春耕时节的那道风景线-----基金漫谈 基金申请书要关注标志性成果 单篇论文成本(论文支持度)的上升是科研新人的福气 (p) 青年学者有点累 – 议多彩的人才计划 秋季的收获与浪漫---看着同行们慢慢变老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20929 次阅读|93 个评论
基金评审是一场不见面的研讨会(110522)
热度 6 ymin 2011-5-22 07:28
基金评审是一场不见面的研讨会(110522) 闵应骅 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写博客了。主要原因是这几年的5月都比较忙。一是IEEE Computer Society Fellow Evaluation,就是把通过Computer Society向IEEE 提名Fellow的人,根据提名表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IEEE Fellow标准,提出个人意见。每一个提名由7位IEEE CS Fellow Committee的委员进行评估,汇总后送IEEE进行最后的遴选。二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金项目评审。这些评估和评审都很费时间,因为不敢马虎从事,耽误了人家。 5月5日,曹广福先生发表“基金评审也是给评审人学习的机会”一文,深有同感。我在评估IEEE计算机学会Fellow提名和评审基金项目中,对于每一项,不但要读几十页的申请书,而且他们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也要粗读一下,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看出了一些问题。网上有人说,有的评审人窃取其中的想法,明年自己申请。我倒是无此嫌疑,因为我从05年以后就不申请科研课题了,审起来比较超脱。本人以为,说评审是一场不见面的研讨会,也许更确切。因为,通过这场评审会,既可以学到东西,又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并不是定案,而是参加多人的讨论,然后分发给申请人,供他参考。本文想写一些个人所见和大家分享。无论是评估,还是评审,总要分出个高低、好坏。不能全都说又高又好,要不然要评估干什么呢?当然,这里面也牵涉到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一些思考。 1.科研人员一辈子怎么算成功? 一位北美的波兰籍博士被推荐IEEE Fellow。他在大学当了副教授,在杂志和会议发表了近200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领域的许多新想法。2001年他转到公司,把自己的想法在公司里实现,走向市场。其技术已用在几千种芯片中,节省了花费几十亿美元。他的工作做得很完整,从想法到实现,再到市场。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所以,我给他95分,算作非常合格。我还认识一些朋友也做完了整个过程。本人很惭愧,没有做到这一点。应该说大部分科技人员都未能做到这一点。做到前一半的可以称为科学家,做到后一半的是工程师。我们有些人印象中,好像工程师比科学家低一头。其实这是不对的。科学如果不能变为工程,怎么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当然,要求必须做到这两半,就有些过分。有些科学变不成工程,有些科学变成工程要走很长的路,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不一定能实现。不管怎么样,走完整个过程的科研人员一定是成功的。 2.基金课题是基础研究 基金课题与863、973、核高基课题不同,它属于基础研究,提倡自由选题,面向科学技术基础。所以,研究目标要具体,便于检验和求证。最后,不管目标达到没达到,预想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基金项目研究来说,都是成功。有的申请,写了四个“提出......解决......;”这就太多。这样的研究目标又抽象,又达不到。基础研究应该超前。但目前在IT行业,基础研究常常在工业界之后。因为一些想法如果没有技术做基础,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譬如,现在关于半导体存储器,工业界提出了许多方案,像电阻存储器、相变存储器、自旋转移力矩磁阻存储器等等,目前尚无定论,还需要从材料、工艺、制造等方面做工作。现在基于某一种新型存储器来做多核计算机芯片体系结构的研究就显得过早。又如,三维集成电路,工业界已经研究了20年,尚未见产品上市,说明技术上还有问题需要突破。现在做3D IC的多核芯片,或者3D 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也显得过早。关于模拟器,现在许多研究都是基于模拟仿真。研究人员可能用商用模拟器、开源的模拟器,或者自己写一个模拟器。当你用模拟器来说明或验证自己的想法时,应该小心:你做了哪些假定?这些假定是否符合实际?否则,你模拟出来的结论可能就没有说服力。 3.立项依据最重要 基金申请书一开头就是立项依据,这也是评审人看得最仔细的部分。许多人写的立项依据使我学习了:他为什么要立这一项?国内外做得怎么样?我要研究的问题他们没解决,我想了办法要研究。这样的立项依据就很有说服力。把立项依据写成一个综述,或者是一篇科普文章,那就不是立项依据了。一个好的申请,从题目上就清楚地标明了研究目的。例如一个申请,立项依据写得好。既写了流处理器的必要、近年来的发展、也写了存在的问题,根据列出的一个个问题,引出了研究本项目的必要。 前瞻性的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譬如我国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但是,如何使之可持续发展,某些技术的突破将使之进一步提高。这样的问题我相信全世界都在关注,我国的基金项目也理当应该支持。 4.真实、清晰、具体 我们大家都常常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在课题申请中也有反映。譬如大谈自己想法的好处,而指出不足之处时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其实,要收益,就要有付出。“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也许是故意把代价藏起来。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如果能给出收益和代价的估计,譬如上下界,那就很好。不能光是一些感想性的东西。许多模糊的概念。说清这些模糊的概念,就是基础研究。 清晰地提出问题也很重要。如果问题写得又多又大,就不好解决了。研究目标“以。。。为背景,以。。。为牵引”等等排比句,像中央文件一样。内容空泛,目标含糊,既不清晰,又不具体。 创新点一般都写得很笼统。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怕别人盗取其思想。但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我想评审人盗取他人思想的事,可能性应该在万分之一的级别,和你上街遇车祸的概率差不多。但你不说清创新点,而申请被拒的可能性会增大。 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加以引用。篇数并不在多,而在于文章高挡、有权威性,而且与你的申请紧密相关。介绍自己应该包括何时、何地、何专业得到博士学位。自己的IEEE Trans文章是在评审中,是刚送审,还是二审,或者是已经接受?这要说清楚。 一个完整的基础研究应该第一是新想法,第二是实现或论证新想法;第三是评估新想法,看看是否和预想的一样。当然,不一样也没关系。这就叫允许失败。 5.科研经费不能过分集中 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科研经费是大大增加了。这是好事。但是,有些单位、有些年青人就始终拿不到科研经费。有的研究组里面已经拿了几亿元的研究经费,他们真是不差钱。但是,一些大课题都是相当级别的领导负责,年青人也需要复责小课题,自己做主,从提职、提资的角度也很需要。 怎么办呢?大题目需要集体的努力,大家要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好。其中的年青人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但是应该与大课题结合起来,单独列小的基础研究课题,为大课题的部分工作做论证或反思。而对那些拿不到大课题的大学、科研机构,我想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倾斜,而且看到他们的发展。 前30年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应该防止,不能搞人人有份。这一点现在已经得到共识。科技能力强的集体和个人应该得到充足的科研经费。这些才能多出成果,多出人才。这一点不能动摇。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400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原谅我枪毙了你的标书-英雄所见略同
热度 6 lxchencn 2011-5-16 11:26
多年评国自标书,每年都要总结和最终确定评审标书的吻合情况,发现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评审为A的绝大多数最终获得了资助,吻合率非常高,地区项目放松一些,评审为A的部分获得资助,所有评审项目评审为B、C的都没有获得资助的,否决的标书吻合率也是非常高的,自己评审评价高的标书其他专家评价也是很高的,自己评价一般的其他专家评价也是一般,极少碰到熟人的标书,但经常评价知名学者的标书,熟悉和知名也很少为不好的标书加分,但会为很好的标书锦上添花,扪心自问,对得起基金委的信任,对得起评审的标书,即没有冤枉一个好人,也没有放过一个坏人,因为资助率有限,因此,总是要作出艰难的决定,没有办法,只好把你的标书枪毙了,抱歉,英雄所见略同,我不想招来骂名,当然,也没有人来赞我几句,还是凭良心做事、公正做事可以睡安稳觉,因此,我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标书落在谁的手上,你也不用担心,担心也是没有用的,英雄所见略同呀,不过,好像我还不是英雄,不过,我相信评阅我标书的专家肯定是英雄,只是无缘相识呀,最后,祝大家中!中!中!基金!
4140 次阅读|9 个评论
NSFC申请书的评审II——评审人的论文被引的感觉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5-10 16:25
  我是个敏感的人,有一年申请项目,回来的意见说“你的文献综述里对孵蛋大学的研究没有引用。”   俺们立刻就觉得,评审的这位专家大概就是孵蛋大学的,否则,咋如此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呀,而据俺所知,孵蛋大学在应急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不突出呀。俺们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自信,对应急管理可是知道哪个大学有哪颗葱滴。   不过,结果已经造成,俺的申请就被这位专家给干掉了。随后,这句话给我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让我总是想,是否评审者自己感觉做的有些工作还不错,可是被申请人当成了nobody,就不爽,然后直接结果就是“拒”掉。   我自己也评审过不少曾经引用我们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的申请书,这里谈下自己的感觉。   一,被引用的感觉有时候还不错。   自己的论文被别人看到,还在论文或申请书里评述一句,对于学者来说,至少还不至于是很伤心的事,不是也有这指数那指标的说,被引用比发表本身还重要嘛。   当然,文献计量学给出的分析结果充其量是个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学者或单篇论文来说,可以认为没有任何价值,甚至只有负的价值。因为有可能你的文章彻底解决了一类问题,在这类问题上没人可以有继续做下去的空间,你就是这个方向的终结者,最牛B的,糟糕的是,这个文献如果没有提出新的方法,那以后除了综述外,其他论文引用的可能性也就基本没有了。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你文献的重要性大家没注意到,曲高和寡,只有有数的几个聪明人才知道它的价值之所在。也所以,引用率可怜得不得了,也许就是1或者其他的个位数。   【插播那个著名的笑话,有记者问某学者:听说只有您和另外一个教授真懂相对论,该学者沉吟很久,问记者:另外那个人是谁?我觉得不应该有这个人存在呀!】   在申请书中的被引用,口吻一般是这样的:   1,随后,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对称理论   2,在宇称不对称理论方面,杨和李也做了很好的工作   3,杨和李打破原有的理论假设,提出宇称不对称理论,并最终被吴健雄证实。   4,杨和李分析了XXXX,最后发现这一理论存在WWW缺陷,他们随后改变YYYY,提出ZZZZ理论,这一理论改变了理论物理学的版图。   5,也有学者研究了宇称不对称理论【杨and李,1953】   现在的NSFC的申请书,说是要有字数限制,但是实际上你可以任意写,这很糟糕,既然有字数限制,虽然是建议的,不是强制的,可是现在基本上是谁写得字少谁吃亏,既然如此,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如果你对某工作确实了解,就别吝惜笔墨了,还是详细一点评述好,比如上面的方式4。如果你其实没看过人家的文献,只是在“伪”引用呢,那当然没法很具体,只能用以上的5这种表述方式。 二,被引用的感觉有时候则特别不好   俺们对着李学宽兄拍了一次有史以来最高级的马屁,把他拍的那个舒服,他在我的马屁评论后回复说“我的臀部感觉很舒服”。我也就此验证了自己拍马屁的本事——那不是一般的高呀!   老李那篇博文和以前不同,先写了一大堆字,字里告诉大家,得看一阵子才能看得到图,大家也知道,他原来就贴图,写字很少。   在这篇文章之下,俺们的马屁是这样拍的(大意,原马屁请从老李文章里找):   这让我想到了古龙小说里的荆无命,他在江湖传说里,一直是左手比右手厉害,而实际上呢,其实是反过来,但是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必须死。   老李其实摄影水平远远不如文字水准,可是,他从来都隐藏起自己的文字水准,而把摄影水平露给大家。大家于是就认为他就会照相,只有我才知道,老李其实写文章的水平真高!   其实,引用文献也有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评述性引用基本属于隔靴挠痒,要不就是简单说某某干了啥,要么就是只提这个工作很多人都做过,这样的评述被引用者看了没有感觉。   但是,还有一种引用是有感觉,但是感觉极为不好。那就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比如,俺某篇文章是提出了应急机理分析方法,可是你评述的时候非说俺们从体系上建构了应急系统,这就两拧了。   所以,要引用如果了解,就清楚地说清楚所谓的贡献;如果并没有看过但是出于礼貌或者投机的考虑而“伪引”,这个就有点麻烦,反而会给评审者带来不好的感觉。   
个人分类: 事论|6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青年基金需要一颗平常心
热度 3 Shifengyu 2011-5-7 17:15
申请青年基金的同志们基本上是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为年轻的博士和少部分硕士们。基金能不能中,靠基础,创新性及运气等因素。在基金评审漫长等待过程中,我们需要一颗平常心。青基不中的因素很多,可能标书存在较大问题,或者研究的东西没人认可,或者被人黑了。青基不中,改之,则进步,相反骂爹骂娘没有用,发牢骚更没有用,更不用气馁;青基中了,说明课题研究方向和创新性比较好,基础较为充实,运气好而已,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还需要耐心下来做研究,不负基金委和评审专家的信任。 我觉得中不中基金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心态对待基金。今年,我也是第一次申请基金,希望能中,也祝申请基金的同志们都中标。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2676 次阅读|5 个评论
从和氏璧看专家意见
热度 11 stone1971111 2011-3-21 07:29
我们都知道卞和献玉的故事,三次献玉,前两次分别被楚厉王和武王请了专家鉴定为假,割掉了两条腿,到了文王,没有请专家鉴定,直接破开,发现真玉,并做成和氏璧。此故事对于今天的科研以及评价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首先, 卞和不会包装自己的成果 。既然卞和认定那是块宝玉,为什么不去论证它是宝玉呢?或者为什么不切去一角,露出真容,那样会很容易判断是否是好玉。科研成果也一样需要很好的阐述和包装,没有好的阐述和包装,严重影响其被认可的程度。同样一个理论结果或者算法,由不同水平的学者写出来,效果差别是很大的。中国学者在关于成果的论述方面普遍较差,不能从很高的高度论证自己的成果,往往就事论事,象个记事本一样列出自己做的东西,缺少高度。这些都影响了成果的被接受。 从和氏璧可以看出, 专家意见往往不能鉴定最好的成果 。两次鉴定为假,那就说明,不是一个人的看法,而是大多数辩玉之人的看法,都不认为是真玉。记得和一个朋友谈起基金的评审,他有个说法特别贴切,说基金评审其实就是个带通滤波器,形象的说,就是最好的课题和最差的课题都不大可能被资助。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专家抱着成见或者常见去鉴定别人的东西,往往不能看到课题的最好的一面,或者最有潜力的一面。最有潜力的课题本身也肯定充满了高风险,被专家抓到可行性不足的问题往往也较多。 从和氏璧可以看出,如果 官僚性的依赖专家意见,可能会失去很好的机会 。对于最好的成果,不能依靠专家意见,而是像文王一样,是骡子是马,来出来溜溜就可以了。好东西肯定有好效果,做一做,比什么专家意见都重要。实际上,从最近几年暴露出来的科技造假的案例可以看出,专家评审已经不能排除很糟糕的结果出现,那就表明这个评审机制需要做必要的调整。中国的学者参加评审会的机会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行要多得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也跟这个有关系。 总之,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专家意见,也不要忽视对成果的阐述和表达,不然就会造成卞和的悲剧。要想在中国能够产生类似爱因斯坦的成果,除了要大大普及科学的原理之外,对于科技评估体制也需要做必要的创新。作为评审人,也需要更加认真的对待评估对象。新的一轮基金申请开始了,数以十万计的项目和课题也会被评审,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鱼目混珠的课题可能选上,也有卞和等人的失落。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6177 次阅读|15 个评论
评审院士的唯一标准----国际上的学术影响
热度 19 lin602 2011-2-17 09:56
从学校网页上看到,新一轮两院院士推荐评审工作开始启动。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 说实在的,院士越来越多,有的院士让大家非常敬佩,有的院士不能让学人心服口服,还有的院士让人难以认可。 评审院士,应该将他的学术成就拿到国际同领域进行比较(象100米决赛一样),看看他在国际上到底处在什么位置。我国的院士不求在国际上是‘冠军’,但至少他的名字同行们是知道的,最好能拿个国际同学术领域‘奥运会’中第五名(小领域),甚至第十几、几十的名次,特别的大学科上百也行呀。如果这些人在国际上一点名气没有,当选为中国的院士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是不合适的,毕竟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了,那时的中国科技太弱了。 评审机制应该发生重大变化,不能全部由中国人评中国人(存在面子,熟人,师生,同学关系),应该引入国际同行评审,签名后将评审意见向社会公布,谁签名,谁要面对全体学术同仁,包括中国的,包括国外的。 既然到了这个层面,至少学术界教授级的人可以查询。因为到能够写这个评审意见的层面,这些学者应该是比较牛的,甚至许多已经是院士,也不用担心,也不应该担心别人说三道四,你是从学术良心的角度上写评审意见,学术界是能够感受到的。相反,如果不负责地写,要面对学术界众人的眼睛。 宣传、呼吁-----我们所能够使出的微小力量。
4946 次阅读|26 个评论
反对所谓: 圈主和管理员的学术评审"制度"
热度 2 jitaowang 2011-2-2 21:04
AlecXu ( 徐磊 ) 2011-1-30 短消息要求我把我的博文题目 “ 服用‘ 伤科接骨片’ 会引起慢性汞中毒 ” 从仅仅针对“伤科接骨片”一种药品扩大到反对所有含朱砂类的中成药 , 否则就会 “ 评审 ” 不予 “ 通过 ” . 对此我手中只有“伤科接骨片”的说明书原件和“伤科接骨片”的实物原件 , 而且对到底有多少 “ 含朱砂类的中成药 ”我 不知道、它们针对什么病症以及疗效如何也不知道 , 我 又如何能够从命呢 ? 同时我的上述博文没有违反科学网和圈内的任何规定,详见我的另一博文“ 不能强制博主改变博文的学术范围来换取 ‘ 通过评审 ’ ” . 显然在不违反科学网和圈子规定的前提下 , 科学网并没有赋予 圈主和管理员侵犯博主个人基本权利的权力 . 至于博文 ( 包括题目 ) 学术内容 , 应该 是 AlecXu 所称的 “ 博主的自留地 ”. 现在连在 “ 博主的自留地 ” 上 “ 种什么 ” “ 如何种 ” 也要由圈主和管理员来进行学术 “ 评审 ” , 是不是太过分了 . 就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位学术期刊的编辑有能力对稿件都作个人 “ 学术评审 ” . 当前的科学发展任何少数人都没有能力做到 . 请 AlecXu 看一下我和评论人 anonymity 开始时的讨论是多么激烈 , 他可是一位 “ 内行 ” . 他在医药方面了解很多 , 也很深 . 我在化学防护等方面的知识也很有基础 . 最后他对我坚持针对 “ 伤科接骨片 ”而不是泛泛地反对 态度是很支持的 . 我们在观点上还会各自有保留 . 但在事实认定上很多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 . 就当前这件事来说 , 我的博文针对性非常强 , 态度也明确 — 就是说“伤科接骨片” . 而圈主要求我把目标扩大到所有的 “ 含朱砂类药物 ” 再增加弱化词汇 “ 可能 ”. 我相信 AlecXu 完全有权自己写他想写的博文 . 但是无权以 “ 评审 ” 是否 “ 通过 ” 来要挟其他博主 , 即使是圈友 , 一定要这样做 . 我相信圈主和管理员不可能在每一位圈友专长方面达到应有的具体学术评审资格 . 科学是严谨的 ! 为什么说是所谓: 学术评审 "制度"呢? 在 2011-1-30 22:14 , “ 生命科学 ” 圈主徐磊 发给我的短消息中提出 : “ 圈子不是博主的自留地,是科学网赋予圈子管理员的权力,各个圈子可以有自己的规则。如果缺乏博文评审,圈子中会充斥各种和生命科学无关的文章或者网络转载文章。 ” 以及 “ 博文评审是新版功能。 ” 因此 , 我只能理解为这一 “ 评审制度 ” 是 2011-1-30 22:14 徐磊以 “ 私告 ” 不是 “ 公告 ” 的方式向我个人提出的 . 而 “ 评审规则 ” 是没有或只有一条 : 限制 “ 各种和生命科学无关的文章或者网络转载文章。 ” 然而执行时间已经应该追溯到 “ 新版 ” 的开始 , 至少提前到我的博文 “ 服用‘ 伤科接骨片’ 会引起慢性汞中毒 ” 的发表时间 : 2011-1-26 13:07, 已经开始执行了 . 如果我的这篇博文违反了 “ 限制 各种和生命科学无关的文章或者网络转载文章 ” 的规定 , 我可以理解为这是 “ 圈主的权力 ” . 至于如今就连什么是所谓学术评审 "制度",对我来说完全是一头雾水."公告"没有看到, “ 私告 ”中也找不到根据. 附上 : 2010-1-31 我 刚发表了博文“ 不能强制博主改变博文的学术范围来换取 ‘ 通过评审 ’ ” , 就看到以下 AlecXu 的短消息 , 现在把它和我的当时回复一并登载如下 : AlecXu 2010-1-3121:31 我明白您的好心,但是您的文章标题非常的肯定会中毒,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可能会中毒,而且标题针对某个特定的商品名称而非成分本身。为什么不可以写成 “ 服用含朱砂类药物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 ,这样的标题更准确,也更有广泛的警示意义。我可以把这个情况发给其他管理员,看看其他人的意见如何,如果另外两个管理员也认同的看法,那么如果您不修改文章标题,我们不会通过您的这篇文章在生命科学圈出现。您可以把博文推荐到科学网其他圈子,我不对其他圈子负责,他们可能并不认为您的文章标题有任何问题。我在得到其他两位管理员的意见之后,会将意见反馈给您。谢谢! jitaowang 2010-1-3123:11 是的 . 内服药的慢性汞中毒是肯定的 , 但是程度有轻重 , 而且是积累性的 . 我也加了 “ 会引起 ” 字样 , 但没有 “ 肯定 ” 或 “ 可能 ”, 这样比较好 . 中毒特别是慢性中毒和发病或死亡是不同的概念 . 很抱歉 , 我刚刚发表了博文后检查是否发表才得到提醒的信息 . 我不能扩大到所有含朱砂类药物 , 因为那样很容易卷入 “ 中西医 ” 没完没了的争论中 . 同时我的良心要求我一定要防止或减少此药毒害更多人 ! 科学网中的广义亲朋好友们啊要注意啊 . 人民日报的文章也是指定 ' 龙胆泻肝丸 ' 商品名的 ! 我们生命科学的成员更应该认清重金属特别是汞和铅的毒害 . 中国皇帝中汞中毒的现象多 . 埃及贵族们普遍是铅中毒 ( 宫中自来水用铅管 ). 评审一定要限制在明确的规则中例如防止无关内容或有害内容 , 对学术性的适用范围不要太多干预或限制 . 对博主来说是要小心谨慎的 . 又: 今天我博文“ 不能强制博主改变博文的学术范围来换取 ‘ 通过评审 ’ ”后面有 AlecXu 的评论 , 我 把它也贴上 , 除了本博文可以作为回复 , 再加上我即将对 AlecXu 评论的回复一并列在下方 : AlecXu 2011-2-2 04:19 为什么没有把我后面的回复一并贴上? 博主的回复 : 我立即写了新博文 “ 反对圈主和管理员的所谓:学术评审 '制度' ”( 已经包含了你前天 的 短消息 ) 和我的回复 .
29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基金当论文审?-写基金的一个注意事项
热度 1 lxchencn 2011-1-25 11:35
又到了写基金的繁忙时节,假期是不可能清闲的,标书就是一个文字功夫,也是与评审专家的文字交流,如何避免被枪毙呢?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避免被专家把基金当成论文评审,为什么呢? 显然,基金与论文是有巨大的区别的,基金标书是探索未知,写论文是报告已知,基金是想让人认可同意资助继续你的研究,论文是从已知结果判断是否值得在杂志发表,专家不认可,基金就会泡汤,论文就会被拒稿,都是痛苦的事情,从历年的评审和收到的评审意见来看,总会发现有些专家的意见看起来把基金的评审当成论文的评审,比如:立题依据不足,**与**还缺乏足够的证据;前期工作不够,如果有**实验结果证明就**;挑战**权威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但是想想有了如此充分的依据和实验结果,发表论文已经足够了,因此,在评审基金的时候,专家从严评审是对的,当一定不要把探索性研究的基金申请书当成论文来评审,但作为写标书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不要写成投稿的论文,避免专家把基金当成论文来评审。个人之言,不见得妥当,欢迎建言讨论!
