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评审

相关日志

盲审 — 掩耳盗铃的学术监督
热度 25 caojx 2013-6-30 21:20
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议采用盲审已渐成趋势和通行做法。其实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看到过提交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那个差,几乎可以用侮辱评委智商来形容。问题是这都是经过同行评议认可,同意提交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 现在许多大学的学科门类众多,管理部门根本没有能力为每一篇学位论文挑选同行专家。因此,实际上,同行专家都是导师或学生自己遴选的,也因此,盲审其实是自欺欺人。 学位论文评审,还是实名的为好,而且在公布论文的同时,应该公布评审专家的姓名和评审意见。这样,我想,很多评审专家会慎重很多。 学术把关,不是没有办法。关键是看你想不想真做。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6196 次阅读|31 个评论
评审青年科学基金中的问题与收获
热度 52 lionbin 2013-5-12 22:04
4月28日,陆续收到基金委的基金评议通知信。可能是基金委怕浪费了宝贵的三天,硬是赶在劳动节前给大家布置了任务。清点了一下,约有30份左右,按照我的评审速度,这约需要10天的时间。今年收到的标书中,青年基金占多数,有19份。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看青年基金,每次都能从评审中有许多收获,特别是学习年轻人不拘一格的思考方式,这样我自己也能与时俱进了。所以,每次我都是先看青年基金的,到今天为止,终于将19份青年基金看完了。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以前从来没有一次收到这么多青年基金的评审请求的。于是心血来潮,顺便做一个简单的统计。 在这19份标书中,女性占多数(女11:男8);从年龄分布来看,80前有9份,80后有10份,大致相当;从所获得的学位来看,博士学位者占多数(硕士6:博士13);从职称来看,中级职称占绝对多数,还有几份博士后的(中级13:副高3:博士后3)。 我想这个比例也大致反映了青年基金申请者的总体分布情况。 基金委对青年科学基金的定位是青年科研人员的“起步基金”,旨在“ 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不断增强青年人 才勇于创新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 ”,而且“ 应特别注意评议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不必过于强调其研究队伍和工作积累。 ”。在评审前,我对这句话反复看了多遍,让其进入我的脑子,希望达到潜移默化的程度。评审时,我将主要精力放在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方面,并做一个初步的评价,主要询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申请者提出的研究工作意义重要,或者有趣吗?他们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是真的了解,还是仅仅看了一些综述文章而已?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申请者自己读过吗,这些文献足够吗?他们有创新性思考,并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吗?解决方案是否能部分或全部解决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呢? 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本来觉得就可以忽略后面的内容了。当然,大多时候,特别是碰到自己看好的标书,也还是需要参考一下他们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特别是想把握一下申请者提出这些有趣问题的来龙去脉。而对于那些缺乏亮点的标书,看后面的内容其实是显得多余的,有时候只是因为好奇顺便看看而已。 总体来说,看完这些标书,还是有不少收获的,也有许多感想,特意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年轻的朋友撰写基金申请书有些许帮助。人就是这么奇怪,换一个身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有些认识和感觉就不一样。以下的内容,我只是站在评议者的角度来讨论的。 虽然我这里说起来看似头头是道, 而我自己在写申请书的时候也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因此请大家正确对待其中的一些细节内容,不同的人可能认识也不尽相同 。 还是先说问题吧: (1) 术语翻译不严谨。 有一份标书,如果仅看中文题目,那用词是极其怪异的,正文中也有许多术语的翻译让人匪夷所思,其实这些术语有大家都认可的说法,为什么要自立一套呢,甚至在一段文字中一个术语居然有多种说法。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申请者没有严肃对待科学术语,或者对科学术语的翻译不熟悉。 (2) 文献调研不足。 为了说明研究的重要性,申请者套用“过去XX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XX方面,有关XX的研究还是近期的事”以及“在国内,有关XX的调查与研究多集中在XX系统”这样的格式,本来没有什么不可,但必须是真实的,而必须在充分调研文献基础上这样说,不能想当然。恰好有这么写的一份标书,其内容是我非常熟悉的,我感觉这种说法完全不是事实。还有一份申请书,花费了大量的文字,讨论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几乎没有看出什么新意。而且,整个论述所引证的文献极其陈旧,显示出申请者者对这方面研究的跟踪了解是非常不足的。因此,研究内容和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就非常单薄,更看不出其特色和创新点是什么。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更是简单到“本课题申请人曾做XXX方面的相关研究。”和“有一定的适于研究本次课题的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处于XX市,方便对XX进行调研。”等聊聊几个字,看不出有什么能力完成该项目。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不认真的申请书。 (3) 胡思乱想的成分偏大。 一个实验方法应该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或者参考一些标准的方法进行改进,而不是想当然,设计一个贻笑大方的方法。比如,有一位申请者拟采用扬土的办法产生PM2.5,这说明申请者对PM2.5的产生机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研究者,甚至是一些成熟的科学家,有时候也会犯有同样的毛病,就是将普遍性的优势,或者本归属于其他类型的优势,硬套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 (4) 设置的体量太大,青年基金的资助额度难于完成。 这体现在,或者研究头绪太多,或者任务量巨大。头绪太多,整体研究方案就显得比较凌乱,不知道具体想解决什么问题;任务量巨大,可行性也就不足了。比如,一项研究拟对某市划分数千个网格进行采样。与其说这样的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倒不如说是普查项目。 (5) 有些申请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却没有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这是比较令人遗憾的。本来我饶有兴致地读完了立项依据,期待其解决方案时,却发现按照那种方法,问题依旧存在。还有些交叉研究的标书,至少涉及了多个方面的专业技能,但从项目组成人员的专业结构来说,有些方面可能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其可行性就不足了。 (6)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缺乏, 整个研究只是用常规方法解决常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研究得相对比较透彻了;或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炼不好,没有体现“关键”二字。由此,特色与创新也都是传统的思维模式,研究内容和方法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比如,一申请书聚焦于湿地植被,但在具体论述遥感方法时,与其他植被也没有什么差异,缺乏针对性,也说明对湿地植被遥感的特殊性理解不够。另外,虽然高光谱遥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近地面遥感的研究如果不结合航空/航天遥感,似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大尺度监测才是遥感的精髓。 (7) 论述前后矛盾。 在前面说,“现阶段XX在XX科学中的应用相对于农业、水文和地质等领域还十分有限”,之后,突然改口说“近年来, 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利用XX技术进行了大量的XX研究”,这说明申请者对这方面了解还不深,更多的是想当然。 (8) 申请书写得晦涩难懂,许多句子要读多遍才知道其含义。 立项依据中,申请者似乎无意讨论选题的必要性,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研究是在做什么,并假想一个可能的潜在成果,并认为“其成果将为各种XX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但实现该成果的路径是什么,却很少提及。总体上还是在泛泛而谈,不能说不对,但也很难令人完全信服。更多的时候,申请者是在做科普式的综述,却没有总结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其科学性何在? (9) 抄袭问题。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次在评审中,看第一本标书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后来看另外一份标书的时候,感觉许多句子已经读过了,于是找到前一份标书,一比较,发现大段大段的内容是一样的,看来这两个申请者都是抄袭的同一个地方的内容,当然也就不可能对这两份标书有好感了。 (10) 自我评价的内容不妥。 比如,一本标书,在可行性分析中,申请者写到:“项目中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均已相对成熟,项目申请人所知研究小组已具备各方面研究条件,并具有较强的科研条件和研究平台;本项目设计合理,各研究内容具体、清楚,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均切实可行,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其实应该是同行评议者对申请者工作评价的说法。 在阅读申请书中,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1)坦率地说,有些申请者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背景,我并不熟悉。而有些标书写得很好,申请者对该领域的研究颇为熟悉,阅读其申请书,我自己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立项依据条理非常清晰,顺理成章所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具体明确。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思考和总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就非常全面和完善,是否合理那当然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2)申请者为了说清某个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背景知识,这显然对于我来理解这份申请书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也就是因为基于这种有的放矢的介绍,让申请者自己对科学问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操作性也非常强。 (3) 申请者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中,将往年评议意见放在这里,并针对这些意见进行了修改的说明也一同呈现出来,让我能看出申请者对本子完善所付出的努力。我觉得在目前基金委还没有提供官方的格式来让申请者反馈评审意见的条件下,这个办法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从中也看出了这些年轻科学家不拘一格的创造力和对自己研究领域的信心,值得鼓励!【注:从2012年开始,基金委的申请书增加了“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一项,有心的申请者完全可以利用这项内容,象论文投稿时的修改说明来反馈对申请书的修改和一些辩解的内容。】 (4)申请者在工作基础中,客观而翔实地说明了自己的学术发展历程,让人看到了他对该选题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对XXX的兴趣,促使了他的博士研究。该选题可看做是他博士研究的自然延伸,虽然申请者在这个跨领域的研究中目前还没有正式论文发表,但其研究的潜在学术产出是可期待的。 我还想到其他一些问题,这些与申请书写作本身无关: (1)申请者所列出的一些正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似乎与项目研究主题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理解这是一个非常无奈之举,年轻人还没有自己的项目的时候,只能参与一些与自己研究关联不大项目,虽然看似在积累一些经验,但似乎更是在浪费时间。 (2)如何列出一些研究成果。有一本标书,从申请者的研究基础来看,也应该能胜任这个工作。本来工作应该算做得不错的,特别在这个领域也属专家了,但不知为何,申请者的产出很低,至今没有发表一篇像样的文章。当然,最后我还是鼓励这个工作开展下去,因为标书本身还是写得不错的。问题是,申请者将发表在AMR和AMM上的文章也列在那里,并作为重要文章标注出来,我怎么觉得这些文章只能给申请者减分呢?如果不列,是否有更好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33299 次阅读|109 个评论
青年基金申请项目评审,如何体现公平?
