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强震预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青海与甘肃地区未来强震形势分析
qsqhopeiggcas 2011-6-24 17:37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形势分析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1-6-21 17:45
川滇地区地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和现代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地震强度大、频度高、分布广,类型多样 ,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区内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 - 安宁河 - 小江断裂、金沙江 - 红河断裂、怒江 - 谰沧江断裂和北东向的龙门山 - 锦屏山 - 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据不完全统计 ,川滇地区 1500~1999 年共记录 M ≥7.0 地震 39 次; 1990~1999 年共记录 M ≥6.0 地震 117 次,其中 6.0~6.9 级 96 次, 7.0 级以上 21 次。频繁的破坏性地震给该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尤其是发生在 2008 年 5 月 12 日 的汶川 M w 7.9 级特大地震, 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上百座城镇遭受严重破坏 , 大量房屋损毁 , 公路桥梁坍塌,造成了近 9 万人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我们的研究 ,川滇地区可划分为下述几个地震区,对有强震发生的地震区,强震四要素预测结果如下: 1 中缅边境地震区 该地震区可划分为三个地震带,分述如下: 1.1 中缅边境地震带 1 (盈江腾冲地震带) 震中位置:北纬 24.8° 、东经 98.3° 附近 震级: 6.8 ~ 7.1 级 震源深度: 15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2.44E+08/3.22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6 日 1.2 中缅边境地震带 2 震中位置:北纬 21.5° 、东经 99.5° 附近 震级: 7.5 ~ 7.9 级 震源深度: 11-13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8.56E+08/9.05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6 日 1.3 中缅边境地震带 3 震中位置:北纬 20.9° 、东经 100.2° 附近 震级: 8.0 ~8.2 级 震源深度: 17-20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1.93E+08/2.71E+09 预测阶段:中长期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6 日 2 普洱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 22.6° 、东经 101.3° 附近 震级: 6.6 ~6.7 级 震源深度: 10-15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1.21E+08/1.252E+08 预测阶段:中期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3 小江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 25.4-26.3° 、东经 102° 附近 震级: 6.8 级 震源深度: 10-19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1.29E+08/1.442E+08 预测阶段:中长期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4 昭通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 27.4° 、东经 104° 附近 震级: 6.1 级 震源深度: 15-24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6.28E+07/6.3E+07 预测阶段:中短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5 下关 - 楚雄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 26° 、东经 101.3° 附近 震级: 6.8 级 震源深度: 6-13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1.67E+08/1.753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6 得荣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 28.6° 、东经 99.1° 附近 震级: 7.6 级 震源深度: 7-14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4.36E+08/4.66E+08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7 汶川地震区 震中位置:北纬 32° 、东经 104.4° 附近 震级: 6.9 级 震源深度: 12-14km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1.91E+09/2.07E+09 预测阶段:中长 备注:监测日期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上述预测分析仅供地震预测学术研究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个人和任何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复制、不得向社会发布,违者必究。 参考文献 苏有锦 , 秦嘉政 .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 中国地震 .2001,17(1):24-34. 秦四清 , 薛雷 , 徐锡伟 , 黄鑫 , 王媛媛 , 泮晓华 .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 M w7.9 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 2010,V53(11): 2639-2650 秦四清 , 薛雷 . 云南盈江 M s5.8 级地震和缅甸 M s7.2 级地震预测总结及震后趋势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1,V26(2): 462-468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5313 次阅读|3 个评论
内蒙古地区未来强震形势分析
qsqhopeiggcas 2011-6-20 15:25
内蒙古地区虽不是我国强震频繁发生的地区,但也曾发生过多次 M ³ 6.0 级的破坏性地震。这些地震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根据我们的研究 ,内蒙古地区可划分为两个地震区: 1 包头地震区 该区在 849 年曾发生过一次内蒙古包头西北 Ms7.0 级地震。强震四要素预测结果如下: 震级: 6.7~6.8 级 震源深度: 20~30km 震中位置在北纬 40.7 ° ,东经 109 °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 1.08E+08/1.262E+08 所处预测阶段:中长期预测 备注:监测时间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2 锡林浩特地震区 强震四要素预测结果如下: 震级: 6.3~6.4 级 震源深度: 15~25km 震中位置在北纬 45 ° ,东经 117.9 ° Benioff 应变监测值 / 临界值 (J 1/2 ) : 5.20E+07/5.47E+07 所处预测阶段:中期预测 备注:监测时间截止到 2011 年 6 月 8 日 当在这两个地震区有较大事件发生时,我们会实时更新数据,对震情及时跟踪,再把分析结果告诉大家。 上述预测分析仅供地震预测学术研究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个人和任何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复制、不得向社会发布,违者必究。 参考文献 秦四清 , 薛雷 , 黄鑫 , 王媛媛 . 新疆与其边境地区、内蒙古地区及华东、华南与台湾部分地区未来强震预测,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1,V26(1): 21-31.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5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列地区的居民可长期安居乐业
热度 6 qsqhopeiggcas 2011-6-2 21:59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95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再次关注中-吉边境地震区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1-6-2 16:30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11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震时空探秘20110530
readnet 2011-5-30 12:42