30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文匿名未过,该怎么办?
caojian123 2010-11-26 22:51
今晚得知,本人论文匿名评审未过,具体细节我不想说,只想问问各位老师,如果您是外行,您会给出怎样的评审意见? 我的方向是生态经济学,可评审人是中国农大一搞土壤生物的教授(个人推测,估计偏差不大)。结果,这一教授彻底否定我的论文,而且是很外行的否定了,提出的问题让我汗颜。 我想请教各位老师,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您会如何处理?是硬着头皮上?还是全身隐退,拒而不评呢? 学校送审时,考虑同行吗? 如果我对评审意见有异议,如何上诉? 导师有权对论文质量把关吗?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我很迷惑,甚至想放弃这个所谓的博士头衔了。 本人在读期间,大部分时间做过项目了,无暇顾及所谓的那个SCI,因此成果不是很多,只有3篇中文、1篇英文、1本专著和明年即将出版的1图书章节(英文)。我知道,我的所有科研成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某一问题。但我想问一下各位老师,您敢说您的文章或专著都毫无瑕疵,篇篇或本本都是精品? 如果一篇文章或一本专著能把一个问题彻底解决,那我们以后还怎么混饭吃? 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泰斗都没做到?何必对我无名小辈如此刻薄。再说了,外行评价内行,您怎么就敢能下手呢? 郁闷啊! 继续喝酒吧!虽一醉不能解千愁,但至少可度今宵! 何乐而不为呢? 为伟大的大学和教授干杯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要草吃的聪明羊24-庄主
dthome9180 2010-11-24 12:29
最近养羊农场的聪明羊纷纷发表板报,讨论 分草 问题,尤其是存在做庄现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尤其是在大项目的分草过程中,大多分给了庄主。聪明羊们认为不公平,认为不公正,甚至到其他农场的板报上去反映。 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老山羊认为存在,但关键是如何改变, 实践 !另外,聪明羊们要理解这种现象,聪明羊们要学会调整心态。要用通过分析历史来理解,要通过展望未来来理解,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不能只发牢骚。 想当年,30多年前,当时养羊农场开始改革开放,那时候养鹰农场伙同狐朋狗友对养羊农场长期封锁,加上养羊农场自己内部的一些问题。农场主没有多少余草,羊们连吃草都困难,哪有闲工夫关心科研问题呀。所以,养羊农场的聪明羊们主要是教育小羊,从事科研工作的聪明羊很少,大多是在没有余草的情况下,做出些纯理论研究,没办法呀。 过了10多年,养羊农场通过调动积极性,农场主手里逐渐有了一些余草了,科研工作很重要,所以开始提供支持。怎么分草呢?有一般智慧的人都知道,裁判员和运动员要分开!先找裁判员,那水平得高,不能胡来,每个领域的就那么几个,都叫来,组成裁判组。然后开始找运动员,但是由于 国情 ,要求能出有经济效益的成果,要搞开发,所以运动员的水平也要高,找来找去,高水平的还是这些裁判员。那就这样吧,成果更重要。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许多的成果。后来有水平的聪明羊越来越多,体制也要相应的调整,现在在一些小项目中裁判员和运动员分的比较开,比较合理。 但是对于一些大项目,多数分给了一些所谓的庄主,没有分给年轻的聪明羊。但那是这些老羊多年奋斗的结果,他们已经向农场主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用事实证明。那么年轻的聪明羊们,你拿什么证明你有承担大项目的管理能力?你拿什么证明你有承担大项目的个人品格?你拿什么证明你有承担大项目的科研水平?用几篇水平高的板报吗?用嘴说吗?不行,慢慢干吧,从小项目慢慢干吧,慢慢用实事证明自己吧。 另外,要换位思考。假设有朝一日你成为庄主或农场主,你来分大项目的草,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风险!你选择老羊,你有80%的可能得到80分,水平不是最高。你选择年轻羊,你有40%的可能得到100分,水平最高。你怎么选择?有些聪明羊说,选我100%的可能100分,你用什么证明?靠说吗?靠板报吗?不符合国情。 有没有例外,有!但是肯定是少数,而且肯定不会长久,一次侥幸可以,多次侥幸就不可能了。不能以偏概全。 所以说,聪明羊们要有历史的眼光,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有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分草问题,要理解。 理解了,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牢骚照发,工作照做,不断的证明自己,争取早日拿到大项目! 理解了,在发牢骚时就要注意场合,不要对青涩的小羊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我们未来的栋梁! 理解了,才能尊重历史,才能正视现在,才能展望未来,才能不断努力,共同来建设养羊农场! 过往博客: 【01】本分 ; 【02】鹰语 ; 【03】钓鱼 ; 【04】剽窃 ; 【05】狗腿 ; 【06】千羊 ; 【07】羊性 ; 【08】二狗 ; 【09】打狗 ; 【10】羊脸 ; 【11】博羊 ; 【12】分草 ; 【13】熊大 ; 【14】鹰大 ; 【15】挨打 ; 【16】一流 ; 【17】创造 ; 【18】待遇 ; 【19】国情 ; 【20】水平 ; 【21】民主 ; 【22】实践 ; 【23】小羊 ;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李醒民的《学术评价的某些规章应立即改革》
hrm001 2010-11-13 12:14
作者:李醒民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19 李醒民:学术评价的某些规章应立即改革 目前,我国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学术评价(包括科学评价)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像病毒一样在学界恣肆蔓延,肆虐学术肌体,甚至使得一批学人和学子病入膏肓。如不果断、迅速地予以解决,学将不学,术将不术,乃至人将不人,国将不国这绝不是夸夸其谈,危言耸听。 这些问题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我这里仅就其中主要三项规章加以剖析。一是无国家或省部级项目或课题的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没有申请到这样的项目或课题,不管学术水平有多高、学术贡献有多大、资历有多深,统统都不算数,绝无资格晋升专业职称或职级,也不许招研究生。二是按发表论文的报刊级别和篇数计算绩效的工分制,按照工分多寡依次排队等候。三是硬性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在指定刊物上发表若干篇论文,无论文者没有资格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当然也就不可能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在这里,我想就这三项规章的不合理乃至荒诞之处以及弊端一一道来。 第一项规章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按理说,学术职称的晋升应该以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为准,用非学术的标准衡量学术,显然是越俎代庖。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花纳税人的钱而取得重大学术成果(当然投入产出比是无限大了)的学人,不仅得不到奖励,反而饱受歧视,甚至遭受惩罚;而那些申请到项目或课题而拿不出像样东西,糟蹋国家的税收和人民的血汗钱,制造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的学术混混,反倒头戴耀眼光环,腰缠万贯提成和奖金,风光尽占,风头尽出。在项目至上和课题独尊指挥棒的挥舞下,难怪学人为抢夺官方课题绞尽脑汁,乃至无所不用其极;学界生态严重恶化,学人沦为项目化生存;自主选题、自由研究已成为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中国学术界创新能力极度匮乏,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成果和科学发现犹如凤毛麟角,其根源就在于此。 第二项规章使人想起当年生产队给社员记工分:只要干一天活,不管你出大力流大汗认真干活,还是磨洋工,或是投机取巧,男劳力一律10分工,女劳力7分,小孩6分。现在,学界也如此行事,根本不顾及论文或专著的质量。各单位科研处或院系都有本部门认可的刊物名单和计分办法,按篇数计算分值,按分值论功行赏。反正要的只是数目字,哪管它们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其结果,一稿多投,长文几拆,自我重复,联袂署名,瞎编乱凑,东拼西凑,剽窃抄袭,钱文交易,掮客熙攘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一切应运而生的怪现状,直接由极端的量化评价导致,充分暴露出管理部门的无能(没有能力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准)和偷懒(计算工分连小学生也会)。当然,我不是一概反对量化评价,但凡事都得有个度,而且应该质量先行。 第三项规章的荒唐,简直可以说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项规章的制定者大概连初等数学也没有学过,他也不屈指算算:全国有多少学术刊物,一年总共能发表多少论文?每年招收多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留给他们发表论文的空间有多大?据统计,全部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需求篇数比学术刊物能够提供的篇数要大五倍之多,作为学术界弱势群体的研究生要从中分一杯羹,更是难上加难。况且,研究生在学年限不多,要把毕业论文作好尚且时间紧张,规定必须发表数篇论文,其窘迫之状可想而知。于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受到干扰和冲击,也助长了青年学子急于求成的功利之心。如此培养出来的学术后继者,安能成为学风纯正、学究天人的学者,怎能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重任? 不合理的学术评价规章造成的恶果触目惊心,它使学术界由学术和文化圣地异化为名利场,使学人和学子由研究人异化为市场人,因此必须悬崖勒马,急需改弦更张。说起来,解决的办法倒也简单。针对第一项,坚持学术标准第一,重在研究结果而不是有无官方项目或课题,后者仅仅作为辅助考量。针对第二项,把论文和专著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放在首位,由学识拔尖、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作风正派的学术专家(而不是由官僚或名不副实的学官)组成权威性的学术评审小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使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数量只是第二位的参考。针对第三项,不强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非发表论文不可,甚至无须鼓励他们发表论文,一切顺其自然,只要他们按时完成较高水准的毕业论文就可以了。我想,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加以改革,肯定有助于学术风气的好转,有利于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 一、学术评价 从量化评价转为定性评价后,是由单位自行组织评审还是采取其他的组织评审模式? 如何避免评价机制从定量改定性之后的人情风泛滥,在当前国情之下,若不注意设计好相应机制加以有效防范,必又会严重影响公平,所谓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学术的主观评价,若只限于一个高校内部开展,势必难为,倘若多个高校联合,在省内又致关系之风,应该看到,学术人士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严重和泛滥,所以建议改革后可实施跨省的随机抽取的一定数量同行同领域专家对代表论文进行网上会审,会审时只重研究成果的质量,特别注重创新价值,即相对现有的研究提出了什么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有什么新的或更好的效果等,而应不看其余,重实质轻形式,确保真正有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 二、新组织管理模式下,学术权力得到显现,但各种环节和机制上存在的管理隐患并未消除,此时,应如何更好地保证学术评审的公平和公正性呢? 对此,本人认为,应确立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此的中间作用。某些经济学者、教育专家所主张的政府应完全放权给高校的建议是完全错误及低级可笑的,这既不合政府作为公立学校公共资产的所有者及学校相当部分办学经费的出资人应履行相关管理职责的常理,也不符合管理学上的多方共同进行治理的要求。这是我国学者完全不用自己的头脑,而是盲目按照国际惯例开出的简单照抄照用的问题方子。其实,在高校的治理机制上,政府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外部监督和中介管理的作用。比如,在本案中,政府在这里面的作用是负责搭建一个评审的跨省同行专家的公共平台,每次谁的代表作由哪位同行评审,是系统随机安排发送的,即使是政府相关管理者也无从知晓,评审专家的信息高度保密,系统只给出评审详细结论,系统记录的评审者姓名数据,需要在更高一级即部级教育部门经过审批方有查看评审者的权限。经过上述的设计的话,可以保证这种新管理办法能够免受人情关系的困扰,使评审的公正较有保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尽量让多位公正和高水平的学术专家来评审,并设计如何防止学术偏见的机制,以研究成果本身的质量包括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为唯一评判标准,细化标准,完全按照标准打分,对于创新性的成果应予提高评审的相应等级予以扶持,为此,申请者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提交更为详细的比较报告,必要的,通过召开可以当面质辩的更多评审专家参与的现场会来予以评判,对因各种原因(比如依据理由不充分但却给予差评)导致评审失误失允的专家,一次降低信用等级,二次撤除其评审资格,这样,将大大约束专家可能的滥用权力的行为,保证充分的公平公正性。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创观点|47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入选WHO西太区医学索引第四次评审结束
xupeiyang 2010-11-3 08:45
2010 年10月27日 ,由所馆组织承办的第四次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入选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军医出版社副社长贾万年、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苏雪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助理刘冰以及所馆长代涛等1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了此次评审。 WPRIM 是全球卫生图书馆(Global Health Library, GHL)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录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成员国出版的覆盖卫生、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及灰色文献的题录(包括文摘)信息。所馆作为WPRI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评审委员会主任单位,过去三年中已先后组织举办三次评审会议,共评选出201种国内优秀的生物医学期刊为WPRIM收录期刊。 第四批WPRIM期刊评审工作于9月正式开展,截止到10月26日,WPRI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评审委员会共收到有效申请91份。根据WPRI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评审标准,同时综合考虑多种学术评价指标,经评审委员会评议,共向WHO西太区期刊评审委员会推荐22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入选WPRIM。
个人分类: 信息资源|3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施,饶Science文章‘China's Research Culture’
harveyho 2010-9-3 15:52
施,饶为国内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should be well funded,尚如此批评中国的基金评审制度,可见问题之普遍, 严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讲得很好,一为制度'system', 二为文化culture. 或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尚依科研水平为评判标准,但超大项目'megaproject'呢?谁来监督? 撑死几个,饿死一批的现象,非中国所独有。但研究经费上贿赂,桌底交易,回扣却为西方文化所不容。 如此,这个PI难免身败名裂。 英文原文用了几个有意思的词:'To obtain major grants in China, that doing good research is not as important as schmoozing with powerful ....'. 这个schmooze, 意为chat in a friendly way。但这个词尚不能说出巴结'的意思。 '... corrupts the spirit, and stymies innovation', stymy即hinder,阻碍; 最后'become the major pillar of a system that nurtures, rather than squanders,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of China', 这里squander是waste的意思。 为这篇文章喝彩。 英文原文
个人分类: 科研小记|4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怪"现象分析
李玉国 2010-9-1 16:59
一年一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又下来了,几家欢乐几多愁!不公平的呼声不断,可是经常有官员老爷说什么公平是相对的,那就意味着不公平是绝对的了。近年来的基金评审中的怪现象层出不穷,无论在评阅之前、评阅中还是评阅后都让人愤怒,令人无奈。现在列举如下:      评审专家的极端不负责现象普遍,但是基金委员会却规定不得对此质疑。国家自然基金很民主的规定可以就程序性问题提出质疑,但是却鸭霸般地规定不得就专家意见提出质疑,从而使得质疑条款形同虚设,也暴露出基金委员会的草率了事。试想,项目中否的关键实质就在于专家意见,而已经设定了除外条款,那么如何能够行使民主权利呢?      评审专家意见的可笑,虽然有专家意见无效条款,但是几乎不启动。自然科学基金为了使得审核专家能够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份申请报告,设立了这一条款,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效果如何呢?实际上在分发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报告的时候,很多是不懂研究领域的,按说不懂得应该向基金委员会报告吧,可是基本上没有报告的。我们知道,即使同一个学科方向的研究分支也很多,可是我们的专家们却是全能冠军,什么都能够晓得,并且大多数评阅意见是由他们的学生操刀的,而学生们也就根据自己的直接感受和心情评阅了,要是碰到正在不高兴的学生的话那么意见可想而知了!这样,我们经常会回收到鱼头不对马嘴的意见反馈,可是哪里有伸冤的地方呢?例如,经常回收到的意见创新性不够,但是不指出目前的研究前沿究竟在哪里?处于保守秘密的原因?不得而知,让你自己去猜测。      评审专家意见的严格与宽容的双重标准。自己虽然不是专家,但是却见得很多专家,也知道他们究竟做了什么研究成果。凭心说,一份面上项目要能够达到在国外 SCI ,SSCI期刊发表 论文 的研究成果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报告反馈上却有专家意见: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样要求一个申请者要求太鸭霸了。可是,专家又做了什么工作呢?迄今为止,别的学部我不熟悉,但是 管理 学部了解一些,这么多年来基金资助的项目没有一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Management Science s》,说明管理科学部没有达到这位评阅专家的要求,可是管理学部资助的项目经费成千万,创新团队300万,重大项目200万,重点项目100万,可怜一个面上项目却被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道吗?      评审专家意见的人云也云,无所适从。项目评审经常提出很多意见,应该说负责的专家是有的,有的意见也是很中肯的。但是,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年申请了说这个好,明年修改了却成为不好的了。记得咨询管理学部某处长的时候,回答说专家老眼昏花了,可是为什么年年都有这些专家呢?要知道这样的专家要误人的啊!      项目费用浪费严重,蜕变为分脏的场所,场里场外的交易不可少。记得一次听自然科学基金一处长说某个项目做的很好,可是由于不懂得行内规矩,只申请了5万元。由此可见,大多数自然科学基金的费用浪费惊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费用。动辄几百万的管理科学项目究竟花费到哪里了?作为纳税人理当有权利知道真相。其实几百万的项目最后也就出几篇论文,一学霸说过SCI论文费用一篇平均15万, SSCI论文费用平均一篇20万,可是我国很多年轻学者在没有耗费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完成了很多论文,从来没有得到基金的资助。现在很多学校有创新团队,一期管理学部项目300万,可是这帮人7-8人中又单独申请了很多重大或者重点项目,最不济也有面上项目,相当于重复利用可怜的科研成果去糊弄基金而已,当然基金相关人员也早已知晓,只是平时交往多了,估计好处也不少,不说破罢了。现在很多专家门掌握一本期刊,那么就充分利用期刊作为学术资源交易,有的论文审稿速度只有1-2个月,很不符合学术惯例,其实是学术权利寻租了。一般好的期刊至少3-6月,甚至于1年以上,国外期刊2-3年的也有,这都说明了学术资源的交易。      科研经费被某些专家私有了,成为全家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小金库,有的成为玩弄女学生的资源,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全家的外出旅游,汽车的买卖,玩弄女人女学生的所谓学术老板经常带领心爱的学生到 世界 各地参加学术交流,可是究竟交流了什么只有天晓得,鬼知道!      基金项目打着允许失败的旗号为那些失败的没有科研含量的项目张目。当很多人指责科研经费究竟资助什么项目的时候,究竟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的时候,专家就说了,应该允许科研失败啊,失败是成功之母啊!但是,对于一点关系没有的学者,二流学校的学者、不知名导师的学者等申请往往一万个不放心,说什么怕他们失败,要珍惜国家的经费等等。可是对于关系人申请就说什么,做过项目啊,我们放心啊!      科研项目结题过程不透明,科研成果无从查起。按理说,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除了具有保密性质的之外,大多数项目的科研成果是可以公开的。但是,迄今为此,没有看到基金公布查阅基金项目完成情况的成果,只有简单的优秀,良好等等,这怎么能够让他人心服口服啊,要知道,当纳税人知道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最后就这么几篇学术含量可怜的论文时,难道不感到愤怒吗?一篇论文上面挂好几个基金号码,难道不感到可笑吗?其实,这种不公开也是对认真完成基金项目的学者的藐视。因为他们的成果得不到人们的尊重,或者正为研究课题的申请头疼呢。可是,很多没有学术水平却有公关水平,权力水平的学者获得的项目正在滋润地过美好生活呢。 基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没有针对评审的条例,而仅仅是针对申请人如何如何的条例,那么这样的条例有什么作用呢?真是只管洲官放火,不准许百姓点灯了!难道这也是 中国 特色的基金管理体制了吗?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345027fpage=1 function forumhottag_callback(data){ tags = data; } parsetag();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建立“垃圾评审”官方/民间数据库有无必要?
sunapple 2010-8-30 09:39
--- 最近,网上看到有网友贴出今年的基金评审意见,非常震惊,感叹基金委评审项目中竟有这样的评审人,其评审意见可以定性为垃圾评审意见(具体见下面),人神共愤。是否可以建议科学网或其他学术网站成立一个民间垃圾评审意见数据库,立此存照,以儆效尤,同时也为基金委等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抑或基金委建立官方的垃圾评审人黑名单,从制度上作出安排,保证评审队伍的质量? 请大家献计献策,集思广益! ------------------ 今年没中。其中两个专家表示肯定,另一个的反面意见很强悍,申请人被此人秒杀: ***(此处该专家直呼申请人的名字) 比较缺乏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虽发表过几篇论文,但涉及的题目都是比较浅显和无趣的。他所计划的课题,要么是远超出其能力的,要么是没多大意义的。因此,我认为没有必要考虑他的申请。 这个评价真的非常彪悍,我在本子里列的文章近20篇,档次最低的是国内的一级刊物,居然叫浅显和无趣! -----------------------------------------------------------------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金的专家评审意见,没通过!
