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转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评审专家名单公告
rczeng 2020-7-27 14:49
根据政府间重点专项评审工作安排,兹定于2020年7月27日组织开展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评审。此次评审采用视频与书面相结合的答辩评审方式,评审专家统一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抽取产生,共68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精神,现将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分组 专家姓名 职称 所在单位 1 4-材料4组 程一兵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2 4-材料4组 夏晖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3 4-材料4组 黄富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4 4-材料4组 黄荣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5 4-材料4组 骆军 教授 上海大学 6 4-材料4组 周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 7 4-材料4组 郝维昌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4-材料4组 金先波 教授 武汉大学 9 4-材料4组 朱彦武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4-材料4组 翁哲 教授 天津大学 11 4-材料4组 丁书江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12 4-材料4组 吴忠帅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3 4-材料4组 智林杰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14 4-材料4组 曾潮流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5 4-材料4组 蒋林华 教授 河海大学 16 4-材料4组 曾荣昌 教授 山东科技大学 17 4-材料4组 陆峰 研究员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8 5-材料5组 王波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9 5-材料5组 王国军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20 5-材料5组 刘峰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21 5-材料5组 刘雯 教授 太原科技大学 22 5-材料5组 赵玉涛 教授 江苏大学 23 5-材料5组 王有祁 研究员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24 5-材料5组 陈少华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中国铝业公司 25 5-材料5组 席欢 教授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6 5-材料5组 胡伟民 研究员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27 5-材料5组 杨超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28 5-材料5组 蒋成保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9 5-材料5组 杜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30 5-材料5组 张宪民 教授 东北大学 31 5-材料5组 吴汉春 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 32 5-材料5组 唐少龙 教授 南京大学 33 5-材料5组 阚二军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34 5-材料5组 王维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35 6-材料6组 李华 研究员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36 6-材料6组 李锦春 教授 常州大学 37 6-材料6组 白树林 教授 北京大学 38 6-材料6组 高国强 (研究员级、教授级)高工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 39 6-材料6组 刘贵民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40 6-材料6组 牛康民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41 6-材料6组 张斗 教授 中南大学 42 6-材料6组 蔡克峰 教授 同济大学 43 6-材料6组 许高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44 6-材料6组 孙建 教授 南京大学 45 6-材料6组 陈大钦 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6 6-材料6组 袁帅 研究员 上海大学 47 6-材料6组 黄英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48 6-材料6组 冯志海 研究员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49 6-材料6组 李勇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0 6-材料6组 王小记 研究员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51 6-材料6组 吕卫帮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52 19-药学2组 郜玉钢 教授 吉林农业大学 53 19-药学2组 陈道峰 教授 复旦大学 54 19-药学2组 虞金宝 研究员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55 19-药学2组 晁志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 56 19-药学2组 彭代银 教授 安徽中医药大学 57 19-药学2组 葛锋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58 19-药学2组 廖正根 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59 19-药学2组 王志斌 主任药师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60 19-药学2组 蒋伟哲 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 61 19-药学2组 顾政一 研究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62 19-药学2组 尹胜 教授 中山大学 63 19-药学2组 边育红 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 64 19-药学2组 张喜奎 教授 福建中医药大学 65 19-药学2组 杨锋 研究员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66 19-药学2组 戴岳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 67 19-药学2组 孔德新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 68 19-药学2组 孙红 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 联系电话:010-68598010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2020年7月26日 链接地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项目评审专家名单公告
个人分类: 评审|3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科学家代写同行评议损失甚多
NatureResearch 2020-6-30 15:41
研究生和博士后会以资历更老的同事的名义写同行评议,但是却无法获得应有的署名或认可,还会损失结识期刊编辑的机会。 根据一项研究,很多研究生与博士后都会为资历更老的同事和导师代写同行评议,但是其贡献不会得到承认。 很多研究生和博士后都会为资历更老的同事代写同行评议,但不会获得署名资格。 来源:Taxi/Getty 该研究的作者于4月26日将这份研究传上了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他们向来自美国 (74%) 、欧洲 (17%) 、亚洲 (4%) 和其他地区的498名初入职场的科学家发放了问卷,询问年轻的科学家在同行评议上做出过多少贡献,以及感想如何。 一半受访者都说他们代写过同行评议,但是80%的受访者说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有违职业道德。 问卷下了很大功夫来区别代写和合写。 合写是一种规范的训练方式,受邀的审稿人会将论文交给初级研究人员,询问他们对论文质量的评价。合写人的工作应当会以某种方式获得承认。相反,代写的情况下, PI 会使用初级研究人员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审稿意见,并且代写人的工作不会受到承认。 大约75%的受访者说他们做过合写,95%认为他们收获良多,73%认为这种做法符合道德。 “合写和代写被混起来了,合写被用来论证代写是一种正常的训练流程,”上述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曼荷莲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Rebeccah Lijek说,“但这两者是可以区分的。前者是一种学术训练,后者应当有署名的机会。”