分享 强震预测与预报 秦四清 2011-5-30 12:35 预测是科学家做的事儿,预报是政府做的事儿,实际上是政治家做的事儿。 只有科学家对强震四要素(包括震源深度)的预测有了充分把握,政治家才敢于拍板做出预报。 由此看来,能不能预报最终还是取决于科学家的努力和研究成果,科学家的责任重大啊! 分享 主震—余震型模式存在吗? 秦四清 2011-5-30 12:09 如果地壳岩石像玻璃一样脆性程度极高,在破裂前可能没有任何前震,则没有前震的主震模式成立。但岩石是一种非均匀介质,在发生宏观断裂前会有很多微震(前震)事件发生。所以主震—余震型模式并不存在。 那么为何有了这种模式呢?这种模式为何在地震学界一直传承呢?这是因为过去没有强震孕震区域的概念,强震后 ... 分享 举办地震分析预报人员培训班有用吗? 热度 1 秦四清 2011-5-30 11:19 本次培训是监测预报司第一次面向地市(州)地震部门分析预报人员进行的专业业务培训,为保证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前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邀请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刘杰研究员、牛安福研究员、卢军研究员、孙士鋐研究员、地壳应力研究所刘耀炜研究员、湖北省地震局李胜乐研究员和甘肃省地震局杨立明研究员、袁道阳研究员、刘小凤研究员等 10 位长期从事地震分析预报研究的专家、管理人员,就地震监测预报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做了专题讲座,讲授了利用地震学、地下流体、形变和电磁学科资料进行分析预报的方法,培训了相关软件安装及使用方法。( 西北五省地市(州)地震部门分析预报人员培训班成功举办, 2011-05-03 12:44:27.0  来源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 40 多年的强震预报实践已经证明,这些长期从事地震分析预报研究的专家、管理人员,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预测不了地震,把这些专家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后来者,不是以讹传讹吗?会不会害了参加培训班的人啊?他们的思维会不会被同化啊?会不会埋没了他们可能具有的创新思想啊?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过去的“地震学、地下流体、形变和电磁学科资料进行分析预报的方法”,基本上与强震孕育过程关系不大,且都有多解性,依靠这些不靠谱的方法能预测强震吗?充其量这些方法只是我们建立的强震预测理论和方法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主流预测或预报手段。 分享 神奇的常数“1.48”发现记 热度 4 秦四清 2011-5-30 04:38 2009 年 7 月,因为心情郁闷,就去了青岛旅游。第二天去崂山游玩,记得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个“特铁”的兄弟开着车做导游,玩了个尽兴。在回来的路上,因天气不好和劳累的原因,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开始“梦游周公”,睡了一会醒来开始胡思乱想。想着想着突然明白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个科学难题。我于 1992-1994 ... 分享 云南盈江的百姓可以安心睡觉了 热度 1 秦四清 2011-5-29 15:16 根据我们的分析,云南盈江附近在未来( 5 年以后)有一 6.9 级的强震,具体发震时间范围,我们将根据地震活动性监测确定,快到临界点时告诉大家强震的四要素(包括震源深度参数)。 在强震发生前,可能会发生多次 3-5 级的地震,这些中小地震基本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当地居民可以利用这段时 ... ~~~~~~~~~~~~~~~~~~~~~~~~~~~~~~~~~~~~~~~~~~~~~~~~~~~~~~~~ 秦四清等:地球物理学报及地球物理学进展发表文献目录 462 秦四清, 薛雷 A class=J_WenZhang title=复制索引 onclick="javascript:Copylist('秦四清, 薛雷. 云南盈江 M s 5.8级地震和缅甸 M s 7.2级地震预测总结及震后趋势分析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26(2): 462-468')" href="http://www.geophy.cn/CN/article/searchArticleResult.do#" 云南盈江 M s 5.8级地震和缅甸 M s 7.2级地震预测总结及震后趋势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Vol. 26(2):462-468 ( 93 ) ( 144 ) 21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王媛媛 新疆与其边境地区、内蒙古地区及华东、华南与台湾部分地区未来强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Vol. 26(1):21-31 ( 201 ) ( 451 ) 1879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王媛媛 西藏地区未来强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Vol. 25(6):1879-1886 ( 341 ) ( 303 ) 1539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徐锡伟, 王媛媛 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海城与京津地区未来中强地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Vol. 25(5):1539-1549 ( 654 ) ( 522 ) 1168 秦四清, 薛 雷, 黄 鑫, 王媛媛 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未来大地震预测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Vol. 25(4):1168-1174 ( 619 ) ( 456 ) 1001 秦四清, 徐锡伟, 胡平, 王媛媛, 黄鑫, 泮晓华 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 地球物理学报 2010Vol. 53(4):1001-1014 ( 759 ) ( 1153 ) 749 秦四清,薛 雷,王媛媛,黄 鑫,泮晓华 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及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Vol. 25(3):749-758 ( 603 ) ( 289 ) 2639 秦四清, 薛雷, 徐锡伟, 黄鑫, 王媛媛, 泮晓华 A class=J_WenZhang title=复制索引 onclick="javascript:Copylist('秦四清, 薛雷, 徐锡伟, 黄鑫, 王媛媛, 泮晓华.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 M w 7.9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 地球物理学报, 2010,53(11): 2639-2650')" href="http://www.geophy.cn/CN/article/searchArticleResult.do#"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 M w 7.9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2010Vol. 53(11):2639-2650 ( 406 ) ( 493 ) 116 唐春安, 刘红元, 秦四清, 杨志法 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2000Vol. 43(01):116-121 ( 100 ) ( 74 ) ~~~~~~~~~~~~~~~~~~~~~~~~~~~~~~~~~~~~~~~~~~~~~~~~~~~~~~~~~~~~~~~~~ 1. 预应力土钉支护结构变形与破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秦四清 贾洪 马平 李厚恩 张晓科 《岩土力学》 , 2005,26(9):1356-1362 研发的SnEpFem土钉有限元分析系统,具有以下新的特点:钉土接触单元采用了比Goodman单元更为合理的Desai单元;面层单元采用了弹性地基梁模型;对土体单元考虑了追踪破坏情况。用此系统分析了预应力施加位置及水平,对坡面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及其范围、坑底隆起、张拉和塑性区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1)预应力土钉布置在边坡中上部且施加较大的预应力对控制坡面水平位移、张拉区和塑性区比较有利;(2)预应力位置及大小对坡顶沉降值、沉降范围,坑底最大隆起值和隆起位置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3)预应力施加位置及水平,对坡体内应力状态分布、拉张区、塑性区的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分析,总结了预应力土钉工作机理。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位移对比分析,证实了SnDpFem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岩体不连续面迹长与直径间的概率关系模型分析 钱海涛 马平 秦四清 《岩土力学》 , 2007,28(9):1828-1832 由于“随机”概念的模糊性,在假定不连续面为薄圆盘及弦长作为迹长的前提下,基于迹线端点在圆周上均匀分布、迹线中点在直径上均匀分布、迹线中点在圆面域内均匀分布这3种明确而又不同的“随机”含义,可以得到3种合理的迹长l与直径d间的概率关系模型。