tyrobert 2010-8-28 10:15
今年没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学术评审的问题在人
tchaoke 2010-8-2 22:25
我虽长年居于香港,但仍偶有参与中国学术评审。与此同时,我对香港和欧美的学术评审也有更多的亲身体会。我感到,近年中国学术评审的制度建设有不少进步,但其专业性和公正性却比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有所退步。如今各项评审采取的保密措施都煞有其事,有时甚至采用武警把守或干扰手机通讯。评审的制度也貌似公平,常常聘请较多的专家,先进的评审方式例如函评、电子版甚至语音版展示文件、电话答问等也用得越来越多。可是,从评审结果往往可以看出,在先进的外壳下掩盖着的往往是落后的思想落后的人。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和交易进行圈钱、拉奖、报院士,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而且大行其道,甚至成为某些人士的职业、专长或业绩。这已成为我国科技界的毒瘤,其危害既深且远。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在大幅增加,虽然我国的科研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但获取国家大额资助却仍然交白卷或产出与投入完全不相符者还大有人在。在2003年SARS爆发国家面临重大考验的时刻,我们取得大量科研经费的所谓专家几乎全军覆没。可以说,尽管中国内地学者以后也在顶尖国际杂志上发表了几篇关于SARS或SARS病毒的文章,但有关SARS研究的几乎所有重大和关键的科学问题,没有一个是由内地学者解决的。可笑的是,最后还是有不少人到处吹嘘并得到各种奖项,甚至把有关领导唬得团团转,以为国家的大笔经费真的用到了刀刃上,中国的疾控体系也真的打造成了世界一流。可悲的是,残酷的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我曾经批评中国院士选举荒腔走板,这话估计很多人不爱听。但事实是,至今已经有多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在其当选美国院士时仍未当选甚至曾经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袁隆平、李爱珍、徐立之和周忠和。相反,有很多在学术上一无建树或者学术成就与上述几位相差好几个数量级的人物,却在中国院士名单上敬陪末座。类似的该上不上不该上却上的情况在我国所有其他形式的学术评审也屡见不鲜。这种咄咄怪事,严重影响了中国学术界的形象和声誉,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已到了必须下猛药整治的时候了。 中国学术评审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认为,问题出在人上面。首先是学术水平低,对评审内容不熟悉不明白,分不出好坏,辩不了是非。第二是专业精神差,不懂却不学习,极不用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某些评审者根本不看或不花时间看评审内容,开会时乱忽悠一番就将评审费袋袋平安。第三是道德操守劣,接受请托甚至进行不当交易,存心用学术以外的因素左右评审结果。这就是该当选的院士当选不了、该得奖的项目得不了奖、该资助的标书被枪毙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中国学术评审的问题,根本的办法就是引入国际评审,特别是在函评阶段,是完全有条件采取国际评审的。如果因语言问题受限制,至少可以请香港、台湾和国内体制外(例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参与。此外,要让优秀、有能力而且比较超脱的科学家来领导学术评审,将专家选聘、监督评议等有关学术评审的关键程序基本掌握在真正的科学家手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的院士、国家奖以及中国科学家的公信力只会越来越低。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7336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16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职称评审,非改不可了
jlpemail 2010-7-2 12:20
职称评审,非改不可了 刘菁 李美娟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学术造假、论文剽窃、发表论文先交版面费等现象使人们针对现行职称评审制度所致弊端的诟病愈来愈集中,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职称评审,非改不可了!    职称评审逼人造假 学术腐败令人痛心   为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通过职称评审来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力,实现知识分子在专业技术职务上的晋升,从而为其增加薪水、提高待遇。20多年来,职称评审制度为加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制度也暴露出诸多弊端。现实情况中职称制度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制度设计的初衷。   职称评审制度败坏了学风,成为导致学术造假的根源之一。据了解,目前,许多单位和行业都对职称评审制定了不少必备条件。例如:核心杂志第一作者论文需要几篇,SCI杂志论文需要几篇,省和国家级成果几项,专著几本,等等。在这种量化的评审制度和评价标准催促下,一些人急功近利,为了职称不惜铤而走险弄虚作假。近年来,有关论文剽窃、抄袭事件屡见报端。   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官方网站发表社论,认为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两名讲师从2006至2008年在这一刊物发表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12月28日,井冈山大学学术委员会认定两名讲师的学术造假事实,分别属于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的伪造或篡改数据,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和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类型。此外,2009年,还有西安交大六教授举报该校一名长江学者造假、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论文抄袭等诸多事件被披露。最近,媒体又惊曝两位医师十几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多年来竟遭到16个单位25人的6轮抄袭! 弥漫学界的浮躁治学之风以及由假文章、假文凭、假成果等现象引发的学术诚信危机,已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为学术界出现的这种现象痛心。不少人认为,学术诚信度的降低,与学风道德建设不力有关,更与目前的职称评价制度有关。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说:所有在大学工作的老师都有一种压力,一个讲师一个副教授一个教授,就是在一定时期要完成多少课题、发表多少文章、出了多少著作等,且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指标固定下来。记者调查发现,类似井冈山大学的做法,不少高校把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并将其与职称评定等挂钩。    学刊趋利靠山吃山 发论文先交版面费   一方面是论文造假,另一方面是一些学术期刊盯住论文发表的需求市场,开发出靠山吃山的项目,公然收取论文版面发表费用。本该严肃的学术论文刊发工作,如今普遍存在不交版面费难以发表论文的问题。   据记者在社科教育领域采访时发现,花钱发表论文在教科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校师生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技术岗位的人员想发表论文,大多先要向杂志社交纳一笔版面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甚至过万元,否则论文就很难发表,除非是业界权威。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副处长严全胜说,期刊部门目前普遍存在收取版面费的情况,与社会需求直接相关,其源头是职称晋升、科研考评制度。   江西萍乡市芦溪县人民医院护师谢某,2006年11月开始申报副主任护师职称,由于晋升副主任护师的一个硬性条件就是要有论文发表,或者是有一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或者要两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为了达到这个条件,谢某向两家医学类杂志交纳了共850元的版面费,发表了两篇不足两千字的论文。南昌大学一位副教授陈某说,自己因为拒绝了新疆一中文核心期刊索要的800元版面费,结果一篇准备刊发的论文被回复不予发表。他介绍说,除了少数几家权威期刊,业内多数期刊都收版面费。据介绍,设在北京的一个文学类权威核心期刊公开叫价,一年交5万元可发表3篇论文;还有一些刊物为了多赚些版面费,将原来的季刊扩为月刊,又将每期五六十页增加到上百页。   九江市一中学老师仇某在给南京某大学主办的一份学术期刊发去一篇论文后,收到该期刊社要求他交690.07元版面费的一份回函,其中写道,因本刊系综合性学术刊物,限于编辑部人手较少,需特聘教授、专家审改,故参照他刊做法,对符合发表要求的来稿,每1000字收取审改费150元,在本通知发出半个月后,我刊若没有收到您的回复,则视为自动放弃。   学刊的趋利使本该严肃的学术论文发表工作,越来越商业化,直接导致一些学术论文质量的下降。江西某高校一位在读研究生说,学校规定研究生毕业前必须要公开发表一篇论文。因为花钱可以发论文,有的同学对论文写作并不精心,东拼西凑搞剪贴论文,只图花钱发表交差了事。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老教授颜森对发表论文要交版面费痛心疾首,认为以前发表论文看质量,门槛很高,现在就讲一个钱字。教科界人士指出,简单以论文发表数量多少,作为职称晋升和考评的重要条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花钱撰写和发表论文,长此以往,养肥的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学术刊物,降低的却是关系社会进步的学术研究水平。    外语考试找枪手 脱离实际困人才   职称考试的一些条条框框脱离实际,束缚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很多行业,职称外语考试成绩成了获得职称的铁门槛硬指标。而对于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来说,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绝大部分时间是忙业务实践,考外语、发表论文比从事研究的人员要难得多。而在职称评审时却一视同仁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种脱离实际的规定,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以卫生系统为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每天要应付繁重的临床业务,学习外语对他们来说既没有时间,又没有实际意义。然而为了评职称,许多人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学习外语上,影响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为了应付考试,许多人铤而走险,想方设法作弊,职称外语考试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作弊形态。有进考场带小抄、手机短信作弊甚至雇枪手替考。据了解,一些职称外语考试作弊者在选枪手替考时,把英语过了四六级的高校学生当作最佳人选,并开出高价。有顺口溜为证:职称考试忙,考场多荒唐。觅一支好枪,替我上战场!   实际上,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外语工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把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当成获得职称的铁门槛硬指标,这样做简单省事,但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违背了科学的人才观。一些业绩突出、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线工作人员,苦于外语不过关,论文发表不了,职称永远上不去,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2004年4月11日,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工程师王同喜临场缺考,没有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王同喜对新华社记者说:如今我已54岁了,不想再折腾自己,所以今年我放弃了参加高级职称外语考试的机会。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的王同喜在中科院主要从事精神多肽的机理研究,近几年来陆续发表了1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他告诉新华社记者,工程师申报高级工程师,必须通过A级英语考试,需要认知6000个左右的单词和短语,对上了年纪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道难题。为了参加考试,他每天仅睡四五个小时,但由于年纪大、记忆力差,早上背诵一些英语单词,晚上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上海城建医院外科医生谭卫林参加了当天的这场职称外语考试。他从事手术临床实践已有24年,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外科医生,因业务水平突出,医院领导特意安排他到复旦大学外语培训中心进修。但因平时在医院几乎没有接触外语的机会,参加卫生类A级职称外语考试仍然遇到不少陌生的英语单词,答题只能靠猜蒙、碰运气。谭卫林对新华社记者说:依我看,像外科医生晋升高一级职称,应该主要看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这是至关重要的。如今,将外语考试是否合格,作为评审职称的重要依据,这是很不合理的。据我所知,这一规定限制了相当一部分医生评职称的资格。   职称外语考试对晋升职称具有一票否决权,而职称又与福利、地位等紧密相连。为评职称,应付外语考试,许多人放下专业研究,硬着头皮死啃外语,而考过之后,许多人又将外语扔在一边,因为工作中用不上。   职称外语考试要从实际出发,职称外语考试应按岗位需求,区别对待,防止一刀切和形式主义。在社会舆论持续多年的强烈呼吁下,主管机构对职称外语考试态度有了转变,2007年,规定九类人员可免试,另有部分人员可以放宽要求。但是,这仅仅体现了对少数人的照顾,改革仍不算彻底。    为评审托人送礼 评上后一劳永逸   而在不少地方和领域,职称评审还俨然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职称评审制度使太多利益附加于职称之上,获取越高的职称,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钞票、更大的房子、更高的官位。   在巨大的附加利益面前,单位的职称评定工作往往演变成了关系和权力的较量。能否评上职称,关键不是衡量受评者的学术成果、科研能力以及工作实绩,而是看其和评委的关系怎样,在单位人缘如何。因此,每次评审前,找关系、托人情,请客送礼,行贿送贿,用尽各种手段,目的是获得评委的投票。某县一医护人员曾私下告诉记者,她成功破格被评审为副主任护师,相当大的程度靠的是花钱请人吃饭送礼的结果,否则,我们一个县里的护师好难通过的,相同条件的人多了,想通过就得找人拉关系!   制定职称评审制度,本意是通过科学、公正、规范的评审手段,激励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专业队伍的发展与建设。然而现实中的职称评定工作既缺乏激励性,又缺乏公平性。职称终身享用,导致不少人评上高级职称后一劳永逸,从此船到码头车到站,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职称名额永远僧多粥少,在评定职称时,同事之间便往往互相攻击、彼此排挤,评上者志得意满,未评上者灰心丧气、心怀怨气,不少人从此消极怠工,不仅使人际关系恶化,而且使单位的工作环境遭到破坏。一个高级职称的指标大家都盯着,领导左右为难,不少地方甚至衍生出抓阄定职称、论年龄定职称等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    破除职称评审弊病 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目前的职称评审制度,《中国青年报》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5%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定;76.5%的人认为这项制度已经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74.2%的人指出职称评审造成寻租,作假现象十分严重。   现行职称制度必须破除职称评审中的种种弊病,深化职称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改革核心是坚持能力与实绩的标准。深化职称改革,首先必须给职称评定松绑,改变人才的行政级别化的官本位色彩和岗位化资历化色彩,实现人才、资金等等社会有效资源优化配置。不少专家学者建议,政府部门应不再主导职称评审,政府人事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政府公务人员的考核上,放在人才的规划和发展政策上,而不再直接介入职称评审。   其次,部门、单位在职称评审时,应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制订科学、合理的指标评审体系,增加同行专家对成果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再以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审标准。要实行评聘分离,职称评审不再和岗位、待遇等挂钩,根据岗位需要实行公开聘任,竞争上岗,彻底打破重评审、轻聘任及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   此外,还要建立职称的动态评审机制,各单位的职称评审要日常化和动态化,只要人才基于自己的能力和成果提出职称评审的申请,各单位就应该随时组织权威专家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评审,并对申请人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审和考核后,符合晋升的准予晋升,激发人才的积极向上精神,促进人才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各种职称的合格和真实性,才能起到职称真正的作用,才能使职称真正服务于我国科学发展的需要。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eb6b0100jsd5.html ) - 刘菁李美娟:职称评审,非改不可了_北京文学_新浪博客 责任编辑 张颐雯
个人分类: 学术现场|33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广东省图书资料评审工作手册
skymoon619 2010-6-21 10:28
广东省图书资料专业副研究馆员资格条件简表 评 定 标 准 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国内外图书资料专业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能运用新技术传播和开发文献信息,在业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创见,完成较高难度的科研课题或工作项目,业绩显著;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和指导中级专业人员的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学历资历 1 、获博士学位,或取得馆员资格后,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满 3 年以上。 2 、取消破格申报; 3 、从 2006 年起资历计算截止时间为 8 月 31 日 。 外 语 1 、外语考试成绩仅作参考。 2 、免试条件 : ① 获博士学位; ② 1955 年以前出生或 1977 年恢复高考前入学的大中专毕业生; ③ 外语专业大专以上毕业; ④ 出国留学或工作 1 年以上。 计 算 机 1 、县以下考 4 个模块,地级市以上考 5 个模块。 2 、免试条件 : ① 获博士学位; ② 计算机专业大专以上; ③ 计算机室 ( 中心 ) 直接从事计算机工作 3 年以上; ④ 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或水平考试,获计算机程序员以上证书; ⑤ 获人事厅组织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合格证书( 2007 年底前有效); ⑥ 1956 年 12 月 31 日 前出生。 经 历 能 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从事文献信息开发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根据有关政策及社会需求,把握文献信息开发方向,开发有关专题文献信息。 ② 较准确分析、判断文献信息价值及其优劣,独立进行信息加工整理。 ③ 主持大型书目索引编制工作,撰写较高质量的提要、文摘、注释和综述。 2 、从事文献采访、编目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主要参与制定、修订文献资料采访工作条例或规章,在文献类型结构、入藏品种及其比例、复本数量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 较熟练运用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各种工具及其方法,参与市(厅)级以上专业规范的编制工作。 ③ 熟悉图书采访、编目工作全过程,协助总审校。 3 、从事读者服务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全面主持或指导某项读者服务工作。 ② 熟练运用中外文工具书及各种文献检索方法(含传统手工方法和机器检索方法),从事各类参考咨询服务或用户辅导工作。 ③ 主持 1 项以上重大服务项目,或指导过 1 名以上能胜任参考咨询工作的业务骨干。 4 、从事技术开发与服务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参与缩微、音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工作,承担较大系统可行性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 ② 参与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主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指导技术人员进行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等。 业 绩 成 果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 、市(厅)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1 项或三等奖 2 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3 、主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或专业工作项目的研究 2 项,取得阶段性成果。 4 、主要参与市(厅)级科研课题或专业工作项目的研究 3 项,取得阶段性成果。 5 、具备下列条件之 2 项: ① 主要参与本专业技术开发、文献信息开发、读者服务项目 2 项,取得较显著效益,经有关专家认可。 ② 主要参与制定大中型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业务工作标准、规范、规章、规程及业务管理制度,其中 3 项付诸实施,效果良好。 ③ 在业务改革、技术创新方面业绩显著,在同类图书馆中处于领先水平,经专家认可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应用。 论 文 公开发表或出版: 1 、独立撰写学术专著 1 部或论文 3 篇以上; 2 、独立撰写论文 2 篇和专业调查报告 1 篇以上; 3 、合作(排名第一)撰写学术著作 1 部和论文 1 篇以上。 广东省图书资料专业馆员资格条件简表 评 定 标 准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国内外图书资料专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和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专业工作,取得较好的业绩;能对自己的业务成果进行理论论述。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具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指导初级专业人员的能力,较熟练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学 历 资 历 1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 硕士学位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2 年以上,或获硕士学位前后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累计 3 年以上。 ⑵ 获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2 年以上;未取得助理馆员资格的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4 年以上。 ⑶ 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3 年以上 ; 未取得助理馆员资格的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5 年以上。 ⑷ 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4 年以上 ; 未取得助理馆员资格的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8 年以上。 ⑸ 中专毕业,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8 年以上,或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 15 年以上。 ⑹ 虽不具备上述学历,但取得助理馆员资格 5 年以上;或具备上述 ⑶ 、 ⑷ 、 ⑸ 款的学历,取得助理馆员资格 3 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 国家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1 项或三等奖 2 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② 县级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此为破格申报条件)。 2 、从 06 年起资历计算截止时间为 8 月 31 日 外语 1 、外语考试成绩仅作参考。 2 、免试条件: ① 获硕士学位; ② 1955 年以前出生或 1977 年恢复高考前入学的大中专毕业生; ③ 外语专业大专以上毕业; ④ 出国留学或工作 1 年以上。 计 算 机 1 、县以下考 3 个模块,地级市以上考 4 个模块。 2 、免试条件: ① 获博士学位; ② 计算机专业大专以上; ③ 计算机室 ( 中心 ) 直接从事计算机工作 3 年以上。 ④ 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或水平考试,获计算机程序员以上证书者; ⑤ 获人事厅组织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合格证书( 2007 年底前有效); ⑥ 1956 年 12 月 31 日 前出生。 经 历 能 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从事文献信息开发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参与文献信息开发选题、内容分析及实际开发,在一些重要专题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 ② 参与文献信息编辑工作,撰写提要、文献、题录和一般性文献信息专题综述。 ③ 熟悉信息产品营销,积极推广传播文献信息。 2 、从事文献采编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熟悉藏书和出版发行情况,参与制定、修订文献资料采访工作规章。 ② 了解分类法、主题法、编目法、排检法等各种工具及其方法,熟悉分编工作全过程,在文献形态描述和内容标引方面起骨干作用。 ③ 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3 、从事读者服务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主持借阅服务工作,胜任一般性参考咨询。 ② 承担读者调研任务,分析阅读倾向,开展优质服务。 ③ 熟练运用主要中外文工具书及文献书目检索方法(含传统手工方法和机器检索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读者服务工作。 4 、从事技术开发与服务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 参与制定或实施本部门技术工作总体方案。 ② 了解缩微、音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并熟练运用其中一技能。 ③ 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承担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等。 业 绩 成 果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市(厅)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或县、处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 、参与完成本单位组织的科研项目或文献信息开发课题 2 项。 3 、独立编写本单位的业务制度、技术规章、工作细则,或提出业务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2 项,并被采纳应用。 论文 公开发表或出版: ① 合作撰写学术专著 1 部。 ② 独立撰写论文或专题调查报告 2 篇以上。 ③ 独立撰写论文 1 篇和市(厅)级宣读 2 篇以上; ④ 独立撰写论文 1 篇和专题调查报告 2 篇以上。
个人分类: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杂志|1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热度 2 tangchangjie 2010-6-11 11:47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唐常杰) 六月份真特殊,几位朋友都有点烦,烦在焦急的等待中,等待着下列事件的某一项:(a) 投稿国际会议的老师同学在焦急地等待论文评审结果(Accept or Reject );(b) 求职的同学等候着结果、竞争某项职务或奖励的老师焦急等待揭晓;(c) 家有儿女参加高考的朋友,陪着儿女焦急地等待着录取的信息。 等待综合症的表征 一般有下列的一项或几项:(a)守在电脑前,不停地看电子邮件或刷新公布结果的网站;(b)手机铃声调得特别大或特别高,(c)接听电话的时,手臂微抖; (d)回答朋友无关问题时,火气较大、不太耐烦; 人生中的等待有几类。有的只有一次或两三次机会,如年轻人之于高考,考研和升职称,将军们之于决战;有的在一生中有很多次机会,如写论文投稿。 这些和等待相关的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有下列几个阶段:(a)准备期,如备考备战备申请;(b) 可干预期;(c)等待期;(d)庆祝或默哀期。 在可干预期中,人们可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干预;光明正大的干预行为有如战争中调集援军,补充弹药;腐败的干预行为有拉票,贿选等等。而等待期开始后,或者是前方战场缠斗正酣,或者是选票已进票箱,无法干预,只有静侯揭晓了。 等待的焦急程度与成功的平均概率P相关: 当P0.1时 人们不会很焦急,例如彩票中大奖概率很小很小,成熟彩民颇有游戏心态,不出意外不会中大奖,不会焦急地等待。 当P0.9,人们等而不急,有九成把握的人,即使嘴上低调地谦言:”不行、不行”,心中是能沉住气的。 当P=0.5时候, 好像赌硬币的正反面,人们渴望成功,但有思想准备,失败后容易恢复; 当自认为P在0.7到0.9 之间时,等待最焦急,失败后最难过,笔者在博文 “作科研要学会承受失败” 中针对投稿被拒发过一些议论。 大人物的等待是大焦急 。影视中的诸葛亮,在大战部署就绪后的表现是:摇羽扇,表面上从容不迫;整纶巾,内心中翻江倒海;直到期待结果出现,才长出一口气。 东晋时淝水之战中,当胜负还是不确定数据时,谢安等得焦急,假作镇静,与客下棋,捷报来时,谢安尚能不露声色;当送走客人,激动得跄跄失稳,碰断木板鞋(屐)齿。从此才有了“折屐齿”的典故。 如果说影视有艺术加工,则回忆录是比较忠实于史实的。多少份战争回忆录记录了多少位政治家、军事家,焦急等待消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上火生病的历史事实。 我们普通人的等待是小焦急,小小丹方只有三位药:理解、宽慰和引入新的等待,这也是常规心理干预措施; 新的等待和 爬山的启示 。爬山时,兴奋少年跑一段,坐一会,当孩子叫累时,匀速前进而领先的长辈会告知爬山的经验:不怕慢,只怕站,看着前面不远处那个小山包,并不太高、并不吓人,匀速前进。几小时后再回头望,一览众山小,会惊讶自己走了这么高。 类似地,用兴奋少年模式做科研写论文,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写三个月、休息三个月(等待宣判录用或退稿);这种模式不只是累,那份专注的等待之苦也够受。反之,如果等待一篇论文评审结果的同时,一篇新的论文正在撰写或已经投出,则前一个等待不会太焦急,因为新的成果燃起了新的希望,给了新的等待。 那份等待的感觉 .专注 的等待有一种微辣的感觉,当等得不耐烦,却又逢干扰时,或会怒从中来,向学生向家人乱发一通火,然后再道歉。 急切的等待有一种微苦的感觉。因为需要等待的不是必然发生的,不确定事件失败的概率再小,也有可能失败。 渴望的等待是一种微酸的感觉,别人已经等到了,自己的消息可能明天才来,酸酸的。 充满信心的等待是一种甜甜的感觉,因为它建立在期望值P0.5 的基础上,等到的可能是期望的美好事物;在不确定中等待到了确定,殊为难得,才体现主观努力的价值。 酸甜苦辣俱全,这就是人生中的等待,这就是等待的魅力。 相关博文(研究生全面成长系列) 小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 作科研要学会承受失败-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 人生与算法 有一种映射叫岁月 路与人,以及科研选题----节日感怀(图文) 到了新团队,没有事情做才是最难最难的--兼毕业生赠言 醒事”就在一瞬间 --- 一个真实的故事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9068 次阅读|25 个评论
基金评审中的一个好现象
lin602 2010-6-10 11:16
今年接到一些基金评审,有个好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优秀比例没有要求,只要项目好就行。当然到基金委还有个平衡的问题,但面上项目一般要求优秀只占三分之一。 有的省自然基金中,规定35岁以下没有得到过省以上自然基金项目的年轻人,可以在一个分值中多15分。(评审说明中原文为: 4 、申请人基本条件: 项目申请人未承担过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且年龄在 35 岁以下给满分(15分),其他此项不给分 。) 觉得有些自然基金评审中好象还是比较考虑年轻人的项目申请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规定。在项目最后排名时,如果项目好点,加上这15分,排名是比较在前的。当然最后到专家会上评审及最后审核时有没有其他问题我就不太清楚了。 年轻人的培养,关系到科研后继有人的问题,自然基金尽管钱不多,但起动一下还是有好处的。我校理学院几个化学年轻教师,去年拿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个人分类: 未分类|9876 次阅读|7 个评论
还是关于“盲审”
等离子体科学 2010-6-6 14:03