她说一些资深科学家不相信代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而填写问卷的年轻科学家们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英国Taylor Francis集团医学与健康杂志的编辑部副主任Sabina Alam也不觉得惊讶。作为期刊编辑,她表示:“我们都知道有这么回事。”她还补充说,她很高兴终于看到了量化的数据。“应当把这种形式的代写曝光出来,”她说, “隐瞒真实评审的做法是完全不道德的。我们已经默许这种做法存在太久了。” Alam指出代写违反了同行评议的保密原则。 “编辑决定发表与否的理由并不仅仅是评审意见本身,还包括写下评审意见的是受邀评审人本人这一事实。”她说。期刊编辑会花很大精力寻找最合适的评审人;他们相信评审人不会把论文给别人看,除非期刊明确允许交给同事合写。除了缺乏署名以外,合写和代写还会引起其他道德问题,她补充说:“ 如果评审人希望合写,就要先知会编辑 ——最好在让新人写意见之前——这样我们才能确认合写人是否合适,有没有利益冲突。” ▍道德底线▍ 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的生物伦理学家David Resnik说,代写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剽窃。“在联邦研究规范中,学术不端不仅对发表文章适用,对评审也适用。” 缺乏署名权并不只是影响一个名字本身,还会让年轻的代笔人遭受无形的损失。 例如,同行评议会给新入行的科学家一个机会结识期刊编辑,Resnik说,审稿可以让研究生或博士后积累名声。他们最终可能因此受邀进入期刊的编委会,或是构建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人脉。“同行评议的署名权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可经不起检验。”Resnik说。Alam也同意这一点:“说到底这就是学术工作,应当以同样的标准看待。” 报告感慨,现在“没有一种系统的方式来训练人们如何做同行评议”。但是对科学界来说这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报告的共同作者Gary McDowell说。他是美国青年科学家倡议组织Future of Research的执行董事。“我们需要构建同行评议的最佳实践,”Resnik补充说, “同行评议是科研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道德、客观性和公平性上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Alam说,同行评议流程在很久以前就应当改进了,而这项研究可以成为改进的催化剂。她和Resnik都同意这项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期刊应修订其政策,明文要求评审人提供合写人的姓名。McDowell提出,增加透明度对科学界整体都是有利的;比如说,这样可以合理地增加常有不足的备选评审人数目: “给期刊评审论文的本来就有研究生和博士后,只不过他们默默无名而已。” McDowell说。 McDowell和Lijek鼓励 PI 和年轻科学家直接谈谈,明确对合写评审报告有什么要求,以及功劳如何分配。 Resnik也同意:“我建议 PI 在让其他人参与论文评审工作之前,先征得编辑同意,并且让合写人明确了解他们的功劳会如何体现。” Alam建议想写同行评议的年轻科学家向 PI 争取这样的机会,并在写完之后询问反馈意见。他们还应当要求 PI 向期刊表明他们的贡献。然后,她说,年轻科学家应当通过Publons检查自己的署名。Publons是一个在线数据库,供学界检查并标记他们的同行评议和编辑类贡献。这样,年轻的科学家就可以构建自己作为评审人的资历。 Lijek说她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年轻科学家提供证据的武装,助他们争取自己应有的回报。“这话听起来可能很天真,但我们只是希望同行评议机制尽可能地好。”她说,毕竟,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都同意的一点是,这个问题该解决了。” 原文以 Junior researchers are losing out by ghostwriting peer reviews 为标题 发布在2019年5月13日《自然》职业新闻版块 ⓝ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1533-8 自然科研线上培训服务 自然科研培训服务分为 自然科研讲堂 (Nature Research Academies)和 自然大师课堂 (Nature Masterclasses)。前者是自然科研内部专家开发和提供的一系列针对 科研人员、编辑和同行评审 的培训课程;后者是科学论文写作与发表培训班,课程主讲人为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的现任编辑。 现在,自然科研讲堂和自然大师课堂也推出了线上培训服务,不仅保持线下培训一贯的特色与品质, 还增加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形式,课程结束后 学员还可获得课程的录制视频(30天回看权限) 点击了解培训服务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期刊投稿|2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论文评审的感受
热度 8 zywsict 2020-5-21 08:57
今年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流程与往年不大一样,总的趋势是趋向严格,这样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最大的变革是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之前,通过校外专家以及学院的教师对论文实行匿名论文评审。此外,对答辩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原来的单纯的大组答辩,改变为大组答辩与小组答辩相结合。 此次大组答辩的主要针对论文评审成绩为 A 档、 D 档和 E 档的同学。这意味着能够进入大组答辩的同学要么是比较优秀的,要么是成绩比较差的,差的同学很可能答辩不通过。 此次小组答辩主要针对论文评审成绩为 B 档和 C 档的同学。这意味能够进入小组答辩的同学其成绩一般为中等,只要在答辩过程不出大的意外,正常是能够顺利通过答辩的。 在这次论文评审中,我所在的小组总共评审了 56 份论文。评审小组由校外专家以及校内教师构成,总共 6 人。整个评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组成员独自评审 ,每人评审的论文分数在 10 分左右。这阶段主要是对论文定档,并且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阶段,开会评审 ,先由小组成员简要介绍论文评审的情况,然后再进行确认论文最终的评审成绩。 由于是本科毕业论文,对论文的创新性基本没有要求。评审主要看论文的工作量是否饱满,结构是否完整,逻辑组织是否有问题,格式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文献引用是否规范等。 经过最终的评审,只有 3 个同学为 A 档, 7 个同学为 D 档和 E 档。剩余的同学的成绩为 B 档和 C 档。从评审的结果来看,哪怕是最终成绩为 A 档的同学,论文也存在着格式问题。所有同学的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句不通顺和简练。 有部分同学为了降低查重率,所写的语句简直不忍直视。此外,语句内容太过啰嗦,不够简练。 第二,英文摘要机器翻译。 这个问题所有的同学都存在,机器翻译摘要要么没有主语,要么全是语法有问题的长句,一看就可以看出。 第三,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 参考文献要么没有页码,要么没有在论文中进行引用,仅仅为了凑文献而列上去。 第四,全文格式不统一。 段前和段后的间距不统一,正文的行间距不统一,甚至同一段文中的字体也不统一。 第五,存在错别字。 不知道这些错别字是笔误造成的,还是确实不会写错的,反正存在错别字,给人的印象极其不好。 第六,论文结构混乱,没有逻辑性。 估计学生没有做什么工作,为了凑论文字数,将一些无关的内容往上写,这绝对是硬伤。 第七,其他问题。 目录出错,目录没有页码或者不是自动生成的,抑或者自动生成之后存在错误。图与表没有标题,或者标题标注的地方出错等。 总之,这些问题年年都能够见到,已经习以为常,已经麻木了。哪怕对自己所带的学生,无论你强调多少遍,效果也是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放在心上。学生之所以没有放在心上的原因,主要是放水。只要把水龙头连续关住几年,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ID: ZYWHQ )
个人分类: 科学网置顶博文|13991 次阅读|27 个评论
聊聊最近导致批量撤稿的原因--伪造同行评审
TopEditor 2020-5-5 07:32
最近,来自浙大、南京理工、北航、华中师范等国内数十家高校的研究人员遭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稿30余篇。相关的新闻大家可能也都听说了。 在这次批量撤稿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伪造同行评审“几乎存在于每篇被撤稿件中:“there was evidence suggesting authorship manipulation and an attempt to subvert the peer review process” 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同行评审”、“伪造同行评审”、以及如何做论文预审? 同行评审 peer review 笔者先来解释一下同行评审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内容主要来自Elsevier)。 审稿人(reviewer)在学术出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行评审系统是为了验证学术工作,帮助提高发表研究的质量。 尽管同行评审(peer review)存在很多的争议,但其仍然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研究验证方法,并已经持续使用了大约350年。尽管对同行评审的公正性同样存在争议,但研究界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同行评审是科学评价的最佳形式。 出版研究协会(Publishing Research Consortium)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2%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同行评审,科学界就会对科学交流失去控制。” 