通过对这3种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其在各自的“随机”含义下都是正确的,只是适用条件各异;野外实际可行的条件是介于模型2和模型3之间的,合理地分析应该同时考虑这两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首先对所有取样面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其结果来分配给模型2和模型3以某种权重,这样得到的迹长与不连续面直径之间概率关系更具合理性,其结果弥补了目前国内外进行的相关研究仅仅考虑到第2类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土钉支护体系抗拔力机理研究 丁振明 秦四清 刘军 夏柏如 《岩土力学》 , 2005,26(11):1799-1802 对基坑土钉支护体系中抗拔力机理作用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关于抗拔力的新观点。研究认为,土钉支护体系的抗拔力应由钉土作用抗拔力和土体自承作用抗拔力两部分来组成;土钉在支护体系中首先是作为传力构件传递土体自承作用抗拔力,而后是通过钉土作用提供抗拔力。进一步分别对两部份的抗拔力进行理论求解,确定了土钉支护体系总抗拔力。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所提出抗拔力机理作用及其求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四清 徐锡伟 胡平 王媛媛 黄鑫 泮晓华 《地球物理学报》 , 2010,53(4):1001-1014 通过建立孕震断层中锁固段的临界破坏—断裂力学与其蠕变过程联系,发现每个锁固段断裂点与加速应变能释放起点的累积Benioff应变之比,有着依赖于锁固段个数的指数律关系,指数函数的底数为1.48.在最后一个锁固段破坏以前,每一个锁固段的临界破坏—断裂过程表示一个中等强度或更大震级预震(preshock)的产生过程;在最后一个锁固段破坏之后,主震将发生.通过相当数量地震实例的回溯性预测分析,表明这一指数律能可靠地应用于中等强度预震和主震的预测.该方法能够在地震的中期、短期以及临震预报方面发挥作用.常数?1.48?很可能是表征中等强度或更大震级的预震和主震产生过程的普适常数.我们还对地震预报研究中某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理论和技术层面论证了本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尾水洞段地下水连通性的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研究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仁茂 马凤山 秦四清 邓清海 《第四纪研究》 , 2008,28(1):26-34 基于对分布于山东省文登地区黑豹泉地下水子系统(Ⅰ2)及其相邻的六度寺沟地下水子系统(Ⅰ1)和苇夼沟地下水系统(Ⅱ)内的11个水样品的3H(D,氘)、2H(T,氚)、18O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对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尾水洞段地下水的连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豹泉地下水子系统(Ⅰ2)及其相邻的六度寺沟地下水子系统(Ⅰ1)和苇夼沟地下水系统(Ⅱ)内的地下水特征在环境同位素和化学成分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各自的补、径、排条件。尤其是在黑豹泉地下水子系统(Ⅰ2)内,以F12断层为边界,其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的地下水的特征,不具有相似性,故二者之间的水力联系不密切,表明F12断层为阻水断层。同时,利用数值方法和泉域水均衡方法结果表明探洞的开挖对该区的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不太大。但是由于该区是一个四周由隔水边界组成的相对封闭体系,除大气降水外无其他固定的汇水源头。因此,在长时间内,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水位将会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6. 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唐春这 秦四清 《地球物理学报》 , 2000,43(1):116-121 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通过对岩石试样中预置的倾斜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材料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模拟再现了受压度 裂纹扩展过程中逐步演变的应力场和应变场,以及与岩石非均匀性有关的声发射和断裂扩展模式的“岩桥”现象,模拟结果说明,岩石的非均匀性对含裂纹试样的变形、破裂过程及共破坏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滑坡灾害预报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秦四清 张倬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3,20(5):1-4 基于现代反演理论,建立了滑坡灾害预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可预报时间尺度的确定方法及稳定性判断准则。通过实例分析表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滑坡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与突变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龙辉 秦四清 朱世平 万志清 《工程地质学报》 , 2001,9(3):331-335 基于对任一连续函数,到嫠在较小的领域内可以用多项式任意逼近的数学理论,运用改进的Backus广义线性反演理论,以斜坡位移时间序列为基础,反演建立了斜坡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自治梯度系统与突变模型的等价性,通过变量代换得到标准的尖点突变模型,以黄茨及卧龙寺滑为例为滑坡的发展孕育过程中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昧仅预测效果十分理想,而且具有较高的自我调整适应能力;斜坡临滑前都以突变特征值D的突降至零为前兆特征,可作为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前兆指标。 相似文献 9. 煤柱-顶板系统协同作用的脆性失稳与非线性演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秦四清 王思敬 《工程地质学报》 , 2005,13(4):437-446 把坚硬顶板视为弹性梁,把煤柱视为应变软化介质并采用Weibull分布描述它的损伤本构模型,本文对坚硬顶板和煤柱组成的力学系统,用突变理论方法研究了它的演化失稳过程。通过对建立的尖点突变模型的分析发现,系统失稳主要取决于系统的刚度比k与材料的均匀性或脆性指标m值,并给出了失稳的充要条件力学判据和失稳突跳量的表达式。考虑煤柱介质的粘性或蠕变性,建立了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物理预报模型,并给出了根据顶板沉降观测数据反演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和稳定性判别准则。对木城涧矿根据观测序列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反演分析,一个重要发现是:D值在临近失稳时陡增出现峰值而后急剧下降。根据材料损伤与声发射累计计数的对应关系,建立了系统演化过程中声发射率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声发射模拟分析和分维分析,发现m值与系统的演化路径对系统演化的声发射活动规律及分维特征有重要影响,单纯根据声发射监测和降维现象预报冲击地压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狭窄煤柱冲击地压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秦四清 何怀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5,22(5):17-20 本文用突变理论研究了狭窄煤柱冲地压失稳过程的机制。导出了失稳的充要力学条件判据及突变时煤柱的突跳量与释放能量的简单表达式,提出了刚度效应-扰动触发响应失稳新理论。本文的讨论,从整体上深化了对部地压失稳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桂林市岩溶塌陷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万志清 秦四清 祁生文 《工程地质学报》 , 2001,9(2):199-203 根据收集的大量钻探资料统计,分析了桂林市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对桂林市的市政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土钉支护现场测试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李志刚 秦四清 张冰峰 《工程地质学报》 , 2004,12(1):69-73 在进行土钉轴力和边坡位移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土钉支护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边坡位移、土钉轴力、塑性区分布等分别作了较为深人的探讨,认识到土钉与土体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基坑失稳破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土体和土钉的破坏,而是土钉支护体系的整体性破坏;土钉支护体系的形成正是通过土钉的分担作用、应力传递与扩散作用来实现的,这是土钉支护作用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马平 秦四清 张勇 邹登亮 《工程地质学报》 , 2006,14(2):245-248 通过深大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现场试验,依据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理念,研究分析了在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特性,得出了主动区土压力随开挖进程发展而变化的分布规律,对类似深大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时的土压力计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土钉与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媛媛 秦四清 《工程地质学报》 , 2006,14(2):271-275 近几年来,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中。