热度 17 qsqhopeiggcas 2013-5-6 23:22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基金评审忙季了,今年共收到青年基金项目 9 项,任务不算太重。这几天较忙,准备到月中开始集中几天的时间评审吧。 有人说,本子水平的高低是相对的,如果每个评审专家收到的本子都不怎样,就矬子里拔将军,给写得相对较好的予以资助吧。我不这样看,如果这些本子都不行,即没有啥新东东,该枪毙的全部枪毙,一个不留。反之,如果写的都给力,全部 pass 。 我原来写过一篇博文《 创新——基金申请的灵魂 》【 1 】,其中有段话是这样写的“ 创新有大有小,但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创新,不是牙缝里挤出来的创新。靠玩弄概念、靠老生常谈的东东外套一个漂亮的包袱皮儿,那不是创新,也蒙蔽不了睿智专家的慧眼。创新是实在的东东,只要把某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对青年和面上基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 ” 俺评审某项目是否该资助,主要参考以上要点。其次,是看可行性,即理论上能否实现,试验条件是否具备等。 至于研究基础部分,发没发过影响因子高的文章,做没做过类似的事情,俺一般只做参考。青年人,尤其是博士刚毕业或进站做博士后的青年人,不可能有太多的科研积累,这个没必要过分要求。只要 TA 们有新想法,尤其是有标新立异的想法且有一定可行性的,本子里洋溢着【朝气】的,俺肯定给予【绿灯】放行。 有人问,你考虑申请者或其导师和你的关系吗?俺这样回答:俺只考虑申请人的项目申请有无创新性,与此无关的东东不予考虑。 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专家把握评审尺度的【灵魂】。 参考 【1】创新——基金申请的灵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68136.html
个人分类: 基金杂谈|13139 次阅读|30 个评论
上级课题下级评审
热度 17 yuliping 2013-4-23 18:39
现在有很多课题实行限额申报制度,主要原因是高额的评审成本导致有关部门难以承受,于是就将成本转嫁到下级身上,下级小到一般高校,大到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因为课题是下级评审后推荐上报,就出现上级课题下级评审的现象,本来是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评审,实际上是全国几百个高校和相关部门进行评审,殊不知这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一些软科学、专门课题,实行每个省限项申报,一般每省只能申报 3-5 项,这样导致各省也规定每个高校限报 1 项。这些课题择优推荐上报到上级部门再进行评审,上级部门当然非常省事。问题是下级如何保证课题推荐上报的公平性?有没有完整的评审机制?有没有透明的监督体系?全国各省评审的尺度如何保证一致?存在一系列问题。 这种课题,不搞也罢! 2013.4.23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660 次阅读|17 个评论
从积极参加评审到慎重参加评审的转变
热度 56 lixuekuan 2013-3-25 17:33
李小文先生撰写了《 拒绝评阅! 》博文,很精辟。他是院士,邀请他主持评审的人肯定很多,他能 拒绝评阅! 让晚辈佩服。 下面我把我从积极参加评审到开始拒绝评审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与各位博友共享。 对于一个学者,熬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参加成果评审会、鉴定会、验收会或者评审同行论文是自己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参加这样的会议可以学到不少新的东西,可以听到一篇关于这方面不错的综述,可以知道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思路和奇思妙想,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会议后还发几百元的车马费,何乐而不为哪? 从内心里我是很喜欢参加这样的会议的。山西搞化学化工研究的圈子不大,参加这样的会议可以见一些老朋友,平时大家都忙,没有时间见面交流,可以趁参加这样的会议相互通报、交流一下信息,为相互遇到的难题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刚刚当专家的时候也参加了不少这样的会议,也经常对课题水平、完成合同指标直言,发表让主家不愉快的意见。一次省里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评审,一家企业要利用煤矸石生产系列 A 型分子筛,申请很大一笔无偿补助资金。申请书按要求写得很漂亮,实施方案写的也比较详细,表面上感觉相当不错。但环评报告里说该项目没有任何“三废”污染,不需要进行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我看到这里就纳闷了,凭我对分子筛和煤矸石的了解就向企业总工程师问了几个问题:煤矸石里只有铝和硅吗?里面的铁、铬、钛等去哪里了?不是废渣?煤矸石里的硅铝比例与所要生产的分子筛正好一样?不需要调配铝、硅比例?这样是不是也可能产生废渣?分子筛最后焙烧会没有废气?硅铝沉淀后的残留水溶液哪里去了,没有废水吗?企业总工程师回答漏洞百出,无法给出让专家信服的答案。为了缓解会议气氛,我建议让撰写环评报告的单位派人来解释。主家打电话给环评单位,主持人宣布暂时休会。不到半小时环评负责人就到了会场,我把我的问题再一次给环评负责人讲了一遍,环评负责人对我提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但对于这样的回答专家很不满意,因为他回避了关键性的为什么会没有“三废”这个问题,被问的没有办法环评负责人最后不得不说出实情:给钱盖章。这个时候一位负责核算设备价格专家发言:企业申请书上关于设备的报价严重虚高,如果按现在市场报价,建一个这样的工厂申请的无偿补助资金都用不完,差不多要剩 100 万元以上,而申请书说企业要申请 1 配套 9 。好家伙,建一个工厂厂家不花一分钱还能赚钱呀!会议开到这个份上再开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到会 7 位专家全部签字表示反对,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该项目没有被通过。 打的回来的路上与一位老专家同车,在出租车上老专家对我说这个评审会不应该去,如果这样的会议参加几次咱们把人都得罪了。 后来再接到邀请,我都先问好是什么项目,什么单位做的。因为有些项目我是坚决反对的,所以就拒绝参加。有些单位做工作很认真规范,只要拿出来鉴定、验收的项目一般问题不大,他们的会议尽管参加。 比如关于甲醇汽油或者纯甲醇汽车的项目我都不参加,拒绝参加评审。我不止一次接到关于甲醇汽油、柴油成果鉴定会的邀请,因为我已经在很多会议上表明了我反对甲醇直接加入汽油或者柴油里作为燃料销售立场,为此与省醇醚燃料办公室副主任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现在山西省很多地方在销售 M15 汽油(含甲醇 15% ),太原市 93 号汽油全部是 M15 汽油,而且颁布了 M15 汽油的国家标准。我的反对没有任何效果,可我坚持自己的立场。 