前几天给我们这个领域一个有名的刊物审了一篇 Letter 。几个回合下来,尽管另一个 Referee 不同意他们发,尽管笔者最后的修改意见作者坚持不接受,还是同意他们发表了。理由是: The other referee was right , keeping journals high standard would greatly benefit the community and readers. However, the paper truly showed certain high quality and important results, though the authors a bit disappointed me for refusing further improving their work. I hope they would soon write a long paper to do it. 主编的回信: Thankyouforyoureffortsinreviewingmanuscriptxxxxxxxx.Basedinlarge partonyourcomments,theEditorshaveacceptedthispaper. Yourparticipationinthereviewofthispaperandyoursupportforour journalaregreatlyappreciated. 我不认识这些作者他们显然是新人。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就这么放过了其实对这些新手不好;另一方面,这篇文章总体来说质量还是达到了要求,我希望他们做的其实是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近来大家把 Letters 看得很重,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之后报告详尽结果的长文章。有些不足之处可以在那篇长文章里弥补。这也是笔者建议那些作者的。 还有一个感觉:另一个 referee 其实是不同意就这么发的。一旦同行们有任何质疑:怎么这样的文章就让它发了?主编、笔者是要和那些作者们共同承担责任的。 这使得笔者想起所谓的匿名评审、甚至所谓双盲审。 笔者的意见,评审人应该和作者一样,写下自己的名字。事实上,这篇文章(包括博士学位论文)经过你的评审发了,你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共同作者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 credit 却要承担所有可能错误的责任的共同作者! 笔者担任 Associate Editor 的一个刊物多年来一直提倡 referee 公开自己名字。笔者对此是非常支持的。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58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基金和论文评审:审判萨达姆与审判文强
SoSoliton 2010-5-22 20:26
基金申请和投稿论文的结局有两种:死和活。是死是活都会给个说法,说法怎么给,全仗评审人。研判多年的基金评审意见和论文的审稿意见,感觉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评审很大程度上就象 审判萨达姆, 死或活,只要一条最简单最明显的理由就够了;另一类是,评审类似于 审判文强, 评审人会尽可能列出申请书或论文的所有罪状,要么数罪并罚,毙了,要么(一般是论文)勒令改正,以观后效(修改后录用或再审)。基金评审第一类居多,而论文评审第二类居多。 萨达姆被捉后,被认为有千万条罪状,每条罪状都够处决。但老萨被伊拉克特别法庭最终以“杜贾尔村屠杀案”为突破口审判并判处死刑。而其实,和萨达姆动辄使用化武屠杀库尔德人及入侵科威特比,杜贾尔村屠杀事件实在是 “ 小巫见大巫 ” 。伊拉克特别法庭这么做的目的非常明确,找一个最明显最简单的案子起诉,可大大简化审判, 在最短时间判老萨死刑 ,如果 老萨 在此案就被判死刑,就没有必要再接着审理其他有关萨达姆的案件了。 基金评审很大程度上就象 审判萨达姆,评委尤其是牛人评委时间都很紧,不可能花很多时间来认真阅读和评估一份申请,关键的地方瞄上两眼,该毙还是该活心中就有数了,然后再寻找一条最明显的理由完成评审意见。枪毙的理由可能是,或创新性不足、或选题没什么意义、或目标不明确、或内容不具体、或方案不可行、或前期基础不好、或研究条件达不到,等等。不同评审人的着眼点不一样,所以枪毙的理由可能也不相同;另外,评审人说某某方面不好,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就好, 就象 审判萨达姆, 老萨尽管因 “杜贾尔村屠杀案”被判处死刑,并不意味着他屠杀库尔德人及入侵科威特等就可饶恕 。所以,有的时候,申请者可能都按评审人的意见修改了,第二年接着申请,但还是被毙了,原因就是评审人没有指出来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就不是问题,它照样可以作为枪毙的根据。同样,评审人同意某份申请,也可能找一条理由就行了,当然这条理由一般是创新性强。所以,在撰写申请书时,提炼创新点、突出卖点是非常重要的,要让评委瞄一眼就上钩,其他细节他也许就不计较了。 评委在评审论文时,往往会在表扬论文优点的同时,列出他能够发现的所有不足,要么让论文活得尽善尽美,要么让作者对论文被拒心服口服。这一点就象审判 重庆黑帮“保护伞”文强。 文强犯有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照说找一个最重的罪行审判就够了,但法庭要将所有罪行逐一审理,即使是对最后的量刑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蜀山携琴访友图》的价格争议,也要耐心等待一个客观公正的鉴定意见。所以,作者在投稿论文前,最好自己或找他人先全方位审判,找找“罪过”,尤其要考虑创新点是否没有被淹没,卖点能否被理解,低级错误是否已消除,在让 评委轻松看到论文亮点的同时, 不要让 评委 太容易抓住不足。所谓论文是改出来的,就是因为评委或其他人象 审判文强一样 逐一指出了论文的“罪过”,作者又改正了“罪过”的结果。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5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论文评阅意见(2009)
fqng1008 2010-5-10 08:17
题目: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与肾纤维化的共同作用特点 蛋白质组学从多蛋白网络水平阐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是当代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该文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等方法,比较了扶正化瘀方对肝、肾纤维化的干预效果和机制,发现调节物质代谢、氧化应激、细胞骨架蛋白等相关蛋白质组,是扶正化瘀方抗肝、肾纤维化异病同治的共同作用机制之一。并进一步证实,上调间质性胶原酶活性,促进异常沉积胶原降解,下调基膜性胶原酶活性,保护正常基底膜结构,是该方调节胶原代谢的共性特点。初步评审意见如下: 1.课题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扶正化瘀方对肝、肾纤维化的共同作用特点,符合中医理论精髓,设计具创新性,技术方法先进,数据基本可靠,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是中医药抗纤维化研究的开创性成果。 2.论文作者具备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能力,掌握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文献,能站在当代生物学前沿开展技术、方法和理论探索,达到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具备本学科坚实的基础和实际的技能。 3.论文书写规范,统计方法正确,逻辑结构清晰,研究思路值得推广,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4.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方抗肝、肾纤维化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及其相应的分析评价,可能更有意义。 题目:丹参酚酸B盐抑制内皮素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收缩的作用机制研究 该文在SA-B能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抑制ET-1导致大鼠门脉高压及人和鼠HSC5 收缩作用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ET-1刺激大鼠HSC5 收缩过程中Ca 2+ -MLCK和ROCK通路和SA-B抑制ET-1诱导大鼠HSC5 收缩的分子信号机制(与Y-27632比较,各有长短)。在认真阅读大摘要后,初步意见如下: 1.课题从分子信号机制研究SA-B抑制ET-1诱导的HSC5 收缩作用,是深入微观机制研究中药防治肝纤维化作用的有益尝试,课题设计合理,指标先进,论证性强,是一篇中西医结合的好文章。 2.能够从此深度从事课题研究,表明论文作者已踏入该领域前沿,并基本掌握了本课程范围内的发展动向和主要文献资料。一方面反映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3.论文书写规范,计算数据可靠,逻辑推理正确,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4.引言第3节起头HSC5对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具有收缩或舒张的能力,其中以内皮素-1(ET-1)作用最强有语法错误,望更正。 题目:基于不同功效经典复方干预CCl4诱导肝纤维化效应的方证病机研究 1.论文作者从病证结合模式探讨不同功效经典复方干预CCl 4 诱导肝纤维化的方证病机,这是中医学近年来期待突破的重要理论问题。表明论文作者已踏入该领域前沿,基本掌握了本课程范围内的发展动向和主要文献资料,具有独立从事中医药研究的能力。 2.该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一贯煎、下瘀血汤、茵陈蒿汤、黄芪汤等对CCl 4 大鼠予以干预,观察了其抗肝纤维化效应,探讨了作用机制,分析了代谢组学影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博士生论文。 3.该文结果表明,一贯煎、下瘀血汤能够有效促进肝纤维化逆转和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黄芪汤可降低肝脏胶原含量。其中,一贯煎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肝细胞凋亡作用明显;下瘀血汤有调控库普弗功能、减少炎症因子和促进纤维化因子释放的药理特点。而且,两方对显著的代谢组学异常有一定的纠正作用。反映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操作技能。 4.论文根据中医理论精髓,设计具创新性,技术方法先进,数据统计正确,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论文书写规范,逻辑结构清晰,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题目:基于肝组织微血管病变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论文作者抓住肝纤维化的微血管病变这一重要特点,结合扶正化瘀方对肝窦毛细血管化有良好逆转作用的工作基础,进一步采用小鼠急、慢性肝损害模型及体外诱导细胞缺氧模型,探讨扶正化瘀方及其主要药物对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发现补虚化瘀中药的作用特点,是中医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表明作者能够站在该领域前沿,基本掌握了本课程范围内的发展动向和主要文献资料,具有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能力。 2.该文结果表明,扶正化瘀方及其主要药物对急、慢性肝损害小鼠微血管破坏有防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MMP2/9活性及保护肝窦内皮及内皮下基膜结构有关,其中补虚药物增加内皮粘附因子表达较优,活血药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显著。实验结果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操作技能。 3.论文能够敏锐抓住中西医结合要点,设计合理,方法先进,统计正确,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且书写规范,逻辑清晰,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题目:不同功效经典方剂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的肝组织蛋白质组效应基础研究 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传统方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领域。该文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总蛋白2-DE图谱比较分析、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等方法,比较了茵陈蒿汤、下瘀血汤、黄芪汤、一贯煎、小柴胡汤等不同功效的经典复方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导致的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相关蛋白质的变化,研究发现调控细胞的异常增殖与凋亡、抗氧化应激损伤是茵陈蒿汤抑制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形成、改善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的效应基础;抑制细胞异常分化、抗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是黄芪汤减缓肝纤维化进程,改善神经递质、脂肪及糖代谢异常的主要作用环节。初步评审意见如下: 1.课题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不同功效的经典复方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导致的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相关蛋白质组效应基础,符合中医理论实质,有较强的创新性,技术方法先进,数据基本可靠,结论说服力充分,成果具有开创性。 2.论文作者基本掌握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文献,能站在当代生物学前沿开展技术、方法和理论探索,具备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坚实的本学科基础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基本达到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3.论文书写规范,统计方法正确,逻辑结构清晰,文字表达流畅,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验证,建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安排答辩。 4.如果能够多种模型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并比较不同模型的数据差异,可能更有价值。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113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majian 2010-5-4 21:33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Stephen D. Senturia (译者序:本文是发表在最近一期 IEEE/ASME J MEMS的一篇关于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文章。作者Stephen D. Senturia(MIT电子系教授)从自己作为论文作者和审稿人双重角色的经验出发,对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发表了一些非常中肯也非常重要的建议。大家知道,尽管IEEE系列杂志在SCI中的影响因子相对 基础 研究的杂志还很低,甚至有的杂志还不是SCI收录期刊,但是IEEE系列杂志在电子工程的众多领域中几乎都是名列前茅的,其审稿非常严格。作者作为IEEE系列杂志中几个杂志的审稿人、编辑,对这些杂志有透彻的了解,因此,相信这些建议会对大家有些帮助;同时,作者的建议是通用的,对其它领域的作者也会有所帮助。 原文并不长,但是考虑到其中作者使用了一些非科技词汇,查找这些词汇会用去不少时间,因此译者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此文,希望能为大家节约一点时间。错误之处难免,请谅解。 编辑注:Stephen D. Senturia从1992年IEEE/ASME J MEMS(2002年影响因子2.8,译者注)创刊以来就一直是该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并在1998年被提名为高级编辑。这些连同他1985年-1995年作为IEEE T Electron Dev(2002年影响因子1.9,译者注)Solid-State Sensor s的编辑的经验,作者已经累计具有17年作为IEEE杂志编辑的经验。这些年里,Steve(作者名字的简称,译者注)总结了论文作者们给审稿人带来的大量的问题,因此我们邀请他撰写了下面的这篇给作者的建议,告诉大家如何使审稿人满意,并且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同意论文发表。 ) 一、 序言 由于这是我个人的评论,因此在后面的叙述中我将使用第一人称,不过严格一些的作者不会在科技文献中使用第一人称。在我35年研究工作的生涯中,我撰写了很多科技论文,每次当我打开从杂志编辑部寄来的装有我宝贝一样的手稿的信的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结果是或者做一些小的修改,或者大幅度重写,甚至是判处死刑只能把手稿扔进垃圾桶。 现在,我也已经作为编辑和审稿人有17年了,从我审过的无数的论文和与论文数量几乎相等的不幸的作者身上,我感觉到审稿人打击或者拒绝某些论文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论文确实存在很多缺点。即使不是绝大多数,也是很多作者都不同意这一点,至少现在。因此,我想如果我能够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使他们能够避免审稿人的大斧和致命一击,将会对论文作者们有所帮助。 一篇科技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与感兴趣的读者交流新的信息,并教给他们一些新的 知识 。许多作者忘记了这一点;相反,他们把写作过程视为炫耀自己、让读者注目他们的机会,甚至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读者,例如给出了太多或者太少的内容和材料。考虑到论文的种类比较多,我这里选择一个实验论文作为假设的例子。这个文章的作者对实验方法进行了一点小改进,然后用这个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并把这些结果与同样也只是对已发表的理论模型做了一点小改进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呵呵,很精辟的例子,已经理解了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出现,希望给出他们自己的解释,尽管他们尚未做过权威的实验来证实他们的假设。 二、 Senturia的提纲 作者们如何考虑安排和撰写这篇论文呢?我给出一个简单的提纲列在下面,同时给出一些更为深入的讨论: n (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新的 n 依靠可信度指数 n 谨慎使用投机性词汇 n 不要学朗费罗 n 不要把兔子从帽子里拿出来 n 彻底挖掘所有的金矿 n 记住:审稿人都是不善辞令的, 作者(某种程度上)是偏执的违背 above每一条所解释的原则都会导致审稿人生气,一旦他们开始生气,他们就会拿出大斧,并有目的地挥舞砍去。我从来不相信一篇论文已经写到无法再提高的程度,也许一个正常的审稿人可能会认为作者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但是一个发怒的审稿人却比这个正常的审稿人更能够发现问题,不管是研究工作内容还是写作方法。如果这样使审稿人更加生气,显然是十分愚蠢的。 第一、(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新的 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天底下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除了那些比较有信心的人自以为他的工作还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偶尔还会有几个真正独特和令人惊异的结果发表以外,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的。 每个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写清楚明确的上下文,以便读者通过序论和文献引用(是作者真正读过的,而不是从其它参考文献中简单拷贝过来的)能够知道你的新工作属于哪部分。如果作者不知道相关文献,他应该上网去查一查。我曾经告诉我的研究生,首先决定你做什么,然后去图书馆找找!他们也许找不到他们做的,但是可以找到所有相关的材料,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来确定真正相关的子集,这些需要引用。 另外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 如果你有一个主题相近的论文已投给会议正在审稿或者已被杂志接收但尚未印刷,你有责任告诉编辑和审稿人并且提供该论文的复印件帮助审稿过程的进行。如果审稿人发现你有相关论文掩藏起来也许这是使审稿人气愤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这是真正的气愤审稿人会认为你在欺骗审稿过程,于是大斧来了。 如果一个文献与你的研究足够相关而使你引用它,那么它和你的结果也是相关的。许多作者在论文开始堆砌很多参考文献进行装饰,但是后面却从来不把自己声称的新结果与究者对结果进行证实和对比,如果论文的工作没有一点与前人的比较,审稿人会很恼火,于是他们会抽出大斧。 第二、 依靠可信度指数 科学进步的本质是结果的可信度,这些结果能够被不同的研究者重复和检验。如果这样定义的话,那么真正新的研究结果在被别人重复以前是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这就引出了可信度指数的概念。 前面假定的论文在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都有些小改进,并出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结果,在编写这个论文的提纲的时候,作者应该仔细考虑提纲不同要素的可信度。显然,已经出版的文献结果(姑且不管它正确与否)是高度可信的。另外基本物理规律、已经建立的理论和模型,以及被广泛使用的实验方法等也都是高度可信的。所有这些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指数。 与此相反,新东西的可信度指数是非常低的。如果一个结果还没有被其他人重复,那么它就不是已经确定的,因此不如已经被同行验证的结果可信,而作者关于新结果的猜测和想象则是最低的可信度。但是如果一个新实验结果在论文里有足够多的证明,审稿人可能会接受它,即使他们不同意作者对于新现象猜测性的解释。所有这些导致了可信度指数原则,它能够自动确定论文内容的顺序。 按照可信度递减的顺序安排论文内容。 这种做法的优点不言而喻。如果一个论文是按照可信度递减的顺序安排的,所有的读者都会同意最开始论述的内容,因为它有最高可信度;但是到后面读者会犹豫是否接受一个新的实验结果(如果恰到好处地解释,就会接受)或者推测性的解释。一个好的论文永远不要在第一个中等或者低可信度内容出现以后再出现重要的、高可信度的内容。那些不同意作者观点的读者,也能够得益于能够在出现不同意见以前了解所有高可信度的材料,因此可以将不同意见集中在正确的问题上。 试样准备方法应该真实反应作者所做的工作,应当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应该放在文章的开始部分。作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直到论文后面低可信度部分才给出新试样的制备等内容,让读者莫名其妙。这种写作方法会使论文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难以阅读和理解,而难以阅读的论文当然会使审稿人非常恼火。 当你报告一个新的实验过程的时候,为了保持它的高可信度,你应该用例子说明你是如何从原始数据得到精炼数据,并最终得到 分析 结果的。同样,对于校准也需要做这样的说明(如果不是基于商用仪器的精度指标),包括样品数量、数据与误差带之间的关系(满量程吗?平均值的概率偏差等)。如果新方法能够给出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所期望的结果,无疑这是可信度的基础。这有助于提高你新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概也是撰写论文需要首先考虑的要点。 如果要报道一个新模型,你需要把模型建立在一个高可信度的起点,并在需要清楚地说明从哪儿开始是你采用尚未经过证明的假设而使得可信度开始变化的。 至于模型和实验谁在前面,这大概需要取决于爱好了。如果这两者都有新结果,那么需这种方法最令人高兴的结果是,作为作者,你被引导着在所有比较可信度的材料,如新的实验结果,已经展示完全后才开始假设和猜测。这有时会给作者带来不小的困难。现在的趋势是提出结果,给出评论和意见;然后再提出一些新的结果,再给出评论。在开始假设和猜测以前给出所有的高可信度材料。这样,审稿人会喜欢你。 第三、 谨慎使用投机性 读者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在这里对投机性词汇感兴趣。关于这方面的认识,我要感谢MIT的Arthur Smith教授。 我和他在70年代初期共同写过一篇论文,他提醒我尽量不要使用被他称为投机性词汇的一些词,如obviously,probably,certainly,undoubtedly等。这是因为从技术的角度看,如果你需要使用表示可能性的词汇,这说明你不能无法证明你的观点,而是在进行假设和猜测。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愿意使用投机性词汇,它意味着你不知你在说什么,因此这些材料的可信度自然非常低。用明确表示你在进行假设的词汇来代替投机性的词汇,并将相关的评论和低可信度的假设放在论文合适的地方。 第四、 不要学朗费罗 在小说路边酒店的故事中,作者朗费罗借用坐在酒店炉火旁的旅客的嘴描写了一系列的故事。尽管朗费罗是一个极好的故事作者,我们在写作科技文献的时候不能采用他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实比较吸引人,讲个事实,再讲一段故事来解释一下事实;然后再讲另一个事实和解释它的故事,直到所有的事实讲完。(特别是化学研究人员比较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错误的地方在于它与可信度降低原则相违背。因此,故事很好,但是那可能是虚构的;科学写作需要的是不是虚构,而是真实。要抵抗住现代朗费罗式的诱惑,把所有的高可信度内容都提出以后,再用类似Discussion或者Interpretation之类的标题来表述你开始进行假设的部分。 第五、 不要把兔子从礼帽里拿出 我们都能回忆起孩童时代坐在学校拥挤的礼堂里,兴奋地看着前来表演的魔术师从他的礼帽里变出一只兔子的情形。有一些科技文献作者试图去模仿魔术师,但是他们的这种表演却很乏味。他们把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藏起来,却引导读者进入歧途,然后这时,也只有这时,他们才拿出读者希望看到的能够证明作者观点的实验。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显然与可信度递减原则相违背,他们(大概)在一些低可信度的解释后面才提出高可信度的材料;二是这会给推理过程带来很大的问题和缺点。审稿人顽强地寻找着缺点,却遇上了从礼帽里变出来的兔子。原则很简单:不要这样做。 第六、 彻底挖掘所有的金矿 想象一下你正走在一个荒凉的峡谷里面,拿着几铲看上去希望很大的泥土,把他们装进坛子里,然后在附近的一个小溪边冲洗它们。这时你突然发现了几块金子,你非常高兴,于是决定跑到最近的采矿办公室申请提出自己的所有权。于是,你对世界声明你的所有权,但是很令人费解地是再也没有回去挖掘那里的金子。 如果你这样做,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个傻子,但是事实上,很多科技文献作者恰恰没有回去挖掘他们的金子。获得好的数据要用去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同时还有大笔费劲心思得来的经费),这些数据就好比能产出几个金块的泥土。宣布所有权类似于发表论文-通过这个过程你告诉全世界这附近有金子。考虑到这些数据的成本,如果不努力找出所有的金子实际上一件非常傻的事情,至少,也要找出你已经挖掘的这些泥土里的所有金子。 很遗憾,在我的观点看来,很多作者过早地放弃了从数据中获得更多内容的机会。如果你能够证明你对所获得的数据说明什么或者不说明什么有深入的理解,尽管这可能对你挖掘到的金子能不能发表是不关键的,但是你在审稿人那里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例如,有的作者仅着眼于从能够进行测量的信号,但是却忽略了噪音谱可能会引起限制可 检测 能力的信息。另外有些作者未能发现掩藏在结果下面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或许能够提供发现新的或者重要东西的线索。简而言之,要有耐心。试着从数据中挖掘所有并且有潜在的兴趣,审稿人会为你的勤奋和坦诚鼓掌。 第七、 记住:审稿人是不善言辞 我给出一个关于如何对待审稿人意见的方针,作为本文的结束。 当审稿人抱怨文章的某些内容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了解文章中的问题。不是所有审稿人的所有意见都是正确或者合适的批判,但是我敢说我遇到的批评中90%以上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价值和益处的。 但是,审稿人是不善辞令的。审稿人经常非常恶劣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这使他们的意见看上去非常武断和随意,甚至反复无常。于是作者变得非常气愤和偏执。那么该怎么办呢? 作为作者,你有责任逐条回复审稿人的批判意见。你对此所持的态度对论文能否顺利发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象有些作者一样,你试图威胁审稿人(或者编辑)不做建设性的反馈而投稿,审稿人(和编辑)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把你放在一边。 我曾经见过很多例子,愤怒的作者有力地反驳审稿人的意见,但是最后他们的论文却没办法发表,因为他们没有把反驳中的精华用于修改他们宝贝一样的论文。自负妨碍采取建设性的反馈措施,而偏执则会削弱这些措施。 维护自己工作的科学性是一项需要从谦逊和尊重别人已经建立的知识的基础上来完成的任务。尽管这很困难,当你收到审稿人的意见的时候,压住自己的火气和反驳,试着想想为什么审稿人会在这一点上找麻烦?作为作者,如果你能够指出为什么审稿人会给出这个意见,你就能够同时发现提高论文和使审稿人满意的方法了。通常,一篇论文的失败不是刚好在审稿人提出问题之处,而是往往在其它的地方,如没有精心安排的主题和评论的次序,或者在文章其它什么地方省略了几个解释用的词等。阅读审稿人的信的时候需要抱着非常虚心的态度,这能使你缩短论文发表的时间。 当然,有些审稿人的意见非常明显的是错误的,如果你能够非常礼貌并且非常职业地处理相关的意见,编辑会比较容易同意你对审稿人的反驳意见。因此,我的建议是重新列出审稿人的每条意见和你对此意见的评论,以及你如何在论文中进行修改的。如果你对此做了足够好的工作和努力,编辑就有可能决定接收论文而不需要再把论文寄给审稿人重新进行审稿,这会节约几个星期的发表时间。另外,你因为注意审稿人不善辞令而建立起来的声誉,会使你的职业生涯受益匪浅。同时,下次你会写出更好的论文。
个人分类: 技术|27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刘祚昌先生和万心蕙奖学金评审
黄安年 2010-4-29 11:12
刘祚昌先生和万心蕙奖学金评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9 日发布 万心蕙 奖学金是为了奖励从事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而设立的。奖学金评选和颁发事宜由奖学金委员会进行。该委员会最初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五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会员组成 , 其中应届理事长和秘书长为当然委员。捐赠人委托黄安年为代理人负责联系有关发放奖学金事宜。优秀学位论文奖原则上每三年评选一次。第一届评选工作正式启动于 1992 年底 , 第一届委员会由张友伦(主任)、丁则民、刘祚昌、李世洞、黄安年五人组成 ,任期自 1993-1996 年 , 期间举行了两次评选活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为奖励美国史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设立了万心蕙奖学基金 ,1992 年 12 月 25 日京津地区理事会通过了第一次评选的有关细则,万心蕙奖学金施行细则规定 , 凡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在评奖年限内撰写博硕士论文并获学位的,均可申请参评,附本人学位论文 5 份和一式五份的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会员推荐意见 , 其中一位必须是该学位论文的导师。为减少中间环节 , 申请材料直接寄达五位评奖委员。评奖委员会在审查申请材料后,于年会前通过通讯或开会方式进行投票决定评选结果。评选结果在年会上宣布。(见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万心蕙奖学金议定书和第一届评审委员会》,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4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13 ) 万心蕙奖学金委员会 1993 年 8 月 1 日在威海举行会议,对申报的 1992 年博硕士论文进行评审,经五人委员会无记名投票决定 , 当时刘先生人在美国。(见《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3 年第 3 期第 36 页) 万心蕙奖学金委员会 1995 年 6 月发出通报 , 自即日起开始受理 1993 、 1994 、 1995 年博士和硕士论文的申请。申请者须按要求填写表格,准备二封具有高级职称的会员 ( 其中一名为该论文指导教师 ) 的推荐信和五份论文,以上各种材料均须一式五份 , 由申请者分别寄给评委会的五位评委。(见《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5 年第 2 期第 32 页) 刘先生此时集中精力于杰斐逊研究上 , 尽管如此 , 他还是认真地承担了作为万心蕙奖学金第一届评审委员的评审任务 , 这一工作完全是义务的 , 并没有任何报酬。 1992 年 12 月 30 日 , 刘先生在给我的信中说 : 关于奖学金委员会一事,承您们推荐我担任评选委员 , 非常感谢,恭敬爱不如从命 , 只好接受了。 (信件原件) 1996 年 6-7 月间,刘先生连续就奖学金评审问题给我写了 5 封信。 1996 年 6 月 13 日 , 我收到刘先生 6 月 10 日的信 , 信中说 : 9 份论文均已收到。但是其中有一篇论文 ( 中美农业比较研究 ) 涉及中国农业问题甚多 , 我是外行 , 无法审评,所以未加评审就退回给本人了。另一篇论文 ( 郭立明 : 《 20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加州经济发展特点初探》 ) 虽已收到,但是不知压在哪里,找了半天也找不到 , 是否可以再寄来一份 ? 争取最近抽时间评审。祝 近安    刘祚昌 1996 . 6 . 10 评审时是否打分 ? ( 100 分制)。又及 及评审奖级? (信件原件) 1996 年 7 月 1 日 , 刘先生给我写信,信中说 : 安年同志 : 评奖的稿子已全部收到。现在正在审阅中 , 但不知如何评法 ? 是打分 (100 分制 ) 还是排等次 ? 争取在 7 月下旬评审定毕,把审阅结果告诉给您们。 另外,深感抱歉的是 , 我不能出席 8 月在长春召开的会议。主要理由有二 : 第一 , 年事渐老 , 动作不灵 , 去年在曲阜开山东史学会议期间,不小心跌倒,把头蟀破了。因此我决心少出门。第二 , 我正在忙于写《杰斐逊总统及其》时代 , 争取在年底告一段落。出门开会难免耗费时间 , 影响这个著作的写作进程。区区衷情,尚希鉴原。祈颂 暑安 刘祚昌 1996 . 7 . 1 (信件原件)    1996 年 7 月 6 日 , 刘先生给我写信( 10 日收到),信中说 : 评审结果,日内即可寄上。我不能出席长春的盛会 , 理由上次信已向您谈过了。我虽然不能出席 , 但是对此次会议是很关心的 , 现在特寄去人民币 100 元作为赞助费用,再谈 , 此问   近好    刘祚昌 1996 . 7 . 6 (《忆 90 年代和刘祚昌先生的交往》,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4257 )    1996 年 7 月 7 日 , 刘先生给我写信( 11 日收到),信中说 : 7 月 4 日的信昨天收到。上次在京日 , 曾向您表示 : 我要辞去万心蕙奖学金评委的职务 , 主要是因为年事渐老 , 精力不足。现在还是这个态度 , 希望原谅。信中对于这次评奖等级和获奖者人名提出了具体意见。信中还写道 : 我已为长春大会写出一份贺信(附在信中),请您在大会上宣读。 (信件原件) 1996 年 7 月 14 日 , 刘先生给我写信( 17 日收到),信中说 : 7 月 10 日来信收到,王晓徳的博士论文我从来也没有收到,所以无法评审。我认为缺我一个人的评审意见 , 不影响全局。 (信件原件)这封信重申他的评奖等级和获奖者人名提名。并附提名博士论文一等奖的评审意见。 从刘先生的 5 封来信可以看出委员们对于评奖的认真和慎重态度。   第二届万心蕙奖学金 1996 年 8 月 4 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美国史第九届年会时举行了评奖委员会,会上一致决定如下评选结果:   一等奖:王晓德   二等奖:张少华、郭立明   三等奖:王立新、赵学功、梁茂信、刘其杰、肖军政   纪念奖:王思明、秦珊(见 《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6 年第 3 期第 31 页) 奖学金委员会接受了刘先生辞去委员职务的请求,在以后的评审委员中不再聘请刘先生为评审委员。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双盲审”的出处之一