本文对一工程实例用SnEpFem土钉墙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土钉和预应力锚杆 土钉、微型桩 土钉、微型桩 预应力锚杆 土钉3种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4种支护结构的坡面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和沉降范围、坑底隆起、张拉区和塑性区范围等特点,发现:(1)与单纯土钉支护相比,复合土钉支护可以有效控制边坡变形,缩小边坡张拉区和塑性区范围,对提高边坡的稳定有利。(2)设置微型桩对坡面水平位移的控制比施加预应力的效果更好。(3)设置微型桩可以有效控制坡顶沉降,而施加预应力对坡顶沉降的影响很小。(4)4种支护结构对坑底隆起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量值变化很小。经过对比分析,在这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最可靠的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是微型桩 预应力锚杆 土钉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的变形、沉降以及张拉区和塑性区范围都是最小的,是最优的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15. 滑坡工程治理优化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四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1999,10(2):1-9 本文提出了当前滑坡工程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技术路线,论述了滑坡工程治理的技术方法及优化设计思想,提出了滑坡加固的几种新方法,强调对滑坡治理要进行优化设计,开展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6. 关于深基坑土钉支护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党 秦四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8,25(3):46-49 在深基坑土钉支护设计中,目前存在着混乱的现象,如何既经济又安全可靠地设计土钉支护方案成为岩土工程界一个关键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土钉受力及基坑变形控制等方面出发,对土钉支护中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土钉支护设计中土钉长度、间距的确定思想,并对其他一些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坑支护设计的弹性抗力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秦四清 《工程地质学报》 , 2000,8(4):481-487 本文对基坑支护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作了评述,阐述了弹性抗力法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时上压力分布模式的选择问题和多支撑板桩墙计算模型位移协调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了采用弹性抗力法进行基坑支护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边坡岩体系统的非线性演化和分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军 秦四清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2000,27(4):379-382 应用K.T.Chau在A.Ruina单变量摩擦定律基础上建立的岩体系统分岔模型,分析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表明边坡岩体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分出现三个奇点类型,即焦点、结点及鞍点。在边坡岩休系统演化到焦点及结点处,即便有外界降雨因素影响。边坡最终会向稳定状态方向演化;而在鞍点处,边坡岩体将失稳。因此在同一地区,在相同外界扰动下,有的边坡岩体仍处于稳定状态,而有的边直观夺体将会失稳。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19. 斜坡平面滑动失稳新理论的探索: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四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4,21(5):1-4 针对斜坡平面滑动失稳问题,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给出了发生快速滑坡和慢速滑坡的判别式,提出了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相似文献 20. 岩石声发射的损伤模式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四清 李造鼎 《中国地震》 , 1993,9(1):54-59 本文运用损伤理论和微元强度统计理论导出了声发射参数与损伤参量及应变的关系模型。依据这一模型,分析了单轴压缩时岩石破坏阶段声发射特性与压机刚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声发射活动规律与孕震过程及地震活动的内在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21. 层状岩石边坡倾倒破坏过程的数值流形方法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岩 秦四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2006,33(5):22-25 层状岩石边坡的倾倒破坏是岩石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利用数值流形方法对一层状岩石边坡的倾倒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块体间粘结力的情况下,块体间的摩擦角决定着岩石边坡的稳定性。随着摩擦角的增加,块体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增强,并出现相应的滑动区、倾倒区和稳定区。模拟结果与相应的理论预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2. 滑坡前兆突变异常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四清 《岩土力学》 , 2000,21(1):36-39 将滑坡位移观测值时间序列视为非平稳随机过程 ,采用建立系统的同态模型的方法提取短期异常 ,并给出了异常识别准则、有序度计算公式 ;用一阶差分进行高通滤波的方法提取临滑异常并进行预测 ;根据异常时刻组成的灾变日期集用灰色灾变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3. 锚杆桩优化设计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四清 高伶琴 《工程地质学报》 , 1997,5(3):237-241 本文提出了一道锚杆桩优化设计理论,实验分析表明,优化设计方法比传统设计方法能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4. 地震孕育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 秦四清 张倬元 《中国地震》 , 1994,10(3):223-229 本文提出了依据观测数据反演地震孕育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给出了可预报时间尺度的确定方法及系统稳定性判别准则,对唐山地震的分析表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5. 重力坝坝基沿软弱结构面滑动失稳的非线性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钱海涛 秦四清 马平 《工程地质学报》 , 2006,14(3):307-313 对于存在单组软弱结构面的坝基深层抗滑问题,考虑了坝基软弱结构面介质在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的复杂弹脆性(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属性,用突变论建立了坝基沿单软弱结构面滑动的尖点突变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分析,发现坝基滑动失稳主要取决于软弱面上复杂弹脆性介质和应变软化介质在应变软化拐点处的刚度比k、材料的均匀性指标m及几何—力学参数ξ;并给出了发生突变失稳的充分力学判据,指出传统的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指出库水水位上升还存在一种降低介质材料刚度比k的新机制,从理论上阐明,坝基滑动突变失稳的发生相应于水位峰值,在时间上可能具有滞后性;而工程处理措施的实施除提高坝基软弱结构面抗滑能力外,还具有一种增大材料刚度比k的新效应,使得滑动失稳更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26. 