同行评审有不同的形式: (1)单方盲审:在这种类型的审稿流程中,审稿人的名字对作者是隐藏的。 (2)双方盲审:在这种类型的审稿流程中,审稿人和作者都是匿名的。 (3)三方盲审:审稿人是匿名的,审稿人和编辑都不知道作者的身份。 (4)开放式评审:在同行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和作者彼此都是已知的。 许多人认为,开放式评审是防止恶意评审、制止抄袭、防止评论者按照自己的日程行事、鼓励公开、诚实的评论的最佳方式。但另一些人也担心开放式评审会导致不诚实的审稿意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审稿人出于礼貌或对报复的恐惧,很可能会保留或降低批评的语气。 笔者认为每一种同行评审形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人们对同行评审永远会有不同的见解,同行评审也永远不会绝对的公正、让所有人满意。Elsevier也对同行评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甚至有作者发表了关于同行评审的SCI论文,由此可见,同行评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伪造同行评审 fake peer review 伪造或操纵同行审议是一种最近比较流行的欺诈方法,操控者伪造众多评审者的马甲和电子邮件,利用这一方法来审议本人递交的论文。 除了最近的30余篇撤稿事件,还有比较轰动的“陈震远论文审稿造假案”。2014年,美国科学读物出版商SAGE宣布,撤销台湾研究人员陈震远的总共60篇学术论文。根据陈震远本人的交待,为了发表文章,他伪造了虚假的同行评审和引用圈,建了130个虚假电子邮箱账号,达到了自己写文章推荐给自己审稿的目的。 笔者自己的评审、被评审经历 笔者投过几篇SCI论文,帮助导师审过SCI论文,也做过SCI论文的审稿人。 (1)先来说说笔者自己的投稿经历,每次Elsevier投稿都要推荐审稿人,笔者基本都是推荐自己参考文献的作者作为审稿人。有时候,论文会遇到找不到审稿人的情况,这会耽误很长的审稿时间。 (2)再来说说,笔者帮导师来审稿,我帮导师审稿还是很认真的,尤其是国内期刊审稿还有审稿费,导师会给帮忙审稿的学生。笔者也遇到帮老师评审一些认识人的论文稿件,它没有伪造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只是为了节省审稿时间和提高接受概率。现在回想,这肯定是错误的行为。 (3)后来,笔者发过几篇SCI论文,毕竟专业圈子很小,笔者也曾经有过一次找认识的人帮忙审稿的经历。现在笔者回想起来都会后背发凉,万一被撤稿怎么办! (4)我没做过也永远不会做的:自己建立虚假邮箱账号,自己做自己文章的审稿人。“伪造同行评审”可以让你获得一时的利益,但是这只是饮鸩止渴。其后果可能会断送你的整个科研生涯和研究工作。 主编注:其实只要推荐的人在学术上符合审稿人标准,找熟人来做自己文章的审稿人本没有什么,需要批判的是那些找熟人而且还提前打招呼的情况。 专业学术评审 同行审稿不是完美的,但确实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学术交流、检验形式。我们不应该去挑战同行审稿规则,而应该顺应现下规则,在规则内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被接受,提升论文接受概率的初衷没有问题,但“伪造同行评审”的方法错误了。在高校,你可以让导师帮忙检查、修改论文稿件;但工作以后,我们很难找到能帮助你的人(同事、领导就算愿意,估计你也不愿意,哈哈)。 投必得学术评审服务就是您的文章在提交某本期刊之前获得同领域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建议。投必得的专家团队在不同的领域已有多年的审稿经验,会从审稿人的角度对文章的不同方面做出评价,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对文章整体的学术质量进行评价,并提供可以提高学术质量的建议;对文章的创新性和专业领域贡献度与影响力作出评价;指出文章中的语言问题和语法错误,给出文章各个部分的改进建议。通过专业学术预审,大家可以找准论文问题,针对性修改,提高论文被接受概率。 关于润色和评审服务,大家可以浏览“投必得学术”的官方网站( https://www.topeditsci.com),也可以添加客服(微信号:xiao2k-topedit)咨询。 总结 关于“同行评审”,笔者想引用哈佛终身教授何毓琦的观点作为总结:同行评审是科研评价最糟糕透顶的方式,但是,历史实践证明,其他任何方式比同行评审更糟糕。 好的科研工作,或许会被错误评价,但是,再加上“时间检验”,这个同行评议虽然有种种弊端,但却是科研评价的最佳方式。 学术研究容不得你作假,轻则被撤稿处罚,重则损害他人生命财产,与犯罪无异!切莫因小失大,自毁前程!
个人分类: 投稿经验|1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困惑] “原创探索”到底评不评?怎么评?
热度 7 zlyang 2020-1-16 14:18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原创探索”到底评不评?怎么评? 对于真正的原始创新,通常的情况是: 只要采用 同行评审 , 无论怎么评审 , 都是 “用旧知识来评新知识”。都避免不了“旧知识阻碍新知识”的 悲剧 重演。 包括“多轮对话式评审”。 一、“原创探索”的基本含义 所谓“原创探索”,基本含义是带来“前所未闻”的新知识。 这种所谓的“新知识”, (1.1) 可能是现有学科分类里没有的。如当初的飞机、计算机。 (1.2) 可能是某个子学科(领域)里没有的。如冯康先生的“有限元”和“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如激光和光纤。 (1.3) 可能是某个研究方向里没有的。 (1.4) 回答了科学的未解之谜,等等其它情况……。 判定“原创”,也有困难性。 反例一: 爱因斯坦1905年“奇迹年”的5篇论文,不是普朗克或维恩评判,而是一位“教中学生德语的语文老师”:“作文写作水平一般,未见较好的写作技巧。内容晦涩难懂。最终评分65(及格)。” 反例二: 1960年代激光和光纤。 1960年拒发美国休斯公司梅曼(Theodore Harold Maiman)的红宝石激光一文《Physical Review》拒稿。高锟的光纤被怀疑有精神病(痴人说梦)。 正如2018诺贝尔生理奖得主本庶佑所言:“ 倒是被《细胞》《自然》和《科学》拒绝的时候,你的研究或许才是真正一流的工作。 ” 王选,曾被质疑异想天开。 王选, “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梦想一步登天”。 回头看: 2001年,中国工程院颁发“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结果,“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以一票之差位居“两弹一星”之后。2002年,65岁的王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所有用汉字写作的论文,都不是“原创探索” (2.1) 仓颉(上古时期人士)先生完全有理由这样说! (2.2) 类似地,所有使用实数的论文,都不是“原创探索”。有资格这样说的数学家,很多很多。 所以,界定“原创探索”,应该有所属的知识范围、判断的特定角度。 三、“原创探索”能通过“同行评议”吗? 少数幸运者可以,但一般情况下不行。 被“同行评议”否决的,往往是真正的“原创探索”。 这是历史经验。 我国科技界的总体状态:科学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够,科学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科学原创自信心尚显不足,正在成为制约中国科学走向卓越的深层次因素。 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给率只有1/3。 科技工作总体上是 “三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跟跑为主”。 “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我们应该头脑冷静地注意到“主流观点”的 客观世界定位 。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伽利略说。 四、同行评议能剔除劣质研究吗? 很遗憾,“大量的研究和系统评论表明,同行评议并不能可靠地防止劣质研究被出版。” 本世纪的例子就有: (4.1) 美国人皮耶罗·安韦萨(Piero Anversa)心脏干细胞连续造假17年。 (4.2) 德国人亨德里克·舍恩(Jan Hendrik Schon),连续发表造假论文:Nature(7),Science(9),Physical Review(6)。 五、“原创探索”:审,还是不审? 可能的折中: 评审专家只对“研究问题”的原创性进行判断,不对可行性、研究基础等进行判断。 (5.1) 评审专家只要判断申请书所 提出现象、问题、方法等,是否已有? 由此决定资助时间、额度等。 (5.2) 评审专家不要发表对“可行性、研究基础”等的判断言论。 因为同行评议是用旧知识去评判新知识。 创 新第二定律——阻力定律。其内容是:若是创新,必有阻力,而且阻力的大小与创新程度成正比。 胎死腹中,是当代世界科技创新常见的悲剧。 “科学研究必须要创新,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普朗克科学定理(1948年):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不是通过说服其反对者让他们明白过来而实现的,而是由于其反对者最终死去,与此同时熟悉这个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六、科技“同行评议”是否引发美国《大停滞》? 支持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的证据,好像是占主导地位的。 从“福布斯全球富翁 Forbes Worlds Billionaires”近几年的名单看,前十位中新兴科技企业往往超过半数。这大约算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个直观的脚注。 同行评议阻碍重大科技创新。 美国国家工程院 NAS 评出的“20项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成就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大多数上都不是“同行评议”引出的。相反, 倒是有一些典型的“同行评议”阻挠、扼杀它们的**例子。 参考资料: 新华网,2019-11-01,计算机“接纳”汉字,永远要感谢一个光辉的名字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01/c_1125180159.htm “当时人们很难想象,日本第三代还没有过关,忽然有个北大的小助教要搞第四代,还要用数学的办法来描述字形,压缩字形信息,都讽刺我是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 “那会儿印刷界几乎没人相信他能做出来,各种冷嘲热讽,一个小助教,还患着病,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有人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搞第八代呢!”