等离子体科学 2010-4-27 11:11
陈辉老师转来一篇文章,并摘了一部分: 双盲审稿即由编辑部将稿件复印两份,隐去作者的姓名,分别请两位在这一领域的权威或同行专家审稿。审者需对稿件写出具体的书面意见。如两位审者的意见一 致,经主编终审后,就能得出处理意见;如两位审者的意见不一,就必须再找第三位乃至第四位审稿人,以作出最后结论。编辑部最后将稿件的处理意见反馈给作 者,并加上主编意见,当然将审稿人的姓名同样隐去。整个审稿程序比较复杂,但严谨有序,体现了对作者负责,对期刊质量负责的精神。 注意:最后一句说的是 对期刊质量负责 。 感谢几位热心的年轻朋友帮助笔者找到了这篇文章。 文章没有直接给出他们这段话的依据。但是篇末给出了三篇参考文献: 1. 海桑,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编辑学报, 1999 ,( 1 ): 77-79 2. 施才能,选准审稿专家是确保审稿质量的关键,编辑学报, 1995 , 7 ( 4 ): 198 3. 国外一些地球物理期刊如何对待投稿者,编辑学报, 1998 , 11 ( 2 ): 112-114 其中第一篇文献原来就没有注明卷数。但是不妨碍一位年轻朋友找到了发给了笔者。作者使用了笔名,没有单位,不能算是学术文章。但是可以从里面找出: 匿名审稿,是把稿子复印两份,分别请这一领域的两位权威或资深教授审读,然后写出书面意见。投稿者的姓名,是不让审稿人知道的。 注意:这里说的是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 出版书籍。这一点笔者不予置评。毕竟美国的大学出版社太多,而且美国是这样一个国家,不同的地方有完全不同的规矩。比如笔 者生活过的一个城市,小学 6 年,初中 2 年,高中 4 年;可是换了个房子,搬到旁边一个相邻学区,就变成小学 5 年,初中 3 年,高中 4 年了。但是,单就笔者本人与国际上的科学方面的出版社打交道的经验,则是正相反:他们不仅要告知评阅人书稿作者姓名,还附上书稿作者的详细 CV 。 第二篇文献,说的才是期刊。从题目看就知道。 注意:这篇文章根本没有提到作者的姓名对审稿人是否保密。大概是因为该文作者当时可能还没有为国外刊物审稿的经历。 其中关于审稿,是这么写的: 审稿人的姓名对作者是保密的 , 也可以公开。。。 。 也可以公开!这确实是地球物理学界的好传统:给审稿人自己一个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姓名的机会。而且把鼓励这样做作为刊物的一个 基本的 Policy 。巧的是,昨天中午与一个其所在的那个领域里国际上最权威的刊物之一的主编一起吃饭,谈到这件事情。他的观点是:公开审稿人的姓名有利于科学观点讨论的健康发展。不要说双盲,就是现在的这种 审稿人的姓名对作者是保密的 做法,在科学界其实也是有争议的。 第三篇文献,说的是国内刊物的情况。也没有提到盲审:。 那么请问,上述引文中期刊二字从何而来呢?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01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良心!良心!----自然基金评审
lin602 2010-4-26 21: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了,我相信网上许多专家学者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进行评审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已经是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开展科研的相对公平基金了。它的确帮助了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没有权没有势的学者。 衷心希望,拿到评审权的专家,能够排除干扰,凭良心公正评价,写出公正的评语,这可能对你的外交没有利。我们追求公平,追求平等,要有点正义感,同时也要有点臭知识分子的味道。 共勉!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掩耳盗铃的“盲审”
等离子体科学 2010-4-25 10:48
周日不写博。但是今天看到牛登科老师的文章,忍不住要说几句。 一言以蔽之:同感! 不知什么时候兴起了盲审。而且是双向的! 不可否认,同行评议( Peer review )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发表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应该经过同行评议。而且笔者早就说过,发表了多少篇 SCI 论文不应该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只要导师觉得你够博士水平了,同行评议也觉得你够了,答辩委员会也觉得你够了,那你就够了。有没有、有几篇 SCI 论文有什么关系?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美国的一流大学的一流教授那里得到物理学博士学位时,一篇 SCI 也没有。 So what? 但是,即使是所谓匿名评审(包括 SCI 期刊也好、基金评审也好),也没听说有把作者或者基金申请人的名字也匿了去的!全世界也就是中国这一家这样做,而且也就是教育部这一家!国家基金委也好、科技部也好,都没有这么奇怪的规定。 谁说我们没有创新!这不是创新是啥? 其实,所谓明审和盲审,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事情。论文做出来了,导师觉得不错;但是导师算是共同作者,所以找几个同行帮助把关。有时就是导师自己把论文送去。有时委托秘书或者办公室代转(邮寄)。同行看论文,有什么意见,常常就是直接打电话给导师,提出修改意见或者商榷。如此而已!可是我们的学校里却搞得像做贼似的,而且还是掩耳盗铃国内的同行里这些博士生谁在做什么、发了什么文章,真正熟悉该领域的专家(如果真是专家的话),有几个不知道的?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不知道讲了、张贴了多少次了。 不要说掩耳盗铃这个词不好听。盲审这件事,本身对评阅人就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我不相信你有作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诚实,所以蒙上你的眼!!对于这种盲审要求,为了不影响学生的答辩时间,笔者一般是告诉那个学校:我可以审,但是这种蒙了面的事情我不做!我会打电话给那个导师去核实我的推断,然后告诉他们(包括学生)我的评审意见。因为我是科学工作者,我有我的人格!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557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匿名评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没必要,还有害
热度 5 DNAgene 2010-4-24 16:46
最近,我评审了一篇所谓的匿名学位论文。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形式,够匿名了吧。 XXX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去掉作者、导师、实验室、以及致谢中所有名字。由XXX大学研究生院送到我们学校研究生院,再有我们研究生院通过我们院的研究生教学秘书找到我。 表面上看,很匿名。作者也不知道评审人、评审人也不知道作者。这样捉迷藏,真藏好了吗? 评审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一要求是:评审人了解此领域的进展。就我审的这篇学位论文,作者之前发表的两篇期刊论文我都看了。自然没藏住,我知道他是谁、他导师是谁。他知道不知道我呢?凭他导师在那个学校的地位,如果想知道,研究生院不可能隐瞒。 有读者也许会说,如果评审人不太了解此领域的进展,匿名评审不就有用了吗?也没用。如果不了解你研究的领域,还敢给你审论文,你不怕他胡说吗?作为弱势的论文作者,当然怕了。于是,要为这些外行的评审人提供一些研究内容以外的信息,说明论文已经足够好了,你可以放心地说几句好话、让我通过得了。提供什么信息呢?此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已经在xxx期刊xx卷xx页上发表了。我审过多个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已有论文发表的都写上了。有的出现在论文附录中,有的出现在专家评阅书中。论文的期刊名卷页都说了,还要匿名,可笑之极,或者说弱智之极。 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匿名都是一个形式,聋子的耳朵。没用了还要摆在那里,不一定有害吗!鼹鼠和某些穴居的啮齿类动物的眼睛没用了,留在那里是有害的。有名无实的匿名评审有害吗? 它的第一个害处就是逼着人口是心非。评审人知道假装不知道,作者表面上匿名,内心中千方百计提供很多信号让评审人知道,更有甚者,论文匿名、作者自己送达。做科学研究诚信第一,这就是我们培养不诚信人才的诸多手段之一。虽然事小,影响却是在潜移默化。 第二个害处是培养一种坏的习惯:把每一个人都当坏人提防着,真正的坏人又防不住。法律上的无罪推定最近几年才为包括本人在内的很多国人所知。匿名评审显然就是假定评审人重人情、不守原则。仔细想想,你先把我当成了不怎么样的人,我还要帮你干活,评审人们真是犯贱。 第三就是这种所谓的匿名评审要经过两个学校官僚机构的所谓分发处理。他们可以拖时间,但评审人不能拖,给评审人的时间都很短,行政命令式的,几天之内必须评完,不审就是在为难办事的人。哪个专家好意思为难自己单位的行政人员呢。不为难他们,时间紧,怎么办,草草了了吧,没别的办法。结果呢,审和不审一个样,有问题根本发现不了。 第四、第五、第六个坏处,请广大网友补充。 学位论文的评审,满可以借鉴期刊论文的评审。国际期刊的编辑们可比我们研究生院的国家公务员们专业多了。专业期刊也曾有人讨论过双盲评审,但没有推广起来。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单向匿名,评审人匿名,作者不匿名。原因就是评审人必须很熟悉此领域。熟悉此领域的内行人,看看论文的来龙去脉、前期工作,十有八九就知道是谁的了,实在没必要对评审人匿名。 国际期刊中的单向匿名审稿人制度也有一些弊端,最近学术界开始采取公开审稿意见等方式来规避这些弊端。据我说知,BMC的医学期刊论文发表后都公布审稿意见,它的生物学期刊Biology Direct也开放审稿。最近,EMBO也跟进,准备或者已经开始了公开论文审稿意见。 公开了,评审人自然就对自己的评审意见负责了,也就不用担心人情关系了。多一些开诚布公,少一些藏着掖着,这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公开评审也有点问题,就是中国人常好面子,不好意思给不好的评价。首先说,我们的劣习要改,不能让现有劣习成为阻碍进步的理由。其次,还是有折中的办法。可以要求评审人看到论文之后,在几天内答复有没有时间详读并评审。评审人如果觉得论文太差,又不要意思说不好,还可以选择拒绝评审。默认理由是审稿人很忙。一篇学位论文,如果联系了10个(或者20个也行,标准可以讨论)以上的专家没有找到足够的评审人(3位),这篇论文就可以认定为不过关。如果通过网络评审,减少了邮寄时间和两个研究生院的分发处理时间,上面的设想不一定会增加时间上的负担。 声明一下: 开放审稿、多人拒审算退稿 并非本人发明。BMC公司的Biology Direct已经这样运作了近五年时间。本人在上面投过稿,故比较熟悉,现将其经验转告大家。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58 次阅读|39 个评论
“无赖原则”也适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制度
热度 1 swguo 2010-4-14 13:33
(原文发表在《科学新闻》2010年第7期,p.50; 根据笔者2009年12月25日的博客修改。) 尽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评审一般认为是所有国家级标书评审中最为公正的,但不少 有识之士 都指出 现有评审制度仍有许多弊病。 在认识到其 诸多弊病之后,很自然地会有如何改善乃至重新设计评审制度的问题。幸运的是,评审制度的设计和政府体制的设计,有着令人惊叹的相似。 至少 , 评审人和政府官员一样 , 有着权力 寻租 ( rent-seeking ) 甚至权力 租金榨取 ( rent extraction )的愿望及可能。 18 世纪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 休谟 ( David Hume ) 曾提出一条著名的 无赖原则 。这个原则认为,人们在考虑制度设计时,必须持定 人人应当被假定为无赖 这样一种假设。休谟写道, 许多政论家已经确立这样一项原则,即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该制度中的若干制约和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假定为是一个无赖,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的。 与 无赖原则 相对立的是所谓的 哈韦路假设 。 哈韦路是英国剑桥的一条街 , 大多英国的精英来自于此 。 所谓的 哈韦路假设 指政府由一群一心为公的精英组成 , 这些精英及其所代表的政府会大公无私 , 毫不利己地为广大社会民众服务 。 可是 , 美国经济学家 , 1986 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詹姆斯 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以公共选择理论 (Public Choice Theory) 指出 , 无论在经济或政治领域 , 参与活动的所有人 , 包括政治精英 , 都是利己的经济人 (self-interested homo-economicus) , 其利己心并不会因环境而改变 。 而作为利己的经济人 , 每个人都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布坎南的分析 , 对 哈韦路假设 予以了否定 。 政府体制的设计如此,决定 资源分配、消弭冲突和争端的评审程序的设计也应遵循同样的 无赖原则 。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的公共资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理应资助那些最优秀的科研项目,以完成其贯彻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方针政策 及支持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和创新研究 的使命。为完成其使命,标书评审制应具有较高的程序公正性。而增加评审程序公正性的一个要素就是遵循 无赖原则 ,即假定所有参与评审的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可能为无赖。这样,无论他或他们多么利欲熏心,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的钳制功能,防止和遏止人们萌发各种损公利己、假公济私的 无赖 冲动,使人不由自主地完成 基金委的使命 。 的确, 假定所有参与评审的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为无赖,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休谟也承认: 说每个人都会成为无赖当然不对。但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做这样的假定,按最差情景行事,不可心存侥幸 。这就是说,制度的设计应 基于最坏的情况,而不能天真地,一厢情愿地寄希望于人性的高尚。这在国内学术腐败猖獗的今天,恐怕更是如此。 事实证明,遵循 无赖原则 的制度是可行而且往往是成功的 。 比如空港的安检。为保证所有乘客及机组人员的安全,所有乘坐飞机的乘客、机组人员及其随身行李都必须通过一道含 X 光机及金属探测器的安全门。这表明,每个乘客都已被假定为潜在的威胁飞行安全的人乃至恐怖分子(即无赖),尽管事实上只有极为少数的人才会构成这样的威胁。但是为了保证飞行安全,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均毫无例外接受安检。 911 事件之后 ,各国机场均大力加强了安检的力度,因此,迄今尚未发生过类似 911 事件的恐怖袭击事件 。 如果 将来发生了类似事件 , 那必将是发生在安检制度松懈的机场 。 所以 , 类似 911 事件的消失 , 恐怕是贯彻 无赖原则 最为成功的典范。 反观现在的 自然科学基金标书评审制度,其设计恐怕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 所有评审专家均具有 高尚的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感。不可否认,大多数评审专家的确如此。但 在一个普遍缺失诚信的社会里,要求所有专家都具有 超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感,无异于痴人说梦。极个别的评审专家在个别场合其行为可能就是一个 无赖: 滥用权力, 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乃至党同伐异。对此,由于 现今基金评审时内部监督机制疲软甚至完全缺失,对无赖行为没有有效的制约,更遑论打击制裁违规的无赖行为。 事实上, 自然科学基金标书评审中出现的许多不正常以至明显违规的现象,不胜枚举。有几个评审专家在评审期间从来没有接到过暧昧乃至赤裸裸的要求高抬贵手的电话、短信?终审专家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公开、公正的程序?是否有异议?对于明显违规的现象甚至举报,有几个最终被追究责任或接受处分? 如果遵循 无赖原则 ,自然科学基金标书评审制度中许多环节的程序公正性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比如在评审结束后公开所有评审人的名单,可以对一些可能的 无赖 及其乱评乱审有一定的钳制。此外, 采取一审打分,去掉终审,并按照评分高低资助的方法, 可以去掉一个可能出现 无赖 的环节,并可以减少工作量。 尽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评审一般认为是所有国家级标书评审中最为公正的,但 弊病不少, 且有些弊端广遭诟病。若不改革,势必影响 完成其神圣使命。 而若改革,其指南之一应是 无赖原则 的贯彻执行。
个人分类: 未分类|7341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关于成立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人员名单公示
canpingp2222 2010-1-17 21:16
卫生部关于成立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的通知 原文: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jdj/s3594/201001/45687.htm http://www.agri.gov.cn/xztz/t20100112_1415224.htm 日期 :2010-01-12 16:45 发布单位 : var i=" 附件.doc "; if (i!="") { document.write(" 下载文件:"); } 下载文件: 附件.doc var j=" 附件.doc "; if (j!="") { document.write(" "); }    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组建工作安排,我部负责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的组建与管理工作。经各部门推荐,拟定了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专家名单(见附件),现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2010年1月12日至2010年1月18日。   若对专家人选有相关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部反馈,反馈者应署实名并留下联系电话。   电话:59192313;传真:59193315    农 业 部    二○一○年一月十二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农药残留专业工作组 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1 张延秋 高级工程师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2 陈宗懋 院士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3 乔雄梧 研究员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4 叶纪明 高级工程师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5 周志强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6 郑永权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7 花日茂 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8 吴亚玉 研究员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9 吕潇 研究员 山东农科院中心实验室 10 潘灿平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11 王静 教授 中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12 朱国念 教授 浙江大学 13 刘肃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14 丁日高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读物药物研究所 15 王捷 研究员 化学工业农药安全评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6 李卫东 副教授 北京大学 17 李宁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18 徐海斌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19 苗虹 高级工程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0 史延明 主任医师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 李青 主任技师 吉林省疾病控预防控制中心 22 曹承宇 研究员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3 牟峻 研究员 吉林省检验检疫局 24 姜俊 高级工程师 国家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5 王凤池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检验检疫局 26 黄志强 研究员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27 罗跃华 主任中药师 江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28 郝希成 副研究员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29 袁建 教授 南京财经大学 30 刘文娟 高级工程师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 31 季颖 研究员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32 陶传江 高级工程师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33 刘光学 研究员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34 单炜力 高级工程师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附件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 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1 李金祥 工程师 农业部兽医局 2 陈杖榴 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3 董义春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4 董洪岩 处长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5 赵静 研究员 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6 何艺兵 研究员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7 刘文娟 高级工程师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 8 肖晶 副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9 姜俊 高级工程师 国家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0 邹明强 研究员 中国检科院 11 谷继承 高级兽医师 全国畜牧总站 12 邱月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13 肖晶 副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14 汪建国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5 梁剑平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16 周婷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 17 薛飞群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 18 李兆新 副研究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19 吴淑勤 研究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0 邹为民 副研究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1 段文龙 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2 冯忠武 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3 高光 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4 郭文林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5 郭筱华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6 黄齐颐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7 黄耀凌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8 阚鹿枫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9 李慧姣 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0 刘智宏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1 万仁玲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2 汪霞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3 王树槐 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4 王泰健 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5 徐士新 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6 仲锋 副研究员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37 沈建忠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8 肖希龙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9 曾振灵 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40 袁宗辉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兽药研究所 41 欧阳五庆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2 罗永煌 教授 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3 卜仕金 教授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44 张雨梅 副教授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45 程京 教授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6 江善祥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47 姚火春 副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48 胡功政 教授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49 张秀英 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 50 邓旭明 教授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51 钱志平 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52 吴国娟 教授 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53 薛颖 研究员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4 翟淑萍 北京兽药监察所 55 林红华 高级兽医师 福建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56 伏慧明 高级兽医师 甘肃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57 肖田安 高级兽医师 广东省兽药与饲料监察总所 58 蔡纯 广西出入境检疫局 59 崔艳莉 广西兽药监察所 60 余萍 高级兽医师 贵州省兽药监察所 61 李金超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兽药监察所 62 李志平 河北省兽药监察所 63 贾振民 高级畜牧师 河南省兽药监察所 64 郭文欣 研究员 黑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65 曾勇 研究员 湖北省兽药监察所 66 权仁子 吉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67 邵德佳 高级兽医师 江苏省兽药监察所 68 姜文娟 高级工程师 江西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69 陈莹莹 研究员级高工 辽宁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70 王淑芬 副高 辽宁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71 李瑞和 内蒙古兽药监察所 72 王伟 主任药师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 73 祝卫东 推广研究员 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 74 武秀云 推广研究员 青海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75 陈玲 推广研究员 山东省兽药监察所 76 武晋孝 高级畜牧师 山西省兽药监察所 77 陈茂盛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78 刘海静 主任药师 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79 孙涛 高级兽医师 陕西省兽药监察所 80 朱坚 研究员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81 顾欣 研究员 上海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82 黄士新 高级畜牧师 上海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83 岳振峰 高级工程师 深圳检验检疫局 84 程江 高级兽医师 四川省兽药监察所 85 彭莉 研究员 四川省兽药监察所 86 董志远 高级实验师 新疆兽药饲料监察所 87 李亚琳 工程师 云南省兽药监察所 88 陆春波 兽医师 浙江省兽药监察所 89 苏亮 高级兽医师 重庆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赖原则”及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评审制度
swguo 2009-12-25 16:31
在认识到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现有评审制度的诸多不足之处之后 , 很自然地会有如何改善乃至重新设计评审制度的问题 . 幸运的是 , 评审制度的设计和政治制度的设计有着令人惊叹的相似 . 至少 , 评审人和政府官员一样 , 有着权力 寻租 (rent-seeking) 甚至权力 租金榨取 (rent extraction) 的现象 . 18 世纪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 休谟 ( David Hume ) 曾提出一条著名的 无赖原则 。这个原则认为,人们在考虑制度设计时,必须持定 人人应当被假定为无赖 这样一种假设。休谟写道, 许多政论家已经确立这样一项原则,即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该制度中的若干制约和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假定为是一个无赖,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的。 与 无赖原则 相对立的是所谓的 哈韦路假设 . 哈韦路是英国剑桥的一条街 , 大多英国的精英来自于此 . 所谓的 哈韦路假设 指政府由一群一心为公的精英组成 , 这些精英及其所代表的政府会大公无私 , 毫不利己地为广大社会民众服务 . 可是 , 美国经济学家 , 1986 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詹姆斯 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以公共选择理论 (Public Choice Theory) 指出 , 无论在经济或政治领域 , 参与活动的所有人 , 包括政治精英 , 都是利己的经济人 (self-interested homo-economicus), 其利己心并不会因环境而改变 . 而作为利己的经济人 , 每个人都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布坎南的分析 , 对 哈韦路假设 予以了否定 . 政治制度的设计如此 , 决定 资源分配、消弭冲突 / 争端的过程的程序的设计也应遵循同样的 无赖原则 . 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的公共资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理应资助那些最优秀的科研项目,以完成其贯彻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方针政策 及支持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和创新研究 的使命。为完成其使命 , 标书评审制应具有较高的程序公正性 . 而要增加评审程序公正性的一个要素就是遵循 无赖原则 , 即假定所有参与评审的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可能为无赖 . 这样 , 无论他 / 他们多么利欲熏心,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的钳制功能,防止和遏止人们萌发各种损公利己 / 假公济私的 无赖 冲动 , 使人不由自主地完成 基金委的使命 。 的确 , 假定所有参与评审的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为无赖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 休谟也承认: 说每个人都会成为无赖当然不对。但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做这样的假定,按最差情景行事,不可心存侥幸 。这就是说 , 制度的设计应 基于最坏的情况 , 而不能天真地 , 一厢情愿地寄希望于人性的高尚.这在国内学术腐败猖獗的今天 , 恐怕更是如此 . 事实证明 , 遵循 无赖原则 的制度是可行而且往往成功的 。 比如空港的安检 . 为保证所有乘客及机组人员的安全,所有乘坐飞机的乘客 , 机组人员及其随身行李都必须通过一道含 X 光机及金属探测器的安全门。这表明,每个乘客都已被假定为潜在的威胁飞行安全的人乃至恐怖分子,尽管事实上只有极为少数的人才会构成这样的威胁。但是为了保证飞行安全,所有乘客 / 机组人员均毫无例外接受安检。 911 事件之后 , 各国机场均大力加强了安检的力度 , 因此 , 迄今尚未发生过类似 911 事件的恐怖袭击事件 . 如果将来发生了类似事件 , 那必将是发生在安检制度松懈的机场 . 所以 , 类似 911 事件的消失 , 恐怕是贯彻 无赖原则 最为成功的典范 . 反观现在的 自然科学基金标书评审制度 , 其设计恐怕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 所有评审专家均具有 高尚的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感.不可否认,大多数评审专家的确如此.但 在一个普遍缺失诚信的社会里,要求所有专家都具有 超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感,无异于天方夜谭。极个别的评审专家在个别场合其行为可能就是一个 无赖: 滥用权力, 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乃至党同伐异.对此,由于 现今基金评审时内部监督机制疲软甚至完全缺失,对无赖行为没有有效的制约,更遑论打击制裁违规的无赖行为. 或许,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评审制度可以从机场的安检制度中受到启发而得到改善吧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论文的评审、答辩及博士学位授予的见证与变迁