对论文的评审我一般都不会拒绝,但也有个别推辞的时候。前年一篇博士毕业论文邀请我评审,按说这论文水平很高,内容丰富,工作量也很大,以第一作者发表了 3 篇 IF 超过 5 的英文文章,应该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但该文章中文书写一塌糊涂,我细看了几页并标出错误之处,又泛读了全部文章,每一页都会有超过 10 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页页如此,让人无法容忍,不知道这学生语文怎么学的。只好告诉研究生处如果不把中文修改好我拒绝评审这样的文章。并让他们转告学生这是对你负责,本来是可打“优”的博士论文由于文字问题到时候不能通过怎么办?该学生通过别人给我解释说他没有时间了,如果赶不上这一拨下次答辩就是半年以后。我说那你就找别人评审吧,在我这里是不合格,我就把这篇论文退了回去, 拒绝评阅! 。最后这位博士找谁评审的我就不知道了。 评工作、评成果、凭论文的时候还好说,最难的是评人。我最怕当评人的评委,现在各种各样的“功臣”评选越来越多,政府需要一些懂行的专家参与评选和投票,而参与投票的是既有官员,又有专家。这里的人事关系复杂,专业多,不同专业人员相互比较,又没有一个客观的比较标准,非常头疼。评人的会议我一般都拒绝。 现在的评审无论评人还是评成果很难不受人情的干扰,这些干扰让人很不舒服。去年和今年我拒绝了不少评审会,尤其是评人的。 昨天又拒绝一个评审会,理由很简单:我在新疆,不能参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634 次阅读|122 个评论
慎用手中的‘评委之笔’
热度 6 lin602 2013-3-25 11:09
科学网上不少博主都做过大大小小的评委,评项目、职称、奖等。尽管目前评审中存在许多问题,走过场、橡皮图章等,但许多评审还是有‘法律效力’的。例如:评职称(按得票多少排队取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函审等。 人情是影响评审工作中最重要的干扰,一点人情没有是不可能的,其中包括本单位的人、亲远关系、同门等。但是,每个评委都有一个自己的评审标准,而且每个人这标准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单位做评委次数多了,特别是评职称,尽管是无记名投票,甚至也不知道票数,但本单位的人对评委们的作派基本上是知道的,不管你是否承认。 许多人在评审期间不会给一些评委打招呼、送礼,因为他们知道,有的评委反感这些,打招呼未必有好果子吃。而有些评委,被评人觉得需要找找他,甚至.........。 不要回避这个问题,如果各个人细心在本单位做个私下调研,统计的结果,会发现不同的评委大家给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评委肩担着大家的期望,特别是普通人期待的公正,甚至在左右着本单位的文化。因为让投机的人占便宜,久之这个单位投机成风。如果评审基本公正,并被本单位的人基本认可,这个单位就正气占上风。 听说有的单位评职称前的几天,校园里送礼的人很多。呜呼! 慎用自己手中的‘评委之笔’,评委们是否公正,不是评委自己说的,而是大家发自内心的真实评价。 什么叫口碑?这就是口碑!
2856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已经极少参加项目评审及验收会了--也谈灰色收入
热度 14 lin602 2013-3-20 16:47
这几天网上谈教授的灰色收入博文不少,我真佩服一些教授们,‘能干’,‘有钱’!更为一些博主根本不知道全国普通教师们的实际情况甚至身在国外博主们写的教授们‘灰色收入’的博文。有钱的教授是有的,但他们在所有教授人群中,占多大比例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数据。 有些博主说了许多额外收入的例子,许多都是‘画饼充饥’。国家科技大奖,全国就那么几个,院士们许多都是空手,何谈普通教授们。关于SCI论文奖,SCI论文数多的学校肯定给的奖励少,奖励多的学校肯定是难发论文。课题验收鉴定,教授们要有一个‘无动于衷’的心,不要太认真。 我也接到不少省及市的项目评审邀请,我已经不少年不参加了,甚至网上专家信息都不更新,接到邀请评审的电话、短信、邮件基本上都回答‘没有空’,做这种事有时候心里有被耍的感觉,俺不要这几十块一个本子评审费及做‘专家’的虚荣心还不行嘛。近几年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别是青年基金还评审外(因为我的科研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因为我不会公关,所以还想为此出点力),别说省、市科技部门的项目,甚至学校科技处及研究生院的一些评审,也经常不参加了,课题或项目验收除非非常特殊情况,原则上也不参加,因为这种验收心里不舒服。论文答辩每年也只参加少数几个老师的,因为这些老师们的研究生答辩我是参加多年的。 除了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外,所有其他项目都不写本子了,做‘分母’做得太多了,不写嘛心里还平静点,写了反而心里不平,何苦呢,不就还有几年的工作时间嘛,反正经费混到退休还行,不会让研究生们‘饿死’。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子交上去了,反正学校不限项,交上去就没有我的事了,我写本子的任务完成了,给不给经费不是我的事,我也决定不了,给经费就做,不给经费再说。如果不给经费,根据评审意见,明年再写一个交上去。实在不行,就做点被认为‘不上档次’的企业项目。 所以灰色收入,呵呵。 让挣钱多的大牛教授们更上一层楼。我们继续淹没在泱泱人群中喝着自己的‘低档酒’,吃着非‘山珍海味’级的普通饭菜,住在福利分的旧房子里,用强大的阿Q精神武装自己乐滋滋地在科学网博客上‘八卦’。
8978 次阅读|36 个评论
被禁闭三天——亲历职称评审
热度 30 Bobby 2013-3-17 15:17
周四下午快下班时收到一个电话,问我未来三天有没有空,我说有;来电说某省某厅有个评审会,希望能前来参加,但具体什么评审也不说明,我也没细问,然后通知第二天九点准时在某酒店多功能会议室集中。 第二天我到酒店报道,才知道是参加职称评审。先是主管领导讲话,纪委领导讲话,然后按专业分组,拟定组长和主席,然后是主席讲评审工作流程,操作办法。会议结束时,纪委领导说,你们有什么事马上跟家里人或单位讲一下,因为未来三天,将会禁闭在酒店,手机关掉后上交,切断跟外界的联系。 组里有人有经验,早就带好换的衣物,而我没经验,以为不过是一般的评审会,至少晚上会放回家的,结果衣服没带,洗漱用品及刮胡刀没带。这下惨了。 第一天上午开完会后各小组带材料回房间,工作主要是看材料,针对各级职称标准和条条框框,逐一审核,并根据申报人的专业背景和论文成果拟答辩题目(高级 3 道,中级 2 道),遇到疑难杂症和标准里未能细致规定的地方,写下来,让组长收集,然后组长会上定夺。 第二天上午开始答辩,根据各项指标打分,答辩完后小组核定。将成绩和评语抄写到档案中,然后汇总签字。纪委领导到各个小组旁听。 第三天上会,首先按职称高低,主审人汇报被审人的情况,学历资历,论文奖励,经济效益,答辩成绩和总成绩,建议是否通过。有争议的提出来讨论定夺。领导强调,标准要统一,没通过的一定要理由充足,涮下来的要让人家心服口服。汇报完后投票,统计得票数,主席宣布是否通过评审。再次审核材料,上交。纪委领导全程监督。 三天里没出酒店大门。空闲时间就用房间里的电脑写写博文,审审邮箱里的稿件。手机的短信没能回,也不知什么人打过电话。三天没有手机伴随,是有点不习惯。衣服没有换的,闻起来已经发臭。胡子拉茬也没有刮。估计像个难民。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0983 次阅读|74 个评论