陈堃銶笑说。 2001年,中国工程院颁发“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结果,“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以一票之差位居“两弹一星”之后。2002年,65岁的王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网,2019-11-01,今天,为什么重提王选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01/c_1125180274.htm “科学研究必须要创新,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揭晓---中国科学院,2001-12-21 http://www.cas.cn/ky/kyjz/200112/t20011221_1025631.shtml 新京报,2018-12-21 第A06:特别报道 ,王选 曾被质疑异想天开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8-12/21/content_742113.htm?div=-1 科学时报,2009-03-02,冯端院士:冯康是否既“顶天”又“立地”的讨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3/216722.html 新华网,2018-09-25,“光纤之父”去了天堂但仍与我们比邻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9/25/c_1123476110.htm 1966年当高锟发表《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第一次明确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时,有人甚至嘲笑这是痴人说梦。 周健,2016-09-11,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同行评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出版前淘汰垃圾研究。然而,调查中受访者们表示,这个机制发生了故障。大量的研究和系统评论表明,同行评议并不能可靠地防止劣质研究被出版。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2016-09-07,The 7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science, according to 270 scientists, by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on September 7, 2016 http://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郭铁成,中国科学报,2014-12-12,三大创新定律告诉我们的真相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12/295069.shtm 普朗克科学定律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AE%E6%9C%97%E5%85%8B%E7%A7%91%E5%AD%A6%E5%AE%9A%E5%BE%8B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 http://www.greatachievements.org/ 科学网,2018-09-21,“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浅谈《伽利略传》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9/339380.shtm?id=339380 新浪,2019-12-13, 前工信部长: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自给率只有1/3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12-13/doc-iihnzhfz5686614.shtml 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 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科学网,2020-01-14,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802.shtm “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最怕一辈子糊涂 相关链接: 2019-12-06,同行评议“不靠谱”的本世纪一些典型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027.html 2020-01-14,科技资助评价:到底要不要“同行评议”?(要点)(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211.html 2020-01-12,科技资助评价:到底要不要“同行评议”?(要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89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7011 次阅读|34 个评论
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任其“逍遥法外”: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热度 4 zlyang 2019-12-27 15:57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阻碍 人类文明 进步 的 评审人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对“0-1”类型的高原创性论文,或项目/岗位的申请,建议实行公开评审: 论文作者或申请人、评审人进行3轮对话式答辩,在互联网等便捷传播媒体上,人员匿名、对话意见公开。 让历史去评论吧! 谁促进了科技进步,谁阻碍了科技进步,都要有历史记录。评审人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谁阻碍了科技进步,谁促进了科技进步,不是个人的隐私!!是必须公开的社会责任!!! 这样,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也会被人类的历史记住。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 莫大 的 讽刺 !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相关链接: 2019-12-21,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直接原因:没有“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941.html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日期:2019-11-19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对科技成果代表作评价的具体建议 ,《科技中国》,2019年第二期p41,日期:2019-02-25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1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530.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2015-09-04,1900年以来,被拒绝发表的重大科技成果实例(搜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8419.html 2019-12-06,同行评议“不靠谱”的本世纪一些典型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027.html 2019-12-18,Zenas 公理:2017年《Nature》主编的表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560.html 2019-04-07,“数数 + 短期”科技评价:人类科技的自我毁灭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71962.html 2017-06-18,Zenas 公理:2017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皮埃尔•居里:“ 无论什么职位都自己去谋取,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事情啊。我实在不习惯这种做法,它会使人道德败坏。 ” French physicists Pierre and Marie Curie with their daughter Irene. https://cdn.britannica.com/90/130290-050-E6CA5486.jpg
3720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研秘技十二:重灾区的论文摘要
热度 1 heruspex 2019-12-27 08:06