Nancyback 2009-12-17 15:07
1989 年 3 月,在天津大学化工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答辩时并没有获得学位证书,学位是在当年的 9 月份授予的,记得还开了会议,正式穿了黑袍子,那是天津大学第一次正式着装授予博士学位,吴咏诗校长还给拨了帽穗。那次授学位,实际上是两届博士生一起,但也只有 20 余人,在九楼大会议室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并不显得拥挤。记得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是 024 号。 答辩之前的学位论文评审,记忆深刻,研究生院要求寄出 30 份由同行评议,其中主审 3 份,要求所有评审意见都回来,才能答辩。这 30 份评审,几乎寄给了国内所有活跃的同行,当然名单是和导师张鎏先生共同拟定的,广泛评议的,是给的小同行,倒是三个主审,记得给的是大同行,研究生院有一个指导性意见,主审应该请博士生导师。那时博士生导师还不多。就难于都请到小同行了。记得好像这 30 份寄出以后不久,研究生院就发通知,减少到 15 份,大概发现 30 份收回来不易,所以虽然和梁斌师弟答辩时间相同,他送审的是 15 份。那时打电话还不便,不能事先预约,评审时间很长。过了几个月, 30 份倒是收回来了,也绝大部分通过,评价很高。也有的前辈先生回信说,你们做催化剂机械强度,跟催化原理不相干,我不想学习新领域了,故不参加评审了,只好中间换一个评审。其中一个主审意见认为论文不够科学,不通过,于是又增加了两个主审,这样得到审稿意见,几个月就过去了,所以就和师弟一起答辩了。 当时准备答辩,如临大敌,因为请了持否定意见的主审前辈做答辩委员,但是准备的交锋并没有发生,曾经否定论文的老前辈说,听了讲解,感觉好多了,还是有新观点和立论,博士论文成立。当然,答辩还是讨论激烈,充分体现了 Defense 的概念。 7 位老先生毫不留情,出言如矢。回答也言辞激烈,捍卫观点。 7 位答辩委员中,有导师张鎏先生。 90 年去了荷兰,到 Twente 大学 Julian Ross 教授的实验室临时工作,参加了几次博士论文答辩,虽然答辩用的语言是荷兰语,听不懂,但有朋友在旁边翻译,也有好朋友答辩,参与了准备工作,还是了解了总的过程。 到 Twente 最先接触和感觉不同的,是那里的博士论文,所有博士论文都印刷精美,都有书号,是正式出版物,这和当时国内不同,我们的论文是好不容易找到的打字点做的胶印本,更谈不上书号,这个至今还没有。那里的论文除了正式的一本完整论文以外,还附送两个 ( 几个)印刷精美的附页,一个是答辩的时间地点和邀请,另一个是很特别的,是新博士对感兴趣的事物的评论,一般是针对不同事情的几句话,不超过一张纸的正反面,但一般很有思想,很震撼,据说是给 Ph.D.( 哲学博士 ) 的依据。当然还有其他附页,比如答辩晚上的宴会安排等等。最不同的,是我们的博士论文上写导师为 Supervisor( 督导者 ) , Twente 的论文上,导师被称作 Promoter( 提拔者 ) 博士生的答辩,和国内的一个人讲演和回答,几个评委提问,一些人听不一样。那里的答辩完全是一个晋升 (Promotion) 的仪式,丝毫没有 Defense 的味道。这个仪式,值得详细描述。 开始前,获得邀请的亲朋好友和同学同事在台下聚集,参加的什么人都有,甚至有怀抱中的小孩,答辩者穿燕尾服,两个俊男 ( 美女 ) 好友,也着燕尾礼服,作为侍应帮助整理投影片、幻灯机等。记得有的更正式,还带发套。到正点,一般是下午 4 点,会听得大厅右后方大门内,咚咚咚三响,回头看到,一黑袍镶红边正装老者,手持权杖,引导一队或 5 名或 7 名着黑袍正装教授 ( 答辩委员 ), 缓缓走向讲台,老者在上台前止步,离开大厅,一队教授走到台上呈扇形正襟危坐。答辩者在讲台正中开始演讲,演讲完成后,教授分别发言,至正点,老者再次进入大厅,在台下用权杖点地,咚咚咚三响,台上的教授起立,顺序下台,演讲者和侍应生亦尾随走下讲台。一队教授在老者的引导下离开大厅。约 1 刻钟后,咚咚咚三响,老者和教授再次出现,这时新博士跟在队尾,走到讲台,导师将学位证书颁发给新博士,仪式结束,联欢开始,一般时间不长,常常是同学和师兄弟一起,献上一首合唱颂歌。然后按顺序离开大厅,在侧厅是准备好的小吃和美酒,一起品尝聊天,一直到下午 6 点左右。晚间的宴会则是只有特别邀请的才去参加,参加者一般要自负餐费。 特别有趣的是,荷兰教授的黑袍子礼服,有很多讲究,没有教授职位的,可以做晋升委员会成员,但没有黑袍子穿,教授的袍子,有不同颜色的花边。直到四年前去荷兰,在 Delft 大学参加一个礼仪活动,穿了黑袍子,才有机会问朋友,不同的花边,有什么意义。原来这花边的形状和颜色,代表不同的学院,不同的系,还有专给客人穿的。记得那一次,和一个瑞士教授穿的袍子一样,因为都是客人。瑞士教授是荷兰人,摇摇脑袋,说 We are now a member of the Dutch Gang 。在催化界, Dutch Gang 很有名,特指在世界各地工作的有成就的荷兰人教授和在荷兰工作过的教授,原来出处在此。一群穿黑袍子的黑帮。 在 Twente 参加的答辩次数多了,听出了点门道,原来教授们的提问,没有一点质疑的味道,都是赞誉之词,最后提出一个引导性观点请新博士评论。这那里是答辩,分明就是晋升仪式。说起这事来, Julian 还吃了一惊,他说当然了,有什么奇怪,我们就是 Promotion 的仪式吗。弄的自己到惶惑了。原来受答辩 (Defense) 的概念影响太深。实际上人家根本不把这活动叫答辩。 1997 年回国后带的第一个博士生答辩,邀请 Julian 来参加,老先生兴冲冲的从爱尔兰赶来,参加了一次我们的真正的答辩,看老先生够扫兴的。聊起天来,老先生说,欧洲的博士答辩,基本上是一个仪式,评审已经是提问质疑的过程了。 后来到了法国,再后来到瑞士的法语区,都参加过答辩,程序稍微复杂一些,要有审稿,和会考 ( 是有一个委员会的面对面质疑和考试 ) ,但这会考是不公开的,公开的叫公开报告 (Public Presentation) 。有点像荷兰的仪式,但不着正装 ( 西装还是要穿的 ) ,报告以后,导师直接把学位证书授给新博士,参加者都是新博士的亲朋好友,授完以后,就是酒会和狂欢。法语区的仪式不像荷兰那面正式,但后面的酒会和狂欢要内容丰富的多。 回国做了教授以后,从 97 年后开始有博士生毕业 ( 开始不是正式的博士生导师,学生是以先师张鎏先生的名义招的 ) 。记得这时论文的评审人减少到了 8 个,但来源做了更具体的规定,要求 8 个人要来自于 8 个不同的单位。其中 3 个主审,要两个以上肯定意见。答辩委员会仍然和原来一样,是 5 或 7 位专家,导师一定是答辩委员。 大约在 2000 年以后,一个重大改革,导师不准做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了。开始很不习惯,坐在后面,又不能缺席,挺别扭的。到 2005 年左右,又一个重大改革,博士论文要盲审,也就是导师不能知道审稿人是谁,这是新的经历。据说是为了保证审稿人畅所欲言,公正评审。好在开始几年,送审的人数还较多,好像是 6 个,偶尔遇到一个不知所云的评审意见,也没怎么在意。谁想到,今年又有改革,评审人减少到了 3 个,几个博士评审意见回来,认真一看,有麻烦了。比如一个自己认为很优秀的博士生,一个评审人给了不及格。评审意见表上,对创新性一栏最有意见,扣分最多。这是怎么也想不到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论文创新性如何,他发表论文时的审稿意见都说明确创新。在送审博士论文的时侯,他的已经发表出来的论文如下: 1. Qinghua Liu, Alice E.S. Sleightholme, Aaron A. Shinkle, Yongdan Li and Levi T. Thompson, Non-aqueous vanadium acetylacetonate electrolyte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9, 11, 2312-2315 2. Qinghua Liu; Ye Tian; Chun Xia; Levi Thompson; Bin Liang; Yongdan Li,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 single direct carbon fuel cell, J Power Sources, 2008, 185, 1022-1029 3. Hongjiao Li, Qinghua Liu, Yongdan Li, A carbon in molten carbonate anode model for a direct carbon fuel cell, Electrochimica Acta, doi:10.1016/j.electacta.2009.11.015 回想起来,很是郁闷。我们的体制,为什么就不能够信任教授和新博士呢。博士论文盲审由行政人员定评审人,和由导师提名同领域值得信任的专家,那个更合适呢?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有什么不利的呢?为什么不能答辩的当场把学位证书颁发给新博士呢?为什么我们不让新博士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离开学校呢?博士是大学给的最高学衔,要把新博士整得遍体鳞伤才是最高境界吗? 2009 年 12 月 17 日 于天南大联合楼。 荷兰黑帮的正装。只有正教授才有资格穿的服装。 附件: 中国的博士大跃进危及严肃的博士生教育。 中国的博士大跃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6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担任研究生助理的研究生是大人物
shxzhang 2009-11-16 13:31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公元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午十一点三十分左右,手机响起来。 接听,是一个女性的声音:是杨少雄吗? 先鉴回答说:不是。 女性的声音说:你是谁? 先鉴回答:我不是杨少雄。你打错啦! 女性的声音说:那就是打错啦。我找杨少雄! 手机挂啦。不到一分钟,铃声又响起来。还是刚才的号码。 接听,还是刚才那个女性的声音:是杨少雄吗? 先鉴回答说:不是。 女性的声音说:那你是谁? 先鉴说:我不是杨少雄。你打错啦。重复。 女性的声音说:哪你是谁? 先鉴说:我不是杨少雄! 女性的声音说:杨少雄是这个号码啊! 先鉴说:你打的这个号码不是杨少雄的! 女性的声音说:你不是□□大学的杨少雄吗? 先鉴说:我不是杨少雄。 女性的声音说:那你是□□大学的老师吗? 先鉴说:是□□大学的教师!不是杨少雄! 女性的声音说:那你是□□大学的谁哩! 先鉴说:这个好像不必说吧! 女性的声音说:噢,是张少雄,是张少雄,我看错姓名啦,对不起!你是张少雄吗? 先鉴说:我是张少雄!有什么事? 女性的声音说:我是□□□□大学□□学院研究生助理。我们有一篇学位论文要你评审。 先鉴说:可以。 女性的声音说:你什么时候过来取? 先鉴说:我最近很忙,肯定没有时间来! 女性的声音说:那怎么办哩? 先鉴说:我最近很忙,肯定没有时间来拿论文!先鉴重复着。 女性的声音说:我是研究生。那论文不是我的。 先鉴说:我最近很忙,肯定没有时间来拿论文!第二次重复。 女性的声音说:那给你送过来吧?! 先鉴说:我最近很忙,肯定没有时间来拿论文!第三次重复。 女性的声音说:你记一下我手机号码,什么时间有空,打电话告诉我。我这会儿在办公室外打电话,我手机没电啦! 先鉴说:不用记啦。我不会给你打电话! 女性的声音说:那我给你打电话,看什么时候把送论文过来! 先鉴说:不用再打电话。把论文放在我单位办公室,请他们转交! 女性的声音说:还有一百块钱哩,放在哪里? 先鉴说:放我单位办公室! 女性的声音说:你单位在哪个校区? 先鉴说:在校本部。 电话问答还有好几轮,内容是先鉴单位所在具体地方。不再抄录。 放下手机后,先鉴突然明白一件事:担任研究生助理的研究生是大人物!
个人分类: 教育漫話|443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评审人名单评审后应当公开
swguo 2009-11-10 21:45
( 原载于 科学新闻 2009年第21期 评论 http://sciencenet.cn/skhtmlnews/2009/11/802.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评审有二轮:一审和终审。无论是一审还是终审,评审人名单在评审前后都是严格保密的。据称此举利于评审专家公正地、毫无顾虑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过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揭晓,总会有一些徇私舞弊的传闻。有些评审专家尚未看到要审的标书,却已经接到了被评审标书作者请求高抬贵手的电话。甚至还有一些标书申请者言之凿凿地抱怨某某专家把他的标书给毙了,但发现不久该专家却发表了和他标书申请内容类似的文章。换言之,该评审专家剽窃了被审者的标书,但却不公正地将其标书打入了冷宫。如此令人震惊的指责,在学术不端行为颇为猖獗的今天,恐怕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束后,总会有人抱怨、不满、愤忿和投诉。 诚然,国际上不少基金会的标书评审,如英国的Wellcome Trust,新加坡的A*STAR,都是采用匿名制。但是,匿名制,或评审人名单的严格保密,并非是出于利于专家公正、毫无顾虑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唯一考虑,因为专家们的见解/看法以及他们之间的讨论,都是在关起门后(在中国常常是将手机上交之后)进行的。申请者在评审结束后所看到的评审意见,无非是评审专家斟字酌句后的书面文章。不过,匿名制,或更确切地说是保护评审人身份的制度,的确可以起到保护评审人在评审之后免受可能的打击报复。 匿名制的弊端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在一个诚信普遍缺失的社会里。或早或迟,不少申请者就会知道谁是一审,谁是终审,谁给谁说过情。所以,评审人名单的严格保密,或匿名制,对大多数没有关系的申请者来说,的确是保密的,但对一些有关系的人来说只是另一件皇帝的新衣。所以,匿名制对于大多数没有关系并虔诚地相信评审制度公正性的申请者来说,实际上非常不公正的。 而匿名制却无意地为一些不负责任的评审人提供了一具巨大的乱评乱审、党同伐异的保护伞,因为被审人并不知道是谁发表如此高见,而现行制度对不负责任的乱评乱审毫无任何制约和平衡。事实上,对任何一份标书,都可以提出不足之处或挑出毛病(取样不对,或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经费预算不合理,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由于匿名,受到伤害的申请人大多不知谁使的绊,且又怕下一轮评审给穿小鞋,故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如此,又助长了此类学术不端行为。 匿名制也为徇私舞弊提供了可能。一条请多关照的短信,评审人自然心领神会。评审结束,受惠者往往并不张扬,评审人也不会大肆广播,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真可谓神不知鬼不觉。而当评审人和被审的标书有利益冲突时,由于匿名,被审者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让评审人占了便宜。而由于匿名,标书受到剽窃的风险,在当今的中国,恐非杞人忧天。 由于匿名,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乱评乱审、党同伐异的行为很难察觉,也很难区分是故意的还是水平问题,再加上施行此道的成本微乎其微,且被捉的风险低之又低,使得个别评审专家深谙此道而乐此不倦。 美国NIH的做法 是不是要让评审专家公正、毫无顾虑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非得要实行匿名制?完全不是。在科技第一强国美国,其国立卫生研究所(NIH)每年所发放的用于和生物医学有关的研究经费为全球第一。而在NIH,所有标书在评审后,其评审意见会随同所有评审小组的名单均反馈给标书申请人。所以,评审后名单公开也能做到评审的公正性。 NIH的具体做法是:NIH属下的科学评审中心(Center for Scientific Review,CSR)负责所有标书的评审。CSR分管近200个不同的评审小组(study section),每个评审小组由一个主席及20~30个资深专家组成。此外,由NIH提供一个评审官员及一个技术助手。评审官员不直接参与评审,只是在整个评审中如有需要提供政策性的解释或有关程序方面问题的解答,而技术助手则主要负责会议记录及投票表决结果。评审小组成员任期一般是5年。而所有成员的名单是公开的(http://www.csr.nih.gov/Roster_proto/sectionI.asp)。如果一批标书中需要评审小组中没有的专家时,评审官员会事先安排一些特邀评审专家(ad hoc reviewer)。这些特邀专家的名单在评审后也将会公开。 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性,NIH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每份标书由一个主审(primary reviewer)和1~2个副审(secondary reviewer)评审。在所有小组成员签署保密协议及无利益冲突保证之后,在讨论某个标书时,由主审和副审分别提出评审意见。小组其他成员也可以提出意见。然后在取得整个小组成员的大致共识之后,投票评分。评审之后,再由主副审分别写成书面的评审意见反馈给被审人。 NIH的做法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评审者的身份(被审者最多只能猜大概是谁评审的,但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很难确切地知道谁是评审者),而另一方面由于评审人员名单的公开,最大限度地给不负责任的乱评乱审、党同伐异等行为以制掣。此外,由于整个评审小组的整体水平高,这就为不负责任的评审又增加上了一层无形的制衡。毕竟,在20多位专家面前乱评乱审也是需要一定的魄力的。的确,在一个以诚信为上的社会里,一个科学家的名声不啻为其第二生命。 综上所述,匿名制并不是能够保证评审公正性的唯一方法。像NIH这样的评审后公开评审人名单的做法,同样能够保证评审的公正性。而评审的匿名制,在很大程度上为不负责任的乱评乱审、党同伐异等行为开了方便之门,为评审利益冲突播下了种子,未能有效防止评审人可能的剽窃,也对大多数没有关系的申请者不公平。而NIH的做法,会给评审人一种无形的制约,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评审制度的公正和透明。 遏制软性学术不端的机制 在当今中国科教界,诸如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几乎是司空见惯的,这些不端行为也为绝大多数科教工作者所不齿。然而,诸如不负责任地评审标书,不懂装懂,或者利用评审之机结党营私,徇私舞弊,党同伐异等行为,虽然不像诸如造假、抄袭等硬性学术不端行为那么普遍,但这些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学术不端和腐败。这种软性的学术不端对中国科研危害的程度,其实并不亚于造假、抄袭等硬性学术不端行为,在某些方面甚至甚于诸如造假、抄袭等公认的学术不端行为,因为对此类硬性学术不端行为,现在已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这种软性的学术不端,更会直接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姑且不谈专业精神的缺失,且由此产生的浪费、低效等不良后果都将由纳税人负担毕竟,一流的科研以及优秀的标书是不怕严格但公正的评审的。而其隐蔽性以及对科研人员对评审公正性的信心的打击之严重,却是硬性学术不端行为所望尘莫及的。 有鉴于此,我们理应对这些软性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最大的遏制,而要遏制此类行为,纯粹依靠评审人的自律和责任感是不行的。我们需要一套诸如评审后公开所有评审人名单等行之有效的机制,以期对评审人加以一定的、必不可少的制约。诚然,美国NIH的评审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在现实社会里,没有完美无缺的机制,只有差的、好的和更好的。国人常常以摸着石头过河而自诩,殊不知如果一条河已经有座桥,弃桥摸石头过河之举无异于刻舟求剑。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曾作为美国NIH、英国Wellcome Trust,及新加坡的A*STAR的标书评审人)
个人分类: 未分类|64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草菅人命的评审团(转)
wliming 2009-10-29 08:51
谁来评定肖传国? 2009年10月27日《科学新闻》杂志   ■记者 邸利会   在父母的搀扶下,小芳(化名)蹒跚着推门进来,面色平静,身体柔弱。   这是经过肖氏反射弧手术治疗的患者。她在一年半之前接受了肖传国的 手术,在不见好的情况下,从家里来到北京,寻求进一步的治疗确切地说, 她手术后不是不见好,而是情况变得更坏了。   小芳并非唯一一个接受此类手术的患儿。10月16日,另两位脊柱裂患儿的母 亲同时将河南神源泌尿外科医院告上了法庭。诉状说,三年前她们的孩子在这家 医院接受了治疗大小便失禁的手术,但病情至今仍没好转。而且,和她们孩子同 期住院的病友中,没有一例治愈的,与医院宣传的85%的手术成功率相差甚 远。更为严重的是,术后孩子左腿出现萎缩、变形,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患者之殇   现在为小芳治疗的医生说,他不便对他的同行进行评价,但可以听听患者是 怎么说的。   2007年底,小芳的母亲第一次注意到了电视播出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及 其治疗效果的片子。而在此之前,罹患脊膜膨出的小芳已经进行了五次手术,但 收效甚微。小芳的母亲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试一下。   当时,我也咨询了医生。小芳的父亲告诉《科学新闻》,他们和我说, 最好不要做,可是她母亲太心急了,想着有一线希望,也要尝试一下。   从电视和网络上了解到,郑州也在做类似的手术,小芳的父亲就赶到了郑州。 但亲眼所见医疗环境的低劣让他不相信这就可以做成手术。随后,在多次询问下, 才知道这一手术的创立者肖传国是在武汉的协和医院。   2008年3月,心急如焚连夜赶车到达武汉的一家人,赶上了肖传国正在举办 的国际研讨会。当时有外国记者来,也有外国学者来,我们家属全部在里面听 他讲。还有从越南、台湾来的病人。病人家属我们都有联系,当时做了十几个人, 现在最起码七八个人都有联系,没有听说一个好的。当时说的是,至少有 60%的 治愈率。   据小芳的父亲说,按照当时的承诺,小芳在术后半年到一年时间就可以有起 色,但现在一年半都过去了,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当初,左脚因脊膜膨出而 有些内翻,为了做肖氏反射弧,必须用一只脚的神经去接膀胱。而医生说,用有 毛病的左脚的神经去接,效果不好,于是便切下正常的右脚的神经接了过去。医 生说,右脚暂时会迟钝一点,过三四个月会慢慢恢复过来,最多半年。但到现在 都一年多了,双脚没有一只见好,同时膀胱的排尿并没有恢复正常。   尤其我到郑州看的时候,觉得那些农民,辛辛苦苦,这里借钱,那里借钱, 东借西凑的两三万块钱,在那里做手术,要成这样,就真的是惨了。经济基础不 好的,搞的是家破人亡。小芳的父亲说。   如今,小芳读完初中后就辍学在家了,父亲觉得读了也没用。他说:要去 打官司,也不重要了,只要小孩能康复起来,像正常人一样,其他都无所谓了。   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们还会不惜任何代价进行医治。小芳的母亲说。   一场鉴定会   小芳接受的这一手术,其基础是人工反射弧理论,创立者是武汉协和医院的 肖传国教授。   在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看来,肖传国之所以能够大肆宣传其理论, 并在部分医院开展其手术,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04年的一场鉴定会。   2004年8月,由鉴定专家同济医学院裘法祖、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济生等7位院 士和一名教授组成的鉴定会,认定肖传国的成果对于解决先天性脊膜膨出患儿大 小便失控具有重要意义和突出的创新性。   据当时参与鉴定的第三军医大学王正国院士回忆,该项目最早由时任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叶鑫生推荐。而看一些材料的介绍,该成果在国 外也有很好的反响,国际上有关专业会议都作了介绍,在国外有着很高的评价。   但这样的鉴定会在专家组成上却存在着缺陷。组长韩济生、西安第四军医大 学的鞠躬等人长于基础神经的研究,对于临床并不擅长。而在所有的专家中,只 有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的金锡御教授是泌尿外科的专家。而当时,中国泌尿外科的 唯一一个院士郭应禄并不在邀请之列。其实,在肖氏的该项成果参加国家科技进 步奖的评奖以及肖氏参与申报院士时,郭应禄就曾提出一些意见:效果并不是想 象的那么确实。   我不是专门搞泌尿外科的,当时,基金委的专家推荐他。另外,裘法祖对 他也比较赞赏。我非常尊重裘教授,他平常是一个科学精神很强的人,医德、医 风都是典范。所以没有接触情况之前,我对这个成果就有好感。王正国说。   这次鉴定会上,肖传国专门找了几个病人,当面来看效果。从外行角度看, 略微施加点压力在腹部,就可以正常排尿了。但作为尿动力专家的金锡御提出, 这可能表明目前的排尿主要是压力造成的,而不是神经功能恢复造成的。   当时有基金委的专家推荐,裘法祖强烈推荐,一个年轻人,特别是国外评 价很高,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原创的、国外欣赏的成果不是太多,我抱 着鼓励和学习的态度,当时觉得还是不错的,我也没太多说话,因为我临床做得 很少。王正国坦言。   同时,专家们也提出,该成果虽被认为解决了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但其原理 分析尚需完善;此外,这项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也应充实。当时请的专家大多是 搞基础的,临床医生极少,但专家们仍然将成果确定为先进。   这可能有一些情感因素。金锡御论资历、论权威性,都不如别人,别人是 院士,年龄也大,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要做到不管别人再大的名气,不同意就能 提出来,常常是做不到的。王正国告诉《科学新闻》。   鉴于肖传国手术做得很漂亮,效果也很好,加之裘法祖的推荐,西安第 四军医大学的鞠躬院士不会相信结果是假的。因为,裘老师是很认真的, 很严格的,裘老师还到平顶山去看了的。我相信裘老师。鞠躬承认肖的工作在 临床上还是有价值的,虽然在理论上还需要完善。   竞选院士惹的祸?   鉴定会上成果获得通过,似乎为肖传国竞选院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2005 年9月14日,搜狐公司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邀请方舟子在搜狐健康频道在 线谈《生物医学的规范》,对于肖氏反射弧的学术地位提出质疑;2005年9 月21日,方舟子在搜狐新闻频道发表文章《脚踏两只船,中国院士越选越滥》中, 进一步指出肖传国在国际上毫无影响,而肖氏反射弧在国内医学界也没有得 到认可。   肖传国认为,这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报道和污蔑,特别是对他的学术工作和 所获国际认可的各项指控均完全背离事实,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权。由此,肖传 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2005年10月8日,肖传国向武汉江汉区法院正式递交诉状算起,直到2007 年11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为止,基于大致相同的诉求,肖 传国先后在武汉、美国、北京提起诉讼近十次,状告核心人物方舟子侵权。   2006年7月25日,武汉江汉区法院一审宣判,方舟子败诉。不久,先后有600 多人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关于肖传国诉方舟子案的公开信》上签名,抗议法院判 决不公。信中称,方舟子撰写评论文章对院士候选人肖传国进行质疑,是正当的 学术批评与舆论监督,完全符合中国科学院公布院士候选人名单以加强社会各界 对院士增选工作的监督的目的,同时也是作为公民的正当权利。   我觉得打官司也没意思。鞠躬说,人家在网上爱怎么说你,你是什么 就是什么,你要较真,没必要。大概没人能陪得起他打官司。打官司很贵,拖下 去,别人陪都陪不起。   2007年11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从法律的角度说明了双方在 肖传国本人的学术水平以及肖氏反射弧的国际影响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法院 认为:上述争议均属学术领域范围内的争议,应局限于学术领域依靠学术自治 妥善解决,法院不应更没有能力对此做出法律评判。   同行的尴尬   既然法律上不能解决学术争端,那么究竟该由谁来评价肖传国和他的肖氏 反射弧?但令人略感沮丧的是,在官司过后,迄今没有哪一个泌尿外科同行愿 意再对此项成果进行评价。   北京一家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告诉《科学新闻》:依靠同行评议目前是不 可能的,我敢保证没有哪一位专家愿意进行评论。如果同行评议的话,我说什么, 他(肖传国)总有很多理由说我的不对。他同时认为,肖传国的方法还是一个 值得肯定的研究方向,只是如何由动物实验到临床,需要更多考虑。而对于肖本 人,还是尽量不招惹为好,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说。   从事神经基础研究的鞠躬则坦言肖传国一开始所做的基础研究,如运用电子 显微镜所做的组织切片不够令人信服;另外,他画了个反射图,从神经解剖来讲, 中间是不正确的。因为通过挠皮肤引起的神经反应,不能直接到运动神经元形 成反射弧,他是这么画的。这种反射弧,是直接到肌肉的,不可能皮肤感觉就能 达得到,是经过中间神经元才能到前脚去的。他缺了个环节,但他就画,他也不 听人家意见,就认为这是很对的。鞠躬说,我不喜欢这种事情。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42届国际脊髓大会上,上海同济医院的张世民曾与 肖传国先后作了此方面的学术报告。肖传国的这些文章,我以前都仔细读过。 我们也作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我在我的报告中,末尾用了1张幻灯片提出了这 个反射弧尚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需要进一步研究。会后我们也与肖教授当面交 流过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张世民告诉《科学新闻》。   此后,张世民写成针对人工反射弧的大约500个单词的评论,发表在 2004年的美国《泌尿学杂志》上。   而作为同行的北京朝阳医院泌尿科主任杨勇拒绝发表任何评论,此领域唯一 的院士郭应禄也因身体不好的原因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由于临床的权威检验并没有进行,有关这一手术具体的治愈率并没有一个来 自第三方的统计结果出现而郑州的这家医院已经停止做此项手术。   据悉,卫生部于2009年3月2日颁布,于5月1日实施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 理办法》,对于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的医疗技 术,按照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第三类医疗技术,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 控制管理;而对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也 将获得可依据的规则。 评肖传国等人《一种用于脊髓损伤后可控排尿的人工躯体中枢神经系统自主反 射途径∶15名患者的初步研究结果》   要在脊髓损伤后重建可控排尿,至今仍然是医学上的一大挑战。肖传国等人 先在动物、后在临床病人中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建立了皮肤中枢神经系 统膀胱人工反射途径以引发膀胱收缩。根据我们的理解和对脊髓损伤病人治 疗膀胱的临床经验,我们想要对该人工躯体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反射途径 做几点评论。   首先是关于自然引发的排尿和人工引发的排尿之间的关系。在上骶骨脊髓损 伤的病人中,通常会出现一个或更多个自然引发点能够引发排尿。做该手术的病 人是否还保留着自然引发排尿的能力呢?而且,我们认为人工反射弧不能控制 排尿。   其次,哪一条神经根应该被选用做为接受器?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如何促使轴突到骨盆神经而不是到外生殖器神经的再生。 该手术的目标是让膀胱而不是括约肌获得更多的神经再分布。我们怎么能够抑制 到躯体神经末梢的轴突再生而增强到自主神经的轴突再生呢?   还有一个问题是,皮肤传入和腱传入哪一种是更有效的引发方式?在皮肤 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和腱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反射途径之间,会有任 何不同吗?哪一种能有更好的结果呢?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是否要进行传入神经阻滞。临床试验已经证明,牺牲4 条甚至5条骶骨神经根对排尿或排便都没有效果。有选择地切除上骶骨脊髓损伤 病人的骶骨神经根,通常一开始似乎有效,但是长期效果却令人失望。我们的意 见是,躯体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反射弧只不过是建立了一个新的躯体引发 点来引发排尿。它很少影响到膀胱的顺应性和储存功能。因此,没有进行恰当的 传入神经阻滞就去建立躯体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反射弧最终将会导致膀胱 的反射过度和痉挛。传入神经阻滞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它是否会使躯体引发排尿 失效呢?   总之,在得出结论之前,还需要有更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并且要有长期的 跟踪调查。   (摘译自美国《泌尿学杂志》2004年6月号第171期第2387-2388页。原文作 者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整形外科张世民) (XYS20091027)
个人分类: 社会|2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授职称评审PK大战
kksonne 2009-10-9 13:43