纠结的基金修改
热度 5 whoiswho 2013-3-6 05:28
拖延到现在,基金还没改完。看着去年的意见一遍又一遍,不知道怎么改好啊。五个评审人4个肯定创新性,一个说太理想化,“不可能实现”,初步实验证实了能实现呢,写入!判断我制定不出材料,不知怎么改了,基础里面列了以前制作的材料和专利。四个肯定创新里面有一个说经费预算过高,劳务费过高,都按照规定填报的啊,改低吧。缺乏显性理论支撑,什么是显性理论呢,测试技术上成熟的啊?建议对重大工程背景材料开展进一步研究,什么是重大工程啊,不是基础研究么? 不管怎样,谢谢专家的意见,本子还不完美。只是被折腾的难受,来休整下。其实不是全无道理,想做的很好肯定有难度,没难度还做他干嘛呢。我会努力的。 明年就不能报喽,继续修改。。。。。。 祝愿还在忙活本子的又还愿意努力奋斗的都能中的基金,做出成果! 省基金等地方基金限项的没咱去竞争的份,至少NSFC给个PK的平台,奋斗在唯一的平台上,努力了就好。。。。。。。。 拿不到就多干企业项目去。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241 次阅读|6 个评论
驳“变审后发为发后评”——与黄佶老师商榷
热度 15 Terrace 2013-1-10 14:18
黄佶老师发表了博文《 学术期刊应该进行数字化革命:变 “ 审后发 ” 为 “ 发后评 ” 》(原标题:学术期刊应该变 “ 审后发 ” 为 “ 发后评 ” )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也班门弄斧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申明,本博文并非针对任何组织与个人,只为讨论交流,切勿对号入座。关于学术期刊减少纸质化,面向数字化的问题我是双手赞成的,但是我非常不同意把原先 “ 审后发 ” 的出版模式变为 “ 发后评 ” 模式,这就是本文的核心观点,如果同意就不必看本文了,如果不同意,那就听我韶韶,具体分析如下。 黄老师说, “ 中国有五千种学术期刊,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远远不够,每年只能发表一百万篇学术论文,而实际需要发表的论文多达五百万篇。 ” 我不知道黄老师这个一百万,五百万的数据怎么来的,我们不纠缠,假设这个数据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实际需要发表的论文并不能成为 “ 论文扩招 ” 的理由,就算高考扩招也还有淘汰率的,我们不是论文太少了,而是论文太多了,所以提高质量才是关键。发表论文也好,科学研究也好,不是行布朗当我们照单全收。 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无耻地”扩招了,咱的论文就别再扩招了吧! 黄老师说, “ 发表学术论文,理应先有同行学术权威审稿,然后再发表,即审后发,但每年五百万篇学术论文,谁来审?即使有学者愿意审,每年要浪费多少人力和财力? ” 关于审后发的模式我这里就不再具体详解,很多读者都是投稿人或者审稿人,自然清楚游戏规则。我们退一步说,假设没人来审,那就是我们 “ 不审 ” 的理由吗?不是的,不审就发表危害之大,后面我们也会说到。还有就是, 黄老师说审稿浪费人力财力,这属于纯粹的算小账,忽视了大账。如果不审就发表,容量陡增,信息公开、网站维护、评论筛选等也是需要大量成本的,这倒是小钱,更大的问题是作者们对于审稿人的这一个 “ 紧箍咒 ” 一旦松开,那作者的 “ 工作效率 ” 会大大增加,以此造成的更大论文泛滥和学术诚信,谁来买单?以此造成的更大的信息量和浪费眼球,谁来买单?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是论文太少了,而是论文太多了。 黄老师说, “ 现在的学术期刊都是印在纸上的,图书馆堆满了过刊合订本,但看得人却很少,长满了霉斑,非常浪费。为了造纸,要砍树,破坏环境;造纸厂还是用电用水大户,其排放的大量污水,更是环境杀手。 ” 这黄老师说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但是现在国外的期刊基本都是电子刊物,我们平时看的文献也基本是电子文档,国内的一些杂志也纷纷有网站,可以拿到电子文件。据我所知,图书馆的一些合订本也只是一份两份而已,作为备份保存。黄老师确实不应该算小账,你大量出版在网上,读者去看,也需要浪费电的,电是怎么来的?所以我说,算小账是得不偿失的,你在这里一毛一毛的抠,人家贪官在那一亿一亿的挥霍,当然这个我前面说了,黄老师说的是有点道理的,贪官挥霍并不是阻止我们节约能源理由。 关于报纸期刊数字化的问题,已经悄然在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黄老师说的 “ 彻底废弃纸质版,全部数字化 ” 和 “ 利用电子技术,即时标记出抄袭内容 ” 我也是赞同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全部数字化和标记抄袭内容这些也都是有成本的,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些都是天神下凡,不吃不喝,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网站,尤其是有大流量出入的网站,后面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支撑,这个科学网上的信息专家和研究生们肯定再熟悉不过了,科学网的编辑们也深有同感,你要让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同时在线发布或点评,这个成本也不可小觑。 黄老师说, “ 论文不经过同行评审,随到随发。 ” 这个是万万行不通的,不能行的。 首先,这样做是可以大大提高科研成果的 “ 流通速度 ” 。黄老师用的这个词实际上是不科学的,科研成果或者论文,一般上或发表或死亡,有的论文发表之后,几年或者几十年无人问津,这是常事,很难流通,还有就是即使以后有用,或者被引用,甚至开发成产品,这跟当年的 “ 流通速度 ” 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其次,黄老师说到编辑, “ 论文作者用电子邮件等方式投稿,编辑部编辑后直接在自有网站上或有合作关系的期刊网上发表 ” ,编辑也是人,也要吃饭,工资谁给,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说,即使全部数字化,那作者也是要交钱的,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之一。再次,随到随发,质量谁来把关,这不是与我们的科研发展背道而驰吗?退一万步说,如果实行,假设大家都自己严把质量关,洁身自好,突然一个人数据造假,被发现了,那怎么处理呢?谁来监督?没有审过就发表,学术谁来规范,长此以往,必然产生不同标准,你用这个字母,我用那个字母,不必要的学术争议增加,谁也说服不了谁,驴头不对马嘴,很难交流,开始打嘴仗,到时候学术界就更是一团浆糊了。总之, 科学交流有科学交流的范式,不要像青春期的不良少年,动辄就逆反,就对着干,打破陈规是好事,但是不能没有规矩,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问题,也已经谈了很多了,最后都流于形式,或者胎死腹中,作为科学研究的个体,我们又何去何从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也不要纠缠,还不如好好在创新科学内容上下功夫。 黄老师说, “ 单位可以邀请专家对论文进行实名和公开的点评和打分 ” 。这个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请问这个单位是指什么?