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冰峰 秦四清 《工程地质学报》 , 2002,10(2):184-188 某地基处理原拟采用CFG复合地基。但由于地层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决定采用CFG桩和代工挖孔桩进行地基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案可能会引发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对上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合理的选取人工挖桩桩间距非常重要。通过对四种桩间距情形下地基的三维沉降分析,选取了合理的人工挖孔桩桩间距,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27. 水库诱震机制新理论的探索—断层带弱化与岩体软化效应诱震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四清 张倬元 《工程地质学报》 , 1995,3(1):35-44 针对走滑断层诱发的水库地震,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发震的充要力学条件判据及地震释放能量的简单表达式。以突变理论分析为依据,建立了水库诱震机制的新假说,简称为断层带弱化与岩体软化效应诱震理论,较合理地解释了水库地震与岩性、构造、水位的关系及水库地震序列b值的特征。本文的讨论从整体上深化了对水库诱震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8. 分维Df与RQD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四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5,22(1):1-2 用分形模型描述节理间距分布忧于传统的负指数模型,据此导出了分维Df与RQD的定量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9. 岩石断裂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四清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1994,5(3):48-55 根据N-t,φ-t,E-t,A(t)-t曲线,并结合读数显微镜实测观察,可较准确地判定开裂点。在计算大理岩临界应力强度因子时,考虑了裂纹扩展长度的影响.导出了低脆性岩石N-K_1关系的一般表达式,并与Harris公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声发射事件数与裂纹扩展长度增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节理岩体的分维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四清 张倬元 《工程地质学报》 , 1993,1(2):14-23 本文用分形理论,对节理网络分布和粗糙度曲线进行分形分析。结果表明,节理的空间分布和粗糙度曲线具自相似性;分维是一个表征岩体强度、岩体损伤程度、岩体质量及节理粗糙程度的几何参数,并可用于评价岩体稳定性、断裂体系活动性及划分风化卸荷带等。 相似文献 31. 节理岩体损伤及分形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四清 张倬元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4,21(1):84-90 计算了锦屏水电站解放沟坝段平硐测点节理岩体的损伤张量、充填维数及多重分维值;建立了充填维数与连通率、多重分维值与最大主损伤值的关系式,初步明期了分维的物理意义,并对其可能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岩体强度的分形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四清 张倬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3,20(3):54-55 依据建立的岩体强度的分形模型,对分维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为分形几何学在岩体结构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非线性工程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四清 张倬元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1993,4(2):11-14 本文明确提出了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就是创立非线性工程地质学。文中重点阐述了研究非线性工程地质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4. 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探讨大同-阳高-张北地区未来地震活动性 秦四清 徐锡伟 薛雷 《工程地质学报》 , 2010,18(2) 基于笔者最近建立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本文针对大同—阳高—张北地区未来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有可能发生6.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相似文献 35. 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及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 秦四清 薛雷 王媛媛 黄鑫 泮晓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0,25(3) 基于作者最近发展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本文对世界范围内的典型大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验证,表明该理论能可靠地应用于大地震的预测.本文还对地震科学研究中某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澄清了某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36. 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未来大地震预测分析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王媛媛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0,25(4) 根据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与孕震时空区域划分四项基本原则,确定了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地震区划分的合理方案,给出了各地震区未来强震的四要素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除海原、共和、昆仑山口西地震区近期无破坏性地震发生,玉树地震区未来地震趋势目前还难以判定外,古浪、乌兰-大柴旦、玛多-阿坝地震区都将有破坏性地震发生,且都距临界点较近. 相似文献 37. 泥质岩膨胀势判断及其破坏机理分析 李曼 曲永新 秦四清 冶小平 孙强 马平 《工程地质学报》 , 2009,17(5) 应用曲永新提出的"不规则岩块干燥饱和吸水率判别法"和成岩胶结系数指标法,对山西某一煤矿巷道中泥质岩的膨胀性进行综合判定,其属于非膨胀性泥质岩.并对巷道中岩样的矿物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岩石中石英和铁矿的含量较多,且分布极不均匀,所含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最后,从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节理面及微节理面的特征以及岩石在受压力时裂隙的扩张情况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泥质岩以脆性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38. 河北平原地裂缝产生的微观机理研究 孙强 杨继红 秦四清 刘天霸 胡秀宏 《工程地质学报》 , 2008,16(2):201-205 分析了降雨和微结构失稳诱发的河北平原地裂缝机制。根据研究发现:(1)根据近40 a来华北平原的降雨量曲线图与地裂缝发生的时间图对比发现地裂缝多干旱年份的6-8月,地裂缝与农业灌溉用水密切相关。(2)通过微结构突变失稳理论发现当应力状态满足孔隙微结构失稳判别式时,微结构元的变形状态将产生一个"跳跃",即会诱发微结构失稳崩塌。(3)地下水的抽取造成原饱和带土体颗粒之间有效接触力的增加,同时造成地下隐裂隙和空洞的形成。同时灌溉入渗引起的非饱和带土体含水量增加,不仅改变了颗粒的受力情况,更重要的是导致了颗粒间连接刚度的降低,导致微结构的失稳。 相似文献 39.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的现场测试研究 李厚恩 秦四清 《工程地质学报》 , 2008,16(3):393-400 结合北京熊猫环岛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通过对预应力锚索与土钉联合使用条件下土钉轴力随时间变化、土钉轴力沿长度的分布、土钉轴力最大值的分布、锚索预应力的变化等现场测试及分析,从力学机制上研究了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的工作机理,研究表明:(1)土钉受力具有时间效应及开挖效应;(2)土钉轴力形成和空间分布与基坑潜在滑动趋势有关;(3)预应力锚索对作用范围内土钉轴力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4)预应力锚索可减小坡体位移,使得各土钉轴力相对减小,改善坡体应力状态;(5)工作状态下,土钉和预应力锚索的受力状态变化相互影响较小,各自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0. 