个人评论:今年浙江大学高级职称评审已经拉开序幕,至今总计有99位正高(教授、研究员)候选人和184名副高(副教授、副研究员)候选人递交材料并作了报告。按照去年传达的领导精神,今后浙江大学每年新晋升的正高副高总人数约为100人左右(其中40人左右为正高,60人左右为副高),今年的评审晋升可谓惨烈!若今年不能上,则隔年申报,并要出示期间新的成果(详细可见浙江大学内网人事处主页链接)。 之前转帖的 浙江大学2009年各学院(系)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和 浙江大学2009年各学院(系)教授/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请注意不过是 门槛条件 。 换言之,即使符合教授条件,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可以成为教授。 看看今年的比例(正高大约2:1;副高大约3:1)就知道了。 姓名 系列 审核单位 申请级别 拟聘职务 彭利贞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关长龙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永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傅守祥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群晖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丽君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阮云星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诗宗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为民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小潞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瞿云华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陆建平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楼慧心 人文社科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正高级 教授 崔浩 人文社科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正高级 教授 钟建安 人文社科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颜士梅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明亮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郭红东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潘士远 人文社科类 经济学院 正高级 教授 肖如平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徐慈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乐启良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健梅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力君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玉洁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周少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任会明 人文社科类 人文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汪凯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赟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红雨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郑西帆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邱戈 人文社科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韩昊英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跃华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金珺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志军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结兵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孔寒冰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苗 青 人文社科类 公共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赵宏琴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淑华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徐沁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胡晓慧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伟英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晔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韩玲梅 人文社科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徽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金慧娟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叶映华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邱亚君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莉华 人文社科类 教育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社会科学) 徐青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社会科学) 杜健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火根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葛亚力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韩洪灵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罗关良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周伟华 人文社科类 管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小茜 人文社科类 经济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贾惠娟 农业推广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正高级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农艺) 叶均安 农业推广类 动物科学学院 正高级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畜牧) 卢剑波 农业推广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朱金文 农业推广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肖梁 农业推广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魏兴昌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赵民建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马慧莲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杜阳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潘翔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沈会良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陈彪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张冬仙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项震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郭延平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余旭平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敏奇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林建平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曹堃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杨健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蒋新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郑传祥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王靖岱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戴立言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王青青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兴祥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莉丽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梁黎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朱苏宁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李恭会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丁克峰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汪洌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高教) 董旻岳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魏启春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徐骁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李忠学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沈杰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张建明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杨春节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陈曦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王海清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李江雄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梅德庆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孙清江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张溪文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彭新生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朱铁军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金志华 理工农医类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孙红月 理工农医类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陈雪明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林道辉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孙翠荣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冷文华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何光玉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张奕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林舟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薛儒英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敏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张登荣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李俊杰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新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翁晓燕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铭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邱英雄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杨万喜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杭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陆高华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王绍金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罗自生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江全元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齐冬莲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沈海斌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程军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宋小文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甘智华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周志军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高建青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连晓媛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杜永忠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文智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高级 教授 陈为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高级 研究员(自然科学) 蒋宏亮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正高级 教授 史治国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昊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金小军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吴昌聚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余官定 理工农医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张晓娣 理工农医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侯昌伦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崇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梁宜勇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胡骏 理工农医类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师恺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舒小丽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郑新强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黄鹂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景华 理工农医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米玉玲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佳堃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杜华华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红云 理工农医类 动物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兴旺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邢华斌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俞豪杰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赵春霞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程党国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庆华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苏宝根 理工农医类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宋朋红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沈静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胡晓彤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叶英辉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邹晓晖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胡薇薇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邱爽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谈伟强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娴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善春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保红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方三华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建卫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林旭瑷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力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朱军慧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爱霞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世红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静 理工农医类 医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磊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玉龙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金月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驹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蓉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周燕国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仲轩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海龙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纪武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钱镜林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梅振宇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卡 理工农医类 建筑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可泳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徐祖华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姜伟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勇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熊蓉 理工农医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唐建中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雷勇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刘伟庭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王青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管成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武建伟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欧阳小平 理工农医类 机械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崔元靖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马天宇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秀丽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晓东 理工农医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万占鸿 理工农医类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贺治国 理工农医类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黄益丽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东雷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邓劲松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璟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梁新强 理工农医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彩伢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罗炜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幼芳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习玲玲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程晓敢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毕惟红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温道伟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彪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志春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张丰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何宇 理工农医类 理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陈新爱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毛旭明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成钢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杨建立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非燕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杜娟 理工农医类 生命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周凡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朱小明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唐志峰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峰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张琳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泮进明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唐振兴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李春英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和劲松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刘松柏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永维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陆柏益 理工农医类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赵梦恋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包哲静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金孟加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新科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辛焕海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珺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赵挺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刘涌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王怡雯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晔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张韶岷 理工农医类 科学技术研究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吴学成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陈玲红 理工农医类 能源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干湧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邓见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黄争舸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王培勇 理工农医类 航空航天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吴斌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毅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吴昊姝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甘礼社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那仁满都拉 理工农医类 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高云君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肖俊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王青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黄劲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邓水光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教授 蔡登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高教) 任重 理工农医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高级 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万灵书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朱利平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张兴宏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仝维鋆 理工农医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副高级 副教授 共 283 条
个人分类: 健康话题|12761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luoweijun 2009-9-11 15:26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果已经下来多日了,也早就知道我的被毖,但是迟迟没收到反馈意见(听很多同事早都收到了),心里十分的不爽!通过多方打听基金委的人,联系到地球化学口负责人,还算运气好,这位同志态度蛮好,没两天就发给我基金反馈信息了。结果是A(优先资助)、B(可以资助)、C(没说,可能就是不给资助呗)(ABC是我认为的,应该没错吧,呵呵),看了比不看郁闷,不过不看又心中没底,到底为什么毖我?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份基金,有人(A)说很好, 技术路线很具体,操作性强 ,而有的(C)说是 几乎不可行 呢?为什么如此不同啊?不过谢谢前者的鼓励,更要感谢后者提出的批评和意见,这些对我今后申请都有好处,谢谢你们。明年继续,呵呵。 今年(2010年)终于得了,呵呵,估计是回避信起作用了吧。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9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水平高了,小课题反而拿不到了
yuliping 2009-9-9 22:45
根据学习规律,一般在学习初期,水平提高较快,后来会稳定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提高,达到一定平台后又保持稳定,如此不断循环提高。这几年,是我科研水平突飞猛进的时候,经过若干学习循环,应该说总体科研水平还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几年来,共拿到各类省厅级课题近 10 项,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也处在较高的水平。最近两年,一方面在冲击国家级课题,当然另外一方面也在申请小课题,基本是逢课题必报,有趣的是,不仅大课题难以申请,厅级课题也拿不到了。 一、大课题拿不到的原因分析 第一,功力可能有限,课题报告总体水平不够。 但是,这也是相对的,我手上有两本专著已经完工,等待经费出版,如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后期资助项目,我相信两个都可以中,一本专著发表了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一本专著发表了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30篇。所以说,科研能力不够仅能说明少部分问题。 第二,依托单位实力不够 这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我在一所高职院校工作,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批准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16140项,其中高职院校获批课题7项,资助率近千分之四,全部是自然科学类课题,没有一项是管理科学部的课题。 看到网上有学者申请4次、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于成功的消息,真为他们高兴。我从2004年开始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今已经6次,全部没有成功。现在脾气特好,屡败屡战,平时的积累不算,不就浪费我半个月时间吗?没有关系,只是有时觉得对不起恩师和朋友,他们每年都帮我进行修改,花了不少精力,也对不起协作单位。 总之,这方面需要继续花力气,多交流,多思考,多申报,不灰心,希望有所突破。 二、前几年小课题申请成功的原因分析 第一,课题选题时髦。 由于没有什么科研基础,在申请课题时往往跟踪热点,什么时髦申请什么,往往颇有收获。申请下来的课题,大多数属于这一类。 第二,一些课题选题不错,水平较高。 也有少数课题,水平还是相当高的,拿到实至名归。 第三,前几年竞争不强。 前几年,高职几乎没有什么科研的概念,做研究的少,高职院校也很少,总体不多,后来短短几年,高职院校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教师也随之增加,当然竞争也更激烈了。 三、近两年拿不到小课题的原因 一旦课题超越了评职称需要,下面我思考得更多的问题是做一些真正的研究和创新,而 不是那些基本上每年都在重复选题的没有太多创新的研究,我曾经研究过几年某省级课题指南,发现每年的论文选题都大同小异,重复研究问题不少。当然,这并不是说相关主管部门设立这些课题没有意义,在科研之初,适当给一些年轻人这类课题确实能够增加自信,具有引领作用。 近两年申请的课题,多是基础理论研究,我定量研究方法见长,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很多学科和课题需要一流的研究方法。这里面有几种情况,一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采用该领域传统的方法,比如借助研究猪肉供应链的方法,用来研究牛肉供应链,虽有创新但总体突破不大,这是初级阶段。二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首次采用某种成熟的其他领域的方法或通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比如首次用DEA效率分析来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这是中级阶段。三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采用全新的研究方法或方法组合,进行独创性的研究。一旦取得突破,不仅该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而且研究方法本身可以在其他领域推广。做方法的创新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这是高级阶段。我目前申请课题的方向,就属于最后一种。 现在的小课题评审,由于申请者人数众多,如果全部请一流的高水平评审专家,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评审成本太高了。因此,大部分评审专家,对第一类研究课题的评审,往往得心应手。对第二类课题申请的评审,可能有些力不从心。对第三类课题的评审,恐怕更加难以驾驭。再加上门户之见,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根本就不懂科研是什么,怎么可能进行一流的研究? 这里没有半点对评审专家的不敬之意,文艺评论家可以不是作家,但是对于科研课题的评审,如果专家没有相当的知识广度,没有很好的跨学科能力,确实难以做好评审工作。 我给几本核心期刊审稿,看不懂的论文经常退审,因为现在学科交叉太强了,看不懂很正常。我投稿的论文,也有一些专家的审稿意见有些外行,但总体上,我相信在学术论文评审中,专家们退审是普遍现象。在课题评审中,如果是远程盲审,估计退审的现象会有,但是如果是会议评审,估计很少有专家说,这个本子我看不懂,请你看看吧,可能专家面子挂不住。 什么是令人尊敬的专家学者,敢于说某个问题我不懂,或者说某个问题我缺乏研究。什么都懂的大家不是没有,即使某些学者的知识广度不错,但深度也会有限,世界太大,知识体系太复杂了。什么是科学精神,敢于说不懂也是科学精神。 建议对于小课题的评审,最好采取盲审,并且规定一定比例的退审率和一定比例的通过率,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 2009.9.9 俞立平 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862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然科学基金该怎么评审?