邀请专家有成本不?实名制你怎么保证科学性,严谨性,怎么杜绝人情关系?怎么避免 “ 文人相轻 ” 的陋习?还有一堆这样的难题,你怎么解决,不要想当然。 这种公开的做法是有它的优点,但是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效,全面铺开,必然会出现 “ 水土不服 ” ,搞到最后就臭名昭著了。 黄老师说, “ 由于只需要对部分论文进行专家评议,因此大大节省了评审工作量 ” ,发后评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新问题总会更多。首先评审的工作量并没有真正降低,原来论文中随到随发中的问题还是存在,专家也还是会看出来,这时候再去让作者去修改原稿吗? 那我请问你,什么是论文出版的正式稿呢?如果是前稿,那是不是说明正式稿有错呢?如果是后稿,那前稿和后稿这个时间差,出来雷同的工作,谁算第一个呢?怎么界定?那就会产生更多更棘手的问题。 黄老师说, “ 完全按照电脑阅读的需要进行排版 ” 我还是有点兴趣的,但是估计真正实行起来,也不太容易,至于 “ 中国学术期刊要改革,除了需要观念上进步,还需要粉碎既得利益集团的抵抗。在学术期刊这件事情上,既得利益集团就是现在利用学术期刊版面紧俏而大发横财的大量出版社(负责人)、编辑人员、中介黄牛、审稿人员等等。他们会找出各种理由,维护纸质版学术期刊的垄断地位 ” 这些话最后还是回到一个老问题, “ 朱元璋还是为地主在打江山 ” 。 如果黄老师有能力搞破既得利益集团,那你就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了,如果你没有能力,那既得者还在那,不增不减,这就是悖论。 最后我想说,我也理解黄老师,他的观点大部分也是有价值的,也是为了创新。尤其是最后他说, “ 中国的学术要赶超世界水平,就应该大胆创新,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学术期刊关系到科研成果的发表、思想的交流和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是中国学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建设好科学的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进步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家花再多的钱,也白搭。 ” 言之凿凿,说得很有道理,但是 创新不是别的,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谓的 “ 赶超 ” 和 “ 创新 ” ,如果不接地气,脱离实际,其结果必然是书生误国。 现行的 “ 审后发 ” 作为一种学术交流与出版的游戏规则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知道,流传到中国以后,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有一些猫腻,一些期刊只认钱不识文,问题很多,矛盾不小,但是以此来否定 “ 审后发 ” ,追求 “ 发后评 ” ,必然会带来新的更多的问题, 单纯地越轨创新,彻底打破原先游戏规则,不仅不会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且会迎来新的灾难。 邹忌之言,望黄老师和读者诸君慎思。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6667 次阅读|42 个评论
讲讲评审故事
热度 1 physicsxuxiao 2013-1-6 23:20
多年来,我一直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友者讳,好多事避而不谈。 多年来,我一直遵守一个学者的操守,不发烂文章,不瞎申请钱,自以为“君子束己以敬”。 不论在省里、市里、学校里的各种评审或者招标中,我都做到公平正直,尽一个专家应尽的责任。 这直接影响了我的职称评定,但我也接受结果,依然无怨无悔。 好多年前,我还记得普天信息副总裁徐名文对我说:“电信服务是为每一个老百姓打开一个信息服务的窗口。”我将之铭记于心,多年来不曾动摇。 去年,省里某个关于论文的评审,再三推辞不过,只好参加。 论文到我手里,一看,居然公式没有标号,讲的道理也不清不楚,公式中量纲还有错。这样的论文违背基本的学术严谨性,我自然否定。但是,会上的同仁说,一则论文实验不错,另则作者在SCI Top 1区(搞物理的东东,发材料或者化学的TOP1区)有发文,所以应该给过。还说,“人家发SCI Top 1区,水平不很高?” 我在会上力争,最后投票,这篇论文最终未过。 我估计又要得罪人了,所以思考再三,还是在此发文说明。 我知道我的同仁或者学生在这里看我的博文。请听我讲一下道理: (1)我若不能公平正直,这不正不直的风气蔓延,自然会将不公平不正直的结果落到我的头上。比如职称评定,虽然我已非常公正做人,由于风气已坏,坏结果还是落在了我的头上。难道,我亲爱的朋友们,那些坏结果不会落在你的头上吗?你是上帝的宠儿吗? (2)又说,“反正风气已经这样了,我自己顾好自己就行。”不对,我亲爱的朋友,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这天空有一天会晴朗的。比如现在,就有大量的关于SCI的反思;关于以发外文为荣,发国文为耻的反思;关于“空谈误国,工程兴邦”的呼吁。我们已经看到,天空在渐渐明朗起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3)又说,“我同你有交情,你不会做”。本来我不愿辩论此条问题,但是这是太多人的想法。那这样说吧,“天下之事以义聚而以利散。”,如果我们不能公平正直,只顾朋友义气,实际上就是为了自己小利,忘了操节大义,这样的小义必有散的一天。 结尾我要说,无论如何,这世间的人们,我爱你们。佛说,修三世而得同渡船,不论恩怨,我都在乎这缘分,这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个人分类: 科学评价体系|3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盘丝生活》: 耐心振荡
热度 9 freefloating 2012-12-25 22:49
音乐随机了情绪 温度控制了理想 震荡, 耐心震荡…… 好冷好冷的冬夜,记得小时候我住北间,冬天睡觉要是不泡脚,一晚上脚都是冰冷的,即使盖了厚厚重重的被子…… 我喜欢厚重被子裹住的感觉,踏踏实实的温暖…… 早晨四点起来,从黑到亮,躲在家里补博文,看博客,悠悠荡荡的消磨大把的时光,若是这么定义消磨,那我的日子里太多的消磨,擦过,不留痕在心上,只留荡漾在脑海…… 老公睡了个对时,大叫痛快…… 我也放弃开始做正经事的决心,补了一小觉……电话吵醒,要我下午去评审,有点小神秘,不告诉我评什么,我不喜欢耽误下午的锻炼,但还是要去的…… 中午去老妈那里吃饭,原来手机一直放在老妈那里,终于如愿被老妈发现我其实真的很忙,而且很不上心,要交的表没交,要参加的评审电话不接……让我帮忙朋友昨晚送了些排骨去看老妈老爸,真会做事,我其实不在意回报,但是老妈会因此高兴自豪很多。能想到这些,说明朋友真懂我心…… 上次同学带女儿来找我辅导功课,也带着他老妈老婆去看我爸妈……我弟,我姨,三舅,二舅几家,也每周都至少来看爸妈一次,给老爸剃头,送好吃的……大舅也从北京隔三差五的打电话来……姑总说你们这一家亲戚都这么好,老公也说我舅姨们都很模范……所以爸妈不会觉得很寂寞的…… 但毕竟爸妈的生活因为老爸的病恙,缩减了乐趣范围,好在有脾气温柔的姑照应着,老妈还可以时不时出去找找朋友玩玩,我们又一日两三次过去,陪吃陪聊陪玩,也还算有趣…… 只是, 若是少了深层次的交流,畅快的欢笑,激扬的情绪……都会有些不过瘾的感觉……积累久了,人就会暴躁,或者抑郁…… 这是我的总结。 