深基坑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的数值模拟 马平 申平 秦四清 刘红岩 《工程地质学报》 , 2008,16(3):401-407 目前工程界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设计采用的是土钉墙与桩锚分开单独设计的思路。根据单独设计思路和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基坑工程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单独土钉墙数值模拟、单独桩锚数值模拟与联合支护数值模拟模型。通过不同设计方法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联合支护数值模拟同时考虑了上部土钉墙与下部桩锚支护结构,模拟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相符,结果较为合理;与联合支护模拟结果相比,单独土钉墙模拟得到的土钉内力,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均较小,以此为设计依据使土钉墙偏于不安全;单独桩锚模拟与联合支护模拟相比则高估了锚杆拉力、桩顶沉降、桩身最大弯矩,使设计有些保守。 相似文献 41. 利用岩石声发射凯塞效应测定岩体地应力 李曼 秦四清 马平 孙强 《工程地质学报》 , 2008,16(6) 将砂岩在整个变形阶段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可划分为加载初期、压密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裂纹非稳定扩展阶段、砂岩破坏阶段5部分.利用岩样声发射信号的特征,确定出岩石的凯塞效应点与其裂纹稳定扩展阶段的起始点相对应,并进一步得出岩石凯塞效应点的上限为裂纹稳定扩展阶段的终点,裂纹非稳定扩展阶段的起始点.凯塞效应点受岩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压机加载速率等有关,岩样端面不平整,在加载初期会有强烈的声发射信号;压机加载速率过大,声发射信号可能显示不出来或被后续更强的声发射信号所掩盖.计算出深度为670m处巷道周围天然应力3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在现场用应力解除法和水压致裂法测得的天然应力相比,其数值基本一致,但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42. 岩石边坡裂隙渗流的流形元模拟 刘红岩 王新生 秦四清 阮浩 《工程地质学报》 , 2008,16(1):53-58 为了能够更好地考虑裂隙渗流在岩石边坡破坏中的作用,在考虑裂纹扩展的数值流形方法程序基础上,从最小势能原理出发,阐述了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机理并推导了相应的耦合方程,在程序中实现了对渗流与断裂的模拟。最后利用该程序对含初始裂隙的岩石边坡在渗流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再现了边坡在渗流作用下的实际破坏过程。同时通过对裂纹扩展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发现,第一应力强度因子始终大于第二应力强度因子,且随着计算时间增加,二者的差值逐渐增大,裂纹扩展以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43. 岩石边坡渗流破坏的数值流形方法模拟 刘红岩 秦四清 李厚恩 马平 孙强 杨继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2007,34(1):66-69 通过对岩石边坡中的裂隙水对岩石边坡裂隙作用的力学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值流形方法中对裂隙水渗流作用的计算方法,并在原有考虑裂纹扩展的数值流形方法程序中加入了考虑裂隙渗流的子程序。最后利用综合考虑渗流与断裂的数值流形方法程序对含初始裂隙的岩石边坡在渗流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再现了原始裂隙在渗流作用下的扩展路径及所形成的切割块体在自重作用下的运动过程,与边坡的实际破坏模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4.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BW2危岩稳定性分析 张晓科 秦四清 李志刚 王少川 付德才 《工程地质学报》 , 2007,15(2):174-178 BW2危岩位于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和地面开关站及副厂房附近,其下部基座由较软的砂质页岩夹竹叶状灰岩构成,上部为坚硬的厚层泥质条带状灰岩,而且由于受到F118断层割切,已形成一座柱状的分离体。这种上硬下软的结构是BW2危岩岩体产生卸荷松动变形的根本原因。如果BW2危岩体发生破坏,将对水库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系统分析BW2危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后,提出了危岩体可能的破坏模式,然后利用刚体极限平衡和快速拉格朗日(FLAC3D)方法对危岩体在4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和预测,并提出危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5. 库水位上升条件下边坡渗流场模拟 刘红岩 秦四清 《工程地质学报》 , 2007,15(6):796-801 库水位的上升将导致边坡体内渗流场的变化,进而引起边坡的失稳破坏.边坡体内的渗流场是饱和渗流与非饱和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坡体内地下水位线的位置变化及相应的渗流场参数的计算表明:由于上部松散堆积体与基岩渗透系数的差异,基岩内地下水位线的抬升速度明显滞后于上部松散堆积体;体积含水量、压力水头、流速和水力梯度等渗流参量在基岩中的变化幅度较小,而在上部松散堆积体中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大.这说明库水位上升对上部松散堆积体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46. 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分析 孙强 秦四清 马平 《工程地质学报》 , 2007,15(1):66-70 对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蠕变是岩石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岩石在各个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曲线具有几何相似性。根据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曲线可以近一步分析得到等时模量曲线。在岩石蠕变本构描述十分复杂、至今没有成熟的理论的情况下,应力-应变比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分析 杨继红 刘汉东 秦四清 董金玉 孙强 李厚恩 《工程地质学报》 , 2007,15(2):205-211 采用基于Morgenstern-Price法的Monte-Carlo模拟对黄河大堤开封段边坡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并用抽样法进行了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可靠度分析,讨论了土性参数互相关性对可靠指标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边坡工程安全度评价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斜坡失稳的燕尾突变模型 孙强 刘天霸 秦四清 李厚恩 张晓科 《工程地质学报》 , 2006,14(6):852-855 文章对一个平面滑动型斜坡,考虑滑面介质有和上部岩体由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组成,上部岩体为弹性介质,滑带介质为应变软化介质。对应变软化介质,用W e ibu ll分布描述滑带介质的剪应力与应变关系,建立了斜坡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通过分析,发现斜坡失稳与刚度比具有极大关联性。随着刚度比的增大,斜坡开始滑动时的0ξ值降低不断降低,突跳时ξ*值也随着降低。此时的临界值x*增大,突跳量Δx变小。当刚度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无突跳式的滑动。 相似文献 49. 复合材料土钉受力机制及数值分析 李志刚 贾洪 秦四清 马平 钱海涛 《岩土力学》 , 2005,26(12):1953-1956,1962 介绍了复合材料土钉的特点:高比强、可设计性、廉价性、环保性等,并制作了直径为21mm的杆体,进行了抗拉试验,总结了拉挤杆体的一些特性;并用有限元对钢筋土钉、复合材料土钉和预应力复合材料土钉3种支护基坑的变形与破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复合材料支护基坑的变形与钢筋土钉、预应力复合材料土钉支护基坑的变形区别很大;(2)在深度小于10m的基坑,预应力复合材料土钉与钢筋土钉支护基坑的变形接近。(3)3种支护方式的基坑沉降位移的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50. 浦东某桥南、北桥坡地基处理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万志清 秦四清 刘贵豫 安关峰 《工程地质学报》 , 2002,10(3):321-325 介绍了浦东某干线桥南、北桥坡地基处理施工情况,通过对变形监测结果的分析,认识到相同工程地质情况下不同加固方法的效果不同,得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1. 土钉墙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 马金普 秦四清 《岩土钻凿工程》 , 1997,16(3):74-77 相似文献 52. 