这两天刚刚考完全国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据不完全统计,有 341 万人参加了本次考试。从近几年的统计数量来看,考研人数逐年上升的速度不慢。 显然,他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前读个本科就能有好的事业上升势头的情况,已经开始被读研为基本标准所取代。 要让机会成本物超所值,可能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研究生期间应该形成一个或多个或成体系的科研成果。而要让大家了解科研成果的价值,写成论文发表在期刊或会议上是关键的一步。另外,对于研究生而言,毕业论文也是必要的环节。这两种论文中,通常都需要提供论文的摘要。 我这里就这两种论文摘要的写法和存在的问题,分享下我的经验。 总的来说,期刊 / 会议论文的摘要和毕业论文摘要都不要太多字数,前者更短,一般在 300 字甚至 150 字以内,而毕业论文摘要的长度通常不超过一页。对中文毕业论文来说,还要求提供对应的英文摘要。 尽管两者的功能都是提供对所写论文的总结和内容摘要,但还是存在重要的区别。前者写的好坏对于论文是否录用有重要的作用。如前一节我介绍的“赌论文” (Bidding Phase) 阶段,论文摘要的准确表达能帮助评审选择到合适自己的文章,也因此能使投稿者得到更精准的建议。而对于毕业论文,摘要往往能帮助评审判断是否论文存在大的漏洞或问题。 基于我带学生的几年以及评审各类论文的经验,我发现摘要往往是被很多学生和老师忽视掉的,却最容易引起问题和麻烦的地方。尤其对于在职研究生来说,毕业论文的摘要很容易成为重灾区。 为什么呢?因为从摘要的写作细节,评审常能快速发现论文的关键问题,并形成评审们常用的 “三分钟审稿原则”来对论文形成八九不离十的大致意见。 事实上,论文摘要写法有其八股文的基本套路。不太擅长自由发挥的,不妨按这一思路来写。首先要在摘要里提及的是,你要研究的任务是什么,有什么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这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进行总结。其次,是概括性的总结现有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前沿进展在哪里。第三,这些方法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引出本论文想要做的研究。第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提出了什么新的方法,提出的方法主要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第五,怎么证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把这五点总结出来,基本上就能给评审一个初步的印象,全文的创新是否有价值,以及是否达到了投稿的会议或期刊的录用标准。对于有经验或始终在一线的评审专家而言,这里的每一句都能帮助判断作者的工作是否真值得发表。比如,研究任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如果过于一般和从众,相似文章看得多的评审有可能会从审美疲劳的角度先验地来扣分。而对前沿的刻画,尽管可能就一两句话,也能反映出作者是否真正了解当前的前沿进展情况。说错了或文献看少了,也容易触发三分钟拒稿法则。第三句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和思考,则是评审和投稿者在研究工作值不值得做的一次双方品味上的匹配。如果评审觉得问题太小,做得没意义,那就会导致槽糕的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则是体现创新性的地方,多数评审是偏好原创性的,而不是简单的组合性解决方案,尤其是硬生生的组合方式,比如先做一个已知的 A ,再做一个已知的 B ,最终用 A+B 结合的结果来获得好的性能改进。这种直接的方法,有可能会让评审觉得作者不够努力,不愿意深入思考,获得一个更有技巧性和创新性的、能形成 C=AB 的 C 方案,因此也容易导致拒稿。最后,就是证明的表述。作者应该明确自己是如何进行验证的,效果是如何。通常情况下,需要证明自己的方法在多个公用数据集上优于其他方法,才有可能让评审相信。但这里也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既不能过于广告自己的方法,让人觉得根本不可能。也不能过份老实,把自己的短板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在后者的情况下,评审只会抱着万分的同情,遗憾地拒掉此稿件。 当然,除了这些从逻辑上能发现的问题外。容易导致摘要成为重灾区的,还有一个就是写文章的认真程度和专业性了。如果投稿者在写作摘要时不够认真和专业,评审很有可能会怀疑论文的可信度和实验的真实有效性,从而导致评审采用三分钟拒稿原则来给论文的意见了。 举例来说,如果 150 个字的摘要,发现三处以上的语法错误,或打字错误,那必然会引起评审的不适。比如最简单的英文单词拼错了,那说明作者在提交前可能都没用如 word 里的拼写检查功能进行过任何检查。再比如时态、单复数下动词的误用,这都是稍微检查就能做到的。还有,如果摘要里写的英文句子要费半天力气才能读懂、甚至依然读不懂的话,那就会导致更大的坏印象了。因为这些细节,多多少少都反映了作者在投稿前是否真正认真、全力以赴的检查过。还有就是套路式用语,容易让评审看到作者用词的匮乏。在我见过的硕士毕业论文中,“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labla ”的摘要开场白可能是见得最多的。有时候想想也无语,难道一定要用日新月异的进展开头才能证明你做的工作是热点和创新性高的吗? 除了以上提及的问题,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摘要什么时候写?是一开始写,还是写完论文后再写。这需要导师和学生做反复多次的沟通,而不是一蹴而就。有些导师偏好论文写之前,先跟学生沟通,把摘要写好,再将全文按摘要的逻辑来撰写。也有导师偏好,先修改全文,完全理解后,再总结性的写摘要或帮助学生修改摘要,并根据摘要和学生一起微调全文。哪种方式更好呢,需要老师和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 总之,摘要是帮助大多数评审形成了三分钟评审原则的重要关口,它帮助评审快速的判断了论文的创新性、前沿性、认真程度和逻辑合理性。写好摘要,才能避免成为重灾区。 张军平 2019 年 12 月 27 日 延续阅读: 11. 读研秘技十一:论文的选题与选题目 10. 读研秘技十:不对称的压力与科研流水线 9. 读研秘技九:讨论班与综合科研能力 8. 读研秘技八:泡泡糖与脱口秀 7. 读研秘技七:高徒出名师 6. 读研秘技六:正说寻师 -- 四个维度 5. 读研秘技五:从射雕戏说寻师 4. 读研秘技四:湖南人的霸蛮与荷尔蒙 3. 读研秘技三:我的想象力飞了起来 2. 读研秘技二:时商与基础误区 1. 读研秘技:你能更优秀(一):时商,从爱多士说起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20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 TIP等。学术谷歌引用3500余次,ESI高被引一篇,H指数29. 出版科普著作《爱犯错的智能体》,曾连续24次推荐至科学网头条,曾五次进入京东科普读物新书榜前三名。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观点曾被《国家治理》周刊、《瞭望》、《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921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审有感
rczeng 2019-12-8 09:29
评审有感 2019年12月4-6日参加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的国家科技部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视频评审会 有感,赋诗一首: 朝辞首都白云间,项目评审不等闲。 有人欢喜有人忧,基础扎实齐争先。 产业兴国步履艰 ,技术创新保平安。 全链条与一体化,生物材料开新篇。 每次评审都是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可深入了解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关切、产业政策、行业布局及国内外科技 发展 动态,与同行面对面地交流科学技术问题,推荐产业化 项目 和推动科技进步。 1 2 3 4 5 6 7 8
个人分类: 诗词|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尘埃落定话职称
热度 2 fanxiaoyingz 2019-11-20 11:52
尘埃落定话职称 每年的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对于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难活的两个月,因为这两个月是评审职称的时间,一个人半辈子的心血和努力就在这两个月结出果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增加一点个人收入。然而,几家欢喜几家忧,到底有多少人笑到最后呢?有什么样的机制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使得我想起了钱学森之问,科技强国不仅仅是科技大家的事情,也是数量众多的基层科技和工程人员的事情,解决好基层科技工作者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好了科技创新的基础动力问题,不可忽视。现在就说说我发现的问题和看法。 1, 首先来说说,职称是单位认可,还是社会认可?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教授、工程师是单位财富,还是社会财富?目前的机制认为高级人才是单位财富,而不是社会财富。其结果就是 “关起门来评职称”,在单位内部哪些人容易评上职称呢?一般来说领导喜欢的人,平时喜欢上跳下窜的人,喜好讨好迎奉的人,直接管理职称的人,这四类人的评审材料就容易上交,就有审批的机会。这类人被评为高级职称以后,社会上不认可,导致这几年高级职称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吃香。而社会上有许多人,虽然技术很高,理论水平也很高,但是没有社会认可机制,所以这些人常常不为外界所知,也得不到回报。例如,今年我有一个老同学在陕西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中得了金奖,得了第一名,但是当地政府没有任何表示,连应得的几百元的奖励也不给,更不要说政策和资金扶持了,这让我这位老朋友非常失望。他的名字叫刘云建。像刘云建这样的民间人士能不能得到职称,会不会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承认和支持?我认为目前国家还是缺乏这样的机制。当然,象刘云建这样的人要发表论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但是不会写作论文,缺乏这方面的培训。那么是不是国家应该掏钱培训一下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呢?似乎没有政策。正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所以大量的基层经验不能转化为学术成果,出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断层和鸿沟,能不能填补这个鸿沟呢?其实,象刘云建这样的民间科技人员,他们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高中毕业,农广校职业学习,他们完全有能力进一步学会论文的写作,但是这些论文费用谁来买单?总不能让这些人因为发表论文而更加贫穷吧?总不能让这些人因为搞科研,因为购买科研设备而无法生活吧?国家能不能给这些人报销材料费、设备费、论文稿费、交通费?