有时候看家长管孩子,他玩游戏正在兴头上,超了规定,非要立马关闭,或者跟小朋友跑闹的热火朝天,怕饭凉了,立刻回家……都会搞得小孩子大哭大闹,若再因此惹恼了一包道理的家长,定是连打带骂,搞得小孩子眼泪汪汪,可怜见的……都是 预设了暴躁和抑郁的情绪积累 。 其实何妨让他多玩一会儿,规定就非要那么严格吗?计划可以调整变通,饭凉了可以再热,有必要搞得孩子们那么悲催吗?孩子在我这里 almost 都是听话的,没冲突的,因为我尽力不难为他们,不惹他们的气…… 吃饭的时候我让儿子又说了一遍前天给他讲的一元一次方程的题,是拓展的题目,那天我给儿子讲题急了,吼了他两声,因为他思考的太慢了。急完了我就道歉解释,这其实真的不怪他,我理解他的比我慢,毕竟我是究竟数理化的训练的。而且我记得很清楚自己小时候有的题我能想一天,现在我再看那些题,总会纳闷我想一天都想了些什么。儿子表示接受…… 我又告诉他, 数学也要记忆, 比方说各种常数, 25 以内的乘方, 100 以内的质数……你对这些数字不敏感,你很难遇到题目联想,发散,找思路的…… 数学题目也一样,说好题比做对题高很多层次,也要用到记忆,不看题,不用笔,用脑子计算,用语言描述,才是真懂…… 2:30 去看了一下,是对报的省基金的校内的评审,为了保持公正不受影响,科研处申报者的信息都隐去了,现在国科金是两年停一年,省基金不但限项,而且若是一个学校今年中的少了,明年也会少给名额,所以校内严格把关实际是对所有人负责任的表现,以前都是让院部领导来评,结果演变成了争抢名额,这次直接找我们这些所谓平民专家了。给了 100 劳务费,唉,不值钱哦……随便打发点了……这个这个不给钱也要干滴…… 评完了去院办交试卷核对信息,然后去天马上了一节平衡课,迟到了一会儿,没洗澡就赶回老妈家了,我中午跟老妈说晚上她们扶老爸上轮椅吃饭洗漱,我回来扶老爸锻炼走路,我晚饭是可以不吃的,喝完小米粥也行,因为评审到什么时间我没数的。其实这样我就可以忙里偷闲,去锻炼了。没和老妈交代行踪,省了扰了她的高兴。她以为我就是个大忙人。其实我就是挺忙的,每天要拿出正经时间来写博文, …… 这两天我都是让老爸走走坐坐歇歇再走走,进步还是不显著,但我感觉有一些,(让老妈反对的我都有点怀疑我的感觉了),我一句都不敢妄夸老爸进步,否则老妈毫不给情面的,立刻就会反驳训斥,“进步什么!” 这两天老爸的话格外多,我不能说这是长见识,老妈会很不屑,很恼火滴,下午电话针灸大夫,他没接,老妈又神神秘秘的说她明天很早就出去,有事。有啥不可告人的事,哈哈。总之这样明天先不着急新一疗程针灸。老妈不信任这个大夫。但我跟他的聊天觉得他的思考还是相当有深度的,只是稍微带些自以为是的感觉。 教了老爸怎么对老妈温柔的说话,教了老爸怎么小声慢慢的说话,教了半天,也就一半句能达到要求的,儿子听了,也跑过来教他姥爷说话……我们还教老爸吐舌头,老爸很生气,说你怎么教我些这个,你快走吧。老爸,刚才你还说我是多好多好的闺女来,老妈过来替我说话,说多好啊,陪你锻炼,教你吐舌头也是锻炼啊。 我必须有耐心…… 晚上老公回来又没喝酒,哈哈, day 6 ,但问他十句,他不答一句,难道昨天话痨了,今天虚脱了……我说拜托您多说两句,怎么我老爸怎么也不停,你就怎么也不说,你们 balance 一下好吧…… 好了,还没给朋友看英文报名的事,赶紧看看,不过还有明早呢…… 我现在非常非常的懒,懒得睡觉,懒得做事,懒得停止眼前的一切……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646410 鲍得海 2012-12-25 23:55 【爱】确实可以化解许多【暴戾之气】, 但是, 人类天生是具有【爱】的! 是啥东东让【爱】消失的呢? 是【恐惧】! 宗教、政治、官僚、资本。。。都是尽力营造某种【恐惧】 然后, 说:只有“我”或“我们”,能够让你摆脱【恐惧】。。。 ∴ 人类的问题根源在教养方式上…… 所以人不得不用一种恐惧对抗另一种恐惧! ∴ 小孩子是不能吓唬滴,有人的逗孩子总用吓唬的方式! 我说的是谁? 自省自省哦!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3280 次阅读|33 个评论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中‘创新点’的‘度’
热度 7 lin602 2012-12-16 22:42
许多人已经开始着手撰写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最难把握的问题就是申请书中的‘创新点’。 一 般来说,国家自然基金是鼓励创新与探索,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灵魂,所以,如果申请书写得保守,没有新意,被否决的可能性非常大。总结自己十多年来写申请书及评审国家自然基金的体会,没有得到资助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没有太多新意的申请书。 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申请书交上去后,得到的回音是‘吹牛’,申请书中要研究的内容是立不住脚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 而被认为‘吹牛’的本子也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的确是‘吹牛’,为了得到项目而写没有依据的‘创新点’。还有另一种情况,你的创新点可能太超前,超出了评审人的理解,他们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研究内容。 确定创新点的度有时候真难呀! 前天晚上散步又想到了这个问题。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如果我是评审人,以我为标准,我看到在我前面散步的人就是‘先进’的,而我看到在我后面的人就是‘落后’的。一般来说,我会同意资助‘先进’的,不会同意‘落后’的。而且越是在前面的人,得到的评审分数越高,最好在我前面很远朦朦胧胧的让我看到更好。 但是,如果走在我前面的人太先进了,出了我的视线,我不能确定这个人是否存在。这时候就要作出判断其可能性。在实际评审工作中,这种情况被否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在写申请书的时候,创新点的提出一定要注意‘度’,特别是要注意创新点提出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依据目前已经得到的进展或数据,一步一步地推导,产生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让人觉得有理有据,得到同意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空穴来风,往往觉得不合理而被否。 其实在实际评审中,被否决的本子未必就不好,有些被否的好本子有可能是没有被评审人理解的原因。 创新点非常好的本子,未必肯定中,所以前几天有篇博文说到这个问题。 最容易中的项目,往往是前期申请人已经有部分研究数据出现了有‘创新点’苗头的本子,尽管这‘创新点’已经超过评审人的‘视线’,但这些已经得到的研究数据让评审人‘心服口服’地给出‘优先资助’的结论。 当然,这不包括基金申请评审中非正常因素。 ‘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说法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是个没有新意的‘常识’,但对于哥白尼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被认为是‘邪说’而哥白尼不被大家所理解。
16890 次阅读|12 个评论
你的论文被拒了吗?