liuxingguo 2009-9-7 13:29
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近年度评审揭榜的缘故,自科基金俨然是成为了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科学网有一些专家在讨论关于基金评审制度的问题,确实是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不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否会接受他们的这些建议,而在明年的基金评审中做出一些重要的改革。 我个人认为,从国内基金评审制度,以及基金年度评审的现状和申请者对评审制度的反应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是做得最为令人满意的一个基金。起码它很勇敢的坚持了申请者署名评审的方式,这方式似乎有违评审公正性原则,其实在我国的操作实践中,反而被证明是最为公正的一种方式。那些所谓的匿名评审的基金,其实最终没有几个项目真正是匿名评审出来的。信息是如此的完备,人际关系网络是如此的密集。哪位专家不知道自己评审的申请书来自什么地方。而且署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防止申请者恶意的剽窃他人成果。在匿名评审制度下,专家们根本不可能对成果剽窃问题进行监督。 不过,通过这两年的申请实践,我觉得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作一些必要的改革可能也是有意义的。关于别人已经谈过得内容,重复已经没有必要了。我只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国家自科基金的评审是分三个阶段完成的,因而不妨称之为三段式评审。这种评审方式,我认为存在有以下一些弊端: 1、时间过长。从申请提交,到格式初审,到通讯评审,到专家小组会议评审,往往一等就是半年。有一首歌里面很无奈的唱道:一等就是一年多。国家自科基金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半年也确实是很长时间了。也正因为时间长,所以基金评审的资金、人力资源耗费也自然就多了很多。 2、三段式评审认为增加了不公平性。如果没有最后的专家小组会议评审,一方面可以加快评审进程,缩短申请者的等待时间,减少申请者的精神煎熬,有利于申请者提前进行项目前期研究准备;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项目评审的公平性。国家自科基金委之所以设立最后的专家小组会议评审,其目的是增加评审的公平性;可操作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截然相反的。我们不去评论最后的专家们的道德素质问题,但至少目前的现状是:只要自己有专家在小组里面,这个单位的课题立项数目就一定会出人意料的多。而且如果有熟人可以打招呼,那项目可以获得立项的机会就一定等于100%。所以到最后这一阶段,关系似乎已经成为评审的关键,而不是如基金委所期望的,对通讯评审的结果进行公平复议。 所以,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考虑如下问题: 1、对评审制度作一些改革,尽量减少可能产生不公平的环节与机会。 2、最好是在通讯评审结束后,直接将通讯评审结果反馈给申请人,最好是连评审专家的姓名也能告诉申请人。这样既有助于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约束,而且有利于申请人在最后结论出来之前申请进行评审复议;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减少申请人的精神损失。(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收到基金委反馈的通讯评审意见)
个人分类: 热点评论|9401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审应尽量避免晕轮效应的误区
罗帆 2009-8-30 23:47
据了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过程和管理程序规范,大多数评审专家认真负责,评审结果相对客观公正。但是,评审结果有时很难避免 晕轮效应的影响。 由于名额有严格限制,评审专家对项目申请书是苛求完美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小缺陷或忽视,都可能会导致申请被枪毙。相对而言,各方面比较均衡没什么问题可挑的申请书一般无可争议。评审专家大都有这种体会,如果发现某份项目申请书有问题,可能还没看完就倾向于否定了,而这种倾向性会影响最终的评审结论。有些选题新颖、意义重大的好项目,因为研究团队结构不尽合理、前期研究相关性不强、局部表述不够清晰等问题被否定,挺可惜的。不少年轻学者锐意进取,思维敏锐,但一般前期积累不够,经验不足。因此,评审专家不应因为存在一些小问题而轻易否定他们选题很好的申请。 晕轮效应 (The Halo Effect ),又称 光环效应 ,指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 ,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爱德华 桑戴克 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 认知对象 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人或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其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评审专家的评价应尽量避免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减少主观色彩。不过,评审管理的流程设计和程序控制更为重要。 在基金项目评审过程中,会评专家重点讨论的是通讯评议平均水平为 B 的项目。随机分工的主审专家介绍评审意见、排序及理由后,专家们再讨论其综合评价是由 B 趋向于 A 还是 C 。这种会评方式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受到基金委工作人员和专家们的互相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讯评议专家个人产生晕轮效应的影响,但也可能因为主审专家的倾向性而导致群体决策进入晕轮效应的误区。因此,应加强评审专家的遴选、培训、监督和考核环节。 晕轮效应的现象,不仅出现在项目评审中,也出现在职称评审中。 武汉某高校有一位中年副教授,任期内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在评职称前期,所在学科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时全票通过。但是,在校学术委员会评审会议之前,专家们收到了匿名信,称他有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所在学院立即成立检查小组,对其申报材料进行了进一步审查,结果未发现所举报的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学院立即向学校有关部门及学术委员会反映情况,澄清事实真相。职称评审结果名单公示以后,大家认为最有实力 通过 教授评审的他却因投票数不足三分之二而落选。当大家听说匿名信事件之后,都说他一定是得罪了什么人,尽管匿名信反映的情况不属实,但使评委对他的印象不好,在名额有限时不投票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起在美国进修时的一个例子。系里有一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教授,他性格孤傲,几乎从来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听同事说,他的学术水平高,但个性张扬,特立独行,不大讨人喜欢。在他申请教授资格时,没通过本校学科学术委员会的评审,但校外专家对他的评价很高,一致投了赞成票。于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以校外专家的意见为主。不少国内高校的职称评审中,也吸收了校外专家,但校外专家的名单应变化和保密,校外专家的比例或权重应提高。由于校外专家与申请人很少有利益关系或冲突,相对客观的立场有助于评审专家群体减少 晕轮效应的影响 。 当然,作为项目和职称的申请人,要清楚晕轮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要尽可能扬长补短,注重细节,减少晕轮效应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个人分类: 学术点滴|6058 次阅读|5 个评论
光荣与梦想----写在职称评审答辩之际
yuliping 2009-7-10 00:36
按:本博文写于 2009.6.28 ,本来已经放在科学网博客上了,后来听从朋友劝告,建议等职称评审结果公示后贴出,江苏省教育厅于 2009.7.3 开始公示。今日重新贴出,感谢 libseeker 、 liuli66 、 周春雷 、 macf 、 wuyishan 、 liudongyang 的推荐,也感谢 liuli66 、 macf 、 陈安博士 、 libseeker 的留言。 这是美国 威廉middot;曼切斯特 撰写的一部美国现代史的名字,上大学时曾经看过其英文版,借用书名谈谈教授职称评审的感受。 从2009年开始,江苏省高职教授评审需要进行现场答辩,6月27日上午10:50-11:20,我参加了答辩,总体感觉还可以,结果可能还要等待一个多月。有了去年破格评审没有通过经历,加上这么多年来无数次科研挫折的考验,已经能够心平气和了。 教授职称几乎是所有大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教授除外,呵呵),一旦拥有教授职称,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当然倍感光荣。如果进行深入分析,教授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教授的形式,比如获得了教授的职称;二是教授的内容,就是其真实的水平。二者同时具备是最好的事情,但二者之间其实是有差距的,不一定名实相符。某种程度上讲,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拿到教授职称,凭良心讲,自我感觉一点也不比本科院校相同学科教授的平均水平差,基本具备了科研上一年能够产出一个教授评审需要的科研要求的能力,因此也不会妄自菲薄,但毕竟内容有了,形式还没有,还没有得到社会广义的接受,因此,还得忙这件事情。 如果说教授是很多追求者的梦想,一点都不为过。梦想有两个结果,成功和失败。成功固然使人高兴,对于失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其实也无妨。我做任何事情,从来做好最差打算,因此令人烦心的事情总体不多,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我有应急预案。不开心的事情带来的不快从来不会超过半小时,所谓四十不惑。以前对于社会上许多不公平的事情,明明与自己无关,经常义愤填膺,现在基本也能泰然处之,虽然有点消极,根本原因在于无能为力。只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结果其实是不要管的,因为结果你不能决定,教授职称也是如此。 工作以后,在一个中专学校做教师,有10年时间没有做学问。对于一个学者而言,10年时间是多么宝贵!10年意味着可以出国读硕、读博、再做一个博士后,看到很多30几岁的年轻人已经成为教授,想想自己40出头还是副教授,刚开始感觉是有差距,后来想明白了,也就十分坦然。第一,人的命运不同;第二,我真正做学问6年不到的时间的科研产出绝对是一流的;第三,如果不努力,自己可能更糟。因此,任何人、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迟。 以下是答辩个人简介: 尊敬的各位专家、早上好! 我是扬州职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俞立平,下面我从7个方面向各位简单做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我198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在扬州经济干部学校工作9年,先后担任教师、校办电脑公司副经理、经理。1998年调到现单位,担任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今年开始担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科研工作。 2002 年参加东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后来因为2004年考上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而放弃了硕士学位的申请,2007年博士毕业。 二、教学方面: 1998 年我作为教研室主任创办了全国最早的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方向,1999年开始招生,本科院校是2001年以后才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作为扬州职业大学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电子商务学科带头人,每年教学评估几乎都为A。 2008 年,我主持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主编电子商务系列教材8部,1部被评为国家ldquo;十一五rdquo;规划教材,2部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获得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部获得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教材二等奖。通过网上查询,目前我是国内出版电子商务教材最多的作者,应该说质量和数量是国内不多见的。 2000 年就开通教学网站----电子商务教研网,该网站2006年被评为教育厅好课件奖。 实验室建设方面,我筹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劳动部电子商务职业技能扬州鉴定中心、扬州职业大学精品课程网站平台。 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在教材建设、课题申报方面带动了一个团队,人数近10人。近几年团队申报成功各类课题近10项,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 三、科研教研方面 ,迄今为止,已发表和录用论文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0篇。任现职以来,截止到2008年底,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家》等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1篇,其中EI核心版检索3篇,ISTP收录1篇,2篇被《新华文摘》篇目辑览,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CSSCI收录期刊28篇。主持国家ldquo;十一五rdquo;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教改课题等省级课题7项,其他厅级课题4项。目前已经完成8项。 四、社会服务 利用技术优势,带学生给企业制作了数十个网站,如天长黎明电子公司网站、扬州凌阳机电公司网站、扬州职大工商管理学院网站、商务英语精品课程网等等。 近年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扬州市人事局西部农业合作项目、泰州师范专科学校、扬州商务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开设了各类讲座20余次。 社会兼职有: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审计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信息学会会员、扬州市经济学会理事、劳动部电子商务大赛国家级裁判员、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五、奖励: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另外获得各种论文奖、教学奖多次。 六、主要研究方向 1 、技术经济: 综合运用DEA方法和面板数据研究效率问题、教育投入等问题。在该领域发表了5、6篇核心期刊论文。 2 、研究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是博士论文的研究范畴, 该领域发表了2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3 、科技评价:这是我最近2年的主要工作,目前已经撰写了36篇论文,2008年发表了8篇,2009年发表了3篇,还有22篇收到录用通知,全部是CSSCI以上论文,其中国外人文社科索引SSCI论文2篇。 七、今后工作的打算 1 、在教学方面,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将电子商务专业打造成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2 、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学校开设科研方法论系列讲座、定量研究方法系列讲座、协助修改课题申请报告等等。 3 、在科研方面,继续从事信息经济、科技评价领域的相关研究。 4 、在社会服务方面,继续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电子商务服务。 敬请批评指正! 俞立平 2009.6.28 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3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6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haicius 2009-5-21 11:1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下载】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梦还在审基金
xiegming 2009-5-21 10:14
昨天晚上工作到1点,评议了几份基金申请书,比较累人。虽然研究大方向上自己比较熟悉,但是具体到每个申请者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对各种事物的命名不统一,一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也不统一,所以每看一篇都需要从一个论证体系切换到另一个论证体系,很是费力。 后来睡了以后居然梦到还在看申请书,满眼各种名词,看到后面,似乎想和自己的申请书比较一下,于是就出现了自己的申请书,可是怎么读起来像文学作品,一点学术的严肃性都没有,于是有些着急,怎么写成这个样子了。醒了以后感觉怪怪的,仔细想想自己的申请书,应该不是梦中的样子,这才有些踏实了。 大部分都是青年基金,申请人都比较年轻。同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还是能够感觉出水平的差异。有人写了快30页,也有人只写了13页。有排版的问题,但主要还是论证程度的差异。不能说写得长就是写得好,写得短就是不认真。但是,如果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只是泛泛的几句话,根本没有说到一定的实现细节,怎么能让人信服你真的认真思考了,真的能做出来呢?有的人根本没有按照提纲写,一些必要内容根本没有涉及,这个有些太不认真了。 还有人还是在对旧问题用旧方法在做,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新意,申请者或者对基金的支持方向没有理解透彻,或者确实是没有想到新的点子。 有一个申请者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发表了若干国际期刊论文,但是申请书写得非常草率,并且没有和原有工作紧密融合。既然要做相同的方向,如果能够把要做的和已经做的自然融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申请书。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明显感觉到申请者的导师做了很好的指导。申请书写得非常规范,虽然工作基础没有前一个那么出色,但是问题论证得非常系统,有理有据,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很难挑出毛病。 申请青年基金,基本上都是博士刚毕业不久,或者正在读博士。作为刚刚进入科研领域的新人,应该多向自己的导师讨教科研中的各种事情。导师的宝贵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好多弯路。同时导师方面也应该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不只是为了毕业发表几篇文章。 通过评审别人的申请书,其实自己的收获也是很大,最主要是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观点和想法,对自己的科研也有促进作用。昨天只是看了一小部分,明天接着看。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8945 次阅读|9 个评论
答辩关能把好吗?
DNAgene 2009-5-15 11:34
又到了研究生论文送审答辩的高峰期,看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建新的文章《把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关》。仔细想想,我还是不太同意。在我们的社会中,要求答辩专家,尤其是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请学术道德高尚、学术造诣专深、工作认真负责、精力充沛的同行专家,决不能徇私情、作交易;尽量避免集中请那些名气大、交际广的专家。。。。似乎不太现实。 很多人反对毕业要求论文,但还是很多学校这样做。为什么,因为期刊审稿(尤其是国际刊物的审稿)相对来说是更公平、更客观。 我所接触过的外国科学家对待学位论文,至少严格程度远不如期刊论文的审稿过程。如果普遍是期刊论文比学位论文严格,学位论文是有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期刊论文组成,答辩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鉴于本人并非见多识广之人,请在国外经历多的网友谈谈自己的感受,国外期刊论文审稿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哪一个相对更严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评审中专家的两面性
jxz1963 2009-4-20 12:18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科技成果,都是要经过 专家评审的。 一篇学术论文要刊登在学术期刊上,首先要过的就是审稿关。任何一本有影响的科技期刊,对于主编来说,审稿工作是重点工作的首位。审稿工作首先要涉及的就是专家审稿,审稿说到底就是请同行专家对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评审。 而对于科研成果来说,专家的评审更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对成果进行鉴定这是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的事情,但专家们如何对成果进行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是对科技成果进行肯定,还是否定,中肯两个字就充分给予体现了。 然而,据综合分析,对于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同一个专家却有着不同的评审结果,即专家有其两面性。 专家在评审形式上的差异 对于学术期刊编辑部来说,不论是作者自投的稿件,还是编辑的约稿,都是要进行审稿的,审稿所聘请的专家基本上都是所在行业的学术权威或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专家学者,这其中更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从评审形式上说,是审稿专家与论文作者不见面,有时则采用的是背对背的审稿形式,即作者不知道论文被谁审阅,专家不知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但也有许多编辑部采用的是对作者保密的办法,即作者不知道论文被谁审阅,专家知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 从 20 多年科技期刊工作的经历来说,我认为专家在对待学术论文的评审中,其态度是严谨的,这不仅从专家们对待学术的认真程度,仅从专家们对论文的审阅过程和对论文结论性的总结,就足可见一斑:在我接触过的一些专家中,有时对于一篇论文,有些专家的审稿意见竟多达 5 页纸,不仅从论文的结构、研究的方法、结果与分析等方面提出许多问题,有时还从参考文献上找出论文的问题所在。有时为了一篇论文,专家甚至不厌其烦地多次进行反复的审稿、审稿、再审稿。直至作者最后说服专家,这篇论文才能通过审稿,即通过评审。 科技成果则不同于论文审稿,即现场评审。当然对于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科技管理部门也有许多评审程序上的要求。记得在以前参与的一些项目评审中,就有什么资料审查组、测试组之分,这些不同的组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分别要对专家委员会主任负责,那时的一个成果鉴定会一开最少就是三天时间,科技成果经过鉴定后,在市场上的应用就比较得心应手了。我认为,这样鉴定出来的科技成果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 而现在的科技成果鉴定就没有以前那么严谨了,甚至让人感到有些敷衍,从四面八方请来的专家到会议室主要是听汇报、阅读鉴定报告和分析报告、专家质疑和课题组答疑,而所谓的质疑顶多是一些建议之类的温词,至关重要的是专家闭门评议,这是最出彩的时候,也是最让人觉得有趣的事情了,当然,专家们会在被评审单位提前写好的评审鉴定意见上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后是专家签名,通过鉴定评审。半天时间鉴定会结束,余下来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了。 当然,也有人要说,科技成果鉴定如果都象科技论文审稿那样认真,那还不把专家们给累死了。如果都和审稿一样,把 60% 都给毙了,那可是太残忍了。的确,没有必要对科技成果的鉴定下那么狠的手,毕竟科技项目经过前期的立项论证、中期检查、研究试验及总结,都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成果在那里放着,但不乏也有一些不认真做实验的、拼凑数据的科技成果。我认为,对待不同的评审形式,专家们对待学术的态度应是一致的。 专家在评审报酬上的差异 大家都知道,科技期刊审稿是要付审稿费的,条件好一些的期刊按篇一篇论文发给审稿专家 30-50 元的评审费(也叫审稿费),再好一些的一篇顶多给 100 元的评审费。 然而大多数的科技成果鉴定,其费用就大不相同了,有 300 元一次的,有 500 元的,也有 1000-2000 元的,更有甚者还有一次发 5000 元评审费的。 同样是学术评价,两者之间的差异竟是那么地大,但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却是截然的不同。 假若评审通不过? 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有 100 个理由可以不通过论文评审,这是审稿者的权利。也可给作者一个明确的意见或建议:或不刊登给予退稿;或给作者提出一大堆意见,让作者无法修改;或者给作者提出一些建议,让作者修改,再审,再修改。 这样的评审是有意义的,对作者和专家来说都是一个提高学术水平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假若论文评审不通过,作者对专家的中肯意见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认可。我就听一些作者说过,他很佩服某篇稿件的审稿专家,说到论文的点子上了,虽说文章没有刊出,但他从专家的审稿结果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点。 然而,如果那项科技成果没有通过鉴定,有时甚至是评价不是太高,完成单位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且不说必要的做工作、有时甚至是讨价还价了。在学术界,大凡成果鉴定会开起来了,有几个没有被通过评审的,只有茅先生的 18 亿亩粮食红线的新闻发布会,高铁生的拂袖而去引来了众人的惊异;还有电视剧《奋斗》里的那个房地产项目设计评审会,陆亚荪没拿评审费就愤然走人的事! 通常情况下,如果那个科技成果没有通过鉴定,必然有两种可能:第一,这个项目做得的确太滥,没有啥新的内容和成果;第二,这个专家组长是个不明是理的人物,以后肯定没有人邀请他做科技成果鉴定了。 还有,学术论文的审稿工作,编辑可能和专家比较熟悉一些,但作者们基本上并不熟悉。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邀请的专家,都是与一些单位的领导或学术带头人沾亲带故,要么是大学时期的同学、校友,要么是学术组织的理事们,要么是上级单位的老领导,对于一根筋的纯学术人,一般不会在被邀请之列的。有时鉴定会没有开好,专家的邀请被认为是最大的问题。 专家评审中的两面性 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纳闷:专家们为何对待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的评审有两面性呢?从评审形式到评审费用的差异来说,似乎不能说明哪个应该宽,哪个应该严,但事实往往是相反的,即专家们对学术论文的严谨有加,对科技成果的宽容有余!
个人分类: 我的评论|7131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王小云 的研究看项目评审的缺陷
wangyong77 2009-4-5 20:47
从王小云 的研究看项目评审的缺陷 王小云在成功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同行评价她,从不急功近利,没有新思想新进展的论文她是绝对不主张发表的,平时对一些耽误研究工作时间的荣誉或应酬也不热情。她不赞同大批量的阅读文献,只是抓住几篇经典的论文仔细研究,吃透论文思想,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寻找突破性的方法,迅速将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就这样 周而复始地在数字王国里钻研。王小云不会看许多多的参考文献,在评审的时候一定会被认为是不了解现状而被枪毙。 王小云不赞成写很多的论文,在她成名之前论文很少,假如她成名之前申报项目,同样被枪毙的可能性很大。 可见,项目的评审能否改进一下呢?是否可以在事后给予补助,或者是一开始进行尝试性的资助,或者是给予基本成本的资助,如果有了成果,在给予补偿。 一个项目评审的有效度应该看,得到资助者产出了多大的效益,而没有得到资助者相对而言是否成果率低很多。再就是重大的成果,比如像王小云这样的成果不要漏掉了。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评价有舍本逐末的倾向
wangyong77 2009-4-4 09:37
看了一篇博文,觉得分类很有道理,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677 但是学术界却有点颠倒,在一定程度上有倒过来了的倾向, 他们认为在别人的基础上做研究才科学,才高深,如果做一些原创性的工作,相反短期内不能得到认可。更为重要的是,不容易得到发表,项目评审也难通过。高级别的期刊上有多少文章不是 基于 某某理论,某某的改进,某某的分析 之类的 题目。还有论文和项目评审要看参考文献,但是参考文献越多,往往就是说明越可能是属于支末研究。 附录原文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科学家? \我曾经对科学工作者分一下等级: 1。开创一个巨大的新科学领域,对众多学科产生深远影响------一等科学家 2。开创一个新科学领域,对一个或若干个学科产生深远影响------二等科学家 3。在一等和二等科学家的工作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相关科学研究并作出重大贡献----三等科学家 4。将前三等科学家的工作应用于人类生活,并产生积极应用价值-----四等科学家 5。对前四等科学家的工作进行挖掘,整理,和分析---五等科学家 6。对前五等科学家的工作成果进行评论,介绍和宣传--六等科学家 7。在前六等科学家的指导下,对相关科学成果进行学习,思考--七等科学家 8。对前七等科学家的工作进行修改,模仿,甚至是抄袭掠夺--八等科学家 客观的评价 第1,2,3,4 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科学家, 第5,6,7 类算得上是科学职业者,或靠科学为生的人,或是准备进入前四类的候选者。 第9类不用说,就是科学的蛀虫。 民科的划分很困难,似乎可以派到第7类,但又不合适,也许可以划一个第7.5类 7.5-----自我学习,自我钻研希望成为第一,二,三类的人-----民间科学家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83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委员斥“学妖” 评审别拿专家当摆设
热度 1 ljxm 2009-3-10 10:05
今 日看到一篇文章,深有同感,顾转登在此,期引起“共鸣”,不知何时能解决此类问题?此问题不解决“学术”还会出现“剽窃”“作假”。。。。等 委员斥“学妖” 评审别拿专家当摆设 2009年03月08日   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张华祝讲完他的新发现,被资格更老的委员们嘲笑了一番。“你不当领导了才知道?”   坐在他身旁的张泽委员笑呵呵地拿他开玩笑:“关键是他现在才清楚,以前被人糊弄了。”这引得不少上了年纪的委员们一阵大笑。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超导专家赵忠贤大声说:“我早体会到了,体会二十多年了。”   全国每年有多少次评审违背了科学、民主的程序,恐怕没人知道答案。现年64岁的张华祝委员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当行政领导的那些年,他经常参加各种评审。这些评审的目的,是请一些业内专家来出主意,评判某个潜在项目是否可行。会有十来位或二十位专家参加评审。如果评审结果显示:所有专家一致赞同某项计划,决策人张华祝很可能就批示“同意,照办”。   三年前,张主任退了休。作为“资深核电专家”,他开始被邀请去给项目提意见——他称之为“进了评审这个圈子”。之后他恍然大悟:“我过去是被人糊弄了。”——“一致赞同”的背后,原来不那么简单。看似规范的评审,其实毫无规范。   选哪些专家进评审组是有倾向的。组织评审会议的人,是不希望听到反对意见的,但他们表面上也得“尊重程序”。因此他们会邀请“大概持赞成意见的人”;被估计是反对派的专家,就没有机会参与。   提反对意见的专家,会不会对评审产生影响?很难。因为下一步,即使会议上有人唱反调,他的意见也不会汇集到会后的评审意见里去。“哪怕有一半以上的专家反对,最后的会议记录还是正面的意见。”   最后,唱反调的专家将不会再被邀请。“你这次反对了,下次就没有你的份。”   结果,按张华祝所说:“也许某个项目中存在错误,但反对派的意见没有受到尊重。最后整个事情走了弯路。”而决策者却被蒙在鼓里。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牌子举得很高,具体实施却是这种做法,谈什么科学民主?”张华祝在科协界的小组会上,把问题抛给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我们科协在这方面能不能起点儿作用?”   栾恩杰被调动起了情绪,他朗声应答,话中有话:“科协这次起了作用,下次就不让你来了。”惹得委员们哈哈大笑。张华祝的经历,对于在场的“评审圈子”里的老专家们,早就不新鲜了。但他们对此无可奈何,只得互相取笑。   “选谁进来,不让谁进来,有领导意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迫不及待地插了一句:“专家就是笔筒里的笔,他们想抽哪根抽哪根。”包为民院士说完,向对面的委员们挤挤眼。   栾恩杰把笔拍到桌子上:“关键是评审专家没责任,我说了话,屁股一拍走人啦,和这事以后再没关系,他怎么会不说好话呢?”   这位航天专家意犹未尽道:“负责评审的写完也走人了,也没责任——‘你决策的都没责任,我有什么责任?’他们净要这无责任的结论,还挺高兴,因为这是上级领导交待的。”   这些委员们奈何不得的“他们”,早就被赋予了一个流行的称谓——“学妖”。发明人是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教授刘华杰。“妖”并非贬义,而是暗喻其无影无踪,却神通广大,能屏蔽掉反对声音,凭空变出“专家一致赞同”。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表面上只是小人物,”刘教授说:“但他们在同行评议中担负重要角色,在学术民主、资格评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学妖”的主要职责,根据刘华杰的观察,“不是亲自评议,而是使评议如期如愿意地实施,即组织同行评议。组织同行评议的诸多逻辑可能性,但现实中往往有具体的习惯性安排。”这些“习惯性安排”,就包括令张华祝大吃一惊的,把“50对50”变成“100对0”的“评审魔术”。   尽管刘教授对“学妖”做出了中性的道德评价,但在忧心忡忡的委员们看来,“学妖”们(他们也许不使用这个词)破坏了科学家们珍视的秩序。“我管这个叫什么?叫不良学者,他缺少科学基本的道德。”赵忠贤说。   科学家们期待规范,如张华祝所讲:“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做到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但如今他们只能看到,伴随着一个个可疑却难以否定的“全体赞同”,少数人捞到了好处,抵押的却是整个科学共同体的信誉。   “什么叫程序依法规范?就是要有法律,或者某种规定来规范评审。”张华祝解释说。当被问到目前有无此类法规时,他回答:“我不知道。反正我参加的会,没有按照规范来。” 来源:科技日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32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打消评阅人顺手牵羊的心
wangyong77 2009-3-2 18:41
如何打消评阅人顺手牵羊的心 网上有人提到评阅中有些不良的现象,虽然是少数,但是这里拿出来讨论一下。相信大多数评阅人还是好的。申报书的评审人可能觉得可以为我所用,不但不会感激申请人,而且更希望将申请人枪毙掉。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来打消他的这种心理,另外有效防范他提前发表论文申报项目。其实有时候或许这个点子我也不心疼,但是,如果项目也被枪毙,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对于年轻人,还是需要一定的资助才行的。 其实倒不是吝啬那点点子,其实有时候还是希望公开更多的想法的,有时候想搞一个思想公开计划。但是现实社会下,有基金对我们这种人在高校生存太有必要了。 我先来抛砖引玉 1. 可以考虑开放项目的方法,直接将申报书公开。 2. 尽量写得隐晦一点,说一半,捂一半。 3. 学会用 www.paper.edu.cn 这种网站提前发布自己的成果。 4. 发表论文前后衔接,承前启后。有相续性,在前一篇论文中对后面的想法做一定的展望。 5. 在网上留下一定的证据。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wangyk 2008-10-29 14:06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做编辑很苦很累,对人员素质要求高,高标准,严要求,却是付出多,回报少,收入低,还得经常接受作者的电话骚扰(下班时间甚至深夜或凌晨常有来电)、质询、抱怨、埋汰、甚至指责和情绪宣泄。特别是大专家和女博士的稿件,退稿时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当来电质问时会难以应对! 被学界捧为大专家后也无形中赋予一些学霸的威风。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专家是名符其实的、和蔼谦逊的、珍惜荣誉的、有大家风范的。但仍有一些大专家不注意细节,或其名头被他人分享或利用,出现一些与专家身份不符的现象,例如,有些带有专家署名的垃圾文章就与其专家身份很不相称。那么,我们作编辑的,应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呢?愚以为,我们做编辑的应坚持实事求是,以质论稿,不管作者是谁。许多文章挂着大专家的名,实则是其学生、助手、同事、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写的文章,未经专家亲自审阅把关甚至都没看一眼就投到各学刊编辑部了。不管原因何在,专家大多是同意署名的,但也有专家不知情被别人单方面挂名的。因为有的期刊不看僧面看佛面,对有大专家挂名的文章网开一面,走绿色通道给快速发表了。于是,一些脑子活的人觉得此法儿好使,就专用此法,写什么文章都找个大专家搭车署名,受到不少礼遇。如此这般的专家署名更应引起编辑的重视。 Publish or Punish? 发表犹如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学术声誉,也会招致惩罚。 因为发表了不完善、不成熟、甚至错误或伪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发表了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如抄袭、剽窃)的文章,将受到学界同行的指责和唾弃,受到科学道德的谴责,经济处罚,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专家的名头越大,受到的惩罚越重,损失越大。 被学界尊为专家不易。笔者建言, 请专家自重,珍惜荣誉,做专家该做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专家的稿被拒也很正常,不必生气,不必震怒,不必咆哮,应学会像常人一样冷静面对,坦然接受。专家只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不再是专家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做专家很重要。论文搭车署名更应慎重,否则,即使论文发表了也会留下后患。作为编辑,也应该正确对待,慎重处理专家的稿件,维护专家的尊严和荣誉。不迷信专家的光环,以论文质量和学术道德作为标准,让名符其实的专家的高水平文章为期刊增光添彩,让假借专家之名的垃圾文章见鬼去吧! 阿 宽 随笔 2008-10-29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5765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