国家能不能允许他们获得技师、工程师甚至教授资格?国家能不能允许他们也申报科研项目,获得项目资金或者资助? 2, 论文、发明、知识技能的要求不能随便降低。职称不同于业绩、职称不同于官职,你不能说你干得多就能够评审职称,也不能说你职位高就能够评审职称。职称应该是业务能力的体现,职称应该是知识水平的体现,职称是智商高低的体现,职称应该是职业素质的体现。现在许多基层职称管理部门降低了评审职称的硬性要求,导致的只能是混乱和营私舞弊。例如,过去评审工程师首先需要英语及格过关,办公软件考试过关,要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而现在呢?许多地方取消了这些硬性指标,导致工程师质量下降,许多事情拿不出手,也没有搞科研的能力。而且这个是一个极坏的导向,工程师的关注点不再是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不再努力地去学习,不再去搞科研,而是陷入了投机取巧迎奉巴结的漩涡。而且,由于取消了硬指标,能够达到条件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这些人之间的无序竞争突然增加。无序竞争的结果是基层单位另外搞一套指标,很多基层单位没有办法就另外增加指标,达到条件就可以申报,可是这些附加指标往往与业务能力没有关系,他们搞的另外一套指标往往是从出勤率、听话程度、干活多少等等方面去考虑,而这些规定则往往加剧了职工内部的分裂,加剧了不团结,加剧了迎奉巴结,同时也挫伤了有真才实学的人积极性,出现了消极怠工。所以,高要求是一个导向问题,导向错了大家都不去努力搞科研了,导向错了大家都不去实践一线了。而硬指标降低以后,职称的社会认可程度降低,可信程度下降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一个高级工程师原本让他去讲课,他讲得乱七八糟,还不如农民的水平,那谁以后请他去讲课呢?一个教授别人让他看看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他找不到问题所在,导致施工出现事故,那还有谁请他呢? 3, 要切实解决搞科研越搞越穷的问题。我一般不发表论文,因为我发现,论文发表的越多我付出的资金越多,所有的论文都需要我自己掏腰包,一篇论文的版面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还不算为了写稿子购买的电脑、打印机、软件、耗材的费用,更不能算付出的劳动。基层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领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会导致越来越穷:第一论文发表得越多穷,版面费无法报销;第二,不敢搞科研,基层单位往往没有这一项业务,如果去搞就违反了岗位纪律,出现缺勤情况;第三,不敢搞项目,一方面立项困难,立项必须挂靠领导和一批不相关的人员,真正的实施者到了最后往往排名靠后,一场徒劳。第四,追查审计、资金挪用、领导乱指挥现象十分明显,这让科研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思去搞科研。第五,干活不记名出力不讨好现象非常明显。我曾经搞过六七个项目规划,而且这些规划基本都实施了,后来我发现做这些规划从来没有制定规划的人员名单,几年以后没有档案存档,甚至没有给与加班补助,从此以后我就不敢接活了。 4, 复合型人才评审职称不被认可,评审困难。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才有这样一种现象,他的本专业是一个,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就业压力就业机会不同导致他从事的是另外一个与自己学习没有关系的专业,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本专业的研究,在进行职场工作的同时还出产许多不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但是往往这部分成果不被单位和社会认可,这种人由于跨了两个行业,职场专业的成果反而不突出,所以他们无法评审职称,游走在边缘。这部分人其实很委屈,他们的成果不一定比专职的差,他们的付出不一定比专业的少,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单位机构或者国家的奖励,例如檀成龙,甚至还要受到许多委屈和质疑。又例如在高校中,许多搞行政的人原本也是专业出身,有的还有高学位,但是由于岗位不同,他们的研究成果就不被接受。今年,我有一个朋友申报高级职称,她是一名教学秘书,但是她是从林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任教学秘书期间也没有放弃林业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四篇林业方面的核心期刊论文,但是她不在岗位上,只是走的 “非主体职称系列”,她申报的是图书管理员系列,而且为了这个系列申报,她不断学习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图书管理方面发表了五六篇论文,而且有两篇发到了核心期刊,按理说职称水平很高了,但是却被无情淘汰了。这对于这类人员的打击是很大的。 5, 基层单位擅自改变评审标准,双重标准,甚至标准模糊现象比较明显。许多基层单位领导为了彰显权威另搞一套标准。把绩效、出勤、守纪律、工作年限,是否在岗、在岗年限等等指标假如评审资格当中,导致正真有业务能力的人得不到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有些科研业务不能开展。有些高校单位对是否在岗十分在意。职称岗位甚至变成了领导的人情岗位,送温暖岗位,扶贫岗位,增加工资岗位,变相升官的岗位。 6, 基层职称的指标数量限制也是导致基层科研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有些单位指标很少,但是被一些人占用,稍微年轻一点的人没有指标,就没有科研积极性。当然,目前许多大学已经取消了指标限制,只要发明论文数量达标、质量达标就能够晋升,这个比较好。我认为基层单位的评审应该加强个人素质的硬指标,而减弱指标数量限制,这样对于单位资质也有好处。 7, 应该赋予高级职称的人员更多的研究自主权和资金支持,项目支持。让他们在主持项目上独当一面,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他们更多地获得研究项目,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独立研究,在考勤、任职、兼职、讲学、考察、学习等方面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对于职称,我原来的确不太关心,经过一些事情以后才有以上的认识。职称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一种荣誉,为了这个荣誉,为了社会认可,知识分子才会非常努力。有了恰当的职称才会有努力的动力,而这个社会才会进步。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2971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些项目已发布评审专家名单(A节选)
jldxwsj2000 2019-7-3 17:03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些项目已发布评审专家名单(A节选) 管理科学学部 6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 2019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管理科学 专业评审组专家组成名单。25日,公布了 2019年度杰出青年 会评专家名单。 名单如下: 生命科学部 6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公布 生命科学部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其中, 优秀青年84人 , 杰青40人,创新群体15人,海外及港澳学者11人 。 名单如下:
个人分类: 科技动态|4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紧抓实在的、少做表面文章
热度 11 fdc1947 2019-6-10 07:45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紧抓实 在 的、 少做 表面文章 近年来,各级领导对于提高各类学位论文质量、防止学术不端的工作都抓得比较紧,也采取了多项实际措施,例如,建立了学术论文查查系统,增加了论文盲审的比例等等。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各类学位论文的质量、减少学术不端想象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真正要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第一位 的 因素当然是撰写论文的学生和他的指导教师。要指导教师指导得好以及学生努力 钻研 和工作才能够做到。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平庸”的常识,这里且不去说它。 要把好质量关,不让 “不合格产品”出笼,最重要的自然也是指导教师的“把关”。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如果都是很负责任的,那么应当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导师审查了论文,认为可以答辩了,大多数情况下,应当是可以符合要求的——不然这位导师的水平就可疑了。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情况。在实际上,导师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会有水平不够以至于在该课题上认识不足甚至犯错误的时候,这时候,还有论文评审及论文答辩这两道关口,把关的人分别是论文评审人和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在一道关口失灵的时候,还有第二、第三道关口。这就是当初科学、教育界要设置评审和答辩的初衷。 但是,事情到了我们这里都会起一些变化的。评审人都找几位熟人、答辩委员都请来几位朋友。评审和答辩成了老朋友们交流感情或一起喝酒的机会,那关口也就虚设了。 于是,人们想到了盲审。如果真正做到了盲审,组织盲审的领导确实能够为评审人保密,那还应当是不错的。可是,实际情况未必如此。话又要说回来,只要是拿出去外审,盲审也罢,明审也罢,科学家中还是有实事求是的人,如果论文质量真的有问题,评审人还是有可能会指出来的。这就是科学人的良心 。 如果 问题不大, 马马虎虎能够过去,可能会放一马过去,但是如果确实问题比较大,还是 很 可能被卡下来的。也正因为如此,评审这一道关口还是有用处的。 但是,如果不给评审人足够的时间评审,评审人还能够发现论文的问题吗?有时候问题正在这里。