热度 45 yangjianjun 2012-12-16 14:53
我家 CEO 烧的饭菜即使不合自己的口味,我拿起筷子的第一句话就是:真是美味!因为我知道抱怨的后果很严重。但在论文发表中,你费力烧的那道菜,千万不要期许这样的恭维。对科研工作者而言,科学发表成了学术生活的一部分。你经年累月的辛苦工作,左修右改地变成一份论文,兴冲冲地投向一家期刊,期待早日呈现于潜在的读者,但结果可能非你所愿。 确实,对科研工作者而言,拒稿是一个非常刺痛神经的话题。尤其对于刚刚开始科研工作的青年人,论文被拒稿是需要面临的第一个挫折,也是需要学习的第一个科研经验。拒稿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本人想说明的一点是:拒稿并非全部是作者的错。先提供几个案例。 案例 1 : 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以色列材料科学家 Daniel Shechtman, 以表彰他对准晶( quasicrystals )的发现。 Shechtman 在 1982 年发现了这一奇特现象,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实验室老板也非常反感这种“离经叛道”的“假说”,他被迫离开所在的研究组回到以色列。 Shechtman 不甘于同行的漠视,将这一“自命不凡”的发现精心准备了一篇论文,投给《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结果很利索地被拒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仍不甘心,又将文章投给了《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文章顺利被接收发表。有 PRL 的发表, Shechtman 的重要发现看似盼来出头之日,不曾想被同领域的权威,诺奖获得者 Linus Pauling 公开斥责:“简直胡扯,没有准晶,只有准科学家”。但事实胜于雄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准晶确实存在, Pauling 先生确实错了( Pauling 先生,你为什么知错不改呢?)。 Shechtman 曾悲叹道:“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取笑我”。幸运的是,他的坚持最终收获了科学界的尊重。 案例 2 : 2010 年英国两位物理学家 Andre Geim 和 Konstantin Novoselov ,凭借对石墨烯( Graphene )研究的贡献,摘得诺贝尔物理奖。在 2003 年他们将该研究成果先投给了 《 Nature 》, 却被评审人提了一堆问题后拒稿。随后这篇文章改投 《 Science 》,这次他们很走运,文章被迅速接受发表。谁曾想,仅仅 6 年后 诺奖也眷顾了这项有趣而极具应用前景的科学发现。后来, Novoselov 有一次谈起这次拒稿经历,仍然耿耿于怀:“文章被拒了,我难以理解。评审人称研究结果有趣,但需要我们补充这样、那样、其它样的研究内容,才可以考虑发表。到现在已过去三年时间了,那些评审人最初提出的那些要求我们仍然无法完成 ...... ”。 案例 3 : 1937 年,德国科学家 Hans Krebs 在英国 谢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 取得其重要发现 —— 柠檬酸循环, 对生物新陈代谢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最初将成果投给《 Nature 》,但被拒稿。无奈之下, Krebs 将该论文转投给荷兰的一个专业性杂志《 Enzymologia 》并顺利发表。 1953 年, Krebs 凭借这一重要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奖。据说前几年有位《 Nature 》的编辑也谈及此事:“对 Krebs诺奖论文的拒绝,是《 Nature 》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 接下来给出本人的评论: ( 1 )科学出版具有不确定性。西班牙物理学家 Juan Miguel Campanario 曾整理了一份期刊的名单,这些期刊曾拒绝发表 20 位诺奖获得者的论文,他也记录了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多次地被同行拒绝的经历。声名显赫如 《 Nature 》,拥有强大的编辑和评审团队,具有更为可信的评审水准,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即便是一项真正有创见的研究工作,重要到可以获得诺奖的论文,也难免被错杀的命运。推及更广泛的学术期刊,更普遍的研究工作,更难避免不恰当评审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整个科学出版中轮番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 2 )科学的保守主义正在蔓延。我们不得不悲叹,宽松而自由的学术出版时代正渐行渐远。因为保守,一些挑战传统观点的科学工作变得更难发表;因为保守,科学评审工作变得越来越苛刻;因为保守,科学发表的效率远落后于出版技术进步的效率;因为保守,草根科研工作者更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认可一篇文章只需要一个理由,拒绝一篇文章可以给出一百个理由。而且还有必要为拒稿提供一个更为高尚的解释:让你的工作更加完美。如果爱因斯坦活在当下,他的那超越时代而无人可读懂的奇谈怪论如何发表?如果今天也有类似于 DNA 双螺旋结构的论文,会不会因猜想太多且直接证据太少而被否决? ( 3 )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理论上作者也有选择刊物的权利,但实际上作者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人类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允许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智力劳动。科研工作者的增长速度要远快于科技期刊的扩张速度,导致科学发表的竞争更趋激烈。对于那些已经确立学术声誉的科学期刊,受理的稿件数量远远超过其可以发表的数量,因此导致拒稿率持续走高。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科学家越来越丧失对自己研究工作发表的掌控,科学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地被科学期刊支配。 ( 4 )错误的指挥棒引向更为坎坷的路。科学工作者也可以选择一些竞争不太激烈、可见度较低且审稿宽容的期刊进行发表。但在大多数考核机制中,此类发表被认为毫无意义。比如:博士毕业必须有×××检索的文章数篇,科研项目结题必须有×××检索的文章若干,职称评审必有×××检索的文章几许,业绩考核没有×××检索的文章等同于歇菜。一句话,没有×××检索的文章你没法儿活。科研工作者在前有虎后有狼的夹击中,处境异常艰难。 奥斯卡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喻指人生的境遇充满不确定性,你永远不能预见会有什么结果。投稿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吗?没有!只有坏与更坏的。对于作者而言,能做的唯有:其一,努力做自己满意的科研工作;其二,从事科研工作需要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内心;其三,最重要的是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完 ——— 很受伤 ——— 作词:小虫 作曲:小虫 演唱:任贤齐 你为她负责尽本份 对她的荒唐一忍再忍 当爱情变得不诚恳又没分寸 你何必为她苦苦的等 我知道你非常难过 舍不得放弃心不甘 你真的要试著把她遗忘 她不值得你一而再 再而三的肝肠寸断 我料你现在很受伤 很受伤 很受伤 别把自己搞得那么凄凉 瞧你现在是什么模样 我料你还是很受伤 很受伤 很受伤 大不了痛哭一场 日子要过 路还长
20274 次阅读|93 个评论
收到的都是坏消息,我要争取好心情
热度 17 Taylorwang 2012-11-23 08:13