护坡桩整体优化设计计算机扫描分析系统简介 秦四清 《岩土工程技术》 , 1996,(1):13-19 相似文献 53. 深基坑支护之星V5.0 for Windows软件计算原理简介 秦四清 何怀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6,23(4):55-59 本文简介了深基坑支护之星设计依据的基本原理和几个应用实例,希望能对基坑支护设计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岩体质量两步分级新方法 秦四清 《岩土工程技术》 , 1995,(1):4-6 本文提出了岩体质量两步分级的基本思想及其数学原理.将此新方法用于小湾电站PDl4#硐岩体分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斜坡平面滑动失稳新理论的探索─—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秦四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94,(5) 针对斜坡平面滑动失稳问题,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给出了发生快速滑坡和慢速滑坡的判别式,提出了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相似文献 56. 应用重正化群理论探讨斜坡滑动面演化的普适性质 秦四清 张倬元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1993,4(1):49-52 运用重正化群理论,导出了应力积累单元演化的重正化群方程。指出黄金分割数是反映一类斜坡滑动面系统本质的普适常数。 相似文献 57. 节理粗糙度曲线的分维特征 秦四清 张倬元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 1993,20(4):109-113 基于野外实测节理粗糙度曲线,建立了分维数Df与节理粗糙度系数间的关系式。此外,文章对Barton标准粗糙度谱线用分维值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粗糙度的本质含义。 相似文献
个人分类: 地震探秘|3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密切关注中吉边境地震区强震发生的可能性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1-5-28 01:33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9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强震前有唯一的前兆异常吗?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1-5-27 09:38
强震前有唯一的地震活动性前兆,那就是震群事件的发生。震群发生的位置基本上就是未来大震发生的大体位置,若结合地震空区位置的判断,可使震中位置的推测更加准确。 正如室内岩石加载声发射试验所揭示的,加载到膨胀点时,微破裂开始向未来的主破裂面丛集,震群事件发生。当加载到岩石峰值强度点时,宏观破裂发生,也即相当于一个大震发生。 岩石加载到峰值强度点时,必须经过膨胀点。因此,强震发生前的震群事件是唯一的大地震活动性监测。建立了震群与未来大震的力学联系,则大震的预测也不是什么难事。 目前的地震监测台网已经能对地震活动性(地震目录)进行精确的监测,数据的获取没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震群事件可能发生在大震前的几年前、几十年前、数百年前,一般在震群事件发生后,会发生构造减载作用,这样在大震前的锁固体只会发生微小破裂,即大震前的异常会没有或很不明显;即使在大震前恢复到震群事件发生前的应力水平或稍高一点的应力水平,中小破裂事件会增多一些,由于这些事件较小,地下深部的中小变化很难对地表的应力或应变监测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样在地表也难以监测到明显的异常变化。因此,那种想在大震前几天或几个月内寻找异常的做法极有问题,这或许是强震预测几十年来未能取得重要突破的原因之一。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403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研究的“内行”与“外行”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1-5-24 22:30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研究并没有严格的内行和外行区分,纵观科学发展史,重大科学研究的发现大多是“准外行”做出来的。 举例来说,在地震预测研究领域,在长期的与人和物的接触中,诸多专家的研究思维都被内行同化了,都有惯性思维,思维都很聚焦,但不发散,尤其缺乏独特的创新性思维。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需要“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思维模式。几十年的预报实践证明,依靠他们永远解决不了强震预测问题。 反观准外行,他们有一定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对相关专业也有所了解,对科学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加之在长期思考后的灵光闪现,反而能做出不可思议的科学发现。地震就是岩石破裂过程的震动反映,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揭示的基本破裂性质和规律没有本质的区别。经过多年的破裂机制研究,找到其破裂的规律性和破裂的可识别前兆,解决预测问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吗。 在每一次大震后某些专家总会抬出一些牵强附会的理由(地球不可入、强震的非频发性与孕震过程的复杂性),说强震预测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解决的事。我们也容易理解,他们不这样说不好对社会交待啊,但这实际上这纯粹是为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开拓责任。地质科学家的责任不容推脱,我们有责任有能力解决强震预测的科学难题。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6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地震时空探秘20110524
readnet 2011-5-24 21:03
地震时空探秘20110524
个人分类: 地震探秘|2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一个“汶川地震”在哪里?
热度 6 qsqhopeiggcas 2011-5-24 12:42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1182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及其边境地区地震区划分图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1-5-23 16:37
请不要复制,不得转载,不得外传,违者必究。 中国及其边境地区地震区划分图.doc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35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缅边境地震区强震预测与结果验证
qsqhopeiggcas 2011-5-23 14:04
中缅边境地震区强震预测与结果验证.doc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7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地震预报卡”制度的有效性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1-5-21 15:42
国家地震局为发挥地震预测“群策群放”的作用,鼓励各界人士填写“地震预报卡”预报地震。无疑,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制度在防震减灾中的的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取消,因为: 1、 民间的“高人”和“大师”们都喜欢预测 4~5 级的地震,因其数量多,分布广,很容易蒙对,这给人一种错觉,好像预测的成功率还不错。如果我们把预测的最小震级提高到 6.5 级以上,很多“高人”的马脚就会露出来,就会原形毕露了。实际上,对中小地震也可不用预测,因其对防震减灾的意义不大。 2、 在中国“高人”的数量多,他们都在地震易发的区域满世界预测地震,一年 365 天都有人填写了预报卡。这样无论在哪里发生强震,事后都会有人说,我预测对了。其实他是蒙对了,即使从蒙的角度看,其三要素的预测精度也不尽如人意。 3、 这些“高人”采用的预测方法五花八门,什么“地震云”、“易经”、“旱震关系”、“沙坑应变”等。试想,如果这些方法是可靠的,那么所有的强震都能够被预测。在汶川地震后,某“大师”说他早预报了该震,如果他的方法是可靠的,为何预测不了以后的玉树地震、盈江地震及缅甸地震等。 总之,该项工作没有实际价值,反而给了搞 “ 伪科学 ” 、 “ 假科学 ” 的人以及 “ 民间地震爱好者 ” 以欺世盗名的机会。需强调的是,只有依靠严格的科学理论才能预报地震,除此别无它途,没有捷径。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828 次阅读|8 个评论
驳地震不能预测的观点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1-5-20 14:36