很多单位并不把让评审人认真把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放在眼里,而是工作拖拖拉拉,在很多非重要形式上浪费了许多时间,到了快要答辩的时候才匆匆忙忙把论文传给评审人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评审工作。从而让评审工作实际上只是走了一个过场。 我这里顺便举一个例子。前一个礼拜,一位较为年轻的中年骨干教师晚上在朋友圈里发出这样的文字: “截至后天上午8点,这一天多要完成:网评六份硕士论文、上2节研究生课、修改2-3份答辩PPT、手写两份导师评语、审查并修改3份答辩相关表格、听一个40~60分钟的学术报告、参加一次研究生导师培训、还 有 ××化学实验监考……” 我问这位朋友: “网评六份硕士论文”是你工作拖拉,积聚下来没有完成的工作,还是……?”回答非常干脆:这是今天临下班刚刚收到的,要求后天上班就交。 上面这位教师所说的这些工作中, “上2节研究生课、听一个40~60分钟的学术报告、参加一次研究生导师培训以及××化学实验监考”,这些工作在时间上都是不可压缩的,占一个工作日 已经 满满当当了。也且不说上 2节研究生课还需要一个单元的备课时间。“修改2-3份答辩PPT、手写两份导师评语、审查并修改3份答辩相关表格”都是 这位教师 自己带研究生应当完成的工作,也可能是原先就安排在这一天多(实际上是一白天两晚上)内完成的工作。 而单单说这六份硕士论文的评审,如果要交给我,那就是差不多三天到六天的工作量。要认认真真地读懂一位硕士论文,至少需要半天吧。因为这是别人指导的硕士生,其工作对我说 是 不完全熟悉的。虽然说是小同行,毕竟研究的内容不同,任何人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真正熟悉的也只是非常窄小一个领域。评审一篇硕士生论文所需要耗费的工作量,一般不会比审查一篇学报刊物上的论文差多少。我相信,只有细细地看才可能起到评审人把关的作用。如果粗粗一看摘要,翻翻结果,稀里糊涂写一篇评审意见,抄抄论文中的几句话,那真是不负责任的放水。打个比方,就像京剧舞台上的关老爷,在华容道上把脸一背 过去 ,曹操就溜之乎也。 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师的每天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安排,如果要加任务、插进去新的工作,偶尔一天插一个单元一般还能够容忍。因此, 评审论文这样的事情,至少应当给评审人留出半个月的时间 (因为现在大多数教师要评审的论文数量还是较多的)。在一个白天加两个晚上的时间内,加进去评审六篇硕士论文的任务,那就是等于告诉这位教师:你马马虎虎看看就行,我们无非要借你名字,对这些论文签字放行。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有很多是费力而低效甚至无效的。比如,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就需要填写许多表格,每一个表格都需要由有关人员签字。这种事情,各学校都抓得很紧,不能有半点遗漏和 马虎 。这些表格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些虽然是必要的,但平心而论,对于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真的并没有什么很大的用处。学生的各种学位论文是能够反映学生水平的,但是,对此真正有用处的还是如上面所说的,是导师的把关,是评审人和答辩委员会的把关。在某种意义上,评审人的把关比答辩委员会更重要,因为评审毕竟是 “背靠背”的,而答辩则是面对面的。对于中国人都在乎的面子问题,背靠背一般略微好说一点。 然而,我们的许多领导看重的却只是 格式、 表格 之类形式上看得见的东西 ,表格放在学校的档案里,对于外行的人或者上级领导的检查,都是容易看得到的,表格中哪一格空白了,哪一格填错了,上下人员的姓名对不上了,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必须重视再重视,不能出一点问题。至于,论文的质量,谁能够看得懂,那个领导能够检查得出来? 很多形式上的事情,如要有表格,这确实是必要的,工作需要有一个记录,但是,这样的事情也需要有一个限度,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 学生做研究写论文的 时间就已经很紧了,无法再少了,导师要审查、提出意见。学生再修改、完善都需要时间。最后一个学期真是忙得恨不得再生出一个脑袋两只手来。 把精力都用在次要的、表面的事情上,必定会影响做好主要的、实质性的工作 。就像我上面那个例子中,只留给评审人一天多的时间去做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工作。 人们常常说,做教师是一项凭良心的工作,其实,干什么都是要凭良心才能做好的工作,在学校负一定责任的领导更是如此。要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我们还是要紧抓实在的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不能把时间都花费在表面的、次要工作上。表面的好看固然重要,内里的实质才是关键。
个人分类: 教育|13687 次阅读|16 个评论
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任其“逍遥法外”: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热度 4 zlyang 2019-4-26 18:25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 “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http://www.qstheory.cn/llwx/2018-12/11/c_1123834759.htm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 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 ——好比污染了水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培根这段话,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刻。 新华网,2017-08-21,《法治中国》第四集:公正司法(上)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7-08/21/c_1121519259.htm 新华社,2017-08-23,辛识平: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7-08/23/c_1121531802.htm 阻碍 人类文明 进步 的 评审人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对“0-1”类型的高原创性论文,或项目/岗位的申请,实行公开评审: 论文作者或申请人、评审人进行3轮对话式答辩,在互联网等便捷传播媒体上,人员匿名、对话意见公开。 让历史去评论吧! 谁促进了科技进步,谁阻碍了科技进步,都要有历史记录。评审人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谁阻碍了科技进步,谁促进了科技进步,不是个人的隐私!!是必须公开的社会责任!!! 这样,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也会被人类的历史记住。 任其“ 逍遥法外 ”:真是对真理 莫大 的 讽刺 !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相关链接: 2019-04-13,Zenas 公理的一般形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73105.html 2017-06-18,Zenas 公理:2017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2019-04-07,“数数 + 短期”科技评价:人类科技的自我毁灭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71962.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皮埃尔•居里:“ 无论什么职位都自己去谋取,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事情啊。我实在不习惯这种做法,它会使人道德败坏。 ” French physicists Pierre and Marie Curie with their daughter Irene. https://cdn.britannica.com/90/130290-050-E6CA5486.jpg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10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转载自 科学网] 打招呼做工作 教授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zlyang 2018-10-29 10:01
科学网,2018-06-26,打招呼做工作 教授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4869.shtm 半月谈,2018-06-26,:“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教授自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http://www.banyuetan.org/dyp/detail/20180626/1000200033134991529974398423860952_1.html “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现在是一个正面评价”……半月谈记者在国内知名高校采访时,一些专家教授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对当前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不良风气表达了愤慨,呼吁加强监督,完善惩戒,净化科研评审环境。 打招呼、做工作,滋长“人情评审”歪风 时值年中,不少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陆续启动。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打招呼拉票、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 “评审打招呼、做工作成了自保的方式,别人打了招呼你不打,就觉得你不重视。而且普通人打招呼还不行,往往得单位一把手如校长、书记出面才行。”一位在知名高校担任学院院长的教授说,现在人才计划、项目评审都会打招呼,作为学院领导,他深感无奈。 “人情评审”风气盛行之下,不仅本院的人才引进和项目申报会找该教授去帮忙做工作,一些校外学术圈的朋友也会找到他。