这几天因专利被侵权问题一直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多渠道了解,国内大型类似的侵权项目已超过十项,昨天我去一个电镀工业园,此电镀工业园的废水处理系统要求提标改造,使处理后的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新排放标准,他们选用的最后把关工艺,就是我的专利技术。我告诉他们,那是我 2005 年申请的专利技术,对方的常务副总经理回答说,可能吧,工程师就是这样设计的。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处理最后少量残留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最佳方法,应该就是我们的专利技术——化学氧化 / 曝气生物滤池了,该方法既有化学氧化的有效性,又有生化处理的经济性。随着该方法慢慢得到社会的公认,就可能出现大规模的侵权。我专门去了一趟学校的专利事务所,谈如何维权问题。对于环保工程项目,我们告谁呢?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还是项目运行单位?回答是都可以告,也可以只告其中的几个单位。现在看来思路是清楚的,首先收集证据,然后,将这些证据材料交给学校的专利事务所,他们在我们写的材料上写上意见,报到学校,由学校审核后再决定是否动用法律的手段。并且学校是专利权人,应该由学校法律事务处来处理。我想反正今年才是专利申请的第 7 个年头,还有 8 年呢,只要解决了一个侵权事件,其它就可以采取类似的处理方法了。 今天又收到另外一个不好的消息,今年以这项专利技术应用申报的教育部的奖泡汤了,虽然目前还没有公示,内部已有消息。我的同事,及助手跟我讲,你不做任何“活动”怎么可能拿到奖?我反驳说, 2009 年叫我们参加国家发明协会评奖时,不就是填了一张表交上去,过了几个月,就通知我们获得金奖,并发给了金牌吗?我宁可相信教育部评奖,可能更重视理论成果,我们研究成果中,没有国际顶级杂志的论文,虽然有一篇文章被 ESI 收录,但该文章也是发表在影响因子不到 3.0 的 SCI 杂志上。另外,因是环保技术,它只是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有限,若从这些方面来评奖,没能获奖也是可以理解的。明年再争取到环保系统参加评审吧,但愿环保的专业人士更能看到该技术的价值。 再讲一个我在做专家时碰到的麻烦事,如何转化为大家都开心的一个小故事吧。 对于升到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来讲,做专家可以收到可观的专家费,故有些人做专家做得“乐此不疲”,如在我们学院,有些教授就很少有露面的时候。我还是将学校的事放在第一位的,有课,有会议,学校有公共活动等,叫我做专家我都不做。对于我来讲,做专家最麻烦的事,莫过于刚坐下来,事还没有开始,业主就给每个专家一个厚厚的信封。一看这架势,我就知道,这次又要碰到麻烦事了,若又被推荐做了专家组组长,甚至有后悔答应做这次专家的感觉! 有次做一个用木材屑和家具加工厂的边角料等加工合成板工厂的清洁生产审核。同样,评审会还没有开始,厚厚的信封已放在每个专家的位置上。在项目介绍阶段,当地的环保部门反映工厂的一个新上的锅炉没有通过验收就生产,且一年内周边仍有污染投拆。按清洁生产企业的验收要求,采用一票否决的形式,即只要周边在一年内有环境污染投诉,或必须验收的环保设施没有通过验收,都不能通过清洁生产企业认证。毫无疑问,这个企业是不能通过这次验收的。开始我是主张将这个信封退回去,然后大家“公事公办”,但那样做,可能专家,业主等都不开心。大家开始意见不统一,一方面业主也不一定会收回去,另一方面,也有专家认为来评审,给专家费已成“潜规则”。商量到最后,决定还是采取“统一”形动,收下这个专家费,将专家评审会改为“清洁生产指导会”。 在会上明确讲,这次是不可能通过清洁生产验收的,但我们在工厂看得很仔细,由于看了几个同类的工厂,其它工厂好的一些做法也告诉厂方,专家评审意见,变成了工厂进一步开展清洁生产的指导方案,并详细列出一些具体工作的清单。若他们真的按这个指导方案进行工作,在上次环保投拆后一年内没有新的投拆,且环保设施通过环保验收,下次再组织清洁生产企业验收时,应能通过验收。 开完这个评审会后,我们大家都想不吃晚饭就回家了,以帮企业省点钱,同时,能不在外面吃,我也不想在外面吃。但企业还是非常热情地请我们吃了丰盛的大餐。喝了点酒,企业主也讲了,他们知道这次想通过清洁生产企业验收是有“硬伤”,他们是想闯关的。闯关没有过,也有思想准备。当然,我们这些专家,来到他们工厂现场进行具体指导,他们还是很有收获,也表示感谢。老板能这样讲,大家感觉还真是挺好,都感到开心。
8824 次阅读|45 个评论
在基金申请标书中增设回应栏
热度 10 jintuo 2012-10-3 09:54
昨天 贴 出“基金 评审 是中国科学的 软 肋”一文,被科学网 编辑 部置 顶 到博文 头 条,迅速引来了大量的 围观 和建 设 性 评论 。那么,今天索性再 贴 出一条建 议 ,和 读 者探 讨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942do=blogid=618528 ) 提高基金 评审 水平的关 键在于想出并采取促使评阅人认真负责的办法和机制。现 有条件下,可以在不增加工作量(甚至提高 评审 效率)的 办 法之一是 在基金申 请标书 的格式中增 设 申 请 人 对评审 意 见 的回 应栏 ,明确要求申 请 人就同一个 课题 (或思路)再次申 请时 ,必 须 就 评阅 人 对 上一次申 请的意见做出回应——或解释误解、或反驳误批、或依言修改。这样做有两个立竿见影的作用: 1 )看出一项研究的价值的捷径之一是倾听攻防两方的辩论。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读到上一次评阅人的批评以及申请人针对批评的答辩、解释、或修改,可以在阅读和评审标书时迅速地意识到一些重要问题,心中有数,进入故事。与此同时,如果前一次评阅人不负责任,在评审意见中犯下低级错误,被申请人修理,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也可以受到提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 )如果事先知道自己的评审意见连同申请人的回应将被呈现在下一次评审的数名评阅人眼前,相信相当一部分评阅人会提高小心翼翼的级别,相对认真地对待评审意见的撰写。不错,标书的评审是匿名的。但是毕竟基金委的工作人员知道评阅人的身份。以往,基金委没有精力评判每位基金评阅人的学术水平和认真程度,现在则有了下次评审对前一次评审的评判,基金委辨别评阅人高低的难度下降了,水平低下或不负责任的评阅人滥竽充数的难度提高了。 当然,评阅人和申请人的分歧中,申请人不占理的情况也很常见。基于听懂攻防双方高下易于自己发现问题的常识,多数情况下,下一次评审的评阅人应该能够发现申请人的思维误区。毕竟评判者也是基金评阅人。前几天,学术会议上遇到一位青椒,向我抱怨他两年的基金申请的评阅意见相反,两次被拒,反而更无所适从。作为没有情绪干扰的旁观者,我可以轻易地听出分歧实质,告诉青椒问题在哪,如何改进。 其实,让前一次的评审意见和申请人对评审意见的回应接受下一次评审不是我的创造,至少美国 NIH 的项目二次申报便是如此。我本人也经历过:前一次申请得到了十来个相对水平不高的误解,经一一解释后,二次申请的评语中竟没有一个科学问题(只提出了补办动物权益的手续)。
5185 次阅读|14 个评论
也谈基金评审:审过的一份超牛院校的本子
热度 21 laserdai 2012-10-2 19:53
刚刚看到一篇博文, 金拓 : 基金评审是中国科学的软肋 , 里面说了一条, 1 )我一向 强 调 的 观 点是:包括基金 评审 在内的科研 项 目和科技人 员 的 评审 是中国科学最落后、最薄弱 的 环 节 。可以毫不夸 张 地 说 ,只要 评审 水平上去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就上去了。 比较有感悟,并想起不久前审过的一份基金申请书,做个札记。 这份申请书来自于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前十名的院校(当然不是任何大中华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所)。 该基金的内容是使用一种新型的人工材料来产生小型 相干X 射线 。 普通医院里面几乎都有X 射线医疗设备,用于骨科诊断,胸透检验甚至三维断层扫描癌症诊断等等,这些设备或大或小,大的是不动的,人站在中间,小的可以推到病房里面去直接对躺着的病人使用,但是这里面的X 射线不是相干的。相干X 射线就算弱,其实也很强。 至于 相干光源 以后有机会再科普,我们平时使用的照明光源,比如白炽灯,路灯,荧光灯,手电筒等等都是 非相干 的光源,看着很亮其实不强,强的 相干光源 就是激光一类的,比如作报告用的各色激光笔(下图左),舞台表演上看到的激光线(下图中右)等等,这些看着弱其实比较强。 相干X 射线, 现在都是大型设备产生的,比如合肥的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上海光源,或者用很强的激光产生。(当然,国内这些设备质量怎样,这里不讨论更不评论。) 从最根本上说,小型 相干X 射线 题目比较有科学意义的。但是,该本子的内容一塌糊涂,没有提到现在的产生设备如何大,这个本子中的想法是如何小(我感觉申请者对这些背景根本不了解),设计的内部结构怎样,产生的基本科学原理如何,产生效果/效率怎样等等细节问题都没有。就连基础理论上的论述,这种产生方法的原理是否可靠都没有说清楚。所以断定,这纯粹一篇忽悠。 申请人本人的论文发表当然很牛,列出了 Phys. Rev. Lett. 2 篇,Phys. Rev.系列 3 篇,Appl. Phys. Lett. 7 篇,但是这代表你以前的工作,很可能是跟老板做的,跟这个本子关系不大。 科学就是科学,评审基金本子就看你的具体内容,评审的要求就是识别出是否是重要原创性的研究想法和世界领先/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大牛院校也不行,我不看这个。 最后,选择等级,我打勾2。1 是纯粹胡扯,完全不靠谱,5 是本子各方面都好,只有很小的问题,6 是最高级,非常好,建议立即资助。
个人分类: 基金|16327 次阅读|5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