从严格科学意义上说,不是驳斥地震不能预测的观点,而是应该驳斥强震不能预测的观点。 自从 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强震不能预测或难以预测的观点甚嚣尘上,其主要的依据是: 其一,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 12 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 6370 公里相比还是 “ 皮毛 ” ,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 “ 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精确探测深部介质与结构,对预测地震发生的地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回答:掌握了强震孕震模式和规律后,即使我们不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依据对地震地质资料的分析和地震活动性的长期监测,仍然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强震短临预报。 其二,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比有现代仪器观测以来的时间长得多,限制了作为一门观测科学的地震学在对现象的观测和对经验规律的认知上的进展。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而经验规律的总结概括以及理论的建立验证都由于大地震是一种稀少的非频发事件而受到限制。 回答:只要我们掌握了强震孕育过程的共性规律,在有详细地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任何强震都能被预测,与是否频发没有关联。 其三,地震物理过程的非线性。地震是发生于极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回答:如果地震物理过程是线性的,地壳介质在强震前的物理力学过程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前兆现象,果真如此,那么强震真的不能被预测。实际上地壳介质是非均匀的,孕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正是由于非均质和非线性的存在,才会有前兆现象,强震才可能被预报。我们的研究表明,强震前的震群事件是唯一的大地震活动性前兆,建立了震群与未来大震的力学联系,则大震预测的理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472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个将发生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Ms8.5级巨震离临界点较近
热度 9 qsqhopeiggcas 2011-5-19 16:50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1535 次阅读|9 个评论
“地球B超”能预报地震吗?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1-5-18 22:10
“地球B超”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向地下发射地震波,并收集经过地下介质的反射折射回到地面的信息。就好像人做B超一样,可以了解人体内部以及它的变化。用地震波给地球做“B超”,增加对地球内部的了解程度,或许在物理预报方面能开个好头,这是某知名专家的想法。 不过,我认为此种想法过于异想天开,主要是如下问题难以解决: 1、依靠过去地震研究的知识,对某个孕震区是否会发生强震及该区内哪个断层会发震并不清楚,这样发射台的选址无疑于“盲人摸象”; 2、强震是断层中锁固体发生宏观破裂的结果,在大震前处于闭锁状态,但会产生微观破裂。依靠目前的地球物理手段,难以探测到地下几公里—几十公里深度处微小结构的变化,大震前探测到的“地下云图”会十几年如一日的不会变化。哪靠什么能预测强震呢? 3、即使能探测到地下结构的变化,还必须解决结构变化到何种程度能发震、结构变化与强震三要素的关系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难以解决的。 即使是科学探索也应建立在坚实的地质、物理与力学基础上,不能不切实际的蛮干。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156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年5月—2012年12月中国与其边境地区强震预测(一)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1-5-18 20:07
2011 年 5 月— 2012 年 12 月中国与其边境地区强震预测(一) 地震区名称 经度 纬度 震级 震源深度 (km) 是否到达临界状态 1 、云南昭通地震区 104 27.4 6.1 15-24 接近 2 、新疆博湖地震区 85 42 6.2 8-16 接近 3 、晋东北地震区 114.2 40.3 6.8 8-12 接近 4 、昌都地震区 98 31 6.7 8-18 到达 5 、古浪地震区 101 38 6.9 9-16 接近 6 、中吉边境地震区 74.5 39.5 7.8 7-17 接近 7 、中缅边境地震区 100.2 20.9 7.5 11-13 较近 备注: (1) 对中吉边境地震区和昌都地震区,现在可做短期或中期预测,当发现宏观异常明显时,可做临震预报; (2) 对晋东北地震区,在临震前可能会发生一个 4.5 级事件,若该事件发生,可做出临震预报; (3) 地震区的划分及预测依据见秦四清等在《地球物理学报》与《地球物理学进展》上发表的文章; (4) 对其它地震区,具体发震时间根据地震活动性监测确定; (5) 对上述地震区,有关部门应加强前兆异常监测,并建议提前采取相应的防震减灾措施; (6) 对未列入上述地震区的其它地震区,我们将根据地震活动性监测数据实时更新,当接近临界点时,更新预测结果。 上述预测分析是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结果,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复制、不得向社会外传和发布,违者必究。 2011 年 5 月 18 日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152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要再争论地震能否预测的问题,而应该坚信强震一定能够被预测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1-5-18 03:13
中小地震一般为随机事件,难以预测,即使能够预测,对防震减灾的意义也不大。但这种类型的地震数量多,蒙对的可能性较大,还是留给民间的“高人”或“大师”们预测吧,以展示他们的“东方不败”神功;而强震尤其是巨震(像海城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类似的强震或巨震),应该毫无遗漏地被提前预报。 我们建立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已经解决了强震或巨震预测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像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一样对人类造成严重生命与财产损失的悲剧,以后决不会在中国的大地上重演。 事实将会证明一切。 下面这些文章可从 http://www.progeophys.cn 或 http://www.geophy.cn 网站上免费下载 这些文章仅供地震预测学术研究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个人和任何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向社会发布。 2639 秦四清, 薛雷, 徐锡伟, 黄鑫, 王媛媛, 泮晓华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 M w 7.9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Vol. 53 (11): 2639-2650 ( 361 ) ( 432 ) 1001 秦四清, 徐锡伟, 胡平, 王媛媛, 黄鑫, 泮晓华 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Vol. 53 (4): 1001-1014 ( 714 ) ( 1084 ) 462 秦四清, 薛雷 云南盈江 M s 5.8级地震和缅甸 M s 7.2级地震预测总结及震后趋势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Vol. 26 (2): 462-468 ( 50 ) ( 63 ) 21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王媛媛 新疆与其边境地区、内蒙古地区及华东、华南与台湾部分地区未来强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Vol. 26 (1): 21-31 ( 186 ) ( 409 ) 1879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王媛媛 西藏地区未来强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6): 1879-1886 ( 320 ) ( 264 ) 1539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徐锡伟, 王媛媛 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海城与京津地区未来中强地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5): 1539-1549 ( 618 ) ( 466 ) 1168 秦四清, 薛 雷, 黄 鑫, 王媛媛 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未来大地震预测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4): 1168-1174 ( 595 ) ( 419 ) 749 秦四清,薛 雷,王媛媛,黄 鑫,泮晓华 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及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3): 749-758 ( 583 ) ( 259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980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