“每个月请求帮忙打招呼的短信、电话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作为院长,我甚至要用本子记下跟谁打过招呼,考虑以后怎么还这人情。”他无奈地表示。 这位教授几年前回国,他说,“作为学术项目领头人,现在申报项目,除了考虑学术水平,还要看关系网有多广,把通讯录拉出来看看”。 和他有同感的一位高校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去年他们学校引进人才参与国家的人才项目评审,函评结果非常不错,因为提交的文章、科研成果等书面材料很过硬,但面审淘汰的比例却出人意料地高。“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学术方面了,因此吃了大亏。” 不仅在做人才工作参与评审过程中遭遇了拉票尴尬,该学者自己申报国家人才项目时也亲历了拉票歪风。他说,评委工作一般分评审前工作和评审中工作。评审前,申报人和所在单位得知评审专家信息后,要及时去“拜门子”。一般来说,申报者会通过四种方式来做工作:一是自己本人给评委发短信或打电话,请求关照。二是所在单位的领导出面给评委做工作。三是请业界知名的老专家、院士出面做工作。四是知名老专家、院士带着申请人一道上门向评委汇报工作。 评审中,则需要有更大的公关力度。有的申请人所在单位会出面做工作,要么派专人找评审做工作,要么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评审宾馆驻点做工作。如果评审组织特别严密,还会有人专门蹲守在评审点捕捉评委信息,甚至拍照回传给后方,再去查找评委关系继而做工作。 “逢到重要的项目和人才评审,可能申请人和所在机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做工作,跑公关。”他说。 数字政绩冲动,一些高校争戴人才帽 接受采访的科研学者坦言,这几年一些科研评审中的拉关系、打招呼风气有愈演愈烈的苗头,令人愤怒,让人担心。 “一旦到了评审集中期,根本没法干正事儿。”他们表示,谁不做工作谁就会吃亏,最后被歪风绑架,浪费大量精力去做和学术无关的事情。 受访的一位学者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他在朋友圈所发的上述感叹,短短几十字的吐槽收获了近百条学术同行的点赞和评论。有人留言说,现在评审不打招呼是对评审的不尊敬;还有人打趣道,现在科研人员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已经成为一个正面的评价。 在这些学者看来,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出现的打招呼、拉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缘故;另一方面,还缘于科研 GDP 、人才政绩驱动下,有项目、有人才帽子,才意味着个人和单位有资源、有地位,才能活下去。 以高校为例,去年教育部搞“双一流”评估,标志着高等教育新的转折。为了适应“双一流”要求,不少高校急需有大的科研项目和“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术水平或者整体实力一般的院校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往往会举全校、全机构之力去确保重要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过关。学术帽子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应该按照学术标准来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 “打开高校科研机构的网站,如果遮住校名看简介,模式都差不多,论文数、科研项目数、拥有‘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数等。”上述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指出,在数字指标导向和一些领导的政绩驱动下,评审人、申请人、用人单位、学术圈都被绑架了。 一位受访者说,评审中的上述乱象让他们深感愤怒,十分担心。愤怒是因为这种人情公关歪风的滋长让科研和人才的评价标准扭曲,让好的科研成果和好的人才得不到公正评价。担心的是这种风气污染了学术圈,大家被裹挟着在互相打招呼中渐渐成了利益和资源交换共同体,影响国家的科研水平。 消除灰色地带,划出科研项目人才评审高压线 受访的科研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打招呼公关已经发展到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学术权威或者负责人,因为他们参加的评审多,可以互相交换评委资源,互相支持。 “说实话,绝大部分评委都是好人,但是有时人心里的‘秤’也是容易被打招呼影响的,特别是有的打招呼者对评委来说是领导、朋友或是恩人时,难免有还人情的思想。难免因‘感情’因素造成优秀的人和项目被 PK 掉。”受访者深感无力。 科研人员表示,一些评审拉票公关的现象就像皇帝的新衣, 没有人敢喊。一喊就破坏了规则,大家以后肯定就不带你玩了。 但是不喊,就必须跟随在里面随波逐流, 如果只是埋头做学问,就会吃亏甚至很难存活。 “做科研要无欲无求,保守初心才能做得好。如果只想着求名头被欲望绑架,势必会造成学术风气的败坏,也造成科研水平的下降。” 受访学者认为,现在干部拉票贿选都有严格的处罚措施,而学术评审拉票却还处于灰色地带,这是不对的。他们建议,应该出台相应的惩罚举措,增加学术评审中拉票公关等行为的违规成本,比如将评审列为保密项目,一旦有接受公关说情的行为就视为违反保密条例等,给予相应惩戒,让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有所敬畏。对参与说情公关的双方,列入黑名单,或者予以曝光,限制其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或给予失信认定,通过这些举措净化评审环境,真正做到学术优先,不拼关系、不拼圈子。(杨玉华)
个人分类: 科技教育界资料|876 次阅读|2 个评论
随想:5篇代表作的评审
热度 7 zlyang 2018-8-24 16:19
随想:5篇代表作的评审 比如, 5 篇代表作: ( 1 ) 3 篇申请人自选。实际上是采用引用量、期刊级别等世俗标准。但不做强制性选用。 ( 2 )强制性 2 篇: 原创、至少 1 篇是汉语的。 不看引用量、不看期刊水平,在国际视野下,只对论文的观点或内容进行实质性评审。 ( 3 )对部分论文,或项目/岗位的申请,实行公开评审: 论文作者或申请人、评审人进行 3 轮对话式答辩,在互联网等便捷传播媒体上,人员匿名、对话意见公开。 让历史去评论吧! 这样,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将会被记住。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9384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专家评审结束
热度 1 haz6526 2018-8-4 13:36
应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的邀请,2018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参加《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的学科专家评审工作。这是我继评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之后的第四次评审工作。这次评审的学科有5个:C93管理学,F59旅游经济,F0,F12,F2(除F23,F27)-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管理(除会计,企业经济),F4/F6(含F27,除F59)-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含企业经济,除旅游经济),:F7-贸易经济。2017年版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16个评价指标组成:被摘量、被摘率、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五年他引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互引指数、论文被引指数、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web下载率。其中被摘量和被摘率分为两个层次:全文和摘要;他引量分为三个层次:期刊他引量,被博士论文引用量以及被会议论文引用量;基金论文比分为两个层次:国家级基金论文比和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比。专家定性评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期刊的学术水平、期刊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创新性等。专家评审的主要内容是:调整核心期刊排序;调整核心期刊表;增补优秀学术期刊进核心期刊表;审查学科核心期刊数量。据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将于今年正式出版。
681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才计划”申请人:你能谦虚点吗?
热度 2 zhgzhang 2017-11-25 22:36
刚完成手头一个人才计划申请材料的评审,有些话不吐不快。 1、 自我评价。申请人张口闭口我第一次“ 提出 ”了什么什么,第一次实现了什么什么,完全无视论文还有其他署名作者和自己的导师。他的导师我认识,是国际知名大家,一直在这个领域引领。没有他们的指导,没有组内博士生博士后们多年的耕耘和铺垫,申请人能独立“提出”那些想法吗?据我对他的导师的了解,他按导师的想法实现是有可能的,“ 提出 ”几乎没有可能。 2、 申报材料写他做了几个大会报告,吓我一跳!我几乎每年都参加那几个知名大会,大会报告都是诺奖级的大腕,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做过大会报告,更没听说过一个博士生做大会报告的。一查,就是几个普通的分组口头报告而已,连邀请报告都不是。这牛吹得也太大了吧。 3、 回国要干的事,写了N 条,每条看起来似乎都很那么回事,可每条都让你抓不住要领,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江湖上见到这种人多了,很担心这样的人掉进国内江湖大染缸,更加如鱼得水。 3、 知识产权问题。申请人说“本人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研制了多项包括军事应用的高精尖样机,能探测敌方的隐形目标。”这太吓人了 !掌握这种技术的人怎么也能“顶一个师”吧!他想干嘛?人家能让他回国吗?我心里明白,说这话的人,不是吹牛,就是无知。
371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